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上战舰少女r英雄机舰的都有哪些

画风不对的战锤版英雄联盟 第168章登上敌舰-MuseMail中文
刚刚更新的小说:
〔〕〔〕〔〕〔〕〔〕〔〕〔〕〔〕〔〕〔〕〔〕〔〕〔〕〔〕〔〕〔〕〔〕〔〕〔〕〔〕
画风不对的战锤版英雄联盟 第168章登上敌舰
&&&&http://www.993899.com/&& 优惠网,秒杀网,全场九块九包邮!
&&&&每日一思:异端与背叛的分野是无知。? 中??? ???.??.
&&&&在即将射登6鱼雷的时候,格尔森号生了一件插曲,埃尔维斯少校突然间以联系上了暴风号,然后用哀嚎的声音,拼命的向哲罗姆舰长求救要求守望者战团立刻动进攻,不过被哲罗姆舰长置之不理,过了十分钟之后,埃尔维斯少校就开始不断用高哥特语的辱骂哲罗姆舰长,辱骂守望者战团,而辱骂无用,依然得不到回应之后,埃尔维斯少校就陷入了歇斯底里情绪中。
&&&&“求求你们,救救我救……不要过来,滚开,滚……啊啊啊啊啊~~~~~~~~”
&&&&通讯器中最后由悲鸣和惨叫来作结尾结束了通讯。
&&&&在这个过程中,哲罗姆舰长都一直保持着沉默,安静的聆听着埃尔维斯少校少校透露出来的东西,而对于他的求救和哀求,哲罗姆舰长不屑之极。
&&&&“一个帝国海军的少校,在帝国中多如牛毛,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死了就死了,而且有猫腻在身的他,死不足惜。”
&&&&不过随后而来的通讯请求,让哲罗姆舰长知道暴风号已经暴露了,就是不知道暴露多少的东西,不过对于暴风号来说,现在的情况就相当于已经将枪管抵住敌人的要害了,直接扣下板机就好,用不着多余的沟通。
&&&&“瞄准格尔森号的尾部,射登6鱼雷!”
&&&&随着哲罗姆舰长的命令,已经完成抢t字阵型的暴风号不在隐藏自己的存在了,暴风号抢先射了一轮的火炮齐射,在无数炸起的火光中,一硕大的宏炮炮弹从暴风号的侧面炮台炮管中射出来,跨越了十五公里的距离,射中了没有开启虚空护盾的格尔森号的尾部射孔,将它的引擎室炸得稀巴烂,完成了瘫痪敌人动力的成果。
&&&&“敌人战舰已被命中,造成敌舰机动力下降效果。”
&&&&听着战果汇报,哲罗姆舰长也不打算浪费时间了,他直接挥手下达命令。
&&&&“射登6鱼雷和掩护鱼雷,目标,敌方战舰引擎室。”
&&&&“是,射登6鱼雷~~~~~~~”
&&&&“轰~~~~~~~~~~~”
&&&&感受着自己脚下的震动,被固定架固定好身体的盖伦知道,自己乘坐的登6鱼雷已经射出去了,原本熙熙攘攘的星际战士众人在震动传来的那一瞬间,就立刻安静下来,二十名星际战士都开始等待登6鱼雷舱门打开的一瞬间,几十颗到处乱飞的侦查头骨也自动自觉的飞到了墙壁上面的凹槽里面固定好自己,以防在可能到来的震动中,损坏到自身。
&&&&不知道过了多久,登6鱼雷里面一直是寂静、空无的,这种仿佛被全世界遗忘,前路不明的感觉都能够逼疯意志力不坚定的凡人,唯有拥有钢铁意志的星际战士能够无视这一切,也唯有帝国的半神能够克服人类天性带来的恐惧感。
&&&&“咚~~~~~~~~~~”
&&&&剧烈的震动晃动着全部的星际战士,天遥地转让盖伦晃动得都感觉自己都被晃花了眼睛,很快震动停止下来后,盖伦现登6鱼雷舰体内都已经翻转过来,所有人都一番头朝天,脚冲下的模样,而登6鱼雷应该起作用的重力自动平衡系统也没有起作用,前方的舱门也并没有打开。
&&&&“今天皇帝明显没有注意到我们。”
&&&&盖伦一边呢喃、抱怨着自己今天的糟糕运气,一边伸手按住了旁边的紧急开关按钮,将自己身上的固定架给放开了,在“嗤嗤”的机械摩擦声着,头下脚上的摔在钢铁地上,砸出了哐当一声。
&&&&而在盖伦的旁边,其他二十二名星际战士也进行同样的举动,很快登6鱼雷舱内就充满了钢铁撞击声。
&&&&站在舱门面前的盖伦尝试一下去扳动哪根紧急摇杆,想用备用的机械开关打开舱门。
&&&&“当啷~~~~~~”
&&&&不过,盖伦看着自己手上被扳断的机械操纵杆愣了一下。
&&&&“难道维克托兄弟他没有检查这条登6鱼雷吗?”
&&&&阿利斯塔走上来,伸手拉住盖伦,让盖伦让开了足够的空间。
&&&&“盖伦兄弟让开,让我来打开舱门吧!”
&&&&说着,阿利斯塔退回几步,然后侧着身体,用厚重的肩甲对着舱门。
&&&&“野蛮冲撞!!!”
&&&&“轰~~~~~~~~~~”
&&&&炸开的火星中,阿利斯塔直接动技能,整个人撞在损坏的登6鱼雷舱门上,硬生生撞开了一道人形破口。
&&&&“阿利斯塔兄弟的野蛮冲撞,用来开舱门虽然好用。”
&&&&盖伦摇头晃脑的走了出去,企图减轻脑海里面依然回荡不消的声音。
&&&&“不过,这还是太大声了,我感觉我的耳朵都要聋。”
&&&&二十名星际战士蜂拥从那面狭小的破口走了出来,展开了战斗警惕阵型,而几十颗侦查头骨也在盖伦的指令下,飞向了四周,企图为星际战士侦查清楚周围的情况。
&&&&“总指挥部呼叫盖伦小队,总指挥部呼叫盖伦兄弟,听到请回答,听到……”
&&&&“盖伦小队已经听到了,总指挥部请指示。”
&&&&盖伦头上白色的武圣头盔来了呼叫,而盖伦一边将手上的动力大剑挂到背后的武器架上面,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刚才你们失去了联系,到底生了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登6鱼雷在转穿敌人船壳之后,就彻底损坏了,我们刚才才从登6鱼雷里面走出来,不过这无所谓,盖伦小队已经全部登6敌方战舰了,现在正在执行任务,那些叛军阻止不了阿斯特塔修士。”
&&&&“那么请保持联系,有情况就通知总指挥部。”
&&&&“明白!”
&&&&盖伦走着队伍的前方,打量了周围昏暗而杂乱的环境,狭小的过道,繁杂的管道和钢铁楼梯,让这里的环境看起来很混乱。
&&&&“好吧,大家分散一下,各自去清理这条战舰的叛军,记住不要玩太久了,我们现在赶时间。”
&&&&说着,盖伦就准备让二十二名星际战士各自组队,然后分散开来,好加快度清理这条战舰上面的叛军。
&&&&“连长,前面侦查头骨传来了信息,有大量武装人员的人正在向我们冲来,看情况他们好像打算在前方三个方向都已经包围我们了。”
&&&&一名负责操作侦查头骨的机械士官转过头向盖伦汇报,他背后的三根机械手臂分别指向了上、左、右三个方向,显示敌人过来的主要方向。
&&&&“有趣,第一次看到迫不及待来送死的叛军。”
&&&&把动力大剑插在地上的盖伦伸出手在狂风式爆弹枪上面拉了一下枪机,出了象征着杀戮的响声,然后盖伦右手持剑,左手拿枪,扫视了周围一圈,下达命令。
&&&&“展开阵型,等会别让叛军逃走太多了。”(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是真英雄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是真英雄
——观看《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有感
清朝末年算是中国史上最悲壮的一段时期,我总感觉这一段时期对于苦难的中国人来说就是个煎熬,因为政府的腐败,因为官员的无能,导致国家衰败,民不聊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腐败,有英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应该让我们纪念的。刚刚看到《铁甲舰上的男人们》的播放,本想着这是一部涉及甲午战争的教育片子,所以想到那段历史感觉这部片子肯定是很悲壮了,但是慢慢看下去却发现,这部剧围绕着三个男爷们儿为主线,在丁汝昌、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衬托之中,却以诙谐、轻松、甚至有些特殊的手法来演绎了那段精彩辉煌的北洋水师战倭寇的历史故事。
丁汝昌的扮演者施京明以其临危不变独有的魅力,在甲午战争中的英雄气概,沉着冷静的军门形象令我感到很佩服。而面对他的沉稳,其他三个男人形象却是以其鲜明的个性出现,一个是二等升火头目,也就是烧汽轮机的兵龙翔宇(徐佳饰演),一个就是个社会上的百变骗子李文章(李乃文饰演),一个却是个结巴,人称优雅海盗头子的尤木有(赵春羊饰演),这三个演员各有各的特色,我本就很欣赏。
而他们三个人凑在一起成为北洋水师的一员,却是天天有笑事打闹上演,每每又是“丑态百出”,这样看来不乱才怪,所以这种大胆的演绎估计会引起一片热议。因为甲午战争毕竟是个严肃而惨烈的战争,而北洋水师最惨烈,牺牲诸多战士,又是中国近代史中失败的一场惨烈海战。然而在剧中这些饰演当时北洋水师的兵勇们,却在一片诙谐轻松的打闹中登场,令我刚看时有些目瞪口呆。这种大手笔的演绎反转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跌破眼镜的同时,又被剧情最终的烈士断腕的豪情所吸引。
没落贵族的龙翔宇、百变骗子李文章和优雅海盗头子秃子尤木有,三个经历完全不同的男人,因为北洋水师而走到了一起,再加上跟着尤木有的一群海盗的加入,那绝对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纪律、没有约束、没有理想,只是一群混混而已。但是作为他们的头领,升火头目龙翔宇却看到了这群男人中骨子里的硬汉作风,因此他有决心将这一群乌合之众练就成钢筋铁骨的水兵。于是,他顺其痞子作风,融进他们之中与他们一样不受拘束,由此,故事就从这群常常打闹却很仗义的小人物之间展开了。
看着这部剧,我很佩服编剧的想象力,要想将骗子和海盗等人练就成懂纪律,不怕死的水兵绝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龙翔宇在北洋水师督军丁汝昌的教诲下却完成了。以往,我们看到有关这段历史的片子总是充满了悲壮与痛心,然而,看《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却有了不同的感受。当我们看到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居然成为了北洋水师的尖兵,有着战无不胜打不死的顽强毅力,就开始被他们折服了,不论他们平时如何嬉戏打闹,甚至在演武场上都可以不严肃地练兵,但是到了战场上,他们这些铁血男儿展示了中国人的气概,面对小日本强猛的军舰和武器攻击下,面对腐败官场为军舰带来的恶略后果,他们依旧不退缩,为着中国而战,为着保卫祖国的疆土而战,看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真的是为他们叫好啊。
《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完全屏弃了大人物,而是以小人物的形象,以最底层的故事来展开。而北洋水师的创建者李鸿章、督军丁汝昌和邓世昌都算是陪衬了,但是这些陪衬的饰演者选择的很精彩,镜头展示了这些大人物的辉煌,同时更突出了那些小人物的辉煌。因为这部剧正是要展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正确理念,引导人们对国家兴亡的重视与献身。
其实人们早就知道那段历史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强大的海军,导致中国被列强侵略而遭到了屈辱,但是这部剧虽以轻松地演绎手法讲述着一个严肃的故事,可是最终我们都会被这些铁血男儿的爱国情怀所打动。一部以特殊手法演绎的甲午海战电视剧,让我们见证了一群有着雄性荷尔蒙魅力的真爷们儿,绝对值得看。
温馨提示: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广州市民登上英雄广州舰_网易新闻
广州市民登上英雄广州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广州市民登上英雄广州舰)
  昨日,登上广州舰的市民代表与官兵在甲板上合影。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洋、张丹羊“哇,广州舰好威!”昨日,由解放军报社、广州日报社、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广州市民走进广州舰”活动在海军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广州舰”上举行。10位广州市民代表登舰,与广州舰官兵近距离接触,聆听新一代水兵们走向深蓝、砺剑大洋的传奇故事。这是自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广州日报社和解放军报社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手启动的第一个大型采访和策划活动。同时,此次活动也开启了双方共同策划组织的纪念建军90周年大型系列全媒体报道的序幕。   在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10位广州市民代表怀着对现代化军舰的向往来到了广州舰。他们中既有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大中学生,也有老团干和创业青年代表。在甲板举行的活动仪式上,市民代表向广州舰官兵赠送了书籍等物资和书法作品。市民代表坦言,以往听到自己在国外的亲人朋友说有机会看到祖国的军舰都会心情澎湃:“当时听了我不太理解,今天我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样的心情。”
(原标题:广州市民登上英雄广州舰)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专题】消逝的英雄:现代战列舰的崛起与没落|【三海一核】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大学生在线(www.univs.cn)
【专题】消逝的英雄:现代战列舰的崛起与没落
笔者手绘的战列舰,采用3-3-3-3主炮布局,设计上尽量缩短上层建筑尺寸以减少装甲带长度
在讲现代战列舰之前,首先叙述一下战列舰的历史地位。
海战的断代有很多种方法,在此采用空间断代法。空间断代法以交战空间维度作为断代方式。从一维的线性推进,到二维的平面编队作战,再到今天水下空中全面开花的立体海战。现代战列舰是按照二维平面编队作战思想的装备发展巅峰。但是在新海战模式的立体打击下,平面时代的战列舰最终只会落得历史舞台的命运。
本文中的现代战列舰,是指20世纪初至今出现的战列舰。我们首先从19世纪末战列舰的原型一一说起,对战列舰的装备技术和战术发展进行分析。
“前无畏舰时代”——现代战列舰的成型阶段
现代战列舰在成型之前经历了多个装甲、火力、动力布置方式的转变。现代战列舰的布置方案发展可以从19世纪末期的铁甲舰开始。黄海海战中的定远号和镇远号是铁甲舰的典型代表。但是它们并不能称为战列舰。在黄海海战中,定远级最致命的弱点在于,其同层甲板上成堆布置的两座主炮塔不能将全部火力集中到每一舷侧。因此,该级别军舰在交战时不能排成单纵队的战列线来交战。
定远级铁甲舰,注意中间的两座主炮布局
有鉴于甲午海战的教训,能够转向两舷任一舷侧开火射击的中心线主炮成为所有战列舰的标配。十年后,对马海战爆发,此时交战双方战列舰都装备了中心线配置的主炮。
“全重炮”——All-Big-Gun概念
主炮是战列舰最重要的武器。战列编队以战列舰为核心,而战列舰又以火炮为核心。早期战列舰火炮使用有烟火药,开炮之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残渣堆积在炮膛内,势必会影响下一发炮弹的射击,甚至会引发炸膛事故。所以每轮射击过后都要清理炮膛。无烟火药燃烧过后的残渣相对较少,并且也没有过大的黏性与颗粒度,对下轮射击的影响较小。所以在两轮射击的间隔中就可以节省炮膛清理的时间。由上可见,无烟火药大大提高了战列舰的射速。
同时相对于有烟火药来讲,由于燃烧更加充分,无烟火药的发射能量更大,炮弹初速更高。战列舰的射程从19世纪80年代的7000米遽然增加到1905年左右时的18000米,而双方战列舰的交战距离亦逐渐拉长到10000码(9144米)甚至更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舰载火炮射程与射速的原因,当时各海军强国各类战列舰流行混装两种口径主炮的方式。当时的军舰设计者们认为,较小口径(6-10英寸)主炮(速射炮)可以弥补大口径(11-13英寸)主炮火力在两轮射击间隔之间的不足。但是,随着火药和冶金技术的发展,大口径火炮的射速已经得到有效提高,而远距离交战使得射程较小的小口径二级主炮几乎成为摆设。而且,两种口径火炮,其炮弹飞行弹道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对同一目标射击时要经历复杂的校射过程,对于运动目标的持续协调射击对火控设施的要求已经大大超出了当时的技术范畴。因此,采用单一大口径主炮的战列舰设计成了世界各国海军建设者们的共识。
“全重炮”——All-Big-Gun概念从此诞生。
动力的演进
无论是黄海海战还是对马海战,较快的航速使得获胜方能够在平面阵型中抢先取得有利阵位。为了获得更快的航速,需要在战列舰体积有限的舰体内,除了保证续航力所需的燃油存放空间外,还要容纳功率更大的主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燃烧效率更高的动力主机。
蒸汽轮机和配套减速齿轮机组所需的加工精度对工业体系的要求远比往复式蒸汽机要高
战列舰动力系统的演进以从往复式蒸汽机到蒸汽轮机的过渡为主。其实早在战列舰动力革命之前,蒸汽轮机在火力发电等陆上工业中进入实用阶段已有很长时间,圆周运动的涡轮机效率要比往复运动的蒸汽机效率高很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船舶推进所需的螺旋桨所做的是低转速高扭矩的运动,而蒸汽轮机偏偏是一种高转速低扭矩的主机。如果让蒸汽轮机直接驱动船舶螺旋桨进行动作,其效率反而低于传统的大扭矩往复式蒸汽机。
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机械变速装置,将高转速低扭矩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低转速高扭矩的旋转运动,驱动船舶螺旋桨运动。但是早期研制出的机械变速装置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当时冶金技术无法造出足够强度的金属零件,零件在高速运作时的损耗率非常高)。一直到成熟可靠的减速齿轮组得到实用,蒸汽轮机才正式装舰使用。
无畏号战列舰使用4台蒸汽轮机,其航速一举突破21节,而且能够以21节的速度连续航行7-10个小时。而同期的其它战列舰只能以19节的最高航速连续行驶半个小时,大多数时间的最高航速为14节甚至更低。可以说,仅航速一项,无畏号对当时其他国家军舰形成的代差不亚于美国研制四代机F-22与其他国家制空战斗机间的代差。
全面防护?重点防护?
战列舰发展史上炮弹和装甲防护的矛与盾一直是呈螺旋形发展的。早先铁甲舰使用脆性很大的铸铁作为装甲。这种装甲一旦中弹,即使未被击穿,在应力波的作用下亦会发生金属材料的大范围脆性崩落现象。
应力波导致装甲崩落现象示意图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发现,封闭式炮塔中弹后,炮塔内飞散的铸铁碎屑会在封闭空间内发生多次反弹,大量杀伤操炮人员。黄海海战后相当一部分北洋水师舰船将炮塔改成了敞开式,仅保留前部的护盾。但是敞开炮塔后部的操炮人员又遭到小口径速射炮甚至步枪的杀伤。直到1887年战列舰装备了韧性更高的渗碳钢装甲,封闭式炮塔和炮廓才得到广泛应用。
战列舰装甲的厚度并不是处处相同的
在设计上,为了保证适航性,战列舰对自身重量以及尺寸极其苛求,换句话说,为了保持最基本的航行性能,战列舰的装甲厚度不可能无限度提高。当火炮攻击性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对所有部位进行装甲厚度相同的全面防护,势必会使战列舰满足不了重量要求。所以不得不采用了重点防护的方案,对弹药库、锅炉、指挥台等进行重点防护。同时,为保存战列舰最基本的攻击力,主炮塔也是重点防护部位。
向立体时代的第一次妥协
前面说到战列舰是平面时代演进的产物。但是随着除了火炮之外各种新型武器与攻击模式的出现,战列舰和火炮的地位逐渐受到威胁。1866年鱼雷发明,1887年鱼雷获得第一个战果就是2000吨级别的战舰,1904年采用陀螺仪和蒸汽瓦斯发动机的热力鱼雷投入使用,标志鱼雷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是对战列舰霸主地位的第一次挑战。
成群出动的小型鱼雷艇完全有机会击沉数万吨的战列舰
鱼雷的出现,使得专门发射鱼雷的小船(鱼雷艇)或者潜艇有机会击沉一艘上万吨的主力舰。从此战列舰的威胁不单单来自水上敌方战列舰的炮弹,在设计时不得不通过更加细分的水密隔舱和鱼雷防护网以抵抗来自水下的威胁。为了防范鱼雷艇的攻击,出现了装备中口径速射炮和大功率主机的高速驱逐舰这一舰种,专门用于驱离敌方鱼雷艇;后来发现,远海作战中航程较远的驱逐舰发射鱼雷也更加有效,为了有效防范对方的驱逐舰,除了己方的驱逐舰之外不得不使用更大型的巡洋舰专门在舰队周围巡防来压制敌方的驱逐舰;后来又制造了装备大口径火炮和轻装甲的战列巡洋舰专门压制对方的巡洋舰。这就是现代舰队中驱逐舰、巡洋舰等名称的由来。
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述所有舰只都是以战列舰为核心的辅助舰只。最终的决战还是发生在双方的战列舰队之间的大口径火炮炮战,战胜的一方将赢得制海权。
量变到质变——无畏号战列舰
无畏号(HMSDreadnought)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种划时代设计的战列舰。在吸取了之前多次战例,综合了军舰设计人员的分析,对现代战列舰作出一系列改进之后,无畏号远优于同时期的同类军舰。
无畏号战列舰布局
无畏号装备10门12英寸(305mm)火炮,采取了中轴线3座主炮塔和舷侧各1座主炮塔的布置形式,对任一舷侧保证8门火炮、正前方6门火炮的打击能力。
采用蒸汽轮机使得无畏号能够以21节的航速连续航行10个小时。
表面硬化钢为无畏舰提供了可靠的装甲防护。
盛极而衰:后无畏舰时代综述
在无畏舰被制造出来以后,德国、美国、日本等海军强国纷纷仿造无畏舰的式样与设计概念制造自己的无畏舰和超越无畏舰的超无畏舰。
从无畏号开始形成的火力、动力、防护力三大要素配置作为经典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无畏号之后的新战列舰再也没有跳出无畏号所划定的战列舰制造范本。
但战列舰毕竟是平面时代海战思想的作品,尽管后来的战列舰越来越优异,但战列舰本身的核心地位还是逐渐被替代。1930年后的战列舰从武器配备方面更加能看出这份向新时代威胁的妥协。
二次大战中的年,战列舰可谓达到了它发展史上的巅峰,然而随后不到10年就被彻底抛弃。
最后,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被击沉,而击沉它的并不是另一艘战列舰。
后无畏舰时代的火力布局变化
首先是火力布局的进一步优化。无畏舰本身仍然有两座主炮塔在舷侧。后来的战列舰采用了将所有主炮塔布置在中轴线的方式。为了得到更强的火力,日本和俄罗斯甚至设计出布置6座主炮塔的方案,比如日本山城级战列舰装备了六座炮塔12门主炮。
为了在火力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减少主炮塔数,多联装炮塔被研制出来;同时采用更好的装填系统进一步提高射速。除舷侧打击力量之外,如何在采用全中轴线主炮布局的情况下保证前向火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背负式主炮塔布局解决了这一点。
年新造的战列舰大多数采取了“前二后一”三座三联装主炮的格局。除此之外,英、法、德各自有一些其他的火力配置方案。德国俾斯麦级采用了传统的2-2-2-2四座双联装炮塔布局,而英国和法国都建造过全部主炮前置布局的战列舰。
更强大的数据:火力
无畏号战列舰主炮口径305毫米,单发炮弹重385.5公斤;一战前夕服役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主炮口径已经达到了356毫米,每发炮弹的重量已经超过600公斤。二战时的美国主力战列舰普遍使用了406毫米口径的炮弹,每发炮弹重达1225公斤。最后,日本造出了使用460mm口径的炮弹,其中的三式穿甲弹重达1460公斤。作为对比,使用在重巡洋舰上的美国MK71型舰炮虽有203mm的口径,但是炮弹重量只有118公斤。可见在当时的海军装备序列中,论综合战斗力战列舰对其他舰种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图为460mm口径的战列舰炮弹
彼时的战列舰已经具有了强大的火力投送能力。火力投送能力是衡量武器发射量的指标,单纯按照设计上的最高射速来讲,衣阿华级战列舰每分钟能投射重量为22050公斤的主炮弹药。
随着长身管和高膛压主炮的出现,战列舰主炮的射程甚至到了40公里,借助高耸的光学测距仪、雷达和观测机,两艘战列舰可以在250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交战。
更强大的数据:重量与防御
为了抵消大口径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同时保证被大口径火炮射击时的防御力,战列舰的吨位被一再放大。无畏号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在21000吨左右,这一记录在36年后被刷新到72000吨。
无畏号的装甲厚度最大为280mm,而史上最厚的战列舰装甲居然达到了660mm。这样一艘战列舰,仅装甲的重量就突破了20000吨。
更强大的数据:动力
无畏级当时使用2.2万马力的齿轮传动燃煤锅炉蒸汽轮机,使得其航速达到了21节,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减速齿轮组的蒸汽轮机技术逐渐被普及开来。随着热值更高的石油燃料的使用,蒸汽锅炉能提供的蒸汽温度已经突破了420度。在热机中,工作介质越高,热机效率越高。作为工作介质的蒸汽温度的上升,意味着制造10万马力以上的动力设备成为可能。
无畏级战列舰诞生三十多年后,衣阿华级战列舰使用21.2万马力的电传动主机,使57000吨的舰体达到了31节(57km/h)的航速。
战列舰上的新技术
战列舰上的光学测距仪
我们知道,利用三角函数原理,光学测距仪和方位盘能够比较准确的测定目标的距离和角度方位;火控计算机和仪器等能够将测定好的目标数据快速换算成射击诸元;火控系统能够迅速指挥舰上的火炮统一射击;无线电系统使得多艘战列舰能够第一时间迅速协调作战。
随着航空学的发展,水上飞机很快成为了战列舰的标配。一战后的战列舰大多携带2-4架水上飞机,作战时通过起重机将水上飞机吊放在海面上完成飞机的起降工作。高空飞行的飞机能够第一时间将目标位置和弹着点精确报告给母舰。后来又有了更先进的无人机。
对海雷达很快研制出来并安装到战列舰上。随着雷达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火控雷达已经能够在不借助光学测距仪的情况下比较准确的测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这在能见度很低的夜战和恶劣海况中非常实用。
向立体时代的又一次妥协
航空学的发展不仅仅为战列舰带来了可以校正弹着点的水上飞机,也给战列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威胁,并最终敲响了战列舰的丧钟。
1921年,美国飞机使用100公斤级、200公斤级和400公斤级炸弹进行了多次空袭战列舰的实验,将一艘德国制造的战列舰炸沉。这个实验证明飞机是可以击沉战列舰的。随后,专门搭载飞机的航空母舰出现,除了用于侦察的舰载机之外,还有了能够投掷炸弹和鱼雷的攻击机。
正是飞机敲响了战列舰的丧钟
之前的战列舰除了主炮之外仅安装了用于对付鱼雷驱逐舰和鱼雷艇的速射炮。为了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不得不装备了使用延时引信的大口径高炮和使用自动射击原理的小口径机炮。
珍珠港事件之后,航空母舰已经显露出对战列舰的强大优势。为了在舰载机编队蝗虫一般的攻击中幸存下来,战列舰干脆将反鱼雷舰的任务全部交给护航舰只,副炮全部改为高平两用式(即可对空高射,也可对海平射),将甲板上大量的空间留给防空武器。
即使是这样,二战中航母一共击沉了12-16艘战列舰(因为有几艘战列舰是舰载机和其他武器共同击沉所以在战果上有争议),而战列舰只击沉了一艘航母。战列舰被淘汰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大和挽歌:战列舰的悲惨结局
大和级战列舰是人类历史制造出来的最大的战列舰,是火炮口径和威力最大的战列舰,是炮弹重量和杀伤力最大的战列舰,是装甲最为厚重的战列舰。
当然,也是投入和战果最不成比例的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1937年开始在日本开工,倾日本全国之力只制造出两艘,以日本古代两个诸侯国命名为大和和武藏。
“大和”级战列舰单舰造价2亿8153万6千日元,折合人民币228亿。
两舰从服役到被击沉能够确认的全部战果如下:共计击落飞机不超过20架,舰艇0。
大和挽歌:一组数字比较
大和级标准排水量高达67000吨,满载排水量突破71000吨。最为对比,世界上第二大的战列舰美国衣阿华级满载排水量为58500吨。我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57000吨,满载67500吨。
大和级主炮口径高达460毫米,穿甲弹重量1460公斤。作为对比,衣阿华级主炮口径406毫米,穿甲弹重量为1225公斤。无畏号战列舰主炮305毫米,穿甲弹重量为385.5公斤。
大和级主炮塔前方护盾厚度达到650毫米,侧舷装甲带厚度410毫米。衣阿华级战列舰炮塔前护盾495毫米,侧舷装甲带312毫米。
大和号战列舰的光学测距仪基线长度达到了15米,衣阿华级光学测距仪只有10米长。
大和级最多装备了162门25mm高射炮和12门127mm高炮。武藏号被19枚鱼雷和17枚炸弹击沉;大和号被24枚炸弹和10枚鱼雷击沉。
大和级战列舰:一组数字比较
武藏号被约150架飞机攻击,从上午10点25攻击机进入投弹航线开始,到晚上18点15发出最后信息后沉没。
击沉大和号共动用了来自美国9艘航母的386架舰载机,战斗从中午12点30开始,到下午14点20分大和号弃舰,随后弹药库爆炸沉没。
大和挽歌:战列舰的时代硬伤
对大和级战列舰的溢美之词在互联网上已成为陈腔滥调,尽管有多个第一,但大和号不是史上最强的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的对空和对海雷达都不具有定位能力,其对海雷达的功率只有2kw,只有发现目标是否存在的能力。同时期美国战列舰的对海雷达功率有50kw。
这样的武器显然对抗不了蜂拥而至的舰载机
苏里高海战是最后一场战列舰编队作战,日本战列舰依靠探照灯搜索目标,美国战列舰只用雷达。
大和级的防空火力缺乏有效的火控系统做统一指挥,延时引信的高炮对分散的高速舰载机效果很有限。很可笑的是,日本居然开发了用主炮发射的460mm的对空炮弹,这种礼花弹发射了27次一个战果都没有得到。
当然,最大的硬伤是,战舰的制造国用它进行的是一场不义的战争。
最后的战列舰
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在后来的改装过程中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等武器,舰载的水上飞机也被无人机所代替。朝鲜战争中,衣阿华级战列舰曾经炮击过朝鲜军队的阵地,甚至连利比亚冲突和海湾战争也去凑过热闹。
衣阿华级,最后的战列舰和新霸主航母并行的场景
1989年发生了最后一次战列舰事故,衣阿华号二号主炮塔发生弹药爆炸事故,46人丧生。
1992年,世界上最后一级战列舰衣阿华级正式退役,目前处于封存状态。
浏览(7078)
网友评论(0)
请先后再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河英雄传说的战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