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几个超自然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世界大国的排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世界大国的排名!古今博谈百家号1.英国经济上让位于美国,但综合国力依然世界首位,大英帝国雄风犹在,海军实力表示你们一起上我赶时间,岛国地形使其拥有较为稳定的外部局势2.德国快速崛起的强国,科技水平居和英国并列第一,综合军事实力第一,尚武好战,民族凝聚力强,谋求挑战世界霸主的宝座,陆军实力远强于欧洲各国。外交上是个悲剧。3 .美国地大物博,经济实力世界首位,军事上落后于欧洲列强,科技文化此时比起欧洲仍有较大差距,由于没有强大的外部压力,国内孤立主义情绪严重,不重视军事。4.法国欧洲前任老大,发展速度落后于德国,但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较好的国民素质,自然条件也较为优越,国内要求像德国复仇的呼声强烈。4.沙俄传统大国,国土世界第二,军事力量庞大,但经济和科技比起西欧较落后, 民风彪悍,资源丰富,一直窥伺东欧和土耳其,国内局势不稳,正在进行工业化改革。总体沙俄和法国实力相当。5.奥匈帝国欧洲强国之一,经济和军事在列强中处于中下游,窥伺巴尔干地区,min族矛盾复杂,地域发展不平衡。斯柯达兵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兵工长,外交依附于德国。6.日本后起的强国,经济和科技落后于欧美列强,军事超前发展,略强于意大利,人均大大落后于欧美,科技正在奋力追赶欧洲,民族凝聚力强。7.意大利后起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军事也不强,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民风柔和,善于搞艺术,虽然也拥有较为先进的武器但没有勇气。8 西班牙,前任日不落帝国,此时主要在钓鱼,国民不好战9.中国社会动荡,GDP总量不小,但人均很低,几乎没有现代工业,比较落后的农业国10.土耳其受宗教束缚,各方面发展落后,总体比中国还落后1913年列强陆海军人员数量俄国 128万6千德国 85万9千法国 63万2千英国 53万3千奥匈 35万8千日本 30万6千意大利 28万8千土耳其 16万3千美国 15万6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古今博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华夏正统文化 娱乐热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时间、事件_百度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时间、事件
我有更好的答案
标志性事件 1 萨拉热窝事件 日,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一战的开始. 2 凡尔登战役 日,德法军队在次激战,长达十个月,双方伤亡近百万,激烈程度为开战以来所未有。德国战败。标志一战的转折点。 3 索姆河战役 主要由英国负责此次战役,历时四个月,日至同年11月,双方伤亡惨重,德军尤甚。标志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已被打破,协约国 从此渐渐取得战争主动权。 4 美国参战 1917年,4月4日和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宣战案。12月7日,美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约翰 潘兴将军率领美国军队开赴欧洲战场。标志协约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5 沙俄的崩溃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日,俄国终于爆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在八天内被推翻,俄国成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临时政府被推翻。俄共(布)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随后宣布俄国退出一战。标志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采纳率:74%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日 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及其妻子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暗杀。27日 德国拒绝英国的调停新提议。29日 俄国动员。宣战大事记1914年7月28日 奥匈对塞尔维亚。8月1日 德国对俄国。3日 德国对法国。4日 德国对比利时;英国对德国。6日 奥匈对俄国;塞尔维亚对德国。9月12日 英国对奥匈。13日 法国对奥匈。23日 日本对德国。11月1日 俄国对土耳其。5日 英国和法国对土耳其。1915年5月23日 意大利对奥匈。8月21日 意大利对土耳其。10月 14日 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15—16日 英国、法国和塞尔维亚对保加利亚。19日 意大利和俄国对保加利亚。1916年8月 27—28日 罗马尼亚对奥匈,德国对罗马尼亚,意大利对德国。30日 土耳其对罗马尼亚。9月1日 保加利亚对罗马尼亚。1917年4月6日 美国对德国。7月2日 希腊对中欧强国。12月7日 美国对奥匈。战场大事记西线 1914年8月2日 德军侵入卢森堡。4日 比利时被侵。7日 英军在法国登陆;法军侵入阿尔萨斯—洛林。14日 边境之战。16日 德军攻克列日。20日 德军进入布鲁塞尔。22日 蒙斯之战。26日 勒卡托之战。9月 3日 法国政府自巴黎迁波尔多。5日 马恩之战。13日 第一次埃纳之战,导致“奔向大海”。10月 9日 安特卫普失陷给德军。11日 第一次伊普雷之战。1915年3月14日 圣埃卢瓦之战。4月22日 第二次伊普雷之战。德军采用毒气。5月9日 佛兰德和阿图瓦的法—英战役。9月25日 在香巴尼和洛的法—英攻势。1916年2月 21日 凡尔登之战。25日 杜奥蒙炮台被德军攻占。7月1日 索姆之战。9月15日 英军在索姆首次使用坦克。10月24日 杜奥蒙炮台被收复。11月18日 索姆之战结束。12月 12日 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取代霞飞。18日 凡尔登之战结束。1917年4月9日 阿腊斯之战;维米山脊被攻占。16日 尼韦尔的攻势(第二次埃纳之战)。29日 法国军队中爆发反抗。5月15日 亨利·贝当将军取代尼韦尔担任法军总司令。6月7日 梅西纳山脊之战。25日 第一批美军到达法国。7月31日 第三次伊普雷之战。11月6日 第三次伊普雷之战结束;加拿大军攻占帕尚达埃尔山脊。7日 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成立。20日 康布雷之战;首次密集队形的坦克突击。1918年3月21日 把英同和法同的军队分隔开米的第一次德军攻势(米夏埃尔行动)。23日 德军经过圣康坦向索姆大规模进攻;巴黎遭到炮击。27日 德军攻占距巴黎三十二英里的蒙迪迪埃。4月14日 费迪南·福煦将军被任命为协约国军最高统帅。5月 27日 在四天内冲至马恩河的第三次德军埃纳攻势。28日 美军攻占康蒂尼。6月 2日 夏托—蒂埃里之战。6日 比莱奥森林之战。7月 15日 第二次马恩之战;德军攻势在两天内被制止。18日 协约国反击,攻陷德军埃纳—马恩突出部。8月8日 亚眠之战。9月 13日 美国第一集团军攻占圣米耶尔。26日 协约国对兴登堡防线的最后一次战役。27日 兴登堡防线被攻破。10月 4日 德国伸出和平触角。27日 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辞去德国最高统帅之职。11月 3日 法—美军队把德军赶出默兹—阿尔贡;奥地利投降。4日 起义在德国蔓延开来;所有莱茵河渡口被反抗者占领。7日 德国停战委员会会见福煦。11日 停战条约于上午5时签订。上午11时停火。东线 1914年8月10日 奥地利军从加利西亚侵入俄国波兰。12日 奥地利军侵入塞尔维亚。17日 俄军在第一次同德军的冲突中侵入东普鲁士。18日 俄军侵入加利西亚。26日 坦南堡之战。9月 3日 俄军攻占伦贝格。10日 第一次马祖里湖之战。11日 加利西亚的腊瓦—鲁斯卡亚之战。俄军把奥地利军赶回喀尔巴阡防线,孤立普热米什尔。10月 6日 德军把俄军赶回波兰和加利西亚。12日 德军迫近华沙不到十英里。21日 德军撤离华沙。11月2日 德军被赶出波兰;俄军侵入东普鲁士。1915年1月31日 德军在马祖里湖的冬季之战中首次使用毒气。2月28日 德军从上波兰退却。3月22日 普热米什尔失陷给俄军。5月4日 奥—德攻势在果尔利策和塔尔诺夫之间攻破俄军战线。6月2日 德军进入普热米什尔。22日 奥地利军夺回伦贝格。8月 4日 德军攻占华沙。20日 德军占领整个波兰。9月5日 沙皇尼古拉二世统率俄国军队。1916年6月4日 俄军在普里皮亚特沼泽以南的攻势。9月20日 奥—德军队制止俄军前进。1917年3月12—15日 俄国革命;沙皇退位。7月1日 勃鲁西洛夫在加利西亚的攻势。11月6—7日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12月22日 托洛茨基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开始和平谈判。1918年2月10日 托洛茨基拒绝同德军谈判。18日 德军重新对俄国开战。3月3日 苏维埃政权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和约。巴尔干战线 1914年7月29日 奥地利军炮轰贝尔格莱德。8月12日 奥地利军侵入塞尔维亚。16日 塞尔维亚军在亚达尔之战中击溃奥地利军。9月8日 奥地利军第二次浸入塞尔维亚遭到失败。11月11日 奥地利军第三次侵入塞尔维亚遭到失败。12月 2日 奥地利军进入塞尔维亚军撤出的贝尔格莱德。3日 塞尔维亚攻势迫使奥地利军再退过边界。1915年10月7日 奥—德军队侵入塞尔维亚。11日 保加利亚军侵入塞尔维亚。14日 中欧强国打败塞尔维亚军。1916年7月25日 塞尔维亚残军到达萨洛尼卡。8月27日 罗马尼亚参战。9月1日 陆军元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的多瑙河部队侵入罗马尼亚。9月20日 俄军和罗马尼亚军制止德军。12月6日 德军击溃俄—罗军队;攻占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1917年6月22日 亲德的希腊国王孔斯坦廷一世被迫退位,让亲协约国的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担任总理。12月9日 罗马尼亚同德国签订停战条约。1918年9月14日 法—塞军队开进塞尔维亚。29日 保加利亚签订停战条约。11月1日 塞尔维亚军收复贝尔格莱德。3日 奥地利人同意塞尔维亚的条件。意大利战线 1915年4月26日 英、法、俄签订秘密的伦敦条约,为使意大利加入协约国,给它以慷慨的领土报偿。5月23日 意大利对奥匈宣战。6月23日 第一次伊松佐之战发动;到日,共打了十一仗。1917年10月24日 卡波雷托之战;有时被称为伊松佐第十二仗。1918年6月15日 皮亚韦之战。10月24日 维多利亚—威尼托之战。11月4日 奥地利人同意大利签订停战条约。中东战场 1915年4月25日 英国和澳—新部队在加利波利登陆。8月6日 英国部队在苏弗拉湾登陆。12月19日 澳—新部队和苏弗拉湾的撤退开始。1916年1月9日 所有协约国部队撤尽;加利波利战役完全失败。美索不达米亚 1914年11月22日 英军攻占巴士拉。1915年4月12日 土耳其企图夺取巴士拉失败。6月3日 英军攻占底格里斯河的阿马拉。9月28日 英军攻占库特—伊马拉。11月22日 吉泰西普洪之战;英—印军队向库特—伊马拉退却。12月7日 库特—伊马拉被土耳其军包围。英国援军大规模进攻失败。1916年4月29日 库特—伊马拉的英军向土耳其军投降。1917年2月24日 新到的英国军队夺回库特—伊马拉。3月11日 英军占领巴格达。1918年10月31日 土耳其的抵抗告终。埃及和巴勒斯坦1914年12月18日 埃及成为英国保护国。1916年5月 英军在西奈海岸开始铺设铁路和水管。6月5日 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组织反对土耳其的武装叛乱。2月21日 英军攻占阿里什。1917年1月 通向拉法的铁路和水管竣工。3月26日 第一次加沙之战。4月17日 第二次加沙之战。6月 艾伦比统率英国军队。10月31日 比尔谢巴失陷给英军。11月7日 英军赢得第三次加沙之战。12月9日 英军攻占耶路撒冷。1918年10月30日 土耳其人签订停战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大事记:1914年9月22日 英国战舰首次被德国潜艇击沉。11月 1日 德海军在智利的科罗内尔附近打败英海军。2日 英军把北海作为战区布雷。9日 “悉尼号”和“爱姆登号”交战。12月8日 福克兰群岛之战;海军中将冯·施佩的德国中队覆没。1915年1月23—25日 多格尔沙洲之战。2月 18日 德国人宣布英国周围的水域是战区。9日 英国海军袭击达达尼尔。3月 1日 协约国封锁德国。3日 协约国在达达尼尔登陆被击退。18日 四艘英国和法国的战舰在进攻达达尼尔中被击沉。5月7日 “卢西塔尼亚号”被鱼雷击中。1916年5月31日 日德兰之战。1917年1月31日 德国人宣布,从2月1日开始无限制潜艇战争。1918年4月23日 英国舰只袭击泽布腊赫和奥斯坦德的德国潜艇基地。5月9日 英海军在泽布腊赫运河凿沉巡洋舰“复仇号”。10月28日 德国海军水手在威廉港反抗;起义蔓延到整个公海舰队。11月21日 德国公海舰队驶往斯卡帕弗洛,向英国人投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役)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役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被称为“”。1916年初,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将打击目标定在境内著名。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它像一颗伸出的利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德、法在这里曾有过多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夺取要塞。如果此次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必将沉重打击法军士气。同时,占领了凡尔登,也就打通了德军迈向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了,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
凡尔登,早在法兰克王国分裂的时候,德国法国意大利就是在这里意味着诞生,后来漫长的中世纪在这里也发生了数不清的故事。而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这个城市在史书上的名气推到了巅峰,这里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
凡尔登战役战役准备
1916年1月开始,法金汉就悄悄结集部队准备攻击凡尔登,同时,德国明目张胆地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贝尼发动攻势的姿态。法军总司令果然上当了。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
德国人正在继续往凡尔登方向悄悄结集兵力。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凡尔登
凡尔登战役
要塞司令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6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战斗对于法军来说是艰苦的。德军有27个师,1000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1万人,270门大炮。但好歹算抵住了德军的进攻。待法国援军赶到之后,双方开始了。德军未在头天一举拿下凡尔登,已经失去了战机,双方都在向凡尔登增兵,摆开了决一死战的阵势。激战到4月,法军的兵力已与德军相当。德国人急了,由亲征,并首次使用了。但法军仍将德军的攻势一次次阻止在要塞前。7月,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高潮,但仍被法军抵挡住,到秋天,法军开始反攻了。
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100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
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凡尔登战役历史背景
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
1915年,德国的几次努力进攻都没有能够奏效。德国将军冯·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而亡。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凡尔登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钥匙”之称。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916年发生于此的著名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也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凡尔登战役战役企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
战役企图和兵力部署1916年初,德军统帅部计划在东线进行防御,集中兵力对西线法军的凡尔登突出部实施突击,以牵制和消耗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受领进攻任务的部队是德国皇太子威廉指挥的第5集团军(辖7个军共17个师,1204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683门,168架飞机;后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1/2)。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边境的战略据点、巴黎的东部门户,是法军整个战线的,法军统帅部也非常重视保卫这个战略要地。凡尔登筑垒地域正面宽达112公里,由法军第三集团军(由埃尔将军指挥,拥有11个师,632门火炮)防守。筑垒地域由四道防御阵地组成,全纵深15—18公里。其中三道是野战防御阵地。第四道防御阵地由凡尔登要塞的永备工事和两个堡垒地带构成。
1916年2月,德国皇太子亲率21万德军,向凡尔登发动了疯狂进攻。凡尔登的保卫力量比较虚弱,但由于气候条件不佳,德国的进攻推迟了,为法国调集援兵提供了时间,法国调集了两个师进入这个地区。
凡尔登战役兵力部署
驻守在凡尔登的一名法国士兵
德军部署:第7、第18、第3军(6个半师,879门火炮,其中重型火炮522门,202门)在孔桑瓦至奥恩河15公里宽正面上实施主要突击,第5军掩护其左翼;第15军在奥恩河以南6公里处实施辅助突击,第6军在西岸采取牵制行动。在主突方向上,法国只有2个师,德军步兵比法军步兵正多两倍,炮兵多3.5倍,火炮密度达到每公里正面50—110门。为达成战役突然性,德军于同年1月在西线实施一系列。
法军部署: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法第3集团军(辖11个师,630余门火炮,由F.埃尔将军指挥;后增至69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2/3)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作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默兹河西岸地区。
德国在经过了两年的消耗战之后,为打破僵持局面,于1916年初发动了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炮火准备
日,为了不暴露主要突击方向,德国军队用1,200门大炮对40公里的战线进行了8个半小时的集中轰击,发射了一百万发,然后用三个军(第三、第七、第十八军)的兵力进攻,先头部队用扫清战壕,到23日,德国军队已经前进了将近5公里,法国军队被迫后撤。
德军开始炮火准备。为隐蔽主突方向,德军炮兵在宽40公里的
正面上同时实施炮击,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16时45分,德军步兵发起冲击,当日占领第一道防御阵地。在以后四天中,又先后攻占第二、第三道防御阵地,向前推进5公里,占领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步兵进攻时采用纵深战斗队形以散兵线分波次推进,最前面为强击群。
法军统帅部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H.P.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5月1日起由继任),并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部队,决心在凡尔登地区与德军决战。26日,贝当下令夺回杜奥蒙堡。法军经四天激战,损失惨重,未果。自2月27日起,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
这是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
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至月底,德军弹药消耗很大,且战略预备队未及时赶到,攻击力锐减,从而丧失了突破法军防线的时机。
凡尔登战役正面进攻
3月5日起,德军进攻正面扩大到30公里,并将主突方向转移到默兹河西岸,由急促的冲击改为稳步进攻,企图攻占304高地和295高地,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继续加强东岸的攻势,由急促攻击改为稳步进攻,但遭法军顽强抵抗,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攻占几个小据点。
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
凡尔登战役后
,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
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24日,法国军队被迫放弃第二道防线,25日德军用强大的火力进攻占领了杜奥蒙要塞。
法军总司令霞飞此时才任命亨利·菲利普·贝当(Henri Philippe Petain)将军为凡尔登地区总指挥,贝当将军指挥的第20军进入凡尔登的当天,就收到了杜奥蒙要塞失陷的战报,由于法军第33团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当时天
凡尔登战役纪念馆
降大雪,德军对杜奥蒙村的进攻受阻,法军利用唯一一条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法国人称为“圣路”)抓紧时间向凡尔登运送人员补给,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和2.5万吨的物资,这是人类战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汽车运输。法军的大批援军及时赶到,加强了纵深防御,扭转了战役开始阶段的不利局面,使战役陷入。
德军由于前进过快,丧失了的优势,反而使自己暴露在法军位于默兹河西岸的炮火射程内,战场由于持续炮火的攻击已经变成一片泥潭,火炮很难向前移动,德军最终占领杜奥蒙村时,已经丧失了4个团。
凡尔登战役战役结束
由于无法向凡尔登前进,德军转过来准备拿下霍姆山,经过3个月的激烈战斗,德军攻占了凡尔登西部的两个村庄,凡尔登东部的沃要塞投降。但双方损失惨重,贝当将军准备保存实力用于更好的防御,但他被解职,由更具有进攻性的将军取代。
德军下一个目标是苏维要塞,日德军向法军阵地投放毒气弹,第二天以6万兵力进攻,但没有能拿下苏维要塞,战斗持续到9月6日。
当时形势图
1916年索姆河战役打响,迫使德军从凡尔登抽调部分兵力去对付北面的英法联军。到了秋季,德军已经非常疲惫,德军总司令撤换了法金汉将军,任命为凡尔登战役司令。
日法军发起反攻,使用了新式400毫米口径的大炮和射击技术,10月24日夺回杜奥蒙要塞,11月2日德军放弃沃要塞,12月11日德军完全退到战役开始时的战线。
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和西线开始后,德军在凡尔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尔后的进攻行动只是为了牵制当面法军。经数月苦战,德军虽在凡尔登以北、以东地区楔入法军防线7~10公里,但未能达成战役突破。8月29日,E.v0n被免职,P.von元帅接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进攻。10月24日,法军发起大规模反攻,于11月初收复杜奥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军再次发动,基本收复被德军攻占的阵地。战役至此结束。 在10个月交战中,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战争史记录,使凡尔登成了骇人听闻的“绞肉机”和“人间地狱”。
凡尔登战役战争结果
此役是典型的、。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
凡尔登战役
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之称。合组织防御的经验,成为大战后各国修建要塞工事的依据。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虽然法军损失更为严重,但没有达到德军预想的2:1水平。凡尔登虽然使法国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但还没有崩溃,贝当由于坚持战场上的部队必须定期轮换,致使70%的法军都参与了这场战役,而德军只有20%参与了。残酷的战斗造成了心理上的影响,几乎导致法军叛变,由于答应士兵今后再也不参加向德军进攻的严酷的战斗,才使叛变没有真正发生。以后法军士兵拒绝进行进攻性的战斗,只是守在战壕中进行保卫战。其中在凡尔登要塞争夺战,法军一直在要塞碉堡以、迫击炮、(发射)对抗来袭的德军。
战役结束后德皇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为总参谋长,为其副手。
凡尔登战役幸运的炮弹
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的炮火使法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法军因炮弹不足只能对德军的炮兵阵地和重兵集结地进行了报复性还击。一天,一名法国士兵不知是填错了弹药还是装错了标尺,将一发炮弹不歪不斜恰好击中了德军的。顿时,一战中最大规模的爆炸开始了。随后德军的弹药库只留下一片焦土。凡尔登战役法军最终取胜,那枚歪打正着的炮弹确实功不可没。
凡尔登战役战略意义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
凡尔登战役火炮战法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用了当时的先进武器,比如法国使用了大口径炮巨炮,德军使用了和毒气弹,对有重要影响。这次战役改变了火炮的运用,在此之前火炮多数是用来防守或是在发动进攻前进行一下轰击,而这次德军集中大量火炮运用到进攻中则是火炮的新战法。此次战役中的火炮战法,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此后,火炮支援被其他国家效仿,并得到新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的火炮战法是发展最为成熟的。
凡尔登战役战争人物
保罗·冯·兴登堡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顿·冯·兴登堡·贝内肯道夫(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Hindenburgund Beneckendorff) 生卒年:日-日。国籍:德国,省: 波森(今),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是一位德国和。在时期他是第二任总统。
兴登堡出生于一个军官家庭,因此他也从军开始军队生涯。
从1859年到1866年他进入军事学校,1866年他以中尉的军衔参加。
在1870年到1871年的中他也以军官身份参加。
1903年他晋升为上将,1911年他64岁退休。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和鲁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组合。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
兴登堡任命为总理的举动,也成为日后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一战爆发后,面对俄军连年坎普夫和萨姆索洛夫两个集团军的联合进攻,德军东线第八集团军指挥官普里特维茨举止失措遭到解职。兴登堡临危授命,在的辅佐下重新服役,于日在马林堡接管了第八集团军。这是他和鲁登道夫合作的开始,在这个组合中鲁登道夫的智谋和兴登堡的统率力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兴登堡采纳了鲁登道夫和拟定的作战计划,发动反攻并从两翼包围歼灭了萨姆索洛夫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取得了的辉煌胜利。9月上旬,他和鲁登道夫一起指挥德军部队在重创了连年坎普夫的俄国,将其逐出了。9月下旬开始兴登堡指挥了在波兰的战役,这一战役以在11月的之战构成胜利的顶峰。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新学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