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这个臭局,中美猪肉臭了还能吃吗怎么玩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美关系中的朝核问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美关系中的朝核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朝核问题就是一个局!
朝核问题,自六方会谈开始就是一个局,一个非常大的局。不是楼主厚黑,而是确实如此,其中原由请让楼主慢慢道来。首先,要在朝核问题布局,就要掌握各方领导人秉性和执政理念,只有在人性上的布局才是好的局。先看看美国为首的国家,老美就是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在有以中国为后盾的有核朝鲜面前,美国轻易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在美国越来越重视中国威胁的情况下,能有个小弟站出来给大哥分担一下压力,将是件多么美妙的事~你敢让小菲菲出来闹事,我就敢打朝核牌,手里多个筹码总是好的。再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这些小国基本都是以美老大的意愿为自身意愿,老美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干,老美都不敢打,他们就更别提了。下面看看朝鲜这个主角,不得不说,朝鲜的金家父子在执政朝鲜以来对外非常强硬,一直奉行先军主意。也就是说他们奉行的是毛祖所提倡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枪杆子是建立在钞票的基础上的,枪只能夺来政权,而钱~也就是经济才是稳定政权的重要手段。各国情况都看完了,咱们再想想这个局得怎么布。布局嘛,首先要分成几个阶段,慢慢的把猎物引到坑里才行。如果直接在猎物面前挖个大坑,跟他说:hi~哥们儿,前面是个坑!赶紧跳!我想只要是智商为正的人都不会傻了吧鸡的跳进去。第一阶段,抛出朝核争议。即让世界知道朝鲜是个有能力并且已经在研制核的国家。在老美眼中,朝鲜就是个流氓国家,做事从来不讲究章法,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如果让这种国家掌握了核,对以老美为首的国家将是个噩梦!而美国反对朝鲜有核,这就是中国可以从中牟利的一点。第二阶段,组建六方会谈。老美不希望朝鲜有核,而朝鲜就希望自己有核,这双方的利益从根本上就是有分歧的。而朝鲜后面站着中国和俄罗斯,直接打过去强推是不现实的。所以政治协商就成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方法。可是协商也是有讲究的,怎么协商,跟谁协商,怎样保证协议的有效性,这都是学问。而组建多国、多方会谈,使各国相互制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而组建这样的会谈,没有中国参加,那就是笑话。so,中国就可以在这时伸伸小手要要好处了,好处到位,ok,开始谈吧。这样就进入了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六方会谈。这个会谈,其实就是个政治博弈的过程,这时的朝核问题就是中国手里的一张牌。老美不老实了,我就亮亮牌,hi,哥们儿,我这还有张大猫儿呢~悠着点,别玩的太疯,差不多就得了!如果我是中国,真希望这个会谈就那么一直谈下去,呵呵,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金家父子必然会让朝鲜第一时间掌握核。那么在此阶段,中国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朝核这张牌,在国际博弈上取得最大的利益。朝鲜有核后就进入了第四阶段。第四阶段,国际制裁。这会儿才到了正戏。朝鲜有核后,以老美为首的西方势力肯定不会罢休,但是打又不能打,毕竟朝鲜后年站着中国,要是打了肯定是第四次世界大战。可是不打怎么办?那只能使用经济制裁啦!如果我是中国,这个结果将是我梦寐以求的!对!梦寐以求的!在世界都抛弃朝鲜的时候,只有中国和俄罗斯敢拉他一把,但是现在老毛子自顾不暇,没时间也没能力管朝鲜。世界上也只有中国能拉他一把,但是想吃肉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朝鲜经济孤立于全球的时候中国可以通过经济渗透而掌握朝鲜的经济命脉,即使朝鲜当局知道这是不好的,他们也没有办法。在立即死还是慢慢死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后者,寄希望于发生奇迹。在中国彻底掌握朝鲜后,这个阶段就完成了。这时我们得到了什么?对!得到了一个听命于自己的有核国家,最主要的这还是个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的有核国家。这就相当于我手里牵了条得了艾滋+狂犬+埃博拉的疯狗,对,还是镶了钛合金的,闪闪的哦!到了这一步,这个局已经彻底完成。让我们看看,得到了什么?六方会谈组建时的利益,六方会谈期间的各种筹码,对了还有最主要的就是多了条听话的疯狗!当然,疯狗有危险,饲养需谨慎!
不敢苟同楼主的观点:1)朝鲜拥有核武器以及远程投送手段以后,难道仅仅是对美国、韩国和日本构成威胁而已吗?以朝鲜国君这样的流氓秉性,对中国进行核讹诈的几率恐怕更大。所以,中国从朝核中牟利基本属于中国梦的范畴。2)朝鲜背后站着中国和俄罗斯,这个本身就存疑。俄罗斯打的什么算盘,恐怕只有俄罗斯自己心里清楚,中国把俄罗斯当做是战略盟友,也仅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既然这样,那么重启六方会谈的基础是什么?3)后面的推演,基本就不用再提了。
三条底线是脱了裤子放屁你说不能有核,但人家核爆几次了;你说6方会谈解决,人家早就掀桌子走了;你说不能发生战事,还来个:不管是自造还是外来都不允许;外来的我没有看到,自造的在你家门口爆几次了,只要你眼不瞎,耳不聋,都应该知道朝鲜在中国边境80-100公里处核爆,引起国际社会谴责和忧虑,可中国政权还在极力维护朝鲜现在美国也看穿朝鲜的存在才真正是中国的最大威胁,美国不会一下搞垮朝鲜朝鲜政权是中国政权拉出的一坨屎,旡论朝鲜怎么横,中国政权都会去维护它所以,朝鲜政权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朝鲜对中国发动毀灭性打击的时候,中国政权才会无奈出手以上表明:中国政权和朝鲜政权已经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唇亡齿寒
楼猪意淫大师。
大家还在看薛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巴尔干&/u&&/b&&br&&br&&p&   笔者【原作者】有幸在2013年冬季假期的后半段时间参观了巴尔干半岛的绝大部分政治实体。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为这次旅行做一个最终书面记录,同时希望对巴尔干半岛有一个准确、清晰、明了的描述。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加之宗教、民族、边界乃至国家归属冲矛盾,使得它的历史错综复杂,到今天已经是一个仿佛理不清、道不明的死结。网上至今还没有一篇文章触及此地,对于复杂的历史也是一笔带过。笔者希望通过一篇文章,来叙说巴尔干半岛的前世今生,使受众读过此文后,对巴尔干半岛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文中难免出现谬误,烦请读者帮忙指正,并十分感谢。&/p&&br&&p&  这篇文章是为了描述巴尔干半岛的地理、历史、国家以及意识形态,为了增强直观性会添加一些插图和笔者拍摄的照片;而且为了增强说服力与便于大家理解,文中对于巴尔干政治实体的描述并不会按笔者的游览顺序排列;同时,文章侧重点在于对巴尔干半岛本身的叙述。因此本文并不是一篇游记,旅游小清新党可能要失望了。当然,有兴趣可以浏览笔者的旅游相册,那里可能有你想要的东西。&/p&&br&&p&  笔者在文章开头将会阐明第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为什么需要进行政治实体描述。众所周知,巴尔干问题一直是欧洲的一块心病,素来有“欧洲火药桶”之美名。该地区曾经属于一个完整的南斯拉夫国家,之后由于自身发展问题与外界干预力量的介入,南斯拉夫于1992年至2008年分裂成若干的,基本按照民族边界划分的国家。笔者预测的是,这种分裂趋势仍将持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与政治实体的不统一,即:除了国家拥有政治统治权力以外,国家内部一些政党、军队、独立的政治组织等也可能行使对社会的政治统治权力。也就是说,一些国家内部有可能有若干不同的政治实体行使对国家部分地区的绝对权力。(可能有点拗口,但是这是最精确的解释。)所以,以国家为单位描述巴尔干半岛问题会带来许多偏差与误解,也会给读者理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次旅行也主要以政治实体为参观目的,可以保证对下文出现的国家的全部政治实体的描述。&/p&&br&&p&&strong& 1.对于巴尔干半岛(Balkan)的地理描述&/strong&&/p&&br&&p&  提起巴尔干半岛,就不可能对他做出绝对地理的解释。巴尔干半岛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更是一个地缘政治,甚至文化上的名词。这个名词用来描述的区域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夹在亚得里亚海(地中海东北部海域)和黑海之间的陆地区域。欧洲大陆南沿有三大半岛,从西向东分别为: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其中巴尔干半岛位于亚、非、欧三个大陆的交汇区,自古以来地缘位置便十分重要。&/p&&br&&p&  该地区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名称来自于一条通过保加利亚中心到东塞尔维亚的巴尔干山脉。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沿黑海一侧地形较平缓。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北部与欧洲大陆连接,巴尔干半岛的北部边界通常以多瑙河、萨瓦河和库帕河为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2c33695d8_b.pn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f2c33695d8_r.png&&&/figure&&br&&p&  图1. 巴尔干半岛地形地貌图&/p&&br&&p&&strong& 2.对于巴尔干半岛(Balkan)的国家疆域描述&/strong&&/p&&br&&p&  上图描述的是地理意义上的巴尔干半岛。但是一些国家,和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往往也被看做是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文中选择的记叙对象,也是以政治概念划分的巴尔干半岛,即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acdc97c175cca4a3c5786eeb21a5ee7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acdc97c175cca4a3c5786eeb21a5ee7_r.png&&&/figure&&br&&p&  图2. 巴尔干半岛政治疆域图(以国家为单位划分)&/p&&br&&p&  该图包含的国家有:1.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2. 克罗地亚共和国,3.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4. 黑山共和国,5.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6. 希腊共和国,7. 马其顿共和国,8. 塞尔维亚共和国,9. 罗马尼亚,10. 保加利亚共和国,11.土耳其共和国的西北部。其中橘色是巴尔干半岛地区国家,橙黄色是巴尔干半岛地理定义以外,仍被看做是“巴尔干地区”的国家(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共和国的西北部)。其中,由于土耳其共和国的巴尔干地区的部分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在此不深入讨论。&/p&&br&&p&&strong& 3.对于巴尔干半岛(Balkan)的政治实体描述&/strong&&/p&&br&&p&  如上文所说,巴尔干地区的一些国家的政治实体与国家边界不统一。其实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如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就是一个不太形象的例子。但是这些地区的现状与中国现状又不完全相同:由于该地区的部分政治实体的边界划分是一种以种族为基础的划分,因此该地区的政治实体属于一种更加割裂的政治单元,此种割裂甚至引发了地区独立问题。&/p&&br&&p&  首先,政治实体与国家边界完全重合的国家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希腊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罗马尼亚。这些国家的问题相对简单。&/p&&br&&p&  政治实体与国家边界不完全重合的国家有: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共和国。这两个国家内包含如下的政治实体:&/p&&br&&p&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简称波黑联邦,又称穆克联邦,此名称将在下文中做出详细解释);b.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族共和国(简称波黑塞族共和国);c. 布尔奇科特区。&/p&&br&&p&  塞尔维亚共和国:a. 中塞尔维亚;b.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c.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p&&br&&p&  巴尔干地区当今的矛盾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实体展开。笔者在这段旅程之前对巴尔干地区也是一知半解,就以旅行作为学习方式,逐渐理清了巴尔干地区的发展脉络。白天游览、晚上查阅资料,补充理解并规划第二天的行程。下面将以政治实体为单位,尝试对巴尔干地区的前世今生做出一个概括性的描述。&/p&&br&&p&&strong& 3.1. 巴尔干地区的历史沿袭&/strong&&/p&&br&&p&  巴尔干地区是欧洲最早接受农耕文化的地方。此后、这里先后涌入了希腊人、波斯人、色雷斯人、罗马人、突厥人、斯拉夫人等:该地区成为他们征战的舞台。16世纪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消退,奥匈帝国登上巴尔干半岛的历史舞台。由于围绕着奥斯曼帝国的冲突多发生于巴尔干,加上欧洲经济和政治重心逐渐从小亚细亚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巴尔干地区与主流经济发展隔离,成为欧洲最欠发达的地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adfadbeced761c7403ce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adfadbeced761c7403cea_r.png&&&/figure&&p&  图3. 巴尔干半岛国家发展史&/p&&br&&p&  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现有的巴尔干民族国家出现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他们分别从奥斯曼帝国或奥匈帝国独立后,成为独立国家。希腊于1829年独立,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和黑山在1878年独立,罗马尼亚在1878年独立,阿尔巴尼亚在1912年独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于1918年独立。1914年,以塞尔维亚人为主、倾向于斯拉夫人民族主义的革命组织“黑手”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巴尔干打响。一战结束后,该地区组成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正式走上历史舞台。除了二战短暂的解体以外,该国家虽然经几次更名(1945年更名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但国家主体不变,维持了单一国家形式一直到1992年。&/p&&br&&p&  说到南联邦就不能不提铁托。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日-日),是南联邦的缔造者,南斯拉夫总统、总理,南斯拉夫元帅。尽管他的执政时期被人批评为威权统治,但他的个人形象通常被视为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统一的象征。他还是不结盟运动发起人之一。由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塞裔有垄断政治的倾向。因而铁托试着降低塞尔维亚的规模,使之处于与其他民族差不多的位置。他重划战前的行政区疆界,将某些塞尔维亚人口拨给克罗地亚、波斯尼亚,以减少塞尔维亚的规模。塞尔维亚境内的匈牙利人以及阿尔巴尼亚人也给了铁托借口,建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与科索沃自治区两个自治地区——但这也给日后这两个地区的独立倾向创造了条件。这个强人政治家的葬礼几乎受到了所有国家的重视,各国政要云集,包括:美国副总统,阿拉法特,勃列日涅夫,华国峰,萨达姆,金日成,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等。&/p&&br&&p&  铁托过世后,南联邦再也无凝聚力将各民族团结在一起了。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各民族开始各自争取自治和独立。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南联邦即于1992年宣告解体,当时未独立的塞尔维亚、黑山两个加盟国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耳熟了呢?相信能看到笔者文章的大部分人1999年大概都能记事了,那年5月8日,北约一架战机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公民死亡。南联盟在2003年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取消“南斯拉夫”这一名称。这一松散的国家联盟在2006年宣告解体——黑山经由公民投票脱离联邦,“塞黑”解体;塞尔维亚也同时独立,称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年南联盟安全部队镇压科索沃解放军,在日至6月10日的78天中,北约联军对南联盟实行空袭,科索沃地区冲突国际化。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科索沃仅在名义上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实际上则是联合国的托管地,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临时管治。2008年,塞尔维亚科索沃地区宣布独立,但到今天位置,该地区的独立要求只得到了世界98个国家或地区的承认。塞尔维亚拒绝承认该地区独立。08年起的变动一直维持到今天。&/p&&br&&p&&strong& 3.2. 按政治实体描述的巴尔干半岛&/strong&&/p&&br&&p&  以上历史算是笔者对巴尔干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简短不能再简短的概括,算是对巴尔干半岛的一个抽象描述。接下来,将为大家呈现的是更加直观的对政治实体的刻画。&/p&&br&&p&&strong& 3.2.1. 斯洛文尼亚&/strong&&/p&&br&&p&  南斯拉夫时期一共有六个加盟共和国,分别是: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和塞尔维亚。其中斯洛文尼亚是六个加盟共和国当中最富裕的一个。
铁托逝世后,斯洛文尼亚政府开始酝酿独立。日,斯洛文尼亚进行全民公决,88%赞成独立。日,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南斯拉夫随即派兵向斯洛文尼亚宣战,但十天内便在斯洛文尼亚的抵抗中撤退,双方基本没有伤亡,史称十日战争。&/p&&br&&p&  斯洛文尼亚由于距离西欧距离比较近,所以“西化”的也最严重。现在已经是申根区和欧元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最高。斯洛文尼亚2012年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22193美元(世界排名第36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28642国际元(世界排名第32位)。这也是最像西欧的一个国家,身处申根区不需要与该国西部、北部和东北部邻国的边境检查,欧元让你觉得尚未离开欧洲核心地区,城市景观和西欧也并无二致。斯洛文尼亚政治实体与国土边界并无二致。贴张照片示意一下当地的生活水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a68afdc9cb_b.png& data-rawwidth=&3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0&&&/figure&&br&&p&  图4. 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p&&br&&p&&strong& 3.2.2. 克罗地亚&/strong&&/p&&br&&p&  与斯洛文尼亚类似的,克罗地亚则是在日进行的独立公投。在塞族人的抵制下,独立一方以绝对优势胜出。6月25日克罗地亚宣布独立(注意:这个时间点和斯洛文尼亚的独立时间相同,这就是笔者把两国放在前两位说的原因,相似性太多)。克塞二族之间立即爆发流血冲突。塞族人在克罗地亚赛族共和国境内继续抵抗,随后克罗地亚收复塞族共和国。所以目前在克罗地亚境内的政治实体只有一个。因克罗地亚独立所导致的南斯拉夫内战被称为克罗地亚战争,战争从1991年一直持续到1995年。为啥斯洛文尼亚打了10天,几乎没有人员伤亡,而克罗地亚打了这么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克罗地亚算是夹在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之间,斯洛文尼亚山高皇帝远,所以独立的比较顺利,而克罗地亚就没这么幸运了,边境直接和塞尔维亚接壤,这也让塞尔维亚的武装干涉变得相对容易。而且既然接壤,那边境地区必然有相当数目的塞族居民,塞族还是不希望“被独立”出以塞族为民族主体建立的南斯拉夫的。所以支持人数也多。&/p&&br&&p&所以,克罗地亚东部和南部边境的塞族人在90年到95年建立了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相当于一个自治政府。注意:这个塞族共和国不仅仅存在于克塞边境地区,还存在于克罗地亚与波黑的边境地区。这个共和国是之前塞族公投投出的三个塞族自治区组成的,这三个自治区在克罗地亚独立公投的前一天宣布脱离克罗地亚独立……这共和国国旗和塞尔维亚的一模一样。 赛尔维亚当时如果再硬一点的话,可能就把克塞边境的这片收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29ea912a0aa38cc7570bbe942ca18d5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29ea912a0aa38cc7570bbe942ca18d5_r.png&&&/figure&&br&&p&  图5.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的位置和国旗&/p&&br&&p&  1995年5月,克罗地亚发动闪电行动(Operation Flash) 夺回西斯拉夫尼亚。后来双方签订协议,冲突结束。虽然没因战争造成大量死亡,但是造成了20万左右的塞尔维亚难民,大部分都逃回了塞尔维亚。该冲突也改变了克罗地亚境内的民族成分,克罗地亚人比例提高到近90%,塞族由之前的五分之一下降到只有5%。&/p&&br&&p&  顺便说一句,克罗地亚独立以后禁止了西里尔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强弱对比的一个直接体现就是语言文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7febf9f0c2e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7febf9f0c2e_r.png&&&/figure&&br&&p&  图6. 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国旗&/p&&br&&p&  在这里贴出两国的国旗,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虽然表面上有这么多民族,但是其实巴尔干半岛的大多数国家的主体民族仍然是斯拉夫民族的分支,民族差别也没有那么大。所说的语言也都属于斯拉夫语族。所以南联邦建立之初是有着潜在的民族认同感的——这种民族感从国旗就能看出来。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语族国家的国旗,大多由红、蓝、白三条颜色的国旗组成,为此笔者特意请教过毛子室友,他说这三个颜色组成的三条的图案是斯拉夫民族的代表。&/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6c20f3cad32a7f417fc769600cdecb6_b.pn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6c20f3cad32a7f417fc769600cdecb6_r.png&&&/figure&&br&&p&  图7. 欧洲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国家分布图。其中巴尔干地区属于南斯拉夫语支&/p&&br&&p&  从克罗地亚开始即进入了绝对的巴尔干地区。克罗地亚已经不是申根区了,需要边境检查(比较松)。克罗地亚也比较富裕。克罗地亚2012年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12972美元(世界排名第52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18192国际元(世界排名第50位)。实际上进入克罗地亚以后已经可以感觉到这种经济实力的下降了——农村垃圾比较多,房屋质量也不如斯洛文尼亚精致。不过按对巴尔干所有国家的观察来说,这已经算是很好的水平。这还是经济复苏以后的景象。克罗地亚在2003年才恢复到战前1990年的标准。所以对于欧洲人来说对于明天的看法和咱们有挺大不同。他们不认为明天一定会更好。欧洲经历了太多战争,从近代开始就从来没有一个超过30年的和平发展期,这也是和中国最大的差异。&/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86ffb6ae8fac8cf6cc3ac2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86ffb6ae8fac8cf6cc3ac2_r.png&&&/figure&&br&&p&  图8. 途经克罗地亚Zapresic——农村已经开始显现出破败的迹象&/p&&br&&p&&b& 3.2.3.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b&&/p&&br&&p&  下面本文的一个重点出现了——那就是波黑。首先有几个名词需要再次说明一下。波黑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黑”,塞黑是曾经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的“黑”,波黑塞族共和国是波黑下属的一个政治实体,黑山是波黑的一个南方邻国。。。&/p&&br&&p&  下文说的就是波黑。波黑为组成原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单位之一,在南斯拉夫内战的时候独立,内战的起因当然就是各地的独立倾向以及引发独立的行动所导致的内战。前文已经说过的有斯洛文尼亚十日战争、1991年至1995年的克罗地亚战争。年的波斯尼亚战争就是波黑、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的战争。其实这场仗打的不明不白的,不是那么简单。波斯尼亚族人和克罗地亚人不是一直是紧密的联盟,一开始塞族占优,占领了六成国土并对萨拉热窝进行了4年的围城(前两天校内上流传着一个帖子,教你怎么在战争情况下生存,描述自己的城市被敌军包围,笔者十分肯定就是萨拉热窝,有兴趣的可以看看)93年春两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队友产生了矛盾——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所争夺的势力范围较少,甚至和塞尔维亚人结盟。而因为争夺莫斯塔尔,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产生激战。至此波斯尼亚人的处境更为凄惨。&/p&&br&&p&  然后情况是怎么好转的呢?94年春,塞尔维亚军队的一发迫击炮炮弹打进萨拉热窝造成67名平民死亡,联合国安理会才正式请求北约开始立即空袭。此时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人才再度结成同盟。95年萨拉热窝中央市场被塞军炮击,北约展开了最大的空袭,在北约、波斯尼亚族、克罗地亚族人的联合下,塞族被打败了,被迫停战。&/p&&br&&p&  但是战争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如果说巴尔干一系列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澄清种族边界,基本以族群分布建立各自的民族国家(注:此处的民族国家指的是西方定义的民族国家,和中国的民族国家的定义是不同的)的话。波黑境内至今也没有一个绝对主体的民族。所以笔者预测,在今后还是有爆发冲突的可能的。没准哪天几个塞族青年打了一个波斯尼亚人,战争又爆发了。(别说笔者胡扯,你看看欧洲历史上哪场战争是因为大事引发的?)&/p&&br&&p&  所以把,打来打去,最终的结果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现在有三个独立行使权力的政治实体: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简称波黑联邦,又称穆克联邦);b.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族共和国(简称波黑塞族共和国);c. 布尔奇科特区。咱们一个一个说。先上一张波黑行政划分图。&/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597ee69e7daf3cb8e814eeaba44a16f_b.pn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597ee69e7daf3cb8e814eeaba44a16f_r.png&&&/figure&&br&&p&  图9.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行政区划&/p&&br&&p&  首先要明白,这个分界是咋分的呢?是因为双方打的不会再爱了的时候,日,双方签署了岱顿协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被区分为两个政治实体:波黑联邦(Federacija Bosne i Hercegovine, BiH)与塞族共和国(Republika
Srpska, RS),双方各自统领一半的国土,拥有自己的首都、政府组织、旗帜、臂章、领导人、议会等。那个小片的黄色区域算是双方共管。&/p&&br&&p&  a.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简称波黑联邦,又称穆克联邦)是图中的蓝色的部分。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波斯尼亚人约为48%,主要都集中在波黑联邦里。这也算是波黑的最主要的民族了,但是连半数都没过——在波黑境内最多能算是“强势”民族,主导还完全说不上。&/p&&br&&p&  笔者坐的大巴从萨格勒布到波黑,由于克罗地亚是波黑的北部邻国,故笔者首先经过的是波黑塞族共和国的领土。当时笔者还是个小白,还纳闷呢:这车不会到了塞尔维亚了吧,笔者的塞尔维亚签证可只是单次入境的。。后来看看自己的波黑入境章,表示完全不能理解。。晚上查资料才搞明白。可惜进入波黑的时候照的波黑塞族共和国国旗的一张照片被边检删除了,不过之后补上了,算是没有遗憾了。&/p&&br&&p&  波黑联邦又称穆克联邦。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和克罗地亚是邻国,克罗地亚南部又沿海岸线条状分布,所以在波黑联邦有相当数量的克罗地亚人。又:波斯尼亚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这个联邦就被称作为穆斯林和克罗地亚联邦,简称为穆克联邦。&/p&&br&&p&  那么,克罗地亚的海岸线为什么伸出这么多?这里要插播一段克罗地亚的小知识。大家看地图就会发现,克罗地亚的国境范围那是相当霸道,沿着亚得里亚海占了得有一半的西巴尔干的海岸线,留给波黑的海岸线只有短短的8公里,还被一个狭长型的,属于克罗地亚的海岛挡上了=。=
一开始笔者以为这是北约主导下边境谈判的结果,后来一想也不对,如果是针对塞族的话那波黑塞族也得有海岸线才对,可塞族都是在内陆啊。再一查才知道,这是威尼斯人的杰作。在8世纪到17世纪末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克罗地亚的这一沿海岸的部分属于威尼斯共和国(原东罗马附属国,8世纪获得自治权)。掌握了海岸线使得威尼斯共和国变得相当富裕,之后克罗地亚人就继承了他们的遗产。所以现在克罗地亚的海岸旅游业也十分发达,是许多西欧和北欧人的理想目的地之一。&/p&&br&&p&  接着回来说波黑。好吧,克罗地亚人是穆克的一部分组成,那穆斯林又是怎么回事?答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遗产。波黑被土耳其人侵占的时候土耳其人规定,凡是穆斯林就有许多方面的优先权,比如穆斯林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农民如果信可以免税等等。大家还是务实的,于是就纷纷转化了,导致现在这里波黑联邦的主体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在波黑联邦的首府萨拉热窝清真寺无处不在,阿訇的宣礼一天五次准时响起,真让人以为自己来到了中东。&/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07a05eb34ed4bcff94761d9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07a05eb34ed4bcff94761d9_r.png&&&/figure&&br&&p&  图10. 萨拉热窝大清真寺的礼拜&/p&&br&&p&  于是,历史上最纠结的一个族群诞生了:印欧人种,说斯拉夫语, 用拉丁字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认同感是建立在多种因素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相当相似的人群才会把另一组群看做是“自己人”。比如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你觉得毛子,意大利人,或者是克罗地亚人,甚至是土耳其人,会把他们当做自己人么?于是,谁也不把自己当自己人,只有自己把自己当自己人了。在萨拉热窝停留的2天,当地人的民族认同所带来的偏执,已经让笔者有些恐惧了——出租车司机口口声声重复着我是穆斯林,他们塞族人太坏(省略一千字,一直说到笔者下车为止)。。。还有,一开始笔者问萨拉热窝城内有没有去邻国黑山首都的直达大巴,那个售票点的人说:我这里没有,但是“他们塞族的汽车站”有直达大巴。你见过大巴站连汽车站都要分种族的吗?可见波黑民族仇恨有多严重。&/p&&br&&p&  92-95年的波斯尼亚战争有多惨,不用笔者细说了吧?列个数据:20万人死亡,难民和逃难的民众约有200万人。其实什么数据在现实面前都是徒劳的:给你看一眼遍布萨拉热窝城中的墓地,你就知道了(都是波黑联邦的死亡士兵)。&/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f90f473f7d72b8a7cb8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f90f473f7d72b8a7cb8_r.png&&&/figure&&br&&p&  图11. 波黑联邦士兵的坟墓&/p&&br&&p&  这种阵亡士兵的坟墓不仅在萨拉热窝城里随处可见,波黑联邦境内也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都有。你能数的清这片墓地埋葬了多少人么?那波黑联邦全境又埋葬了多少人?双方在战争期间都犯下了战争罪行,屠杀平民等等。被伤的太深,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开的了。&/p&&br&&p&  a. 波黑塞族共和国是图中的红色的部分。之前已经说过,刚进入波黑国境的时候最先进入的就是波黑塞族共和国,可惜照片被删。到达萨拉热窝以后查地图,发现笔者的住处在城东,往东直线距离3公里就是波黑塞族共和国了。于是冒着大雨来了个徒步暴走,浑身湿透,换来了一张照片和两块波黑塞族共和国境内的石头。&/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2c9ccfa985a865d1d20c88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2c9ccfa985a865d1d20c88_r.png&&&/figure&&br&&p&  图12. 波黑塞族共和国边界&/p&&br&&p&  开个玩笑:您已进入波黑塞族共和国境内,请藏好自己的波黑联邦护照,并确认手枪是否放置在车内便于取得的位置。&/p&&br&&p&  据笔者观察,波黑联邦和波黑塞族共和国就像申根区里的两个邻国,不会有边境检查,但是会有提示牌。塞族共和国显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和文化,改用西里尔字母了,一股毛子气扑面而来。到了这笔者觉得安全,由于历史原因巴尔干半岛的塞族人对中国人的感情非常非常好,笔者之后到了塞尔维亚可以说感觉是自己来欧洲以来最安全的,这种安全感比在德国的时候还强烈。友情提示:波黑联邦居民对中国人可不怎么友好,在萨拉热窝参观的时候和做贼差不多,有几次当地青年不友好的指着我们瞪着眼说:Hey you!十分不建议中国女子单独前往。&/p&&br&&p&  在塞族共和国里当然是塞尔维亚人占民族主体了。塞尔维亚人占整个波黑的比例约为37.1%,也相当多。大多信仰东正教。这个族群就没那么纠结了——印欧人种+东正教+斯拉夫语系+西里尔字母,感觉相当对的节奏。&/p&&br&&p&  所以冲突那么惨烈,可以理解了吧?不仅仅是民族矛盾,连宗教矛盾都扯上了——大陆人连繁体字和简体字都能吵得天翻地覆,你可以想象两种不同宗教的人如果真是反目成仇的话,能到啥程度。。。而且因为宗教矛盾而引发的冲突往往会让双方都觉得自己更加正义,因此犯下更严重的战争罪——“我是为主而战,杀了你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显示我的正义”。历史上因为宗教冲突而导致的人间惨祸还少吗?十字军东征,侵略东罗马帝国,法国宗教战争,甚至一直到今天的印度,宗教冲突害人无数。&/p&&br&&p&
c. 布尔奇科特区是图中的黄色区域。2000年处于国际监护的布尔奇科市设立了特区,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第三个政治实体——布尔奇科特区,虽然布尔奇科特区在名义上是属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两个政治实体——波黑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所共同治理,但是事实上该区的地位却等同于第三个政治实体,因为该区具有等同于其他两个政治实体的相同权力,并且直属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政府主权所管辖。这块地算是波黑直接管辖的区域了,真是不容易。。。&/p&&br&&p&  另外插一句。波黑联邦对塞族的仇恨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惨烈,更是因为战争后遗症。战争在波黑留下了大量没有排除的地雷,这些地雷直到今天都还留在那里,具有杀伤力。萨拉热窝州被围城,算是一个地雷最密集的地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7cff7b9bc9adfe881dd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7cff7b9bc9adfe881dd_r.png&&&/figure&&br&&p&  图13. 萨拉热窝地雷区分布图&/p&&br&&p&  从图中可见,基本上就是围城的轮廓。这些黑点都是遇难者留下的,如果有一地区发生触雷身亡或受伤的事故,就会在图上多一个黑点。解决措施也只是在雷区挂一个红色的禁止进入的牌子(排雷很费钱,没钱排雷,而且地雷实在是太多)。不过萨拉热窝内城还是相当安全的,公路两旁也很安全。看见牌子就别往前走了,自己想活命的话。&/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195bbdf0f668b1dc780cafd1389454b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195bbdf0f668b1dc780cafd1389454b_r.png&&&/figure&&br&&p&  图14. 波黑联邦境内的地雷标志牌&/p&&br&&p&  看见那个小小的红色的标志(画面中部偏左)了吧?那个标志后就是雷区。这张照片就是坐车的时候在车上照的,离公路多近!在中国,一个大巴在中途停车,让乘客在野外方便一下,很常见。你在波黑这么干试试,这真是玩命呢。别忘了雷区是怎么标记在地图上的,有人伤亡。没人可以确定没有标牌的地方就一定没有地雷。&/p&&br&&p&  对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经济数据:截止2012年,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4461美元(世界排名第101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8133国际元(世界排名第95位)。&/p&&br&&p&&b&  3.2.4. 黑山共和国&/b&&/p&&br&&p&  黑山共和国和塞尔维亚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了。1990年代南斯拉夫的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以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 2003这个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直到2006年黑山才独立出去。日,黑山公投,独立派以55.50%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险胜(有点胜之不武的感觉);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这个共和国的独立也是少有的缺少流血冲突的独立——原因就在于黑山人和塞族人在诸多方面的相似性。这两个民族的定义和界限并不清楚,每次统计时,两个民族的人口都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气氛有较大的波动,同时还有人会同时认同两个民族。这两个民族在人口中占的比例分别为:黑山人:43.16%; 塞尔维亚人:&/p&&p&31.99%,也就是说广义范围上的“塞尔维亚人”占到了75.15%,可算是可以算作主体民族了。因为这个,黑山共和国境内也只有一个和国界完全重合的政治实体。&/p&&br&&p&  笔者在黑山的时候有幸碰到了一位塞尔维亚人,询问他能否听懂当地语言,他说不仅是能听懂,他说的话黑山人也能听懂,交流完全没有障碍。笔者以为黑山语和塞尔维亚语很相像,回头一查才知道,黑山的官方语言是塞尔维亚语。在黑山首都的感觉是最像二十年前的中国,没有一点欧洲的气氛,一栋栋的水泥住宅,清静的火车站。&/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9efeded94a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9efeded94a_r.png&&&/figure&&br&&p&  图15. 波德戈里察街景。很中国有木有&/p&&br&&p&  2012年黑山共和国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6882美元(世界排名第81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11545国际元(世界排名第77位)。&/p&&br&&p&&b&3.2.5. 希腊&/b&&/p&&br&&p&  其实虽然现在希腊欧债危机缠身,但是笔者确实觉得希腊是巴尔干半岛最不巴尔干的国家,只有和一个北部叫马其顿的邻国有点国名归属矛盾,所以这里一笔带过了。其实从国旗也能看出来,蓝白条的,怎么也联想不到巴尔干半岛陆地霸权之争。文艺清新党自行搜索圣托里尼即可,不用从笔者这找灵感了。从阿尔巴尼亚进入希腊以后,看见希腊好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路况和井井有条的建筑和农田,笔者对申根区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能进申根区的确实都有两把刷子。&/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08f46a83a4899ef7cddb6e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08f46a83a4899ef7cddb6e_r.png&&&/figure&&br&&p&  图16. 希腊北部郊区景色&/p&&br&&p&  上传这张图片的目的是为了近处那个双头鹰的黄色旗帜。一开始笔者以为这是在希腊北部的阿尔巴尼亚的少数民族悬挂的旗帜,回家一查才发现是两码事。虽然双头鹰是巴尔干挺多国家的旗帜,但是这个颜色(黄底黑鹰)的双头鹰居然是希腊人认为的第二能代表希腊的徽章(第一是蓝十字)。关于这个现象史学界有挺多典故,这里就不引申了。&/p&&br&&p&  2012年希腊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22055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26294国际元;两者的世界排名都是第37位。&/p&&br&&p&&b&3.2.6. 马其顿&/b&&/p&&br&&p&  马其顿共和国是个内陆国家,日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这次独立也没有引发流血冲突——塞族人的精力集中在北部了。马其顿人口占大多数的是马其顿族,有64.18%。唯一的政治实体和国界重合。马其顿语也是属于南斯拉夫语支的一门语言。但是独立以后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腊发生争端。因为马其顿是古希腊时期希腊北部的国家的名称,由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马其顿帝国曾经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就到现在希腊人还是把希腊北部称为马其顿。希腊认为,马其顿属于斯拉夫民族,讲斯拉夫语,所以由斯拉夫民族所建立的国家无权使用属于希腊的名称作为国名。由于希腊所提出的抗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联合国、欧盟和国际奥委会等均未承认“马其顿共和国”的国名,而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但是马其顿自己觉得“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是对自己的侮辱(挺好理解的吧,别人叫中国为“前中华民国中国”,你愿意?),所以坚持自己应该被称作“马其顿共和国”。目前全世界仅约40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本身使用的名称,但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大国。所以觉得这事只有希腊一个国家抗议貌似不太管事,马其顿共和国以后也很可能这么叫。&/p&&br&&p&  2012年马其顿共和国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4683美元(世界排名第98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10367国际元(世界排名第81位)。&/p&&br&&p&  另外关于这个奇葩国家笔者一定要吐槽一下,破坏文章的学术风敬请见谅。马其顿说只对持有申根C类多次入境签证的人员免签,但是对持有申根长期居留许可的居民不免签。这个政策可以理解,申根C类多次入境的多是短期旅游的,那为吸引这群人到马其顿旅游,本来C类多次入境时间就短,再临时申请个签证就没人来了,所以对这类人免签。对持有申根长期居留许可的居民不免签,可以理解为这些人一般都是在申根区留学、工作、移民的,自己空闲申请马其顿签证的时间多得是,所以不惯着这类人。好吧笔者十分理解你们的政策,所以自己专程去了趟柏林的马其顿大使馆申请了签证。但是笔者申请签证,还交了60欧,该有的文件都有,尼玛你能给我通过一下吗?居然给我拒签了,装什么啊,你以为你这个国家我愿意特意来一趟啊,犯得上么?这就像乞丐要钱,然后态度极差,你既然选择了要钱,选择了做这个生意那你就放低姿态呗,横了吧唧的是怎么个节奏?就这态度谁还给你钱?&/p&&br&&p&  一个拿着申根居留的中国大城市人还会想到要非法滞留,甚至移民到你们这个国家?脑子进水了!&/p&&br&&p&&b&  3.2.7. 保加利亚&/b&&/p&&br&&p&  除了塞尔维亚以外,笔者已经沿着斯拉夫语区一通南下,最终到达了保加利亚。这个国家也是巴尔干地区最东的国家,东部海岸线就是黑海了。使用西里尔字母,斯拉夫语系语言(毛子室友亲测,可以读懂大部分)。不仅在民族上没什么矛盾,主体民族是保加利亚族,占人口的85%,绝对的统治地位。自己国名也没招惹到别的国家,不存在领土争议。政治实体是唯一且和国境重合的。&/p&&p&  唯一值得一说的是保加利亚是东欧剧变的桥头堡,苏联解体以后,2004年居然加入了北约o。orzz(保持一致的还有它的北部邻国罗马尼亚),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在东部海港城市瓦尔纳拍到了保加利亚海军舰队,保加利亚海军总部也在这个城市,估计这个海港里的若干驱逐舰、和大小舰艇就是这个国家海军武装力量的全部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b05e8feb85cdfbf0f7faac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b05e8feb85cdfbf0f7faac_r.png&&&/figure&&br&&p&  图17. 保加利亚瓦尔纳军港舰队舰船上巡逻的保加利亚海军士兵&/p&&br&&p&  另外插一嘴,笔者说完黑山共和国不顺着往南继续说阿尔巴尼亚的原因是, 阿尔巴尼亚得和科索沃问题一起说,而科索沃的问题又不能少了塞尔维亚。这两端重头戏要放在最后慢慢道来。&/p&&br&&p&  2012年保加利亚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7033美元(世界排名第7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13597国际元(世界排名第69位)。&/p&&br&&p&&b& 3.2.8. 罗马尼亚&/b&&/p&&br&&p&  罗马尼亚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国家。它身处斯拉夫语族众语言的包围之中,居然自己使用的是拉丁语族的语言,按说罗马尼亚语和古拉丁语居然是最接近的现代语言。细究起来,它和意大利语共属于罗曼语族的东支。所以笔者认为罗马尼亚是东罗马帝国的遗存,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这些曾经帝国的子民被斯拉夫人和穆斯林追赶,最终坚守住了罗马尼亚这块土地,固守待援,可这一守就是几百年。查历史,和刚才设想的一样:“古罗马人带去的通俗拉丁语作为行政和商业所用语言,逐渐将达基亚人的原语言取代,产生原始罗马尼亚语。”这就是罗马尼亚语的由来。&/p&&br&&p&&b&勘误,才疏学浅,关于罗马尼亚出现诸多错误,谢谢 &a data-hash=&439d1d4c4fed31baf096a9& href=&//www.zhihu.com/people/439d1d4c4fed31baf096a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439d1d4c4fed31baf096a9&&@Shen ang lo&/a&&/b&&/p&&blockquote&&i&罗马尼亚是“romani的国家”,罗马人是romans。罗马尼亚是古代罗马军团与达西亚人(色雷斯人分支)的混血。罗马尼亚跟罗马帝国甚至东罗马帝国关系并不大,罗马帝国对罗马尼亚的统治时间非常短控制力非常弱,拜占庭基本就没控制过罗马尼亚地区。巴尔干在自古就是希腊文化区,罗马尼亚的外来军屯拉丁文化根本不是来自东罗马,而且罗马尼亚本身的希腊化很重。实际上在中世纪,整个巴尔干-小亚细亚地区,都被称为romania(罗马人的地盘),瓦拉几亚使用此国名当年不是是没有争议。实际上当年希腊独立时,国名是定位Rhomaioi (就是罗马的希腊语转写)的,后来争议生造了希腊民族的概念,导致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塞浦路斯的东正教-希腊语居民的身份认同问题,到现在海外希腊人自称为Rhomaioi。&/i&&/blockquote&&br&&p&  作为使用拉丁语系的罗马尼亚人自然的就是拉丁人种了,也算是巴尔干的一枝独秀。&/p&&br&&p&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一样,政治实体单一。给笔者印象比较深的是这地方居然还有原油,正经不少呢,火车经过的时候开了二十多分钟。另外感觉罗马尼亚贫富差距比保加利亚大不少。&/p&&br&&p&  2012年罗马尼亚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7935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12476国际元(世界排名第74位)。&/p&&br&&p&&b& 3.2.9. 阿尔巴尼亚&/b&&/p&&br&&p&  最后把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这两个国家挨个过一遍。阿尔巴尼亚对于中国人来说太过非主流,大家的印象也就是“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年轻点的可能会认为“这个国家不是在非洲么(阿尔及利亚)……”维基上说“阿尔巴尼亚为欧洲中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国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显著的改进。”对这句话笔者只能有一句评论:我艹,这叫改进以后?确实无力吐槽的感觉。阿尔巴尼亚是笔者感觉巴尔干诸国中贫富差距最大的一个,没有之一。如果你身处首都提拉那,你根本想象不到农村的差距和城市有那么大,中国和他们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怪不得现在许多欧洲人感觉中国是发达国家了,说这话的很可能是巴尔干半岛上某不发达国家的国民。2012年保加利亚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3913美元(世界排名第104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7741国际元(世界排名第97位)。&/p&&br&&p&  阿尔巴尼亚虽然穷,但是在国境内的政治实体只有一个。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实际上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笔者认为阿尔巴尼亚现在的政治实体实际上有两个,科索沃自治省其实可以算作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国家外的政治实体(当然法理上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也就是说阿尔巴尼亚现阶段的政治实体可以算作是大于国家边界的,这在巴尔干半岛内是唯一一例。笔者为什么将科索沃算作两国共有的政治实体,也就是说笔者为什么将科索沃也算为阿尔巴尼亚的一个政治实体,而不把波黑塞族共和国算作塞尔维亚的一个国家外政治实体,此处先按下不表,下文详说。&/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4b0ad43baea16a9917ec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4b0ad43baea16a9917ec_r.png&&&/figure&&br&&p&  图18. 提拉那中心广场的民族英雄雕塑和阿国国旗&/p&&br&&p&  这个位于阿国首都提拉那市中心的广场被称为“斯坎德培广场”,雕塑就是他本人。斯坎德培是阿国民族英雄,他使用黑色的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演变为今日的阿尔巴尼亚国旗。喜剧的是他反对的是土耳其帝国,然后皈依天主教。然后被作为穆斯林的阿尔巴尼亚人称为民族英雄。。。。。。笔者已然理解不上去了。好吧笔者就认为他因为反抗外族侵略加分颇多好了。这个雕塑和国旗别忘了,下文还会出现。&/p&&br&&p&
阿尔巴尼亚人长得很彪悍,目测并非善类。但是由于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历史曾经的友好关系,该国公民对中国人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笔者还是不建议中国女子单独前往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人大部分时间还是很理智,但也经常会冲动的,尤其是在晚上。&/p&&br&&p&&b&3.2.10. 塞尔维亚&/b&&/p&&br&&p&  作为巴尔干半岛上最重要和中心国家,笔者把它放在最后来说。这就是塞尔维亚。&/p&&br&&p&  作为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南斯拉夫,实际上是可以认为“巴尔干半岛众多民族在塞族的带领下,建立了一个强盛的社会主义祖国”。所以塞尔维亚人是南斯拉夫的核心。这种重要性从地理上就能看出来: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心,与黑山、波斯尼亚与赫塞哥维纳、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上述邻国中,不少都是前南斯拉夫的加盟国。&/p&&br&&p&  目前塞尔维亚国境内有三个政治实体,分别是:a. 中塞尔维亚;b.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c.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先贴一张赛尔维亚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图。&/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fe82a30dff6a75d3298_b.pn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fe82a30dff6a75d3298_r.png&&&/figure&&br&&p&  图19. 塞尔维亚共和国行政区划图&/p&&br&&p&  a.中塞尔维亚是行政区划图中的红色部分。中塞尔维亚是指塞尔维亚不包括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的部份,但与这两区不同,并没有相应的行政机关。它是塞族人最核心的家园,境内几乎没有原本就居住在这里的非塞族人,所以这一地区民族成分十分纯净——所以,中塞尔维亚有一个另外称号:塞尔维亚本土。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就坐落在中塞尔维亚。这一政治实体也可以算作塞尔维亚政治本体。&/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8f4fceb1d03eb6275ef6fe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8f4fceb1d03eb6275ef6fe_r.png&&&/figure&&br&&p&  图20. 贝尔格莱德市中心,1999年被北约战机轰炸的塞尔维亚国防部大楼&/p&&br&&p&  塞尔维亚非科索沃的部分,主要是塞族居民,对中国人非常友好。笔者在塞尔维亚境内的安全感高于在德国的安全感。当年被炸的国防部大楼就在市中心,塞尔维亚就原样保留,让自己的后代看看自己当时的耻辱与苦难,在这种氛围长大下的人民会亲美?&/p&&br&&p&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北京时间日,北约战机轰炸了该建筑,造成了3名中国公民死亡。使领馆是一国的延伸领土,美国对该建筑的攻击,是赤裸裸的侵略。如今建筑已经被拆除,纪念碑被永久保留。希望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有幸去赛尔维亚的话,一定去大使馆献束花。不忘为我们的国家牺牲的烈士,这个多难的民族才能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0a4b6e9afa0_b.pn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figure&&br&&p&  图21.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p&&br&&p&  b.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行政区划图中的黄色部分。它是塞尔维亚北部的一个自治省。伏伊伏丁那民族构成复杂,其中塞尔维亚人为主体民族,马扎尔人为第二大民族。该自治省首府位于诺维萨德。大家可能对马扎尔人这个概念很陌生,那就换一种说法:匈牙利的主体民族。&/p&&br&&p&  该自治省目前的民族主体是塞尔维亚人,占人口比重为65.05%;其次是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占14.28%。塞尔维亚人还是超过了半数,所以可以称之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所以该州目前民族分裂倾向还没有出现,最多也就是抗议一下中塞尔维亚对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不公。&/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fd890b4f45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fd890b4f45_r.png&&&/figure&&br&&br&&p&  图22.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抗议游行。已经问过他们的游行目的,不是为了独立,可以理解为“释放不满”(他们英语也不好)。&/p&&br&&p&  c.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是行政区划图中的绿色部分。目前塞尔维亚政府对于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的控制力较弱,但是法理上科索沃仍然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目前科索沃处于联合国庇护下,所以塞尔维亚政府并不能控制科索沃。但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方法证明自己对科索沃的主权,即:入境科索沃自治省的人,必须先入境塞尔维亚非科索沃的部分,然后从中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自治省的边界进入科索沃,在科索沃不出境的情况下,还从中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自治省的边界返回塞尔维亚,然后从塞尔维亚非科索沃的部分出境,才是“合法的出入科索沃的方式”。换句话说,从科索沃自治省西、南、东的三个方向直接入境科索沃的行为将都被视为非法,即你不可以从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共和国中的任何一个直接入境塞尔维亚。笔者在这里要喷一下穷游网的众傻逼,为了计算自己多去了一个国家然后把科索沃自治省算作一个独立的国家,然后再穷游网上贴图炫耀的。如果你是直接入境科索沃的,非法先不说,权当你去了一趟塞尔维亚。不过别高兴的太早,你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去塞尔维亚了,因为你在塞尔维亚资料库里已经有了不良入境记录,这可算是非常严重的不良记录。其次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都去过的亲,你再算你多去了个国家我就忍不了了,为了自己这点利益,能够出卖国家利益,汉奸非你莫属。&/p&&br&&p&  笔者为什么骂的这么狠,是因为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均不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因为这些国家存在民族分裂势力,如果承认科索沃独立,那么相当于给了民族分裂势力一个免死金牌,民族矛盾只能更加激化。连有些领土、国家内部不存在民族分裂势力的国家,也因为害怕自己国家内部的少数民族会受影响而节外生枝,也不承认科索沃独立。换句话说你出国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你就有义务维持国家的利益。这种涉及领土问题的决策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希望你也能重视一下自己的言行,别一来就科索沃共和国,叫自治省会死吗?你将来去疆藏两省的时候,也不希望提前一个月办理签证对不对?长点心吧。&/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6f38c67e950dffff618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6f38c67e950dffff618_r.png&&&/figure&&br&&p&  图23.目前世界上承认和不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p&&br&&p&  贴一张科索沃与世界关系图。简化的说就是橘红色的是不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蓝色是承认它独立的国家,灰色等要不没定要不没发过声要不说再考虑考虑。你会注意到连西方国家内部都不是铁板一块,西班牙作为申根区举足轻重的一个国家,也反对科索沃独立。原因就在于西班牙境内也有分裂问题。&/p&&br&&p&  “塞尔维亚拒绝承认科索沃独立。俄罗斯更指科索沃未经联合国授权下独立,违反国际法规定,先例一开,会令车臣等地区仿效,争相宣布独立,令“冻结了的冲突”再爆发。另外,多个国家暂时都不会承认科索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塞浦路斯、希腊、罗马尼亚、西班牙等,这些暂不承认科索沃独立的国家在其国内大多有分离主义运动,因此担心承认科索沃独立后会助长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p&&br&&p&  科索沃的分裂倾向,是因为科索沃自治省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占民族主体地位。 到2008年,阿尔巴尼亚人在科索沃总人口中已超过90%,是绝对的主体民族。但是这种民族分布绝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开始塞族占到了科索沃自治省的三成。由于南联盟政府对科索沃境内的阿族穆民实行种族歧视的不公平对待政策,导致一些极端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族穆斯林(穆民)开始武装自我,组织了科索沃解放军,以暴力抗争的方式骚乱科索沃自治省境内的正常秩序,以达到获取科索沃独立的目的。1996年-1999年,塞尔维亚和及后来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即塞尔维亚和黑山)安全部队,同科索沃解放军(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人游击队)之间发生了内部战争。然后99年北约对塞尔维亚进行了空袭。&/p&&br&&p&  科索沃占民族主体的阿尔巴尼亚人因为曾经受到过塞族的不公证待遇,所以反过来扬言要对塞族人进行种族灭绝。所以科索沃自治省境内的塞族人纷纷逃离科索沃,导致阿族人占科索沃民族的绝对优势。领土问题向来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塞尔维亚不承认科索沃独立是理所应当。可是科索沃还是塞族的发源地,加上这一条,视科索沃地区为塞尔维亚民族(塞族)发源圣地的塞族人就说什么也不能让它独立出去了。&/p&&br&&p&  进入科索沃,你想象不到满眼全是阿尔巴尼亚国旗。事实上科索沃宣布独立,阿尔巴尼亚是第一个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的。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自治省民族主体相同,这两个政治实体将来甚至有可能统一。不过如果真这么干的话,估计塞尔维亚又得打一场仗了,虽然塞尔维亚当局的调调是“永远承诺不使用武力解决科索沃问题”。&/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44d5d08aba0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944d5d08aba0_r.png&&&/figure&&br&&p&  图24.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国旗和科索沃旗帜,公开搞基&/p&&br&&p&  科索沃除了和阿尔巴尼亚搞基,还和美国搞基。科索沃自治省首府普里什蒂纳居然有个克林顿雕塑,还有各种纪念北约啊美国啊欧盟啊的雕塑。街头的旗帜最常见的是:科索沃“国”旗,阿尔巴尼亚国旗,欧盟国旗,美国国旗。有兴趣的自己查一下科索沃“国”旗长啥样,你就会发现,科索沃的跪舔北约、欧盟和美国的精神相当执着了,绝对没有比这个再西奴的例子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6b722f64e8da80ed81d26cce2149ee85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6b722f64e8da80ed81d26cce2149ee85_r.png&&&/figure&&br&&p&  图25.塞尔维亚语“未爆炸药”警示牌,提示进入科索沃就等于进入了雷区&/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5f632b40d2d2d377830_b.pn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figure&&br&&p&  图26.普里什蒂纳的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的雕塑,和阿尔巴尼亚首都提拉那的一样。&/p&&br&&p&  最后提醒一句,科索沃自治省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虽然有归属阿尔巴尼亚的可能性,但现实操作来说是永远不可能的,只能永远属于塞尔维亚。原因是:外交方面,在国际承认科索沃地位上,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坚决反对其单方面宣布独立,而多个重要国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西班牙等也未承认其单方面独立。虽然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庭已经于日宣布科索沃的独立并不违反国际法。但因为俄罗斯和中国拥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可对科索沃入会一案提出否决权,因此科索沃基本上是永远无法以独立国家身份加入联合国的。&/p&&br&&p&  最后说一下经济数据:2012年塞尔维亚(除科索沃自治区)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4943美元(世界排名第96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10642国际元(世界排名第80位);科索沃自治区按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为3454美元(世界排名第116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7044国际元(世界排名第104位)。&/p&&br&&p&&b& 3.3 对巴尔干地区政治实体分析的总结&/b&&/p&&br&&p&  笔者尝试对巴尔干地区的所有政治实体做出了准确、简短的描述,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实体与国家处于被割裂的状态——这种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割裂,是巴尔干地区种族、宗教冲突的直接原因。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动荡与分裂、民族仇恨加深、宗教矛盾激化,是原南斯拉夫政权更迭失败引发的种种恶果——这些恶劣影响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笔者之前在汉堡人类学博物馆碰巧拍到了巴尔干半岛严谨描述的民族分布,发上来,以便更直观的加深认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948d145c9847613dee0daf4197dc05d_b.pn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5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figure&&br&&p&  图27.巴尔干半岛民族分布图&/p&&br&&p&  匈牙利主体民族分布于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同时塞族分布在塞尔维亚除科索沃自治省的全境,还包括黑山共和国、波黑的北、东和南侧(即波黑塞族共和国的这片区域)。阿族人则主要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全境和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希腊北部有一部分马其顿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大致依照民族分界进行划分。&/p&
薛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巴尔干 笔者【原作者】有幸在2013年冬季假期的后半段时间参观了巴尔干半岛的绝大部分政治实体。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为这次旅行做一个最终书面记录,同时希望对巴尔干半岛有一个准确、清晰、明了的描述。巴尔干半岛地缘政治地位十分…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0c9b728f66b467ada817_b.jpg& data-rawwidth=&655&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0c9b728f66b467ada817_r.jpg&&&/figure&&p&&strong&(一)定义:“民粹主义”的褒贬之辨&/strong&&/p&&p&2016年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民粹主义大潮的元年:大到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欧洲反难民潮;小到杜特尔特当选、朴槿惠下台、土耳其政变失败;再小到香港占中、台湾太阳花运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到民粹力量的崛起以及其对国家内政、世界局势的巨大影响。美国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在2016年最后一期的主题就是民粹主义。&/p&&p&在政治学上,民粹主义是一种与精英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精英主义(elitism)认为一些特定阶级的成员,或是特定人群,由于其在心智、社会地位或是财政资源上的优势,应当被视为精英:这些精英的观点应当被更加重视;这些精英的观点及行为更可能对社会有建设性作用;或这些精英超群的能力或智慧令他们尤其适合于治理。几千年以来,人类社会一直是精英主义为主导的,最早的指导思想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四层阶级论”和“目的论”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最好的笛子给最好的笛手)。很明显,精英有学识、有眼界、有判断力、有执行力,能够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精英主义者们主张一种“慈父理论”(也叫严父理论),就是说我对你好,比如说让你交税啊、让你受教育啊、让你系安全带啊、让你服兵役啊,你别管为什么,听我就行了,你只要明白这是对你好、对我们国家好就行了。然而,精英主义的弊端,就是我们本篇文章所论证的种种“特权”,一直都没有消除,如何能保证精英们在扮演“父亲”的角色中不损害儿子们的利益(终究不是亲生的),是近代以来各种法律、规则、制度的终极命题之一。毕竟“肉食者谋之,肉食者肥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民自主意识不断提高,饿了几千年下层人民也想吃肉了。&/p&&p&民粹主义(populism)是一种极端化的民主,历史上曾有多种表现形态,其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权威,为此不惜采用任何手段。民粹主义的概念最初来自于拉丁语“populous”,类似于英语中的“folk”“nation”“masses”等概念,是将全体民众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民粹主义思潮的滥觞可以追述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是由普通民众反对贵族政治(aristocracy)、财阀政治(plutocracy)运动中提炼出的精神思想。它不仅仅是简单粗暴的“少数决定多数”,还夹杂着诸如民众运动、暴力斗争、反精英等意味在其中。平民的力量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初现端倪,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为我们建立起一个更平等、更公平、更美好的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民粹主义的弊端同样很明显,群众的盲目性、野蛮性在多次政治运动中频繁地造成了诸多的灾难。以至于让领导人两相比较说出了“要防左,也要防右,但主要还是防左”的话来。&/p&&p&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也是一种社会运动,这种很复杂的东西很难“一言以概之”,许多平民运动中都夹杂着民粹主义的趋势,许多民粹主义的爆发都有阶级斗争的根源。文科这种东西,历史、政治、经济,掺杂的各种元素太多了,有时候这角度说是这样的,哪个角度说就成了那样,很多地方界限是很难划清的。&/p&&p&就“民粹主义”这一含义的褒贬评价来看,也是根据历史时代不同而不同变化的。无论是“民粹主义”还是“精英主义”,在学术上讲都是中性词,不存在谁优于谁之说。然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若是精英过于不知节制,对于下层人民的盘剥过于苛烈,则提“精英主义”则多为贬义;若是贫民运动对社会的正常秩序、物质生产生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危害,则在此语境下提“民粹主义”则多为贬义。还由于自古以来精英阶层都掌握着话语权,所以提到与之相对立的民粹主义,大多使用贬义语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提“民粹”这个词第一时间都会浮现出一些负面印象,这也是与精英话语权下潜移默化的灌输分不开的。所以必须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民粹主义”&/p&&p&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民粹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混为一谈。民粹主义讲究的是代表全体人、每个人,虽然这里的“所有人”往往代指下层人民,但是其定义明显不是以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来分野的。马克思主义学从来不避讳承认自己就是代表某一特定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政党也从来不承认自己代表“所有人”“全体利益”。毛主席说得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动。革命是全天下最权威的东西,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这种最容易讲道理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运动,特指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阶级运动,民粹主义与之的区分还是很明显的。&/p&&p&如何区分民粹和民主,也是学界纷纷争论莫衷一是的问题。不过多数学者支持这一观点:民粹是极端的民主。二者有一种很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代议制:民众通过选举选出国家权力机关或是立法机关,有他们代替民众管理国家、行使权利。然而民粹主义者坚定地认为,只要是政客、大商人这些精英,都是良心大大滴坏,你代表了我们还是会阴奉阳违地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民粹主义对于“代议制”是普遍不友好的,但是民粹主义者们提出的普遍全民公投、严苛的罢免权,在现代政治的应用中又成本太高。这也是有史以来除却特别动乱的时期以外,民粹主义政治思想很难付诸于政治实践的关键。&/p&&p&再多一句嘴,最早提出“人民主权说”的卢梭,他认为代议制是无效的:国家主权应该而且只能属于人民,而人民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同时主权有如下四个特点——第一,主权是不可转让的;第二,主权是不可分割的;第三,主权是不能代表的;第四,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卢梭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也证明,代议制的民主根本无法代表全体人民尤其是底层人民的利益。然而现代社会实行一切规则都是有成本的,主权不能转让又不能代表,难道但凡有什么大事让全国人一个一个表态么,明显是不现实的。然而卢梭所说的——主权不能代表不能转让,确确实实是客观真理,所以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民粹主义与现代民主政治的矛盾也是命中注定的,持续至今依然没有缓和的迹象。&/p&&br&&p&&strong&(二)历史:三次民粹化浪潮&/strong&&/p&&p&当今学界公认的,历史上共爆发过三次大规模的民粹主义大潮:第一次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之间的欧美国家,具体表现是以乡村为基础的民粹主义。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城乡矛盾愈演愈烈,在城市中由于无产阶级较为集中,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运动欣欣向荣;而在农村则具体表现为广泛的民粹主义运动,例如俄国民粹派的“到民间去”运动和美国西南部农场主的平民党运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俄国,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民粹运动最终被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所接手;而美国的以反现代化、反新科技、反奢靡风的保守主义民粹运动最终无疾而终。&/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8f40ea3cb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8f40ea3cbb_r.jpg&&&/figure&&p&(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俄国处以“假死刑”,并流放至西伯利亚长达二十一年)&/p&&p&第二次民粹化浪潮爆发于20世纪5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是一次以城市为基础的民粹主义。因为拉美诸国在历史上被殖民、在现代被压迫,各国政府多为欧美诸国的傀儡,两极分化严重、政治腐败。在此背景下,拉美人民求独立、求发展的诉求一浪高过一浪。以阿根廷庇隆主义为代表,全拉美都掀起了民粹主义运动浪潮。最终运动的结果是除了秘鲁的亲美政府还在苟延残喘之外,拉美各国普遍建立起了满足平民诉求的左翼政权。但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拉美各国左翼政府上台后,终究不是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革命,他们不能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只是通过发福利来满足底层人民的诉求。然而发福利终究有一个头,福利发完了还靠什么来获取支持呢?于是近二十年来拉美左翼政府纷纷倒台,曾经最为激进福利也发的最多的委内瑞拉的倒下,宣告了拉美政府左翼化的彻底落幕。&/p&&p&我们现在就出在第三次民粹主义大潮中。2016年至今,英国脱欧、美国大选、这一次民粹主义运动迎来了巅峰。这一轮民粹化浪潮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反全球化、极右翼排外和网络化。现在欧洲,代表保守主义、排外主义的极右翼政党全面得势,如法国勒庞的“国民阵线”、希腊的“金色黎明”、瑞士的人民党、匈牙利的“更好的匈牙利运动”、奥地利的“自由党”、比利时的“佛拉芒利益党”、英国“独立党”…………这些理念非常极端的极右翼政党,许多只成立了几个月,就在短短时间内成为全国第三大党、第二大党。这股思潮之猛可见一斑,第一世界之割裂可见一斑。&/p&&br&&p&&strong&(三)根源:矛盾在沉默中积累,在绝望中爆发&/strong&&/p&&p&分析问题,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今世界,所有社会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化作两句话:一为贫富分化,一为阶级固化。&/p&&p&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以这次美国大选为例,川普基本盘的标签,基本是白人、工人、小企业主、低学历者、中老年人。一言以蔽之,川普支持者的特点很明显————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剥夺感最强的人。希拉里基本盘的标签也很明显,华尔街精英、黑人、妇女、拉美族裔、穆斯林、同性恋者……一句话也可以归结为:所有反对川普的人。希拉里自身特质本身就不强,只是一个所有反对川普人的最大公约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6781f2cdc03e238d83cf4e5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以50岁为界,越年轻支持希拉里的比例越高。以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为界,文化程度越高支持希拉里的比例越高。&/p&&p&在美国的发展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使得资本跨国流通变得更加容易,这加剧了美国产业空心化,导致就业岗位的大量流失,本国工薪阶层的利益遭到了损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蛋糕越做越大,中下层人民也能分一杯羹,然而自08年以来经济波动剧烈,有愈发下行的趋势,这时美国内部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川普只是一个代表而已。马克思评价拿破仑,“就算没有拿破仑,法兰西也会出现一个皇帝”,就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铁腕政权来代表自己的利益,而拿破仑只不过是被历史“钦定”的那一个。他上台之后对外驱逐鞑虏、恢复高卢,对内确立民法典、打击旧贵族,还能勒马维也纳、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很好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川普的出现就容易很多了——历史走到这一步、经济周期律运行至此,保守主义、孤立主义势力如日中天,川普只不过是替他们发声的一个人。&/p&&p&一直以来,美国中下层白人群体,在政治上极度缺乏代言人和保护者。黑人、穆斯林、同性恋者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和话语权,然而白人中下层群体,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川普的基本盘那几个标签,政治地位并不理想。更何况,他们在全球化中是受剥夺感最强的一批。华尔街资本家们可以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运作覆雨翻云手赚得盆满钵满,跨国资本可以通过全球化利用不发达地区廉价劳动力和优惠税收政策,那么谁受损了呢,很明显就是本国的工薪阶层。可以看到,这一群人既没有政治地位又没有经济地位,川普的出现只是在经济危机阴霾之下中下层白人日久压抑的一次大爆发。&/p&&br&&br&&p&再来看另一个例子,英国脱欧:&/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d6f2fbbfd1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p&看上图,可以明显得看出,留欧派主要集中在哪里呢,首先是伦敦及其周边——跨国资本的集中地。换句话说,资本全球化中受益最大的地区。同理还有北部苏格兰,作为北海气田和重要工业化地区,也是从欧洲大市场一体化中受益的。那么脱欧派就好理解了,其他相对不富庶的地区,全球化跟我没啥关系——基本钱都被上层精英团体争去了,而我反而要承受全球化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比如中国廉价工业产品摧毁本地小作坊、小工厂、小品牌;比如工作机会被工资需求更低的、不需要社保等其他福利的、更肯吃苦加班的第三世界贫民抢走;比如要承受大量移民带来的市容、治安难题。这个逻辑是很好理解的,你把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吹得那么好,但是基本上都是“肉食者谋之,肉食者肥之”,我非但没有获利,反而承受了种种损失和不便,那我为什么不反对呢。&/p&&p&说白了还是一个资本主义永远无法解决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问题。资本永远是贪婪的,永远是追求更高利润的,但是当它们围绕资本制定出这样一套吸血体系时,利益的分配不均必然会导致民意的反弹。我们可以看到,就在今年,就在西方社会,白人中下层工薪族已经用自己的声音对上层精英一如既往坚持的资本全球化、普世价值表达了最直接的反对——支持脱欧、支持川普。&/p&&p&其次,在经济不景气、生活品质不见提升的情况下,一些社会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即便在西方民主制度下,政治也是精英的特权,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感并不强,而民选政府往往在一些社会重大问题处理上缺乏能力(日本核泄漏和德国难民安置问题就体现的很明显)。这样民众的期望与政府的能力就产生了落差,也是民众想直接参与国家管理、进而兴起民粹主义的政治根源。&/p&&p&同时,民粹主义还往往与短期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挂钩。众多政客为了选举利益,发现“民意可用”,于是故意用极端的民粹思想迎合平民、获取选票。这一股民粹大潮的兴起少不了这群政客们的兴风作浪。&/p&&p&另外,不要忽略社交网络推波助澜的作用。纵观世界政坛,社交网络已经全方位、无死角地影响着政治局势。例如川普竞选,花费的经费只有希拉里的十分之一,但是之所以能有这样大的声量,绝对是“一支推特顶十万雄兵”。台北市长柯文哲,作为一个“政治素人”,能够击败在台北盘根错节经营三代之久的连家,他作为一个社交网络达人为他赚取的形象分不容忽视。更明显的是去年的土耳其政变,往常政变最先需要占领的是什么——火车站机场、电视台。占领了火车站就断绝了后援,占领了电视台就垄断了信息源。然而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没有用了,埃尔多安面对政变直接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一个短视频,号召大家走上街头保卫政权,于是全国各地每一家清真寺都用大喇叭广播,军队的行动瞬间淹没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中”。你要想,如果你有一个很蠢的观点——比如说在墨西哥边境上修一座长城,你明显会遭到身边“理性”的亲朋好友们的嘲笑,久而久之你肯定会产生自我怀疑。然而现在有了社交网络,你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观点并找到众多“志同道合”的人,于是乎这种抱团取暖的现象会使极端思想更加顽固、更加极端,社交网络的生态环境为民粹主义提供了绝佳的天然土壤。&/p&&br&&p&&strong&(四)未来: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strong&&/p&&p&我们要相信,纵使全球化现在遇到了巨大的挫折,右翼保守力量、排外避邻力量、反全球化反贸易力量裹挟了民粹运动,成为了时代中呼风唤雨的政治势力。但是,从历史的大潮流来看,人类的合作与交流继续深入是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要将全球化进程当做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待,期间必将遇到高峰与低谷。&/p&&p&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打破和超越领土、国别、民族、地理界线,展示人类日益相互依存,并作为一个类主体求生存、谋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文明和最广大市场的历史进程与趋势。不能将全球化简单的等同于资本全球化,全球化不是跨国资本家们更方便攫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如果全世界的平民不能同精英一样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利益,那么全球化进程将面临民粹主义持之以恒的反噬。&/p&&p&在当今世界来看,目前兴起的民粹主义并不是完全的“平民化”“保障底层利益”,而往往是被某些政治精英所利用,成为煽动民众情感、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民粹主义运动然而终究还是被某些“精英”所领导,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民粹主义运动的参与者们,往往在一种群体无意识中走向狂热、迷失自我。&/p&&p&要辩证的来看待“民粹主义”:它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的一面;既可以左,又可以右;既有民主特征,又是对成熟民主政治的危害;它貌似激进,却常常代表保守力量;它反对精英政治,又往往盲目从众。从根本上讲,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民粹主义,要当成一个客观现象、客观规律来看待。如果民粹主义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让人类社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这一种力量是值得被肯定、可以被利用的。&/p&&br&&p&从人的本性上来讲,民粹主义的负面作用似乎难以避免。心理学上讲,一旦人们参与类似“民主”这种政治活动,盲目、从众、群体无意识的状态难以避免,人群也很容易在这样一种不理智的情感中走向极端。那么如何让民粹主义推动社会进步,如何斩断不理智民粹运动的土壤,不外乎姜文在《让子弹飞》中说的那三点:“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2c30efd6bf775e262c9f340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2c30efd6bf775e262c9f340_r.jpg&&&/figure&&p&因此,从历史上看,民粹主义仅仅是作为对精英主义的一种制衡,而从未成为过人类行之有效的政治运行方式。自古以来,精英主义永远都是最主流,而当上层的老爷们吃相太难看的时候,来自底层不满的火焰必会熊熊燃烧,在古代表现为广泛的农民起义,在近代欧美就是前两次的民粹浪潮。&/p&&p&这里需要再特殊提一下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前文中已经说了,无产阶级运动不是民粹主义。从本质上讲,列宁主义指导下的政党,也是一个“精英主义”政党,列宁坚信无产阶级只能“无意识”地跟着先锋队走。列宁甚至指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创造者不是无产阶级,而是一批高尚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学者。列宁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自觉性”和“自发性”:自觉性意味着智慧,具有理解和预见的能力,能够进行组织、制定计划、分析时机;相反,自发性意味着冲动、蛮干和本能意志。无产阶级先锋队具有自觉性,而人民群众往往是“自发性”的。当然,列宁还是承认人民群众改变历史这种根本性、无法抗拒的力量——没有这种力量,任何革命性的伟大社会变革都无从谈起。但是他认为这种力量是盲目的,需要先锋队的引导。&/p&&p&不过有趣的是,如果说列宁是“先锋队本位制”,那毛泽东绝对是“人民群众本位制”,这二者看似是辩证统一的,但其实细琢磨起来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说的很明白:“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看一个是“天神”,一个是被带节奏的群体,思想差异有着明显的分野。毛选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这是体现毛泽东核心政治思想的文章,体会一下其中无一不是“人民本位制”。翻开毛选或者红宝书,随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也就是因为对人民近乎于执念的信任,毛泽东也不吝于将自己最后一次、最看重的一次社会实验寄托于近似“民粹”的手段,关于发动文革的种种理念在他一生的思想中都是有所体现的。&/p&&p&未来,随着社会动荡、阶层割裂加剧,平民与精英、穷人与富人、白人与移民之间的冲突会愈演愈烈。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唯物史观、革命话语权和阶级分析的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有点臭味还能吃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