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霸和奇异博士给灭霸宝石打斗时使用宝石时为什么不会有相互抵制

为什么奇异博士不使用时间宝石来对付灭霸?【复仇者联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4,268贴子:
为什么奇异博士不使用时间宝石来对付灭霸?收藏
#复仇者联盟3#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
以下有复仇者联盟3剧透:让我们从各方面来讨论一下其中原因。“There was no other way.”看到有很多人在问为什么“奇异博士为什么不使用时间宝石来对付灭霸”。其实很多观众可能没理解到导演想说的那个点。奇异博士说有1400万种可能,而胜利的可能只有一种。所以其实他已经找到了唯一胜利的那条路径。而他找到这条路径的方法正是使用了时间宝石,不断在时间上来回跳跃。是通过不断地重现情景,不断去采取不同行动,并观察最终结果所得出的唯一的一条胜利的路径。而后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计算失误或者行动出现的意外纰漏。而是一切都在奇异博士预见和计算之中的精确行为和结果。所以这部电影里最妙的一句台词便是这句“There was no other way”。先说说他们的计划和路径。表面上来看,他们的计划和这一条胜利的路径是通过团队合作来摘下灭霸的无限拳套。而实际上,奇异博士的计划和这一条胜利的路径是试图摘下灭霸的无限拳套,然后失败,然后tony面临危险,然后奇异博士为了救tony而主动献出时间宝石。直到这一切行为完成,那么胜利的条件就已经完成了,胜利的路线和伏笔就已经奠定下来了。然后回过头来看这句话。这句话是响指之后,奇异博士对tony的最后一个解释。表面上就是说,之前奇异博士并没有其他方法,也没有其他办法。为了救tony,他只能献出无限宝石。实际上,奇异博士这一句话是一语双关,既是没有其他能救tony的方法,也是没有其他能胜利的方法。只有照着这个道路走,最后才能胜利。“way”这个词真的很妙。单词本身既是方法也是道路,而在剧情里既是胜利的道路,也是救tony的方法。一些额外的问题和内容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这样子的一种手法,或者是说手段,有没有“故作玄乎”的感觉?也就是有没有,为了创造悬念、增加深度,而故此一举的感觉?有没有为了故事而故意失败的感觉?实际上是没有的。相反,这一段真的设置得很妙。但在说这个之前,我需要额外说一些内容。导演并没有留一段文字来告诉观众他们的想要做一部怎样的作品,说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导演用镜头来向观众述说他们内心想法,和这个故事。所以如果观众们如果有仔细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的话应该能发现,这部作品中的灭霸不是一个完全无情无义的人。或者说导演在给他塑造这么一个形象。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反派就会是得到绝对优势后,会把对方干净杀绝。但是这部作品里的灭霸,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很专注于实现他的目的。为了实现目的而需要做的坏事情他一样也没拉下,毫不留情。毁灭星球也好,杀人以行星或种族来进行也好。而为了达到目的外不需要做的事情,在这部影片里他几乎没有做。1、在洛基为了救哥哥索尔,而献出宇宙魔方。而在洛基偷袭失败,杀掉洛基后,把索尔留在了飞船上。2、把银河护卫队成员弄成方块后却没有夺取他们的姓名。同时对女婿进行了一小段恶趣味调戏和测试后,不但没有杀死他的女婿。反而还对女婿说“I like you”。3、在刺穿了钢铁侠后,并没有直接终止钢铁侠的性命,反而说“you get my respect。hope your friends wouldn't forget you”。而在奇异博士提出以&Spare his life&作为条件来交出时间宝石后。他真的就“spare his life”了。我的几个小伙伴当时认为,按照其他电影的套路,这个时候灭霸肯定会在获得时间宝石后立马反手就杀死tony的。结果他真的就遵守了诺言,走了。等等。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什么。如果把这三个事件分开来看,中间再穿插一些其他剧情,那么其实很难发现导演的意图和这些事件背后的意义。但是放在一起看,这一切都很明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一共分为三大种类。1、洛基和索尔所表现出了的亲情。2、女儿和女婿所表现出来的爱情。3、tony和奇异博士所表现出来的友情。这三种情感,他都间接感受了一次。换句话说在三个事件中,他都得到了这三种人类情感相应的感受。而亲情,在获得灵魂宝石的时候,灭霸还直接亲身体会了一次失去亲人的感觉。这里额外再说一下,在他打了响指后,他又进入到了那个他初获得灵魂宝石的心灵(灵魂)之境。在那个天水合一的境地里,有着那么一扇门,在门那里倚着那么一个人。那个人既是他心爱的人,也是他自己。他问他自己,为了得到这一切,cost了什么。“Everything”这个门既可以从剧情上面来理解,也可以从心灵的角度来理解。如果以后者的角度来想,这就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心门。灭霸是谁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能说灭霸完全没做“额外的事情”,因为最后那一个响指确实湮灭了无数的生命。但也是同一个事件,反而又更能说明在这部影片里他的性格。因为他随后并没有选择立即湮灭更多生命,而是选择去坐看日出。这也就基本把整个基调给定下来了,也基本说明了他是怎么个性格的人物。如果仔细去想,一下子就会觉得这个灭霸就好似一个最平凡的人、最普通的人类。喜欢自然,享受阳光。想要得到爱情,想要得到亲情,想要坐在小茅屋里静静看日出。却又为了最终的目的,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甚至会触碰亲人的幸福。但是又好像永远有着那么一条底线,在告诉自己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不该做却必须要去做的。哪怕这条底线有可能真的很低很低。但无疑,这就是一个最普通平凡的人,或者该说是人类的一个缩影。我们选择了摧毁一切,又选择了保护一切;我们选择了破坏消灭一切,又选择了孕育生产一切。凋零,还是恢复。两者皆是,两者皆一。完美闭合所以看到这里,应该就能发现整个故事的脉络很清晰了。奇异博士的这些行为和故事也完美闭合了起来。所以奇异博士的行为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是制胜的关键一步棋。灭霸在获得无限宝石上所感受和体会的情感是为他之后(下一部作品)的行为所留下的伏笔。例如像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身体灵活来复原整个宇宙这样的行为。而此般行为正是这些伏笔结合,在集齐无限宝石后所感受和体会的情感,所产生的合理产物和结果。一个想要进行这种行为的人,在其内心必定需要对生命等一切最崇高的问题有所考虑的。这一个人的内心,必须装着这三种情感。缺一不可。所以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奇异博士的行为,或者是故事、剧情设置上的这一种手法,都是必须的且正确的。没有“为了这样说”,而“这样说”。而反过来,这也完美的说明了为什么明明没什么交情的奇异博士和tony,同时还是那么顾全大局的奇异博士,突然间会为了tony而主动献出时间宝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奇异博士在1400万次的时间穿梭中对tony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友情。而作为一个情感转变点突然导致他愿意用时间宝石来请求灭霸“spare his life”。但是这和上面所说的点完全不冲突,两者可以同时兼得。)而在这一幕发生的不久前,这部作品还刻意留了一个伏笔来告诉观众们这一个点。让观众发现这个并不是突然间发生的角色间的突兀情感转变,而是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点。让观众发现这是一个计划的点。那就是在他们的滚轮在到达Titan星球之前。奇异博士明确地和tony说过一段话。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有性命危险,奇异博士会选择保护时间宝石。而随后他性格立场好像“大变”,愿意主动交出宝石,看上去是为了迎合主流剧情而出现的逻辑失误。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一切的“改变”正是他落地后使用了时间宝石后而发生的。是在他预见计算了1400万种行为和结果后所产生的。而这些点正是为了告诉观众,这是伏笔而不是失误。所以这就是完美闭合。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说了那句“There was no other way”。再额外说一下我对于为什么“奇异博士不能用时间宝石困住灭霸”的观点。有因必然有果。所以说单纯要用时间时间宝石来困住对方是行不通的。从表面上来看,也从里面来看,时间好像就是静止的。好像从来没前进过。但是对于外边的人,同时也对于时间线上后边的人,也就是“停止时间”这个事件结果之后的人来说,时间是流通的。而且也必然会有结果,因为“有因”。所以你能脱离时间,但是你却不能让结果脱离时间。这就是你无法让时间脱离时间。因为时间只要存在了,那么时间就不会断掉。就好比我们的世界,实际上在不断内循环却又在不断前进。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车轮一样。所以除非你能解决掉事件的因,要不然相应的果就会出现。所以是无法用时间宝石无限困住灭霸的。但是你可以让对方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例如《奇异博士》里的最后的boss。奇异博士并没有永远困住他,而是在时间的螺旋里说服了对方,那么“因”就解决了。最后所以说正义输了吗,输了;所以说正义赢了吗,赢了。有时候,胜利的唯一办法就是失败。就好像想要跨越,那就先后退;想要看到阳光下的彩虹,那就先下雨。
当漫威英雄遇上地面清洁黑科技,除尘英雄重磅来袭!新款复联版地宝仅1499元!享返现!科沃斯机器人联手迪士尼,打造漫威系列扫地机器人,量身定制专属外观,APP.
最简单的解释,无限宝石能量都相当,更何况对方有四颗了,你区区一颗能怎么办?
看过一个说法 说是灭霸实力不够 如果像对付多玛姆那样对付灭霸 灭霸不会有感觉 时间会无限循环
那颗绿的有啥用?
哎,奇异交出时宝给阿灭后对铁人说了一句,决战时刻到了,奇异连斧神会劈阿灭都知道了,就是结果有可能劈头有可能劈胸
字太多、不看
剧情肯定是按照奇异博士经历过成功的那一次发展的,接下来就看看罗素兄弟怎么编了
对啊 为什么奇异不把灭霸变成一个受精卵
反正就是谈不成条件
从抖音快手看全民娱乐时代,从世界杯,NBA看体育风口正盛明星经理杨瑨“研”值担当,业绩冠军再度出击.
扔了一个大坑给复联4~~接着掏钱买票吧同志们复联4只会更加精彩
看到不少朋友说为什么不直接砍灭霸的手。其实这个并不算是逻辑失误。在不知道对方皮肤的坚韧程度以及自己伤害是否足够的情况下,直接脱手套是正确的。因为按照设定,灭霸只要收到外界攻击就会把他的精神唤醒。这就是为什么星爵只是用枪把子砸了一下灭霸,对方就醒过来了。而随后钢铁侠那一脚也并非只是普通一脚,而是相当于光刃。事实这一脚的也只是划破了灭霸的脸。这也证实灭霸的皮肤是坚韧的。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之前直接剥夺手套的做法是正确的。试想直接剥下手套和考虑怎样的伤害才足够轰掉灭霸的整只手臂,哪个花费的时间更多。万一伤害不足够,灭霸就醒过来了。这里再稍微一提就是星爵在询问灭霸前说了一句“For the record, that was my plan”。再次说明手套剥夺战并非奇异博士的计划。也暗示奇异博士看到的那条胜利的道路并不是在此夺下灭霸的手套。“We are in the end game now”,奇异博士如此说。正如字面上的意思,却又一语双关。现在已经是残局了,已经进入了进退不得动弹不能之境地,表面上甚至已经是输了的一盘棋。实际上胜券在握,大局在手。
赢了世界输了她
博士怎么不直接用时间宝石把灭霸变成婴儿
个人感觉和大禹治水一样,堵不如疏。1400万中方法都是想方设法不让灭霸凑齐。可能唯一的胜利方法就是让灭霸感受一次成功所带来的的负面体验。电影里对灭霸的刻画还是比较深的,其他灭霸的想法就是老美想对世人说的特别是我国传输的一种思想。那就是人口太多资源太匮乏了。虽然都知道4肯定得HAPPY ending一下,但是这个想法就随着老美的电影不知不觉的逐渐渗透到了全世界人的潜意识里。我记得漫画里灭霸要凑齐宝石是为了博得死亡女神的欢心?
灭霸有现实宝石
我也一直觉得,博士那句“别无选择”,其实真正含义是指的对抗灭霸的办法,而交出阿戈摩托之眼正是其中的一个步奏
灭霸集齐了宝石也可以预知未来了,感觉有bug
还记得他们在去泰坦星的飞船上,奇异博士说过你们两个和时间宝石让我选,我会选宝石
某著名国产剧经典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博士可以把时间退到抢手套之前,然后告诉星爵卡魔拉的事情,告诉他不要失控,这样就可以抢到手套了。
奇异:一切尽在我掌握,其余不要去瞎猜没意义
为什么不直接断灭霸的手或者直接尝试杀死灭霸?有不少朋友觉得这个是影片剧情和逻辑上的失误。其实这个并不算是逻辑失误。在不知道对方皮肤的坚韧程度以及自己伤害是否足够的情况下,直接脱手套是正确的。何况灭霸的精神力如此强劲,很有可能在收到痛觉后直接解除螳螂的控制。虽然也有朋友指出说,直接原因是因为螳螂途中松手了。但是螳螂松手的原因不会是因为星爵砸脸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螳螂的手。哪怕就算砸到了,也不会两只手同时松开。而影片中却是两只手同时松开并且做了一个微微向后仰的动作。这个动作正是脸被砸到的时候会出现的。螳螂能感受对方的感觉,包括情感和知觉,例如痛苦、悲伤等等。而松手的准确原因是,当灭霸被砸脸的时候,这种知觉、感觉、情绪也一并传递给了正在控制的螳螂。剧情里先是小分队几人协同作战制约了灭霸,并试图脱去灭霸的手套。随后星爵的那几下导致了灭霸惊醒。其中有一个镜头可见,在灭霸解除控制状态的时候,螳螂已经重新把双手放回灭霸的脑门上了。可见灭霸解除控制的原因也有痛觉的因素在。哪怕退一步来说,虽然直接原因是螳螂的松手,但也无法排除是否疼痛能让螳螂控制中的人解除状态。再考虑上剧烈疼痛传导给螳螂时,螳螂也会感受到而因此松手的因素。综合以上,那么直接去脱手套自然会是比较安全的做法。随后剥脱手套作战的失败也是证明了这一点。反过来想,这个协同作战是提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了。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必然是需要考虑到每一名队员的能力的,即在充分发挥其能力又不超过其能力范围的基础下,制定出一个胜算最高的计划。既然他们本来就没有计划在牵制住灭霸后选择尝试直接去打败或消灭灭霸,这就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上面所说的点。影片随后钢铁侠那一脚也并非只是普通一脚,而是相当于光刃。事实这一脚的伤害也只是划破了灭霸的脸。这也证实灭霸的皮肤是坚韧的。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之前直接剥夺手套的做法是正确的。试想直接剥下手套,与考虑怎样的伤害才足够断灭霸的手,甚至直接杀死灭霸;和准备这样的伤害与战力;相比之下哪个花费的时间更多。万一伤害不足够,灭霸就醒过来了。何况其他作战成员为了制约灭霸,已经分不开身来,万一把所有剩下的战力都集中起来却还是不够呢。这里再稍微一提就是星爵在询问灭霸前说了一句“For the record, that was my plan”。再次说明手套剥夺战并非奇异博士的计划。也暗示奇异博士看到的那条胜利的道路并不是在此夺下灭霸的手套。“We are in the end game now”,奇异博士如此说。正如字面上的意思,却又一语双关。现在已经是残局了,已经进入了进退不得动弹不能之境地,表面上甚至已经是输了的一盘棋。实际上胜券在握,大局在手。观看了结局的人“奇异博士”是少数的观看了“结局”的人。既是指剧中的,也是指剧外的。在剧中,奇异博士在观看了1400万种可能后,发现了致胜的那条道路。他的每一言一行都说明了“There was no other way”以及this is the way.在剧外,据报道剧组为了防止剧透而甚至不让每一个演员都能够观看完整剧本。而奇异博士的演员则是少数能观看完整剧本的人之一。我相信,能够观看完整剧本的人中会有灭霸的演员。这也就说明了,故事的后半部分(即《复仇者联盟4》)中会有不少奇异博士的戏份。同时也说明奇异博士的戏份(或说情节、剧情)对于整个故事(《复仇者联盟3》和《复仇者联盟4》)来讲是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是为了影片的美感、剧情感和演员的表演感、节奏感,而一定要去观看完整剧本的。
奇异博士的手到底有没有好起来啊
我想说他拿了时间宝石就走不杀铁人只是因为还在感受宝石的爽快,而星爵很快飞过来一顿喷,劳资拿到宝石不走跟他们缠斗干嘛?!地球上还有一颗在嘲讽我过去呢!88了您呐~
哈利迪:为什么不能来一次全速后退?将油门踩到底,快到不能再快。
星爵的行为影片中星爵在剥夺手套作战中得知卡魔拉可能已经永远离开时,没有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情感。随后三次对灭霸脸部出击导致了作战失败。对于星爵的这种反应,网络上基本是两种声音。一种觉得没有逻辑,只是为了剧情而如此安排;另一种觉得能理解,毕竟是失去爱人之痛,再考虑上原本放荡不羁的性格。我也是能理解星爵行为的。但与很多人只从卡魔拉的死来考虑问题不同的是,我认为导致星爵如此行为的内心因素是多种的。虽然这未必是编剧和人设上的真实安排,但确实是我自己的看法。在影片中他先是短暂地沉寂在悲伤之中,并伴随着不安和不敢相信。随即转变为愤怒,问道“Tell me she is lying! Ass hole! Tell me you didn't do it!”在灭霸回答“I had to”后,星爵的情绪终于完全爆发了出来,随后不断砸击灭霸的脸部。星爵在得知消息后的行为和所表现出的情感,给我的直接感觉是义愤填膺和出离愤怒。义愤填膺、出离愤怒的本质是感同身受,而感同身受的根本是“身受”。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诚以为这是对的。但是现实生活里,我们环视左右发现似乎好像又有些不对。我们人类的情感好像还是相同的,还是可以去感同身受的。影视作品、散文诗歌似乎就是这么一个功用。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对一件从没见过的事物或者感受过的情绪产生“感同身受”吗?我觉得是不能的。或许没见过黑暗,也能知道什么是光明。但见过了黑暗才能更了解光明。就好比如果要向一个从来未感受过痛苦的人描述这一种感觉,就算是用尽世界上一切最精巧的语言文字,也无法描绘出哪怕只其轮廓。这一切都是和我们学习、认知的方式有所关联的。我们学习、认识一件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先指认(identify)后调整(adjust)再增强(enhance)的过程。举例来说,我们指着一个情感,告诉孩子这叫做“快乐”。但对于孩子而言“快乐”实在是很虚空的。所以孩子随后会问,这是不是,那是不是。从而确立起“快乐”的概念。然后再不断延伸开来,那是,这是。但这是不是那个一开始教会你“快乐”的人眼中的快乐,是不是他的“快乐”和你的“快乐”是一样的?我们就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只有自己能看到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一个人眼中的红色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明白红色是哪一种颜色,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指认着它。但是很可能我眼中的红色会是他眼中的蓝色,或是她眼中的紫色。我们都以为看到的同一种东西,或许在各自内心里是会变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却又是一个主观的世界。一条公式里,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数字一样,那么中间就必然会是等号的。这么一想,是否也多少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想得和自己不一样了。而我们真的能明白别人的感觉,看到别人眼中的世界吗?看到一模一样的事物,因为我们从来就无从得知,所以好像也许就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我觉得一部作品、一段文字若是能引人思考,便已经是好的了。要是以一些“感动”等诸如此类的词来夸奖,好像是不够妥当的。“感同身受”又好像是不能的。我们无非只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然而这就已经足够难受了。所以“身受”是一切的根本。那么星爵和卡魔拉是否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把他们都代入到现实生活里,那么他们都是从小经历了家庭的不和谐。他们都没有感受过父亲带给自己幸福。一个是父母双亡,和养父相依为命。一个是母子被抛弃,从小没见过父亲。都是被,或者自认为被,工当作具一般来对待。都是作为亲人,被父亲以某种所谓的目的和堂皇的理由抛弃、利用。牺牲掉。卡魔拉就像是另一个星爵。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故事和心境。爱情让我们想去和会去快乐对方的快乐,悲伤对方的悲伤。星爵爱着卡魔拉。得知消息后,他不光是失去了爱人。他试着去感受所爱的人,而让他从中再次激活了自己的悲伤。所以他的悲伤和愤怒,不光是为他的爱人卡魔拉,也为了他自己。不光因为卡魔拉的父亲,也因为自己的父亲。那一句愤怒中喊出的话,也不光是作为一个爱人,为了卡魔拉,向她父亲的;也是作为一个经历过一切的人,为了母亲和年幼的自己,向他父亲的。悲伤和愤怒或许从来不是相同的,但却每次都那么的类似。有一些痛苦,当看到在对方身上发生的时候,就好比在自己身上再发生了一次。而这一次,还会把别人的痛苦和之前的痛苦都叠加起来。所以影片中那一刻的星爵,我认为他在经历着三重痛苦。失去爱人的痛苦,替爱人悲伤的痛苦,和替自己悲伤的痛苦。甚至是那一个你从不愿让她变成自己的镜子的人,当你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时候,痛苦在成倍成倍的叠加。我们终究明白,有一些快乐是要分离的,有一些痛苦是会叠加的。
编剧导演你来当吧!
如果把传送门放在灭霸身上会不会把他切成两半
登录百度帐号为什么奇异博士不使用时间宝石来对付灭霸?让我们从各方面来讨论一下其中原因。“There was no other way.”看到有很多人在问为什么“奇异博士为什么不使用时间宝石来对付灭霸”。其实很多观众可能没理解到导演想说的那个点。奇异博士说有1400万种()可能,而胜利的可能只有一种。所以其实他已经找到了唯一胜利的那条路径。而他找到这条路径的方法正是使用了时间宝石,不断在时间上来回跳跃。是通过不断地重现情景,不断去采取不同行动,并观察最终结果所得出的唯一的一条胜利的路径。而后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不是计算失误或者行动出现的意外纰漏。而是一切都在奇异博士预见和计算之中的精确行为和结果。所以这部电影里最妙的一句台词便是这句“There was no other way”。先说说他们的计划和路径。表面上来看,他们的计划和这一条胜利的路径是通过团队合作来摘下灭霸的无限拳套。而实际上,奇异博士的计划和这一条胜利的路径是试图摘下灭霸的无限拳套,然后失败,然后Tony面临危险,然后奇异博士为了救Tony而主动献出时间宝石。星爵的剥夺手套作战计划的失败想必也在奇异博士意料之中,并且也会是踏上这一条胜利的路径,达到胜利的结局而必须的铺垫和必经的道路点。直到这一切行为完成,那么胜利的条件就已经完成了,胜利的路线和伏笔就已经奠定下来了。然后回过头来看这句话。这句话是响指之后,奇异博士对Tony的最后一个解释。表面上就是说,之前奇异博士并没有其他方法,也没有“其他办法”。为了救Tony,他只能献出无限宝石。实际上,奇异博士这一句话是一语双关,既是没有其他能救Tony的方法,也是没有其他能胜利的方法。只有照着这个道路走,最后才能胜利。“way”这个词真的很妙。单词本身既是方法也是道路,而在剧情里既是胜利的道路,也是救Tony的方法。一些额外的问题和内容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这样子的一种手法,或者是说手段,有没有“故作玄乎”的感觉?也就是有没有,为了创造悬念、增加深度,而故此一举的感觉?有没有为了故事而故意失败的感觉?实际上是没有的。相反,这一段真的设置得很妙。但在说这个之前,我需要额外说一些内容。导演并没有留一段文字来告诉观众他们的想要做一部怎样的作品,说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是导演用镜头来向观众述说他们内心想法,和这个故事。所以如果观众们如果有仔细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的话应该能发现,这部作品中的灭霸不是一个完全无情无义的人。或者说导演在给他塑造这么一个形象。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反派就会是得到绝对优势后,会把对方赶尽杀绝。但是这部作品里的灭霸,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很专注于实现他的目的。为了实现目的而需要做的坏事情他一样也没拉下,毫不留情。毁灭星球也好,杀人以行星或种族来进行也好。而为了达到目的外不需要做的事情,在这部影片里他几乎没有做。1、在洛基为了救哥哥索尔,而献出宇宙魔方。而在洛基偷袭失败,杀掉洛基后,把索尔留在了飞船上。2、把银河护卫队成员弄成方块后却没有夺取他们的姓名。同时对女婿进行了一小段恶趣味调戏和测试后,不但没有杀死他的女婿。反而还对女婿说“I like you”。3、在刺穿了钢铁侠后,并没有直接终止钢铁侠的性命,反而说“you get my respect”,“hope they remember you”。灭霸此中的一些话,既是对Tony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甚至他举起拳套的行为也未必一定是要直接至Tony于死地。因为我们知道灭霸很多次使用拳套只是单纯地想要控制对方。而在奇异博士提出以"Spare his life"作为条件来交出时间宝石后。他真的就“spare his life”了。我的几个小伙伴当时认为,按照其他电影的套路,这个时候灭霸肯定会在获得时间宝石后立马反手就杀死Tony的。结果他真的就遵守了诺言,走了。等等。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发现了什么。如果把这三个事件分开来看,中间再穿插一些其他剧情,那么其实很难发现导演的意图和这些事件背后的意义。但是放在一起看,这一切都很明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一共分为三大种类。1、洛基和索尔所表现出了的亲情。2、女儿和女婿所表现出来的爱情。3、Tony和奇异博士所表现出来的友情。这三种情感,他都间接感受了一次。换句话说在三个事件中,他都得到了这三种人类情感相应的感受。而亲情,在获得灵魂宝石的时候,灭霸还直接亲身体会了一次失去亲人的感觉。这里额外再说一下,在他打了响指后,他又进入到了那个他初获得灵魂宝石的心灵(灵魂)之境。在那个天水合一的境地里,有着那么一扇门,在门那里倚着那么一个人。那个人既是他心爱的人,也是他自己。他问他自己,为了得到这一切,cost了什么。“Everything”。而这个门既可以从剧情上面来理解,也可以从心灵的角度来理解。如果以后者的角度来想,这就是他内心最深处的心门。灭霸是谁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能说灭霸完全没做“额外的事情”,因为最后那一个响指确实湮灭了无数的生命。不过湮灭一半生命本来就是他的目标之一,所以这大概也不能算是额外的事情。但也是同一个事件,反而又更能说明在这部影片里他的性格。因为他随后并没有选择湮灭更多生命,而是选择去坐看日落日出。刚好一半,不多不少,追求完美极度的平衡。这也就基本把整个基调给定下来了,也基本说明了他是怎么个性格的人物。如果仔细去想,一下子就会觉得这个灭霸就好似一个最平凡的人、最普通的人类。喜欢自然,享受阳光。想要得到爱情,想要得到亲情,想要坐在小茅屋里静静看日落日出。却又为了最终的目的,为了心中的大义,不惜牺牲别人的幸福,甚至会触碰亲人的幸福。但是又好像永远有着那么一条底线,在告诉自己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不该做却必须要去做的。哪怕这条底线有可能真的很低很低。但无疑,这就是一个最普通平凡的人,或者该说是人类的一个缩影。我们选择了摧毁一切,又选择了保护一切;我们选择了破坏消灭一切,又选择了孕育生产一切。凋零,还是恢复。两者皆是,两者皆一。完美闭合所以看到这里,应该就能发现整个故事的脉络很清晰了。奇异博士的这些行为和故事也完美闭合了起来。所以奇异博士的行为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是制胜的关键一步棋。灭霸在获得无限宝石上所感受和体会的情感是为他之后(下一部作品)的行为所留下的伏笔。例如像牺牲自己,用自己的身体灵活来复原整个宇宙这样的行为。而此般行为正是这些伏笔结合,在集齐无限宝石后所感受和体会的情感,所产生的合理产物和结果。一个想要进行这种行为的人,在其内心必定需要对生命等一切最崇高的问题有所考虑的。这一个人的内心,必须装着这三种情感。缺一不可。所以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奇异博士的行为,或者是故事、剧情设置上的这一种手法,都是必须的且正确的。没有“为了这样说”,而“这样说”。而反过来,这也完美的说明了为什么明明没什么交情的奇异博士和Tony,同时还是那么顾全大局的奇异博士,突然间会为了Tony而主动献出时间宝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奇异博士在1400万次的时间穿梭中对Tony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友情。而作为一个情感转变点突然导致他愿意用时间宝石来请求灭霸“spare his life”。但是这和上面所说的点完全不冲突,两者可以同时兼得。)而在这一幕发生的不久前,这部作品还刻意留了一个伏笔来告诉观众们这一个点。让观众发现这个并不是突然间发生的角色间的突兀情感转变,而是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点。让观众发现这是一个计划的点。那就是在他们的滚轮在到达Titan星球之前。奇异博士明确地和Tony说过一段话。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如果有性命危险,奇异博士会选择保护时间宝石。而随后他性格立场好像“大变”,愿意主动交出宝石,看上去是为了迎合主流剧情而出现的逻辑失误。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一切的“改变”正是他落地后使用了时间宝石后而发生的。是在他预见计算了1400万种行为和结果后所产生的。而这些点正是为了告诉观众,这是伏笔而不是失误。所以这就是完美闭合。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说了那句“There was no other way”。再说一下我对于为什么“奇异博士不能用时间宝石困住灭霸”的观点。有因必然有果。所以说单纯要用时间时间宝石来困住对方是行不通的。从表面上来看,也从里面来看,时间好像就是静止的。好像从来没前进过。但是对于外边的人,同时也对于时间线上后边的人,也就是“停止时间”这个事件结果之后的人来说,时间是流通的。而且也必然会有结果,因为“有因”。所以你能脱离时间,但是你却不能让结果脱离时间。这就是你无法让时间脱离时间。因为时间只要存在了,那么时间就不会断掉。就好比我们的世界,实际上在不断内循环却又在不断前进。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车轮一样。所以除非你能解决掉事件的因,要不然相应的果就会出现。所以是无法用时间宝石无限困住灭霸的。但是你可以让对方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例如《奇异博士》里的最后的boss。奇异博士并没有永远困住他,而是在时间的螺旋里说服了对方,那么“因”就解决了。为什么不直接断灭霸的手或者尝试杀死灭霸?有不少朋友觉得这个是影片剧情和逻辑上的失误。其实这个并不算是逻辑失误。在不知道对方皮肤的坚韧程度以及自己伤害是否足够的情况下,直接脱手套是正确的。何况灭霸的精神力如此强劲,很有可能在收到痛觉后直接解除螳螂的控制。虽然也有朋友指出说,直接原因是因为螳螂途中松手了。但是螳螂松手的原因不会是因为星爵砸脸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螳螂的手。哪怕就算砸到了,也不会两只手同时松开。而影片中却是两只手同时松开并且做了一个微微向后仰的动作。这个动作正是脸被砸到的时候会出现的。螳螂能感受对方的感觉,包括情感和知觉,例如痛苦、悲伤等等。而松手的准确原因是,当灭霸被砸脸的时候,这种知觉、感觉、情绪也一并传递给了正在控制的螳螂。剧情里先是小分队几人协同作战制约了灭霸,并试图脱去灭霸的手套。随后星爵的那几下导致了灭霸惊醒。其中有一个镜头可见,在灭霸解除控制状态的时候,螳螂已经重新把双手放回灭霸的脑门上了。可见灭霸解除控制的原因也有痛觉的因素在。哪怕退一步来说,虽然直接原因是螳螂的松手,但也无法排除是否疼痛能让螳螂控制中的人解除状态。再考虑上剧烈疼痛传导给螳螂时,螳螂也会感受到而因此松手的因素。综合以上,那么直接去脱手套自然会是比较安全的做法。随后剥脱手套作战的失败也是证明了这一点。反过来想,这个协同作战是提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了。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必然是需要考虑到每一名队员的能力的,即在充分发挥其能力又不超过其能力范围的基础下,制定出一个胜算最高的计划。既然他们本来就没有计划在牵制住灭霸后选择尝试直接去打败或消灭灭霸,这就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上面所说的点。影片随后钢铁侠那一脚也并非只是普通一脚,而是相当于光刃。事实这一脚的伤害也只是划破了灭霸的脸。这也证实灭霸的皮肤是坚韧的。同时也反过来证明之前直接剥夺手套的做法是正确的。试想直接剥下手套,与考虑怎样的伤害才足够断灭霸的手,甚至直接杀死灭霸;和准备这样的伤害与战力;相比之下哪个花费的时间更多。万一伤害不足够,灭霸就醒过来了。何况其他作战成员为了制约灭霸,已经分不开身来,万一把所有剩下的战力都集中起来却还是不够呢。这里再稍微一提就是星爵在询问灭霸前说了一句“For the record, that was my plan”。再次说明手套剥夺战并非奇异博士的计划。也暗示奇异博士看到的那条胜利的道路并不是在此夺下灭霸的手套。“We are in the end game now”,奇异博士如此说。正如字面上的意思,却又一语双关。现在已经是残局了,已经进入了进退不得动弹不能之境地,表面上甚至已经是输了的一盘棋。实际上胜券在握,大局在手。观看了结局的人“奇异博士”是少数的观看了“结局”的人。既是指剧中的,也是指剧外的。在剧中,奇异博士在观看了1400万种可能后,发现了致胜的那条道路。他的每一言一行都说明了“There was no other way”以及this is the way.在剧外,据报道剧组为了防止剧透而甚至不让每一个演员都能够观看完整剧本。而奇异博士的演员则是少数能观看完整剧本的人之一。我相信,能够观看完整剧本的人中会有灭霸的演员。这也就说明了,故事的后半部分(即《复仇者联盟4》)中会有不少奇异博士的戏份。同时也说明奇异博士的戏份(或说情节、剧情)对于整个故事(《复仇者联盟3》和《复仇者联盟4》)来讲是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是为了影片的美感、剧情感和演员的表演感、节奏感,而一定要去观看完整剧本的。星爵的行为影片中星爵在剥夺手套作战中得知卡魔拉可能已经永远离开时,没有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情感。随后三次对灭霸脸部砸击导致了作战失败。对于星爵的这种反应,网络上基本是两种声音。一种觉得没有逻辑,只是为了剧情而如此安排;另一种觉得能理解,毕竟是失去爱人之痛,再考虑上原本放荡不羁的性格。我也是能理解星爵行为的。但与很多人只从卡魔拉的死来考虑问题不同的是,我认为导致星爵如此行为的内心因素是多种的。虽然这未必是编剧和人设上的真实安排,但确实是我自己的看法。在影片中他先是短暂地沉寂在悲伤之中,并伴随着不安和不敢相信。随即转变为愤怒,问道“Tell me she is lying! Ass hole! Tell me you didn't do it!”在灭霸回答“I had to”后,星爵的情绪终于完全爆发了出来,随后不断砸击灭霸的脸部。星爵在得知消息后的行为和所表现出的情感,给我的直接感觉是义愤填膺和出离愤怒。义愤填膺、出离愤怒的本质是感同身受,而感同身受的根本是“身受”。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我诚以为这是对的。但是现实生活里,我们环视左右发现似乎好像又有些不对。我们人类的情感好像还是相同的,还是可以去感同身受的。影视作品、散文诗歌似乎就是这么一个功用。但是我们真的能够对一件从没见过的事物或者感受过的情绪产生“感同身受”吗?我觉得是不能的。或许没见过黑暗,也能知道什么是光明。但见过了黑暗才能更了解光明。就好比如果要向一个从来未感受过痛苦的人描述这一种感觉,就算是用尽世界上一切最精巧的语言文字,也无法描绘出哪怕只其轮廓。这一切都是和我们学习、认知的方式有所关联的。我们学习、认识一件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先指认(identify)后调整(adjust)再增强(enhance)的过程。举例来说,我们指着一个情感,告诉孩子这叫做“快乐”。但对于孩子而言“快乐”实在是很虚空的。所以孩子随后会问,这是不是,那是不是。从而确立起“快乐”的概念。然后再不断延伸开来,那是,这是。但这是不是那个一开始教会你“快乐”的人眼中的快乐,是不是他的“快乐”和你的“快乐”是一样的?我们就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只有自己能看到的东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一个人眼中的红色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明白红色是哪一种颜色,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指认着它。但是很可能我眼中的红色会是他眼中的蓝色,或是她眼中的紫色。我们都以为看到的同一种东西,或许在各自内心里是会变幻出各种不同形状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世界,却又是一个主观的世界。一条公式里,左边的数字和右边的数字一样,那么中间就必然会是等号的。这么一想,是否也多少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想得和自己不一样了。而我们真的能明白别人的感觉,看到别人眼中的世界吗?看到一模一样的事物,因为我们从来就无从得知,所以好像也许就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我觉得一部作品、一段文字若是能引人思考,便已经是好的了。要是以一些“感动”等诸如此类的词来夸奖,好像是不够妥当的。“感同身受”又好像是不能的。我们无非只是在别人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然而这就已经足够难受了。所以“身受”是一切的根本。那么星爵和卡魔拉是否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把他们都代入到现实生活里,那么他们都是从小经历了家庭的不和谐。他们都没有感受过父亲带给自己幸福。一个是父母双亡,和养父相依为命。一个是母子被抛弃,从小没见过父亲。都是被,或者自认为被,工当作具一般来对待。都是作为亲人,被父亲以某种所谓的目的和堂皇的理由抛弃、利用。牺牲掉。卡魔拉就像是另一个星爵。他们有着非常相似的故事和心境。爱情让我们想去和会去快乐对方的快乐,悲伤对方的悲伤。星爵爱着卡魔拉。得知消息后,他不光是失去了爱人。他试着去感受所爱的人,而让他从中再次激活了自己的悲伤。所以他的悲伤和愤怒,不光是为他的爱人卡魔拉,也为了他自己。不光因为卡魔拉的父亲,也因为自己的父亲。那一句愤怒中喊出的话,也不光是作为一个爱人,为了卡魔拉,向她父亲的;也是作为一个经历过一切的人,为了母亲和年幼的自己,向他父亲的。悲伤和愤怒或许从来不是相同的,但却每次都那么的类似。有一些痛苦,当看到在对方身上发生的时候,就好比在自己身上再发生了一次。而这一次,还会把别人的痛苦和之前的痛苦都叠加起来。所以影片中那一刻的星爵,我认为他在经历着三重痛苦。失去爱人的痛苦,替爱人悲伤的痛苦,和替自己悲伤的痛苦。甚至是那一个你从不愿让她变成自己的镜子的人,当你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时候,痛苦在成倍成倍的叠加。我们终究明白,有一些快乐是要分离的,有一些痛苦是会叠加的。最后所以说正义输了吗,输了;所以说正义赢了吗,赢了。有时候,胜利的唯一办法就是失败。就好像想要跨越,那就先后退;想要看到阳光下的彩虹,那就先下雨。1.4K238 条评论分享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异博士厉害还是灭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