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如今无下限的虚拟世界界有什么看法?

分享到微信
使用微信扫码将网页分享到微信
无论是像 Ingress 那样把游戏里的虚拟元素搬到现实中,还是如 Oculus Rift 这类让人沉浸在虚拟世界的设备,又或是 Kinect、Leap Motion 这样能把人“装”进屏幕那端,如今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已经让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想象,从科幻小说搬到了现实。
飞行员可以在模拟机舱里进行飞行练习,技术能够营造出各种风暴、气流;高中生也能头戴 Oculus Rift,假装在哈佛或斯坦福大学校园晃荡,看看哪所学校比较适合自己。听起来已经很酷了,但到这里我们就满足了吗?
短片的介绍来看,要让人完完全全地感觉到自己是在虚拟世界,现在我们还做不到。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关于海底探险的 4D 电影:屏幕中的船下沉时,我们的座椅会下降;海底的鲨鱼张开口朝我游来时,影院的设备会自动地喷些水到脸上。稍微加点想象,忘记自己所处的环境,还真有种紧张的感觉。但当伸出手想去抓一只热带鱼时,这些精心营造的氛围一下子就破灭了。
上述感受也就正如 的文章所说:“蒙蔽你的双眼并不难。”言下之意应该就是,要让你全身心地相信自己是在另一个世界,恐怕就有些难度了。虚拟现实设备、3D 技术等,的确能给我们营造出一种很真实的场景。但目前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还是有些许不自然,我们还处在这项研究的初期,还不能说服大脑你是真的看到或是摸到了某样东西。
计算机和手机其实是很乏味的东西,我的双手只能感受到冷冰冰的屏幕。
腾讯 2014 WE 大会前夕,从事交互研究的 MIT 研究员 Daniel Leithinger 告诉爱范儿记者。在他看来,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感受还比较被动,并不能真正触摸到虚拟现实里的东西。
营造虚拟现实不难实现,但要真正把实体的东西与虚拟世界相互融合,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这就成为了虚拟现实研究的另一个篇章了。所以,要像《三体》里的汪淼那样,玩个游戏就能有种经历了欢乐、悲痛、纠结、惊恐,整个人都“陷进去”的那种感觉,可能还需等些时日吧。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无折腾,不生活。
累计已发布 1024 篇文章
最近文章: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广州爱范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 - 2018。以商业目的使用爱范儿网站内容需获许可。非商业目的使用授权遵循 CC BY-NC 4.0。
All content is made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NC 4.0 for non-commercial use. Commercial use of this content is prohibited without explicit permission.
Designed by
Design Studio.
关注 if Design Studio.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if Design Studio.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
小程序开发快人一步。
最好的微信新商业服务平台。如果我们现在的世界是虚拟的,例如黑客帝国...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如果我们现在的世界是虚拟的,例如黑客帝国那种,或者是外星人制造的3维虚拟世界,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世界是假的?
信息安全 法学
现在没什么办法,要是说非要有的话就是就是寻找最小尺度吧,现在最小的尺度就是普朗克尺度,可以理解为这个是宇宙的”像素“(有一个科教频道这么说的。。),如果能不断地打破这个最小尺度就能证明,不过现在只能到这种尺度了,而且要是一直找下去也没有尽头啊
幻想家 非职业短篇小说作家
假设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是由比我们高等的生命创造或者模拟出来的,那么 如果不是他们主动告知或联系我们 我们是无法探知他的存在的,因为对于我们来说 创造我们世界的物种科技水准几乎已经超越我们好多 对于我们来说属于神 是全知全能的存在;又好比我们看的电视 是单向性,电视中的人也绝不会察觉到有人在观察他们。
虽然这么说 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办法的 即发现并用科学证明使宇宙大爆炸的那个源动力 力是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 如果能证明这个力不来自我们这个世界,而是"创造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给的助力“ 那么也许就能证明我们的世界是被创造出来的了
科学爱好者
模拟程序之中真包含这样的不足之处,就可能偶尔会出现穿帮镜头,也就是业余剧团表演话剧时常见的“吱吱作响的布景问题”(creakingscenery problem),而且也许这种穿帮镜头在虚拟世界内部也能看到。即使模拟者一丝不苟地模拟了自然法则,他们也无法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虽然他们对自然法则的认识十分深刻,这种认识也不可能是完备的(一些科学哲学的研究者会论证说,事实绝对会是如此)。他们也许知道很多模拟宇宙所需的编程知识,但对于自然法则的了解总会存在一些空白,或更糟地,存在错误之处。这些漏洞应该是难以捉摸、不易发现的,不然我们假想的“发达”文明就配不上“发达”二字了。一旦你认真对待所有(或几乎所有)可能的宇宙都可以(或确实)存在的想法,那么一种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2]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我们已经看到,一个文明的科技水平只要比我们发达一点点,就有能力进行一场宇宙模拟实验,其中可以产生多种能够相互交流的智慧生物。[3]这个文明会拥有强大的计算机,其计算能力要比我们的计算机高一个巨大的量级。补丁和纠错这些缺点不会妨碍模拟实验开机并长时间地流畅运行,但慢慢地会有一些缺陷逐渐显现出来。最终,这些缺陷产生的效应如同一场雪崩,导致虚拟现实“死机了”。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让程序员每发现一个缺陷,就立刻打上一个补丁。家里有电脑的人早已对这种解决方案习以为常了。我们会定期收到系统的更新提示,以便修复程序设计者原先没有预料到的漏洞,或者防止新型电脑病毒入侵。模拟开始以后,模拟者也会采取这样的临时防护措施,更新自然法则的版本,并向其中添加一些他们新学会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逻辑矛盾在所难免,模拟的法则时不时地就会被破坏一次。虚拟世界中的居民(尤其是虚拟科学家们)偶尔会被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搞糊涂。而虚拟天文学家们则可能,打个比方说,从观测中发现他们所谓的自然常数正在缓慢地变化着。[8]统治虚拟世界的法则甚至也可能突然失灵,这很可能是因为模拟者在应用一种在模拟其他复杂系统时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手段,即使用纠错代码,让事情都回到正轨。以我们的遗传代码为例,如果任由这些代码运行,人类就延续不了多长时间。误差日积月累,必然会产生致命的危害。幸好存在一种纠错机制,能够识别和修正遗传代码中的错误,使我们免受退化的威胁。许多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中都有这种内置的“拼写检查”功能,以防止错误的积累。这种纠错码是由贝尔实验室的理查德·海明(Richard Hamming)在1950年最早提出的。如果模拟者利用了纠错码防止整个模拟(以及更小尺寸上的我们的遗传代码)出错,那么虚拟世界的运行状态和法则就会时不时地被修正一下。这样,神秘的改变就会突然发生,违背了虚拟科学家通常观测和预测的自然法则。我们还可以预期,虚拟现实的各处都具有最高程度的计算复杂度。虚拟生物的计算复杂度应该与最复杂的无生命系统(如天气系统)的相当,借用史蒂芬·沃尔夫拉姆的说法(虽然他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而提出的)就是“计算等价原理”。[⑨]关于从内部区分虚拟和现实的问题,一个最普遍的担心就是,模拟者能够隐隐预感到不妙,因而会预先调整模拟的过程,防止故障的发生。这套新的虚拟现实可能又会与真正现实产生新的不一致,但他们又可以通过再次预判而防止故障的发生。摘自《宇宙之书》
我也曾经有同样的问题,曾经让我担心了很长时间,后来也渐渐想明白了一些,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姑且说出来让大家看看吧,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什么是真实,我认为,所谓真实就是你所看到、听到、感知的到的一切。好像有些词不达意文不对题,随便看看吧
拿一个陀螺!
有人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讨论。请移步:他认为我们的世界不太可能是虚拟的,理由主要是一下四点:第一,虚拟世界需要系统维护,而我们这个宇宙不需要。《魔兽世界》每星期二维护六个小时。他们要不停地发现错误,打补丁,升级,不停地完善。我们这个宇宙从来没发生过停摆维护的事情。第二,宇宙实在太大了。设想如果你是一个“外星人”,你创造一个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里放入一些生物作为“玩具”,你打算做多大的世界呢?宇宙之大,大到完全超出人类所有可能的需求的程度。第三,宇宙的分辨率是无限的。假设你打网游,你在地上看到一棵草,你会发现你没有办法把这颗草一刀砍成两半。而在真实世界中,你可以把这可草分解成分子,原子,夸克。第四,宇宙完全自洽地符合物理定律。网游的规则可以变来变去,物理定律从来没变过。不管是谁做实验,物理定律都让他做出来了。
传说中的战士
没有办法……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及其教育应用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及其教育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再见,查克,没有你虚拟世界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再见,查克,没有你虚拟世界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Katie Hafner
撒克的远见并不止于计算机,他也协助发明了以太网
*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电气工程师查尔斯·P·撒克(Charles P. Thacker)周一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家中逝世,享年 74 岁。他为早期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创建贡献了若干关键提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 年,查尔斯·P·撒克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微软公司研究中心。图片版权:Noah Berger/《纽约时报》
他的女儿克里斯蒂娜·撒克(Christine Thacker)称他死于食道癌并发症。
1970 年代,撒克所在的项目小组设计了第一台现代个人计算机“奥托”(Alto),项目隶属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
1973 年完成的“奥托”是个人计算机领域里的传说,某种程度上还要归功于苹果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造访了 PARC ,并观看了这台计算机的演示。乔布斯此行的收获让那次造访闻名于世。
设计“奥托”的撒克和他的同事巴特勒·兰普森(Butler Lampson)、艾伦·凯(Alan Kay)和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为这台计算机内置了图形用户界面,事实证明,此举颇有远见。苹果和微软公司之后也借鉴了这项技术,分别应用于创建苹果和视窗操作系统。
艾伦·凯说:“‘奥托’激发了后来 45 年里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研发,而令人震惊的是,查克(Chuck,撒克的昵称)在短短三个月里就完成了它的研发。我们以前常说,查克把一堆零件往空中一抛,它们掉下来就变成了‘奥托’。”
设计“奥托”的过程中,撒克在平板计算领域也远超时代。1968 年,艾伦·凯曾设想建造一台便捷计算机,将其命名为 Dynabook。他认为这绝不仅仅是一台独立的设备,而是会让用户得以接入当时正在研发中的网络环境。
艾伦·凯意识到这样的设备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建造,于是他向撒克描述了机器的原型,它要比平板的体积大许多,最后要能够运行 Dynabook 的软件。
艾伦·凯说:“查克很喜欢这个想法,‘奥托’后来就按照它来设计。最早它叫 Interim Dynabook。”
撒克于 1983 年离开了 PARC,在帕洛阿尔托协助创建了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系统研究中心,并在那里领导设计了一台名为 Firefly 的实验性计算机。
但他没有放弃制造平板电脑的念头。(说起他的执着,他说道:“操作系统研发过程中,最大的动力就是你自己本身很想做出这台设备。”)
1997 年,他转而供职于微软,并在两年内加入了公司的个人电脑研发团队,监管新设备最早一批原型的设计。
1970 年代初撒克协助设计的一台“奥托”计算机。图片版权:施乐公司
然而平板电脑却一直难获商业成功,令人困惑不已。直到计算机处理、显示、续航和存储等一系列技术跟上步伐后,平板的销路方才有所起色。到了 2010 年苹果推出 iPad 时,平板电脑的商业前景大增。
尽管撒克主要是一名硬件工程师,但他也是个熟练的程序员。艾伦·凯道:“撒克是个硬件天才,也是软件能手。”
撒克的远见并不止于计算机。供职 PARC 时,他也协助发明了以太网,这种网络将软硬件结合,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一样,基于以太网的局域网现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查尔斯·帕特里克·撒克 1943 年 2 月 26 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他的母亲弗恩(Fern)是洛杉矶一家食品杂货店的出纳员兼秘书。他的父亲拉尔夫(Ralph)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在撒克年轻时就离开了妻儿,留下撒克母亲一人把两个儿子抚养长大。
16 岁时,撒克收到了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奖学金,学习物理专业。不久他就转学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1963 年,他遇到了就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卡伦·贝克(Karen Baker),当时她正回到位于帕萨迪纳的家里过暑假。撒克恋爱了,他冲破时代的桎梏,追随卡伦北上,又一次转学到了伯克利。他们于 1964 年结婚。卡伦依旧健在。
除了卡伦和他们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外,目前他的另一名女儿凯西·贝莱尔斯(Kathy Bellairs)和两个外孙也还在世。
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尔巴尼,撒克作为机械师在杰克·霍利(Jack Hawley)手下工作,一边打工一边完成了伯克利的学业。撒克说,杰克·霍利在“创造发明方面一家独大”。
2007 年撒克接受计算机历史博物馆采访时称,“我和他做了个他没法拒绝的交易。我说,要是你能教我用你的机床,我就帮你设计电子器件。”
1967 年,撒克拿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他说:“我想当物理学家并不是因为物理学,而是因为物理学里涉及工程设计的那部分。”
他确实在本科时就已经把重心移到了计算机上,1968 年,他参与了学校的 Project Genie 项目,创造了早期的计算机分时技术系统。这一项目小组后来成立了伯克利计算机公司(Berkeley Computer Corporation),撒克在那里领导了一款新计算机处理器的设计。
虽然这家公司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后来新成立的 PARC 核心技术人员却都来自那里。撒克和其他几人一起在 1970 年加入了 PARC。
撒克从微软退休那年的二月,他正管理着一个研发实验室,来回指导公司的研究和产品开发领域。微软的 Xbox 360 游戏主机项目中一名高级工程师生病时,他还为那个项目工作了一段时间。
克里斯蒂娜·撒克说,她父亲每每谈到工作总是特别兴致勃勃。
她说:“我八岁时他就会念《费曼物理学讲义》给我听,和我解释位图形式显示字体的原理。”理查德·P·费曼是获的理论物理学家。她还说道:“父亲还会谈他的工作,我们听不明白他也会讲。对他来说,在做的每项工作都是一场大冒险。”
翻译 熊猫译社 智竑
(C)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是“低头看手机屏幕”状态,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群。低头族(  )①没有认识到虚拟世界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摹写②没有认识到虚拟世界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世界③需要明白创造虚拟世界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④需要明白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没有实际意义。A. ①②B.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①说法错误,网络虚拟世界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依样描写;②符合题意,低头族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群,说明其没有认识到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即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世界;③符合题意,不管什么样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低头族们需要明白创造虚拟世界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而不能取代现实世界;④说法错误,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虚拟世界没有实际意义”的说法是片面的.故本题选D.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