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被举爆wwW玖玖资源sezycom88的缘故,那被用的玖玖资源sezycom88com是什么进口

买把椅子挑半年:SABER+GEAR 军刀齿轮 & GAVEE 人体工程学椅 晒单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买把椅子挑半年:SABER+GEAR 军刀齿轮 & GAVEE 人体工程学椅 晒单
&&今年双十一京东最火的莫过于5折神券,不过5折神券不仅砍不到,砍到了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可以买。大部分人只有88折,但这券由于可以叠加,还是带出了一波小神价的,尤其是人体工程学椅,后期出了张券叠加88折,在涨价之前下单的话很多椅子都是好价,比如2200买某论坛程序员标配evolution(),1300买V1() 1600买西昊B7(),以及享耀家SL-A3()等等。当然,以上都是废话了,毕竟都是过去的事,但由于文中要提到的椅子有点多,很多废话还是免不了,大家就随意看看吧。第一段:曾经的选择,低价位西昊& &在2015年的时候就买过两个椅子,当时选的西昊,感觉在低价的椅子里还算靠谱,尤其是m35,网布靠背,腰枕设计,同步后仰而且后仰角度还算不错(132°),当时400多的价格买到还是相当超值,可惜后来一路涨价,现在的价格没法看了。上订单图:&&&在低价椅子里面挑选的话,我觉得除了考虑品牌、安全因素(气压棒、防爆底盘)不要被爆菊之外,首先要考虑的是同步后仰功能,因为上面这两个椅子最大的区别就是m18不带同步后仰,结果是后仰的时候由于坐垫和扶手是完全不联动的,会感觉十分难受。而m35放办公室用了两年下来感觉十分靠谱,午休时后仰休息一下十分逍遥,如果还能以五百左右的价格买到的话个人感觉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另外在双十一的时候西昊v1的价格也很不错(-300叠加88或85折券,1200出头),当时我已经买了椅子,所以推荐给了朋友,到手后评价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腰部设计(毕竟这个比较重要)。&&这个椅子可调节项基本全了,就是铝合金用料比较少,视觉上有点小气。当然,再有1200的价,强烈推荐。第二段:想进阶全网椅,凑单失败的ergoup,只能云评测& &今年家里有了宝宝,想在附近添置一个舒服的椅子,不然站边上不舒服,躺边上大床也不方便,于是又开始选购。这次买就决定要买个好点的了,毕竟是放家里长久用的,至少要上全网面的了。不过对网面的坐垫还是有点怀疑,不知道坐感好不好,可惜苏州这边也没找到啥实体店可以试试,只能买了再试了。& &看到张大妈一直推的ergoup,杜邦新网面,逼格很高,感觉冬天不至于太冷应该挺不错,很想买,可惜必须找人凑单,最终锁了几次单最后都苦于找不到朋友凑单都放弃了。&&&&造型独特,性价比高,功能强大,各种调节适应你的各种需要&&其实价格是都挺合适的,不过没买成功也不遗憾,因为后来发现这个牌子的椅子都不是同步后仰的,而且以此为卖点,个人不是很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同步滑翔了之后就不需要坐垫同步了。另外看中这个蝴蝶椅的值友们,很大一部分是估计跟我一样觉得造型牛叉,不过值得提示的是后背看起来像不锈钢的“蝴蝶”造型其实是塑料的哈哈哈哈哈。而marrit有一点就更不能接受了,坐垫不同步后仰然后扶手是固定在坐垫上,意思是后仰时扶手还是在原位,所以宣传图上的模特也很尴尬。。。。所以总体来说这个牌子看起来逼格很高,网布不错,后仰角度是无级调整(蝴蝶的后仰角度也比一般的椅子大很多160°!!!)是很大的优势,但实际坐感还真有点怀疑,可惜鄙人最终没能买成,只能在这里云评测一下,看过相关爆料下面的评论还有说质量问题的,实际不知何如,希望有买的值友们在下面告知下,如云评测有错误的地方也请指出。(个人对这家店还有点觉得不靠谱的地方,就是价格浮动太大,而且很多次推送明明价格很高还立马有很多人点值有点假,值友们要擦亮双眼认准真低价)第三段:忍无可忍,双十一前下单commander,悲剧历程犹豫着犹豫着,就到了双十一,想着找不成人凑单就自己买个单价靠谱的吧,于是上了淘宝,看了下之前一直中意的emperor和command价格都可以接受了,对比下觉得command基本功能和emperor完全一样感觉性价比高些就下单了(command是台湾怡兴网布,ermperor是美国Matrex网布而且是铝合金一体成型骨架)。之前一直觉得这个牌子挺靠谱的,但实际体验可能钱花得不到位的缘故,实际体验极其坑。&&开箱图就不放了,晚上收到的,迫不及待就装起来了,打算装完等白天好好晒一波的。。。可没想到遇到了质量问题,头枕直接安装不上。这个椅背上方固定头枕的地方开孔问题,直接导致塑料片遮挡了螺丝的位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还是没安装上。。。。另外需要吐槽的是,这个椅子的安装很不科学,需要拧的螺丝很多,而且很多孔位都不太好拧,总之安装是相当麻烦,体验不太好。不过后来发现,这个质量问题对于我来说反而是个好事,因为试坐十分钟之后我就感觉这个椅子必须退了。。。网布太硬,坐感很奇怪感觉会压迫大腿,后背的设计则十分不科学,网布这么硬,中间还有这么大一条凹槽,靠着能舒服吗!!!买这个椅子还说很舒服的兄弟们,你们是真心的吗!!!真心不是我想退,毕竟这种椅子退起来十分麻烦,安装都那么费劲,之后拆起来更费劲!尤其是那个气压杆,想拔出来最好是有个橡胶榔头才行!反正这个过程很痛苦,期待了好久的椅子,带来的是一个极其不爽的夜晚。而且退货交涉也很烦,一直在京东买东西,再到天猫去体验售后简直就是找虐。但逼不得已啊,实在不想以后天天看着这一两千买来的垃圾,而且还有质量问题,必须退啊!售后一开始说退货必须我承担运费,其实如果没有质量问题的话我的确愿意承担运费的,但这质量问题弄得人很凹糟,感觉自己是在用生命拧螺丝,最后还是安装不上,体验极差,所以我坚持要卖家自己承担责任(对方最后怕天猫介入还是同意了,但是服务态度真不咋的)。在这里我还是得吐槽一下这家的服务,售前售后反差极大,而且这椅子做工用料都不咋的感觉利润很高,真心不建议买。如果要买,也一步到位买有口碑的evolution吧。在之前完全没研究的时候,感觉evolution真心看着舒服,说实话如果在神价出来之前我还没买椅子的话肯定会买个evolution,可能是他们家营销做的的确好吧,被种草太久难以解毒。对于ergomax这个牌子,我再说下个人观点。个人觉得搞太多分体设计如果还有部分人喜欢的话,那各种弹性设计个人以为实在是称不上科学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过那种椅背是弹性后仰的电影院。。。。由于椅子没有固定姿态感觉靠着就很难受,看个电影腰酸背痛。不过个人的确没有坐过他们家其他椅子了,也只能是猜测一下。另外分体式设计的一大弊端就是接缝的地方处理的不好的话会很难受,除了commander之外,我看evo也有人反映这个问题。个人感觉对于胖的人来说可能感觉不出来,对于我们这种没啥脂肪的,靠在上面应该是挺难受的。第四段:柳暗花明又一村,(被客服态度感动)下单不知名品牌在commander退货之后,我就真不知道该买啥了,感觉ergomax应该已经算是这个价位很靠谱的牌子了啊,最后这么令人失望。。。之后还是一直关注这方面的推送,后来也不知道在哪个椅子爆料下面看到有人评论说自己买了个gavee感觉很不错,然后想这是啥牌子咋从来没听过,去研究了一番。结论是,不管这椅子坐着咋样,用料绝对足。。。然后看了下整体符合我的需求,又问了下客服是不是同步后仰,客服说不是太懂,但问我要了邮箱给我发了视频,我看下来坐垫还是有联动的,加上客服妹纸的态度真的是无可挑剔,终于决定尝鲜了(其实最终决定下单的决定性因素是可以用第一波88折神券,用下来比马云家便宜200左右)。&鉴于客服妹纸的服务特别好(现在买买买真的是觉得服务态度越来越重要),而且东西也很好,所以决定在大妈这晒一单,好像这里还没有相关晒单,甚至整个网络都没找到(可见这家店的营销做的是有多差&),让值友们了解下这个牌子吧,直接上一大波图片。& &&&整体做工还是不错的,值得称赞的是送过来超大一个箱子,椅背坐垫头枕一体,只要装两个扶手,然后用气压柱连接底座就行了!!!整个安装过程只拧了两个螺丝!!!!!!!!!一千多的椅子中铝合金用料最实在的了吧。。。。不过后仰角度比较小,大概只有120°扶手调整可调节项很多,高度调整范围也比较大,但是卡位有点松,可能会不经意间碰歪。网布说是“进口网布”,然后具体问说是台湾进口。。。额。。。确认下好像是台湾颐达网布(这个价位没用上美国进口网布也可以理解吧),坐感还不错,就是摩擦力有点大(加坐套后无此问题),不过整体相对比较软,坐感比commander那个强一百倍。不过和commander一样,椅子有异味(这个比commander的臭味小些,不过我还是放在阳台晒了一个星期),主要感觉还是来源于网布。这个椅子做工很好,坐垫网布四周有用橡胶海绵支撑(这点感觉很重要),而且前部是高于塑料边框水平面的,所以不会觉得硌得慌(椅子的前部瀑布式设计很重要啊,一定要重点关注)。头枕上下调整是靠塑料片卡位,不太好用,稍微有点松,到以后估计就更难固定了。旋转的阻尼倒是做得恰到好处。整体来说,这个头枕还是好评,比较宽,造型设计比较科学,即使高度没有特别合适靠着也挺舒服的。腰枕这样额外的设计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在网布靠背上能带来更好的顶腰感,而且上下可调,前后有一定弹性。坐垫可前后调节,高度调节,后背弹力可调节。这个椅子可以说调节项基本全了,就缺了一个椅背高度调节,不过这个项个人觉得如果身高不是特别“异常”的话可能是所有可调节项里最不重要的,毕竟腰枕是可以单独调节的。这里有个小缺点是这个椅子后背弹力调到最小也不小,后仰操作不太放方便。第五段:节外生枝,五折神券再下一单&本来故事到这里也该结束了,个人对gavee的椅子还是相当满意的,而且不知为啥,全网坐垫在加了个布套后坐感又有了相当的提升。椅子从做工用料到实际坐感,都对的起其售价,虽然品牌闻所未闻,但东西还是实在的。没想到在双十一当天的最后几小时,好基友突然打电话过来,说他砍出来个五折神券。。。。考虑到这券实在难得,而能买的东西又不多,虽然总共只能减5000,但能撸的羊毛还是不能放过啊,基友除了要买个,椅子之外也没啥可凑单,便又找来一个基友,三人打算凑个买三免一,于是便有了这单。手机-400,椅子-300券叠加椅子买三免一,绝对是真真“值得买”啊~折算下手机1650椅子1250一个.手机其实不是特划算,nubia z17 6+128g当时也可以用券,算下来1200好像都不到,不过考虑到系统和拍照,还是选了瘦死的骆驼,不过总价有轻微超出了。为啥买这个椅子呢?其实就是在买三免一的活动里找的,唯一一个皮面而且没有涨价的椅子。。。店家实在啊,买三免一还不涨价!!!品牌是&军刀齿轮&我都不好意思写在标题里,不过实际上这个椅子和gavee的一款是一模一样的,不信请看&&当时gavee这款也是买三免一,不过价格涨得飞起,标价居然比军刀齿轮这款皮面定制款还贵。。。东西一模一样,当然买更便宜的咯,反正品牌都挺山寨,东西好就行了。话说军刀齿轮的文案一看就是瞎编的,而gavee的虽然找了几个老外,但这神乎其神的英文实在是令人感觉很尴尬。&无所谓咯,反正广告文案再烂,我买的是椅子嘛。。。。上图用料。。。真的足。。。。(这种造型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好看啊)皮的坐垫没有跟网面的设计一样,因为皮质的柔韧性没有网面那么大,弧度太大坐着容易中间位置受压迫。家人普遍更喜欢皮的坐感。话说这个坐垫跟充气的一样,坐上去排气,站起来吸气。不管怎样,这个坐感很不错。有很多人不喜欢网面的坐垫,感觉皮的可以考虑下,下面有海绵支撑,更容易适应些。后仰角度比之前的gavee要大一些躺着更舒服。下面看下细节。做工真心好。。。几乎0瑕疵。中间没有可调节腰枕,不过中间狭窄凸出的设计顶腰感很强。这里提一点,这个轮子反而没有便宜的那款好看,个人觉得。左边gavee,右边军刀齿轮(跟gavee贵的同款)。下面看部分细节。这个椅子很大的一个亮点,椅子的坐垫移动、后仰角度以及高度调节都只要在一个操纵杆上完成,极大地简化了操作,这个真心好评,而且做得很符合逻辑(往前挪动坐垫、往后锁定后仰、向上调节高度)。坐垫前后可移动的幅度很大,不用担心屁股太大。调节后背弹力的是摇杆,比上一个拧的操作强多了。扶手的各种调节,同样的,这个扶手也更强,定位之后不容易松动。头枕的话感觉一般,首先皮的没有网面的那么舒服,而且前后不可调。但是皮的耐脏,头枕这个部位,如果是海绵或者网布的话,强烈建议加套,否则不用多久就都是头油啦,而且很难清洁。上面一张动图可以了解这个椅子的大部分可调整项了。总结椅子真的是几乎所有牌子都看过拉,就上万的没仔细看毕竟买不起。说一些个人意见吧,注意,仅仅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1,国产的椅子很多牌子不一样,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主要还是没有什么自主设计,比较可悲,厂商都是些代工厂,很多部件都是进口,这也是人体工程学椅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吧。希望能早点坐上真正价廉物美的国产品牌(小米是不是考虑拓展下这个产品线&),在这之前,东西一样,咱们还是得选便宜的啊。2,文中没有提到金豪等类似椅子,主要是个人不太喜欢分体式椅背,另外据说这类椅子比较适合大高个,鄙人不高不大,所以没有考虑。分体式椅背感觉如果网面软一点还可以接受,要是像commander这样硬,中间的凹槽实在无法接受。还有就是像evo这样的分体比较多,当中的接缝处如果偏硬的话恐怕坐着也不会太舒服。3,几百的椅子和两三千的椅子有的时候相差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而且很多时候,尤其是工作椅的话,大部分时间起作用的只是坐垫,其次腰枕,然后午休时间才可能用到靠背和头枕。所以坐垫是最重要的,但个人觉得网面的不一定最好,看了很多评论,经常看到不喜欢网面坐感的值友(网面还有个缺点不耐脏,清洗不便)。个人感觉各个椅子由于网布和设计不同,坐感都会有差别,买的时候还是根据个人喜好考虑个人身高体形,然后关注下想买的椅子的晒单的具体坐感吧,最好是有一定时间体验的,很多东西都是刚买来有心理因素加成,过一阵子觉得无一是处了。4,排除个人差异因素的话,个人觉得人体工程学椅除了坐垫之外还有几个重点要注意,一是顶腰感(最好普通坐姿时就能感受到,网布后置可调节腰枕不错,但个人不喜欢分体式顶腰因为可能牺牲靠背整体舒适性,更不喜欢什么智能弹性设计),二是同步后仰(后仰时坐垫扶手不动请自行想象,实际体验时差别更大,有联动的会舒服很多),三是头枕可调节程度(皮的那款前后不可调就差那么点感觉)和坐垫前后移动(有的人坐着腿麻可能就是承重位置靠前,可以尝试调节这个),然后是扶手可调节程度和椅背高度调节吧,这两点是看个人情况的,有的人喜欢把扶手调到桌子的高度接比较舒服,椅背高度调节的话可以适应身高范围更宽的人群(没有可调节腰枕的话这个也可以调节顶腰位置)。除此之外,如果品质寿命靠谱,操控做得更人性化,外观更有逼格当然是极好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买到自己坐着舒服且价廉物美的椅子~上两个美丽的屁股结尾。& &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6)
文中提到的商品
松下nanoeX智能WiFi旗舰壁挂式空调AE13KM1
Apple iPad 2018年新款9.7英寸+Apple Pencil套装
【轻众测】须眉 SH-A161 电吹风
铜师傅安格尔 黑胡桃原木 1.4米餐桌椅套装
斐讯 家庭NAS 天天链N1
巴比丽丝 BABYLISS 恒温护发吹风机
【运动季】FlipBelt飞比特多功能运动紧身裤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赞348评论250
赞72评论63
赞98评论19
赞1630评论1189
赞582评论346
赞593评论306
赞645评论266
赞391评论16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网站综合查询
网站域名:
网站标题:
www.sezy11.com打不开,暂时无法访问或未建站
网站简介:
网站关键字:
更多查询:
备案情况:
www.sezy11.com网站综合价值评估简报
www.sezy11.com该网站创建于,已有2年327天的历史,ALEXA排名4459318位,谷歌对该网站评分为,搜狗对该网站评分为,百度为该网站评分为,百度搜索结果前100名关键字约为个 个,预测该网站每天约有1200IP,其中电脑端 IP,移动端 IP。
[正确]---title标签设置合理。
keywords:
[警示]---keywords标签设置不规范,或者为空。
description:
[警示]---description标签设置不规范,或者为空。
javascript:
[建议]---Javascript脚本建议写到.js文件中,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
style样式:
[建议]---CSS样式建议写到.css文件中以缩减代码的繁琐度有利于搜索引擎抓取
flash/object:
[建议]---flash/object加上相关说明文字,有利于搜索引擎识别内容
图片Alt信息:
[警示]---存在没有alt信息的img标签,加入这项信息可使您网页上的图片更容易被用户检索到
frame信息:
[建议]---frame/frameset/iframe标签会导致spider的抓取困难,建议您尽量不要使用
[建议]---百度建议url的最长长度不超过255byte
html标签:
[正确]---html标签设置合理。
百度快照:
[警告]---百度快照较旧,请注意加强SEO优化。
百度当日收录:
[警告]---百度当日没有新收录,请注意加强SEO优化。
Alexa排名:
4459318 &&&
日IP估值:
日PV估值:
百度权重:
搜狗评级:
百度索引量
百度当日收录
百度本周收录
百度本月收录
&&www.sezy11.com网站历史收录
百度索引量
托管地址:
United States Denver
所在地址:
美国FDC丹佛机房
sezy11.com
Whois服务:
com.whois-servers.net
域名状态:
clientTransferProhibited
注册时间:
到期时间:
注册邮箱:
域名年龄:
Domain Name: SEZY11.COM
Registry Domain ID: _DOMAIN_COM-VRSN
Registrar WHOIS Server: whois.PublicDomainRegistry.com
Registrar URL: http://www.publicdomainregistry.com
Updated Date: T13:25:02Z
Creation Date: T02:17:34Z
Registry Expiry Date: T02:17:34Z
Registrar: PDR Ltd. d/b/a PublicDomainRegistry.com
Registrar IANA ID: 303
Registrar Abuse Contact Email: abuse-
Registrar Abuse Contact Phone: +1.
Domain Status: clientTransferProhibited https://icann.org/epp#clientTransferProhibited
Name Server: NS1.DREAMPAIRS.COM
Name Server: NS2.DREAMPAIRS.COM
DNSSEC: unsigned
URL of the ICANN Whois Inaccuracy Complaint Form: https://www.icann.org/wicf/
>>> Last update of whois database: T00:10:05Z <<<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Whois status codes, please visit https://icann.org/epp
NOTICE: The expiration date displayed in this record is the date the
registrar's sponsorship of the domain name registration in the registry is
currently set to expire. This date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expiration
date of the domain name registrant's agreement with the sponsoring
registrar.
Users may consult the sponsoring registrar's Whois database to
view the registrar's reported date of expiration for this registration.
TERMS OF USE: You are not authorized to access or query our Whois
database through the use of electronic processes that are high-volume and
automated except as reasonably necessary to register domain names or
modify ex the Data in VeriSign Global Registry
Services' ("VeriSign") Whois database is provided by VeriSign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and to assist persons in ob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or related to a domain name registration record. VeriSign does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By submitting a Whois query, you agree to abide
by the following terms of use: You agree that you may use this Data only
for lawful purposes and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you use this Data
to: (1) allow, enable, or otherwise support the transmission of mass
unsolicited, commercial advertising or solicitations via e-mail, telephone,
or (2) enable high volume, automated, electronic processes
that apply to VeriSign (or its computer systems). The compilation,
repackaging, dissemination or other use of this Data is express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VeriSign. You agree not to
use electronic processes that are automated and high-volume to access or
query the Whois database except as reasonably necessary to register
domain names or modify existing registrations. VeriSign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strict your access to the Whois database in its sole discretion to ensure
operational stability.
VeriSign may restrict or terminate your access to the
Whois database for failure to abide by these terms of use. VeriSign
reserves the right to modify these terms at any time.
The Registry database contains ONLY .COM, .NET, .EDU domains and
Registrars.
点评:你的www.sezy11.com是很有发展潜力的站,加油!
您的帐号尚未登录,请
&&网站缩略图
&&网站头文件(header信息)
&&相关查询
Copyright 2015, Web3389. All rights reserved.[moment]难得是相聚 - 歌单 - 网易云音乐
[moment]难得是相聚
《麦兜当当伴我心》的开头,春田花花校友会,一群画风清奇得几乎面目可憎的人齐声唱出:
“当知快乐如雨,来如潮散失似雾”
时,一瞬间闷得鼻子发酸。
不喜欢送行和饯别,不管是要走的还是被留底的那个,...
《麦兜当当伴我心》的开头,春田花花校友会,一群画风清奇得几乎面目可憎的人齐声唱出:
“当知快乐如雨,来如潮散失似雾”
时,一瞬间闷得鼻子发酸。
不喜欢送行和饯别,不管是要走的还是被留底的那个,这种以离别为目的的相聚,当热闹归于沉寂,只怕会让寂寞发酵得更酸吧……
可是这世上的相聚,哪个不以离别为目的呢?
wyman的作品展上,当《可惜我是水瓶座》的前奏响起,七年前的密友,经历了七年的形同陌路,在这一刻相拥一笑泯恩仇。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假的,升降台上的两人随着掌声和欢呼渐远慢慢降到台下,现实中的隔阂与伤痕就会慢慢苏醒。
我无法否认,或许人跟人之间就像无数无限延伸的穿叠交错的线轨,谁知道我跟你,是不是其中最可怜的那两条,在短暂的重叠交错以后就要渐行渐远。可是……可是啊,就像当杨千华与黄伟文双双退场那刻紧接着eason唱出《最佳损友》:
总好于,那日我没有,没有遇见某某。
还有一些事,一直不说的话,可能也没有谁知道,直到你也忘记了,然后就再真的没了,就像他们从没在我的世界里出现过。可是这种感觉,有点像是我被抛弃了,我继续在这时光里糜烂堕落,而他们却在那一刻永远鲜活明亮。那些时刻回不去,
Edison和阿娇的合唱定格在单调五线谱里,没有那么多鲜亮刺目的色彩。
Bosco跟胡杏儿十指相扣同框出现的当时并不会预见此去经年后的琵琶别抱。
方力申和邓丽欣的爱情长跑低调又平凡,然而最平凡的相守最终也还是一别两宽。
然而这些反差也好感慨也好,若不是曾在某个瞬间那样鲜活美好,又怎会在此刻任我煽情。所以,让当时在歌声里永远鲜活吧,还有此时的微笑或眼泪。
说了这么多,写写停停,会忽然觉得不是想说这个又擦掉重写,重写以后却觉得原来的似乎更切题些。于是洋洋洒洒到最后忘记了初衷。
原本是想说有一些瞬间可以定格成永远吧,但永远是什么呢,一万年够不够远,可是那么长的时间里,随着时间的洪流,我们在哪里,被冲散了吗,还是走失了吗,已经遗忘了吗,到那时你的手机里,还会有我的号码嘛?想象一下那时的光景,忽然就觉得昨天的相聚很宝贵。
未来那么多未知的事,因为蕴含的希望和期待,所以闪闪发光引人不断向前;而那些过去的回忆里的深深藏起来的东西,只在夜里熠熠生辉。
在别后每个孤单一人的深夜里,那光芒就像今晚的月色一样美~
当知快乐如雨,来如潮散失似雾
难得是跌坠时可与你的光芒起舞
播放:187次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6
举报邮箱:10天9夜铁路环岛行记(10万字,1000p更新完毕!)
10天9夜铁路环岛行记(10万字,1000p更新完毕!)
tigerWu2013铁大纪行(环岛20图)
今天开始在蚂蜂窝更新我的跨年环岛游记(出发,10天9夜环岛行程),这一系列的游记就以环岛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20张照片开始,也将以此开始,逐渐一篇篇的更新
1-车票集体照。
2-铁路地图(非官方版本,铁道研究团体联合会编绘)。如果能够将这张图背下来,那么跨县市的行程安排就不会有任何难题了。
3-中正纪念堂整点交接,陆军仪队耍枪的表演。
4-国立交通大学,饮水思源、铁砧、齿轮、1896。
5-站,前省长宋楚瑜题站名并题字:车站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是联络两地便捷运输,更是联系人们心灵的接点。
6-清水梧栖渔港的丰富渔获。
7-乡,北回归线横穿台1线,旁边是北回归线天文广场。
8-海线眺望海峡。
9-永保,记载在硬式车票上的祝愿。祝君阖府,永保!
10-桥头糖厂仍然运行的五分车,因轨距762mm,大约为一般铁路的一半而得名。
11-鼓山轮渡站,。著名的冰品店,名不虚传,图中为50NT的冰。
12-国小的红土棒球场。仅有50余名学生的小学,却有着如此让我艳羡的球场,在这样的球场上滑垒,将是多么的美妙!
13-最后的蓝皮普快,台铁仅存的非空调车,已经成为了观光的一部分。
14-事事如意,光华东逸。1966年即开始服役的光华号,当时是铁路速度最快的车种,如今只在花东线行驶普通车。白色的车厢也叫做“白铁仔”。
15-盛产水果,1月份为莲雾产季,脆甜汁多。
16-渔港的招牌——百元生鱼片,和台啤是绝配。
17-线,彩绘列车驶出岭脚车站。
18-在只停留了不长的时间,不过却留下了这张经典的夜景。
19-崇德,太平洋日出。
20-日出一刻,阳光斜射在清水断崖的岩壁,放出耀眼的光芒。
tigerWu2013&&铁大纪行(零)写在前面、赴台前准备
这是一次梦寐以求的旅行,这是一次期盼已久的旅行。飞机降落在机场那一刻,我实现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完走。
为了这次环岛的旅行,准备了多长时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或许从日我在ptt注册那一刻开始,就算开始准备了吧,五年的时间里面,从ptt这样一个社会的缩影获取着旅游所需要的一切。从railway、bus板了解交通信息;从tai-travel、railtour板吸取游记经验;从food、nightmarket、eattodie、fastfood板了解各处的美食;从hypermall、cvs了解的商业服务;从gossiping、stupidclown了解的社会;从baseball以及各个队板了解棒球:几年下来,对于我来说,已经完全不算陌生,除了我还没有真正处于其中之外。
具体熟悉到什么程度?到达的第二天,我就在火车站指导了一个人如何转乘山线的电车。
真正让我确定行程的,是今年上半年,对市居民开放赴台个人游,我突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注意。
7月20日&看到淘宝有一家入台证250元特价,决定今年年底去自由行,凑假期,做大概的计划,确定大约的花费以及去几天,找机票。
8月7日&&确定行程为往返直飞的10日行程,往返机票含税2600左右。同日想去那家250元特价的淘宝店定入台证,结果发现涨价到299了,不过8月10日又看到250的价格,拍下。
8月11、13日&去市出入境管理局交通行证资料、交钱、交照片。
8月20日&拿通行证,购买往返机票,很幸运的是这十几天机票价格没涨。
确认12月28日出发,提前3个月办入台证,也就是办证时间不应该早于9月28日。所有资料中,除了财力证明之外都很好找,财力证明部分,不太想在单位搞得大张旗鼓,选择了五万存款证明。
10月1日&银行开具五万存款证明,冻结到1月31日,冻结满1个月之后即可作为有效资料。
10月21日&所有资料整合,做成扫描件,设定11月2日0点自动发送给旅行社
11月2日&旅行社表示收到资料
11月6日&2个工作日出件
10天的假期很宝贵,我希望通过对于交通方式近乎苛刻的安排,实现对这10天价值的榨取,在这10天内完成一般游客12天、甚至15天才能完成的旅程!在筹备期间,我一次次翻开台铁的时刻表以及各个县市公车的网站,将交通衔接做到极限,尽可能多的使用夜车、首班车、末班车,延长每一天的有效旅行时间。在之后的一个多月的准备期中,最终完成了这个以逆时针为基础的环岛行程,似乎是紧张的不可思议,甚至到疯狂的地步,但确实是一步一步的确实执行了下来。
D1:——首都机场——机场——
西门町、龙山寺、华西街夜市、
D2:————、内湾线——(追分)
野柳、清大、交大、内湾线、追分
D3:——海线()——海线(大甲、梧栖)——二水、线————()
海堤、梧栖渔港、大甲镇澜宫、线、
D4:(、沙仑线)————
永保、桥头糖厂、打狗铁道故事馆、旗津旗后山、领事馆、五月天跨年演唱会
D5:()————
北回归线太阳馆、赤崁楼、、
D6:————、
鹅銮鼻、猫鼻头、、古城、出火
D7:————、——(八堵)
、南回铁路、花东线白铁仔、便当
D8:(暖暖)——线——角海岸——瑞芳()——
暖暖车站、侯硐猫村、线、十分、旧草岭隧道环线、三貂角灯塔、
D9:————
清水断崖、七星潭、温泉、故宫、
D10:——机场——首都机场——
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
相对于成熟的个人游的行程规划以及手续办理,铁路的运转安排则是一个新的问题。这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铁路旅行的计划必须涵盖铁路管理局管辖的全部尚办客的1053.7km铁路,而且要搭很多特别的车。对于多数大陆游客,接触的铁路无非是高铁、往返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太鲁阁号或者柴油自强号、再或者就是几个著名的铁路景点而已。而这次我的铁路运转计划,必然将成为以大陆人的视角,做出的为数不多的基本成熟的环岛铁路运转计划。
铁路局对于外籍30岁以下青年游客,可发售599元、799元、1099元的铁路通票,分别可在5日内、7日内、10日内任意无限次搭乘台铁局管辖莒光号及以下各级列车,这必然将成为我环岛旅行的第一依托。ptt站的railway、railtour、railtimes已经在我的收藏夹里面超过三年,如何去查询时刻表对于我来说并不算什么障碍,在的论坛上利用台铁通票进行的运转筹划也有很多,我也已经十分熟悉,也做过多种行程安排的推演。
8天的铁,1043台币,2320.4公里,61次乘车,经过59个车站。这是近乎疯狂的旅行计划,践行其中才能够了解到实现这种旅行的快乐与成就,以及体会到旅行中才会遇到的那些人或者事。由于通票的限制,很多情况下只能利用区间电车,而且为了能够多走些地方,一天换乘10次以上也并非罕见,环岛的行程非常辛苦,从最北的,到最西的,到最南的,到最东的,不断变换着上行下行,在各色列车中辗转腾挪,终于在1月5日终于站在站站台上,实现台铁所有办客线路100%完走!
这10天的之旅就这样,如同一场梦一般的逝去,留下的是最好的光影与记忆。
下一篇预告:tigerWu2013&&铁大纪行(一)、初搭台铁
附:铁行程
tigerWu2013&&铁大纪行(一)、初搭台铁
行前以及D1&花费&
12月28日:
1&1278&万华&18.39&&18.53&区间&9.2&&14&悠游卡&晚26分&EMU700&&
2&&&&&71&&19.58&&20.58&莒光&6.4&&14&悠游卡&&&晚9分&&FPK10500
本日总计里程&15.6km
新覆盖里程&&&&&&9.2km&&
12月28日中午12点,海航HU7987航班降落在机场,算是正式抵达了。算是一个观光产业非常发达的地区,在机场到达层就能够提供任何入境旅客需要的服务,货币兑换、购买手机卡、旅游服务等等。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旅游服务中心领取给境外青年游客提供的青年旅游卡,凭借这个卡可以享受全种种景点的优惠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卡,才可以买到台铁发行的TR-PASS-Y通票。同时,旅客服务中心的地图架也是不可错过的,可惜就是中文版地图都发完了,只好拿了一套日文版的地图救急,之后到其它地方再去找中文版的地图吧。
2013年底,机场轨道交通系统就可以与捷运系统接轨,届时机场交通就会变得便利而且可控,在此之前,相当部分旅客会选择机场大巴往返机场与市内,之后再换乘捷运系统,搭乘的国光bus单程需要约50分钟,便利度和舒适度算是相当不错,票价125NT也算是物美价廉了。
机场大巴的终点是火车站,这也是最为“巨型”的枢纽。
枢纽的构成极为复杂,是地铁线路板南线和线两线的换乘站;是铁路系统的第一大站;是高铁的第一大站;有一百条以上的城际公交线路,分别位于站区的转运站以及西站,前往全各地;铁路局等公家机关也因为历史原因在此占据了一席之地。也正因为巨量的人流,给车站站区的商业发展带来了天然的机遇,火车站大楼本身就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生活服务设施;与其相连的转运站中的京站sogo是市有指标意义的综合性商场之一。即使不上地面,地铁换乘层的车站地下街四周延伸超过一公里,甚至与一站之外地铁站的地下街相连,服务设施也是应有尽有。
火车站真正成为巨型枢纽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市铁路地下化和地铁板南线施工为标志的,这时,为了便利枢纽内人员的换乘,以及聚拢人流提升土地价值,采取了“人流集中”的规划思路,造就了车站地区的繁华。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交通方式需要在车站转乘,这种巨型枢纽的弊端,例如动线难以规划,周边地面交通难以疏导等都逐渐显现出来,到了现在已经是too&big&to&fail。当然以还不错的城市软管理水平以及各个产权单位各负其责的管理方法,车站站区的秩序还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而且,我发现自己一下机场大巴就要面对这个迷宫,因为我的手机上网APN设置出了点问题,客服电话也没办法很清楚的指导我设置,于是客服人员建议我到车站南侧的新光三越中华电信营业厅去处理。然后,我的路线就是火车站东出口-新光三越-火车站大厅-侧的街上旅馆,无比折腾的路线。我自认方向感和看地图的能力是一流的,可在地下街里面还是有迷路的无力感,也跑错了两三次,最终走完这一圈,居然花了两个小时!火车站的复杂度,大概等于走过的所有其他火车站的总和吧。
火车站的大厅,算是,甚至的门面,修的很是气派,火车站台铁人工售票窗口也都在这里。其实对于大部分旅客来说是不太需要经过这个气派的大厅,而是直接可以在地下一层的自动售票机完成购票-上车的流程,当然对于北部可以刷卡的区段也可以刷卡。其实在这里就可以买到TR-PASS-Y的,但我是觉得,如果通票上有一个“发售站:”是不是太俗了点?于是就决定在这里暂时先不买了。旁边是火车站的旅游服务中心,还是很不凑巧,中文地图也都发完了,看来人就是多啊。于是我在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用的都是日文地图。。。
火车站大厅
虽说火车站是个很大的枢纽,不过还是不能用大陆的城市规模去衡量市的,从火车站向南走一点点,就是二二八公园,再后面是凯达格兰大道以及总统府。其实从火车站售票大厅走到总统府的距离,并不比“从新光三越中华电信营业厅走到旅馆”的距离长。总统府周边,军方以及市警方已经在准备元旦的升旗典礼了。而再走大约10分钟,就到了西区繁华的西门町,连假前一天的晚上,街上熙熙攘攘那是一定的。
正在搭台准备庆祝元旦的总统府,可惜逆光。。。
名胜之西门红楼
从西门町继续向西走,算是市的一些未经过都市更新的区。经过了全最大的家乐福——路家乐福,这是24小时营业的家乐福。看了看物价,比大陆贵的很有限;对于在地产品以及农产品来说,甚至比大陆还要便宜一定幅度。花了36台币,买了5个共2kg新鲜芭乐,以及一桶只要7台币的1.5L矿泉水,这个矿泉水瓶也成了我行走全台的水瓶。。。
万华区的传统街区
再向前就是万华,所谓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即指的万华地区,台语为“monga”,看过电影的应该多少有些了解,就是以发生在万华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的。万华地区的中心是龙山寺,香火盛的非常不可思议,大概已经算是市民的生活方式了吧!旁边那些板凳似乎是第二天排定的“烧头香”的顺序,第一天就感受到很多方面的文化冲击。
艋舺龙山寺,香火和贡品都要扑出来的感觉
的头香文化
很特别的夜市文化,万华地区,艋舺夜市和华西街夜市相连。因为其实前一天晚上就是在火车站打的地铺,可以认为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休息,看到夜市小吃兴趣也非常一般,看到这家卖甜不辣的排队人很多,而且可以喝点汤,就买了一份,大约就是更加本地化的关东煮吧,不过喝点汤还是挺舒服的。虽然是海岛,可气候其实有点大陆性,就是太阳下去之后,气温会有一个陡然的下降,还是要带件衣服的。
艋舺夜市,还没到热闹的时候
相邻的华西街观光夜市
街角的甜不辣摊子
传统的甜不辣,吃完之后可以加汤,汤味道不错
龙山寺门口就是捷运的龙山寺车站,再向南两三百米就是台铁的万华车站。个人感觉万华站兰站很像,地下化并不是很深,也有个不小的站房。车站并不是车站的常态,这样的车站才是,安安静静的三个窗口,三台自动售票机。因为列车班距很短,几乎所有旅客都会选择站台候车,候车室也只有十几个位子。在这站买到了我的台铁pass。之后准备搭乘火车前往车站,去街观光夜市。后来才发现在万华站忘记盖纪念章了。。。
万华车站售票处
台铁pass与青年旅游卡
台铁的萌系海报。。。
第一天预计只搭很短的距离,才28台币的票价,启用台铁pass当然很不划算,第一天选择的支付方式是悠游卡。
预计搭乘的列车,使用悠游卡搭乘
铁路共有四个计费车种,费率(元/人公里)如下:自强2.27、莒光1.75、复兴/区间1.46、普通1.06,起码里程10公里。
在北部区间可以使用悠游卡搭乘台铁列车(源于捷运、公交的交通卡,当然现在应用范围远比这个源头广泛太多),除特定“不卖站票”的列车不可搭乘外,其它所有车种(自强、莒光、区间)均可搭乘。直接刷卡即可进出站(并无闸门,所以必须留意一定要刷上卡,避免不完整交易),搭乘所有车种均按无座处理,并一律按照复兴/区间票价9折计费。也就是说,使用悠游卡搭台铁,10公里之内不分车种都是扣款14元。
悠游卡(普卡,押金100元)在的捷运车站都有卖,全省几千家7-11都可以买到纪念卡,不退押金,卡费100元。充值的话捷运系统所有车站、可以使用悠游卡的火车站、全省所有便利店都可以充,便利程度已经是国民人手一张了。充值时多充一点其实没有关系,在便利商店购物的话可以直接刷悠游卡余额的。
北部区间列车班次相对频繁,如果只如我这样搭乘很短的区间,一般无需看时刻表,到站搭乘即可。这班车预计18点16分万华车站开车,实际上我刷卡进站的时候已经18点20多,车还没有到。虽然第一次搭乘台铁,可对于习惯于铁路出行的旅客来说,很快也就看出门道,站台上连续开过两三班本站不停的快车,那么很自然的是因为本来无需待避,结果因为略微晚点,造成不断待避,甚至有些站根本开不出去,只有在快车中间抓运行图的缝隙才能走,也就造成晚点时间不断延长。最终也就导致晚点26分钟才到达万华车站。
这班车搭乘旅客并不少,但也不是很多,至少上车不困难,而且也很容易就找到一个拉手。第一次搭台铁,在ptt论坛上被诟病的“晚点、意料之外的待避、假期列车拥挤”的现象就都出现了,这让我对之后的台铁之旅其实并不那么有信心,毕竟这次安排了太多转乘,如果晚点20多分钟,可能一天的行程就都乱掉;TR-PASS-Y所有列车都是无座,一两班无座还可以,长距离的无座也是个问题。但开始第二天的旅程之后,就发现第一天真的只是个偶然了。
万华车站站名牌
万华车站北上月台时刻表,台铁同时使用日式时刻表以及传统时刻表,更侧重于通勤族需要。
从万华到两个区间,中间是站。站果然是大型枢纽,车上一半的旅客都在站下车。距离我大概三四步远的地方有个空座位,我也满自然的就过去坐了,坐下之后,才发现我找座位的反应速度明显快过人,该说是习惯了hard模式之后,对于normal模式反而需要时间适应么?反正整个10天的旅程之中,除了跨年那天之外,我都没有看到任何人在任何交通工具上有抢座位或者争先恐后的行为。人对于秩序的维护确实值得学习,路口处的红绿灯(对照组:人过马路)、各个交通工具路权的遵守以及谦让、排队等等,不过这也是因为确实没那么多人,各方面压力都不会很尖锐的缘故吧。
车站进/出站改札。从左至右分别是背磁式车票出站闸机(和大陆的类似)、背磁式车票进站闸机、悠游卡进站以及人工进站口。这算是纵贯线北段大部分车站的标准配备。
站售票处。站也是几乎所有长途对号列车必停的车站,短途长途客流都相当凶猛,一共有8个人工售票窗口进行服务,开放了6个窗口。其中有一个服务台兼做无障碍窗口,这个窗口问什么都可以,台铁的服务员都会很耐心的解答,甚至在地图上给你画好路线,台铁的服务态度确实是值得称赞的。
台铁每个车站基本都会有纪念章,这是站的纪念章,左侧的是现在台铁主推的纪念章活动“铁道旧站戳章之旅”,也就是这些站的曾用名称。本次旅程中这一系列盖了13个章。这次因为旅程过于密集,并不是每个车站都很刻意的一定要盖到章,甚至也有些车站就是单纯的忘记盖章了,有点小遗憾吧。右边那个章算是个非官方的印章。
市共有四个火车站,南港、、、万华,日市铁路地下化工程正式完工,从此,在搭火车再看不到101大楼。
车站之外就是著名的了,市的观光夜市之一。大陆客和客非常非常的多。这家著名的世祖胡椒饼不仅仅在很著名,在大陆也上了很多节目了,而且就在夜市的入口,自然是排了长长的队,我也凑热闹买了一个。至于味的只是还不错而已了,没有惊艳的感觉。倒是价格很惊艳,居然要45块啊!本来以为这个大约应该是30块,最多35块的!听到这个价格实在是吓了一跳!大约是观光地+市寸土寸金的缘故吧。走遍全,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的物价比南部高,南部的物价又比东部高,怪不得ptt每天都在战南北,把比作“天龙国”。。。
街观光夜市,近站
著名的世祖胡椒饼
要45NT一个!
另外一个很有名的就是这家陈董药炖排骨,很多人都在等位子,而且似乎食物有现加工的步骤也要等,遂放弃。夜市里面还是蛮有意思的,各色小吃是绝对的特色,周边还有很多也是特有的套圈或者打弹珠之类的游戏,如果有时间的话,四周小店卖的纪念品也比较有心意,带回大陆做纪念算是相当不错(不过对于我来说,有各色地图作为纪念品已经很够了!)。
很火爆的陈董药炖排骨
逛完夜市,回到车站准备搭车回车站。在台铁,收费区/付费区的概念是那么的自然,收费区里面也有很完备的候车设施以及商业设施,上面那个灯箱的指示其实很平常,不过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却有一种非常意外的感动。
小标志,大差距
仍然刷悠游卡进站。预计搭乘的区间车仍然是晚点而且差不多已经是“晚点待定”的级别。这时来了一班橘色的莒光号,这班车是不卖站票的71次观光列车,原则上是不允许刷卡旅客上车的。不过似乎是本应先到的非对号区间车晚点时,规则的执行比较人性化的缘故;又或者是列车到之后距离终点树林站只有十几公里,二十分钟左右车程的缘故,站台上几十位刷卡的旅客也就这样上了车。开始倒是没敢上车,不过后来站务员来问我是要到哪里,我回答要到,站务员直接说了一句“马上就要开车了,请抓紧时间上车吧”,那么看来规定的执行尺度差不多就是这样,我也没必要再去推辞。
只搭乘不到10分钟,没有必要去找座位,在玄关处喝了杯水也就到车站了。
71次使用的莒光号FPK10500型列车,当天基本满员
国定假期前一日晚上,自然是中长途客流与短途客流高峰的叠加,车站地下一层的进站改札,以及付费区内的候车区都坐满了旅客,这对于台铁来说,其实还满少见的。
台铁的历史遗产,翻牌的时刻表。以现在的技术使用LED显示或者直接液晶显示屏显示列车到开信息已经成为主流。不过在车站,仍然保留了几块这样以机械力翻牌显示的时刻表,每分钟翻动的时候,一片片哗啦啦的声音,那是机械时代的美好。每年也有很多观光客慕名而来。
车站-1层,很有机械感的翻牌时刻表
车站售票大厅最大的翻牌时刻表
晚饭只吃一碗甜不辣和一个胡椒饼是很难饱的,而且似乎一定要吃点饭才可以。于是在回旅馆的路上,于车站地下一层发现了这家著名的“台铁便当本铺”,招牌自然是台铁排骨便当,最普通的这种60台币一个。其实对于一个铁路运输的国营企业,把餐饮做的如此出名也算是很意外,就连台铁自己也觉得非常意外,于是也就自然把这个作为卖点了。但在车站收费区内其实是买不到的,在非收费区内有三个点可以买,平均每天可以卖掉1.8万个!
车站-1层,中央尽头的台铁便当本铺
便当主菜是排骨,要求一定要超过100g,据说如果民众发现不到100g的话,这个便当白送;另外还有一整颗的卤蛋、一块满大的,卤的很入味的豆皮;还有另外三四样配菜之类的,菜色不很突出,但已经算非常丰富。是一个劣质便当难以存活的地方,这点不假,且不说遍地的现做便当和自助餐店,就连便利商店的便当也是屡屡推陈出新,主菜一定会保证足料;这样一个已然相当不错的便当,在当地的评价是“有传统味道,但相对起便利店便当,丰富度有落差,竞争力不足”,这让我感到很惊讶!与此相比,每天中午单位定的地沟油盒饭算是无法下咽的等级,而且已经要13块一个了!唉。。。
对于我来说,一顿饭吃这样一个便当已经很够了,饭量大的人可能会不太够。
结束了第一天急匆匆的半日和台铁初体验之旅,回到旅馆,10点过就休息,第二天环岛即将开始,每天的行程将是满满满,而且第二天就要早起,当时最大的希望就是后续的环岛行程,第二天一定要开个好头!
tigerWu2013&&铁大纪行(二)、野柳、
12月29日:
&1&4148&&&&&&&&7.35&汐止&&&&&&&7.54&区间&&&15.2&TR-PASS&准点&&EMU700
&2&1142&汐止&&&&&&&8.04&&&&&&&&8.29&区间&&&13.1&TR-PASS&准点&&EMU600
&3&1181&&&&&&11.00&&&&&&13.25&区间&106.4&TR-PASS&准点&&EMU400
&4&1826&竹中&&&&&16.10&内湾&&&&&16.52&区间&&&20.0&TR-PASS&准点&&DRC1000
&5&1827&内湾&&&&&17.05&竹中&&&&&17.45&区间&&&20.0&TR-PASS&准点&&DRC1000
&6&1752&竹中&&&&&18.04&六家&&&&&18.09&区间&&&&&3.1&TR-PASS&准点&&EMU600
&7&1757&六家&&&&&18.17&&&&&&18.37&区间&&&11.0&TR-PASS&准点&&EMU600
&8&2187&&&&&&19.30&&&&&&20.52&区间&&&62.8&TR-PASS&准点&&EMU500
&9&2628&&&&&&21.02&追分&&&&&21.27&区间&&&17.8&TR-PASS&准点&&EMU500
10&2633&追分&&&&21.43&新乌日&21.52&区间&&&&&4.7&TR-PASS&晚3分&EMU500
11&2372&新乌日&22.04&&&&&22.10&区间&&&&&3.8&TR-PASS&晚4分&EMU600
12&2182&&&&22.59&&&&23.05&区间&&&4.2&TR-PASS&晚2分&EMU500
本日总计里程&282.1km
新覆盖里程&&&&&226.4km
本篇为12月29日、野柳、相关内容。为本日行程第一部分,本日行程另有第二、第三部分。
自北上(顺行),抵达尽头站后折返,游览野柳风景区;
沿纵贯线北段南下(逆行),至站出站,利用客运公车游览清大、交大后,前往竹中车站进行后续铁路旅行;
以竹中车站为基点,走遍内湾线、六家线两条支线以及尽头站内湾、六家,返回站;
搭乘山线列车南下(逆行),前往方向;
自车站换乘成追线、海线列车,在成追线与海线交点追分车站折返,追分车站特色旅游;
折返回山线后,沿山线北上(顺行),停留若干车站后抵达当日目的地车站。
起了个大早,正式开始旅程,今天是新年连假的第一天,看来市民起床并不是太早,路一段并没有那么多的车。
清晨的市路一段
开始旅程的起点自然还是车站。其实按照前一天的踩点,完全可以在地下完成一切的,可车站的大楼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很特别的诱惑力,所以说还是走了地上,经过了熟悉的车站大厅。连假的第一天,和外面似乎还没睡醒的相比,车站里面已经是熙熙攘攘,搭乘台铁、高铁前往各地的旅客已经聚集在一起准备搭车进行假期的旅程,看到这么多旅客,似乎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台铁局管的铁路和高铁公司管的高铁,一直是一种很奇妙的在抗争中合作的关系,就在车站的使用方面,两家使用的进站闸机只有不到50米的距离,甚至说是完全相邻;至于这个电梯,则是非常奇妙的共用。
元旦连假第一日早高峰中长途客流涌现
台铁高铁,共处!
下到地下一层,车站进站区域,这个显示屏显然比传统的翻牌时刻表便利很多也更加一目了然,不过翻牌时刻表还是有工业文化特有的魅力。按照原本的计划,第一班搭乘的列车就是最上一行的1134次往;可突然想起来汐止站有一个我很想盖到的“水返脚”的章,于是改变计划,改搭乘4148次区间车,在汐止车站停留10分钟后,搭乘后续1142次区间车前往。由于TR-PASS-Y其实有车站万能通行证的作用,也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中途下车或者出付费区的问题,一切都非常随便。4148次和1142次是很极致的地铁一般的平图运行,汐止站两列车也是差10分钟,出站盖章算是很够了。
更加直观的列车即时资讯
推迟的时间正好让我在车站吃个早餐,车站付费区里面有很多家7-11,有了南来北往旅客的支撑,这几家7-11也是相当的火爆,充分发挥了7-11的万能特色,提供几乎所有想象的到的服务。这个时间段自然是很多人在排队买早餐,大多数人都买了39元/49元,一个餐加一个饮料的组合,然后我就很悲剧的患上了选择恐惧症(在每到进7-11要买早餐的时候,都会有挑花眼的感觉,这个没办法),看哪个都觉得不错,却又觉得吃不饱;最终辛苦选定早餐是五个关东煮,赠送一个饮料,作为早餐来说,这个已经非常合格了,55NT很划得来。然后因为选择恐惧症的原因,本来以为推迟25分钟上车时间会很宽裕,事实却是吃完早餐的时候,车已经快要进站了。
55NT,7-11关东煮
第一班车是4148次开往的区间车,EMU700型,在大陆做行程安排的时候,曾经很担心搭乘区间车会不会长时间没有座位,尤其是假期之中这种从北部开到东部的列车。实际上当我上车的那一刻,才发现真的是太过多虑了,搭车的人远比想象中少,大约只有八成的上座率,车上也还有很多空位,这样的列车搭乘起来当然是非常非常的舒适。
4148次,EMU700型电动车组
列车钻出地面,进入高架段,中途停靠汐止车站,下车,出付费区盖了这站之旅(汐止站原名“水返脚”)的章。北部的铁路在相当程度上起的是通勤作用,也因应台铁的“台铁捷运化”进行了调整,车站的设计与地铁车站更加接近,包括站名牌(搭乘铁路区间车时,站名牌非常重要,这个可以提示下一站是哪里,有助于避免坐过站)、运行时间提示以及站台的设置等。汐止车站为双岛式站台,三条正线(仅使用上下行正线,第三线尚未使用)、一条侧线。
中途在汐止车站下车盖章
台铁捷运化,列车运行时间指示
搭乘后续列车抵达车站,1142次是EMU600型,仍然没有太多旅客。
在车站门口的旅游服务中心可以搭乘“好行”的“皇冠岸线”一路沿着岸,从市,到野柳、湾、一直到市的,一日通票100元(这班车可以停到野柳地质公园的正门口),这算是岸的经典路线。如果像我这样只去野柳,也可以在火车站对面的仁祥诊所门口公车站搭乘790路等公车,停在前往公园的小路口,还需要走15分钟左右到公园大门,公车算是市公车,火车站到野柳是2段票30元,可以使用悠游卡,也可以享受悠游卡的转乘优惠。一路上出乎意料的都是上下坡和急弯,初次搭乘真的相当不适应,不过看旁边的乘客,都是老神在在。。。也是在这里,了解到搭乘公车,上下车都要与司机致意,算是彼此的沟通。
前往野柳公园路上的一个小渔港
野柳地质公园
野柳的海蚀地形是全最为著名的海蚀地形,角风大浪急,这样一个海角的突出点更是如此,也造就很有特色的地貌,当然也不能免俗的拍了张女王头的照片。除此之外,倒是没有很特别的去注意每一块特定石头的意向。但第一眼看到远端的平台上分布着各种没有规律分布的和石蘑菇,和上面奇妙的空隙,海湾的浪一直拍打上来,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是看照片感受不到的。比较可惜的是,本以为野柳地质公园九点开门,九点二十到达还是能享受宁静的氛围;没想到很多团队游客也是顶门前往的,进公园的时候人已经不少,和女王头合影就更成为一个奢望了。
野柳海蚀地形
野柳蘑菇石
野柳著名的女王头,角度有点偏差
这次的行程安排,以火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而且由于自己对于台铁理解的足够自信,火车的时刻卡的很死,时间也安排的很极限,就12月29日这一天,一共要转12班车。这种情况下,一旦误了一班车,下面所有的行程安排都要受到牵连,尤其是上午的行程更没有任何调整的空间。于是到了,发现自己已经没时间去传说中的港区再看看了,只好直接进站,准备搭乘11点南下的区间车。
完全可以把作为环岛铁路旅程的起点,为的就是这块立于车站2B月台的纵贯线起点0K+000的纵贯线里程标;两天之后抵达港站,纵贯线最后一块里程标,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之后再说。
台铁办客最北车站,
纵贯线起点,第一块公里标
港站,纵贯线终点,最后一块公里标
1181次区间车已经在2B月台准备发车
站开出不久,就经过了七堵车站,七堵车站由于有七堵调车场这个台铁最大的调车场(相当于国内的机务段+车辆段+动车段),规模非常大,也因此成为纵贯线大部分南下对号列车的始发站(如七堵——)。
从到,106.4公里的旅程,在已经算长途,一般人大约不会想去搭这站站停的电车吧,这是一班EMU400的电联车,二组八辆,台铁区间车的主力车种之一,列车不对号搭乘,而且从站启程的时候,也确实没有几位乘客;进入市地下化的范围时,才感受到大都市的喧闹;而继续南下出了大的都会区之后,车厢又恢复了安静,在北难得的阳光之下,列车以七八十公里的时速行驶着,一个个小站停过来,搭乘的氛围怎一个安逸了得,算是铁路旅行独有的魅力。微热的午后,车厢里也开了冷气,尽管这只是区间电车,仍然有着完美的搭乘舒适度。杨梅车站,列车待避自强号特快,正好下车享受一下阳光。台铁的排图效率还是不错的,106.4公里,二个小时的旅程之中只有这一次待避,待避也只停靠4分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自动闭塞的列车间距以及电联车启停的灵活性,保证了运行图的效率。
1181次为EMU400型区间车二组八辆
列车在杨梅车站待避自强号列车
车站,北的温暖阳光
电联车的车长也兼做列车的运转车长,尤其是这种五分钟一站的车,每次停站都要与调度确认、控制车门开关、通知调度和司机可以开车、指差确认、最终记录列车运转信息,虽然很机械,但也并非很简单的活计,好在旅客不多而且并不是每班车都有太多奇特的需求,一个人也差不多忙的过来。我想,对于职业的认真对待应该是国铁员工需要好好学习的,在巡查车厢的过程中,车长对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在本子上进行记录,并用电台通知动车段的机动维修人员要求上车修理,看似很平凡,但能够看得出对待这份职业的态度。铁路是国营事业,当然在也就有很多被诟病之处,不过铁路这种特殊的事业,又承载了很多关于国计民生的任务,国营事业或许对于培养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忠诚度都是有独特的优势的。
像我这样一下坐两个小时电车的不能说没有,很少倒是真的。一般的旅客大多数就只是搭个几站,二三十分钟,邻居的乘客也和走马灯一样的变换,估计车长看我一直坐在这里,多少也会有些奇怪吧。列车行驶在富冈-北湖区间时,有旅客开始和列车长聊天,谈到新修建的富冈和北湖车站,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下一站北湖啊,这站是的?”
“已经开通半年多了吧。”
“北湖距离很近啊,为什么要设这样一个站呢?”
“科大就在北湖啦,另外是因为机厂要迁过来的缘故。”
“机场,机场么?”
“恩,就是机厂啊。”
突然感到有点不太对,似乎恰好是鸡同鸭讲了,机厂(机车车辆修理厂)就在,在铁路地下化之后,机厂的调度也更显不易,同时这片土地也要做开发使用。于是交通部、台铁局、行政院、市政府拿出的方案是,除了机厂认定为古迹的部分原地作为博物馆保留,其它功能性部分搬迁到的富冈。当然那个旅客肯定不知道这些,只是单纯的把“机厂”听成了“机场”了吧。不过我自己也觉得,作为一个大陆人,是不是真的了解的太细致了?
“现在的机场为什么要迁到呢,不是已经有机场了么?”旅客继续鸡同鸭讲。
列车长似乎没有明白过来,于是我终于加入了这个很有意思的对话:“是的火车修理厂要搬到拉!”顿时,大家都明白之前是鸡同鸭讲,然后一笑置之。之后攀谈起来,列车长也说大约过了树林就开始留意我这个一直在车上拍照的旅客,但直到我开口才发现我是说大陆人;对于一个大陆人独自搭火车,而且是电联车环岛,又对铁路有这么深入的了解感到不可置信。我也很实在的说,网络时代资讯交换便利,没有什么不可能。列车长继续向那位旅客解释富冈机厂相关的计划,直到那位旅客在下车与列车长道别为止,多么温馨的画面,这只是我铁的第一天而已。
之后,就是自车站开车起,2小时25分钟的旅程,经过29个车站之后,和车长一起在车站下车。车站是日治时期建筑,兼有巴建筑风格与歌德建筑风格,是相当有特色的车站。车站站舍、雨棚被列入国定古迹。
站站舍及雨棚
tigerWu2013&&铁大纪行(三)清大、交大、内湾线
继续上一篇D2的行程。
从车站到清大、交大非常方便,在火车站搭乘客运的1路,20分钟不到就可以直达清大总校区的门口、之后是距离交大校区步行10分钟的过沟站、1路的另一侧终点就是竹中火车站,可以转乘后续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而在清大总校区附近的清大转运站还有跨县市的客运,可以直接抵达到之间大部分大都市,无论如何安排,都将是非常从容便利。此外就是2路可以直接开到交大校区的校门之内,站牌上就有时刻表。1路和2路都是一段票15元的单一票价,可用悠游卡。
进了清大的大门就是大草坪,看上去相当有震撼力。走过这里之后,没有国内大学的熙熙攘攘或者清华主楼那样大体量的建筑,反而是走过每一点都有些迎春园、水木清华以及工字厅的感觉,大约是自从复校以来,50年逐渐积累的结果吧。因为是国定假期,校园的节奏很慢,没有穿梭于系馆与教室间的人流车流;间或有夹着文件夹的学生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或者球馆里球鞋摩擦的声音,才能感到这是所工科院校,相当好的节奏。与的清华大学相比,清大的大讲堂可以说是小小一个,但上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却表现出两校的相通之处。
清大总校区——大草坪
清大总校区——路校门
清大总校区——礼堂,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走在校园里才发现,清大总校区的观光客其实并不比的清华大学少,但显然这些游客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女压力教育,而是单纯到湖畔喂鸭子,或者到梅园去赏花的。从十二月一直到二月,在北恰好是梅花盛开的季节。
恰好是北梅花盛开的季节
桂花也差不多是最好的时候
梅花成为清大的精神象征,缘起于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校长。梅贻琦校长从清华大学,到西南联大,到清大在的复校,一生奉献给学校,对两岸清华的发展和传承起到的作用是无能出其右的。1962年,梅贻琦校长去世后,即兴建梅园以兹纪念,并由于右任大师提名。沿路向上,两边是盛开的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尽头就是梅贻琦校长的坟墓。墓后面的石墙上是“勋昭作育”四个大字,并有上款“月涵先生千古”,为蒋前总统中正所题;其下墓志铭则为北大蒋梦麟校长亲笔撰写,足见梅贻琦校长的地位,而对于一生奉献给清华的校长来说,长眠于此大约也是其心愿吧。
梅贻琦之墓
除却诸如十二月时清大师生聚会力挺陈为廷之事,或者梅贻琦校长的祭日等纪念日之外,上到墓碑这一层凭吊校长的并不多。毕竟对于清大的学生或者当地的居民来说,每日与清大相处,梅园更多的只是休闲之处,而非如我一般朝圣而来。梅花与桂花盛开之时,梅园里面的游客也不算少,与学生们一起,以自己的方式与节奏,在阳光之下,享受假期下午美好的闲适时光。
如果说前往以“梅”为代表的清大是一种崇敬,作为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前往以“竹”为代表的交大则更有一番特殊的感情,也是这次前往必须探访之处。
进入交大,迎面而来的就是竹湖,八景之一,交大校景的开始,为纪念凌竹铭校长定名竹湖。在交大的校史课上,老师对于交通大学在复校的历史,讲的算是详细,并没有任何的避讳,也希望我们可以到的国立交通大学去看一看。讲到老交大的历史时,更是一定会提到凌鸿勋校长在年任国立交通大学校长期间做出的贡献、对交通事业的贡献、交通大学在台复校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正是在其大力推动和众多交大校友协助之下,才有了国立交通大学在复校,以及之后校区建立、逐渐发展为首屈一指的资工类院校的辉煌。
国立交通大学——校区南大门
国立交通大学——竹湖,为纪念凌鸿勋校长(字竹铭)而定名
但最终以“竹”作为交大的代表,还与“梅竹赛”的轶事有关(以下节选自国立交通大学校史馆)。
1968年,清交两校开始筹备一个由清大及交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型竞赛活动。两方认为此项比赛对促进两校同学间情感交流,生活调剂,学艺及体育发展等等皆有裨益,因此达成共识,决定了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事。12月7日,清交两校代表于交大举行座谈会,双方一致同意举办第一届比赛。
12月23日,清交双方学生代表于清大百龄堂举行筹备会议,两方人员相谈甚欢,决定为这个比赛取个名字,但彼此都伤透了脑筋。从“清交”到“华通”,区大专院校联谊竞赛等等,却都无法达成共识。与会的新鲜人只知清大有个纪念梅贻琦校长的梅园;而交大当时的旧校区(注:台大博爱校区),则以前校长凌竹铭先生为名的竹铭馆为第一胜景,因此两方达成共识:以“梅”代表清华,而以“竹”代表交大。然而孰先孰后又引起一番争论。
清面支持梅竹赛的名称,理由是梅为四君子之首。交面自然是当仁不让,提出的说法是:自古以来人敬重岁寒三友更甚于四君子,三友之中竹又甚于梅,是故称为竹梅赛是比较合理的。后来决定用投钱币的方式,如果出现正面梅花图样,就称做梅竹;如果出现背面元字样,则称做竹梅。交大的运气唯独在那一次豪赌中不是很好,后来就如同众所皆知的结果,梅竹赛于是定名。
以“竹”作为交大的代表是否就是从1968年的那一天开始即使是交大的官方校史也难以说清,看来确实是不可考,但在这几十年的不断沉淀之中,在只要一提到“竹”,自然代表的就是交大,也会随之想起凌竹铭校长。
走在学校里面,大部分都是很熟悉的意象,这样的校徽不仅这里有,徐汇校区的执信西斋也有,校区包玉刚图书馆也有。校徽的铁砧、齿轮、1896元素,代表学校的同一源头,所不同的只有校徽样式的细微差别(ESA英文字母代表工程Engineering、科学Science、管理Administration,为交大主要的教育内容)以及底座上“饮水思源”的题字字款。此处的校徽,自然选取了及交通大学在台复校主持者凌鸿勋的题字。
国立交通大学——校徽及凌鸿勋题“饮水思源”
“思源”与水的结合,可以是“思源湖”,也可以是“思园”。
“饮水思源,浩然正气”,看到浩然图书馆,不禁想起路上的浩然科技大楼。
“工程馆”,从徐汇校区建立工程馆以来,这样的定名传统仍然在两岸继承着。
交大的校区当然不可能和校区的建制相比。在校区,用步行就可以丈量学校的一切,也专门规划了一条步行的小径,连接交大的几个著名景点,步行半小时略多,就走了一圈。说句实话,走在学校里面的心情很微妙,周边是什么景色如果不看照片已经想不起来,绝不仅仅是观光客的想法,而是更多的找寻着记忆中的一切与曾经熟悉的大学岁月。在再续弦歌的交大,与坚守徐汇挺拔的老干,传承是不可磨灭的。
两所学府之游,在与国立交通大学校名的合影中结束,两个遗憾:没能找到清大和交大相连的“清交小径”而是走的外面的路;交大纪念品部元旦放假不开门。希望还有机会弥补这两个遗憾吧。
从交大出来,走到外面的路上,搭1路不到10分钟就到了终点竹中,公交车就停在竹中车站的广场上,以竹中车站为基点,开始内湾、六家线的旅行。首先是内湾、六家线的地图,有助于了解本文之后的线路以及内容。
台铁局内湾、六家线配线图
内湾线是铁路一条支线,1951年全线建成通车,自纵贯线北段站向东引出,经头前溪南岸平原,进入员山,抵达支线的终点内湾车站。整条线路20多公里,对于支线铁路并不算短,主要作用是支线内林业以及其它产业的运输,同时也兼办沿途旅客疏运,2006年之前,线路一直维持着传统的区间路牌闭塞,由于当时的复兴号列车有些站并不停车,当时也是能看到抛接路牌的一场秀。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方式也在深刻的变革着。随着高铁的开通以及位于竹中的科技园区的发展,原有的铁路更多的要向都市内通勤线路功能侧重,也因此在2006年底,内湾线到彻底停驶三年,进行线路改造。主要内容包括:将引出站由北移一站到北以及因应的北车站兴建;北到竹中原有线路废弃,双线电气化高架线路,并改建沿线车站;竹中到六家(高铁站,地图上画的很明白)双线电气化高架线路,六家站并与高铁连接;竹中向东到内湾信号系统升级为电气连锁闭塞。三年之后,内湾线复驶,线路运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发挥着预期的作用,于是,沿途各站也就多了一套这个“复驶”的纪念章。
竹中车站改造之后,已经完全是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的新车站。
竹中车站高架站舍
竹中车站售票处、进站改札
竹中车站非常清晰的站台指示
竹中车站站名牌,可以看出有两个支线的方向
听到柴油机轰鸣的声音逐渐接近,那种激动的感觉是很难重现的,柴油动车组!现在铁路发展的趋势是高速化与电气化,偶尔的柴油车在这个浪潮中当然算是复古的亮色。亮色还不止这些,为了突出支线的风貌,台铁局还将支线的柴油动车组做了当地旅游特色的彩绘涂装,是台铁局相当漂亮的风景。而且这车其实并不老,是1998年才从引进的车辆,内饰很新,搭乘舒适度不逊于台铁的电联车,毕竟这些车引进的时候也是有当做对号快车运营的打算的,从遗留下来的座位牌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柴油客车来说,冷气的稳定度是个难题,也是舒适度的关键,这个车型应对的也是相当出色。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车甚至算不上动车“组”,因为每节车厢都是动车,单节就可以行驶了。
内湾线区间车,DR1000型彩绘列车以及行先
另一种彩绘列车图样
DR1000型非常漂亮的内饰
座位牌说明列车曾经是高等级的对号列车
列车是有景观座的,第一视角的观景对于支线铁路是个绝佳卖点。
DR1000型驾驶室、驾驶台
台铁很多车站都使用旧枕木做站台座椅,非常有质感。
在山清水秀的支线铁路上行驶了几十分钟,到达终点站内湾站。国定假期,内湾和内湾车站一样是满满人潮,都是观光客,不过这次我环岛的时间相当紧迫,也就只好出站随便拍几张照片,之后原车折返了。看到线路尽头的里程标是28公里,说明台铁官方还是把内湾线的起点定义在了车站(站到内湾站里程27.9km,这个里程标比站台更深入一点)。
内湾车站站舍,火车遨游赛神仙
内湾车站尽头站站牌
线路接近尽头处28公里标
进站房的时候,距离列车开车还有六分钟,本来算盘打的很好,先在售票窗口排队盖车站的纪念章,之后到站台上拍1951年“内湾线全线通车”的纪念碑,再后面还来得及到车上找个座位。可排在我前面的旅客似乎遇到了些麻烦,是一对年轻男女,要转车到还是来着,而且他们想用悠游卡搭车。售票员单纯给他们讲解不能使用悠游卡,如果要用悠游卡,必须在福隆出站,之后再换一次车;于是两位乘客又让售票员给他们查转乘的车次,查完了还要确认转的车是自强还是莒光,怎样转的方案最为适合他们;确认转乘方案之后,还要去查票价和旅客的悠游卡余额,告诉他们还要加值多少钱才能搭车。看来年轻人不会搭火车,算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吧,但这样耽误其他人的时间,总让人觉得不太舒服;不过看站员那么耐心的给他们讲解,虽说我心急如焚,但还是不忍心去打扰。换位思考一下,毕竟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搭火车的时候。
售票员按铃叫来了即将发车的列车长,让列车长用车上的补票机给各位旅客卖票,自己继续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非常耐心的给两位旅客一点点解释,直到他们最终满意为止,这时距离开车只有不到一分钟了。等待是值得的,终于让我盖上了那个内湾车站的纪念章,而且也看得出来,列车长很明显的是要等我,我跑上站台的时候,列车长才开始吹哨警示以及最后的指差确认,列车为了我差不多晚点一分钟开车。没能拍到内湾线通车的纪念碑,这是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啊,还好盖到了章所以并不是最坏的结果。在车上,甚至一直到今天都在想,如果是大陆的旅客和大陆的售票员,是不可能有耐心为一个圆满的结果做这样一个长达五分钟的沟通的;大概这就是服务为先,以客为尊的差别吧。
3返回竹中车站转乘,下一班车只乘一站路,竹中到六家,也就是高铁站。这是一班EMU600的区间车,非常人性化的在列车显示屏上显示了高铁班次及转乘的相关信息。六家车站列车只停靠八分钟就折返,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啊,而且六家车站还因为高铁转乘站的原因有游客服务中心,更令我惊喜的是,似乎因为大陆游客较少的缘故,这个服务中心居然有我所需要的全部中文地图和一些其它资料,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挑选地图的缘故,这八分钟也变得更加充实,出站、挑选地图、拍几张照片、盖了内湾站全线最多的五个纪念章、然后急急忙忙跑回车上,未喘定气,站台的哨子已经响起,准备开车了。
台铁的六家站
一路之隔的高铁站
台铁列车上的高铁转乘资讯
列车的终点是火车站,和白天的站相比,又是不一样的风格。
tigerWu2013&&铁大纪行(四)、、成追线
从内湾线回到车站,或许对于还是有点水土不服,未得觅食之要领。在车站边走了一圈,总觉得没有什么适合快速解决的晚餐,而在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情况下,找7-11就对了。这几天是的元旦连假,这样的大站自然是人潮满满,当然这是以的标准来衡量的。
车站连假期间的旅客高峰
只好在站内的7-11解决晚饭,关东煮。。。
快速的解决了几个关东煮之后,进站上车,今天的目的地是,其实从到并不算很远,即使搭最慢的电联车,一小时也足矣;如果是速度取向,其实在六家车站搭乘高铁,更是半小时就足够。不过为了环岛铁路的完走以及、几个车站的停靠留念,实际上的行程安排会比这个复杂很多,算是故意的慢下来旅行吧;行程安排更涉及一个对于中交通甚至地缘政治来说,核心的“山海线”概念的问题。不过在这篇里面我不打算过多的去讲山海线,因为下一天的旅程将是一个在山海线之间无尽绕圈的旅程,而且会停留分歧站与,在下两篇之中去讲山海线显然更加适合,而且有更加新鲜丰富的材料。
山海线略图以及本篇乘车旅次示意图
在这一篇的开头,只需要知道下一站的方向是山线就可以了,于是搭上了这班山线的区间车。只是市北区的一个地名,也没有什么旅游资源,选择这里作为目的地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车站与大陆的车站同名。
搭乘的是经由山线开往的区间车
铁路和大陆铁路有十二个站同名(凭印象写的,如有遗漏,还盼望大家弥补):
莺歌(纵贯线北段&)、清水(海线&)、(山线&)、(山线&)、(山线&)、(纵贯线南段&)、(线&)、(线&)、(花东线&)、(花东线&)、(北回线&)以及刚刚停运的(线&)。其实如果能够把这十一对车站都走齐,也算是相当难得的体验。不过这个难度也确实很大,出于时间限制而且这项的优先级在行程中也不高,于是并没有完全遍历的安排,只安排了和两站,另外下一天也去了。
山海线每个车站都有这样一个纪念章,一起组成了一套“山海线”的章,这一套章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套纪念章,可惜部分车站的章因故遗失没有盖到,不过至少这一天四个车站的章都盖到了。
车站是很简单的一个标准化通勤车站,设正线和二座岸式站台,车到的时候,居然外面开始下大雨,匆忙的拍了张照片就往回赶,下午明明是艳照,几十公里之外气候就如此不同,的地区性小气候好好的给我上了一课。
车站进站口及第一站台
车站站名牌
下一班车的运行方向就很复杂了。我要搭乘的这班列车(2628次,丰原——)是经由“海”,开往“”的区间车,在“南下”的站台乘车。列车从山线的丰原站首先南下,到达山线的车站之后,经由成追线到达海线的追分车站,再行沿海线北上,经由抵达。列车的开行意义在于沟线各站及海线各站,尤其是行政中心、高铁站新乌日与海线同属行政区的各站的联系,这样的车大约一个小时开一班。
如果从地图上擦掉成追线,要开行联系山海线的列车,必须经由,这样就平白无故的增加了11.8公里的路程,并且在站需要折角运输。而经由成追线不仅节省距离,而且列车是划一个半圆,南下到北上无需折角,效率大大提升,这也正是成追线的意义所在。当然搭乘经由成追线列车必须特别注意,即使是人,每天都会有无数人犯错,想当然的认为在的北边,于是在北上的站台等车,最终搭上车才发现这班车并不前往海线各站。
一个小时一班对于台铁来说已经算是比较长的班距,来之前也有所耳闻这种车会比较拥挤,当然做好了挤罐头的准备。不过上车之后才发现又是彻底的多虑,列车只坐了1/3旅客,经过和新乌日两个大站之后,也不过将将坐满,这就是传说中的“比较拥挤”么,看来我真的是hard模式玩多了么。
大约半小时之后,列车抵达海线小站追分车站。因为成追线的存在,车站虽然仅仅是三等站,在调度上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而站场规模很大。从站名牌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三个方向,大肚是海线北上、是海线南下、自然就是成追线了。然后,我惊奇的发现,追分车站这里居然没有任何下雨的痕迹!追分站距离上一站只有17.8公里啊!小气候真的如此极致么?
其实对于游客而言,他们可能不了解追分车站在调度上的意义,吸引他们的更多的是追分车站本身。追分车站是铁路剩余不多的仍在使用的木造车站,站房完全以桧木搭建而成,至今保存相当完好,也成为市的市定古迹。追分站并非客运繁忙的车站,非常有利于车站古迹原样的保存,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客运而作大幅度的改造,为了车站的观景效果,台铁局很有魄力的没有在车站设置天桥,而是由站员引导旅客由平交道进出车站,这在台铁干线车站中虽不是绝无仅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天色过暗,从外向内的光线不允许拍照,只好翻拍悬挂在站房里面的这张画了。
追分车站木造站房内部
追分车站全景
追分车站站舍以及平交道
很多人来到追分并非为了搭车,而是为了买一张追分的车票,保佑考试顺利。尤其是每到大考之前,更是人潮汹涌,争抢着在票面上轧上考试的日期。而当站员问我要轧哪天的日期,我说就轧1月1日的元旦日吧,保佑一年之中考试都顺利。
追分车站的典故,以及追分
购买追分纪念硬票,盖金榜题名的章
追分车站其它纪念章
时间差不多,经过平交道到站台上等待后续列车,然后就突然下起大雨来了!环顾站台,居然没有雨棚!大概也是出于文物维持原状的缘故吧,不过这可真是有点奇葩,环顾四周也没有找到躲雨的地方,距离车来还有三分钟,正当我以为要淋三分钟的雨的时候,这雨就突然停了,这是一阵下了还没有一分钟的阵雨!看来,小气候确实是非常极致啊,而后在也多次遇到了这种奇特的气候。后续的列车仍然是经由成追线的列车,与来时的列车经由相同,方向相反。
追分车站站台没有雨棚
后续停留新乌日车站,雨下的很大,远端的亮光就是高铁的车站。
新乌日车站与乌日车站的间距是台铁两站间最短的间距,列车从新乌日站开车之后,立刻就会广播“乌日站就要到了(国台客英四种语言)”。
再下一个停靠站是车站,和一样是很简单的标准化通勤车站,正线、二座岸式站台以及天桥。这个车站是台铁的“一人车站”之一,也就是列车接发、站内摄像监控系统监视、售票、出站查票等工作同一时间只设一名工作人员,售票工作绝大部分通过自动售票机来完成。从这个售票窗口可以看得出,一个人干的活确实是不少,有些时候如果正好赶上售票员不在,那么进站或者出站完全就是推门进出,出站就不再查票,购票的话上车自行找车长补票。很不巧的是,到达这个车站的时候,雨势又变得很大。
站是一人车站,售票口一个人的工作比较繁重
站很有通勤站特色的自动售票机、进站口、列车实时信息系统
站站名牌,距离也只有一站
本以为一个没有亮点的站,却因为前省长宋楚瑜的题字而增色不少。
接近午夜,自然不再有白天差不多二十分钟一班车的便利,只剩下了最后两班车,等了接近一小时才有到的车,到达已经超过晚上11点。在一天内,搭了12次车,虽然旅途刚刚开始,体能不太算问题,但我已经感受到身心的疲惫。突然想起关口知宏两次JR线路运转中,在都内都有一天搭乘10次以上列车,累到直接就在车站里面睡着的情景,此时此刻确实感同身受。而更加悲剧的是,原本的计划中是折腾了一天,要找个地方吃点宵夜,没想到迎接我的还是大雨,又是第一次来两眼一摸黑,除了立刻找地方住下,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而更加极限的是,下一天,我还要搭11次火车,最早的一班火车是5点32分开车。
还有最后的两班车,今线铁路就要收班了
终于在大雨中抵达今天的目的地——车站
tigerWu2013&&铁大纪行(五)海线也精彩
12月30日:
&&1&1158&&&&&&5.32&&&&6.39&区间&&&67.9&TR-PASS&准点&&&&EMU500
&&2&2511&&&&&&7.04&&&&7.35&区间&&&29.8&TR-PASS&准点&&&&EMU500
&&3&2513&屯&&9.11&沙鹿&&&9.57&区间&&&41.8&TR-PASS&晚2分&&EMU500
&&4&2532&沙鹿&&&12.52&大甲&13.08&区间&&&14.5&TR-PASS&晚2分&&EMU500
&&5&&&513&大甲&&&14.00&二水&15.10&莒光&&&68.2&TR-PASS&晚5分&&SP32950
&&6&2721&二水&&&15.58&车埕&16.48&区快&&&29.7&TR-PASS&准点&&&&DRC1000
&&7&2722&车埕&&&17.08&&17.25&区间&&&&&9.6&TR-PASS&准点&&&&DRC1000
&&8&2723&&&&18.01&&18.12&区间&&&&&7.3&TR-PASS&晚9分&&DRC1000
&&9&2724&&&&18.31&&19.58&区快&&&59.4&TR-PASS&晚4分&&DRC1000
10&2172&&&&20.10&&20.32&区间&&&17.6&TR-PASS&准点&&&&EMU400
11&2182&&&&23.08&&&&0.11&区间&&&67.9&TR-PASS&准点&&&&EMU500
12&&&531&&&&&&1.17&&&&4.59&莒光&226.1&TR-PASS&准点&&&&SP32950
本日总计里程&639.8km
新覆盖里程&&&&262.9km
本篇为12月30日海线游览、屯相关内容及山海线介绍,为本日行程第一部分,本日行程另有第二、第三部分。
12月30日,环岛铁路旅行第二天,今天是在山海线之间不断绕圈和折返的奇妙旅程。线路规划如下(如果觉得用文字实在难以理解,请看这一天的示意图):
由车站沿山线移动到海线的起点车站,作为今天旅程的起点。
车站沿海线南下,抵达车站,游览木造站房。反转北上沿海线游览-屯海峡海堤,徒步到屯站。
再转为南下,屯站南下乘坐海线火车抵达沙鹿车站,以沙鹿车站为基点,乘坐市公车游览清水梧栖渔港,之后返回沙鹿车站。
再度乘坐海线火车反转北上前往大甲,乘火车,拜妈祖,游览大甲镇澜宫。
大甲乘坐莒光号列车反转南下抵二水,进入支线游览车埕、,之后乘区间车出支线,在换车前往。
游览的时间不多,随便转转之后搭乘北上区间车前往,等待要搭的531次莒光号夜车。
车站搭乘531次莒光号夜车反转南下,离开中,前往南的。
这一天之中,相当于围绕着山海线组成的环线绕了两圈是其次,最为复杂的是经历了七次南下北上的方向反转!在做旅行计划的时候,我反复的翻查着海线列车的时刻表,为了列车时刻的衔接最为妥当,以及火车与公交的时刻衔接,最终才确定了这个表面上杂乱无章,实际却严丝合缝的计划。
那么开始这一天的旅程。很幸运的,雨停了,算是一天开个好头。车站的首班车,5点32分经由山线北上七堵的区间车。这班车早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车站里面的7-11都还没有开门!还好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已经在车站门摆了早点摊,让我居然吃上了一个很好吃的热蛋饼,太感动了!早班车五点半也不算太早,加上这班车可以直达,所以说客流比我想象的要多不少,大约有五十人左右上车的样子,其中不少旅客都要直通的。上车之后当然只有一件事可干,那就是补觉,一个小时补觉还是有用的,抵达第一程终点站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精神已经可以面对一整天的游程。
早晨的车站,地上仍然有下雨的痕迹
搭乘时刻表的首班车,这在这次的之旅中以后会经常看到
车到了!5点32分开往七堵!旅客还是不少的
列车抵达了车站,后续的旅程是南下的旅程,看到这个南下列车的显示屏,经由一栏有“山”和“海”两种,正是中的山线和海线。山线和海线,是经典的地理概念,代表的是纵贯线的两个方向,在中央山脉一侧的线路称为山线,沿着海岸线一侧的线路称为海线。那么首先我们还是再拿出这份山海线图,进行如下的讲解(这张山海线图拍摄于站,是台铁2012年官方最新的版本,算是详细而且直观)。
日治时代,总督兴建纵贯线,考虑到当时已经略有规模的、都会,将山线作为最早的选线,1908年到的纵贯线通车,在中即是经由山线。但在那个年代,蒸汽机车马力不足,经由山线的过程中,爬坡力有未逮,运输效率非常低,阻滞了南北的物资运输,于是1919年,总督决定在地势平坦的海峡沿海一带兴建新的线路,改善这一问题。这条的线路也就接近于现在的海线;而后随着-段的通车以及线路整理,正式形成了上图线、海线、成追线的局面。由于海线的线路平坦,运输效率高,南北贯通的客货主要改走海线,即使到的线路,也有相当部分经过海线及成追线迂回运行,算是海线的辉煌时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机车内燃化、电力化逐步开展;工程能力也在进步,山线很多爬山的路段改为以长隧道代替,山线的山岳不再成为运输的障碍,山线在运输上重新取得了优势,加之、、丰原的发展明显优于海线,有着更大的人流物流需求。海线的时代也就结束,南北贯通再度以经由山线作为主流。之后山海线的交通发展也就拉开差距,山线成为全第一批双线电气化的线路,而海线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部分单线线路,也自然未能实现全线自动闭塞,运输效率显然落后于山线。加之海线的都市化率又低于山线而且没有大都市的缘故,海线的旅客列车,无论列车数量还是列车等级(如海线的对号列车以莒光号为主,山线的对号列车以自强号动车组为主),都与山线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如果大家在海线游览,也就一定要看好时刻表,否则有可能要在车站等比较长的时间。
自从有了山海线之分,中的交通,甚至城市的发展都随着山海线而展开,也有着无数的故事;现在,山海线更超出了自然地理的范畴,甚至已经可以连结到中特色的地缘政治。不过对于游客来说,这些显然是扩展的知识,对于大部分游客,只需要在、、、等站换车的时候,了解经由“山”是图上上面一条线,经由“海”是图上下面一条线,不至于搭错车就够了。山线的旅游资源有、胜兴的旧山线腾断桥,的东势游览区,另外就是市(可换乘至清净农场以及与连接的各个景点)、高铁的新乌日站都是在山线上的。海线的旅游资源最主要的是大甲的与镇澜宫,港的观光,追分木造车站与追分,再有就是看海了。
出于对海的特别喜爱,我在中的行程安排,是以海线为主的,果然不虚此行,海线更精彩。
这是今天在山海线部分盖到的纪念章,有几个是山海线章(注:谈文站、站纪念章收集于站),还有一些别的小站之旅的纪念章。屯站另外盖了一个客运日期章,这个章一般是车站发售某些特殊车票时盖章证明用,不过现在管理也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ezy55.co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