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如何打造最强社区

8被浏览2,786分享邀请回答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攀枝花五十一派出所是属于哪个街道哪个社区?_百度知道
攀枝花五十一派出所是属于哪个街道哪个社区?
攀枝花五十一派出所是属于哪个街道哪个社区?
知道的请说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楼上的没有601社区吧五十一是算任何去管的楼主是想全区那个地方还是怎么的?
好象是601社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攀枝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烟台市委政法委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初家派出所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管理打造安定社区
13:00 来源:胶东在线 [大 中 小]
  胶东在线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徐丽娟) 为全面推进&社区六进&活动向纵深发展,加强群防群治巡逻队伍管理,全力打造安定社区,今年以来,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初家派出所把精细化贯穿队伍管理、巡逻防控、基础工作全过程,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精细管理,提升建设水平。坚持&以创新思维抓管理,创新手段抓落实,创新的机制求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在精细化管理上实现突破。该所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深化&社区六进&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三实&人口、案件发破、企业数量、防火单位和应管控重点人员情况等多项工作类别,工作完成情况一目了然。根据上级部门部署,明确各村居、企业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内容,形成了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安排部署、点评总结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巡防培训会5场次,细化了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各项工作规范,严格按照法规制度的要求和安排组织实施,使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在法规制度的约束下进行。
  精准巡防,提升防控水平。以巡逻防控为突破口,在动态巡防中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的社区基础防范措施。该所要求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实行交叉循环式巡逻,加强动态备勤,并依据对每月、每周接处警警情的分析,指导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加大对发案较多的街路和小区的巡防密度,进一步延伸打击犯罪的阵地。今年以来,群防群治巡逻队先后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提供破案线索信息10余条。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促进群众自身看护力量,做到以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为龙头,以保洁员、夕阳红看门望锁队为辅助,以群众力量为依托的治安防范力量,沉入社区、深入百姓中开展工作,与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
  精心强基,提升工作水平。突出&三实&信息采集,严格工作原则,提高派出所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服务工作的水平。广泛发动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以及各层次人员,协助开展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在群众中宣传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群众关于实有人口的法律意识,争取辖区居民积极配合,为信息采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施主动警务,由群防群治治安巡逻队牵头协助管理,通过人口信息采集,不断提高实有人口管控能力,严格落实&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等工作措施,对重点人员分类建档,不断提高对重点人的稳控能力和水平,有力维护了辖区治安秩序安全稳定。
责任编辑:
新闻排行榜民警“更专职” 群众“更安全” 服务“更贴心”重庆南川公安局做实社区警务牢筑平安防线发布时间: 17:09 星期一来源:  法制网记者吴晓锋
  梁磊是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的一名80后社区民警。和一般民警有点儿不同的是,他还是个“媒体人”,是一家社区小报的创办者。这就让人纳闷了:民警为什么“不务正业”办起报来?
  原来梁磊办报并非不务正业。由于其所在警务室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多,无法通过手机、网络等媒体与他们进行沟通,他便融合社区文化自发创办了社区小报“北郊家常事”,发布警情提示,展示公安工作,内容生动亲民,深受群众喜爱。
  在南川区公安局,这样创新工作机制,专注于社区警务工作的民警不只梁磊一个。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重庆市南川区公安局把社区警务作为强基层、打基础的主要抓手,延伸服务触角,加强安全防范,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2015年全市民调结果显示,南川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5%。
  创新保障机制,让民警“更专职”
  “社区民警处在直接面对群众的最基层,所做的工作就像柴米油盐般的平凡,没有刑警的惊心动魄,没有特警的雷霆万钧。”5次被评为“社区民警之星”的90后民警张光一说道。
  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的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是加强派出所工作的关键。南川公安局局长王立说:“把社区警务工作作为南川的民心工程,与其他社会管理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并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物往基层流,保证社区民警真正扎根基层。”
  如何保证民警扎根基层?南川公安局出台了《加强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规范化建设的七条规定》,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充实到基层派出所,明确了社区民警不少于5 年的工作年限。在警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南川公安局择优选用了民警63人、辅警80人担任社区警务工作,并配备了警用装备,落实了办公经费,切实从人、财、物全面给予保障。
  此外,南川公安局还制定了《派出所社区警务暨社区民警工作考核办法》、《社区警务工作手册》以明确社区民警工作职责,规范社区警务工作台账。把“信息采集、人口管控、场所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等工作量化为“硬指标”,并将其与评先评优、岗位调整挂钩。
  2015年,南川公安局评选“社区民警之星”60 人次,选拔任用优秀社区民警1人,其中2名民警被评为全市优秀社区民警。
  “只要你付出真心,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张光一说,“当我下社区时,群众热情地为我递上一杯热茶、邀请去他家里坐坐,我心里特别感动和自豪。”
  筑牢平安防线,让群众“更安全”
  随着南川“工业强区、旅游名城、生态花园”发展战略的强力实施,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大量新居民涌入,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叠加,社会治安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复杂化的治安形势,南川区公安局重点围绕“人、事、地、物、组织”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确保对辖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为破案、维护稳定等工作提供了支撑。
  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南川区局累计录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等信息约15万人次(户);2015年录入社会资源信息43大类250多种1200余万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510条,报送综合研判报告470篇,利用采集的信息精准打击嫌疑人174人、破案500余件,抓获在逃人员19人。
  光靠“信息战”还不足以守住平安。南川公安局严打“两抢一盗”、进村入户宣传、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同时组建了50人的社区专职巡逻队,对街面、背街小巷、建筑工地等重点发案地区实行弹性错时巡逻防控,并将警情月发案升降率与队员奖惩挂钩。巡逻队组建以来抓获现行嫌疑人23人,协助破案50余起,受理群众求助36起,南川城区发案率下降17.5%。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除了开展“信息战”、组建“巡逻队”,南川公安局还与社区干部、治安积极分子、企事业单位一同组建了“红袖标”社区义务巡逻队、保安巡防队、矛盾纠纷联调联处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义务咨询队,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延伸工作触角,让服务“更贴心”
  “梁警官,我是大有镇的户口,到东城派出所能换身份证吗?”“办护照需要带哪些资料呢?”……一个个问题从梁磊的微信对话框中弹出。这是他组建的“你平安我心安”微信群,梁磊每天都要花至少半个小时为群里100多号人答疑解惑、发布警情提示、讲解安全防范知识,他们都是他在开展社区工作时加的辖区群众。
  像这样的通讯群南川公安局已开通了18个,此外还有21个微博账户。南川公安局借此延伸服务触角,构建起“微管理、微互动、微服务”新型微警务体系。
  除了警务上网,南川公安局还推出了外事报备、送证上门、一次性告知等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代理户籍业务累计6500余次、送证上门300余次,把派出所建在了群众“家门口”。
  在社区警务室里,记者看到了为来访群众准备的座椅、饮水机、老花镜、急救箱以及确保“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的54块民警去向牌。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南川公安局编印了《便民服务小贴士》,张贴发放警民联系牌、联系卡2万余张。
  群众的小事就是公安工作的大事,家长里短、扶贫帮困也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南川公安局结合扶贫攻坚行动、“党员干部进社区”等活动,组织社区民警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除了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有社区民警还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空巢老人的“贴心儿女”、失足青年的“知心朋友”。
  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局社区民警帮扶困难群众500余人,解决群众难事1000余件,收到群众感谢信6封。
责任编辑:沈思宇
查看更多评论&
·····
········云南公安网
云南警方微博:
全市公安派出所以微信公众平台打造社区警务新常态
在“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跨越式发展铁警勇争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勇争先”专题中,丽江市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提升效能14条工作措施,让群众办事少跑路,“民之所望,施之所向”,全市67个派出所主动适应网络问警新常态,将公安基础工作与互联网的创新理念有机融合,通过搭建派出所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强化线上线下交流,立足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内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派出所微信公众平台在社区警务中发挥优势。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建的派出所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已突破万余人,并且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借助微信的社交属性和推广度,派出所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服务窗口延伸至辖区的每家每户,并由此形成长期的“本地化”警务信息受众,有利于警务公开信息的传播,推动社区民警做好群众工作。
截止日,全市42个派出所已建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约11万余条,接受群众报警1500余次,回复群众咨询约4.8万余次,通过微信平台找到走失人员约10余人,解决群众困难约210余件。
派出所微信公众平台以 “平安”模块、“便民服务”模块、警民互动模块3个模块助力提升社区警务水平,以惠民利民为切入点,树立品牌形象;以优化管理为结合点,服务经济发展;以改革创新为突破点,深化科技建警;以沟通交流为关键点,促进警民互动。
束河派出所作为在全市首家建立基层派出所警务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微警务”搭建警民“连心桥”。健全业务咨询、户籍办理、启事发布、违章查询等模块建设,发布政策法规、预警信息、便民提示,实现警民“微交流”。推行“微宣传”,拓宽公安宣传新渠道,把微信打造成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微窗口。利用“微防范”及时接收群众举报线索,借助群众视角拓宽警务视野。
4月20日,仁和派出所召开辖区宾馆酒店业主会议,推行未持身份证住宿人员微信认证措施。会上,民警详细介绍了简化未持身份证住宿人员身份认证服务的措施,明确了相关要求。
改变以往由业主或住宿人员到派出所开具住宿证明的传统做法,自4月20日起,改成使用微信认证方式进行,要求仁和镇辖区各宾馆酒店,加入仁和派出所组建的微信群内,对未携带身份证旅客的正面照片、姓名、家庭住址、出生年月等信息通过微信群发送认证请求,经派出所核实相关信息后,发出是否同意住宿的意见;
明确简化认证方式后,对出现应当认证未按要求认证,不使用住宿人员真实信息认证等情形的,一经发现将从严处理;
要求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利用旅客身份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该项措施得到了参会业主的一致好评,大家畅所欲言,对派出所旅店业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仁和派出所民警表示将持续推进辖区旅店业的管理工作,有效服务业主和旅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园派出所群益社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