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传奇杀手昆虫大战也是在那场大战中死的?这个大战是在第几集开始?

求妖精的尾巴 公会与公会之间大战是在第几集开始???_百度知道
求妖精的尾巴 公会与公会之间大战是在第几集开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公会争霸赛吗
左右的 !!!!!!
对的是公会争霸赛,不过好像不是145集左右
大魔斗演武
难道不是吗 152【于是我们向着第一迈进】纳兹和马科斯比试,发现空白的7年使他们的实力相对其他人而言变弱很多马克洛夫要基尔达斯做五代会长,基叔拒绝,不过基叔以五代会长的身份决定了让拉克萨斯回妖尾,并让马克洛夫做妖尾第六代会长..&&坑爹啊喂= =温蒂觉得波流西卡婆婆(就是那个粉头发的婆婆)和天龙可像波流西卡婆婆说她是艾德拉斯的格兰蒂涅,并曾与格兰蒂涅通过魔法交谈过,给了温蒂一本通过格兰蒂涅的讲述整理的魔法书,是还没来得及交给温蒂的灭龙奥义公会各位决定参加大魔导演武目标菲奥雷第一嗷嗷!!!!!!...153【繁星之歌】妖尾众开始分散修行芭露歌告诉妖尾众星灵界出现了生存危机,邀请露西等人去往星灵界.......其实是庆祝露西等人平安归来开宴会=。=结果因为时间差问题,露西等人费掉了3个月的修行时间....... 154【补回擦肩而过的时间】各工会决定参加大魔斗演武海边的妖尾众收到一封莫名的信,决定去看看妖尾众见到魔女之罪杰拉尔希望妖尾众可以帮他们查一下每届大魔斗演武中出现的奇怪的魔力是什么乌鲁提亚帮妖尾几人提升了魔力杰拉尔和艾露莎说起了以前做过的事..然后...155【花都库洛卡斯】众人修行完回到公会,决定了参加比赛的人众人到达花都库洛卡斯各公会人员在花都聚集纳兹见到剑咬之虎的双龙温蒂在12点时都没有回到旅馆预选赛出人意料的开始了.......156【空中迷宫】艾尔夫曼代替温蒂参加比赛妖尾其他人去找温蒂和夏露露几人以第八名勉强过了预赛温蒂被找到,昏迷神志不清.......157【新的公会】大魔斗比赛正式开始温蒂在波流西卡处修养,艾尔夫曼代替上场初代也来为妖尾加油&w&妖尾B小队也加入比赛第一场竞技赛开始参赛者:四首猎犬:耶戈人鱼之锺:贝斯.邦塔温特大鸦尾巴:纳尔普丁格蓝色天马:伊布剑咬之虎:路法斯蛇姬之鳞:利昂妖尾A:格雷妖尾B:朱比亚 158【繁星夜空下】初代讲解比赛规则~[萌死我了~&w&]比赛开始,规则类似捉迷藏朱比亚激动去抱复制品格雷...被扣一分格雷打到纳尔普丁格的复制品扣一分格雷被攻击又扣掉一分QAQ各种混乱的攻击(太乱了眼花没看清谁得分谁丢分QAQ)比赛结果:剑虎:10P大鸦:8P蛇姬:6P天马:4P人鱼:2P猎犬:4P妖尾B:1P妖尾A:0P望采纳,谢谢!!!!!!!!
卓越理财师
亲爱的玩家,您好!152到158这几集,您可以看看是否是您要找的集数的。91wan网页游戏平台,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游戏愉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151集开始的大魔斗演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妖精的尾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苏军在二战中苏德战场上的几乎所有战役里,伤亡都大于德国,却能取得胜利?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306分享邀请回答9.7K45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94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来自 VICE 的频道
如果人类的战斗装备是一双拳头,那么海象的武器就是勃起的阴茎!《真·异种格斗大战》这部漫画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生存战争远比人类肉搏场上的厮杀要残酷得多。
作为一名铁杆儿格斗迷,最近中华武林的热度着实让我喜忧参半。血雨腥风不再是金庸笔下光明顶的光波对决和小龙女若隐若现的美好胴体,而真真切切的转化成了线下的一场撼动整个传统武术界的私斗。成都终于被这20秒的格斗视频褪去了一点儿小酒馆的矫情回忆,淬炼成为那个蝴蝶扇动第一下翅膀的江湖。如果说闫芳们真的存在力破千军的太极神力,也许日本搞笑漫画家 —— 相原コージ —— 可以提供一个足够优秀的竞技场。2004年这位怪咖用他的画笔,描绘出了一个被陨石砸出的天然竞技场,在这里上演着一场匪夷所思的《真?异种格斗大战》。&这是一部宣扬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战斗漫画故事是从人类的格斗比赛开始的,主角 —— 強矢钢 —— 在一场名为 “THE 最强” 的终极武道技比拼中豪取 “地上最强” 称号,可蛋逼们在到达人生巅峰的时刻总会有空虚袭来,这就给了一个神秘蒙面男机会。擂台上追求人类最强顶点的強矢钢而这个蒙面人,正是 UMA(身份不明的神秘生物的缩写,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史上大名鼎鼎的 。这只在60年代掀起科学界惊涛骇浪的 “半人半猿” 生物,头部毛发稀薄,直立行走,酷爱雪茄烈酒,会对人类女性发情,染色体数量是介于人类和猩猩之间。其火爆程度甚至一度让日本电视台决定为其直播基因鉴定,最终裁决为 “无结果”。半人半猿的奥利弗不管是好莱坞还是秋叶原,肉搏战的反派看来都会穿插进俄罗斯兄弟,刨除天赋战斗本能,最根本的还是毛哥们拍电影和画漫画的本事弱了点。在主角被拐进 “真?斗兽场” 后,蒙面男也露出真面目。面纱扬起一刻,足以搏阴谋论爱好者们会心一笑即便是人类最强斗士,杀过人的绝招对动物们也并不奏效只要喊出一声 “放弃” 就可以保命,然而人类的尊严和自负似乎让強矢钢忘掉了主次从一开始就获男主光环加持的人类 —— 強矢钢 —— 没一会儿便战死被喂鬣狗,虽说不知后续是否会有复活逆袭,可这画风也是清奇的可以与其将《真?异种格斗大战 》看成一部拳拳到肉的格斗漫画,不如将它当做一本动物行为科普指南来的靠谱。无论是河马流出的 “血汗”,会缝补伤口的蚂蚁,还是格斗中的招招绝技,这本漫画着实为每一个读过《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子们提供了足够多回忆童年的科学彩蛋。开场亮嗓的当然是吼猴阴茎自带棍棒属性的海象一只格外抢戏的跳羚在14科16种动物所代表的最强勇士中,有几只格外讨我的喜。在智取亚马逊魔王 —— 森蚺 —— 之后,我对这只把我最喜欢物种开膛破肚的食火鸡实在没好感,然而当我发现这只浓眉大眼的大鸟是李小龙的原型之后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禽类生物在我心中的地位。英气逼人的双眸,同样擅长 “李三脚” 似的足技,还有陀螺般的旋风杀,澳大利亚的神奇造化真是让人格外惊喜。这一个帅气的回眸,瞬间让我像那只水豚一样被圈粉 肉锤无非是双节棍的变种演示热身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儿,《猛龙过江》就连死前的一身不屈气质也和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的表现如出一辙北京动物园中也有几只,我为我曾忽视过它们由衷地表示歉意只是这只叫小龙的食火鸡,在第二轮和一只 cos 切格瓦拉的斑马对决时被杀死并吃掉让我难以接受。这只同样怀揣着不切实际革命理想(让斑马种群脱离食物链)的斑马——切·瑟布拉,不但脑子不太正常,而且还有着战胜后吃掉战败者(以获得其力量)的优良传统。吃啥补啥看来有些作用狮子君一语中的漫画画风虽然难言上乘,但 Cult 味道十足,编排中回忆和现实的交错也颇为精良会巴西柔术的大猩猩 —— 今贺,是我格外看好的另一位参赛者。这只把人类格斗技术运用的炉火纯青的灵长类一度让我想起了已经扑街的人类主角。猩猩不但拿到了黑带,还会在人类道场中训练,最重要的是,这位五大三粗的莽汉是唯一一个会在比赛前给对手行李的绅士,技术和人品绝对都没的说。裸绞拿成!不知道太极宗师面对这位能不能单手破防除此之外,宅心仁厚的非洲象,和狼同归于尽的土佐犬,(参赛选手中)唯一水生的鳄鱼,会诅咒之术的科莫多龙和发型永不乱的狮子,以及在前些年因为某些娱乐号吹逼导致实力被严重过誉的动物网红 —— 狼獾,都在陨石坑里露了一手。在比赛选手之外,一位场边的长者着实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只叫查理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几乎充当了全场百分之九十的智慧和常识普及担当,无论是物种名称、善用技法、乃至战术安排,全部运筹帷幄。而通晓人类动物文娱史哲全部知识的脑容量,真心让我感慨这位龟仙人的几百年真是没白活。龟大爷俨然是百科全书般的存在当它喊出 “北斗神拳” 的那一刻,我知道我他妈彻底输了就像是第一届 UFC 汇聚了天下众流派的好汉一样,《真?异种格斗大战 》也把各色物种汇聚一堂。相比较而言,千篇一律的标准格斗架实在索然无味,千奇百怪的招式才是津津乐道的热点。江湖无处不在,20秒的胜负也算不上稀奇少见。只是在以强为生的自然界,容不得一丝的花架子或欺骗,因为失败者早就失去了发言的机会。
24小时最受欢迎当前位置: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 要搞一个“古往今来最不爱侵略民族大评比”中华民族可能能进前十名,但是,和外族的 战争还是打了不少次。打算写一个十大中外战争, 把那些怎么 “虽远必诛”怎么“封狼居胥” 全写出来。当然,也有那些“无定河边骨”也写出来。 今天是第一篇,大唐 VS 阿拉伯 怛罗斯之战 公元 751 年, 大唐天宝十年四月, 一支唐帝国的军队由安西都护, 向葱岭 (帕米尔高原) 西行而进。如果你知道这支队伍行军的目的和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相信会让你感到吃惊。 即使是现在,翻越帕米尔高原对一支军队来说,也非易事,高海拔地区行军的艰难,以 及后勤补给的匮乏。都会给行进和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战斗带来巨大的困难。 然而,就在 1200 多年前的唐朝。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丽人高仙芝却带领着两万多唐朝 士兵,以及西域盟国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一万多人日以继夜的往西前进着。 这支可畏的唐朝联军军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手执陌刀的轻步兵,重步兵,轻重骑兵以 及弓弩手。 其中步卒是战斗主力,他们并不是今天纯粹意义上的步兵。每个人都拥有一匹马。而这 些马是属于他们个人的。 行军时用来装载给养以及代步。 这种灵活和个性化的军队配置保证 了部队的供应和行军的速度。 前面提到了步兵的主要武器:陌刀,在当时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肉搏利器。当时唐军野 战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 ,冲在最前面的是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他们手执的就是这 种长 1 丈,双刃,重大约 50 斤的陌刀,一般以密集队形列于阵前。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 时“如墙而进” 。这次率军出征的将领之一,副将昭武校尉李嗣业就是一员使用陌刀的猛将。 这支精锐尽出的安西都护军即将面对的敌人, 同样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存在― ―阿拉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和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统 率的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 以及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 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 的兵力十余万。总数为十五到二十万之间的庞大军队。 四月的帕米尔高原,虽不如严冬时的苦寒,但也荒凉干燥,了无人烟。虽然被冠以葱岭 的名字,但它和郁郁葱葱却没有什么关系。 葱岭,相传周穆王八骏西游,一路沙漠戈壁,有一天突然来到了一个地方,满山遍野郁 郁葱葱。 周穆王惊奇地问驾车的造父,这是什么地方。造父不知,但又不能不回答国君的问话, 但见满山郁郁葱葱,随口说道: “这里叫葱岭。 ”周穆王深以为然。葱岭,因而得名。 但现在高仙芝面对的是却是没有半分浪漫意味的高原。 很多问题摆在他面前。 以至于这 位史书记载“美姿容” ,也就是长得很英俊的美男子常常眉头不展。他并不知道,自从他决 定西征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注定了烦恼,纠结,以至于恐惧,悲痛的命运。 750 年,大唐天宝九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 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 。而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 打算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千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复唐朝在岭外地 区的主权。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成了牺牲品。 749 年 12 月,高仙芝以石国“无藩臣礼”为由,在经唐廷允许后领兵征讨。 唐军一到,石国便随即请降。高仙芝先派人与之约和,但不久之后即违背承诺,趁其不 备出兵掩袭,攻占石国城池。唐军不但俘虏了石国国王,而且捋走男丁,屠杀老人、妇女和 儿童,大肆掠夺财物。 高仙芝在此时表现出了贪婪残忍的一面,许多战利品都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751 年正 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并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 但石国的王子侥幸逃脱,身负国仇家恨的他,向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求救。觊觎中亚霸 权已久的阿拉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来的机会,虽然在开元三年(715 年)和开元五年 (717 年)两次和唐朝的小规模冲突中失利,但接下来唐朝困于和吐蕃的战争,无暇西顾。 阿拉伯趁此机会一直力图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很多原先唐朝的属国也先后倒向阿拉伯。 这一次,阿拉伯决定给予唐朝更大的打击。 对于这种情况, 作为唐朝在中亚地区的最高长官的高仙芝自然不会长时间容忍。 天宝九 年(750)高仙芝再度奉命出军,击破亲附吐蕃的师国,吐蕃的气焰被暂时压制下去。 腾出手来的高仙芝决定向西谋求巩固唐朝在中亚的霸权。 一场大战便由石国的覆亡拉开 了序幕。 天宝十四年七月(751 年) ,在经历三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之后,高仙芝到达了今天哈萨 克斯坦境内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城。并开始攻城。 直到今天, 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仍然对唐军是如何在高原缺氧, 补给困难的情况下 翻越帕米尔高原,并且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下还能与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战的问题疑惑不解。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通过查阅一些史料。大致能给出答案。 第一,前面提到过,唐军人人都有马匹,可以装载随身给养,虽然数量有限。但在无法 得到后勤供应的高原上。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第二,高仙芝选择的行军路线。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 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 第三,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 行军, 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 从而使唐军将士和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 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 在解决了这些疑问之后, 我们回到高仙芝的攻城战中来。 唐军对这座阿拉伯人控制的城 市的攻击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种阿拉伯人从未见过的武器――床弩。 中国的弩早在秦汉时期便已独步天下, 到了唐朝更加成熟完善, 其射程与威力远非寻常 弓箭可比。为了弥补弩射速低的缺点,秦汉以来的军阵中一直是弓弩兼有。 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 米) ,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 米) , 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 米) ,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 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 而在这四种弩之外。堪称弩中王者的,就是床弩。 李筌《太白阴经》记载:车弩(床弩) “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 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 “长三尺五寸”“粗五寸” , ,以铁叶为翎,左右 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 “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 也难怪,当这种三尺长,五寸粗的近乎蛮不讲理的人间凶器,还带着子母弹功能漫天飞 来时,守城的阿拉伯将领和士兵完全不知所措。稍微平静下来之后,马上做了一个最明智的 决定。求援。 由于阿拉伯人同样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 在接到怛罗斯的求援后, 阿拉伯方面 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立即组织了十余万大军赶往怛罗斯 城。 数天之后,十几万阿拉伯大军赶到了怛罗斯城。面对数量出乎自己意料的敌人,高仙芝 有些惊诧。毕竟,根据出发前的情报来看,阿拉伯方面能调动的兵力也就在数万。所以,高 仙芝才以安西一镇之力出击。 况且安西都护的的两万唐军, 其战斗力在当时的唐全国也是数 一数二的。 身经百战, 装备精良。 而且习惯于西域地形和气候。 这也给了高仙芝极大的信心。 殊不知,这一次不准确的情报,会让高仙芝,唐军将士,乃至整个唐帝国付出怎样的代 价。 战斗开始, 阿拉伯军队首先进攻, 由五千名各属国轻骑兵组成的冲锋集团在距离唐军阵 地两三里的地方发起冲锋。统帅阿布?穆斯林并没有一开始就动用自己的精锐力量。而是利 用这些炮灰试探唐军的实力。 这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并不能看出什么。 唐军的阵地没有被撼动, 只是进行了轻微的还击。 而这五千轻骑损失了寥寥数百。这一次的试探让阿布?穆斯林轻率的认为,唐军的战斗力并 非想象中的强悍。于是,他决定打出自己第一张真正的牌:一万阿拉伯呼罗珊骑兵。 阿拉伯骑兵的装备是长矛盾牌和弯刀, 并且装备弓箭。 阿拉伯马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 马种,刻苦耐劳,富有持久力。呼罗珊又是波斯故地和阿拔斯王朝起家之处,当地战士性情 剽悍,骑术精熟,再加上不亚于阿拉伯本土战士的宗教狂热,其素质在全国也堪称精锐。 一万阿拉伯骑兵的如同狼群掠食一般向唐军阵地冲来。 而高仙芝在多次与阿拉伯的小规 模冲突中,了解了对方惯用的战术。所以,他命令五千陌刀步兵列于阵前。五千把一丈长的 陌刀斜举,遥指对方冲来的方向。 接下来的一幕,对于双方来说,感受完全不同。当这万名阿拉伯骑兵呼啸而来时,首先 迎接他们的是发自唐军后阵弓弩手的箭雨。箭矢对这些装甲单薄的骑兵们造成了很大的伤 害。三分之二的路程,阿拉伯轻骑已经损失了将尽两千人。 但天生的悍勇狂热以及侥幸心理促使剩下的人更加拼命向前, 他们认为, 只要能接触到 唐军本阵,手中的大马士革弯刀将尽情收割唐军的生命。 但当他们付出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伤亡冲到唐军阵前时, 才发现, 更可怕的噩梦在等待着 他们。 五千把一丈长的陌刀构成了一堵锋利的钢铁长墙。第一批撞上的骑兵“人马皆碎” 。而 余下的人沮丧的发现自己手中的长矛长度不够, 无法伤害到唐军的陌刀步兵。 投掷而出的长 矛也被唐军的盾牌挡住。无法造成伤害。更遑论想用弯刀来搏命的想法了。 受阻的攻击使得冲在前面的阿拉伯骑兵开始恐惧, 有些人试图掉转马头。 但是源源不断 的后来者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一片混乱中,人马践踏,死于唐军长刀箭矢和自相踩踏的 士兵各半。 就这样,半个上午过后。高仙芝得意得看着两千多阿拉伯残骑退走,第一次交锋,阿拉 伯就损失了近八千精锐骑兵。而唐军仅伤亡数百人。 在组织了数次骑兵冲锋,损失过万人之后,阿拉伯统帅阿布?穆斯林亲身领教到了闻名 天下的唐军的厉害,震惊和懊悔之下,决定改变战术。骑兵由侧翼向唐军用弓箭和投掷长矛 发起骚扰,减少正面冲锋的损失。而大量步兵则从正面推进。利用人数优势挤压唐军。打乱 对方的阵型。 可以说,大唐名将高仙芝这次遇到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在正确调整了战术之后,唐 军的陌刀威力被打了一个折扣。而一次次的轮番进攻,使得唐军士兵疲惫不堪。伤亡超过三 分之一。但即便如此。唐军仍然顶住了阿拉伯联军的七次进攻。阵型岿然不动。 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五天。 双方的步兵骑兵来回厮杀。 阿拉伯联军在付出了五万人以上伤 亡后,总算稍微占得了一些优势。第五天傍晚,就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一个足以影响全局 的变故发生了。 事后有人认为,唐朝属国葛逻禄盟军的叛变是出于对形势的悲观。但更多人相信,是阿 拉伯人收买了他们。但不管怎样,唐军绝望的发现。自己的后路被叛军切断了。弓弩手和骑 兵被和步兵分割开来。 失去了支援的步兵阵脚大乱。 而阿拉伯人趁机出动重骑兵冲击唐营中 心。 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攻之下终于崩溃。 高仙芝在夜色的掩护下单骑逃走。 而副将段 秀实和李嗣业收拢残兵向安西溃退。 途中恰逢己方联军中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 造成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 李嗣业恐阿 拉伯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挥舞大棒毙杀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才 杀开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 李嗣业作为唐军副将, 或许是出于对阿拉伯人追击的恐惧, 或者是对葛逻禄叛变的怒火 转嫁到了同为属国盟军的拔汉那身上。总之,他做出了这种残忍而在当时又属明智的行为。 事后看来,正是这样残忍功利的行动,使得唐朝在西域属国心中的地位下降。 高仙芝在逃生后,并不甘心,曾试图收拢残兵进行反击。但在李嗣业的劝说下放弃。 此役过后,两万安西都护精锐只有千余生还。阵亡和被俘各半。但也重创阿拉伯联军。 杀敌七万余人。阿拉伯人鉴于唐军可怕的战斗力,并没有乘胜追击。而只是趁机巩固了在中 亚的霸权。 数年之后,唐朝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没有力量再与阿拉伯在中亚进行争夺。而吐蕃 的崛起也阻挡了阿拉伯的西进步伐。 怛罗斯之战后, 安西都护府的精锐兵力损失殆尽。 但几年后, 高仙芝仍然率兵大破吐蕃。 说明盛唐时期唐朝的国力之强盛。如果不是内乱,完全可以继续与阿拉伯在中亚一较长短。 阿拉伯的文化和宗教自此以后,在中亚渐渐生根。排除了中华文明影响。中国的造纸术 亦因为唐军战俘中的造纸工匠被带到由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发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在撒 马尔罕新建的的造纸坊里工作而传到中亚和中东。 怛罗斯战役对东西方历史进程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就战术来说, 对于唐朝这是一场光荣 的失败。劳师远征,面对六倍于己的敌人。仍然只是由于内部的叛变而失败。毙敌七万余。 威震一时。对于阿拉伯来说,取得了中亚的霸权。扩大了版图。造纸术也在西亚生根发芽。 天宝十四年(755 年) ,安禄山反叛,盛唐的辉煌与在西域的光荣同归于寂?? 感谢各位!包括指出唐弩射程疑点的星辰之子,呵呵 关于唐弩射程问题, 在写的时候我只是引用了另一篇文章中的数据, 很惭愧, 写得匆忙, 未及细查。 今天查了下,在汉朝,弩机的射程就已经最远达到或超过 300-400 米,而同时期罗马的 弩炮也能达到这个距离,当然,威力还是比汉朝的轻型弩要大很多。 另外,射程这个概念只是说箭矢能飞行到的最远距离,而不是有效杀伤距离。比如说抗 战时的三八大盖,射程甚至能达到两公里多。但是那属于空中漫步了,打不死人。 唐朝这四种弩射程应该是有这个数字的,唐时一步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一点五米。 写下一篇时我会尽量使用原始史料,谢谢质疑。 下一篇打算写汉朝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唐帝国对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毫无疑问的重大战役, 这不仅只战役造成的 世界性影响,他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打的唯一一场同文明规模,同一级别版图,同一级人口 规模的纯粹帝国间的对垒,这点上汉逐匈奴,唐灭突厥虽然都可彪炳千古名动天下,但终不 免以大欺小之嫌,毕竟以上对付的不过只是自己几十分之一人口的民族,作战人口,文明能 力,科技能力,装备水平,组织能力等都不能同阿拉伯帝国相比,之前唐军在对阿拉伯的战 争中取得过 2 次胜利, 而这次的失败也丝毫未伤及安西都护府的战争能力, 可见唐和阿拉伯 之间确实在仲伯之间二、 李陵孤战 这一次战役之所以被记叙,并非因为它的规模,也并非它在历史上的意义。纯粹是为 了一个人,一段冤屈,和一部书。 激射在战场上的血和含混于阴沟中的血有时候一样壮烈。比如李陵和司马迁。 天汉二年(前 99 年)秋,汉武帝刘彻,插一句,谥号是死后议定。但刘彻似乎知道自 己的历史定位,和自己该做的事。一再出兵匈奴,似乎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这个“武”字。于 是,再一次的,发兵了。 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带领三万骑兵在天山与右贤王相遇,老对手见面,自然也不用客 气。持续几日的战斗下来,李广利却没有取得优势。汉武帝一向是个心急的人。在获知战况 后,马上召见了李陵,当然,召见的目的并不是让李陵直接增援李广利。 李陵当时官职是骑都尉。 骑都尉,汉武帝始置,秩比两千石。掌管羽林骑。属于皇上的近卫军官。一般不会派 出去冒险。虽然当时李陵并不在汉武帝身边,而是在酒泉一带教习射术。但是充其量是个高 级教官,加之几乎没有打过仗。所以,找他不是为了带兵。 汉武帝召见李陵是打算让他为李广利监护辎重。换句话说,就是让李陵给李广利做运 输大队长。 李陵不干。他要打仗。 李陵之父是李广长子李当户,李当户早死,李陵为遗腹子。李陵成年后,被选拨为建 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浴血沙场,光 宗耀祖,虽然祖上名头太大,但是李陵觉得自己可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数年前李广利凯旋之时,李陵奉命迎接,我相信这在很大程度上 刺激李陵那颗骄傲的心。 面对李陵固执的请求,刘彻这个喜欢冒险和挑战的皇帝居然答应了。 李陵的上级李广利, 这个名字很绝, 李陵的爷爷李广“利了”外人,却没有利到自己的孙子。 李陵出征开始就诸事不顺,首先,他的五千步卒只是被做为一路疑兵,分散匈奴的注意力。 减轻贰师大将军的压力。 其次,他没有马,不知是来不及调配,还是贰师大将军把马都骑完了,或者是在武帝 面前夸得海口太大,以至于刘彻相信他单凭五千“丹阳楚人”也能把单于溜得团团转。 总之,天汉二年,没打过仗的李陵带着五千没怎么打过仗的步兵和辎重出发了,他们 出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附近)往北,在戈壁中行进了一个月,没有遇到匈奴人。 李陵有些着急也有些大意,着急的是没有匈奴人他就没法扬名立万,乃至重振李家声 威。同时也无法完成战略任务。大意的是,他认为匈奴人都忙着对付李广利,自己估计不会 遇到什么敌人。 幸运而又遗憾的是,敌人还是出现了。而且一来就是三万。 浚稽山,两个山头之间,李陵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战斗开始了。他面对的是L侯单 于的三万精骑。五千人被重重包围起来。在此时,李陵展现出了一个将领的天赋。他命令将 辎重车作为营寨,军队列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手执长戟和盾牌。后列士兵弓箭准备。 阵型排的不错,可匈奴人不怕。当然,换作谁也不会怕。骑兵历来是步兵的克星。尤其 是善骑射,马术精绝的匈奴骑兵。而且是六倍。匈奴人虽然没读过孙子兵法,不知道两倍夹 攻,五倍聚攻,十倍围攻的道理。但是他们知道,眼前的聊聊数千人,不够自己塞牙缝的。 进攻开始了,上万匈奴骑兵冲向李陵的军阵。却遭到汉军后阵“千弩急射” ,匈奴人应 弦而倒。在汉胡战争的早期,弩机是汉族军队的一个科技领先项目。数倍的射速,更强的杀 伤力,使得匈奴人的弓箭相形见绌。匈奴弓箭手虽然射术一流,但是在大规模互射时,命中 率并不是第一要素, 在更短的时间里发出更多的箭, 以及箭矢的杀伤力。 才是制胜的关键点。 匈奴骑兵抛下上千具尸体,向山上撤退。李陵见状命令追击,前列待命的步兵尾随杀 敌数千。当然,有一部分是中箭无法逃走的堕落骑兵。但是,就初战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未经一战的步兵击退了身经百战的骑兵。性价比之高,堪称经济实惠。 L侯单于急了, “单于大惊” ,但他却不知道,更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但目前要做的, 是再调兵马,挽回些面子。 其实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三万骑兵损失数千,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伤亡,为什么L侯 单于就这么沉不住气。 立刻就调左右地八万余人增援, 那谁来对付李广利?是单于意气用事 还是李广利已被击退。或者是匈奴人兵马实在太多。还有可能是李陵的爷爷,那个不利反害 自己孙子的李广的名头再一次给李陵惹了灾祸? 不管怎么样,L侯单于是冲动了,十万大军!进攻李陵的五千步卒。但就是在这种情 况下,李陵还能指挥部队, “且战且引南行” 。数日之后,退到一个山谷中。 连战数日,汉军已有一些伤亡,中箭着刀,士兵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 器搏战。再与匈奴战,杀敌三千余人。由于一直无法传递出消息,他们只有再往东南撤退。 四五日后, 退至一个大湖边的芦苇丛中。 估计李陵是想利用芦苇的掩护, 干扰匈奴人的视线, 殊不知,这是一个战术失误。 匈奴人也不含糊,不再派兵进攻,我不跟你玩近身。我放火!一时间烟炎张天,由于 李陵兵在下风处,匈奴人认为,这个到现在为止都很能打的汉军将领,这回要栽了。 李广的血脉这一次发挥了正面作用,李陵马上弥补了自己的战术失误。可能是小时候 玩火的经验。李陵下令砍光中心的芦苇,汉军聚集在没有芦苇的空地上。然后点火引燃外围 的芦苇。以火攻火。眼看就要烧到汉军身边的火突然没有了可以燃烧的介质,缓缓熄灭了。 不到五千汉军再次牵着十万匈奴大军,一再战斗一再南行。这种情况,使得这位冲动 的单于渐渐产生了怀疑。他的怀疑没有错,他还先要吃一个大亏。 史书载,双方“南行至山下” ,山无名,但看完这次山边战斗,我们或许可以给这座山 取一个名字“单于走马山” 。这位L侯单于自己安安稳稳立马于南边山上,却把亲生儿子派 了出去,不知道是他想给儿子一个锻炼,还是想借此阴谋改立别子。总之,这位匈奴王子率 兵亲自上阵了。 李陵将形势看在眼里,一再从十万匈奴追击下逃脱,并不仅仅是由于他的运气。作为 一个知兵将领的基本能力,对地形地物的运用,他很在行。山间多树木,李陵命令士兵隐蔽 于树木左近。匈奴的骑兵在树林间无法发挥作用,只能改派步兵上阵。 汉军先占了地利之势,匈奴人又不惯步战,结果是“复杀数千人” 。 单于简直要疯了,这只汉军游击队围不怕,打不烂,追不垮,烧不死。自己的军队已 经前后伤亡上万。连儿子都派了上阵。却还是只能和对方玩捉迷藏。 可是他生气也没有用,李陵又给了他一个惊喜,可能是双方距离不远。他命令弩手连 弩射击单于。单于无奈,纵马下山逃跑。 其实这一次最大的收获不是吓跑了单于, 而是从捉到的俘虏口中得到一个极其重要的讯 息。 据俘虏交代,单于不久前和众将召开军事会议,单于认为,眼前这只汉军人少兵精, 而且一直引着自己往南走,渐渐的要靠近汉朝的边塞了。不会是前方有重兵埋伏吧。单于的 意思,是要不就算了。别折了个大的。 但手下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单于您带领数万人围攻五千汉军,如果让他们 就这么退走。以后谁还看得起匈奴军队?汉朝不是更加嚣张了吗。就算是为了荣誉,我们也 要继续追击。但是,您说的也有道理,不如这样,山谷还有四五十里,再往前就是平地,我 们追到那里,如果还不能拿下,我们再罢手。 这个既稳妥又保留了面子的提议得到了单于的首肯。同样,也给李陵和数千汉军打了 一针强心剂。他们知道,只要再坚持几天,就能创造奇迹。 第二天的战斗中,孤独的李陵和手下的军士愈加奋勇。一天之内,来回数十合。汉军 的脚下,又多了两千多匈奴亡魂。如此死战,使得单于和手下众将开始提前打退堂鼓。他们 确实准备撤退了。 但是历史总喜欢开一些令人愤懑的玩笑。李陵手下的陵军候管敢叛变了。 史载“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 ,李陵侮辱了他。他才投降了匈奴。但是 细想,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会让平素爱士卒的李陵出言侮辱部下呢。答案可能只有一个, 管敢提到了投降。 叛徒总是喜欢为自己找借口,但我们可以全当听不见,我们要知道的是,管敢告诉了 单于,李陵军的真实情况。无后援,箭矢将尽!可悲!管敢管敢,竖子敢尔! 可惜我们无法堵住叛徒的嘴。 大喜而又羞愧的单于还得到了另一个具体消息: 李陵的先行队是他自己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 各率八百人执黄白旗帜。如果命令弓箭手射之,必破。 在管敢和单于的协作下,最后的围歼计划开始了,匈奴骑兵两面夹击汉军,在一个山 谷中(又是山谷) ,再次狂攻预感到危险的李陵。匈奴军队大呼“李陵、韩延年趣降! ”听到 了这句喊声,李陵彻底明白了,自己即将无路可去。 匈奴占据了两边山上的制高点,箭如雨下,汉军对射,却苦于身在谷中,箭矢乏力。 苦战中,汉军仍然没有放弃希望,继续南行。将要到L汗山时,随身携带的五十万只箭全部 用完。 这里我想插一句,李陵这只小分队是带着辎重出发的,在没有将辎重运送到李广利手 中时就遭到攻击。所以,一直有辎重和车辆随军。这也是能坚持如此之久的原因之一。 但是到了这里,汉军不得不丢弃车辆,可能是因为能战斗的人越来越少,兵器也损失 殆尽。以至于最后只能折下车辐,拔出随身的短刀来战斗。李陵最后的战场到了――L汗山 的一处狭谷。单于紧跟其后,从山上推石下砸,汉军无遮无挡,死伤甚众。但总人数还有三 千多。 李陵一路率军死战,但他并不是一勇之辈,眼前的形势使他彻底明白,奇迹是不可能 出现了。三千残军,数万虎狼。于是他命令部下,连夜各自逃散,有侥幸逃脱的,回去将战 斗经过报告朝廷。 接下来的事情广为人知,李陵作为汉朝名将之后投降匈奴,三族被夷。司马迁为了替李 陵辩白遭刑。 一段冤屈,一个最不想投降却投降的李陵。一个初战便杀敌过万,而自损不超过两千 的将才,一个不避刀斧的直言者,两段冤案。一部大史。可叹。附上李陵生平简表:BC.99年 年少被选任为建章监,侍中。箭法很好,有其祖父的风 范,因而被称誉。汉武帝派他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腹地考察地形,没有遇到匈奴军队。回 来后拜为骑都尉,率领五千楚人,屯兵张掖,酒泉训练骑射。 BC.99年 太初四年春,李陵原本受命带领五校兵,增援李广利攻打大宛。刚 走到塞上,李广利的军队已经回来了。汉武帝更改诏命,令李陵率领五百人出敦煌迎接李广 利凯旋。 BC.98年 天汉二年九月,与韩延年领五千步兵进攻匈奴,牵制匈奴军力,以 协助李广利的西路作战。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三万骑兵,转斗杀伤敌人甚众。于是调遣左 右王庭八万人,李陵军且战且退,至长城百里处。最终因为箭矢用尽,叛徒出卖,没有援军 而战败,被敌人包围后突围失败。李陵称“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匈奴。 ”宋元钓鱼城之战 元,蒙哥汗八年(1258 年) 。 距离南宋灭亡还有 21 年, 四川合州城一时人心惶惶, 并不是因为城中居民知道将要发 生的历史,而是合州守将王坚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他杀了前来劝降的蒙古使者,当然, 这个使者本是宋人,但打狗也得看主人,叛徒虽然杀得痛快,但尾随而来的四万蒙古大军该 怎么办? 但是王坚不怕,他知道自己的城池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 早在 1242 年, 四川境内就初步建成了一套山城防御系统, 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 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 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 系。 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钓鱼城坐落在今四川省合川县城东 5 公里的钓鱼山上, 其山突兀耸立, 相对高度约 300 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 里有山 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 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为大块条石所建。坚固牢靠。城内 及城周边有大量田地和水源。使得长期坚守成为可能。再者由于四川连年兵乱,逃难者及流 卒多迁徙到此。使得钓鱼城人多兵足。守将王坚加以训练,进一步加强了守御能力。 硬件软件条件兼备,现在就要验收成果的时候了。而验收人就是蒙哥。 蒙哥,射雕英雄传男三号拖雷长子,忽必烈的哥哥。 说实话,他在小说中知名度不如老爹,在正史中知名度不如老弟。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 座钓鱼城。而在本文中,他绝对是抢眼人物。有很多戏份。只是,是个悲剧。 1259 年二月,蒙哥率军抵达钓鱼城,面对眼前这座地势非常可怕的小坚城。蒙哥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觉得对方城坚人多。斗志昂扬。他还没有领教到这些。而是因为,他 不知道从哪个门开始打。 钓鱼城城南,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与外城墙成工字型。用以阻碍城外敌军的运动。 而同时守军又可以由外城墙运动到一字城墙拒敌。在工字型的夹角处敌人被压缩得十分严 密。而一字城墙上的守军则处在夹角敌人的射击死角。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防御工事设计。 蒙哥身经百战,他知道这种城墙的厉害。他决定从西门开始。 九日,蒙军猛 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 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 从四月三日起, 大雷雨持续 了二十天。 雨停后, 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 二十四日夜, 蒙军登上外城, 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 《元史&#8226;宪宗纪》 称“杀宋兵甚众”, 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 退。 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 蒙哥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 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这一次,钓鱼城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惊 喜,或许他还想到,钓鱼城的守将叫王坚,好名字啊。如果他认识到名讳的力量。或许应该 改名叫蒙克。 蒙古军队进入中原多年,早已非那支只会骑射的草原之师。他们拥有很多很强大的攻 城器具。从很大的撞城锤到很高的云梯。但是在这里,在蜀道难的钓鱼城下,都排不上用场 1259 年二月,蒙哥率军抵达钓鱼城,面对眼前这座地势非常可怕的小坚城。蒙哥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觉得对方城坚人多。斗志昂扬。他还没有领教到这些。而是因为,他 不知道从哪个门开始打。 钓鱼城城南,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与外城墙成工字型。用以阻碍城外敌军的运动。 而同时守军又可以由外城墙运动到一字城墙拒敌。在工字型的夹角处敌人被压缩得十分严 密。而一字城墙上的守军则处在夹角敌人的射击死角。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防御工事设计。 蒙哥身经百战,他知道这种城墙的厉害。他决定从西门开始。 九日,蒙军猛 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 三 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 从四月三日起, 大雷雨持续 了二十天。 雨停后, 蒙军于西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 二十四日夜, 蒙军登上外城, 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 《元史&#8226;宪宗纪》 称“杀宋兵甚众”, 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退。 五月,蒙军屡攻钓鱼城不克。 蒙哥率军入蜀以来,所经沿途各山城寨堡,多因南宋守 将投降而轻易得手,尚未 碰上一场真正的硬仗。这一次,钓鱼城给了他一个不大不小的惊 喜,或许他还想到,钓鱼城的守将叫王坚,好名字啊。如果他认识到名讳的力量。或许应该 改名叫蒙克。 蒙古军队进入中原多年,早已非那支只会骑射的草原之师。他们拥有很多很强大的攻 城器具。 从很大的撞城锤到很高的云梯。 但是在这里, 在蜀道难的钓鱼城下, 都排不上用场。 撞城锤想推到城门前,道路太崎岖高低。那个年代又没有履带。几乎是不可能的。云 梯倒是勉强可以用,只是远不如中原大地上来的稳。宋军不费什么力,一推就倒,蒙古人倒 好,排着队的串糖葫芦让人一下推死几十号。根本划不来。只有硬上。 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 击退了蒙军一次又 一次的进攻。 蒙 哥急了,或许他觉得蒙古人不如汉人善于攻城。改派汉人千户董文蔚率所部邓州汉兵攻城。 每个时代都有汉奸,但汉奸为新主子卖力的程度是有区别的,这位董千户属于汉奸楷 模级别。史载他“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激励将士,舍生忘死与宋军苦战。但因伤亡 惨重,被迫退军。更奇特的还在后边。 董千户退了,他的侄子不干了,这位小董叫董士元(懂事元) ,其实是不懂事。他要求 代替叔父攻城,蒙哥当然很乐于看到汉将为自己卖命。于是小董率部下锐卒攻城,与宋军力 战良久,终因后援不继被迫撤还。至是,汉奸叔侄攻城队才算消停了。 蒙军不行,汉军也不行,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不得已召开军事会议,蒙将术速忽里认为, 将大军屯于坚城下十分不明智,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主力则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会 师,一举灭掉南宋。这一建议颇有后来毛泽东战略思想先师的味道。术速忽里,不愧是老狐 狸。 但是,纵横了大半个中国的蒙古诸将已经很不冷静,他们认为术速忽里的建议迂腐胆 怯。 大蒙古军怎么能在区区合州折了威风。 这些看法倒是和当年围攻李陵的匈奴诸将不谋而 合,只可惜,匈奴人想对了,而蒙古人想错了。 最终,蒙哥汗选择了错误的建议,决定继续攻城。这一决定不但牺牲了众多的蒙古士 兵,也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攻城于是继续。 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臣属)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天 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 5 个月而不能下。 汪德臣此时萌发了一个天真的想法。他单骑来到钓鱼城下,想招降城中守军,却几乎 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不知是擦破了皮感染还是信心受挫加惊吓过度,汪德臣因而患疾, 不久死去。 汪德臣何许人也,那可是被蒙哥纪碑立功的人。 (姚燧《汪忠臣神道碑》《元文类》卷六二) , , 换句话说,相当于今天的一级战斗英雄,军中表率。现在殒命城下。无论是对蒙古军的士气 还是信心都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蒙哥闻讯,数日难以进食。诸将亦皆惶惶。 蒙哥下令,如城破,屠之。 短短几个字,可以说是蒙古军军性所在。但要屠城,先要破城,这是充要条件。蒙古 军受阻五个月,南宋朝廷也得到了消息,对钓鱼城采取了大规模的增援行动。尽管为蒙古军 所阻,一直未能抵达。但钓鱼城仍然物资充足,斗志昂扬。前面讲到,钓鱼城城中有良田, 有水源。粮食补给不成问题,且一再杀伤蒙军重要将领,城内宋军精神振奋,士气澎湃。 人在信心膨胀之后难免会得意,得意之后难免会小小忘形。一日,城外的蒙军发现, 宋军似乎准备往外扔什么东西。精神紧张的蒙军赶紧戒备。 谁料,等了一会,城上掷下鲜鱼两尾,面饼百张,附言:再守十年,也不成问题。 兵法有云:杀敌为下,攻心为上。王坚显然深谙此道。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 鱼,是活蹦乱跳的四川特产本地大活鱼,饼,是城中大妈清早起来现烙热乎乎的白面饼。这 不是武器,却比武器更要命。 要知道,蒙军当时围城围得并不痛快。打不下来,又不能走。加之四川酷暑,蒙人水 土不服。军中疾病流行。有史称是痢疾。也就是拉肚子,一堆拉肚子的人, 最痛恨的是什么, 是美食不能下咽。现在来这一手,不光说明宋军有的吃,而且能吃得下去。比自己强。 军心啊,这个东西无形无质,关键时刻却能翻江倒海。蒙古人很失望,很沮丧。打了 五个月,打出对方一个兵精粮足。不能打了,实在不能再打了。 要撤退也得有理由,而蒙哥很识趣,给了大家这个理由,那就是,他伤了。 在攻城中,蒙哥也许是太激动,黄罗大伞打得位置稍微靠前了些。被宋军的“流矢”射 中。顺便提下,宋朝的军队多用神臂弓,射程约 100 米(弓箭射程待商榷) ,四川地处偏僻, 配 发 的 装备 差 不多 是 中下 水 平 。 100 米 加 居高临 下 因 素, 造 成更 远距离 的 抛 物线 , 1…2….34…58….150,差不多 150 米。 (数学不好,哪位给算算)也就是说,蒙哥激动地冲到 了距离城墙 100 多米的地方,吃了一箭。 饼,鱼,蒙哥。三股合力推了最后一把,七月,蒙军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 庆北温泉) ,蒙哥汗逝世。 开头说了,蒙哥汗戏份很多,但是以悲剧收场。只是这场悲剧因为宋军的一时兴起行 为,增添了些许喜剧色彩。我们姑且读之,多想的不要。 蒙哥汗在钓鱼城下的败亡,是钓鱼城乃至宋朝的巨大胜利。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灭 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延续 20 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汗灵 柩北还。 其次,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从云 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一路克捷,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城下。由于蒙哥之死, 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 也渡过长江北返。 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 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 最后,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1252 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 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 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 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 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 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 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 潮。 在其后的 20 年中,钓鱼城始终屹立,以一城之力延续着细弱游丝的汉族王朝。虽然对于政 权更替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始终成为蒙古人在西南的一块心病。 直到 1279 年,守将王坚及全城军民在抵抗 21 年后,开城降元。条件是不杀一人。蒙 哥汗当年发下的恶愿终究还是没有实现。 蒙古人在全世界的征战中据说杀人过亿。 凡是抵抗 过的城市全被屠城。钓鱼城是极少的例外。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时的元政权确实也已经慢慢放弃赶尽杀绝的野蛮政策。渐 渐接受汉化。这也是钓鱼城得以保全的不可不说的原因之一。 据裨史载,开城之日,全城宋军将领全部自刎,以身殉国。我愿意相信它是真的,因 为当时孱弱的汉民族太需要这种烈性。 但我又不愿相信它是真的, 中华战争史上名将忠臣流 的血已经太多。 但不管怎样,全城百姓得以保全,从极端客观冷静的角度来说,我很欣赏这些将领们 的舍身取义的同时,又给了全城居民选择的自由。你们活着吧,因为你们有权利享受坚持得 来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宁愿死去,因为我们的职责已完。(四)中日碧蹄馆之战 三眼火枪,配发 50%骑兵部队,连发多管型近战火枪。 辽东铁骑,明将李如松统率,集群冲击型装甲部队。 万历二十年, 《万历十五年》 之后五年, 大明帝国接到属国朝鲜求援, 日军二十万入寇。 在二百多年的承平之后,朝鲜军队本就孱弱的战力更是形同虚设,两个月内,京城, 开城,平壤三大城市陷落。朝鲜国王退避义州。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战国时代。现代中国不少年轻 一代对这个传奇时代的熟悉, 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于对我们自己国家历史的了解。 对于日本战 国诸将可说是如数家珍。现在,战国时代开始膨胀,向西,它的胃口,从这个鸡嘴形的半岛 开始了。 万里二十一年正月,李如松收复平壤。随后进抵开城。召开作战会议,研究下一步行 动。由于日军在丢失平壤后全线退守王京,集结军队达到 7 万人。而入朝明军总数只有四万 人。一部分明军将领认为,敌众我寡,只可智取不可强攻。而副总兵查大受为代表的将领们 则强烈要求乘胜追击,否则,日军放弃王京逃跑的话,就再难以进行歼灭。 由于意见纷争, 李如松在得不到朝鲜方面具体情报的情况下, 派遣查大受, 祖成训 (此 人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祖大寿的父亲)率军三千,向王京搜索前进,探勘地形。 历史上某些很惨烈的战役不知为什么,似乎初衷都只是侦查,不过这一次,李如松排 出的侦查骑兵却是明军的精锐。辽东铁骑。 装备了火枪和佛朗机炮的辽东铁骑堪称冷兵器时代的怪兽。 加之其常年在边关作战。 无 论是装备还是战斗经验,都达到了一个极强的程度。就是这样的三千“侦察兵”,出发了 二十七日,明军前哨游骑发现前方有小股日军运动,与此同时,日军也发现了明军,原来这 也是一支搜索部队, 由加藤光泰率领。 日军由于同样摸不清明军动向, 仓促应战, 半日下来, 明军斩首六百余。自己损伤甚少。 战果是好的,但是这一战果错误的鼓励了查大受,他认为,日军溃败之下,军心已经 涣散。而且战斗力不堪一击。很可能正在放弃王京逃窜。在轻敌和争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 查大受下令全军加速,直扑王京。 对查大受的勇气我是很佩服的,但对他的轻率判断,我很不感冒。真实情况是:日军 尚未如此不堪。 王京驻扎着日本大将小早川隆景麾下的日军主力。 在得到败退的加藤光泰的 报告后, 小早川隆景同样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这支精锐的明军骑兵, 是明军的先锋部队, 而总攻即将到来。 查大受的错误,对于战术上来说,是很致命的。但在战略上,却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 获。而小早川隆景的错误,战术上正确,战略上十分愚蠢。明军的侦查目的本来就是要摸清 王京日军的情况和动向,现在小早川等于把自己的实力和盘托出,送到李如松面前。帮助查 大受完成了此行的使命。 日军的行动能力十分强,迎着冒进的查大受,小早川只留下宇喜多秀家领少部分军队 守城。自己马上亲率主力 20000 人前去决战。 查大受在得意了一小会之后,马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面前是看不到边的日军大队。在 这里,可以对双方的军队数量做一个形象的比较。 笔者大学时新生军训人数为 1500 人,记得当年在操场上一眼望去,已经觉得很壮观, 黑压压的一大片。而全校师生总人数接近 20000 人。也就是说,两个新生训练方队遇上了全 校师生。 好在查大受马上冷静下来, 立即退守距王京五十华里的碧蹄馆。 并将随军携带的佛朗机 和火炮战车作为工事,列于外围死守。 小早川迅速指挥军队将明军包围,由于日军骑兵不多,对于查大受的防御阵,只有用 步兵发起冲锋。小早川的如意算盘是,先歼灭这支明军。以振军威,同时在明军主力到来前 占据战术上的主动 日本战国时代基本步兵单位是足轻,也就是农民募集起来的步卒。基本没有甲胄,一部分身 披竹制铠甲。防御力极弱。但队形整齐,悍不畏死,正面攻击力很强。当数千日军呐喊着冲 向明军阵地时,发现没有一个明军出来应战。取而代之的是,对面传来的震耳欲聋的巨响。 随之,日军阵地里血肉横飞。明军的佛朗机和火枪齐射。对如蚁聚前冲的日军造成了极大杀 伤。 明军中的佛郎机炮分为 5 号,其中 3 号和 4 号是属于轻型的。3 号长四五尺,装铅子 每个重 5 两 9 钱,用药 6 两;4 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 3 两,用药 3 两半。 1 号和 2 号是属于重型的,1 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 1 斤,用药 1 斤;2 号长六七 尺,装铅子每个重 10 两,用药 11 两。 各式佛郎机的射程,凡重在 70 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1、2 号佛郎机炮也可用于水 战。佛郎机炮身略大并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裹,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 5 个--子铳又称提心炮, 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在子铳内装填弹药, 轮流安入中部的长 口内发射。 佛郎机的特点是母炮和子铳分离, 它是后装炮的一种形式, 可算作后膛炮的鼻祖。 据我推测,当时轰击日军的可能是 3,4 号佛朗机。查大受领受的是侦查搜索任务。没 有必要装备太过重型的机炮,一则减缓机动性,二则没有攻坚和远程射击的需要。 虽是如此,轻中型佛朗机的威力也不可小觑,尤其是面对队形密集的日军步兵。一炮 的杀伤往往能达到十几人到几十人。冒着这样的炮火,日军凶悍的本性却被激发,只是逼近 到明军阵地前就无法再推进。烟尘弥漫中,明军的齐射暂时停顿了下来,丢下了数百具尸体 的日军刚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时候,明军骑兵出动了。 辽东铁骑主要标准配备为三眼神铳。柄长约四尺五寸,共有三个枪管,各长一尺五寸, 枪头突出,围柄而排,有准星,以燧石击锤点火的方式发射,枪管可旋转,一个枪管击发后 下一个枪管自动转到点火位置,轮流发射,平射距离可达 40 至 50 丈。 全枪由纯铁打造,重约 15 斤。子弹是类似于佛朗机子母铳的子铳那种的开花弹,内装 火药,掺有铁砂铅丸。子弹发射完毕后,亦可作为近战武器。 这是那个时代近战的终级武器,具有连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左轮手枪。子弹打完还 能抡起当铁棒用。15 斤,我记得水浒传里呼延灼的双鞭,一重 13 斤,一重 14 斤。虽然是 演义小说,但是也足可看出辽东铁骑的攻击力之强。 而且查大受显然对日军步兵阵型弱点有很深的了解。对于这种没有保护的单一步兵, 侧翼突破是最好的攻击方式。日军在遭受大型火器重击之后,再受重创,辽东铁骑从两翼穿 插,利用速度和射程。完全打乱了日军的战斗队形。日军虽然悍勇,但是在如此的劣势下, 不得不暂时撤退。伤亡数以千计。 查大受在此时证明自己除了偶尔犯错之外,仍不失为一个很优秀的将领。他命令不要 追击,退回本阵,装填子弹,整顿队形。他清楚,面对数量如此多的敌人,最忌讳的就是陷 入鏖战。只要能抵挡足够长的时间,判断出情况的李如松一定会驰军来援 他想的不错,李如松久不见回报,预感情况不妙。火速调集一千精骑,史载是李如松的私人 卫队,另有一千明军随后跟进,途中,遇到突出包围圈的查大受部下,得悉战况紧急,李如 松一面急驰向碧蹄馆解救,一面传令后队明军加速。 李如松就快到了,查大受却快撑不住了。虽然凭借武器和战术优势拼死抵抗了将近一 天,但是日军反复的冲击同样使得明军伤亡很大。弹药也消耗甚巨,情势十分危急。 好在李如松以最快速度进入战场,他首先遇到的是日军精锐,立花宗茂所部。双方展 开激战,战斗中,一员日军金盔武将。“金甲酋”(金盔金甲,史载是立花宗茂为出征朝鲜的 本部武将打造的标志性装备) 破阵直入, 直取李如松, 裨将李有升急忙护卫, 却被打落马下, 被一拥而上的日军砍为数段。 幸好最后明将李如梅一箭将之射于马下。 可见当时形势之危急。 另一员明将,游击将军李有异,在杀死日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挠钩钩下马,死于数十 长矛戳刺之下。 在一番血战后,李如松终于接应到了同时突围的查大受和祖成训。两部分明军合军向 外突围。 日军总指挥小早川隆景此时十分兴奋, 他知道明军此次入朝作战的总指挥就是李如 松,斩杀李如松,胜过十个查大受。他立即命令部队收缩,务必要全歼查大受军和前来增援 的李如松的一千骑兵。 此时日军伤亡已经超过 5000,其中损伤主要是第六军。日军的第一军,第六军皆是全 军精锐。尤其是第一军,其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也是凶名赫赫。在最开始的遭遇战中被查大 受击退的就是第一军的部队。现在,小早川隆景指挥着第六军剩下的 10000 多人,对李如松 和查大受部展开疯狂地围攻。 战斗愈加白热化,双方早乱成一团,明军的火枪火炮无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肉搏战 中,日军将领连续被击毙,包括,久野重胜(在乱军中被祖承训击毙),池边永晟(被祖承训一 刀击毙), 小川成重(死於李有异的刀下), 小野成幸(被李如柏击毙), 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 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击毙) 。日军大将小早川秀包甚至一度落 马,幸好在家臣的护卫下换马再战,避免了做刀下鬼的命运。 明军伤亡同样惨重, 不到 4000 人的部队已经伤亡过半。 李如松被部将护卫着向外突围, 剩下的明军全凭身经百战的素质和拼死战斗的决心死死挡住一波波冲向主帅的日本骑兵步 兵。 情况万分危急之下,后援终于到了,杨元率领的 1000 明军在最后关头赶到。迅速加入 战团。此时,日军虽然占得优势,但是在明军拼死作战,火器杀伤及来往冲突下,始终无法 取得胜利。杨元生力军的到来,等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之小早川隆景看到明军不 断有生力军加入,错误以为明军主力到来。自己 20000 余人尚且吃不掉对方数千人,现在明 军主力到来,战况十分不利于自己。而且自己的步兵无法列阵,在明军骑兵快速突击下始终 无法形成严密的包围圈。伤亡太大。 基于以上判断,小早川下令,日军首先退出战场。 至此,碧蹄馆遭遇战结束。明军参战 5000 人,伤亡 2000 余人。李如松卫队伤亡 200 多人。 日军在战后声称仅仅损失百余人,这在了解当时情况和后来统计看来,是不可能的, 将日军各部伤亡人数相加,再参考日军战后补充新兵人数,伤亡应在 6000 到 7000 左右。 而可笑的是,小早川隆景在事后汇报丰臣秀吉时夸言,自己打退了明军十万铁骑的进 攻。 碧蹄馆一战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遭遇战,明将查大受在稍微取得战果轻敌进击,但是引 出了此次战略行动的最终目标,王京的小早川部日军主力。可以说是完成了情报侦察任务, 只是造成的损失太大。三千铁骑,损失过半。而日军以十倍之众包围查大受部一日,无法歼 灭,导致明军后援来到,最后无奈退走。虽然杀伤过半,但是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情况,给日 军整个战局造成了负面影响。 还有一个疑问,李如松作为明军总帅,为什么只带 1000 骑兵就贸然出发? 这个问题的答案,参考资料后可以得到结论:当时明军主力与王京相距过远,且骑兵 占少数,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无法在短时间内催动大军及时赶往战场。而李如松在此时显 示了一个优秀统帅的判断力和果敢 ,否则,查大受的 3000 骑兵不保不说,日军的分布情况 也就无法得知。可以说是,李如松做出了一个利大于弊的判断。 此战后,明军野战能力之强,震动日军。不久围困王京,直至驱逐日军出朝鲜,不能 不说一次次血战后对日军心理层面的影响,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灵宝之战 开元盛世的崩塌以安史之乱为其开始的标志,而安史之乱的最高潮,个人认为,是天 宝十四年的潼关陷落。 此战之后, 大唐首都最后的拱卫就此失去, 叛军长驱直进, 长安陷落。 而潼关的丢失,是导致这一后果的最直接原因。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军直逼潼关,关中震动。大唐一时无将可用。 可不是,封常清败了,高仙芝死了。谁领兵抵抗你杀谁。郭子仪在朔方,李光弼在河 东。谁也不来趟这趟浑水。即便是不怕死想来的,也未必来得及。玄宗急了,只好去请抱病 在家的哥舒翰。 哥舒翰是个牛人,牛到什么程度,我们来小小的八卦一下。他是突厥人,父亲是安西 都护将军,赤水军使。在大唐是高级军官子弟。可惜他很不上进,一直在长安混。一般这种 人我们称之为小混混,但是哥舒翰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混混。因为他一直混到了四十多岁。 这时候,他父亲去世了,由于玩得太狠,居然不归丧。在长安被人戳脊梁。一气之下,到了 河西,在这里,他遇见了王忠嗣。王忠嗣看人很准,当然,看上他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他能读 《左传》 《汉书》 。而是因为看出他是个将才。让他做了大斗军副使。 哥舒翰有个奴仆叫左车,十六岁,力大。哥舒翰善于用枪,每每上阵追敌,到了人家 背后,先把枪搁在别人肩膀的位置,接着大喝一声,不得不承认突厥人嗓门确实够大。一喝 之下,敌人无不大惊回顾。一下就杵在尖上了。哥舒翰用力一挑,将对方腾空挑起,摔落马 下,这时候,左车就发挥作用了,下马割脑袋,这是一门艺术,不光敌人惊到,自己人也看 得心惊胆战。两人配合无间,属于唐军中数一数二的熟练工种搭档。 有一次,哥舒翰追吐蕃败军,也是倒霉,马陷到了河里,吐蕃人一看,乐了,三个吐 蕃将领挺枪来刺哥舒翰。也许是哥舒翰他老人家跑得太快,左车没跟上,反正这回就他一个 人了。但他可不是李世民,陷到河里只能大叫自己的应梦贤臣。 不过他也喊了,大嗓门再次发挥作用,一声大喝,三个吐蕃老兄惊得“拥矛不敢动”。 被追上来的唐军击杀。就是这么牛。 八卦完了,再续正题,救命稻草哥舒翰被玄宗抓住了。无奈,国家有事,天子有难, 只好出山。拜为兵马元帅。“田良丘为军司马,萧昕为判官,王思礼、钳耳大福、李承光、 高元荡、苏法鼎、管崇嗣为属将,火拔归仁、李武定、浑萼、契宁以本部隶麾下”。 其实列出这么多名字,主要是想把一个人包括在其中,火拔归仁。在不久之后,哥舒 翰会栽在他手里。 部将有了,兵马却不怎么样。河东,陇右,朔方,努刺等十二部兵二十万人。别被数量吓到 了。质量很次。河东和朔方的能征惯战的老兵已经被哥舒翰送在石堡城了。加之成分很多, 汉胡混杂,将领又多。这样的军队,被派去防守首都的最后一道屏障,可见当时的唐朝武备 之懈弛。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出发的。可是偏偏出事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触了大 霉头。 先驱牙旗撞在了城门上,“堕注旄,干折”。大不吉利!大家还没出师就遇到了这种事, 很恶心也很害怕,很类似闻太师被墨麒麟摔下来的场景。但是闻太师不怕,还要嘲笑害怕的 人。但哥舒翰怕了,因为他本来就不想去。 可惜玄宗很聪明,先把排场做足了。他登上勤政楼,目送哥舒翰的大军,还特别恩遇, 批准哥舒翰经过勤政楼时可以不下马。手段啊,谁说天宝年间的李隆基昏庸!但更过分的还 在后面,哥舒翰快出京城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文武百官排着长队,在郊外等着送他,锣鼓 喧天,旌旗蔽日。 哥舒翰的心脏承受不了了,他真的不想干了。连蜘蛛侠都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今天的这些排场不是白摆的。“翰惶恐”。 到了潼关,哥舒翰左思右想,还是向玄宗提出,自己有病,不能干。谁知得到的回复 总是,爱卿无须担心,爱卿要忧国爱君,爱卿你看,我也有病,不还是当皇帝当的好好的。 既然玄宗铁了心,哥舒翰也没办法了,但他确实有病,所以具体的军务都交托给良丘,骑兵 归王思礼管, 李承光统步兵。 俗话说, 三个和尚没水喝, 潼关的军务被这三位搞得乱七八糟。 命令无法统一,军心涣散。 这些情况哥舒翰不是不知道,但他消极怠工,懒得管。玄宗也不是不知道,但他没别 人可用。不但不能怪罪哥舒翰,还得捧着他,于是,第二年,哥舒翰封尚书左仆射,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别忘了,哥舒翰是突厥人,突厥人当宰相,在风气开放的唐代, 也是极少的。 哥舒翰虽然不想干,但安禄山想让他干,为了显示出哥舒翰的重要性,安禄山排自己 的儿子安庆绪,也就是后来的那个要了自己命的逆子。试探性的攻击潼关,哥舒翰再懈怠, 打这么个小毛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一通暴揍,安庆绪跑了。 从后面事情的发展看,安禄山这一次是蓄意的。他要加重哥舒翰在玄宗心里的地位, 为什么,因为他和哥舒翰一样,把形势看得很清楚,唐军军无战心,朝中又有杨国忠这么个 大活宝。潼关难守,而哥舒翰迟早要败在潼关。 安禄山和哥舒翰,是有仇的。史书载“翰素与安禄山、安思顺不平”安思顺也就是安禄 山的族兄。反正哥舒翰就是看不惯这一家姓安的。玄宗知道这件事, ,想要替他们和解,正 好赶上三个人都来长安,于是在命高力士在城东设宴。这三人也被邀请在席。安禄山此时发 贱了,凑到哥舒翰身边,很友好地说:我爹是胡人,我娘是突厥人,令尊是突厥人,令堂是 胡人。我们算是同族啊,我们也该亲近亲近才对。 不知是安禄山口音太重,哥舒翰没听清。还是肚子太大妨碍到哥舒翰喝酒。哥舒翰的 答话很刻薄:俗话说,“狐向窟嗥,不详”,是忘本,您既然这么看得起我,我怎么会不知道 呢。言下之意,您是正宗的胡人,我不算什么。安禄山怒了,咱俩都是胡人,你凭什么看不 起我。马上翻脸,骂道:“突厥敢尔”,要说安禄山翻脸真是比翻书还快,但哥舒翰哪是好惹 的人, 马上就想动手揍安禄山。 还好, 老奸巨猾的高力士及时目视哥舒翰, 哥舒翰也很聪明, 马上说自己醉了,借故走了,没让高力士下不来台 哥舒翰讨厌安禄山也就罢了, 连和安禄山不睦的安思顺他也不喜欢。 可见这个人脾气确实有 点怪。 安禄山反叛之后, 安思顺因为早就告发安禄山的反心而免于连坐。 现在哥舒翰得势了, 安思顺也就倒霉了。 哥舒翰假造了叛军书信送给安思顺,约他献关。又让人走露消息让事情败露,接着马 上上书,连陈安思顺七罪, 请诛之。要说哥舒翰也够狠的, 人家也没招着你,非要害人全家。 玄宗正倚重哥舒翰,自然不会顾惜安思顺这么个棋子。诏赐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死,全家流 放。 安斯顺死了,杨国忠害怕了,他素来跟安禄山不对付,所以和哥舒翰的关系还算不错。 可是现在,哥舒翰重兵在握,转眼弄死了曾经一条战线上的安思顺。不知道哪天就会轮到自 己。 说来也巧,哥舒翰身边有人提议,安禄山起兵的理由是杀杨国忠,清君侧,现在将军 您留下三万士卒守关,其余精锐返师长安,直接干掉杨国忠,让安禄山失去出师之名。就和 当年景帝杀晁错一样。我们说,这个计策很愚蠢,且不说七国当年就没退兵,安禄山的幌子 也没看透,自己还要起内讧。而且最为要不得的是,还走漏了消息,让杨国忠知道了。 杨国忠这人心眼比之安禄山,那是只小不大。安禄山还会大怒,还会骂人,杨国忠会 干嘛,打小报告!小报告内容如下:“兵法,安不忘危。大兵在潼关而无后殿,万有一不利, 京师危矣。”意思就是,让玄宗防着点哥舒翰。 不光小报告是这么打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派心腹杜乾运率军一万,屯于灞上。在哥 舒翰的后路上,埋了一颗钉子 哥舒翰看的一清二楚,要对付自己啊,那哪行啊。于是,申请把杜乾运调到自己手下,然后 谎称议事,把他骗到军中,一刀砍了。那一万人也并入麾下。 疯了,杨国忠彻底疯了,他回到家,很诚恳,也很绝望地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恐怕我 们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哥舒翰始终没有出手。杨国忠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随即上书要求哥 舒翰进兵,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哥舒翰自然不会不明白,也上书辩解,称安禄山有 诈,不能轻动。等到四方勤王兵马聚集再说。 不光哥舒翰是这么想的,也有人帮他说话,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 这哥俩有自己的私心,他们觉得哥舒翰又老又病,而且手下军队是乌合之众,战斗力 很差。叛军也知道。现在重兵集于潼关,大本营幽州空虚,自己率军直捣,可一战成功。如 果哥舒翰出潼关作战,事情就不好办了。所以也极力上书,要求固守潼关 可是, 郭子仪、 李光弼、 哥舒翰三人的战略分析终于还是比不上杨国忠每日在耳边吹的小风。 不久,让哥舒翰不知所措的事情发生了,玄宗遣使潼关,催促出战。 现在的情况是,出战,必败,这是人人皆知的。不出战,抗旨,有反意。哥舒翰必须 做这个令人绝望的选择题。 我们说,哥舒翰是良将,但不是一个有政治谋略的人。这道题如果让王忠嗣做,让郭 子仪做,甚至让安禄山做。恐怕都会得出别的答案。但是哥舒翰,选择了奉旨出战。 下面发生的场景,我小学时第一次读到,就觉得莫名压抑,直至今天,我一直将它作 为我对中国古代战争记忆的悲壮典范来收藏。 六月,引兵东进,恸哭出关。想像一下,历来用兵最讲迷信,如果谁敢在主帅拔军之 前大哭,那没什么商量,我们这正好还少祭旗的物件。可要是主帅哭呢。没怎么见过。 今天见到了,哥舒翰在军前大哭,我们可以暂时忘记他的种种缺点,包括他对安思顺 的陷害,对杨国忠的犹豫,对责任的逃避和对安禄山的姑息。只为这一哭。这是铁血男儿的 眼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这个突厥汉子,从此西别了长安的朝霞,潼关的落日。 在唐朝历史上以一种无奈的方式书写了自己的结局 安禄山派来进攻潼关的将领崔乾佑很高兴,因为哥舒翰出关了,安禄山也很高兴,因为他猜 得到,这是杨国忠干的好事。杨国忠同样高兴,因为哥舒翰要完蛋了。 哥舒翰东出潼关七十里,来到灵宝西原。这个地方地形十分险要。南边是山,北边是 河。唐军从西而来,要经过山河所夹的一条窄道,而窄道两旁的山上,叛军数千人早已等待 多时。照理说,哥舒翰应该预料到,山河之间,通道狭窄,是最容易被伏击的地形。不应该 继续前进,就算要前进,至少也要先侦察一下。但是,一生善于用兵的哥舒翰晕了,我们只 能用气数已尽来解释, 他自己在河上, 乘着船, 连岸都没上, 就大笑着判断崔乾佑军队不多。 命令大部队前进。 原文读到这里,我很想来到他的面前质问他,你凭什么认为对方军少兵弱,你之前的 谨慎判断去哪了, 你为什么要乘着可笑的船在河中轻率大笑下令, 之前的眼泪到底是什么意 思。以致于让我们想起,英格兰前任主帅麦克拉伦在下课之前最后一场比赛中,在场边撑着 那把红蓝色滑稽的大伞时的场景。道具不是关键,关键是心态已经失衡,笑柄本身不知道自 己的可笑,事后去看,已经无法后悔。我甚至怀疑,哥舒翰在朝廷和叛军的双重压力下,被 逼成了双重人格 道路很窄很难走,唐军的队列也渐渐散乱。这时,山谷伏兵出手了。 人不多,几千人。杀伤力很大,因为用了落石。巨大的石头自两山砸下,无处可避的 唐军死伤甚众。哥舒翰很愤怒,他已经渐渐失去了判断力,命令士卒拼死向两侧山上进攻, 当唐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来到山顶时, 叛军早已不知去向。 一腔怒火无处发泄的哥舒翰再整 队列,他发誓,要崔乾佑好看。 或许是为了鼓舞被落石压住的士气,又或许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哥舒翰和军 司马田良丘登上山顶,同时命令三万人夹河擂鼓,以壮军威。 这个办法很好,相当于今天的军乐队,确实能起到鼓舞士气,威慑敌人的作用。但这 个方法也很傻,因为三万人的军乐队,纯属浪费。 崔乾佑听到了震天的鼓声,他不害怕。要说这位崔将军,也是个“将才”,能想出伏兵 诱敌,这么“经典”的战术,他怎么就知道哥舒翰一定会上当。要知道哥舒翰打的仗,比他带 的兵都多。 但历史就是偏袒了这位智谋平平的崔将军。他成功了,哥舒翰通过山谷之后,被成功 的引诱到了他面前。只能说,谍报工作和心理分析起了作用,哥舒翰的处境和急躁的心态被 他抓住,这是哥舒翰的最后一战,崔乾佑捡了个大便宜,不但遇上了一位已经心态失衡的名 将,还在史书上,挨着哥舒翰,分了一套经济适用房,安了家。 在三万士卒的鼓声中,哥舒翰的前部由王思礼率领,五万精锐在前开路,十万大军紧 跟其后。次第前进。 崔乾佑早已摆好了阵势,他是这样摆的:队形前后不齐,左右散乱。旗帜没有章法, 甚至将五千陌刀手列于阵后。 唐代的陌刀手是步兵的主力,战时置于阵前,无论进攻防守,都是极其强大的武装。而 只要是初级军官学校毕业的唐将, 都知道怎么用。 而看到眼前这支完全不按规矩出牌的对手。 唐军大笑,我相信,哥舒翰也笑了。 相信读到这里,已经没有人不明白这是个圈套,我们不能不说崔乾佑的招数很幼稚, 虽然我们不是军官专业毕业,但是史书是读过的,阴谋也是见过的。比这高深复杂的军事策 略比比皆是。但就是这样的伎俩,再次骗倒了哥舒翰。 这时,唐军还没吃饭,大家很轻松的互相调侃:先把这帮乌合之众拿下,咱们再好好 吃饭。但不幸的是,这顿饭很多人是再也吃不到了 刚刚接战,情况还算正常,双方你来我往,骄傲的唐军和看起来很怯懦的叛军打的不是很激 烈。哥舒翰也很愉快,估计他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失态,哭什么,丢人。 心情渐渐愉快的哥舒翰,这时观察到一个现象,叛军的旗帜开始退却。军旗是军队的 风向标,军旗退,一般来说,军队也就要退。 你退,我就追,毕其功于一役。西固潼关,东慑诸贼。估计这样的想法在大部分人的 脑子里开始浮现,史载:“王师懈,不为备”。 松懈的哥舒翰指挥着松懈的士卒,追击着看似疲软的叛军。一切看起来都很美。 就在这时,风云突变,退却的敌人忽然不退了,回过头来看着唐军,唐军有些蒙。还 没来得及搞清是怎么回事。两侧伏兵杀出,如虎狼一般扑了过来。很多唐军还没反应过来, 已经掉了脑袋。大家都知道,人丛松懈的状态到紧张需要一个过程,正如同被晃花了的眼睛 要再次看清楚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崔乾佑没有这么耐心,你花了,我继续晃你,还要趁你 看不见踹你一脚。 唐军彻底沦为了“糖军”,在崔乾佑张开的大口入口即化。前军瞬时溃不成军。 哥舒翰并不急,因为他还有后着。 说起来,这位突厥之后的确是很热爱汉族文化,不光读了《左传》《汉书》 , ,还读了三国演 义,不过学的不是军阵权谋,而是奇技淫巧。 诸葛武侯对付孟获的画皮狮虎时隔数百年后再次出现,哥舒翰用毡布蒙住马车,画满 龙虎,金银涂色,栩栩如生。他认为,这种非常规武器能吓住敌人。 可惜,三国演义这本书不光他看过,崔乾佑也看过,而且还是个行家,哥舒翰学了一 招,他也学了一招。他学的招数是,借东风。 当然,诸葛亮的东风就算不是自己请来的,也是做了天气预报预测来的。崔乾佑没这 本事,他能搞到东风,因为现在刮得就是东风。 面对哥舒翰的机械怪兽,崔乾佑也不废话,一个字,烧!唐军面东,处在下风向。崔 乾佑将道路堆满柴草,火顺风势,吞没了哥舒翰的马车。 其实烧了也就烧了,大不了损失一些非有生力量。 但是比火更要命的,是腾起的滚滚浓烟。此时的唐军面对一再受挫的进攻,已然信心 全无。自己的杀手锏又被对方破解。实在是打击太大了。浓烟之中,对面不能辨人,于是, 可悲的一幕发生了。 唐军以为敌人趁着烟幕已经冲入自己阵中,惊慌之下,向着烟雾中的人影挥刀砍去。 其实,叛军压根没动,崔乾佑越打越灵光,对方慌成一团,我们着什么急。 烟雾渐散,气喘郁郁的唐军才发现,士兵砍了长官,弟弟剁了哥哥,同袍的战友死在 自己的手下。 还没来得及伤心,叛军又来了。唐军丢盔弃甲,向河边和山谷逃窜。前军崩溃,那可 是精锐啊, 十万后军自不用说, 连带那三万军乐队。 大规模的踩踏事故发生了, 没被踩死的, 掉进河里,没掉进河里的,被追兵杀死。“死者十一二 哥舒翰这时在干嘛?他不是神,没法控制已经无救的局面,只得与手下百余骑,逃往潼关。 好不容易逃到河边的唐军,终于看到了希望。有百艘运粮船泊于岸边。 有船,大家自然要上,十万余人,一百余艘船,大家可以算一下,一条船要装一千人,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真装这么多人,船肯定无法负荷。怎么办? 事实证明,很快,大家就无需为这个问题着急了,因为船自己沉了。别忘了,这可是 运粮船,本身已经满满当当,唐军士卒又一窝蜂的争抢上船。顷刻间,水没过船舷,船毁人 亡。 船没了,河还是要过的,在生死关头,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多士兵把自己的矛和 盾绑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简易筏,用手划着下了水。这种类似拼装上路机动车的装置自然没 有安全性可言,很多直接就沉了。没沉的也沦为漂靶,也被追上来的叛军一通乱射,浮尸满 河。 已经溃不成军的唐军,哭着喊着,声震旷野。好不容易逃到潼关前,问题又来了。 潼关城坚沟深。所谓沟,就是有防御性的壕沟,而且潼关的沟跟别处还不太一样,里 外三层,特别宽特别深。到什么程度?宽两丈,深一丈。 跑在最前面的唐军转眼掉入沟中,没摔死的还想往上爬,马上被随后掉下来的人马压 住,惨剧一再发生,须臾之间,第一道沟就被填满,随后人马就从其上践踏而过。下一道沟 再次重复相同的过程,再下一道亦然。 二十万人出关,最后逃回来的,除了与百骑先退的哥舒翰,只有八千余人。 仗打完了,主要责任人哥舒翰跑了,先前的泪水,笑声,大意,紧张,都已无关紧要。 军队没了,说什么也晚了。 但是哥舒翰不这么想,他还想反攻。他逃到潼关以西的关西驿,张出榜文,收罗败军。 正在他忙乎的时候,手下的番将火拔归仁来了,一脸紧张地对哥舒翰说:“贼至矣,请公上 马。”一天之内数次上当的哥舒翰完全不介意再上一次当,被骗上了马。 出门才发现,火拔归仁的手下百人已经把驿馆围住。哥舒翰这时才醒悟,大喝叱问。 但英雄末路的喝声再也吓不倒谁。火拔归仁倒也客气,对这位曾经的上司还算给面子。马上 率领众人跪下请罪,劝道:二十万人一战覆没,您还有什么面目见天子?不如投降吧。 在战术上昏了头的哥舒翰在名节问题上却还未糊涂,当即拒绝,并且准备跳下马。火 拔归仁此时采用了两种方法阻止哥舒翰。第一,他马上命人抓住哥舒翰的脚,并用绳子栓在 了马肚子上,第二,他提起了两个人:高仙芝,封常清。 栓住了脚的哥舒翰不吃这一套,大义凛然的说:“吾宁效仙芝死,汝舍我。”很有气节! 但是别高兴的太早,因为后面发生的事,让人有纠结到错乱。 哥舒翰逃不能逃,死也不能死。 (其实可以咬舌,他忘了)和其他被控制的唐将一起送 到了洛阳。从他之前的表现来看,下面应该走的程序是这样的: 劝降,骂贼,再劝,再骂,贼怒,斩首。 很悲壮也很标准的结尾,可惜,事情并非如此。 从心理角度分析,如果哥舒翰一心求死,在从潼关到洛阳的漫漫长路上,他完全有机 会。但现在他完完整整的到了洛阳。事情就可以看出一些征兆了。 不错,说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明白了,他投降了。 哥舒翰的心里到底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我们无从了解。妄加猜测又有失严谨。从 我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姑且先将当时的场景如实记叙,供大家自行判 断。 安禄山很得意,这个看不起自己的突厥人今天成了阶下囚。于是质问道:你不是看不 起我吗,现在怎么样? 哥舒翰做了两个举动,伏地,谢罪,还说了一番话,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对这番话的记 载稍有不同,但意思大致一样,前半段是恭维:陛下您是圣人,我有眼不识泰山。 后半段是求饶,为了保命:现在李光弼在常山,李~在东平,鲁炅在南阳。您不必劳 师动众,我一封信就能招降他们。 事实证明,哥舒翰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没人搭理他,等来的只是三封斥责的回信。 哥舒翰混到现在,实在是有些凄惨,但更凄惨的是得意洋洋准备邀功的火拔归仁。安 禄山对他的评价是八个字:“背主忘义,吾不尔容”。还是个倒装句。句子倒装了,人头落地 了。“斩之”。 哥舒翰最终还是没有活下来,起初安禄山看在他往日的名望,还拜他做司空,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虽然是空衔,但志气已无的哥舒翰倒也自在。等到安庆绪兵败洛阳,看他看烦 了,没有他老子那样的耐性,“乃杀之”。 历史终于还是在扭曲中结束了这位大唐名将的一生,留下了很多不可解的疑问。以至 于我写的也很纠结, 往往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人性的复杂在哥舒翰身上体现的很透彻。 或许, 这就是最真实的历史吧。 西屠石城取紫袍的哥舒,终于还是回到了石堡城,回到了数万军魂身边。 。 用一首八十年代生人熟悉的电视剧《珍珠传奇》的片尾曲,稍改几字,结束此篇:风 云起,波澜急,哥舒泪悲泣……望断西京留传奇。 是啊,望断西京留传奇睢阳之战 谈睢阳之战,无可避免的就要推出第一主角:张巡。 睢阳之战的高潮在睢阳,而其前奏在雍丘。因为在安史之乱的第二年,也就是天宝十 五年,张巡来到了这个不算很大的县城。 张巡之前的官职是真源令,但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县令突然发现,自己没法干了,当然, 不是被撤职,而是因为他升官了。 升官自然值得庆幸,但张巡的这次升迁却比较特殊。他是被逼的。 逼他的人叫杨万石,时任谯郡太守。也就是张勋的顶头上司。杨万石此时已经不是国 家编制的干部,因为他投降了安禄山,献了谯郡。他不想吃国家的几千石俸禄了,他想要追 求自己爹妈对自己的期许,万石。 已经不是编制内的杨万石逼迫还是编制内的张巡做自己的长史,也就是副手。还给了 他一个光荣的任务:“西迎贼”。 杨万石是不想给大唐干了,张巡还想干。他从杨万石那里出来,带着手下径直往西而 去。不是去迎贼,而是要去杀贼。 当然,在出城之前,还不能暴露。这里是杨大人的势力范围,稍有异动,下面的计划 也就白搭了。 张巡若无其事的出了城门, 若无其事的缓马西行到了真源, 也就是自己的地盘。 脱离了监控范围,马上变卦。史载:“巡至真源,帅吏民哭于玄元皇帝庙”。这句很好 理解,这是任何一个军事行动之前都要进行的政治思想工作。当时的场景也一定十分感人。 但是,玄元皇帝是谁?怎么还有庙宇祭祀? 这里就涉及唐朝政府的一项贯穿全代的思想追溯工程。唐朝统治者为了突出自己的神 秘性和传承。一直奉老子为先祖。于乾封元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二年正月加 尊号&大圣祖&三字,天宝八载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 张巡率众在这位比李隆基,李世民,李渊打包在一起还要伟大的先祖面前进行了誓师 仪式。起兵讨贼。史载:“吏民乐从者数千人”。基本上真源县的主要力量都跟随张大人参军 了。 人马有了,根据地却不能就近选在真源,这里是投敌的杨万石治下,实在不够安全。 于是,张巡决定,带着精兵千人先西至雍丘,其他人众随后。在这里,张巡遇到了第一个战 友:单父尉贾贲。 安史之乱席卷大半个中国,很多郡县官吏逃离自己的治所。也有一些根据战略形势需要,带 着军队转移打游击。贾贲就是从山东转战河南。在他来到雍丘时,雍丘令令狐潮已经叛国, 而且为新主子立了一功,击破淮阳救兵,俘获数百人,关押在雍丘城内。 可就是这数百人,在令狐潮离开雍丘去请功的时候,杀了守卫,控制县城,搞得令狐 潮有家不能回,老婆孩子也不要了,自己跑了。 贾贲的游击队正好少一个根据地,令狐潮跑了,他正好捡了便宜。 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就在张巡与贾贲合兵雍丘之后不久,复仇的令狐潮卷土重来,带 了叛军的精锐部队进攻雍丘。贾贲新根据地的房子还没住暖,就死于出城的第一战。 贾贲死了,张巡还在,而且事实证明,他比贾贲难对付百倍。 令狐潮打败了贾贲,却败给了张巡,无奈退兵,仇只报了一半。 张巡现在是雍丘的最高军事长官兼最高行政长官,反正,是这里官最大的。没人了。 但他觉得还不够,名分还不够。于是又自称吴王先锋使,也就是当时河南都知兵马使吴王李 ~的先锋。 吴王没意见,像这种起兵为国的官员,越多越好,你不自称我还打算封你一个呢。手 下也没意见, 之前张大人的长史是伪职, 我们沾不了光。 现在是名正言顺, 打起仗来也有劲。 输了,那是为国尽忠,赢了,那就能封妻荫子。跟着张大人干,没错! 想法很好,事实很残酷。因为令狐潮又来了。 这回人多,四万。雍丘城中一时人心惶惶。虽然也算是正规军,但小小的雍丘,面对数万叛 军,不能不给人以卵击石的感觉。 大家很慌,张巡不慌,因为他对眼前的状况有自己的分析。叛军人数多,固然是优势, 但难免会有轻敌情绪。要打就趁对方立足未稳,一战挫其锐气。然后就好办了。 张大人发话了,手下也就定心了。张巡派一千人守城,另一千人分为几队。开城突击 而出。叛军还在扎营造饭,修筑工事。先看见城门开了。脑子快的马上觉得不对劲,脑子慢 的还以为要开门投降。谁知道,城里杀出一帮不要命的,快马利刃,人挡杀人,锅挡砸锅。 张巡一马当先, 专挑薄弱处冲杀,一阵混乱过后,叛军被迫后退。张巡人马不损,安然回城。 暂时安全了,可是叛军毕竟有四万人,也不是四万个木桩子。令狐潮搞明白状况之后, 很生气。怎么不按规矩来呢。你们不守规矩,我守规矩。于是,第二天雍丘军民发现,城池 四周,很规矩的摆了上百门大炮。所谓大炮,其实也就是抛石车。说白了还是冷兵器。 为了血昨日之耻,叛军玩命扔石头,几百斤的大石头满天乱飞,一时间:“楼堞皆尽”。 对抗大威力远程武器,张巡也有一套,他命人在城墙上树起木栅防御。大石头砸不够坚固的 雍丘城墙可以,遇到张巡的木制装甲,由于缓冲,全部失去了威力。 大炮不行,还得人上。要说人还是比石头好使。叛军直冲到城下,开始登城。对付爬 城的敌人,最有效的方法无非是往下扔东西,冷的有石块木桩,热的有开水滚油;硬的有飞 箭投枪,软的有沥青泥浆。最缺德的还有滚烫的大便,烫不死你也恶心死你。 张巡扔的东西上面都没有,但是也很缺德:灌了油脂的干草。烧起来那叫一个快,一 个猛。 人避火是本能,邱少云那样的毕竟是极少数。叛军也是人,所以他们又退了。 上面烧着,下面也没闲着,叛军退回来刚要喝口水,张巡来了,操起家伙要打,张巡 走了。准备吃饭,张巡来了,冲出去一看,张巡走了。回来一看,饭凉了。 不光饭吃不好水喝不好,觉也睡不好。刚躺下,门就被人踹开了,一通乱砍,还没等 你穿上衣服,人又走了。搞得大家都抱怨放哨的,放哨的也很无辜, 说,我没看见城门开啊, 谁知道怎么过来的。 城门确实没开,人家是从城上用绳子坠下来的。不怪你。 打了两个月,来回折腾三百多回,雍丘军民“带甲而食,裹疮复战”。打得令狐潮没办法,只 好用了最后一招,撤退。 别急,撤退也别想安生,你想打你就来了,你不想打就能走?张巡乘胜追击,“获胡兵 两千人而还”。 令狐潮蚀了老本,但是他还会出场,马上就回来。 同年,长安陷落,受到鼓舞的令狐潮兴高采烈的再次来到雍丘,这回,他学聪明了, 你张巡能打,我不跟你打,先围四十天再说。 令狐潮打仗不行,围城的技术却相当高,城里与外界的联络完全中断。以至于唐玄宗 跑到了四川,张巡也一点不知道。 张巡不知道,令狐潮知道,而且他还要让张巡知道。皇帝都跑了,你还打什么啊。连 夜写了封信,派人送进城中,大意就是你投降得了,迟早的事。 张巡看了信,没吱声,给手下的高级军官传阅了一遍。不是为了动摇军心,而是为了 让一些人自己现形。 果然,有六位站出来了,官都还不小,史书载:“官皆开府,特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虫虫杀手大战自然传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