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宫二原型为什么要用形意崩拳

你现在的位置:&&&&&&《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1形意拳霸道
《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1形意拳霸道
《一代宗师》终极解评
下篇:武技篇1
先说“英雄地”咏春拳过三关。
三关中先说第二层打斗,因为第一层的解说,有第二层的对比更精彩。
第二层:形意拳霸道
帐房先介绍了一段形意拳来历,这是借着暗助叶问解说知识的。
老先生表演了形意的五行拳,钻、劈、横、炮、崩。
不知道老先生的形意拳出处,很多人赞叹表演到位。神情确实到位,但如果真有懂拳的愿意探讨的话,咱们可以具体说说。这五拳没有一拳是对的。
我这个评价不是从风格演化而来,是从拳谱对应而来。你可以说我迂腐而狂妄,我敢这么说,也自有我的道理。
先一上手,推了一个“劈拳”落成三体式,看架子是戏剧武生拉云手来的功底。第一拳出的钻拳,有表现“钻身而入”,但可惜了了,丝毫没有五行拳筋骨撑力的意识。钻拳出了个斜勾拳的轨迹,其用意是直接瞄着目标捣上去,拳短、身斜、劲僵,不容易打上,却很容易被挡住。
钻拳的口诀是“钻拳似闪;主一气之流行”,不知道只以为是闪电般的迅速,寻着特殊角度打对手攻击漏洞。如果是这样,形意拳也就不霸道了。
形意拳敢于“硬打硬进无遮拦”,是因为“五行本是五道关”,出手轨迹占住要害一线,所以叫做顾打一体。因为这种出拳轨迹对自身来说就很别扭,不是特殊的功力无法支撑这样的奇异拳术,所以如果筋骨身架没有练出来,一切招式都是虚设的。
正是五行拳千锤百炼造就的特殊功力,在用起来的时候,才会出奇压制住对手,逼他进入我的规矩之下,来与我拼比我这类的功力。那就没有不胜的道理了。
钻拳本是起手的架子,它那防御及破防的工架,在拳法运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钻拳近乎是形意五拳的开路先锋,钻拳碰上了,别的拳说进就进。形意拳有口诀“起手如钢锉”,钻拳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做到了起手如钢锉,出手跟对方一触,就能堵住对方的进路,因为整体的冲撞发力,胳膊不用怎么动换就能打出腿的力道,再加上一些手法同时完成,一锉一钻,防御的同时又是攻击,攻击的同时就给后手强攻打通了道路。功力到时,确实只有我打人,没有人打我。
但显然,帐房老先生没有这个意识。这还只是说的“打”的部分,顾、控、陷等辅助、埋伏手段就更没有了。都有直观证据的。不是教学片,也就不说那么仔细了。
可以肯定,此角色没有得着功法要诀。功法不对,打法也就无从施展,只能凭借“直快”取胜了。
下一拳的“劈拳”,因为是定步发力,没有见到身势,也没有听到步响,仅是胳膊“按”了一下,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如果不是按到腹前,恐怕这点“捂”的力度也显不出来。我们只能期待宫老爷子的表现了。
之后的“横拳”完全就是之前的“钻拳”的左右重复,是横拳吗?动作就不评了,形意五行拳,说是拳,实际是练的身子,拳只是个顺带的表现。胳膊负责的更多是骨节的变化,都是为了形成强韧的筋骨支撑,由筋骨的拧裹形成钻翻之势,把腿上的力道直通上来,这是所谓“脱枪为拳”的真正含义。
横拳这一拳本是五拳的综合,最显身法,不动身法可以归于崩拳,只有动起身法来,才更能显出此拳一拳之间辗转八面的横劲。这一拳暴露了这位帐房先生的传承失真。蒙蒙外行还行,也只能躲在帐房里了。
之后的“炮拳”是借着势头连上来的,在老先生的表演中,这一拳也最像那么回事。不过同样只是硬努了一个大形相像,别拿“得意忘形”遮掩,再得意,出势的角度轨迹还是得有的,不然打了人也是侥幸。因为形意拳带劲,就是靠得筋骨挣撑。形意拳三绝:扑纵之势,透彻炸力,七星并进。莫说完美结合,随触随发,仅要出来一项,也必须得过了筋骨功夫这一关。
最后的“崩拳”处理的最含蓄,但只看特写的拳头,这一表现是五拳之中破绽最小的。但依然可惜,之后补充的脚步特写画蛇添足了,再次暴露了此拳的无力与失真。
显然指导有意在展示威震武林的“半步崩拳”,崩拳之能,就在于三绝的一步到位。但有震脚、有半步,依然不是崩拳。即便是演戏,发力的要领也不能搞个反的。这种顿脚发力不如不顿,可见帐房先生学拳的时候只是学了个外形,发力方式都是假的。虽然有进有退,节奏朗利,但基本还是俩胳膊在那往复,别说动起来的腿劲了,就是定步的整劲都没利用上。
也不愧是老戏骨在演,气势到位,虽然只是俩胳膊在一杵一杵的,但也显出了形意拳练时的节奏与精气神。最后的那个横撑转劈拳,再次暴露了老先生是剧团的功底。
这就开练了。叶问直接出了一个膀手。这是交手大忌。别说因为是演戏,故意弄个形象鲜明的标志性动作出来的。我说的忌讳也不是这个。依着形意拳的实战经验,出这一手就是直接给对方出拳喂上口了,如果帐房先生的功力真跟他表现出来的气势相呼应,直接出钻拳就足够解决掉叶问了。当然不是他那个虎鹤双形演变的钻拳。
以此式与以往的咏春拳法做出区别,其中自然有他的用意,至少指导的提议是得到了导演的认同的。对于这一拳是否有诱导观众的心思,比如以便让人跟李小龙的标志技术反背拳的出处联想到一起,我也只能保留猜想了,这要看他之后会不会用上挂打反背拳了。但挂打反背拳与前文说的情况也是一样,都不宜直接上手,这都是需要特定距离才好发挥的。
很遗憾,账房先生直出崩拳。就是“半步崩拳”的行家郭云深,也只是以崩拳结束,而不是以崩拳起手。之所以感觉只是一个半步崩拳,是因为之前的开路手法直接钻进去而给隐含了。是对手的拳架太不经打,一碰没了招架,没显出之前的埋伏,这才一崩拳结束了。
传出这名声的是挨打的跟看过打斗场面的人,郭云深自己是不会透彻讲解的。半步,只是别人的印象。
而崩拳之后,紧接着必然是横拳身法,继续攻防,因为隐含在横拳身势下的第二崩拳才是真正的毒招。如果现实中叶问真能以膀手的姿态迅速变势化力,而且他真的就化开了第一拳,那么后边他必然要中招了。崩拳就是这么训练的。而且这一手之后还没有完。要不然,“半步”接“半步”的出手就毫无意义了。半步,正是辗转续接的半步。
你可以说咏春拳转马黐手,防守严密,这是对于胳膊对胳膊的打法说的。形意拳的霸道在于胳膊在动作之中,用身法的冲撞去针对对手的根基(即整个身体)进行破坏。别说一个专门练过整劲的归隐拳家,就是一头猪撞过来也只能躲啊。企图推着运动中的猪鼻子给把猪的力道引偏了,那就真得跟猪商量好,要慢慢一拳打过来才好。而崩拳冲上来的,就绝对不是一个猪拱嘴了,你两手拍接,这不让出了门户了吗?更何况还是旋转飞猪(笑一个吧)。形意拳某流派的套路对练有类似的,可以说此类练法有害无益。
没有这个整体的动势,还玩什么半步拳法?这是贴身打法的大忌,这不是找断续间隙,找挨揍吗?老先生也果然实在,眼见叶问闭着眼,还是直直地把胳膊探过去了。后手该怎么用,甚至该在哪放着,老师都没教。不细说了,不爽的就怪我人品不好吧。要不就是他跟宫保森哥俩好,这是故意卖个破绽忽悠叶问呢。
最后二人突然就顶在一起不打了,老先生赞叹叶问“咏春听桥”好功夫。别说五行拳的所谓霸道,就是周身的拧裹钻翻去破对方的防御,让他听(感应)到也没脾气,就算帐房用的死板吧,但是影片中展示的也是叶问迎着来拳直接“引化”的,要不是他闭着眼睛,这一拳完全是看来的而不是听来的,反而是老头子顺着这一引给稳住了局面,应该夸自己“听劲”好,收得住才是。
其实对形意拳来说,这个玩法真就犯了“一思停”的忌讳了,停下就挨揍,真的。这个之后在说。
不过这一段对白没有破绽,因为叶问是闭着眼睛的。而作为叶问的起手格斗式,他爱怎么摆就怎么摆吧,万一这一流派就是感觉这一势周全呢。
综合对比,老先生的形意拳反而更接近打木人桩练出来的简化咏春拳。叶问比划的,倒有点太极拳的意思。最后老先生说:形意拳霸道。无奈,只剩下眼角嘴角的表情霸道了。放着如此强硬的老头儿,他说什么霸道什么就霸道。
对了,还有他那个原地的轻微跺脚,可能武术指导认为,不跺这一下,不足以区分形意与咏春吧。让我们记住叶问的淡淡一笑:你的半步崩拳也很厉害。
《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上篇:背景篇1
《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上篇:背景篇2
《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1形意拳霸道《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2八卦掌手黑《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3一串炮仗《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4形意、八卦两门《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5六十四手《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武技篇6老猿挂印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勘,侃,砍,看。。。楼主管理员给此话题奖励了1分!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511734名成员74947个主题
可用积分:7分一代宗师剧本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代宗师剧本
&&王家卫的电影,供王家卫的粉丝反复观摩。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今日亮点:此人晚清一代宗师,服役中脚带铁铐,苦练就半步崩拳,世上罕逢敌手今日亮点:此人晚清一代宗师,服役中脚带铁铐,苦练就半步崩拳,世上罕逢敌手故宫书店说历史百家号在晚清武林中,郭云深堪称一代宗师,直隶深县马庄人,自幼爱好武术,先拜师孙亭立练八极拳,后拜师李老能习形意拳,当时李老能以租种菜园为生计,郭云深帮助灌田、耕耘,非常勤快,深得师父喜爱,多年苦练尽得真传。然而,命运往往出乎意料,由于他身怀侠义心肠,好打抱不平,在一次教训恶霸中,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但郭云深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在监狱中,尽管项上有枷,脚上铁铐,但他仍苦练功夫,同和太极拳和形意拳之精髓,竟然创出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步崩拳之半步,即前足前行一步,后足紧跟一步,后足不得超过前足,相对于常人走路后足超过前足之一步来说是半步;崩拳乃形意五拳之一,崩拳从中盘胸腹处发出,其形短,其力猛,如崩箭穿心,如山崩地裂,故曰“崩拳”。后来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就是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有次郭云深想试试自己的功夫,让五个壮士各持一木棍,其一端顶住郭云深的腹部,郭云深一转腰,将五人打出一丈开外。郭云深的名声甚嚣尘上,当然有人不服,河北正安县有位叫焦萝夫的高手,绰号“鬼八卦”,曾用杆子战胜大枪刘德宽而闻名,与郭云深交手仅一个回合,被打倒在地。从此遂闭门不出,终日琢磨破解崩拳之法。一天,他从庖丁刀切萝卜中悟出砍法可破崩拳,苦练多年,直到掌力将碗口粗的白蜡杆一格即断,再次郭云深较量,又败。两次栽在郭云深手上,仍是心有不甘,再苦练绝技,然而再尝败绩,从此,郭云深以半步崩拳三胜“鬼八卦”焦洛夫的事迹不胫而走,名气大振。由于崩拳运用时是前手勾挂敌手,后手发力穿崩,郭云深功力深厚,再加时机恰当、步伐迅速、经验老到,故武林高手与之对垒往往不堪一击,瞬间即被崩拳击中,力透胸背,心惊胆颤。在当时的武林之中,罕逢敌手。【看累了,让你开心一刻】女A:宿舍有一个女生已经结婚了!女B:哇,好早!女A:她嫁给了她妈给她找的后爸带过来的儿子,大她两岁!女B:哇,那不就是她哥哥嘛,好羡慕!女A:是啊,以后就没有婆婆了,好幸福!自古评论出人才,如果您是人才,请说上一句?,你若喜欢这篇文章请回1,不喜欢请回2,谢谢您的参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故宫书店说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为你分享更加多历史知识内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图片】《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_一代宗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668贴子:
《一代宗师》终极解评-下篇收藏
1形意拳霸道先说“英雄地”咏春拳过三关。三关中先说第二层打斗,因为第一层的解说,有第二层的对比更精彩。第二层:形意拳霸道帐房先介绍了一段形意拳来历,这是借着暗助叶问解说知识的。老先生表演了形意的五行拳,钻、劈、横、炮、崩。不知道老先生的形意拳出处,很多人赞叹表演到位。神情确实到位,但如果真有懂拳的愿意探讨的话,咱们可以具体说说。这五拳没有一拳是对的。我这个评价不是从风格演化而来,是从拳谱对应而来。你可以说我迂腐而狂妄,我敢这么说,也自有我的道理。先一上手,推了一个“劈拳”落成三体式,看架子是戏剧武生拉云手来的功底。第一拳出的钻拳,有表现“钻身而入”,但可惜了了,丝毫没有五行拳筋骨撑力的意识。钻拳出了个斜勾拳的轨迹,其用意是直接瞄着目标捣上去,拳短、身斜、劲僵,不容易打上,却很容易被挡住。钻拳的口诀是“钻拳似闪;主一气之流行”,不知道只以为是闪电般的迅速,寻着特殊角度打对手攻击漏洞。如果是这样,形意拳也就不霸道了。形意拳敢于“硬打硬进无遮拦”,是因为“五行本是五道关”,出手轨迹占住要害一线,所以叫做顾打一体。因为这种出拳轨迹对自身来说就很别扭,不是特殊的功力无法支撑这样的奇异拳术,所以如果筋骨身架没有练出来,一切招式都是虚设的。正是五行拳千锤百炼造就的特殊功力,在用起来的时候,才会出奇压制住对手,逼他进入我的规矩之下,来与我拼比我这类的功力。那就没有不胜的道理了。钻拳本是起手的架子,它那防御及破防的工架,在拳法运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钻拳近乎是形意五拳的开路先锋,钻拳碰上了,别的拳说进就进。形意拳有口诀“起手如钢锉”,钻拳就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做到了起手如钢锉,出手跟对方一触,就能堵住对方的进路,因为整体的冲撞发力,胳膊不用怎么动换就能打出腿的力道,再加上一些手法同时完成,一锉一钻,防御的同时又是攻击,攻击的同时就给后手强攻打通了道路。功力到时,确实只有我打人,没有人打我。但显然,帐房老先生没有这个意识。这还只是说的“打”的部分,顾、控、陷等辅助、埋伏手段就更没有了。都有直观证据的。不是教学片,也就不说那么仔细了。可以肯定,此角色没有得着功法要诀。功法不对,打法也就无从施展,只能凭借“直快”取胜了。下一拳的“劈拳”,因为是定步发力,没有见到身势,也没有听到步响,仅是胳膊“按”了一下,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如果不是按到腹前,恐怕这点“捂”的力度也显不出来。我们只能期待宫老爷子的表现了。之后的“横拳”完全就是之前的“钻拳”的左右重复,是横拳吗?动作就不评了,形意五行拳,说是拳,实际是练的身子,拳只是个顺带的表现。胳膊负责的更多是骨节的变化,都是为了形成强韧的筋骨支撑,由筋骨的拧裹形成钻翻之势,把腿上的力道直通上来,这是所谓“脱枪为拳”的真正含义。横拳这一拳本是五拳的综合,最显身法,不动身法可以归于崩拳,只有动起身法来,才更能显出此拳一拳之间辗转八面的横劲。这一拳暴露了这位帐房先生的传承失真。蒙蒙外行还行,也只能躲在帐房里了。之后的“炮拳”是借着势头连上来的,在老先生的表演中,这一拳也最像那么回事。不过同样只是硬努了一个大形相像,别拿“得意忘形”遮掩,再得意,出势的角度轨迹还是得有的,不然打了人也是侥幸。因为形意拳带劲,就是靠得筋骨挣撑。形意拳三绝:扑纵之势,透彻炸力,七星并进。莫说完美结合,随触随发,仅要出来一项,也必须得过了筋骨功夫这一关。最后的“崩拳”处理的最含蓄,但只看特写的拳头,这一表现是五拳之中破绽最小的。但依然可惜,之后补充的脚步特写画蛇添足了,再次暴露了此拳的无力与失真。显然指导有意在展示威震武林的“半步崩拳”,崩拳之能,就在于三绝的一步到位。但有震脚、有半步,依然不是崩拳。即便是演戏,发力的要领也不能搞个反的。这种顿脚发力不如不顿,可见帐房先生学拳的时候只是学了个外形,发力方式都是假的。虽然有进有退,节奏朗利,但基本还是俩胳膊在那往复,别说动起来的腿劲了,就是定步的整劲都没利用上。也不愧是老戏骨在演,气势到位,虽然只是俩胳膊在一杵一杵的,但也显出了形意拳练时的节奏与精气神。最后的那个横撑转劈拳,再次暴露了老先生是剧团的功底。这就开练了。叶问直接出了一个膀手。这是交手大忌。别说因为是演戏,故意弄个形象鲜明的标志性动作出来的。我说的忌讳也不是这个。依着形意拳的实战经验,出这一手就是直接给对方出拳喂上口了,如果帐房先生的功力真跟他表现出来的气势相呼应,直接出钻拳就足够解决掉叶问了。当然不是他那个虎鹤双形演变的钻拳。以此式与以往的咏春拳法做出区别,其中自然有他的用意,至少指导的提议是得到了导演的认同的。对于这一拳是否有诱导观众的心思,比如以便让人跟李小龙的标志技术反背拳的出处联想到一起,我也只能保留猜想了,这要看他之后会不会用上挂打反背拳了。但挂打反背拳与前文说的情况也是一样,都不宜直接上手,这都是需要特定距离才好发挥的。很遗憾,账房先生直出崩拳。就是“半步崩拳”的行家郭云深,也只是以崩拳结束,而不是以崩拳起手。之所以感觉只是一个半步崩拳,是因为之前的开路手法直接钻进去而给隐含了。是对手的拳架太不经打,一碰没了招架,没显出之前的埋伏,这才一崩拳结束了。传出这名声的是挨打的跟看过打斗场面的人,郭云深自己是不会透彻讲解的。半步,只是别人的印象。而崩拳之后,紧接着必然是横拳身法,继续攻防,因为隐含在横拳身势下的第二崩拳才是真正的毒招。如果现实中叶问真能以膀手的姿态迅速变势化力,而且他真的就化开了第一拳,那么后边他必然要中招了。崩拳就是这么训练的。而且这一手之后还没有完。要不然,“半步”接“半步”的出手就毫无意义了。半步,正是辗转续接的半步。你可以说咏春拳转马黐手,防守严密,这是对于胳膊对胳膊的打法说的。形意拳的霸道在于胳膊在动作之中,用身法的冲撞去针对对手的根基(即整个身体)进行破坏。别说一个专门练过整劲的归隐拳家,就是一头猪撞过来也只能躲啊。企图推着运动中的猪鼻子给把猪的力道引偏了,那就真得跟猪商量好,要慢慢一拳打过来才好。而崩拳冲上来的,就绝对不是一个猪拱嘴了,你两手拍接,这不让出了门户了吗?更何况还是旋转飞猪(笑一个吧)。形意拳某流派的套路对练有类似的,可以说此类练法有害无益。没有这个整体的动势,还玩什么半步拳法?这是贴身打法的大忌,这不是找断续间隙,找挨揍吗?老先生也果然实在,眼见叶问闭着眼,还是直直地把胳膊探过去了。后手该怎么用,甚至该在哪放着,老师都没教。不细说了,不爽的就怪我人品不好吧。要不就是他跟宫保森哥俩好,这是故意卖个破绽忽悠叶问呢。最后二人突然就顶在一起不打了,老先生赞叹叶问“咏春听桥”好功夫。别说五行拳的所谓霸道,就是周身的拧裹钻翻去破对方的防御,让他听(感应)到也没脾气,就算帐房用的死板吧,但是影片中展示的也是叶问迎着来拳直接“引化”的,要不是他闭着眼睛,这一拳完全是看来的而不是听来的,反而是老头子顺着这一引给稳住了局面,应该夸自己“听劲”好,收得住才是。其实对形意拳来说,这个玩法真就犯了“一思停”的忌讳了,停下就挨揍,真的。这个之后在说。不过这一段对白没有破绽,因为叶问是闭着眼睛的。而作为叶问的起手格斗式,他爱怎么摆就怎么摆吧,万一这一流派就是感觉这一势周全呢。综合对比,老先生的形意拳反而更接近打木人桩练出来的简化咏春拳。叶问比划的,倒有点太极拳的意思。最后老先生说:形意拳霸道。无奈,只剩下眼角嘴角的表情霸道了。放着如此强硬的老头儿,他说什么霸道什么就霸道。对了,还有他那个原地的轻微跺脚,可能武术指导认为,不跺这一下,不足以区分形意与咏春吧。让我们记住叶问的淡淡一笑:你的半步崩拳也很厉害。2八卦掌手黑第一层:八卦掌手黑跟人三姐的功底比宫二先生要足许多,阴阳鱼的旋转出场很赞,想必武打设计的时候,演员是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的。八卦掌有数个流派,祖师董海川擅于教化,手下八大弟子多是半路出家,祖师有意因材施教,给他们各自保留了之前的功底,使得八人各有成就,一个弟子成了一派。三姐这一派的八卦掌以怪蟒翻身的犀利之势见长,配合妆容,当是本片中最接近真实特色的了。但可惜啊,一配台词就露陷了,说八卦掌取自刀法,单换掌是“单刀”,双换掌是“双刀”,又说步法“一掰、一扣”,这都不是这一流派的特点,而且刀法一说非常牵强。如果是祖师这么传的,那就算我这孙子不肖了。八卦掌“推、托、搬、扣”等主要技法,都与刀法无关,要说手法的“切、削片、旋”有点刀的意思,但八卦是锁腰出劲的根基,不是抡砍出招的打法,不然它绝对干不过专门练刀的通臂。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三姐配词演示的就不是“单换掌”与“双换掌”。换掌是一个身势变化,单、双不是关键,关键是怎么去换的。而且单、双换掌也并非单、双刀的“单”与“双”,双换掌就是一个单换掌接着又一个单换掌,两个单换掌串一起了而已。听来就知道这位姐姐不会三换掌了,不然三换掌就是三刀了。至于要领与打法就不说了,确实千变万化,又何止六十四手呢。但有一点不能动摇,就是单换掌是八卦掌功法的核心,其要领不是为了练就手黑,而是为了练就同样用于“限制”对手“武器”、“控制”对手“大根”的横竖劲力。之所以说三姐这一支比较贴合,是因为三姐表现出了原地回身的横劲顺直的变化。也正是这一周转顺直的势头,才与形意拳的纵横崩撞功用相当,也才可以合并为一门。二者是因为相通才合,而不是为了互补才合。所以其实是没有必要合并的。现实之中,合并的多是两门兄弟的交情。形意拳表现为直,是因为力道与打法太强,一拳足够克敌,没有表现出太多,但这一拳的内涵很深,也是变化无常。而八卦转换所追求的强力一击,将大圆浓缩到最后,其实就是换掌后手藏着的那一手了。即所谓叶底藏花。这一手单独说一拳的话,与崩拳的功用相当,也正是宣传片头中,叶问最有力道的那回身一拳。其实都是一回事,关键还是之前之后的埋伏。半步崩拳之所以厉害,是将这一切压缩到了半步之内。不用搞太多的预备,半步一崩即能发动这强劲的攻击,如同机关一触,所谓“火机一发物必落,消息全凭后腿蹬”。但这半步又是必须的,形意就是动步发力的拳法,后腿一蹬,可远可近,蹬身的势头控制自如,再要回个身、转转马就太轻松了。五行转折练的就是这个。五行拳确实高妙,像横拳、炮拳看着往前,实际没有前后左右。束住蹬身一纵的方式,才是形意之长。许多拳法都追求这个本事但都没摸着门道。而形意拳落步震脚的表现,震脚只是这一纵定步的表现,而不是刻意强求的。老先生定步一练,就啥也不好说了。当然,武艺的比较,不是劲道强就强,收拾人的办法多的是。三姐说得好,八卦掌擅长“偏门抢攻”。一直以来,八卦掌的转圈练功给人感觉八卦掌就是绕着人游转突袭。实际大圈是练身架横撑的,小圈也就是所谓“换掌”,才是练攻击的。“偏门抢攻”只是起手,压制近身之后,更狠的是“怀里转身”。扮演三姐的演员其实很懂,她有所表现,只是表现与解说要分开来看。为“三姐”赞一个。这一段打虽然花哨,但就理念来说,还是有所展现的,叶问那一靠也挺对劲,为叶问的一“靠”也赞一个。最后一下偷袭显然是剧情需要,三姐为了表现“八卦手黑”直接上去掏裆,这就露了迹象了。掏裆一类的手法,是要放在转身换掌的时候,在肘手搬拦中主动“争取”压制之势,在“控制”的瞬间顺手完成的,或者运用转换一空,避开来劲,将身手滑开而顺带一击,这才叫黑。所谓“太极奸,八卦滑,最毒不过心意把”。这一段相比很不错,武打片后继有人啊。不过整场打斗,叶问只用了一只手,有没有黄麒英的范儿?有三姐的冷艳做对比,二层帐房一张嘴,掐着烟卷的鸟态立马不见了,那眉飞色舞的油滑做派,很接近后来北京公园派的老拳油子了。放在民国的武林,老先生也算是前卫的了。这一套的理论有参考《北派武林-六合拳宗》,要反驳的话去骂作者,要赞同的话,我倒可以跟启发者分享一下。3一串炮仗第三层:杂家一串炮仗跟森公、叶问、瑞爷的出场一样,勇哥也是背身出场,不管这是哪门子武林规矩了,总之三层的勇哥底气十足,霸气侧漏。他贺叶问的是“一串炮仗”。这可以归结两个意思:一是快脆,二是响,而且还得响得连贯暴烈。一语双关,也暗喻自己打得响。要想响,又必然快脆连续,可见勇哥的杂家是要快攻猛打了。他之所长,应该是以气运劲的铁桥手了。内外家的划分,简明而论,以劲为主为内家,以招为主为外家。勇哥这是外家的硬磕快打了。所谓杂家,即是招多而杂。以所谓招法为能的,多是以常态的速度与力量来配合攻击的方式,即是常人能够模仿的技术。只是速度、力度、协调有了练与不练的高低之别。而劲力为能的,此处的劲不是深蹲、举重一类的单纯力量,而是以特殊的运动方式练就的特殊的发力效果。人体是很奇妙的,简单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俯卧撑,胳膊撑住的时候,显然比弯曲的时候省力很多,感觉是否吃力的只是我们,而对于两掌对地面的压力,依然是我们的体重决定的。保持此时的状态,收起一条胳膊奋力拍地,其力道绝对不如弹起身体,利用身体的分量直砸下去,而同时撑臂将劲拍下的力道要强。这两者相比,前者是单纯的臂力,后者则算是内涵复杂一些的劲力了。当然拳术中的运劲要复杂的多,也不是一学就会的方法,支持那些方法的,需要改善身体成为另外一种形态,所谓易筋易骨以更换劲力。不然你就是懂得了发劲的道理,没有“功力”为后盾,自己的骨节也承受不住那个返力。有高手轻松一劈拳能拍得大粗电线杆嗡嗡响,这劲力打入了对手身体里肯定出事。这是根与梢的贯通使然,但要换了寻常筋骨能力的人,这一掌下去,就得是自己的脑子嗡嗡响了。再拿梁柱打个比方,只要柱子竖直,它就能承受足够的分量,如果柱子倾斜,同样的分量,柱子也势必倒塌。练就整劲的发力习惯,运用与柱子全力支撑的状态,就是一类撑劲的应用。所以内家拳强调什么拔背顶劲、兜裆裹胯的都有特殊的用意。人体骨骼的复杂,可以形成若干相互呼应的支撑,此所谓“合”,是非常科学的技术。但人体先天并不具备轻松完成此类“支撑”以及稳固“支撑”的能力,这就需要用特殊的方式来练就。这种能力的增进,即是所谓功力的增进了。南拳杂家勇哥如果是利用惯性抡砸的快速攻击,那么他所用的,便不是筋骨支撑的功力打法,而是肌肉伸缩的功力打法,也就是常态的了。此时的招式,便是以动为用,静态的时候撑力一般。也可以理解成为防御能力一般,必须以大动应大动,小动抵不住同样的来势。而所谓招式,其实就是晃动起来惯性之后的,力的各类延续转换。这种打法自然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而为了达到更强的效果,身体的硬度、肺腑的强度、肌肉的力度,这些根基所在都是要一并提高的。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体机能是要老化的,这个就不是苦练就能够挽回的了。所以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泛泛而论,运气、扎马都是练功,勇哥显然是有“内功”为支撑的。但是此类内功也是为支持此类打法而来的,与形意、八卦的内劲不同。任何拳种都必须合理调配惯性与撑力,形意、八卦一类是以撑力为根本,身法根基是拧裹钻翻,劈崩扑撞,手法只是身法的枝节,求得是个整劲透彻。而单纯的长拳、短打招式组合,则是冲、砸、磕、碰、抡、掼、抽、扫什么都用了,还是常态的发挥。所以一类偏中整体的势头,一类偏用肢节的惯性。打击的力量是武器分量与运行速度的集合,以周身的冲撞带动的力量以及周身的旋转带动的力量,还有枝节的抡冲带动的力量,显然是各有特色的。冲撞发力为根基的确实霸道,但有此根基只能说有功力,要发挥好还得精通打法。精通了打法,那就可以用强劲的势头去攻击对手的薄弱之处了,有点欺负人的意思。所以武林有话叫“最毒不过心意把”,心意把是形意拳的前身。旋转发力也是寻常发力方式之一,若以旋转闪避为能,力道用在推托防御上了,再要拿准时机打出强劲一击确实勉强。因而以快手攻击要害,是一个即弥补弱处又能发挥长处的轻省办法。从这论,八卦手黑也是必然。从这看,宫宝森说自己接了他师哥李存义的班,身兼形意、八卦两门绝决,又南下传拳如何如何,说的牛气横冲的,也是有些资本的。其实拳法都是越周全越好,比如杂家可以什么都会,但此处的展示更偏重招式繁多的意思。因为区分武术流派的方式,就是看这一溜排的运劲方式。一学就会的招数,随时都可以吸收。因为运劲方式的偏爱,决定了相应招式体系的归结,也就有了流派的区分。因而越偏执,风格就越明显。如果要运用并不适合本门发力习惯的打法,自然就是要牺牲本门发力的,要把杂七杂八的都糅杂其中,要么就是套个外形用自家的劲,要么就是牺牲了“内家”的特殊功力,而顺从了“外家”的寻常形式。勇哥杂而不亏,那是因为他的这些杂招所在流派都是一类的运劲形式,所以他不是杂,只是把散播开来的支流技法又给融会贯通了。这种长短组合的快攻猛打,要对付同样打法的人,自然是谁快谁硬谁占上风了。武术从练习到实战,是要经过若干阶段,最后才能达到运乎神变,自由而不逾规。即是本能触发,不经思维。大凡“内家”的训练方式,都是冲着这个去的,但大多数人都可能达不到这个阶段,而在运用思维计谋攻防的阶段,显然是招数奇诡要占优势了。每一门真传流派,针对每一阶段的功底,也都有相应的战术手段。因为招式的反常,也可以打出个出其不意、防不胜防的效果。但随着功力的提升,也是境界的提升,会慢慢地归结千招万式为随时随处的全然势动。常态之下,暗藏霸道之黑手。但如果没有反复的实战感应为积累,直接追求所谓的最高境界,也是痴人说梦。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攻击的重点还是要害,叶问三板斧,摊、膀、伏,以运行轨迹护着要害,搬拦开对方的拳头,守中中线打击中线,就理论上,如果对方只是快手抡砸的招多,而没有逼住身势或者头、肩、肘、膝的组合攻击,显然两手两脚变化再多,也始终攻不破三板斧的专注应对。不是抬高形意拳,形意拳的五行本是五道关,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形意在攻防之中用上了整体冲撞的力道,而且就手脚之外,也有更为诡异狠毒的头、肩、肘、膝的配套攻击。确实也是招多而防不胜防。不说偏离影片太远的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相关的国术武技小说。国术武技小说界的三大高手——徐皓峰、梦入神机、铁萼奇兰,作品都是内三家为主要内容。而守着关要以逸待劳,外家的招数再多变也只是空耗迂击。长久下去就跟自己朝着木人桩猛冲猛打一样,对方就不是打自己,累也把自己累趴下了。具体就不解说了,果然,勇哥的一串炮仗打响了,但勇哥疯牛泼猴般的狂躁火气却熄了。胳膊腿儿碰响过了却没出效果,都让叶问给实实在在地防住了。勇哥的解释是“拳怕少壮,我什么岁数了?”勇哥说得有道理,确实是这么回事。这种靠着体能支撑的一口气式的打法,体能一弱确实就跟不上了。不过招数还是管用的,但不能这样正大光明的较量了。勇哥淌着汗水,累得噱噱地喘,这个刻画太到位了,勇哥太有经验了。因为这一串炮仗响得爽快,所以勇哥虽然很累,但却没有早泄的沮丧。难怪是他把守见BOSS的最后一关呢!但所谓“唯快不破”、“一力胜十会”、又所谓“百密一疏”,即便是形意、八卦的真正高手,除非自己也是仗着功力迅速强攻,逼着对方举棋不定,一旦迟疑,仅仅靠着架子支撑防御,对方就是身手迅速,也确实是难以周全的,至少是要一锤换一锤的。而一旦被其中一个炮仗炸着了,犯了招架换来的就是十下八下了。所以许多拳法,也确实有十八响、一挂鞭之说,说的都是快脆猛烈、疾风骤雨的连招组合。所谓“响”,有自己打自己的,也有敌我交战碰撞的。自己打自己的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确定动作到位了。这个具体也就不说了,骂我人品吧。饶一句,勇哥说的“追风赶月别留情”,改自心意拳口诀“追风赶月不放松”,这是形意拳的前身心意拳的一个打法要领,也是一个歹毒招式的串联。这里引申为人生哲理了。另外“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这话出处也是心意拳谱,原话叫做“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当然在散播过程中也存在了几个版本,相比而言,“存”字更贴切。所谓“存”即为保守,是针对形心意拳“进步不胜,必有胆寒之心”说的。后边还有“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同时也有“出手如钢锉,回手如钩杆”、“不钻不翻,一寸为先”的指导及道理。因为形意拳出手是守住要害攻击要害,又有整劲为后盾,一冲之下鲜有能遮挡者,所谓“动辄崩翻”。但是这个基础是在整体的纵横中来的,所以拳法要求“手脚齐到”,一旦在攻防中产生迟疑,仅仅是半秒,手脚的合力一破,“无坚不摧”的五行拳架就锐气大减,遇到勇哥这样手快招怪又有力度的,顺着软弱处就打进来了。所以对心意拳家而言,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进步必胜。下篇接着一串炮仗的响儿,深入地讲讲您就透彻了。
5六十四手叶问都有至少打成平手的本事了,显然也是摸着了对方的运劲特点了。关于六十四手,见与不见也真不要紧了。因为虽然区分一门拳艺的是流派的标志性动作,但动作谁都能摆。概念性地讲,各流派的攻击方式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幅度与衔接的不同而已。实质里,正是导致这幅度不同的运劲方式,才是流派的真正内涵,也是使得流派独立出来的根本。所以明白了发力方式与身法特点才是关键。也许叶问懂了八卦的劲,但依然好奇传承体系吧,毕竟不能通透体系,懂劲也只是核心不丢,也确实不能算是全面继承。再或者见六十四手,不过是一个借口。八卦六十四手失传这一桥段,有点继承港台武侠小说的意思,但因为跟旧派武侠小说的失传情节重叠起来了,便加深了那种悲凉无奈的意味。而实际是,就教学而言,针对泛泛的学生,没强入手先学六十四手的,因为这真不是关键。包括六十四手的用法与解法,教拳不怕套路多。六十四手,放到现在,许多老外耍得也都不错。但继承了六十四手的传人,实战能力依然一般,知道用法也用不上。如果仅仅是学了六十四手的套路,就是练一辈子,也许也只能靠着偷袭取胜,那就不用六十四手了,会的多了反而是牵绊。所以失传是肯定的了,但失传的至关重要的东西是功力训练体系,而不是招式套路体系。所以,如果是朋友,给叶问看看也无妨。不给看,就得找个别的说法了。剩余的打斗余外的就不细说了,宫二显然是大圈转掌练就的花架子,虽然她用了好几个穿掌动作,但徒有其表。也许她就是冲着舞姿飘逸练的。好在呼啦呼啦一个特写,可以掩盖许多问题。倒是马三下了大功夫,一些定式还算漂亮,打斗之中虽然不是形意打法,但也拳脚并用,节奏分明,试图表现出独特的美感。但就影片效果来说,他做到了。一线天的“霸王请客”之顶肘剪得挺帅,其实这个肘法,放在形意里非常平常,起手就隐含着,而且花样更多,威力也更为奇特。只能再次说可惜了,形意拳真得就剩下两个拳头。这个不用争议,很多人提到八极就说与泰拳类似,想必都是听说八极擅长肘膝后的遐想吧。如果看片的都是这类的武术爱好者,具体的也真就不用讲了。自己查资料吧,但别拿资历吓唬人,没用。徐导资历高,但徐导的作品中也多是感受上的阔论,把形意、八卦的核心如此划分,想必也是出自他之手了。总体来说,一线天的耍帅虽然味道古怪,但他的打斗确实表现出了某派八极的特点。功力支撑的技术与韵味就不能强求演员了,看效果已经非常到位,非常贴切一线天这个角色的设定了。不知道原片有没有马三对一线天的情节,如果有,以马三仅剩下两个拳头,而用膝盖用的不能算错但也不合要领的独立膝法,他真干不过一线天。长长的站台,漫长的等待;长长的列车,载走了马三与宫二短暂的爱。马三的气质,冷硬倔强之中带着一丝丝的憔悴,确实跟他的身份设定十分相符。而简明的拳姿,硬朗的招式,也越发与这种气质融合为一。但就片中表现来看,与叶问对决,他的下场也跟帐房先生差不多。因为他们毛病一样。单看脸甚至上身都挺板正的,但一看下半身就露马脚了。果然真应了武行的话,出水才见两腿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指导练的不是知根知底的形意拳。与师妹对决的一招,花花的就不管了,那一崩拳过去,就算他不会别的,但凡五行拳套路感应上身,他有一个回身法练对了,有影片设定的他的一崩拳的力度,他师妹那一下的过身就直接死在过程中了。而且是打着旋出去的。结果爷们反应迟了,当然是影片的需要了,来了一个翻子拳的回身,是吧?比赛套路的翻子拳出身?后边有一下不错,不该回身的时候却转身进攻了,当然也都是为了视觉效果的需要。此时宫二先生的一挒用得不错。这一挒显出了动作设计方的细心考究。那么出现的硬伤,就真是硬伤而不是疏忽了。后边宫二的旋身双撞掌,证明了我之前讲过的八卦掌特点,只是她为什么是撞在一个铁栏杆上了就不得而知了。转过头了吗?马三几次出钻拳做起势护身的动作,也证明了我之前说的钻拳之功能。可惜一个展示八卦掰扣步的特写,暴露了宫二学的是花架子一类的八卦掌。具体道理继续怪我人品有问题吧,不说了。马三的俩腿就是拉近直线距离用的,闪避啥的都是梢节单独在动,也难怪他被宫二打死了。宫二肯定知道他的特点,针对性地下了功夫。尼玛,我都现实与影片混乱了。忍不住想说,那一膝盖的反复表现,不是武指的要求,而是某编剧的刻画吧?那个放在旧中国,真是个忽悠外行的膝法。而且就算忽悠外行,也不是那么直接顶的。不怕被狂热的泰拳追崇者的嘲笑吗?可以看出剧情设计的认真,马三几次攻击被化为无形,他也开始做调整了。突然想问,若真是有必要把形意、八卦分开来教,师兄妹俩互相不通,那按老爷子的意思,是想促成他俩的婚姻吗?不合剧中的伦理啊。突然就替老爷子感到悲哀,折腾了一辈子,完成了合并两门,北拳南传,身为一代宗师,却没有教出几个像样的徒弟,难得出现两个,还一个狂妄叛道、一个偏执入魔。也许正是年轻宫爷的性格分裂。这还怎么好意思孤身一人去南方发扬光大呢。火车一直在开,也不知道是拖了几挂的火车,好长好长,陪伴着二人最后的决斗,使得紧张火爆的气氛更为紧张火爆了,使得形意、八卦的巅峰对决高潮迭起。真令帐房与勇哥汗颜啊!马三终于用横拳了,可惜只是让人知道是用了横拳,他的两腿再次暴露了他所承功法的偏离。如果只是这般水平,用传说半步及丈郭云深的说法,还是迂回而进得稳妥。但从他张大嘴巴的吼叫来说,显然他是豁出去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吼叫,再次暴露了他形意拳内三合的传承失真。宫老爷子真阴啊,早就留了一手,难怪当初劝导马三的时候那般自信。后边一段打斗的画面效果很好,我都感受到了雪地的寒冷。不多说了,只能说,马三其实会八卦掌。不是黑八卦掌,他的表现说成是形意八卦掌,还真是贴切。总之打斗设计颇费苦心,在古老的拆招式武打设计的基础上,把革新设计中那种俩人隔着一段距离,不太想干地各自舞划的那类手法用上了;又结合了另外一派设计的一个家伙旋舞一个家伙绕的摩擦式攻防;还用上了某代创新影响至今的快拳、快脚的抽帧剪切;然后自然也少不了泰国武打片那种以演员高素质的肢体腾飞扭转为基础,达到吊钢丝可表现却不需要吊钢丝来的那种更为生猛的拳拳到肉的手法;当然也不忘发扬吊钢丝与拆招的中式特色,马三怀旧般地迎着抹面来个提前就知道会来这一手的化解动作——后空翻,看来马三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阴郁小心嘛,依然是童心未泯,而且武功要高出师妹老大一截,那么他的惨败便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不想活了,又心疼师妹吧……看着被二人蹂躏了的洁白雪地,我突然就明白了马三。雪地之上,对于功力不够,又不会回身打法的形意拳手来说,还真是要慎重一些呢。果然,成就大事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宫二终于懂得了环境于人的重要。一门能流传到民国末年的武术,都是有其实战优势的,只是看当时的情境能否给出发挥的条件来吧。影片中多次展示父女二人雪地练拳,难道就是为了借助这大地的力量来发挥所长?人和也至关重要啊,老头子真是个狠心的角儿,能混出那么大名气,显然是明里暗里的道道样样精通。他不教马三八卦掌,也就纯不教了,连个启发性的都不给。形意拳里的回身打法他都给删掉了,真够狠的,那可是顶门大弟子啊!不对,不对,如果剧情真是这样,那这一切就不成立了,我又跟现实混淆了。这么说吧,可惜马三不懂回身还乱来,本来一个半步就解决了的大好时机,他非转个身,让过了师妹的后脑、后心、后腰眼,跟同在回转之中的师妹同步,结果被师妹一个简单的反关节就给阴了。实在不能忍了,尼玛,你的冲膝哪里去了?
6老猿挂印老猿挂印与白猿献桃马三啊马三,形意出手必上步的要求,放在紧急情况下就不要求你了,但你总爱比划劈拳、钻拳的,连个最基础的沉肩坠肘都没练上身?是不是你师妹知道你的毛病,故意等着你呢?被打开门户,用你师父当年打你的白猿 献桃 干上了吧?你让你师父忽悠了,挂印的关隘不在回头,而在低调与牢靠。挂印本是献桃之后的毒招,而献桃又是虎扑之后的续接,而所谓挂印,也不过是鸡腿的一个打法,你蹦啊蹦的玩冲膝,能那么莽撞么?而作为形意拳“势势不离虎扑,把把不离鹰捉,步步不离鸡腿”的要诀,你师父是一个也没有给你讲啊!你算是带着形意拳的荣耀,死在编剧手里头了。还说什么呢?老姜,别逼问了。再透露一点,片中反复用了多次回身的肘法,这类肘法跟那个膝法一样低级,这么个用法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回身肘有的是,但却不是这么摆的。所谓“老猿挂印回首望”,我相信也是编剧重新加工的。因为就片中表现的那个破此绝招的白猿 献桃 ,其实特别容易破,不管是片中还是现实,甚至常人也一点就透,八卦门没有指望这一下的。继续骂我人品吧,他表现多少,咱就解说多少。六十四手,不是想见就能见的。再次声明,那个白猿献桃双合掌(双手合托对手下颌)不是叶底藏花,叶底藏花是单换掌时两臂交互环抱,横撑胸前,随着转身催力运用转换,往往上手破门,下手顺旋转之势打出狠手的那个隐含动作。所谓“出手就见红”,那藏在腋底的一点红,就是叶底藏花。别光听着词句优美就乱套用。当然,作为文艺作品的影片本身,为了情节效果,相应地做出艺术加工也不足为奇。只是冲着所谓“真实的武林”而来的朋友别跟着混淆了就好。至于叶问后来占人场子的几段打,无论是三板斧还是八脚,这一套算是把李小龙的截拳道给装进去了。但要说的是,定步起腿的阻截,可以打破节奏,但不针对要害其实很难形成杀伤性的重击。如果可以做到,那对内部调整的要求则更高。不是不做大动的助力,而是给平均含蓄得不明显了。不仔细翻看了,记得叶问也在努力表现一种贯力,难为他了。相比来说,确实是咏春传下来了。余下是用兵器的哥哥了,干过刽子手的姜福星。肩头的猴子也是一类象征,有点“曲不离口”的意思,是他对职业的怀念。其实要表现他的职业习惯,在手的习惯上做点小动作会增色不少。因为行刑的鬼头刀与寻常刀型的不同,其用法也与其他刀法有异。又因为职业的专注性,训练手段也更为专一。手上带点活就完美了。剧中展现的出刀一斩很好,但之后的缠头裹脑真不适合他用。也好在对方是赤手空拳,他就是提把菜刀也占便宜了。葛财旺演得好啊,给角色增色不少。回想《闯关东》时那个气势,真够到位。关于猴子,辅助刽子手练准头啥的,听郭德纲相声吧,八大棍儿里哪一段我忘了,捎带再把有关镖局、青楼知识的一并听了吧,回头又有谈资了。也不光郭德纲,京城评书段子里一直有,就是这些民俗知识多放在拉长篇幅用的旁篇里,不知道改编精简之后的新版会砍掉多少枝节。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就信了郭德纲吧,跟王家卫从朋友那听来的一模一样。呼应各类的打斗模式,因为老姜三次简洁而犀利的出刀,西北刀客片中彰显的那种见隙抢入、一刀毙命的快直狠辣,也捎带着武人用刀的技法丰富、圆转周全都有了。但因为慑而不杀,兵不血刃,虽然柔和了一些,反而更能显现刀锋的锐利与武人的境界。所谓温、良、恭、俭、让,反而让这个曾经以杀人为业的给显出来,真是非常之事惠赐非常感悟啊。刀法,两个字:一横,一竖。功夫两个字:三丰片子开头的“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这词出自形意拳的“横劲,竖劲”,叫做“一横,一竖,天下无敌”,有专指,也有泛指,泛指的话,任何运动归结大轨迹的话,也就是偏横,偏竖的母法了。后边“错的,躺下喽,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这话说得霸道,单纯胡搅蛮缠不讲理的霸道,这招狠,这是开篇就绝众评论人之口啊。既然这样咱就不说了,知道是编剧的意会延伸就好了,但绝对不单指俩人对决后的状态,因为片子结尾有呼应为证。叶问在结尾又说,对他而言,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这话放在此时听来,真是满含隐情,滋味深长,因为以他所处的境界,已经没有谈拳的乐趣了。知音难求啊,因为对相知的期待,让我们在一些的初见之中,才有了似曾相识的错觉。因为对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的念念不忘与念念期待,才导致了“世间所有的相逢都是久别重逢”。咱跟叶问有部分性情相叠,但始终不是一路人,所以咱也不犯忌讳了,别跟叶问说功夫有多深,师父有多厉害,门派有多深奥,没有赢过他,也就没资格说这话了。但有人非说是“一横一竖”就是说的“站着倒着”的话,咱也没有办法。叶问回顾一生,放倒了若干人,倒着的横了一地,那就是“功夫两个字:三丰”,你说这话对吗?对不起,咱们都来晚了。再就是里子,蛇羹老鬼师大爷,别说那“霸王敬烟”的一招暗藏了多少杀机了,中间隔着个桌子呢,您老使劲抻,吓唬谁呀。本来是一个中间动势才有效果的动作,也只有靠着动势之中的顺势变化才有威力,叶问却再次摆成了力已出尽的防守动作。甭说六十四手了,遇到边腿、巴掌都够呛,耳门、后脑、咽喉、太阳穴都给人家了,你当人家也跟你玩日字冲拳呢。也别说“倒退二十年”可以跟叶问“过过手”了,就看此情此景,叶问已经让出了两只手了。咏春八脚,名不虚传,这才是叶问自信的地方吧,手上就是摆个玩意儿。看叶问那眼神,显露出来的意识,有没有在李小龙《龙争虎斗》的回忆里产生回响啊?问哥,中间隔着个桌子呢,你用得着那么犀利谨慎么?跌份了啊。看你俩一脸认真地故作镇定,神神叨叨、神经兮兮的紧张形象如此鲜活,憋不住想笑怎么办?鬼爷,抽完了烟是不是再就着小菜吃块饼?真有你们哥俩的,老一辈的思想境界就是不同,总在生活的细节上考验年轻人。大才啊!关于最经典的,主角宫二先生的打斗,留在念念不忘的人的心里吧。六十四手的展现,我都忘光溜儿的了。结语宗师的一家,在时势中被打造出来,也在时势中夭折了性命。这部片子充满各种的固执与遗恨。故事被那些活着的如叶问、老姜、还有那条流浪街面的老狗看在了眼里,流传了下来,可惜流传的只是传说,带着各自的淡淡忧伤,硬实的手艺,却被固执的前人们断绝了。若说时势导致的失传是天作孽,那故事中所展现的这种,自虐式的武林规则导致的失传,是不是有了点人作孽的意思?中国道统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吧?真讲道统,那武艺不是自家的,是祖师爷的,再往大点说那是天教的,人为断绝了祖师爷的艺,这是奉得哪门的道,达到了“三见”的哪一重境界呢?现实能说得过去么?找了这么个借口给圆满了现实的尴尬,是最合理的解释,还是最合适的解释呢?弄了半天,都是面子。依着主创的理念,武林之中是必须看中输赢的吧?宫老爷子最后的那一拥抱,有了耶稣之举,却没被马三成就,想来问题也就在于此了。南传北传的事情他没能掌控得了,他也许也不会想到,多少年后的今天,用不着谁来推动促成,虚假的传承、浮躁的融合拦都拦不住了。影片之中一直有一股子特别的味道,似乎在小心翼翼地消费或展示某样元素,又企图借助展示来圆满一个什么缘由。所以仅仅是展示,而不是宣扬。但正因为这份小心翼翼,反而让人一时间摸不着他想掩饰什么。或许这源自主创的谋略,也或许源自导演的不确定吧。梦,是不是越朦胧越深沉?借着叶问的“资格论”,宫二的“奉道论”,我们感受到了强装的儒雅斯文,硬撑的宗师霸气,而这背后,是焦虑中的逆反,与穷追不舍的固执,还有一份难得安稳中的蠢蠢欲动。借助王导霸道的“文艺故我在”,一些人对某一领域的幻想与重构,得到了华丽的满足。对片子来说,是文艺了些,对宣传中的用意,确实也小心些。这也正好,纯以武林看片子,狭隘了。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老讲究,新讲究,都是讲究。真实的武林,是神秘而复杂、沉重而残酷的,哪怕用一辈子来准备,四个小时也难以尽抒其中滋味。作为以文艺片为特色,公众面前不摘墨镜的王导,自然也不会把武林的墨镜摘掉给大家看了。影片华丽丽地结束了,评论也淅沥沥地喷完了,咱们将就一听了之吧。要知道念念不忘,不一定有回响。(有偏颇处,请多包涵。祝朋友们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楼主这么扒 ,不怕得罪人?
楼主这么扒 ,不怕得罪人?
好文章,言之有物
真是术业有专攻,很多人看的是人的情感,文艺调调
收藏学习!不懂但是喜欢看
挺正经一段话,正情怀着呢,看到“三丰”两个字笑喷。。
拜大神,文采斐然!
所谓招式,其实就是晃动起来惯性之后的,力的各类延续转换。至关重要的东西是功力训练体系,而不是招式套路体系。一门能流传到民国末年的武术,都是有其实战优势的,
楼主是个行家啊,深表钦佩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代宗师叶问和宫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