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买了个软件,75寸为什么贵那么多软件比游戏贵那么多

本文来自于公开课 本期讲师:同步网络创始人 个人简介:熊俊,同步推、91助手创始人,同步网络CEO,曾获&厦门风云人物&、&厦门市创业人才&&福州大学客座教授&等多项殊荣,并担任由著名天使投资人、、等联合发起的&公益创业辅导计划&&群英会&导师。
主题:互联网+提高的是效率 但世界上赚钱的模式仍然只有两种(下篇)()
温馨提示: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以下是文字实录
1、: 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化时代
大家讲到移动互联网也是一样的,从2007年iPhone上市,苹果很酷,也颠覆了传统诺基亚智能手机的模式。可是当时这个手机出来之后一样面对着非常多的问题,甚至你看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手电筒,每个手机里面可能都配了这样的功能,可是当时这些都是需要单独的App,而且这些App还要卖钱,你看到一个手电筒的App数量非常多。还有很多做类似功能的,包括后面的日历,包括当时有一个App叫I&m rich,就是告诉你说我很有钱,但是这个东西就卖999.99美金,所有人觉得是很酷的事情,当时我实在是下不了手,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就是怎么就值那么多钱,但还是没有下得了手。但是你可以看到从聊天工具开始,像米聊和微信,同样的还有kik,还有talkbox,这几个其实非常相象,而且功能非常多,当时在传统互联网类似的工具,就是新浪UC和网易泡泡,它的东西如此的重复,最后就是看谁把工具做得最大,你的朋友集中在哪里,最后所有人都跑到QQ上。微信跟米聊竞争最大,功能上大家做得差不多,但是微信的迭代,包括它的关系,包括从QQ引入到微信,其实都是很快。当时的是长这样,就是一样非常强调工具性,就是帮你修图,同样跟美图秀秀相似的,百度魔图。你可以看到这些工具在Appstore里面的分类,和原来的华军软件园没有本质的差别,其实一直在告诉你排行榜里的东西怎么样,甚至付费的都是一些工具,这些工具都还可以卖钱。今天大家去看付费榜,很多都是游戏了。那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判断说第一个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当时我们跟很多开发者在讲,如果你们每一天都去登记一下,比如说总榜或者付费榜,关注的某一个榜单底下哪怕Top50,每天都登记一遍,然后你会发现离2007年越近,越往前靠,它的里面榜单App的变化实际上非常频繁,也就是说今天登记Top50,后天登记Top50,一个礼拜之后登记Top50,会发现这里面的变动极大,甚至有一个App今天在Top50,过两天就不在了,这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霸占Top50,你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在这个领域去创业,意味着还有机会。可是离今天越近,你就会发现Top50里面的App就越来越稳定,比如说你可以看到一个软件A,可能今天在Top50的第20名,明天可能不是20名了,但是他怎么变动都不会跳出Top50,那意味着什么?那个App已经牢牢的霸占在Top50榜单里面。而且越往后霸占Top50的App数量越来越多,比如说Top50里面有30个App,他的变动都上下在跳跃,可是他永远离不开Top50,也就意味着新进入榜单的开发者大概只剩下一半的概率在这个地方做到最前面。比如说你去看工具类或者说某一个分类排行榜里面也一样,如果看到这个榜单里面App的变动已经不再那么频繁了,而且有一些App已经很固定在那里,就意味着你进入这个榜单机会就很小了,原来有50个位置,你有50个机会,后来只剩下20个机会,后来只剩下10个,后来只剩下5个,现在的Top50里面可能那些大公司,比如网易的App已经霸占的非常多了,剩下给其他开发者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这个领域里面已经开始形成寡头化,已经开始有一些App开始形成寡头。比如说美图秀秀,它在图片的处理里面基本上是已经难以撼动了,七亿的用户。当时2013年7月份的时候,美图秀秀移动端超过两个亿,其实整个末季,已经有一亿多了。你可以看到这个工具,要跟他在同一个领域竞争,基本上就变得非常困难,已经开始形成了寡头。所以移动互联网这些年,我们如果再做一个分类的话,其实从2007年的iPhone开始做一个起点,那到2013年,几乎就是工具化时代,所有的工具和我们看到的东西都在这个时代产生,几乎是,而不是所有,并且在这个时间结束以后开始获得垄断的地位。
2、2013至今: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和娱乐时代
那2013年以后,开始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就是内容和娱乐。大家可以看到非常多关于手机游戏的App,手机游戏最初期就是像汤姆猫,这个非常简单,而且是单机的,用户开始关心娱乐。后来的愤怒的小鸟,其实也是单机类的游戏。然后到了我叫MT这样的卡牌游戏,刀塔传奇,三国.....然后这些游戏原来也是从单机类慢慢的变,包括到今年从同步的平台上可以看到游戏类的Moba和FPS类型的游戏其实已经超过了卡牌。后来在前几年的春节,可能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微信红包,然后和快的,开始快的来做打车,拼车,甚至送红包,减车费,这些极大的拉动了我们现在普通的老百姓开始接受从手机上支付。以前大家在手机上装的App数量,跟传统互联网一样,非常非常多。然后最近手机里面装的App数量应该变得越来越少,常用的十个基本上就能解决大家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其实App的数量开始变得越来越爆炸,数量越来越多。那发展到这个时候大家又开始在想,未来是什么样子?因为手机游戏从2013年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非常成熟,到今年很多游戏开发团队开始面临很多的问题,面对非常多的挑战,可能接下来融资也没有那么好融,今年的团队会死一大堆。去年大概厦门从事游戏开发的团队可能将近三百个,今天可能剩下一百个不到。我记得我2010年出来创业的时候,大家有讨论过,2009年中国的3G牌照开放,2010年算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当时我们在讨论说未来的手机大概会长什么样子,或者智能手机什么样子。我截了一个手机的图形,有人说应该长这样,就是手机上有一堆的键盘,上面还运行着Windows98,就是平时你都拿着手机,但是你把那个手机插在笔记本的后面,那台手机就变成很大的电脑,然后你把这个手机拿走,所有的数据就存在手机里。你可以看到当时对移动互联网的想像是这样,就是PC的延伸。可是今天大家看到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显然已经不是这个样子了,包括大家现在看到各种宽带式的设备,小米电视,甚至包括苹果的Carplay,大家看到今天的发展,就是大家在互联网上看到最多的词就是多屏,多屏互动。可是我们回顾一下刚才说的,我们说过去几千年下来,我们觉得世界上的声音有两种,一种叫做帮你Save time,基本上大家套一套的话都可以套进来,一个是Kill Time,然后过去几十年间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概都经历过了,说从工具到娱乐和内容,然后到本地化和电子商务。
3、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从人围着设备走到设备围着人走
可是中国过去的几十年间,互联网的发展其实跟传统行业几乎是走得两条平行的线路,没有太多的相交线,传统行业有传统行业的发展,互联网有互联网自己的发展,并且两者的关系非常的弱,只不过在开始有了电商的时候就开始想把传统生产里面的内容放到互联网上销售。可是今天我们在看到说世界从原来单一屏的发展到现在的多屏,是不是只是这样的过程?我觉得在过去的几十年,可能传统互联网发展了这么久,真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人围着设备走,人在围绕着设备走,为什么这样讲?电脑又很大,又放在这个地方,而且最初的时候你的ADSL和你家的电话还不能共存,然后后来到有宽带,然后你把电脑放在这个地方的时候,你会发现今天我们坐下来开始去做我的日常消费决策的时候,你怎么做的?我坐下来讲,今天晚上去吃什么,首先想的是问我的朋友今天晚上去哪里吃饭,有去过哪个地方,甚至你们来到厦门有人会问,厦门当地的朋友说厦门哪个地方应该去玩,所以消费决策还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的线下的决策。那电脑就在那个地方,你要走过去,要打开电脑,要上网,然后查询到信息,是人在围绕着那个设备走,因为设备几乎是固定的,所以这两者之间虽然没有很明显的融合,也不太需要。可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它的本质是就是设备围着人在走。设备围着人走意味着什么?你走到哪儿,今天手机掏出来,或者你在车里或者在哪一个地方,设备都围绕着你的周围,你的消费决策,你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容易。所以大家今天决定晚上去哪里吃饭第一件事就是掏手机在看周围的信息是什么,甚至我在讲什么话大家都可以马上去搜索。那以前两者之间的关联是特别的弱,人围着设备走,这个时候没有必要把两者绑定在一起。可是今天设备围着人走,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信息。另外一点,现在1990年出生的已经大学毕业三年了,就是工作三年了,如果他本科毕业的话,已经工作三年了,三年就意味着他开始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坚,1993年出生的今年毕业,也就是说今天的90后他们从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甚至他们在初高中的时候已经开始在接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如果今天的00后是15岁,15岁已经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判定消费能力和决策的能力,而00后基本上在他们的小学初中就已经开始接触移动互联网。所以我觉得真正从人围着设备走到设备围着人走所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包括你看淘宝和京东现在的上山下乡意味着什么?我来举个例子,就好象今天我们老是在讲大数据,所有人都在讲大数据,可是大数据的核心不是数据,是基于数据所得出来的结论,一堆数据放在这里没有价值。政府或者大家不断的谈互联网+,互联网+是把传统行业加上一个互联网?是说传统行业里面做的事情?是以前没有App现在有App?没有网络的有网络?没有上淘宝的上淘宝?仅仅如此吗?我想肯定不对的。以前的人围着设备走到设备围着人走到现在所有年轻人都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所带来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以前我们在做传统行业的时候,他的人群的获取几乎可以不要在互联网上获取你的用户,因为这些人的消费决策信息的获取几乎都来自于线下,所以完全线下做一个广告和牌子,然后在电视上投放广告,去获取你的用户,而今天你的这些受众,你的这些用户的来源更多的是来自于互联网。我举个例子,《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诸位知道他们分别来自哪几个电视频道的吗?基本上你去问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人知道三个台分别来自于哪里。我记得大概2010年回厦门的时候,我太太经常下班回家做的事就是把电视打开,机顶盒打开,电视还是黑色的时候,她就拿遥控按47,然后电视屏幕一亮果然是湖南卫视,就是她认为只要是湖南卫视的节目就是好看,管他是汪涵还是何炅。也就是说当时那一代人关注的是电视台,对节目其实并不那么介意,可是今天年轻人更多关注的是内容。而且我们以前叫什么时候是黄金档,8点钟,就是7点半新闻联播放完之后正片就要上演了,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黄金档是什么时候?十点,因为根本没有人下班之后马上看电视,而且很多人还不看电视,这些人根本不记得是什么台,以前的人说要看湖南卫视或者浙江卫视,可是现在只是要看这个节目,只记得这个节目,不记得这个台。现在很多年轻人从土豆,腾讯视频,就是从互联网上搜索内容。大家更多关心的是内容,而不在于是你原来的渠道。所以真正的&互联网+&给我们这些传统行业,传统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几年最大的发展变化,其实给大家的影响是什么?就是现在的这些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做决策的方式都来自于互联网,你的用户已经来自于互联网,如果今天你不从互联网上获得你的用户,那这个时候你在线下去投放,面对的成本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高昂。
4、未来趋势: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大改造
传统的行业其实非常关注的是什么?关注的是事物,就是我生产这个东西要怎么把它卖出去,可是今天大家可能关心更多的是由此所带来的关系。传统的电视广告有几个广告做得很好的,第一个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益达木糖醇,大家看过益达木糖醇的电视广告,在电视上放的从来都没有完整过,然后放完了之后都要求大家去百度上搜索益达或者搜索木糖醇,你现在在百度上搜索的话,前面几个一定是有益达木糖醇广告的完整版,而且在优酷土豆上,电视媒体成为他导流量的地方,把用户引向到能够沉淀这些用户的地方。以前是我们电视上买一个用户,线下买一个用户,但买完这个用户就流失了。而木糖醇其实做得有意思的是把这些用户统一在一起。具体来看,除了这个以外大家可以看到今天的Uber,其实自己一辆车也没有,AirBnb自己也一栋房子都没有,他们在出售的是什么?出售的是关系,是我要租这个房子,我要租这个车,我要使用这个车的一种关系。所以今天的传统行业受到的冲击绝对不是说我要加一个App,我要加一个网站,而是促使这些传统行业的人真的要思考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把思维方式从以前传统的方式换掉,获得用户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事实上对于纯粹以前做互联网的人来说,今天面对的挑战大于传统行业人的变革,为什么?我们原来做互联网的这些人已经做惯很轻的事情,我们互联网以前有一句话是:做惯了互联网的人再也不想做传统,做了游戏的人再也不想做互联网,做了金融的人再也不想做游戏。因为赚钱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轻,钱玩钱的事,最后什么都没有干,就是把钱赚了,游戏也没有什么生产,反正里面的数据库改改,这个装备钱就来了,就变得越来越简单。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要去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去改造传统行业,你会发现传统行业跑不掉的一个问题是他还有很重的实体在,你必须了解这里面的这些环节,你才能够达到你改造的意见。所以我觉得未来几年一定是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大改造,但是机会可能更多出现在传统行业里,懂得互联网的那一帮人,而做互联网的懂传统行业是比较难,挑战也比较大。今天看到很多的创业者做O2O,可是传统领域有它的逻辑和流程,那些坑都很重。互联网讲的是快速迭代,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太懂这个方向没关系,我们可以快速迭代,进步速度大过行业的速度,我不断的迭代进步试错就可以了,因为互联网的试错成本并不是很高。可是今天你开模做一个东西,开一万件,然后也不知道开了模之后做的东西用户是否接受,反正先做了,开完之后发现不对,再来一次,你会发现一大堆的钱已经没了。所以我觉得真正的了解后面&互联网+&的发展时,我觉得是互联网思维改变和改造原来的传统行业。如果能够更加了解传统行业,就是了解传统行业里面的一些问题,因为以前的用户获取更多的是来自线下,而且简单的从生产目的开始寻找这些用户。而我们知道做互联网的人最了解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们有一群用户,就想这群用户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东西,然后基于这样的方式去做改进。最后就是The furture started yesterday, and we&re already late,谢谢大家!
24小时报不停
“垂衣”宣布完成近千万美金A轮融资,SIG领投
车城网创始人凌晨发文,公司已大势不在?
92年女生回应360关闭直播:不够诚恳,周鸿祎需道歉
iMac Pro国内正式发售,顶配突破10万元大关
摩拜单车日本子公司获日本最大社交网络LINE战略领投A轮融资
比特币大跌10%,币值跌破1.7万美元
偷拍犯罪一年超过5000起,韩国发布“摄像头禁令”
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将聚焦安防监控
FF融资“闹乌龙” 贾跃亭仍未筹到“续命钱”
苏宁3年要开15000家店,王健林称明年为苏宁进行规模化定制
Airbnb今年有望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中国业务贡献巨大
北京推出自动驾驶新规,测试期间需处于有人驾驶状态
滴滴出行3亿元收购支付牌照,已获央行同意
福布斯发布2017年最能赚钱的人TOP10:贝佐斯第一
媒体称今日头条宕机,疑似被攻击
Airbnb将投资2亿美元推广自有品牌公寓
庞巴迪与中国中车合作在华造单轨列车
特斯拉收获电动卡车最大订单:UPS预定了125辆
美的联手阿里进入无人货架领域
苏宁携手万达、融创中国等地产企业扩展线下版图
猎豹移动确认布局无人货架,已经入驻 1000 家企业
小派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泛艺学苑获得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险峰长青领投
涵象文化获得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洪泰基金投资
朗鹰教育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国中创投投资
充充动力获得1000万元战略投资
东方启音获2500万美元B轮融资
力品药业完成2亿元B轮融资
加密货币市值超6000亿美元,已逼近微软
腾讯与深圳共建住房租赁平台
华平投资完成23亿美元金融基金募集
摩根大通调高股票级别,Twitter股价随即大涨6%
汇商通盈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B站建电竞俱乐部
“印度版快手”Clip获600万美元A轮融资
缔孚森获头头是道天使轮融资
ofo戴威回应与摩拜合并:相信合作大于竞争
灿星完成首轮融资,估值210亿,2018年年初启动谢谢你提供信息。其实安装有360安全卫士、毒霸,甚至是浏览器开启的时候,都会不断扫描其它进程,搜集用户上网的网址以及其他敏感消息。总之是对电脑不断的“搜身”,把结果上传到360服务器上。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为什么很少见工资高的程序员炫富?
比如说,你买了个名表,在程序员团队里炫了个把月,没人有反应,只好拉着一个程序员说,
作者:来源:知乎| 10:31
比如说,你买了个名表,在程序员团队里炫了个把月,没人有反应,只好拉着一个程序员说,
&你看看这个表,江诗丹顿...&
程序员哥们没听明白什么丹顿,但也不愿怂了,从抽屉里拿出个电子表,
&你看看我这个,卡西欧,防水,防摔,太阳能,电波对时,秒表闹钟,都用了七八年了...&
程序员天生喜欢简单,耐用,皮实的东西,牛仔裤,冲锋衣,包不用酷炫,但一定要能安安稳稳的放下笔记本电脑,背着要舒服,不坏不用换。这类产品,一般没的炫。
程序员也不懂怎么炫。炫富也要知识,奢饰品那么多,品牌眼花缭乱,比framework还难选,哪里是说炫就能炫的,没有知识,有钱也不知道买什么。
程序员炫了也没人看。除了电脑,程序员周围都是程序员,穿个几万块的西装,戴个几十万的表,电脑前坐一天,还没穿T恤的舒服,不但没人能感受到你的富,还有人会觉得你穿的奇怪。
炫富的人炫耀的东西,程序员不觉厉害;程序员觉的厉害的东西,炫富的人又不懂。
再说,程序员也不富。
知乎网友:鼹鼠的土豆
我不是程序员,我嫁给了程序员,我从一个程序员的老婆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啊!或者说从一个IT男老婆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是太宅,没什么花销,或者说没机会炫富,或者说他们的消费项也达不到炫富的程度。
拿我爱人来说啊!不抽烟,出去应酬才喝酒;每天早上在家吃完早饭才去上班,车停单位免费停车场,午饭在公司食堂吃,基本上每月饭补发饭卡里都会花不完,请人吃饭开发票回公司报销,晚上回家吃饭;
每周公司组织运动公司付费。每天固定的爱好,玩个魔兽,还是用金就换点卡了,嗨!而且魔兽这东西,充一千块钱能玩一辈子。。。
每周跟初中、小学的朋友们在家附近打两次球,还是谁输谁请客,但是他基本上一年也不输一次;每周末带父母去看个电影,吃个饭,都是我订票,我选地方,刷我卡。
还有IT男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据我观察我爱人和他们部门的人,基本上有老婆的钱都交给老婆,没老婆的就干脆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钱。
我们家一般是每个月我给他一些零花钱,每到月底重新给的时候,一般他会看看钱包说没花完,不要了。以前我还觉得他可能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假装不知道。后来有一次去看车,他问我预算是多少,我说多少多少,他很惊讶的说咱们有这么多钱啊!!! 对了,有几位我觉得很有潜力的大哥,都是很推崇刘墉的话&老婆是男人最好的首饰&,不管自己穿的多破,只要带着老婆逛街的时候说&喜欢什么就买吧!&不用炫富也高大上了。
知乎网友:刘飞
炫妹子的程序猿才是真正的炫富!
知乎网友:张翼德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程序员也很喜欢炫富。
-你看你看,我这个键盘是 HHKB!
-啊?什么什么苦逼?质量不咋样吧,漆掉得字都看不到了。
-你看你看,我这个游戏是《辐射3亚马逊幸存者特别版》!
-啊?游侠网下不到吗?不行去百度贴吧求个种也行吧。
-你看你看,我这个耳机是 ATH-W5000 !
-啊?重低音动次打次给劲儿不?长得还不如 Beats 好看,有两百块钱吗?
-你看你看,我坐的这个是赫曼米勒的椅子!是很贵很贵,质量很好很好的哟。哎,你别站上去啊!哎,别跳!质量好不是说就结实啊!卧槽!喂&我是听见了什么碎裂的声音吗?
知乎网友:戴威
首先得有时间,炫个富起码也得等我下班再说吧
知乎网友:Troy
炫妹子的程序猿才是真正的炫富!
知乎网友:佑可
长期和程序猿在一起,说下我的感受。 背景:我是普通百姓,刚毕业一年,所以我眼中的炫富可能根本不能称之为&富&,不过对我来说还是(按各个地区平均工资来说,我身在成都,待遇还行,每月到手的能超过上海平均工资)应该算是有点小奢侈了,当然也不排除只是在某个地方舍得。
1.程序猿也有炫&富&的。曾经我想配一个电脑,因为毛都不懂,对电子产品的态度就跟进菜市场一样,(好在哪里差在哪里都不清楚,进网吧说的最多的就是网管帮帮我好卡!)好在公司里大部分都是技术宅,心想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张口就问。 于是这里分了两拨一人。
待遇一般的就问我的心里价位和配置需求(我的回答就是我要玩什么游戏不卡就好),然后第一波兄弟就帮忙给我列出了清单,看的出来这些清单也是他们曾经为别人列过的,因为真的好迅速好快捷好准确。
那么待遇高一点,我的理解也就是&高级&程序猿,这一波人看到我哀求的眼神和着急的神情往往会停下码代码的宝贵时间,停下和designer撕逼的时间为我指明一条道路,于是在问了我的要求以后,就很华丽的配了一套出来,价格往往就是待遇一般的程序的两倍,我想他也不是刻意去找贵的,消费上去了,理念上去了,于是在他眼中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眼中的炫富,可能他们根本不以为然。既然都不放心上,哪来功夫跟你炫富?程序猿真有闲功夫还是多逛点A站B站实在。 2.程序猿的逻辑思维一直是我很羡慕的,不管我们私底下讨论什么,他们都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我们讨论一些重口味的电影,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导演怎么拍的,这些道具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这个人割自己的肉表情那么销魂,导演想表达个啥;比如我们讨论火星这个地方好玩,一般的思路应该是去过的说去过的事情,没去过的说如果去的话一定要怎么玩,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如果我去我就要安排多少天时间,除去来回行程耽搁,每个景点大概能停留多久,一个人去还是两个人去,两个人去带谁去等等等......大哥!小弟错了行吗! 小弟只是在想,这些问题等我确定要去再告诉我好吗! &小弟,大哥为你好,少走歪路,不然代码写的不规范,不简捷,维护成本很高的& 大哥再见!!!!!!!!!!
所以这样一群有着强逻辑性的生物,你让他炫富他都要思考一两天为什么我要炫这个富,可能到最后都忘了为什么要想这个问题了。(我没黑,我喜欢这个思维。)
好像废话很多。 基本上认识的高级程序员,生活要么很有规律,要么很没规律,会有爱好,大多都很宅,可能能够成为高级程序员,耐心也是常人不能比拟的,这个职位本身就有要求,不是人人都能胜任的。于是反映出的一些现象就是程序员对于一些炫富行为往往不以为然,当然程序员也是 人,当然有些硬性的虚荣心和大家也一样,只是表达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一个小耳机3K多,你不问他不说。 我因为很幸运能够在IT圈混,认识了一大票程序猿、攻城狮,对我帮助也是极大的。其实后来仔细一想,现在的物价房价那么贵,病都不敢乱生,真正老实做事的程序猿就算再有钱,也没到炫富的标准,可能收入也是一部分原因吧。如果真能在一个公司码代码到上市,随便买个法拉利发个朋友圈,可能就会被贴上炫富的标签了,但是这个时候还几个人记得你是程序猿呢?
知乎网友:小海贼
以前看到一个程序员,经常炫富,后来经常有人私信他,后来他就不说话了,再后来,更新了一次说说,全额购了套房子,再后来更新说说,提车。再后来更新说说,第二套房子。炫富意味着想被打扰,时间等于金钱的时候,你就不会想炫富了。
另一个程序员,经常泡群里,吹牛,有次,自己搞了个项目,赚了几十万,炫富开始,然后一堆人找他开发项目,开始还挺热闹的,后来他退群了,消失了。时不时发个说说,又一个项目捞钱,半年又搞了项目捞钱。一年内,房子车子都搞了。
还是那句话啊,程序员是没时间炫富,别人分分钟搞项目,过自己的日子,何必拉仇恨,多善良的人。
看完知乎网友的回答之后,你认为&为什么很少见工资高的程序员炫富?&呢
【编辑推荐】【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热点头条热点热点头条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412683人学习过
讲师:51492人学习过
讲师:16173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共22章,包括操作符、控制执行流程、访问权限控制、复用类、多态、接口、通过异常处理错误、字符串、泛型、数组、容器深入研究、Java I...
订阅51CTO邮刊查看: 15488|回复: 125
谈谈Hifiman的音乐播放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HIFIMAN的播放器分为两大类:一体化播放器和模块化播放器。 一体化播放器比如6系列,再比如现在新出的HM700。模块化播放器比如HM801,HM901和HM802。这二类播放器有这样一些区别:
一体化播放器体积均较小,而且都可以用USB充电。 6系列的尺寸相当于第一代Ipod. HM700的尺寸相当于诺基亚的女性手机。 这是考虑到便于消费入门级市场使用而这样设计的。 我们不想吓坏用户。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声音和功能均弱于HIFIMAN的模块化播放器。
HIFIMAN的模块化播放器有这样一些非常奇葩的特点:
1. 电池均为正负7.4v的高电压,4颗相互独立的电芯组成,并且均为可更换架构。
原因非常简单:传统的发烧音响线路都需要高电压,而我们不希望使用一颗3.7v电芯然后用升压电路升到十几伏,因为升压电路会导致纹波噪声干扰音频电路。 而且升压电路的输出功率受限。 我们把电池设计为可更换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播放器价格很高,使用周期很长(3到5年),因此如果电池不可更换,则播放器在两年内就没法用了。而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没有考虑过。你想买个几千块上万块的高档播放器,不想用两年然后扔掉吗?还是买HIFIMAN靠谱。
2. 所有的模拟电路部分都是用台式HIFI音响的方式做的,无论是用料还是线路。
做音频线路有两种方式:台式音频HIFI音响线路,这种方式指标好,听感好,但是对电源要求苛刻,要求高电压,大电流,电还得干净。 还有一种方式是用手机或者随身听上常用的低压元器件来做,但是不偷工减料,该做滤波和冗余的地方统统按规矩来。这种做法呢,声音凑合,指标不会太差,很多国砖都是这种了,包括HM700(6系列是升压以后全按高电压来的,用的是台机的元件)。最后一种做法就是用低压元器件,而且全都用最简的方式处理,DAC出来不做有源滤波直接接耳放线路,耳放线路也就是简简单单的凑数。这样的方式做出来的东西指标反而特别高,因为人家测量指标是相当于直接测芯片的指标,能不高吗。但是声音非常不好听哦。 当然也有人说这样的数码味声音“素质特别高”。自欺欺人哦。
3. 正因为前两点,因此出现了热量问题:
首先是音频专用元器件的发热。 以901为例,两颗9018,两颗627,两颗2107,这六个贵死了的芯片的耗能就是几百个毫瓦。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芯片的一部分能量用于电信号的处理,大部分能量呢,变成了热量。另外,由于电源电压高呢,控制部分(也就是CPU)的供电电压要远远低于和音质关系很大的模拟部分,因此需要用专用的降压芯片把电压降低到1v到3v,这样的话,效率就降低了,热量就产生了。
正因为如此,901的机体两侧开了三个很大的百叶窗作对流散热, 正面的波轮做成了金属材质,相当于正下方的音频线路的专用散热片。
这些,都是为了音质而必须的。 被人骂死也得做。
刚刚有人说录音笔好。录音笔实际上是我在前面讲过的第二种线路和第三种线路的结合。 非常省电。以4个充电干电池为例,1.2v*1500ma*4=7200mw. 以901的电池为例,7.4v*mw。也就是说,901的电池比四颗很贵的充电电池要大一倍。 而录音笔的使用时间为十五个小时,901为8个小时。这样计算下来,相同时间里901消耗的电能是录音笔的四倍。为什么?因为录音笔里没有装两颗9018,两颗627,两颗2107. 录音笔里装了两颗非常省电的低压运放,以及AKM公司最低端的DAC,以及MAX公司最便宜的MAX9722耳放集成芯片,这些东西加起来,成本不如一颗80多人民币的OPA627 ,耗电相当于两颗627之和。
下面说说耳放卡的设计。 是的,我们持有耳放卡的专利,而且还在进一步完善更新专利。
为什么要做耳放卡呢?根本原因在于,耳机是多种多样的。 高灵敏度入耳耳塞往往几个毫瓦就可以推很响,而大耳机往往需要0.5w以上的功率才能推好。 而耳塞也好,耳机也好,阻抗的变化也是巨大的,从8欧到600欧都有。所谓低阻吃电流,高阻吃电压,哪怕灵敏度差不多,高低阻抗对耳放的要求也是非常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做一个结论:耳机的个体差异性远大于音箱。这样呢,我们有两种方式做耳放。一种是重型台式耳放,比如HIFIMAN EF6,一边声道5W,力大无穷,啥都推好。但是随身烧友不玩台机,随身耳放呢,根本不可能做太大的功率储备,只能针对性的做设计。因此有的小耳放适合入耳,有的适合大耳机,甚至针对不同的耳塞调音。这里我也要跟那些动辄把某大师的某随身耳放封为神物的土豪初烧友劝告一句了,其实呢,事情根本不是这样的,可能人家恰巧适合了某个耳机而已。
咱们接着说耳放卡。 我之所以要设计耳放卡,就是因为我极端讨厌捆绑。 多年以来,捆绑给多少人开启脑放,又给多少人的包造成负担。 就我了解,大部分随身耳放的电源设计是单电源设计。 单电源设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必须在信号输出的地方放一对对音质极端有害的耦合电容。 耦合电容越小,低频滚降就越厉害,声音就越干瘪。你们里面稍微年长一些的可能玩过imod。什么是imod?就是把ipod的耳机放大去掉,然后在省出的空间里,放置大尺寸耦合电容给线路输出。电容越大,低频就越饱满,因此redwine音响甚至找了两个手榴弹大的电容给imod用,像yinnang一样吊在外面,丑。而且高价思碧或者苏纶电容给imod用,出那样充满染色和缺乏细节的低劣的音质,真是暴殄天物。 这里我也想说说,有人魔改c4,结果越改越硬,越改越干。 哥们,我懒得点醒你,今天我说说心声吧。C4那么空的盒子,耳放用两颗两块钱的飞利浦TDA1308,那后面的电容你为啥不换一点呢?可怜。
是的,我们的高端模块化播放器,801,901,802,全是正负电源,这保证了输出没有低频滚降,这保证了输出不干硬。现在很多竞争对手也在学我们这么做了。 但是OCL线路开机会一声冲击声。801和6系列就是这样。 我们在802和901里面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们用继电器,也叫relay。这个东西是完全用机械方式,不影响信号而关断线路,从而在开机会有冲击声之前关断音频通路,在关机冲击声之前关断音频通路。因此802和901的用户在开关机的时候不需要接耳机, 裸耳就能听到“卡塔”的声音。光是电位器的成本就够买录音笔的DAC芯片好几个了。这种方式是用在万元以上的前后级功放上的。是的,我们就是丧心病狂的做产品。
正因为上述这些工作,我们已经为耳放卡顺利工作奠定了基础。高端的随身耳机放大线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运放+分立,运放+运放,运放+缓冲芯片。当然了,某些洋牌子的录音笔里喜欢用的集成D类耳机放大芯片(没有音场深度),某些洋牌子很贵的数字耳机放大芯片(其实就是一些很冷僻的DAC芯片加buffer (还是没有音场深度),我们是不敢用的。
说一下代表性的几张卡:
平衡卡:四颗OPA627加四颗OPA634,一个声道输出半瓦,平衡方式下驱动大部分大耳机
IEM卡:两颗OPA627加两颗OPA634,通过调音软化大部分入耳耳塞的高频(比如3003和IE800),增益极低从而降低噪音
minibox卡:三石老师在minibox耳放上的经验的厚积薄发,高频上限将近80K的平直放大,给喜欢听“素质”声的烧友的福音。
经典卡:重现801的黑胶老卡的柔美音色,并且音质再上一层楼
另外还有第三方桑工设计的分立卡和天使卡等
我们还在努力,我们还会不断推出更多的耳放卡,让用户能够像换单反镜头一样根据不同的耳机选择不同的耳放卡。
不要再黑什么品控,发售初期的转盘问题是模具设计不合理,我确实用人不周,但是我们修好了模具,转盘也不再掉了。901的模具在整个播放器的发展历史上也是最复杂的之一。 这个难度的东西我们做成了。我们很欣慰。
这个案子做了4年。 中间走了很多弯路,也受过人的骗,发售初期有过波折,但是现在稳定了,而且做出了姊妹机802。 这四年我身体累出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一步一步走了下来,并且走向了成功。
希望多年以后,还有人记得我们,记得我们做的这几台小机器。
我是坚定的随身派,我一向是坚持在音质最好的前提下,体积最小,续航最长。 做901项目的时候,我一个丝,一个丝的跟结构工程师算尺寸。901和802的尺寸不过烟盒大,也是我做了两年元器件的三维华容道游戏之后能做出来的最小体积了。这个体积可以轻松放入男裤的裤袋,也可以工作8个小时,也就是一天的工作时间。 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天天算方案的总耗电,天天算电池的总体积,天天抠线路板的体积和壁厚的降低,把电池盖的设计难度做上了天,开掉了两个工业设计和一个结构工程师。 这个男人的项目就是这样男人的做出来的。
传说中的沙发么,饭总过年好 [s:2]
板凳。祝hifiman越做越好!
901的底座能不能再做一组3.5输入,也照顾一下801的LO啊 [s:2]
好!米饭加油 过些日子去天津沙龙
很有感触。。。。。
等新耳放卡
学习了,认同这样的声音
顶,希望出适合耳塞的平衡卡,感觉现在平衡卡是为大耳机订做的
读来感概。祝好!
期待新的耳放卡~
新年里,不光谈播放器,也谈米饭怎么蒸才好吃的事 [s:2]
谈到了桑工设计的分立卡和天使卡
不错的胸襟
这应该是边博士憋着心里好久的话吧,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一蹴而就的,感谢您为音乐做出的贡献,感谢我们付出的钞票,合作愉快。
PS:能不能谈谈HE560 HE-6 EF6三者之间的关系。
期待新固件期待新耳放
不管是什么玩意,希望能USB和移动电源充电接口最好是标准的,最后想问问128G的卡是不是exfat会比fat32开机读卡慢。还有停止播放机器能自动休眠,其他做工还过的去
今天刚买的901经典卡,确实是柔美舒适,一直瞧不起随身,从901开始,我改变想法。
棒!大爱经典卡!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x比8贵那么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