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鬼除了好友 吃鸡怎么加路人好友能进来吗 日常祭礼好难做

Access denied | wiki.komica.org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iki.komica.org)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dce2-ua98).传统祭礼:文化血脉的延续
祭礼告诉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作为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血脉延续的重要途径。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门卫简朴的日常三问恰是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对此,西方哲学喜用逻辑推演,而中国文化则擅长践行体悟。若识得中国传统祭礼,这三个问题自然引刃而解。
所谓“祭礼”,就是祭祀或祭奠的仪式。《礼记·祭统》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孔子认为礼得之于天,效法于地,配合鬼神,贯彻到丧葬、祭祀、加冠、结婚、朝会等各种活动中。只有遵循礼,才能治人,才能治理好天下国家。“五礼”(吉、凶、军、宾、嘉)中的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古人认为天地、宗庙、神祇关系到国运之兴盛,宗族之延续,故排列在五礼之首。
祭礼不仅是人与天地、祖先沟通的桥梁,而且是跨越时空的活态媒介。在祭祖活动中,祭拜者、祭拜对象、祭拜仪式的规定与指向恰恰应对了“哲学三问”,或许正是因为解答了人生的终极问题,所以“祭祖”礼仪一直长存不衰。可以说,祭礼告诉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作为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血脉延续的重要途径。
天地神灵之祭
传统祭礼内容繁复,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天地神灵之祭与祖先人鬼之祭。天地神灵之祭就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湖泊等自然神灵。按传统礼制,普通人不具备祭祀神灵的资格,只有一定品级的贵族官员才可以祭祀神灵。《礼记·曲礼下》曰:“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可见,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神地祇,祭四方五岳四渎之神,祭山川之神,祭户神、灶神、中霤神、门神、行神。诸侯、大夫的祭祀权利逐步缩小,士人则只能祭其祖先。僭越身份,对不该祭祀的神灵进行祭祀,被称作“淫祀”。
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人以为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背后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此种力量可以让四时更替,山河变换,主宰世间万物的生死命运,于是将这种超自然的存在称为上帝。为了垄断与上帝及其自然神灵的沟通,祭祀神灵的权利就被特权阶层所掌控,这就是所谓的“绝地天通”。在这个时期,绝大多数人被剥夺了与神灵交通的权力,庶民祭拜神灵就是“淫祀”,不仅无福,还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虽然如此,因生活的苦难以及原始鬼神信仰心理的潜伏,百姓祀神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远离王权的区域。“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即是关于“巴人”尚巫敬神的记载。唐柳宗元认为“力不足者取乎神”,揭示了民间祀神的必然性。鲁迅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两汉民间巫者充斥,巫鬼淫祀盛行。淫祀作为礼乐文明的对立物破坏了国家正常祭祀秩序,冲击了国家所尊神灵的独尊性和神圣性。淫祀使得神灵名目日趋繁杂,祭祀仪式难以按照严格的等级进行,威胁到王朝的统治。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历代统治者都竭力主张整顿和禁绝淫祀。禁绝淫祀是为了确保官方对祭祀权力的垄断,不仅可以增强官方权威,促使民间依赖鬼神向依赖官府转变,而且清理了鬼神信众群体,防止“长乱积惑”,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治秩序。
淫祀是民间根据避祸禳灾、求福求财的需要而设立的祭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些民间祭祀还有利于朝廷的统治。依据“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左传》)的原则,统治者不仅默认一些祀典外的民间神祇,个别神灵还进入了祀典,享受官方祭祀。如江南苏州地区的金总管、刘猛将等神灵在明代本来均为民间土神,遭到过正统士大夫的攻击,可后来却纷纷被列入祀典。
佛、道教的兴起与发展为民间祭祀提供了合法性保护,许多祀典外神灵被纳入佛、道教的神灵系统。儒、释、道三教合流也使各种神灵祭祀具有了官方认可的祀典意义。当然,由于民间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新的神灵总是不断地产生以适应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而这也正是传统民间信仰与民间祭祀长期存在的必然规律。
祖先人鬼之祭
天地之祭关乎神灵信仰,具有宗教的属性,自然从形而上的层面解答了人的本原和生活的意义。但由于人神隔离,特别是对神灵祭祀的限制,人神关系与人祖关系相比自然疏远了很多。自上而下的祖先人鬼之祭成为真正影响国人的核心文化。祖先崇拜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古人认为先祖是类之本。正如《荀子·礼论》所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此外,古人深信灵魂不灭。如此,经由儒家的提倡和推行,祭祖成为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性文化。祭祖如同传统中国的文化基因,它携带着远古文明的记忆,裹挟着东方文化的智慧,一直延续至今。无论是外来佛教的因果转世,还是基督宗教的上帝创世,都难以撼动它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从2008年起,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这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民间祭祖给予了肯定与支持。
根据文献及考古资料,大约从西周起,祭祖与祭上帝并列,确立了敬天尊祖的观念。《礼记·王制》记载:“丧从死者,祭从生者。支子不祭。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祭祖仪式。因秦灭学,礼学遭到极大破坏,汉儒虽然努力恢复传统礼仪,但重新缀辑的礼仪著述难与先秦古礼相媲美。
至宋代,被保留下来的汉儒礼仪著述更是寥寥无几。为解决宋代礼俗矛盾的社会危机,恢复传统礼仪文化,名儒朱熹先后编写了《祭仪》《古今家祭礼》《家礼》《仪礼经传通解》等多部礼仪著作。朱熹特别强调要重视祭礼,认为“盖人之生,无不本乎祖者,故报本返始之心,凡有血气者之所不能无也”。通过祭祖来“报本返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出于对祭礼普世化的期待,朱熹提出“庶人无庙,可立影堂”。其祠堂之制显然未违宗法旧制,但有关祠堂可祀四代神主的主张,实际是将“五世则迁”的“小宗”之祭落实到民间社会。尽管朱熹把始祖及先祖排除在祠祀之外,却又认同以墓祭的形式举行“百世不迁”的“大宗”之祭,以抒发慎终追远、尊敬孝穆的情操。
明嘉靖宗庙祭礼改制推动了明代社会祭祖礼仪的变革,始祖祭祀取得合法性。大宗祭祀逐渐转变为以始祖为重点,而小宗祭祀亦逐渐打破宗法和《家礼》的限制,蜕变为大宗祭祀。庶人虽不得立家庙,但可以通过联宗而加入兴祠祭祖的活动。
清代以“礼以义起”,肯定民间祭祀始祖,突破朝廷只祭高曾祖祢四代的限制。民间追祀高祖以上的始祖,亲尽不祧,祭祀远至十几代,甚至几十代,嘉道间学者李兆洛说:“今庶士家宗祠,动辄数十世,族之繁者,木主几无所容。”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虽然祭祖的礼仪、文辞、名称、器物繁杂有别,但以礼事亲的本义是一致的。经历代儒家的提倡,事亲的“孝”与事君的“忠”相结合,家国成为一体,对父母、祖辈的“亲亲”、“尊尊”也转化为对君师、朝廷的“精忠报国”、“尊卑有别”。可以说,祭祖所塑造的民俗风尚有助于公德的树立,也有助于国家的治理。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为“丧”,“追远”为“祭”,如果能做到对死者慎重举行丧礼,并在日后定期举行祭礼、不断追思祖先,那么,社会道德风尚就能够渐渐笃厚起来。
祖先祭拜礼仪
传统社会中,家国、忠孝、生死、荣辱,等等重大的人生价值都与祖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常生活、岁时节日中的祭祖活动更通过一整套严密的仪式程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伦理道德。因此,祖先祭拜礼仪有着丰富的内涵与规范。
(一)祭祖的内涵
祭祀在外有礼法,在内有涵义。就祭祀的次数而言,不可太过频繁,因为次数太多就易生厌烦;同理,次数也不能太少,因为次数太少又容易忘记。所以圣人遵照天道,根据季节的变化,规定了一年四祭。
据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祀先祖也。”古人比较重视春秋两季的祭祀。春天,万物复苏,阳气聚拢,祭祀中也仿佛将亲人迎接回来一般,内心喜悦,所以会奏乐;秋天,草木凋零,阳气返而阴气重,祭祀中仿佛又将亲人送走,内心悲哀,所以无乐。按照祭礼,感念亲人有一套方法,即通过想象亲人在世的行止,使亲人完全回到自己现实的生活中,如同道教的“存想”修行一般。“见到”亲人又会引发“凄怆”、“怵惕”,这是一种互动的效果。
古礼也非常重视父母的忌日,认为忌日当天如同亡亲的日子,除了想念父母外,不敢有一点私心杂念做其他的事。这一天就如同在办理父母的丧事一般。由于每年都有父母的忌日,故而,孝子有终身之丧。所谓“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礼记·祭义》)“思终身弗辱”的意思是,敬养父母、敬享父母的心一刻也不能遗忘,而是应该思虑如何能守住孝子的本分,好好地孝敬父母,所以说“君子有终身之敬,君子有终身之哀”。
祭祖是一种自尽其敬的行为,举手投足,都要必恭必敬。所谓“孝子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礼记·祭义》)“尽其悫”、“尽其信”、“尽其敬”、“尽其礼”,这都是在讲存于心中的精神感情没有不尽到极点的。孔子的“祭如在”,就是讲祭祀过程中如同先人真的在场,孝子的行为举止如同是在执行先辈的命令。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孝子的祭祀之道。
(二)祭祖的程序、仪容
祭祖前要做好准备,进行必要的预备性礼仪,主要包括散斋和致斋两部分。散斋七日,可以在斋室外进行,七日内不御、不乐、不吊;致斋三日,在专门的斋室进行,主要内容就是思念死者生前的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等五个方面。致斋于内,让祭祀的人专心于所思之人;散斋于外,防止外面事物的干扰。通过三日的斋戒,因其专心致志地思念,祭祀之礼必定了然于胸,就像真的看到了所要进行的祭祀。即“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所为齐者”(《礼记·祭义》)。
在神位前奠置祭馔时,孝子一定要做到“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因为先人已开始享用祭品,孝子更要谦恭谨慎,如同在他们面前侍奉听命。祭祀完毕,即送别先人后,尽管其他助祭都出去了,孝子依然要谦卑安静地站立在那里,思念亲人,就像再也看不到他们了,以此来表达孝子的送别之意。
不仅如此,等到整个祭祀仪式结束后,孝子仍然是满怀思念,望眼欲穿,就像亲人还要回来一样。所以在行为举止方面依然同祭祀时一样,行必恐,身必诎,立必卑。思虑不违亲,耳目不违心,日常生活中不敢有任何过失。如此,方能做到“事死如生”,也算真正符合祭祀的真义。
荀子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 (《荀子·礼论》)尽管对于圣人、士君子、官人、百姓不同的主体而言,祭祀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但表达“思慕之情”,寄托“忠信爱敬”则是不变的主题。
祭祀的过程是“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进之”。最终达到“谕其志意”的目的。在这整个过程中,祭主的一举一动都关涉到与祖先亡灵的交感,“有见乎其位”、“有闻乎其容声”、“恍惚以与神交明交”,只有祭主感知到与祖先亡灵的交感,“祭”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当然,这种庄严肃穆并具神秘色彩的祭祀仪式本身也充满了教化的意味,让后人在潜移默化中秉承“追养继孝”的传统美德。
传统祭祖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确实显得繁缛难解,特别是对祭者的行止要求,更显得苛刻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是如果你思考“哲学三问”这样的终极问题,不也要面临神秘与宗教的元素吗?而我们的传统祭祖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确更显人文的情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291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与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礼空间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与儒家“慎终追远”的祭礼空间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2:48:1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与儒家“慎终追远”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李赣江-秋水雅韵
& &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申遗报告书(修改稿)
一、项目简介
中华文化两大世家,一为山东孔氏,一为江西张氏,皆传承数千年。张氏即张道陵天师世家,此家系创立道教,并传承至今,集中华文明之大成。 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是张天师世家的文化符号。
龙虎山“留侯家庙”又名天师祖庙、天师家庙,俗称张家祠堂。是道教创教者张道陵天师的家祠,内供奉由祖宗张良及张道陵第一代天师至第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的神位,是道教的祖庙。“留侯家庙”原名真懿观、静应观。位于天师府西侧,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敕兴建,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重修,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额“留侯家庙。”
“留侯家庙”为历代天师及家族祭祖之处。祭祀规格采取诸侯王之祭祖规格及议程。其中,留侯祭为家祭、张道陵为公祭,依次在同一天举行。由于1940年至2015年元月,“留侯家庙”的历史地位及现实价值一直未能得到认可和重视,祭祀礼俗场地的缺失,导致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中断75年。2015年上元节,祖庙祭祀礼俗在“留侯家庙”得以正式恢复。日,祖庙文化内涵的“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项目被鹰潭市确定为鹰潭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清明节,龙虎山天师世家祖庙(2016)祭祖大会恢复并举行。
以祭祀始祖留侯与道教先师张道陵之祭祖大典是中国古代社会“先圣先师”的重要祭奠。由于人们对血亲祖先、人文祖先有着很强的追念和依赖心理,主要是通过家祭、公祭的形式达到与祖先神灵对话,取得神灵保护,维持现实秩序。
“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体现中华文化的根和源,是中国道教文化延续的重要之本,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和结晶,它能从中活态的反映出道教文化的演变过程,是道教文化真正重要的内涵之一。道教张天师世家由东汉张道陵肇始,后世乃称张道陵为“天师”或“祖师爷”,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被尊为“三师”。从第四代天师张盛迁至江西鹰潭上清镇开始,天师世家立足于本地,历一千七百年,有人证物证与事实依据,形成了天师血脉宗传体系,孕育了天师道文化,是张天师世家的文化符号,集中华文明之大成。
天师祖庙、祖庙祭奠、《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宝贵载体和关键物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掘珍贵文化遗产潜在的价值,对国家传统民俗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其对研究道教文化发展史、中国文化迁徙路线、天师宗系血统、中国宗族文化及道教道符文化等大量文化课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恢复、挖掘、整理、保护、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粹--龙虎山道教祖庙文化,对重塑龙虎山天师道鼎盛之势,重塑龙虎山道教领袖地位,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项目基本信息
(一)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天师家族传人主要集中在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管委会上清镇。上清镇既是山水风光秀丽的人间天堂,又是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富的文化宝库。这里是“神仙都所”,是中国道教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它演绎着中国道教1900多年的历史,蕴藏着63代天师传承繁衍的秘密。上清古镇距鹰潭市25公里,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最早称沂阳市。考古发现,上清镇在两晋时期渐有人聚居。唐高宗武德八年(625)设雄石镇;唐末镇遏史倪亚因剿匪有功被封为倪亚王,雄石镇于是改名倪亚市;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将上清宫从龙虎山迁建于此地,于是倪亚市又改名为上清市。清乾隆三十年(1765),正式称名“上清镇”。
“留侯家庙”亦称道教祖庙、天师祖庙,旧名“真懿观”“静应观”。坐落在上清镇中心地段,是天师道教启源观堂之一,故当地人称观前,与嗣汉天师府相依相偎,源远流长,是道教文化古迹的瑰宝。留侯家庙(道教祖庙)的前身为“真懿观”,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由第30代天师张继先奉敕创建,宋理宗嘉熙年间()由第35代天师张可大重修,元朝至清朝亦有修缮。清雍正七年(1729)改额曰:“留侯家庙”(2003版《鹰潭市志》第305页)。宋徽宗御赐“天师祖庙”。建有“虚靖祠”、“天师法院”、“法箓局”、“狐仙楼”等,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被毁。2010年合族重建了“虚靖祠”和“狐仙楼”。是历代天师尊宗敬祖、阐教演法、传颂道教及家族祭祖的地方。
&&(二)分布区域
张天师家族目前国内主要分布在江西鹰潭市上清镇,但因为历史上数次迁徙,所以从四川至江西,中间各省份例如湖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福建等,以及台湾、香港、澳门都有后人及其弟子散布。国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恢复正一道海内外弟子传度授箓以来,张天师后人及授箓弟子,分布于全国各地正一派宫观,以及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历史渊源
道教(天师)祖庙祭祀起源暨创建人物。张道陵(公元34~156年)原名张陵,字辅汉,世称张天师,汉开国元勋张良的第九代玄孙。出生于东汉光武帝十年(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时沛国丰县人,汉明帝永平年间授以江州令。因厌于官场,毅然辞官修炼长生之道。设坛讲道,声名远播,携弟子王长赵升等在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丹成之后,云锦山上时有龙虎之形显现,故人们将此山改称为“龙虎山”。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修道三十年,闻知巴蜀之地疹气为灾,遂带二徒急急赶去,。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著称《道书二十四篇》;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得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在鹤鸣山中正式倡立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自任教主。因凡初入教者需交五斗米为本,故称之为“五斗米教”,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正月初七日,在青城山逝世,相传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魏晋时期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由陕西汉中迁居江西省龙虎山中,立祖天师祠(南唐为宗庙)祭祀祖先。北宋崇宁四年(1105)由第30代天师张继先奉敕将原在正一观位置的宗庙迁移雄石镇(现上清镇),敕建“真懿观”。敕建的“真懿观”主殿沿用了原宗庙祭祀祖天师功能;并新增设“法堂”祭祀张良及历代天师;新增设“法院”祭祀道教掌管受箓的诸神,成为道教的最高祖庙,成就了龙虎山“道教祖庭”的美誉。
从第四代天师张盛以后,道陵祖师历代子孙皆住在龙虎山中,一直到63代天师张恩溥,并形成了每年在“留侯家庙”祭祀列祖列宗的习俗。1949年,张恩溥从大陆迁往台湾,其余族人多留居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上清镇,祖庙的祭祀习俗中断。1998年,历史上的天师长老会恢复(原1949年自行解散)并在“留侯家庙”内办公。2010年以后,天师祖制的祭祀礼俗等才得以民间的形式小范围、小规模逐步恢复。海内外的道友、香客也会来“留侯家庙”朝拜祭祀天师、祭祀财神赵公明、祭祀护法神王灵官等。
三、基本内容
&(一)祭祖仪式
分为家祭和公祭两种形式:留侯为家祭、张道陵为公祭。
(仪式方案见附页)
&(二)习俗传承
每年的祭祀习俗活动,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报告制度。天师及族长在家庙祭拜时向祖先报告过去一年内天师家族为国家、社会、为道教、维族人做了哪些善事,族人遵守族规情况,对明年及下一步做些什么事情提出要求和希望。这种报告制度代代延续下来。
&(三)奖励及布施习俗
&祭祀仪式结束,由族长主持分饼和奖励田亩仪式。饼有“丁饼”、“功名饼”两种。丁饼人人有份,每人两个,功名饼按照学位、地位分配,学位高、地位高的人可以分到几十倍的丁饼,担任高级官员的可获得在庙中挂匾的奖赏。升上官职或考上国立大学的,可以分得良田若干亩,多的可有十亩,这一制度,目的在于鼓励张氏后裔努力读书成才,建功立业。
(四)主要特征
1、文化传承性。祖庙祭祀礼俗代代相传,它是以天师祖庙为阵地,通过举行定期祭祀、安排家族实物活动,以身传教、口碑流传及封建王朝封诰、文人墨客题诗、撰联、著文等多种形式,颂扬和崇拜道教龙虎山张天师道祖的文化现象,在天师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具有文化的传承性。
&2、族规教化功能。祖庙祭祀礼俗以族规、祖训、分丁饼功名饼、奖给钱粮田亩等形式承担着张氏家族及个体启蒙教育、道德教化、失范惩罚、功名褒奖的教化功能。
3、体现中国文化的根和源。祖庙祭祀礼俗是中国道教文化历经亲锤百炼沿袭下来的极具典型意义、历史价值、民俗价值的道家醮仪之一,并具有较为规范的礼俗习俗轨迹。其在中国宗教文化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在长期的历史演绎中,道教的祭祀礼俗始终以“道”、和“德”,自然、朴素、平易、无为、清净、不争为中国道教博大的治世处事,成人成事的精深哲学智慧。祖庙祭祀礼俗是祖庙的文化符号,是祖庙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根和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重要价值
1、道教是世界上各大宗教中,唯一从创始人到现代以血脉宗系承袭宗教领袖之职的宗教,而天师祖庙、祖庙祭祀礼俗、天师《宗谱》是道教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证据,并成为中华文明集大成之载体。
2、道教文化自身包涵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如道教的经典之作《道德经》是全人类最先进的中华古代文明的理念根据,是科学发展观的光辉经典,其中的道德观、处世观对国民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而要重视并认真研究挖掘,都无法绕开道教张天师血脉宗传的习俗和宗谱、祖庙的载体的课题。
3、其现实价值还包括: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而天师宗谱将对道教发展史,中国文化迁徙路线研究,天师宗系血统研究,中国宗族文化及道教道符文化研究等大量重要文化课题起重要作用。
(六)存续状况
龙虎山道教(天师)祖庙自清代族人改建额曰“留侯家庙”时开始衰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已经荒芜破旧,险遭变卖、强拆。经族人向上反映,经龙虎山景区和鹰潭市报省主管部门核实并获得批准,才得以保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落实宗教政策,道教得以逐渐恢复,但因缺失关键物证和延续载体,天师祖庙暨留侯家庙的历史地位及真实价值一直未得到认可和重视。自1940年到2014年,祭祀礼俗场所的缺失,导致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中断七十余年。龙虎山因缺失祭祖圣地暨祭祀礼俗部分,致使道教祖庭的社会认知度、国际知名度不高。
1949年《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清光绪原版为政府部门收留保管,至2014年重被发现,期间史志及社会流传版本不一,谬误严重,给优秀传统文化--道教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鹰潭市龙虎山留侯天师世家文化促进会与留侯天师世家长老会合作,对道教(天师)祖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日,留侯家庙(真懿观)列入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并公布,成为市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春节期间,留侯家庙恢复了祖制祭祀礼俗活动。日,“道教(天师)祖庙 祭祀礼俗”列入鹰潭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七)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道教法物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道教祖庙法物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道教神仙信仰、灵魂永在、祈求大同、和平、普济度物等思想观念,同传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相结合,体现了道教独特的审美及世界观。
(八)法物法器
&法事中高功做法祈请神将、召将、敕鬼等用物称之为法物,做法事用的打击乐器称作法器。
(1)符:符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附着在规定的“文字”(或图形)上,并书在特定的物品(如纸、绢、木、石)上,作为天神的旨令,系道士们所使用的法术。2、法剑:又名&宝剑&、&令剑&、&七星剑&。在钢铁锻制的剑身两面,各镶有青铜制的北斗七星图样,靠近剑柄处有龙、符的图案。道教认为宝剑是斩妖诛魔的强力法器,张天师的家传宝物即为宝剑及天师印。有一种是在剑身上刻有符咒的木剑,多半使用可以避邪的桃木雕制,又称&桃剑&。
(3)令旗:为高功在醮坛发号施令的旗子。旗为三角形,旗面为黄色,镶以齿状红边,上有一条黄色红边的飘带,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敕召万神&四字。
(4)令牌:令牌是修道研习道教人士所须的法器之一。又名&雷令&、&五雷牌&。为圆顶平底木牌。侧面边围刻有二十八宿的名称。上圆下方的形状,象征天地。令牌是道士差遣神灵的神圣法器。
(5)笏板:古人把随身携带的竹、木牍专称为笏。古时笏分为“简”、“圭”二种。全真、正一二教在《玉皇大表科仪》中高功变身谒帝时则用此种圭符。
(6) 香炉:建醮事焚香于内可以通仙灵,香气可达上苍。”
(7)神尺: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枣木为之,择甲子日造。准尺长一尺二寸,厚八分,阔一寸二分。写天蓬咒,用水调朱填篆,以降纱囊盛。”
(8)印篆:道教印篆有佩带及章表传神二种功用。道教印篆,乃五天真文,篆而成印,非世间印也。现通行正一教的印有《灵宝大法师印》、《正一大法师印》等。
&(9)道服:道教服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法服,用于坛场醮仪;一类是常服,是道士日常穿戴的。现行道教服饰,属法服系列的有戒衣、法衣、花衣等。属常服系列的主要有衬与袍两种,衬分为大衬、中衬、小衬。这两种服饰多用青色,以象东方生气。
&(10) 磬:道场所用的磬有大磬、单磬及引磬。大磬置大殿的左上方。单磬是放在经单上的小磬,一般用于交板连接及诵“天尊”处击一响。单磬及大磬口上方边缘多有图案,称为“万不断”。引磬是上单主经者或殿主上供时引道、引叩所用之物。
(11)木鱼: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古时称其为木鱼鼓、鱼鼓、或者木鱼板。道教刻之鱼形,相传鱼类目不合睛,昼夜常醒,所以玄门用木雕刻成鱼形,以便敲响时警惕大家不要昏沉懈怠。
(12)钹:亦名&铜盘&。一般为铜制。有大小之别:大的称为&饶钹&、&闹钹&或&大钹&,小的称为&钗&或&钗子&。击打时双手各持一片的布条,合击发声,也有的把一片置于圆形的凹状布垫上面,用另一片去击打。
(13)钟:一般由铜或铁铸成。钟内无舌,击之发声。有大钟和小钟之别;大钟用于道观早晚开静、止静时,配合大鼓和板使用;小钟用于道场作为法器,与鼓配合击打
(14)当代制品:玄坛五行阵,玄坛五行阵是财神玄坛系统下的法器。
(九)传承谱系
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西元三四=一五六年)字辅汉。累封为;正一冲玄神化静玄显佑真君;
第二代天师:张衡。字灵真;正一嗣师太清演教妙道真君;。汉灵帝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年)白日升天。
第三代天师:张鲁。字公祺。建安二十年(西元二一五年)。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第四代天师:张盛。字元宗。西晋永嘉(西元三0七=三一二年)移居江西龙虎山。清微显教弘德真君。
第五代天师:张昭成。晋人。字道融。清微广教弘道真君。
第六代天师:张椒。晋人。字德馨。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第七代天师:张迥。南北朝人。字仲昌。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第八代天师:张迥。南北朝人。字彦超。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第九代天师:张符。南北朝人。字德信。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第十代天师:张子祥。曾(仕隋为洛阳尉)字麟伯。上清玄妙大虚真君。
第十一代天师:张通元。唐人。字仲达。上清玄应冲和真君。
第十二代天师:张恒。(唐高宗遣使召至)字德润。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第十三代天师:张光。唐人。字光昭。太玄至德广妙真君。
第十四代天师:张慈正。唐人。字子明。太玄上德紫虚真君。
第十五代天师:张高。唐玄宗时人。字士龙。太玄崇德玄化真君。
第十六代天师:张应韶。唐人。字治鳯。洞虚演道冲素真君。
第十七代天师:张頣。唐人。字中孚。洞虚阐教孚佑真君。
第十八代天师:张仕元。唐人。字仲良。洞虚明道赞运真君。
第十九代天师:张修。唐人。字德珍。冲虚翊化昭庆真君。
第二十代天师:张谌。(唐武宗召见)字子坚。冲虚洞真孚德真君。
第二十一代天师:张秉一(南唐齐王)曾梦之。字温甫。守玄紫极昭化真君。
第二十二代天师:张善雅。字元长。清虚崇应妥惠真君。
第二十三代天师:张季文。(五代之季人)字仲珪。清虚妙道辅国真君。
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宋真宗时人。字宝神。清虚广教妙济真君。
第二十五代天师:张乾曜。宋仁宗时人。字元光。崇玄普济湛安真君。
第二十六代天师:张嗣宗。宋仁宗时人。字荣祖。崇真普化妙悟真君。
第二十七代天师:张象中。宋人。字拱宸。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第二十八代天师:张敦复。宋神宗人。字延之。太极无为演道真君。
第二十九代天师:张景端。宋微宗时人。字子仁。太极清虚慈妙真君。
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西元一0九二=一一二六年)字嘉闻。又字道正。号修然子。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第三十一代天师:张时修。南宋初人。字朝英。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宋高宗时人。字遵一。崇虚光妙正应真君。
第三十三代天师:张景渊。宋孝宗时人。字德莹。初名伯璟。祟真太素冲道真君。
第三十四代天师:张庆先。宋宁宗时人。字绍祖。崇虚真妙光化真君。
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宋理宗时人。字子贤。通玄应化观妙真君。
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字世传。号简齐。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
第三十七代天师:张与棣。字国华。号希微子。体玄弘道广教真人。
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字国梁。号广微子。太素凝神广道真人。
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元仁宗时人。字次望。号太玄子。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
第四十代天师:张嗣德。元顺帝时人。号青藜。太乙明教广玄体道大真人。
第四十一代天师:张正言。元末人。号仲询。明诚凝道弘文广教大真人。
第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元末明初。字仲纪。号冲虚子。正一教主太玄弘化明成崇道大真人。
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明太祖时人。字子耆。别号耆山。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教光范大真人。
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明成祖时人。号彦玑。别号西壁冲虚子。正一嗣教清虚光祖演道崇谦守静洞玄大真人。
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明英宗时人。字文开。别号九阳。正一嗣教崇修至道葆素演法大真人。
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明英宗时人。字孟阳。别号太和。正一嗣教体玄崇默悟法通真阐道弘化辅德佑圣妙应大真人。
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原庆。明孝宗时人。字天鍚。别号贞一。又号七一丈人。正一嗣教保和养素继袓守道大真人。
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頨。明武宗时人。字士瞻。别号湛然。正一嗣教怀玄抱真养素黙葆光履和致虚冲静承先弘化大真人。
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明世宗时人。字允承。别号三阳。正一嗣教守玄养素遵范崇道大真人。
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明神宗时人。字文微。号心湛。正一嗣教凝诚志道阐玄弘教大真人。
第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明神宗时人。字九功。自号浴悟散人。正一嗣教光扬祖范冲和清素大真人。
第五十二代天师:张应京。明末清初人。字翊宸。诰赠光禄大夫。
第五十三代天师:张洪任。清世祖时人。字汉基。诰赠光禄大夫。
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清圣祖时人。字善述。授光禄大夫。
第五十五代天师:张鍚麟。清圣祖时人。字仁祉。号龙虎主人。授光禄大夫。
第五十六代天师:张遇隆。清高宗时人。字辅天。号灵谷。诰应通议大夫。
第五十七代天师:张存义。清高宗时人。字方直。号宜亭。
第五十八代天师:张起隆。清仁宗时人。字绍武。号锦崖。一号体山。
第五十九代天师:张珏。清仁宗时人。字佩相。号琢亭。诰赠光禄大夫。
第六十代天师:张培源。清宣宗时人。字育诚。号养泉。诰赠光禄大夫。
第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清文宗时人。字炳祥。号清岩。诰赠光禄大夫。
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西元一八六二年至一九二五年)字小初。清末民初人。授正一嗣教大真人。
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西元一九零四年至一九六九年)民初人。字鹤琴。号瑞玲。普名道生或岩生。在台传扬天师道宗。
&(十)主要传承人
&以留侯家族为代表的张氏家族。
(十一)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实现的保护成效(略)
(十二)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略)
(十三)保障措施(略)
(十四)经费预算及说明(略)
家道全集&&
& & & & &一、《家道》
&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 & &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二、《老人道》
1 .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 “ 德 ” 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2 .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3 .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 .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5 .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 “ 儿孙自有儿孙福 ” 。
6 .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7 .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8 .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9 .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10 .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11 .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2 .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3 .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14 .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5 .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6 .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三、《父母道》
1 .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2 .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3 .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4 .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5 .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7 .小孩子是否健康与母亲关系很大,有无智慧与父亲关系很大,是否福德庄严就看父母是否经常以快乐的爱心去做事做人。
8 .子女不听话,不孝顺,首先要问自己是否也不孝顺老人,是否有做不对的地方。对上不认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对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 .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10 .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11 .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 .“ 管 ” 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13 .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14 .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5 .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是天地的。小孩教不好,小的影响自己家庭,大的影响社会,也有负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责任重大。
四、《夫妻道》
1 .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2 .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3 .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4 .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实爱无成见:真信不疑,不要怀疑对方。能做到这些,就会家和万事兴。
5 .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6 .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7 .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8 .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9 .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10 .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1 .男女平等是指权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礼节上绝对不能平等。
12 .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 “ 刚 ” 是不动性(不发脾气), “ 正 ” 是合乎正理。 “ 柔 ” 要性如水, “ 和 ” 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13 .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缘。违背生命本分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14 .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还能家齐,子孙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乐。
15 .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谐。
16 .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五、《丈夫道》
1 .男子汉大丈夫要说话算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说到做到。
2 .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 .男人属阳,阳即无私。无私就是表达对一家的爱。
4 .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5 .男人要 “ 刚 ” 。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6 .“ 刚 ” 是不但不打人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如如不动,被骂也不动性(不发脾气)才是刚。顺逆当头,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7 .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8 .弱夫也叫懦夫,撑不起家庭。唯唯诺诺,说而不做,不敢担当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专听女人指挥。
9 .暴夫则非打即骂,不讲道理。不明白自己责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为。
10 .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11 .为人丈夫,要从 “ 三纲 ” 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 纲 ” 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12 .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13 .如果男人做到位,则家中少灾难;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则家中多灾多难。
六、《妻子道》
1 .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2 .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3 .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4 .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5 .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6 .为人妻,自要先从 “ 三从 ” 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 三从 ” 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 “ 身从情理 ”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 心从道理 ” :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 性从天理 ” :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7 .女人有三妇:悍妇、弱妇、媳妇。
8 .女人刚暴,管着男人,精神上欺压男人,说话像打雷一样,非常强悍,一手遮天,叫悍妇。这种家庭阴盛阳衰,丈夫会未老先衰,甚至夭亡,生下来的小孩也不中用。
9 .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赖丈夫、依赖父母,叫弱妇。
10 .女人好吃懒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扫把星,悍妇和弱妇都不是媳妇。
11 .媳妇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对人人平等、和气,齐满一家的福气。
12 .媳妇当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乐,意为根,托满家,和颜悦色。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儿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无内顾之忧,能报效社会,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会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业。才能家道长久,福禄长享。
13 .一个家庭是否安乐,是否安静,是否兴旺发达,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个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贵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满。&
七、《婆媳道》
1 .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
2 .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
3 .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4 .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5 .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
6 .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
7 .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8 .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
9 .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已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10 .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11 .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喜心。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12 .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13 .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报。
14 .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15 .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 & &&&家道,要细细品味,学到、悟到、做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道教(天师)祖庙”省级申遗视频解说词
&&&&一、概述(3分钟)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张天师为道教创始人,龙虎山为道教的祖庭。祖庙即家庙、祠堂,起源于秦汉,宋代逐渐兴起,明中叶后,建家庙、祠堂之风遍及全国。留侯家庙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上清镇古街中部,前临泸溪河背倚西华山。据考证,现存的龙虎山留侯家庙,就是历史上的道教(天师)祖庙。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起源暨创建人物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魏晋时第四代天师张盛将天师法裔迁回龙虎山,立祠庙祭祀祖先。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旨敕建上清观的同时,敕建了“灵宝观”、“云锦观”、“真懿观”三个道观,改原祖天师祠为演法观,在上清镇现址敕建“真懿观”,为道教(天师)祖庙,成为天师道教启源观堂之一,暨道教的最高祖庙。宋嘉熙三年敕重修时赏赐“真懿观真风殿”匾额。明嘉靖三十四年重修时,赐额“静应观”,清雍正七年,族人改建时额曰“留侯家庙”。
道教(天师)祖庙迄今已逾900年,是龙虎山现存的历史文化古迹之一。道教(天师)祖庙是宗族的象征,是体现天师道血缘关系的高级礼制建筑,格局严谨,程序化程度高,自北宋时期开始,是历代天师尊祖、敬宗、睦族的场所,其特有的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活动,经历了较为漫长发展和成熟时期,一直延续到63代天师张恩溥,该习俗通过宗族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以忠孝为本,祀神明、
敬祖宗、护国佑民、济世利人,建立了一套斋醮科仪,活态地反映出道教文化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天师血脉宗传体系,孕育了天师道文化,是张天师世家的文化符号,集中华文明之大成。
&&&&二、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3分钟)
追本溯源,莫重于祠。历史上宗族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如圣旨、诰命、祭器、祖宗神像、《留侯天师世家宗谱》等皆保存在祖庙。
2014年12月,清&光绪原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被发现,祖庙和宗谱成为重要物证和延续载体,印证了龙虎山留侯家庙即道教祖庙的历史地位,天师血脉宗系传承的习俗由传说变成了事实,解决了龙虎山道教祖庭缺乏祭祖圣地部分暨祭祖礼俗部分而难以服天下的悬念。
道教(天师)祖庙是祭祖仪式之所&,每逢大年正月初一,天师率家族所有成员来家庙祭拜祖先,向祖先报告过去一年内天师家族为国家、社会、为道教、维族人做了哪些善事,族人遵守族规情况,进行分饼和奖励田亩仪式,对明年及下一步做些什么事情提出要求和希望。这种报告制度代代延续下来成为礼俗,直到1940年祖庙因火燹而中断。
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文明底蕴,是体现中华文化的根和源。申报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掘珍贵文化遗产潜在的价值,对国家传统民俗研究具有特殊价值,对研究道教发展史、中国文化迁徙路线、天师宗系血统、中国宗族文化及道教道符文化等大量文化课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回复、挖掘、整理、保护、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粹--龙虎山道教祖庙文化,用道教八德之首的“孝德”之文化,维系道教大家庭的团结,携手重振道教辉煌。对重塑龙虎山天师道鼎盛之势,重塑龙虎山道教领袖地位,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存续与传承状况(3分钟)
龙虎山道教(天师)祖庙自清代族人改建额曰“留侯家庙”时开始衰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已经荒芜破旧,险遭变卖、强拆。经族人向上反映,经龙虎山景区和鹰潭市报省主管部门核实并获得批准,才得以保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落实宗教政策,道教得以逐渐恢复,但因缺失关键物证和延续载体,天师祖庙暨留侯家庙的历史地位及真实价值一直未得到认可和重视。自1940年到2014年,祭祀礼俗场所的缺失,导致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中断七十余年。龙虎山因缺失祭祖圣地暨祭祀礼俗部分,致使道教祖庭的社会认知度、国际知名度不高。1949年清光绪原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为政府部门收留保管,至2014年重被发现,期间史志及社会流传版本不一,谬误严重,给优秀传统文化--道教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鹰潭市龙虎山留侯天师世家文化促进会与留侯天师世家长老会合作,修旧如旧,对道教(天师)祖庙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依据史料记载,恢复修建了虚靖祠,修建了海内外唯一的、具有丰富道教文化内涵的道教祭坛--五行坛。
日,留侯家庙(真懿观)列入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并公布。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春节期间,留侯家庙恢复了祖制祭祀礼俗活动。日,“道教(天师)祖庙 祭祀礼俗”列入鹰潭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四、保护计划(1分钟)
鹰潭市龙虎山留侯天师世家文化促进会积极工作,陆续发掘了一
批与道教相关的文物。道教(天师)祖庙祭祀礼俗正在恢复、完善之中。六项保护内容、五年保护计划以及七项保障措施正在落实,龙虎山道教祖庭将再现祖德煌煌、文化昌盛。
族人的三件大事(三):祭祖
时间: 17:11来源:新浪博客&作者:admin&点击:&142 次评论:0字号:[&&]
祭祖的原则是“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其中最根本的是“敬”,就是对冥冥之中的祖先心存敬畏,虔诚信奉,“事死如事生”。祭祀祖先最主要的礼仪是“三牲、三献”与“尸祝”。
中举行的最隆重的仪式是对祖宗的。大多数每年举行春秋两祭。也有此宗族只举行春祭,也有的宗族实行四时祭祀即每年春、夏、秋、冬各祭一次,具体时间无统一规定,多在民间。如:清明、夏至、秋分、冬至进行。遇有子孙科举、或晋升官爵、或受朝廷的恩荣赏赐,也可开特祭。在祠祭日的前夕,有关执事人员应清扫宗祠,布置祠内的享堂,并按照本族的祭规准备好各色祭品。祭品不应过奢,但也不得数量不足,或质量稍次。大祭前执事的子孙应先期练习祭仪,“务令骏奔娴熟,赞唱清朗”,不得在祭祀时弄出差错。并有明确分工:有主祭人、分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纠仪等执事人员,分别负责主持、司仪、读祝词、管祭品、祭器、纠察纪律等。在祠祭日,合族成年男子都应与祭。即便散居到数十里、数百里以外,每年或每两三年也须与祭一次。族众于祭日的清晨务必风雨毕集,不得迟到。与祭者必须身着礼服,衣冠整肃,不得蓬头赤足,或身着短衣小帽。同时,不少宗族除禁止妇女入祠与祭外,还禁止孩童与祭。这是唯恐小孩不懂事,会吵闹、捣乱,破坏祭祀的肃穆气氛。祭祀开始后,族众应依照辈份来列队,不得先后羼越。在按祭规行礼时,不得草草敷衍,也不得乱言、戏谑、喧哗。
的原则是“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其中最根本的是“敬”,就是对冥冥之中的祖先心存敬畏,虔诚信奉,“事死如事生”。祭祀祖先最主要的是“三牲、三献”与“尸祝”。“三牲”是指牛、羊、猪三种供品,也称“太牢”,古代只有帝王、圣贤才能享用。二品以上官员可用猪羊各一只,五品以上用羊一只,五品以下人家,只用猪一只,猪羊供品,统称“少牢”。三献是“初献、亚献、终献”三道上供程序。“尸祝”,是指代替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的人,称为“尸”,对“尸”致祝辞和为鬼神传话的人为“尸祝”。“尸”一般由臣下或晚辈充任,后世改为用神主、画像来代替。
祭祖的大致程序是:①主祭人向祖宗神位行礼;②族长离开享堂,迎接牺牲供品;③初献,在供桌上摆放筷子、匙勺、盏碟;④宣读祝辞;⑤焚烧明器纸帛;⑥奏乐;⑦族人拜祖;⑧二献,上羹饭、肉;⑨三献:上饼饵菜疏、果品;在初献、二献、三献之间,都有上香、礼拜等仪式;⑩撤走供品;⑾族人会餐(古人称为享胙),分发供品(也称散胙)。
但在实际祭祖程序中,三牲、供品、祭器摆放都是事先陈设整齐,届时由主祭人带领族人跪拜、致词。程序上大为减化。
祭祖的经费开支,一般由族田、族产公共收益中支出,若有不足部分则由族人捐助或摊派。
  宗祠,除祭之外,还是处理族中重大事务和族人纠纷的场所,多由族长主持,约集众人,按族规家法进行处置,因而宗祠也就成为行使族权的场所,具有宣扬教化伦理、凝聚约束族人的重要功能。
& & & & 七、&祭祀万世之师表——释奠礼
  【释奠的概念】
  《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祭祀孔子的仪式是传统祭礼中最重要的人鬼之祭之一。称为释奠之礼。
  释奠之礼在四季仲月上丁日举行,称为四大丁祭。古时国学,除春、秋仲月例行的释奠礼外,从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阶下“拜孔揖颜”。
  自汉代始,共有十一位帝王、前后十八次到曲阜孔庙祭祀过孔子。汉高祖刘邦即位十二年经过曲阜时,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开帝王祀孔之先河。到了东汉,除了曲阜孔庙继续祭祀孔子之外,各郡县的学校开始祭祀孔子。开始,祭祀对象比较混乱,以先圣周公先师孔子为祭,唐太宗贞观二年,废周公,以孔子为先圣,颜渊配享。后有反复,高宗后,孔子在国学祭祀中的独尊地位再也没有发生变化。贞观四年,令各地州学、县学都要建孔庙以敦行儒学,自此,祭孔仪式普及全国。
  何为释奠?《礼记》郑玄注曰:“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之事。”&孔颖达曰:“直奠置于物,无食饮酬酢之事”。就是说,这种祀仪没有尸,将祭品直接放在神主前,致祭者之间也不需要酬酢。仪式相当简略。除了释奠,还有一种“释菜”之礼,释奠有音乐而无尸,释菜则连音乐也没有,仅仅是在神主之前放一些苹、蘩之类的菜。据说此礼已在唐宋之际亡佚。
  随着历代对儒学的提倡,释奠礼越来越复杂。刘宋元嘉初首次提出使用舞队,为“六佾”,即周制诸侯的等级。南齐时正式使用轩悬之乐、六佾之舞。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由六佾上升为八佾,笾豆等礼器的数目尽与天子等同,从此释奠礼无比尊崇的规格即正式确立。
&&&&【献官&配祀&祭器&祭献&乐舞】
  唐初州县之学释奠,主祭者多由学官自己担任。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规定,释奠于春、秋的仲月举行。国学释奠,以国子祭酒为初献,祝词称“皇帝谨遣”,司业为亚献,国子博士为终献。州学,以刺史为初献,上佐为亚献,博士为终献。县学,县令为初献,县丞为亚献,主簿及县尉等为终献。这种“国学遣官释奠、州县之学由守令主祭”的模式,为后世所沿用。规格更高的是皇太子亲自释奠,皇太子自为初献,国子祭酒为亚献,司业终献。
  释奠之礼有三个不同等级的陪祭层次:
  第一等级是四位最杰出的孔门弟子,即颜渊、曾参、子思、孟轲。称“四配”。
  第二等级是十二位孔门佳学,即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有若、朱熹。称“十二哲”。
  第三等级是孔门弟子七十九人,称“先贤”。历代对儒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七十七人,称“先儒”。与四配、十二哲不同,从祀的先贤、先儒,都只有牌位,没有塑像。
  祭器、祭献、乐舞(明制为例)
  正、配(颜子、孟子、曾子、子思)位:尊三、笾八、豆八、簠二、簋二、登二。从祀两庑各笾二、豆二、簠一、簋一。
  币:白色。
  牲:牛羊豕各一,配位共羊豕各一。
  酒齐:牺尊实以醴齐,象尊实以盎齐,山罍实酒。(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合称五齐,为周礼所载五种发酵程度不同清浊不同的祭祀用酒。)
  粢盛:簠实以稻粱,簋实以黍稷。
  笾豆之实:笾实以石盐、干鱼、枣、桃、榛、菱、芡、鹿脯。豆实以韭葅、醯醢、菁葅、鹿醢、芹葅、兔醢、笋葅、鱼醢。从祀,笾实以栗黄、鹿脯,豆实以菁葅、鹿。
  乐舞:(明洪武六年,詹同、冷谦作曲,仲吕立宫)
  (-5 -6&表示低音&5 6,一字一音,每字四拍)
  咸和(迎神)
  -6 3 2 1 -6 1 2 1
  大哉宣圣 道德尊崇
  3 2 1 -6 2 1 -5 -6
  维持王化 斯民是宗
  典祀有常 精纯并隆
  神其来格 于昭圣容
  宁和(奠帛)
  自生民来 谁底其盛
  惟王神明 度越前圣
  粢帛具成 礼容斯称
  黍稷非馨 惟神之听
  安和(初献)
  大哉圣王 实天生德
  作乐以崇 时祀无斁
  清酤惟馨 嘉牲孔硕
  荐羞神明 庶几昭格
  景和(亚终献叠奏)
  百王宗师 生民物轨
  瞻之泽洋 神其宁止
  酌彼金罍 惟清且旨
  登献惟三 于献成礼
  咸和(撤馔、饮福)
  牺象在前 笾豆在列
  以享以荐 既芬既洁
  礼成乐备 人和神悦
  祭则受福 率遵无越
  咸和(送神、望瘗)
  有严学官 四方来宗
  克恭祀事 威仪雍雍
  歆格惟馨 神驭旋复
  明禋斯异 咸膺百福
  【释奠仪程/据明集礼】
  官员:执事,赞引,赞礼,献官,分献官,监礼监祭官,应祀官,乐正,司尊者,执爵者,奉爵者,掌祭官,传赞,读祝官,捧币者。
  诸位:洗二个在东阶的东面,盥洗在东面,爵洗在西面。罍在洗东面,加勺,篚在洗西面,南肆盖上巾。执罍篚者位于其后面。设揖位在庙南门外。初献在西,东向,亚终献及祝在东,西向,北上,祝位稍后又设三献官席位于殿下东阶东南,西向,北上分献官位在其后面。祝位于庭中稍北,学生位于庭中北向西上。设初献饮福位于东序,西向。又设祝位于殿上前楹闲,西向。开瘗坎(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于庙殿之北,容方及深度够取足容物。南出陛,设望瘗位于瘗坎南面。三献官在南,北向西上,祝在东面,西向。 凡行事执事官升降皆从东阶。
  所谓“古者非君非父非师,但再拜而已,故礼莫重欲四拜”,拜两次,称“再拜”。明释奠仪,前后皆四拜(同正旦朝贺),饮福用再拜之礼。
  时日 以春秋二仲上丁日行事
  ①斋戒
  皇帝斋戒(阙)。三位献官及各执事官都散斋二日,致斋一日(省官为初献,翰林院官为亚献,国子祭酒为终献,学官为分献)。
  ②降香
  祭前一日的清晨,有司立仪仗,百官穿公服侍班。皇帝服皮弁服升奉天殿,奉香授三献官,三献官捧香,由中陛,从中道下,出至午门外,放置在龙亭内。仪仗鼓吹导引到庙学。
  ③陈设
  释奠前一日,有司按规定完成陈设。
  ④省馔
  释奠前一日,三献官着法服和执事官集于初献斋所中。执事者陈设礼馔在庙门之东南,南向。赞引引三献官就省馔位查点馔品后,再引到省牲位。执事者牵牲,查看后,到神厨,查看鼎镬。祭器是否洗涤干净,牲是否肥美。然后杀牲,执事者以盘取毛血放在馔所中。然后烹煮牲体。有司扫除殿之内外后,返回斋所。
  ⑤正祭
  释奠日(春秋二仲上丁日)丑前五刻时,执事者入,准备好祭品。赞引引献官、应祀官各着法服(当为公服)就位,然后引监礼监祭官。乐正率乐工就位。赞引引三献分献官就殿下席位,北向站立,赞礼稍前,唱:“有司谨具,请行事。”
  ⑥迎神
  赞礼唱:迎神。乐正举麾(指挥的旗子),乐工开始奏咸和之曲。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献官及在位者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乐止。
  ⑦奠币:
  赞礼唱:“奠币”。赞引引献官到盥洗位前,搢笏、盥手、帨手,出笏。到文宣王神位前,乐工奏宁和之曲,赞礼唱:“跪”。献官搢笏,北向,跪,上三次香。执事者捧币,向东跪,授予献官。献官受币,赞礼唱:“奠币”。献官兴,奠币于神位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献官依此行礼。然后到四配神位前,依次逐位上香奠币如同正位之礼,全部结束后,乐止,复位。
  ⑧进俎:
  赞礼唱:“进俎”。执事者举俎登东阶,乐工奏乐(阙)。赞引引献官至文宣王神位前,搢笏,把俎进于神位前,出笏。然后依次进俎于四配。再复位。
  ⑨初献:
  赞礼唱:“行初献礼”。赞引引献官到爵洗位前,搢笏。洗爵、擦拭爵,把爵授予执事者。然后同样涤拭四配的爵。赞引引至到酒尊所,司尊者把幂取下,执爵者以爵进授,酌满牺尊中的泛齐。以爵授给执事者。以下四配之爵酌酒方法相同。献官出笏。赞礼唱:“诣文宣王神位前,乐奏安和之曲”。献官至神位前,跪,搢笏,三上香,三祭酒,奠爵,出笏。奏乐停止。赞礼唱:“读祝”。读祝官持版进于神座之右,北向,跪,读祝文。奏乐,赞礼唱:“俯伏、兴、平身”。稍候,“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奏乐止。然后引至四配位前上香、祭酒、读祝如上面的仪程。
  ⑩亚献、终献
  礼如初献,惟不读祝。
  ⑾分献
  终献后,赞礼唱:“分献官行礼”。赞引引分献官到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出笏。然后到爵洗位,搢笏,执爵者以爵进授,分献官受爵,洗爵、擦拭,把爵授给执爵者,出笏。赞引各引分献官到殿上十哲及两庑从祀先贤神位前,分献官跪,搢笏,奠币,三上香,三祭酒,奠爵,出笏,俯伏、兴、平身,稍后,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再复位。
  ⑿饮福受胙
  赞礼唱:“饮福受胙”。赞引引初献官到饮福位。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稍前,跪,搢笏。奉爵者进授爵,献官受爵,祭酒,然后饮福酒,以爵置于坫台上。奉俎者进俎。献官受俎,以俎授予执事者,出笏,俯伏、兴、平身,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⒀彻豆
  赞礼唱:“彻豆”。乐工奏咸和之曲。掌祭官撤去豆,赞礼唱:“赐胙”。传赞唱。已饮福受胙者不拜,亚献官以下皆行再拜之仪,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乐止。
  ⒁送神
  赞礼唱:“送神”。乐工奏咸和之曲。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献官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礼唱:“祝人取祝,币人取币,诣望瘗位”。读祝官取祝,捧币者捧币,到望瘗位投入其中。
  ⒂望瘗
  赞礼唱:“望瘗”。赞引引三献官到望瘗位。赞礼唱:“可瘗”。东西面各二个人以火炬燎火烧祝及币,等烧到一半的时候,用土把瘗坎填埋一半。赞礼唱:“礼毕”。献官及以下按序出。
  至此,释奠礼结束。
& &&八、&公祭、民祭、家祭——祭礼复兴展望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祭礼复兴,就是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这些问题。中国需要真正的祭礼,我们需要真正的、民族原生的仪式来安置、抚慰我们的灵魂、情感和心灵。当我们再次走向久违了的神位,亲人、先民与贤者灵魂安息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将逐渐找回自己,找回断裂的文明,找回我们心中的华夏。
  等级制度的宣扬不能成为抹杀祭礼文明意义的理由,道统秩序的昭示并不影响我们继承民族礼仪的雨露华菁,对既有文明,虔敬学习基础上加以谨慎的批判继承,这已是当今社会基本的文明素养和起码的文化传承技能。
  祭礼复兴,约有三类:
  1&公祭
  掌握公共权力的政 府,是否应该祭祀特定的民族人文先祖,纳税人的财力是否可以用于以公民集体的名义表达对文化祖先的尊敬。是否祭、谁来祭、如何祭。理念、服制、预算、仪程,我们汉服复兴者将在今后对此提出我们的观点。以公民和纳税人的名义,以华夏文明传承者的名义,我们将提出我们认为理当践行的公祭理念和方案。
  2&民祭
  民间团体性祭祀。一群社会公民自发对某个人物表达怀念与敬意的方式。例如祭祀屈原、岳飞、袁崇焕、黄宗羲......先贤、英烈等所有民间认为应该怀念的人。民间集体性祭祀,是公民社会成长的可贵现象,是民间自发而坚定的文化理念表达,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民间信仰、道义与情感的风标。
  3&家祭
  对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的仪式。不仅是祖先,对于逝去的父母等长辈、亡妻亡夫兄弟姐妹等平辈、子女等晚辈,皆以肃穆温暖的仪式祭奠。家祭的再兴,将带来祭义的重温和华夏祭祀文明真正的回归。
  古人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礼复兴对于华夏文明复兴的意义,已无须多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汉民族传统礼仪“祭礼”
&&&&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其时,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朱子云,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其时已是一千多年后的南宋。无礼不成中国,无祭便无华夏。千年风云,捍卫中国的不仅是勇士的刀剑,慎终追远的信仰坚守更奠定了华夏历尽风雨日益深厚的文明。三大古国皆没,大唐依旧繁华,谁知道华夏生生不息的秘密?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个神秘的仪式——以礼为纸、以敬为笔,华夏的人民几千年书写着同一个问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题记  
  目录:
  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
  二、夫祭者,自中出,生于心也——远离爱敬之诚的当代祭祀
  三、&敬天、礼地、爱人——祭礼的分类:天神祭、地祗祭、人鬼祭
  四、&祭思敬、丧思哀——华夏传统祭义
  五、&祭法、祭器、祭服、祭献、祭辞、礼乐、礼容、等差——祭礼的要素
  六、&追怀亲人的音容——家祭礼
  七、&祭祀万世之师表——释奠礼
  八、&公祭、民祭、家祭——祭礼复兴展望
  九、&家祭之礼操作方案
&&&&十、&民间祭礼操作方案
&&&&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
  “祭”,《说文》解为“祭,祀也。以手持肉”。段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从示,?手持肉。此合三字会意也。”其甲骨文与金文皆忠实地记录了远古这一动作景象。
  “祀”,《说文》曰:“祀,祭无已也”。段注:“析言则祭无巳曰祀。从巳而释为无巳,此如治曰乱,徂曰存,终则有始之义也。”《释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气升,故气巳也。”《孝经?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将见先人也。”
祭与祀中都出现了“示”字,何为“示”?《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有解,“二,古上字。左画为日,右为月,中为星。画纵者取其光下垂也。示,神事也。故凡宗庙社神祇皆从示。”《玉篇》“示者,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 上天垂下日月星的光芒,以示人间。
可见,以手持肉奉于天地先人,便可沟通天人之界、得到神示与护佑。这就是华夏文化中“祭祀”二字最初的涵义。祭为动作之形,祀为动作之神,日月星光的神示是仪式在人们心中映出的景象。
  这一祭就是几千年。直到今天,冬至晨曦的微光中,北京天坛的圜丘顶上,还可以清晰地听到日光运行的天声,听到天与人穿透千年的对话。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华夏历史,是一部祭祀的历史。以礼治国的中国,历代奉若圭皋的至高政治礼典《周礼》开篇即云,“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如何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周礼》曰,“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吉,善也。吉礼即祭祀之礼。自此,祭礼在华夏五礼中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礼典、正史礼乐志无不依正朔周制将祭祀之吉礼列为首位。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将祭祀与战争并列,提到了关系邦国存亡的地位。《论语&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齐即祭祀斋戒,孔子对于祭是非常慎重的。《礼记》中明确以祭为题的就有三篇,曰“祭法、祭义、祭统”,并《郊特牲》等各篇,从各个角度阐述祭祀之礼的问题。   
  祭必华夏,华夏必祭。这是贯穿中国文明历史的最重大的仪式。   
  二、夫祭者,自中出,生于心也——远离爱敬之诚的当代祭祀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礼记&祭统》
  以WindowsXP系统自带的全拼输入法5.0输入“jisi”,只能得到“缉私”而得不到“祭祀”。而这一输入法的版本时间是1999年。也就是说,仅仅在7年前,“祭祀”还不是一个热词,实际,“祭祀”多年来一直被等同于“封建迷信”,顶礼膜拜、封建礼教,近百年来,祭祀就是被抛弃、被批判的对象。官方不会去祭“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民间祭拜祖宗也始终受到“移风易俗”的压力。
  世事就是这样诡异,似乎在一夜之间,祭祀一词的热度急剧飙升,“公祭”成了热门的玩意。往昔的敝履成了灿灿的金靴,被各路官员们穿着轻快地踩在各场公祭的红毯上。身着西装挂着绶带的祭官屁股对着先祖,礼炮响过之后,便开始诵读千篇一律的祭文。礼仪之邦早已不在了,但是文化崛起的口号下,盛世繁华的物质支撑下,躯壳似乎更加鲜亮。有人说,现在中国的公祭比人文先祖还多。的确,有祖宗要祭,没有祖宗找个祖宗也要祭,祭祀成了秀场,祖先成了道具,年复一年地被子孙们扯着胡子玩着时髦的文化游戏。
此为公祭,私祭也不乐观。不言其它,只看被称为华夏第一大祭日的寒食清明节民间的祭祀乱象便知一二。华夏祭祀历来官民并举、绵延不辍,民间本来深通祭礼之义。很遗憾,几世纪的文明沦落,百余年的自我摧残,已经使民间与礼乐生出厚厚的隔膜。不知祭,不知如何祭,不知祭谁,不知为何而祭,祭义于民间的断裂,是华夏礼乐文明最彻底的流失和沦陷。
  先夏先贤们反复向后人提示着祭祀的意义。《祭统》说,所谓祭礼,不是外物迫使人那样做,而是发自人的内心。《谷梁传&成公十七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左传》说,“涧谿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礼运》郑玄注:“物虽质略,有齐敬之心,则可以荐羞於鬼神,鬼神飨德不飨味也。”朱子在《家礼》中说,“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
  祭祀看起来复杂,其实非常简单。祭者,唯“爱、思、敬、诚”四字而已。心中有爱、有思,有敬,奉礼以尽爱敬之诚。
  《礼器》说,“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有了锋利的割刀,祭祀时为什么还要用古老的鸾刀?是为慎终追远、不忘先人的生存状态。
  沿用古老的仪式,奉献朴素的祭品,以礼为纸,以敬为笔,以心为砚,以诚为墨,祭祀是示敬,是感怀,是追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
  为何要焚柴于天?为何要祭酒于地?为何要奉上三牲之俎、八簋之实?为何要荐献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受祭者已逝,并不可能享受祭祀之物,然而为什么华夏文化千年执着于这样的仪式?
  这是热衷于祭祀而茫然不知祭之本义的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做秀》(摘)/儒生 笑非 撰
  现在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了,有地方政府的,有旅游景点的,有学术机构的,也有民间自发的,于是自然有人说出“做秀”一词。在下略通古今,在此给个判别标准。
  1、古礼乃是对神示敬,所以有读祝而无讲话。因为古人的教化是在乡间日用的,不需要额外在祖先面前召开教育会议。在神的面前,大家都是渺小的,都是晚辈,所以古人不会为什么领导名人专家开出特别的位子。所以大家看一看祭祀中说话的方向:对着神位的,这是敬意。对着观众的,就是在做秀。
  2、古礼讲究对神示敬,而不是今人寄托(或者秀)感情。所以古礼有规定次数(一般都是三献,最高不过九献)的奠献,而现在的祭祀往往喜欢人多势众,一群人相继鲜花。要知道,按照古制,礼无不答,就算长者只是点头示意,面对这几十几百的云子云孙,也是要累死的。所以大家看一下,祭祀究竟是为祖先的健康着想,还是为了给记者照相,那么是不是做秀也就很清楚了。
  3、古礼讲究和为贵,所以祭祀完了要馂,也就是大家一起吃完对祖先的祭品,表示一家人聚餐的意思,然后还有分胙,让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共享祖先的盛宴。但今天的祭祀就没这么多平民意识,大约也就是领导们吃一顿饭店里的食物,参礼者是没份的(除了演出的工资)。当然这没什么,但居然往往还要让祖先吃独食,仿佛祖先不愿意养活子孙一般。更有甚者祭品经年不撤……你吃不了,还得帮活人作秀!
  按照这几个标准,截至日前,恰恰是民间祭祀堪称虔诚。
  怎样避免做秀?
  多一点敬意;多一点平民意识;多一点重视传统;少一点自我宣传。& 
  三、&敬天、礼地、爱人——祭礼的分类:天神祭、地祗祭、人鬼祭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与华夏文化中天、地、人的信仰结构吻合,周礼一开始就将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祗、人鬼等三类,每类之下再细分为若干等,由此奠定了祭礼敬天、礼地、爱人的三种基本情感指向。《周礼全经释原》认为,“出于天叙天秩感应自然”之故,故有此三分之法。“天人之际,幽明之理,未尝不相感通。其召变致祥,捷于影响。人所难知。惟圣人洞于幽明之故,制为天神地示人鬼之三礼,以祀以祭以享而感格之。作为声乐以感召之。其始也以人而事天,其终也天亦不违乎人。至于天人合一,精神流通,而三才各得其所矣。故五官所掌皆人也,而宗伯之三礼,所以理天下之幽者,礼乐鬼神幽明得所。此设立宗伯之本意,是皆出于天叙天秩感应自然,而非出于人为者也。”
  所谓地祗,即大地之神。《朱子类语&卷三&鬼神》,“地何以曰祇? 曰:祇字只是示字。盖天垂三辰以着象,如日月星辰是也。地亦显山川草木以示人,所以曰地示。用之云:人之祷天地山川,是以我之有感彼之有。子孙之祭先祖,是以我之有感他之无。”
  人鬼初指逝世的祖先,后基本泛指所有的逝而应祭者。举凡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无所不包。人鬼之祭祭祀环境不同于其它,必于庙中进行。王筠《说文句读》中认为,“宗” 字从“宀” 从“示” ,这表明,“示者,室中之神也,天地神祗,坛而不屋,人鬼则于庙中祭之。”《说文》段注也说,“尊莫尊于祖庙,故谓之宗庙”。
  天神、地祗、人鬼三类祭祀又细分为:
  ●天神祭:
  第一等:祭昊天上帝(天子行祭)
  第二等:祭日月星辰。即日、月、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十八宿(东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西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北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第三等: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
  ●地祗祭:
  第一等:社(土地神)、稷(谷神)、五祀(五行之神)、五岳(泰、华、恒、衡、嵩山)
  第二等:山林、川泽、四镇(扬州会稽山、青州沂山、幽州医无闾、冀州霍山)、四渎(江、河、淮、济)、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
  第三等:四方百物(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如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溜,秋祀门,冬祀行)
  ●人鬼祭:
  先祖、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
  历代祭礼,所祭对象反复增删演变,但不出其类。如同集权的统治结构一样,自人鬼至天神,祭祀权力逐渐上移。庶民只能祭祀祖先和四方百物,天神、高层级的地祗祭祀是贵族的专属,祭天更是天子的特权,绝不容许他人染指。或者说,大部分祭祀权力集中在社会结构的上层,只有少部分的祭祀容许底层民间施行。天子祭天与庶民祭祖,构成了华夏传统祭祀结构的两极。
  四、&祭思敬,丧思哀——华夏传统祭义
  华夏礼乐,可谓周公采天地玄纁二色调出的文化治世蓝图,儒家承此盛典,发扬广大,泽被华夏千年。礼者,襟带华夏的文化律法,道统秩序的视听昭示,修古反本的文明盛仪,修齐治平的教化之道,世俗浪漫化的生命艺术。礼,一言以蔽之,意在法天地之道,造天人、人人之和谐。
  何为华夏传统祭义?这实在是一个浩繁艰深的课题。历代经学礼学家皓首穷经,也难以摹其全形。这一献一祭一拜的看似简单的仪式中,融入了华夏先民太多的态度、动机、情感与思考,我们做为初学者,不敢对“华夏传统祭义”这极具概括性的命题妄下简单的断言。不如一起从牵涉祭礼的经典的论着中,体会华夏先人心中的祭的涵义。
  【周礼】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 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论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认为,与其奢不如俭更接近礼的本义。《礼运》也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郑玄注:“言其物虽质略,有齐敬之心,则可以荐羞於鬼神,鬼神飨德不飨味也。”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这是非常重要的祭祀原则。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玉帛钟鼓,是礼之用,非礼之本。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祭思敬,丧思哀
  【礼记&礼器/郊特牲/祭法/祭义/祭统】
  &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故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鬼神弗飨也.居山以鱼鳖为礼.居泽以鹿豕为礼.君子谓之不知礼.故必举其定国之数.以为礼之大经.礼之大伦.以地广狭.礼之薄厚.与年之上下.是故年虽大杀.众不匡惧.则上之制礼也节矣.
  ——万物各有其用,不按时节生长、不按地域养出的动物,君子不拿它来做祭品,鬼神也不会享用。居山者以鱼鳖、居水者以鹿豕为祭品,完全没有必要,是违背祭的本义的。制定礼仪应根据实际情况,礼的厚薄要根据年景,即使碰到坏年景也不用担心,因为礼是适当的。
  &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丧祭之用.宾客之交.义也.羔豚而祭.百官皆足.大牢而祭.不必有余.此之谓称也.
  ——社稷山川与鬼神之祭,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祭法,这是体。丧祭的费用、交往宾客的开支,必须恰当合适,这是宜。参加祭祀的人们都要分得一份牲体,不使其剩余,此为称。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麾蚤.不乐葆大.不善嘉事.牲不及肥大.荐不美多品.
  ——君子认为,祭祀不是祈求额外的赐福而是出自自己的内心。不是得意于提早举行、器币高大华丽、祭牲的肥大和祭品的丰富,这是都不是祭祀真正的意义所在。
  &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
  ——君子行礼,不是故意做作来表达感情。以今天的话说,祭祀不是为了做秀给人看。祭祀秀是违背礼的本义的。
  &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诏.朝事以乐.醴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鸾刀之贵.莞簟之安.而槁鞂之设.
  ——礼是让人们返回人的本心,遵从古来的传统,不忘先人的原始状态的。礼记这一段揭示了为什么祭祀现场出现那么多“落伍”的东西,明明有了甘甜的美酒,却要用无味的玄酒(清水);明明有了锋利的割刀,却要用古时的鸾刀;明明有了细软的席子,却要用秸杆编的粗席。通过不断的祭祀仪式,经常让人们从繁华的生活中暂时脱离,回归本心,返本、追怀、静心、反思,这就是祭祀的一大意义。
  &不敢用常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耆也.卷冕路车.可陈也.而不可好也.武壮.而不可乐也.宗庙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庙之器.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乐之义也.
  ——祭品不是用日常好吃的食物味道,而是为了奉献神明享用的。先王的荐祭可以吃但不可常吃,穿的冕服坐的路车,可以陈设但不能玩乐。大舞之武雄壮但是不能用作日常娱乐。宗庙巍峨但不能日常居住,祭器可用但不能图便利拿去做日常使用。这些东西奉献神明,不能等同于人们为了生活安乐而日常使用的东西。可见,祭有专属,有象征性,不能拿祭品乱用。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
  ——祭祀不要太频繁,太频繁就会厌烦,厌烦了就会失去恭敬的心情。祭祀不要太稀疏,太稀疏就会慢怠,慢怠就容易淡忘。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
  ——君子追念祖先,不忘自己从何而来,所以向鬼神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情,竭力去工作以报答亲人,不遗余力。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一切治理人民的措施中,再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五类,没有比祭礼更重要的了。所谓祭礼,不是外物迫使人那样做,而是出自人的内心。内心有思念亲人的念头,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充分理解祭祀的意义。
  &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
  ——祭祀有十种意义:表现服事鬼神的方法,表现君臣之间的名份,表现父子之间的伦理,表现贵贱之间的等级,表现亲疏的差别,表现爵赏的给予,表现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鬼夜行怎么邀请好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