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孩子不愿意跟家长交流自家孩子打游戏

为什么家长总是反感自己的孩子玩游戏_百度知道
为什么家长总是反感自己的孩子玩游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家长怕孩子耽误学习或者怕别的不玩游戏的孩子的家长嘲笑自己的孩子只会玩游戏,没出息.
为什么你总是反感上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反思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
孩子痴爱打游戏怎么办?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什么撸啊撸啊,王者荣耀啊,英雄联盟啊,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打游戏,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孩子爱打游戏是正常的,我们来想一想:现在的部分学校教育是多么的枯燥,甚至可以这样讲:孩子爱打游戏的根本原因是:孩子不爱学习。反思: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呢?部分孩子不爱学习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造成的。家长最喜欢的就是拿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好,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甚至还有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吃饭,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玩。你想想,这样的情况,孩子会喜欢学习吗?再好吃的东西,吃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好吃了。再好玩的游戏,玩的时间多了也就会不好玩。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打游戏,我们就,让他打个够。甚至我们还可以这样:不打完游戏就不能吃饭,不打完游戏就不能出去玩,游戏打的不好就批评,或许这样,孩子就不会爱打游戏。反思: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孩子爱打游戏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些学生爱打游戏,主要是爱上那种偷偷打游戏的感觉,可能他不是真的爱打游戏,他只是喜欢上了那种偷偷去打游戏的感觉。一旦一次偷偷打游戏成功了,他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会让他爱上那种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不应该天天强调孩子不能打游戏,也不应该限制孩子的谈话内容,我们经常听见孩子讨论游戏,我们也经常听见家长批评孩子讨论的话题,久而久之,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语言也就少了!反思: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 孩子都有逆反心理,我们越是不让他打游戏,他可能越是想去打游戏,针对打游戏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们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爱学习的同学的确比较少,我想这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原因,这跟学校环境,好,家庭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孩子始终是孩子,家长和老师有义务做他的引路人,我们不应该也以为的去批评指责孩子,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我们应该平等地和孩子对话!上面关于让孩子不爱打游戏的方法,只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想,我的小孩也还小,我也没有实战的经验,但这个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反思:孩子为什么爱打游戏?孩子绝对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尊重孩子的人格,学习的确很重要,我们不应该以,孩子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孩子的成长,谢谢阅读,说的不好,仅供参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v_langyan]
热门搜索:
美女主播带你领略秦淮灯会 线上猜谜赢奖品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重磅消息占领了!“3月新一轮流感即将卷土重来”尤其是,这些消息的标题上都有那个极具份量的名字——钟南山钟南山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更作为2003年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广为人知,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言论一向在全国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
女子独自走在夜深人静的马路上想想都觉得危险系数颇高这不!江都一姑娘就遭遇到惊魂一刻女子下夜班途中遭劫持遭劫财劫色,路人相助报警1去年9月9日晚上11点半左右,江都姑娘阿菲下夜班回家。因为独自步行,百无聊赖的她边走边玩手机。凌晨0时许,阿菲行至江都一人行道,突然被一个高个子男子从背后单手紧紧抱住,未等阿菲转...
昨天(2月27日)上午,奔牛镇五兴苑小区发生一起火灾。据附近居民透露,事故发生于早晨6点左右。当时楼下202住户听到噼里巴拉的爆燃声,上楼查看,才发现楼上人家起火了。(事发的单元楼)奔牛五兴苑15栋乙单元202室住户:我儿子往三楼冲,他们肯定在打架,什么清零哐啷的声音,玻璃爆炸的声音,噼哩叭啦的,门一开,看到
陈远,2001年出生,重庆秀山人,现居江阴市周庄镇长寿。2月25日出门后没有回家,19:20曾出现在长寿实验幼儿园附近的监控中,身穿军绿色上衣,深蓝色休闲裤,黑色安踏运动鞋,身高1米6左右。陈远在出走时带着身份证和一部手机,但手机没插SIM电话卡,只能在有网的情况下登录微信,但25日当晚就将父母拉黑,并把微信好友全部...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少儿不宜!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_爱玩网_网易
少儿不宜!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玩游戏,并跟家长"斗智斗勇"从来都是中国玩家所面临的核心命题,这些游戏可能都是家长们的“重点防御区"。即使是最开明的家长,他们也不会愿意自己孩子玩哪怕一分钟。
玩游戏,并跟家长"斗智斗勇"从来都是中国玩家所面临的核心命题。远在小霸王学习机时代,家长就会想尽各种办法避免自己的孩子过度游戏:拔电闸,收游戏卡,用手测量电视机的温度……这些玩家们可能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少年时代经历过。而接下来介绍的这些游戏可能都是家长们的“重点防御区"。即使是最开明的家长,他们也不会愿意自己孩子玩哪怕一分钟。《疯狂世界(MadWorld)》如果你去电玩店或者游戏论坛问一下资深玩家对任主机Wii的印象,他们的回答很可能是“跳舞毯专用机”或者其他满怀着对LU(Light User,轻度用户)嘲讽的答案。不过,就是在这样一款主机上,有一款非常奇异的动作游戏《疯狂世界》。如果你看过昆汀经典电影《杀死比尔》,那你应当会对女主角在一个黑白镜头之下对涌来的敌人大开杀戒的画面有所印象。《疯狂世界》这个游戏的整体风格就与这段场景类似:画面只有黑白红3个颜色,黑色和白色构成了画面的基调,而红色则是杀戮的流下的血液。具有魄力的美术让玩家大呼过瘾——但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就是噩梦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游戏的剧本是著名制作人松野泰己担纲完成的,换句话说,一般人很难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搞清楚这个游戏到底想讲个什么故事。晦涩的故事与这个充斥着B级片特质的游戏相得益彰,但玩起来却又有点费脑子。《使命召唤(Call of Duty)》系列看到这个名字,相信读者诸君都要问了,《使命召唤》这种游戏能算未成年人不宜吗?传言说小学生可都喜欢玩《》,还玩得不亦乐乎。《使命召唤》这样制作精良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何罪之有?首先是这个游戏系列的核心基调,是浓重的冷战主义色彩,美俄对抗虽然是小说家言,但这种气氛对于培养人的价值观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另一方面,《使命召唤》系列在塑造战场的残酷上用力可不少。在《使命召唤4》里,玩家就要亲眼目睹一场核爆,而前一秒钟还在自己控制之下的主角对此无能为力的身影同样令人感慨万千。还有一个原因当然是臭名昭著的“不许说俄语”。这个《使命召唤:》的关卡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中最令人五味杂陈的关卡,不带之一。人家在这段剧情中扮演潜伏在恐怖分子里的CIA特工并参与一场机场袭击,你的“队友”正在对无辜的民众大开杀戒,而你本人在这关里面枪杀平民近乎毫无惩罚。将邪恶遮遮掩掩的外表撕碎,把赤裸裸的黑暗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这种方式令所有人绝望。《喋血街头2(Postal 2)》《喋血街头2》是Running With Scissors公司于2003年发售的FPS游戏。"游戏的唯一乐趣就在于尽可能地去伤害每一个人"Running With Scissors的CEO 文斯•洛(Vince Desidiero)这样说。虽然这位CEO的话听上去有些残酷,但是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很好地体现了《喋血街头2》的精髓,你可以把由于生活过渡幽闭而产生的烦躁情绪全部发泄在游戏中那些无辜的人们身上。1997年发售的《喋血街头1》被认为含有过多的暴力成分,以致通过了一条法案来禁止此款游戏的发行。虽然游戏最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前作引起的法律争论使得续作的开发被拖延了好几年。然而,不要以为《喋血街头2》除了不动脑子的暴力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内容了。德斯迪尔说:"这款游戏不仅仅意味着暴力。暴力本身并不有趣,粗俗本身也不有趣。我们需要在这些原素和其他可以产生有趣的黑色幽默的元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游戏里充斥着大量黑色幽默、种族主义玩笑和血腥暴力,和《南方公园》中的一些典型情节非常的相似。不同于大多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采用的传统线性结构,《喋血街头2》采用了一个更开放的结构,类似于《侠盗猎车手》中的回忆式的蒙太奇手法,可以在多个时间段和地理段上来回切换。作为主角,你在工作日的期间得完成一系列的日常工作。例如周一你要去领取你的薪水支票,然后买一个装牛奶的纸板箱……但是区别在于你得使用暴力的打砸抢烧来完成。游戏中的模式有死亡模式、组队模式和被称为 snatch 的夺旗模式,不同的是争夺的“旗帜”换成了一个可以和你嘿嘿嘿的妓女。《恶霸鲁尼(Bully)》好了,《恶霸鲁尼》这个游戏绝对是本次列表中最切题的一个。它的主旨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在学校里面为非作歹。你在游戏里面扮演的是一位长相酷似年轻时候韦恩•鲁尼的转校生,准备用自己的拳头在学校里打出一片天来,情节与内容都与著名漫画《》有点相似。不过,与漫画里面那些讲义气的混混不同,你如果想在游戏里玩得打得舒服,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小伎俩了。另外,为了解锁更高级的装备或者其他东西,你还得好好上课学习各种各样知识,方便应对其他人对你的围追堵截。基本上来说,这样的游戏让成年人玩一玩自然无可厚非,但要是你正青春年少,荷尔蒙旺盛,看到《恶霸鲁尼》里面雄赳赳气昂昂的主角,难免不会动点什么心思对吧?朋友,人是需要成长的。《战神()》系列如果在主机平台上找一个又黄又暴力的代表,《战神》系列总是位于候选列表的前列。而这也是我自己对于这个优秀的游戏系列并不感冒的原因,它过于强调游戏的“快感”了。基本上来说,《战神》就是一个讲述主角奎托斯如何跟希腊神话中各路人物不对付,愤而将对方杀之的故事。而剧情里面呈现的“正当”理由在今天看来实在有些无厘头,如果我们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战神》的话,这句恐怕就不错:奎托斯总是愤怒,永远愤怒,然后他赢了。平心而论,《战神》系列在游戏性方面无可挑剔,动作场景流畅爽快——但是同样血肉飞溅,终结动作残忍得让人无法直视,把Boss处决的QTE的血腥程度更是堪比恐怖片。另一方面,每一代《战神》里面都会被制作组塞一些奇怪的“福利”,你遇到一群女性,画面上浮现QTE指南,照做即可获得大量红魂……嗯,我中学时代在打机室看到这样画面的时候,面红耳赤,只好转过身去。《侠盗猎魔()》《侠盗猎魔》是R星开发的一款惊悚动作游戏。这个翻译着实害到了不少想要玩一款“侠盗”并且“猎魔”的游戏的玩家。英文名的意思要言简意赅的多,“猎杀人类”。在2003年,R星不知道抽什么风搞出来了这样一个游戏,游戏的剧情有点像是《大逃杀》或者《饥饿游戏》,不同的人通过在游戏中搏杀争取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侠盗猎魔》的游戏方式则与《合金装备》有着些许相似之处,玩家控制的主角几乎没有与其他敌人正面抗衡的能力,只有通过暗杀才能逃出生天。不过真正在游戏过程中,这些背景并不是那么重要,这是一款纯粹释放玩家心中“杀意”的游戏,你在游戏里为了杀人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从普通的枪械刀具,到恶意满满的塑料袋,都成为了制造主角手下冤魂的帮凶。另一方面,R星特意把这个游戏的氛围做得阴暗沉郁,若是承受能力不够的话,玩上10分钟可能就会恶心想吐。《侠盗猎魔》一共出了两代作品,最新一代作品是2007年发行的《侠盗猎魔2》。这代作品的剧情更加诡异,被多个国家禁止发行。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游戏系列不再有续集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能是玩家们的幸运。《真人快打()》系列《真人快打》的争议性从来不需要用言语来多说。自从系列第一代作品以来,《真人快打》最大的卖点就是硬派的手感以及血腥暴力的终结技。不过,制作方Midway对于这个IP不可谓不投入,游戏的用心程度也堪称格斗游戏界前列。最近,《真人快打X》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电子竞技比赛(),考虑到它并不是少儿皆宜的画面表现,这点真的挺难得。《侠盗猎车手()》系列终于到了人人都知道的《侠盗猎车手》。老实说,《侠盗猎车手》系列绝对算得上是游戏史上最伟大的游戏系列之一,但同样,《侠盗猎车手》可能是游戏史上最为少儿不宜的游戏系列,不带之一。粗口,暴力,色情,政治……这些敏感的话题在《侠盗猎车手》系列中百无禁忌,从《侠盗猎车手3》开始的任意一代作品,R星都非常乐意在游戏的过程中塞满属于他们自己的私货。我们可以在《侠盗猎车手:罪恶都市》里看到满满一海滩的比基尼女郎;在《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里,黑人街区中流行的粗口让人印象深刻;《侠盗猎车手4》里,警察与黑帮同流合污,贪赃枉法;而最新的《侠盗猎车手5》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愤世嫉俗地嘲讽一切。与上述的所有游戏不同,《侠盗猎车手》里这些少儿不宜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优雅的,它与游戏世界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隔阂,从四代风格趋于写实之后更是如此。我毫不忌讳把种种溢美都加在《侠盗猎车手》这个游戏系列上。小孩子或许喜欢在游戏里开车横行霸道,或是用枪械射击路人,但说真的,这个游戏确实是为成年人打造的:小孩子怎么能懂《罪恶都市》最后Tommy与律师坐在楼梯上看一地狼藉的无奈,或是《侠盗猎车手5》最后三人在山麓上看整个洛圣都之时的那一缕晚霞呢?《死或生》嗯,我相信你们在看到题图的时候想看的就这个来着,最近这个游戏的衍生产品《死或生:沙滩排球3》引发了中文互联网的讨论热潮。说真的,《文明观球3》并不是很好玩,不过这不妨碍大家开心地进行购买活动。观察最近几年来游戏市场的风潮即可一探究竟:类似于《死或生:沙滩排球》这样完全的“福利”游戏越来越少了,在游戏界越来越崇尚平权的今天,开发一款完全“直男癌”的游戏对于游戏厂家来说算不上什么好策略——《文明观球3》在西方就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抨击。但不管你是姑娘还是汉子,美女人人都爱,对吧。当然,就事论事,《死或生》是很不错的格斗游戏。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N.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N.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NT743UD003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NT7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OCB43UD0031.jpg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OCB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OQN43UD003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OQN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QKT43UD003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QKT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SL643UD0031.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SL6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2UFV43UD003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2UFV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30HB43UD0031.jpg
http://img6.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30HB43UD0031.jpg
盘点9款你绝对不敢让父母看到的游戏
http://img5.cache.netease.com/photo/-17/600x450_BKQI32C243UD0031.jpg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17/t_BKQI32C243UD003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出自jiemian,不代表爱玩网观点。来源:jiemian 作者:刘言蹊游戏专栏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本文来源:
&&&作者:刘言蹊
&&&责任编辑:江茜_NGHZS4913
你可能感兴趣:
24小时评论排行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章正文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名母亲凯蒂-派布斯(Katie
Pybus)决定不让自己的三个孩子上学,而是对他们进行非常独特的“家庭教育”:让他们平均每天玩七小时的电脑游戏,从网络中学习知识。凯蒂现年44岁,她从来不像其他父母一样教孩子读写和算术。她说:“我并不觉得字母表这种东西有什么好学的。”在凯蒂看来,现在的学校都过于强调考试了,而她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凯蒂说,她的孩子已经从游戏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拼写和算术的知识。图为凯蒂。凯蒂的三个小孩分别是12岁的萨芙丽,10岁的艾提尼和7岁的奥瑞。三人每天不用像其他小孩一样按时起床上学,而是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图为三个小孩在家里的游戏间。一般,艾提尼早上5点起床,奥瑞8点,萨芙丽则是早上10点左右起。随后,他们一起到“游戏间”“开始学习”。孩子们把所有的时间花在“我的世界”、“部落战争”、“西姆斯和口袋妖怪”这样的电脑游戏中。游戏间里共有两台PlayStation
4的游戏机、两台电脑、五部平板电脑和一个Wii电视游戏机。凯蒂的丈夫罗杰是一名工程师。孩子们的游戏机运行负荷太大,他不得不给家里更新了一个超强的宽带服务器。图为凯蒂的小孩在玩游戏。凯蒂夫妇两人是12年前决定不送孩子们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一开始萨芙丽是通过儿童读物来学习,她的两个弟弟则玩乐高玩具。6年前,凯蒂家里买了一台游戏机,孩子们开始学着玩玛利欧赛车系列游戏。后来他们发现了“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可以让玩家自己创建游戏空间,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艾提尼有诵读困难症,他不愿意看书,但是我打开‘部落战争’之后,他便非常乐意给他的朋友们发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他掌握了拼写的能力。”而大家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凯蒂家的孩子到底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到多少知识,因为他们从来不参加任何考试。当其他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和同伴玩耍时,凯蒂家的三个小孩正在游戏间里和他们在游戏中认识的玩家朋友聊天。父母教育专家塔尼斯说:“凯蒂的这种教育方式听起来非常不健康。孩子们很容易对电脑着迷甚至上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