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总做游戏以后,盒马在阿里的地位游戏和腾讯游戏谁会更得人心

马云做游戏以后,阿里游戏和腾讯游戏你会支持谁?马云做游戏以后,阿里游戏和腾讯游戏你会支持谁?每日科学百家号2010 年 6 月 25 日,时任阿里巴巴 CEO 的马云宣称,“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阿里巴巴集团于日宣布正式推出手游平台,力图动用旗下全线平台资源,介入游戏分发、运营平台以及分成模式等多个方面,目标直指行业老大腾讯。这是不是自我打脸呢?作为腾讯四大网络平台之一的腾讯游戏,是全球领先的游戏开发和运营机构,也是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社区。无论是腾讯公司整体的在线生活模式布局,还是腾讯游戏的产品布局,都是从用户的最基本需求、最简单应用入手,注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生命力,打造绿色健康的精品游戏。对于这两家我不能说都看好,但是也不能说都不看好。相对来说腾讯游戏建立更早,在运营和发展当面更有经验,但是未来是不可估量的。万一某一天阿里游戏突然火了呢?我只会支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有益帮助的公司。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每日科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传播科学,创造未来,做科学实践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阿里游戏初步完成整合九游 杀入腾讯游戏腹地|阿里游戏|腾讯|九游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阿里游戏初步完成整合九游 杀入腾讯游戏腹地
  3月11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得到消息,阿里游戏与九游的整合已经初步完成,将于下周一公布阿里新的移动游戏平台战略。
  在国内移动游戏分发领域,百度、腾讯、360占据第一阵营,阿里自去年初推出移动游戏平台后,收购UC优视并成立阿里移动事业群,大举进军移动游戏领域,而在该领域,腾讯早早就占据了霸主地位。
  阿里游戏战略“蓄谋”已久
  早在去年初,阿里就宣布推出手机游戏平台,通过钱包、手机淘宝等移动客户端开展移动游戏分发业务,并打破行业惯例,宣布采取7:2:1的分成模式,其中游戏开发者获得70%收益,阿里获得20%收益,其余10%捐助给教育基金。同时,阿里代理并运营《暖暖环游世界》、《愤怒的小鸟斯黛拉》等多款手游。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有意通过高额的分成模式,快速聚拢游戏产品。
  接下来,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40亿美元的估值将UC优视收入囊中,并组建阿里移动事业群,UC优视董事长兼CEO担任事业群总裁,而UC旗下的九游游戏是国内移动游戏的重要分发渠道。
  去年11月,阿里游戏宣布,将手游业务交由阿里移动事业群负责。据悉,九游已经登录手机淘宝和支付宝钱包,位置类似于京东和大众点评在微信的推广入口。
  业内人士称,阿里要全面发力移动互联网,移动游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块“大蛋糕”。据摩根大通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4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30亿元,占整体游戏市场21%的份额。
  这也就不难解释,阿里巴巴为何在犹豫多时后,最终还是要杀入移动游戏市场。
  巨头林立阿里“抢食”不易
  作为腾讯的核心利润来源,游戏产业一直是腾讯的排兵布阵重点。据调研公司Analysys数据显示,腾讯掌握了中国手游市场22%的市场份额。从产品分发到游戏推广进而到利润分成,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毫不费力地成为龙头老大。
  阿里此次杀入腾讯战略腹地,意味着双方的全业务竞争进入短兵相接局面。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数字娱乐产业的操盘手刘春宁正是来自腾讯,这一事业群包含音乐、视频、读书等多个业务。
  在移动端的产品上,腾讯拥有手机QQ和微信两大移动产品,百度的优势是移动搜索和91助手,360拥有数亿用户的手机杀毒软件,而阿里拥有7亿的淘宝用户,并且通过资本运作,入股新浪微博,并将UC整个收入囊中。
  在总体流量方面,阿里与其他几个巨头的差别并不大,但阿里的移动流量并不具备游戏基因,主要是电商和社交用户,培养他们玩游戏的习惯还需要一定时间。
  易观国际分析师薛永峰认为,支付宝钱包和手机淘宝可以说是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两颗棋子,但是这都不足以形成做游戏平台的优势。
  在业内看来,在微信支付切入阿里巴巴的电商和支付腹地时,阿里巴巴推出的手游平台也是与腾讯等巨头在电商、移动支付、互动娱乐等大战略层面的博弈,接下来更多的交锋不可避免。
  阿里进入有利游戏发展
  在当今的游戏界,腾讯一直稳坐第一把交椅,几乎不可撼动,如今阿里横空杀出,令整个游戏市场为之一振,毕竟游戏开发者又多了一种选择。
  成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开发者向记者表示,阿里进入移动游戏市场绝对有利于市场发展,之前的产品只能在百度、360、腾讯等几大平台分发,现在的选择更多了。
  不仅如此,阿里之前宣布的7: 2:1分成模式打破了行业的惯例。这位开发者称,“我们的产品获得的收入,平台是要拿大头的,开发者拿到的钱非常少,非常希望有打破这种规则的人出现。”
  在国内安装游戏市场,手游收益的分成比例越来越向渠道商倾斜,从最初的五五分成,逐步变成现在的三七开、二八开,游戏开发商只能拿到两三成收入。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李亚实习记者王婷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阿里游戏_相关新闻报道_财新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任大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大文娱大部分业务都是在不同阶段被阿里收购后纳入大文娱旗下,目前包括阿里影业(01060.HK)、优酷土豆、UC、阿里音乐、阿里体育、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俞永福阿里内部调岗转做投资 给大文娱留下怎样的盘面?
任大文娱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大文娱大部分业务都是在不同阶段被阿里收购后纳入大文娱旗下,目前包括阿里影业(01060.HK)、优酷土豆、UC、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等板块。 俞永福提
于游戏分发业务,游戏自研或成为阿里游戏事业群的另一业务板块。 相对于因游戏业务赚得盆满钵满的腾讯、网易,阿里进入游戏领域较晚。此前多年,阿里创始人马云公开宣称不做游戏。不过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争先“抢
jgw(财新网Android版)143天10小时42分59秒前
jgw(财新网Android版)143天10小时44分6秒前
艾悟(财新网Android版)149天16小时25分55秒前
阶段进入上升期,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上限的投入”。 俞永福任职阿里大文娱负责人15个月。他指出,其主要工作是整合。阿里大文娱拥有阿里影业、优酷土豆、UC、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等板块
schao(财新网iPhone版)157天3小时29分11秒前
雅锄66(财新网Android版)157天1小时46分28秒前
式更名"阿里游戏"并进行公司化运作。 通过对电影、音乐、视频等内容产业的全面布局,阿里巴巴方面称“形成了结合内容生产、可多屏分发的大文娱平台”。业务整合被提升日程。 2016年6月,阿里巴巴成立“大文
zhangmingxiao(财新网iPhone版)340天9小时26分31秒前
曲逢秋色(新浪微博)339天15小时6分15秒前
潇洒的壮壮哥(新浪微博)340天2小时35分12秒前
间歇性强迫症晚期(新浪微博)340天5小时59分44秒前
【财新网】(实习记者 廖永琦 记者 石睿)阿里游戏与阿里大文娱板块协同进一步加强。3月16日,阿里游戏召开2017年战略...
李连荣(腾讯微博)344天14小时54分8秒前
这名字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了(新浪微博)344天7小时53分24秒前
Yukitako(新浪微博)344天13小时30分6秒前
弹指一挥间之2012(新浪微博)344天13小时54分43秒前
。 2016年6月,阿里巴巴成立“大文娱”版块,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均被归入其中。2016年10月,大文娱板块发展成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俞永
走过错过不再路过(新浪微博)55秒前
求仁得仁(新浪微博)346天16小时30分6秒前
我是Jerry兵(新浪微博)346天17小时6分27秒前
LiJG301(广东省深圳市)346天15小时21分38秒前
奶黄包daddy(新浪微博)346天15小时29分39秒前
鲜卑联合王国驻华总领事馆(新浪微博)346天15小时33分5秒前
投资。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将由“大文娱工作领导小组”所属业务发展而成,包括今年6月,阿里成立“大文娱”版块时的业务部门: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
blue117(新浪微博)480天15小时32分43秒前
敲锣听音(新浪微博)480天21小时58分32秒前
密林行(新浪微博)480天22小时1分49秒前
、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娱。阿里CEO张勇在发给员工的邮件里表示,要最终实现以“文化娱乐”为代表的“快乐版块”,必须在组织架构上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合体”的凝聚性,达到最
古城老范(新浪微博)500天2小时32分30秒前
简单的生活-007(新浪微博)499天8小时26分21秒前
古城老范(新浪微博)499天11小时43分13秒前
爱搞机的北极熊(新浪微博)499天14小时6分2秒前
)、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该板块由UC创始人俞永福统领,明确了UC作为内容平台的定位。 至于为何定位成内容平台,UC总裁何小鹏称,一是现代人通过手机获取资讯已经从原
天使不在家coolboy(新浪微博)549天3小时41分49秒前
千金难买正传(新浪微博)549天3小时44分44秒前
Dear8Oezil(新浪微博)549天10小时49分19秒前
无言Diii(新浪微博)549天2小时55分2秒前
害羞的武士的爱(新浪微博)549天3小时42分34秒前
用户(新浪微博)549天3小时43分50秒前
点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即将离开阿里游戏,在离开之前,写点什么,一是理一下这一年多在阿里游戏的经历在我的人生路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一是作为一个阿里游戏人试图分析一下阿里和游戏的关系,三是作为一个在一线游戏研发从业6年的老人如果能为后来的游戏人带来点点参考那更好。
说说阿里游戏之前,我是在15年9月份离开曾经名噪一时却又凄惨结局的《暗黑血统》加入阿里游戏的,我最早从浙大CAD出来校招进入网易游戏这个技术的殿堂,一心想做最牛逼的游戏技术,在网易我饥渴的学习,因为我知道那可能是我这从业路上所能学习到最多的地方(后来事实证明也是这样),从引擎到脚本,从编辑器到打包发布,从产品协作到线上维护,我现有的大部分经验是在那里积累的,不久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做最好的技术和最好的产品有时并不是一条吻合的向量,带着对做最好产品的决心在偶然的机会离开网易和网易一位大佬制作人去灿和做《暗黑血统》,在资本的惊人的热钱下我们用惊人的钞票和豪华的阵容堆了一个即使在今天也是一个品质超高的ARPG手游,当然最后也是因钱而卒,那些我遇到过的最好的同事也各奔东西,继续为别的大厂效劳或者拉到投资。带着一点感伤我进入了阿里游戏。
阿里游戏也是在16年正式在低调中换牌的,阿里游戏前身九游,先后被UC和阿里收购,九游是一个大的发行平台,但是没有自研能力,也正是带着做阿里游戏自研奠基者的憧憬进入平云广场的,虽然不过是梦一场。这里的自研工作室不多,研发能力也是可圈可点,作为一个没有自研基础的公司进入自研领域,本应抱着初学者的姿态积极积累,卧薪尝胆,但同时又要顶着阿里的大牌子想在网易腾讯之间迅速在短时间挤出一块地方有点力不从心,在各种犹豫不决翻来覆去的决策中,我来了之后所做的事情就是预研、立项、预研、立项的死循环,就好像上面有人写了一个大大的while(true),而偌大的平云广场没有任何人能给出一个break。一边想用低成本短周期出个能高DAU的产品,一边又觉得不够逼格,想弄个mmorpg次时代大作,研发团队的神经也一直在这种忽左忽右的精神分裂之中。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这种没有找清楚自己定位的情况下,我相信大部分新加入的有经验的研发者都已经感受到这里即不适合做技术也不适合做产品,就在本月公司在买入另一团队的时候,宣布解散我所在的工作室,就像我刚进入阿里游戏的第二天看到隔壁的一个老工作室打包走人,阿里游戏有些粗暴的将现有的人员独自拉到小黑屋考察之后,同新工作室做所谓的双选,不出所料阿里游戏的那些很懂游戏的HR同学们实在是干得漂亮,做了一个下下策,一方面因为工作室之间巨大的人际和技术壁垒,好的人不能也不愿带着积累进入新家,差的人又会因为新家看不上而离开,现有工作室的所有积累在这之后将荡然无存,阿里游戏又将重新从0开始积累,当然我能想到按照现有的节奏,新工作室也逃脱不开这个while(true),然后我选择离开..
我是一个会每时每刻审视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在即将离开整理办公桌的时候,我想仔细分析一下过去一年半在阿里的所获所失,以及为什么阿里和自研游戏一直在保持着这种尴尬的关系:
首先土壤能种什么不在种子,在土壤,这里没有自研游戏的土壤和环境,我的母校网易是程序员文化,腾讯是产品经理文化,这两种文化都可以做出来游戏,我仔细品了一下阿里,这里是HR文化,HR在别人那里本该作为一个服务者为研发服务,在这里却无处不在甚至拥有决策能力,真正懂研发的策划技术美术却没有在决策者之中,腾讯的HR和我的对话可以谈到帧同步,物理渲染这样的东西,这里是在做自研游戏,不是在卖东西,这是文化问题,我们研发人员无力改变,只有远离。
然后是策略,在自研游戏产业作为一个初学者,即使是阿里,和网易腾讯相比也是个小小弟,即使跟广州科韵路的大部分用数字和字母做名字的游戏公司也相差甚远,网易有引擎和技术壁垒,腾讯有千万级产品的产品标准,这里基础可以说为0.在0的起点就应该长远布局,积极积累,先把自己的框架,基础搭起来,人才培养起来,技术积淀起来,标准和流程建立起来,而不是全国各地四处购买那些互相不通气的工作室,然后当这些工作室再一个个打包走掉的时候,阿里游戏又回到了0,这有点饮鸩止渴。我相信网易不害怕任何一个工作室走掉,任何人走掉网易都能用新人再重新复制一个《梦幻》,因为核心的研发技术和做产品的标准已经上升为整个公司的遗产,并深深刻在每个校招的新人之中,谁也带不走,甚至带走的人也会后悔离开网易他就做不出像在网易那样的东西。但是阿里没有,这里的自研不是一盘棋,技术积淀在局部团队中,团队进来短期做点东西,团队走了阿里又是一切归零。别以为阿里的那些什么插个U盘都能监控的系统能做什么事,技术沉淀不是那几行代码和几个美术模型,而是在那些代码和模型后面的人之中啊,没有人还有什么,所以我说阿里不懂游戏研发。
最后这里顶着阿里的牌子,有点尴尬,就像一个身体孱弱的小孩,一定要被逼着穿上强壮的盔甲去驰骋沙场,自身修为不够,却又要时刻把阿里两字放在嘴边给自己装个13,仔细想想有点可笑,如果是个小公司,也需可以一点点来积累自己,但正是顶着这个巨大的盔甲就好像必须快速崛起,然而拔苗助长只能颗粒无收。
上面是我对阿里和游戏这两个词的感悟,说说我自己这一年半的得失,首先我没有做出来好产品,和我进入的初衷是相反的,我该自省,然而塞翁失马,我也正是在这个不断的预研立项的过程中,将过去所经历的所有产品的技术整个成了一个框架,我甚至用lua在unity5上重构了一遍之前《暗黑血统》的前端框架,这些整合后的经过大型项目验证的稳定的有利于快速开发的高品质的技术框架我相信一定会让我今后享用不尽,我没有做到好产品,我就先修炼好技术。然而在一个地方,如果你发现你学不到更多,那就意味着这个地方没有必要继续呆下去,我选择继续在别的平台追寻好产品的之路,因为这是我的初心,无论走过多少路,初心勿忘。人生的反馈周期大约在两年,两年前我在网易学成并和那些最棒的人做了暗黑血统,所以我在阿里游戏做技术框架并且bb,但是现在在做什么就决定两年之后再靠什么吃饭,我认为现在所做的事情无法支撑我期望两年后的高度,所以我离开。
最后一段,留给新的游戏开发者,面对这么多产品和技术和公司,我们该选择什么,做什么。我把游戏技术分为三个层,最下面一层,引擎层,中国人做这个的很少,大部分在网易,那是发动机,然后是中间层,是框架,我们把发动机的东西包装成稳定的可控制的结构化的易于理解和迅速开发需求的模块,那是大部分技术专家和主程做的事情,最上面一层,逻辑层,直接面向策划做实际游戏需求的,最广泛的程序猿门做的事情。想想自己现在在哪一层,会哪一层,不会哪一层。我推荐从上面一层到下面一层去精通,先精通第三层,修炼好编程基本功,框架能力,设计模式,让你的代码优美简洁,然后中间层,就要多看别人的代码,拥有抽象能力,懂得构建底层框架,就可以去小公司做个好的主程。如果前两层都很ok,那么读书,图形学,物理引擎,数学,编译原理,计算理论,去研究最底下一层,成为某个小领域的专家,就很容易进入大厂。我不喜欢一直去做上面的一层的人,因为这样会失去继续提升到质变的东西,那样你是和大量北大青鸟出来的程序猿们抢饭碗,也不喜欢只做最下面一层的所谓专家,技术永远为产品服务,不做产品的专家无异于闭门造车,无法实际产生产业价值,更不去迷信或憧憬去做什么管理类的技术总监,技术是硬核的东西,脱离一线研发只做管理的所谓专家进入新的团队就很快没有价值,所以永远不要脱离产品,从上面一层层往下做,看看现在的职位公司能让你做第几层,和你现在应该做第几层,自然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做什么,做个有学术精神的程序员。
啰嗦了这么多,原谅我是个容易感伤和回味的人,我只是想把自己这一年半的努力做个回归,也想给有需要的人做个参考,我没有对阿里游戏任何恶意,甚至任何一个平台在我的身上都是我一笔宝贵的财富,他教我思考了更多我从未思考的东西,即将履新,我给自己四个字,勿忘初心,也祝阿里游戏更好。
于 平云广场
转载地址:http://blog.csdn.net/leonwei/article/details/10,971被浏览3,347,480分享邀请回答9.2K7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9617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盒马在阿里的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