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重甲兵强吗这个游戏都这么强了吗

& 独家评测 & 《战地风云1》评测:感受一战的残酷
《战地风云1》评测:感受一战的残酷
导读: 《战地风云1》绝对是今年最值得购买的FPS游戏。
10月真是射击游戏月,前有《使命召唤4高清重制版》媒体抢先体验,中有《战地风云1》大栓一战,后有《泰坦陨落2》飞天走地,中间还夹杂着《使命召唤13》beta测试,真是FPS游戏爱好者的狂欢。不过,要论谁家打枪最火最热?那定然是《战地风云1》。无论是《战地风云》系列还是其他射击游戏系列,在题材上都很少涉及一战,并非一战题材不如二战那么吸引人,只是在那场现代化武器尚未成熟的年代,战场上比较缺少玩家熟知的武器以及那些耳熟能详的战役。毕竟作为人类史上第一次范围涉及全球大部分主要国家的战争,一战的史料记载远不如二战那么丰富,同时这场伤亡上千万人的战争里,各种现代化武器还处在萌芽状态,大部分士兵的作战武器还是简陋的拉栓式步枪,如何驾驭那些粗糙的古老武器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在大家都埋首于描绘未来科幻战争的时候,EA DICE工作室特立独行的推出了一战题材的Battlefield 1《战地风云 1》。并且一反往常的花了大量精力去设计单人战役剧情,用别样的视角为玩家呈现了那场残酷程度不输于二战的世界大战。剧情:直面战争的残酷在现代战争中,你会象条狗一样毫无价值的死去。——海明威相对《战地风云4》里稀烂的单人战役与《战地风云:硬仗》里相当俗套的警匪剧,《战地风云 1》的剧情模式明显更加深度有内涵。本作的单人战役“战争故事”通过5个不同的篇章讲述了一战令人畏惧的一面以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与系列作非常不同,其叙事方式更着重在小人物的经历。剧情从小人物着眼描绘这场灾难这些故事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偏向「故事选集」的形式来展开,而且玩家也可随意安排游玩的顺序。在剧情中,因为各故事有不同的主角,玩家也会用不同观点与视角来看待战争-有纯然的利他主义,也有自私的一面。每段故事有着独特的氛围:以可能是最不讨喜的角色 Clyde Blackburn 为例,他的故事可说是最令人感到五味杂陈的;相较之下,一名战后郁郁寡欢的意大利士兵 Luca Vincenzo Cocchiola 的故事就截然不同,他在战争期间保护他的双胞胎兄弟免于各式各样的危险。虽然故事本身算不上多么的扣人心弦,本质也难免略显英雄主义与矫情,但DICE工作室通过合理的桥段设计,成功的调动了玩家的情绪,不仅能让人随着热血沸腾,也能让人随之埋首沉思。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这场残酷的战争除了这些触动心弦的故事之外,单人战役也巧妙地成为多人模式的训练场地,提供了在线模式所没有的珍贵教学。玩家可以驾驶重型载具、操作战斗机,也可以在剧情模式中磨练近战技巧,以及在敌我交火中生存下来。第一章的Mark V坦克与第二章的战斗机是很好的载具教程虽然是历史上最早的坦克,但开起来一样的好玩反战题材的游戏很多,《战地风云1》不是其中最触动人心的,但也是其中最为精彩。就如其中最经典的那段话所说:我们是精疲力竭的人,我们是天真的人,我们是光荣的人,也是战争的罪人,我们是正在走上传奇的人,也是在历史长河被湮没的人,我们是天空的骑士,是沙漠的幽灵,也是面对淋漓鲜血的鼠辈。每次扣下板机的,都是活生生的人,我们就是那些人。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在战火纷飞中体验战争的残酷多人:一如既往的火爆、有趣战地系列的多人模式一直是该系列的核心模式。《战地风云1》不仅加大了单人战役的重要性,也重现多人游戏经典模式,如“征服”、“抢攻”、“突袭”与“团队死斗”。除了累积杀敌数以及杀敌/死亡比率,如何适应战斗中的情势变化也是相当吸引人的一环,对于组队玩家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必须时常思考如何对团队做出最大贡献-这可能意味着占领据点或从空中攻击敌人。多人模式总体上还是换汤不换药,但碍不住好玩本作还新增了一个“战争信鸽”模式,类似把“夺旗”替换为“夺鸽子”的模式。在一战期间,人工通讯系统依然非常原始且不可靠,所以战犬以及鸽子在传递讯息上都被广泛地利用着。在“战争信鸽”模式中,敌我双方竞相使用着信鸽来呼叫炮击。当游戏开始时,一个装着信鸽的笼子就藏在地图的某个角落,你必须抢先敌军一步找到笼子,并将它带到空旷的安全位置,在那里你可以准备好讯息并将牠放走来呼叫空袭支持。当讯息成功送达后,空袭炮火势必会重创敌军。虽然EA服务器不太好连上,但连上后网络体验还是不错的《战地风云》系列中,出色的地图通常鼓励玩家多方尝试不同的玩法,使用那些平时忽略的对象,或是驾驶载具。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战争,也因此玩家们将会被带往世界各地,例如西部战线以及阿拉伯的沙漠地区等等。此外还有法国与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并且有机会造访各式各样的城市和村落。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法欧堡”与阿尔卑斯山的“格拉巴山”都能让玩家感受到狙击的乐趣;宽阔的地图也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路径选择与机会来进行攻击。“佩罗讷”融合了城镇废墟与田野的地形就需要好好熟悉一番才能发挥功用,除此之外还有“巴士底”中空荡荡的法国宫殿,“亚眠”迷宫般的街道,每张地图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场景中的齐柏林飞艇与装甲列车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行动模式的玩法比较独特战斗中紧跟小队才能最大化贡献,盲目孤狼不可取寻找隐藏的特殊武装是多人对战中的一大乐趣多人模式的操作方面则有些问题,加入战斗并不难,但在线模式的 UI 操作不太直观。此外,玩家无法在多人模式的两场战斗间离开,而必须在下场战斗开始时才行,但这些小缺点并不影响游戏整体。一场结束还在看数据就进入了下一场,连退出都不行武器:令人惊讶的魔幻一战尽管一战时期的武器相对比较落后,现代的战争武器也尚处于萌芽状态,但这并不代表一战就缺少那些富有男人浪漫的武器。即便看似科技才正要起步,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几乎具备了下个世纪大规模战争所包含的种种战事,从跨洋作战与海战、空战,一直到各类强大而有效的武器等等。双管冲锋枪,魔幻一战《战地风云 1》武器将分为六种:霰弹枪、冲锋枪、轻机枪、半自动步枪、随身武器和狙击枪,另外这次没有像以前一样使用大量武器附件来自定义武器,取而代之的是用调整狙击镜、准星图示等来调整武器,每种武器最多只有三种项目可以自定义,而枪枝也有各种外观可以设定。除了各种枪之外,还有各种手榴弹和近战武器,尤其近战武器有些甚至能当作工具使用,例如剪断铁丝网、破坏障碍物或是破坏轻型载具,而有些枪能够上刺刀,让你能冲向敌人给予致命一击。虽然《战地风云 1》的武器看起来很魔幻,但实际上所有武器的定位比以前都更加明确,玩家必须清楚每种武器的优势与劣势,在对的情况下使用对的武器,才能发挥武器最大的用途。武器不能自订,但装备自定义很丰富开包是武器的主要来源开包本作也收录了从轻型到重型等各种款式的坦克、普通武装车辆、侦察小艇与飞机等等。而历史上经典的双翼飞机也会参战,允许搭载一名飞行员以及一名炮手。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骑马发动冲锋。弱势方驾驶战争巨兽翻盘也是一种乐趣此外,《战地风云 1》有着完善且令人满足的进度系统,玩家的武器库组成端看他们如何使用升级的奖励,老玩家有许多武器可以收集,而新进玩家也有复古的武器可以选择。这是真枪实弹的二十世纪战争,一举一动都是有意义的,玩家有更多装备可以选择,也显示了《战地风云 1》所提供的自由度。总结EA DICE 以顶尖的叙事能力、将虽为虚构却活生生的故事,描绘出二十世纪前期的世界-一个科技快速发展,却同时充满人性的世界。EA 与 DICE 藉由《战地风云 1》证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能成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绝佳题材。这部作品不仅让焦点落在国家与国籍上-在现代战争中已经变得模糊的概念,也描绘了战争如何塑造时代。在叙述全球性战争方面,多年来各种二战射击游戏证明了一部作品很难撷取大型战争的精随,但故事选集式的叙述方式却能大放异彩。此外,精妙的多人模式也一如既往的深受玩家喜爱,新增的几种游戏模式更是精彩有趣。《战地风云 1》虽然只讲述了惨烈历史的片段,但却是内涵丰富的杰出作品。
(支持键盘 ← 和 → 分页)
与战地风云1评测,战地1,战地1评测,战地1配置,战地1下载,相关的文章有:
第63期:朗朗乾坤 FIFA 17竟干苟且之事
第62期:逗你玩!看背影还以为要发车呢
第61期:玩Bug缠身的游戏如给自己挖坑
第60期:现在这些游戏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17173投票调查
&&& 你是如何看待游戏复刻的?
&& &好游戏就该多复刻
&& &为了厂商的利益可以理解
& & 复刻时需要精简与附加
& & 重制游戏太多了看得心烦
& & 游戏出一次就够了不要HD查看: 33311|回复: 64
战地1是不是亚服环境比较差?
就我这几天的游戏体验,玩亚服基本上一把能看到4,5条封禁消息,多的时候有十几条,而玩美服一把一两条顶天了,有时候一天都看不到一条封禁
难道国内外挂技术不行?
完了,游戏区上次这么一搞之后,外挂都没人接话了?
看看版规也没有这么一条啊
是的 挂逼太多 其实美服也有 但没日服那么多开着一击必杀+自瞄一回合杀上千的
还是去玩印度服吧,印度服人耿直,我只有在那个服kd才能上1
玩了50小时感觉没碰到什么很明显的挂,就那种拿狙几十杀死个位数的看着比较像
亚服不是挂打的也跟挂似的,找不到摸鱼的快感
玩主机版就不怕挂
----发送自
我觉得这游戏就算对面有挂影响也不算很大,主要是人多吧,个人影响不突出。好几次对面有一键秒杀都被我方翻盘。&&用一键秒杀的弱智挂的人一般意识和弱智也没多大区别,用亨利马蒂尼专偷这些挂壁。
我跟你们说,有一次我进亚眠,不知道是卖挂的放源了还是没及时更新,左边ff ban人的消息比右边人头消息都走的快,打了一局,我这个小队队长换了三个。还是轮到我当小队长才没继续换下去,天知道我下面队员走马观花换了几波。
玩了50小时感觉没碰到什么很明显的挂,就那种拿狙几十杀死个位数的看着比较像 ...
狙击开挂太明显了,四百米外他一把神射手能爆你移动中的人头,那就肯定是挂,杀两个人就有人问候他全家了。近距离又太容易被干死,开挂的也不爽,所以开挂的大多打支援。
这游戏如果打了八九十的血下一秒被队友补枪了,那人头也会算在你头上,所以狙击人头是最虚高的,大地图真正被他干掉的人可能只有显示的一半。
狙击开挂太明显了,四百米外他一把神射手能爆你移动中的人头,那就肯定是挂,杀两个人就有人问候他全家了 ...
不抬杠,纯好奇,400米子弹飞行时间也要半秒以上,自瞄挂打移动目标是怎么办到的..
本帖最后由 真实之影 于
02:42 编辑
亚服不是挂打的也跟挂似的,找不到摸鱼的快感
要组团划水啊,群里前两天打HC我们几个都没怎么杀人,划水划到了全场得分第一
RE: 战地1是不是亚服环境比较差?
不抬杠,纯好奇,400米子弹飞行时间也要半秒以上,自瞄挂打移动目标是怎么办到的.. ...
算提前量也不是不可能,我打坦克世界这种游戏有帮你算提前量的插件可以用,我用下来的感觉是,向一个方向跑三秒以上,插件可以完全预测,但你走Z字,那就基本算不准。
我觉得这游戏就算对面有挂影响也不算很大,主要是人多吧,个人影响不突出。好几次对面有一键秒杀都被 ...
今天打行动模式的铜墙铁壁,对面一个拿着MG15的挂壁杀了150+的人还是没把堡垒B点给占领了……
今天打行动模式的铜墙铁壁,对面一个拿着MG15的挂壁杀了150+的人还是没把堡垒B点给占领了…… ...
打第一和划水划的爽不是一回事
狙击开挂太明显了,四百米外他一把神射手能爆你移动中的人头,那就肯定是挂,杀两个人就有人问候他全家了 ...
这种挺正常的,我拿着步兵版的里恩菲尔德直接爆头打死过飞艇的炮手
毕竟指不准就会懵到几次
不抬杠,纯好奇,400米子弹飞行时间也要半秒以上,自瞄挂打移动目标是怎么办到的.. ...
战地的弹道不是物理性质的
即使是抛物线的弹道只要aimbot开了都能百发百中
要知道BF3时期有人专门视频演示过开了视野范围内必死的挂,然后开飞机是什么效果的
不抬杠,纯好奇,400米子弹飞行时间也要半秒以上,自瞄挂打移动目标是怎么办到的.. ...
是啊,自瞄都不行,人肉就更难了,所以这游戏弹道就是一条激光吧,不然狙打一天都未必能爆头几次
今天遇到个飞机挂 进个房间发现我方3个飞机全没人开就上了个轰炸机,刚飞到A点就看到个战斗机往我这撞过来,然后我的飞机直接炸了他屁事没有,然后我换了无数次飞机,不到半分钟必被撞爆,然后我傻逼的找了个aa刚准备点那货就被他用豆豆弹点死了
----发自我的iPhone via
来自: iPhone客户端
东亚区的PC联机有几个服务器不是重灾区……
黎明杀机,BF1,彩虹6号,就连TF2都比欧洲服务器什么多一大截。
不然橘子怎么会取消中文地区的客服邮件申诉…
不抬杠,纯好奇,400米子弹飞行时间也要半秒以上,自瞄挂打移动目标是怎么办到的.. ...
战地三快死的时候从朋友那借过个挂试了试,那个aimbot简直强无敌,提前量之类的全能算出来,都是同系列游戏原理应该也差不多吧
因为挂和掉包我已经变成载具狗了
可能是10A太IMBA了,我感觉不出来
挂这么猖狂是不是战地1又变成本地计算射击数据 然后上传和服务器同步?是为了连线质量?
美服挂少些,不过玩家也都是人精了。。要割草就去澳服好了。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美服挂少些,不过玩家也都是人精了。。要割草就去澳服好了。
不是想割草啊,你玩比我好可以啊,我变身伏地魔躲墙角一样能干死你,游戏体验完全不同吧
就算队友开挂也不爽啊,你想大家一起冲进房子,里面有个人傻乎乎的对着窗外,你第一时间开枪发现人死了,你一点助攻都没
讲道理打了近百小时我也就遇到过一次明显开挂,用mg15全场下来kd190/9,几百米一枪秒,其他都没什么感觉, ...
自己分辨是比较难,所以我说看左上角封禁么,我遇到过一把连刷十几个的
主机版虽然没挂,但是玩行动模式的玩家挺少的,都在玩征服
大哥,ff ban是全服通告,你还真以为自己一把遇到十几二十个挂B,
打不过别人就都是挂?搞笑呢
Powered by《战地1》游戏评测:让人欲罢不能的魔改一战
[摘要]《战地1》现已正式上市,那么它的游戏品质到底如何呢,一起看下由玩家大白带来的评测吧!【本文来自于腾讯游戏频道原创作者招募活动,作者:大白,。转载请注明来源。】《战地》系列这次把我们带回了风烟滚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的,你没看错,是那个满是堑壕、铁丝网、毒气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在游戏界已经过度曝光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游戏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题材的改编向来非常的谨慎,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大众传媒中影响力过大,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一战题材天生在改编上具有难度——毕竟对“拉大栓”的喜爱在游戏界还远远不如“突突突”受人追捧,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是栓动武器的天下。事实上,当我们进入《战地1》后就会发现,虽然EA在宣传上表示这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游戏,但在还原一战原貌的方面,开发者DICE还是打了很多的折扣的,且毫无疑问,这些“折扣”之所以存在,基本上都是因为游戏必须向主流玩家的欣赏偏好倾斜所致。所以,在游戏中我们见到了数量超乎寻常的自动武器和半自动武器,几乎全场都是突突突,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战场上依然还有数量众多的步兵在“拉大栓”。不过这并不妨碍《战地1》成为一部优秀的射击游戏和一部优秀的《战地》续作。在这个方面,DICE其一次近乎完美的完成了任务。优秀的续作,优秀的FPS作为一部射击游戏,在以本世代主机性能为纲的3A级游戏里,《战地1》拥有着业界最好的画面,比前两部本世代的作品有着明显的进步。且本作的PC版优化得异常的好,如果你的PC能够在此前顺畅的游玩系列的前作,那么这次想要在较高的画质下保持流畅依然不会特别困难。更重要的是,游戏画面的风格感颇为独特,西线堑壕间的冷冽肃杀、南线阿尔卑斯山脉的郁葱空幽、东线加里波第黄沙滚滚,在屏幕中都被用别样的夸张和美艳表现了出来,绝对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游戏的音效与武器设计则体现出了DICE在细节上一贯的宝贵严谨。游戏中的所有武器都是原物的真实还原,其机械性能和音效都是如此(可惜,这些古董自动武器那惊人的故障率并没有在游戏中得到体现)。具体到游戏中的表现就是,每一种武器的声音都非常独特,且样本丰富,如果你仔细聆听就会发现,将一个弹夹打光,很有可能每一次都能听到不大一样的枪声。环境对音效的影响也依然显著,在室内与室外,在旷野与小巷,耳中听到的声音都不尽相同。这对于杀敌快感什么的或许没什么影响,但对于代入感的提炼来说,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游戏方面,在军事FPS的阵营里,《战地》系列在多人对战方面的地位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64人同场竞技的庞大战场构建出的是一种只有玩过之后才能明白的宏伟壮观,这是当代任何其他射击游戏都无法提供的体验。在这个战场上,你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职业,你可以充当与敌人短兵相接的突击兵,你可以在埋身于战线深处扮演百步穿杨的狙击手,也可以驾驶着飞机为战友们提供宝贵的空中支援,甚至发动巨大的坦克成为所向披靡的突击力量。一战的元素在战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骑兵则是DICE在一战之名下给我们带来的最有趣的新玩具。拿着马刀和性能低劣的卡宾枪与拿着自动武器的步兵较量在纸面上看起来挺不靠谱,但在实际的游戏中,骑兵的效能却出人意料的强大。《战地1》里的骑兵不仅跑起来飞快,且血量惊人,等闲一梭子冲锋枪还可能无法将其撂倒。而相比之下,马匹撞人和马刀一砍都是能瞬间收割一条生命的神技,如果操作得当,那真的是杀个七进七出,血雾翻飞,骑士自己还能全身而退。与前作相比,一战中的各种老祖宗级的坦克也高调出场,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同类兵器在此前《战地》系列中的地位。游戏中的重型坦克大概是游戏中最为强大的单位,由于本作没有了二战或更后期题材中的火箭筒之类的东西(反装甲步枪威力惊人,但属于地图特殊资源,好久才刷一次),单兵对坦克的限制能力实际上大大的降低了。现在的情况是,资深的坦克手只要能巧妙的利用地形,不要无脑的冲入巷战的陷阱,一台坦克杀一局的难度要比之前的作品低了不少。基于同样的原因,相对脆弱但机动性很强的轻型坦克也同样成为了步兵们的新梦魇。但相比之下,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标志性元素在游戏中却没有得到特别充分的展现,比如堑壕阵地的重要性就没有被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关卡设计上,DICE走的依然是此前战地系列的老套路,鼓励的是更小规模的配合与穿插,而非严守占线的突破与防守,战局虽然火爆,可也总是显得很混乱。再加上几乎人人都有自动武器,重型机枪在游戏中的地位也因此变得相当鸡肋,这也是与真实历史很不相符的一种设计。此外,炮击这回事在游戏中也属于可有可无,尽管一战中有将近8成的伤亡都是大炮造成的。不过DICE还是在《战地1》里加入了一些非常夸张的一战元素,在游戏中,这被他们包装成了一种新的战场机制“巨兽”。巨兽在不同的战场里有不同的定义,在沙漠中,巨兽通常是冒着黑烟的武装列车。这些列车上插满了巨炮,能对铁路沿线的敌人形成压倒性的火力覆盖,造成巨大的威胁。在那些有水域的地方,巨兽通常是硕大无比的无畏级战列舰,这些战舰上插满了巨炮,射程极远,当他们出现在战场上时,周边的据点必然会随之易手。在西线战场上,巨兽则通常是遮云蔽日的齐柏林飞艇,这些飞艇上插满了……装满了炸弹,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炮台,在其经过的路途上,即便是掩体内的敌人也会遭遇到沉重的打击。巨兽是足以让战况翻盘的元素,这也是它在游戏中发挥的最大功能。巨兽并非无法战胜,但当他们出现的时候,拥有巨兽的一方必然将发起全面的反攻,而对方的所有行动也必然都被巨兽所牵引。巨兽在游戏中的效果非常引人注目,作为一种新的战场变数,类似的东西想必在将来的《战地》中也将成为一项新的标准配置。在模式方面,DICE今年又给我们带来了一点儿新花样,那就是行动模式。这个模式有些像是传统Conquest模式和模式的结合体,同时还加入了一些宏观的战略元素和从《凡尔登》那里借来的玩法。这个模式通常包含不止一张的地图,双方按照真实历史中的态势互相攻守,进攻的一方有三次机会(游戏中的描写是三个营的兵力)试图夺取对方的阵地,成功之后就继续推进,在获得整张地图的控制权后战斗就移动到下一个战场。行动模式是目前《战地1》中唯一比较有阵地战味道的玩法,但现在看来,这个模式的匹配机制貌似存在一些问题,至少我个人在试图匹配的时候成功率很低,经常会被甩到没人的地图里去。单人战役依旧疲软《战地》系列的单人战役一直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此前的《战地:硬仗》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被许多媒体狠狠的讽刺了一把。或许是觉得与其和《召唤》硬碰硬还不如扬长避短的好,在《战地1》中,DICE在单人战役方面的投入显然没有前几部作品那么大。这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战地1》的单人战役很短。对于射击游戏的老手来说,在4-5个小时内通关游戏的单人战役完全没有问题。这干瘪的体量无论是纵向与自己的前作比较还是横向与其他射击游戏比较都显得不太大方,如果你只对《战地1》的单人内容感兴趣,那这几百块花得恐怕就有些不值得了。其次,本作的单人战役非常的松散。把这年头射击游戏的单人战役越来越讲究在游戏的叙事性方面寻找游戏性,而在这个方面,《战地1》做得并不很到位。5个小时的单人战役在游戏中被分为了5个关卡,故事虽然是讲了,但由于篇幅实在是太短小,其中还填充了许多战斗内容来发挥教程的功能,最后的结果就是,5个小故事实际上被压缩成了5个长段子,完全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情感累进,角色成长也显得非常突兀。归根究底,到底买不买呢?虽然单人战役没有实现突破,虽然《战地1》所描绘的那个一战战场有点儿科幻,但作为续作的《战地1》还是非常的优秀,绝非是《战地:硬仗》那样的坑货。对于《战地》系列的老粉丝来说,根本就没有观望的必要,且从游戏的正传前作来看,这绝对会是一部有人能陪你玩到系列下一部新作发售的游戏。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摸过《战地》系列,那么最好在游戏前好好拿捏一番,尤其是若你只习惯于体验单人部分的内容,那《战地1》对你来说的意义就不是很大。况且,这还是一部售价挺高的游戏,且不包括DLC的标准版将无法体验全部的地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mlightw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地1最强狙击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