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设置独显玩游戏,玩游戏,应该装哪一个更好一点,利弊是什么?

#每日一TED#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更正确 | MOOC学院
#每日一TED#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更正确
迷茫是因为才华配不上梦想,与同路人坚持到底~
跑步的那些酷事儿
1/1作为开贴第一篇,总是犹豫,反复想不敢写,人总是这样,其实开始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始就是一种成功。也就如同视频中所讲的跑步,无论你是想锻炼还是减重,犹豫于当天的天气,担心小腿变粗或者有氧运动时间不够,就在拖延与纠结中浪费,其实当迈开第一步后,跑步并没有那么难。每个人从跑步中获取的不同。跑步是种快乐。原谅今天的仓促,即使时间再晚,我也想将此作为第一篇。其他的感受另行分享。加油。总算赶在了零点前。
跑步的那些酷事儿 (接上篇)1/1
在学新的一篇前,说好的,补上前一天的其他感受。
先说下不适应。
对于一个因个人原因长期未接触外语的人来说,一时看TED,我一开始对看中文翻译还是英文字幕有些纠结,看外国大片和新闻报道时已经习惯了边看画面边听翻译,所以在ted中看到外国人的口型,对应着陌生的英文,总感觉音画不同。第一天就直面自己的短处,需要慢慢适应,重新开始学习。
再说下内容。
马拉松,说起来让人惭愧,现在每天伏于桌子前对着电脑,偶尔的活动都觉得是对自己枯燥生活的调剂,小小的锻炼就已经成就感满满。记得那天看到朋友圈一个许久未见面的朋友发了一张参加马拉松跑步到达终点的照片,那个曾经的小胖子还是小胖子,但是他这次意外举动让我觉得是那么高大,也突然意识到,原来在意识中的高大上的马拉松没有那么难,迈开步伐,你也就出发了。
视频中有三点我印象深刻,一是比赛中的获得。每个人参加比赛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是志在必得,有的是重在参与,就如同故事中的帮助他人的例子,目标的实现是有冲突的,明白自己想要的,实现了就是成功,不一定是冠军;二是选对优势。人类生理条件羸弱,却成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智慧功不可没,讲述者博尔特跑不过松鼠的比较让人印像深刻。其实男女竞技、老少比拼,看上去存在差距,但各有擅长,有时候你的选择会在比赛未开始前使胜负已定。三是别再犹豫。什么不会、不适合,那只是你不想的借口,如果真的想去做一件事,你会排除万难,运动也是如此,就像前面所说的跑步,坐在家中反复研究穿着、路线、时间等等,比不过你马上出门踏出的一步。再好的计划也比不过出发的一刹。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请问我归属何处 2/2抛开国家政治这类话题我们不去讨论,看完视频,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词是“标签”。不得不说,现在有着太多的定义与标签,**党、**星人等等,作为已告别年轻一代的人,常常被突然冒出的新词弄得莫名其妙。标签,无外乎一是主动寻找标签,
人存于世,有时缺乏安全感,才会寻找同类以及共同点,而也正是内心不够强大才害怕孤单。二是无形中“被归类”了,你在哪个地域,你应该如何,你属于哪个群体,必须要做什么,这是个追求个性的年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为何非要同他人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拿到标签,去深入了解这个人。
“所有的经历都是地域性的,所有的身份也是经历”“这些地方塑造了我的经历”“你可以拿走我的护照,但不能拿走我的经历”这几句话从讲述者的口中说出来,是那么有力。是一生的经历塑造了你这个人,所有去过的地方、经历的事情,都对你人生的轨迹产生作用,最终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你画出的这条曲曲折折的生命线是属于你独一无二的。 “在多雪的美国北部有着南方的习惯”我喜欢这句话,不是要刻意追求不同,在我们这里,南北文化差异常被拿来戏谑,什么甜咸之争,什么暖气包邮,听了太多茶余饭后的比较,深入的想这个问题,文化差异是值得骄傲的,纷繁多彩的文化才构成了精彩的世界,但是安土重迁的传统仍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你拿出户口簿,上面写着你的出生地、祖籍、户籍所在地、现住址、暂住地……这些固定了你的地域,人们习惯了拿此作为标签,反思下自己,上述地址都是一处的我似乎有些可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那么诱人。 要赶在12点前发完,关于看视频时突想起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以及“重新定义”的感慨就不再发了。 今天的评论有些离题,都是想哪说哪。另外,我发现平和的语调更加有说服力,特别是女人,沉着冷静智慧更让人着迷。
内向性格的力量 3/3落点在力量。无论何种性格都有它原本的力量,它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和待人处世的态度。我无法界定自己属于哪种,或者像讲述者所说的中间类,被认定外向,却经常被评价为“独”,喜欢一个人独自做事,有时是独自外出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景,有时独自待在一个小房间中,上网看书,这就是整个世界。常有人问,不闷吗?不闷,我面对自己,深刻分析自己,有事情充实着我的每一秒,那就是我想要的了,对于我而言,这与他们找一个伴,看场电影,喝顿大酒,是一样的体验。曾看过一个观点,如何区分内向还是外向,看他获取精力的方式,外向的人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汲取精力,活动能让他精神百倍,而内向的人在与他人互动中是消耗精力,只有通过独处才能再次恢复。内向的人不是不愿意交流,只是会选择性的交流,选择对象、选择内容、选择自己舒适的方式,比如安安静静的坐着说些深刻的感受,如比说开卷有益,阅读真的是交流思考的好方式,能够用他人的观点去看这个世界。当然,活泼开朗的表象,不等于外向。但是现代人往往把内向外向与悲观乐观相联系,内向的独处不是孤僻、想不开,也不是清高、碰不得,内向的人喜欢同自己交流,也就是视频中所说的深入思考,我想称之为一种独自完成事情的任性。她提到了现在许多办公室逐步更改为头脑风暴的咖啡沙发,而决策者更需要一个足够大而独立的房间来冷静思考。我脑补了一下画面,能否用围城来形容,各有利弊,各自仰望。我喜欢安静的环境,希望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及周围人的绝对信任。以视频中的观点反观我周边曾经接触的人们,成功而具魅力的决策者真的多数都是沉稳而寡言的人,他们天生能够赢得人们信任。现代社会,无论企业还是单位,必须承认,集权更利于效率,而执行的内容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我窃自认为,决策者必须具备高一等深一层的思想,有绝对的高度才能符合指挥的地位。视频中说,现代人,对于行动和思考,偏重于行动。这确实是个现实的世界,更注重结果,有时不在乎过程与方法,我们不能赞扬什么或者批判什么,人活一世,各有所求,追求大彻大悟的缥缈思想,对于解决个人温饱或者大城市的几平米小房,看起来是那么的风马牛不相及。
不过,独处确实有它的独特的、不能取代的意义。最后,再次分享讲述者的三点忠告:第一,停止对经常要团队协作的执迷与疯狂。第二,去野外,打开思维。第三,好好看看你的行李箱,并找机会向他人介绍展示。
如何在6个月内学会一门外语 4/4关键语句是 “可明白输入学习”视频中提到的要将此作为一项工具沟通,而且是常用的工具,我们要主动营造使用该工具的环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被逼到份儿上,你就什么都会了”,也是视频中说到的这件事对你的意义和价值,决定了你投入的精力与专注。所以,要明确自己学习语言的目的,然后给自己制造这种没有退路的绝境,只有突破自己这一条路可走。就如同我们这次打卡的ted,答应了学习评论打卡的承诺,就必须每天留出时间,因为你在网上贴出了帖子,信誓旦旦的报名承诺会每天报到。学习英文也是如此,视频中所说的five principles and seven actions,其中一点就是多听,不管是否听懂,在这种环境中实现brain soaking,并且要充分好奇、放松心情,不过度施压,英文才会不被大脑拒绝。再就是“语言家长”的作用,要充分给予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当然积累词汇量是必不可少的。最受触动的一句话是,上学时英文成绩很好吧。惭愧的说,我也曾经是这样一个人,英语课从小就学得毫不费力,反观今天的大脑空空,突然觉得花了生命中那么多宝贵时间去得到的被自己无知的抛弃了。今天的这个视频让我静下来,重新找寻当初愿意学习英语的那些回忆。那时我们还没有电子词典,都是那种特沉特厚的英汉牛津,遇到生词都会查询学习,相比起大部分吐槽英语的人来说,我上学时的英文成绩从没有拖后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学学了无关的专业,然后开始了一份更无关的工作。呃,重点不在这,思路再飘回到初高中学校学习时期,每天晨读、练听力、阅读,勤记勤学,没有捷径。我突然意识到朋友推荐我参加这个活动的另一个意义。^_^
长大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5/5
今天的话题,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长了想变成什么。 长大要做科学家这个梗曾被7080年代的人在每每回顾时拿来说笑。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小学时曾单纯的因为不想写作业,就放出豪言,长大了要当教育部部长,然后改革教育制度。想想那时的自己,我不想用可怕和可笑来形容,我想用可爱。 回到视频内容 视频中提到的多相潜能者,不是对每一种事物是三分钟热度,而是他们本身具备多项潜能,能够快速学习适应,能够将各个学科融会贯通,这是专一研究人员不具备的特质。因此,不要过早的自我定义,你有着很多的潜能,不能因为某项不坚持就顾影自怜,更不能自暴自弃。 世间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路上,有太多的自己,有时,我们也不确定哪个是真实的,哪个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在不断否定排除后,我们才会慢慢接近想要寻找的真实,而真实有时是可憎的,有时是惊喜的。 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是两个概念,但我们可以将其变为一个。 我们要了解自己,如果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就努力成为专才,如果还未发现,那就尝试走出舒适区,看看你的潜力究竟在哪。勇于尝试,努力坚持,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独到之处,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一下,坚持努力或者坚持寻找。
然而,我有那么一点点在意的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因以自己是多相潜能者为借口,逃避本应付出时间的坚持。
最后,写下视频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追求自己想要的,时间不会浪费。
能让你多出10年寿命的游戏 6/6此次视频中我所收获的除了乐观积极的对待日常生活之外,感受强烈的是引人入胜的方法,从标题的拟定到结构的设置都是引发你的好奇心,语速并不快但是引人入胜,让人一步步跟随讲述者的节奏,提出疑问,一项项慢慢解答,通过互动,共同推演答案,而其中欢笑与悲伤相间,唏嘘之余又有点发人深省,这样的演讲无疑是成功的。我似乎能够体会讲述者受伤后精神恢复的经历,我也有过,那段时间很难熬,也会有活着无望的感受。不说过去。说一下她所说的游戏,游戏真的有寄托自己的魔力,现实与虚拟间的相互逃脱。但不管怎么样,人基本是表里如一的,不管是游戏里的释放还是现实中的约束,每一项都是本性,只不过是放大还是缩小而已。这段偏题。临终中遗言的那五句话是让人动容的,每一句都让人反思,讲述者用的五种方法,是对自己的细微心理暗示,鼓励也好,积累也好,都是让我们自信乐观对待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好好把握仅有时间,去做想做的事,去成为想成为的人,别因为小的挫折就停止追求,别因为现实的残酷而忘记了自己原本梦想的美好。我会试着重拾梦想,充满希望,哪怕接下来的人生路上孤身一人,不对,追求梦想的路上,会有着千千万万人同行。
岁光阴不再来 7/7我很有幸,还在这个成年期具有决定的十年的尾巴上。当你意识到这个时间的时候,那种紧迫感有时压的人无法喘息。视频中说,“想要获得很大的成就,你需要一个计划和很少的时间”,因为一旦时间被拉长,你的紧迫感和雄心都会被消磨怠尽,反而往往不会成功。 现在往往人们都说,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有机会让你犯错,但是视频中所说的,你以为30岁是一个新的开始,其他并不是,面对时间飞速流逝而去,我开始感到慌张,也开始反思,在我的20岁到30岁之间,我都在做什么,在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喜欢一个不值得喜欢的人,浪费本该积累资本的时间,我有时也会想,假如20岁的我没有那么选择,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假如那时我挽留了,假如那时我坚持了,假如那时我没有回头,假如,没有假如。《夏洛特烦恼》的热映也是这样一个故事,时间倒回,面对已知的机遇和相反的选择,你本坚持的路还会令你后悔吗?昨天看过的ted也是这样,人们的临终遗言很多都是遗憾,如果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回到标题,光阴不再来,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怎样对待你生命中的每一寸光阴,让它流走的有价值。正像视频中说的,最重要的时间要做对的事,讲述者提出了三点,一是获得身份资本,二是不要坐井观天,三是选择你的家人。我想我始终迈不出这一步,原因也在此,没有积累相应的身份资本,也一直困在自己的圈子之中。我庆幸自己还在这十年的尾巴上,我庆幸周围还有着许多激励我继续追求的朋友们,正像一同看着ted的大家,十年时间已经不多,要给自己的挣扎一个交代。那个抢椅子的比喻很是恰当,在这里摘抄一下。20岁谈恋爱像玩抢椅子的游戏,每个人都东奔西跑的玩乐,但是在30岁左右时音乐停止了,每个人都开始坐下,我不想只有我站着,所以有时候我想我嫁给我的丈夫,是因为他是我30岁时离我最近的椅子。Dating in my 20s was like musical chair.Everybody was running around and having fun,but then sometime around 30,it was like the music turned off,and everybody started sitting down,I don’t want to be the only one left standing up,so sometimes I think I married my husband,because he was the closest chair to me at 30. 最后回顾下讲述人送给大家的话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所以认清你的成年期,获得一些身份资本,利用你不那么直接的关系,选择你的家人,不要被你不知道的或是没有做过的事所限制,生活的决定权在你。
世界上"世界最丑女人"的TED演讲,看完你还会觉得她丑吗? 8/8似乎曾在微信新闻上看到过她的照片,题目已经记不得了,但是她的样子,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印象深刻。内心是多么强大,才能直面这么多的非议与眼光,常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中。看似有些无奈,却是你自己的主动妥协。人本可以坚持自我,那些不得不的理由就是你自我逃脱的借口。有时,没有希望才会孤注一掷,事情没有发生前,畏首畏尾,而后果产生后,更能坦然面对一切,人总是这样矛盾。也许,正是讲述者心无旁骛的专注,才激励自己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是谁定义了你?是个让人反思的问题,我想变成的人往往与现在的自己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每每想到都会有些绝望,当看到这一切时,打不起半点精神,也想过,就这样了此残生,但是依旧挣扎,要挣扎,不是吗,如同韩寒说的,人如同猫,在世界这面墙上乱抓,在没有留下爪印前不甘心就此消失。我也不甘心。人生的意义?活着对于世界、社会、家庭、自己有着怎样的意义?如果我说有时会想这些问题是不是有些夸张?我不崇高,也不思想,但是对于个体,我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记得奇葩说有一期,有这么一句话,大体意思是,我觉得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看的电影我没看,我就觉得值得活着,一个简单的理由可以支撑起一个人,那便成为了信念。不是委屈后的偏执,就是始终如一的信念。回到视频,You are the one that decides what defines you.I used their negativity to light my fire to keep going.那些不能杀死你的都会使你变得更强,专注于自己,别受外物影响,你是你生活的主角,要怎样过好一生,由你自己掌控,快乐可以选择,道路可以选择,你想好了没有? Ps:这期ted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回忆,虽然我把那段话写完后都已删除,但我相信在某个角落,那个重要的人在看着这一切,同喜,同悲,同在。
一定要睡一个好觉,有一个重要原因 9/9关于睡觉,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记得初中时,睡觉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奇妙的体验,再确切点,其实是做梦,那时的梦是彩色的,当身体虽然在休息,但思维却编织出奇妙的画面,我的梦都很奇特,有惊险的黑暗冒险、有追逐的战争场面、有奇幻的魔法世界,每每不愿醒来。而后,繁忙紧张的学习似乎让睡觉纯粹变成了休息,而高中时的一些事情无形中影响到了我和我的梦。再然后,我的梦随着思想的禁锢与认知的狭隘慢慢开始变得世俗和现实,睡觉有时成为逃避残酷现实的一种方法,就像狗血的电视剧中,睡一觉吧,睡一觉明天就好了,明天就不一样了,醒来就当成一场梦了……诸如此类。小时候怕黑,曾经睡觉时必须开着灯,要不然睡不着,长大后怕亮,有亮光总觉得休息不好,不明白,为什么人年龄大了就会出现觉少的情况,原来能睡一个对时的我,现在每天到点就醒,现代社会很多人养成了晚睡的习惯,睡觉有时成了每天的一项任务,而不是需求。但是睡觉在每个人心里还是那么重要,一间房可以什么家具都没有,除了一张床。 我突然忘记了今天的ted是一个严谨的科学观点。那重回轨道。讲述者用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大家,大脑没有淋巴系统,清理废物有着独特的方式,人们在睡觉时,大脑细胞会缩小,CSF会在大脑细胞中流走,通过血管壁交换营养及废物,这种清理废物的活动在睡觉时进行的频繁高效,这也大脑休息更新的重要方式。 最后一句。睡觉很重要。我更喜欢放下一切、奔向被窝的感觉,所以提高效率,早点完成各项任务,然后让大脑去另一个世界,彻底的放松,不留遗憾的告别这一天。
怎样说话,人们才会听?10/10在群里看到讨论鸡汤太多,于是,我今天也选择了一个方法论。现代世界很嘈杂,太多人成口舌之快,比如那么多的键盘党,其实我们对于ted的评论也是对自己感受的一种抒发,而那么多声音,只有很少我们才能够看到记住,可能就是就所谓的意见领袖,观点独特、语言精炼、深入人心。等等,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言语,是说出来的话语。我发现自己总是跑题,思路乱飞。又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人畜无害的性格让自己多半处于这种倾听的角色。而我又是标准的女人式安慰,不会理性的帮助分析,只是一味的情绪化认同,最容易在感情上得到诉说者的认可,这就是一个女人通常能给予的安慰,也是一个女人通常需要的安慰,可能大多数男人对此并不理解。回到今天的ted,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听不进去?讲述者说到了说话的七宗罪:流言、评判、消极、抱怨、借口、浮夸、固执己见,每一种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述,拿这个标准反思自己,我是有罪的,我很固执,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并且我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光,每天都在抱怨,看着周围的一切都不对,对待每一个人都刻薄,朋友的陪伴是宽容的,但是没有人能无休止的忍受这一切,而身陷其中的我并没有察觉,反而对于朋友的不理解感到失望。现在已经度过艰难时期的自己看到曾经像我一样无法释怀的人每天感伤忧愁,消极悲观抱怨厌世,才发现当时的自己多么令人生厌。视频中,讲述者提倡的hail,Honesty,autheticity,integrity,love.不仅是丰富说话,让别人听得进去,更是塑造自己完善的性格。而音域、音色、韵律、语速、沉默、音调、音量,恰当的运用这些,可以让你在不同的场合发挥语言的作用,使你的说话更有力量。听过一个观点,“坚持不做那种一无所能,就只会明辨是非的人”,人们喜欢站在所谓的各类制高点,进行评论和批判,言语是把刀,切勿害人害己。细下想来,不管你有着七宗罪里的那几种,你平时的说话存在的问题反映着自己的性格与思想存在不足,所以看完这个ted后,尝试有所改变吧。
个毁灭梦想的办法 11/11 听过一个段子,大体意思是,现在的网上,所有愤怒都是没钱,所有励志都是挣钱,所有的幸福都是有钱,我也曾受过类似励志文章的蛊惑,幻想买彩票一夜暴富后的生活,要有几间房,每间房里都放置什么,每天的生活安排是如何,相信每个小女生都幻想过自己的富足生活,还伴随着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情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梦想都是美好的,我希望在这个残酷的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依然能够保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单纯而美好的向往,一步步接近,没有任何顾虑,每一步都坚定踏实。回到视频,讲述者所说的五点是极其需要注意的。1.相信一夜成名
2.相信别人有你需要的答案
3. 在一时的进步前止步
4.相信错误永远是别人的
5.相信只有梦想本身重要的讲述者说,相信这五点,那会摧毁你的梦想。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年的积累,你只看到成功者表面的风光,却不知暗地里多少汗水与泪水,每个人成长都有各自的烦恼与困难,有时你无法让别人理解,别人更无法帮你克服困难,所有经历都是成长的必需,虽然我同意过程的重要,但是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结果更重要,只有成功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过程,而那些过程无论如何都是美好。不得不承认,我有时真的会相信,相信一切没那么难,相信自己是没问题的,相信这样就可以了。你对梦想有多渴望,动力就会有多大。讲述者说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那是你的梦想,你想实现它,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是,自己的目标,只有靠自己去努力。想想自己,有时候自己就是一个空想家,所有的事情都停留在梦想与计划中,往往没有付诸行动,毁灭梦想的办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仅仅梦想。mooc.guokr.com/talk/242/
只需专注10分钟 12/12坚持住,有点小困。这个季节还有蚊子。这个时间点刷新后第一篇,介绍的是冥想的作用。记得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冥想极其盛行,在那些人的嘴里,冥想是非常难非常高级的事情。我们外行人想来,也无非是,“想像你现在正躺在沙滩上,阳光普照,海风拂面,听到海浪的声音了吗,来,一起,呼~吸~呼~吸~”这个画面是不是有些感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太快,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常常没办法慢下脚步,抬头看看路,或者回头看看脚步,自己身在哪,要往何处,一切都是那么匆忙,就是这个社会,单纯的东西越来越少,每做一件事,说一句话,往往要考虑它的连锁反应,焦虑,无时无刻的焦虑,焦虑着即将面对的每件事,焦虑身边的那个人,甚至是焦虑明天的早餐。像讲述者一样,每天拿出十分钟的时间,什么也不想,静静坐着。不是对单一焦虑的突出,也不是彻底的放松,如同讲述者所讲,冥想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一种专注的放松,能够让你退后一步去审视自己,拉开距离,置身事外。我试图去体验这样一种感受,对于现在困顿的大脑,做到什么也不想很容易,大脑空空的,人也呆呆的,我只是这样盯着电脑屏幕,突然一个想法闯进来,“难道我就这样盯着屏幕?”接着又一个想法闯进来,“一点都没用,这样盯十分钟能盯出什么来,时间都这样浪费了。”我能想像海林云海,能想像空无一物,但我做不到那种隔一段距离看自己的状态,早已习惯了每件事的出发点都在自己,不是这是什么,而是我要什么。并且我有时会纠结,我应该如何,我喜欢如何,两者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对的吗?也如同我这个人,一直徘徊在理性与感性,外向与内向之间,像平静水面上的纸船,一丝刚就会让我游走于两个立场间,我不是不坚定,好吧,我承认,这就是不坚定。像两个自己,一时间自己没有拉住自己,一同跌入深渊。再回来说冥想,想起哪看来的一句话,空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而是用空这种存在来填满自己。讲述者说,我们改变不了每一件事,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感受的方式。我不愿将其理解为改变不了的就去适应,而是一种将万物看破了,揉碎了,重新组合,来迎合我们,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一会,我去捉那只蚊子,要不,晚上没法睡觉了。一只蚊子尚此,更何况上那以多世事烦恼?
尝试做新事情30天 13/13今天的这个ted只有4分钟,想想朋友们都在看长于半小时间的演讲,自己有些惭愧。言归正传。30天,恰好是人养成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时间,尝试新事情,本就是对自己的突破,而继续的坚持,才是习惯的养成。先说,突破。我们常常陷于自己的幻想之中,等我有时间了,我要怎样,等我有钱了,我要怎样,于是那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从来都只是幻想,连计划都算不上。我们也往往习惯于自己熟悉的环境,喜欢做自己习惯的熟悉的事情,不敢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哪怕只是换个餐厅,吃个新菜。这是否缘于对不确定的恐惧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呢?如同前些天的ted,告诉我们要走出舒适区,才能发现自己的多相潜能,才能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自己更喜欢什么,尝试才是出口,每天一成不变的重复同样的事情,人生不是三万天,而只是一天的重复。大胆地走出去,尝试自己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会具有原来没有过的力量。 再说,坚持。我们伟大领袖都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坚持这两个字,做起来没那么容易。10000小时理论常常被拿来激励别人,无非也是坚持的力量。和朋友聊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常常用“还能坚持”来宽慰朋友也激励自己,信仰也罢,执念也罢,坚持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一种不愿妥协于世俗无奈,或者甘于惰性沉沦的挣扎。坚持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你有坚持过吗?我希望这次的打卡活动,能让自己有所改变,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对吗?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有问题了,每天繁忙的工作,无聊的应酬,无意义的对话,波澜不惊般的消耗着我的生命,要如何坚持下去,能不能改变些什么呢?尝试新鲜的事,尝试一个新的改变,尝试从明天开始。 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是否还记得那句“坚持到底”?
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14/14今天的话题肯定不少人都有着同样的困惑,工作与生活似乎一直是矛盾的,特别是从事我这样工作的人,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就像讲述者所说的那种,正是不能与家人相处的那种工作方式。工作性质决定了你必须要让渡出自己的权利,但并不是全部。我曾进入一个怪圈,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空间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只有工作,越是封闭就越不愿意接触外界,就这样浑然不觉的消耗着自己,生命的意义,工作的意义,一直在我脑中纠缠,挣扎,如何挣扎,也许我现在仍在这个圈里。很羡慕那些工作顺心,也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的人,没有勇气踏出那一步,所以,只能默默承受,看你怎么看待这份工作了,是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吗,是一辈子的兴趣爱好所在吗,是谋生的手段,是炫耀的资本,还是活在这世上的一个证明?人人都向往财富自由,有了时间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但在大多数人都无法实现的时候,要怎样去平衡工作与生活呢?讲述者说了四点建议:一是认清自己的处境;二是面对现实;三是明白以何种时间单位衡量;四是平衡的方法。里面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如果你不规划自己的生活,别人就会为你规划,而往往你又不认同。生活终究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在意,吝惜自己的时间,用在值得的事上,你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若说只能信自己有些太冷酷,但确实,没人帮得了你,只有依靠自己。
智商是成功的关键?错了,毅力才是 15/15看标题,这是我坚持的第15天,这是否也是一种毅力?Ted很短,首先学会的一个单词:grit说一下直观感受,其实讲述者平铺直述的内容,加上个别研究数据,和并没有深入人心的事例,其实这个ted更像是一种聊天时的简单的发表观点,没有对他人强烈的诉说感,没有让人深入挖掘的故事性,但是,讲述者东方人面孔加之这口流利的英文,发音标准、声音动听、语气坚定、铿锵有力,能让人听进去。这是否就是我前几天看的那个ted怎样说话人们才会听的鲜活的例子?回到内容,毅力这个点和昨天的话题有些相似,坚持一件事其实并不难,你首先要有成功的欲望,明白做事必须坚持,不留任何余地,让这种动力督促着你。坚持一开始靠毅力,当形成习惯后,也就并不难了。喜欢也是一种方法,我曾问一个朋友,你是怎么坚持读书的?她只回了我一句话,“吃货永远也不用坚持吃东西”,因为喜欢,根本不需要督促,这已经是内心的一种本能,喜欢,所以愿意去做,无条件,且无怨无悔。你清楚自己想要的吗?或者你现在还在路上,并不知道目的地在哪。但是只要你内心坚定,继续坚持走下去,终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地也好,沿途风景也好,总有什么会填满你的内心。毅力是可以学习的,学习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正像这次的打卡,还有其他我所坚持的,我相信一定会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会是好的影响。
不要公开宣布你的个人目标 16/16直切主题,心里学家通过研究向大家展示了,公开宣布个人目标往往会让你达不成目标,这是一种替代心理,当你向他人说出你的目标时,别人认同并表达了钦羡,你便会感觉目标已经达到了,而不是真正用行动使得目标实现。所以讲述者建议,在别人问你的目标时,最好保持沉默。我想,我是有体会的,常常会计划很多事,想到后计划时内心是激动的,这种激动也就是所说的,还没有真正行动就认为目标就快实现了,而讲述者所说的向他人说明目标的那种感受就更是加重了这种效果。反思自己开口说话时,会用,我想……我打算……,跟别人说起时志得意满,得到他人肯定时,便飘飘然,而这种无行动的计划无形中也给自己增加了负担。还有一点,就是同他人分享目标也要视情况而定,有时这种分享是正向激励的,很多承诺给别人往往比给自己更有督促作用,像这次的ted打卡,没有强大的自我约束力,自我打卡的习惯很难坚持,也许你会因为一天忙碌就推脱到第二天,久而久之,这种偷懒也会成为习惯。而做出这落实到回帖并有监督的形式上,这就是我每天不管多晚休息,都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不过,这样想来,其实这个目标我还真的没有同身边的人分享。关键是今后如何去做,坚持的路上往往是孤独的,要让自己放平心态,放弃那种追求他人肯定的自我价值,内心强大才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给自己一个交代,无关乎他人。这个活动是远方朋友分享给我的,而朋友也清楚的了解我的目标,努力的路上有人陪伴鼓励是幸运的。
说出感谢 17/17说是ted的评论,有时会感觉像我每天例行日记的感慨,今天状态不好,身体和精神一样疲惫,看看已经是坚持的第17天了,一开始的兴奋期估计是过了,而对于习惯的形成还不是那么牢固,所以现在应该很关键,必须要坚持住,哪怕只是几分钟的视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今天的ted很短,第一反应,讲述者的语速很快,但是,值得我高兴的是,似乎这些天听来,有了那么一点点改变,从最初开始听不习惯英文,到看字幕理解,到今天,突然发现自己在不自觉的看英文字幕,虽然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这种突然意识到的适应让我小激动。不要小看每天的学习和积累,一点一滴积聚,最后终会有进步。所以,大家都要充满信心,坚持到底。回到内容。主题为说出感谢。讲述者提倡大家说出自己的感谢,同时表明自己希望他人的赞赏与感谢,很多人话在嘴边无法说出,但感谢就是同其他请求一样的一种普通的要求,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够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能拉近陌生人间的距离,能让听者欣喜,说者同样满足。而感谢必须是发自真心的真诚表达,世俗人们的客套以及场合必备的吹捧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夸张甚至是谎言,人与人真诚相待本就不多,真诚的夸赞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即使是发自内心的钦佩能有多少不会变为忌妒与怨恨?换个角度看,希望他人赞美与感谢,是过分的要求吗?想起一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大体主旨也在此,主角范伟做了好事,不断想表达的就是想求求别人表扬他,其中有误解有委屈,但其实想法很简单。我认为,助人为乐是一种品质,值得赞扬,而承担应有的职责也是一种品质,也值得表示感谢。就如同讲述者所说,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做了应该做的事,同样值得表达感谢,不是客气,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珍惜。再从另一个角度看,想起陈弈迅的《谢谢侬》,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林夕的词,“只要努力我就感到光荣”“没有人歌颂,我一样被感动,谢谢侬”,不少人喜欢这首歌,大抵也是被歌词感动,虽然平凡但无怨无悔,即使远方那么远,前方看不清,但仍感谢自己依然坚持。感谢亲人,感谢对手,感谢自己。感谢生活,感谢困难,感谢曾经。
什么是健康的时间观念 18/18Time perspective“时间的动察力”今天的ted,似乎没怎么听懂,但那个浅显的例子早已被拿来用过多次,告诉孩子如果忍住不吃,会得到第二颗糖,而通过测试最终经受住当前诱惑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面对眼前的诱惑,你会不会动摇。其实任谁都会动摇,既是诱惑,怎会无感,关键看你是否能够及时控制自己,能否理性进行分析,能否坚定做出取舍。这里的假定是眼前利益与将来所得间定是矛盾的,必须有取舍。也像ted中所提到的一样,有些像现在的投资论点,是见好就收落袋为安,还是放弃当前小利而选择放长线钓大鱼,其实人各有志,各有利弊。所以,我更愿意以ted中后面所说的,将这理解为现在对于自己的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你要放弃娱乐、甚至放弃休息,将自己的时间充实填满各类成长的资本。而以往的积极经历会加深你的成功的体验,帮助你坚定信心。我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每天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要开展学习,要加强锻炼,要涉足交际,要自我修养,也有朋友每天醉心于吃喝玩乐,毫无营养追求的度过一天天。每个人生活是自己的,时间是自己的,追求与放弃都是自我,得到与失去也都是自我。明白了这一点,你心里会坦然,世事短如春梦,你根本无暇关心其他,短短几十年的生命中,塑造自我时间紧张的已经远远不够,哪有时间指责和抱怨?不得不承认,活在当下,怜取眼前,是现代很多人生活的标准,特别是每当有事故灾难等不幸降临的时候,人们往往对长途追梦产生怀疑,及时行乐的念头逐渐占据上峰,每个人都是如此,现代人中盛行的懒癌与拖延症是行动力的缺失,也是对当前悠闲诱惑抵抗力的缺失。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守住初心,才能毫不动摇地走向自己的目标。人们有时会有这样一种固执的想法,即使我忍受不住,又如何,我当时享受了,将来的事我从不考虑,也不后悔。如果凡事从这个角度考虑,也便没有了讨论的意义。任由个人喜好,个人心情情绪行事,并将此作为个性标榜,除非你有着足够的资本去挥霍,成也好,败也好,于你浮云,那你做任何事也都没有了区别。我承认我有些宿命论,那是对于无奈的屈服与自我沉沦的无动于衷。我也承认我喜欢“诗酒趁年华”的洒脱,但终不能摆脱认识到自我放纵从而荒废时间的自怜自苦,也不甘于任由世俗摧残。命由天定,天遂人愿,人生苦短,要怎么度过这一生,终究还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没有成功是在安逸中取得的,追求梦想的路上也必定是枯燥、荆棘密布的,自我忍耐与磨练是为了你想要的那个将来。似乎又跑得远些了。今天的摘录:最佳的time perspectiveHigh on past-positve,modernrately high on future,and modernrate on present-hedonism,and always low on past-negative,and presnt-fatalism.高度依赖于“积极经历”,程度依赖于未来,适度依赖于“享受现在”,永远不考虑“消极经历”和“宿命论”。另:今天的任务是白天完成的,这样给了晚上更多的时间。
抑郁,我们共同的秘密 19/19这个话题不太敢说些什么,像标题一样,这是我们共同的秘密。我相信每个人一生都不会总是顺风顺水,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光,对一切无感,对未来无望,觉得活着很累,可能是一件事的打击,可能是一个人的离开,可能是一些烦的看破。讲述者从自身经历讲起,低沉的语调将人们带入了那个压抑的精神世界,那种情绪下人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拨,沉闷的心口隐隐作痛,喘不过气,仿佛只有停止了呼吸才能得到解放。讲述者讲各种人的经历,讲各种治疗方法,要如何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你总是无法切身体会的,那不是意识不到的,是明明意识到,但是无法摆脱。我也一度认为自己很坚强,也曾经在很小年纪找寻活着的意义,一些遭遇,自尊委屈,无奈固执,陷入,又逃离,再次陷入,再次逃离,自己的那一点点单纯而感性的情绪也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的变淡,要适应现实社会,要理性思考利弊,要时刻不忘周全,也许也正是这样的烦累才让人感到压力,感受不到自我,感受不到自我存活的意义。斯人已去,还是会不时陷入悲哀,有些人无法忘记,有些回忆永远也不会抹去,即使你换无数把锁,那一时的情绪涌动,也会无孔不入地渗入你的血液,流回你的心脏。我们不去陷入那种情绪,我似乎也忘记了早上究竟看到了什么让我有了重新振作的念头,现在脑子里很乱,回想不出。其实都不算什么,怎么样走出来的,也许真的是时间,但又不能说治愈。我有时会有意填充新的记忆,故地重游也好,睹物思人也好,有意识的切断这种联想会不会让人好受一些?我们还是回到ted,这次选择了近二十分钟的视频,果然看着有些吃力,但是相信大脑已经帮我选择出了应该接受的东西,抑郁很平常,坦然面对,寻找自己的治疗方法,这个世界还爱着你,你知道吗?
怎样做出艰难选择?20/20同其他人一样,对于哲学家的语言有些云里雾里,大体能明白她的意思,但却始终找不出那个确切的答案。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甚至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由不断的选择构成,另一个选择,另一个方向,另一条路,另一种人生。艰难的选择,看似无奈,但想想,这样的社会之中,有的选择比别无选择是不是处境还要好一些?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选择,而是如何选择。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不知道自己更想得到什么,那就反过来思考,问一下自己更不想失去哪一个,也就是不要思考得到会有什么好处,想一下失去会有什么坏处。也曾看到别人分享过这样的方法,将所有的利弊一条条列出,逐一分析对比,将抽象的特点具象化,用简单的数字做比较,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但我理解,此次的ted所说的不是以上的任何一种,它没有给出究竟怎么做出艰难选择的方法,她的意思是,艰难选择的定义是你自己给自己做出的,你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在乎的是什么,所以才会艰难,而你最终做出的决定,也不是你权衡利弊后做出的,而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最在乎的,会促使你本能的做出决定,然后找到最佳的理由,来支撑你的选择,艰难选择做出的最后标准,也便是自己为自己创造出的理由。我自己说出来都有些绕。想起了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对话,大体意思是,福尔摩斯说看到一些表象后会立即得到结论,而再由结论往回推演寻找支持结论的理由,因为在他的意识联结中,由此联想到彼是理所应当的,不需要推演和论证,但对于给普通人解释就必须要通过一步步推演的理由。也像我们说话时的联想,有些人思维跳跃跨度较大,谈论一件事时会突然想到看似毫无关联的其他事物,如果你回头再去一步步推演,你会发现两者之间必然有着关联。我们在说选择,但是ted并没有给出我们如何做出选择的方法,她只说了选择会遵从内心,而理由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也就是,面对艰难选择时,你尽管选择你想的那个,你的大脑会给你充分的理由让你去相信,你是通过各方面的利弊权衡,做出了最终判断。又绕了一遍。今天没有谈论自己的感受,好吧,最后写几句。选择,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你口口声声说本不想的那种选择,有时候你会自己将其他的路堵死然后说你没的选择。所以才会佩服那种敢想敢做的人,那些做出正确选择一无反顾,最终实现了你的梦想的人。我们常说,迈出那一步谈何容易,其实迈出那一步就很容易,是你自己最终不想,然后给了自己理由,就如同这个周末你本想去一件事,最终没有做,不是什么懒与拖延导致你没有做,而仅仅是你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迫切。
不喜欢的链接?不要点击 21/21今天本来选择了另一篇,但却卡在了11分钟,无论如何也无法向下播放,再重复刷新了N次后,原本固执的自己最终还是决定换一篇。其实吸引我的是这个题目,不喜欢的链接你就不要点击,而此篇呢,是不是需要点击?标题党,随处可见,网络上最为盛行。为了博人关注,发布人常常恶意曲解,使用的也是毫无底线的词。目的就是让你点开这个链接,点开后呢,你是否得到了看到标题后想看到的内容?讲述者没有关注这个点,她主要讲的是,点击是一种社会行为,不是你所想的点开看看没有任何影响,就如同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他会根据你浏览的内容为你推荐各种商品、各类新闻,而所谓的热点也是大家共同助力点击的后果。这是一个正向关,关注的人多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讲述者告诉大家,要理性点击,不要让无意义的话题徒增关注度。其实,标题中所谓的不喜欢,也不是真正的不喜欢,那些无聊八卦,茶余饭后很多人津津乐道,难道说是不喜欢吗?讲述者用的例子不正是如此,美女难道人们不喜欢吗?我想,讲述者大概的意思是,没有营养的链接不要打开。她支持,为了弘扬社会正义去点开链接发表慷慨激昂的评论,去关注那些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正面报道,不要将目光锁定在短浅的无意义的那些所谓的娱乐休闲。人们的心理很复杂,研究人的心理很可怕,我始终相信心理战是更高级的战争,而如果你直接能够吸引人点开了链接,在某种程度上,你已经懂了一些人的心理,而且利用了这种心理,利用这个词是不是用的有点重了。关键还是在于人们的个人追求,我相信这世上人们还是不喜欢假恶丑的多。好吧,直观感受,这个女孩子挺帅的。
如何成功?请多睡一会 22/22看完这个ted,才明白为什么标签上标注的是幽默。里面的比喻让人会心一笑,很多人拿睡的时间少作为资本炫耀,预约早餐定到八点,对方会装模作样的说,会在那之前打一场网球再开几个电话会议。在生活中,也会常常听到这们的描述,天天加班似乎是一个勤劳员工的品质,忙碌到没有时间睡觉会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怜惜,但是为什么要加班?工作不能在工作时间完成吗?这是工作效率与计划统筹方面存在缺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讲述者并没有用什么科学观点或者现实事例举证,仅从女性的观点,表示了对男人每天忙碌不休的不理解,以及女人休息时间长会有更清晰把握的信心。休息固然重要,像前些天看到的ted就是从大脑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论证,只有在睡觉的时候,大脑细胞才能排出毒物,完成自我更新,才更利于第二天的工作生活。讲述者沉稳的语调,得到了在场女性听众的支持,虽然有些夸张,但我认同这个观点,多睡觉不会让人成功,但是可以让成功人得到休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看到这个标题,也是有感于近期自己的休息时间减少,回头想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是有忙不完的课业工作,或是推脱不开的交际应酬,还是心神不宁无法入睡?似乎都不是,是近期过于松懈,导致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了,拖延症把每天拉长,把每件事拉长,不断的压缩自己的时间,而改正是也一天拖一天,想完成全部任务,又放不下舒适的放松,才会导致每天熬至深夜。想想许多名人常常说起自己的生活规律,记得曾有一篇文章写李嘉诚每天早上都会5点59分起床,无论晚上睡多晚,早上都会是这个时间起床,那时会感慨于成功者的信念与毅力,而这个ted会有个小恶魔跳出来,说休息不够怎么能头脑清醒。人和人需要的休息时间可能不同,似乎爱因斯坦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天才如此,我们平庸之人学不来吧~都说人老后会觉少,我现在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早已告别那种晚上熬夜早上赖床的习惯,身体已经不允许,生物钟基本固定,所以,也只能尽快完成当下手中事,响应视频号召,早点去休息了。
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记忆技巧 23/23好吧,这就是前天卡住的那篇,今天补上。关于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想必很多人都有兴趣,畅销书摊、电子书库此类书比比皆是,关于孩子营养品广告中也是必提的一项,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过目不忘的人便是绝顶聪明,想《射雕》中黄蓉母亲看一遍便能默出九阴真经,有了黄蓉这个冰雪聪明的女儿也不奇怪。不管古装剧中有多少杜撰夸张的内容,确实古人的记忆力比现代人似乎高的多。不说文人骚客文史古籍全数背过、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就是孩子都要背熟《四书五经》,想我们孩童时代,背几篇课文都头疼,成年的我们更不会花力气去背诵什么,确实如同讲述者所说,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不再需要人脑去费力记忆,人们也不再重视,进而对科技产品更加产生依赖,我们的大脑也放弃了锻炼的机会,将自古以来拥有的能力拱手让出。想起了连续两年都在关注的《最强大脑》,抛开那些引人注目的噱头,大部分都展示的是非凡的记忆力,每次看节目都会被虐的体无完肤,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大脑究竟长成何样?在受到关注后,他们的记忆训练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没有那么高深莫测,记忆是可以训练的。讲述者就浅显的为大家提示了记忆的方法,将无意义的内容转化为有意义的内容,通过联想,将事物关联,越是怪诞印象便越深,所有这些加上开篇的联想,是不是对大家都有所启发?而讲述者所说的,不单是记忆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些在现代社会中,更是缺乏的。我们有时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简单的劳动分工,科技的产物逐渐掌控了人的大脑,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想象力、创造力,这些是不是离你已经很远了?人不能没有想象力,这个世界不能缺少想像力,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科幻的原因吧。我在尝试背通讯录,新手机里一个电话号码都未存,也是对记忆的一种训练,有人一起吗?
一个你可能从未听过的职场建议 23/23听、间断、听、间断人的思考一旦间断,有时候就找不回当初的感受,虽说大脑产生想法后,可能一直在潜意识中存在促使你思考问题(就如同我们语文老师会要求我们在考试发下答卷后先看作文题目,说是潜意识能促使你寻找写作的思路),但是现在的我显然不如刚听完ted时那么感慨,有诉说的欲望。以上这些是由于今天我是听ted时,被叫去吃饭,而后又听时,被其他工作打断,现在再写评论,脑中有些空,只能翻看笔记,找几个随手写下的关键词。职场,这个词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职业、从业、工作这些常用语中变得大众而出挑,说起来很洋气,但似乎又与官场、名利场这类属于同宗,透着那么一点点现实与功利,似乎走上职场也是要面对一场战争,你要不停的战斗,斩尽自己的单纯与幼稚,融入那个残酷血腥的环境之中。这也是畅销书的一类,或励志、或厚黑,我从不觉得职场两个字是一般混生活的人所能说出的,而是那些为欲望或争或忍的人们拿来说服自己以及向人炫耀的。什么“御人之术”、“为官之道”,职场官场有着自己的规则,其中不乏潜规则,在当今社会,你虽无奈也只能坚强。这又让我想到很多人曾讨论过的大城与小城,有人觉得大城残酷而忙碌,喜欢小城的悠闲与舒适,而有人却喜欢大城相对公平、机会均等,厌恶小城人情世俗的惯例,鸡头与凤尾,这不是前些天ted中所说的两难选择,其实人各有志,各安天命。女性,我们应该庆幸在我们的国家中,女性地位越来越高,大部分人都认同平等,并且女性以独特的优势,以及不输于男性的智慧与能力,在各行业中崭露不乏精英。当下独立女性也越来越多,她们不甘心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有主见、有能力,她们靠自己去争取,这个社会该鼓励。也许将来,我也希望,男女间没有依附,而各类情之间也不搀杂其他。回到今天的ted,讲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女性高层管理者仅占到不到15%?记得前期有一个新闻,说的就是如果把高层会议照片中的男性P掉,会是什么情形,不难发现,顶端的女性少之又少。为什么女性多被卡在中层?讲述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她们不是没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或是优秀沟通协调能力,而是因为她们明白高层管理者更注重的品质是什么,讲述者给出了三点:商业、战略与财务策略。简单讲就是更具领导的能力,要有发展的眼光,明白企业当前所处位置,能够规划发展方向,有更有效的财务策略,并有胆识有担当解决棘手问题,最后一句是我加的。Ted中说,一般对于女性管理者的建议常常就是让其保持自信,反而忽略了对其领导能力的突出培养,女性领导者也没有把握机会展现能够作为领导者的优秀品质。回到标题,此ted的建议,就是从商业、战略与财务策略三点入手,培养并展现你的领导才能。有些天赋无法比拟,但可以去试着锻炼培养,不为其他,全局观与前瞻性对于人生路也必有益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入领导岗位,而领导之所以为领导,必有着过人之处,这是我一直的观点。题外话,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优秀的女性,希望你爱护她,因为做女强人真的很累。
为什么女性领导那么少 25/25(前一天的总篇数写错,今天直接改为正确的,谢谢监督者不计较之恩)我觉得今天的ted标题该与昨天的交换一下反而更合适。讲述者其实并没有着重分析女性领导那么少的原因,而是就女性从业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更好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更像是一个职场的建议,而昨天的ted才是为什么女性进入高层管理者那么少的分析。 先说一个题外话,我是带着耳机听的,一开始不知是话筒还是什么原因,在讲述者说话时会不时发生嘈杂声,她的声音温柔舒缓,杂音的出现破坏了画面,没了心思继续听下去,就在不断安抚自己这种心情的时候,工作人员上台送上了话筒,嗯,问题一下就解决了。由此两个感受,一个是临场的反应,为什么突发事件处置是一个人众多能力中突出的一项?做事,你要有准备,还要能应对,二是事情发生后,犹豫听与不听,并且只能寄希望于对方解决。自己没有主动权的时候,你会如何做?不管如何做,对自己的折磨都是无意义的,没有主动权,你还有选择权。 回到ted,昨天已经说了很多关于女性职场的问题,我们也借今天的话题,围绕家庭与工作做一下展开。讲述者说对于女性来说,职业的成功与个人价值的体现有时是冲突的,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家庭是归宿,女性天然的身体结构注定着一生背负着传承生命的使命,原始社会,也是男人外出捕猎,而女人留在山洞,而女德女训自古以来,也一直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就是女性一生的职业,随着思想的进步,地位的提升,独立女性逐渐在这个男权社会上分得一杯羹,但是那种不平等的眼光仍是存在的,不仅仅是社会,更是女性对于自己的眼光,其中,我最同意讲述者的观点是,女性的从业者虽然很优秀但一般都不自信,遇到一件工作时,往往第一念头便是,我可以吗,是不是让一个男人去做,效果会更好?这种想法从古时女性对自己“贱”字的称呼便可以看出,男女各有优势,但在这个仍是男人占主导的社会中,关于工作的交流不得不承认,还是男人更易于凑到一起,分享经验与心得,那个圈子因为仍是男人多,所以女性仍旧很难融入进去。接下来,便是女性职业与家庭的矛盾了,现在在很多国家,仍有着强烈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许多女人结婚后就辞去工作,专心在家看孩子,照顾家庭。虽然我一直倡导女性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事业,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但是我也必须承认,一旦你有了家庭,势必会牵扯你的精力,影响到你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强人事业顺风顺水,但家庭总是亏欠,像讲述者所说,必须有取舍,你的选择也一定会有代价。而我始终相信一个成功的女性,会懂得如何平衡。“在离开前别放弃”,这句话对我有些触动,她不是一味的让你坚持,而是尊重你离开的决定,但在离开前,请不要放弃。如同现在的我,在没有决心踏出这一步前,要好好的对待每一件事,过好每一天。不是为了我的梦想或者因为忍受不了选择放弃,而是珍惜现在我所拥有的,直到不得不失去,或者选择离开。我相信这不是对于命运的妥协,不是听之任之无动于衷,是一种选择与信仰,是一种豁达与心境。
乔布斯斯坦福大学演讲 26/26今天的这篇是排在热门首位的。乔帮主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在很多人的心中,无人取代,甚至有人将iphone4留为纪念。书市上乔布斯传也是热销,他的经历激励着人们,特别是创业者,他是一个象征,一个标志,一个先行者。在我的脑海中搜寻了一遍,发现自己也没有过正而八经的毕业典礼,除了一起凑到一起拍毕业照,没有任何的记忆。毕业典礼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而我对于未来的迷茫也从此开始,本以为走上了一条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西去之路,却不想路途不仅艰险,也没有了当初打怪的劲头,一切都变了。乔帮主给我们讲了三个故事,从自己出生被收养,到大学选择辍学,到创业失败从头开始,再到面临死亡,分享了每一件经历的感悟,很多人一生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也并非所有人都会面临重大选择,但我相信但凡心中有梦的人都不甘于服从命运的安排,那一点点火星一点就着,内心的执著虽被尘封,但抚去依然冲动。我也对未来感到迷茫,曾经没有,但当发现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失去兴致之时,我明白,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乔帮主说,感谢自己的经历。曾经经历的一切都是积累,学习是不能间断的,很多人在工作之后便开始了每天重复的生活,我不想多感慨,因为我做到实在不够。至于好恶与得失,我也只能说,我知道现在不喜欢什么,但是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我有时会犹豫,现实的背负会让人混淆,感观的舒适会让人动摇,我也经常问自己,我所擅长的是我所喜欢的吗?乔帮主告诉我们,要牢记生命的短暂。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常常大脑会在刚触及就短路,那是每个人的目的地。在人生中经历过生离死别后,有时不是轻松,反而背负的更重了。我想每个人对于死亡的近距离观察都会让思想改变,恐惧感与责任感共生,对于我而言,我不怕死,但不想生无可恋,他每天问自己的方法可以拿来借鉴。注意到了最后那句话有才的翻译,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怀若愚。我喜欢今天ted里语句的翻译。今天的摘录: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时间扮演别人的角色,不要被信条约束,生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外界看法的嘈杂淹没了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拥有追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多少已经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切其他都是次要的。
请相信,你可以进步 27/27支撑了十分钟,但她讲的内容并不多,语速较慢,我尝试着看着英文字幕跟着一起朗读,这种久违的感觉挺好的,不是吗?你可以进步,标准的鸡汤式鼓励,每个人都能进步,关键看你想不想。而想只是开端,重要的是取得进步的方法。讲述者首先从考试未通过的表述来提示心理暗示的作用,细下想来,确有不同。突然有些不愤的想法,其实这种文字的表述常常用于官方的某些答复,一个词一句话,其中的深意,不明觉厉,既要含糊又要明确,既要简单又要深刻,只是我突然的胡思乱想,不要与ted联系在一起。心中有些疑虑,虽然研究是一个统计数字,确有效果,但对于人成长的作用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些人更在意鼓励的作用,而有些人只有批评才能激发更大的斗志,有些人明确了目标与结果才能坚定方向,有些人只有不去在意结果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讲述者说不能着眼于眼前的成效,要更加注重努力学的过程,但这是个优胜劣汰的社会,是个考量人素质能力标准与制度并不完善的社会,要如何表现自己的优势,除了用你标准的“A”你能如何展现呢?但我非常同意讲述者所说的成长型思维,其实我也理解,她的本意是不断的建立自信,不断的主动思考,少了那些挫折会激发你继续探索的欲望。而走出舒适区,去学习新的东西,也是每个都需要的,所以又再强调学习,我别只说不练了,拖延症的症状在周末尤其明显,只是叹气,却拎不动自己的身体。看着大家在打卡区,不断更新的内容,满满五页的人都在坚持,所以,可以做到,继续努力。刚刚电脑突然死机,十分钟一记的文档,剩下了一半,凭记忆写完。把这种小“悲哀”当作是对于心态的考验吧。
你为何不会成就伟业 28/28在听了一半时,我点了赞,我似乎很中意这种近乎神经质的表达,只有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人才能旁若无人般表达自己,看似激动,却有着他的条理与深刻。在听的时候,你会被他这种高昂的情绪所感染,而他的语速会让你不能有半点的分神。他的表达方式会让你跟随他的观点,每一句都是平凡无奇的话,而很多都是你自己脑海中反问自己的话,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哲理式的语言,但依然让人感受深刻。我们不去探讨passion和intrest的区别,用讲述者的话,passion更重要,你可以有很多的intrests,但是你passion只有一个方向,多数情况下passion被翻译为热情激情,我不知道翻译者用梦想作为翻译是否合适。所以百度了一下,可翻作酷爱,这样就可以理解了,passion是众多intrests里面的the most。这个主题让我感到惭愧,这也是我和朋友经常说起的一个问题,我想去做什么,我想如何,但却从未付诸于实践,朋友常常说我,所有我想做但未做的理由全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我根本就不想,那些什么世俗社会什么现实阻碍,甚至如同ted中所说的,拿身边的亲人做借口,却从未承认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己,那么多的想法,全都被自己的“但是”所阻拦,再简单的事情也会找出各式各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来劝说自己,但最后的结果仍是没有去实施。这与现在流行的拖延症相类似吧,一件事无限期的拖延原因只有一个,你并没有那么想去做那种事,否则你不会拖延。如同讲述者所说,是源于害怕。害怕失败,害怕失去,害怕未知,害怕尝试,害怕改变,害怕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每当一天过完,想着曾经想去做的事,也会说,If only I had那我就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了。那就响应讲述者所说,用unless,从今天开始,把想做的,一件件实现。今天的事件清单上,还有未完成的事项,那么开始吧,如果真的想,就别再拖延。再如同前些天的ted,睡前问自己一句,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是否有遗憾?
你确定自己是“人”吗 29/29ted仅仅四分钟,但相信看过的人都会同意,在这四分钟里,每个问题都会勾起自己的一些回忆,或悲或喜,或清晰或模糊。问题由浅入深,每一问题过后大家都相视一笑,除了最后几个,像刀猛的扎入心脏。你确定自己是人吗,因为是人,所以会做傻事,会有时不理智,甚至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因为是人,所以有欲望,不甘心,哪怕用假象欺骗自己。镜花水月、庄生梦蝶,终究归于自己的感受,你想如何便是如何,心里的那个定义,要用多少标准衡量,或者说,你所谓的底线在哪?你确定自己是人吗?我们都是,也许我们也都不是。科幻电影中常常会有与人工智能有关的题材,如何分辨人与机器?图灵测试?对于普通大众接受最广的标准便是情绪与感情,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即使再高深的编程能够自由组织变换无数种情绪的反馈组合,我们仍不会称高智能的机器为人。人是不完美的是情绪化的,再理智的表象下都有一个单纯而冲动的心,那是人类原始的热情,而人之所以为人,从出生到现在,你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塑造成现在自己的砖瓦,那最终建成了你的人生大厦。我曾有后悔,后悔没有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说一句话,怨恨自己不喜欢却还要强颜欢笑,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嘲笑自己面对这个社会时无力的挣扎,人内心其实很脆弱,不愿去触碰那些不敢想的事情,害怕,绝望。我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不该沉湎于过去的悲伤,当一些人离开我们之时,可能会觉得将来无望,但是我们依然走过来了,像讲述者所说,多年以来,再去回想,我们能改变什么,该来的依然会来,顺其自然,坦然面对。我不知道,我在写以上这些字的时候,情绪为何这么激动,泪水一直在眼里打转,那是些压在心里的记忆,不管过去多久,拎出来依然是新的。我想,这是心里看不起自己的另一种无声的呐喊吧。这就是人,脆弱,矛盾,又无奈的坚强。 这次的摘录:Have you ever woken up blissfully and suddenly been flooded by the awful remebrance that someone hae left you?你有没有曾经特别幸福的醒来却突然被悲伤的记忆给淹没?Have you ever lost the ability to imagine a future without a person that no longer in your life?你有没有曾经失去了某种能力去想象如果没有这个人在你人生中会怎样?Have you ever looked back on that event with the sad smile of autumn and the realization that futures will happen regardless?你有没有曾经回头去看某件事然后发现不管怎样该来的依然会来?
为什么工作总是在快下班时才出现 30/30今天的标题很是应景,本来决定下班后出去吃饭,结果刚想关电脑时来了电话,很紧急的事情,于是不得不推迟了安排。对于标题我所理解的最直观的原因,下班时出现工作,那肯定是因为你的上司。因为我曾经也因此困扰,一个喜欢在下班点安排工作的上司,有时让人无法理解。哈哈。言归正传,真正看完ted时发现,其实标题的意思是为什么工作效率在下班后会更高?里面分享的各类经历我也有过,我要投入精力做一件事时,也希望保持绝对的安静,甚至连其他人打字的声音都不愿听到,只有这样才能专心思考,所以也会选择在下班后,没有人打扰的时候开始,虽然这样的加班有些无奈,但总好过没有思路或者不停被打断的状态。我工作时,有时毫不停歇,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但是每每回想这一天的忙碌,也会困惑自己这一天究竟都在忙什么?像讲述者所说的一样,全是琐事,我并非小看琐事,琐事总要有人处理,并且那些琐事是众多工作中的某一环节,每个人就像同一流水线上工人,你的停歇会导致整个流程的低效。但是琐事必竟是琐事,大多数都用不上你的创造力与想像力,只是花费自己的气力以及时间,并且对于你需要集中精力所做的所谓大事,片断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工作是需要阶段的,如同睡觉,由浅入深,你的注意力与精力投入都是跟随阶段不断深入,从而思想与工作融合,才有了所谓的高效。现代人讲时间管理,讲磁片化时间应用,前期我也看过类似题材的书,里面的工作方法也有许多值得借鉴。但无论什么方法,最关键的还是专心投入。就是讲述者所说的,要有一段不受打扰的时间。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讲述者所说的开会,他说开会不仅仅是浪费了一个小时,如果开会的是十个人,那么浪费的是所有人的一个小时,也就是整整十个小时。当然,我很讨厌开会,特别是言之无物、形式主义以及根本讨论不出结果的会议。文山会海让人分身乏术、力不从心,而一些没必要的考核更让人顾此失彼、舍本逐末。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变了味,失去了事物本身本该有的纯粹,所以很多人才会失望,才会离开,究竟什么才是现实些、实际点,我觉得他们恰恰弄反了。讲述者最后给出了三个建议,第一是无交谈日,减少无闲聊或者无意义的交流会节省很多时间,从而形成自己的大块的不受打扰的时间,第二,将主动交谈改为被动交流,减少面对面交谈,使用程式化以及可控的工具,掌握时间的主动,第三,取消下一个会议,我没有权力取消会议,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在会上少发言或者不发言,无需浪费自己与他人的时间。今天无意在哪看到的一句话,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是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有接受信息的能力,会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效率提高才使得时间显得充裕。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那可能是因为如果选择了不被打扰的时间处理较难的工作,那零碎时间,我们就用来接收新知识吧。
圣诞灯饰如何让游击队员放下了枪 31/31特意选择的这一篇,因为今天是平安夜。外面的雾很大。看完这篇,不知为何,情绪有些激动,我不知道其他人,我曾有一个英雄梦,也爱好和平,也圣母玛利苏,也想成为完美的人。也会想,如何有钱后捐助贫困灾区,也可以当园丁为学生呕心沥血,想为保护地球家园跟绿色组织一同环游宣传公益,宣传保护动植物,宣传节约能源,传达普世的价值观……是不是有点可笑,但我确实这么想过……我没有跑题,因为他们做的事很让人激动,为了和平绞尽脑汁,甘愿奉献,最终使浪子回头,告别战争,母子团聚,听着就热血沸腾。似乎应了那句话,看着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看到ted最后,我才明白原来讲述者是一个广告业者,但他们所做的是通过广告的形式以及创意,用了整整八年,成功劝说了17000多名游击队员退出,这是个伟大的数字。讲述者在说话时语调都有些轻微的颤抖,这是事业,一项光荣任务,而不是单纯的一件工作。不说直观的感受,我们回到今天的标题,这是一个疑问句,其中一步步探索游击队员的想法,一步步的应对做法,每一步做出的努力,而后取得效果,成功挽回哪怕一个人都会让人高兴,可以说,这是一场战斗,一场和平劝说与武力抵抗间的战斗,战斗力是不均衡的,但凭借着广告入心的影响,他们能与之抗衡,使这条拔河的红线逐渐移向自己。有些感慨于劝说的方法与技巧,有些人很擅长说服工作,能换位思考,能以理服人,让被劝说者相信确实站在了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又让我想到了当今的律师以及别国的陪审团,如何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并能跟着自己的思路想到你想让他想到的问题。这也是ted中最受欢迎的心理课程了吧。所谓心理战,是更高级的战斗。不必讨论,家以及家人对一个人的影响,胜过任何。
为什么情绪急救势在必行 32/32今天的内容依旧是讲心理,其实,讲述者所说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更为严重,大家普遍对于心理健康过分忽视,感觉身体生病需要我们求医问药,但心理有问题是思想上的,主观意识改变就能治好。但实际上,心理疾病或者情绪问题,本身就出在思想意识上,如何用思想意识再去解决?(题外话,我学生时代的经历让我感觉,这样的教育制度下,身体健康也并不被重视,每每体育课被占用,生理卫生课被略过,更重要的是分数,哪怕到了工作岗位,一样是以最终的结果评判,谁会在意过程以及每一个个体?收~)对心理的忽视,这也是讲述者所说的人类思想意识的惯性,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过分偏爱,他举的例子很恰当,一个孩子尚且知道跌倒流血需要给伤口消毒包扎,但一个成人心理出现问题,会不知所措甚至浑然不知,并且,出现伤口后一般人都不会去伤口洒盐或者将伤口继续撕裂扩大,但心理遭受打击后,一语成谶,我们会不断的回想那些让人伤痛的画面,一次次揭自己的伤疤。人的惯性思维很严重,一旦习惯了一种方式一般不会改变,我们习惯抱怨、习惯悲伤、习惯自卑,但有意思的是,我们作为朋友,看到其他人遭遇到坏的情绪时,通常都会积极的安慰。这也是大家意识中公认的,劝说别人容易,说服自己难,当你是事件的主角,就不可能那么快想开,所以讲述者所说的,遇到坏的情绪,要让自己像自己的朋友那样对自己进行安慰鼓励。但是人喜欢陷入这种自怜自爱的情绪之中,觉得需要全世界来疼惜爱护,每一种情绪在自我意识里不断重复膨胀,一点奉献就会觉得自己无比伟大,一点委屈都觉得全世界都亏欠,并且长时间在自我建造的堡垒中,别人的话听不进去,自己也走不出来。负面情绪就是这样,会在你高兴的时候不经意的掠过你,更会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不断拖你进入旋涡无力挣脱。像讲述者所说,我们要用外力强迫打破这种负能量的循环,强行打断自己的思路,强迫自己转移思想,下次,我应该试试。里面有一种情绪让我在听到时走了神,那就是孤独,怎样界定孤独?那句非主流的话是这么说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曾经在网上流传几个场景,什么时候你会孤独,是看到你的朋友有了自己不认识的新朋友,是你欢欢喜喜一个人去自助餐厅吃饭只是取食物的时候回来发现盘子已经被收走。一个人情绪可能会在某个时段暂时失控,但更要学会自我的调整和恢复,独处时更能看出强大的内心。当然,我还相信那句话,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心理疾病和精神问题,只是有些人比较严重罢了。 最后简单说下自己,最近的状态不是很好,连续几天看ted会分心,写评论时也会中途离开看些八卦新闻,是不是疲惫期到了,翻看打卡页面大家一页页的努力,相信还能坚持。今天的摘录我改为了祈使句:Take action when you’re lonely, change your responses to failure, protect your self-esteem, battle negative thinking。在孤独的时候采取行动,改变对待失败的反应,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与负面的想法做斗争。
声音千变万化的我 33/33换个题材,似乎是一直以来被那些鸡汤灌多了,有些腻,翻了几页,最终选择了这篇。果不其然,昨天所说的走神症状缓解了很多。与其说是ted,不如说是一场表演秀,没有过多的语言,更多的是千变万化的声音,吸引着人丝毫不会走神,期待着下面还有有怎样的声音变化以及组合。人果然还是注重视听感官,不怪现在的外貌协会,赏心悦目的东西天生有吸引力,而且是最直观的,不用劳神费用去感受,不像很多所谓内涵类的东西或者高深的理论需要你去努力思考才能领悟。人本能会有这样的选择,大脑会用这种方式放松,人心会用这种方式逃避,所以贪图享受不是一个人的缺点,而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点。讲述者说制造这个机器是为了让自己对声音的想法得以实现,因为在一般状态下,人的身体是有极限值的,而机器相对于生理条件羸弱的人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制造机器代替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想法不再受身体的限制。比如他说的双音调,我们这应该称之为呼麦,一提起来就会想到蒙古草原,很高深的技巧,讲述都说对于声带就会有很大的损伤。突然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科幻电影《超能查派》当机器的身体与人类的意识相结合,那脆弱的人类会在生存的竞争中最终被淘汰吗?如果你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同化,将意识存放于机器中吗?对于专业知识并不了解,但是讲述者展示的是将自己的声音分声部录制而后叠加,产生了一系列组合的节奏与曲调,类似于节拍器?似乎第一季《中国好歌曲》中有一个男孩就是用这种方法演唱了一首歌,新鲜的方式很是独特,虽然没能通过,但是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人都是因为喜欢,所以尝试,所以探索,我很羡慕那些知道自己的喜好,也发现了自己所长的人们,更羡慕他们为了自己的喜好以及梦想克服种种困难不断追寻的精神。就像讲述者所说,为什么会制造这个机器,喜欢喽。我一直觉得我对于声音的敏感大过于视觉,听过的东西往往比看到更容易入心,这也是很多时候我喜欢听文字,而且喜欢将自己看到的写出的读出声来,感觉这样才能进入我的大脑,这是不是一种功能障碍我不知道,但这样我会更加集中精力于我当前所做的事情,尽管这样有时会让人觉得我自言自语的像个精神病患者。我有时觉得声音也可以描述出人的外表,可以表露出人的性格。当然,会很惊奇于模仿达人,怎么可以发出那么多声音,而ted中B-box的展示也是帅极,跟着ted中的声音,婉言谢绝穿梭于这个机器时代,又似乎到了太空,在星空中漫步。人的声音能干啥,我想,除了像ted中千变万化的音调叠加产生的迷幻,更能传达出思想吧,想起《奇葩说》那个栏目所倡导的就是说出你的观点,人与人的声音不同,有了声音,然后用声音这个载体传达出你的思想,才真正有了人与人的不同。如果像《三体》中智子那样可以窥探各自的思想,语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没有什么声音或者音乐,会让你突然间大脑空白,深陷其中?我有。
自己种衣服 34/34时尚这个词很神奇,站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那些衣着鲜亮的高跟红唇,吸引着人们的眼光,真洋气,这就是我的肤浅理解吧,哈哈,不过,再看看时尚界,风向标吹向哪,那个标本出来,我们却有时只是摇摇头,看看镜子,再摸摸口袋,真的好看吗?这种衣服能在日常穿出来生活吗?这里允许我小小走神一下,维密T台,一想到是不是有种戒掉晚饭的冲动,那身材是个女人都会羡慕吧。因为ted中有太多的专业术语,什么红茶菌、纤维素啥的,所以更关注汉语翻译的内容。种衣服,这个翻译很讨喜,是一种为了目标主动努力有因有果的冲动,我形容不好,但是这种翻译让人在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画面,像种树种花一样,你选择种子,你悉心照料,然后开出了美丽的花。ted中出现了多次grow来描述微生物的生长,但最后讲述者的落脚点是grow what you think,你想种什么?那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愿景,科技继续发展,每个人都能创新,更愿意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讲述者是一个时尚设计师,而她所说的自己种衣服的想法,我真的觉得用时尚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时尚就是创新,是一面连接生活一面寻找突破的探索,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怪诞,更不是自认为的孤芳自赏。而讲述者作为设计师,这种愿意在自己的领域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与改变的精神,更是时尚的。关于节约能源、循环利用不再多说,而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雾霾,越来越重、越来越可怕,单纯的限号以及停产会有坚持多久会有多大作用?人类的出口最终是何处,我们真的会亲手将自己毁灭吗?时尚界、审美界素来与实用主义并不沾边,想起了有一年的春晚,赵本山表演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面那句点睛的台词,赵本山对范伟说:我认为劳动者是最美的人,不劳动吃啥,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虽然我这么说,我却无法将自己的观点继续阐述下去,我本身也是矛盾的。因为有时我会将实用主义理解为现实,这样一来,追求想像中的美丽反而是单纯而美好的,实用主义便成了功利主义。但做一件事终究会产生影响,会有一个目的,哪怕只是你单纯的想这样做,那么功利主义与单纯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可能在于人们在做之前有没有去想这个目的,有没有去衡量这个利弊,是仅出于本心这一个单纯的目的吧。有些胡言乱语了。再说下其他的想法,那就是现在逐渐流行的3D打印,打印房子已经不再是新闻,在商场中我也会看到3D打印冰琪淋,迅速发展的原因我觉得关键在于这些科学技术的开放,才激发出了这么大的活力。希望多些这样的技术交流与分享,我们呢,开阔眼界,有能力者呢,来推动世界。
每一次都写得好认真喔!加油呀~~
我的一个小发明,保护我爷爷的安全 35/35首先谢谢上面评论的人,我其实只是每天碎碎念,已经像是日记一样对自己想到的进行记录,打卡的人都在坚持,所以大家一起努力。(没以为有人会点开看,小小的惊喜,虽然你占了我的楼层,但我还是决定留着不删除。谢谢~)回归今天的Ted。根据讲述者第一次在日本公园与爷爷走失的经历,而后重点讨论美国阿尔兹海默病的情况,可以大致想像孩子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我并不是想拿这些归因于孩子的成功,只是想感慨下日本人也能将英文说的这么地道,拿来激励一下从小就会汉语并且通过普通话测试基本级的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也可以说好英语。讲述者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为了保证患病的爷爷安全以及家人的休息,发明了具有感知效应的袜子,在爷爷夜间自己下床时,会通过脚跟压力感应器连通电路,再通过蓝牙与手机APP进行即时通知,一年应用过程实现了100%的监测率,分担了家人的担心,保证了爷爷的安全。孩子的聪明与努力让人佩服,而这其中的动力更多的是因为对于家人无私的爱。关于病患,我不愿多触及,只是希望自己能够珍爱生命,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多积累财物的书里所说的最基本的赚钱思路就是,你所经营的项目要解决其他人的一项需求,这也是推广任何一项事物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这个事物它有用。知道自己的需求,通过知识解决这种需求的过程是相当振奋人心的。看着ted,有种要学习编程的冲动,这样有什么需要就可以自己编写程序,而不是在百度中寻找。前希时间我还在感慨有没有这样一种时间管理的软件,能够控制一种应用程序使用的时间,可以自行设制一次连续开启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或者只有每天的中午时段可以使用某个程序,这样就可以强制自己使用一些手机的时间,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如果有这种软件,希望有人能给我推荐一下。好吧,我承认,还是自己的自制力存在问题。再看看这个少年,觉得自己的年轻时代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也许也有过什么想法,全都因为一个接一个的困难搁置。现代社会,绝大多数时候,也只有孩子才会发出诸如我要发明一种××,能够实现××的愿望(原谅我的想象力已尽枯竭,无法举出像样的例子)。现在的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产生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状态都已经不多见,也许这就是与成功者间的差距。讲述者说,他先是有一个想法,而后要实现这个想法需要有三个必备的条件,感应器、电路以及APP,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然后克服每一个难关,最后取得了成功。这与我们成人社会法则里面所谓的成功其实模式是一样的,要有一个想法和目标,然后明确要达到最后的目标要通过什么方法,你现在有什么,通过努力能改变什么,还要学习什么。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如此。所以,我所收获的是,我们要有自学的能力,在进入社会后,自认为的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自学是重要的途径,这次打卡活动对于自己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mooc对于我仍是个新鲜的词,但是已经慢慢的渗入我的生活,我喜欢看着主页打开后各类课程的更新、群里每天学霸们间的讨论,抑或是学生间的对于专业考试间的聊天,每每自己都会有着再次出发的冲动,这也是我这个年纪不愿世俗的随波逐流的一种坚守与挣扎。新的一年快开始了,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爱知求真。讲述者最后将对于爷爷的这种发明已经开始小规模的批量应用,然后通过反馈进行更新升级,今后必将会对社会产生益处。所以告诉自己,尝试着再往前迈一步,为自己的想法再去努力一次。
我是如何战胜怯场的 36/36 在最初看到标签时,标注的是出乎意料,看下来,确实跟一开始预想的不同,我也以为讲述者会讲自己原来如何胆怯,到后来如何通过一步步锻炼努力,最终让自己不再紧张,一路看下来,套路也基本如此,直到他说为了缓解紧张,他写了一首歌,向大家表述他的紧张心情,他仍会每周登台演唱,每次感觉紧张时先唱这首歌,自己紧张的声调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大家也会轻松的一笑置之。并且,可以看出,在此次ted中,他还是那么的紧张,声调发颤,声音也是忽大忽小,虽然他的很多比喻引人发笑,但是无法遮盖他的紧张。有改变吗?紧张的心理对他而言,并没有改进多少,但他的选择是承认和自嘲,坦然的面对自己的紧张,而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接受,其实,更多的,人们看到了他的勇气,和想要改变而做出的努力,所以,不管声音如何,他值得大家鼓掌喝彩。我怯场,非常。可能是与自卑有关,而自卑呢,可能与从小的敏感有关。还记得小时候似乎不知道紧张是什么,听家人说起我小时候两三岁时就会跑到人前,跟人说我叫啥现在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就开始又唱又跳,我听到时根本不相信那是自己,长大了反差如此之大,说不出的羡慕,再也找不回那时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无忧无虑。在成长过程中,是什么让自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是本就心理素质差吗?一路成长,边走边砍掉自己的枝桠,从最初的无数种可能,到渐渐只剩面前的一条路,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以为这就是人生的规则。其实,我可以和人很好的交流,与人单独相处时,我会活泼开朗、谈笑风生,而在众人面前,却支支吾吾,大脑一片空白。所以我会本能的逃避公众场合,我没有勇气在大家面前大声讲话。我放弃的不仅仅是某些机会,更是对自己另一种可能性的放弃。我也知道,谁都不是天生的演说家,我不否认努力,但确实有些人着实擅长在众人面前公开表达,能够通过语言走入人的心里,而有些人无论如此训练,都无法企及。所以,我会用沉默是金、大辩若讷来麻痹自己。什么是好的演讲,看ted也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看了三十多个不同风格的讲述,每一个人或说理或动情,带着你去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也会紧张吗。心理素质是可以锻炼的。其实,我愿意这样相信,每个人开始都紧张,说的次数多了也就不紧张了。与其说我现在心里紧张,倒不如还是说自己不自信,因为胸中无墨才会担心谈之无物,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擅长的或者感兴趣的都会兴奋激动、侃侃而谈,所以我认为,要克服紧张,第一步,就是积累。
每天一秒钟 37/37我很庆幸打开了这个视频。其实今天的状态并不好。像讲述者所说的,他曾看到其他人的ted从而有了启发,而我看到讲述者的ted也深有感触,这也就是目的所在,传播有价值的思想。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思想表达出来后,他的影响力与相互的启发是可以不断传递下去的。讲述者的想法很有创意,很多人用照片或者视频记录生活,但是讲述者所想的同样是记录,但有一个小小的改变,他每天只会录1秒钟的视频,也许只是某一瞬间,但足以让你回顾起那一天中有意思的画面,并且这些日积月累,可以成为记录人一生的电影。突然觉得,小时候相机并不普遍,每每外出都是向他人借,拿着胶卷,一张张小心的拍,只有冲洗才能看到效果,然后将冲洗的照片放到相册中,每每翻起都回忆满满。而现在,有了数码相机,时时成像,拍了删,删了再拍,也有了电子相册,照片可以修饰,可以放大,数量更是多到电脑装不下,但人们反而不再时常翻看,就一直躺在电脑里。我很羡慕讲述者的生活,羡慕他有自己的自由可以休假整整一年,羡慕他可以为了自己外出游玩花掉所有的积蓄,然后边工作边挣钱继续自己的假期,羡慕他可以调整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但最羡慕的是他每天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我想,如果我真的实施这个项目,每天记录一秒钟,我努力去回想,却发现我的每一天似乎都是想一个样,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就是在外出办事的路上,这样的画面充斥着我的大脑,没有波澜、没有惊喜、没有激情,这让我感到可悲,我也更懂得为什么朋友说我无趣。这样的日子在吞噬我。不仅是形式上,更是精神上。相比下,我觉得我过的不是我的生活,我没有为自己生活。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像我一样吗?我不相信平谈是真。我的记忆力也不是很好,而且最大问题是容易沉浸在悲伤之中,这个项目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我记住那些美好的画面,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马上新的一年了,我想我应该尝试一下。
岁到93岁的人生忠告 38/38写下这个标题时,默默一笑,今天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了,虽然一天评论一个ted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我已经坚持了38天了。今天的内容也是有选择的,可能是最后一天吧,这个题材可以督促我想想这一年,再想想下一年。如果每一年这个时候,给一年前的自己一个忠告,会是什么呢,我想最多的应该是珍惜,珍惜宝贵的时间,珍惜身边的人,时间的车轮从来不等人,你给自己的忠告也始终追赶不上你的后悔,我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可能有着遗憾,但终究不会后悔,这是单程旅途,途中的风景,途中的每一站,看过了,经过了,有些忘记了,有些错过了,四季变换,人来人往,有那些不完美才让你记住了你所经历的这个人生。每每这个时候,都是容易让人感慨与展望的,记得我小时候,会熬夜到凌晨,等12点许下心愿,一年年,虽然我觉得我的心没变,但是时间催人,只能拖着无奈的步伐跟随,看着一切都变了,我也变了。Ted中那些人的话让人触动,稚气的孩子说怎么对付保姆,帅气的男生说邀请那个女孩跳舞,中年的程序员说记得备份硬盘,暮年的老人说好好做自己,不管是小事的建议还是高深的人生道理,这份真诚更动人心,为什么每次回顾总是让人笑里带泪呢?我喜欢ted中那个说不要画浓妆自己其实很漂亮的那个女孩的自信,喜欢那个单身妈妈独自面对生活的坚强,喜欢那个已是暮年但要开丈夫跑车学赛车的老人的激情,最触动的是已经80多岁的老人那句,要交年轻的朋友,因为不想看朋友们一个个离去。人,总是会慢慢成长,慢慢变坚强,慢慢读懂自己。我不知道最后一天,为什么这么激动,ted中欢快的音墙一起,我的心跳就已经加速,有想哭的冲动,也许是不愿时间如此之快,又要带着我走进新的一年,我还没准备好,如何面对新一年的自己。感慨还是留在日记里吧。最后,祝大家也祝自己新年快乐!
动物也会哭么?39/39还不习惯写下新的一年的日期。已经2016年了,这么快。今天电脑不是很给力,死机N次,最后还是选了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设置独显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