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为什么没有龙卷风和微下击暴流流这两个天气现象的图标呢?

17日袭击黄圃的强风终有定论,风力达12-15级
不是龙卷风是“下击暴流”
来源:中山日报
第 5239 期 A3版 发布日期:日 
&&&&中山网讯 17日傍晚时分,一股强风袭击了黄圃的吴栏、石军、横档三村,造成一死三伤,还摧毁了一些房屋和经济作物,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之前的媒体称袭击黄圃的这场强风是龙卷风,昨日市气象局已根据相关资料分析,证实该场强风为下击暴流,而非龙卷风。&&&&市气象局副局长黄静介绍,这是该局第一次对强风进行评估,19日他们到黄圃镇事发现场搜集了关于强风的资料,昨日又请来省气象局的3位专家,结合事发当日的雷达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并断定此次出现天气现象为下击暴流,并没有发现有龙卷风发生的任何气象特征。&&&&黄静表示,当强对流性天气发展到很旺盛的阶段时,就有可能出现下击暴流。从黄圃事发地的灾害情况分析,下击暴流发生时,大风造成多个净重18吨的龙门吊机倒塌和电力设备被毁,这样的风力经科学评估可达12-15级。下击暴流的发生率虽然不大,但其风时短、范围小、破坏力大,与龙卷风一样难以预测。当下击暴流发生时,市民应快速躲避,躲到坚固的房中去,由于下击暴流的发生范围小,也可以直接避开其发生范围来确保人身安全。&&&&●名词解释什么是下击暴流?&&&&下击暴流是地面上水平风速大于&17.9&米/秒、中空气流向下、地面气流为辐散或直线型的灾害性风。根据外流的灾害性范围大小,下击暴流又分为(大)下击暴流和微下击暴流。灾害性风的范围小于4&平方公里称为微下击暴流,大于4&平方公里称为大下击暴流。尽管水平尺度小,但下击暴流灾害性风速可高达&75米/秒,其危害与龙卷风相似。
作者:记者胡栩
责任编辑:谢小娟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6)。
  今日头条
  热点专题
  视频推介
  图片故事
  24小时热点新闻
12345678910
报料热线:(9 广告专线:(2
238276 技术热线:(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中山市中山网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气象部门初判阜宁有龙卷风发生 监测到12级大风
新华报业网
大家都在看
交汇点讯 江苏省气象台今天(6月24日)中午12点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6月23日下午14时-15时,江苏盐城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初步判断有龙卷风发生。气象部门已经派专家组赴现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将提供详尽报告。另据交汇点记者了解,本次调查组的专家中,大多参与过2015年6月“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的气象原因调查。调查组组长郑永光,是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的高级专家,也是中国研究强对流天气方面的权威,去年曾担任“东方之星”事故调查组气象领域的负责人。气象部门的确监测到12级大风23日12时-15时,盐城北部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出现强阵风、冰雹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自动气象站的直接观测显示,14:20-15:20,阜宁县西南部出现长25公里、宽10公里范围内的8级以上短时大风,最大为阜宁新沟镇34.6米/秒(12级以上,时间为14:29);滨海天汤镇小时最大雨量51.7毫米/小时,阜宁本站47.6毫米/小时;14时30分左右阜宁县城北、陈集一带出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20-50毫米。根据雷达遥感观测资料推测,14:19至14:42期间,在阜宁县城西南方向约5-10公里处,在南北宽约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范围内出现10级以上大风并持续20分钟左右。综合各观测资料和现场信息,初步判断有龙卷发生,但强飑线和强下击暴流等天气系统也能造成强风,尚待进一步的现场调查和分析确认。气象部门已经连夜邀请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相关专家组,于今天凌晨抵达阜宁,现场对本次强对流天气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将提供详细报告。强下击暴流和去年长江沉船事故 您还记得吗?强飑线和强下击暴流,这两个气象学上的名词,您还有印象吗?日21时30分,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强对流天气,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后经长达半年的调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公布的报告中,认定最终导致东方客轮翻沉的,不是最初判断的龙卷风,而是由突发罕见的“飑线伴有下击暴流”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所致。飑线是指由许多单体雷暴云连在一起并侧向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从气象雷达上看,类似由很多红色(意味着能量很达)的雷暴云团,连成了一条长长的强对流云带;下击暴流是指一种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以达到15级。所过之处,水面大浪滔天,地面拔树毁屋。如果轮船经过必定翻沉,若是飞机碰上立马坠毁——中外航空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空难事故。如果这样的下击暴流和飑线又混在一起,造成的危害之大,难以想象。和龙卷风相比,下击暴流同样伴随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还有强降雨、冰雹之类的强对流天气。但不同的是,下击暴流过境后,灾区留下的痕迹,与龙卷风并不一样,比如树木的倒伏很可能是同向的。为何尚不能百分百确定是龙卷风?请注意!气象部门派专家组现场调查,并声明“初步判断阜宁发生了龙卷风”。这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关于龙卷风的说法是错误的,而是要确定是否还有其它灾害的可能。“龙卷风是中小尺度范围内的气象灾害,往往超出了气象设备的监测范围,很难直接观测到数据,”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介绍,昨天事发时,阜宁新沟镇测到了34.6米/秒的大风,“但这只是被自动气象站捕捉到的风,很可能有更大更强的风,绕开了监测设备,没有捕捉到数据。”所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不是遭遇了龙卷风袭击,不是立马得出了结论,而是先初步判断,然后现场调查受灾情况,灾害现场的痕迹,结合所有掌握的气象观测数据,最后追认的确发生了龙卷风。天气成因初步分析无论最后结论是什么,江苏省气象部门目前可以确认昨日风灾的基本原因。6月22日至23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其西侧低层有南亚季风和南海季风汇合北上,向江苏北部地区持续输送水汽和热量;与此同时,东北冷涡后部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并逐渐影响江苏北部。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苏皖北部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持续增强。至23日午后,江苏中北部附近地区汇聚了大量的水汽,大气层结极度不稳定,在这些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下,出现强风、暴雨和冰雹天气。简单地说,昨天事发地域水汽条件充分,又有冷热空气形成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加上这些天气系统并不稳定,就很容易形成爆发式的天气灾害。全球龙卷风预报能力都较弱 我国亟待加强能力建设龙卷风为什么难以准确监测和预报?由于龙卷风时空尺度很小,在现有观测网密度下很难精确发现,因此对龙卷风最大风力及其影响程度的判断多数是通过灾后调查确定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发布龙卷风预警,也仅能提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我国龙卷风等极端性天气事件频发,如今年前期的广东汕头、海南文昌以及昨日盐城阜宁疯地出现龙卷风,引发人员伤亡。江苏省气候中心许遐祯主任呼吁,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龙卷风、短时强降雨、雷暴等灾害越来越频繁。但是我国对于上述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还不足,需加强建设,增加设备和人力的投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wyjsnews02]
热门搜索:
冷空气加上冷雨,4月5日着实让大家体会了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滋味。好在雨只下一天,清明假期后两天就逐渐转晴,返程路上不会受影响。不过,气温倒是过山车。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未来两天继续冷,4月7日全省最高气温13℃左右,部分地区还有霜冻。别担心,节后新一轮升温即将拍马赶到。4月8日起,全省
违规公款吃喝  泗洪县城头乡信访办负责人侯标,城头派出所指导员沈小涛以及城头乡林业一、二场支部书记王克军,城头乡林业二场副场长许杰,城头乡林业四、九场支部书记徐升明,城头乡林业四、九场场长侯开彦,城头乡林业七、八场支部书记范峰等7人,于日、26日赴南京处理信访问题期间,违规超标准工作餐、且工...
南京钟山风景区通
告中山陵园风景区是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我市“绿肺”和城市名片。目前,中山陵园风景区双休日及节假日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周边道路交通的正常通行,大量尾气极大影响了景区生态坏境。为进一步净化中山陵园景区交通环境,创造更加顺畅、舒心、...
“医生,我痛经,您帮我检查一下”“你不是痛经,你是快生了!”“啊!我还是学生”“……”前天上午宁波镇海区一家综合性医院有个事引发大热议!↓23岁女大学生来看痛经结果生下个娃,还一脸茫然!  孩子呱呱坠地,江医生却心塞得不行:“这么大的女孩在性方面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要保护自己,真糊涂啊。”女孩来看痛经...
昨天凌晨3点许,在位于高邮武安路紫金首府某栋,一老太在家中上吊自杀。据了解,老太今年63岁,平日里跟丈夫一起睡。今天凌晨,老太突然起床。后来,丈夫发现老太“站”在阳台上不动,起床查看发现,老太已在阳……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32被浏览38,910分享邀请回答journals.ametsoc.org/doi/pdf/10.BAMS3062.153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ustornadoes.com/2014/05/09/how-the-top-multi-day-tornado-outbreaks-since-2006-occurred/)另外,楼上答案中有一幅图其实不是龙卷风,是dust devil (真不知道中文是什么)。 Dust devil是地表空气受热造成的,和龙卷风的机理完全不同,尺度和强度也小了很多很多。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天气预报难在哪儿_网易新闻
天气预报难在哪儿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天气预报难在哪儿)
    “说好的暴雨怎么下到隔壁县了”“为什么鸡蛋大的冰雹都无法预报”……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气象预报的质疑。追求更高的天气预报准确率,既是公众的需求,也是气象工作者永恒的目标。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究竟难在哪儿?对大气自身活动的随机  性难以准确把握  大气科学界普遍认同,内在随机性使得人们对于未来大气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做到精雕细刻。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气象预测的结果,往往是一系列预测结果的“集合”。无论是经验预报还是数值预报,千百年来,人类预报天气、预测气候,本质上就是在寻找这一“集合”中发生概率最大的值,即“最佳结果”。然而,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存在风险,“发生概率最大”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而人们对大气运动“小概率事件”的不同理解,可能导致预报结论出现较明显的差异。  如今,天气预报技术已由单一的天气经验预报转变为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数值预报虽然得出的也是一个“概率”,但由于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更全面,数据运算更客观,也带动了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复杂地形地貌导致天气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  除去大气运动自身的随机性,地形地貌等干扰因素也导致了天气现象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譬如,我国横断山脉的东西部气候差异就非常典型。西部受西南季风影响多产生地形雨,山脉西侧缅甸密支那平原上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但山脉东侧金沙江河谷中的奔子栏年降雨量却仅有245毫米,相当于沙漠地区的降雨量。  又如,洞庭湖因为拥有广阔水域作为大气活动的下垫面,其上空及周边异常天气活动频繁,有时明明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湖面上却会出现极为强烈的对流活动。  再如,每到冬天,新疆乌鲁木齐的上空总会被浓雾笼罩,当地冬季出现浓雾年平均日数均在10天左右。而大雾天气与准格尔盆地密不可分。冬季,当准格尔盆地受到外来天气系统影响出现降雪时,盆地内积雪反射太阳光,加速盆地冬季稳定逆温层的形成,使得盆地温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从而形成持续性冬雾。  此外,当下垫面由自然状态转化为庞大城市群时,气象预报的复杂性更为显著。这也是为什么气象工作者愈发关注包括“热岛效应”在内的城市对大气活动影响的原因。预报各环节不确定性及能力局限影响准确率  此外,受现有科学认识水平、预报技术及监测手段等制约,在对某些天气现象或某类气象要素的预报方面,能力尚难以满足准确预报的需求。  如降水预报,特别是尺度较为精细的降水落区预报,一直是预报技术的薄弱环节。即使预报员准确捕捉到一轮降水过程,但某些地区还是可能会出现漏报或空报的情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大气系统里的降水是不均匀的,好比是一盆往外泼的水,通常都是不均匀地落在地面上,会有被淋湿的地方,也会有没被淋到的地方,实际的落区会与预计的落区有所差异。
  再如冰雹天气。由于其属于一种尺度很小、生命史很短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局地性特别强、受地形影响很大,因此,对冰雹的预报属于世界性难题。预兆冰雹出现的特征容易被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天气特征所掩盖;有些时候因为热力条件太好,冰雹在坠落过程中就被融化了。目前,气象部门一般通过天气雷达等手段,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行短时临近预警,但要想提前较长时间、精细到更小范围进行预报,实在难以实现。  同样是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如龙卷风、下击暴流等,针对它们的准确预报,也是目前各国都难以实现的。
(原标题:天气预报难在哪儿)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江苏盐城为何遭遇“致命杀手”?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 林晖)23日下午,江苏盐城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暴雨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据中央气象台专家认为,初步判断有龙卷风发生。本次极端天气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为何苏北地区成为重灾区?
灾害发生时当地大气层结极度不稳定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22日至23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其西侧低层有南亚季风和南海季风汇合北上,向江苏北部地区持续输送水汽和热量;与此同时,东北冷涡后部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并逐渐影响江苏北部。受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苏皖北部大气层结不稳定状态持续增强。至23日午后,江苏中北部附近地区汇聚了大量的水汽,大气层结极度不稳定,在这些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下,出现强风、暴雨和冰雹天气。
气象监测显示,23日12时至15时,盐城北部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出现强阵风、冰雹和强降水等极端天气。自动气象站的直接观测显示,14时20分至15时20分,阜宁县西南部出现长25公里、宽10公里范围的8级以上短时大风,最大为阜宁新沟镇34.6米/秒(12级以上,时间为14时29分);滨海天汤镇小时最大雨量51.7毫米/小时,阜宁本站47.6毫米/小时;14时30分左右阜宁县城北、陈集一带出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20至50毫米。
气象专家根据雷达遥感观测资料推测,14时19分至14时42分期间,在阜宁县城西南方约5至10公里处,在南北宽约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的范围内出现10级以上大风并持续20分钟左右。
中央气象台专家分析认为,综合各观测资料和现场信息,初步判断有龙卷风发生,但强飑线和强下击暴流等天气系统也可能造成强风,尚待进一步的现场调查和分析确认。气象部门已经邀请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组成专家组赴现场对该次强对流天气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将提供详尽的报告。
江苏是我国龙卷风发生最多省份
天津大学王振东教授介绍,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太大的涡旋,状如漏斗,风速极快,破坏力很大。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
龙卷风的形成与强雷暴云中强烈的升降气流有关。当升降气流之间形成很强的切变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水平轴的涡旋。涡旋越转越细越快,产生一个漩涡形的上升气流,并开始向下伸展,形成龙卷核心。当向下发展的涡旋到达地面高度时,形成了完整的龙卷风。龙卷中心为下沉气流,四壁为极强的上升气流。
通常,龙卷风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现象,称为“水龙卷”或“海龙卷”;出现在陆上,卷扬尘土,卷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称为“陆龙卷”。
来自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长江口三角洲、苏北、鲁西南、豫东等平原、湖沼区以及雷州半岛等地都是龙卷易发区。按省份来看,江苏是我国强龙卷发生次数最多的省份。由于苏北地区地势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网交织,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易积聚不稳定能量,有助于龙卷生成。
龙卷风尚难以准确监测预报
气象部门表示,由于龙卷风时空尺度很小,在现有观测网密度下很难精确发现,因此对龙卷风最大风力及其影响程度的判断多数是通过灾后调查确定的。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发布龙卷风预警,也仅能提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目前,我国对于上述极端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还不足,须加强建设。
从龙卷风发生的时间来看,70%的强龙卷发生在12时至20时之间。这是因为经过白天太阳辐射,这一时段大气层结不稳定,强对流天气最易发生;此外,凌晨0时至2时也是龙卷发生的一个小高峰。强龙卷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和早秋(3至9月)发生,其中7月最多,4月次之。
气象专家提醒,发生龙卷风时,人群应立刻离开危险房屋、活动场所或其他简易临时住处,到附近比较坚固的房屋内躲避。如在汽车中,应及时离开,到低洼处躲避,因为汽车本身没有防御龙卷风能力,一旦汽车和人同时被龙卷风刮起,危害更大。
躲避龙卷风也要注意“技巧”,应迅速朝龙卷风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跑动,伏于低洼地面、沟渠等,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或发生触电事故。躲避龙卷风最为安全的地方是位于底下的空间或场所(如地铁或地下室),地面上所有建筑物此时都不是最安全的躲避场所。
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现象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