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现在R2戈尔加涅牧场风脉泉版的泉数值靠图一还靠谱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6739|回复: 51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150积分24256精华0UID6020681帖子金钱77285 威望2
永久禁止访问
UID6020681帖子威望2 多玩草782 草信仰力74
只有这么点钱也没办法……汉化版的金钱地址和日版有区别,日版是7A,7B 汉化版是69 6A
全改为FF才65535
(197.09 KB, 下载次数: 1160)
07:37:14 上传
下载次数: 1160
虽然说只修改那么一点,但是有空我会研究下具体代码,毕竟日站也没多少金手指,也就金钱而已
65535虽然少了点,但是貌似钱太多也就不好玩了,对吧……
本人是汉化版,自己亲测有效……但是问题是我不确认是否每次变更金钱数就会变更数值位置,不保证你们一定能用,所以请先备份你们的存档。
(197.21 KB, 下载次数: 1269)
08:02:27 上传
下载次数: 1269
使用方法就是用SDF导出汉化版的存档,然后打开 点下SAVE0.BIN就完成修改了。
记得你钱在65535前用65535的存档,钱在65535后用9999999的存档。当然不想那么多也行,自己输入代码去,地址我已经贴出来了
切记:使用前先备份自己的存档,本人不保证不死机不毁档,虽然我不死机……谁叫金钱变化后,存档地址也发生变化了呢……存档修改器是用一粒米饭大神的金手指做的,感觉不错,是以前金手指和WINHEX的结合,可以很好的观测数据的变化。为什么不直接给存档?种地这玩意,初始比较好玩吧……而且名字也自己取比较好对吧
本帖最后由 天路上的积 于
08:10 编辑
你的贴子很不错。推荐一下! O(∩_∩)O.
总评分:&金钱 + 180&
讨厌……再看,就把你吃掉哦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70积分5506精华0UID9069712帖子金钱5981 威望0
Lv.7, 积分 5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94 积分
UID9069712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信仰力0
68或者6B也改成FF吧
:就是因为钱少于65535的时候直接修改死机,我才改出65535,然后赚点钱去查找地址啊。发现地址变换了很多啊&
:那 68,69,69改成7F 96 98 呢?&
&金钱最高42亿,但是9999999好看……&
&直接死机了……读档时死机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70积分5506精华0UID9069712帖子金钱5981 威望0
Lv.7, 积分 5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94 积分
UID9069712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信仰力0
放弃了,什么时候ntr能支持本机直接的内存读写和写入就方便了。期待啊
:这个需要有人写插件才行&
:可以么?不是只能导出内存到SD卡么?要么通过电脑调试程序去修改内存。可以本机直接查看和修改内存地址么?&
&ntr不是一直都可以?&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802精华0UID帖子金钱2841 威望0
Lv.5, 积分 18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信仰力0
天路上的积 发表于
只有这么点钱也没办法……汉化版的金钱地址和日版有区别,日版是7A,7B 汉化版是69 6A
全改为FF才65535
求一个 交叉领域计划或机战ux修改器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2973精华0UID4732724帖子金钱6438 威望2
Lv.6, 积分 29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27 积分
UID4732724帖子威望2 多玩草10 草信仰力3
有没有可能通过修改存档达到一脚踏多船
&这结婚关系没有固定的数值可以查找,比较困难啊&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285精华0UID帖子金钱6706 威望2
Lv.5, 积分 1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5 积分
UID帖子威望2 多玩草0 草信仰力0
这游戏要逐步改,不能一步到位,65535后你去卖掉点东西,第二天保存后导出,重新搜址,就可以改到,同理可以改到42亿。
这游戏不同等级金币后面带的代码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魔君2013 于
22:20 编辑
&物品的起始地址是多少?&
&大大 这一长串的物品代码是如何使用的呢?&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1285精华0UID帖子金钱6706 威望2
Lv.5, 积分 1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5 积分
UID帖子威望2 多玩草0 草信仰力0
M-牧场物语:起源的大地 中/日版 金币 男/女初始存档【CIA】&&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120积分96291精华0UID帖子金钱151361 威望11
Lv.13, 积分 962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709 积分
UID帖子威望11 多玩草1925 草信仰力111
支持积神└(^o^)┘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60积分2542精华0UID帖子金钱11572 威望0
Lv.6, 积分 25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376 草信仰力0
汉化版的存档编号是多少呀,是 ?为什么我找不到呢,的确是保存了!奇怪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50积分2108精华0UID帖子金钱14140 威望0
Lv.5, 积分 2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2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信仰力0
好像不错的样子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40积分272精华0UID帖子金钱642 威望0
Lv.4,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信仰力0
木马直接给我删了{:26_2850:}
_(:з」∠)_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100积分8793精华0UID帖子金钱85741 威望12
用户已被封禁
UID帖子威望12 多玩草2548 草信仰力540
楼上说的没错,要分步改的。地址变化像是在原地址上扩增字节。。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40积分475精华0UID帖子金钱782 威望0
Lv.4, 积分 4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5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信仰力0
我用SDF不能导出存档,这是怎么回事?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70积分5556精华0UID4719738帖子金钱42901 威望0
Lv.7, 积分 55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44 积分
UID4719738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信仰力0
读档就死机怎么办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99积分34785精华0UID帖子金钱133336 威望0
Lv.10, 积分 347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215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218 草信仰力6
mark一下。。。
一路有你,感恩相伴
3DS任豚之证
3DS区专属勋章
2015论坛年度勋章
放肆青春,就要多玩
阳光,沙滩,还有那大椰树~
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么
没时间了快上船!
有西瓜,才叫夏天!
让我带你一起浪~
广场八卦员
广场八卦员
爱蜂蜜的小维尼
YY论坛外管
YY论坛外管
打开任意门来到你身边
手机论坛勋章
APP发帖双倍积分,登陆即送勋章!
猴年新春勋章
猴年大吉,猴年行大运!
365天!天天有你
连续签到1年即可获得
2016论坛年度勋章
爱·游戏,好·多玩~
新年汪汪旺旺!
2018论坛APP年度盛典!
狗年新春勋章
参加2018狗年论坛相关APP活动有机会获得
马年新春勋章
手机APP马年迎春,马上有钱!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当前位置: >>
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 1. 简释下列概念: 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 “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 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 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 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 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 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 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 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 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 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 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 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在这种 体制下, 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它以单个经济单位 (居民户、 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 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 察对象, 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 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 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 “是什么”和“为什么” ,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 善恶的评价。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 “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 内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 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 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 需求、 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 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2. 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 象? 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消费这 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 ,即根据预算约束, 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 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等。 3. 经济物品是指(D)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 缺的物品。 4.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B) 。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 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 5.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B ) 。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 只有减少 Y 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 X 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 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6.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 。 A.1982 年 8 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 10%;B.1981 年失业率超过 9%;C.联 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 30000 美元。 7.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B )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 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 8. 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 有没 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 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 答:经济理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 个人利益或利己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 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利益的所谓最优方案。 在日常生活 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是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 是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极大。总之,人们无论从 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一切头脑正常的 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 行为。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因为如果 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 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 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话, 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 当然, 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所 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 ,就是这样的人。可见,如果我们说, 理性行为不应当是自私自利及损人利己的行为, 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范性的而 不是实证性的了。因为这种说法实际上已包含着认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不 好的”“不应当的”“非理性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了。 、 、 习题二 1. 简释下列概念: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 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 : 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 数量的变化。 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规律: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 的条件下, 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 即商品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 数量的变化。 性需求的价格弹: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 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 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供给弹性: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均衡价格: 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 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供求规律:指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 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2. 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 ⑴ 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 ⑵ 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 ⑶ 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⑷ 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 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 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 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 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 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 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 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 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 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 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 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3. 假设一个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 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 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 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 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P C A E D1 D2 O F D B Q如上图,D1、D2 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 于点 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 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 E。这里,D1 之斜 OA OC 率 绝 对 值 K1 = , D2 之 斜 率 绝 对 值 K 2 = , 显 然 , OB OD OC OA + AC OA + AC ? AC OA K2 = = & = = K1 ,即 D2 斜率绝对值较大。 OD OB ? DB OB ? DB + DB OB EB 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 E 处, D1 之弹性系数 Ed 1 = , D2 之弹性系数 EA ED EB FB ED FD FB FD Ed 2 = 。因 EF∥OC,故 = , = ,则 Ed 1 = , Ed 2 = ,显 EC EA FO EC FO FO FO FB FD 然 & ,故 Ed 1 & Ed 2 。 FO FO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 D1 的弹性系数值 Ed1 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 (坡度较陡) 的需求曲线 D2 的弹性系数 Ed2。 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P C A E D1 e2 D2 O F D e1 B Q 如上图,D1、D2 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点 E。在 E 点 D1 的切 线为 e1、D2 的切线为 e2。显然,D1 切线 e1 的斜率小于 D2 切线 e2 的斜率。而需求 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 Ed = dQ P 1 ? = ,在 D1、D2 交点 E,虽然它们具有相 dP dP Q dQ同的坐标位置,即有相同P与Q的数值,但由于 D1 切线 e1 的斜率小于 D2 切线 e2 的斜率,因此 D1 的弹性大于 D2 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 4. 下图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P F e d J O a I K b G c H Q⑴试比较 a、b 和 c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⑵试比较 a、d 和 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⑴用 Ea、Eb 和 Ec 分别代表 a、b 和 c 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 aK JO bG JO cH JO Ea = = , Eb = = , Ec = = aF JF bF JF cF JF 因而 Ea=Eb=Ec ⑵用 Ea、Ed 和 Ee 分别代表 a、d 和 e 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 aK IK dG IG eH IH Ea = = , Ed = = , Ee = = aF IO dF IO eF IO 又由于 IK & IG & IH 因而 Ea〈Ed〈Ee 5.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轿车一类高级消费品应 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轿车这类高级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 办法。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 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 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 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生产 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轿车 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6. 什么是蛛网模型?蛛网模型的形式和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有什么 关系?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蛛网模型现象在现实生产中是很少存在 的? 答:一些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在长期中常会表现出周 期性的循环波动。 用动态分析方法说明这一现象并考察其最终均衡状态实现情况 的理论被称为“蛛网模型” ,因为在“价格――产量”坐标系中,这些商品的价 格――产量波动的轨迹象蛛网形状。 蛛网模型的形式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系数有关: ①如果商品的需 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系数相等, 则市场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偏离均衡后价 格和产量将按同一幅度不断波动,永远达不到均衡状态。由于这种波动始终沿一 个封闭环路循环不已,所以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封闭式蛛网” ;②如果商品的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价格和产量会以越来越小幅度波 动,直到均衡时为止。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收敛式蛛网” ;③如果商品的需求 价格弹性系数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则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在时间序列中会越来 越偏离均衡位置而呈发散图形状,故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发散式蛛网” 。 蛛网模型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很严格,包括产品不易储存,市场信息极不灵 通,生产者对产品的预期价格和需求一无所知,只能把目前价格作为下期产量的 依据,但这种非理性预期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这种蛛网模型所描述的现 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 7. 某君对消费品 X 的需求函数为 P = 100 ? Q ,分别计算价格 P=60 和产量 Q=900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答:由 P = 100 ? Q ,得 Q = (100 ? P) 2 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一般地表述为 Ed = dQ P P 2P ? = 2(100 ? P) × (?1) × = 2 dP Q (100 ? P) P ? 100当 P=60 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2P 2 × 60 Ed = = = ?3 P ? 100 60 ? 100 当 Q=900 时, P = 100 ? Q = 100 ? 900 = 100 ? 30 = 70 ,故此时需求价格弹 性系数为2P 2 × 70 14 = =? P ? 100 70 ? 100 3 8. 甲公司生产皮鞋,现价每双60美元,某年的销售量每月大约1000 0双,但其竞争者乙公司在该年 1 月份把皮鞋价格从每双65美元降到55美 元,甲公司2月份销售量跌到8000双。试问: ⑴这两个公司皮鞋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皮鞋价格不变)? ⑵若甲公司皮鞋弧弹性是-2.0,乙公司把皮鞋价格保持在55美元,甲 公司想把销售量恢复到每月10000双的水平,问每双要降价到多少? Ed =答:由题设, PX 1 = 60, QX 1 = 10000, PY 1 = 65, PY 2 = 55, QX 2 = 8000 ,则 ⑴甲公司和乙公司皮鞋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E XY = = ?QX ( P 1 + PY 2 ) / 2 QX 2 ? QX 1 PY 1 + PY 2 ? Y = ? ?P (QX 1 + QX 2 ) / 2 PY 2 ? P 1 QX 1 + QX 2 Y Y 8000 ? 10000 65 + 55 4 × = ≈ 1.33 55 ? 65 10000 + 8000 3⑵设甲公司皮鞋价格要降到 PX2 才能使其销售量恢复到 10000 双的水平。因 PX 1 = 60 ,故 ?PX = PX 2 ? PX 1 = PX 2 ? 60' 又 ?QX = QX 2 ? QX 2 = 10000 ? 8000 = 2000 , Ed = ?2.0由 Ed =?QX PX 1 + PX 2 ? ,即 ?PX QX 1 + QX 2?2.0 =2000 60 + PX 2 × PX 2 ? 60 8000 + 10000?18 × ( PX 2 ? 60) = 60 + PX 2得 PX 2 =18 × 60 ? 60 18 × 59 = ≈ 53.68 (美元) 18 + 1 19 QX = 40 ? 0.5 PX9. 假设:⑴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⑵Y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⑶X与Y的需求曲线在 PX = 8 的那一点相交;⑷在 PX = 8 的那个 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1/2。请根据上 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的需求函数。 答:由假设⑴,当 PX = 8 时, QX = 40 ? 0.5 × 8 = 36 ,则由假设⑶,知 Y 之需 求曲线通过点(36, 8), 同时, 在点(36, 8), 之需求弹性为 Edx = ?0.5 × X8 1 =? , 36 91 1 1 8 1 8 则由假设⑷, ? = ? ? ,得 Y 之需求曲线的斜率 K y = × (?9) × = ?1 9 2 K y 36 2 36于是,据假设⑵,由点斜式直线方程得商品 Y 之需求曲线为Px ? 36 = (?1) × (Qx ? 8)即 Qx = 44 ? Px 10. 在商品 X 市场中,有 10000 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d = 12 ? 2 P ;同时又有 1000 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 s = 20 P 。 ⑴推导商品 X 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⑵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商品 X 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 均衡点。 ⑶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⑷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 2 个单位, 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⑸假设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了 40 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 图上予以表示。 ⑹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 X 征收 2 美元的销售税,而且对 1000 名销 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何影响?实际上谁支付了税 款?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多少? ⑺假设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 X 给予 1 美元的补贴,而且对 1000 名商 品 X 的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什么影响?商品 X 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答: ⑴商品 X 的市场需求函数 D = 10000d = 10000(12 ? 2 P ) = 120000 ? 20000 P 商品 X 的市场供给函数 S = 1000 s = 1000 × 20 P = 20000 P ⑵见下图⑶由 D=S,即 120000 ? 20000 P = 20000 P 120000 得 P= =3 40000Q = 20000 × 3 = 60000⑷此时个人需求函数变为 d ' = d + 2 = 12 ? 2 P ? 2 = 14 ? 2 P 市场需求函数相应变为 D ' = 10000d ' = 10000 × (14 ? 2 P) = 140000 ? 20000 P 于是,由 D‘=S,即140000 ? 20000 P = 20000 P
得 P= = = 3.5 40000 2 Q = 20000 × 3.5 = 70000 ⑸此时个人供给函数变为 s ' = s + 40 = 20 P + 40 市场供给函数相应变为 S ' = 1000 s ' = 1000 × (20 P + 40) = 20000 P + 40000 于是,由 D=S ,即 120000 ? 20000 P = 20000 P +
得 P= =2 40000‘Q = 20000 × 2 + 40000 = 80000⑹征收 2 美元销售税会使每一销售者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且移动的垂直距离 等于 2 美元。 此时个人供给函数变为 s& = 20( P ? 2) = 20 P ? 40 市场供给函数相应变为 S & = 1000 s& = 1000 × (20 P ? 40) = 20000 P ? 40000“ 于是,由 D=S ,即 120000 ? 20000 P = 20000 P ?
得 P= =4 40000Q = 20000 × 4 ? 40000 = 40000即这一征税措施使均衡价格由 3 美元上升为 4 美元,均衡销售量由 60000 单位减少到 40000 单位。 尽管政府是向销售者征收税款,但该商品的消费者也分担了税额的支付。在 政府向销售者征税后,消费者购买每单位商品 X 要支付 4 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 3 美元,单位产品实际支付价格比征税前多了 1 美元。同时每单位时期仅消费 40000 单位的商品 X,而不是税前的 60000 单位。销售者出售每单位商品 X 从消 费者手上收到 4 美元销售款,但仅留下 2 美元,其余的 2 美元作为税金交给了政 府,单位产品实际得到价格比征税前少了 1 美元。因此在政府征收的这 2 美元销 售税中,消费者和销售者实际各支付了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税额的负担由消费 者和销售者平均承担的。 政府征收的总税额每单位时期为 2× 美元。 ⑺1 美元补贴会引起每一生产者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且移动的垂直距离为 1 美元。 此时个人供给函数变为 s&' = 20( P + 1) = 20 P + 20 市场供给函数相应变为 S &' = 1000 s&' = 1000 × (20 P + 20) = 20000 P + 20000‘ 于是,由 D=S“ ,即 120000 ? 20000 P = 20000 P +
得 P= = 2.5 40000Q = 20000 × 2.5 + 20000 = 70000即这一补贴措施使均衡价格由3美元降到2.5美元,均衡产销量由60000单位 增加到70000单位。 尽管这一补贴是直接付给了商品X的生产者,但是该商品的消费者也从中得 到了好处。消费者现在购买每单位商品X只需支付2.5美元,而不是补贴前的3美 元,并且他们现在每单位时期消费70000单位而不是60000单位的商品X,其消费 者剩余增加情况如下:在给补贴前即价格是3美元,产量是60000时,消费者剩余 是: (6-3)×600元;在给补贴后即价格是2.5元,产量是70000时, 消费者剩余是:(6-2.5)×7500元,故消费者剩余增加: 00=32500美元。 习题三 1. 简释下列概念: 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 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 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 线。 边际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 1 单位 X 物品就 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 Y 物品,这两者之比率,即 X 对 Y 的边际替代率。 2.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有了三个轮子, 那么当你有 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会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 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 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 (或 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数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 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 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 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 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这里不能说第四个 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 3.假定某消费者只买 X、Y 两种商品,试用文字和图形说明当他购买时情况MU X MU X 为 PX 超过 PX ,而总支出水平和 PX、PY 又既定不变,则他应当多买些 X而少买些 Y 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答:因为总支出水平和价格既定不变,为分析方便计可假定 PX=PY,预算线 AB 也就随之确定,并且 AB 与 Y 轴、X 轴都成是 45°角。如下图所示。Y A Y1 Y2 Y3C D EⅢ Ⅱ ⅠOX1 X2X3BX AB 总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设为Ⅲ。另外,无差异曲线Ⅱ的效用小于Ⅲ 的效用,Ⅰ的效用小于Ⅱ的效用。AB 与Ⅰ交于 C 点,与Ⅱ交于 D 点。C 点的 X 商品量为 OX1, 点的 X 商品量为 OX2, 点的 X 商品量为 OX3。 商品的量在 C、 D E Y D、 E 各点依次为 OY1、OY2、OY3。 在 E 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亦即MRS XY = ? MU X MU Y = PX PY MU X PX & MU Y PY dY MU X PX = = dX MU Y PY所以,在 C、D 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大于预算线的斜率,即 MRS XY =所以,MU X MU Y MU X MU Y & 在 & 的情况下,C 点处在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PX PY PX PYⅠ上。如果多购(OX2- OX1)单位 X 商品,少购(OY2- OY1)单位 Y 商品,消费者 就处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Ⅱ上 D 点。如果再购买(OX3- OX2)单位X商品,少购 买(OY3- OY2)单位 Y 商品,消费者将达到最大满足,并处于既定预算支出和价 格水平下效用最高的无差异曲线Ⅲ上的 E 点。 从经济意义上,也可以简答如下:由于假定 PX=PY,因此,MUX&MUY,这时消 费者若将一部分用于购买 Y 的货币转向购买 X,则由于多买 X 而增加的效用会大 于由于少买 Y 而损失的效用,从而使总效用增加。 4.某 消 费 者 购 买 X 和 Y 两 种 商 品 , 其 消 费 形 式 已 满 足 下 述 条 件 :MU X MU Y = PX PY 。若 PX 下降,PY 保持不变,又假定 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Y 的购买情况如何变化? 答: 由题设知,原来该消费者的消费已处于均衡状态。可设预算方程为 PX ? X + P ? Y = M 。 Y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 对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 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因此现 在商品X价格下降(设为PX1),虽然X商品的购买量会增加(设为X1),但由于X 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消费者用于X商品的支出还是减少了,即PX?X>PX1?X。 这样,在收入(M)不变的情况下,由预算方程易知用于购买Y商品的支出(PY?Y) 应该增加了,同时PY又保持不变,Y商品的购买量也就会增加。 5.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 120 元, 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 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 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消费者得到 120 元作因 煤气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示。 答:该消费者处境改善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 120 元补贴后,可以多消费电 来替代煤气消费,由于电价不变,他完全可以用多消费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如 果煤气价上涨 100%,电价也上涨 100%,他处境就不会改善,如下图所示。 电(Y)A1 A Y2 Y1E2 E1 U2 U1OX2 X1 B’B1B 煤气(X)在图中, 代表原来的预算线, ’代表煤气涨价 100%但未给补贴的预算线, AB AB 该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应该正好是原预算线 AB 横轴截距的一半。A1B1 代表煤气 涨价并给了 120 元补贴后的预算线,由于煤气涨价 100%,这样该消费者仍要消 费数量 X1 的煤气,就必须支出 240 元,而现在给 120 元补贴,与原来自己用于 煤气的支出 120 元加在一起正好是 240 元,因而仍可以消费数量为 X1 的煤气。 ’ 故 A1B1 必和 AB 相交于原均衡点 E1,又由于电价未变,因而 A1B1 必和 AB 平行,在 A1B1 预算线上, 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均衡点 E2, E2 点上, 在 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为 U2, 大于在原来均衡点 E1 得到的效用 U1,从图中可见,该消费者会用多消费电来代 替煤气的消费,煤气消费量由 X1 减少到 X2,而电的消费量由 Y1 增加到 Y2。 6.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 U = 4 X + Y ,原来他消费 9 单位 X,8 单位 Y,现在 X 减到 4 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 Y 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答:当X=9,Y=8时, U = 4 X + Y = 4 × 9 + 8 = 20 当U=20,X=4时,由 U = 4 X + Y 得, 20 = 4 4 + Y ,进而可得,Y=12 可见,当X减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4 7.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XY ,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 Y 上?答:设商品X的价格为PX,商品Y的价格为PY,收入为M。 ?U ?U 由效用函数 U = XY 4 ,得 =Y4, = 4 XY 3 。 ?X ?Y 他对 X 和 Y 的最佳购买的条件是,MU X MU Y Y 4 4 XY 3 = 即为 = PX PY PX P Y 变形得 把 PX X =PX X =1 PY Y 41 PY Y 代入预算方程 PX ? X + P ? Y = M ,有 Y 41 PY ? X + PY ? Y = M 4 4 PY ? Y = M 5 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8. 设无差异曲线为 U = X 0.4 ? Y 0.6 = 9 ,PX=2 美元,PY=3,求: ⑴X、Y 的均衡消费量; ⑵效用等于9时的最小支出。 答:⑴ 由效用函数 U = X 0.4 ? Y 0.6 ,可得,MU X = ?U ?U = 0.4 X ?0.6Y 0.4 , MU Y = = 0.6 X 0.4Y ?0.4 ?X ?Y于是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 可化为 PX PY0.4 X ?0.6Y 0.6 0.6 X 0.4Y ?0.4 = 2 3 将此方程与 X 0.4 ? Y 0.6 = 9 联立,可解得X=9,Y=9。 ⑵此时最小支出=PX?X+PY?Y=2×9+3×9=45(元)。1/ 3 1/ 3 9.已知某君消费两种商品 X 与 Y 的效用函数为 U = X ? Y ,商品价格分别为 PX 和 PY,收入为 M,试求该君对 X 和 Y 的需求函数。 答:根据题意,预算方程为 PX ? X + PY ? Y = M ,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2 1MU X PX = ,可得 MU Y PY1 ?3 3 X Y P Y P 3 = X ,即 = X 1 2 X PY 1 3 ?3 P Y X Y 3将之与预算方程联立,可得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 X =M ,对Y的需求函数 2 PX 为Y =M 。 2 PY10.行政配给制是计划经济一大特色,试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这种 制度会减少消费者效用。 答:行政配给制之所以会减少消费者效用,是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消费者无 法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按自己偏好自由选购消费品。举个例说,假定某单位给其 职工分发价值 100 元人民币的年货,一种办法是给每个职工发 5 斤油,10 斤猪 肉(共值 100 元),另一种办法是把 100 元钱发给每个职工,让他们根据自己需要 选购商品,显然,后一种办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向前一种行政配给制就 无法使职工更大满足,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偏好不一样。这种情况用无差异曲线图 形表示,就是无差异曲线未能和预算线相切。 11.某消费者今年收入 11000 元,明年收入 12600 元,他可以以 5%的市场利 率借贷款进行消费。 (1)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 (2)若利率上升至 6%,画出新的预算约束线。 (3)若他不能以任何利率借款,但可以以 5%的利率放贷,画出他的跨时期预 算约束线。 (4)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上升后储蓄会增加的现象。 答:(1)根据题意,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今年消费,则消费金额共有 I 12600 I1 + 2 = 11000 + = 23000 ,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明年消费,则消费金 1+ r 1 + 0.05 额共有 I 2 + (1 + r ) I1 = 12600 + 11000 × (1 + 0.05) = 24150 ,这样,就可画出下列跨时 期预算约束线。 明年消费M’ M AON”N’ N今年消费在图中,OM=24150,ON=23000,MN 是预算约束线。 (2)若利率上升至 6%,新的预算约束线为 M’N’,OM’=× 1.06=24260,ON’=/1.06≈)若他不能借款,但可以以 5%的利率放贷,则跨期预算约束线为 MN”,其 中 OM=24150,ON”=11000。 (4)利率是资金借贷的价格,利率上升表示现期(假定是今年)消费相对于 下期(假定是明年)消费来说,其代价或成本上升了。因此,消费者会减少现期 消费,增加下期消费,即用明年消费来替代今年消费,这样储蓄便会增加。这就 是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同时,利率上升,会使消费者实际财富增加,因此消费 也会增加,但现期储蓄相应减少。这就是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利率上升对现期 消费与下期消费的影响即价格效应是前述两种效应的合成。一般说来,在通货膨 胀不严重的国家,实际利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大 于收入效应,就是说,储蓄会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多数消费者会以期待未来更 多的消费而减少当前消费以增加储蓄。 12.一个消费者在考虑要不要花一笔 2000 元的钱去买股票。 如果他一年中估 计有 25%的概率赚进 1000 元,有 75%的概率亏损 200 元。再假定这笔钱存银行的 话,年利率是 5%,试问该消费者如果是风险规避者、风险爱好者或风险中立者, 对购买股票会作何决策? 答: 该消费者在有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和无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是 相等的,即 0.25××200=100 元等于 =100 元。但当他是 风险规避者时, 会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大于在风 险条件下股票收益的期望效用, 因而不会去买股票。 相反, 当他是风险爱好者时, 他会去买股票。如是风险中立者,则可能去买也可能不去买股票。 习题四 1. 简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指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 系。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种典型的齐次生产函数,由柯布和道格拉斯在 1928 年研究美国 1899 年到 1922 年间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 时提出的生产函数,其形式是 Q = AK α Lβ ,这里 A 代表技术水平,K、L 分别代 表资本与劳动, α 、 β 是系数。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一种普遍经济现象,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 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 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 减。 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 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 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 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等成本线: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 要素组合的轨迹。 扩展线(扩展轨道) :是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 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2.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 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 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 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 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 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 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 经固定下来, 即厂房、 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 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 (报 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 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 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变化, 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 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 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 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 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同时面临要 素报酬递减现象。 3. 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假定生产某产品要用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价格相等,则该生产者最 好就是要用同等数量的这两种要素投入。 ⑵两种要素A和B的价格如果相等,则产出量一定时,最低成本支出的要素投 入组合将决定于等产量曲线斜率为-1之点。 ⑶假定生产X产品使用A、B两要素,则A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的使用量增加。 ⑷在要素A和B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的边际产量是3,B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 位要素A的价格是5,B的价格是4,由于B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如减少A的使用量 而增加B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量。 (5)扩大企业规模,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答:⑴不对。厂商生产一定产量使总成本最小的条件是花费每1元钱购买的 两种生产要素所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即MPA MPB = ,当PA等于PB时,均衡条件 PA PB变为MPA=MPB,而这不等同于A=B。例如对于生产函数 D = f ( K , L) = KL ? 0.2 K 2 ? 0.4 L2 , MPL = K ? 0.8 L ,MPK = L ? 0.4 K ,当PA=PB时, 由均衡条件,MPL=MPK,即 K ? 0.8 L = L ? 0.4 K ,可知 K = 相等。 ⑵对。产出既定时使成本最小的条件可以写成 ? 则?dB MPA PA = = ,如果PA=PB, dA MPB PB 9 L ,K与L的投入量并不 7dB dB = 1 ,即 = ?1 ,此均衡点即为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1的点。 dA dA ⑶不对。当要素A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厂商会多使用相对便宜的要 素A,少使用相对昂贵的要素B,即用要素A来替代要素B。同时由于产量效应,厂 商对各种要素使用量都将较前增加。基于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的综合作用,要素 B的使用量并不一定增加。 ⑷不对。由题设,知MPB MPA 2 3 & ( & ) 。这意味着多花1元钱买进要素B所 PB PA 4 5能增加的产量,小于少花1元钱使用要素A所减少的产量,也就是说,为了补偿1 元钱买进A所损失的产量,所需增加使用的B所费将大于1元钱,因而增加要素B 使用量而同时减少要素A使用量将会使总成本增加而产量不变,而并不能够以更 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的产量。 (5)不对。扩大企业规模,固然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各个企业的生产究 竟要多大规模,才有规模经济效益,要由产品本身性质决定。如一个钢铁厂,几 百名职工规模,通常难有规模经济效益,但一个理发店,也许几十名职工就够大 了,可见,不是任何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企业管理成本会上升,也 可以抵消扩大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 4.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有何区别? 答: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而范围经 济是指有的企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 产和成本的优势。可见,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同;前者指利用相同的设备或相 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 而后者指大规模生产相同产品而形 成的经济。2 2 5. 某厂商使用要素投入为x1程x2,其产量函数为 Q = 10 x1 x2 ? 2 x1 ? 8 x2 ,求x1和x2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 2 10 x1 x2 ? 2 x12 ? 8 x2 8 x2 答:x1 的平均产量函数为 APx1 = = 10 x2 ? 2 x1 ? x1 x1 2 ? (10 x1 x2 ? 2 x12 ? 8 x2 ) = 10 x2 ? 4 x1 ?x1 2 10 x1 x2 ? 2 x12 ? 8 x2 2 x2 = 10 x1 ? 1 ? 8 x2 x2 x2x1 的边际产量函数为 MPx =1x2 的平均产量函数为 APx =22 ? (10 x1 x2 ? 2 x12 ? 8 x2 ) x2 的边际产量函数为 MPx2 = = 10 x1 ? 16 x2 ?x26.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L3/ 8 K 5 / 8 ,又设PL=3元,PK=5元,试求: ⑴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的L与K的数值。 ⑵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 答:⑴厂商生产既定产量使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满足 MPL PL = MPK PK3 ?5 5 5 3 ?3 对于生产函数 Q = L3/ 8 K 5 / 8 ,有 MPL = L 8 K 8 , MPK = L8 K 8 ,代入均衡条 8 8 件,得 3 ?8 8 L K MPL 8 P 3 = = L = 3 3 MPK 5 8 ? 8 PK 5 LK 855简化得,K=L 代入产量 Q=10 时的生产函数 Q = L3/ 8 K 5 / 8 = 10 ,求得 L=K=10 此时最低成本支出为 TC=3L+5K=80 ⑵厂商花费既定成本使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要求满足 上小题已求得,K=L 将其总成本为 160 元时的成本方程 3L + 5 K = 160 ,求得 L=K=20 此时最大产量为 Q = L3/ 8 K 5 / 8 = 20α β q = Ax1 x2 ,r1、r2 为x1和x2的价格,试求该产品的扩展线。 7. 设生产函数为MPL PL = MPK PK答:由生产者均衡条件α β Aα x1 ?1 x2 r = 1 α β ?1 Aβ x1 x2 r2MPx1 MPx2=Px1 Px2,得简化得,α x2 r1 = ,即 α r2 x2 = β r1 x1 β x1 r2可知,该产品扩展线为 α r2 x2 ? β r1 x1 = 0 8. 已知生产函数 Q = L2 / 3 K 1/ 3 ,证明: (1)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受报酬递减律支配。 答:(1)由题设 Q = f ( L, K ) = L2 / 3 K 1/ 3 ,可得f (λ L, λ K ) = (λ L) 2 / 3 (λ K )1/ 3 = λ L2 / 3 K 1/ 3 = λ Q故该生产过程规模报酬不变。 (2)假定资本 K 不变(用 K 表示),而 L 可变, 对于生产函数 Q = L2 / 3 KMPL =2 1 ?1 K 3L 3 31/ 3,有 ?MPL 2 1 ?4 = ? K 3L 3 & 0 ?L 9 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 L 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 量是递减的。同样,可证明资本边际产量也是递减的。 可见,该生产函数表明的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支配。 9. 设生产函数为 Q = 2 L0.6 K 0.2 ,试问: ⑴该生产函数是否为齐次函数?次数为多少? ⑵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当 ⑶假如L与K均按其边际产量取得报酬, L与K取得报偿后有多少价值剩余? 答:⑴ 由题设 Q = f ( L, K ) = 2 L0.6 K 0.2 ,可得 f (λ L, λ K ) = 2(λ L)0.6 (λ K )0.2 = λ 0.8 L0.6 K 0.2 = λ 0.8Q 故该生产函数为齐次函数,其次数为0.8。 ⑵根据⑴题 f (λ L, λ K ) = 2(λ L)0.6 (λ K )0.2 = λ 0.8 L0.6 K 0.2 = λ 0.8Q 可知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 ⑶对于生产函数 Q = 2 L0.6 K 0.2 ,有MPL = 2 × 0.6 L?0.4 K 0.2 = 1.2 L?0.4 K 0.2 MPK = 2 × 0.2 L0.6 K ?0.8 = 0.4 L0.6 K ?0.8这里的剩余产值是指总产量减去劳动和资本分别按边际产量取得报酬以后 的余额,故剩余产值 = Q ? L ? MPL ? K ? MPK = 2 L0.6 K 0.2 ? L ?1.2 L?0.4 K 0.2 ? K ? 0.4 L0.6 K ?0.8 = 2 L0.6 K 0.2 ? 1.2 L0.6 K 0.2 ? 0.4 L0.6 K 0.2 = 0.4 L0.6 K 0.2 = 0.2Q习题五 1.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D) 。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 生产规模。 2. 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 。 A.固定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 3. 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 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C) 。 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D.上 述任意一种。 4.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5.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A) 。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 TC 曲线的切点上,AC(D) 。 A.是最小;B.等于 MC;C.等于 AVC+AFC;D.上述都正确。 7. 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投 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 那么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 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 那么成本曲线的又是 怎样的? 答: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 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这就是所谓要素报 酬递减规律。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 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 U 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 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举个例说,假定生产某产品使用一定资本设备,其固 定成本为 120 元,使用 1 单位劳动时的成本假定为 60 元,生产量为 4 件,则每 件产品平均成本 AC=AFC+AVC= FC/Q+VC/Q=120/4+60/4=45 元。使用 2 单位劳动时 假定成本为 120 元(单位劳动价格不变) ,产量假定为 10 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10 - 4=6 件 。 产 品 平 均 成 本 为 AC= AFC+AVC=120/10+120/10=24 元 , MC=ΔC/ΔQ=(240-180)/(10-4)=10 元。再假定使用 3 单位劳动的成本为 180 元,并假定产量为 12 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MPL=12-10=2 件,这时产品平均 成 本 为 AC=120/12+180/12=10+15=25 元 , 这 时 产 品 的 边 际 成 本 为 MC=ΔC/ΔQ=(300-240)/(12-10)=30 元。可见,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 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都会先降后升。如果 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一开始就向右上倾斜(即 上升) 。 8. 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可假定是 U 形?为什么 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仅有一点才 和短期平均成本相等? 答: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所以会呈 U 形,是因为,根据要素报酬递减 规律,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 到一定阶段, 该要素 (如劳动) 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 当要素报酬递减时, 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 降再上升的 U 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所以也会呈 U 形,是因为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 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 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 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 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 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的不断增加,再增加产量会使长期平均成本 最终转入递增。 平均成本SAC1 T1 SAC2 SAC3 T2 B T3 O SAC4 A T4LAC产量作为包络线的 LAC 曲线上的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 SAC 曲线相切,但 LAC 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 SAC 曲线之最低点构成的。事实上,在整个 LAC 曲线上,只 有一点才是某一特定的 SAC 的最低点。具体说(见上图) :⑴只有 LAC 曲线本身 的最低点(即 LAC 从递减转入递增之转折点)T3 与相应的 SAC3 相切之点才是 SAC3 之最低点,因 T3 点是呈 U 形的 LAC 曲线之最低点,故过 T3 点作 LAC 曲线的切线 的斜率为零;又因 SAC3 与 LAC 相切于 T3,故 SAC3在 T3 点的切线的斜率也为零, 故 T3 也是呈 U 形的 SAC3 的最低点。⑵当 LAC 处于递减阶段时,即 T3 的左边部分, LAC 曲线各点与各 SAC 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 SAC 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 或者说有关 SAC 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的右边和下面。LAC 与 SAC2 切于 T2, 因 T2 点位于 SAC2 之最低点 B 的左边,即该产品的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平均 成本递减)阶段,因而 LAC 曲线上的 T2 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负数,故 SAC2 曲线在 T2 点的斜率也是负数,故位于 T3 点(LAC 之最低点)左边之 LAC 上的各个点都不 是有关各 SAC 曲线之最低点。⑶当 LAC 处于递增阶段时,即 T3 的右边部分,LAC 曲线各点与各 SAC 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 SAC 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 或者 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之左边和下面。 位于 T3 右边的 LAC 与 SAC4 的切点 T4,因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平均成本递增)阶段,故 LAC 曲线上的 T4 点 的斜率为正,故也是 SAC4 上的一点 T4 的斜率也是正数,由此可知 T4 点不是 SAC4 的最低点。 综上所述, 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 也只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 9. 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 AC 与平均可变成本 AVC 越来越接 近? 答:因为平均成本系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之和,即 AC=AVC+AFC, 故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差为平均固定成本,即 AVC=AC-AFC。而当产量增 加时,每单位产量分摊到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即 AFC 越来越小,因此,AC 与 AVC 之差越来越小,表现在图形上这两条曲线越来越接近。 10. 在本章图 5-6 中,为什么 S、A 和 A'都在同一垂直线上? 答:(a)图中 S 点是 STC1 所对应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1 和长期总 成本曲线 LTC 的相切之点,这样在对应产量 Q1 下,该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与 长期总成本相等,即 STC1=LTC。 同时,在产量 Q1 时,可知该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亦相 等,表现为在(b)图中的 A 点, SAC1 (STC1 LTC ) = LAC ( ) Q1 Q1再次,在产量 Q1 时,该生产规模的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也相等, 表现为在(b)图中的 A'点, SMC1 ( dSTC1 dQQ =Q1) = LMC (dLTC dQQ =Q1)实际上,在(b)图 A 点上,SAC1 和 LAC 之值都是(a)图中原点 O 与点 S 所联成 的直线的斜率;在(b)图 A'点上,SMC1 和 LMC 之值又只是(a)图中过公切点 S 所 作 STC1 和 LTC 这二条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11. 假定其企业将生产一件售价为 10 美元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 本为 5000 美元,该产品每件可变成本为 5 美元。试向该产品生产多少时正好无 盈亏? 答: 由于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正好无盈亏, 可设该产量为 Q, 10=5+5000/Q, 则: 得 10Q=5Q+5000,因此,Q=1000。 即产量这 1000 单位时正好无盈亏。 10KL 12. 对于生产函数 Q = ,在短期中令 PL=1,PK=4,K=4。请: K+L ⑴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⑵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10KL 40 L 答:⑴由生产函数 Q = 以及 K=4,得 Q = K+L 4+ L 因此 L =4Q ,代入成本方程得 40 ? Q 4Q + 16 40 ? QTC = PL L + PK K = L + 4 × 4 =总成本函数从中得AC = TC 4 16 = + Q 40 ? Q Q VC 4 = Q 40 ? Q平均成本函数AVC =平均可变成本函数MC =dTC d 4Q 160 ? 4Q + 4Q 160 = ( + 16) = = 2 dQ dQ 40 ? Q (40 ? Q) (40 ? Q) 2边际成本函数⑵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其一阶导数值为零,即( 4 16 + )' = 0 40 ? Q Q 化简得,4 ?16 = 2 ,得 Q=80 2 (40 ? Q) Q4 16 + = 0.1 40 ? 80 80 160 = 0.1 (?40)2当 Q=80 时, AC = 当 Q=80 时, MC =可见,短期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13. 对下表填空: (单位:美元)Q0 1 2 3 4 5 6 7TC50 70 100 120 135 150 160 165FCVCAFCAVCACMC答:根据各种成本的相互关系,表中数字将是(小数值取一位) Q TC FC VC AFC AVC AC 0 1 2 3 4 5 6 7 50 70 100 120 135 150 160 165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0 20 50 70 85 100 110 115 50 25 16.7 12.5 10 8.3 7.1 0 20 25 23.3 21.3 20 18.3 16.4 70 50 40 33.8 30 26.6 23.5MC 20 30 20 15 15 10 514.2 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 MC = 3Q ? 8Q + 100 ,若生产 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 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 可变成本函数。 答:由边际成本函数 MC = 3Q 2 ? 8Q + 100 积分得TC = Q 3 ? 4Q 2 + 100Q + a (a 为常数)又因为生产 5 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 595 即 得595 = 53 ? 4 × 52 + 500 + aa=70 TC = Q 3 ? 4Q 2 + 100Q + 70 AC = TC 70 = Q 2 ? 4Q + 100 + Q Q则,总成本函数 平均成本函数 可变成本函数VC = Q 3 ? 4Q 2 + 100Q AVC = VC = Q 2 ? 4Q + 100 Q平均可变成本函数15.0.5 0.5 已知某厂商长期生产函数为 Q = 1.2 A B ,Q 为每期产量,A、B 为每期投入要素, 要素价格 PA=1 美元, PB=9 美元。 试求该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 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答:由生产者均衡条件MPA PA = ,得 MPB PB1.2 × 0.5 A?0.5 B 0.5 1 = 1.2 × 0.5 A0.5 B ?0.5 9 化简得A=9B(1)将(1)式代入生产函数 Q = 1.2 A0.5 B 0.5 ,得Q = 1.2(9 B )0.5 B 0.5 = 3.6 B化 (2)简得B=Q 3.6代入(1)式,得Q = 2.5Q 3.6 将(2)(3)代入成本方程,得 A = 9× LTC = PA A + PB B = A + 9 B = 2.5Q + 9 × Q = 5Q 3.6即该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LTC = 5Q 。由此求得长期平均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为 LAC=LMC=5。 习题六 1.简释下列概念: 完全竞争: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类型,它需要具备下列四个特 征:①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②产品 同质无差异。③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④信息充分。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 于产品单价销售数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 总产销量,也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收益: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会计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正常利润: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 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额。 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由 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 MR=MC。 垄断:指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条 件下,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自然垄断:指由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引起的垄断。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 和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们的成本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 加,即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在这些行业,很容易形成自然垄断。 垄断势力: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 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 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厂商短期均衡:指在短期生产规模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变动可变要素实现 利润极大或亏损极小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 MR=MC。 厂商长期均衡:指在长期厂商通过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实现利润极大的均 衡状态,要求满足 MR=SMC=LMC。 行业长期均衡:指在长期通过每个厂商对其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不再扩 大或收缩生产规模)以及整个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充分调整(不再有新厂商进入或 原有厂商退出)后的行业均衡状态,对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行业来讲此时所有厂 商都不盈不亏,超额利润为零。 2.利润最大、 亏损最小的原则为什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理?为什么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定理可表述为 MC=P? 答:边际收益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收益,而边际成本 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 因此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时,增加生产就可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而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 产就会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减少生产就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只有当边际收 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才能最大或亏损才能最小。 MR=MC 定理还可用微分法证明:π = TR(Q) ? TC (Q) dπ dTR dTCdQ = dQ ? dQ= MR ? MC利润极大化时,要求dπ = 0 ,因此有 dQ 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就是给定价格,即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理可以 表述为 MC=P。 3.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且有 P=AR=MR? 答:按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每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接受者,他改变销售量 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按既定市场价格可出售任何数量商品,既 不要降价,也不能提价,如果稍有提价,销售量便降为零。因此,单个厂商面对 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 并且由于产品价格不随销售量而变 化, 因此, 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即平均收益。 4.厂商的 MC 曲线在产量增加时常可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向上倾斜。市场供给 曲线是在单个厂商的 MC 曲线基础上作出的,为什么当产量增加时,市场供 给曲线从不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 答:市场供给量是由该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而成的。而单个厂商的 供给函数或者说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 这条供给 曲线由该厂商边际成本(MC)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段 构成。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条件是 P=MC,可是,当 P&AVC 时,厂商 将停止生产,因此,只有 AVC 曲线以上的那段 MC 曲线(即 MC 和 AVC 两线交点以 上的那段 MC 曲线)才能代表厂商提供不同产量所要求的价格水平。成本理论告 诉我们,尽管 MC 曲线和 AVC 曲线都呈 U 形,然而,MC 曲线只能在递增时才会和 AVC 曲线相交(交点上 AVC 达最小值) 。因此,无论是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还 是市场的供给曲线都不可能画成先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 5.为什么企业在短期内亏本还会继续经营?企业短期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 关门?企业能否长期亏本经营? 答:在短期内,企业产品价格如果低于平均成本,便已亏本,但只要价格还 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仍可继续经营。因为当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如生 产则在补偿全部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亏损减少一些。只有当 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 企业才应关门歇业。 当然, 这是短期的情况, 在长期, 以利润为追求目标的企业决不能亏本经营。在长期,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的区别,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如果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就应当歇业。 6.解释为什么垄断企业总在需求曲线上弹性充足的地方进行生产。 答:这里所谓弹性充足是指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 的情况。由公式 MR = P(1 ? 1 ) 知,当弹性系数等于 1 时,垄断厂商销售产品的边际收益为零; Ed当弹性系数小于 1 时,即弹性不足时,边际收益为负。如果厂商在需求曲线上弹 性不足的地方进行生产,则生产越多,总收益就越小,只有在弹性充足地方进行 生产,边际收益才是正的,追加产量总收益才会增加。 7.试说明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距会随产量增大而增大。 答: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科,因此,价格下降,产量增加时,边 际收益下降比价格下降得更多,即边际收益曲位于需求曲线左下方。假定价格 10 元时售 2 单位,价格 9 元时售 3 单位,这时,虽然增加出售的第 3 单位产品 可获 9 元的收益,但原来 2 单位产品现在都按 9 元出售,这就使企业在原来 2 单位商品上每单位损失 1 元,故总收益增量即边际收益为 9-1×2=7 元,这 9 元(价格)和 7 元(边际收益)之间的差距会随着价格下降和产销量增大而增大, 这 个结论还可通过一个假设的简化模型加以说明: 设需求函数为 P = a ? bQ (a&0,b&0),则 TR = PQ = (a ? bQ)Q = aQ ? bQ 2 , MR = a ? 2bQ ,这样, P ? MR = (a ? bQ) ? (a ? 2bQ) = bQ ,因为假定 b&0,所以 当 Q 增大时,(P-MR) 之值就越来越大。 8.为什么垄断企业不能把产品价格任意抬高? 答:从理论上讲,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 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惟一卖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企业任 意提价,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厂商看到 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垄断企业的产品没有良好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其 它厂商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企业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 场被相似替代品夺走;同时国家也会对垄断企业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 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因此垄断企业不 能把产品价格任意抬高。 9. 与产品销售相比,劳务的销售中价格歧视的现象更普通,如医疗服务可 按人们收入的不同收取不同的的费用;交通运输服务可按年龄不同分别进行定 价。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劳务销售中价格歧视之所以更普遍是因为:第一,劳务市场比产品市场 更易分割,因为劳务是给每个人提供服务的,很难象产品市场那样把定价低的产 品拿到定价高的地方出售。例如,医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药方,不能适用于别的 病人;第二,劳务市场比产品市场更有不同需求弹性。例如,收入越高的人,医 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就越小,有了病,医疗费用即使高也非治疗不要可。又如,交 通运输服务中,年龄不同的人,需求弹性就不同,比方说,如果坐车的费用高, 年轻人就可能步行,但老年人非坐车不可。3 2 10.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成本供给函数为 STC = 0.1Q ? 2Q + 15Q + 10 ,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是指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的产 量,它可以由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一段来表示。 由题意可知, AVC = VC = 0.1Q 2 ? 2Q + 15 Q dAVC =0 dQ欲求 AVC 的最小值,只要令 即 0.2Q ? 2 = 0 ,得 Q=10 当 Q≥10 时,MC≥AVC故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 P = MC = 0.3Q ? 4Q + 15(Q ≥ 10) 或Q = S =4 + 1.2 P ? 2 0.6 从上已知,当 Q=10 时,AVC 最小,其值为 AVC = 0.1× 102 ? 2 × 10 + 15 = 5 ? 4 + 1.2 P ? 2 ?S = 于是短期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 0.6 ?S = 0 ? ( P ≥ 5) ( P & 5)11. 某 成 本 不 变 的 完 全 竞 争 行 业 的 代 表 性 厂 商 的 长 期 总 成 本 函 数 为 LTC = q 3 ? 60q 2 + 1500q ,产品价格 P=975 美元。试求: a) 利润极大时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b) 该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和厂商产量。 c) 用图形表示上述(1)和(2)。 d) 若市场需求函数是 P = 9600 ? 2Q ,试问长期均衡中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 数是多少? 答 : 由 题 设 LTC = q 3 ? 60q 2 + 1500q , 可 得 LAC = q 2 ? 60q + 1500 , LMC = 3q 2 ? 120q + 1500 (1) 利润极大时要求 P=LMC,即 975 = 3q 2 ? 120q + 1500 ,解得 q1 = 5 , q2 = 35 利润极大还要求利润函数的二阶导为负。已知利润一阶导数为 dπ = MR ? LMC = P ? LMC = 975 ? (3q 2 ? 120q + 1500) dqd 2π 故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为 2 = (975 ? 3q 2 + 120q ? 1500) ' = ?6q + 120 dq当 q1 = 5 时,d 2π = ?6 × 5 + 120 = 90 & 0 ,故 q1 = 5 不是利润极大化产量 dq 2 d 2π = ?6 × 35 + 120 = ?90 & 0 ,故 q2 = 35 是利润极大化产量 dq 2当 q2 = 35 时,此时平均成本 LAC=352-60×35+ 利润π=975×35-625×35=12250 (2) 由于该行业是成本不变行业,可知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LRS 是一条水平 线,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是最低平均成本,令 LAC 的一阶导数为零,即 (q 2 ? 60q + 1500) ' = 2q ? 60 = 0 求得 q = 30 ,由此得最低平均成本 LAC = 302 ? 60 × 30 + 1500 = 600 ,可见, 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产量为 q = 30 ,产品价格 P=600 C LMC LAC975 600 625O530 35Q(3)若市场需求函数是 P = 9600 ? 2Q ,则行业长期均衡产量为 600=9600-2Q, 即 Q=4500,由于代表性厂商产量 q = 30 ,故可知该行业长期均衡中厂商数 n= Q 4500 = = 150 q 30 12. 假定一个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 P = 50 ? 3Q ,成本函数为 TC=2Q,求 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答:由题设 P = 50 ? 3Q ,得 TR = PQ = 50Q ? 3Q 2 , MR = 50 ? 6Q 又 TC=2Q,得 MC=2 利润极大时要求 MR=MC,即 50-6Q=2,得均衡产量 Q=8 于是,价格 P=50-3Q=50-3×8=26 利润π=TR-TC=26×8-2×8=192 13. 设 垄 断 者 面 临 的 需 求 函 数 和 成 本 函 数 分 别 为 P = 100 ? 3Q + 4 A ,C = 4Q 2 + 10Q + A ,这里,A 是垄断者的广告费用支出。求解利润极大时的产量Q、价格 P 和广告费用 A 值。 答 : 由 题 设 垄 断 者 面 临 的 需 求 函 数 为 P = 100 ? 3Q + 4 A , 则 边 际 收 益MR = 100 ? 6Q + 4 A又知, C = 4Q 2 + 10Q + A ,则 MC = 8Q + 10 利润极大要求 MR=MC,即 100 ? 6Q + 4 A = 8Q + 10 也即90 ? 14Q + 4 A = 0…………(1)再构造利润函数 π = TR ? TC = PQ ? (4Q 2 + 10Q + A)= (100 ? 3Q + 4 A )Q ? (4Q 2 + 10Q + A) = 90Q ? 7Q 2 + 4 AQ ? A 令 π 对A的偏导数为零,即 得2Q = A?π 2Q = ?1 = 0 ?A A …………(2)解方程组(1)、(2)得A=900,Q=15 把A=900,Q=15 代入 P = 100 ? 3Q + 4 A 中得P = 100 ? 3 × 15 + 4 900 = 1752 14. 已 知 垄 断 者 成 本 函 数 为 TC = 6Q + 0.05Q , 产 品 需 求 函 数 为Q = 360 ? 20 P ,求:(1)利润最大的销售价格、产量和利润。 (2)如果政府试图对该垄断企业采取规定产量措施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 能达到的产量水平,求解这个产量水平和此时的价格,以及垄断者的利润。 (3)如果政府试图对垄断企业采取限价措施使其只能获得生产经营的正常利 润,求解这个限价水平以及垄断企业的产量。 答:(1)由题设 TC = 6Q + 0.05Q 2 ,得 MC = 6 + 0.1Q 又由 Q = 360 ? 20 P ,得 P = 18 ? 0.05Q 进而 TR = PQ = (18 ? 0.05Q )Q = 18Q ? 0.05Q 2 , MR = 18 ? 0.1Q 由利润极大条件 MR=MC,得 18 ? 0.1Q = 6 + 0.1Q 解得 Q = 60 , P = 18 ? 0.05 × 60 = 15π = TR ? TC = 15 × 60 ? (6 × 60 + 0.05 × 602 ) = 900 ? 540 = 360(2)该企业要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就要让价格等于边际成 本,即 P=MC,亦即 18 ? 0.05Q = 6 + 0.1Q 解得 Q = 80 , P = 18 ? 0.05 × 80 = 14π = PQ ? TC = 15 × 80 ? (6 × 80 + 0.05 × 802 ) = 1120 ? 800 = 320(3)该企业若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即不能有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则必须P=AC 从 TC = 6Q + 0.05Q 2 中得 AC = 6 + 0.05Q 令 P=AC,即 18 ? 0.05Q = 6 + 0.05Q 解得 Q = 120 , P = 18 ? 0.05 ×120 = 12 15. 某垄断者的一家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在两个彼此分割的市场出售, 产品的 成 本 函 数 和 两 个 市 场 的 需 求 函 数 分 别 为 : TC = Q 2 + 10Q , q1 = 32 ? 0.4 P , 1q2 = 18 ? 0.1P2试问: (1)若两个市场能实行差别定价,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 和利润;并比较两个市场的价格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2)计算没有市场分割时垄断者的最大利润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并与(1) 比较。 答:(1)方法 1:通过构造分割市场时的总利润函数并求导来求解。 由需求函数 q1 = 32 ? 0.4 P ,得 P = 80 ? 2.5q1 1 1 由需求函数 q2 = 18 ? 0.1P2 ,得 P2 = 180 ? 10q2 由成本函数 TC = Q 2 + 10Q 及 Q = q1 + q2 ,得 TC = (q1 + q2 ) 2 + 10(q1 + q2 ) 于是,市场分割的总利润函数为 π = TR1 + TR2 ? TC = Pq1 + P2 q2 ? TC 1= (80 ? 2.5q1 )q1 + (180 ? 10q2 )q2 ? (q1 + q2 ) 2 + 10(q1 + q2 )2 = 70q1 ? 3.5q12 + 170q2 ? 11q2 ? 2q1q2要使利润极大化,只要令?π ?π = 0, = 0 ,得 ?q1 ?q2?π = 70 ? 7 q1 ? 2q2 = 0 , 7 q1 + 2q2 = 70 即 ?q1 ?π = 170 ? 22q2 ? 2q1 = 0 , 2q1 + 22q2 = 170 即 ?q2(1)(2)将式(1)、(2)联立,解得 q1 = 8 , q2 = 7 把 q1 = 8 和 q2 = 7 分别代入需求函数 q1 = 32 ? 0.4 P 和 q2 = 18 ? 0.1P2 ,可得 1P = 60 , P2 = 110 1再代入利润函数,得 2 π = 70q1 ? 3.5q12 + 170q2 ? 11q2 ? 2q1q2= 70 × 8 ? 3.5 × 82 + 170 × 7 ? 11× 7 2 ? 2 × 8 × 7 = 875 方法 2:直接利用在两个市场上实行差别价格的厂商利润极大化条件 MR1 = MR2 = CMR = MC 来求解。 由需求函数 q1 = 32 ? 0.4 P ,得 P = 80 ? 2.5q1 ,进而 MR1 = 80 ? 5q1 1 1 由需求函数 q2 = 18 ? 0.1P2 ,得 P2 = 180 ? 10q2 ,进而 MR2 = 180 ? 20q2 由成本函数 TC = Q 2 + 10Q ,得 MC = 2Q + 10 这样,由 MR1 = MC ,即 80 ? 5q1 = 2Q + 10 ,得 q1 = 14 ? 0.4Q 由 MR2 = MC ,即 180 ? 20q2 = 2Q + 10 ,得 q2 = 8.5 ? 0.1Q 将 q1 = 14 ? 0.4Q 和 q2 = 8.5 ? 0.1Q 代入 Q = q1 + q2 ,得Q = (14 ? 0.4Q ) + (8.5 ? 0.1Q )解得Q = 15将 Q = 15 代入 q1 = 14 ? 0.4Q ,得 q1 = 14 ? 0.4 × 15 = 8 将 Q = 15 代入 q2 = 8.5 ? 0.1Q ,得 q2 = 8.5 ? 0.1× 15 = 7 再将 q1 = 8 代入需求函数 P = 80 ? 2.5q1 ,得 P = 60 1 1 将 q2 = 7 代入需求函数 P2 = 180 ? 10q2 ,得 P2 = 110 将所得结果代入利润函数,得π = Pq1 + P2 q2 ? (Q 2 + 10Q) = 60 × 8 + 110 × 7 ? (152 + 10 × 15) = 875 1(1)若两个市场没有被分割即没有实行差别定价,则两市场价格相同,即P = P2 = P 1由 q1 = 32 ? 0.4 P , q2 = 18 ? 0.1P2 及 Q = q1 + q2 ,得 1Q = (32 ? 0.4 P ) + (18 ? 0.1P2 ) = (32 ? 0.4 P ) + (18 ? 0.1P ) = 50 ? 0.5 P 1即 P = 100 ? 2Q ,于是,得 MR = 100 ? 4Q 又由成本函数 TC = Q 2 + 10Q ,得 MC = 2Q + 10 根据利润极大化条件 MR = MC ,即 100 ? 4Q = 2Q + 10 ,得 Q = 15 将 Q = 15 代入 P = 100 ? 2Q ,得 P = 70 将所得结果代入利润函数,得π = TR ? TC = PQ ? (Q 2 + 10Q) = 70 ×15 + 110 × 7 ? (152 + 10 ×15) = 6751 TC = Q 3 ? 30Q 2 + 1000Q 3 ,产 16. 一垄断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品在实行差别价格的两个市场上出售。在利润极大时产量为 48。第一个市场的1 需求函数为 P = 1100 ? 13q1 ;在第二个市场需求曲线(也假定是直线)上,当价格为均衡价格时的弹性为-3。试问该企业的纯利润为多少? 1 答:由成本函数 TC = Q 3 ? 30Q 2 + 1000Q ,得 MC = Q 2 ? 60Q + 1000 3 将 Q = 48 代入 MC = Q 2 ? 60Q + 1000 ,得 MC = 482 ? 60 × 24 + 1000 = 424 由市场一的需求函数 P = 1100 ? 13q1 ,得 MR1 = 1100 ? 26q1 1 由实行差别定价的利润极大化条件 MR1 = MR2 = MC ,得 1100 ? 26q1 = 424 解得 q1 = 26 将 q1 = 26 代入市场一的需求函数 P = 1100 ? 13q1 ,得 P = 762 1 1 于是q2 = Q ? q1 = 48 ? 26 = 22由 题 设 Ed 2 = ?3 , 又 知 实 行 差 别 定 价 时 有 MR2 = MC = 424 , 将 之 代 入MR2 = P2 (1 + 1 1 ) ,得 424 = P2 (1 ? ) Ed 2 3解得 P2 = 636 将所得结果代入利润函数,得π = Pq1 + P2 q2 ? TC = 762 × 26 + 636 × 22 ? ( × 483 ? 30 × 482 + 1000 × 48) = 18060 1习题七 1.简释下列概念: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竞争与寡头都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 场类型。 垄断竞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市1 3 场结构,而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 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指厂商的两种竞争方式,价格竞争指厂商之间相 互竞价,而非价格竞争指厂商就质量、性能、款式等产品品质及广告宣传、送货 上门等推销活动展开的竞争。 拐折需求曲线:斯威齐模型中基于“跟跌不跟涨”假定得到的一条需求曲 线。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断言,寡头厂商推测其他厂商对自己价格的态度是:跟 跌不跟涨,即预期自己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降价行为,以免它们丧 失自己的市场;而自己涨价时,其他厂商却不跟着涨价,以夺取客户。这样寡头 厂商便面临拐折需求曲线。斯威齐以此来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 卡特尔:是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 事项达成明确协议而建立的组织,是寡头垄断行业中各厂商用公开方式相互勾 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任务一是为各成员厂商的同质产品规定 统一价格,二是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产量。 价格领导:是指行业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厂商开始变更价格,本行业其他 厂商就随之变动价格。是通过某种默契进行相互勾结的一种寡头垄断形式。 成本加成定价:是在估计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赚头,据以确定 价格的定价方法。 是寡头垄断厂商不按照 MR=MC 原则追求利润极大化的一种常见 的定价形式。 上策均衡:是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局中人都会选择对自 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个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 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 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决策情况下 的博弈。 极大极小化策略:是为了避免最大损失,一些局中人采取的比较保守的策 略, 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略, 我总是选择我所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 即首先找出各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的收益, 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自己的 策略。 2.问题讨论: (1) 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会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 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 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 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 他的销售市场会缩小,使利润减少;反之,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 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因此,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 价格竞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包括改进品质、包装、商标,做广告等) 。 (2) 假定一个卡特尔由三家厂商组成,其总成本函数如下: 产品单位 0 总 成 本A 厂商20B 厂商25C 厂商15 1 2 3 4 526 35 50 80 12035 50 80 120 16022 32 47 77 117如果卡特尔决定生产 11 单位产量,产量应如何在三个厂商之间分配才能使 成本最低? 答: 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使各厂商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 A厂商应生产 4 单位,B厂商应生产 3 单位,C厂商应生产 4 单位,共 11 单位。 这样,总成本(80+80+77)才最低。 (3) “一个寡头垄断厂商面临一条拐折需求曲线。他像其他厂商一样,利润 极大化时将有: MC = MR = P(1 ?1 ) 。因此,如果知道了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 Ed格水平, 就能计算出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值。 你认为这说法对吗? ” 答: 不能。 因为该厂商面临的是拐折需求曲线, 因此, 边际收益是不连续的, 当 MC 经过此不连续区间时,MC 有定值,但 MR 无定值。拐折点两边的需求弹性 不一样,需求曲线在拐折点上方的弹性比拐折点下方的弹性要大得多,因此,无 法根据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格水平计算出需求弹性。 (4) 在有支配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中,除支配型厂商外,其他所有厂商的行 为都像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一样? 答:是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建立在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 不是由各厂商所能决定的。在价格既定条件下,每个厂商根据使边际成本等于价 格这一原则决定自己产量。在价格领导模型中,价格由支配型厂商决定,其他非 支配型厂商只是根据支配型已定的价格出售他们想出售的数量。因此,这些非支 配厂商的行为和完全竞争厂商一样。 (5) 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生产 相等的产量? 答: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之所以会结成一个卡特尔,就是因为它们愿意根据 整个行业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和各厂商的成本状况, 按利润极大化原则确定产品价 格和全行业的产销量。 在这样情况下, 价格和产量决定就与独占行业 (完全垄断) 一样。为使行业利润极大,各厂商协商一致决定,根据全行业产品需求曲线所产 生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全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 (由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水平方 向加总而形成)相交来决定全行业产量和价格,然后再由行业边际收益与各厂商 的边际成本相等来瓜分产量,出售产品。由于各厂商成本情况不一样,势必造成 各厂商产量不相等,并且由于是按卡特尔统一价格出售产品,因此,有些厂商会 盈利多些,有些厂商会盈利少些,甚至发生亏损。为防止供过于求情况发生时各 厂商削价竞争带来的损失, 盈利多的厂商会根据协议让出一部分利润给盈利小的 或亏损的厂商(见本章计算题第 4 题) 。 3.计算: (1) 假 设 某 垄 断 竞 争 厂 商的 产 品 需 求 函 数 为 P = 9400 ? 4Q , 成 本 函 数 为 TC = 4000 + 3000Q ,求该厂商均衡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单位:美元) 。答: 由需求函数 P = 9400 ? 4Q ,得 MR = 9400 ? 8Q 由成本函数 TC = 4000 + 3000Q ,得 MC = 3000 根据利润极大化条件 MR = MC ,得 9400 ? 8Q = 3000 解得Q = 800将 Q = 800 代入需求函数 P = 9400 ? 4Q ,得 P = 6200 再代入利润函数,得π = TR ? TC = PQ ? TC = 6200 × 800 ? (4000 + 3000 × 800) = 2556000(2) 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的长期(集团)均衡价格 P * ,是代表性厂商的需 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相切之点。已知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 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LTC = 0.0025Q3 ? 0.5Q 2 + 384Q P = A ? 0.1Q 其中,A 是集团内厂商人数的函数。求解长期均衡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 和产量;A 的数值。 答:由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 = 0.0025Q3 ? 0.5Q 2 + 384Q ,得 LMC = 0.0075Q 2 ? Q + 384 LAC = 0.0025Q 2 ? 0.5Q + 384 由需求函数 P = A ? 0.1Q ,得 MR = A ? 0.2Q 长期均衡时,必有 MR = LMC , P = LAC ,于是 A ? 0.2Q = 0.0075Q 2 ? Q + 384 (1) A ? 0.1Q = 0.0025Q 2 ? 0.5Q + 384 (2) 联立(1)(2),解得 Q = 80 , A = 368 将上述结果代入 P = A ? 0.1Q ,得 P = 360(3) 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其成本函数分别为: TC1 = 0.1Q12 + 20Q1 + 100000 TC2 = 0.4Q22 + 32Q2 + 20000这两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 = 4000 ? 10 P根据古诺模型,试求:①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反应函数;②均衡价格以及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均衡产量;③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利润。 答:①由市场需求函数 Q = 4000 ? 10 P 及 Q = Q1 + Q2 得 P = 400 ? 0.1Q = 400 ? 0.1(Q1 + Q2 )于是厂商 1 的利润函数为 π 1 = TR1 ? TC1 = PQ1 ? TC1= (400 ? 0.1(Q1 + Q2 ))Q1 ? (0.1Q12 + 20Q1 + 100000) = 400Q1 ? 0.1Q12 ? 0.1Q1Q2 ? 0.1Q12 ? 20Q1 ? 100000 = 380Q1 ? 0.2Q12 ? 0.1Q1Q2 ? 100000?π 1 = 380 ? 0.4Q1 ? 0.1Q2 = 0 ?Q1对 Q1 求导并令其为零,有解得厂商 1 的反应函数 Q1 = 950 ? 0.25Q2 类似地,厂商 2 的利润函数为 π 2 = TR2 ? TC2 = PQ2 ? TC2= (400 ? 0.1(Q1 + Q2 ))Q2 ? (0.4Q22 + 32Q2 + 20000)2 = 400Q2 ? 0.1Q2 ? 0.1Q1Q2 ? 0.4Q12 ? 32Q1 ? 20000= 368Q2 ? 0.5Q22 ? 0.1Q1Q2 ? 20000对 Q2 求导并令其为零,有?π 2 = 368 ? Q2 ? 0.1Q1 = 0 ?Q2解得厂商 2 的反应函数 Q2 = 368 ? 0.1Q1 ②将厂商 1 和厂商 2 的反应函数 Q1 = 950 ? 0.25Q2 、 2 = 368 ? 0.1Q1 联立求解 Q 得Q1 = 880 , Q2 = 280将上述结果代入需求函数 Q = 4000 ? 10 P 得P = 400 ? 0.1Q = 400 ? 0.1× (880 + 280) = 284③厂商 1 的利润为 π 1 = TR1 ? TC1 = PQ1 ? TC1= 284 × 8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行牛奶仙泉湖牧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