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装备回合手游统一印度是怎么打得

&昨晚,福建大内高手称霸亚洲,一回合干掉印度猛将!
昨晚,福建大内高手称霸亚洲,一回合干掉印度猛将!
日01时12分来源:
视频来自于昨日(12月16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第一届散打亚洲杯比赛,这是一场男子90KG级的决赛,比赛的双方是中国选手“闽南王”王文忠(蓝方)和印度选手拉吉德(红方)。在比赛中拉吉德无论是技术还是力量都难以与王文忠抗衡,王文忠全场都在追打对手,并最终以领先12分优势胜利。在散打规则中,领先12分优势胜利是指在一局比赛中一方运动员领先另一方运动员12分时,判得分多者为该场比赛胜方。因此王文忠只用了一回合便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比赛的胜利。
诸位大侠,您作为一名纯粹的、高尚的、有品位的、有江湖情怀的搏击铁粉儿,怎能不关注“
点击蓝字进入红星功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红星功社”今日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旭日扬眉剑
看完视频不过瘾?想找人PK吗?假如中印在边界打起来,印度的打法和战术,依你分析会怎样打?
我的图书馆
假如中印在边界打起来,印度的打法和战术,依你分析会怎样打?
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1(山区的大象)很多人在分析中印东部边境军力对比时提到印度部署的近18万山地打击军,以及沿边界一字展开的十几个机场,甚至有人说印度在人数上具有8:1以上的优势。第33军总部设在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下辖3个山地师,总兵力达6万至7万,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17山地师(总部设在锡金 甘托克)、第20山地师(总部设在宾那古里,位于西里古里走廊东侧)以及第27山地师(总部设在噶伦堡)。它们沿锡金段呈梯形部署,主力第17山地师驻地距离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只有约40公里。在洞朗地区正面的是一个师,即第33军下属的第17师的部队。在藏南地区的主力是第4军。总部设在阿萨姆邦的提斯浦尔,下辖3个山地师、1个军属第21炮兵旅、1个军属第45装甲团,总兵力约5万人,是印度在东段对中国作战的主力部队。这3个山地师分别是第71山地师(总部设在Missamari)、第5山地师(总部设在邦迪拉)以及第21山地师(总部设在伦吉亚)。其中第5师作为前出的尖角,师部位于藏南的邦迪拉,此外该师还有1个旅部署在藏南军事重镇达旺,其余2个师在后方东西两翼成品字形部署。第3军。该军总部设在那加兰邦的首府迪马普尔,下属第2山地师(总部设在迪布鲁加尔)、第56山地师(总部设在Zakhama)及第57山地师(总部设在Leimakhong),兵力约5万人。第3军是印度东部军区的二线部队,既是一线第4军的支援力量,同时肩负对缅甸和孟加拉国的防御任务。第23步兵师(总部设在兰契),是印度东部军区战役预备队。为进一步增强印军在东段对中国的兵力优势,提高印军的山地战能力,目前印度正在中印边境东段组建和部署一支新的特种山地打击军(第17山地打击军),该军计划规模达9万人左右,计划在2019年完成部署,预计耗资约110亿美元。目前该军已建成2个山地师(第59山地师以及第72山地师),规模约3万人,军部驻西孟加拉邦巴纳格尔。另有两个山地装甲师尚未组建。具体部署情况见下图,总计中国方向有七个师、缅甸方向和孟加拉方向各两个师,战役预备队一个师。稍微研究一下中印边界东段的地形就会发现从中国进入印度的主要通道有两条,即锡金线(乃堆拉-甘托克-噶伦堡-西里古里)和达旺线(达旺-邦迪拉-提斯普尔)。在这两条通道上,印第33军在锡金线摆了一个长蛇阵,一副严防死守的阵势;而在达旺线,印第4军则摆了一个品字阵,估计战事一开会采取攻势防御。因此以传统战术集重兵在东线正面进攻,战役最后很可能发展成消耗战。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2(炮兵至上主义)印度的一般山地军由2至3个山地步兵师组成,山地师下辖3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1个通信团以及其他配属分队。工兵团和通信团都是特别增加的,以应对部队在高原山地这种特殊的作战环境。山地步兵营是印军山地作战的基本作战单位。作战中,山地步兵营会得到大量配属加强兵力。如在重要方向上担负突击任务,1个山地步兵营会得到1个装甲连、1个炮兵连、1个反坦克导弹排和1个野战工兵排的配属,这样1个担负进攻突击任务的山地步兵营的总兵力可以达到1200余人,攻击正面在400米至1500米之间,而其中直接参与进攻作战的兵力占七成以上。除配属的作战分队外,山地步兵营在作战中还会得到上级炮兵的火力支援。由于印度陆军近年来大力加强陆航部队的建设,执行重要任务的山地步兵营还可以得到直升机的支援。印军对山地部队的要求是,能够在海拔6000米以下的高原山地环境实施持续的独立战斗。并认为:战斗中,步兵需要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完成任务,因此山地部队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火力,脱离了炮兵的支援,步兵则很难赢得战斗。战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大口径火炮在山地战中的决定作用:为此装备了FH-77B 155毫米榴弹炮(约200门)、M46 155毫米加榴炮(约162门,以色列改装)、M777 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尚未实际部署)等新型火炮。在著名的卡希尔战役中,印军平均每天向巴基斯坦军队发射mm炮弹,有效地压制了巴军的动作。印军经常以徐进弹幕的战术掩护步兵突击。2、强调直升机在山地战中人员机动的作用:以直升机为载具进行营、连等小规模的渗透,以奇兵直插敌后,对敌要害部位发动奇袭。3、夜战技能差且缺乏连续作战的主动精神:实施夜间进攻时,印军将部队的进攻正面大幅缩小,营进攻正面不到400米,士兵之间必须保持目视联系。同时,夜间进攻中,步兵常常需要炮兵发射曳光弹来指示方向;印军每攻占一个阵地,不是忙着继续追歼残敌,而是必须依托阵地进行调整,将夺占的阵地变成己方的战术支撑点。近年来印度提出了所谓“冷启动”战略,即先发制人实施进攻作战,为此正在组建第17山地打击军。第17山地打击军比印度一般山地军更加强了一个炮兵师与两个装甲师,提高了火力强度与突击能力。但不得不说印度落后的军工体系限制了这种整编的效果,因为印度缺少达成战略思想的必要武器,包括十吨级通用直升机、先进反炮兵雷达、适于山地条件的坦克、各种精确制导弹药等。具体有以下几点:1、炮兵机动反应能力不强:印军主力火炮是FH-77B 155毫米榴弹炮,重11.9吨。而目前印军主力通用直升机北极星的载重仅为4.5吨,在山区复杂气候条件下运载这种火炮是不可能的,因此炮兵机动主要依靠车辆牵引道路机动进行。2、炮兵精确打击能力不足:印军装备的反炮兵雷达是美国的AN/TPQ-37,世界上第一种反炮兵雷达。以这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装备,如何获得制信息权,我不知道。由于缺乏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和落后的反炮兵侦察能力,印度炮兵战术以弹幕射击为主。3、山地装甲突击能力不足:印军配属山地部队的坦克是T72M1,我就不多说了,伊拉克沙漠里面很多残骸供人凭吊。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3(掉牙中的老虎)印度空军是印度民众对其国家武装力量的信心所在,也曾经有其光辉岁月。但最近泰国《亚洲军事评论》期合刊发表了乔蒂·阿塔里瓦拉的文章:SHARPENING THE TIGER’s teeth。文章称,目前印度空军仅有33个战斗机中队,而计划数量是42个。而印度空军将自己描述成一支以卓越和专业而著称的现代化高科技部队。到底谁的说法是事实呢?由于印度空军不断发生的坠机事故,我只能大概的介绍一下印度空军战机的数量,其中苏30 MKI约230架,组成10个飞行中队,承担空中优势与近距支援任务;幻影2000H约50架,组成3个飞行中队,承担空中优势与精确打击任务;米格29系列约63架,组成3个飞行中队,承担空中优势任务;米格27ML约66架,组成3个飞行中队,承担近距支援任务;米格21系列约245架,组成9个飞行中队,承担空中拦截任务;光辉战机约5架,组成1个飞行中队,承担“作秀”任务;美洲豹战机约102架,组成7个飞行中队,承担近距支援任务,共计36个战斗机飞行中队。但考虑到有三个米格21中队装备了较为陈旧的米格-21M/MF和米格-21“比斯”战机,则认为其只有33个战斗机中队也没错。印度空军东部司令部有八个常备机场,包括查不亚(Chabua)、古瓦哈提(Guwahati)、巴多格拉(Bagdogra)、巴勒克布尔(Barrackpore)、哈希马拉(Hasimara)、焦尔哈特(Jorhat)、克勒格布尔(Kalaikunda)与提玆普尔(Tezpur),另有多个前进机场。装备苏30 MKI的三个中队分别部署在提玆普尔(第2、106中队)和查不亚(第102中队),共约60架。下图是印度的主要空军基地分布图。印度空军最主要的对地攻击兵力是部署在默哈拉杰布尔附近的恰凯里机场的装备幻影2000H的第1、7中队和部署在瓜廖尔的第9中队,这三个中队均隶属于中部司令部。我预计战事一开,它们一定会第一时间进驻东线机场,对我军纵深进行空中打击。同时三个米格29中队,即28、47、223中队,也会作为护航战斗机转场到东线。这样一旦开战,印度总计约343架四代机中的173架,即50.4%,会集中在东线。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4(执盾轻剑士)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印度空军,我把它比喻成一个执盾的轻剑士。印度斯坦的利剑1999年在印度空军无法给予地面高效支持情况下,三天内动员幻影2000战机加入攻击行动,因它们被认为在高海拔的冲突地区会有更佳表现。比起米格机,幻影2000能让印度空军在夜间也施行空袭。而米格29就广泛用于对幻影2000的护航行动。最终幻影2000成功攻击了敌人在卡吉尔的阵地及物流基地,严重影响他们的物资输送链。特别是幻影2000参与空袭防御严密的老虎山(英语:Tiger Hill, Kargil),意图为陆军收复当地扫平障碍。在此次战斗中印军从五公里外向巴军指挥所投掷了两枚各1000磅重的“铺路II”激光制导炸弹,这也是印军历史上第一次精确制导武器的实战。战斗最激烈时印度空军每天向卡吉尔地区派出飞机超过40架次。终在7月26日,印度军方成功驱逐占领卡吉尔的巴军。在整个战役期间印军共投掷了500枚制导炸弹,并几乎均命中目标。2011年7月,印度政府批准空军耗资30亿美元对其整个幻影2000机队进行升级,其中包括采购超过400枚欧洲导弹集团生产的“米卡”(MICA)主动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据报道,幻影2000升级后将达到法国空军“幻影”2000-5 Mk.2标准(“幻影”战机最先进的改型)。具体升级内容包括泰利斯公司生产的RDY-2 X波段雷达、头戴式显示器、新型航空电子设备,并且能够发射包括空对空导弹在内的新武器。从上述战例与升级情况分析,印军目前的幻影2000战机对地攻击战术应是以精确制导炸弹高空轰炸战术为主。目前印度装备的精确制导炸弹包括以色列的Spice系列(约100枚)和格里芬系列(约250枚)、俄罗斯的KAB-500系列和自制的苏达山炸弹(约50枚)。其中仅以色列的Spice系列射程达100千米,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其它系列均为上一代技术型号。印度斯坦的长矛印度另一支对地攻击主力是苏30 MKI战机,它能携带几乎所有的俄制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包括电视指令制导的Kh-59M远程空地导弹、电视制导的Kh-29T近程空地导弹、Kh-31A和Kh-31P反舰和反辐射导弹、主动雷达制导的R-77空空导弹等。苏-30MKI上12个挂点上的武器总重可达8000KG,是早期苏-27的两倍。其中Kh-59M射程为115千米,Kh-29T射程为12千米,Kh-31P射程为110千米。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印军苏30 MKI装备的空对地导弹均是苏联时代研制的,其技术性能早已被我国摸透,实战中能发挥多少作用令人怀疑。印度斯坦的盾牌由于印度空军是通过长期与巴基斯坦空军对抗而成长起来的,其理念就是用优势空优战机获得制空权。因而其陆基防空能力简直不忍直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谷歌一下,我实在没兴趣写这块。对我国空军比较有威胁的是印度空军在装备的米卡中程空空导弹和R77中程空空导弹情况下表现出的中近程空战能力。近年来印度与外军进行了多次对抗演习,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演习结果表明中近程空中格斗中,印度苏-30MKI较为强悍,具有同时瞄准几个目标发射导弹展开攻击的优势,而印度战机无论是拦截作战,还是近距离空战,都具有明显优势。印度空军之所以取得如此好成绩,从技术上有以下几点:1、苏30 MKI具备一定的光电探测能力:在雷达不开机情况下能使用了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获取信息;2、苏30 MKI具备无引导下的作战能力:其设计原则就是在不依赖预警机的情况下作战,而且这种战机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3、苏30 MKI装备的雷达性能较为先进:N011M“雪豹”R无源相控阵雷达相对西方的常规四代机雷达有一定优势,完全具备在中远距离上发现和锁定和攻击西方四代战机的能力。 印度斯坦的眼睛印军装备的预警机主要有两种,一为以色列的费尔康预警机,二为自产的EMB-145预警机。其中费尔康预警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性能我国军方应非常熟悉,据以方称其探测距离为452千米,与我国的空警2000相当;EMB-145预警机为印度自研型号,探测距离为在375千米可探测5平方米雷达有效反射面积的目标,与我国空警200相当。印度空军最先进的电子战类战机无疑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在中国参与下设计建造的费尔康预警机。该预警机的构型方案是中国专家提出的背负式圆盘三面天线阵的方案,配置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EL/W-2090外,还配备有先进的雷达侦察和通信侦察系统。雷达侦察系统,即雷达频段电子支援/电子情报分系统,它是以色列埃尔塔系统公司EL/L-8312A的衍生型,能360°全方位接收、分析和定位雷达信号。采用了宽带超外差接收机和宽带瞬时测频技术,具有高的灵敏度、截获概率和测频精度,还利用电波到达时差技术来获得高的测角精度。雷达侦察系统的这种体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信侦察系统,即通信频段电子侦察/通信情报分系统。它是埃尔塔系统公司EL/K-7031的衍生型,频率覆盖范围为3MHz至3GHz,能搜索、截获、监视和定位飞机、舰船和地面的通信信号,并以计算机为基础实现了自动化,从而能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敌我识别分系统的敌我识别天线加装在有源相控阵雷达阵列中,并使用了与雷达相同的天线辐射单元和发射/接收组件。方位测量采用了单脉冲技术。这些特点使得它不同于美国空军E-3A预警机上独立的敌我识别系统,且使反应速度和测量误差都有较大改进。但由于美国的干预,以色列方面未为该预警机安装类似北约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的空中数据、语音通信系统,故印度空军可能暂时无法借以建立空中数据链和有效的三军协同作战。这将导致其效能与安装数据链的同类系统有二至三倍的差距。而且该型预警机应印军要求也未安装电子干扰系统。目前费尔康预警机只装备了三架(据美国新闻网报道,2011年一架在藏南地区坠毁,疑似被我国红旗九击落),EMB-145装备了一架。另有一架电子侦察飞机,电子情报飞机与通信侦察飞机各两架,电子干扰机三架。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5(理想与现实)进一步分析印军近年组织的各类演习,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1、主动进攻精神强:印度以同时打“二场”核威慑条件下的有限战争作为军事战略,强调跨区大范围机动作战,夺取制空权、打击敌纵深目标。2、强调发挥软杀伤:在多次演习中演练在距敌80至100千米处开展长时间电子干扰与压制。3、中近程空战较强:印度空军在与外军对抗演习中多次在50千米范围内空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印度空军充分体现了印度第一共和国自诞生以来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不可理喻的理想主义。具体来说:1、不顾力量对比的空优思想:任何成熟的空军都不会在面对一个核大国时,将希望放在以一百多架四代机在漫长的边界上夺取制空权,进而惩罚对手;而不顾后果的几乎放弃了陆基防空力量的建设。一旦经过战斗消耗,当战机数量下降到一个临界点,印度天空就不是印度了。2、落后战略需求的装备体系:空军作战是高度依赖装备的,个人的勇敢只是传说,任何空军战略的实现高度依赖装备体系建设。印度空军既没有足够的防区外打击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空中电子战战力,更令人惊叹的是先进战机的出动率与完好率。据报道,苏30 MKI的完好率仅60%,幻影2000的情况据称更差,这种地勤能力怎么适应高强度战斗?在著名的卡希尔战役中,60架战机的每日出动架次仅为40余次,强度之低令人咂舌。要知道一般中强度战斗,70架战机的每日出动架次应达到150次以上啊!3、从优势向劣势的无情转变:仔细分析印军的多次与外军的对抗演习,可以发现战斗中对手都被限制使用先进中程空空导弹,这种作弊的胜利有什么意义?要知道印军幻影2000和苏30 MKI装备的米卡、R77等中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均在80千米以下,在现实空战中很可能在射程外就被敌机以AIM120D、霹雳15等更先进的导弹击落了。4、买来的装备是透明可控的:印度空军的主力战机来自俄罗斯和法国,哪种中国没摸过啊?最先进的费尔康预警机居然是中国参与研制的,核心的雷达T/R模块据说部分当初是中国产的,大量电子战装备来自有求中国的以色列;精确制导武器与空空导弹几乎都被中国测试过,这种不对称优势中国不要都不行啊!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6(第一回合 战争之神)印度陆军炮兵部队最大编制为师,目前编有三个炮兵师,他们分别是第40炮兵师,第41炮兵师和第42炮兵师。三个炮兵师分别隶属于第2军、21军和1军,印军将有炮兵师加强的军称为打击军,目前均未部署在东线。除专门的炮兵师外,印军还有大量的师属炮兵旅与一些独立炮兵旅。一般炮兵旅下辖四到五个团,每团有三至四个连(其中一个为目标监视与获取连),每连装备6门火炮。因此印军一个炮兵旅下辖的火炮最多为90门火炮。印度炮兵团按装备火炮类型分为中型炮兵团、野战炮兵团和轻型炮兵团。中型炮兵团装备155mm榴弹炮或130mm加农炮(M46),野战炮兵团装备105mm榴弹炮(L13或L118)或122mm榴弹炮(D30),而轻型炮兵团装备120mm迫击炮(AM-50)。炮兵师下的炮兵旅下辖全部为中型炮兵团,普通步兵师的炮兵旅下辖一般是三个野战炮兵团搭配一个中型团和一个轻型团,山地师可能轻型团和野战团稍多。中国陆军在军改后采取八八制,一个炮兵旅一般辖二个155mm火炮营+二个122mm火炮营+一个火箭炮营+一个反坦克营,每营均18门火炮。因此每旅有火炮108门,其中间瞄火炮90门、直瞄火炮18门。中国陆军装备的155mm榴弹炮为05A式自行火炮,并将装备轻型155mm榴弹炮(全重3.8吨以下);122mm榴弹炮均是在96式牵引式火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履带式(07式)、轮式(09式)、车载式(09式);122mm火箭炮,包括履带式和轮式,型号未公布;300mm火箭炮则是著名的03式。中国榴弹炮射击精度:距离公算概差&1/300,方向小于1密位。军改后,中国炮兵以155mm榴弹炮和300mm火箭炮构成了覆盖20千米至150千米的精确和覆盖性中远程火力支援体系,以122mm榴弹炮和122mm火箭炮覆盖10千米至40千米的精确和覆盖性中程火力支援体系。中国炮兵部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即地面上的数字化步兵使用配发的数字化火力终端或炮兵部队通过无人机与反炮兵雷达,通过数据链准确上报敌部队集结地和火力点位置后。纵深的远程压制火炮群根据前方友军的数字化信息报告自动计算射击诸元,准确的对敌单位进行了反制。据称我军这种反应能力已达秒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并仿制辛柏林雷达与美军的AN/TPQ-37开始,我军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近(YLC48A)、中(904)、远(SLC-2E)的反炮兵雷达体系,并具备了联网反无人机与巡航导弹的能力,达到了美军的水平。比如:YLC-48A型侦察雷达,属于多功能小型雷达。圆形雷达天线为相控阵体制,由于其外形特别,故有人称为:“蜘蛛网”雷达。这款雷达系统总重不到50公斤,2名士兵就可以把雷达搬走,3名士兵在15分钟内就可以架设和撤收。结构也简单,只有一个圆形雷达天线及其支加,再配一个显控笔记本,只要使用电池即可工作,可车载式,也可便携式工作。它可以监视20公里内目标,不仅进行炮兵定位,还可以探测低空小型飞行器,对低空气动目标的距离大于20公里,最大探测高度3000米。对81毫米迫击炮的的探测距离为7~10公里,目标定位误差在5公里处误差小于60米,这个精度对于压炮目标已经足够用了。甚至可以组网形成反巡航导弹侦查系统。目前我军已部署于部队营地预警、核电站防御等领域。更重要的是自上世纪末引进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后,我军发展并形成了包括制导炮弹、末敏弹、巡飞弹等的、自己的精确制导弹药体系,形成了可以反步兵、反炮兵、反装甲等的陆基精确打击火力。据悉中国生产的激光制导炮弹在阿富汗的实战中取得了,发射20发、命中19发的成绩,命中率95%。通过中印两军炮兵实力的对比,只要掌握制空权,我军在侦查、首发命中率、射程、机动性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将保证我军炮战必胜。第一回合,中国胜。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7(第二回合 空中霸王)从此次建军九十周年阅兵看,我军歼20的装备、训练速度超过预期,因此我认为有很大可能在中印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上场,有可能的战术是由空警2000或空警500统一指挥多个由二至三架歼20与四至五架歼16组成的空优战术集群,控制目标空域;以某型号超远程空空导弹打击印军的预警机、电子战机与加油机和运输机等高价值空中目标,以霹雳15对印军的苏30 MKI或幻影2000进行超视距打击,实现空优作战。注:霹雳15为我军新一代中程空空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双脉冲固体发动机,射程在150千米以上,与美军的AIM-120D相当。个人认为应具备双向数据链与卫星中继制导能力。某型号超远程空空导弹据信是霹雳21空空导弹,采用复合制导,亚燃冲压发动机,射程据分析达到200千米以上,可能达到400千米;这型导弹非常神秘,目前只知道研制应在2010年前后完成。在由歼20与歼16组成的空优战术集群中,歼16扮演了惩罚者的角色,它具备强大的对地与反预警机能力,是我国最新的歼击轰炸机,最大载弹量达12吨,巡航速度0.95马赫。歼16在生产型号上装备了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在复杂环境中执行对陆、对海打击的标准装备,相比脉冲多普勒雷达更好的过滤地面与海上杂波。歼16还在翼尖挂载类似美军ALQ-218V(2)战术接收机的新型电子荚舱。ALQ-218V(2)战术接收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在对敌实施全频段干扰时仍不妨碍电子监听功能的系统,相信歼16配备的类似荚舱也将具备类似功能。届时歼16将可通过全频段干扰压制敌各型空优战机,并以霹雳21或霹雳13对敌纵深的高价值空中目标进行打击。歼20是中国的明星战机,它在战术集群中担任了尖兵与引导者的角色。据信歼20装备了类似EOTS-86的多孔径综合光电传感器系统,具备前视红外与光电搜索跟踪能力,探测距离达到120千米以上。光电系统的分辨率目前依然高于雷达,所以在对地攻击时能提供高质量的成像,从而确保有效的分辨地面复杂景物中的目标。另一个功能是提供革命性的导弹告警能力,通过这一新的综合光电系统增强战斗机对来袭导弹的感知能力。中国战斗机综合光电传感器系统采用了类似于美国F-35战斗机EODAS系统的设计思想。多个光电传感器被安装在机身指向不同方向的位置上,实现全天球覆盖能力。这一系列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通过复杂的数据处理技术融合在一起,再输到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或其它输出装置上。歼20装备了国产1475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据俄罗斯报道),雷达的TR组件高达个之多,发射功率在24KW,全球最大。完全能保证在F22战斗机探测范围外首先发现其踪迹。而F22对苏35的压倒性优势在叙利亚已经被证明了。这保证了歼20可以在视距外从容使用霹雳15空空导弹象打鸭子一样将印军战机一一击落。雷达或光电系统获得的敌方目标信息,还可以通过歼-20战斗机的隐身数据链传递给安装有相应接收设备的其它战斗机,从而使得前出的我方隐身战斗机能够隐蔽的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后方的己方战斗机,进而协调更多的战斗机根据实时获得的敌情占据先机,做好最佳的迎战准备。因此我国空军完全可以依靠领先印空军一代以上的战场感知能力、超视距攻击能力与远程拦截能力,彻底击败印空军。第二回合,中国胜。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8(第三回合 天罚地火)在中印边界作战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反机场作战。针对机场等高价值地面固定目标,大致有三种远程突击方式:1、由战斗机或轰炸机发射低成本防区外武器进行精确打击;2、由陆基、海基或空基平台发射巡航导弹进行精确打击;3、由战术弹道导弹携带反跑道战斗部等先进战斗部进行精确打击。从成本上看,无疑采用低成本防区外武器是最具性价比的手段。例如美军装备的JDAM炸弹价格在七万至八万美元,JASSM导弹价格在70万美元以上,战术战斧价格在73万美元左右,至于战术弹道导弹价格更在百万美元以上。防区外发射武器主要是各类精确制导炸弹。目前我国的防区外武器主要分激光制导(如雷霆系列)与卫星制导(如雷石系列、飞腾系列)两类。据了解我国研制的各类精确制导炸弹,射程方面与美军同类产品相当,精度在10至15米,相比美军JDAM等精度3米(注:应有所夸张),似乎尚有差距。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大面积红外器件阵列(用于激光制导)的技术水平与国外有差距,或者是对外销售产品使用民用GPS信号的缘故,当然更可能的原因是对外销售的产品性能被阉割了。由于军方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公开报道很少,只能使用外销军品的参数给大家分析了,抱歉。从历次展会发布的各种国产外贸弹分析,我国的确形成了类似美国SDB+JDAM+JSOW+JASSM的防区外武器体系,但具体性能与对标对象相比是否赶上甚至超越,不好评价。注:卫星制导方面,如雷石六500公斤级滑翔制导炸弹在无动力情况下射程65千米,卫星制导+红外末制导或激光半主动末制导,精度十米。激光制导方面,从相关报道来看,我国已经开始采用第三代612x480光电吊舱,大面积CCD摄像机、大功率激光器件也研制成功,这些都为我国研制新一代光电瞄准吊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激光制导炸弹增加投放距离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我们看到我国激光制导炸弹普遍提高了投放距离,达到20千米以上,精度达到3米。考虑到印军装备的防空导弹系统大部分尚处于第一代或第二代的水平,中国空军对印军机场等高价值目标的精确打击几乎是不可阻挡的。注:印度的防空导弹包括萨姆2、萨姆3、萨姆5、萨姆6、萨姆7、萨姆8、萨姆9等,即便最先进的以色列防空导弹射程均不足60千米。印度空军从以色列引进了第三代光电吊舱(利特宁),还从以色列引进了多种制导炸弹。有消息说印度空军已经从以色列引进SPICE系列、格里芬3系列激光制导炸弹,其中格里芬系列采用了比例制导,具备较强打击能力;而SPICE采用图像匹配自主寻的技术,号称是第三代精确制导炸弹,在有动力情况下射程可达100千米。此外印度还从法国引进了BGL1000激光制导炸弹、从俄罗斯引进了KAB-500系列制导炸弹。不过考虑到进口激光制导炸弹价格昂贵,并且受制于人,所以印度也在发展自己激光制导炸弹,有消息说这种炸弹已经进行了试验,不过从公开图片来看,它应该还只是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战术技术水平较低,与中国新一代激光制导炸弹相比,至少有一代以上差距。因此在中印两军对抗中,我军非常有必要在机场附近部署红旗9B、红旗22等中远程战区防空系统,并掌握战区上空的制空权,否则野战部队或机场等基础设施可能遭到重大损失。综合这些信息,我认为一旦开战,印军非常可能以四架幻影2000+四架苏30MKI组成空中打击集群装载以色列制导炸弹对我军机场进行偷袭,这也许是印军唯一的翻盘机会,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除印度战机外,印军还在藏南地区部署了四个布拉莫斯陆基导弹团(约100枚左右),该导弹射程290千米,并进行了低可探测性设计,具有超音速突防能力。该导弹采用卫星制导(注:很可能采用GPS民用码)+主动雷达制导的方式,不具备适合地面目标打击的图像匹配寻的能力,实战效果堪忧。而且我国的红旗10防空导弹就是专门对付此类导弹的,如果结合对GPS信号干扰,我相信印军发射的布拉莫斯要么可能变成迷路莫斯,要么被拦截。俄罗斯军方在最近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中,展示了从里海发射的舰射亚音速3M14巡航导弹——被称为“俄国战斧”,却对布拉莫斯这种俄国专家嘴里:世界第一的巡航导弹,看都不看一眼!其实布拉莫斯到底多大能耐,俄国人比谁都清楚。此外除空中精确打击外,印军亦有可能使用烈火系列导弹(主要是烈火1与烈火2)对我机场进行打击,不过由于印度的弹道导弹技术成熟度很低,准备时间长,且精度不够(500米以上),除非使用核战斗部否则威胁不大。实际上,我国早就发展了以红旗9系列为代表的战术弹道导弹反导系统,足以拦截印军的战术弹道导弹。当然如果印军胆敢向我国发射布拉莫斯或烈火,那就要准备承受东风系列洗地的痛苦。本次九十周年我军展示了东风10巡航导弹和东风16战术弹道导弹,表明我军完全有能力打击印军纵深500千米高价值目标,如使用长剑系列空射巡航导弹打击印军更深远纵深的目标(1000千米)也不算问题。届时印度出现大规模停电、铁路系统瘫痪、政府首脑被定点清除就不要怪我们心狠手黑了。第三回合,中国小胜。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09(第四回合 一树之高)在中印边界作战中,预计双方均会积极采用以班或排以上单位的空中突击。谁能占据一树之高,也是看点之一。中国陆军对直升机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从早期对法国的海豚、超黄蜂等通用直升机的仿制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直八系列、直九系列、直十和直二十等直升机体系,覆盖了轻中型直升机领域。而且目前正在与俄罗斯、乌克兰合作研制最大起飞重量38吨级的重型直升机,对标对象是美军的CH-53K超级种马通用直升机。同时为了满足高原使用需要,提出了“三个六”的要求,即具有6000米高度、600公斤商载、600公里航程的能力。目前陆航在直八系列最新的公开型号是直18A通用直升机,该新型14吨级三发运输直升机采用了国产涡轴6G大功率发动机,最多搭载28人,吊运重量可以达到5吨,这意味着直-18A的一个重要用途可能是将我国的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吊上高原。WZ6G发动机功率能达到1800千瓦,首次大修时间能达到3000小时,已经总体达到甚至超越普惠PT6T的水平了。据信该型直升机曾经在试验过程中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飞至9000米高空,成功飞越珠穆朗玛峰。在高海拔地区,该直升机可以至少一次性运载一至两个重型步兵班。若以5至10架的编队进行机动,则可满足连排级重装步兵的高原机动需要。这无疑使我国陆军在面对发生在高原地区的小规模武装冲突与挑衅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即使再发生上世纪60年代对印自卫反击战那样的较大规模武装冲突,数量众多的直-18型直升机不仅能满足必要的兵员机动与补充任务,更能对关键节点的部队进行持续高效的运输,从而使目前中国陆军的高原作战短板得到极大加强。直二十是一型备受瞩目的国产十吨级通用直升机,是中国的“黑鹰”。它填补了直九和米17之间的运力空缺,设计的发展方向就是“上山、下海、系列化”。据信其装备的国产1600KW涡轴发动机与美国T700-T6E涡轴发动机相当,后者的最大连续功率大约是1577KW,应急功率为2064KW。因此直-20的飞行性能,尤其是高原高温条件下的飞行性能显然要好于国内目前使用的黑鹰直升机。通过分析,直二十的运载能力应达到黑鹰直升机的水平,即一次性运载11人或吊挂4吨物资,在高海拔地区应可以一次性运输一支精锐特种部队。但遗憾的是该型直升机尚未定型生产。直十或称武直十,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携带23mm机炮与八枚红箭10导弹,目前至少已装备了一百架以上。目前由于发动机功率不足,只相当于虎式武装直升机的水平。但根据一些公开报道,武直十已经发展了改进型,据推测发动机换装了涡轴16,功率达1200千瓦以上,并装备了毫米波雷达。该雷达的技术水平超过了AH-64D长弓雷达,后者还是机械扫描雷达,因此在探测范围、多目标掌握能力超过后者。为配合直升机毫米波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备的导弹也升级为毫米波制导,以提高直升机在昼夜全天候条件下的攻击能力;机载航空火箭方面,升级为半主动激光制导航空火箭,以提高系统的打击距离和精度,填补机炮与机载反坦克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装备了第二代数据链。更有报道称,未来可能换装涡轴10发动机,整机升级至长弓阿帕奇直升机的水平。也有报道称,武直十改进型使用的是涡轴9G发动机,而未来重型武装直升机将采用涡轴10全新研发。据称直-20配套的是涡轴-10的功率达到2000千瓦,与WAH-64的RTM332相近。这样即使在3000米以上高原作战,也可以象WAH-64那样,以全状态执行作战任务,也就是配备机载毫米波有源相控阵雷达、长弓蓝箭-7出击,同时具备较大的航程和留空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中国陆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直十九或称武直十九是我国在直九基础上深度改型的侦查攻击直升机。该型配备先进的光电吊舱(配有白光、热成像、激光等多个探测设备)、综合火控系统、显示系统、航电系统、电子战系统、电子自卫系统、数据链、通信系统及新的控制系统等:看哪里飞到哪里 +第三代头盔,航电综合化和数字化,配备玻璃化座舱,可同时挂8枚反坦克导弹/对空飞弹 +两个火箭弹发射巢,亦可以以8枚反坦克导弹加8枚对空飞弹的配置共16枚起飞作战,至少已装备176架。它与直十搭档,形成了目前我国陆航武装直升机主力。据报道称印度陆军航空兵的规模只有我军的七分之一,约一百余架。而且其主力机型为北极星通用直升机,包括武装型北极星直升机。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6月13日报道,《印度斯坦时报》10日称,印度陆军将在该国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利卡巴利部署一支“北极星”先进轻型武装直升机中队。印度陆军消息人士说,该中队由10架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北极星”武装直升机组成。报道称,“北极星”武装直升机装备了20毫米航炮,还可携带火箭弹、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该型直升机可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和高海拔行动。该型据称能将人员运输至海拔6000千米,但按其性能估算最多只能运输一支小分队。因此其构成的空中突击能力令人怀疑。另据近日《印度教徒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印度陆军或将接装11架阿帕奇直升机AH-64E。据信应部署在东部地区。AH-64E主要的改良在于大幅提升了数码资讯的连结能力,可与联合战术情报分配系统(英语:Joint Tactical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JTIDS)相容,并换装了输出更高的T700-GE-701D发动机。除此之外,新机种也具有遥控无人航空载具(UAV)、完整的仪器飞行(IFR)对应,与改良过的起落架。而以复合材料制成的新旋翼,则提升了新机种的巡航空速、爬升率与筹载能力。但印军何时能形成战斗力不得而知。另印度空军尚有一定数量的米35直升机,该型为米24改进型,升限5000米左右,属于老一代武装直升机。因此对比可见印军在直升机方面无论质量、数量均与我军差距很大,在争夺一树之高的战斗中我军会轻松取胜。第四回合,中国胜。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10(第五回合 山地突击)由于印军在东北部地区部署了约30辆T72M1坦克,因此很有可能发生高原坦克战,那么究竟鹿死谁手呢?我军目前装备的主战坦克主要有96式、99式与神秘的新型轻型坦克。从这三种坦克的性能看,我军高原山地坦克战的主角应是新轻坦。我军这款新轻坦的真容虽然屡次曝光,但是至今型号不明,显得颇为神秘。从设计上看,这款坦克明显是针对南方向有事而研制的,属于维护海外国家利益的战略思想的直接产物。这款坦克诞生在政治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报道,新轻坦将用于替代我国的62式轻型坦克,采用105mm坦克炮,配有自动装弹机;采用1000千瓦高功率密度发动机与可变阻尼半主动扭杆悬挂系统;采用多层装甲防护系统,基本装甲为轻型复合装甲,可挂装模块化重型反应装甲。综合各种报道,可能有25吨、30吨、33顿、35吨与40吨等多种防护级别;车载火控与信息化系统水平达到了99A2坦克以上的水平,采用稳像式火控系统,能采用猎歼模式;车顶装有含35mm榴弹发射器与12.7mm机枪的自动武器站。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新轻坦具有以下特点:1、对三代坦克威胁比较大:装备的105mm坦克炮,应是从94式105mm反坦克炮发展而来,号称世界上威力最大的105mm坦克炮。我国的长身管94式105毫米坦克炮,比西方制式的105炮长出一米多,初速提高了100米/秒,膛压比俄式125毫米坦克炮还高10%,多年前就具有3000米距离击穿俄制T-72坦克的能力。有报道称,该坦克炮具有在三千米处洞穿500毫米均质钢装甲的能力,甚至在2000米距离可以击穿T90S,而且为了适应山地作战特别加大了坦克炮的俯仰角度。由于具体指标未公布,但我认为至少应达到英国百夫长坦克的水平,即-10°~+20°。2、火控精确信息化程度高:据信新轻坦火控与信息化系统水平至少与99A2坦克相当。因此至少在目视能见度只剩下100米的恶劣环境下仍应有接近4000米的探测距离,识别距离为3100米。应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与车上的通讯系统、观测装备等整合,发展成车间通信甚至战场管理系统,大幅增加整个地面部队的作战效能。指挥官能透过定位系统准确掌握战场敌我动态,迅速拟定作战计划与任务次序,并传输给坦克群。3、复杂地形高海拔地区通过能力强:新轻坦的单位功率在25至40千瓦/吨,并配有适合复杂地形通过的可变阻尼半主动扭杆悬挂系统,同时为适应高原作战配备高原快速启动的发动机辅机系统和坦克车内环境控制系统。同时根据测算,在中国南方地形使用坦克通过水网稻田地域,理想的单位压力应小于70kPa,而62式坦克(全重21吨)达到67.69kPa。因此我认为新轻坦在25吨防护级别下,单位压力应低于70kPa。4、适合任务的防护能力:新轻坦在炮塔上,安装了大量类似99A坦克上的FY4/5系列双防惰性反应装甲,并且还在炮塔正面装甲采用了楔形布局方式。有报道称,它的炮塔正面防护能力不仅强过96A,也超过T90S型主战坦克。个人认为这些报道有所夸张,但新轻坦正面具备防护T72的2A46坦克炮发射的钢芯穿甲弹的能力是应有之义。据报道,印军在东线的锡金甘托克北部已经部署了一个装甲团,该团的番号未知,装备的坦克为T72M1印度版“阿杰亚”坦克。北锡金地区的地形还是比较适合装甲部队行动的,地形开阔,通视距离大,非常适合坦克行动和发扬火力。阿杰亚坦克相比原版T72M1加装了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的热像仪瞄准系统(应属第一代凝视焦平面阵列红外热像仪,探测距离5000米,识别距离2000米)、爆炸反应装甲和空调系统,发动机功率达840马力,全重40吨,配备有标准的激光测距仪,铸造炮塔中加装有130毫米厚的石英砂,其炮塔防穿甲弹是430毫米,防破甲弹则为500毫米。该坦克采用俄罗斯的2A46M坦克炮,发射3BM42钢芯穿甲弹,2千米可以击穿460mm均质钢板。由于北锡金地区海拔在米以上,一般坦克发动机输出功率下降30%至40%,但该坦克功率仅840马力,因此在北锡金单位功率至多只有约11千瓦/吨,而新轻坦在同样条件下达17.5至28千瓦/吨,并配备了适合山地的可变阻尼半主动扭杆悬挂系统,因此机动性,新轻坦明显占优。同时新轻坦的先进火控系统与信息化水平,以及高性能坦克炮,足以保证它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在印军坦克射程外轻松命中,在火力方面对阿杰亚坦克呈压倒性优势。相反2A46M坦克炮,发射3BM42钢芯穿甲弹却不足以击穿新轻坦。因此面对阿杰亚坦克,我军新轻坦具有明显优势。当然战事一开,印军很可能空运T90S参战。它装备的IA45式综合火控系统配备了带有稳定装置的昼夜瞄准系统和热成像瞄准系统,提高了在夜间或不良天气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其中热成像仪采用泰勒斯公司的凯瑟琳热像仪,性能应与装备在阿杰亚坦克上的埃尔比特公司产品相当。它采用自动装弹机装弹, 内装22发待发弹。它还装备了最新一代爆炸反作用装甲以及能干扰有线反坦克导弹制导系统的“窗帘-1”电子压制系统。它采用功率为626千瓦的柴油机,重48吨。T90S采用一门125mm 2A46M-1型火炮,是2A46M系列火炮的改进型,采用3BM42型穿甲弹,2000米上穿甲深度600mm。该型坦克采用了印度自产的乔巴姆装甲,抗穿性能到达530mm匀质钢板的水准,加装反应装甲后,炮塔可以达到正面800毫米的抗穿,1100毫米抗破能力。由此可见,T90S相比阿杰亚坦克高原机动性更低;火力略有提升,有可能击穿新轻坦正面装甲;且防护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因此新轻坦如不能利用机动性迂回敌坦克侧后,面对T90S将面临劣势。所以需要结合陆航兵力与96A/B坦克或其他反坦克火力,协同作战。第五回合,中国小胜。撼山易 撼解放军难11(第六回合 耳聪目明)现代战争已经进化到空-天-地/海-赛博一体化作战的新样式:信息化战争,这就要求现代军队在软硬件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这将是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日,解放军报登过一篇文章,标题是《数据链:武器装备的生命线》。文中称:“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战场信息量激增。据报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通信的需求量大约是海湾战争的10倍。在信息化战场上将大量数据信息实时传送,数据链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数据链是传感器与传感器、传感器与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与信息平台之间的中介,是实现信息链式运动的桥梁。通过它将散布在战场各处的信息化节点组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同期报纸还刊载了对国防大学 李莉教授的一篇访谈,李教授说到:“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武器装备体系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基本已不再是过去战争所追求的大规模毁伤,而是更加突出打击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任何时代,颠覆性技术的出现都是对弱势一方现有实力的强制性剥夺。它不仅表现在人为造成的新一轮技术代差,更表现在由此导致的对下一代战争的茫然无知从而置国防安全于巨大风险之中。”在数据链方面,我军可以说是后来者,但发展势头喜人。同年新华网援引外媒报道称,以三军通用数据链为代表的新型装备,让解放军各军兵种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外媒认为,中国现已初具诸军兵种信息化、网络化作战能力。甚至有报道称,我军科研人员采用不同于美军的全新数据链方案,虽然要多花出几倍的力气,但它的安全可靠对战场至关重要。这其中也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的突破性进展带来的成果。未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通用数据链不但带宽瞬时传输容量是美军现役LINK -16数据链的好几倍,而且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军用通信网络。日,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当年我军各部队虽然建了不少指挥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体制差异较大,难以互联互通。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成功为我军打赢一场信息化战争奠定了基础,而且它是一套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系统。美国国防部在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这样评价:解放军正在向整个部队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如综合指挥平台)向下级部队发送命令。采用综合指挥台使联合行动所需的多业务通讯成为可能。这些C4I的改进预计将缩短命令流程。引进的新技术使解放军可以通过强大而冗余的通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如情报、战场信息、后勤信息和天气报告等,提高了指挥官的情境意识。特别是ISR数据近距离传输给现场的指挥官可以方便指挥官的决策过程,使操作更有效率。参考消息网日报道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3月22日刊发马克·波默洛的文章《剖析中国的电子战战术》。在文中提到,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成斌3月20日在该智库组织的活动上说:“在我们的体系中,倾向于将电子战分成电子干扰和其他多方面内容。但是,中国很早之前就已经将网络战和电子战合二为一。这两种战争类型就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以数据为重点,一个以电子设备为重点。”在2月份的一场会议期间,负责太平洋地区的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约瑟夫·奥库安对美国C4ISRNET军事网站说,中国确实“拥有令我们肃然起敬的电子战作战能力,并且我们也在针对这种能力,进行有关训练”。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副主管斯科特·哈罗德说,抛开美国不论,中国的电子战作战能力可能会被用来针对越南、印度、台湾、日本等电子战技术远没有那么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从这一系列报道看,中国的确在近几年发展了自己的信息化战争能力,并达到了美军需要重视的程度。回顾几个回合的比较,我相信如果中印之间发生一场高强度而短促的局部战争,中国有能力让印度付出比1962年更大的代价。战争从来不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希望的,但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爱好和平,但不能畏惧战争、不能不善于战争,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关于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就分析到这了,感谢一直给予鼓励的朋友们。接下来,让我们谈谈二十年后该干什么吧?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01 (海权与陆权)美国国际战略专家罗伯特·卡普兰断言,“印度洋将取代太平洋和大西洋成为21世纪的全球中心”。他指出,“世界90%的货物贸易和65%的石油通过海洋进行运输。其中,印度洋是物流中枢,承担着50%的集装箱货物及70%的石油产品的运输”。但由于缺乏基地,印度洋成了美国本土势力所难以直接到达的地方。早在2005年,时任美国防部评估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就在向美防长提交的机密报告中造出“珍珠链”战略一词,用以描述所谓中国对“美国(在亚洲)战略利益”日益增长的威胁。报告称,中国正从中东至南海沿线发展战略关系,不仅意在保护能源利益,还服务于广阔的安全目标。除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报告还提到分布于中国海上战略交通线的其他“珍珠”,如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泰国和南海等。自那以后,五角大楼始终瞄准中国以“珍珠链”保护本国能源安全的努力。比如,美国迫使缅甸领导人对西方开放经济,这对中缅油气合作构成威胁;泰国是中国防御性“珍珠链”战略的另一关键,近年来一直是美国密集扰乱的目标;五角大楼正与越南密谈试图重返当地基地,还把印度列为对华军事同盟。在一种零和游戏的思维模式下,美国就这样重启了他的印度洋攻略。据报道称马六甲海峡平均每天过往230多艘,是世界运输的货物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而印度的安达曼群岛则扼守了马六甲海峡的出口,这使印度在印度洋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但北部印度洋是一个近乎封闭的水域,北部虽然有印度漫长的海岸线,但西北方向是阿拉伯-波斯-巴基斯坦,属于波斯-阿拉伯文化圈;而东北方向是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拉西亚-印尼-新加坡,属于南亚与东亚的交界地区;印度更为被动的是斯里兰卡的位置将完整的印度海岸线切为两段。在印度洋的西方向则是广袤的非洲,而东方向则是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的澳大利亚。形象的说,印度实际上被压在了北印度洋这个大泳池的水底,而且左右和头上还有三块大石头。这种地缘形势可以说相当封闭,唯一出路是陆地上向东西扩张,并以强大的海军保卫印度洋航线。印度的对外贸易、能源进口与确定其海军战略合理目标据中国海事服务网报道,2016年上半年,印度出口集装箱和进口集装箱增长率保持相对平衡,分别为11%和12%。马士基对此表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和行业参与者的手中是正确的。并且,集装箱贸易占印度2016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量的55%左右。出口方面,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英国、德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肯尼亚;主要的出口货物有蔬菜,占出口货物总量的56%,接着是水果,占出口货物总量的42%。进口方面,中国、美国、德国、韩国和沙特阿拉伯占据了印度进口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印度从中国的货物进口量达到货物进口总量的30%,特别是电子产品的进口量比例颇高。北美地区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因价格优势略高于印度从欧洲市场的货物进口量。同时印度面临能源困局,即:1、煤炭需求难以自足:目前大部分煤炭被该国快速发展的电力工业消耗掉。有分析认为,煤炭是印度能源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状况不会改变。2、石油消费依赖进口:印度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但随着该国在南美洲及里海等地区不断增加投资,其石油进口将向着渠道多样化、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发展,但由于没有输油管道,而主要依赖海运。3、天然气缺口待填补:该国从缅甸、伊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进口天然气的各种管道计划,全部由于边境争端等问题而搁浅。可以预见的未来只能从海路进口液化天然气。根据预测,印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源进口将进一步扩大。从这些情况来分析,对于印度关键的航线是其通往欧洲与中东的航线,关键节点包括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好望角与直布罗陀海峡,因此印度海军更应该出现在红海或波斯湾,而不是南海。但由于印度与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长期的不和解,其中东航线随时面临来自陆上威胁而切断的危险。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在吉布提建立了补给基地,我国海军已经实现在红海与索马里附近的常态化存在,随时能封闭曼德海峡,印度去往欧洲的通道,同样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由此,我认为印度的海军战略还没开始就被陆权制约了,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其奇特的外交政策。附录1 天降异象 必有圣人出附录2 夺取制空权从过往卡吉尔战役的情况、两军前线机场数量与中印两军炮兵部队的实力对比看,印度空军出动的概率很大。内线战术印度空军出动在正常逻辑下,应主要执行两项任务:1、夺取制空权(含袭击我国机场)。2、在夺取制空权情况下,对我远程炮兵阵地进行空袭。因此印空军至少应深入我国边境100千米以上,以六至八架战机组成战术集群,采取贴地飞行的模式,以迂回路线避免被我军防空系统发现。同时在行动过程中很可能使用电磁干扰等电子战手段,掩护其空军的空袭行动。在正文中提到,印军在东线有可能集结173架四代机进行战役行动。而我军在东线主要有六个机场,即拉萨贡嘎机场、那曲达仁机场、林芝米林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与拉萨当雄机场。具体分布见下图,距离印度最近的是林芝机场(距印度查不亚机场约180千米左右),而在锡金当面的是日喀则机场和拉萨机场。日腾讯新闻援引外媒报道,文章称,从2009年开始,中国军队在西藏针对印度军队的作战准备大大强化,部署了新型的远程地对空导弹和作战飞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竣工的日喀则空军基地号称“军民两用机场”,实际上完全是军用化的构筑形式。机场完全为空军驻军负责,修建了相当大型化的军营和各种机库。2009年开始,这一机场还修建了新的地对空导弹发射阵地,阵地的外形酷似红旗-9远程地对空导弹的发射阵地,还有两个小场坪。因此,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性,即部署红旗-12中程地对空导弹。如果爆发大规模战争,日喀则机场将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基地,这一机场距离印度边界只有227公里,距离印度空军的提斯普尔、查布亚两大机场的距离分别为450、660公里,能够对上述印度空军机场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与众不同的是,日喀则机场的跑道居然长达5000米。这样修筑的用意在于提高抗炸能力,跑道一旦遭到攻击,部分修复,也将具备使用能力。在日喀则机场附近还有山峦,目前没有发现地下设施,一旦需要,将来不排除修建地下设施的可能性。文章称,值得注意的是,日喀则地区是否会部署二炮的短程导弹?在机场附近如此众多的军用机库不像是只用于空军,其中一处设施酷似二炮弹道导弹的装检场,拥有13座库房,外部以通道联系,最大的库房长度40米、宽度10米,东风-11战役战术导弹长度为9.64米。可以看出,中国军队正在把日喀则变成多兵种合成的军事基地。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2015年10月刊报道,2012年开始,J10、J11、Su27频繁轮换进驻贡嘎机场,通常3个月左右,每次进驻飞机不超过5架,这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补给相当困难。2014年以后,补给明显改善,大队规模(8架)的J10开始进驻贡嘎机场。贡嘎机场空军弹药库的建设也已经在2012-13年完成,更为重要的是,在贡嘎机场东部3点钟方向,2014年开始最新部署了一个营的HQ12地对空导弹阵地。上述两大机场,是西藏地区,东、西部最为大型化的军民两用机场。成都军区在2000年以后多次举行了“高寒山地外线反击作战”的实战演习。J10、Su27都参加了这些演习。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网站日登载文章,以“中国空军师改旅”为题,对中国空军的编制体制改革予以关注并积极评价。文中称,航空旅很可能成为一种合成化作战单位,由数个飞行大队或中队组成,配备各式型号的飞机,比如战斗机、攻击机和侦察机,但每个航空旅有望根据担负的任务和扮演的角色,执行一种主题任务。因此,一个战斗机航空旅由战斗机、攻击机和侦察机飞行大队组成,而轰炸机旅将由轰炸机和加油机飞行大队组成,还可以根据具体任务需求的不同,作出灵活安排,允许特种任务飞机,比如预警机和加油机大队,临时隶属到某个航空旅。最后,航空旅之下的航空站将变成任务更加多样化、多功能,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飞机。根据日凤凰网报道,有人在西藏地区目击空警500现身。通过这些资料分析,我军在西藏东线地区应至少可部署十八个战斗机飞行大队(最多144架各型四代战机),并得到了预警机加强。但与印军可能集结的四代机相比数量上仍处于劣势,因此本着首战慎重的原则采取内线作战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空战的基本思路是:只有发挥我军在信息化战争方面的优势,在强大的电磁压制能力保障下取得制电磁权,切断或干扰敌地面雷达、预警机与战机之间的通讯或战机之间的通讯;以我预警机与地面雷达等装备引导地面机动防空系统与战机对印军飞机进行空中伏击战,首先以地面远程防空导弹接战,消灭部分敌机。然后以战机进入预定拦截阵位,形成局部数量优势,保持与印军飞机距离,抢先利用更先进的中远程空空导弹进行超视距拦截。假设1:1、我军在要地部署了一个红旗9B防空导弹营,对印军战机的拦截成功率40%,每营可同时接战六架敌机。2、我军在空军基地部署了四架歼10C和四架歼11B,印军入侵集群派出四架幻影2000与四架苏30 MKI。3、歼10C和歼11B对印军战机的超视距空战胜率为50%,歼10C和歼11B对印军战机的狗斗胜率为50%。基于上述假设,在150千米至200千米处将以红旗9B拦截八架印军飞机中的二架,在100千米至150千米处以我军战机发射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拦截剩余六架印军飞机。完胜!假设2:1、我军在要地部署了三个红旗9B防空导弹营,对印军战机的拦截成功率40%,每营可同时接战六架敌机。2、我军在空军基地部署了四架歼10C和四架歼11B,印军入侵集群派出八架幻影2000与十六架苏30 MKI。3、歼10C和歼11B对印军战机的超视距空战胜率为50%,歼10C和歼11B对印军战机的狗斗胜率为50%。基于上述假设,在150千米至200千米处将将以红旗9B拦截二十四架印军飞机中的七架,在100千米至150千米处以我军战机发射的中远程空空导弹拦截十二架印军飞机,然后进入狗斗击落印军剩余五架苏30 MKI,我军战损二至三架。胜!假设1和假设2分别推演了印军小规模偷袭与大规模空袭的情况,由此可见印空军缺乏对我空军基地等要地进行空中打击的能力。我认为如果印度空军经过二至三次这样的失败,就会丧失继续进攻的勇气。因为此时其173架四代机可能已经损失了30%至40%,而我军损失应少于八架战机。外线战术2012年有报道称,在青海格尔木,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其空军运输机的云集状况。卫星图片显示,该机场2010年滞留了13架运-8、4架伊尔-76运输机。据《解放军报》日的报道,空降兵首次成建制、大规模在高原实施空间演练,近600人进行了跳伞训练。上述运输机的规模可以看出,这次演习至少有能力空降一个团的兵员和装备。该机场的跑道已经加长到4900米。因此我认为,中国空军完全可能在格尔木机场或更深远纵深机场起飞战略轰炸机携带长剑系列空射型对印度国内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此外,云南方向我国有大量机场并部署多支空军部队,如能获得缅甸同意,通过缅北空袭印度亦不失为良策。
馆藏&10342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国兰斯每回合怎么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