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是三国时代天下第一刺客信条次时代3d模型吗

今天中央六套电影频道放的什么天下第一刺客_百度知道
今天中央六套电影频道放的什么天下第一刺客
我有更好的答案
45 电影 鸿门宴传奇0305-16 星期一 cctv6节目表00:11 光影星播客08:18 电影 铁飞侠 09:02 电影快讯00:12 译制片 美娜的文具店15:10 电影快讯20:53 音乐电影欣赏1811:51 光影星播客10:03 电影快讯10:06 电影 生死大营救11:46 光影星播客11:56 译制片 当爱情来临时 05:25 电影 龙虎门06:39 电影 东方第一刺客08:05 电影 探索影厅 后会无期01:59 电影 逆战14:02 光影星播客14:56 中国电影报道 (137)18:15 电影 狮王争霸-黄飞鸿之三(关之琳)22:17 光影星播客18:27 电影 冒险王(关之琳) 20:04 光影星播客20:58 光影星播客16:11 电影快讯16:14 电影 风雪狼道 17:47 光影星播客17
采纳率:81%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纠纷处理 (9:00-18:00)
图书审核 (9:00-18:00)
抱歉,您要找的页面不存在。录  1、马谡是如何被冤杀的  2、诸葛亮的自保心理是北伐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  3、关羽真的死于蜀汉内讧吗?  4、根本没有发生过的赤壁大战  5、谁是三国第一英雄?  6、东吴人害死了张飞  7、刘封死于谁人之手?  8、曾经被拐卖过的刘禅  9、诸葛亮并不是刘备最亲密的人  10、庞统是打入刘备阵营最高层的间谍  11、孟达的职场机遇  12、蜀汉覆灭的千古罪人——姜维  13、不明不白的饭局  14、姜维并没有诈降曹魏  15、并不存在的“三让徐州”  16、刘琮真的像猪狗一样吗?  17、名字是不能随便改的  18、和领导较劲  19、没遇到好邻居  20、携民渡江还是挟民渡江?  21、刘备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吗?  22、用干部还是玩干部?  23、华佗究竟因何而死?  24、刘备的不信任和诸葛亮的排挤导致徐庶弃刘投曹  25、赵云为什么得不到重用?  26、袁绍为何败于曹操?  27、并不存在的“三顾茅庐”  28、干大事和干小事  29、小霸王非杀于吉不可吗?  30、伪《出师表》  31、于禁为何完败于关羽?  32、害怕失败与相互掣肘  33、郭修是三国时代天下第一刺客吗?  34、强龙败于地头蛇  35、诸葛亮为什么要重用姜维?  36、领导的话该怎么听?  37、老军阀和新军阀  38、杨修究竟因何而死?  39、同心与同力  40、刘备真的恢复了五铢钱了吗?  41、到底是魏延反了,还是杨仪反了?  42、孙权究竟派卫温干什么去了?  43、张飞真的神勇无敌吗?  44、襄阳才是诸葛亮的隐居地  45、马超真是一个背父叛君的恶人吗?  46、诸葛亮为何非要投靠刘备不可?  47、游走于刀锋刃口之间的仕途人生  48、诸葛亮的神坛之路  49、“七擒孟获”的真相  50、刘禅为什么轻而易举地投降?  51、诸葛亮所属的门派  52、工作不能做得太细  53、诸葛亮的那些发明(一)  54、诸葛亮的发明(二)  55、诸葛亮的发明(三)  56、孙权和刘备从未真正结盟  57、不是所有的稻草都是可以捞的  58、女怕嫁错郎,男怕跟错人  59、显聪明还是装糊涂?  60、公事和私事  61、“五丈原”的魔咒  62、彝陵之战真的祸起“一字长蛇”吗?  63、与部下争利  64、梦回三国
楼主发言:26次 发图:0张 | 更多
  序  在所有历史中,三国故事恐怕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几千年来,凭借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承,三国故事已广泛地被人们所熟悉和传颂。  正是这种熟悉和传颂,导致了三国人物的脸谱化和对重要事件评判的共识化。在人云亦云的氛围中,历史的真相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离我们远去。  三国那段真实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一直是我想要追寻和探索的。所以我想以史实为依据,以推理分析为手段,把那些更接近于历史真相的东西挖掘出来,告诉大家。  《读懂三国我怕谁?》这本书以《三国志》和其他史志为依据,运用大量史料和推理分析,对三国时代的一些著名事件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见解。例如:震惊中外的赤壁大战根本没有发生过,张飞死于东吴人之手,庞统是东吴打入刘备集团的高级间谍,著名的“三让徐州”的故事是刘备自己杜撰的结果。  本书在对三国重大事件进行颠覆性解读的同时,对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人物的脸谱式定位也进行了颠覆性评判:刘备是一个为了功名四处奔波,为求得地盘,不惜不择手段的人;诸葛亮是集厚黑于一身,善于玩弄权术,拉帮结派,排斥异已的人;姜维是一个志大才疏,最终将蜀汉政权带入死路的人。  解读历史实质上就是一个破解谜团的过程,当我们透过层层迷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时,就会发现权谋和诡诈在历史中充斥的成份和发挥的作用远比我们预想还要多得多。当我们去除了那些笼罩在英雄人物头上的光环后,理想主义的赞歌式的史诗似乎并不存在,善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阴谋与背叛却赫然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揭露阴谋的目的不是为了崇拜阴谋,而是为了阻止阴谋,就像正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一样。  遥远年代的阴谋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形形色色的阴谋还不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上演,当我们通过历史知道和了解了阴谋家惯用的伎俩后,就可以在历史的轮回当中更好地擦亮眼睛,看穿和揭露阴谋。  到那时,我们身边的那些权术者和阴谋家都将会因此望而生畏,这大约就是我写作本书的主旨和归宿吧!
  1、马谡是如何被冤杀的?  ——街亭战役的真相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一出祁山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三国演义》把“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作为一个故事系列进行了描述。当时的大背景是:蜀军节节胜利,陇西诸郡尽归西蜀,投降曹魏的孟达也在积极反正。在这个背景下,司马懿被重新起用后,平定孟达,直取有重要军事意义的战略重地——街亭。  随即魏蜀在街亭展开一场争夺战,战斗的结果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蜀汉因此被迫退守汉中。  虽然《三国演义》上的说法与历志上的说法有一定出入,但总体上出入不大。  街亭之战的重要性以及街亭之战在一出祁山中的转折性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诸葛亮的对手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郃罢了。  长期以来,人们把街亭战役失败的责任归结于马谡,认为马谡没有实践经验且自以为是,擅自改变最高指挥部的军事部署,最终导致蜀军大败。  事实也许与人们的认识出入很大。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街亭战役究竟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役?  《三国演义》上讲,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军直取街亭,实质上魏国派出的是张郃所率的五万精兵。  而蜀军呢,参与整个北伐的兵力应该超不过十万。马谡作为先锋部队,一般人们认为其兵力超不过1万。  面对曹魏的五万大军,街亭战役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以寡抵众的阻击战。  从地形上看,街亭无险可守,仅有两座土山,防守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从战争过程看,两座土山都可以被张郃围住,那么即使是当道扎营,在无险可守的环境下,马谡以绝对劣势兵力也摆脱不了被围困的命运。一旦魏军攻上土山,当道的营寨只能成为对方炮石的靶子。因此,是不是当道扎营决不是问题的关键。  《三国志》对战争过程的描述与《三国演义》大同小异。  《三国志?魏书?曹真传》中记载“(张郃)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是说张郃与马谡在街亭作战,马谡依据南山的险要位置阻击张郃,却没有在山下部修建城垣。张郃断绝了马谡的汲水通道,把马谡打败了。  汲水问题是安营扎寨的常识性问题,不要说熟读兵书,并且当了多年作战参谋的马谡明白,就是一个几经战阵的老兵都是应该清楚的。  那么为什么马谡占了南山却不去守卫汲水通道呢?  答案只能是马谡兵力不足。  当时马谡看着自己手中有限的兵力,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下山当道扎营,同时控制水源,要么占据山地,凭高恃险。  可是两种安排都无法改变战场上的形势。从魏蜀双方的力量对比、街亭的地形、地貌来看,马谡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他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因此,街亭战役的责任不在马谡。  具体的战斗细节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荒中了,我们可以知道的仅仅是:马谡以悬殊兵力,阻击曹魏的大军,最后兵败溃退。  那真实的战争过程是怎样的?街亭战役的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呢?  假设之一:  诸葛亮知道张郃率军直取街亭,派马谡带一部分兵力阻击迟滞,这时,自己率主力撤回汉中。  如果是这样,马谡即使兵败,同样完成了战略任务,是不应该被下狱的。从马谡终被下狱的结果看,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  假设之二:  蜀军情报不准,以为魏军会以小部分兵力攻击街亭,没想到张郃率大部队前来,一举截断归途,造成蜀军仓促后撤。  假设之三:  马谡进驻街亭后,张郃的部队随即到达,马谡根本没有时间抢修工事,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马谡只好依险据山。  从当时的情况看,第二种和第三种假设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三国历史上因为战役失败而被下狱将军其实并不多,而马谡为什么却偏偏被下狱了呢?  答案只能是:诸葛亮在兵力部署上出现了问题,要么不清楚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要么在时间上陷于被动,导致马谡仓促应战。马谡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以寡抵众,最终失败,声势浩大的北伐也因失去街亭的战略依托无果而终,诸葛亮应该对街亭战役负主要责任。  而诸葛亮为了推托责任和平息破格重用马谡而引起的众怒,不得不将马谡下狱,使马谡成为战役失败的牺牲品和自己决策失误的替罪羊。诸葛亮知道马谡为他承担了责任,才有了“为之涕流”(《三国志?蜀书?马谡传》)的故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重用马谡呢?  这要从蜀汉的君臣关系说起。尽管刘备对诸葛亮有三顾之恩,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但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终究是一种雇佣关系。  当时,刘备公司的雇员很多,诸葛亮地位虽高,名气虽大,但社会关系简单,朝中并无势力。刘备在永安宫托孤之时,刘备也是将辅佐少主的重任一同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的。  刘禅时期,刘备虽死,但朝野遍地仍是刘备的势力,在武将中更是如此:赵云跟随刘备多年,魏延忠于刘备,当年地位不在张飞之下。  诸葛亮掌权后亟需在朝中、军中扶植自己的势力。马谡、杨仪以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到的郭攸之、费袆、董允以及“性行淑均”的将军向宠都是诸葛亮提拔重用的人物。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据此就来否定诸葛军师,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任何一个政治人物都在做而且必须做的事情。而问题在于,他所重用的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他完成必要的工作使命。  当时要么是诸葛亮急于让马谡立功,以便在众将面前帮助其树立威信;要么是赵云、魏延等人深知街亭易攻难守的实际困难,而马谡出于为诸葛亮在众人之前补台的考虑而主动请命。但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时运不济,不但没有帮助诸葛亮解决困难,而且把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当领导的想要拉人是可以的,但不是有本事和没本事的人都可以拉的;当下属的,也不是领导拉你,你就一定非跟不可的。你在掂量自己能力的同时,也是要看看那位领导的能力和品格。
  2、诸葛亮的自保心理是北伐无功而返的主要原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未果,常使英雄扼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北伐不能成功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南征易、北伐难的现象。从古至今,南征成功的案例无数,但北伐成功大约只有两次:一次是朱元璋对蒙元势力的北伐,一次是国民政府的北伐。  诸葛亮的北伐之所以不成功,从《三国演义》上看,各次有各次的具体原因。第一次是因为马谡失街亭,被司马懿抄了后路;第二次是因为军粮接济不上;第三次是因为听到张苞去世,诸葛亮因伤悲而生病,不得已撤军;第四次是魏国使用反间计,苟安散布谣言,后主刘禅下诏回兵;第五次是李严因运粮出现问题,矫诏班师。第六次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由杨仪代理统帅,撤回西川。  《三国演义》写得很精彩,每次北伐失败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事实上,蜀汉每次北伐面临的困难几乎都是相同的。蜀军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运粮问题。蜀道艰险,运输困难,蜀军因此打不起持久战,且容易被对方截断粮道。打到最后,战争基本上就演变成了劫粮战。另一个是敌军坚守不战。开始魏军还存在一定的主动出击和盲目追击行为,到后来司马懿坚守不战,蜀军几乎没有机会在野战中歼敌,因而无计可施。  第一个困难,诸葛亮实际上已经基本解决了。他采取了三个办法:一是发明了木牛流马,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运输效率,缓解了运力不足的问题;二是采取“取之于敌”的办法,赴陇西割麦,补充粮草;三是在长期对垒中,实行军队屯田,进一步减少了运粮压力。但对魏军坚守不战的问题似乎一直没有解决,以至于蜀军长期驻屯于魏蜀边界地区,直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把一场北伐打成了持久战。  陈寿把北伐不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诸葛亮的能力,认为安邦治国是诸葛亮的长处,而用兵打仗的军事才能不足。并且指出,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统一天下,所以用兵不止,不客气地说叫穷兵黩武。而后人对“六出祁山”乃至诸葛亮的总体评价方面大约都没有超出陈寿的窠臼。  如果诸葛亮真像陈寿所说那样军事能力平平,那么当年刘备的“三顾茅庐”又怎样解释呢?  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所谓的人才首先就是军事人才,其类型可能各不相同,或野战型,或参谋型,但其价值是一样的。  诸葛亮与关张赵黄马相对照,肯定是参谋型军事人才。对于当年胸有大志却没有地盘的刘备来说,诸葛亮不但给他提交了一份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西距荆益的远景规划,而且也是这个规划的具体实施者,所以诸葛亮必定畅晓军事。并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诸葛亮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被拜为军师将军,刘备曾对关羽、张飞说,我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应该与小说和民间传说中的形象是基本相符的。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诸葛亮也把司马懿打得焦头烂额。五丈原退兵后,司马懿见到诸葛亮一路上的营垒,也称赞诸葛亮是天下奇才。  那么为什么蜀汉拥有优秀的军事人才,但却不能战胜曹魏呢?  当时,曹魏占据中原,拥有政治、文化、人口方面的优势,从综合国力上讲魏国强于蜀国。但战争的胜负往往并不取决于综合国力,影响战争的因素其实很多。  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佳的北伐机遇期已经错过。  三国这段历史其实是分为两个时期的,前期是汉末,后期是三国。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常侍、董卓、李傕、郭汜、曹操轮流把持朝政。在汉武帝推行的儒家孝义思想的影响下,刘氏家族还有着相当社会影响力,篡权者承担着“天下人共诛之”的道德风险。  就连集文治武功于一身的曹操,虽然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程度,但到死也只不过落了个大汉丞相称号,而不敢公然篡位。即使这样,曹操还要面对着“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社会舆论的指责,随时提防各种相声讨和暗杀。  改变正统的代价着实不小。那时,确切地说,是说从董卓入朝到赤壁大战前后这段时期,应该说是兴复汉室的最佳机遇期。可惜,当时刘备没有这个能力。  等刘备占据了西蜀,有了人马,有了地盘,平定了南方孟获,可以抽身北伐的时候,魏国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休养生息,人民生活安定。“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新上台的统治者也在不停地对民众进行这样的思想灌输,人们对曹氏集团政权的合法性也在逐渐认可。这时,兴复汉室的口号虽然挂在北伐者的嘴边,但这个曾经让很多英雄豪杰热血沸腾的理想其时早已在人们心目中逐渐淡化了北伐最终甚至沦为类似春秋时期的不义之战。  无怪乎我们常说:机遇稍纵即逝,挑战不请自来。
  第二,后主刘禅对北伐持消极态度。  从《出师表》中诸葛亮“临表涕零”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禅是并不积极支持北伐。在《三国演义》中,无论是南征,还是北伐刘禅都持消极态度。诸葛亮南征时,后主说“东有孙权、北有曹丕,今相父弃朕而去,倘吴、魏攻来攻,如之奈何?”诸葛亮北伐时,后主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刘禅面对诸葛亮的出兵,总提出些很幼稚的问题,让不明真相的人真以为刘阿斗是个扶不起来的人。  其实,与其说刘禅不愿证诸葛亮出兵,不如说他不愿意让诸葛亮带兵。  在当年那个毫无政治文明的年代里,兵权决定一切。特别是蜀汉后期,臣强主弱,诸葛亮总揽国家大事,刘禅随时面临被罢黜的可能。他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一口一个相父的背后是对诸葛亮深深的恐惧。  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帮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王”。其实等于是在告诉刘禅,这个身穿鹤氅,手摇羽扇的人,是随时可以废掉自己,甚至结束自己生命的。刘禅也应该知道,当年曹丕趁刘备新丧,自己即位之初的时机,纠集孙权五路伐蜀。在大家焦急万分的时候,诸葛亮已于自己的相府中退去了四路人马。可以说诸葛亮的个人行为已经凌驾于国家机器之上了。  因此,刘禅终日担心的并不是魏国的进攻,而是诸葛亮对军队的控制,他唯一能做的只有韬光养晦,装傻充愣。蜀国的群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谯周在刘禅的支持下,每次诸葛亮出征时,总以天象为依据劝诸葛亮罢兵。因此,我们说后主的消极态度对北伐起到了重要的牵制作用。  第三,诸葛亮出于自保心理,把北伐当成避祸手段。  在臣强主弱的政治格局下,诸葛亮的日子也不好过。当年刘备曾就立储问题征求过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以“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作答,采取了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虽然巧妙地避开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但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并没有站出来支持刘禅,这点刘禅明白,诸葛亮当然也明白。刘禅继位后,诸葛亮实际上相当被动。永安托孤时,刘备的遗嘱,刘禅会做怎样的理解,诸葛亮当然也清楚。  如果刘禅一旦把自己当成威胁,那自己随时也有可能面临杀身之祸。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最安全的办法无疑是手握重兵,当然还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诸葛亮不想或不去篡权。这点我们似乎应该相信,世界上应该总有些美好、善良的东西存在的,即使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  诸葛亮或为报当年刘备的三顾之恩,或根本不耻于干些王莽、曹操之流的勾当,所以他没有废掉刘禅,而是采取了避祸军中的办法自保。当年,他也是这样教公子刘琦远走夏口逃避后母迫害的。而在诸葛亮死后,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也接着采取这个办法进行九伐中原和屯田沓中的。  当完全可派一位将军南征时,诸葛亮要亲征,南征过后,就是接连不断的北伐。而且总是一遍一遍地复出祁山。兵贵速,不贵久,对于熟读兵书的诸葛亮来说不会不知道,而且总是在一个方向用兵,也不符合“奇正用兵”的军事原则。是诸葛亮不懂吗?  显然不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得很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夹攻,以取天下。颇有点当年东北野战军“一点两面”的作战味道。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在北伐中还要一点进攻呢?固然,由于关羽丢失荆州,东面失去了伐魏的跳板,但房陵、上庸仍然是威胁曹魏的犄角,但诸葛亮却没有这样做。魏延多次明确提出循秦岭,出子午谷方案时,诸葛亮也以冒险轻进为由,予以否定。  因为诸葛亮知道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下,君臣已经开始相互提防了。如果真的夺取中原,君臣关系或将更加难以维系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宝弓藏”的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所以,他宁可在陕甘一带的山地里和司马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也不愿全力北伐。   我们没有理由鄙视刘禅和诸葛亮以一已之私而废天下大业。因为从结局上看,无论是刘禅的韬晦之计,还是诸葛亮的避祸北伐,与同一时期魏、吴君臣之间的兵戎相见都要高尚许多。  诸葛亮病死军中,也许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在陈寿看来,刘禅政治上是“软弱”的,诸葛亮军事上是“无能”的,其实在刘禅“软弱”、诸葛亮“无能”的背后是他们各自的无奈和被逼迫出来的变通与睿智。  他们的行为蒙蔽了陈寿,迷惑蒙蔽了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们,但幸而没有蒙蔽住我们!
  3、关羽真的死于蜀汉内讧吗?  ——破解荆州之战的谜团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铖。  关羽得到统领荆州兵马、便宜从事的权力后,打响了震惊古今的荆州之战。  荆州之战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一是曹刘之间以关羽“水淹七军”而闻名的襄樊战役,其二是孙刘之间以吕蒙“锦衣渡江”而著称的荆州战役。  在荆州之战中,曹、刘、孙三个军事集团全部介入战争,攻城略地的军事行动和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贯穿始终,战争过程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战争最终以刘备军事集失利而结束,但荆州之战给人们留下许多不解之谜。  不解之一:荆州战役的起因究竟是什么?  赤壁大战后,随着北方军事压力的减小,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裂痕逐渐加大。建安二十年,孙权派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出川进攻公安、益阳,复夺荆州。四年后,在地缘政治并未明显改观,荆州依然孤悬川外的情况下,关羽为什么贸然向曹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不解之二:在整个荆州之战的过程中,西川为何未派援军?  从秋季关羽进攻樊城开始,到关羽被害的12月止,整个战争时间跨度长达4个月之久,而在西川的刘备却未向荆州方向增派一兵一卒。  对于这两大疑问,千百年来,许多人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求证。有几种说法颇具代表性,但却都无法自圆其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关羽骄傲狂妄,擅自兴兵,且没有大局意识。由于关羽没有贯彻执行“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基本国策,最终战败身亡。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事实上却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关羽虽然统领三军,在小事上可以不必上报中央,但像对曹作战这样的重大军事行动绝对是无权做主的。其次,“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基本国策在刘备不交还荆州的前提下根本无从谈起。  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是柄时刻悬在东吴头上的利剑。西蜀如图谋江东,顺流直下可抵江东腹地。荆州对江东的利害关系东吴人尽知,他们对荆州的情节甚至可以追溯到当年“孙策跨江击刘表”的年代。曹操经赤壁大战北撤后,孙权、吕蒙也是按照先荆州,后徐州的顺序来处理边境地区事务的。所以让关羽去东联孙权,简直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务。  第二种观点认为:《隆中对》先天不足,荆益两州关山险阻,道路不通导致刘备无法对关羽部队实施增援。  其实,蜀道虽难,但当时出川入川依然顺畅。建安二十年,刘备、关羽可以出川复夺荆州,难道4年以后却无法出川了吗?所以救援与否不存在技术的障碍,而是动机问题。  所以,第三种“阴谋论”的观点就横空出世了。  这种观点认为:明知荆州是险境绝地,却将关羽推至吴蜀斗争的旋涡,原因是关羽势力膨胀,西蜀内部有人想利用孙权之手来除掉关羽。  这种观点细分起来又有两个流派。一种是以近代章太炎为代表的,认为关羽阻挡了诸葛亮通往权力中心的道路,诸葛亮令关羽挑起战事,且不发救兵,最终关羽为孙权所害。另一种流派认为刘备是陷害关羽的始作俑者。原因是关羽作为刘备集团的二把手,对刘备的权力构成挑战,刘备做局,假孙权之手除之而后快。这种观点近年来很受热炒。  阴谋论的说法其实是无稽之谈。从诸葛亮的角度上看,刘备对其总的来说是信任有加的,并且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包括关羽在内的蜀汉将士基本上对诸葛亮言听计从。并且,从荆州战败的后果来看,诸葛亮的地位并未动摇。如果诸葛亮真的在关羽问题上动了歪脑筋,因一己之私而废刘备霸业的话,刘备应该是不会容忍的。显然诸葛亮谋害关羽的说法是站不往脚的。  至于刘备谋害关羽的说法更是无从说起。刘关张誓同生死。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经过千里走单骑的洗礼,可以说更加历久弥坚。退一万步讲,如果刘备真想除去关羽,可以有一千种办法,而完全没有必要为除去关羽而把荆州赔进去。  那么荆州之战谜团背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本人看来,荆州之战完全是刘备一手策划、发动的,其目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隆中对》第二阶段计划,即全取天下的目标。  建安二十四年的时代背景应该是这样的:西川全境已归属刘备多时,在后方巩固的基础上,黄忠袭取定军山,占据了除荆州之外又一块进攻中原的跳板,圆满完成了《隆中对》所说的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那么第二阶段问鼎中原的计划就很自然被列入到刘备的议事日程上了。  诸葛亮在《隆中对》第二阶段规划中提出:由一名上将从荆州出发进攻许昌、洛阳,刘备率主力部队兵发长安,两路人马相互呼应,一举夺取天下。  顺着这个思路考虑,我们就这可清晰地看出,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其实正是《隆中对》所说的东线作战计划。而刘备对关羽不进行增援,恰恰是在坚决地执行《隆中对》:刘备试图通过荆州方面吸引曹军主力,待曹操将注意力集中到荆州方面时,刘备亲率主力直取长安。  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进攻襄阳、樊城,不过都是进攻中原的序曲,当然这其中还包括派刘封、孟达攻取房陵、上庸。孟达在后来的《辞先主表》中透露了这一信息。  孟达在《辞先主表》中说“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於外”。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当年房陵、上庸战役是荆州之战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时蜀汉为进攻襄阳、樊城,需要在沔水上游牵制曹军,孟达因为是西川旧将,熟悉情况,所以自告奋勇地攻打房陵、上庸。  孟达在《辞先主表》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整个荆州之战的过程中,将士们死的死,降的降,而我明知困难,打下房陵、上庸,并且在战争中保住了地盘,保存了有生力量,却落了个被兴师问罪的下场。  我们因此可以把握出当时蜀汉军事部署的基本脉络:关羽和孟达都是为了策应刘备兵出汉中,而分别率偏师袭取襄、樊、房、上等地,目的是逼迫曹操从西线抽调人马增援东线。孟达、刘封得手,而关羽功败垂成。  刘备在还没来得及兵出秦川的情况下,由于关羽受到东吴偷袭,失去荆州,从而导致西线作战计划失去意义。  那么,诸葛亮在荆州之战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由于诸葛亮战后依然位居丞相一职,从战后结果上我们可以推断,诸葛亮并非是当年进攻中原计划的支持者,甚至在计划议定之时可能还提出了反对意见。因此,刘备在战败之后,也无法将责任归结于诸葛亮。  我们可以设想,在刘备称汉中王后的某一个夜晚,也许和诸葛亮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刘备说:“定军山一役,汉升袭取汉中,而今西川兵强马壮,吾欲按先生当年所教,兵分两路,全取天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说:“不可,今曹操虽败,损兵折将,然其元气未伤,武有曹仁、曹洪、张辽、许褚、徐晃、夏侯憞、张郃为之用,文有贾詡、满宠、华歆、刘晔为之谋,朝野之上,唯曹氏是瞻,现倾力伐曹,恐难有胜算,且吴人窥视荆州久矣,但恐荆州有失。”  刘备说:“曹贼势大,然锋芒已过,诚不足为虑;尔者吾与云长公安、益阳一战,已教吴人胆裂,此时如不兴兵,更待何时?”  诸葛亮说:“臣草庐所言,待天下有变,方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则霸业成矣。现曹贼做恶,人神共诛,但其纲纪未乱,大肆讨之尚假时日。主公应内修理政,安民修养,以待战机”  刘备说:“先生所言甚好。然汉室不幸久矣。备为兴复汉室奔波已近花甲,仍不能救黎民于水火,救吾皇于囵囫。且人生如白驹过隙,若坐等天时,只恐曹贼坐大,而伐之无期也。”  诸葛亮说:“臣夜色观天象,发现主星明亮,客星暗淡,非起兵用武之时。”  刘备说:“现观吾西川将士,携取汉中之余威,上下用命,此正用兵之时也。先生岂不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吾意已决,全取天下,在此一举,先生勿复言也。”  诸葛亮说:“愿主公慎之!”  第二天,刘备在朝堂之上派刘封、孟达取房陵、上庸,并致书关羽,从而拉开了荆州之战的序幕??????
  4、根本没有发生过的赤壁大战  三国故事可以说个个精彩,其中赤壁大战则是精彩中的精彩。  整个事件过程是:从曹操吞并荆州开始,随着曹军的节节胜利,战争形势将孙权从偏安一隅的江南,直接拉入到历史活剧的中央舞台中来。  整个事件的精彩之处在于:当曹操大兵压境,在军事压力和政治利诱的双重作用下,东吴集团内部围绕战与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讨论,这其间道义与利益之争,原则与现实的矛盾贯穿其中。  并且,在联刘抗曹的大政策制定后,孙刘两家又为战役的具体形式煞费苦心,最后,孙刘联军在赤壁一地火攻胜曹。  赤壁大战不仅奠定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基础,而且赤壁大战也成为战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而名扬天下,一直为后人所景仰。特别是《三国演义》通过“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蒋干盗书”、“诸葛亮借东风”、“庞统献连环计”等一系列故事,将赤壁大战的情节和人物演义得栩栩如生。  但我通过对三国历史的研读,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百年来人们所传诵的赤壁大战其实并没有发生过。  让我们乘坐时间快车来重复一下公元208年前后的那一段历史吧。  首先,赤壁大战中各家将领零损失。正史和野史对于赤壁大战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当年赤壁大战空前惨烈。但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一个天大的悖论,那么一场大的战争,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竟然在战争中都没有损失一员上将,这不是奇了怪了吗?  其次,赤壁之战后,孙权并未对周瑜、鲁肃等人进行封赏。一般战争结束,胜利的一方都会对将军和其他作战有功人员进行大肆封赏。孙权在吕蒙大破关羽后,封吕蒙为南郡太守,孱陵侯,并给吕蒙配备步骑鼓吹,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陆逊取得彝陵之战大捷后,孙权加拜陆为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封江陵侯。唯独赤壁大战后,孙权对谁都没进行封赏,将军原来干什么,战后还干什么,着实让人费解。  第三,东风的重要性值得怀疑。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浓墨重彩提到了当时的重要气候条件——东风,把东风当成了火烧赤壁的必要条件,唐代大诗人杜牧还曾经就东风的问题写了一首叫作《赤壁》的千古名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但事实上,火攻与东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里主要涉及到一个与航运有关的问题。  众所周知,长江自西向东流淌,在身处江南的周瑜都督如果想抵近曹军,完全可以将部队布置在与曹军对峙的南岸上游,战船以左满舵的态势即可顺流直达江北。  如果周瑜将部队集结在曹操军营的正对岸,即使有再猛烈的东风也不可抵住长江的水流,将船只生生横着刮过对岸。  并且,即使没有东风,帆船也可以通过调整风帆与风向的角度,向西向北前行的。  差不多2000多年后的解放战争,在实践上也证明东风与渡江的非相关性。  人民解放军49年的渡江战役发生在4月下旬,正值东南季风影响华东、华中地区,当时,解放军从北向南渡江,完全是逆风态势。当时解放军的渡江船只大条也是帆船和手划船。按照三国史家的理解,渡江战役是万万不能在夏季发动,而需秋后西风起时,才可借助风势到达南岸。  至于没有东风是否会回烧自己的问题,则更是无稽之谈。  东风抵不住江流,自然也抵不住燃烧的战船。只要孙权和刘备的军营不是位于曹军对岸的下游。大火自然是不会回烧自己的。  第四,在火药没有用于军事上的后汉年代,将有人防护、长期浸水的船只烧着应该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第五,《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曾记载:“
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是说曹操南征,在巴丘部队遇到疾病,把船烧了。特别是“烧船”两字,用的是主动句式,说明是曹操主动烧毁的船只。  第六,曹操并不承认遭到火攻。《江表传》记载,曹操赤壁之战后曾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曹操告诉孙权,我是因为部队有病,非战斗减员严重,才自己主动撤退的,在撤退之前为避免将战船落入东吴手中,才自己主动烧毁的。  当时的双方当事人最清楚事实真相,一方对另一方扯谎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曹操不会因为被烧战船而去到烧船人那里通过颠倒黑白的言辞来找回颜面。  结合上述几点,我们可以认定,曹军因疾病撤退,自烧战船的说法最为可信。震惊古今的赤壁大战其实并没有真正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众多史料都记载孙刘火烧赤壁的事情呢?  这是由于战争参与者的宣传工作决定的。  在战争中,战争的参与各方都会夸大自己的战绩,缩小自己的损失,来达到鼓舞自家气势和打击对手心理的目的。这是战争中的基本规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两伊战争时,由于伊朗和伊拉克同为我们的友好国家,每天我国媒体都会同时播发双方的战报。在战报中,双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辉煌战绩,而损失情况基本不提。  那么公元208年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呢?  主要过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曹操南下的主要目的是夺取荆州,由于刘表新亡,刘琮归降,曹军势如破竹地夺取了荆州。战争形势的顺利发展不仅出乎世人的意料,也出乎曹操自己的预料。  既然自己已经饮马长江了,索性就吓唬一下孙权吧。  曹操在不具备渡江作战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准备的条件下,以大兵压境为手段,对孙权开始了政治诱降。但孙权继承了其父兄志当人杰的优秀基因,凭借长江天险,拒不降曹。相持中,曹军不幸瘟疫流行。曹操见孙权真的不降,也就没有了办法,便焚烧战船北撤。  孙权一见曹操兵败,便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舆论上打击、羞辱曹操,宣传说曹军被周瑜用火攻击败。孙权的舆论可谓一举多得,在打击曹操气焰的同时,鼓舞了部下士气,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向刘备一方的联军显示了东吴的强大军力和国力。  百姓在接受东吴宣传的同时,也的确看见赤壁一带着起了一把大火,曹操战船损失殆尽,接着便是曹军大踏步北撤,这些事实都与孙权的战争宣传严丝合缝,因此没有人会怀疑孙权战报的真实性,这些人当中自然也包括我们的史家。  曹操战船全部损失,大军撤回北方,荆州的防卫也由面防改为点防,因此让出了一部地盘。在退却和失地的事实面前,曹操有再一千张嘴解释也是徒劳的。只能在写给孙权的书信中说上两句,聊以自慰吧!  这大概就是对“成者为王,败者寇”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吧!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什么疾病让曹军骤然失去战斗力了呢?  首先疾病肯定是传染病,不然不会使部队大规模减员。其次,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可性不大,因为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样会传染到孙刘部队。从战争结局看,孙权和刘备迅速收复荆州部分地区,其战斗力并未受损,所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不大可能。那么最大的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即胃肠道疾病。  判断是胃肠道传染病的根据有这样几个:第一,胃肠道疾病具备大规模人群暴发的特点,在古代没有有效抗菌素的条件下,疫情很难控制;第二,江南由于气候条件,是胃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地,刘备彝陵之战后就是死于痢疾的;第三,北方河少,部队一般掘井取水,地下水相对卫生安全。北方军士到长江后,直接取地表水饮用,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第四,不排除东吴使用原始生化武器袭击的可能性。西汉时,霍去病远征漠北,大破匈奴,率军凯旋后不久即因病去世。当时匈奴与汉军作战时,采取了坚壁清野、污染水源的办法,据说霍去病的死与匈奴在水源处放置动物腐败尸体的,饮用不洁净的水有很大关系。西汉距东汉末年不过300年左右的光景,东吴有可能采取当年匈奴人的做法,用原始的生化武器造成曹军疫病蔓延的。
  5、谁是三国第一英雄?  三国中,英雄很多。曹操是英雄,他想吞并天下;刘备是英雄,他想兴复汉室;孙权是英雄,他想割据江东。但他们或是为了政治理想、或是为了个人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发了一系列战争,给当时的民众带来了巨大而深重的灾难。  如果从对国家和民众的功劳及贡献的角度来衡量,曹、刘、孙都称不上英雄。在我看来,三国时代真正的英雄不是别人,而是吕布。  因为吕布在别人无能无力的情况下,杀死董卓,结束了当时的恐怖政治,使国家政治生活步入正轨,百姓脱离苦难。这一点是三国年代任何人无法望其项背的。  但是在三国故事中,吕布却是个反面人物:有本领,无谋略,且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句“三姓家奴”就把吕布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吕布的问题是出在他一段不清白的历史上。吕布先是跟随丁原,并认丁原为义父。董卓入京后,董卓看中吕布的本领,设计诱吕布杀死丁原,吕布随之跟随董卓。吕布跟随董卓后同样又认董卓为义父。而后司徒王允为除掉董卓,利用吕布和董卓的矛盾,让吕布杀掉董卓。  两次杀掉干爹的人,对于一个讲惯了“三纲五常”的社会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吕布真的如大家想象的那样吗?其实未必!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上看,吕布的人品好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后汉三国时代,或因前程问题、待遇问题,或因信念理想问题,激于义愤,部下杀害上司的事情屡见不鲜。甘宁杀死黄祖,张翼杀刘璝,并未引起别人的异义。在董卓为非作歹,杀人如麻的恐怖主义阴影下,吕布杀董卓的情况和一般部下杀上司的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里面既有个人恩怨情节,更有原则道义上的东西。杀董卓在当时可以说是难得的义举,这种正义的行为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并且,王允策反吕布时,有这样一段,常常被大家忽略。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吕布说,您让我杀他,可我们是父子呀。王允说,你姓吕,他姓董,挨不着边。并且你现在每天想着的是如何活命,还谈什么父子呀?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吕布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  那么,吕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我看来,吕布是一个标准的业务干部。  因为在吕布的身上有太多业务干部的特点:业务精湛,创造价值,但不懂、不愿或不屑经营运作,靠业务本领吃饭,崛起于业务领域,却受业务干部自身条件的约束,最终导致失败。  吕布可以说成于业务,败于业务,死于业务。  说他成于业务,是因为他是靠着一身真本事纵横天下的。形形色色的帝王、老板、领导都是靠这样的业务干部打天下的。  自古坊间对三国人物的武功和战绩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公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是对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黄忠、夏侯惇、姜维九人的排序。这种说法尽管概括得不是很全面,但总体反映出三国时期武将的能力和水平。“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的魁首位置决非浪得虚名。《三国志》中虽然没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章节,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飞将的称号似乎只有西汉的李广获得过,可见吕布之勇。  人一有能耐,麻烦就来了,就像家里有钱就会被贼惦记,姑娘漂亮就会被流氓惦记一样。吕布业务好,军阀们就开始惦记他了。先是丁原,后是董卓,他们久混江湖,自然知道吕布的价值,所以在吕布身上下了一定功夫,义父义子的事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人们认为认干亲的事是吕布奴颜屈膝,其实是恰恰相反。任何领导与下属关系铁的,主动权都掌握在领导那边。不信你明天可以去单位一把手那里认干爹,能认成才怪呢?  如果丁原和董卓想让吕布当他们的干儿子,吕布敢不答应吗?说到底,不是吕布利用了丁原和董卓,而是丁原和董卓利用了吕布。  说吕布败于业务,是因为只埋头于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整天想着弓马骑射,沉醉于像“辕门射戟”那样的经典业务成就当中,而在经营管理上想得不多,抠得不细。  吕布的失误细究起来,是在三个方面出了问题:  一是对陈珪陈登父子的内奸身份没有识破。陈珪陈登做得最过分的事,就是关于讨封徐州牧的事。  吕布派陈登去许都觐见曹操,讨封徐州牧。而陈登暗中结好曹操,曹操封陈登为徐州牧,把吕布晾在一边。陈登拿着授给自己徐州牧的印信回去竟然给吕布编了一套瞎话。说:我对曹操说,对待吕布要像养虎一样,要喂饱他,不饱就要吃人。曹操说,你说的不对,对待吕布应该是像是养鹰,饿了才能为我干事,饱了他就跑了。  一套瞎话竟然把吕布哄住了,这也正是他作为业务干部的单纯的一面。  二是外交上犹犹豫豫。对内没有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真正的敌人,对外也是这样。在对袁术方面的政策,没有一个长期考虑,在是否与之联合上摇摆不定。结果袁吕联盟没有形成,贻误了战机。  三是不得地利。从古至今,徐州之地易攻难守的局面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先是陶谦三让徐州前,与曹操打得难解难分,后来是吕布败于徐州,再后来是刘备败于徐州。更加巧合的是,一千九百多年后,蒋介石的百万大军在占尽各方面优势的情况下同样没能守住徐州,并且把其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都葬送在淮海战场上了。  要可以说徐州之地注定了吕布失败的命运。  说他死于业务,是因为本人业务能力太强,使用他的人都害怕他一旦被竞争对手争取过去,对自己将形成致命打击。  另外,吕布的被杀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涉及到曹氏集团与王允集团在朝中势力的角斗。  事情要从王允的职务说起。王允在朝中担任司徒。所谓司徒就是国家人事部部长,掌管着国家各级官员的任免。王允长期担任国家人事部部长,在朝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虽然后来王允被李傕、郭汜所杀,但其人脉尚在,只是处于群龙无首的状况。王允集团的剩余人员或淡出政治主流,或不得不屈于曹操的势力与曹操合作。  在剿杀董卓势力的过程中,应该说吕布和司徒王允结下了深厚友谊,成为王允集团的骨干。如果有一天吕布一旦回到京城,凭吕布的能力和威望,是足够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曹操所担心的不仅仅是吕布的个人能力,更担心吕布的能力和朝中的反对势力相结合,那时,曹操恐怕死无葬身之地了。  至于史书上所说的,白门楼刘备一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只是史家对历史的修饰和润色罢了。
  6、东吴人害死了张飞  张飞的死在《三国志》有明确记载,但记载得非常简单。  《三国志》中分别有两处提及张飞的死:  一处是在《蜀书?先主传》中,说:“(章武元年)六月,(刘备)以子永为鲁王,理为梁王。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这里只是用了序时的手法,写了张飞被害的事实。先说章武元年六月,刘备分别封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为鲁王和梁王,同月,张飞被手下所杀,接着说七月刘备率军进攻东吴。  另一处在《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交待得稍微详细一点:“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陈寿用不足百字不但叙述了张飞的被害,而且阐述了张飞被杀与其为人处事的因果关系。  陈寿的原文大意是:关羽为人仗义,对下属好,但看不起有势力的人,而张飞比较世俗,讲究官阶。谁官大听谁的,对负点责任的人很给面子。但对下属不好,不把士兵当人看,经常打骂士卒,官大一级压死人!问题是张飞不但打骂士卒,还把打完的士卒放在还在身边任用,所以大哥刘备经常劝他:在道上混,千万要小心,把人打了还放在身边,不怕哪天被记仇的人给废了?  但张飞不听:说在咱哥仨的一亩三分地里,谁敢动咱呀?  结果在章武元年蜀汉准备讨伐孙权、复夺荆州的战争打响前,刘备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张飞被部下张达、范强杀了,张范二人杀了张飞后,拿着张飞的脑袋投奔了东吴。  在陈寿的眼里,张飞之死完全是一场仇杀性质的刑事案件,而且通过这起刑事案件还可以顺便总结出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以醒后人,就是性格决定命运。是张飞的暴戾的性格导演了自己的悲剧。  所以后世人们皆以陈寿《三国志》中的说法为依据,认为张飞的被害是咎由自取。  如果我们真的把张飞的死定为偶然发生的个人恩怨事件,未免真的太傻,太天真了。当我们对张飞被害时的历史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张飞的死根本就不是单纯的刑事案件,而是一起典型的政治谋杀。  我们还是先复原一下张飞死时的大背景吧!  张飞被害发生在刘备伐吴的前夜。当时,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和复夺荆州,于章武元年,调集人马准备进攻东吴。张飞为什么早不被害晚不被害,偏偏在刘备下达总动员令后,西川人马开始集结,整装待发的时候,突然被害了呢?  如果张飞将军真的像陈寿借刘备之口所说的那样,不恤小人,且有鞭打士卒的癖好,那么他恐怕早就死在部将的刀下了,应该不会等他活到五十多岁。  像所有人一样,张飞也许年轻时脾气暴躁,年老时会相对缓和许多。年轻时都没有发生被杀的事情,而到了五十多岁却发生了。当时张飞身居国家二把手,威望无以复加,头上光环无数,这时却因打了手下而被手下砍了头,这种说法未免太蹊跷了。  纵观三国历史,可以说再没有人比张飞死得更窝囊的了,就只因为打了或错打了部将,便引来了杀身之祸。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奴隶社会中的一些意识形态尚存,人身依附关系的色彩仍然浓重。在民国时期旧军队中打骂士兵的风气尚且司空见惯,而在当时,张达、范强却因一时动怒,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去刺杀张飞,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有这个勇气吗?  对于事物的认识我们常常不是从过程推断结果,而是从结果来反推过程。史家对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鞭挝健儿”的评价,不见得是对张飞经历的评述,可能更多是根据张飞被部将所杀的事实来推断其平生为人的。  如果历史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话,那张达、范强只不过是两个枪手而己,他们背后应该有更隐蔽、势力更强大的黑手。  黑手是谁呢?西方法律有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当犯罪嫌疑人无法确定时,犯罪结果对谁有利,谁就是犯罪嫌疑人。张飞的死显然不是对张达、范强有利,而是对东吴有利。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孙权和陆逊就是杀害张飞的始作俑者。  张飞之死真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东吴夺荆州,杀关羽后,知道吴蜀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由于孙权与刘备曾经长期合作,东吴人对刘备的家底一清二楚。知道刘备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很大程度上是仰仗关张的武功及其在军队中有威望。“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当时,关羽已死,张飞便是当时刘备手下最勇猛的战将。如果战端一开,对东吴威胁最大的就是张飞。孙权为剪除刘备的臂膀,采取暗杀手段,通过收买张飞部将,杀死了张飞。  从技术层面上讲,孙权收买张飞部将的可能性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年孙刘联合时,刘备占据荆州,刘备起家的班底大部分是荆州人。江东与荆州一衣带水,人脉久存,东吴与张飞的部将搭上关系并不困难。并且刘备张飞入川后,荆州籍将士的家属都在荆州。吕蒙袭取荆州后,通过有效渠道或以高官厚禄、锦绣前程游说张达、范强,或以其家属的人身安全相要挟,逼迫他们杀掉张飞都是可以实现的。  张达、范强事成之后,为了避免进一步激怒刘备,孙权对暗杀张飞的计划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张飞被害的内幕也就永远沉积在了那片只属于他们的历史岩层当中了。  至于《三国演义》上说的说法更是不足为取的,《三国演义》上说张飞与张达、范疆(即《三国志》中的范强)的矛盾源于张飞令他们三日内做出三千套白盔白甲,以便出征时给关羽带孝。张达、范疆因为声称三日之内无法做出,进而遭到张飞的鞭打和威胁,最后张范二人不得不杀死张飞,投奔东吴。这种说法不足为取的理由是:刘备伐吴时距关羽被害已差不多已经过去两年,是没有穿孝服的必要的。另外,古代为了避免士兵见到自己身上流血而引起恐惧,一般都将盔甲都涂成黑色或红色。久经战阵,有丰富军旅知识的张飞对这点科学知识应该知道的。  整个吴蜀战局,孙权谋杀张飞只是吴蜀战争战前准备一部分,孙权所做的远不只这些。当时,为避免西线和北线同时与刘备和曹丕开战,东吴向曹丕写表称臣,并派赵咨赴许昌展开外交攻势,争取到了曹丕的中立态度,避免了两面作战的被动态势。  反观刘备,因为反间谍工作做得不到位,失去了张飞这位能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悍将,也同时失去了沿长江顺流直下直捣武昌、建业的勇气。在人员安排上只能依靠黄权、傅彤等其他一些二流将领,因此在战术运用上顾虑重重。因为害怕被吴军切断归途,被迫在长江边上摆出了个一字长蛇阵。但是怕什么来什么,陆逊就是抓住长蛇阵兵力分散的弱点,在彝陵的崇山峻岭中将蜀汉军队分割包围了。  刘备于章武二年在彝陵战败,国力大损,西蜀从此再无力东顾,刘备本人狼狈逃回蜀中,由于悔恨交加,不久病逝。  假如当时张飞不被谋害,吴蜀战争的结局会是怎样呢?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我相信一定会出现一个不同的结果的。  这大概就是英雄人物之于历史的作用吧!
  7、刘封死于谁人之手?  如果说吕布因为认干爹把名声坏了,落得个“三姓家奴”的骂名,那当养子的,命就更苦了。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不但得了骂名,还把性命搭上了。《三国演义》中专门有一章的题目就叫《侄陷叔刘封伏法》。  刘封不姓刘,本来姓寇,也许当时应该叫寇封吧。寇封也是世家出身,他爸爸是罗侯,刘备到荆州依附刘表时,还没有儿子,就把寇封收为养子,改名刘封。  当养子的事实在怪不得刘封,因为当时他还是个小孩。  刘封渐渐长大,在军中屡立战功,《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载:“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是说刘备入川,从葭萌关回来进攻成都需要援兵,当时刘封二十多岁,有武艺,有力气,所以与诸葛亮、张飞一起增援刘备,一路上攻无不克。刘备占领西川后封刘封为副军中郎将。  但十来年后,刘封被却被赐死。  《三国演义》把刘封的死因完全感情化了,认为刘封不救关羽,刘备为除恶扬善,杀掉刘封。所以有了《侄陷叔刘封伏法》这一章的题目。   《三国志》对整个事件的记述相对理性,“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  是说当时刘备怪刘封欺侮孟达,把孟达逼反了,这是罪状之一;罪状之二是荆州之战时,不救关羽,导致关羽败亡。这时诸葛亮忽然说话了,说刘封这人有性格,胆子大,如果等您百年之后,将来恐怕刘禅控制不住局势。力劝刘备杀掉刘封,最终刘备让刘封自尽。  可见,逼反孟达和不救关羽,并没有激怒刘备,因为这两件事其实和刘封没有太大关系。  先说逼走孟达的问题。当时孟达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三国志?蜀书?刘封传》)是说刘备怕孟达一支部队打不下房陵上庸,又派刘封从沔水进攻。支援孟达是好事,但“下统达军”就有问题了,刘备实际上命刘封夺了孟达的军权。孟达再笨,也决不会将刘备的账记到刘封的头上。可以说逼走孟达的责任不在刘封,而在刘备。这一点刘备自己心知肚明。  再说不救关羽的问题。当时,东吴包围关羽于麦城,肯定要对房陵上庸一侧布防,防止西蜀救援。三峡一带受地形限制,用兵空间有限,在战术意图被对方察觉的情况下,极易被对方伏击,那样不但救不成关羽,还要赔上更多人马。  刘封、孟达拒绝发兵的理由是“山城初附,人心未定”(《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貌似托辞的一句话,却点中了事实。房陵上庸在孟达刘封攻占前一直归属“中央”,以献帝之名为依托的曹家政权在当地应该有较高威望。从以后孟达的经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房陵上庸的人心向背。孟达先是弃蜀降魏,后来又弃魏降蜀,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却不成功。两次的不同的结果其实都归结于两个关键性的人物——申耽和申仪兄弟俩。正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荆州之战后,孟达有了降魏的想法,孟达降魏的想法之所以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就是因为得到了申耽申仪兄弟的支持,在两个副手的帮助下,孟达很快成功降魏。刘备死后,孟达打算重回蜀汉,最终没有成功的原因也是因为申仪不配合,申仪向司马懿密报孟达动向,并堵塞道路,使西蜀无法救援。从房陵上庸城头上不断变换的旗号及其最终的归属,证明了刘封、孟达当时对房陵上庸局势上是有敏锐洞察力的。  在没有得到刘备命令的情况下,如果刘封孟达救援关羽,申氏兄弟极有可能率众降魏,不管是否能够救援成功,把房陵上庸丢了的责任都是刘、孟所承担不起的。  因此,对刘封真正构成死亡威胁的是诸葛亮的进言,“恐易世难制”让刘备动了杀机。易世难制的理由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质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帝王们最头疼的事不过就是立储的问题,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又要给接班人创造一个平稳的政治环境,防止自己死后王子们互相倾轧、夺权。但刘封的问题和其他所有帝王的接班人的问题似乎并不一样。  首先刘封是养子,当时的军阀除了袁绍外,废长立幼的事都不能做,刘封难道会以养子的身位继承刘备的家业吗?  其次,从小养大的养子和孩子大了过继的又不一样。  刘备收养刘封的具体年龄史书上没说,但我们可以推算出来。刘备依附刘表有时候是在建安五、六年左右,那时收刘封为养子,刘备入蜀是在建安十六年,入蜀时, “时封年二十馀岁”(《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当年刘备收刘封为养子时,刘封已经十来岁了。  把一个已经记事的十来岁的小孩收为养子,如果说收养目的是为了让他继承家业,不仅天下人不信,恐怕连刘封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其实,刘备收刘封为养子的真实目的无非是想利用罗侯在当地的威望,发展社会关系,拉拢荆州豪强为已所用罢了。至于刘备当时有无子嗣,靠谁继承家业是和刘封挨不上边的。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致刘封于死地呢?  这事要从孟达说起,刘封只是一个别人牵驴他拔橛的人。孟达率军进攻房陵时,干了一件大事,就是手下人把房陵太守蒯祺杀了。蒯祺非是旁人,是诸葛亮的大姐夫,《三国志?蜀书?费诗传》记载王冲曾说诸葛亮对孟达切齿,欲诛孟达妻子。  敌人的朋友同样是敌人。刘封很可能在孟达进攻上庸的作战中与之建立了深厚感情,而未必像史书说的那样,孟达与刘封不和。这一点可以从孟达对刘封的劝降信中看出,孟达引经据典,字里行间是对刘封的情真意切。并且孟达和申氏兄弟反蜀投魏,房陵、上庸、西城三地全部叛降,而刘封对此没有任何动作。诸葛亮完全有理由怀疑刘封与孟达暗中勾结,所以非致刘封死地不可。  所有帝王对子嗣问题都有一定顾虑,刘备也不例外,诸葛亮正是利用了刘备的这一心理,才进言除掉刘封的。同时刘备当时也需要有人对荆州之战的失败承担责任。刘备发动的荆州之战导致国力大损,荆州丢失,关羽战死,向世人无法交待,刘备的威信当时降到最低点。面对人心涣散,队伍难带的尴尬局面,刘备亟需找人来承担责任,以平众怨。刘封、孟达由于与关羽的地理距离最近,也就承担了不救关羽的罪名。孟达正是看清了刘备的心思,才果断投魏的。而刘封对自己的危险没有丝毫意识,所以落得个身死人手的下场。
  8、曾经被拐卖过的刘禅  大凡违法犯罪的,干的都是招人恨的事。但我认为最十恶不赦,除了杀人之外,就数拐卖人口了。人贩子给被拐卖者包括及其家庭带来的心灵创伤是无法衡量的,对被拐卖者以后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刘禅就是一个曾经被拐卖过的孩子。  我说得好像有点耸人听闻,但《魏略》上确实是这样记载的。  《魏略》上说:当年刘备驻军徐州附近的小沛时,曹操前来进攻,当时刘禅才几岁,就在乱军之中和家人走散了,结果被人贩子卖到了汉中。到了建安十六年,刘禅又被人转卖给了汉中一个叫刘括的人。虽然几经辗转,但刘禅的命运还算是不错。刘括看出刘禅是个良家子弟,就收他为养子,还给刘禅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后来,刘备手下一个姓简的将军出使汉中。刘禅得知后,便去见简将军。告诉简将军,自己是刘备的儿子,当年走失了。简将军跟随刘备多年,将当年的有关事情与刘禅一一核对,刘禅回答得毫厘不爽。当时的“汉中王”是被称为“米贼”的张鲁。简将军不敢怠慢,禀告张鲁。张鲁将刘禅送归西川,交与刘备。后来被刘备立为太子,继承了蜀汉家业。  故事很离奇,但又完全合情理:刘备有多次被人打得落荒而逃的经历,一个小孩乱军之中走失也是很正常的,汉中张鲁夹在曹操和刘备之间,难免首鼠两端,愿意结好刘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于姓简的将军是谁,《魏略》上是没讲。跟随刘备多年,且担任高级将领的确有姓简的,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简雍,简雍从徐州开始跟随刘备,我们因此不排除简雍就是《魏略》上所说的简将军。  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对《魏略》的说法却提出了质疑,他引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记载刘禅生于荆州,和《赵云传》中赵云在长坂“身抱弱子以免”的说法,证明刘禅未曾与刘备走失。并采用年龄推断的方法,否定《魏略》的记载。说《后主传》中刘禅继位时十七岁,如果在小沛走失的话,刘禅继位的时候应该是二十多岁了,上下能差出六七岁。所以认定《魏略》所载有误。  由于裴松之在对《三国志》的订补和译注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所以后世对《三国志》的研究大多延袭了裴松之的结论,刘禅的这段曾经被拐卖的经历便无人提及了。  但历史真的像裴松之理解的那样简单吗?   小时候,学习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教科书上对司马迁及他的《史记》有过大约这样一段论述。说司马迁用他认为可信的史料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就是说在许多史料当中,司马迁是做了一定的选择的,把他认为正确的史料选用了,把他认为错误的摈弃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每个时期对于世界、对于历史的认识都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时史家选用的也不一定是对的,他们所摈弃的也不一定是错的。  裴松之所做的事情其实和司马迁所做的很是类似,他在去伪存真的时候,很有可能抛弃了真的,却留下了假的。  但陈寿不同,我们在读《三国志》时会发现,就同一事件的记述经常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可能令我们无所适从。但这也正是《三国志》吸引我们的魅力所在。当同一事件有不同版本的描述,而史家又无法辩明真伪时,不如把不同的版本都写出来,全都告诉大家,以待后人考证。因此我们说陈寿对历史是负责任的。  那么刘禅究竟是否曾经被贩卖过呢?  应该说《魏略》虽然是晋代历书家鱼豢自己撰写的一部史书,但也是一部信史。无风不起浪,如果刘禅没有被贩卖过的经历,《魏略》是不会无中生有的。虽然蜀魏互为敌国,魏人可能存在有贬低蜀汉政权的思想倾向,但贬低蜀汉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说刘禅庶出,可以说刘备废长立幼,甚至可以说刘禅篡位,这些说法都要比说刘禅曾经被贩卖过的杀伤力大得多。况且,《魏略》在叙述刘禅这段历史时,字里行间也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有任何诋毁刘禅的意思。  如果《魏略》记载的是真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在蜀国的史料中却看不到刘禅的这段经历呢?  原因很简单,蜀国与魏国不同。刘禅的经历放在故事里是一个以大团圆为结局的悲喜剧,但放在政治生活中,刘禅简直一个是来路不明的人,让一个人来路不明的人继成大统是难以服众的。  所以,蜀汉政权极可能采取了隐瞒真相的手法,故意将刘禅这这段被贩卖的历史隐去。同时为了让大家相信刘禅一直跟随在先主刘备的左右,人为改小了刘禅的年龄,说刘禅生于荆州。并且,为了让大家更加确信刘禅从来没有被贩卖过,就又编造了另外两个故事:一个是长坂坡赵云舍身救阿斗。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刘禅在乱军并未走失。另一个故事是赵云跨江截阿斗。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刘禅在入川之前,一直呆在荆州。  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假的永远成不了真的,真的也永远成不了假的。当我们透过历史的缝隙,通过必要分析、判断,仍然是可以窥视到历史的真相的。  首先,刘备在依附刘表之前是有儿子的,《三国志》中的《魏书武帝纪》、《吕布传》、《先主传》和《糜竺传》中多次提到,当年刘备在徐州时,与吕布交战,吕布俘虏了刘备的“妻子”。稍微有点古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古文中,“妻子”是指今天我们所说的妻子和儿子。如果刘备那时的儿子就是刘禅的话,那么《魏略》后来的记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9、诸葛亮并不是刘备最亲密的人  诸葛亮在刘氏的蜀汉政权中一直保持着较高地位,可谓权倾朝野。与刘备的关系,用刘备自己的话说是:“我得诸葛亮,如鱼得水”。但诸葛亮并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一个人在一定时期足可以与诸葛亮齐肩并立,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在诸葛亮之上。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法正。  法正祖籍陕西扶风,和孟达算是老乡。法正在刘璋手下的官职不过是个校尉,到了刘备手下先是官拜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以后又升至尚书令、护军将军。是一路坐着直升飞机上来的。  那么,怎么见得法正的地位高于诸葛亮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法正任蜀郡太守时,“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就是说:法正既是京城的卫戍区司令,又是参谋总长。  从诸葛亮曾说过的一句话也可以更好地证明法正在刘备心中的位置。当年关羽丢失荆州后,刘备执意伐吴,诸葛亮等人苦谏无效。事后,诸葛亮说:“如果法正还活着,是一定能劝阻住刘备的”。  追随刘备多年的诸葛亮办不成的事,法正竟然可见办成,足见刘备对法正的重视。  那么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论人品,法正的口碑并不好。在刘璋手下做校尉时,“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就是说:大家都说法正德性不行。  而且从后面发生的事情看,法正的人品的确不好。法正投靠刘备,任蜀郡太守后,“为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是说:法正心胸狭窄,由于大家曾经看不起他,就为过去的一点小小的恩怨,哪怕是一顿饭的事都进行报复,杀了好几个人,真可以说是草菅人命。  德性不好,以才能服人也行呀!法正好像也不太懂得治国的方略。举个例子吧:刘备入蜀后,诸葛亮针对刘璋时期,四川法度松弛,国家对民众控制力有限的弊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行严格的法令,以动员全国之力对抗曹操。可是法正却在朝堂上,以汉高祖刘邦入关后实行“约法三章”的宽松法度为由,对诸葛亮的治国方针提出了异议。  诸葛亮只好苦口婆心地告诉他,汉高祖之所以宽松用法是因为秦法过于严酷,刘邦通过宽松用法,赢得民心。而当前西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法度过宽,国家控制力不强,在战争年代不利于蜀汉综合国力的提升。诸葛亮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把法正说服。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人,刘备却为什么却对其赏识有加、言听计从呢?  当有人向诸葛亮反映法正草菅人命的时候,诸葛亮说过的一段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说:刘备过去在荆州的时候,北有曹操陈兵百万,东有孙权虎视眈眈,每天睡觉时还得提防着孙夫人。如果没有法正将其引进西川,怎么会有今天呢?我看在刘备的面子上也不好禁止法正的行为。  诸葛亮一语道破了天机。说法正在取西川事情上曾经帮过刘备的大忙,所以刘备重用法正,甚至纵容法正。  法正的确在刘备谋取西川的过程中出过大力,但在我看来,这决不是刘备一定要重用法正的理由。  法正原本是刘璋手下的雇员,后来叛降刘备。任何敌对的一方都喜欢对方的人叛逃过来为自己所用,但却仅仅是利用而已。因为他们也害怕这类反复无常的人再背叛自己。除了法正外,那些帮助刘备取得西川的刘璋旧部,后来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孟达被逼反,投降了曹魏,彭羕先是被贬,后来被处死。所以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刘备重用法正是因为法正帮助过刘备的话,就未免太幼稚了。  我们返过头来细细品味诸葛亮那些关于为法正开脱的话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奥妙的。  当法人向诸葛亮反映法正的劣迹时,如果诸葛亮真的爱护法正,或者是从维护班子团结的角度出发,对法正的行为都是应该加以提醒和制止的。可是诸葛亮却说了一通法正当年如何帮助刘备,什么没有法正就没有刘备今天的话,着实令人费解。诸葛亮表面上是在做解释工作,实际上却是等于在告诉大家:法正为非作歹的后台是刘备,我诸葛亮没有办法。  诸葛亮与法正及刘备之间的内部矛盾通过这段对话暴露无遗。可以说,诸葛亮对于刘备将法正置于他地位之上的做法表示出了强烈不满,但却又无可奈何。  纵览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刘备在用人方面存在着与其他政治人物截然不同的一个特点。用句现代企业管理的术语表述就是:刘备通过分权的形式,不断强化对总经理的制约。只要条件允许,刘备总在同一时期,任命两个同等级别的总经理,我们不妨称它为“双军师”制。刘备在荆州前期依附刘表时,任用徐庶和诸葛亮为军师,在荆州后期,任用诸葛亮和庞统为军师,到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将扶佐刘禅重任除了托付给了诸葛亮外,也同时托付给了李严。  可见,刘备对其手下的经理们并非十分信任。从刘备的一贯做法上,我们可以肯定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其重用法正的目的不在于法正的品德能力,而是为了牵制诸葛亮,防止诸葛亮一人专权。  那么,刘备为什么别人不选,却单单选择法正呢?这要从刘备入主西川后的形势来分析。  当时,刘备夺了刘璋的家业(包括娶了刘璋的兄弟媳妇吴氏),并对刘璋的旧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清洗,荆州派与西川本土人士的矛盾十分突出。刘备为了缓和矛盾,亟需在朝野当中树立一个重用西川人的典型,以笼络人心。法正是地道的西川人,并且由于无德无能,这样的人如果不跟着领导跑,也实在没有别的什么出路,所以法正成了刘备的不二人选。  尚书令的职务不低,但仍在丞相之下,刘备为了最终达到制约诸葛亮的目的,对法正的各种提案言听计从,在朝堂上帮助法正树立威望,来弥补与诸葛亮在官阶、资历上的差距。  诸葛亮对刘备的想法当然心知肚明,但只不过两人心照不宣罢了。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的那句“要是法正还在,一定能劝阻住刘备”的话,实在是意味深长。诸葛亮其实是在说:刘备只听法正的,法正与刘备的关系,我是根本没法比的!
  11、孟达的职场机遇  一个朋友问我,三国人物中,你最称道谁?  我说孟达。  有推崇刘备、孔明的,有推崇关张的,近年来推崇曹操的人又越来越多,可孟达算什么呢?  的确,孟达是个小人物,但孟达的人生很精彩。  孟达,陕西扶风人,先是入蜀投刘璋,刘备入川后投刘备,被刘备逼走后又投曹丕,最后被司马懿斩杀。  应该说孟达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骂他反复无常,有人同情他的不利处境,但大家却往往忽视了他的能力。  其实,孟达文武双全,是一个标准的复合型人才。论武功,孟达可领兵上阵,辅佐刘皇叔期间曾带一哨人马奔袭房陵、上庸,为蜀汉顺利拿下东三郡立下了不朽功业。论文才,孟达可与当时的文学家比肩,我们看一看孟达的文章就可以知道。孟达在《辞先主表》里引经据典,例数了历史上无数忠臣遭遇迫害的事实,把刘氏集团虚假伪善、薄情寡恩真实状况揭露无遗,行文上平仄押韵,言简意赅,堪称辞职书的典范。在《与刘封书》中实证与辩理相结合,情真意切,也是难得的古文精品。纵观三国人物,当时除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诸葛亮以及后来的钟会外,文才恐难有出其右者。  俗话说的好,“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孟达在刘璋处怀才不遇,所以随法正投到刘备门下。当时孟达也是准备帮刘备干一翻大的事业的,所以主动请兵攻打房陵、上庸。  工作干得越多,毛病也就会出得越多,在这一点上,古今一理。  孟达在攻打房陵时,出了件影响他以后一生的事情,就是孟达的手下杀了诸葛亮的姐夫——蒯祺,蒯祺当时在曹操手下任房陵太守。  蒯褀事件发生后,西蜀内部又发生了处死彭羕,流放廖立两起事件,孟达感觉到刘备已经开始清洗刘璋旧部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孟达投奔曹魏,不但避免了杀身之祸,而且迎来了其一生大放异彩的机会。  曹丕延康元年,孟达率部下四千余家降魏。  曹丕的庙号是文帝,历史能够被尊为文帝的人大都是以德治国的,曹丕自然也不例外。曹丕在对待孟达归降的这件事上,表现的与其称号是名符其实的。  《魏略》记载:曹丕先是派人事干部去房陵对孟达进行考查,人事部门的人回来对曹丕说孟达是“将帅之才”、“卿相之器”。曹丕在人事部门考查结束后给孟达写了封信,信中用伊挚、百里溪、乐毅、王遵等贤臣名将比喻孟达的弃暗投明,并邀请孟达入朝。  曹丕在信中说:“卿来相就,当明孤意,慎勿令家人缤纷道路,以亲骇疏也。若卿欲来相见,且当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后徐徐轻骑来东。”  曹丕的信不但写得文雅,而且说得非常亲近,把孟达比做家人骨肉,而且也没有强迫孟达来朝,而是让孟达先安置好部下,处理好手头上的工作,能脱开身之后再来洛阳。  孟达见到这封有人情味的书信后想必非常感动,不久即进京觐见。孟达到洛阳后,由于气质闲雅,才辩过人,俨然成为曹氏政权里的一颗新星。  曹丕对孟达表现得更加亲近,和曹丕同坐一辆专车,然后又发生一了件让大家更加诧异的事情。“执达手,抚其背戏之曰:‘卿得无为刘备刺客邪?’遂与同载”(《魏略》)。是说曹丕拉着孟达的手,拍着孟达的肩膀和孟达开玩笑说:“你该不会是刘备派来的刺客吧?”  曹丕对孟达的礼遇已经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君臣关系。曹丕把孟达当成了一个亲密朋友。  接着,曹丕封孟达为散骑常侍,并让孟达回去继续统领房陵、上庸,东川三郡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的自治政府。当时刘晔等很多大臣认为曹丕对孟达好很过分了,告诉曹丕东川三郡地处边陲,离蜀吴两国太近,孟达如有二心,局面将不好收拾。  但曹丕却说:“我可以担保孟达决不会出问题”。  事情真的是有点太离谱了!对于历史上的降将,哪有由皇帝为其拍胸脯,打包票,当保人的。但曹丕为孟达做了,因为曹丕对孟达欣赏有加。  但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呢?  这里面可以说既有政治斗争的成份,也有个人好恶混杂其中。  从政治方面讲,孟达的投降是刘备集团中最严重的一次叛逃行为。孟达带着人马、地盘,整建制地降曹,这种情况在蜀汉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丢了地盘和人马不说,对刘备心理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刘备一向以攻击曹操狡猾奸诈,标榜自己广施仁德,来占领道德高地。而孟达却用事实对刘备所宣称的仁义道德进行了彻底否定。反过来,孟达的归降又无异于给曹丕打了一针强心剂,曹丕可以把孟达的行为渲染成人心向背的写照,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曹魏政权的软实力。曹丕为了鼓励更多的人投奔自己,亟需树立一个对降将优待的典型,所以对孟达恩庞有加,不但在态度上对孟达放下身段,而且仍然让孟达统领东三郡。  曹丕对孟达的归降表示出足够的礼遇和热情是正常的。但是开着玩笑拍肩抚背就真的有点过了,所以刘晔为首的大臣对此表示不解。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曹丕对孟达厚爱有加呢?  这里面的原因,我们是不能简单从利益关系上进行考虑的。当我们换一种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了。  我们知道,曹丕除了是一代君王,同时也是后汉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与父亲曹操、弟弟曹植并称“建安三子”,但一般人很难将这点与孟达联系在一起。其实正是文学青年的共同点构成了曹丕与孟达之间的交集。  孟达文武双全,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学功底扎实,如果曹丕看了孟达的《辞先主表》和《与刘封书》也一定会为之倾倒。应该说曹丕对孟达的友好表示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因为身为一代君王,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讨好谁而去做秀。应该说是文学给了孟达一个机遇,同共的层面让曹丕和孟达人走到了一起。自此,孟达由一个蜀汉的一般官员一跃成为当时的一代名臣。  曹丕在世的时候,孟达也恪尽职守,西面防蜀,东面拒吴,为曹家忠实把守着西南大门,报答曹丕的知遇之恩。  但是,我们设想假如孟达遇到的不是曹丕,而是后来的曹爽、曹睿什么的呢?大约或早就被罢了兵权,交出了东川三郡。  孟达以他的职场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叫作机遇。  其实,职场上的机遇并不在于你的面前摆着多大的发展空间和多么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是在于是你与你的领导是否是同路之人。因此,当领导不欣赏你的时候,可能既不怨你,也不怪你的领导。主要的症结可能是因为这几个字:道不同,不相为谋!  孟达的机遇可以说不是孟达创造的,而是孟达撞上的。一个学富五车的人混迹于政客和老粗之中,不知是他们的荣耀还是他们的不幸。但可以肯定的是,孟达是寂寞的,曹丕也是寂寞的。当两个寂寞的人不期而遇,结果自然就擦出了火花。  我们称道孟达,更称道孟达的机遇。尽管曹丕死后,出现了司马氏排挤孟达,诸葛亮利用孟达的局面。夹在两大势力之间的孟达被迫再次树起反旗,落了个败亡身死的结果,但我想孟达凭着其在曹丕时期的辉煌经历和与曹丕之间这段弥足珍贵的友谊是足以慰藉平生的了。  我们称道孟达更因为他不畏强权,取于挑战强大的权力和统治者宣扬的所谓仁义道德,开刘氏职场先河,离职而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拓出另一个广阔空间。  孟达凭着自己的学识、才能,以手中的人马和地盘为筹码,靠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把他的人生演义得如此精彩。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呢?这是一个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其实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彩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每一个现代职场人大约都可以从孟达的故事中得到足够的思考和感悟吧!
  12、蜀汉覆灭的千古罪人——姜维  蜀汉政权从建立到被消亡,历经二帝,存续了42年,时间虽短,但留给人们的故事很多。特别是关于蜀汉政权的失败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说法。  关于蜀汉政权覆灭的原因有这样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一是综合国力说。认为蜀国地理位置偏僻,地域狭窄,综合国力在整体上弱于曹魏,西蜀无论从经济到人才,均无法与曹魏抗衡,所以最终败亡。二是刘禅误国说。认为刘禅整天糊里糊涂,重用宦官,阻挠北伐,扶不起的刘阿斗应对蜀汉政权的败亡负责。三是诸葛亮误国说。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穷兵黩武,耗空了国家的资财。并且,诸葛亮排斥异已,导致人才缺失,最终被曹魏击败。  应该说,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与历史的真实情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一个政权的失败可能有许多原因,政局的动荡、经济的衰败、体制机制上的不顺,都能导致其垮塌和崩溃。但最为直接的原因则是军事上的失败。  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战局上还能略占上风,但三十年后,蜀汉竟被对方为数不多的一次反击击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我们对蜀汉灭亡原因的分析最终还应还原到军事层面上去理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蜀汉在诸葛亮死后攻守之势迥异呢?  事实上,蜀汉就是因为错用一人,才导致满盘皆输的。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常常被后世所称道的“陇西奇才”——姜维。  为什么这么说呢?  蜀末的形势可以说和明末很是相似。明朝末年,面对彪悍的满州骑兵,明军处处被动挨打。在首辅高第的主张下,明军放弃辽东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大明形势岌岌可危。但在孙承宗、袁崇焕的坚持下,明军坚守关宁,最终取得了宁远大捷。以后,明军坚持以城垣为依托,逐步向辽东渗透,收复了大片失地,辽东战场的整个形势焕然一新,无坚不克的满州铁骑直到明朝灭亡也没能从正面突破关宁防线。  蜀汉之于曹魏好比大明之于满州,但不幸的是姜维不是孙承宗、袁崇焕,而是另一个高第!  诸葛亮死后,姜维统领三军。不久,姜维就搞了一次“新军事变革”,否定了以往的对魏战争策略,采取一种新的战争思路,且美其名曰“敛兵聚谷”。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適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於是令督汉中胡济卻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这段文字是说,最初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全都把兵力集中在外围。敌人轻易不能攻进来。兴势山之战,王平之所以能够大胜曹爽,就是因为坚持了这个原则。但姜维却认为这样虽然可以御敌,但不能大规模地歼灭敌人。所以姜维主持了蜀汉军政后就改变了作战思路,用一种全新的作战方针取代魏延、王平的成功模式。新战法叫做“敛兵聚谷”。就是等敌人攻过时,放弃外围,坚壁清野,重兵退守汉城和乐城,使魏军进不了平原地区。然后蜀汉派小股部队扰乱敌人,等敌人疲惫,粮草耗尽,准备撤退时,再全力出击,一举歼敌。新的战略思想确定之后,很快付诸实施。姜维命胡济守汉寿,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为了增加守备力量,姜维又在西安、建威等地修建了守备工事。  姜维这种作战思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细分析起来大家就会发现姜维的水平和当年的赵括是有一拼的。  把敌人放进来,再打出去是个办法,但这个办法的先决条件是自己必须具有足够强的机动能力。就像美国在2010年左右将部署在韩国和日本的军队撤至关岛一样,它把拳头缩回来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优异的机动能力是美军实现战略意图的根本保证。但是,当年蜀国的情况与现在的美军是皆然不同的。蜀国主要以步兵为主,魏国主要以骑兵为主,蜀军在机动能力上根本比不过对方。姜维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即使魏军进攻未果,大规模地后撤,蜀军也很难快速出击,对魏军实施合围并进行有效打击。  更加危险的是,西蜀撤掉外围兵力,把敌人放进来,仅在汉城、乐城一线布防,实际上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战略纵深。如果汉城、乐城一点被击破,整个防线就会被撕开。这点颇像足球比赛中后位的平行站位,对方的前锋突破了一个后位,就将直接面对守门员了。  魏军如果突破汉、乐防线,汉中平原将成为囊中之物。汉中不保,西川的大门基本上等于被打开了。当年刘璋急于召刘备入川,也是因为汉中张鲁入寇西川,从中我们足可看出汉中之于西川的重要性。  后来的战争进程证明,正是由于汉乐防线的失守,直接导致汉中失守。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中记载:“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至汉中。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会径过,西出阳安口。”  这段话是说,蜀汉按照姜维的思路,退守汉、乐二城。当时蜀军将领王含和蒋斌各带五千人分别守卫乐城和汉城。钟会命令魏国的荀恺和李辅各自统领一万人马,分别将乐城和汉城围住。而钟会继续前进,对汉、乐两城不予理睬,直接西出阳安。  钟会的做法很有点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跳岛作战”的风格,汉、乐两城再坚固,也不过仅仅是两个据点而已。绕过两个据点,姜维的防线也就名存实亡了。  随着汉、乐防线的撕开,钟会屯兵剑阁,邓艾就可以从容地寻找入川途径了。如果不是汉中失守,邓艾绝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偷渡阴平,邓艾如果不偷渡阴平,蜀汉政权凭借着山河之险,也绝不会那么迅速地灭亡。  姜维在事关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竟然出此下策,着实令人费解。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姜维能够下决心改变前人行之的效的作战理念呢?  傅玄对姜维有一句评价很是到位,说“维为人好立功名”。姜维为了自己立功,急于求成,利令智昏,最终自己的功名不但没有成就,还断送了国家社稷。  费祎生前也曾经告诫过姜维,希望姜维不要侥幸地寄希望于一次战役就能全面消灭敌人,兴复汉室,如果一旦出现差错,会追悔莫及的。  所以,我们说姜维决不是蜀汉政权中中流砥柱式的英雄,而恰恰是蜀汉灭亡的千古罪臣。至于姜维后来投魏是否属于诈降,也应当另作别论。稍后,我们会把这件事放在钟会是否谋反的问题中一并探讨。
  13、不明不白的饭局  ——彭羕事件的台前幕布后  三国的历史明确告诉我们,干儿子是不能随便当的。吕布和刘封因为给别人做干儿子,要么坏了名声,要么把自己的性命搭上。除了认干亲这样的大事外,其他的一些小事其实也是不能随便干的,比如随便出去吃个饭什么的。有人就因为参加了一场不明不白的饭局,就死于非命了。  故事的主人公叫彭羕。  彭羕是何许人也呢?彭羕过去在刘璋手下当过小官,后来得罪了刘璋,刘璋命人把他的头发胡子剔掉,带上枷锁,去当奴隶。当时正赶上刘备入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彭羕索性就投奔刘备了。  通过庞统和法正的引见,彭羕得到了刘备的重用。但诸葛亮并不接纳彭羕,还对彭羕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三国志?蜀书?彭羕传》记录了这样一段话:“诸葛亮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  这段话是说,诸葛亮表面上对彭羕不错,但心里觉得他不好。屡次对刘备说彭羕怀有二心,将来会出问题。刘备相信了诸葛亮的话,在派人对彭羕进行考察的同时,慢慢疏远了彭羕,后来把彭羕贬为江阳太守。  按理说,彭羕虽然莫明其妙地被贬了官,但结局还算不错,好歹也是一方诸侯。但这时,我们说的那顿莫明其妙的饭局出现了,一下就要了彭羕的命。  史书上记载,整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彭羕被任命为江阳太守后,没有马上起程,而是去了马超家。马超很热情,当即留饭。酒席宴前,马超对彭羕说:“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  马超的意思是说,彭老弟你能力出众,咱们大老板一直很赏识你,说你的水平和诸葛亮、法正他们不相上下。现在怎么把你外放到边远小城去了,这不是让天下人失望吗?”  彭羕三杯酒下肚,听了马超的话,血有点往脑门子上撞。随口就说了一句“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客信条天下第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