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杀狼的简笔画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

《狼》说课稿[靖江市滨江学校]
《狼》说课稿
作者:&&&&点击数:7&&&&发布日期: 15:08:52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所教学的课文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狼》第六单元是以“动物”为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进一步思考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来的人类的生活轨迹《狼》是一篇文言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本人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a朗诵文言课文b积累文言词汇c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d理解句意、文意(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识,让学生懂得用智慧同敌人做斗争(3)道德及情感价值观: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3、教学重点:a、积累文言词汇&b、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4、难点:理解句意、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较长时间的集中,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点无味,甚至反感和恐惧,故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反感、恐惧的心理再加上这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字、词、句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文言文的分析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在教师的点拔启发下,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和理解课文三、教法设想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诵读法、质疑探究法、问题导引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学于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遍,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探究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在突破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上可采用设置一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由表层到实质,层层深入,迎刃而解课后通过练习加以及时巩固四、学法指导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已经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理念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启发自主式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自主疏通课文时,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难词、难句,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组组交流,并适可而止加以点拔,只把获得得结论的途径指导给学生,促其自求,促其自得,从中悟出规律方法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的目的五、说教学过程的设计通过对上面的分析,在施教时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激发导入——自学质疑——合作释疑——展示评价——巩固深化具体操作如下:(一):激发导入1、请学生说出利用课间搜集到的有关“狼”的成语和故事,并且概括出狼的本性(为下文主题的把握埋下伏笔,同时,激发兴趣,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2通过回忆上学期的《山市》,请学生简介蒲松龄及《聊斋志异》(回忆旧知识,进一步了解作者,有助文章主旨的把握)(二):自学质疑1、出示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悟文本a&听录音朗读,在听的过程中字音、停顿和语气b学生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语气c后齐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教师适时纠正)(注意“其一/犬坐于前”结合释文断句)2、疏通文意,再次感悟充分利用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自主疏通文意个人无法解的,做好标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词、难句)后由小组合作解疑交流,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作适当提示(尽可能放手培养自学能力,实实在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落实,将书中重点字词句在黑板中板书出来,检查落实情况最后疏理出“其”、“意”等一词多义(结合语境释义)词类活用,“洞”“犬”“隧”都为名作动特殊句式,投以骨——以骨投等规律性的文言知识)3、找学生复述(巩固内容,为下面理解文意,把握主题打基础)(三):合作释疑,把握主题1、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狼(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再次整体感悟文本,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2、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3、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4、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5、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从哪可看出?6、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7、故事到这,已达到高潮,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是否画蛇添足呢?前边是叙述,后边是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题8、前面哪篇课文也有采用这种结构的?(问题导引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把握主题,把握写作方法)&&&&(四)、展示评价(多给与学生鼓励,创造和谐氛围&并最终师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五)、巩固深化: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现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母狼的智慧》结合自身已搜集到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关于狼的短文六、板出设计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狼启示&:&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导读: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发展,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高潮和结局,13、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狼阅读练习一、文学常识1、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文章选自《聊斋志异》,该书名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二、对黑体字解释: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狼阅读练习 一、文学常识
1、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 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文章选自《聊斋志异》,该书名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二、对黑体字解释: 一屠
晚归,担中肉尽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远。屠惧,投以
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恐前后受其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 (“苫“注音)蔽成丘。屠乃
刀。狼不敢前
, (注音)相向。少时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屠自后断其
,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
诱敌。 狼亦黠
, (注音)矣,而顷刻
两毙,禽兽之
。 三、阅读 1、“乃悟前狼假寐”中的“假寐”的表现是 :
2、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
3、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有:
4、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有:
5、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
6、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7、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8、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句子是:
9、本文按照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发展,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高潮和结局。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用原文回答)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该主题的意思吗?
10、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11、全文以记叙和议论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说明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1、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狼烟四起
杯盘狼藉 1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13、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很清楚。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阴险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1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找出相关语句。 1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16、本文谁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文章是以狼为主体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企图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17、“志异”即“记述奇异的故事”,本文的“奇异”表现在何处? 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 18、怎样理解本文的主旨? 从内容来看,文章以狼为主要人物来叙事,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屠户是次要人物。虽然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非故事主旨所在。从《聊斋志异》的“志异”来看,志异,即记述奇异的故事,主要突出故事之“奇”。 当然,人们从故事中可以受到某些启发,如: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见课文 1、“缀行甚远”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2、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四要素――时间:晚;地点:途中;人物:一屠,二狼;事件:一屠晚归,两狼缀行。 3、屠夫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投以骨(对狼抱有幻想)。 4、屠户”投以骨”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狼迁就、退让,报有幻想,希望能退狼。 5、“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贪婪。6.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7、“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丢掉幻想,准备抵抗 8、他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奔倚其下,弛担持刀。9、狼的表现呢?眈眈相向。 10、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阴险狡诈。 11、屠夫杀前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且果断 12、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13、 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 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14、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何作用? 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15、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16、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为什么? 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17、对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心软,不能心存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IT计算机、资格考试、党团工作、办公文档、考试资料、word文档、教学教材、教程攻略以及狼(部分含答案)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考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考文言文狼复习教学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夫杀狼的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