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到宁城汐子镇有哪些玩的地方

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汐子村老哈河畔绽放文明花
字体:[][][]
&&& 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汐子村位于宁城县汐子镇区所在地,老哈河南岸。全村总面积1.3万亩,全村有9个村民组、505户、2205口人,现有耕地5300亩,林地980亩。近年来,汐子村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针对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不孝敬老人、薄养厚葬等不正之风,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广大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乡风文明。
  一、党员干部引领 喜事丧事简办
  发挥党员干部标杆引领作用。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制定措施,出台办法,狠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正之风。成立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组长、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和红白喜事理事会。党员干部带头,敢抓敢管,对各种不良风气,敢于说服、敢于劝阻、敢于叫停,引领越来越多的人同陈规陋习做斗争。
  提倡喜事、丧事简办。通过举行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方式,同时杜绝孩子满月、百岁、周岁、盖房、上学等庆祝仪式,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良好风尚。丧事不准聘请十王会、不准扎纸草、不准二次装棺,丧事过后不准在“五七”和三个周年搞大型祭奠活动。3组村民、老党员王国清,其父亲在世时,全家人对老人十分孝敬,老人生活得开心幸福,老人85岁去世,从葬礼到几个祭日一切从简,近亲属只简单举行了纪念仪式,王国清问心无愧地说,“我们做子女的尽到孝心,报答了生育和养育之恩,父亲生前幸福,走得坦然。”
  二、强化配套设施 推行厚养薄葬
  大力提倡和引导村民对老人厚养薄葬,村“两委”班子筹资建设高标准养老院和公益性公墓,让老人安享晚年,推进文明丧葬。
  建高标准养老院,解决“老有所养”问题。汐子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219人,村筹资1400万元,建设占地8亩,建筑面积10379平方米,设有300张床位的赤峰市首家村级社会化养老院,去年年底投入使用。养老院采取社会化经营,满足不同村民养老需要,根据入住者的身体状况,采取自理型、借助型、介护型等多种类型的护理标准,老人生病镇卫生院医生3分钟之内到位救治,现已入住镇内外老人42人,入住人员满意率100%。
  建公益性公墓,解决土葬、乱埋乱葬问题。2007年,汐子村投资60万元,建设占地10亩的公益性公墓1处。公墓内设祭祀园,分普通墓穴、标准墓穴和单元式墓穴3种规格模式,全村坟墓全部迁入公墓,从源头上杜绝土葬、骨灰装棺二次土葬及乱埋乱葬行为,节约土地200亩,达到了保护环境、防止火灾、为村民节省丧葬费用的目的。我们大力提倡文明祭祀,现在,村民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以及清扫墓碑、诵读祭文等健康的方式祭祀故人。
  三、培树道德典型 倡导文明新风
  为“十大寿星”祝寿。自2005年开始,汐子村每年都在村内最长寿的数位老人中评选出家庭最和睦、身体健康的10位寿星老人,在其生日当天,由村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亲自登门向其贺寿并进行奖励。
  表奖“十大好儿媳”。在每年一度的村民表奖会上,对由村民代表大会评选出10名最孝敬公婆的好儿媳进行奖励。村2010年度“十大好儿媳”徐淑英,孝敬疯婆婆30多年,无怨无悔,她的事迹被村民广为传颂,先后被评为宁城县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自治区级孝老爱亲文明户。
  开展“十星级文明小康户”、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以户为单位建立档案,记录家庭社会活动情况和每次评比结果,对评选出的“十星级小康家庭”及道德模范给予物资奖励和政策扶持,在全村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努力向上的社会氛围。退伍军人、老党员崔振山今年在四川雅安地震期间捐款1000元,显示了一位共产党员人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
  推进道德讲堂建设。汐子村通过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利用村民身边的事例开展道德宣讲,受教育人数达到1500人(次),全村形成了以学习先进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的风气。
  丰富文化夜市内容。村筹资新建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配备了室外健身器材,将原来在村集贸市场举办的文化夜市迁到文化广场,由每周六晚改为每晚都举行活动,新组建了舞蹈队、扩大了秧歌队,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四、健全长效机制 建设美丽乡村
  村两委班子在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工作中坚持常抓不懈,逐年丰富完善,在工作中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迈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去年编制完成了《宁城县汐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2012年—2020年),今年完成村组道路硬化1.6万米,成立日常环境卫生保洁队,扩建集中供热站,完善排污管网,彻底改变了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棚圈乱建等脏乱差现象。
  实行工作例会制。村移风易俗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移风易俗工作例会,至少每半年听取一次红白喜事理事会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制定、修改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汐子村先后制定了《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工作管理办法》、《寿星老人评比奖励办法》、《孝老爱亲模范评比奖励办法》、《“十星级文明小康户”评选工作方案》、《道德模范评选方案》等制度,以制度规范广大村民的日常行为,以制度引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全村近年来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未出现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采取设立举报箱、召开评议会等措施,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随时处理。
  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抓精神文明创建,取得了一定成效:减轻了群众负担,促进了乡风文明,发展了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2012年,汐子村被评为赤峰市文明村,自治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党总支被确定为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2013年汐子村被评为自治区文明村镇。(宁城县文明办)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张柏林 梁海燕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宁城县:“文化夜市”点亮汐子乡村生活
  这几天,每逢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宁城县汐子镇汐子村的村民吃过晚饭后,络绎不绝地来到了村委会前的&文化夜市&,伴着悠扬欢快的旋律,轻盈地舞动扇子、扭动腰肢,精彩的表演引得前来观看的群众连声叫好。  &我们正在编排的是前不久镇司法所组织排练的普法广场舞,大伙下了决心好好练,准备在全镇人民面前&火一把&。&汐子村&炫舞&女子排舞队队长郭雅清介绍,这支由她组建的舞蹈队从最初的五六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五十人,排舞是她们的&拿手好戏&,她们的表演在历届镇文化节上均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汐子村群众文化基础深厚、文艺氛围浓厚,近年来一大批文艺爱好者纷纷利用农闲、夜晚等时间聚集在一起,练练嗓、扭扭腰,切磋技艺、互相点评。2014年,汐子镇投资40余万元在汐子村建立了全县首个高标准村级文化舞台&汐子小舞台&,汐子村党总支抓住机会,投入近万元购入了音响设备和其他器材,举办了&文化夜市&,为村民开展文艺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现如今每到傍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汐子村小舞台的广场上,跳排舞、唱越剧、打腰鼓、流行歌曲&&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轮番上阵,村民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文化夜市&正成为汐子村群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大家白天忙着干事、创业,晚上则需要一些健康向上、富有感染力的文化活动来放松放松。我们要把这批文艺骨干聚集在一起,由政府搭台、让百姓唱戏。&汐子镇党委书记李宗萌介绍,&今年镇里将加大对村文化场所的投入力度,添置一批更新更好的文艺器材,建设一批有汐子地域特色、迎合群众需求的&农民文化俱乐部&,力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农村文艺作品,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字体: 】
Copyright 2008 www.chife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 & 政府网站标识码:
主办:赤峰市人民政府 承办: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建设管理:赤峰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宁城县汐子工业园
【字体: 】
Copyright 2008 www.chife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 蒙ICP备 & 政府网站标识码:
主办:赤峰市人民政府 承办: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建设管理:赤峰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Processed in 0.062426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汐子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