当一个人都觉得没错,错的都是别人你又看错电视了,这三个被丑化的大唐名将,谁最冤

重读《三国》,我们一直错看的人重读《三国》,我们一直错看的人小飞小说吧百家号由于上一期介绍《一句顶一万句》,被读者说蹭热度,小编只好改变推荐线路,改成推荐古典文学了。今天小编推荐的第五篇小说是《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讲述着是东汉末末群雄逐鹿的故事,其借着中国三国时期背景写下的这部小说常常会让我们和真正历史三国混淆。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大都以小说论历史,虽然说《三国演义》的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但是在加入了作家的主观看法后,对原有的历史上三国人物进行了夸张,美化和丑化,当然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基本套路,也比如说《隋唐英雄传》。电视剧《三国》如今爱好历史的人还在谈论三国,作为中国人,几乎我们每个人从小就知道。三国更是被做成了各种游戏,有些事件也被拍成了电影,还有电视剧动画片等等。所以其影响力与作品内容小编不多谈了,小编只想聊聊如何与《三国》结缘。还想聊聊,重读《三国》,重新的看法和认识。动画片《》三国演义动画片《三国演义》其实小编从小学就看过《三国演义》了,只是那时书肯定是看不懂的,小编看的是动画片《三国演义》,其实在这里小编也建议像家有儿童的读者推荐动画片《三国演义》,这远比另外一些动画片有意义。不勉强的说,那部动画片也改变了我的为人处世。我看到的是刘备身上仁义的光辉,当我看到身无寸地的刘备因为不想趁人之危而在陶谦三让徐州而不受,因不想失信于民携十万百姓渡江这两件事而尤为感动。当时就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做一个厚道人,一个种情谊的人。老版《三国演义》但是与长大后重读名著中的《三国》,感觉自己一直看错了一位人。那就是刘备,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同样也看错了那个无论动画片还是名著中描写的谦谦老者陶谦,他们所做的并不是心里所想的,所说的话也全都是伪装。重读三国,我发现,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徐州的请求不是因为仁义,也不是因为不想趁人之危,而是为了做足面子工程。我如今再读到当陶谦让刘备居住小沛时,刘备欣然接受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位政治家的智慧,也明白了为什么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中为什么会有刘备了,只是这位枭雄在作者罗贯中的照顾下加上了仁义的外衣。而作为徐州牧的陶谦也因为没有像其他诸侯一样将自己的领地交给他的儿子而成就一番美名,也给了罗贯中歌颂仁义的事例。《三国演义》如是说:徐州刺史陶恭祖,圣德巍巍栋梁才。拄国有心扶汉日,爱民秉政立尧阶。知人知己勤三让,盛德芳名播九垓。奸党未除身已丧,忠良闻说痛伤怀。《三国》中曹操其实重读三国我不再是跟着作家的看法走了,而是更多的是有了自己的看法,我不再像以前一样看到曹操就恨得牙痒痒了,而是更加客观看待他。读曹操的诗,领略他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在记忆中他就是个白脸,看到他就烦了。重读三国确实感受到了曹操身上的真性情。你们的看法呢?小编在评论区等着你们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小飞小说吧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在这浮躁的世界请细饮这杯文学清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79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4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尖子生的暑假学习时间表曝光,聪明的家长都会给孩子看看!
ID | scsxdsj
制定一个合理的暑假学习计划,对初中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为孩子制定的具体计划(酌情处理):
1.每天必须保证足量学习6小时,内容包括各科作业、语文阅读、数学练习、英语复习等。
2.保证中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在家里学习,或者外出进行体育活动。
3.在复习期间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要标记出来,打电话请教老师或同学,千万不能一扫而过。
4.以下计划安排适用于没有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如有课外补习,可替换或顺延来执行以下复习计划。
以下计划三天循环一次
6:45起来跑步。
7:20 洗漱完毕
7:45开始写作业
9:25—11:25 试卷一份
11:25---11:45 看报 ,课外书。
11:45--13:00 吃饭 午休
13:10---14:10 语文(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组词,多音字等)
14:25--15:25 英语复习
15:40—16:40地理
16:40---吃晚饭前 自由时间
吃完饭后:家长检查作业
21:00—21:30 电视,电脑,课外书。
21:30 睡觉
7:20 洗漱完毕
7:45开始做作业
9:15—10:55 试卷一份
11:00---11:45生物(复习学习过的知识)
11:45--13:00 吃饭 午休
13:10---14:10 语文(可写作文,或文言文)
14:25--15:25 数学
15:40—16:40历史(复习学习过的知识)
16:40---5:30 自由时间
吃完饭后:家长检查作业
21;00—21:30 电视,电脑,课外书
21:30 睡觉
6:45起床跑步
7:45开始写作业
9:15—10:55 试卷一份
11:00---11:45英语
11:45--13:00 吃饭 午休
13:10---14:10 语文(阅读一篇和摘抄)
14:25--15:25 地理(复习学习过的知识)
15:40—16:40政治复习
吃完饭后,家长检查作业。
21;00—21:30 电视,电脑,课外书
21:30 睡觉
可以看出,尖子生的暑假是计划周到的,计划的执行是需要自律的。但是一提到自律,总会让人想到苦逼的时间规划、没有娱乐的日复一日、与懒惰的本性作战的痛苦不堪,以及别人在高谈阔论我在苦逼刷题的万般无奈。
所以,自律的好我知道,但是不敢尝试、不愿开始,畏难情绪在想到这个词的一瞬间就开始弥漫,不如就这样懒散下去吧,起码落个自在舒服。
事实上,你的想法错了。真正深谙自律之道的孩子,学得畅快、玩的尽兴、活得霸气。
高考成绩逆天的衡中学子们,处于一个被动自律的环境中,从被动到主动,他们逐渐适应,共同制造了惊人的“衡中效率”。他们说:日复一日,我们觉得这样紧张的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身处其中,也不觉得无聊或乏味。
可见,自律本不难,只是被错误执行、进入误区的人丑化了。
很多人,从决定自律的第一天起,似乎就忘记了自己还有娱乐的权利,每天满满的自律清单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任务,总觉得娱乐是自律的大敌,离得越远越好。
可是,试想,每天睁眼,想到那被填满的任务表,是不是恨不得转身再睡过去。连起床都需要动用如此之大的意志力,那些需要你真正自律、严格执行的任务,你又真的能坚持多久?
其实,自律如村上春树,每天四点起床,坚持写作、跑步三十年,也把下午两点以后的时光,定义为娱乐时光,随身所欲地睡睡午觉,听听音乐,读读无害的书。
真正自律的人,懂得把娱乐时光像任务一样坚持执行,因为,充足的娱乐时光,才是自律能够长久的保证。
自律项目最难是适合,你看到别人5点半起床、每天坚持背单词,于是也列入自己的自律清单。可是晚睡型的你,就是习惯在晚上迸发灵感,早上就是起不来,每日在闹钟的轰鸣中备受折磨,日渐憔悴。
其实,自律原本是私人定制的事情。
喜欢晚上工作,不妨早上睡个好觉。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从自身需求出发,拟定属于自己的自律清单。自律只是手段,完成必要的任务才是目的。
你是手机中毒患者,为了训练自己的自律能力,磨练自己刀枪不入的意志力,把手机放在桌边。突然而至的提醒音,甚至是天气预报的短信,都会让你情不自禁瞄上一眼,更别提勾心的游戏。
所以,当你需要依靠自律完成一件事情时,记得远离诱惑。
如果想减肥,就离饭局远一点,如果想学习,就离手机远一点。
意志力是稀缺资源,别轻易动用。
读书的时候,同桌爱数学如痴如醉,我们课间休息,他在做数学题;我们周末聚餐,他在做数学题;甚至连大家最爱的体育课,他也翘课,躲在教室做数学题。
那个时候,不理解,只觉得他学得太苦,太拼。
直到有一天,学习心理学,读到一个词,叫“心流”,才明白,沉迷于数学的他,远比我们想象的幸福、快乐许多。
所谓“心流”,其实是一种高峰体验,它包含愉快、兴趣、忘我等情绪,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感和充实感。
这种体验,只有在做自己擅长、喜欢、并能通过自身努力带给自己成就感的事情上获得。
所以,同桌做数学题的幸福、快乐远比聚餐、游戏的我们,更高级、更尽兴。
如果,你依然觉得自己的自律很苦,可能只是没有找到自己钟爱、能够产生“心流”的事情,试着换个方向,可能你的自律会变得自发、幸福许多。
自律与否,似乎只关乎意志、决心和目标,很少有人去想,自律,与性格有什么关系?
但其实,一个自信的人远远比一个自卑的人更容易自信。
道理很简单,因为自信,会让人不怀疑明天会更好,因为自信,会让你相信,不管现状多么狼藉,都可以通过努力,让它生出一片繁花。
所以,带着对未来的笃定和对明天无限的遐想,那些自信的人,更愿意集中于当下,用每日的努力去换取未来的丰收。
而一个自卑的人呢?他看不到明日的光,只觉得不管如何挣扎,都走不出今日的泥潭,也许,明天只会更差。
谁会为了更差的明天去拼、去努力呢?所以,自信者更自律。
如果你想要在学习中游刃有余,如果你考上好大学的目标依然清晰,如果你对自己的要求还没有放的太低,那就努力走出自律的误区,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文章来源:高中生家长群
升学大数据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曾经误解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你曾经误解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妆匣玉珍百家号魏徵。大家对魏徵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大概是:(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徵传》唐太宗和魏徵这一君一臣可以说是历史上典型的明君贤臣的典范,但凡电视剧里要演个什么大臣拼死上谏,必定要举“唐太宗和魏徵”的例子,大臣必定是一副将生死置之度外,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样子。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魏徵那副铁骨铮铮、忠肝义胆的样子了,至于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那更是多得不得了。唐太宗本来在玩鸟(鹞),魏徵突然进来了,太宗只好把鸟捂在怀里,等魏徵禀告完事情出去了,鸟也被太宗活活捂死了。还有唐太宗准备出门打猎,魏徵又来了,问太宗“您老出去玩儿啊?”太宗怏怏一笑,“不敢不敢,哪能啊?我回去干活!”。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让我们觉得魏徵是个要么不怕死,要么嫌命长的忠耿之人。其实历史上的魏徵不但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不怕死,更算不上是忠臣。魏徵不怕死的原因要说魏徵不怕死,最好的例子是他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意见都敢提,敢脸红脖子粗地跟唐太宗吵架,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徵本来就干这个活、吃这碗饭、拿这份钱。他是个谏官。(唐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旧唐书·魏徵传》魏徵的工作就是给皇帝提意见,你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的不好,如果唐太宗是个圣人,或者魏徵是个怂人,他基本就下岗了。作为提建议的官员,整天跟在皇帝屁股后面“是是是,对对对,好好好,了不起了不起”,唐太宗还找他干嘛?直接组织一个拉拉队就行了。可要是换了别人,如果一个将军整天指着唐太宗鼻子怼,唐太宗不杀他才叫有鬼。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魏徵的敢言直谏,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工作性质。还有一个让他这么不怕死,敢于用最激烈手段上谏的原因是因为他不忠。魏徵的不忠要说历史上的忠臣还真的算不到魏徵的头上,很多人都知道魏徵原本是太子李建成手下谋臣,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本事要杀魏徵,被魏徵慷慨激昂地一怼,李世民幡然醒悟,将魏徵收入麾下,从此君臣一心,共同开创贞观之治。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旧唐书·魏徵传》其实太子建成已经是魏徵的第五任老板了,也就是说到了唐太宗已经是第六个接盘的。魏徵最早其实是隋朝官员,在元宝藏麾下当个书记员,第一任老板:元宝藏。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徵使典书记。——《旧唐书·魏徵传》李密一看魏徵帮元宝藏的信极好,觉得写信的人一定也很厉害,魏徵顺理成章地投入李密麾下,一见如故,哪还知道元宝藏是谁?立刻给李密献了《十策》,第二任老板:李密。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徵所为,遽使召之。——《旧唐书·魏徵传》然而魏徵没来得及在李密手下发光发热,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了,李密投降李渊,魏徵也觉得跟着李密没什么前途,也投降了。第三任老板:李渊。及密败,徵随密来降,至京师,久不见知。——《旧唐书·魏徵传》魏徵在李渊手下,也得不到重视,想自己做出点成绩,主动请缨劝降徐世勣,辛辛苦苦劝降成功,还没等回去领功,窦建德打来了,魏徵被抓,一怕死,他又投降了,窦建德对他也不错,给了他个官当当。第四任老板:窦建德。俄而建德悉众南下,攻陷黎阳,获徵,署为起居舍人。——《旧唐书·魏徵传》又没多久窦建德被李渊打败,魏徵一怕死再看又是老熟人,继续投降吧!这次李渊把他送给了太子李建成。第五任老板:李建成。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旧唐书·魏徵传》玄武门之变后,迎来魏徵第六任老板:唐太宗。这么一个多次投降,多次改换门庭的人,在儒家学术盛行的时代,以“忠诚”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但凡魏徵没那么直谏,这个人在史书上肯定被骂臭了,说不定出个什么投降次数最多榜单,魏徵必定榜上有名。魏徵想要改变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功绩,还必须是大功绩,大到能掩盖他之前47年人生所做的一切。魏徵花了16年,并且实实在在地做到了。《旧唐书》的魏徵传九千字左右,用来记叙魏徵前47年人生,六易其主的事件,仅仅850字左右,而他辅佐唐太宗的事迹,足足8200多字,这才使得后世给了他“一代名相”的高赞,唐太宗给了他“以人为镜”的赞扬。另外,魏徵这个人挺黑的啊,唐太宗用他可是需要大勇气的,魏徵典型“跟谁谁倒”,隋朝为官,隋朝亡了;跟了李密,李密败了;跟了李渊,被李世民逼得退位了;跟了窦建德,窦建德又被李渊打败了;跟了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了。魏徵,你上辈子真的没做什么亏心事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妆匣玉珍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轻松的生活,从这里开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455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70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管错没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