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剑舞昆仑骗玩游戏戏根本就是骗他的,我手机里根本没有游戏,那我为什么要骗他?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了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我们为什么找不回玩游戏的激情了?
来源:作者:岑舟责编:暴龙
从前,有一个游戏玩家三胖,他很爱玩游戏,他有一个小伙伴叫做二狗,三胖和二狗小时候一起出没于街机厅、电视游戏包机房、网吧,玩遍了天下各种游戏,他们约定好以后要玩一生的游戏,一直这么玩下去。时光流逝得很快,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三胖成了某银行的职员,二狗则成为一个开超市的小商贩,不过有意思的是,三胖和二狗都不怎么玩游戏了,游戏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其实像三胖和二狗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你我身边都有不少三胖和二狗,他们昔日像我们一样热爱游戏,现在却不怎么玩游戏了,而还在玩游戏的你,似乎也找不回当年的激情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变化了?游戏已经变味了游戏本身不如昔日好玩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过去的游戏公司都想着如何制作出经典的精品游戏,想着怎么样才能不亏待玩家,现在的游戏公司都想着怎么样炒冷饭和骗钱。以最终幻想系列为例,昔日这个系列哪款作品不是响当当的啊,基本上每一作都被很多玩家讨论过无数次了,就连外传性质的作品也都名气颇高,结果《最终幻想13》一出就是三作,一作比一作烂,口碑也越来越差,当年《最终幻想12》公布前夕,笔者刚读大学不久,每天都要去网吧刷新相关资讯,当时那个期盼的心情,简直就像等待外星人初次公开登陆地球一样,觉得新的时代来临了,结果现在看到了《最终幻想13-2》和《最终幻想13-3》,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厌倦感,从12到13,只差了一个1,都是最终幻想,差距咋就那么大捏?▲你还能找回往日的感动么?再比如说那几个年货系列吧,最近几年出了又出,早就令人心生厌倦了,当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横空出世,我们都吓尿了,没想到世界上还能有这么火爆刺激好玩的游戏,简直就是改变了FPS领域的一切规则,后来《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出来,我们也不吝赞美之词,等到《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出来,我们面对着狂轰乱炸的画面已经麻木了,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但是我们却已经厌倦了这些重复多次的套路了,审美疲劳了,至于《使命召唤10:幽灵》,上帝啊,这游戏通关后你还记得那些关卡和剧情么?所以有些时候也不能怪玩家口味太刁了,游戏公司不负责任日复一日重复自己也是个关键原因。▲COD10还是那个套路游戏公司制作了这么多续作,本意可能是想延续辉煌,靠以前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再赚一笔,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看看最近几年失败的那些续作:《失落的星球3》、《死亡空间3》、《地牢围攻3》、《神偷4》、《圣域3》、《恶魔城:暗影之王2》、《DMC:鬼泣》、《生化危机6》、《刺客信条3》,这些顶着系列前作光环闪亮登场的游戏,都遭到了不少玩家的批判,相关的论战也一再发生,这种局面以后可能也会持续下去。▲《最终幻想13-3》令玩家感到深深的厌倦如果我们再看看页游领域和手游领域,则会发现这两个领域都是大沙漠,里面的宝石极其稀少,页游全都是自动化打怪的套路,而且定位是面向上班族,所以作为一个经历了主机游戏和PC游戏黄金年代的资深玩家,根本没有办法能够将一款页游玩下去,更何况页游现在也已经衰落了。▲《生化危机6》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至于手游的话,多少有些精品,例如《纪念碑谷》,绝对是艺术中的艺术,至高的杰作,再如《智龙迷城》和《部落战争》,多少能够令人找回以前无忧无虑沉迷于游戏之中的感觉,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作品在手游领域实在太少了,一年下来能够出现个几款就不错了,大多数手游都是粗制滥造,最近不少媒体报道说国内92%的手游企业都是亏损的,赚钱的并不多,而且很多手游渠道平台也都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情况,这足以说明这个行业的生态,将来手游业洗牌是必然的。这样一个游戏变味了的时代,我们要找回过去那种激情,实在是太难了。▲《纪念碑谷》是手游领域的神作,可惜在手游领域这样的游戏太少了我们的心态都已经变化了作为玩家,心态变化也是找不回激情的重要缘故,最近笔者看到了一个故事,说某人特别厉害,从一个小地方的农家走出来,不但在国内读了大学,还去国外名校留学过,可说是典型的成功人士了,功成名就,可说是人人羡慕,但是这样一个成功人士,最后却卖掉了在上海的房子,回到老家农村盖了一栋很豪华的别墅,然后每天就在家看书,偶尔出去逛逛,也不大和村里面的人来往。这个人之所以放弃在上海的生活回到老家,主要是两个缘故,一个是他的老婆每天在家唠叨,使得他彻底崩溃了,于是最后和老婆离婚了,另外一个缘故就是他实在无法忍受工作带来的烦恼了,为了在上海赚钱买房,他拼命努力工作,结果最后把身体弄得很差,头发也白了不少,并且到了最后,他对工作产生了彻底的厌恶感,一看到商业合同书就想吐了。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有多么的大,生活中的烦恼是何等的多,这位高人可以选择放弃大都市的一切回到老家隐居,但是大多数人都没这种勇气,还是得每天挤公交挤地铁,吃着地沟油的盒饭,忍受着工作上的一切烦心事,每天累得跟狗一样,最后拿到一点微薄工资,干啥都不够。▲现代人生活压力巨大这样一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心情和激情去玩游戏呢?三胖是这样,二狗也是这样,应该说进入社会几年后大多数人都会面临这种情况,赚钱养家是头等大事,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游戏,那是神马?但是作为游戏玩家的你,心态上也多少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许你运气好,家里很有钱,不用他累死累活去工作啥的,但是玩那些游戏的时候,你总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为什么找不回了?因为你的小伙伴们都不玩了啊,小时候大家都在一起玩游戏,呼朋唤友,其乐融融,一边玩一边讨论,何其快哉,但是现在你想找几个小伙伴玩游戏吧,这个说明天要忙着出差,那个说明天要陪老婆逛街,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没事的吧,临到要来的时候打来电话:老板通知临时开个会,来不了了。所以吧,你一个人面对PS3和电视,坐在明亮的客厅里面,比起小时候环境改善了不知道多少,小时候你们只能去阴暗嘈杂的包机房,而且那时候也没自己的游戏主机,现在自己有了PS3主机,买了大屏幕电视,客厅也宽敞明亮,冰箱里面有各种零食和饮料,结果你走到PS3旁边,沉默了很久,还是没有按下那个开机键,最后叹了一口气,关掉客厅的灯,回到自己的卧室一个人默默的打开电脑看点美剧啥的。▲现在条件好了,却找不到人一起玩游戏了说到美剧,娱乐多元化也是我们现在找不回当年激情的一个缘故,当年我们的娱乐其实很匮乏,游戏已经算最精彩的娱乐了,那个时候我们想要看个电视剧和动画都很不容易,更不用说追动画新番和美剧了,至于MP3和这些玩意,那个年头我们更是没有见过,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太多了,娱乐也越来越多元化,吃个饭吧,都在拿手机拍美食,坐个公交吧,拿个手机出来看看新闻,再玩几把简单无脑的手游,例如《像素鸟》啥的,要不然就是用微信转发一些心灵鸡汤啥的,工作已经如此忙了,碎片化时间都给手机了,至于那些大型3A游戏,动辄要花上十几个小时乃至于几十个小时才能玩到一点门道,谁有那个时间和功夫去玩这些游戏呢?▲现在的娱乐变得多元化了如何才能找回激情?说一千道一万,说到底,我们之所以失去了激情,还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成人世界,承担起了成人世界的重担,经历了成人世界的种种复杂情况,心态无法像儿童时期那么单纯,那么天真,那样对世界充满了各种期待的好奇了,这其实也是必然的事情,毕竟每个人都是必须要长大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完全无法找回过去的那些东西了,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尽量多接触年轻玩家甚至是儿童玩家,某位诗人说过一句话:儿童是成人的老师。很多名人也是这样的,不少名人在进入中年对世界厌倦了之后,结果因为有了小孩,反而在带着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找回了昔日失去的那些东西,也因为小孩对凡事的好奇和天真,使得自己也重新认识了世界,例如有名的漫画家朱德庸就是这样的。▲儿童才是成人的老师还有一个办法是,放下那些世间的恩恩怨怨,烦恼和痛苦,不要活得那么辛苦,从一些老游戏和新的经典游戏中慢慢寻找回一些昔日的感受,老游戏就不说了,新游戏的话,虽然烂作很多,但是也不乏神作精品,例如《重返德军总部:新秩序》,简单粗暴,战个痛快,再比如说《雷曼:传奇》,适合多人同乐,还有《生化奇兵:无限》,完全就是一本社会历史知识的百科全书,已经超越了游戏本身的意义了,虽然世风日下,世道艰难,烂作遍地都是,但是总还是有那么一些人不忘初心在精心制作希望可以打动我们的游戏,而我们也同样可以找回初心,找回那些丢失的东西。▲《重返德军总部:新秩序》真神作也不过,正所谓入世容易出世难,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不是找不回那些丢失的东西,只是畏惧和害怕,被很多凡尘俗世的东西裹挟其中,于是看不到更大更宝贵的一些东西,当然这个就是扯远了,不过围棋的本质倒是可以说明这一点,围棋的取胜之道在于舍才能得,真正的围棋大师不会勇于争先锋和地盘的,而是会不断舍弃,在不断舍弃之后最终获得成功。所以要想找回昔日的东西,先得学会丢掉一些东西才行,人生毕竟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背在身上啊,难道不是么?▲围棋的取胜之道在于舍弃感谢昔日那些经典带给我们的乐趣虽然我们已经难以找回昔日玩游戏的激情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感谢昔日这些经典游戏带给我们那些无尽的乐趣,令我们得以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得以喘息,令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欢快的午后,使得我们暂时脱离了那些烦恼和忧愁,而这些都是再多金钱也买不到的回忆,将来有朝一日我们老去的时候,回想起年轻时候玩过的这些游戏带给我们的种种快乐,最大的想法必然是觉得此生没有白活吧。▲感谢昔日这些经典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不谈游戏性 我只说DOTA2如何“骗”钱 |他们为什么从来不玩手机游戏?
我的图书馆
他们为什么从来不玩手机游戏?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记录一些非手机游戏玩家的生活片段。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
丨 这一点都不好笑
卡西欧是个在校大学生,不过马上就要毕业了。他告诉我,不玩手机游戏,是因为害怕上瘾。
关于游戏成瘾,随着八零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这个问题已经渐渐有些不合时宜。因为一条禁令,中国的游戏行业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到今天,社会对游戏的容忍度前所未有的高,大概是终于意识到游戏其实是最廉价的娱乐,“玩物丧志”这样的指责也逐渐销声匿迹。
我不认为这意味着游戏成瘾不存在了。我认为,游戏成瘾如同茶成瘾、咖啡因成瘾和电视成瘾一样,因为极大程度的普及和相对较小的危害,已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接受了。
报刊上形象的“电子海洛因”漫画与推波助澜的未成年人纵火烧网吧的蓝极速事件
卡西欧的情况更特殊,他的“易上瘾性”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下载上瘾,你听说过吗。”
卡西欧是个“松鼠党”。松鼠党的意思是,看到任何影视资源都忍不住要保存起来,而且必须是全套的。遇到好的版本要“洗版”,有时候还要收藏一些画质差但是稀有的“情怀版”(比如小时候地方电视台播放的港台配音版动画)。总之,欲望没有止境。卡西欧的大学生涯,到目前为止学费外最大的开销是买硬盘。4 个西数 2T,2 个东芝 3T,1 个日立 3T,5 个杂牌 500G,加起来花了六千左右。说实话,我也有点松鼠党,所以不是不能理解他。
“大一的时候还有六维空间(注:曾经存在过的校园网 IPV6 PT 站),我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在上面,仔细查看每一个版块。电影,音乐,记录片,动画,高清专区……找到了好的资源还不算完,下载后我要一直盯着进度条看。我发现看进度条这种事特别有快感,特别是下载结束那一瞬间,μTorrent 的音效响起,有一种极为充实的感觉,觉得自己完整了……反正特别容易上瘾。”
卡西欧说,他最初逛六维空间只是为了下载《华音》(《Kanon》京都版,常译为《雪之少女》)的高清版。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收集了所有看过的和想看的动画、电影、美剧。无一例外,都是高清版本。后来六维空间关站,他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光是每天转存并下载微博上的资源合集就够他爽了。他的硬盘里有几乎所有存在过的著名电影导演的合集,回过神来已经同时是云盘、115 盘、迅雷、QQ 旋风和几个邀请制 PT 站的会员。
不光是下载,他在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上瘾。比如他对运动饮料上瘾。开始是某种国产饮料,后来发现了口味相似但是更正宗的日本牌子。虽然一瓶也就是五元,但是他每天要喝六瓶。
“我曾经喝止咳糖浆上瘾过。后来好不容易戒掉,又对牙膏上瘾了。”
卡西欧说,他每天刷牙要刷二十分钟左右,挤七八次牙膏,一直刷到牙龈出血为止。他描述,刚开始就是普通的凉爽感觉,随着口腔黏膜被刷破,就会有一种夹杂着痛的快感。到最后,痛感被麻木压制,凉爽随着牙膏里加的甜味素充满整个口腔,感觉轻盈而幸福。
我听得目瞪口呆。他告诉我,他之所以会对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上瘾,其实是有意的,并且是无奈之举——必须用一些“小瘾”把“大瘾”压下去。
“我们家的基因就是这样,对什么都会上瘾。我爸年轻时吸过毒,也进过戒毒所。出来后烟瘾重了几倍,他说这样可以把毒瘾压下去……我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看上去是没有复吸,不过他的肺已经基本上不行了。我妈是酒鬼,每天几乎都是醉着酒做饭的。还好爷爷会做生意,在市区里有些店面,我们一家都是靠他养活。”
卡西欧以为,考上大学就能离开这个环境,离开这个环境就能重新做自己。结果,他很快迷上了游戏。军训还没结束他就开始去网吧,之后的整个大一基本上是在网吧里度过的。
“有一天早上我走出网吧,应该是连着包了三个夜,已经有点神志不清了。然后过马路,那个路口是没有行人的红绿灯的,你得看着路中央的信号灯,红灯说明车停下来了,人可以走。那天我脑袋一蒙,看见绿灯,直接就往前走。一辆装砂石的卡车就从我面前擦过,我往后一仰躺在马路上,觉得鼻子没了,一摸,脸上全是血。”
卡西欧从此不敢再玩游戏。
“所以我就要找点东西代替啊。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玩手机游戏了吧。你想,要走半天路去网吧我都能这么积极,要是有这么一个设备在身上,随时随地都能玩游戏,我会是什么样?知道那个在小白鼠快感中枢上安电极的倒霉实验吧?我可能真的会死掉,就像那个小白鼠一样,按按钮按到死。”
卡西欧甚至一度没有买手机,大四申请实习必须要有手机号码,才不情愿地买了一个非常便宜的国产安卓机。
“我故意安装了一大堆垃圾软件,御三家全齐,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不是病毒我都往上装,保证机子足够卡,只能打电话不能玩游戏。我很怕的,怕哪天闲着,不自觉地下了一个游戏……久而久之我连手机都怕。我现在有电话恐惧症,能不打电话就不能电话。听见电话铃声我会起一个激灵,浑身鸡皮疙瘩。别人睡觉前玩手机,我就坐在电脑前面看进度条。寝室的兄弟都笑我,我也没办法。”
大概是托手机恐惧症的福,他从大三开始成绩一直不错,甚至拿了个二等奖学金。现在找的工作也堪称体面。他对未来很憧憬,开玩笑说,哪天国家把网盘全封了就好。这样松鼠病可以戒掉,他就完全自由了。不过运动饮料和牙膏是没法摆脱了。
他最后说了一段话:
“这段时间网上有个游戏特别流行,然后从这个游戏开始很多人都把玩游戏描述为‘吸毒’,还有个特别搞笑的图片。”
“就和大咕咕咕鸡(注:微博知名博主,叙事诗人)收入很高,所以能够整天玩月薪 2300 的梗一样,你们并没有上瘾,所以可以拿吸毒来开玩笑。”
“这真的不是可以拿来开玩笑的东西,一点不好笑。”
丨 每天早上我都在嫉妒中醒来
Juzz 是我大二的时候在豆瓣上认识的朋友。他不玩手游这件事,我知道很久了。这次我找他聊了聊。对于这个问题,他有着自己的哲学。应 Juzz 的要求,这部分内容会以“对谈”的形式出现。他曾经爱好日式推理,因此在打字时难免带着日语翻译腔,还会出现“(笑)”这类在中文中不那么合适的表达。
我:“那我们就开始吧,先向读者做一下自我介绍?”
Juzz:“触乐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 26 岁,男,在一家央企工作,主要职责是新能源项目的前期执行。我从来不玩手机游戏。”
我:“你为什么不玩手机游戏?”
Juzz:“这么快就到这个问题了吗?其实还蛮沉重的(笑)。我觉得玩手机游戏是浪费时间。”
我:“这个观点好像没那么新鲜,许多人都这样想。问题是,有的时间就应该被浪费啊。比如上下班,厕所的马桶上,餐馆里等餐的时候……这样的时间能够被愉快地打发掉,不是挺好吗。”
Juzz:“那剩下的时间呢?我指业余时间。手机基本上是最主力的娱乐设备了吧,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手机游戏上,这样好吗?”
我:“既然是业余时间,怎么安排都是自由的。”
Juzz:“你的这种回答,看上去正确,实则漏洞百出。首先,玩手机真的是自由吗,是不是因为你没别的东西可以玩了?其次,业余时间一定要进行娱乐活动吗?”
我:“怎么说?”
Juzz:“我想说的其实就是这个东西(笑)。我爸妈在大三的时候就给我买了房,现在的工作也是他们给找的。对于工作,我当然没有怨言,但也很难说有什么热情,所以肯定不会为了升职而努力。按现在的薪水,要是自己买房的话,大概要不吃不喝四十年?”
我:“但是你有房了啊。”
Juzz:“问题就在这里。房子买在这里,就意味着我的整个人生规划都会围绕着这个城市。还有,房子是父母给买的,我这辈子都没办法抛开他们带来的人际关系。总之,我这辈子都会在这里生活,出不去了。”
我:“这挺好的啊?”
Juzz:“不好,我不甘心啊。北上广我就认了,这七线小城市,我根本没法想象怎么呆一辈子。”
我:“到上海也就高铁一小时……好的,这些和不玩手游有什么关系?”
Juzz:“玩手游不上进。
“你听我说。你有没有想过,把每天拿来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拿去做别的事情,会有什么收获?”
我:“没想到你是个成功学爱好者。”
Juzz:“我不是成功学爱好者——话说回来,爱好成功学有什么错?克林顿都爱成功学呢。关键是,我没有办法在空闲时间玩游戏。我做不到,我会有强烈的负罪感。假设,我拿这些时间来学英语,每天两小时,是不是一年后我就可以出国留学了?英美贵我就去日本。或者我去健身?每天两个小时,坚持一年,我找女朋友会有多轻松?”
我:“看这个口气,你并没有去实践。据我了解,你根本不玩游戏也很宅,你业余时间到底在做什么呢。”
Juzz:“什么都没干。”
我:“具体是怎么样的什么都没干呢?”
Juzz:“我就是坐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电视都不看。其实我也想过要找点什么事情来干,比如看小说。可是大学毕业以后日推(注:日本推理小说)也看不进去了。我刚刚说过的,学英语,健身,都有尝试过。可是,没力气啊。我的工作,虽然说是在央企,但还是挺累的。人际关系,人脉(笑)你懂的吧,不要小看社会人呦,再机械的工作都是磨损人心的。每天下班后往床上一躺,什么事都不想干,更别谈学东西了。你不是拉我玩过炉石吗?我试过,负罪感太大了,玩不了,又没力气干有意义的事。就这样恶性循环,什么都不行。我索性就什么都不干了。”
我:“你这样子会不会出问题?”
Juzz:“没问题。这不就是冥想吗(笑)?我每天一下班就在沙发上坐着,吹空调,冥想,坐三个小时后就去睡觉。不无聊,小时候就发现了,我一点不害怕无聊。等火车的时候,我都特意提早两三个小时去,在车站里什么都不做。心里想着,肯定不会赶不上火车,就特别安心。现在的情况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又不想被自己的罪恶感折磨,那就什么都不做喽。”
我:“什么都不做不算荒废?”
Juzz:“不算。什么都不做说明我累了,去玩游戏说明你还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说玩游戏“放松”都是骗人的,玩游戏都是为了寻找刺激。只要你玩了游戏,就说明,你有多余的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东西。”
我:“你说的很清楚了。有没有什么别的要说的?”
Juzz:“我刚刚说,业余时间什么都不做,其实不准确。我有个习惯,每天半夜两点左右会醒来,吃点东西,然后继续睡。有一天没能继续睡着,我就把手机拿出来看了一下直播。当时已经是 3 点钟了,主播在和几个朋友开着语音玩游戏。那个欢乐劲啊,就好像回到了大学的寝室里一样。我仔细一看人数,有两万个人在一起看。我不太懂直播,但这个在线量大概可以让他过得很舒服了吧?做着喜欢做的事情,还能赚到钱,交到很多朋友,半夜三点有两万人陪着你,多好啊。当时是 13 年,我从那时候起,每天晚上 3 点都会看一个小时直播然后再睡觉。大概是因为嫉妒,我心里一直想着泡沫泡沫,全都是泡沫(笑),总有一天这些网站都要倒的。”
游戏主播现在是个非常吃香的职业
我:“结果没有,都活得挺好。”
Juzz:“是啊,还成了风口呢(笑)。他们这么开心,赚的钱越来越多,想干什么干什么。我每天困在小城市里不知道该干什么,什么都不想干。每天早上我都在嫉妒里醒来。”
丨 为人师表
贾悟易是我的初中校友。他考取了在我省名声挺响的师范大学,现在是一所私立高中的教师。知道我在准备这个选题后,他表示要亲自写一段。下面这段文章基本上是贾悟易所写,我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更改,所有改动均已取得了他的同意。以下部分,只是他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供职单位立场,当然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
图为高中课堂,图片来自网络,高高的书堆是大多人的回忆
触乐网的读者你们好,我是贾悟易,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师。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整天上知乎,会觉得自己仿佛生活在苏黎世,忘了自己生活在哪。我国的现实是,贫富差距惊人,阶级分化严重,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得到社会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一直有关于高考的争论,许多人抱怨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太“水”,直接拖累了高等学校办学质量。
我无意参加这个讨论,只希望告诉你们一个事实:能够上高中的孩子们已经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城市里的情况还好一些,我知道一所乡村初中,那所初中的中考生高中录取率是 40%。这是什么概念?60%的初中生没办法上高中。他们中间,有的人可能会去中专,技校——这部分人还有可能通过一些途径提升学历,剩下的人就基本上失去了提升社会阶级的机会。
我反复对学生讲,你们不要辜负上高中的机会。你们的同龄人可能正在工厂或者工地里干活,计件,没有双休,一天干 12 个小时。你们苦点累点,也是坐在桌子上写写划划而已。
我也知道这些都是老生常谈,若是学生时的我听到这些话也难免堵上耳朵。
不好意思,有点偏题了。今天主要是说手机。我工作的单位是私立学校,因为本来就是寄宿制,管理得十分严,所以在这上面反而会有一些妥协,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但是我不允许。在学校里,凡是我班上的学生使用手机被我发现,我就会没收。我也是过来人,高中的时候能躲在被窝里听 MP3 听一个通宵。我深知它能对高中生产生多大的诱惑力,更不用说比 MP3 功能强大百倍的手机了。
手机游戏的问题则更严重。我今天不打算讲它的成瘾性,大家都知道了。我先给大家看几张图片。
(注:放在这里的是几张二次元卡牌游戏的截图,国产日产的都有。基本上都极为暴露,或者说是“着衣裸体”,还不是京都式的文艺着衣裸体。为了避免麻烦或者变相打软广告,我就不放图了,大家想象一下就好。)
为人师表,教师必须要做出表率,所以我是不玩手机游戏的。这些是我在游戏官网上找到的宣传图片。
众所周知,我国在性教育方面十分落后。高中生又处在什么情况呢?用一句土话来说,就是“看见树洞都能硬”。在手机上天天看这种图片,配上特殊的动画效果和音效,产生的影响太糟糕了。我校去年发生了两起女生怀孕事件,其中一起的男方就是我的学生。后来我问他,连安全措施都不会做吗,明明生理卫生课有教的啊?他说,一时兴起,忍不住,没来得及。我说,忍不住不会自己解决?他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自己解决。
难道要我教他怎么解决?正常来说,忍一个月遗精了也就算了吧,可他没能忍住……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好笑,结果是男生记了大过,女生转学去外地了,两人的人生都要改写。
我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这个男生在课上玩手机被我没收过,里面就有我刚刚放出来的游戏。
这两者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我不清楚,但有个词叫“火上浇油”。为什么会“忍不住”?整天做五三(注:著名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不看那些东西,还会有心思忍不住吗?当然也有性教育的问题,可性教育教不会学生自慰啊,恰好这孩子有一个女朋友……没有质变,这些游戏在里面至少也担当了量变的角色,大家自己分辨吧。我还想说,在色情的容忍度上,为什么我国相关部门在文艺作品上的阈值这么低,到了游戏上阈值就这么高呢?
我每天睡觉前也要瞎玩两个小时手机,聊微信什么的。没办法,住在学校教师宿舍里,也没别的活动。我还能干什么呢?
不过,我永远不会玩手机游戏,这样在没收学生手机的时候,我永远是能挺直腰板理直气壮的。手机在他们放假之后也会送回去,我希望他们能在放假的时候也不要玩得太过火,一过火,开学就收不回来了。
读点书是不容易啊,教书也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丨 后记:月之暗面
触乐是一家专注于移动游戏报道的媒体。我们写好游戏,写坏游戏,写游戏人,写游戏玩家。对于我们来说,不玩手游的人就像月球的背面。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群体都不在我们的覆盖范围里面。
说实话,完全不玩手游的人还真的很少。特别是当我进入了这个行业后,仿佛大脑中加载了过滤器,遇到任何一件事都会做这样的判断:这个事情和移动游戏有关,可以写;这个事情和我们无关,不用写。两个月来,我看社会甚至世界的方式不但没有拓宽,反而日渐浅薄了。
出于巧合,我认识一些不玩手游的人。比如我父母,他们每晚睡前可能会玩两个小时手机,但就是不玩手机游戏。我表哥,大学时代也是花了几千玩《征途》的重度游戏玩家,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突然回头是岸,去年开始才意识到 App Store 的存在。
对这个选题,我还是有那么一点使命感的,作为功能机用户,我和“非玩家”毫无疑问都是非主流。非玩家到底对我们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是我的朋友 Juzz 帮我想清楚的。他说:“没必要纠结一个人为什么不玩手游。这种原因找出来也没意思。你可以写写他们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总有东西写的。可能写着写着,就找到切入口了。”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记录一点非手机游戏玩家的生活片段。所有人的生活都是有价值的。
(本文出现的姓名和 ID 均非真实,部分细节做了必要的处理)
触乐网原创,转载请保留作者名、注明源自触乐()及附带原文链接:。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你陪她玩游戏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