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沉迷游戏的这孩子没救了就没救了吗

精彩一搏的博客
精彩一搏 http://blog.people.com.cn/u/5532721.html
精彩一搏的博客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沉迷网游的孩子,我们拿什么拯救你?
沉迷网游的孩子,我们拿什么拯救你?
4月4日清明小长假开始,就读于广元市实验中学的16岁明明(化名)放学后并没有回家。当晚10时许,妈妈在网吧里找到他,两人发生口角。母亲哭喊着:&你上网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这位悲愤的母亲投入嘉陵江,试图唤醒沉迷网络的儿子。悲剧并没有停止!父亲赶到河边怒踢儿子,这名16岁的少年也随即投江失踪。(成都商报4月8日报道)
看到这则报道,笔者的心情甚是沉重,为这个发生悲剧的家庭痛惜!许多疑问油然而生,为何网游会让少年如此沉迷?缘何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屡屡在网吧却不能生效呢?众多的疑惑让人费解,真不知道,对那些沉迷网游的孩子,我们该拿什么去拯救他们?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这个时代走上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且还衍生了不少有关互联网的新兴事物。而一些网络研发人员推出的&网络游戏&更是吸引了众人的视线,让许多人沉迷其中。在现在看来,可以说网游的杀伤力应该不亚于&生化武器&,它让沉迷于其中的人群不能自拔,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只会生活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许多沉迷网游的人甚至如吸食&鸦片&一样,根本戒不了!可见,网游的危害之深,危及范围之广已经是有目共睹,如果长此以往,真不知道未来的一代会被这个可怕的&恶魔&侵蚀多少?
面对当下众多未成年人频频出现在网吧,沉迷于网游,笔者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再不出台相关严格的法律,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为此,笔者认为,要斩断网游对青少年的毒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学校积极宣传。学校要经常对未成年人加强网游危害健康的教育,从多个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强固,坚决杜绝想玩网游的念头;要现身说法,用一些事实说服教育那些沉迷于网游的孩子,此外,还可以开发一些智力游戏,积极引导未成年人进行绿色上网、健康上网,坚决和危害的&网游&分手。
家庭跟踪教育。作为教育孩子的最主要阵地,家庭的责任不可推卸,所以,作为家长而言,万不可对孩子放任自流,要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其孩子思想定向;一些迷途的孩子往往都是思想发生了偏离,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做好督促,督促孩子把学习放在重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真正的能放弃沉迷网游的思想念头。
政府强化监管。作为政府,要健全信息立法,制定针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信息安全等法律法规;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加强对网吧经营者的管理,不能让网吧经营者擅自经营,无视国家的法律。一些对网吧的监管部门更不能如同虚设,要真正的履行其职责,坚决取缔那些违法经营的网吧,只要发现未成年上网的事实,要坚决取缔那些违法经营的网吧,并给相关责任人严重处罚。此外,建议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健全&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网络产业审批管理制度&等,明确网络、电信运营商的职责;继续加强网吧和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
沉迷网游,这个不争的事实,已经让众多家庭深受其害!为了我们国人的健康,为了还给孩子们一个灿烂的明天,也为了我们中国的未来,请我们国人立刻行动起来,拯救那些沉迷网游的孩子吧!
精彩一搏的博客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179) | 分享数
(0) | 转载数孩子沉迷与游戏怎样教育?_百度知道
孩子沉迷与游戏怎样教育?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许多孩子每天玩游戏,有的玩得废寝忘食,甚至不愿上学,许多家长为此非常头疼。近日有报道说14岁少年在网吧与父亲起冲突,拔出匕首将父亲刺死,就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不愿意去上学,可见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之严重。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现代娱乐项目,上市多年来一直受到孩子们乃至许多成年人的青睐,可见它的魅力。其实,孩子玩玩网络游戏无可厚非,毕竟通过玩游戏,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也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不过,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成瘾就有问题了。  哪些孩子容易沉迷网游?为什么呢?  第一种情况,小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有被抛弃的经历,比如父母离异,或孩子被父母交给别人去带,这样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迷上网络。这些孩子小的时候被迫接受了一个他不喜欢的人际环境,在大脑深处隐藏了许多负面的情绪,比如害怕、担心、恐惧、不安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能力增强了,但是这些负面的情绪并没有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他随时随地都会寻找支持、安全、爱等等。许多孩子虽然长大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依然找不到他一直渴望的那种东西。突然有一天,当他走进虚拟的网络世界,发现网络游戏能够满足他这些需求,便如饥似渴地从中索取,就算他知道这不正常也欲罢而不能。  第二种情况,也有的父母管得太死,或者经常指责孩子、打骂孩子,在生活里,孩子没有自主权,这样的孩子也可能迷恋网游。在网络游戏里,失败的时候,没有人批评反而会得到鼓励,成功了不仅得到称赞并得到奖励,还会升级升官等等。在这里孩子的成就感会大大得到满足。想想,谁不希望人说他好,谁不希望经常得到夸奖呢?  第三种情况,住校的孩子。这种现象在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孩子中非常显著。农村的孩子过去接触这些新鲜东西比较少,上中学进城住校以后,一是能够更多地接触到网吧之类的场所,还有就是远离父母,缺少起码的约束。  还有一种,就是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差的孩子往往得不到老师的重视,甚至经常挨批评,遇到不太懂孩子心理的老师还会挖苦讽刺,让孩子抬不起头来。可悲的是,这些孩子回到家里,家长也会因为成绩不好,没有好脸色看。这些孩子的情绪持续悲观、低落。这群孩子一旦接触到网络,就会发现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不管学习,只要你能做好某一件事情,就可以有所成就。所以,他便会到网络里去寻找学校里找不到的那种成就感。  总之,孩子们之所以迷恋网游,是因为他在网络游戏里可以得到肯定,可以满足自我价值。说白了,是因为游戏世界里,可以满足孩子内心的渴望,可以补偿生活中缺失的部分东西。要想把孩子从游戏里拉出来,家长恐怕要想办法让孩子在你那里也能尝到游戏里的那种甜头。  真正迷恋网络游戏的话,家长就要用足够的爱心加上足够的决心和耐心,允许孩子慢慢从里面走出来,也允许他有时候会有小小的反复。不过,只要孩子有所行动,家长就要鼓励加奖励,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应该从这几方面做些工作:  1.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那些离异家庭的父母,要多跟孩子谈心,生活上多给一些关照,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给孩子找一些有益的可以宣泄情绪的活动。比如运动、旅游、阅读,让孩子在这些活动里感受到比网络更精彩的世界。这些恐怕是孩子离开网游最健康的方式。  3.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家长多和孩子一起活动,或者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这些朋友自然不能是网友。  需要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如此,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采纳率:98%
沉迷于游戏你说的应该是电脑游戏吧。我想问两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不玩游戏还能玩什么?不与电脑玩,还能与谁玩? 需要注意的?能够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吗,这不是游戏的问题,也不是电脑的问题。孩子不玩游戏,还有什么着迷的事情吗,而是孩子成长环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能让孩子有存在感吗。这更不是孩子的问题
这个!不好咋说!有的有自觉性,有的没有!
讲道理,适当引导
继续给他玩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办了一所游戏夏令营,拯救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7.9万4.6万1.5万8.6万26948.4万3.7万41.3万92101.7万3.2万8043.3万8.0万10.8万1.4万407126.3万430555.0万您所在的位置:&&正文
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就没救了吗?
作者:&广州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心&
小学教育-全文略读:那时,我们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可以择校,只要家里负担得起“借读费”。他的情况特殊,成绩一塌糊涂,父母又没有关系。他父亲一趟一趟地跑,后来花了比其他同学多很多倍的高昂代价才进了重点中学。办完手续回家后,他父亲没有丝毫情绪,而是平静地将所有花销明细拿给...
文| 尤寺净
去年平安夜,我在家过节。一个读者朋友通过后台给我留言,说希望能跟我通话,因为有一个问题她迫切希望能够得到解答。
那天电话里她告诉我,她五岁的儿子非常沉迷于网络游戏。他打游戏的状态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异常的沉迷,让她和家人非常惶恐。
每当他进入游戏状态的时候,就会不管不顾,然后表情紧张,满身大汗。
那天她实在看不下去,就去阻止,还生气打了他,过后她非常自责。她大概一时束手无策,才仓皇乱投我这个“医”。
我知道她担心的是五岁的他,是不是之后会逃课,会像所有沉迷网络的孩子一样,今后学业和人生就毁了。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系统去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很遗憾,当时没有帮上她的忙。后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今天我想试着把它拿出来认真的说一说。首先我想说,我自己没有这样的经验,但我身边和我所看到的故事,有一部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会以三个故事作为切入,希望对当时的那个读者妈妈和类似困扰的父母有一个启发。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很沉迷郑渊洁写的童话故事,家里也不知道怎么有这些书,就像一个窗口,让我对他笔下的故事和他这个童话大王有了很多想象。
我看过很多关于他的采访,郑渊洁很乐于在公开场合谈及儿子郑亚旗。他说过一个故事,在郑亚旗两岁的时候,他给他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子游戏机。
“我和郑亚旗非常痴迷那个游戏,玩得天昏地暗,乐不思蜀。”
他那时每天要求郑亚旗必须玩3个小时,郑亚旗后来玩到吐了,央求他能不能只玩两个小时。
我们都知道,郑渊洁是个很“不靠谱”的爹,他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教养方式。比如玩游戏,就是“参与”和“纵容”,要玩干脆就玩个痛快。
比如他还有一个更惊动教育界的大事件,是他没有强迫郑亚旗去上学校上学,而是在家自己为他独创了一套“教材”。
郑亚旗的9年义务教育都是通过他的“私塾”授课完成的。他没上过大学。后来找工作,没有任何学历文凭。
但是郑亚旗18岁时,郑渊洁给了他一辆车和一盒避孕套,代表着他成年了,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这是郑渊洁的底气,最差的结果,他的所有也养得起郑亚旗。
讲这个故事,不是希望大家都去效仿。毕竟名人养育子女,跟我们普通人之间有差别。差别在于,你是不是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去承受孩子因为你的教养而导致的任何后果。
钱某种程度是人的胆。当你有底气你才有资本“重启人生”。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精力跟财富陪孩子去重启人生,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去把握重启人生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机遇只有一次,走错了就是走错了,一旦“耽误几年青春”这个代价是惨重的,这才是无奈的现实。
如果无法有这样的底气承担最差的结果,那么这个案例可取性在哪儿?从教养方式而言,我觉得有一点值得借鉴的地方在于,对孩子要时刻保有同理心。
郑渊洁是童话大王,深谙孩子心性。他会沉入进去孩子的角色,体察孩子,了解孩子。但是很多父母早在成为大人后就已经完全忘掉自己还是孩子时的“不懂事”,反过来却要求孩子“懂事”。
因为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很容易陷入家长权威的“苦口婆心”和强势镇压。和孩子之间就会形成相斥的两极,你越设置规矩他越破坏,你越强制限制他逆反。
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特别“坏”的男孩子。就是那种老师已经管教不听,家长完全拿他没有办法的程度。
他非常痴迷一种游戏,叫魂斗罗。每天上课,整个人精神状态就是恍惚的,脑子里都是游戏通关。
他经常翘课,回家偷钱,然后在游戏厅待到被家里的老阿麽拎着耳朵从机房里提回家。
有一天上课,他竟然情不自禁拿着两块橡皮擦,然后左右开弓,嘴里念念有词“阿鲁根~阿鲁根~”。
后来被老师叫到教室门口罚站。这已经是常态,不是教室门口,就是教室后面。他才不在乎。
他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后来没办法了,父母花“重金”(在那个年代和我当时的认知里算哈)买了重点中学的学位,他于是去了重点学校读书。后来,竟然脱胎换骨,还考上了重点大学。
很多年后,同学跟我说起他,说他奶奶谈起他的变化到现在仍然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好像突然间就懂事了。”
他是怎么“突然间懂事”的呢?
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那一年家里已经有了积蓄,也就是不怕交不起高昂的“借读费”了。
那时,我们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可以择校,只要家里负担得起“借读费”。
他的情况特殊,成绩一塌糊涂,父母又没有关系。他父亲一趟一趟地跑,后来花了比其他同学多很多倍的高昂代价才进了重点中学。
办完手续回家后,他父亲没有丝毫情绪,而是平静地将所有花销明细拿给他看,然后跟他深入谈了自己做的生意,到外地谈单,常常过了午后,就是矿泉水就着白米饭。
他卖蒜头,一个蒜头多少钱,这笔“借读费”就要卖出多少蒜头才能换来。
他奶奶转述他父亲跟他谈完后说的一句话:“你想想,你这游戏打得有多贵啊。”
很多调皮的孩子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不怕高压政策,屡屡挑战家长威严,但有一样可能是软肋,就是当父母跟TA走心。
我爸很多年前就会跟我弟弟单独去天台聊天,他跟他分享我们家庭的状况,他对婚姻的感受,他的人生想法,弟弟每次走下来都很沉默,有一种蜕变的神态。
他以前很调皮,十分不热爱学习。可是确是在这样的聊天过程中越来越懂事。
“懂事”当不是个绝对的褒义词。但它却会让一个孩子愿意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让孩子懂人事,前提是你要跟TA“走心”。
我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个爸爸做法。因为儿子沉迷网络,后来他就混迹到游戏网站的论坛当中,目的是去了解玩游戏的孩子到底都在想什么,玩游戏的人怎么看待游戏这件事。
后来他发现了一种有趣的说法:真正玩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往往很有天分,一旦认真做起一件事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深受启发,后来就开车带着儿子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见一个自己的老朋友。这个老朋友从国外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系毕业,任职于某个大公司,专门开发游戏。
他深入浅出跟他的孩子讲了很多游戏运作的原理,如何编程,如何改变设置等等,让他大开眼界。
分别时,他跟孩子分享:“一味沉迷游戏而不懂原理的人是傻瓜。因为只有懂行才可以玩得更高明。”
这个上了初中的孩子深受触动,对学习编写游戏程序充满了兴趣,回家以后就开始不断自学,然后下定决心也要到国外的大学去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后来的结果是,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微软公司搞开发去了。
前不久,我咨询一个前辈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他就从不阻止自己的孩子玩游戏。
“玩游戏肯定会影响学习,不过现在影响总比以后影响好,如果等到了上了高中,影响大学,那么才真的‘毁了’。他要玩,就让他玩,堵不如疏,疏不如导。”
他说他看过一个国外教养的案例,父母就管教得很有章法。比如会在小孩玩得昏天地暗的时候走进去,然后若无其事跟他说:“你玩不用遮掩,我不阻止你玩,你大可光明正大地玩。”
但是也会约法三章。比如不管怎么玩,都不能耽误学习和那些已经报名参加的活动;平时每天晚上9点钟一定要上床睡觉,周末可以睡晚一点,但不能超过十点钟;
然后会跟他摆明事实:玩游戏会花很多时间,一定会影响学习和那些喜欢的其他活动,但你要自己安排好,然后结果你自己负责。
孩子当然点头赞同,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后果,只要现在让他玩游戏就行。
理所当然,一定时期内,成绩会下降。每到这种情况,他也会效仿,然后拿出上一次的成绩单,让他自己比较,他儿子也会点头承认,保证下一次会提高,他也不再多说什么。
这个期间,他花更多的努力放在如何改善他们每个周末家庭日的安排上。比如变花样带他去参观展览,去运动,去钓鱼,让他的业余生活不断丰富起来。
晚上大家在家也不再只是看电视和上网,而是会一家三口一起玩纸牌游戏或一起下棋。
“并不是孩子沉迷于游戏,是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孩子的本性都是开放的,是我们人为把他局限了。”
“很多父母会说,没办法,小孩自己不想出门呢。其实如果我们在家呆久了也会有一种不想出门的想法,大家更喜欢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没地方玩,找不到人玩。一样在家里呆着,也会选择玩手机或是看电视。同样的,要让孩子走出去,对于不愿出门的孩子,需要一定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让他感受到出去玩的快乐。”
他说的,让我想起认识的一个写作者朋友,她有了两个小孩后,为了改变家庭氛围,改变一家人饭后就是坐在客厅看电视的传统,痛下决心将客厅进行大改造。
移动沙发位置,将电视柜换成整面书架,将家里客厅变成一个大书房。现在她的两个小孩,没事就是看绘本,缠着爸爸讲故事。
言传不如身教。我前几日刷牙,手机不离手,菁宝跟我刷牙,也跑去客厅拿上了平板电脑放在地上。她才两岁不到。
昨天我打算写这篇文章,于是采访老Lee,因为他曾经也是个游戏控。以前为了玩游戏,会模仿家长的签名,给老师写假条,装病,然后溜出去打游戏。
“其实当一个孩子沉迷于一件事,管是没有用的。玩游戏也好,任何大人认为出格的事情也好。”
仔细想,人性就是这样的,一件事如果遭到禁止,就会有禁果分外甜的感觉,偷偷摸摸就会觉得刺激,但是只要没有人管,随便玩,吸引力反而没有那么大。
昨天还在二冬的公号读到一段文字:这两年为什么没有“网瘾少年”了(“网瘾”是个罪名,“少年”是个阶级)?
是没有机会、不会或者不愿意上网的那一代“掌握着话语权的父母”给还没有话语权的孩子定的罪名。
我忍不住笑,觉得很机智。相似的情况是,一个孩子的兴趣也不能被错误地判定为“沉迷”。
知乎上有个回答我觉得很妙,作者说,之所以经常会被判定为“沉迷”或许跟是父母对自己的不自信有关,同样的事在父母(成年人)身上可能是不能自控的,会发展成沉迷,比如:打牌、抽烟、刷朋友圈等。
但是孩子的世界是多元和开放的,会不断有新的事物引发他们的兴趣,他们本身就是个广纳百川的吸收体,会平等对待所有兴趣项。
但一旦受到父母的干扰,就会改变原本对兴趣的公平取向,会错误的认为被父母干扰的东西一定是特别的,从而刻意的去对峙,性格被扭曲,最终被父母推进“沉迷”中。
可是,大人往往都不会承认。
当然,一定有真正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但那通常和父母原本就存在沟通上的障碍有关系。
《变形计》当中就很很多案例。有些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个人意志一直被压抑,人格不被尊重,和父母没有深层次的交流,网络游戏就会像是他虚拟的生命一样。
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独立自主、温暖和自由,在虚拟的世界里都得到了满足,那不可避免就陷入沉迷。如此没有他法,唯有用爱养。
其实今天说的是沉迷游戏,也不是沉迷游戏。沉迷于任何事物都一样,我们都需要学会一个道理:
保有同理心,尊重孩子。跟TA走心,而非“家长”压制。
给他开阔的眼界和多元的思维。陪TA玩耍,陪TA成长,多反思多总结。
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回归到自我身上,回归到人性本身,遵循每个人成长的规律。
作者: 尤寺静 公众号:唯净是美 ID:jiangyijing21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