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手游,女性手游市场的春天来临了吗

手游《恋与制作人》、《青蛙旅行》皆成爆款,女性手游市场的春天来临了吗?
文/娱乐独角兽“我们家呱崽已经出门两天了,还没有回家。”近日,一款名为《旅かえる》(中文译名《青蛙旅行》)的手游在微博KOL圈、朋友圈、B站、论坛贴吧等新生代群体社区迅速蹿红,成为手游市场上继腾讯荣耀系、网易吃鸡系、恋爱养老公系之外的第四股拥趸势力——萌蛙放置系。目前,《青蛙旅行》在官方尚未组织任何宣传活动的情况下,已经位于AppStore游戏免费榜第一位,超越了《荒野行动》与《王者荣耀》;在TapTap上下载量达到了 110 万,评分9. 9 分(满分 10 分);在B站游戏心中,关注度超过了网易的《边境之旅》。这种情况是出人意料的。《青蛙旅行》的游戏开发商Hit-Point是日本放置手游领域的行家,但整个公司一共只有 12 个成员,并不是手游市场上的主流厂商。并且作为一款放置类手游,《青蛙旅行》的游戏界面与游戏操作、甚至整个游戏目的都是十分简单:放置、收割、等待,除了游戏角色更加萌态化,比起前段时间席卷国内女性手游市场的《恋与制作人》,这款手游显得有些单薄。谁也不曾料想这只沉默寡言的小青蛙会与四位“国民老公”平分秋色,甚至隐隐盖过前者的势头,成为时下最受青睐的手游。但事实是,现在手游女性玩家几乎人手一只小青蛙,她们冷落了氪金属性的男人们,专心致志等待小青蛙给她们寄一张旅行写真。《青蛙旅行》为什么成爆款?脱力系的魅力去年 12 月 6 日《青蛙旅行》在日本本土iOS平台上线,有媒体报道,该款手游排名一直在AppStore免费游戏榜TOP50 左右,最好成绩也只是在日本IOS免费游戏下载榜排名 13 名。而如今空降下载榜单第一名,国内众女性玩家功不可没。在《恋与制作人》之后,国内游戏市场的女性玩家摆脱业内“隐性淘金地”的身份走向公众视野。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表示,微信小游戏的累计使用用户达到了3. 1 亿,且男女玩家五五分。如果将玩过微信小游戏的用户都定义为玩家的话,那么目前女性玩家至少有1. 55 亿。市场逐渐成熟,但符合市场需求的女性游戏产品并不多。《青蛙旅行》的出现恰逢其时,这实质上是一款极具日本“脱力系”的放置手游。游戏主要分为两个界面,青蛙的庭院和青蛙的屋子。整个游戏的主要流程是进入庭院收割货币、然后在商店选择购物、回到屋子放置食物,青蛙出门旅行。这其中玩家的作用主要在于收割货币与放置食物,其他环节都无法进行直接的干预——对于习惯以自我主导为中心的玩家而言,这个游戏太过“脱力”。青蛙在家的时候,玩家无法干预它的居家活动,也无法决定它活动的时长,有玩家惆怅表示:“我的蛙已经在家看了一天书了,它也是死宅吧?”玩家唯一能做的是在屋子里放置食物,增加青蛙出门的可能。青蛙出门旅行的之后,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干预青蛙旅行的路线,也无法进行交流,青蛙寄回来几张写真、写真里是否出现其他游戏角色(青蛙的旅行小伙伴)全看概率。更重要的是玩家无法决定青蛙出门的时长。青蛙出门旅行后,现实时间中青蛙会消失两三个小时至三四天,这期间玩家除了收割一下院子里的三叶草,能做的只有等待。玩家看着青蛙自己吃饭自己旅行自己走走停停,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除了最开始为青蛙取了个名字证明了存在感,玩家进入游戏后基本丧失主控权,有网友称,青蛙在没有玩家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自给自足。但或许也是这样,《青蛙旅行》才会以一种“佛系”的姿态迅速走红。游戏削弱了玩家的作用,反过来想,玩家也不需要在这款游戏上花费太多时间与心思,这是《青蛙旅行》与其他手游截然不同的地方。《青蛙旅行》没有抢占玩家时间与资金的野心,或者说所有诱使玩家进行资金投入的设置都十分隐性,氪金能使青蛙旅行过程更华丽、带回更多特产,但不氪金青蛙依然会寄回照片与礼物,并不影响玩家游戏体验。青蛙如同平行世界一个冷淡疏离但又温柔的朋友,玩家是个有礼有节的观望者,彼此无负担,各自随缘。相较而言,同样手游爆款的《恋与制作人》氪金需求则像个无止尽的黑洞,玩家享受过初期“老公打电话”的福利后,游戏的对战模式开始产生氪金效应,进入后部分章节需要资金投入完成体力补充,提升等级数,与《阴阳师》类似的卡牌抽取模式更加促使玩家氪金完成SSR获取,“打电话”的福利建筑在“花钱养老公”的基础上。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在商业市场上十分奏效,《恋与制作人》上线首周单日iOS收入即超过 30 万人民币,月收入近 3 亿。但对于奔着谈恋爱取的女性玩家而言,总归有种“真心换绝情”的伤感,“养男人不如养青蛙”的口号从坊间诞生。一只小青蛙背后的女性手游市场有多大?但《青蛙旅行》本身“氪不氪金一切随缘”的佛系属性,让其在女性手游市场成为一股清流,却并不意味着女性手游市场的消费意愿不足,相反,女性手游市场除了游戏产业本身产生的商业价值,还有同人文化的出输。《青蛙旅行》的游戏开发商Hit-Point此前也曾开发过同类治愈脱力系的游戏《猫咪后院》,同样是放置类手游,《猫咪后院》没有在中国引起如《青蛙旅行》一般的火热程度,却也是当时手游市场上的爆款作品。《猫咪后院》也是一款主打女性市场的手游,将“猫咪经济学”运用到了极致。游戏中猫咪温暖治愈的画风设计,庭院是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的猫咪之国,每只猫的性格属性与神态动作都不同,猫咪冷淡可爱但是怡然自得的“王样”神态满足了女性玩家“云撸猫”的梦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 1900 且万的下载量, 2017 年 4 月Hit-Point联手电影公司推出了真人版电影《猫咪后院之家》在日本上映。女性游戏已逐渐成为一个风口,这一点游戏业内已经达成的共识。相对而言,女性玩家并不喜欢以战斗快感、战略成就等为主线的游戏,但女性玩家的付费意愿、娱乐需求并不低于男性玩家,出现如《青蛙旅行》、《恋与制作人》能满足女性情感需求、符合女性玩家审美的游戏,市场则迅速爆发。《青蛙旅游》承袭了前辈的画风,在感情投射上则更符合女性市场的需求。《青蛙旅行》的画风上小青蛙每次旅行都带着绿色的大毡帽,上面别着红色的小花,简笔画一样勾勒出来的蛙脸带着幼儿的萌态,而游戏中的旅行场景都是参照日本真实的旅游景点,比如日本爱知县的名古屋、兵库县有马温泉、京都府与之桥等,真实触动人心,再以温馨的童话风格绘画出来,小青蛙虽然时常不在家,却会在玩家忍耐力在极限的边缘寄回来一张旅行写真——这一切都让无法以氪金完成主控的女性玩家感受到了空巢老人的寂寞感,将一以贯之的情感投射化成了一种母爱。不少女性玩家以“我的崽崽”称呼青蛙,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带入的身份是“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分享青蛙寄回来的写真,并开启“妈妈努力赚钱给你买帐篷”“崽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等老母亲式的碎碎念,成为了女性玩家游戏中的常态。而这种常态在微博、B站等社区性强大的媒体平台上形成了一种与《青蛙旅行》相关的同人文化,玩家为青蛙制作拟人形象,各路KOL进行母亲角色带入后进行青蛙漫画的二次创作,将青蛙与《恋与制作人》的四位男性角色联系,总裁李泽言成了青蛙的爸爸,戏称“呱呱旅行就用用你爸爸的黑卡”。这成为更多女性玩家投身这款放置手游的原因,玩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共情感,还有游戏背后的同人内容。《青蛙旅行》与《恋与制作人》的接连火爆也让手游行业见识到了女性手游市场的潜力。据极光数据显示,截至 1 月 7 日,《恋与制作人》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了711. 13 万,上线一个月以来,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了 400 万,用户群中超过94.2%为女性玩家, 24 岁以下的占比达73.7%。这部分受众或许与《青蛙旅行》高度重合。根据互联网咨询公司极光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5 月,《王者荣耀》中的女性玩家规模多达1. 08 亿,占比已经超过男性玩家高达54%。《青蛙旅行》的火爆是一个窗口,它将游戏市场的女性比例具象化的表现出来了,现在的游戏市场,得女性游戏市场,得天下。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热门游戏:
当前位置: >
> 游戏市场“男尊女卑” 爆款女性向游戏都是纸老虎
游戏市场“男尊女卑” 爆款女性向游戏都是纸老虎
来源:歪道道&&&&日期: 08:36:11
摘要:在手游的推动下,游戏市场发展速度远胜以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玩家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多种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当下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款爆款女性向游戏,名为《恋与制作人》。这款游戏让不少少女心泛滥的女性玩家都五迷三道,沉浸其中。看上去似乎成为游戏行业内的一个新风口。不过要注意的是,游戏市场依旧“男尊女卑”,这样的游戏或许只能沦为纸老虎。
  游戏观察消息,在手游的推动下,游戏市场发展速度远胜以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玩家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多种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当下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款爆款女性向游戏,名为《恋与制作人》。这款游戏让不少少女心泛滥的女性玩家都五迷三道,沉浸其中。看上去似乎成为游戏行业内的一个新风口。不过要注意的是,游戏市场依旧“男尊女卑”,这样的游戏或许只能沦为纸老虎。
  最近有一款名为《钱与四个野男人》,不对,是《恋与制作人》的游戏,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被频繁安利。
  该款游戏凭借“四大男主”李泽言、白起、许墨、周棋洛和女主“玛丽苏”的剧情,以及男性角色手机聊天通话和朋友圈互动的功能,横扫一片少女痴心,仅公测10日吸金就达到日流水500万。
  对万千女性来讲,以前看一部韩剧换一个老公,而现在一个游戏便可收获四枚人设不同的男朋友。而且是围着身为女主的你,别管剧情雷不雷,这种直击年轻群体需求的设置,能引起剧烈反响不足为奇,更何况人家的营销手腕确实值得业界一学。
  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且不说这款游戏经常被一些业内人士测评为5分垃圾游戏,从宏观角度出发,纵向观察女性玩家及其游戏的起起伏伏,《恋与制作人》很可能最后只会证明一个问题:女性玩家很难撑起游戏的半边天。
  这不是直男癌,而是血淋淋的的残酷事实。
  女性游戏冲击市场的三次功败垂成:世间再无劲舞团
  游戏市场的“男尊女卑”是商业规律使然,这和马云的电商帝国由女性支撑其实是一个道理。
  因为游戏产业从一开始就是在男性思维的引导下催生,设计游戏的通常是男性,入坑买单的也大多数是男性,所遵循的不外乎是男性天生的野性与战斗欲望,而这点可能也恰恰最符合游戏的终极核心—竞技。由此,男性主宰游戏、女性把持电商,似乎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势,这种格局似乎有了动摇。起码女性向游戏在近十年时间内,确实出现了业内为之一振的爆款,试图撼动男性主宰的游戏“堡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劲舞团》、《跑跑卡丁车》以及《奇迹暖暖》。
  按照时间线来,《劲舞团》可谓是网游界的青春代表,自2005年正式公测以来,总注册玩家超过5.4亿,平均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劲舞团玩家。其当年盛况基本上可以和《热血传奇》、《魔兽世界》共同抗衡于网吧游戏,除此之外,最开始它还被称为撩妹天堂,因为游戏中70%的玩家都是女生,平均每一个男性角色每分钟能邂逅至少六个以上女性角色。
  《劲舞团》可以算是开了游戏行业女性玩家超越男性的一个先河,更关键的是,这样一款偏向针对女性设计的游戏能引起如此反响,着实是里程碑式的突变。随后《跑跑卡丁车》大热,延续了女性玩家参与游戏的高涨热情。不过直至《奇迹暖暖》,这中间的游戏大多不温不火,倒是橙光游戏趁机深耕女性向文字avg游戏,发展的还不错。
  总得来说,虽然《跑跑卡丁车》和《奇迹暖暖》也曾试图撼动男性主宰的游戏市场,但都未达到《劲舞团》的盛况,同样,也再也没有输出过杀马特非主流这种充满争议的现象级群体。
  女性玩家参与度提升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一个令人惋惜的现实是,虽然这三款产品给女性向游戏带来的市场热度,可能是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高峰,但它们对抗《英雄联盟》、《魔兽世界》这种男性热血游戏时的羸弱,只能说明游戏依然是男性称霸的天下。
  以时间最近的《奇迹暖暖》为例,这款纯面向女性的国产游戏,在名声大噪的时候,曾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改变女性游戏市场的一个突破口。然而若是将其视为冲击男性主宰地位的又一次尝试,《奇迹暖暖》无论从生命周期、玩家活跃度还是吸金量,都无法与之抗衡。
  如上图的百度指数显示,“暖暖”上线后的5个月是游戏的发展高峰,而到了今年,游戏热度已经没有任何重新回归的趋势,这中间仅仅不到两年时间。而大约同时期的《穿越火线》、《炉石传说》及《DOTA2》,现在还活跃在竞技场。
  从这个角度来讲,叠纸网络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了《恋与制作人》,无非也是看到“暖暖”日渐没落下的无奈之举,这反而说明女性向游戏的弱势—依靠换装搭配、精美页面和恋爱元素,很难长线运营。甚至说,《恋与制作人》能否复刻《奇迹暖暖》或是《劲舞团》当初的辉煌都是个问题,更何谈收割女性玩家的红利?
  现象级手游崛起带来的错觉:女性向游戏的机会来了
  近几年来,业内对女性玩家的商业价值似乎抱有极为乐观的看法,某些国民级游戏中女性玩家的相关数据,也经常被用来力证这一群体崛起背后的市场前景。
  比如,2016年国内涌现的热门游戏当中,《阴阳师》女性用户的占比约为46%,而《王者荣耀》女性玩家占比竟高达54.1%,超越男性用户。除此之外,当前其它强竞技类MOBA手游,也涌现出越来越多女性玩家的身影。而且据游戏调研机构
Newzoo 最新报告显示,在手游领域,游戏玩家的男女比例已经接近1:1。
  在女性玩家近十几年的增长率下,比例平衡可谓是游戏产业的一个质变,这也难怪三七互娱、恺英网络等第三梯队的游戏公司,开始慢慢把目光转向女性向游戏。只不过在它们寻求细分游戏市场的的时候,可曾想过为什么腾讯和网易两大巨头,从来没把女性向游戏当成重点来研发?
  原因可能是女性玩家的商业价值,或许并没有升级到值得巨头插手的地步。
  最近手游崛起被视为国内游戏产业重新争夺世界游戏行列的机遇,同样地,女性玩家在《王者荣耀》、《阴阳师》等手游的活跃度,也使得众多游戏开发者开始思考,女性用户群体是否也可以借助手游,改变男性主宰游戏市场的规则。
  这种推测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阴阳师》、《王者荣耀》是全民化手游,而非女性向游戏,甚至它们并没有摆脱男性思维引导的惯性。
  这个性质界定说明什么?两点,一是,两款产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赶上了手游爆发的时间节点,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女性用户群体增量的刺激,反过来,自然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王者荣耀》男女比例的升降是女性玩家崛起的例证。二则,全民化手游降低了诸多网民玩游戏的门槛,女性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数暴涨只不过是女性玩家增量的必然过程,而不是质的提升。
  甚至换句话来说,“小学生”的商业潜力,对于重度手游产品来讲,可能都要比女性玩家大。女玩家还是更爱逛淘宝,而不是充游戏币。
  而且不仅仅手游这块难以预料,其它类别的女性向游戏也是一言难尽。以橙光游戏为例,虽说平台用户数量已接近2800万、作者数量达123万,但公司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盈利,这点和游戏暴利截然相反。
  不可否认,女性在游戏领域觉醒是一种积极良性的进步,但这不代表现在时机已经来临。因此,游戏厂商如果把开发重点倾斜到女性玩家,还是要冒很大的风险。
  低智商、低难度、低操作,女性向游戏是不是非得走这条路?
  长期以来,游戏产业中女性玩家及文化的缺失,导致现在即使女性数量成倍增长,性别歧视还是很难消除。
  2014年臭名昭著的“玩家门”事件,就是负面爆发的一个典型,而且现在相较前几年,其实也没有太大改观。有项研究发现,观众对Twitch平台女主播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其身材和感情生活上,真正关心游戏的很少。
  女性游戏开发者或是女性玩家的遭遇,还属于可视范围内,但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业内趋势,或许亦可称之为变相的歧视或是偏见。
  以《恋与制作人》为例,这款游戏的缺陷和其优点一样显而易见。“玛丽苏”女主同时和四个男主暧昧不清,即使是女性玩家也很难代入这个有些“绿茶婊”的角色。而且除了抽卡牌增加羁绊,《恋与制作人》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可玩性,正像玩家所说的一样,“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恋与制作人》基本上集聚了女性向游戏发展多年来的核心要素:精致画面、少女心、简单上手。虽然这种游戏风格似乎已经成了女性玩家的标配,但这些要素反过来讲也可以表示为低智商、低难度、低操作,难道单纯针对女性开发的游戏只能是这种?女性玩家也只适合玩这种?
  又或者说,这是游戏厂商基于对这几年女性向游戏市场的分析,所形成的一种约定成俗?不过他们可能忘记了一点,女性玩家之所以偏向这类游戏,有一部分原因是她们无从可选,现阶段主流游戏只遵从男性逻辑,女性向游戏又只开发恋爱、换装类游戏。
  这可能导致了一种误区:女性玩家天生只适合休闲游戏。表现游戏市场上,就是现阶段游戏开发者也许并没有创造出充分发挥女性性格优势的游戏。而且很多时候,是不是游戏市场也过分夸大了男女差别在游戏中的作用?因为据现在很多大学的调研发现,男女心理特征相似度越来越高,包括冒险、压力和道德规范等。
  女性向游戏越来越受到关注固然是好事,可现阶段会不会脱离恋爱、换装这种相对单一的游戏局限,还很难说。毕竟背后的游戏厂商不像腾讯和网易财大气粗,可能难以承受试错成本。
  不过,女性向游戏对阿里来说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马老师曾经许诺绝不做游戏,但是最终还是耐不住寂寞,进入了这摊浑水,但是遗憾的是,腾讯和网易并没有给阿里太多机会。
  而如果通过收购叠纸网络这种游戏公司,以女性向游戏挑战腾讯和网易的游戏版主地位,则是很值得期待的。一则,双方在用户群体上颇为契合,可以最大化的发挥阿里的用户优势。二则,女性向游戏若是深度挖掘,多出现几个爆款,对腾讯和网易来说也是一种压力。甚至真的能够催生出女性向游戏的黄金时代,再现《劲舞团》的高度也未可知。
  抛开这种幻想,现在的游戏市场现状则是吃鸡游戏正火,《王者荣耀》的热度未退,《恋与制作人》这种女性向游戏,更像是一场营销撑起的“尝鲜”,一旦用户开始流失,可能会是昙花一现。
  游戏世界的未来可能会有一大部分是女性向游戏的天下,但现在,它还是属于直男的。
将此文分享给好友
相关阅读:
贪玩旗下战略产品《龙腾传世》手游(又名《贪玩传世》)..
都说现在玩游戏都是玩手游,PC玩家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
随着游戏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规模迅速扩..
《神秘海域·失落的遗产》的创意总监Escayg在推特..
《猎天使魔女》《尼尔:机械纪元》开发商白金工作室研发..
2018年已经到来,很多公司都在规划在新的一年里要实..
美国社交游戏公司Zynga近年来一直处于发展衰落的状..
出海发展游戏业务是很多游戏公司的选择,许多游戏大厂也..
游戏圈里一直有很多山寨换皮游戏存在,这些游戏看到有热..
“智慧的力量”2017腾讯棋牌年度盛典的中国围棋文化..《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皆成爆款,女性向手游市场的春天来临了吗
本文由发表于 10:06:59
扫描到手机,资讯随身看
随时随地手机浏览新闻更方便
版本: v1.3.3
大小: 5.45MB
在《恋与制作人》之后,国内游戏市场的女性玩家摆脱业内“隐性淘金地”的身份走向公众视野。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表示,微信小游戏的累计使用用户达到了3.1亿,且男女玩家五五分。如果将玩过微信小游戏的用户都定义为玩家的话,那么目前女性玩家至少有1.55亿。市场逐渐成熟,但符合市场需求的女性游戏产品并不多。《青蛙旅行》的出现恰逢其时,这实质上是一款极具日本“脱力系”的放置手游。为什么《恋与制作人》、《旅行青蛙》皆成爆款,女性向手游市场的春天来临了吗?《旅行青蛙》为什么成爆款?目前,《青蛙旅行》在官方尚未组织任何宣传活动的情况下,已经位于AppStore游戏免费榜第一位,超越了《荒野行动》与《王者荣耀》;在TapTap上下载量达到了110万,评分9.9分(满分10分);在B站游戏心中,关注度超过了网易的《边境之旅》。整个游戏的主要流程是进入庭院收割货币、然后在商店选择购物、回到屋子放置食物,青蛙出门旅行。这其中玩家的作用主要在于收割货币与放置食物,其他环节都无法进行直接的干预――对于习惯以自我主导为中心的玩家而言,这个游戏太过“脱力”。青蛙在家的时候,玩家无法干预它的居家活动,也无法决定它活动的时长,有玩家惆怅表示:“我的蛙已经在家看了一天书了,它也是死宅吧?”玩家唯一能做的是在屋子里放置食物,增加青蛙出门的可能。青蛙出门旅行的之后,玩家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干预青蛙旅行的路线,也无法进行交流,青蛙寄回来几张写真、写真里是否出现其他游戏角色(青蛙的旅行小伙伴)全看概率。更重要的是玩家无法决定青蛙出门的时长。青蛙出门旅行后,现实时间中青蛙会消失两三个小时至三四天,这期间玩家除了收割一下院子里的三叶草,能做的只有等待。玩家看着青蛙自己吃饭自己旅行自己走走停停,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事实上除了最开始为青蛙取了个名字证明了存在感,玩家进入游戏后基本丧失主控权,有网友称,青蛙在没有玩家的情况下,也能完成自给自足。但或许也是这样,《青蛙旅行》才会以一种“佛系”的姿态迅速走红。游戏削弱了玩家的作用,反过来想,玩家也不需要在这款游戏上花费太多时间与心思,这是《青蛙旅行》与其他手游截然不同的地方。《青蛙旅行》没有抢占玩家时间与资金的野心,或者说所有诱使玩家进行资金投入的设置都十分隐性,氪金能使青蛙旅行过程更华丽、带回更多特产,但不氪金青蛙依然会寄回照片与礼物,并不影响玩家游戏体验。青蛙如同平行世界一个冷淡疏离但又温柔的朋友,玩家是个有礼有节的观望者,彼此无负担,各自随缘。相较而言,同样手游爆款的《恋与制作人》氪金需求则像个无止尽的黑洞,玩家享受过初期“老公打电话”的福利后,游戏的对战模式开始产生氪金效应,进入后部分章节需要资金投入完成体力补充,提升等级数,与《阴阳师》类似的卡牌抽取模式更加促使玩家氪金完成SSR获取,“打电话”的福利建筑在“花钱养老公”的基础上。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在商业市场上十分奏效,《恋与制作人》上线首周单日iOS收入即超过30万人民币,月收入近3亿。但对于奔着谈恋爱取的女性玩家而言,总归有种“真心换绝情”的伤感,“养男人不如养青蛙”的口号从坊间诞生。小编推荐:休闲【音乐+轻竞技】/79MB既要有丰富的策略性还得有过人的节奏感!就是这么有高度又傲娇的魔性游戏!你敢来挑战吗?一只小青蛙背后的女性手游市场有多大?但《青蛙旅行》本身“氪不氪金一切随缘”的佛系属性,让其在女性手游市场成为一股清流,却并不意味着女性手游市场的消费意愿不足,相反,女性手游市场除了游戏产业本身产生的商业价值,还有同人文化的出输。《青蛙旅行》的游戏开发商Hit-Point此前也曾开发过同类治愈脱力系的游戏《猫咪后院》,同样是放置类手游,《猫咪后院》没有在中国引起如《青蛙旅行》一般的火热程度,却也是当时手游市场上的爆款作品。《猫咪后院》也是一款主打女性市场的手游,将“猫咪经济学”运用到了极致。游戏中猫咪温暖治愈的画风设计,庭院是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的猫咪之国,每只猫的性格属性与神态动作都不同,猫咪冷淡可爱但是怡然自得的“王样”神态满足了女性玩家“云撸猫”的梦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1900万的下载量,2017年4月Hit-Point联手电影公司推出了真人版电影《猫咪后院之家》在日本上映。女性游戏已逐渐成为一个风口,这一点游戏业内已经达成的共识。相对而言,女性玩家并不喜欢以战斗快感、战略成就等为主线的游戏,但女性玩家的付费意愿、娱乐需求并不低于男性玩家,出现如《青蛙旅行》、《恋与制作人》能满足女性情感需求、符合女性玩家审美的游戏,市场则迅速爆发。《青蛙旅游》承袭了前辈的画风,在感情投射上则更符合女性市场的需求。《青蛙旅行》的画风上小青蛙每次旅行都带着绿色的大毡帽,上面别着红色的小花,简笔画一样勾勒出来的蛙脸带着幼儿的萌态,而游戏中的旅行场景都是参照日本真实的旅游景点,比如日本爱知县的名古屋、兵库县有马温泉、京都府与之桥等,真实触动人心,再以温馨的童话风格绘画出来,小青蛙虽然时常不在家,却会在玩家忍耐力在极限的边缘寄回来一张旅行写真――这一切都让无法以氪金完成主控的女性玩家感受到了空巢老人的寂寞感,将一以贯之的情感投射化成了一种母爱。不少女性玩家以“我的崽崽”称呼青蛙,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带入的身份是“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分享青蛙寄回来的写真,并开启“妈妈努力赚钱给你买帐篷”“崽崽这么久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等老母亲式的碎碎念,成为了女性玩家游戏中的常态。而这种常态在微博、B站等社区性强大的媒体平台上形成了一种与《青蛙旅行》相关的同人文化,玩家为青蛙制作拟人形象,各路KOL进行母亲角色带入后进行青蛙漫画的二次创作,将青蛙与《恋与制作人》的四位男性角色联系,总裁李泽言成了青蛙的爸爸,戏称“呱呱旅行就用用你爸爸的黑卡”。这成为更多女性玩家投身这款放置手游的原因,玩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共情感,还有游戏背后的同人内容。《青蛙旅行》与《恋与制作人》的接连火爆也让手游行业见识到了女性手游市场的潜力。据极光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恋与制作人》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了711.13万,上线一个月以来,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了400万,用户群中超过94.2%为女性玩家,24岁以下的占比达73.7%。这部分受众或许与《青蛙旅行》高度重合。根据互联网咨询公司极光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王者荣耀》中的女性玩家规模多达1.08亿,占比已经超过男性玩家高达54%。《青蛙旅行》的火爆是一个窗口,它将游戏市场的女性比例具象化的表现出来了,现在的游戏市场,得女性游戏市场者,得天下。===什么类型游戏你喜欢 记得告诉小编=====南希 QQ群:==每日箴言:遇到你的时候,连石头上都会开出花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飞鹏网
飞鹏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fpwapgame
微信粉丝群:
扫码关注飞鹏网微信公众号,畅享最新手游礼包,游戏圈每日热辣资讯,以及各类微信老司机专属福利,这就加入进来吧!
汇聚好游戏,分享新礼包。熊猫玩家为玩家带来更多精品手机游戏。
相关游戏推荐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飞鹏网
专区版权所有.
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公司:武汉游戏群科技有限公司
飞鹏公众号:fpwapgame
关注微信领取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爆款打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