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抗日战争题材单机游戏的射击游戏应该不会被封吧?

十大抗日题材战争游戏
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中国首都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接受日本政府投降。抗战终于赢来了胜利,这场历时数载,为世界人民带来苦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这段历史应该被世界各国的人们记住。
如今电视频屏幕上不乏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但除了影视作品之外,还有不少相关题材的游戏,让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体验一下当时战争的残酷。下面小编盘点了10款抗日游戏,从题材上看,有中国抗日战争的,也有国外反法西斯的;从质量上看,有小公司生产的质量低劣的,也有顶尖厂商旗下制作精良的。但无论是哪类题材,无论游戏的质量怎么样,最终表达的意愿都是:坚决不让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得逞。
1.1937特种兵:敌后武工队
中文名称:1937特种兵:敌后武工队
发行时间:日
制作发行:无限幻境工作室 金智塔
&&& 地区:大陆
语言:汉语 
有人说国产游戏只是国外游戏的翻版,是的,这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毕竟我们确实和别人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我们现在很难独立开发出新颖的引擎。模仿不一定就是翻版,《1937特种兵》就是这样,它虽然在形式上是仿用《二战特种兵》的引擎,但在游戏中,却有着独自的特点。在和创作室的成员谈论该游戏的创作初衷时,他们说道:“我们很早以前就萌发了把即时策略和动作游戏类型进行结合的想法,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战场在中国,最大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敌后战斗也发生在中国,作为这片土地的后代,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样一个充满民族激情的题材,于是我们开始了《1937特种兵》的制作过程。但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部游戏绝对不是《二战特种兵》的中国翻版,做这款游戏纯粹是出于想做出我们心目中感觉非常特别而且好玩的游戏,它除了在游戏类型上与《二战特种兵》有些相似外,其实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是完全原创的作品,这一点需要通过以下的说明和玩家自己的慢慢体会才能够完全了解。虽然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的作品可能没有《二战特种兵》或者很多国外游戏那样的完美,但是我们不会放弃在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2.抗日地雷战
英文名:AntiJapan
中文名:抗日地雷战
开发制作:金山软件公司西山居工作室
代理发行:北京正普科技有限公司
上市时间:1998年3月
游戏类型:战棋类
《抗日——地雷战》是一款回合制战略游戏,运行平台为Windows95,640&480的分辨率,256色,用鼠标操作。除开窗口操作方式外,还设计了全屏幕操作方式。窗口方式和全屏方式可随意切换。在窗口方式中,系统功能通过图标按钮操作;在全屏方式中,系统功能通过菜单操作。和普通回合制战略游戏不同的是,《抗日:地雷战》的战斗除开普通攻击与战术(策略)外,地雷也是游戏的一个主体部分,为了突出这一主体,对战术和物品等还作了某种程度的淡化。
游戏的进程由两个大的组成部分循环推进,即战斗关和休息关。休息关里接受新的战斗任务并进行其它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制造地雷。地雷有不同的品种,同一品种又有各种属性,不同品种不同属性的地雷在制造时材料的配方和资金的消耗是各不相同的。
战斗中,对地雷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战斗的成败,当玩家具有足够的技术力能够制造各种地雷并熟悉它们的性能后,地雷将变成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可连环引爆,可定时引爆,可遥控引爆,甚至可以牺牲自己强制引爆,可分别消耗敌人的体力,士气……
一场战斗结束后,利用自己实拍的电影片段安排下一关的任务。每关过后都会出现一个战绩统计的画面,对玩家的作战过程和战果作一个统计,并进行评估。此外,爆机后也会有一个总的战况报告,并以此评估玩家的作战水平。
整个游戏有完整的剧情,前后连贯,首尾呼应。任务也不是单一的消灭敌人,每关的任务各不相同,地图绝不重复,或村庄,或城池,或深山,或平原,或火车上,或地道里,完成指定任务后即可过关。
3.抗战Online
&&& 中文名:
抗战Online
&&& 游戏类别:
2D&MMORPG,军事战争
&&& 开发商:
中青宝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测时间:
《抗战online》是中青宝网公司2007年出品的一款红色军事现代战争网游,游戏以八年抗战为历史背景,反应了中国人民在面临国土沦陷、家园破碎的情况下为了保卫家园、抗击侵略者与敌人进行斗争,从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各纪念意义的会战、政治事件,直至抗战胜利,游戏贯穿了多个抗日战争重大事件。
1、“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活技能
《抗战online》秉承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不仅在游戏理念和模式上有着较大的突破,融合了传统的MMORPG与SLG(策略游戏)成份,并且在游戏的内容上丰富了生活技能所占的比例,让玩家除了上阵杀敌外,还能体会到娱乐的乐趣。&
《抗战online》总体的生活技能分为了采集和制造两大类。而采集又分为了四类(挖矿、狩猎、耕种、钓鱼),制造分为了六类(锻造、首饰制作、军火制作、烹饪、制药、裁缝)。多达十项的生活技能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技能系统,让玩家在游戏里也能自己生产和制造众多的物品,道具以及装备,感受与现实生活中一样的生产生活场面。
2、抗战“悬赏令”:斩鬼子,杀汉奸
在《抗战online》中,“悬赏令”是一个杀敌的同时有额外奖励的系统活动,按规定完成一定的任务目标后,将能得到一定经验值与金钱的奖励,同时还能增加个人积分和声望。达到一定量的积分和声望后,将可以随机兑换一些极品装备。
“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抗战,全民皆兵,除正规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敌人外,各地游击队、敌后武装力量迅速崛起,让倭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其中,一股介于正规军与民间抗战力量的神秘组织活跃于中华大地,他们组织各类人力物力,以秘密地下方式,对罪大恶极的汉奸、敌军头目实行暗杀和斩首,营救被捕我军将士,进行各类药品、弹药的采购运输,同时在敌占区举行中小规模的作战行动。
3、坐骑系统骑摩托、开坦克、打鬼子
在军火连天的时代,部队的交通问题往往决定了一场战役的胜负。能否在最快和最短的时间内赶赴前线,是一只队伍快速反应,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最大保证。
《抗战online》既然是一款以抗日军事为题材的网络游戏,必定不能忽略“速度”二字在虚拟战场中的重要性。为此,《抗战online》对游戏的个人坐骑以及交通系统也都进行了一系列别具匠心的设定。
4、重现历史事件,参与著名历史战役
对于以八年抗日为背景的《抗战online》来说,寓教于乐,还原历史事件,让玩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豪迈情怀,这是它最大的特色。
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长沙战役、太原会战、昆仑关战役等等,这些在抗日史书上占有重要篇幅,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在《抗战online》中都有体现。
5、民族特色的场景风格及独特的建筑系统
不同的游戏由于自身的需要有着不同场景风格。《抗战online》作为一款以八年抗战为背景的网络游戏,当然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场景风格。
为了让玩家真实的感受到那段历史,体验当年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更好融入游戏当中《抗战online》中建筑风格尽量取景现实,让游戏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气息。
4.亮剑Online
&&& 中文名:
亮剑Online
&&& 游戏类别:
角色扮演 &
&&& 开发商:
&&& 游戏画面:
《亮剑online》是一款以小说《亮剑》为蓝本,完美再现“亮剑”风云的大型军事阵营对抗网游。游戏的主线任务剧情完全采用《亮剑》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围绕李云龙的独立团和楚云飞的358团展开。
在《亮剑online》中,玩家扮演的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可以只身深入敌后,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可以与队伍一起伏击敌人,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练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战无不胜的“战神”将军。
与《抗战》不一样,《亮剑online》是以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紧密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者为故事背景,以被称为“疯子”的将军王近山为人物原型设计,游戏设有两大阵营,即李云龙部和楚云飞部,游戏剧情也是按照李云龙的独立团,和楚云飞的358团的抗战事迹展开,在游戏中,玩家可以跟随李云龙一起单刀赴会,斩首鬼子首领于无形;也可以跟随楚云飞一起杀鬼子,与鬼子进行面对面的对决。
在游戏中,李云龙依然是一个充满土匪气息,脾气火爆,在不高兴的时候无论逮住谁都有可能大骂一通,连天王老子来了都不给面子的主,他带领的独立团依然是由血性男儿组成的抗战尖兵。楚云飞依然是一个充满书卷气息,温文儒雅
,遇到事情总是不温不火,待人接物总是不卑不亢的人,但他带领的358团却不软弱,同样充满血性。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加入李云龙的独立团或楚云飞的358团,跟随李云龙和楚云飞转战南北,与赵政委、魏和尚、丁伟等战友一起,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
此外,在网游《亮剑》中,无论是枪支还是刀械,都是以二战时期的武器刀械为原型,像汉阳造88式步枪、三八式步枪、捷克ZB26轻机枪等二战时期的经典武器都会在游戏中与玩家一一见面,玩家可以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所扮演的角色种类的不同,分别选择使用毛瑟步枪、驳壳枪、歪把子、波波拉冲锋枪等各种名枪打击鬼子。
5.平原惊雷
中文名称:平原惊雷
发行时间:2000年
制作发行:玩具兵工作室
&&& 地区:大陆
游戏类型:平面动作游戏
类似游戏:炸弹人、泡泡堂&
《平原惊雷》是一款由目标软件公司发行的“炸弹超人”式的平面动作游戏。故事主线是华北某抗日根据地民兵队长大山和妇女主任翠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炸毁日寇军火列车,成功地配合主力部队完成了反扫荡任务。游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只需要6个按键就可以轻松控制主角的行动。在游戏长达41关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敌人,有装备简单的伪军,梳着分头、骑着破车的汉奸,留着仁丹胡的小日本儿等等。
我们永远不可以忘记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无数人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冒着生命危险投身到革命当中,他们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侵略者沉重打击。那一时期,在敌后根据地发生了无数个紧张、动人的故事。今天介绍的这款《平原惊雷》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华北某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故事。
《平原惊雷》是一款由目标软件公司发行的“炸弹超人”式的平面动作游戏。不同于以往那些制作复杂、动用人力较多的国产游戏。
《平原惊雷》是1款由目的软件公司发行的“炸弹超人”式的平面举措游戏。差异于以往那些制作庞大、动用人力很多的国产游戏,《平原惊雷》以清新的魄力气魄与轻松的游戏要领,展现了国产游戏的另1壁。
《平原惊雷》的故事主线是华北某抗日根据地民兵队长大山和妇女主任翠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炸毁日寇军火列车,成功地配合主力部队完成了反扫荡任务。游戏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只需要6个按键就可以轻松控制主角的行动。在游戏长达41关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敌人,有装备简单的伪军,梳着分头、骑着破车的汉奸,留着仁丹胡的小日本儿等等。
此外,游戏还设计了多种武器和宝物,主角可以拣到遥控雷、手枪、炸药包等武器,还能找到药箱、加速鞋等宝物,这些都是对玩家有很大帮助的东西,在战场上杀敌之余,千万别忘记寻找它们。至于能否把一群鬼子用炸药包堵住,然后一起超度,就看你够不够机警了。除了这些敌人外,还有碉堡、轨道巡逻车等难缠的对手,对付它们就更需要胆色了。面对这些敌人,你不必感到孤独,广大人民是和你站在一起的。在游戏过程中,你将会遇到区政委、张大爷、王道长等任务,他们会告诉你该干什么,甚至帮助你渡过难关。记住,依靠群众、依靠组织,才能战胜凶狠的敌人。
6.荣誉勋章:太平洋战役
&&& 中文名:
荣誉勋章:血战太平洋
&&& 外文名:
Medal of Honor Pacific Assault
&&& 游戏类别:
第一人称射击类
&&& 开发商: EA
Los Angeles 发行商: EA Games
&&& 发行时间:
《荣誉勋章:太平洋战役》是2004年EA公司发行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
这个游戏将带你踏上二战太平洋战区士兵的船舰。身为海军陆战队员二等兵Tommy
Conlin,你必须安全躲过珍珠港的灾难性攻击,然后加入你的部队,在太平洋战区与日本帝国军浴血奋战。从珍珠港后的第一个战斗任务到各个的关键战役,荣誉勋章:太平洋战役
将让PC玩家体验需要何种大无畏勇气,在太平洋战区与日本帝国军浴血奋战,让PC玩家体验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阻止日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带来的威胁,并在太平洋战争中获得胜利。
屡获奖项的《Medal of Honor》又推出了系列游戏《Medal of Honor Pacific
Assault》,这次将将背景设定在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区。玩家将踏上陆战队大兵汤姆斯·柯林(汤姆、汤米均为其昵称)(Thomas
Conlin)的船舰,体验他在美国珍珠港舰队被摧毁时所感受的震撼,随他加入瓜达康纳尔岛韩德森机场(Henderson
Field)浴血奋战,并分享他在塔拉瓦岛(Tarawa Island)上获得胜利的喜悦。
玩家将独立行动,并协助部队同袍完成他们的任务。当部队同袍获得更多经验时,他们会更具个人风格,且更具战斗威力。援兵会定期抵达战场,而这些菜鸟必须经过战争洗礼,才能成为部队里经验老到的菁英。多人模式可让玩家进行无规则肉搏战,或是在任务和团队死斗模式中加入一支队伍完成目标并摧毁敌方队伍。
游戏中熟悉地形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设计者也特别重视。在巨大的地图上进行广阔的飞跃,需要视觉变换非常快。地图中的设计就和现实中存在的环境差不多,这里有岩石,树木,荒废的庙堂,辽阔的绿色田野和层层耸立的山脉。通过使用新制作的滤光器,色彩明亮绚丽,透过它可以看到更加逼真山川景色和广袤的绿色天地。
地形构图采用3D水平来渲染,使得整款游戏的画面看起来立体感特别强。游戏中的山脉远看近看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这一点视觉感受就和现实中一样。其中穿插的溪流山峡格外自然和流畅,犹如身临其境。陆地上的河流和湖泊清澈见底,躺在地上显得特别温顺。
和其他优秀的作品一样,《Medal of Honor Pacific
Assault》这款游戏也加上了气候和时间变化。比如在热带雨林中,玩家会遇到浓雾和大雨等不同的气候变化,还有日夜晨昏的不断变化效果。很明显,所有这些大自然的变化将会迫使玩家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来转变策略。此外,热带雨林中还会出现沼泽和沼气等恶劣的地形,在这里活动将会出现毒蛇猛兽来袭击。如何在杂草丛生的险恶环境中安静移动,同时还要避免被毒蛇猛兽攻击呢?这一切需要玩家急中生智,采取果断的手段来完成。
在水面上飘浮的物体,由于遭受夜间轰炸机的袭击,它们将会出现不同的浮力现象。设想被大风吹过的小桥,这时你会看到一个敌军士兵掉到水里,它在水中挣扎的样子就和这个差不多。水中的漂浮物受到物理作用会不断变化位置和形状,飞溅起的水花随着轰炸的不同程度也不同。比如手榴弹在水中爆炸后,会出现一层层水波,在草原上爆炸,会卷起老高的灰尘。
技术的革新使得面部表情变化更自然和清晰,角色特征主要表现在脸部,在整场战役中你将会发现三种不同的面部变化。每一个角色在成长中和疲惫时的表现都不一样,至始至终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都会给玩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一点是制作小组力求做到的,也特别希望玩家能享受到这一变化。
7.使命召唤:战争世界
&&& 中文名:
使命召唤:战争世界
&&& 外文名: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 游戏类别:
动作、第一人称射击
&&& 发行商:
&&& 发行时间:
《使命召唤:战争世界》(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是一款由Treyarch开发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游戏发行商美国动视于日在北美地区发行游戏的PS3、Xbox
360、PC、Wii版。《使命召唤:战争世界》是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五代游戏,时间从前作的现代战争返回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美国海军陆战队二等兵米勒和苏联红军二等兵季米特里·彼得连科的角度讲述二战的真实战役。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重回了二战的怀抱,不过这次设计公司放弃了已被打烂了的欧洲战场,而将游戏舞台搬到了南太平洋战区来。因此这次主要面对的敌人,也变成了同是轴心国一员的“日本帝国军”。由于崇尚武士道不投降主义的关系,日军将会不择手段以赢得胜利。
日,美国动视正式公布《使命召唤:战争世界》,表示该作将回归二战题材,定于11月上市。
《使命召唤:战争世界》的开发时间将近两年,是Treyarch开发《使命召唤3》所用时间的两倍。游戏使用与《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相同的引擎,但在物理模型上有所加强。环境的可破坏度更高,火焰喷射器可以点燃环境物体,同时火势还可以蔓延。游戏发布后不久,Treyarch发布了模组编辑工具,玩家可以在网上下载。著名演员基弗·萨瑟兰和加里·奥德曼出任游戏的配音演员,分别扮演美军罗巴克中士和苏军雷泽诺夫中士的角色。此外,公司还获得了一架全比例PBY
Catalina反潜侦察机模型,用于动态镜头设定。
8.战场:太平洋战役
&&& 中文名称:
战场:太平洋战役 &
&&& 英文名称:
Battlestations: Pacific
&&&&游戏类型:
SLG 策略游戏
&&& 发行时间:
&&& 制作发行:
Eidos Interactive&
著名的Eidos互动有限公司公布,2007年备受好评的射击+策略游戏《战场:中途岛战役》(Battlestations:
Midway) 的继集《战场:太平洋战役》(Battlestations: Pacific),将会推出Xbox
360和PC版本。
《战场:太平洋战役》将有两个非常具有规模的战略打击作战类型的单人游戏战役。作为美军,会从中途岛海战打到冲绳,试图夺取太平洋。作为日军,可以控制帝国海军偷袭珍珠港,试图全面控制太平洋。游戏还加入了5个新的多人对战模式。
“《战场:太平洋战争》的作战环境比太平洋更大,更真实,比前作更有创新。玩家可以重温一些近代历史上最令人难忘的战斗。”Eidos公司品牌经理特雷弗伯罗斯说。
《战场:太平洋战役》
的战役总数超过了28关,是《中途岛战役》的两倍,以及21个海陆空军种新单位,包括神风特攻自杀飞机和其他二战飞机单位。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为“樱花”式自杀飞机。
游戏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战术登陆部队,名约“tactical landing of troops in battle”
战场战术兵力投送,即将伞兵空投到重要地点(如防卫用火炮阵地、进攻所需的战略立足点)、滩头阵地。
9.抗日:血战缅甸
中文名称:抗日:血战缅甸 &
发行时间:2004年
制作发行:北京欢乐亿派
游戏类型:飞行射击
中国第一款抢滩模式的抗日游戏。 制作规模更加宏大,游戏效果空前壮观。
凝固汽油弹的爆炸场面在好莱坞大片中总是作为经典场面出现的。这种残忍到令人发指的武器在二战中算得上是科幻作品了,但正因为如此,它才算是你的惊喜。在游戏中将看到盟军的P38战斗机会及时地在敌人面前制造出一片烈火的海洋,吞没一切,烈火熄灭后,一切荡然无存,整个世界清静了!只有敌人的惨叫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抗日:血战缅甸》制作规模更加宏大,游戏效果空前壮观。
凝固汽油弹的爆炸场面在好莱坞大片中总是作为经典场面出现的。这种残忍到令人发指的武器在二战中算得上是科幻作品了,但正因为如此,它才算是你的惊喜。在游戏中将看到盟军的p38战斗机会及时地在敌人面前制造出一片烈火的海洋,吞没一切,烈火熄灭后,一切荡然无存,整个世界清静了!只有敌人的惨叫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抗日:血战缅甸》的历史背景正处于1944年的大反攻中,抗日的烽火已经从大上海十里洋场燃到缅甸茂密的丛林。主角作为盟军的先遣队员,在敌前侦察时误入日寇的大部队的势力圈,而此时我军主力尚在数十公里以外!敌人正如潮水般涌来,总部给你的命令是死守阵地,直至大部队感到。没有人能够救你,除非发生真正的奇迹。所幸的是,总部及时空投了当时最精良的武器,包括M1911式自动手枪、性能卓越的Thompson冲锋枪、点面俱到的迫击炮,甚至包括坦克杀手——巴祖卡,用这个可以轻松的解决日军乌龟壳式的坦克与装甲车。
同时,在后方我军105毫米榴弹炮阵地早已准备完毕。一旦收到你发回的确切讯号,随时会提供排山倒海般的火力支援。当大批日本鬼子在坦克的掩护下蜂拥而至,你定能体会“英雄儿女”中主人公的心情,惊呼“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日军的攻势是如此的密集与疯狂,为与之抗衡,游戏不得不提供两款盟军一直在秘密研制、尚处于试验阶段的终级武器。包括射速惊人,可以把肉体击得四分五裂的六管转轮机枪MiniGun!以及代表着地狱之火的航空凝固汽油弹。想想好莱坞大片中燃烧弹的壮观场面吧,在本游戏中,你可以尽情体验把敌人投掷到可怕的火海中的快感。接下“呼叫空军支援”键,盟军的P38式战斗机就会如约而至,在敌人阵地上绽放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火焰海洋。
10.抗日:血战上海滩
&&& 中文名:
抗日:血战上海滩
&&& 游戏类别:
&&& 开发商:
北京欢乐亿派科技有限公司
&&& 发行时间:
&&& 主要角色:
《血战上海滩》是一款令军事迷、游戏迷们大呼过瘾的射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一位抗日民间武装的领导人,深入敌后完成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抗日烽火首先在上海最繁华的外滩点燃,沿着汇丰银行、码头、跑马场、怡和洋行、联合教堂、苏州河/白渡桥、百老汇、日军租界使馆、虹口大剧院,一直烧到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的住宅,直至手刃日军司令。
整个游戏没有灌输,没有说教,甚至谈不上夸张,只是客观的将你抛在那个年代,抛在民族存亡的岔口上。睁开眼睛你会看到一个民族最深的伤口:阴沉的天空下,谁的家园被孽火焚烧?谁的女儿被兽兵追逐?谁的兄弟被无情的杀戮?谁的父老乡亲在淫威下被迫屈下双膝?这些在历史上都切实的发生过,现在又生生的在你眼前重映!是的,拿起你的武器,像一位真正的战士那样。你所做的一切,都来自于最本能的召唤。
而作为中国特种部队一员的你,就是要孤身一人去执行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务,突破层层封锁杀入日军总部,最后亲手用小手枪(最好是刀杀)击毙敌酋——长谷川清大将。当然,为了见到这位最后的大BOSS,玩家必须要先跟大大小小的日军士兵、军曹、武士、忍者、自杀式炸弹人、生化兵、等等等等,作亲密的殊死搏斗。总之,就是在你用手枪、冲锋枪、机枪、狙击枪、重机枪、手榴弹、火箭筒乾掉数万日军后,再踏着BOSS的尸体过关。为了达到最佳的战斗效果,游戏中所有
BOT的动作全部用动作采集完成,预计仅此一项,就会创国产游戏的制作记录。
此外,为了制作《抗日——血战上海滩》,专门提升了原《大秦悍将》引擎的光影效果和相关编辑器,过去数年的三维研究成果将全部用在这款游戏上,玩家将会看见令人瞠目的武器发射、火焰、爆炸和烟雾效果,尤其在一些细节上,像玻璃被击碎飞溅的场面,可以将引擎的提升后的潜力发挥到极限。
游戏中共提供了七种武器供玩家选用,从普通的毛瑟半自动手枪、狙击步枪到每分钟300发的马克沁二四式重机枪——这可是个大家伙,你抚摸着它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子弹撕裂敌军身体带来的快意。每种武器的性能与参数都是严格依照实物设定的,使用的技巧与造成的效果也完全不同。游戏中人物的动作之多将远远出乎你的预料,同一位日军,在不同状态下,被不同的武器,击中不同的部位,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向后倒栽,有的跪地嗥叫,有的被炸成放射状飞出……仅此一项便多达数十种动作,而且全部由真人采集而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给我推荐个关于抗日战争的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不要推荐垃圾的,谢谢!_百度知道
给我推荐个关于抗日战争的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不要推荐垃圾的,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最经典的只有:血战上海滩(其他的都是小游戏:如抗日狙击手)另外炮台防守类:血战缅甸也不错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里面的鬼子很疯狂的,推荐玩玩《使命召唤5》如果不限战场的话,画面自然还不错的.
血战上海滩
二战狙击手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抗日战争十大谣言
我的图书馆
抗日战争十大谣言
说到国军精锐,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两个“械”——抗日战争时的德械与解放战争中的美械。关于“美械”的记载很详实,与之相比,国军的德械部队却“传奇”得多。中国特种兵的先驱:委员长卫队?传统上,国军德械师包括著名的88师、87师、36师与税警总团。而近年来,又有一支所谓“委员长卫队”半路杀出。有关这支部队最初描述已不可考,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类似的小说家言论,署名“谢海云”的作者发表在《文史春秋》2004年第4期的《中国宪兵:600人击退两万日军》被搬上网,则可看做此说法广泛流布的滥觞。此后,伴随着《六十多年过去了,还有谁记得这些事!》的风靡,这一故事流毒甚广。这支部队初次登场据称是在“1934年民国政府的国庆阅兵大典”,“完全的德国军队装束,配备最先进的德国全自动冲锋枪,军容整齐,士气高昂,一举一动都表现出极强战斗力。”部队登场后,“英国大使十分惊愕,日本大使则面色阴沉,德国大使则非常自豪,微笑着对法国大使说:‘瞧!这是我们德意志的军官所训练的军队,完全是德国军队的亚洲翻版。’”至于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文章讲述了“委员长卫队在南京保卫战中以两个营600人兵力对抗日军甲种梅村师团”的血战历程。“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地,面对50名日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中国人。”梅村师团长在久攻“委员长卫队”阵地不下之后,居然亲自拔刀带队冲锋,导致佩刀被“委员长卫队”缴获。这段“史实”是如此传奇,直到近年才有抗战神剧“超越”。至于文章的内容更是错漏百出。首先,文章号称卫队的对手是日军最强的第250梅村师团, 编制有24联队(日军甲种步兵师有4个),在遭到“委员长卫队”的沉重打击后伤亡达两万人。且不说南京会战中,日军参战师团(第3、5、6、9、13、16、18、104师团)里没有这个“梅村师团”,二战中整个日军都不存在250师团。对于所有的疑点,文章用了可笑的理由交代——此战过后,“梅村师团”被日军撤编,并且在历史记录中抹去了该师团的全部记录。按照文章所说,这支部队精锐的原因之一在于全军使用德国冲锋枪,当时中国使用的主要是德制MP18/28冲锋枪,因为MP18/28枪管笼套上开孔很多,又名“花机关”。由于国内兵工厂曾大量仿制此枪,它在中国并不罕见,几乎各路军阀手中几乎都有专门装备这种冲锋枪的“手提机枪连”甚至营、团级部队,用作突击先锋。不过冲锋枪的一大弱点在于射程仅200米,比不上火炮也赶不上步枪、机枪,靠近突击尚可发挥火力密集的优势,用来防御则力不从心。日军甲种师团拥有超过100门各型火炮,还得到空军的支援,不可能蛮勇到“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翻看史书,国军在抗战中确实有“特种兵”投入战争,但当时的“特种兵”指的是炮兵、汽车兵等技术兵种,与现代“特种部队”全无关系。据孙宅巍《试论南京保卫战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刊于《民国档案》1993年第1期)介绍,“投入南京保卫战的特种兵,只有炮兵第8团的15榴炮营, 炮兵第10团的新15榴炮营”。日本缴获的国军德制I号坦克在东京“游街示众”。为了照顾德国人的面子,被标注为“缴获的苏联坦克”至于在雨花台抵抗日军进攻的,则是另一支著名的德械师——国军第88师。战斗中朱赤、高致嵩两位将军殉国,全师官兵损失数千人……一些文章所说中国军队600人对战2万日军部队,大获全胜,自己仅损失50多人,似不大可能,查遍所有与南京保卫战有关的军史档案资料,也看不到这样的记录。历史上,国军宪兵1团和宪兵5团的确参加了南京会战,其中有一个营在龙潭一带抗击日军,归第十军军长徐源泉指挥。另有一个营的宪兵于12月11日奉萧山令之令押送军火开赴中华门外雨花台,并留下增援守军,但仅参战一天便死伤过半,所把守的隆昌寺失守……仔细想来,也许这正是日后“委员长卫队”各类传说的起点吧。诚如席亚洲在文中所说,谣言是会自我进化的。“委员长卫队”的故事也经过多次修改润色,如最初在阅兵时出现的4000人大方队被改成了400人;各国大使见“委员长卫队”而失色的故事是国民政府秘书邵则明所说;参战的“委员长卫队”不是600人而是800人;梅村师团也被“降格”为战前日军17个甲种师团之一;梅村师团长与蒋委员长决斗赢得宝刀(所以原文将卫队缴获宝刀称为“完璧归赵”)直接被删去。不变的是“委员长卫队”依然神勇。&国军“德械师”除了钢盔和水壶外,装备并未真正“德械化”。图中他们使用的是一战前的“马克沁”机枪&德械师是精锐吗?不是——但穿得好就有人权“委员长卫队”是个演义故事,但国军德械部队确实是存在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蒋介石违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遗训,屠杀共产党、并以血腥手段消灭国民党内左派,同时驱逐苏联顾问并转投德国。德意志魏玛共和国向国民革命军派出了军事顾问,但来华军官并不著名,以免引起外交非议。随后德国政局风翻云变,希特勒上台。与网上所传“希特勒对中国青睐有加”的谣言不同,希特勒政权的种族主义政策极度轻视中国人,蒋介石甚至已经开始考虑赶走德国顾问并转向法国。如非1933年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极力维持,命令德国军官尊重中国军队,中德合作可能早就破灭,“德械师”可能会变成“法械师”。德械士兵像在中德合作期间,中国输送了大量钨、锰等德国扩军备战紧缺的矿产资源,以换取德国的武器装备。塞克特向蒋介石提出了以10年时间建立60个德式陆军师的计划,强调要终结中国军队中的“山头主义”,要求军队向蒋介石一人效忠;塞克特建议将长江下游要塞化;此外,塞克特建议蒋介石实行工业化,确保中国的武器自给。到1937年7月,国军号称有8个师成为了德械师,他们是3师、6师、9师、14师、36师、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还有一支非军队系统的税警总团。但在淞沪会战爆发时,只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真正彻底实现德式装备与编制,87,88,36三个师虽然整编组建,但是装备、人员不齐整,其他部队的“德国化”进行的并不好,有的部队1个师只有1名德国顾问。即使是完全依造德国的军事思想及操典训练的教导总队,以德军标准也不过是轻装部队,缺乏重炮等支援力量。这张照片常被“国粉”误当做抗战中的“德械师”。其实这是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初创时期,装备了缴获的德式钢盔而已那么这些看起来很厉害的德械师表现到底如何?日至9日,德械师投入到淞沪会战中不到5天就损失过半,几乎丧失战斗力。随后在苏嘉湖防线上一溃千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抵抗。随后,南京保卫战爆发。12月12日德式部队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退却,被德式部队第36师强行“劝返”前线。中午前后,一部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由缺口突入城内,第88师遂即撤走。当日17时,南京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突围,而唐生智在下发撤退命令之后考虑到第88师、第87师、第36师和教导总队是经过德国顾问多年训练出来的中央嫡系部队,惟恐突围损失过大,回去会受蒋介石的责备,口头指示他们也可以渡江北撤。随后,第71军军长王敬久与该军第87师师长沈发藻等根本未回指挥所。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留参谋长邱清泉处理文件等,自己单独先逃跑。其第2旅旅长胡启儒不等会议结束,即独自逃窜了。南京保卫战后,德式部队除36师大部撤出南京外,其余部队大多覆灭。国军德械部队戴着M35德式钢盔,很像是二战中横扫欧陆、威镇寰宇的德国军队。然而早在二战以前,德国军队已经着重训练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机械化作战,有的部队虽然不能实现摩托化与机械化,但至少要实现骡马化。德国军队步兵的一切作战围绕坦克兵团和强大的战术航空兵展开。国军的“德械师”一没有机械化,二没有重火力,所谓的德械仅仅是基本的轻武器加上人手一顶的钢盔。区区这样几个轻步兵师又怎么阻挡日本海陆空结合的进攻?德械师出身于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是嫡系中的嫡系,在防御作战中却比不上某些战斗意志坚决的“杂牌军”。至于德械师在网络上大热的原因,除了有人一再渲染,大概是因为在美国《时代》杂志的照片里,M35钢盔很好看,比川军的斗笠洋气,也比华北、长城抗战的英式扁锅盔好看。正如言兼在第一篇辟谣文中所感叹——张灵甫都能红,这个看脸的世界没救了。笔者也要感叹,穿得好的就是有人权。《Life》的这张照片是最著名的德械士兵形象之一&白刃作战靠的是大刀队?M35钢盔也许激发现代人炮制“委员长卫队”谣言,夸大“德械师”的实力。而另一种著名装备——大刀却在抗战年代催生了流传甚广的谬误。笔者从小唱着《大刀进行曲》长大,感情上极不愿捅破“大刀队”给人们留下的偏颇印象,但事实就是事实,不应被埋没。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29军“大刀队”发起夜袭,一击毙伤日寇800余人,一扫九一八以来“战必亡国”的论调,被世人广为传颂。作曲家麦新闻讯热血沸腾作战歌《大刀进行曲》,在那个艰苦困顿的年代里,振奋了多少人的胸怀。然而人所不知的是,此次夜袭组织起来的600多名精锐大刀队最终仅有30余人生还。大刀作为抗战精神的象征固然鼓舞了士气,但随后它便被滥用了。当时的媒体经常出现“大刀报国”或“斩首××余”的字眼,使得普通民众甚至士兵对大刀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误解。29军大刀队,可见他们配用的大刀与今日抗战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大刀样式不同。抗战中的大刀往往是民间铁匠打造,形制差距极大抗战之初,不少中国军队手执大刀在日军机枪和炮火扫射之下集体冲锋,造成了不少无谓牺牲。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刘汝明的68军大刀队以肉搏歼灭日军300人,但随后遭到日军毒气袭击,中毒达400余人。大刀杀敌,是当时中国落后的工业能力所迫。今人也许无法想象,对于那时的中国,虽然可以小规模生产步枪,量产刺刀的能力却远远逊色于此。相比之下,大刀却可由铁匠“私人订制”,产量“可靠”,自然成了抗战军人的基本装备。冷兵器的战斗比热兵器的战斗距离近得多,战斗人员会目击战争的残酷。以大刀作战需要极大的勇气。如果一支部队能进行白刃格斗,并且在白刃格斗中保持组织性,证明这支部队拥有高昂的战斗精神与强大的战斗能力。令人遗憾的是,更多时候,日军是一支敢打白刃战的军队,而多数中国军队却缺少白刃格斗的组织水平。相比之下,八路军成为当时中国战场上最敢于打白刃战的部队;而国军前期一味地集中运用大刀白白消耗勇气与生命,后期又作战意志低下不敢白刃战。八路军却是从白刃战中学习白刃战,越打越强。各国军队的操典都规定,拼刺刀前要关闭枪支保险以防止误伤。八路军在屡次的战斗中形成了新的作战条令——直接把枪膛里的子弹打掉。因此在发起白刃作战后,日军会呆板地按照操典关闭三八式步枪保险(因为这个动作需要抬起枪栓,在中国被讹传为退子弹),八路军、新四军冲到日军跟前,先会放一轮排枪,造成日军不小伤亡并打击其士气,顺带在随后的拼刺中就免去了走火的危险。即便如此,八路军的白刃战依然讲求局部以多打少,搭配使用刺刀与大刀破解日军三人一组的白刃战队形。直到今日,日本仍很重视刺刀& & 大刀队是中国人勇气与智慧的体现,德械“钢盔师”“水壶师”多少也反映了“现代化”的追求,但它们无疑都是旧中国落后工业的苦涩果实,一味拔高,就难免生发出“抗日神剧”和“委员长卫队”的奇葩故事。&===============================================================对于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而言,抗日战争是一场非全民族团结不能战胜甚至不能坚持的战争。早在日开始的东北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联就尽可能联合感化原来的绺子(注:liǔ·zi,即土匪),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都纳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旗下。然而从过去到现在,总有一种阴恻恻的声音缭绕耳边,说日本军队的入侵给了中共喘息之机;说中共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游而不击;说中共在抗日战争中消极避战谋求自身发展;说中共军队抗战的时候尽干破坏国军的事……其证据之一就是所谓“日军从未进攻延安”……这些谣言形式多样,出现时并不“言之凿凿”,比如:几年了,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懂: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可是,日本人为什么没有重点轰炸延安?不明白日本飞机可以越过高山去轰炸诸如重庆等城市,却没有轰炸在黄土高原上的延安,从山西到延安的距离,肯定比从武汉到重庆的距离要近呀。另一个不明白的地点是秦晋大峡谷。这里有黄河流过,形成所谓黄河天堑,可是在战国时期,秦晋两国经常还越过黄河去争夺土地,发生战争,那么两千年后的抗日战争期间,黄河天堑是绝对挡不住日本鬼子的侵略步伐的,可是,日本人就是没有越过黄河进攻延安。翻阅所有资料,都没有发现战争的痕迹,不说大的激烈的战斗,就是小的冲突好象都没有在这个地方发生过。奇迹真是奇迹。还有更奇怪的事,就是这里好象不设防,共产党的军队由这里进入山西,然后再进入敌后,轻轻松松。不象抗战前,红军初到延安后,曾东渡黄河,东征山西,可是不太顺利,还付出了包括象刘志丹等许多将士宝贵生命的代价。真是奇怪,难道日本鬼子真象电影中那样愚蠢,不知道八路军,要从这地方出发去打他们日本鬼子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延安的守军不到一万人吗?他们一点都不在乎吗?这和中国的另一个城市重庆相比,太有说服力了。重庆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国民党党部所在地,也是蒋委员长统战部所在地,却因此而遭到了日本鬼子毁灭性的轰炸,连续多年的野蛮轰炸,造成数万人的死伤。毛主席发出过许多声明,写过无数抗日的文章,作过无数次抗日的报告,号召人民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什么日本人不冒犯毛主席?好一个“翻阅所有资料,都没有”,当真是虚心求教的网络帖呢!这个疑问帖堪称“日军从未进攻延安”说法之代表。造谣水平的确破表——装作无辜地表态:这不是传谣哦!只是求知哦!心里却在冷笑:反正常人知道的细节不多,播种一个怀疑的种子,收获一棵谣言的大树。谣言受众心里的怀疑是自己产生的,就算追责也不能归咎到自己头上。日军空袭后的延安城(1938/吴印咸摄)延安挨的轰炸还少吗?正如观察者网“抗战十大谣言”系列之一《飞虎队神话》文中所述,中国空军在抗战初期英勇抵抗中消耗殆尽,此后难有飞行员与飞机的补充,飞虎队展现了中国空中力量抵抗日军入侵的意志,却只能彰显存在,无力反攻。在抗战初期,日本空中力量主宰了华夏大地的天空。中共中央驻地延安在当时并非大城市,日寇却从空中集结重兵多次空袭延安。中共作为中国大地上先进的军政力量,对战争形势的把握与梳理颇具先见之明——自1937年始,延安即着手采取措施,准备应付日军之空袭。据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由魏久明主编《烽火忆抗战》中第25页至28页记载,曾在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的曹慕尧回忆,该校在“1938年窑洞挖好之后,逐渐向外迁移,搬到北门外和东门外的几个山沟里…上级一再提醒,要注意防空。”日军空袭后的延安城内情景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之前,曾派飞机到延安上空侦查。据广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陈学昭所著《延安访问记》第175页记载,当时延安百姓尚以为是中国飞机,有的拍手大呼:“我们自家飞机,蒋委员长送钱来!”但是中共很快从飞机的飞行高度做判明,来的应该是敌机。日上午,曹慕尧等正在抗大开会,听到外面有声响,他们“赶到室外的高坡上了望,第一批日本飞机15架,自东向西,直扑延安城,接着就看见飞机抛下一连串的炸弹,形状像黑色的棒槌,临空而降落。”此即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曹慕尧回忆说,“第一批飞机刚投完炸弹,第二批第三批接踵而至,每批都是15架,持续轰炸没有喘息和救护的机会。延安缺乏防空火力,只有用步兵作战的重机枪来对付成群结队的大批飞机。日本人有恃无恐,飞机飞得很低,投弹的命中率很高,数十枚重磅炸弹,小小的延安城里,顷刻间房屋倒塌,四处起火,到处断垣残壁,尸横街头。伤者乱爬乱喊,哀声震天,惨不忍睹。”1939年,日军轰炸洛川据东方出版社2004年出版、由奥托·布劳恩(李德)所著的《中国纪事》第259页记载,延安损失极为惨重。中共初到延安时,“城内有几百座相当漂亮的房屋和院落,近郊的情况也大体如此”。1946年学术社出版了美国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的《中国解放区见闻》就有描述,在轰炸之后,“昔时的延安便成了一座瓦砾堆的废墟了”。据档案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第99页记载,边区政府在给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的急电中说,延安“连续遭受敌机轰炸,共投弹百五十九枚,死伤军民一百五十二人,毁房屋三百八十间……”请求中央政府予以援助。张宣在《日寇轰炸延安亲历记》中描述,当时他从成都到延安开会,也目睹了11月20日延安遭日军轰炸后的惨状,“延安经此一炸,部分街道成了瓦砾场,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到山上的窑洞中。城内尚存的房屋,有的拆迁到北部,大部分迁到南郊。”(《红岩春秋》1995年第5期)而郑洪轩在《延河愤——1938年日机轰炸延安历闻》描述,此后“敌机又来延安轰炸几次,但由于延安平民均住窑洞,并提高了防空警惕性。日本飞机第二次来只炸伤几人和几匹马。”延安城被轰炸,但街上石牌坊依然耸立着日机空袭的重点是凤凰山,因为那里是中共领导人的居住地。毛泽东借住的李建堂家石窑遭到轰炸,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的窑洞被炸,30多名八路军干部、士兵阵亡。有一枚300公斤的炸弹就落在陈云窑洞旁,所幸没有爆炸。延安人推测“一定有特务测绘了中央首长在延安城的居住地。”正是因为日军的轰炸,毛泽东被迫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迁至延安城外杨家岭。此后,为防空袭,毛泽东长期住在杨家岭。杨家岭这个地名也从此载入史册。日军多次轰炸延安,比如在第一次轰炸的次日(日),日军再次轰炸延安;同年12月12日,日军第三次轰炸延安;日,日机43架次猛烈轰炸延安,投弹200余枚,炸死炸伤58人,延安城内房屋150间被毁;日,日机71架次,分四批轮番疯狂轰炸延安,延安城内房屋大部分被毁;日,日军飞机最后一次轰炸延安。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空中力量也停止大规模轰炸重庆,其航空兵主力被调离中国,前往太平洋战场与美军作战。&日军空袭后的延安城内基本被炸毁据亲历者描述,日军空中力量对延安的轰炸超过二十次,但是在中共领导下,边区作好了防空准备,遭受的损失并不大。据李耀宇在《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中讲述,当年延安人对未爆之炸弹的处理也很有趣。他回忆说,“从炸弹壳里掏出数百斤黄色炸药,一筐一筐地抬下凤凰山,用马车运走。以后,这些炸药当做染料,染出黄色的布匹,缝制军衣。炸弹壳敲成碎块儿,打造了开荒用的镬和锄。”染料与炸药的化学成分很相近,故能将炸药当染料使用。这两种对炸弹的处理方法,同曹慕尧的回忆相一致。后来,甚至有延安军民希望日本多来轰炸,因为日军的炸弹用的钢铁质量好,能做很多事情——旧中国没有工业的苦楚与先辈的乐观主义精神令笔者大为感慨。据日《解放日报》的官方统计:抗战期间,日机共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造成 214人死亡、184人受伤;毁坏建筑:公共房产1176间、石洞5座、民房14452间;另有基督教礼拜堂一座、房室94间;天主教堂房屋75间;牲畜伤亡:197头;毁坏粮食:34.4万斤。被炸后将材料运到三关外重建日军屡次试图进犯延安,都被八路军挫败除了轰炸,日寇还试图从地面上进攻延安。日军可以实施进攻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西安由南向北入侵。西安是大西南门户,若西安有失,四川与陪都重庆都会危险。因此国军胡宗南部有40万重兵驻守此地,严防死守。日军若从此路进攻,首先是兵力不足,其次是后勤补给线漫长,要经过多个国共两军的游击区,所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另一条就是从山西由东向西进攻。在抗战初期,日军在国军主力尚未在黄河设防之际(经过山西、上海等战事,国军主力集中在华中防守武汉等地),曾经以一个旅团的兵力试图迅速渡过黄河攻击陕北,消灭共产党。中共方面对此很是重视,部署其河防部队与日军进行对峙。更重要的是日军该旅团孤军深入,已进入山西的八路军部队立即全面袭击其后勤补给线,利用山地地形,不断以伏击方式歼灭其运输部队,基本上切断了日军补给线,造成日军粮弹极度匮乏,迫使该旅团不得不从黄河边后撤到山西山地之外,并在后撤中屡遭袭扰伏击,伤亡人数达2000多人。延安新市场&(1939年)作战实录:日军26师团主力在1938年2月开始进攻军渡,和边区仅一河之隔,直接威胁陕北边区。3月13日,日军一部2000人,携带火炮20门开始向神府河防轰击,在十余架飞机支援下,尝试第一次渡过黄河袭击延安。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六团沉着应战,待敌密集渡河之际,突然以猛烈的火力,击敌于半渡之中;同时分兵一部,乘日军混乱之时,迂回河东,袭击敌之侧背,迫使进犯日军溃退。1938年4月,日军约一个旅团兵力附大炮30余门在离石一带集结,5月初经大武向军渡进犯,企图截断陕甘宁边区与晋绥之交通线,并强渡占领吴堡宋家川,突破河防阵地。八路军留守兵团识破了敌之企图,以警备第八团主力东渡黄河,设伏于汾(阳)离(石)公路翼侧,10日夜在离石城西北之王老婆山地区,突然袭击日军先头1个大队。遭到打击的日军未抵达黄河岸边即行撤退。1938年12月下旬,侵占河东大宁、吉县、永和的日军分兵3路,每路约1000余人,携带火炮10余门向黄河沿岸推进。日,日军攻占河东马斗关、凉水岩、圪针滩渡口,随之以火炮、机枪猛烈轰击八路军河西边区河防阵地,并以10余架飞机投掷毒气弹。守备河防的警备第五团部分指战员中毒晕倒,多处工事被毁。日军乘机于河东集结,准备强渡。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顽强坚守阵地,在敌军渡至河心时,突然以密集火力予以猛烈打击,迫使敌军退回东岸后撤。屡次受挫的日军恼羞成怒,又于1939年6月初向边区河防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6月4日至6日,日军第一〇九师团和第二十六师团,以1.5万余人进占军渡和孟门、碛口,于黄河东岸各山头构筑工事,以飞机、火炮向河西宋家川、枣林坪、李家沟一线河防阵地狂轰滥炸。与此同时,日军第二十、三十七师团也以 2000余人,分别占领了东马斗关和圪针滩渡口,以炮火向西岸河防阵地进行猛烈地轰击,施放毒气弹,掩护步兵强渡。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在边区人民的支援下,沉着镇定,坚守阵地,以火力封锁河面,使敌难以越过河心。河东的八路军也猛烈袭击敌之侧后,使日军腹背受击,狼狈逃窜。9日,进犯之敌全部撤退。八路军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在河东我军的积极配合和边区人民的支援下,粉碎了日军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1939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部返回陕北绥德,加强河防力量。在调回359旅之前,延安有留守兵团一部,兵力原约9000人,后增到一万多人,边区保安部队(准军事力量)5000余人,抗日自卫军(民兵)7万人,但正规军兵力兵力严重不足,在调回359旅后,边区有1旅、10团、10个保安基干大队、1个独立营,正规军兵力共15514人。日,日军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以近万人的兵力携带火炮30多门,分4路进占碛口、孟门和克虎寨后,一面猛烈炮击八路军留守兵团河西阵地,一面大举“扫荡”河东八路军游击部队。碛口之敌2000余人在炮火掩护下集结河滩,放船强渡,第三五九旅一部和警备第一、八团,以机枪对敌猛烈射击,使敌强渡不成。边区河防部队又以一部从右翼东渡,袭击敌之侧后,敌无奈分路撤退。1940年6月,日军又出动1万余人,企图摧毁八路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和威胁陕甘宁边区河防。第三五九旅除加强河防守备外,于6月17日以第七一八团一营东渡黄河,向进攻碛口、三交、临县的敌人进行侧击,截断敌前后方的交通联络。该月底和7月13日,又以两个营东渡,配合第一二〇师主力,彻底破坏大武至三交的公路,切断敌交通运输线。日军后方不宁,自顾不暇,不得不缩小规模,以至最后放弃对陕甘宁边区河防的进犯。造谣者大概以国军的水平来揣测八路军的,对他们而言这些史实的确是匪夷所思了点——最多时有两个师团进攻延安,竟然会被共军挡住?共军竟然敢主动出击?共军还能从侧后不停袭击日军挫败其攻势?日军空袭延安后新建的市场沟大众戏楼笔者所罗列的史实,来自各个历史时期、国共双方、海内外人士,足以证明日军对共军之重视,与日军试图消灭中共抗日武装的极大努力。但是笔者深知,伴随着2005年国粉暗流的兴起,“讲战争不看战果,死伤多就是贡献大”这种奇怪的逻辑流毒网络。延安遭受了攻击又如何?死伤才那么点,损失才那么点,怎么能比得上国民党方面的“贡献”?既然造谣者认为“死人多就是贡献大”、“丢国土多就是抗战主力”,那么延安在这两方面的确不够“给力”。依照这种逻辑,延安大概得把人员与物资摆在外面让日军炸得爽,防守部队密集列阵让日军杀伤才算抗日有功。面对日寇的空袭,中共方面疏散、防卫有道;应对日寇的地面进攻,共军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相比重庆防空洞各种可怕的黑幕,国民党军指挥层让军队死守阵地白白浪费军人的忠诚与热血,共军的损失当然比较小。只是详实史实也填不平某些人胸中的“阴沟沟”,一两句貌似忠厚实诚的所谓“疑问”,利用大众并不了解的历史细节罗列个把“史实”,就可以捕风捉影地把中共描述为与日本侵略者勾结的邪恶势力。以这种思维,自然可以把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然投敌另立伪国民政府粉饰为“曲线救国”。这等翻手为云覆手雨的精妙,实在是令笔者自叹弗如。&===============================================================近年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国粉”圈中广为流行:“民国的‘黄金十年’间,中国工业实力迅速进步,为八年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的说:“抗战中,国军多次研制飞机和多种轻武器、火炮,抗战后还研制了喷气式战斗机,还研究过原子弹。其军工科技研究方面不比‘1949年后’差……”此外,一篇网络热贴《民国留给‘新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此文的用心从其标题引号位置可见一斑)也被广为转发。该文称,现行教科书里称“洋钉、洋火、洋灰”之类说法都是“谎言”,民国早已“研制出火柴、铁钉和水泥”,而且还能“制造万吨轮”。作者最后问道:“试问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有多少在世界领先的科技能压倒欧美和日本?上海新楼倒掉的时候,1910年代马牌水泥建造的上海邮政总局迄今不倒,这是为什么?”——换句话来说,此文作者认为“水泥、铁钉和火柴、万吨轮”就是“压倒欧美和日本的世界领先的科技”,认为施工质量正常的钢筋水泥建筑应该和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比寿命。& & 不过光是从这个角度来辩驳的话,实在不必单独成文。我们这个系列文章,不仅仅是要辟谣,更希望能带读者细读历史,不要被片面的“真相”引入歧途。金庸借韦小宝之口说他造谣的秘诀是“九句真话里夹一句假话”,上述谣言制造者更高明一些,他们说的全都是“真话”,只是隐去了那些他们不希望别人了解的东西罢了。国民政府1947年制造的“蜂鸟”乙型直升机,几乎没有实用价值“黄金十年”忘了钢首先,我们要来谈谈民国的“黄金十年”,看看它是否为八年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的“黄金十年”指1927年“东北易帜”,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开始,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这十年。根据百度百科“黄金十年”条目引用据称是台湾的说法描述道:“1930年-1936年间……中国工农业产值达到了清朝末期、民国肇建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起端,并以官僚资本及引进新组织新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经济成果……十年建国时期中国重化工业建设,主要以国防工业为核心……1936年3月……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奠定中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1937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产量为电力153.3万度,煤2万吨,净钨砂11926吨,锑14597吨,精铜9吨,铁砂6313吨,电讯机425具……就在中国迈向工业现代化之际的1937年起,日本发动了中日战争,并陆续大量增兵入侵中国。据统计,1930年代末期-1940年代中期的中国,因为此战争所造成的损失至少6000亿美元,而后果就是让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少延宕20年。”上面这段文字,乍一看简直令人扼腕叹息啊,好像民国已经站到了现代化的边缘,要不是日本鬼子,要不是……但细一追究,这些说法简直令人笑掉大牙。我们且不说这“让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少延宕20年”是不是未卜先知——1937年的20年后,差不多就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国倒真是走上了现代化进程,只不过,和国民政府毫无关系。也且不说那少得可怜的发电量、煤炭产量、铜产量和电台产量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说说工业的骨骼,钢铁的产量——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为何在这里没有提到钢铁产量?我们只好去搜索一下答案,一上来就有一个说法很引人注意。“1913年,中国粗钢产量为4.3万吨;而到了1930年,就只有1.5万吨了,‘黄金十年’还不如晚清!”不过这个说法也是在“选择性陈述事实”,因为在“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出现了一个钢产量的低谷,原因与汉冶萍公司倒闭有关,产量从1927年的3万吨降低到了1931年的1.5万吨,此后回升到1934年的5万吨。随后,好像民国政府突然发威,1935年,中国全国钢铁产量一下子上升到25.7万吨;然后又在两年内翻倍,到1937年达到55.6万吨!“国粉”们,你们看,我帮你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民国的钢铁产量在短短3年里增加了11.5倍!这数据,太惊人了……可为啥这么厉害的数据“台湾学者”们都羞于启齿?原因很简单,增加的粗钢产量来自于鞍山钢铁厂,属于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和蒋记国民政府实在是毫无瓜葛,就算脸皮再厚也无法把这归入民国“黄金十年”的成就里。晋造16式105毫米山炮,这是旧中国制造的比较先进的一种火炮,产量仅30门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导致1935年后国内钢铁产量上升:中原大战后,多地军阀为抗蒋需要,开始大搞兵工生产,其中四川的刘湘整理四川钢铁厂,到1936年将其产量扩大到年产一万吨钢的水平。山西的阎锡山为了扩大军工生产,也搞了不少钢铁生产,具体钢产量不详,但从他能年产数百门山炮来看,产量可能也不小。换句话说,南京国民政府手头真正掌握的钢铁产量,反而比清末少得多了。就这点而言,那个“反谣言”只是没把话说完整,因为那1.5万吨钢,差不多就是南京国民政府真正掌握的钢产量。但是国民政府此时也确实有不少军工项目,尤其是引进德国技术制造步枪、机枪、反坦克炮、野战炮等等,从其产量来看,这1.5万吨粗钢肯定不能满足钢铁的需求。那么这钢是哪来的呢?民国巩县兵工厂历史中一份1935年1月的材料来源列表报告称:“枪管钢17158.1公斤,来自德奥;枪件钢20867.3公斤,来自德奥;熟铁3446.1公斤,来自德英奥;无烟药3922.16公斤,来自德美奥。其他金属,包括铅铜和所有钢料,油料及化学品,大多进口自外国。” ——几大强国伺候您一个厂,真是倍儿有面子。这就毫不奇怪,抗战爆发后诸如37毫米战防炮(反坦克炮)等武器生产因德国进口炮钢用尽而难以为继。那为何会有人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决策呢?原因很简单:经手人可以从中得到百分之二三十的回扣……民国啊……关于你的话题为什么总是绕回到这上面来?哦,关于“黄金十年”,也不能忘了说一下——有人以为:民国重工业固然不行,那么轻工业发展应该很好……你们错了。我们看看民国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旗下面粉企业的故事:荣宗敬和他的弟弟荣德生从1902年投资面粉业开始,资本积累非常迅速,1906年又开始插足于纺纱业。一时间被称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然而,与他们旗下工厂数目和设备增加的同时,工厂的负债也在迅速增加。到1933年,除了3家面粉厂以外,荣氏兄弟旗下其余各厂都有抵押借款,而资本2200万元的9家纱厂所积欠中国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债务,在1934年就达到2100多万元,其中二、五两厂,在1936年不得不交给债权团接管。如果有人不理解上述这件事,可以翻上去看看那段“黄金十年”的功绩,其中有一句话“并以官僚资本及引进新组织新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经济成果”,相信现在大家可以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了吧?据民国自己的《上海市年鉴》统计资料,从1928年起,历年注册工厂,无论是厂数(除少数一两年外)或资本额,都在逐年下降,资本额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就是说,一方面新设工厂数目减少了,另一方面,数目日趋减少的新设工厂的规模,也更加小了。上海市这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源都面临这种情况,“黄金十年”里民国的“建设成就”让人还能说什么好呢?那么,“黄金十年”到底是怎么取得“7.7%的工农业产值增长”的呢?以下同样出自前面吹嘘“黄金十年”文章里的话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其一:“1928年到1934年,先后和外国政府多次谈判,通过四次关税改革,使海关关税大为提高,显著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改善了十年建国初期财政紧绌的劣势。”其二:“国府随即于日实施法币制度,将银本改变为外汇本位,以纸代银。”这关税、法币这两大财源,是国民政府“黄金”进项的真正所在。而这其中,“关税”是帝国主义国家赐予忠实买办的,“法币”则是仗着枪杆子强行推广的。我都不想在这里评论什么了,读者们自己想吧。至于“黄金十年”和解放后十年的比较嘛……有点不公平,我们就列举中国1949年到1952年的部分工业产品数据吧:发电量,43.1亿度到73亿度;粗钢,15.8万吨到135万吨;煤炭,24.6万吨到193万吨;水泥,66万吨到286万吨……如果说民国那主要工业品产量停滞、乃至倒退的十年可以用“黄金”形容,那1949年到1952年之间的这种增长,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来比喻了——顺便说一下,今天中国在上述这些领域的产量全是世界第一。太原兵工厂内生产的山炮,随着太原陷落,这一兵工基地也荡然无存民国军工的“黑科技”说过“黄金十年”,我们正经说一下抗战。说一下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兵工科技到底有多厉害,以及抗战期间军工生产的一些事情。抗战期间,中国的军工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十分低下。更令人奇怪的是国民政府对于作为军工生产的基础设施的态度:1943年,重庆18家铁厂中14家倒闭,4家钢厂中也倒闭了一家。日《中央日报》称,机器厂维持经常开工者,不及十分之一,停用的工机具约占总数的40%……这种景象与中国当时缺枪少炮的环境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有人说,之所以不能利用国内的工业开工生产枪炮,是因为国军重视枪炮质量,因为当时国内无法冶炼出合适的枪炮钢材,也只有少数兵工厂拥有制造优质枪炮所需的设备。这种说法实在不值一驳,当时设备远比重庆这些工厂简陋的中共黄崖洞兵工厂还自行研制了“无名式步枪”、“八一式步枪”(与现在的81式不是一回事),甚至用铁轨钢制造了大批掷弹筒甚至仿92式步兵炮。就算这些武器性能难堪大用,那也总比赤手空拳强得多。更何况,军阀阎锡山曾在山西建设起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可观的火炮工厂,每年可生产200多门山炮。尽管由于设计、材料等原因,大部分火炮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且“经常打几百甚至几十炮就出问题”。但忻口战役中,在当时中国属于“超豪华”水平的晋绥军炮兵也算是打出了“百炮齐发,弹如雨落”的效果。据称此役中晋绥军“炮兵有八个团参加,发射炮弹四万余发”。可惜的是,随着太原陷落,失去后勤基地的晋绥军炮兵也就成了废物。相比之下,南京政府控制下的巩县兵工厂从技术水平上看要比“阎老西”高级多了,采用的是全套的进口设备和原材料,除了生产枪械和火炮,甚至还有一个年产120吨毒气的化学战剂工厂(能生产催泪、呕吐、喷嚏等非致命毒剂,以及光气等致命性毒剂)。不过由于它的附属防毒面具厂产能不足,中国军队无法有效使用化学毒气(风向一变就变成熏自己了)。1937年抗战一开始,巩县兵工厂就受命搬迁,结果在混乱中丢失不少设备,其生产步枪的分厂被炸毁,失去生产能力。逃到湘西的一个分厂只能保持每年几百挺机枪的生产能力。抗战胜利后也没多大改善,最后该厂位于武昌的分厂由解放军接管。另一个工厂逃亡台湾,并入“联勤44厂”。从此这座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从袁世凯手上创办起来的兵工厂就这么消失了。国民政府的另一个主要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在1937年后也展开西撤,仅16天就将大部分设备和材料搬迁完毕,不久后开始复工。此后的八年抗战中,这个搬迁到重庆的兵工厂成为了当时“国军”主要的国产武器来源。汉阳铁厂,旧中国最重要的钢铁厂就在民国时期倒闭关厂21兵工厂到1943年时每月可生产7000把“中正式”步枪,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武器。不过该厂生产的24式重机枪和捷克式轻机枪直到1943、44年才实现“零件可互换”……这在当时的军工大国眼中或许不可思议,但在中国却是无奈的现实。与巩县兵工厂相比,该厂幸运之处在于有一位叫李承干的兵工奇才担任厂长。他除了亲自参加武器研制,最重要的是经营有方,勤奋实干,硬是在当时困难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还为厂子赚到了“黑暗社会中一个光明之点”的美誉。不过这位奇才,先是拒绝加入国民党,又在1947年拒绝为内战生产武器,辞职赴美“考察”。此时他已是“国军”中将,却只带走了几个装衣服和书籍的旧肥皂箱。1948年,受化学家候德榜之邀才回国,担任南京永利化工铵厂厂长。南京解放前夕,他积极组织职工展开护厂斗争,拒绝将工厂迁往台湾……听到这,读者您大概已经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承干成为我国首任国家计量局局长。那位力邀他回国的候德榜——前面提到的一则谣言中将他形容为“民国大师”,他在抗战期间的经历也很值得一说。侯先生当时因重庆条件困难,创新开发新型制碱法,并将其推进到“半工业化”生产阶段,却因国民政府不予支持未能投入生产——三酸两碱是制造重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尤其是制造炸药——但国民政府对候德榜先生的这些努力,似乎没什么感觉。对国府心灰意冷的候先生1947年内战爆发后远走印度。1949年,他听说了新中国建设现代化工业的热情,拒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十万美元年薪之邀,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化学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一位伟大的化学家,把他和那些做着“鸳鸯蝴蝶梦”的“大师”混为一谈,真的好吗?民国到底有多重视本国军事工业,从抗战最要紧关头对军工人才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民国政府研制的“研驱一号”战斗机模型。该机由美国人主持研制,使用美制发动机,仅制造2架原型机便无下文民国在抗战期间,也取得了一些“军工科技成就”,比如“研驱-0”“研驱-1”型战斗机、共轴旋翼轻型直升机;抗战后,委托英国设计了XP-1001喷气式战斗机;在“黄金十年”之前,还造过“万吨轮”。这些“成就”若是细究,几乎每一个都可以看到技术人员的一腔热血和民国官僚们的白眼。这些设计中,大部分由于技术缺陷只能算是试作品,要么是利用剩余产品“攒货”,在国民政府不予重视的前提下,无一例外只能成为绝唱。至于“万吨轮”,连船体钢板都要从美国购买,只是在江南厂进行了组装而已——要不你以为这船为啥只此四艘再无下文?文及于此,笔者想以这些工人后来的一个故事结束:1950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缴获美军90毫米火箭和57毫米无后坐力炮。半年后,国产同类武器仿制成功。1951年下半年,朝鲜前线部队得到4800具国产51式火箭筒及20万发火箭弹,数千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21万发炮弹。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中,志愿军依靠新获得的反坦克装备,共击毁击伤敌坦克100多辆。&===============================================================说起抗日战争中的空战,“飞虎队”鼎鼎大名几乎无人不晓。随着近年来国内不断挖掘抗战历史,美国将领陈纳德和飞虎队的故事也不断为人传颂,成为美国帮助中国抗日的中美合作典范,“飞虎队”甚至成了美国空中力量在中国上空的代名词。在历史上,被称之为“飞虎队”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从1941年8月正式组建,到1942年7月宣布解散,总共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虽然参战规模、战斗时间和伤亡代价皆不如此前血战日寇的中国空军与苏联援华航空队,却成为了媒体界的宠儿。对于战争中的人来说,也许这算个不大不小的意外。笔者无意否认飞虎队来华的必要性与战斗的正义性,也对这些美国人跨越半个地球来到中国支援抗战的勇气表示敬佩。只不过在传奇故事背后,真实的飞虎队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高大。高薪的雇佣兵1941年,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在通过游说活动获取罗斯福政府的支持后,他获准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地勤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在1941年8月飞虎队成立前夕,他已经招募到至少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其他一些后勤人员。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如果从投入看,飞虎队绝对是一支纯正的雇佣兵部队:根据民国政府与美国飞行员签订的合同,每一位飞行员都能获得不菲的报酬。飞行员月薪600美元,小队长月薪650美元,中队长月薪700美元。另外击落每架日机有500美元奖金。与此相比较,1年后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月薪最多也只有347美元。如果把这一薪水用1937年前尚未贬值的法币折算,每个普通飞行员的收入大约是法币2000元。作为对照,1933年国军空军军衔最高的空军上校飞行员一月薪俸为600银元(合后来的法币600元),一位空军准尉飞行员的月薪更是只有100银元。考虑到法币大幅度贬值后几乎所有人的实际收入均不同程度减少,中美飞行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见一斑。不仅如此,这些飞虎队队员在中国的生活水平之高,是当时的普通中国人无法想象的。根据陈纳德提出的要求,国民政府“应给每个飞行员提供单人房……给全体人员提供分隔、独立的浴室及厕所……给每五十个人提供游戏娱乐房。这些房间应该有打牌桌、游戏桌或乒乓球桌。”国民党实际提供给这些人的则是星级酒店的服务。据飞虎队通讯员R.M.史密斯在《飞虎队日记:与陈纳德在一起》中记载的,当他抵达昆明时,“房子又新又干净。餐桌上有白布……以及很不错的美式火腿、鸡蛋、咖啡。招待所里买得到骆驼牌香烟。浴室有淋浴和热水……二楼还有真正的酒吧……这里的生活太不费力……我把脏衣服扔在地上,服务员把它拿走,洗干净后再拿来,放在适当的衣柜里。我吃午饭或早饭时,两、三个中国佣人在给我洗车。”国民政府根据美国规定为这些雇佣兵提供高标准伙食:每人每日提供肉类(牛、猪或鸡)550克、鸡蛋4个、蔬菜620克、土豆310克、干菜60克、面粉380克、猪油60克、糖180克、盐15克、水果340克、花生30克、茶叶12克以及其他香料。为了制作地道的西餐,国民政府还在内地的兵营为美军增设西菜灶、面包灶等设备。美国“飞虎队”员合影这一标准在美军来华参战后依然延续,并成为各地的沉重负担:仅昆明一地的美军每天就要消费黄牛约100头。昆明一度将当地的黄牛全部宰杀以供应美军肉食,后来不得已改用水牛肉继续供给。直到后来连水牛也供应不上时,国军还设法为美军提供了不少牦牛肉。巨额投入下的飞虎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根据当时日本陆军航空队在缅甸战场上的部署以及日方的战损资料来观察,飞虎队所取得的战果不会超过115架日本战机,其中还包括英国人的战果,而自身则损失了80架战斗机。交换比上虽然略高于日军,但总体并不乐观。当然在国军宣传中,这一战果被注水到击落268至299架敌机,并按这一记录发放了奖金。相比之下,苏联志愿航空队于1937年11月开始来华参战,直至1941年6月离开,共计摧毁敌机195架。这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低息贷款,并先后向中国出售1285架飞机及其他作战物资。尽管援华有着苏联自身的利益考量,但它对中国抗战所起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日,陈纳德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组建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至于那些与中国“感情深厚”的飞行员,除少数继续留在中国外,大部分选择回到美国。飞虎队在中国的不到一年时间,正是中国空军消耗殆尽、苏联援华基本取消的时候。面对几乎向日本侵略者洞开的天空,飞虎队虽无力为中国撑起可靠的防空伞,却以一己之力,在天空中证明了反侵略力量的存在。然而追根溯源,中国空军消耗殆尽的重要责任,却一样要算在缔造飞虎队的“空军之母”宋美龄身上。&聪明反被聪明误由于财政困窘加上工业基础薄弱,民国时期的中国虽有若干零散的飞机生产作坊,却从来没有批量生产飞机的能力。民国大多数所谓“生产”、“制造”飞机的工厂,都只是将装在板条箱里的飞机散件组装起来而已。对于抗战前的中国而言,自行生产航空发动机、航空机枪、航空铝材甚至副油箱都被看做是“天方夜谭”。国家既然无力自产战机,对于空军而言,在一场总体战中尽可能长久坚持作战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战争爆发前囤积足够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当时的中国,缺的恰恰就是足够数量的战斗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空军全军在抗战初期编为9个大队、7个独立暂编中队和一个暂编教导大队,共有各型军用飞机346架,其中纳入正式编制的296架。这些飞机是国民政府甚至北洋军阀在过去的十余年内零敲碎打采购而来,型号繁杂而质量参差不齐。空军9个大队装备了16种各型飞机,甚至会有一个中队装备两种战机。同时期的日本已经装备2100架各型飞机,基本为日本国产,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相比之下,国军抓紧外购战机积蓄实力就成了增强空军实力的唯一解决方案。可是在国民党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问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空军可以参战的飞机有多少,周至柔取出预先绘制的空军实力位置图表送到蒋面前。蒋一看,勃然变色,把图表往桌上一掷,一语不发。周至柔战战兢兢,白崇禧、冯玉祥相继离座,拿起图表略看一看,各冷笑一声,不发一语。蒋厉声问周至柔:“怎么只有这几架飞机?你把空军经费搞到哪里去了?”问题的原因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空军之母”宋美龄。“中国空军之母”宋美龄(中)原来,周至柔为办事方便,请蒋夫人做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周至柔事事听命于她。宋美龄上任不久,认为飞机我们不能自造,全部购买自外国价格非常之贵,而世界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性能日新月异,一种新飞机出世,最多保持两三年,便为另一种更新式的所取代。这样,徒然花了很多的钱。因此,她想出一个办法,把空军的经费储蓄起来,暂时停止购买飞机,只要现有的飞机能维持经常训练就行。到必要时,只要有钱,何愁买不到飞机呢。如意算盘是打得很好,但一到执行之时便全走了样:抗战爆发后,随着日军的全面进攻,东南沿海主要港口尽数被日军占领,使得引进先进战机之路基本断绝;加上西方多国担心刺激日本,纷纷拒绝向中国出售先进战机,这一时期的战机价格反而大大提高——1939年,我国向美国购买70架寇蒂斯-莱特CW-21战斗机,该机性能一般、不具备装甲和自封油箱,单机价格竟然高达7万美元。结果双方几经交涉,最后只采购了30架;相比之下,另一种性能不错的战机霍克-75的购买价格看起来低了不少(单价35000美元),但依然高出该机的美军采购价格23000美元一半之多。高价购机仅是储蓄生息失策的一方面。更严重的则是因为缺少外购渠道,国民政府只能有什么买什么,结果购回许多性能不佳的废物。1937年5月,孔祥熙赴欧采购战机时,法国就以“欧洲形势紧张”为由拒绝售华相对先进的MS.406战机,而只同意出售性能不佳的D.510,且数量也有所减少;随后国民政府只得购买一批美制贝兰卡28/90B邮政机改为战机使用,结果效果不佳,根本无法作战。且不论宋美龄是否从抗战前的“节约生息”中获取私利,仅从效果看,当初节约经费打算“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想法基本落空。加上采购飞机运送、组装、试飞、换装需要不少时间,导致战争初期中国空军被迫使用许多更加老旧的战机升空作战,并过早地在残酷的消耗战中将本来就不多的战机和飞行员损失殆尽。面对无兵可用的窘境,宋美龄这才设法与陈纳德联络,耗费十余倍于中国飞行员的薪水聘请美国飞行员,同时花重金保障其生活。以高价(陈纳德部的第一批100架霍克-81战机单价45000美元)采购战机供其使用。在1941年,如此组建飞虎队实属国民政府走投无路后的无奈之举。飞虎队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却无法掩饰国民政府在建设中国空军问题上的短视与一厢情愿。国民党自1920年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了“航空救国”的宏图大志,然而直到抗战爆发,中国的空中力量仍然悲剧性地要依靠高薪聘请外国雇佣兵才能保持存在感,这其中的教训,显然不止“多买飞机”这么简单。&===============================================================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是个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伤疤。它坑害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由此引发的战争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走向。所以在今天,绝大多数心智正常、遵纪守法的中国人在提到鸦片为代表的毒品时,必然会露出憎恶的表情,随后予以十万分的谴责。但借助于日益发达的网络平台,原来只是学术圈内流传的中共和八路军成建制成规模种植、贩卖、鼓励吸食鸦片的说法,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一些历史知识不怎么丰富的读者看过类似传言之后,内心那种愤怒情绪自然是可以理解,但历史果然如此?传言的由来关于共产党、八路军种植、贩卖鸦片的说法,最早在抗战期间就已出现。当时日伪为包装其“禁毒成绩”,经常组织人员上演“共党贩毒”的闹剧,随后在其御用汉奸媒体上刊登某地“查封鸦片X两,活捉共党X人”的消息。但这些报道在抗战的多数时间内,并未引起当时舆论和后世学术界的太多注意。此外,最近几年的中文互联网上也出现了非常多所谓的“老干部”、“老红军”、“我爷爷”、“我太爷爷”、“我二大爷”之类人,“亲眼看到”共产党八路军在各地大规模种植贩卖鸦片的“证言”。但这些“证言”几乎都没有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的信息,也几乎没有可以予以佐证的其他客观证据,所以此类“证言”对于有意考证历史问题的人来说,是不可采信的。以下几个“版本”的说法,真正让“八路军大规模种卖鸦片”之说成为值得讨论的话题:首先就是共产国际驻中共区联络员和苏军情报部情报员彼得·巴菲洛维奇·弗拉基米洛夫的大作《延安日记》。在该书中,弗拉基米诺夫说他不但在30年代就亲眼见到了八路军359旅在南泥湾收获鸦片,而且中共和八路军种、贩鸦片还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高级领导人亲口承认。由于弗拉基米洛夫特殊身份,这本《延安日记》出版后立刻引发境外学术界轰动。第二个说法来自《谢觉哉日记》。在他1944年的日记中,有几天这样写道:“就是特货一项得的法币占政府收入……尽够支用。……而不知他的责任是在推销黑白二物以弥补财政上赤字。”(日)“在座谈会上听到的趣语:……‘特货多边币少,将来不得了’”(日)“领导机关发动一件事,必须十分考虑周到,常常一小步差错,在群众中可闹出大乱子。‘特货内销’即其一例。”()细心的读者都注意到这几段日记中都提到了一个叫“特货”的词语,据说这个“特货”就是鸦片。第三个说法,来自于据说是1945年7月八路军公布实行的《淮太西县烟土税征收与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这份文件如今在网上随处可见,因此文件在此从略。第四个说法来自于某位大陆“著名学者”的考证:毛泽东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中表扬“死得重于泰山”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其实死于烧制鸦片过程。这一说法在网络上也广为流传。张思德鸦片不只是毒品笔者先不急于分析上述这些说法,因为了解鸦片在抗战前中国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鸦片的终端售价相当高,体积也不大,重量也非常轻。在金融体系混乱的旧中国,鸦片就与黄金、银洋、英镑美元一道,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流通硬通货,被并称为“黄、白、黑、绿”。考虑到数量规模和检验难易的问题,鸦片就这样力压最贵重的黄金、银洋和外币,成为抗战前中国性价比和流通性最高的通货。另外,在尚未实现工业化的旧中国,药品本来就是一种稀缺物资。有时军医需要做手术,却经常发现除了烟土外没有任何麻醉品。此时具备一定麻醉、止泻作用的鸦片,在某些时候确实可以起到药物的作用。虽然鸦片由境外传入中国,但在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缓解白银外流的情况,清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鼓励罂粟种植。到了抗战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毒品生产国。在新中国建立后出生的人大多数都是在书本上了解鸦片是什么样的东西,但今天8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对熬鸦片时产生的特殊气味有印象。根据1934年国联第18届禁烟委员会会议上的美国代表的发言,当年世界除中国外鸦片年产量为1770吨;但据当时中国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伍连德博士的估计,中国1930年的鸦片产量为惊人的12000吨,相当于世界产值的7倍。即使这样,当时世界各国学者依然普遍认为这一数据极大低估了当时中国的鸦片产能。抗战前的中国基层社会对鸦片没有什么太多的偏见,大烟也是富裕人家的必备之物。毫无疑问,中国一度是世界第一毒品消费国。据统计,1932年中国人口为4.74亿,但全国吸毒人口达到8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8%。考虑到当时国民党政府孱弱的基层控制和数据统计能力,真实的吸毒人口只会更多。在中国共产党控制陕北、山西等地之前,晋陕地区是中国毒祸蔓延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陕西已经到了烟馆无村不有、男女老少人人吸烟的地步,烟民占陕西总人口的50%以上,罂粟种植业和鸦片制造业成为陕西仅有的几个兴盛产业。鸦片对于旧中国社会的影响,完全超过普通人对于一般毒品的想象。如果用今天我们对于毒品的认知来生搬硬套抗战时期的鸦片问题,自然就不容易了解到鸦片问题的实质。向现实低头:承认鸦片硬通货地位可以明确肯定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真正在控制区全力禁毒的政治力量。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就将禁毒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在长征结束、红军进驻陕甘宁这一原来有着上百年鸦片种植、贩卖历史的重灾区之后,共产党在边区立刻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用极短时间便基本消灭了控制区内的吸毒现象,这一点目前在学界基本取得共识。有人会问:“既然你共产党能够做到辖区禁吸,那为啥不顺手把鸦片也一道禁种了?”共产党确实动过在辖区内全面禁种鸦片的脑筋而且做了相当程度的努力(这与当时各路军阀大肆种烟卖烟形成鲜明对比),但历史证明这一想法在当时毕竟还是图样。铲除罂粟之后的土地需要多年恢复才能重新转产粮食,所以禁烟往往带来一个新的问题:烟农和鸦片加工工人的口粮如何解决?从全国经济角度看,即便处于战争状态,除非有类似于台湾海峡之类的天堑,本国国内的物资流通可以被限制封锁,但很难被切断。在陕甘宁边区禁毒运动展开后,偷运鸦片入边区的情况反而迅速增长。因为一个地方禁止鸦片的生产、限制鸦片的消费,往往会导致鸦片价格上涨,这只会刺激其他省份的鸦片种植,甚至还会导致本地金银外流。从这个角度看,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政权才是鸦片彻底禁绝的前提,而在抗战期间的中国,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历史上,特别是在1941年边区根据地陷入困难的情况下,陕甘宁边区确实存在部分民众,甚至一些单位偷种偷贩鸦片的情况,边区政府也在其能力范围内对这些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至于在辖区范围内大规模种植鸦片一说,我难以想象在40年代初全国遭遇灾荒的情况下根据地会大规模种植罂粟而不是垦荒种粮,毕竟烟土不能当饭吃,而通过黑市等渠道从敌占区买来的粮食,相对于边区人口也只是杯水车薪。由于缺乏其它足够的金银硬通货,八路军确实掌握有相当数量缴获的鸦片烟土,用来平衡边区进出口的赤字。即便是党史,以及领导人回忆录中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忌讳,因为这是历史造成的中国当年的特殊国情,既然暂时没办法夺取全国政权,那共产党能做的只有向现实低头——承认鸦片的全国硬通货地位。八路大规模种鸦片?选择性的污蔑在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之后,我们开始系统地分析分析“八路军大规模种植、贩卖鸦片”这个说法的几个来历的靠谱程度。首先说说《延安日记》。虽然这本书是在中苏决裂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该书的实际编撰者尤里·弗拉索夫后来也承认,这部《延安日记》是一部奉苏共中央反华需要而编撰的作品,但笔者也不敢就此完全否认《延安日记》所说的史料就一定都是假的,就是完全不可信的。《延安日记》的实际编撰者尤里·弗拉索夫。他在后来也承认,这部《延安日记》是一部奉苏共中央反华需要而编撰的作品。在延安当时的环境中,弗拉基米洛夫很难写出竭力批评中共领导人的“日记”,但这部“日记”最大的Bug在于日记内容与史实的矛盾实在是太多太多。比如弗拉基米洛夫在陕北向毛泽东直接质问鸦片问题,邓小平作了回答的那一段,日记的日期为日,但此时邓小平已被任命为中共太行分局书记,他应该在太行山上,而不是在陕北。另外,像359旅在大生产运动之前的30年代就在南泥湾收获鸦片、鸦片加工总厂设在国民党严密控制的湖南茶陵……之类的错误,那就更多。总而言之,《延安日记》中的内容与历史事实有严重矛盾之处实在太多。结合这部著作出版的历史背景,该作品的原始史料地位就非常值得质疑了。其次是《谢觉哉日记》中关于特货的说法。碰巧笔者手头有一套1982年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谢觉哉日记》,网络上日记关于“特货”的记载的确属实,因此笔者对这几段日记进行一下上下文分析。“就是特货一项得的法币占政府收入……尽够支用。……而不知他的责任是在推销黑白二物以弥补财政上赤字。”(日)与“在座谈会上听到的趣语:……‘特货多边币少,将来不得了’(边币收回,特货跌价,买特货的不得了)”(日)。这两天的日记均是在描述谢觉哉本人对于边区经济问题的看法,两天的日记全段提到“特货”与“黑白二物”仅有这这几段话。虽然对于“特货”究竟是个什么产品学界尚未有一致定论(有说“特货”指代当地特产盐),但即便我们假设“特货”与“黑白二物”中的“黑物”都指代鸦片,那也只能如我上文所说,证明鸦片作用是作为硬通货用来平衡边区财政赤字,无法证明共产党八路军存在大规模种植鸦片的行为;而3月12日的日记则可以理解为是座谈会参会人士对于硬通货与货币关系的一种忧虑。至于日的日记中提到的:“领导机关发动一件事,必须十分考虑周到,常常一小步差错,在群众中可闹出大乱子。‘特货内销’即其一例。”这段日记主要说的是领导的方式问题。在1943年,边区曾有人提出是否实行“特货内销”,但这一问题迅速引发争议,最终遭到了否决。日记中提到的“特货内销”一事理应就是1943年“特货内销”问题的讨论。结合该段日记的主旨内容,3月14日的日记自然就不能用来作为共产党八路军存在大规模种植、贩卖鸦片的证据。此外,《谢觉哉日记》多次、多天都明文提到禁毒问题,但这些记载却被一些学者给选择性无视了。笔者现摘录一段:日拟给各分区各县(市)政府禁绝吃烟指示:各专员公署、各县政府:吃鸦片,这一旧社会遗下的疮疤,我们已经治好很多了,然查还有少数末戒绝的瘾民。必须再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题材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