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龙武士综合格斗俱乐部部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张灵甫的战绩如何?-土地公问答
张灵甫的战绩如何?
张灵甫的战绩如何?
发一下以前过老帖,存档备查吧。  张灵甫是近年来爆得大名的抗日名将,“抗日十大名将”、“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支那第一KB军人”……一系列头衔令人眼花缭乱!  抗战期间,张灵甫先后随74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N多与日作战的战斗,且有作战勇猛之名。  每一位为了抗战胜利、为了保家卫国而付出生命和鲜血代价的将士都值得我们尊敬。当然,这里也包括曾经在抗战一线奋战的张灵甫!  然而,张灵甫抗战期间与敌作战之际不过是担任团长、旅长、师长之职(抗战胜利后才正经八百当上军长),而其间有着与张灵甫同样履历、浴血奋战的师团长何止成百上千。单74军师级以上的将领就有俞济时(黄埔一期)、施中诚、冯圣法(黄埔一期)、李天霞(黄埔三期)、余程万(黄埔一期)、廖龄奇(黄埔四期)、周志道(黄埔四期)、李琰、蔡仁杰(黄埔五期),与诸公相比,何以张灵甫荣膺“十大名将”?!  更令人不解的是,“青天白日勋章”是国军政府颁发的代表军人最高荣誉的奖章,从抗战到内战共有191人获得(其中抗战166人)。然而,在这近200人中,上到特级上将蒋介石,下到普通小兵上士安德成、中士张纶林都有。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还包括:第88师262旅524团中校团附谢晋元、第88师262旅524团第1营少校营长杨瑞符、第2师工兵营少校营长何蕃、第117师少校参谋黄心培、第139师717团第1营少校营长王长江、第82师246团第3营中校营长谢梦熊、第103师309团第3营少校营长王光炜、第107师619团迫击炮连上尉连长杨汝维、第1师3团3营少尉排长张其昌……  如此多的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的名字很多并不为人所知,然而,“抗日十大名将”张灵甫却未能名列其中,甚至张灵甫在内战期间为党国捐躯之后也没能荣获此勋章!  何以KMT政府对这样一个战功赫赫、举世闻名的“抗战名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难道是KMT政府有意配合某党打压张将军的一世英名呢?  在下不才,愿拂去久被封存的历史尘埃,还原张灵甫将军抗战期间的真实面貌!  张将军抗战生涯是从淞沪会战开始的,咱就先说说“淞沪会战”中的战功。  淞沪会战前,张灵甫任305团团长。对于张团长在淞沪会战中的战绩,有网文是这样描述的:“张灵甫上任后,率部紧急奔赴淞沪战场。在著名的罗店战役中,张灵甫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军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军800多人,取得了显著战果”  威猛!网文中的张团长实在是威猛!怎能不令人敬佩不已?!  可是,令人困惑的是,罗店战役是1937年8月下旬进行的,而305团则是淞沪会战前才由陕西保安团改编而成的新兵团,直到10月才赶赴上海。罗店战役之时,该团官兵还在千里之外的汉中踢正步、学瞄准,张团长莫非带着“神兵”冲锋陷阵?  我怎么觉得这种宣扬有点白痴啊!  而对于305团赶赴上海后的英勇表现,《王牌悍将张灵甫传》则是这样描述的:“新兵团珊珊来迟,……在张灵甫的调教和指挥下,第305团这个新兵团初生之犊不怕虎,不仅成功地抵御住日军对阵地的轮番冲击,还不时向日军发起夜袭反击,战况危急之时,张灵甫甚至自己跳出战壕,率兵冲锋,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该文描述张团长英勇作战之态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不由得令人信服。然而,在下这里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下面是台湾国史馆公布的淞沪会战期间的部分电文:  该电文内容为:  该电文内容为:“{#王耀武#}电{#钱大钧#}新编两旅四团就绪派任{#李天霞#}兼旅长选任原三团干部升任及罗店战役夺得武器惟新编第三〇五团无枪派往前线构筑工事。时间(起迄):~”  “惟新编第三〇五团无枪派往前线构筑工事”,这支陕西保安团升格的杂牌队奔赴战场后竟然无枪作战,只好忙乎一些构筑工事神马的体力劳动罢了。305团基础不好,这也不能怪张团长无能。但是,我不知道《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从哪听到的小道消息,就言之凿凿声称“张灵甫甚至自己跳出战壕,率兵冲锋,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的?  众所周知,51师在淞沪会战期间,主要战功就是血战罗店、嘉定,那可是1937年8、9月间进行的。而据电报记载,1937年10月26日的时候,305团还“无枪派往前线构筑工事”,张团长怎么可能带兵参加一线作战呢?  时任51师306团团长邱维达在其《第五十一师罗店防御战》中也有相关记述:“师长王耀武接到上级作战命令后……决定以邱维达、程智两个团的兵力,展开为第一线,支援罗店方面作战。部队前进时分两步走,用急行军搜索前进,到达嘉定县稍事整顿,联系友军,第二步加入作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松沪抗战》257页)  分明是“邱维达、程智两个团”支援11师在罗店方面作战,哪里有什么张灵甫团的事儿?网传什么张团长淞沪会战大显神威分明是偷了邱团长的战功啊!  当然,邱文最后也提到了张灵甫的大名,张团长真正参战,也就是到了淞沪会战尾声,51师往南京方向撤退时,作为掩护部队出现的。  再说说张团长在“南京保卫战”中的战功。  淞沪会战后,张团长随51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在此战中,51师以其鏖战淳化镇打出了士气和威风,成为51师战报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此战的主力却是301团纪鸿儒部,张团长的305团则远在战场后方十里之外(甚至位于51师师部身后)的高桥门观敌瞭阵。  当然,张团长在此战中还是有可圈点之处的:当301团弃守淳化后,305团突进到上方镇负责掩护51师撤退,张团长在与日寇激战中中弹负伤,为抗战流出了第一滴血,可赞可叹!据《第五十一师战斗详报》记述:“当晚奉到司令长官唐命令,放弃淳化、方山阵地,向河定桥(不含)、麻田之线转移……我三〇五团担任之高桥门至河定桥之线,于七日晚,奉命交由八七师接替。当以该团位置于管头左翼构筑阵地,掩护淳化部队之战斗。八日晚,我奉命放弃淳化,该团即负责掩护我第一线部队之转移,在管头上方镇附近与敌激战甚烈,该团团长张灵甫负伤,连长伤亡五员,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名。”(《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428页)  然而,《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为烘托张团长的勇猛,对这段是这样描写的:在河定桥的“冲杀中,张灵甫的左臂中弹负伤,他匆匆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部下力劝团长随伤兵撤过长江到后方就医,张灵甫勃然作色道:‘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第305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对王耀武要他离队就医的传话,张灵甫充耳不闻,他拒绝在激战的危急时刻扔下手下的官兵自己脱离部队,便自顾带领第305团向雨花台的新阵地转移……,第305团成为南京中华门前的一道坚强屏障”  这段文字看起来的确令人热血沸腾,因此,被凤凰、搜狐等网站冠之以《南京保卫战中的张灵甫:自诩项羽负伤不肯渡江》所转载。众所周知,被国军战史所记载的雨花台之战是南京保卫战中最为激烈之战,因此张团长在雨花台英勇抗敌自然要为其抗日名将的名分加分了!  然而,《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这里又在说梦话了,我们看看上面的南京保卫战示意图。《第五十一师战斗详报》说的非常清楚,河定桥是“我第一线部队之转移”撤退方向且已经“奉命交由八七师接替”,张团长是在“管头上方镇附近”负伤的。看看地图,河定桥在哪里?上方镇在哪里?  军令让张团长在上方镇阻敌掩护撤退,《悍将》竟然张冠李戴,让张团长撒丫子跑到后方“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这不是典型的胡说八道,讽刺张团长比被掩护的部队还先逃跑吗?  不仅如此,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8日下午4时下达的“卫参作字第28号”命令如下:“第74军固守牛首山一带据点至河定桥之线;第88师固守雨花台”(《第三战区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第412页)。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命令“第88师固守雨花台”,看看上面的示意图,雨花台在河定桥后方十多里地,张团长完成掩护撤退任务后,不去固守牛首山-河定桥之线,却“自顾带领第305团向雨花台的新阵地转移”,分明是指责张团长临阵脱逃,这是要掉脑袋的啊!  不仅如此,《王牌悍将张灵甫传》还让“第305团成为南京中华门前的一道坚强屏障”。中华门及其前面的雨花台是88师的驻防阵地,74军负责的是水西门内外的城垣守备,你张团长跑到人家88师的阵地充什么大尾巴狼啊?擅自转移阵地,是要挨枪子的!这样胡编乱造、夸大其词,哪里是为张团长扬名,分明是羞辱张团长!  南京保卫战中,51师浴血奋战,付出惨重代价:4个团长中,301团团长纪鸿儒重伤昏迷、302团团长程智殉国、306团团长邱维达腿被打断,预备队长张团长则相对幸运,胳膊上挂彩而已。  此战之中,尽管邱维达没有“自诩项羽”,可是腿被打断后并未过江,就连师长王耀武在大部队过江之际仍在战场苦战,而“自诩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张团长受伤后却是就此过江去也(俞济时《八十虚度追忆》)。  再说说“兰封会战”中的战功。  1938年5月,张团长随74军参加了被蒋总裁称之为“千古笑柄”的“兰封会战(蒋总裁致程潜函曰“兰封附近之敌,最多不过五六千之数,而我以12师兵力围攻不克,不仅部队复杂,彼此推诿,溃败可虞;即使攻克,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此战的结果是国军挖开黄河大堤以河御敌,结果日军没死几个,可怜的却是近89万无辜百姓“不幸殉水”,受灾人口逾千万(这还是KMT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官方数字)!  在此战之中,张团长参加了三义寨攻坚战,此战实际上是“俞济时第74军、孙桐萱第20师、新第35师王劲哉、第106师沈克进攻三义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上》,第374页),此战中第51师302团长纪鸿儒、第20师团长刘沣水先后阵亡。  而张团长所部305团作为74军51师153旅下的一个团,又一次充当了预备队的角色,据74军51师302团中校副团长应承增回忆:“团长纪逢儒率两个营正面阻击敌人,我率领第3营在后面作为预备队。……纪团长阵亡之后,由我指挥所余部队坚守黄河大堤。……午夜过后,王师长派张灵甫团长率一个团前来我团阵地接防。”  尽管没有张团长在此战之中与日军激战的相关史料,但我确信,凭张团长的血性,他在此战之中肯定有身先士卒,与敌血战的情形的。  但是,又一次作为预备队出场张团长,在这次国军数十万大军出场的“千古笑柄”之战中,其战功跟“名将”差的不是一点吧?  再说说万家岭战役中的战功。张旅长在此役中“血战张古山”的经典传奇,彻底塑造了张旅长神一般的形象,这里很有必要大书特书一笔!  万家岭战役在网络上早已是脍炙人口:薛岳长官指挥十万大军在江西德安巧设“口袋阵”全歼日寇106师团万余人,史称“德安大捷”。而张灵甫旅长(万家岭战役之前,305团张团长荣升为153旅旅长)在此战中“血战张古山”的传奇经历,不仅成为张粉们的经典,更为百度百科所采信,各大小网站、报刊杂志,乃至学术论文都连篇累牍的予以宣传报道。对于张旅长这段赫赫战功的经典描述是这样的:万家岭战役中,张旅长献奇计,并主动请缨亲率敢死队“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从日军疏于防范的张古山后山绝壁上进攻,飞夺张古山……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亲临死线指挥的他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几乎全军覆没。”  张旅长血战张古山,而“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几乎全军覆没”,张旅长绝对是万家岭之捷第一功臣啊!  那么,国军战史对此战是如何记载的呢?下面是蒋纬国先生主编的国军抗战史《抗日御侮》中关于“德安大捷”的记述:    从国军战史来看,“德安大捷”就是薛总司令动用6个师围歼了日军106师团下面的1个旅团,虽然未能全歼106师团,但毕竟重创了日寇,可喜可贺!然而,我所气愤的是,国军战史中竟然让10月10日“几乎全军覆没”的106师团,在14天后就会同101师团包围了德安,并逼得国军“自动放弃德安”?  蒋纬国,你在搞什么飞机?你这让“该师团最终几乎全军覆没”的张旅长情何以堪?!  好吧,我们先不说“全歼106师团”了。其实对于6个师参战的战役,一个旅长在其中到底有多大分量是不言自喻的。咱们还是说说血战张古山的事儿吧,这个才是153旅张旅长大显神威之处!  首先,153旅参加了万家岭战役是毫无疑问的。  据《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载:“(七日)五一师以一五三旅为攻击部队(三0六团在右,三0五团在左)……,占领张古山制高点之敌初亦顽强抵抗,经我四面包围白刃相接,于八日拂晓前将该敌大部歼灭,此制高点仍入我手。……天甫明后,……我守兵第五八师守北制高点之将士全数殉职,虽经派队增援敌已藉飞机之掩护继续进犯,激战数小时张古山北部制高点重入敌手。”(《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之《万家岭附近之战斗(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详见二史馆档案8203号案卷)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战报中并未提及张旅长的身先士卒。据《陆军第六十六军司令部参谋处战斗要报第37号》记载,率队进攻的是三零五团长何生海:“我三零五团长率部向敌冲锋肉搏,一度占领张古山最高点”。而坚守张古山的则是58师一部,最终因“五八师守北制高点之将士全数殉职”复入敌手!  何团长莫非偷了张旅长的战功?  其次,张旅长所在的51师组成了奋勇队攻击张古山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对此是这样记载的:“九日下午八时左右,五一师奋勇队继续向张古山北攻击,九时与敌接触,即以手榴弹投掷,继以白刃肉搏,反复冲击,激战至十一时,将敌击溃,张古山、长岭完全为我收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战报》中连率部肉搏的团长何生海都专门提及了,却从头到尾没见到张旅长的大名,岂不令人奇怪?  不仅如此,我有几个困惑至今尚未解答,这里也想求教各位网友:  1、不是说是张旅长运筹帷幄,献奇计偷袭张古山吗?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上对此次进攻是这样记述的:“十月九日……奉电话命令:‘……五一师应选突击队四百员任张古山、哔叽街、田步苏及田步苏东西面高地之突击……”。而且《白水街万家岭甘木关附近战斗详报》也是这样记述的:“奉总司令薛命令合围,各师应挑选奋勇队于十九时向指定目标攻击,围歼盘据万家岭、张古山附近之敌。”。  很明显,10月9日的进攻是薛总司令统一安排各师挑选奋勇队于19时同时进攻在“万家岭、张古山”被困的日军的,张旅长献毛计啊?  2、不是说张旅长“后山绝壁上”偷袭张古山吗?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上记载为“五一师奋勇队继续向张古山北攻击”?要知道,该《战报》同时记载:“查张古山制高点为附近山地之最高峰南陡北缓”。51师奋勇队往北边攻击,哪里可是缓坡啊!怎么去找“后山绝壁”?  下面这个小山包就是张古山,看看所谓“深山峡谷,老林恶水”的张古山“后山绝壁”在哪里?  3、不是说张旅长在张古山“鏖战五天五夜”吗?  《战斗详报》中怎么记载“十月十日晨敌向我高坑潘、墩上郭、长岭、张古山全阵地猛烈反攻,……张古山北部制高点又入敌手”,9日收复张古山,10日就“张古山北部制高点又入敌手”了?据战报记载,在整个万家岭战役期间,51师占据张古山阵地的时间从来没有超过一天,张旅长是如何“鏖战五天五夜”的?张旅长莫非是隐身人?  4、不是说张旅长“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吗?  占领张古山一天就败退,如何封死退路的?“只要国军再推进100米,106师团的师团长就只得剖腹了”说的是第4军前卫突击队逼近日军指挥所,跟74军的张旅长有毛关系?下面是陈诚10月15日给老头子的电报:      百思不得其解,张旅长到底怎样“封死了日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  5、不是说,张旅长“奇袭”张古山吗?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记载:“十月九日奉总司令薛佳寅机电:“墩上郭、张古山以北、万家岭、田步苏一带之敌为我军心腹之患,限佳日攻破达成任务。”旋奉电话命令:‘五八师应选突击队官兵二百保任墩上郭箭炉苏方面之突击,五一师应选突击队四百员任张古山、哔叽街、田步苏及田步苏东西面高地之突击,(万家岭、石堡山、老虎尖、杨家山、李村、金村、松树熊均为我友军突击队突击目标)。下午六时开始炮击,七时五分各部开始攻击前进,除突击队外其余攻击部队一律遵令协同攻击前进’等。因两师遵即分别编成突击队按时开始动作并预期突破敌军阵地后乘机转移攻势。”  九日“下午六时开始炮击,七时五分各部开始攻击前进”,这不是典型的打草惊蛇吗?这还怎么奇袭?!  当然,“奇袭张古山”还真不是空穴来风,《战报》中真还有记载。  《陆军第六十六军司令部参谋处战斗要报第39号》记载:“先是五一师攻击张古山之际,同时即以一部绕张古山之侧背向哔叽街进攻,以切断敌之连络,不但可为我正面攻击部队之声援,且可截击该敌近于覆灭,该部开始攻击后,旋即以霜敢之行动突入敌阵,敌在该处久已构筑工事顽抗不退,且以预备队由村后来袭,经数度冲击,我官兵牺牲过半,旋以张古山形势转变,庐训深入敌阵众寡悬殊反被敌包围,全数作壮烈牺牲。”  《战报》说的非常清楚:这只奇袭的队伍“全数作壮烈牺牲”!  因此,张旅长如果真的亲率这支奇袭队伍的话,那么其后张旅长不就成了借尸还魂的僵尸了吗?  再次,张古山之战中真有旅长身先士卒。  关于51师在张古山的战斗,时任51师少校作战参谋叶方华是这样记述的:“我第五十一师于十月二日从德安乌石门附近出发,当我先头部队第一五一旅第三〇一团第一营刚到张古山(即岷山脚下万家岭附近)时,与敌第一〇六师团先头部队遭遇,展开战斗。……次日(即三日)自拂晓直至黄昏,敌曾集中主力向第一五一旅正面猛冲十余次,相互争夺道旁山头,双方白刃相接,肉搏数次,战斗之烈为以前各战场听未有。该旅旅长周志道亲身至最前线之山头指挥。战至午后,因伤亡过重,连勤务兵都参加了战斗。”  原来“亲身至最前线之山头指挥”是一五一旅的周旅长,而不是一五三旅的张旅长亲率敢死队死战张古山。  当然,叶参谋也没有埋没一五三旅张旅长的功绩:“四日拂晓,敌人又集中大约一个联队的兵力,向第一五三旅第三〇六团阵地猛攻,……该营营长李石见似有招架不住之势,师部已经准备后撤,这时该旅旅长张灵甫亲上前线督战,将各营残兵及杂役兵等都集中起来,由营附王鸿范率领加入李石见营之战斗,这样才堵住敌人儿次进攻,战局得以稳定。”  这跟网传的怎么不一致啊?百度百科都说了,是张旅长亲率敢死队与日作战的,您怎么说是张旅长在督战,亲率各营残兵及杂役兵跟日军死磕的怎么变成了营附王鸿范啊?  再再次,153旅绝对血战张古山了。  《第三十六军团南浔线战斗详报》之《万家岭附近之战斗(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中多处提到张古山战斗中表现英勇之士,如:“先是五一师攻击张古山之际…………,三0五团团长唐生海、营长胡雄负伤,黄昏后,三0五团残余部队乘敌攻击顿挫之际,勇猛出击随将敌击退,并再克复张古山最高点,旋以该团代团长于清祥阵亡,其余官兵伤亡亦重,不得已仍撤回原阵地等机进攻。”,“督令五一师三0六团团长常集德亲率预备队一连迎头反攻,血战一小时即将该敌击溃,恢复原阵地,该团长以任务重大,奋不顾身,致连中数弹、身负重伤,但卒能挽回战况与敌重创至堪奖许。”  《战报》中连153旅所属三零五、三零六两个团的团、营长负伤都说明了。然而,翻遍战报,根本没有张旅长受伤的记载。其实,别说受伤人员了,战报中对作战英勇人员都有记载。但是,在战报中“亲历死线”、“鏖战五天五夜”、“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张旅长的大名根本一次都没有出现!俞济时的《八十虚度回忆》中列出此役七十四军阵亡、受伤的营以上指挥官,里面也根本没有张旅长大名!  为什么国军战报中竟然连“血战张古山”的张旅长大名都不提,奇了怪了!  下面是武汉会战后,陈诚拟定的作战赏罚名单。  看完这份电报,在下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不仅张旅长未能名列其中,就连51师师长王耀武也是名落孙山?为什么什么根本没听说过的三溪口、黄土桥、苕溪战役都名列其中,而全歼106师团的张古山战役却未能得见?  万家岭战役,动用了第1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4军余汉谋、第66军叶肇、第74军俞济时,第一八七师,第九十一师,第一四二师,第六十师、第十九师,新编第十三师,预备第六师,第一三九师的一个旅,新编第十五师的一个旅,共十万余人,自9月下旬始、10月中旬止,期间的攻坚战不知道又有多少,又不知道有多少官兵浴血奋战,才取得了最后胜利!  然而,在张粉看来,在万家岭战役中,上至指挥战役的薛岳司令、吴奇伟司令、俞济时军长、王耀武师长,下到率部肉搏的三零五团团长何生海、三零六团长常集德,都是打酱油的,唯有负责“督战”的张旅长才是真正的抗日英雄!  再来说说1939年南昌会战中的战功。  张旅长所在的74军在此役中担任预备队。下图为南昌会战示意图,从图中也可看出,74军并未在主战场。  南昌会战中,3月27日南昌陷落。而据《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记录》记载,3月27日,即南昌陷落的当日,“日军第106师团主力的三个联队向高安猛进,当与中国第1集团军的第74军激战于祥符观、莲花山一带,你来我往,历时一周拉锯战,给予日军以重创后,自身也疲惫,遂转移于高安以西的预设阵地,继续负责阻击日军,并一度出击克复高安城。”  74军师3月27日与日寇接战的,此战之中,张旅长不愧为猛张飞,敢于冲在枪林弹雨一线,不幸于4月1日在赣湘公路激战中负伤撤离战场(打黑枪的就是几个月之前“几被全歼”的106师团)。  窃以为,这是张灵甫抗战之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旅长的负伤竟然惊动了上峰!  “因当面地形不良,我官兵奋勇应战,敌战车不限公路,向我广正面冲击。我负伤一五三旅张旅长及营长三员,士兵伤亡颇众,确数查报。”(日《罗卓英报告在赣湘公路激战情形密电》)  尽管并未提及张灵甫的全称,尽管张旅长只在此战中与日寇作战数日,但“张旅长”的浴血战功是不容抹杀的!  然而,这里我要严正谴责某些无耻文人对我张旅长的侮辱与诽谤!《悍将张灵甫传》是这样记载张旅长受伤经历的:106师团123和147两个联队在祥符观向51师阵地进攻,306团团长“卢醒硬顶了一阵,难以招架。危急之中,他不得不向在高安城内的旅长张灵甫喊话求救。”,“张灵甫把钢盔朝头上一扣,立刻抽调一个营,亲自率队冲出高安城增援。”,“张灵甫在指挥部队冲杀的时候,右腿膝盖突然被鬼子的机枪扫中。”  然而,1939年3月27日《罗卓英报告日军进攻南昌战况及我军部署情形密电》中对74军的布防是这样要求的:“俞军以一部占领松湖街、高邮市、锦江南岸各要点,主力于刘庄、祥符观街、赶车垄线,就攻击准备位置。”  下面就是74军布防示意图:  早在3月27日74军主力都布防在高安城东北近十公里外了,《悍将张灵甫传》却让张旅长到了4月1日还在距前线十几里后的高安城内等前线的消息?!  这种信口开河,胡乱抹黑我们张旅长的无耻文人,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再来说说1941年上高会战中的战功。  这里也应当大书特书,因为此战才是74军真正名声鹊起之战(在武汉会战中74军竟未被列入奖赏名单)。此战之后,老蒋亲自将将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第二号都给了74军的两个师,而74军则荣膺“飞虎旗”,声威大震!  据《悍将张灵甫传》称:“58师师长廖龄奇当时去湖南岳麓山参加军官训练团学习,不在任上,于是新到乍来的副师长张灵甫就代理起师长职务,指挥全师行动。”  这里,就要对《悍将张灵甫传》作者钟子麟好好表扬一下了,书中对张副师长在此战中的指挥若定、敢打敢冲的高大形象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展示!  然而,作为张粉,在下对老蒋的所作所为深表鄙视!此战之后,老蒋分别将陆海空军武功状第一、第二号颁发给了74军下辖的51李天霞部、57师余程万部(57师经过张恨水妙笔生花,“虎贲”师大名流传至今),而58师竟然一无所获!!  原来网络上四处流传什么张将军的“第一号武功状”竟然是李天霞的!这不是说张将军偷了李天霞的荣誉吗?  再来说说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战功。  此战张副师长又一次代理师长,58师在张副师长带领下由江西新余开拔湖南战场。然而,不幸的是,此战完全成了张副师长的挨打之战。  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部参谋处长的赵子立是这样记述58师的战绩的:“第七十四军虽然在行进中有作战的准备,但兵力悬殊,态势不利,立足未稳就被日军打个落花流水,尤其第五十八师垮得最厉害。”  “尤其是第五十八师垮得最厉害”!这就是名将风采?  时任58师作战科科长的罗文浪对此是这样回忆的,“在24日、25日,第57师、第58师及军部通过浏阳城西蕉溪岭隘路时,……未曾参战,就被敌机将指挥系统打乱,挫伤士气,给以后的战斗带来不利”。26日,58师挨打两日后继续开拔,依旧是屡打不改,“敌主力由永安市向前进中的第五十八师突然袭击。该师在蕉溪岭被轰炸扫射,官兵伤亡颇多,加之数百里行军疲劳,受到敌军由侧背突击,被切成数段,各级指挥官均失去掌握。混战不到几小时,即全师崩溃。(《原国民党将领抗战亲历记湖南四大会战之罗文浪《蕉溪岭及春华山的遭遇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混战不到几小时,即全师崩溃”,张代师长对得起“十大名将”称号吗?  再来说说1942年浙赣会战中的战功。  浙赣会战是1942年夏季日军为摧毁浙江机场而发动的进攻,国军随之制定了“衢州决战”的计划,并于5月底前在衢州附近安排了包括74军在内的5个军,决定在衢州御敌决一死战!  对于张师长的表现,《中华民国军事史》是这样记述的:“……各路日军虽分别遭到王耀武、丁治磐、张文清、王铁汉四个军的侧击,但仍在飞机掩护下突破城东北和东南阵地的陈颐鼎、曹五珩、张灵甫三师的阵地,向据守城垣的谢团发动猛攻。”(姜克夫《中华民国军事史》第三卷下第448页。)  对此,日本人则是这样记述的:“……四、军右翼方面的第26军和左翼方面的第74军之所谓侧击攻势微不足道,大致陷于被动。……其间,与正沿乌溪江左(西)岸北上的第57、第58师(第74军)各一部遭遇,经交战将其击溃。……”(《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大本营陆军部摘译》中337页)  太悲催了,此战58师此战怎么还是一击即溃啊!  这样的名将称呼也太便宜了吧?  再来说说鄂西会战的战功。  此战中,真正声名大噪的是“石牌保卫战”,具体详情不再赘述。当然,此战中74军也是打得非常顽强。张师长是在鄂西会战即将结束之时随同74军参加了此战的后期战斗。据《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记载:“独立混成第17旅团在进至磨盘洲西南约10公里的裴李桥附近时,与第74军遭遇,战斗激烈,该旅团遭到重创”。  然而,此战仍是由周志道的51师打头阵,而王耀武军长则亲率张师长的58师随后跟进(57师留在常德驻守)。  此战后,陈诚、方天、胡琏、罗广文、吴奇伟等皆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抗日十大名将”张师长依旧是一无所获!  再来说说1943年常德会战的战功。  提起常德会战,必然要与“虎贲之师”联系起来。此战之中,74军虎贲57师驻守常德,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日军四万之寇。敌众我寡,自然形势危急。  蒋介石当时正在开罗跟国际大佬开会,大吹牛皮说什么常德无恙。结果会上闻听常德危急,连忙给六、九战区和前方将领方先觉、王耀武、王甲本等下了一道命令:“常德如失陷,应由第十军、第七十四军、第七十九军负完全责任。”  在老头子的严督下,王耀武指挥下的七十四、七十九、一〇〇三个军(其中就有张师长的58师),向常德移动援救57师。然而,面对日军第3、13师团的拦阻,3个装备精良的中央嫡系军竟然束手无策,突破不了日军2个师团的防线!  57师孤军奋战16个昼夜,苦等援军不至,八千虎贲只剩200余人,几乎全军阵亡。面对日寇紧逼,师长余程万悲愤之余,向第六战区上将司令孙连仲发出最后一电:“弹尽人亡,城已破,友军观望不前”。常德终于陷落!  常德会战之后,虎贲57师壮举声震中华!然而,当老头子听说57师师长余程万本人最后没有以死殉国之后,感觉给自己丢了面子,盛怒之下便下了处决余程万的手令。最后,还是在老上级的回护之下保全了性命。拼死作战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怎能不令人心寒?  不知道,眼睁睁看着兄弟之师伤亡殆尽的张师长,该做如何感想?!  再来说说张将军1944年长衡会战的战功。  据《悍将张灵甫传》记载:此战后,“1944年8月,张灵甫因功授勋,荣膺宝鼎勋章,不久之后再获颁忠勤勋章,随军的美军观察顾问也对他的表现欣赏,张灵甫还获得了美国金棕自由勋章。”  这个钟子麟又在胡扯了!据国军史政局编撰的《张灵甫烈士传》记载,张灵甫曾先后获得四等和三等云麾勋章,根本没有什么“宝鼎勋章”的记载!况且,钟子麟称张灵甫1944年就荣膺宝鼎勋章,而张灵甫的三等云麾勋章是1946年所获。要知道,宝鼎勋章等次高于云麾勋章,哪里可能先获宝鼎勋章,后获三等云麾勋章?  而什么忠勤勋章,简直是个笑话!这个勋章跟纪念章一个档次,钟子麟还郑重其事的把“忠勤勋章”这样的小红花一朵拿出来炫耀?  所谓的“美国金棕自由勋章”更是异想天开,这个勋章是1945年才设立的,张师长怎么可能1944年就荣膺?  下面是获自由勋章(金叶)国军将领的名单:  顾祝同 李宗仁 阎锡山 何应欣 张发奎 薛 岳 胡宗南 孙连仲   李品仙 刘 峙 卢 汉 孙连仲 卫立煌 杨 森 余汉谋 陈 诚   何浩若 廖耀湘 孙蔚如 汤恩伯 王耀武 俞飞鹏 俞大维 萧毅肃  下面是获自由勋章(银叶)国军将领的名单:  程 潜 冯玉祥 张治中 何 键 何成濬 夏 威 徐永昌 黄琪翔   龙 云 白崇禧 蒋鼎文 商 震 于学忠 张 卓 陈金成 陈明仁   阚汉骞 周福成 范汉杰 韩 濬 韩练成 何世礼 徐希麟 胡 濂   黄 涛 关麟征 赖光大 李 弥 冷 欣 李玉堂 梁华盛 卢濬泉   马崇六 牟廷芳 石 觉 施中诚 孙立人 丁治盘 蔡文治 杜聿明   王凌云 杨干才 李 鸿 刘廉一 钮先铭 杨帝泽 夏建勣 甘建民   甘幕良 徐浩毅 许光耀 李世荣 谢桂林 白方圃 戴瑞祥 陈宏龙   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国军将领名列其中,依然没有抗日十大名将张灵甫的大名!  钟子麟你这样胡乱给张师长颁发这个勋章、哪个勋章,明明是讽刺张师长的勋章都是网购的地摊货嘛!!  再来说说1945年的湘西会战(雪峰山战役)。74军在此战中获得飞虎旗三面,58师也终于获得了陆海空军武功状!  然而,不巧的是,张师长在此次战役前刚刚荣升74军副军长,且正在陆军大学第二期甲级将官班学习,指挥58师的是蔡仁杰师长。董其武曾与张灵甫同在陆大受训,在其回忆录中是这样记述张灵甫的表现的:“在陆大受训,将领班的将领按规定每人可以带一个参谋,但是我们班里的张灵甫却带了两个参谋去上学。他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余的课让参谋特他去上。他花了七百万元在爪庆近郊买了一处洋楼,每天在那里养尊处优,吃喝缥赌。一个星期天,他请我去他那里。我到了一看,富丽堂皇,光彩雄目,简直象一座王宫。又是舞厅,又是餐厅,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这个在塞外前线,吃土豆睡土炕的土包子实在坐不住,我忙向主人佯称有事告辞了。这样的将领怎么能抗日,怎么不失掉民心军心?这样的政府怎么能不招来国难,怎么能不亡国?在这里,我丝毫看不出抗战的样子。”(《戎马春秋——董其武回忆录》222页)  国难当头,张灵甫党国把张灵甫送到陆大深造,张不是一门心思学习军事报效国家,而是整天逃课在别墅里花天酒地,这还能够说是一名爱国军人吗?  张副军长好意思受用这个陆海空军武功状吗?  再后来,还没等张副军长大展宏图,小日本竟然抢先一步主动投降了!网上盛传的张军长可是日本人眼中“支那第一恐怖军军长”啊,张副军长好意思受用吗?  综上所述,张灵甫在抗战期间恪尽职守,作战勇猛,而且受过伤,是一名合格的抗战军人,抗战期间的表现值得我们尊敬。  然而,可能在下见识浅陋,尚未获知其统领指挥能力展现在何处。曾任74军人事处长的吴鸢是这样评价张灵甫的:“他当一个营、团军官是可以的,要当军、师长则是难以胜任的。李天霞平时说他是张飞,有勇无谋。他平时不务实际,专好附庸风雅,喜骑马、练字,收买古董字画,室内悬挂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俨然摆出一副儒将的风度……在作战紧要关头,拿不出办法,有时只晓得‘冲’。充分表现出‘一介武夫’的样子。”  如果说吴鸢对张灵甫的评价有个人成见的话,那么蒋总裁对其爱将总该是褒奖有加了吧。可是蒋总裁是如何评价张将军的呢:  日,蒋介石在对军官训练团第二期讲《对于匪军战术的研究与军队作战的要领》时,其中谈到孟良崮之战。蒋介石说:“讲到这里,我要提出最近一次的教训告诉大家,这就是第74师在孟良崮战斗的经过。74师这次在鲁中攻击匪军根据地坦埠,攻击两天没有攻下,发现敌人的主力已向他包围,于是全师撤退到距蒙阴30里的一个山地——孟良崮。当时全师有六个团兵力,如果师、旅、团长平时有高深的战术修养,能够选择适当的地形,配置兵力,构成周密的火网,则不论敌人兵力如何雄厚,绝不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我们。但当时该师不守山口,只守山头,而山头又是石山,又没有饮水,因此敌人的炮火威力倍增,而我军的伤亡更大,以至整个失败。”  委座说了:74师攻击坦埠两天没有攻克;74师师长旅长团长平时没有高深的战术修养,防御也没有守住!74师可是号称国民党第一主力啊。  张灵甫如此指挥,对得起一手打造出铁军的王耀武将军吗?对得起“名将”的称号吗?++++++++++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国军中的抗战名将多了去了:李宗仁、张自忠、王耀武、杜隶明、卫立煌、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这一连串抗日英雄,那个不是功勋卓著?哪个不是有口皆碑的抗日名将?然而,为什么这些人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抗战中籍籍无名的张灵甫呢?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的后期实在不给力:  1、晚节不保投奔某党(如台儿庄大捷李宗仁、血战沂口卫立煌等);  2、被某党俘虏,洗脑后倒向某党(如张灵甫的老上司抗日铁军74军军长王耀武、远征军司令杜聿明、鹰犬将军宋希濂等);  3、在抗战中牺牲,被某党大书特书,封为烈士(如佟麟阁、戴安澜、赵登禹、张自忠等)。  因此,虽然有那么多正牌的抗日名将,可惜都晚节不保,末了都投奔中共了,宣传这些不识时务者实在不给力。  那么,为什么张灵甫会成为74军的军魂级人物呢?还是其他人不给力!  王耀武抗日战场虽然英武,但被共军俘仅仅一个月后,他便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畅谈在解放区的观感,对中共的宽大政策表示衷心感谢。淮海战役中,王耀武又公开倡议:“徐州方面国民党军官兵们、同学们、同胞们,请你们把自己的前途盘算一下,求生存,还是等待死亡?如果要求生存,最好在战场上起义。”这个不能提!  虎贲之师余程万师长,在昆明的起义名单上有他,不忠于校长啊,居然签字了,不能提。  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的李天霞师长,与共军作战竟然“自撤退有亏职守”,被老头子判刑12年,出狱后郁郁而终,不能提!  对照上述条件,张灵甫将军就明显有其“高大全”的一面:  1、忠于校长为校长而死,没有被抓进功德林污染赤化,可谓留得清白在人间的典范!  2、没有最后被校长卸磨杀驴,被校长捅刀子,不暴露校长的另一面,可谓是忠孝两全!  3、长的又帅,抗战中又受过伤,一看就比整天只会钻大山的土炮某党,KMT里只指挥不流血又长的丑的最后还被污染晚节不保的将领们强!  4、最关键的是最后竟然死在共军手中,屠杀抗日英雄的罪名可是扎扎实实扣到共党头上了!  多完美的一个典型啊,把张师长抗日功绩捧得越高,土共的罪行也就越大!张大英雄,死得是时候,真值!  多年后,怀想民国“美好”的人们自然舍弃了王耀武,但他统领74军独占鳌头的抗日战功又不愿抛开。而此时,当年战场被击毙、没有了被俘受改造机会的张灵甫成为道德“完人”,经包装为“自杀”后,故纸堆里张灵甫的风头远远盖过了王耀武,成为指挥74军抗战与独  领74军战功的“常胜将军”、“抗日名将”,王耀武与74军的抗战之功也全被安放到了张灵甫身上!  然而,那么多真正的抗日名将不去纪念、建陵园、树纪念碑,非要把张灵甫抬到神坛上,罔顾事实,剽窃他人战功,胡乱加授勋章,对那些真正的抗日名将岂不是一种侮辱和践踏?!
重定向该问题。
反正长得好看就行,管他战绩呢.
歪个楼 ,我只想说 ,唔 ,长得蛮帅的 。不过 ,对于一枪崩了他第一任妻子这件事 ,还是觉得挺心寒的 。女人嘛 ,关注点总是不同╮(╯▽╰)╭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豪综合格斗俱乐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