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告知一款超小众软件 数字游戏游戏

3A大作就像快餐型大餐,好吃但会腻。而一些独立工作室开发的小众游戏往往更具创意,下面来看看今年值得关注的5款PC游戏吧。
每一年,玩们都会迎来众多3A级游戏大作,但由于其投入巨大(往往达千万美元),游戏厂商往往循规蹈矩,局限在固定的逻辑和程式下,让人感觉像吃了一顿快餐型大餐:好吃但有些腻。所以,一些独立工作室的游戏往往更有发挥空间,也更具创意。下面,来看看今年值得关注的5款PC游戏。
这是一款第一人称视角的冒险游戏,讲述了一个名为Henry的防火,在美国怀俄明州展开冒险的故事。游戏拥有有趣的对话、吸引人的故事,另外类似《团队》的视觉效果,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2. Cuphead
《Cuphead》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独立游戏,采用了类似复古的动画效果,你可能会想到《兔八哥》或是《大力水手》。游戏本身是经典的横版动作过关,搭配妙趣横生的画面和动作效果,可以说是一款充满童真又具有挑战性的有趣游戏。
《Pollen》是一款兼容Oculus
Rift虚拟现实显示器的冒险游戏,玩家可以在场景中放慢脚步,环顾四周并阅读材料、寻找线索,大多数的物体都可以互动,极具现实感,再搭配Oculus
Rift,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4. P.A.M.E.L.A
这款第一人称视角的恐怖冒险游戏,采用了Unity 5引擎,画面效果非常绚丽。游戏的亮点是奇妙的近未来场景,另外武器、战斗系统也非常吸引人。
《Rust》是一款通过众筹平台集资实现制作的独立游戏,公测已有近两年,游戏的一些变化也颇有争议。起初,它是一款僵尸生存游戏,之后变成了野外生存,用户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填饱肚子、寻找武器,在巨大的开放世界生存下去。那些小众但是超好玩的游戏!你玩过几个?那些小众但是超好玩的游戏!你玩过几个?4997游戏网百家号大家应该都知道《王者荣耀》这样大火的游戏。但是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那些并不有名但很好玩的游戏。一起来看看吧~游戏名称:《斩击吧,英雄!》推荐理由:这是一个小高实在不敢念出口的游戏一款水墨画风格的休闲格斗类游戏,你需要操作游戏中的任务,当你的木剑客伸长到可以切掉红色球状物时便可疯狂点击屏幕来消灭它。游戏名称:《蠢蠢的死法》推荐理由:真实而深刻地明白:什么叫No zuo no die它原本是麦肯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宣传铁路安全而制作的一个公益广告,因为那里一年里有979人掉落轨道。游戏配色十分小清新,虽然死法奇葩但整体蠢萌蠢萌。游戏名称:《Yellow》推荐理由:虽然我很黄,但是我很好玩。这是一款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本期推荐里面最难的一个游戏,你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手机屏幕变成通体黄色……游戏名称:《根本没有游戏》推荐理由: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玩,但就是停不下来。相信这个大家很熟悉了!B站C菌和谜叔都有相关视频哦!在这个游戏中,你需要脑洞大开,虽然是低模画风但它的解谜很厉害!看完了这几款的游戏,你们玩过几个?你还知道哪些小众但是很好玩的游戏?一起在留言区留言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4997游戏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精彩游戏分享,带你体验不一样的游戏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世界500强有哪些小众不知名行业/企业?
我的图书馆
世界500强有哪些小众不知名行业/企业?
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一个超级冷门的文科专业。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我也很无奈,高考选择了服从调剂,容不得我选择。那为什么不转专业?我发现这个专业不像别人说得那样无趣,挺有意思,我渐渐喜欢上了它。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大学同学,以及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一起踢球的狐朋狗友。学了这个专业有什么收获吗?不好讲。你若相信自己有收获,那就是有;否则,那就应该没有。这个专业对找工作有帮助吗?不知道。反正每次面试的时候,我都要好长一段时间来解释面试官问的第一个问题,这个专业学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快毕业了,学校里每个人都在规划着自己的未来。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的机会应该就只有三种:公务员、教师和销售。前两个都可以理解,可销售呢?像我们这种学着冷门专业的文科生,专业知识完全用不到工作之中,又没有一技之长,走出校门寻找工作,除了销售,还能选择什么呢?02大四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后来我鬼使神差地去了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公司有多小呢。这家公司在我大学所在的城市刚刚成立了分公司,一共只有2个人(后来变成了3个人,因为我去了),办公室租在一个商住两用的写字楼,办公面积不足30平米,因为是做培训行业的,所以办公室里只摆着简单地办公桌、电脑和书柜。我的第一印象告诉我,这是一家典型的皮包公司。可既然已经来了,不甘心的我,还是想通过面试来具体了解一下公司。面试官没有别人,也不可能有别人,就是站在我面前的其中一位。面试官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威严与架势,估计是当时也没有摆架子的资本,所以威严不起来吧。我简单地询问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和具体业务,她也很nice地告知我。可能是那时候年少无知吧,我感觉还不错,没有我之前想像的那么差。(事实证明,当时不是我年少无知,应该是眼光挺准的。哈哈)聊了大概十几分钟,便匆忙结束了这场面试,回去等消息,确切地说,应该是我回去考虑考虑。当时的我,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待久了之会上当受骗。回到宿舍后,我赶紧上网百度这家公司,把网上能找到的关于这家公司的所有信息都查阅一翻。通过网上信息的收集,我大概可以判断这应该不是一家骗子公司了。想到公司那么小,那么不高大上,我便没有去工作冲动,就先放着不管,继续寻找工作了。半个月过去了,不是我看不上别人公司,就是别人公司不要我,反正,我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工作。那时候,口袋里的钱已经快没有了,为了让父母不为我担心,很早我就告诉他们我找到了工作了,也就没有了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我开始有点惶恐。思考了很久,我决定先去那家做培训的公司实习,等到邻近毕业的前几个月再去寻找其他的工作和公司,再不挣钱就真的没饭吃了。于是便给上次的面试官打电话说过去实习,面试官也对我很满意。就这样,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工作内容就是为我们的课程招揽生源,主要方法就是通过电话拜访客户,向客户介绍课程和网上宣传与推广,等待客户咨询。这就是典型的销售工作,而且是大家心目中很讨厌,很抵触的电话销售和网络销售。晚上下班回去,室友问我找的工作是做什么的。为了维护我那好强的性格和自尊心,我答非所问地回答道,工作每天都坐在办公室,不用出门,挺舒服的,这点我挺喜欢的。然后室友又问工资多少钱,我便以提成的最高标准为基础,将可能拿到的最高工资告诉了室友。室友一幅羡慕不已的表情,我只好尽快转移话题。虽然是一份我从内心不太喜欢,瞧不起的工作,但是毕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且为了在我辞掉这份工作之后,有更多的时间来找新的工作,我必须先多存点钱。所以,工作的时候,我还是相当用心,相当付出的。尽管作为文科生的我,没有特别的专长,但是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对计算机很感兴趣,这个兴趣当然不是上网、聊天、玩游戏。我很喜欢接触和学习那些看起来比较花哨和时尚的软件,比如PPT,我喜欢用它制作精美的课件和形象展示;比如Photoshop,我喜欢用PS来修改图片,制作好看的海报;还有ZineMaker(当年非常火的一款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用它来制作学校的电子杂志……没想到在大学期间,纯粹是因为兴趣而接触的这些软件,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些软件,让我给客户制作的培训方案比竞争对手所用的WORD文档更具吸引力,更加美观,更加专业;同时,也使我在网络宣传与推广中使用的素材更能抓住客户的眼球,更能让客户产生信任感。这些都给我的业绩带了快速的提升,总公司的老板也因此关注我,慢慢地开始信赖于我。不知不觉就在这个公司实习了半年。马上就到了毕业的日子,公司已经决定让我转正。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事的是销售工作,而工作方法却是我喜欢的行为与方式。我开始有点犹豫,在考虑要不要辞职,要不要重新找工作。03某一天晚上,我回到宿舍,照例打开学校的就业信息网,查阅最近的招聘会信息。一则看起来挺不错的招聘信息吸引了我。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行业是快消品中的酒类,并且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在全国有很多工厂与分公司。同时,里面展示了完备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晋升体系。是不是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毛病,每每看到这种晋升体系之时,都喜欢先看这个体系中的最高职位,然后从高往低看,在心里计算着自己要花多长时间爬到个位置上来,而且通常自己计算的时间绝对不会很长,因为我们总感觉自己等不起,自己很厉害,自己会大风光彩。还有一点吸引我的便是工资待遇,招聘信息中只标注了基础工资,而那个基础工资就已经比我现在的业绩工资要高了。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亢奋不已,更何况还有那没有注明出来的业绩工资,我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呢?加上宝洁、联合利华这两大快消品公司多年来在高校招聘中,给快消行业树立的高大上的形象,更是让我向往不已。毫无疑问,我参加了这个公司的笔试。在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第一轮面试之后,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认为自己一定会通过后面的两轮面试,便回到公司提出了辞职。公司老板和领导极力想挽留我,同时向我描述着公司未来的发展与机会。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内心很纠结,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一想到毕业以后,我要面对亲朋好友的盘问,面对大学同学的比较,我便很快做出了决定。虽然我的学校不是985,不是211,但好歹也是一类本科院校,在那种不出名的小公司上班,让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自尊心呢?我怎么能不选择一个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呢?而且,都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比已经参加工作两三年的老员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果错过了这一次进500强的机会,以后便真的再难寻觅了。最终,我辞职了。04如我所愿,我顺利通过了那家500强的第二轮和第三轮面试,成功走进了那家高大上的公司。报道的那一天,当走进这个城市最好的写字楼,看着电梯间漂亮端庄的电梯引导员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满足感由然而生,似乎是苦苦读书这么多年,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完成了报道手续之后,我们来到写字楼旁边的一家同样非常高大上,在我上学时,想都不敢想到自己会住进来的酒店里,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与其他和我一起进入公司的小伙伴们一样,我的内心充满了刚刚毕业的激情和顺利进入公司的狂躁。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快点开始工作,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向自己的同学炫耀自己。我们幻想着出没于公司的高端酒会,与办公室的美女们眉来眼去;幻想穿得一身体面的行装,拿着丰厚的薪水,与客户在干净地办公桌前谈着大笔生意;幻想着手拎行李箱,出入各大机场与酒店,做一名光鲜的空中飞人…… 总之,我们盼望已久的工作与生活,它,已经来啦!经过了公司多轮次的、不同城市的培训之后,我们的工作正式开始了。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2月14日情人节,下着小雨。我被分配到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那里远离公司总部所在的商务区和写字楼,那里有我们的办事处。办事外在一栋老旧的办公楼里,走进办事处,眼前是一幅熟悉的画面。办公面积不足30平米的办公室被隔成了两个房间,一个是小会议室,另一个是大家平时整理资料,召开销售会议的办公区域。除了小会议室有一台笔记本,还是销售经理所用之外,其他地方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就是空空的一张圆桌和几把椅子,还有一些促销物料。地板已经有些岁月了,地上的脏迹甚至都已无法清洗干净,不时还能看到我最讨厌的烟头。那些我即将与其共事的同事们,个个都灰头黑面,面无表情,整个办公室也异常地安静,大家都在等待着今天的晨会。有的同事低着头抽闷烟,有的却在忘我地玩手机,刷微博,还有的人,我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了不安与恐慌。公司要开始进行人事调整了,我们这批大学生的到来,就意味着部分老员工的离开,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年度预算的平衡。人到齐了,晨会也就开始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销售经理开始对昨天的销售业绩进行总结,如江水般一泄千里的骂声开始响彻整个办公室,着实让我有点小怕怕。想着以后每天都要挨这么一通臭骂,心里真有点不爽。同事们似乎已经习惯,对于骂声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无趣的晨会终于结束了。我被安排跟着一个老员工,也就是我的师父,一起学习跑市场,谈业务。春寒料峭的时节,坐在电动车后座上,真可谓寒风凄凉,冷雨如冰,我的职业生涯就这么冰冷地开始了。05我见到的第一个客户,是一个地理位置特别好的夫妻老婆副食店的老爹爹。师父和那位爹爹娴熟地唠嗑,聊聊最近的坏天气,谈谈刚刚过去的春节火爆的生意,有说有笑,顺便递根烟给他点着。我在旁边看着这和谐地一幕,心里想,还挺厉害,关系处得这么好,让他下订单订购我们的产品岂不是轻而易举。哪知等到师父向那个爹爹建议下订单的时候,那个爹爹一口回绝:现在不下,天气还不好,再等等吧。那个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在想,以后我面对的客户也都是这种做着小生意,与我隔着代沟的爹爹婆婆们吗?天呐,我有点无法接受。好在去的第二个客户是一家大型便利店的店长,年纪不大,素质也相对较高,聊起天来还是比较舒服的。这倒给我了些许安慰。几天的学习后,我就开始独立跑市场,谈客户。除了与客户聊天,联络感情外,在市场一线我们还要做好产品的形象工作,收集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了解顾客的购买意向等更加基础的工作。见识过形形色色的客户,也算让我看到了人生百态。有素质低到从你刚进门便开始叫骂,直到你走远还能隐约听到骂声的客户,也有素质较高,请你喝口茶水,聊聊生意经,虽不进货却也让人备感舒服的客户;有的客户为了一毛线和你斤斤计较,纠缠你大把时间而无法开展工作,也有客户因为满意你的服务而帮助你,给你介绍潜在客户;还见过前一天尚且生意兴隆,第二天就突然跑路,欠下经销商一屁股货款的老板……每天做着最基础,甚至最苦逼的工作,接触着各种各样,素质参差不齐的客户,很累,很难受,也很彷徨,因为这与我的心理期望落差太大,甚至有点不敢想像。一起进来的小伙伴们都有着同样的感受,但毕竟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而且还顶着一个500强的光环,于是大家互相鼓励,一致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要做销售主管,做销售经理。上班一个月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绿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顶着夏日的太阳,受着寒冬的大雪,这就是毕业以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在自己所期待的世界500强公司里。不管工作多么低端,多么卑微,努力总是会有所收获,有所改变的。06半年后,终于升职当上了销售主管。工作自然不必像之前那样,四处流动,无家可归。我负责操作与管理我们区域内的一个大经销商。以前到处都是我的客户,现在客户缩减到了一个,看起来似乎变得轻松。所谓经销商,就是商贸公司,代理经营我们公司的产品和其他行业的其他产品,负责我们这些厂家的产品从工厂到终端的物流、销售以及售后等等。每个月的工作就变成督促经销商向公司打款,从工厂提货,然后管理经销商销售团队,督促他们尽快将产品销售到市场,以便再向公司打款,如此往复,便是生意。参杂在其中的市场费用,也是管理的重点。我接触的就是这些商贸公司的老板、品牌经理或者市场经理、销售经理等,这些在商场身经百战,沾满了江湖气息的各色人等。尚且年轻,工作经验也尚浅的我,自然不可能将这样的工作轻轻松松地完成。每每与经销商产生矛盾,工作无法开展,便只能求救公司的销售经理甚至总监来协商处理。所谓协商,无非就是请经销商和他的团队吃饭、喝酒、唱歌,然后在市场费用等方面给经销商更大的支持和利益,这便是我所见的协商之道。慢慢地,我发现升职后的工作,并没有比我想像中的轻松,也没有让我更加满意,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我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耿直地甚至看不习惯一些人情与世故,更别说那些时常出现在工作中的无理的刁难和要求了。面对那些违背我的道德底线与原则的事情,我总是会与经销商产生矛盾,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影响了公司的业绩,领导的不满日渐增多。这被当作是一种工作能力的低下,我不在意,只求问心无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直以来我都被外企单纯的职场环境和公平公正的职场竞争所吸引,可当我在世界500强排外前100名的外资企业工作接近两年之后,我发现,我错了。办公室永远都是一个战场,而不是游乐场。在这里,你需要站队,需要斗争。每一次人事调整的背后,都会存在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你的领导,甚至高层都只不过是利益争夺中的一颗棋子,或者他们也愿意做那枚棋子,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在这个公司待上一辈子,也没想过要在这里付出一辈子的心血,更多地只不过是利益的驱使。无论是每一次与经销商或者客户讨论生意问题,还是公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吃饭、喝酒、唱歌等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说来可笑,在这个酒类行业工作了近两年,我的酒量一直在原地踏步,因为我不能喝,始终不能喝,也不喜欢喝。向来对酒无感,不喜欢喝酒,甚至讨厌喝酒的我,居然进了一家酒类公司,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那个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的光环罢了。我的身体对酒精过敏,无法稀释酒精,喝下一杯啤酒便从头红到脚,全身发痒难受。但这个理由,怎么可能我们这个以酒为业的公司的饭桌上说得过去呢?于是,每一次与客户、同事吃饭,成了我最大的痛苦。每一次都会喝到呕吐,尽管我喝得不多,但那已经超出了我的身体极限。我害怕吃饭,更害怕别人在饭桌上让我喝酒。当我离开这家公司很长时间后,每每跟朋友吃饭,我是第一个提出不喝酒的,朋友们每次都以同样的一句“不敢相信你以前居然是卖酒的”来质疑我,而我每次也都是同样的回答:是啊,我都因为不能喝酒而辞掉了一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的工作,你还不相信吗?酒足饭饱之后,我们这些一身酒味的酒界精英们,便成群结队地去KTV或者酒吧,唱歌、跳舞,接着喝酒。那种纸醉金迷的生意场和团队建设活动,让我感到很无趣,很浮夸,没有任何意义。我很讨厌,但却无法躲避。看着我的前辈们、领导们还有公司的高层,烟雾缭绕之中,借着酒精的麻醉,与客户谈着未来的规划与管理,我真是感到可笑。这是将来的我吗?我一直想升职做上经理,做上管理层,而现在他们就在我的面前,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职场,他们的生活,在我面前没有掩藏地展现了再来。我似乎看到了我将来的生活,那真是一种可怕的景象。我将来的职场和生活,也要被这些我讨厌的香烟、酒精所绑架吗?不行!绝对不行!我第一次从工作方法、行为处事和价值观上,与这个我待了近两年的公司产生了对峙,我讨厌这个公司,讨厌这种环境。我再也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我辞职了。07凑巧,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我只能回家处理,暂时没有工作。在我离职的同时,公司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人事调整,我的领导与经理们集体离开,去了另外一家500强外资企业。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我再次寻找工作。那时的家里非常需要用钱,一时之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刚好之前的领导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新的公司。那边的工作环境与之前的公司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我讨厌的那样,但是比之前更高的薪酬让那时极度缺钱的我,还是选择了去上班。我曾试图从心里劝服自己,希望现实的困境会让我妥协,去适应这种环境,习惯这种方式。然而,我依然做不到。半年后,家里的经济问题已经不再那么棘手。08我再次辞职。心情极度低落的我,与同学一起去了一趟济州岛。我需要冷静,需要思考。在济州待了一个星期,心情渐渐放松。回国的前一天,我第一次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给自己做一个SWOT分析:S(strengths,优势):学习能力强,擅长PPT、PS等软件,注重细节,这些都可以让我在网络推广和文案制作的工作方面,比同行业那些粗暴的网络推广与简陋的文案更有优势。W(weaknesses,劣势):性格耿直,虽能够处理好基本的人技关系,但却不精于算计,不愿意屈从自己讨厌的环境;同时不能喝酒。O(opportunities,机会):互联网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公司离不开网络营销和推广,同时像苹果和小米公司这种高逼格的发布会PPT让更多的公司认识到产品展现的重要性。T(threats,威胁):转行就得重新开始,工资待遇有可能不及之前。虽然不像企业SWOT分析那样严格与科学,但至少能够让我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自己接下来找工作提供一个参考意见。大学实习时候的培训公司的面试管,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两年多的时间,她曾多次提过让我回去,那时的我当然还在世界500强公司中坚持着。她知道我在找工作,便又向我提起。经过认认真真的一番考虑之后,我又回到了最初实习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回到这个公司,经过多方面的考虑:1、我曾经在这里实习过,对个行业不算陌生,虽然这次回来需要重新积累客户资源,但对工作方式和流程都比较熟悉,相信这段积累的时间会在我能接受的范围之内;2、在这个岗位上,我曾经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工作做得很好,能够取得业绩,而且让老板满意,重新回来,我依然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出彩,做得与众不同;3、这里的工作氛围与环境最让我喜欢,公司人员少,可以实现扁平化管理,没有大公司里的勾心半角,做好自己的业绩就会取得相应的报酬,这对于我这种直肠子性格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事实证明,我这一次没有错。快速地适应之后,我的工作开展地很顺心,没有我讨厌的酒席,也没有争名夺利的纠纷,存在地只有勤勤勉勉地做好网络推广,真心诚意地做好服务工作,认认真真地完成客户的培训方案。同时,我还兼管负责公司的部分市场品牌推广工作。虽然工作有些杂乱,但我总能安排地有条不紊,因为这一切都是我喜欢,我愿意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的。这是我最享受其中的工作状态。说来有趣,回来这个公司,虽然待遇相比我在500强企业里的时候差了很多,但同样的时间内,我却在这里拥有了比在世界500强企业里更多的财富积累。在这里,我不再把工资作为我的唯一收入来源,我可以实现收入多元化,这也许是我更喜欢这份工作的另一个原因吧。09有人会问,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吗?因为若不选择离开而进入世界500强,你也许会更早地实现收入多元化,积累更多,也不会有那么一段煎熬的经历。回头想想,没什么要去后悔的。人生的每一段选择,都是追随着自己的内心,都是当时的自己最迫切最真实的想法。那时的选择,是由当时的自己所拥有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来决定的,那也是当初最合适的选择。人生不可能总是做出最正确的的选择。徜若自己没有这两年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经历,又怎能明白自己讨厌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又适合做什么呢?每一段经历都是成长路上的一块基石。豌豆绝不是因为自己无法适应而报怨500强企业的种种不好,进而诋毁大公司。只是想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职场历程,作为一种经历分享给大家。其实每个人的职场见闻不尽相同,有可能你处在我的环境之中,看到的也是另一番光景。所以,如果你是正在找工作,或者是在职场上面临选择,那么请你看了这篇文章后,千万不要以我的经历和选择做为纯粹地参考。这篇文章只是希望我的经历能让去思考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你能够坚持下去的又是什么。其实,我之所以洋洋洒洒写这么多,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以后再有人问我,为什么从世界500强企业重新回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公司时,我好直接转发给他自己看,免得我每一次都解释不清。不是我不喜欢那个500强企业才逃离,而是我喜欢这个不知名小公司的工作状态而逃回。目前国内现货天*然*气,铜,白*银,原油等投资火热,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关注分析师\薇\信(lcx0699) 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
馆藏&4191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曾是个不起眼的小众游戏:单人研发的《人类一败涂地》如何成为了爆款?_网易游戏
曾是个不起眼的小众游戏:单人研发的《人类一败涂地》如何成为了爆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进入2018年以来,Steam畅销榜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款名叫《人类一败涂地(Human Fall Flat)》的小众独立游戏经常出现在Top 10以内,目前已经连续维持了4周以上的时间,累计销量超过了190万套,Steam好评率仍保持90%以上。《人类一败涂地》算得上榜单里的“另类”:它最初发布于2016年暑假,一年半之后才真正火起来;这款游戏的开发商No Brakes Games团队只有一个人,Tomas Sakalauskas;更让人费解的是,游戏里绝大多数的内容和功能都不是开发者计划之中的,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由社区打造的大作。如果换作大多数游戏,一年半还不成功,基本上就是“凉了”,这款物理解谜游戏到底是怎么成功的呢?答案看起来似乎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却有很多经验是可以帮助其他开发者的。不过,Sakalauskas表示,《人类一败涂地》的成功并没有使用什么灵丹妙药。开始只是一个“中庸”的小众游戏:天时地利都不占2016年发布的《人类一败涂地》并没有赶上好时机,因为恰逢同样画风的独立游戏大作《Gang Beasts》测试,两款游戏的角色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玩法却完全不同,但发布时间与大作撞车对于营销能力有限的独立开发者而言是很不利的。不过,Sakalauskas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很荣幸可以与这些大作相提并论,我当时在忙于游戏项目的研发,实际上在我的游戏发布之后才注意到这些游戏。我曾担心与《Octodad》和《Gang Beasts》有相似度,但随后便停止了焦虑,因为大多数的FPS游戏看起来相似度更高,只要它们有独特的故事,我都不会抱怨。我使用的动画技术实际上和《Gang Beasts》比较相似,它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这么做的游戏并不多”。原本,两款游戏可能有更多相似之处,最初他的计划是写入门级的段落剧情总结玩家的动作,或者加入一些深层含义激励选择困难症的玩家们,这种方法也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但意味着必须有支线剧情和可重复性,而且当时Sakalauskas也非常喜欢《史丹利寓言》。当然,在刚刚发布的时候,《人类一败涂地》就有不错的玩法,更像是一款可爱而具有娱乐性的小游戏,但绝不是能够拿奖或者可以取得很大成功的作品。然而,在相对不错的发布表现之后,Tomas Sakalauskas采取了非常明智的做法,在原来创意的基础上,他不断增加内容,根据玩家反馈做研发,不过同时有着非常强的洞察力。于是,游戏增加了合作模式,很快受到了玩家们的热爱,最终Sakalauskas增加了此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多人模式。但那个时候还是2017年10月份,他回顾过去的时候说,“我并不觉得与《Gang Beasts》“撞脸”影响游戏销售,我想可能是因为物理游戏目前并不是那么被热捧,除了少数例外,他们通常都只能提供很有限的体验,给人带来的感觉更像是个小笑话,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游戏”。不断更新出来的大作:玩家反馈造就了成功和不少独立游戏比起来,《人类一败涂地》发布并不算失败,某种程度还算是令人满意。尽管也希望游戏有更好的收入表现,但Sakalauskas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它可以成为这么受欢迎的爆款,“我从没有想到它的长尾效应这么久,更想不到还会出现如此爆发式的增长。看到了长期增长之后,我发现可以把它做成一个长期运营的游戏,陆陆续续加入了很多东西,或许这也是用户持续增长的原因,但这些都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过去一年多以来,他一直在阅读玩家们的评论,了解人们购买《人类一败涂地》之前的犹豫,当时很多人觉得整个游戏就只是一款给人带来5分钟欢乐的小游戏,所以建立与玩家之间的信任需要很长时间。在游戏发布之后,Sakalauskas继续忙于每日更新,增加了创意工坊模式、第一人称视角、不断的调整等等。沉寂了半年之后,他在去年7月份宣布了多人模式,而这个模式,是立项之初并没有计划在内的。他说,“你现在看到的游戏内功能,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一开始没有计划加入的,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都是通过测试玩家、玩家、主播以及观看直播的人群提供的反馈得来的。最初我根本没有计划合作模式,但由于很多玩家提了这样的要求,我就做出来了”加入合作模式以后,有不少人希望推出多人模式,但他认为,出于技术方面的原因,这个模式可能无法实现,因为物理模式的多人游戏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是很有难度的。所以Sakalauskas一直不断地告诉粉丝们,多人模式几乎是他不可能做出来的,因为唯一把它做出来的方式就是与物理引擎深度融合,还会遇到服务器问题,客户端的输入和动画播放问题,如果输入出现了延迟,游戏就没法玩了。幸运的是,ChronicGames DE公司的JareCG试着用英伟达的直播工具做了一个国际服合作模式,而且结果是非常好的。这证明了服务器端重播玩家输入并且反馈一些过程是可行的。他说,“多人模式推出之后,仍会有一部分玩家遇到问题,但不得不说,这比我想象中的效果好太多了。非常感谢社区的鼓励,给游戏带来了多人模式”。实际上,游戏发布之后,外人很难知道它的销售表现怎么样,除非能够经常在畅销榜里出现。Sakalauskas表示,在游戏发布很长时间以后,Steam很擅长向潜在玩家推广他们喜欢的游戏,“游戏发布之后,我实际上没有抱太大期望,而且销量最初是一直不断下滑的,可对于只有一个人的工作室来说,还足够支撑。我其实对游戏发布之后的表现很满意,而且也感谢购买了游戏的玩家们,所以我一直积极与社区沟通,获得他们的反馈。现在看来,这是很正确的策略,《人类一败涂地》完成之后,实际上我有很疯狂的想法要做,但由于发布之后太忙,一直没时间做其他项目”。给同行的建议:一定要听玩家意见,但不要盲目追随联机模式让这款游戏变成了一个可以拿着小伙伴随地乱扔的搞笑神作,虽然没有亲眼看到玩家体验,从游戏设计层面来说,多人模式实际上是为好友之间的匹配而做的,但Sakalauskas仍然非常惊讶他们在游戏里获得了那么多的乐趣:“更让人震惊的是,你居然可以在线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获得这么开心的体验,甚至还能认识新朋友。我之前也做过在线游戏,通常都会看到喷子,这时候就不得不对他们禁言或者踢出房间,但在《人类一败涂地》多人模式,我看到陌生人之间相互帮助、合作,还是很难想象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一起玩的很开心,看到这些,对我来说就已经是很欣慰的了”。进入2018年之后,该游戏连续4周以上都维持在Steam全球畅销榜Top 10以内,据SteamSpy的统计,这一个多月期间,该游戏的销量几乎翻倍,从不到100万,增长到了190多万套,中国玩家是很大的影响因素,但它表示,实际上造成这种现象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多人模式的加入、参加促销等等。
对于同行,Sakalauskas的建议是,着手开始做你的游戏,然后听取玩家意见,“我觉得这是大多数长期运营游戏成功的基础。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众口难调,不同的玩家想要不同的内容。如果你盲目追随玩家建议,可能得到的是非常糟糕的结果。玩家们从来都没有学过游戏设计,他们只管讲出自己的感觉,但并没有义务提供解决方案。你作为游戏策划,才是需要做决定的人。我会努力把游戏设计与玩家要求分开,基于好评做内容和玩法,避免因为差评带来的无谓的抱怨”。他还提醒说,不要听任何人告诉你他们的游戏成功秘诀,因为归根结底,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运气,但你只有解决了游戏本身的问题之后才有机会成功。
本文来源:gamelook
责任编辑:朱崇锋_NG915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Recommend list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任上的一款赛车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