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升级,是该欣喜还是该疯狂翘课之七日大作战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抢人大战升级,是该欣喜还是该疯狂?清明时节,归乡祭祖。乡是标准的四线小城市。这次回来,和往常一样没有什么变化,路边还是不紧不慢的年轻人,记忆中修了好多次的马路上还躺着残破的凿地机,注定难逃再次翻来覆去的命运,下午两点过后街边小馆还能看到挤着喝烧酒的壮汉。看似一切舒适安然,但有一个地方却出奇的热闹。这个地方就是售楼处!随便进了一个新盘,你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副景象。几乎所有的模型沙盘旁都簇拥着人群,来来往往甚是热闹,卖房小姑娘忙的焦头烂额,甚至还有因为抢最后一个户型撕破脸皮叫嚷的购房者。在楼市面前,人们总能把最深处的人性表演的淋漓尽致。01和几个中介简单攀谈过后,事实又开始让我坐立不安。一个四线小城市,半年时间,房价竟然从6000飙到了9000一平,尤其是专吃三四线有钱人的碧桂园,最新开盘价高达1万6。这个涨幅和涨速就是连16年的北京都难与之匹敌。而对于人均工资3千多的城市,我不知道这个房价会给大家带来多大的责任与压力,但我确定的是这里所有人都会坚信,现在如果不买房,以后还会更贵!这波三四线房价上涨总体分为三个阶段。1.棚改拉升农民进城购房刚性需求2.城市居民刚需和改善族入场接力3.返乡购房和部分投资需求入场哄抬房价今年3-4月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继续暴涨的原因是上涨周期第三阶段遇上楼市小阳春。楼市小阳春不难理解,一般是年前3个月购房需求的集中释放,再加上谈婚论嫁等人生大事也在春节敲定,那么春节后买房就成了刚性需求的主战场。这个在三四线城市显得尤为明显,因为娶媳妇儿必须得买房,这时候买不买房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丈母娘。年前买房还有议价权,好盘的选择也多。年后大家一起买房,你就少了很多机会。而且利率一直在不断上浮,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房贷利率均上浮10%,凭空多出来十来万的利息谁都吃不消。
上一页&1共5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抢人”大战升级 山东多地放引才大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青岛、临沂两地接连出台意见,分别在放宽户籍、吸引人才等方面出台“真金白银”的政策。记者梳理发现,继去年“人才争夺战”后,“抢人大战”硝烟再起。
原标题:&抢人&大战升级山东多地放引才大招近日,青岛、临沂两地接连出台意见,分别在放宽户籍、吸引人才等方面出台&真金白银&的政策。记者梳理发现,继去年&人才争夺战&后,&抢人大战&硝烟再起。拿我省来说,济青带头领跑,此后省内全面开花,临沂、菏泽、淄博甚至是一批区县级中小城市也先后加入战局。青岛专科生也能落户,取消社保年限限制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抢人大战的背景下,3月30日,青岛市出台户籍政策新规,从人才、居住、项目、积分、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户籍政策改革。30日下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青岛市发改委统筹办副主任周江杰发布《青岛市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解读》时介绍,此次户籍新政实现了几点突破,其中在人才落户方面,具有正高级职称等高端人才,凭相关证明材料即可落户。50周岁以下博士生、硕士生,4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人员,由&先就业再落户&放宽到&先落户再就业&。全日制普通专科学历取消社保年限限制。高级工缴纳社保年限由2年缩短为1年。紧缺急需人才和新兴产业人才落户采取&一事一议&。&去年我在青岛贷款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户口一直落不下,很怕影响将来孩子上学,这次新政后我们就符合落户条件了。&看到刚刚出台的户籍新政后,户籍地是日照的张先生显得非常高兴,其实像张先生这样虽然购房,但是迟迟无法落户的情况非常普遍。原来规定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购房落户要购买100平方米无贷款新房,新政调整为购买单套商品住宅建筑面积达到90平方米以上,不再设定一、二手房和有无贷款限制。不仅购房落户门槛降低,积分落户政策也会大幅降低门槛。积分落户不仅取消申请人员学历限制,居住证和缴纳社保年限均由3年缩短为1年。临沂出台&人才新政黄金22条&3月30日上午,临沂市对外发布《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共22条措施、涉及近90项政策点,惠及对象涵盖顶尖人才、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及企业家、教师医生、大学生、外国专家等类型。临沂市将拿出真金白金,大幅提升人才扶持奖励资金,对引进的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综合资助,资助额度较原有政策提高5倍,由2000万元提升到1亿元;对新建研发总部、研发机构、科学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建设强力扶持支持,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在人才普遍关注的服务环境方面,国内外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万元购房补贴,在教育、医疗、出国(境)审批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服务。该《实施意见》出台后,被誉为临沂市&人才新政黄金22条&。值得注意的是,临沂市在对青年人才、沂蒙英才、企业家、企业博士(后)、名师名医等群体制定专项计划引进的同时,还制定了大学生&凤回沂蒙计划&。对全日制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在临沂市自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就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工作满一年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人才津贴,补贴期限3年。三四线城市加入战局,菏泽喊&归雁&回乡菏泽市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副主任曹萌的朋友圈,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人才,创业,新旧动能转换。这位清华毕业、曾就职于北京的高材生,去年9月因为山东省启动的第三批&科技副职&项目,被&挖&回老家菏泽挂职一年。他的工作就是吸引人才、技术、项目来菏泽,帮助孵化企业创业等。这一年来,出差是家常便饭,连新年总结都成了&来不及回首,收拾行囊再出发&。谈到回菏泽挂职的初衷,曹萌说,一是因为自己就是菏泽人,有游子情结,盼着家乡越建越好;二是这两年各地都越发重视人才这座富矿,给出真金白银和优惠政策,可谓诚意满满,回来大有可为。&人才争夺战是一场白刃战,越来越白热化。&随着工作开展,曹萌深有感触,如今不仅一二线城市在抢人才,三四线甚至区县在这场争夺战中也毫不示弱。劳动人口长期外流的菏泽拿什么争夺人才?菏泽的特色思路是发展&归雁经济&。据悉,菏泽有160万人在外创业就业,每年还有5万菏泽籍毕业大学生,这部分人创造拥有的产值及开办企业的价值,不可小觑。曹萌就是一只被引回的优质领头雁。出台支持返乡创业20条意见、设立创业服务站&&菏泽的目标是,争取2020年返乡创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随着各地抢人大战升温,除了打&感情牌&,这座鲁西南城市掏出的不论优惠政策还是真金白银都在加速加码。区县强势抛出橄榄枝,留人更需打造平台除了菏泽全力启动的&归雁&计划,山东其他城市近期也频频出招抢人。记者从日照市人才开发办相关负责人处获悉,日照现行的人才引进政策是2015年出台的,日照正在制定新政,或于今年6月出炉,将进一步提高引才政策含金量、覆盖面和吸引力。新一轮战火升级&抢人大战&中,不少区县也强势抛出引才橄榄枝,对高层次人才给予资金、服务等全方位、全链条扶持,姿态更加积极主动。一周前,新泰市出台《新泰市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政策措施》,提高了对&一事一议&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的综合扶持,由1000万元调整为5000万元。对到新泰市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启动资金支持最高3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由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滨州市阳信县先后两次成功举办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服务阳信行活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正式实施的人才引进政策,与老政策相比,新政规定,新引进人才的个人生活补贴每月提至最高1万元,用人单位科研经费补贴最高由100万元提高至600万元,给予高层次创业人才或创业团队的创业启动资金由最高300万元提高至1000万元。在生物医药领域风生水起的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烟台开发区,去年底刚完成10亿元融资,同时有十余个生物创新药在研发。能吸引众多重量级&海归&专家聚集,组建成一支400余人的高、精、尖专家科研队伍,荣昌制药靠的是&资本+人才+技术&合作模式,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受聘总经理、首席科学家等重要职务。荣昌制药首席科学家、海归博士房健民就是企业引进的首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责任编辑:耿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 - 法律法规网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
晶晶 新华网  
10:48:14  评论(/)
原标题: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机遇与挑战并存“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漫画/琚理进入三月,“金三银四”求职黄金季节正式到来。有人想升职加薪更上层楼,有人想逃离大城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随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作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机遇与挑战并存“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漫画/琚理进入三月,“金三银四”求职黄金季节正式到来。有人想升职加薪更上层楼,有人想逃离大城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随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作为传统人才高地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正面临人才净流出的挑战。留下还是返乡?若在十年前,年轻人都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如今这个问题却变得费思量。放大招零门槛落户购房有优惠在北京工作两年后,从事传媒行业的小费最近开始在老家江苏寻觅新工作,准备“逃离北上广”。“刚毕业时一心想出去闯闯所以来了北京。待两年后发现,节奏太快,还是喜欢老家的城市环境。”过去两年,小费独自租住在北京北苑的一套一居室里,月租金4000元,房租占她每月月薪的四成。在刚刚工作的第一年,房租占收入的比例更高,几乎占到一半。大城市较高的生活、交通成本,是小费考虑回乡的催化剂。二线、三线城市迅速发展,工作机会增加,则成为吸引人才迁徙的关键原因。3月1日,小费家乡省会南京市发布政策,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南京的条件——“40周岁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户南京”。也就是说,即便小费的老家不在省城,一本大学毕业的她想回南京落户也是轻而易举。更吸引眼球的是,外地来南京的高校毕业生,还能一次性获得每人1000元的面试补贴。另外,青年大学生今年1月1日后在南京实现首次创业,领取营业执照,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开业补贴。去年初,武汉市“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打响了“抢人大战”第一枪。在零门槛落户的基础上,武汉市开始在长江新城内建设面积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让大学毕业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武汉实现了30.1万名大学生留下创业就业,是上年的21倍之多。这样的示范效应引发郑州、西安、太原等城市纷纷跟进,希望以吸引更多年轻就业群体来防范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困境。BOSS直聘日前发布的《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在二线城市中,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五个城市人才吸引力最高,2018年选择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这五个城市。太纠结23%求职者“逃离”后回流二线城市强势崛起的同时,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出率有所上升。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工作首选城市为北上广深的18至35岁青年劳动者比例迅速下降,从2015年的65.8%下降至2017年末的46.5%。总体来看,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2018年初人才净流出率达到0.6%,较2017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逃离北上广?每逢雾霾天重来或者持续熬夜加班的日子,很多辛苦打拼的职场人士就会纠结不已。“在大理、昆明、西双版纳都看过房了,很想出手买一套,说走就走。可想到这些宜居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太难了。”结婚没几年的证券分析师宋原野说。在他身边,因为孩子升学问题而不愿意离开北京的家庭更是比比皆是。尽管二线城市人才数量快速上升,但对高端人才而言,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仍然遥遥领先。在2018年春季招聘旺季,从事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等高新行业且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人才,超过八成仍然选择在一线城市打拼。耐人寻味的是,过去一两年间从一线城市“逃离”的人才也开始部分回流。从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回到家乡武汉工作半年后,尹先生今年春节后又选择重新北上。“在北京,事业上升的机会还是更多。”尹先生说,重回北京还有一层原因在于对老家的“水土不服”。“聚会从来都是海吃海喝,不醉倒一片不罢休,聊来聊去没啥共同语言。”他感觉,在北京生活多年后,对二线城市复杂世故的人际关系反倒不适应。BOSS直聘研究员院长常濛透露,根据数据追踪,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时,选择回归一线城市。新趋势返乡就业创业幸福感更强五年前,在北京名校求学6年的崔敏放弃留京的工作机会,和男友一起回到老家厦门工作。“当年告诉亲友、同学我要回厦门时,不少人还挺诧异的。都觉得名校毕业一定要在北京闯出个名堂,回原籍约等于在竞争中落败。但是最近两年,从一线城市回厦门工作的朋友却越来越多了。”崔敏告诉记者,她现在骑自行车十五分钟就能从家到单位,随时可以回爸妈家里“蹭吃蹭喝”,跟留京的大学同学比,幸福感“爆棚”。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来,厦门经济发展势头不错,崔敏的丈夫跳槽进了一家游戏公司,收入已经比刚毕业时翻了好几番。除了崔敏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不少基层求职者也开始寻觅返乡就业、返乡创业。今年春节,在北京做了多年室内装修包工头的毕师傅和家里的表亲商量着,准备一起在老家徐州成立一个装修工作室。“老家房价这两年涨呢!买房换房的人也多。我在北京这么些年,积累了不少前沿的装修理念,回家不愁无用武之地。”毕师傅说。随着二三线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家门口就业”开始成为新趋势。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就近择业可以更好地兼顾事业发展与照顾父母的需求。而对于饱受大城市病困扰的一线城市来说,人才虹吸效应的减弱,也将减缓人口规模的进一步膨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分析,大学毕业生进军“新一线”城市,将使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更趋平衡和互补,一线城市垄断全国大部分优质工作岗位与发展机会的格局,正发生深刻改变。(孙奇茹) tags:
全国有无数的手机网民,现在几乎是人手一台机,有些人手里甚至有两至三台手机,随着近年来手机网民的增长,以及互联网络所体现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手机网民将迎福利啦,目前上海等12座城市进行5G试点工作。全国手机网民的福利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出席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审议情况的报告和宪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稿提请各代表团审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栗战书主持会议。会
现在外出再也不怕热晒雨淋了,因为大家都在使用滴滴出行,实在太方便了。然而,最近网上有关滴滴平台的消息十分活跃,就是其增加了新成员,就是上线了滴滴青桔单车。据有消息称,滴滴青桔单车在五城市上线,并且大家在滴滴平台进行
现在外出再也不怕热晒雨淋了,因为大家都在使用滴滴出行,实在太方便了。然而,最近网上有关滴滴平台的消息十分活跃,就是其增加了新成员,就是上线了滴滴青桔单车。据有消息称,滴滴青桔单车在五城市上线,并且大家在滴滴平台进行
法律法规 / Laws
新闻资讯 / News
站长推荐: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家门口就业”渐成新趋势|界面新闻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进入三月,&金三银四&求职黄金季节正式到来。有人想升职加薪更上层楼,有人想逃离大城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随着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升级,作为传统人才高地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正面临人才净流出的挑战。留下还是返乡?若在十年前,年轻人都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如今这个问题却变得费思量。
放大招 零门槛落户购房有优惠
在北京工作两年后,从事传媒行业的小费最近开始在老家江苏寻觅新工作,准备&逃离北上广&。
&刚毕业时一心想出去闯闯所以来了北京。待两年后发现,节奏太快,还是喜欢老家的城市环境。&过去两年,小费独自租住在北京北苑的一套一居室里,月租金4000元,房租占她每月月薪的四成。在刚刚工作的第一年,房租占收入的比例更高,几乎占到一半。
大城市较高的生活、交通成本,是小费考虑回乡的催化剂。二线、三线城市迅速发展,工作机会增加,则成为吸引人才迁徙的关键原因。
3月1日,小费家乡省会南京市发布政策,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南京的条件&&&40周岁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户南京&。也就是说,即便小费的老家不在省城,一本大学毕业的她想回南京落户也是轻而易举。更吸引眼球的是,外地来南京的高校毕业生,还能一次性获得每人1000元的面试补贴。另外,青年大学生今年1月1日后在南京实现首次创业,领取营业执照,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开业补贴。
去年初,武汉市&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打响了&抢人大战&第一枪。在零门槛落户的基础上,武汉市开始在长江新城内建设面积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让大学毕业生能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武汉实现了30.1万名大学生留下创业就业,是上年的21倍之多。
这样的示范效应引发郑州、西安、太原等城市纷纷跟进,希望以吸引更多年轻就业群体来防范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困境。
BOSS直聘日前发布的《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在二线城市中,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五个城市人才吸引力最高,2018年选择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这五个城市。
太纠结 23%求职者&逃离&后回流
二线城市强势崛起的同时,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出率有所上升。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工作首选城市为北上广深的18至35岁青年劳动者比例迅速下降,从2015年的65.8%下降至2017年末的46.5%。总体来看,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2018年初人才净流出率达到0.6%,较2017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
逃离北上广?每逢雾霾天重来或者持续熬夜加班的日子,很多辛苦打拼的职场人士就会纠结不已。
&在大理、昆明、西双版纳都看过房了,很想出手买一套,说走就走。可想到这些宜居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太难了。&结婚没几年的证券分析师宋原野说。在他身边,因为孩子升学问题而不愿意离开北京的家庭更是比比皆是。
尽管二线城市人才数量快速上升,但对高端人才而言,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仍然遥遥领先。在2018年春季招聘旺季,从事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等高新行业且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人才,超过八成仍然选择在一线城市打拼。
耐人寻味的是,过去一两年间从一线城市&逃离&的人才也开始部分回流。从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回到家乡武汉工作半年后,尹先生今年春节后又选择重新北上。&在北京,事业上升的机会还是更多。&尹先生说,重回北京还有一层原因在于对老家的&水土不服&。&聚会从来都是海吃海喝,不醉倒一片不罢休,聊来聊去没啥共同语言。&他感觉,在北京生活多年后,对二线城市复杂世故的人际关系反倒不适应。
BOSS直聘研究员院长常濛透露,根据数据追踪,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时,选择回归一线城市。
新趋势 返乡就业创业幸福感更强
五年前,在北京名校求学6年的崔敏放弃留京的工作机会,和男友一起回到老家厦门工作。
&当年告诉亲友、同学我要回厦门时,不少人还挺诧异的。都觉得名校毕业一定要在北京闯出个名堂,回原籍约等于在竞争中落败。但是最近两年,从一线城市回厦门工作的朋友却越来越多了。&崔敏告诉记者,她现在骑自行车十五分钟就能从家到单位,随时可以回爸妈家里&蹭吃蹭喝&,跟留京的大学同学比,幸福感&爆棚&。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来,厦门经济发展势头不错,崔敏的丈夫跳槽进了一家游戏公司,收入已经比刚毕业时翻了好几番。
除了崔敏这样的高学历人才,不少基层求职者也开始寻觅返乡就业、返乡创业。今年春节,在北京做了多年室内装修包工头的毕师傅和家里的表亲商量着,准备一起在老家徐州成立一个装修工作室。&老家房价这两年涨呢!买房换房的人也多。我在北京这么些年,积累了不少前沿的装修理念,回家不愁无用武之地。&毕师傅说。
随着二三线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家门口就业&开始成为新趋势。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就近择业可以更好地兼顾事业发展与照顾父母的需求。而对于饱受大城市病困扰的一线城市来说,人才虹吸效应的减弱,也将减缓人口规模的进一步膨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分析,大学毕业生进军&新一线&城市,将使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更趋平衡和互补,一线城市垄断全国大部分优质工作岗位与发展机会的格局,正发生深刻改变。
来源:北京日报原标题:最新更新时间:03/11 12:11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疯狂企鹅之雪城大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