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网页制作 开出的 传说之证1是什么东西

&figure&&img src=&/v2-d477cd27bd23dfdf54ddb5b7408bef81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v2-d477cd27bd23dfdf54ddb5b7408bef81_r.jpg&&&/figure&&p&文:星吟&br&图:网络&/p&&p&本期海牛电台提到了一些污污的东西,但是有一件事情很明确,就是扎克这个英雄,与生命诞生这件事情有着不少隐藏的联系。&/p&&p&海牛电台对在谈生命诞生这个话题时,只说了人类繁衍问题以及附带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这个广阔的问题还有更多可以探索和思考的地方。如果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会发现扎克和地球生命的诞生也有一些联系,甚至可以说,扎克是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的一个极端的缩影。&/p&&p&“一滩泄漏的毒液,顺着炼金科技设施的裂缝流进了祖安的地沟区,在深处一个与世隔绝的坑洞里积成了一洼。”——这就是扎克出生的地方。&/p&&figure&&img src=&/v2-e355e8ad7c1c4dc55e3ff434ed5bbcc3_b.jp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v2-e355e8ad7c1c4dc55e3ff434ed5bbcc3_r.jpg&&&/figure&&p&祖安,一个处处做实验,同时三废处理很成问题的城市,理论上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中。毕竟在大学做个化学实验对废料处理都有相应要求,这是每个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知识,也是必须并拥有的基本素养。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世界对于环境的重视逐渐被唤醒,中国虽然依旧在摸索着进行环境治理,不过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基本国策了。&/p&&p&按道理说,祖安科学家和各大企业要是有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素养,就不会把祖安的环境搞成这样。不过总之,祖安在工业发展和环境治理之间没有做好平衡,再加上皮城以邻为壑,天灾人祸下祖安的城市环境问题不受控制地滑向极端恶劣的一头,目前治理灰霾全靠迦娜一个人吹,污水处理问题更是一塌糊涂。&/p&&p&最终结果就是下水道里就钻出了一个光头来——那就是扎克。&/p&&p&扎克的诞生看起来很天马行空,其中却也蕴含着隐晦的科学基础。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普遍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而陆地上的生物都是海洋生物的后代,追根溯源,我们也不过就是爬上岸的水生生物进化出来。扎克同样诞生于水中,算起来和地球生物也是同根同源,相当根正苗红了——既然人类可以在地球漫长的发展和生物的进化中从水中爬上陆地最终站了起来,那么谁说水里不能再爬出来一个新的物种呢。&/p&&figure&&img src=&/v2-f16ae43fe23d79e155523_b.jpg& data-rawwidth=&1187&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7& data-original=&/v2-f16ae43fe23d79e155523_r.jpg&&&/figure&&p&何况祖安的污水和我们现在常见的城市污水可不一样。《铁玻璃城》一文中提到:“远远地看下去,祖安像一卷光影交杂的深绿色布匹,在峡谷的岩石地面上伸展开来。工坊林上方笼罩着蒸汽,彩虹勾连其间。炼金熔炉散出的闪光烟雾盘旋直上,随风轻舞。从这里看,地沟水池盈盈摆摆,如同翡翠色的海市蜃楼。阴影里明灭不定的炉火,宛如细密的星辰。”根据文中的描述,地沟水池都泛绿了,再联系祖安的工业情况,可以推测出这些水里一定有高浓度的化工废料,应该也不乏各色有机物质。&/p&&p&而且从刚刚那段对祖安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祖安不仅灰霾缭绕,污水四溢,同时工厂里昼夜不息地生产和实验让这里时时有高温。维克托的故事里又说,祖安下层是一个经常发生爆炸的地方。不难想象,祖安下层从某种程度上与地球诞生时的面貌有些相似——都有着爆炸、雷电和高温。而这些刺激,都是地球上生命最初诞生的必要因素。&/p&&p&遥想地球当年,有机物尚未形成的年代,在无机物越聚愈多的情况下,高温、闪电给予了这些非生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最终形成了更复杂的混合物,有机物由此诞生。米勒-尤列实验又再次证实和支持了这一假说——该实验模仿了早期地球的环境,发现通过与生命无关的自然化学反应能够产生被称为“生命原材料”的氨基酸。&/p&&figure&&img src=&/v2-ddeb4afc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deb4afce_r.jpg&&&/figure&&p&&i&海底热泉喷发的液体二氧化碳,海底热泉附近通常生物更为繁盛&/i&&/p&&p&所以在雷劈爆炸经常发生的祖安,一滩水里被雷劈出了生命原材料,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况祖安废水中的各色化学物质直接免去了地球生物形成时通过自然反应生成有机物的步骤,这就给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比其他地区的水域更有利的条件,大大缩短了生命演化所需要的时间。祖安人为的爆炸等刺激,也比地球诞生初期自然而随机的刺激要频繁得多,这又加快了新物种诞生的步伐。&/p&&p&总之,在相对合理的科学条件下,祖安一切皆有可能的废水给奇迹提供了一片沃土,虽然扎克的诞生过程比起地球从非生物演化成人类要快了实在太多,不过祖安的高科技和化工废料给了这一切一个合适的理由和适当发挥想象力的空间。科学家的介入更是直接把扎克进化的最后步骤给包圆了。扎克这个地球生命起源的缩影,在祖安完成了自己的超进化。&/p&&p&自此,扎克与当今世界上的人类一样,在模拟地球初期环境的祖安,从通过爆炸刺激水中化学物质完成了各色化学反应,于水中获得生命,又离开了孕育他的那滩水,成功在陆地上幸存了下来,最终在人类世界取得了一席之地。平平无奇却又无比神奇的H2O再一次完成了生命的孕育,水生生物又一次爬上了陆地——这个世界是陆地生物的,但是归根结底,终究是水生生物的。&/p&
文:星吟 图:网络本期海牛电台提到了一些污污的东西,但是有一件事情很明确,就是扎克这个英雄,与生命诞生这件事情有着不少隐藏的联系。海牛电台对在谈生命诞生这个话题时,只说了人类繁衍问题以及附带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这个广阔的问题还有更多可以…
&figure&&img src=&/v2-ecabb398d069d5ede0ed31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v2-ecabb398d069d5ede0ed31_r.jpg&&&/figure&&p&音频整理:Miracle&br&配图:网络&/p&&p&发动机已启动,随时可以出发!——布里茨&/p&&p&本期海牛电台,就来讲述蒸汽机器人和他身上的故事。&/p&&p&&em&内容整理于海牛电台第34期&/em&&/p&&p&&em&主讲人:Riot Xie、Riot Guan、荔枝电台沉默姑娘&/em&&/p&&p&今天我们来聊聊布里茨。祖安的英雄已经差不多快被我们聊完了,而几乎每个英雄的背景里都多多少少地会涉及到布里茨。上一期已经提到过,这一期我们将会就着布里茨的背景故事聊聊人工智能。&/p&&p&说到人工智能相关的经典科幻片非常多,比如《黑客帝国》、《机械公敌》,其中威尔·史密斯的坐骑RSQ2035在当年看来是如此科幻,如今固特异轮胎却已经宣布他们发明出了和电影中一样的球形轮胎。为了庆祝英雄联盟mac客户端上线的皮肤苹果机器人,英文原名是iBlitzcrank,一方面玩了iPhone的梗,另一方面正是致敬了电影《I, Robot(机械公敌)》。当然,如果只是就皮肤外形来说,苹果机器人的造型与《机器人瓦力》中的Eva也有异曲同工之妙。&/p&&figure&&img src=&/v2-cb1a90fd162c889d4a89425a3ddbe1a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b1a90fd162c889d4a89425a3ddbe1ae_r.jpg&&&/figure&&p&&i&《Wall E》剧照&/i&&/p&&figure&&img src=&/v2-03ccec2c230fd46fb6d3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03ccec2c230fd46fb6d31_r.jpg&&&/figure&&p&&i&《天空之城》机器人的原型之一吗?&/i&&/p&&br&&h2&&strong&阿西莫夫的《两百年人》&/strong&&/h2&&p&布里茨的旧版故事原型几乎照搬了阿西莫夫的小说《两百年人》。除开第二版中去掉英雄联盟的概念之外,第一版和第二版背景故事的情节相差无几:布里茨最初是为了清除祖安肥料而被维克托创造出来,维克托的老师斯坦威克教授动了贪念,企图窃取学生的研究成果。双方争夺之下,布里茨趁人不备逃了出来,然而,获得自由的布里茨并不知道何去何从,为了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而在瓦罗兰大路上四处游历——似乎不管是不是人类,自我意识必定伴随着“人生三大问”的困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p&&figure&&img src=&/v2-cfb122afcc57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v2-cfb122afcc57_r.jpg&&&/figure&&p&&i&《两百年人》与改编电影《机器管家》&/i&&/p&&p&原来的背景故事其实是在讲述布里茨不满足于成为“物件”,为自己争取自主权的过程,原型正是阿西莫夫的小说《两百年人》。讲到这里,主讲Riot Xie就必须向读者朋友吐血推荐一波阿西莫夫的小说了,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被誉为“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几乎所有后来的科幻小说都超越不了阿西莫夫的作品所达到的边界。&/p&&figure&&img src=&/v2-6d4e3384aaf9db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p&&i&《基地三部曲》&/i&&/p&&p&《两百年人》讲述的是一个机器人在两百年间努力争取成为“人”的权利的故事。布尽管布里茨的故事梗概与这部小说相去无几,但原著却透露出各种耐人寻味的细节。表面上描写的是机器人成为人的故事,背后却反映出阿西莫夫对“人为什么为人”的深入思考。&/p&&p&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安德鲁·马丁的机器管家。有一天,他所服务的家族的小女儿发现安德鲁很擅长做木雕,于是将他的作品拿去给父亲,也就是安德鲁的主人。主人看到之后非常欣赏,于是将安德鲁的作品拿去市场售卖。拿到收入之后,他为安德鲁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并将售卖的一半收入存入了这个账户中。后来,安德鲁向主人表露出希望获得自由的意愿。主人回答他,自己非常担心,如果安德鲁公开了他的非人身份,那么安德鲁银行的存款很可能被银行认定为非法而遭到没收。尽管如此,安德鲁的主人还是同意给他自由,过了不久他就病死了。——从这一段情节我们便可以看出,在让机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阿西莫夫认为最为重要的并不是生理或技术上的限制,最为重要的就是经济独立!这也是阿西莫夫区别于同时代其他科幻小说作家的关键点之一,相比其他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机器人该吃什么喝什么,他的思考显然更加有厚度。&/p&&p&后来,安德鲁为了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打算去图书馆补习。在那个还没有发明互联网的时代,安德鲁不慎迷路了。人类见状捉弄迷茫的安德鲁,威胁着要拆掉他。虽然事后被原主人的孙子救了下来,但从此以后,致力于为机器人争取不受人类伤害的权利。安德鲁原主人的孙子是一名律师,在他的帮助下,保护机器人的法律最终获得了通过——这是阿西莫夫小说体现出的第二点,机器人要成为“人”,在获得经济独立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法律与制度的保护。&/p&&p&最后是生理上的改造:安德鲁安装了消化系统、排泄系统,他的外貌和皮肤经过改造也与常人无异。尽管按照人的标准改造并不见得十分客观,这也是科幻小说三巨头阿西莫夫 海因莱因、阿瑟克拉克的共同点:他们笔下的未来世界有着田园牧歌式的美好氛围,和蒸汽朋克、赛博朋克中反映出的残酷、高压的未来社会截然不同。但是,人们仍然不接受他——人们对于他“不朽”的特性感到十分恐慌。只有会死亡的,才能算作人类。所以在故事的最后,安德鲁要求人类修改他的大脑,让他可以自然衰退。在他两百岁的生日上,国家与政府正式承认了他作为“人类”的身份,不久,安德鲁便满足地与世长辞了。&/p&&figure&&img src=&/v2-b2a42bbfa67d1f767d80d0a_b.jp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b2a42bbfa67d1f767d80d0a_r.jpg&&&/figure&&p&&i&科幻小说三巨头&/i&&/p&&p&关于进食、生殖等动物也具备的基本能力,阿西莫夫并没有重点关注,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独立,法律保护,和与其他人类同处一室的社会属性,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其中,死亡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社会属性,并非只是单纯的自然过程。在32期讲述维克托的专题中,我们讨论过存在主义反对永生的观点,如果没有死亡,那么每人人生经历的可能性都是均等的,那么讨论人的本质也就失去了意义。尽管人人都向往永生,但宏观上讲,整个社会与、道德体系是畏惧永生的。&/p&&br&&h2&&strong&不是机器人的蒸汽机器人&/strong&&/h2&&p&虽然大陆服务器译为“蒸汽机器人”,其实布里茨的英文称号中并没有robot这个单词,他的称号the great steam golem台服译为“蒸汽巨神兵”。Golem在《圣经》中出现过一次,包含两层含义:1.无定型的物质;2.胚胎。所以golem被创造的时候就蕴含了“原始状态下的人类”这一层涵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原版的故事总是在围绕“变人”这一主题展开了。然而,随着奥利安娜和扎克故事的更新,“变人”的主题一再出现。比起布里茨,扎克更是“无定型”的“胚胎”,他是“人性”的具象化。在扎克的故事中探讨了并非只有人才有人性,人性可以靠后天的模仿获得,而在奥利安娜的故事中,奥利安娜由人变为机械,再以机械之身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探寻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对“人类”而言,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是高于外形和出身的(或许这正好解释了拳头后来出了一大堆不是英雄都不是人形的原因吧)。奥利安娜和扎克为了寻找自我,各自出发在瓦罗兰大陆上流浪。但皮城和祖安背后千丝万缕的明争暗斗是世界观的重要背景,一个没有找到自我、立场不稳定的英雄很难融入纷争的大背景。就比如《复仇者联盟》中的绿巨人浩克,因为自我认知痛苦不堪的他总是在大规模冲突中的不稳定因素。与他相反,钢铁侠之所以是整个联盟的核心,正是因为他的人格非常完善、几乎从不会动摇自己的立场。因此,在新版的故事中,为了与两派对立的大背景相容,布里茨的故事已经不再围绕“变人”的主题而展开了。&/p&&figure&&img src=&/v2-c8b702e5b317e1a6714b_b.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9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v2-c8b702e5b317e1a6714b_r.jpg&&&/figure&&p&&i&复仇者联盟&/i&&/p&&p&不过怎样才能判断机器人具有了自我的意识呢?&/p&&p&扫地机器人在家庭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如果扫地机器人只是将户主家中各个角落走一遍吸走所有灰尘,似乎还不能算是“机器人”,充其量算作“机器”。但扫地机器人可以在自己没电的时候找到家中的插头自己充电,看起来有了那么一丝“人性”的感觉,貌似变得可爱了一点。另外,高配的扫地机器人在初次启动的时候会首先在家里“探探路”,在“脑子”里构建出户型平面图,今后做卫生的时候就不会撞墙,也会避开障碍物了——那么,如果对一个不知道其中原理的人,高级的扫地机器人和家政阿姨有什么区别呢?这个例子与约翰·希尔勒在1980年提出的“中文房间(Chinese room)”思想实验其实语出同源。作为反驳强人工智能(人类具有自我意识,机器人没有)的论据,他提出这个实验以验证“什么才是意识”:假如将一个完全不懂汉语的人关进一个封闭的房间,房间里有所有关于中文的语法和词汇资料。外面的人向房间里递进中文问题,房间里的人尽管对中文一窍不通,他能根据资料完善地回答外面的人的问题。那么房间外的人永远也不知道里面的人会不会中文。那么在外界眼里,就会认为房间内的人懂中文——一旦将房间替换为大脑,那么问题就来了:人工智能到底算不算具有意识?&/p&&figure&&img src=&/v2-9d8e8b516d55bcfc437b3be_b.jpg& data-rawwidth=&926&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6& data-original=&/v2-9d8e8b516d55bcfc437b3be_r.jpg&&&/figure&&p&&i&“中文房间”思维实验示意图&/i&&/p&&p&假如你家的扫地机器人有一天作出你理解之外的举动,它用并不知道的原理做到了人作出的判断,是否可以认为机器人就具有了“意识”呢?当面对行为越来越复杂的个体时,而人无法理解其中原理,人总是倾向于认为,这个个体具有意识。著名的图灵测试就是这样:将人工智能和人类分别放在两个房间中,假如外面的人问了许多问题都无法分辨方便中的究竟是人工智能还是人类,就说明这个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不过令人恐惧的是,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发展出人类所谓的“智商”,那么理论上存在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这个假说引来了新的猜测:会不会人工智能早就出现了,只是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分辨?在Alpha Go初亮相时就有一种说法,其实Alpha Go故意输掉最后一局,以免让人类认它为威胁。&/p&&figure&&img src=&/v2-2b626f83cb917b3de2adc_b.jpg& data-rawwidth=&1180& data-rawheight=&8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0& data-original=&/v2-2b626f83cb917b3de2adc_r.jpg&&&/figure&&p&&i&Alpha Go一再击败人类顶尖棋手,甚至化身Master卷土重来&/i&&/p&&p&回到布里茨的话题,布里茨最初被创造出来时,给他的任务是清除化学肥料,救助受害者。布里茨救助受害者的方式是改变供水与食物供给系统。所有机器人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人对自己的反思。按照布里茨的逻辑,他认为最好的帮助人类的方法就是先让自己成为“人”。艾克的背景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祖安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时刻都洋溢着力量和潜能。”这也许就意味着,祖安正期待着一场革命。尽管布里茨对祖安的问题心知肚明,与艾克一样的热血小青年不同,与其用一己之力改变祖安,他希望通过改良主义的手段改变家乡。结合前面布里茨获得意识的情节,我们也许可以作出推测,布里茨希望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避免人们受到伤害,让更多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过上更好的生活。政治课本上说,阶级矛盾根本上是生产力的矛盾,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社会中,是不存在阶级矛盾的——这就是布里茨的思路,他希望平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避免暴力革命的发生,又能改善家乡的面貌与人民的生活。尽管布里茨的想法非常理想化,甚至有些天真,但是比起执行命令的简单机械,布里茨明显表现出了“思考”的过程,他想从源头上解决问题。&/p&&p&尽管新版故事中,布里茨使用了维克托的工具箱,打开了自己的机体,解除自己行为上的限制。虽然人们不知道他是如何改造自己的,也不知道布里茨究竟在什么时候具有了意识。但这是否正说明了,当个体的行为复杂程度超出理解的时候,就能认为这个个体具备了意识呢?就像没有人能说出自己是怎样从婴儿具有意识的,布里茨似乎也是慢慢进化出智能的。&/p&&br&&h2&&strong&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什么&/strong&&/h2&&p&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理论将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如GPS导航、扫地机器人)、强人工智能(自主性模拟,深度学习,自我改造,神经网络学习,如Alpha Go的发展方向)和超人工智能(超过人类)。假如真的有超人工智能,那无疑是“神”一般的存在。这也许正是人类畏惧的。然而,搜索引擎、GPS导航都是人类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搜索引擎已经越来越往“中文房间”的方向靠拢,那么人类究竟害怕的是什么呢?&/p&&p& 我们孜孜以求发展人工智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探寻人类自身。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但看似滴水不漏的定律中事实上有很多空子可钻,也许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在不违背三定律的情况下,作出违背一般常理的行动。即便在阿西莫夫自己的小说中也对自己提出的定律进行了思考:机器人三定律事实上是人类的行为准则:保护自己、在必要的情况下听从他人的意见、不能伤害彼此。上一期提到的《屠杀器官》中,曾经探讨过,人类的“良心”,其实是后天形成的。但它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维持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本能”——人类是依靠集群生存下去的,尽管群体中会出现背叛者,但维系人类社会不能靠互相背叛,而是靠互相信任。因此在进化过程中,是道德被保留了下来,而非背叛。&/p&&p&尽管情感作为更高级的意识形式,在我们讨论的人工智能尚未涉及到。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具有了情感,当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产生更亲密的关系之时,也许就会有人为了人工智能的权利挺身而出,从而引发更为深刻的革命。这一情节已经出现在了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中。&/p&&p&说到人对物件的移情,在这里主讲Riot Xie向大家推荐帕拉尼克(《搏击俱乐部》原著作者)的短篇小说《出埃及记》和《肠子》。尽管《肠子》在国内更为著名,但主讲墙裂推荐的是他的《出埃及记》——完美地写出了对“物件”的人一般感情。和历史上的出埃及记类似,小说描述了被人损害的玩偶成群结队,想要离开迫害他们的地方。帕拉尼克的功底厚积薄发,不动声色地表达出幽默又感人的情节。&/p&&figure&&img src=&/v2-49e067cdd1ddb09e334edcfa1e8e7da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49e067cdd1ddb09e334edcfa1e8e7da6_r.jpg&&&/figure&&p&&i&帕拉尼克的短篇小说收录在文集《恶搞研习营》中&/i&&/p&&p&尽管有人畏惧,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然而,人工智能究竟会向何处发展?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否正确?人工智能的尽头在哪里?短短一二十年中,固定端的互联网已经完全变成了移动互联网,4G信号已经完全普及。那么人工智能的未来究竟会如何,没有人知道。&/p&&p&从奥利安娜、艾克、扎克、金克斯到布里茨。每个英雄或在追求自身存在的意义,或像布里茨一样,通过不断地帮助他人完善自己的人性。我们可以发现,拳头的背景架构设计师在描绘祖安英雄的过程中所传达出的——无论长相与出身,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与意志,是否强大到足以超越平凡。&/p&
音频整理:Miracle 配图:网络发动机已启动,随时可以出发!——布里茨本期海牛电台,就来讲述蒸汽机器人和他身上的故事。内容整理于海牛电台第34期主讲人:Riot Xie、Riot Guan、荔枝电台沉默姑娘今天我们来聊聊布里茨。祖安的英雄已经差不多快被我们聊完…
&figure&&img src=&/v2-10edbb5ab90fcc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10edbb5ab90fcc_r.jpg&&&/figure&&p&&b&&i&文:星吟&br&图:网络&/i&&/b&&/p&&p&电子竞技没有情人节。如果我没在这里提起,读者们大概都忘记了2月份有个情人节——对,已经过去了。在那一天里游戏爱好者可能依然在召唤师峡谷征服着敌军,就如一年中其余的364天一样,把这个特殊的日子当成最平凡最普通的日子度过。&/p&&p&如果你准备反驳我,那我猜你很可能已经找到了自己爱的伴侣,度过了甜蜜的情人节,在这里恭喜你们,也祝你们的爱情长久。&/p&&p&如果你不幸被我言中,像一条普通的单身狗一样开始汪汪哭泣,那我觉得你们都需要一个蒸汽机器人布里兹。&/p&&p&对你没有听错,就是蒸汽机器人布里兹——不,我不是变态,请耐心听我解释。&/p&&p&布里兹的传记在这一次的世界重塑和大改中也被调整,加入了更多他为祖安服务以及救助民众的情节。和旧版传记相比,新版传记通过细节进一步强化了布里兹真善美的内心。&/p&&p&不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传记,布里兹都被认为有金子般的心,是个真正乐于助人,为人类排忧解难的机器人。正是他,为了解决瓦洛兰大陆剩男剩女问题,开设了连锁相亲咖啡馆。一个机器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瓦洛兰大陆的婚恋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祖安的蒸汽朋克主义和乌托邦精神。相亲咖啡馆是之前《正义周刊》报道过的内容,不知道新版的世界观中这个连锁咖啡馆是否还健在。&/p&&figure&&img src=&/v2-e8c19e4a7fb6b16eeda3f3ee8e42d7a6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e8c19e4a7fb6b16eeda3f3ee8e42d7a6_r.jpg&&&/figure&&p&根据《正义周刊》刊登的布里兹的全新社交业务的付费广告,布里兹的咖啡馆里设置了能够实时连接不同地方并且传输数据的魔法热点,他称之为&Blitzernet&。这一黑科技可以结合用户之前填写的调查问卷,分析用户性格,再通过热感扫描,为用户找到合适的配偶,配对成功率高达99.8%。&/p&&p&布里兹自称能够完成这一壮举是因为他一直在研究所有人类关系的方程组。布里兹新版故事《结为一体》中有布里兹的自述:“我对面部表情的识别每天都在长进。”可见布里兹具备分析人类感情的能力诚不我欺。值得注意的是,《结为一体》这个标题虽然意指布里兹和祖安结为一体,但是与连锁相亲咖啡馆的主题也非常契合。不知是拳头保留了布里兹咖啡馆的暗示,还是仅仅是一个巧合——希望这不是一个巧合,因为机器人开的相亲咖啡馆这个点子,实在是太有意思了。&/p&&p&《正义周刊》中,布里兹在接受采访时还举了几个配对成功的例子来证实自己测算公式的可靠,他提到的配对包括艾希和泰达米尔,盖伦和卡特琳娜,以及图片中显示的,拉莫斯和一颗仙人球。&/p&&figure&&img src=&/v2-69e44ccefad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69e44ccefad1_r.jpg&&&/figure&&p&&i&《正义周刊》刊登的机器人咖啡馆介绍&/i&&/p&&p&其中艾希和蛮王、盖伦和卡特可以说是英雄联盟中最著名的情侣了。&/p&&p&蛮王和艾希的结合,根据瓦洛兰大陆的背景故事,在两情相悦之余,还能给艾希带来稳定北方的强大同盟,可谓一举两得,爱情事业双丰收。而在游戏外,拳头CEO Marc Merrill的游戏ID就是Tryndamere(泰达米尔),而他的夫人,游戏ID就叫Ashe(艾希)。最早蛮王和艾希的原画绘制时,也参考了拳头CEO和他夫人的长相,可见这位夫人着实是个美人。现实中,这同样是一个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美好故事。&/p&&p&上述这个跨越游戏与现实的爱情故事,已经被许多人所熟知了。然而蛮王艾希身上曾经有过一个可能不为人知的小彩蛋,那就是如果阿狸魅惑到蛮王,而此时艾希攻击阿狸的话,在魅惑效果结束前,艾希很容易触发暴击。本来这一隐藏被动可以用来对抗知名阿狸爱好者:Faker。不过随着版本的改动,尤其是当前版本艾希本来就刀刀暴击,无所谓魅惑与否的特性,这个彩蛋也随之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可以理解为艾希和蛮王的婚姻更美满了,女王大人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动气了,所以祝他们幸福吧。&/p&&figure&&img src=&/v2-9af755c542f0ca14e2718b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9af755c542f0ca14e2718bc_r.jpg&&&/figure&&p&英雄联盟中另一对著名情侣就是盖伦和卡特琳娜了,不过这一对相比蛮王艾希的老夫老妻模式,他们的关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时远时近。&/p&&p&在国服最初代的故事里,盖伦和卡特的关系是未婚夫妇,这主要是因为国服在介绍卡特琳娜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句话——“然而,她因其在对抗德玛西亚的活动中的功绩而出名,尤其是那些关于她和国家英雄盖伦订婚的事。”&/p&&p&后来经过考证,发现这是一个翻译问题,因为英语原文中使用了engaged这个词,不得不说这个英语单词非常奇妙,既可以表示交战,又可以表示订婚。国服的出版翻译中采用了订婚的译法,但是联系上下文,这里翻译成交战更为合理。&/p&&figure&&img src=&/v2-9ecb1afe50cbeeca319185_b.jpg& data-rawwidth=&585&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5& data-original=&/v2-9ecb1afe50cbeeca319185_r.jpg&&&/figure&&p&不过拳头喜欢埋伏笔玩文字游戏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在中文里此处应翻译成交战,但英语里的engaged显然也暗示了他们不同寻常的感情。&/p&&p&之后国服在中文翻译上做了调整,盖伦和卡特“订婚”的步伐是暂缓了,不过拳头为这对小情侣推波助澜的动作却没有停下。&/p&&p&根据《正义周刊》报导,卡拉曼达暴乱发生之前,盖伦和卡特“碰巧”出现在了同一家酒吧,并且阻止了一场冲突。《正义周刊》随即提出疑问:“不过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两位敌对城邦的英雄为何会一起出现在酒馆?”,又再之后说道:“也许跟坊间的传闻有所关联。”官方要带节奏,读者岂能不想入非非?而之后卡特琳娜来到德玛西亚后被群众误解攻击,也是盖伦挺身而出保护了她。外加布里兹的旁证,可见虽然盖伦和卡特的感情遮遮掩掩真真假假,但是基本可以判定大家没有猜错,他们就是一对。&/p&&figure&&img src=&/v2-a927dbc0da485cbf50657d5_b.jpg&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v2-a927dbc0da485cbf50657d5_r.jpg&&&/figure&&p&&i&阻止卡拉曼达酒馆冲突的盖伦和卡特琳娜 &/i&&/p&&p&英雄联盟中除了这两对算是板上钉钉的情侣,还有几对暧昧,或者爱过的恋人。比如艾克和金克斯——在金克斯疯疯癫癫之后艾克不得不放下了自己的单相思;伊泽瑞尔和拉克丝,由于不当心陷入了照片门导致私交被曝光。另外茂凯和婕拉的彩蛋也值得注意:当茂凯靠近婕拉时,会有略微的移速加成。不知道新加入的艾翁在看到这对近期赛场上高出场率的植物之间有这样的互动,会不会羡慕嫉妒恨。由此可见,布里兹给拉莫斯找到的对象是仙人掌也就不足为其了,谁说爱情仅限于人类呢?&/p&&p&所以,就算是游戏死宅,也是可以拥有自己爱情的,只需要到布里兹的连锁咖啡馆注册,并填写一份长达748条的问卷调查就可以享受布里兹带来的婚介服务,找到自己合适的对象了。&/p&&p&读到这里你一定会骂我在说瞎话,因为你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一家布里兹的咖啡馆,也找不到748条的问卷调查。别担心,拳头比我们考虑得周到多了。今年情人节期间,拳头将布里兹的连锁婚介咖啡馆搬到了现实中——如果想在瓦洛兰大陆谈恋爱,你只要在网上填写问卷,就能找到最适合与你约会的英雄。不过由于跨越次元难度很大,所以本来应该有的748条问题被简化到只有6题,并且目前只有英语版本。当然这样精度可能就不太高了,有兴趣的也不妨去看看吧。&/p&&p&&a href=&/?target=http%3A///en/page/find-your-mat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lcome to Blitzcrank’s Fleshling Compatibility Service.&i class=&icon-external&&&/i&&/a&&/p&
文:星吟 图:网络电子竞技没有情人节。如果我没在这里提起,读者们大概都忘记了2月份有个情人节——对,已经过去了。在那一天里游戏爱好者可能依然在召唤师峡谷征服着敌军,就如一年中其余的364天一样,把这个特殊的日子当成最平凡最普通的日子度过。如果…
&figure&&img src=&/v2-184c54dcafb3d0a04b2a2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v2-184c54dcafb3d0a04b2a2_r.jpg&&&/figure&&p&音频整理:Miracle&br&配图:网络&/p&&p&“即使你没有脊梁骨,你也要站起来捍卫自己。”——扎克&/p&&p&本期海牛电台,就来讲述生化魔人扎克和他身上的故事。&/p&&p&&em&内容整理于海牛电台第33期&/em&&/p&&p&&em&主讲人:Riot Xie、Riot Guan、荔枝电台沉默姑娘&/em&&/p&&p&欢迎来到海牛电台,今天我们聊到的英雄是史莱姆——生化魔人,扎克。&/p&&p&首先,扎克的旧版故事如今在中文平台上已经搜索不到了,相比之下,英文的wiki百科则要全面很多,主讲Riot Xie曾经希望能做一些本土化的工作,但是以一己之力实在难以完成这样浩大的工作,所以在这里诚心号召诸位有兴趣的玩家,可以一起一点一点地将英文的wiki本土化,大家同心协力丰富英雄联盟的背景故事体系。&/p&&h2&&strong&秘密武器——扎克&/strong&&/h2&&p&新版的故事已经公布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新旧两版故事有比较大的区别。在新版的故事中,扎克是在祖安的城市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变异生物。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是什么。后来,某位炼金男爵想要开发出“祖安无定型战斗体(Zaun Amorphous Combatant),将扎克捕捉了回去。在初版的故事中,扎克来源于人造——扎克的英文称号是The secret weapon(秘密武器),作为本土化的方向与策略,由于他从外形上很接近我们所熟悉的《龙珠》中的魔人布欧,中文就译为了生化魔人。这样对于国内玩家也比较好接受。如果翻译成“秘密武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机械、枪支,这样就和扎克的形象相去甚远了。&/p&&figure&&img src=&/v2-c4a95a2de2a87ad74a08a54_b.jp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c4a95a2de2a87ad74a08a54_r.jpg&&&/figure&&p&原来的故事中,扎克带着明确目的的被创造出来,而新版故事中,扎克的来源则是人们从下水道捡到的一团不明物质。这样更改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符合现在祖安的科学设定。因为从无到有创造一个这样滑溜溜的生命体,与机器人布里茨(作为唯一的先例)那样铜头铁脑的设定大相径庭。而且黏糊糊的外形很难有设计的余地,作为证明,泳池派对算是这个英雄最巅峰的皮肤设计了,很难想到这种不定的造型还能有什么变化——(沉默:“红色番茄酱辣椒扎克”?)这也导致之前的扎克皮肤都是以各种果冻命名的“喜之郎大集合”。所以布里茨这种机械体与扎克这种黏糊糊的生物体之间明显地感觉到隔了一个世代的科技水平。&/p&&figure&&img src=&/v2-a52f151a658e6900bcd1f_b.jp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a52f151a658e6900bcd1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67f4fa31b75e6ce3fae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7f4fa31b75e6ce3fae7_r.jpg&&&/figure&&p&&i&活像各口味果冻的扎克炫彩皮肤&/i&&/p&&p&之前故事中的矛盾也显得比较奇怪,如果有意地制造一件秘密武器,后面又失控了,发展出自己的意志,感觉上很难把握到这帮人的科技水平到底是怎样的。而且生化魔人的“制造感”很弱,没有多少人工雕琢过的痕迹。现在的扎克被两位科学家带回去之后还受到了精心的照顾。这个点也是很明显的区别。原来的故事,通篇描述的都是一个小孩成长的过程。如果把故事中关于扎克外形的描写都去掉的话,这就是一个描述普通小孩的故事,他和很多人生活在一起,人们也习以为常,丝毫没有觉得奇怪。旧版故事,他和凯特琳一样,父母被炼金男爵绑架,要求他们制作出新的秘密武器,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制造的公式和配方。原版的故事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扎克将父母救了出来,重新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现在的故事则比较凄惨,他的父母被杀害,所以扎克终日游荡,变成了祖安的又一个孤儿,生活在管道、岩壁的夹缝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p&&h2&&strong&意想不到的成人隐喻&/strong&&/h2&&p&我们一直以来都会聊经典的英雄蓝本,许多英雄史诗的主角都是父母双亡,或者父母都很年迈衰弱,失去了控制子女的能力。所以现在的故事更具备成人化的色彩,不再是一个小孩子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故事,而是利用他独立的人格演绎自己的故事,这是比较好的改变,也是有意识的改变。&/p&&p&不过关于成人化的话题,首先可以从他的形象说起,他的头部明显参照了魔人布欧的形象来做的,有一个小天线。扎克整个的故事,不仅是花絮,还是在故事中体现的形象,都带有一种隐喻。例如,扎克的技能音效的制作过程,其实是将豆子与狗粮装在避孕套中,往墙上摔的声音。再加上扎克的背景故事标题也叫作“保护措施(protection)”,这个单词的背后含义不必我们点明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不过,成人化的隐喻背后是否有某种深意?&/p&&p&故事中有一段情节,讲述实验人员将实验用老鼠在扎克面前杀掉,观察扎克的反映。尽管祖安城里有图奇这样明显具有人类意识的生物(老鼠),但在实验室中,小白鼠依旧逃脱不了实验牺牲品的命运。(主讲Riot Guan小时候参观母亲的实验室时,也曾经因为可爱的小白鼠的悲惨命运大受打击。)然而,实验室有两位科学家认为,扎克并不“低等”,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智慧生命,不能把它作为“工具”。&/p&&h2&&strong&争论不休的堕胎议题&/strong&&/h2&&p&那么,祖安的下水道中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团具有人类意识的生命呢?&/p&&p&从《铁玻璃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祖安城里是有妓院的。我们不去评判穷困潦倒的底层人民用怎样的方式糊口,但这是否暗示着,扎克可能原本就是一个被遗弃在下水道的胚胎?祖安的化学物质虽然没有杀死他,却让他发生了变异。&/p&&p&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人流手术在我国算不上什么稀奇事。但在西方,尤其是有宗教环境的国家,“堕胎”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美国司法体系的顶端是九位终身制的大法官。《九人》一书讲述的就是这九个位置的更替。这九位法官作为司法界的权威,并不负责日常案件的审理,而是专注于对司法进行解释。然而,这九人针对一个命题一直存争论,这个命题就是堕胎的合法化。九人对这个话题常年以来争论不休,有人支持,有人坚决反对。相应的,美国的大部分州都禁止堕胎,只有少部分的州设立了允许合法堕胎手术的医院。&/p&&p&&figure&&img src=&/v2-be1e98ffcc47fc832de2e3865baaa64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e1e98ffcc47fc832de2e3865baaa64b_r.jpg&&&/figure&&i&美国的九位大法官&/i&&/p&&p&而人们争论的核心焦点便是,胚胎发育到什么程度可以算作是一个“人”。&/p&&p&只有承认,发育在一定周数以下的胚胎不算作“人“,那么“杀人”和“堕胎”的行为才可以分离开来。若是将一切杀生视为罪孽的佛教,那么这个话题也许无需争论,但美国作为一个有宗教氛围的世俗国家,这样的冲突便体现的尤为明显。支持堕胎合法化的一派,曾经提出这样的假设: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由于意外瘫痪无法继续演奏,主治医生提出,有一种治疗方式可以让他的意识寄生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样就可以让他继续演奏。面对这个例子,我们一般认为,被寄生的人理所当然有权拒绝这件事。然而,婴儿就像“寄生”在母亲身上的生物。如果说被寄生的人有权拒绝他人的寄生,那么我们也应该认为母亲有权利“切断”这样的关系。&/p&&p&&figure&&img src=&/v2-8298cfea3fb1bcd8a38cae_b.jpg& data-rawwidth=&898&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 data-original=&/v2-8298cfea3fb1bcd8a38cae_r.jpg&&&/figure&&i&胚胎的各个发育阶段——你认为哪个阶段可以算作“人类”呢?&/i&&/p&&p&正常情况下,女性作出选择怀孕是有自己的考虑的,除开强暴这样的极端因素。青少年怀孕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那么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在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女性行使性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志,但并不希望获得怀孕的结果,也就是说,她并非“自愿”怀孕。就像电影《朱诺》中讲述的那样,高中生朱诺未婚先孕,而她正好生活在一个禁止堕胎的州,不论她婚前性行为是否合理,要一位高中生承担母亲的责任,对她的人生也过分沉重了。好在电影中,她找到了一对愿意收养孩子的夫妇,获得了圆满的结局。这是电影情节对两个绝对对立面的调和。但电影毕竟是电影,真实生活中不可能总有这样两全其美的情况,更何况生下孩子就丢给他人,可以说是对孩子更大的不负责任&/p&&p&&figure&&img src=&/v2-b79b30d8b3bb3bfdfb24ecc6f26450b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79b30d8b3bb3bfdfb24ecc6f26450b3_r.jpg&&&/figure&&i&电影《朱诺》海报&/i&&/p&&p&也许有读者会提出,小提琴家的例子和堕胎的区别在于,小提琴家具有自己的意识,在有意识的情况下作出寄生他人的选择,但胎儿却不具备这样的意识与选择权——但这样是否恰恰说明“胎儿并不算做人类”呢?不过反对派认为,婴儿可以发育成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所以不能这样下判断。&/p&&p&反对派的观点就围绕“可能性”的核心展开。他们举出了贝多芬母亲的例子:未婚先孕确实很悲惨,不过贝多芬的母亲当年更加悲惨,她被丈夫抛弃,一人养大四个孩子,生活极其清苦,但是最终人类拥有了贝多芬。在这个逻辑之下,如果胎儿还没有出世就已经被剥夺了所有权利,这就已经是一种犯罪了。&/p&&p&尽管“可能性”是一中性词,未出生的婴儿可能成长为贝多芬也可能成长为希特勒,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的校车质量特别好,简直堪称装甲车,在有的新闻图片里甚至可以看到,车祸中被悍马正面硬怼的校车毫发无损,悍马却被撞瘪。关于政府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制造高质量校车,有一个特别心灵鸡汤的回答——“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辆校车上坐着未来的美国总统”。这背后的信念则是,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自信将儿童被培养成人才的几率大于他们变成罪犯的几率。&/p&&p&&figure&&img src=&/v2-a2d6bfaa80cb101e85f6f592fece6f9b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v2-a2d6bfaa80cb101e85f6f592fece6f9b_r.jpg&&&/figure&&i&被正面硬怼却毫发无损的校车&/i&&/p&&p&回到扎克的故事,当扎克具有和人类沟通的意识之后,人们便认为他不再是一个“实验体”,而是一个生命。尽管背后还是存在人类的自私——人们一面坐视成千上万的小白鼠在实验室等死,一面又溺爱自己的宠物。著有《月亮与六便士》和《人性的枷锁》的英国的作家毛姆曾经说过两句对主讲Riot Xie影响颇深的话,“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因为他对每个人都是不公平的”,“如果一个人在40岁以前热爱人类,没有问题,如果他在40岁以后依旧热爱人类,那么他便不是真正的热爱。”这两句话正揭示了人类社会许多道德标准的虚伪性。&/p&&p&为什么扎克是男性?也许因为他的头是精子的形状。不过这也许是因为“he”在英文中有代称含义——后来顺理成章地定义了扎克的性别,然而发育周数比较少的婴儿在英语中却用‘it’指代,间接反映了堕胎问题的争议。&/p&&p&回到扎克的话题,图奇是扎克背景故事页面中唯一的相关英雄。图奇的背景故事是一项事故调查报告:下水道发生了事故,前去调查的实验人员遭到怪物袭击。报告写到受到冲击、几近精神失常的实验人员断断续续地描述自己的见闻,而这个怪物正是图奇。报告中写到的两个研究员,其中一个下巴被酸液腐蚀无法说话,另一个则供出自己是“研究人员”,研究如何将“生活垃圾(human waste)提炼廉价的婴儿食品(baby formula)”。从中文来说也许没有什么,但英文的“baby formula”除了“婴幼儿食品”的含义之外,字面意思却是指“婴儿的公式”。“公式”这个词在扎克的旧版故事中有着特殊的含义——炼金男爵绑架扎克父母的原因正是因为只有这两位研究员知道制造扎克的公式。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那位研究员的话可就令人细思恐极了,他们从事的正是从“废掉的人类(正如医院中的死胎、截肢一样)”中提取“炼成婴儿的公式”。&/p&&p&关于扎克为什么具有人类意识的问题,鉴于地球上经历了几十亿年才进化出人类,凭空产生扎克这样的类人生命体的概率并不大,所以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扎克本身就与人类有关。图奇背景中的这个细节,也许正是解释扎克来源的关键。&/p&&h2&&strong&意识在哪里?——机械唯物论的解答&/strong&&/h2&&p&最后一个话题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期布里茨主题的引子——人工智能。扎克的智能是否来自于人工尚不可知。新版的故事中,扎克在“合适的地方”“咧开了一道口子”,这样才能讲话。我们原来在讲到赛博朋克的时候提到控制论,那么为什么赛博朋克既可以解释机械,又可以解释人类智能呢?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大脑就是一台极为精密的机器。尽管现代医学认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极为混沌的过程:组成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的功能,不过就是简单的放出与接收电源,那么在几万亿神经元中,所谓的“灵魂”和“意识”在哪里呢?有的观点认为,如果能模拟几十万亿上百万亿的神经元的拓扑结构,将它们用电子管和晶体管完全重现,那么这个人工的“大脑”就拥有了拥有“意识”物质上的可能。因此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排列。这个观点可以勉强概括为“机械唯物论”,背后暗藏的正是对因果律的演绎,没有“意志”存在的空间。所以扎克在合适的地方长出一张嘴,那么他同样也有可能为自己构建出一个大脑,这和故事中描述“受到怎样的刺激,就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性格”一致。这也许就是这位“无定型战斗体”会朝着某个方向的性格发展的原因。&/p&&p&这里顺带向大家推荐刘慈欣老师的小说《思想者》,想象力极其天马行空。另外也推荐另一本会令人掩卷长思的书——小岛秀夫的好友,作家伊藤计划的《屠杀器官》(三部曲《屠杀器官》《Harmony》《尸者的帝国》,前两本国内已经引进了),不过可惜天妒英才,伊藤计划在09年因为肺癌去世。&/p&&p&&figure&&img src=&/v2-1d153cdbf387a6c8e786_b.jpg& data-rawwidth=&656&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6& data-original=&/v2-1d153cdbf387a6c8e786_r.jpg&&&/figure&&i&伊藤计划本人&/i&&/p&&figure&&img src=&/v2-f712d030f0dcc643b96cc4e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712d030f0dcc643b96cc4ed_r.jpg&&&/figure&&p&《屠杀器官》一书中写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实验、人类道德的情节。小说几乎是按照《合金装备》同人的思路写作,其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情节——主角是特种部队的一员,一日主角的母亲意外出了车祸,在去医院的路上,医生说病人大脑的一部分已经损坏了,正处于深度昏迷之中,主角作为她唯一的亲人,有权决定是否让母亲安乐死。主角反问医生,母亲的意识中还有“我”存在吗?医生回答,很遗憾他们并不知道“我”究竟存在在大脑的哪个部分中,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没有体验过死亡。后来,主角无比痛苦地选择了让主角安乐死,因此一直活在“杀死母亲”的内疚之中。他的好友安慰他“那已经不是你的母亲了,你的母亲已经随着大脑中损坏的意识消失了”,然而主角并不知道,究竟哪个部分才是他的母亲。主角作为特种部队的一员,一边在战场上沐浴腥风血雨,一边在杀死母亲的内疚中挣扎,这两者成为了交织在小说情节中的两条线,最后惊人地交织在一起。虽然比较慢热,但是诚心推荐给大家,是一部非常酷的小说。&/p&&p&也许我们这期讨论的东西,对扎克这个英雄的探讨来说太沉重了,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五好青年,我们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分享,我们不在乎对错,我们尽可能地去认知也尊重不同的观点。我们也衷心希望这期的海牛电台能让诸位有所收获,如果大家对这期的话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各种平台与与我们一起探讨。&/p&
音频整理:Miracle 配图:网络“即使你没有脊梁骨,你也要站起来捍卫自己。”——扎克本期海牛电台,就来讲述生化魔人扎克和他身上的故事。内容整理于海牛电台第33期主讲人:Riot Xie、Riot Guan、荔枝电台沉默姑娘欢迎来到海牛电台,今天我们聊到的英雄是…
&figure&&img src=&/v2-0a1080aaf3edec326402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0a1080aaf3edec326402e_r.jpg&&&/figure&&p&文:艾知&br&资料搜集:Miracle&/p&&p&&b&隐藏在黑暗中的血月教派&/b&&/p&&blockquote&&p&“据说,有一个平行于我们身处的世界之外的阴影领域,恶魔潜藏在这里,在每个夜晚不断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撕裂和消耗我们,他在等待着每个人,我们必须通过审判与沟通来与恶魔达成协议,恶魔会与你分享力量,但相应的,你也需要付出一点微不足道的代价,最开始你只想换取一个自由的夜晚,到了后来,却渐渐地沦为恶魔的帮凶。&/p&&p&随着这些被恶魔引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自发地聚集起来,组成了一个隐秘的教派。这个教派真正的意图并不明确,从表面上来看,他们只是沉浸在古代的仪式中,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是恶魔的使徒。”&/p&&/blockquote&&p&拳头设计师KateyKhaos为我们讲述了血月的背景故事。如今的血月,和最开始阿卡丽和慎的设定已大不相同——鬼舞姬阿卡丽和鬼武者慎是该系列最早的两个皮肤,都是在国服内测时便已上线,这两个皮肤的英文原文都是“Blood Moon”。皮肤的背景设定为艾欧尼亚火焰节上表演的传统剧目《蕾娜传说》中的两个角色——《蕾娜传说》讲述在血色的月亮升起来的夜晚,由阿卡丽饰演的艾欧尼亚先祖被慎饰演的恶灵纠缠,最终打败恶灵的故事。最初的血月皮肤背后讲述的故事为净化,但新的血月系列皮肤讲述的故事则是堕落,对此设计师解释道:“当我们2014年把血月这个概念捡起来的时候,已经把它的旧有设定扔掉了,皮肤和最开始的故事线脱离,渐渐形成了一个平行宇宙。”&/p&&p&在这个血月教派存在的宇宙中,每一个血月英雄都是这个教派的一部分。这次血月杀模式的推出和新的血月皮肤英雄的加入,标志着血月概念的设定趋于完满。&/p&&p&基兰和崔斯特是教派的两位领袖。基兰作为血月神教明面上的领导者,他的原画描绘了他在城市边缘用神器从忠实的追随者身上汲取力量的场景。&/p&&figure&&img src=&/v2-9ed772fbd2d60e3a4d70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9ed772fbd2d60e3a4d70_r.jpg&&&/figure&&p&慎则担任邪教领袖的护法,他在心灵上和身体上都是最坚定的信徒,他的奉献和忠诚永远不会动摇,他的原画描绘了基兰看着他在房间内进行面具试炼的场景。&/p&&p&崔斯特则是教派真正的幕后黑手,他在血月宇宙中的称号为“Trickster Demon(恶魔魔术师)”。虽然他从未曾露出过真实面目,但这个邪教的每一次活动都会出席。据说他是第一个通过面具试炼的人,能自由穿梭于暗影之域和现实世界。在他的原画,他手拿符咒站在祭坛前,表现的是他正在某个神圣的仪式上引领教徒预见未来的事件。&figure&&img src=&/v2-d9da3caa3adeaeaab4df76e_b.jpg& data-rawwidth=&429& data-rawheight=&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9& data-original=&/v2-d9da3caa3adeaeaab4df76e_r.jpg&&&/figure&&/p&&p&烬是一个以墨水为武器的战士,称号为“Blood Calligrapher(猩红艺术家)”,当他释放技能时便可以看到无数涌动着的墨水从他特质的枪管中极速喷出。对于优雅与杀戮的热爱使他成为了教派所有仪式上的司仪,他对所有的细节了如指掌:书法,咒语,蜡烛数,观察时间,位置……而且他掌握了很多关于这些恶魔信徒是谁以及如何召唤和指挥他们的知识。&/p&&p&以上这些角色,都是血月教派的上层建筑,崔斯特具有穿越空间的能力,任意穿梭各地,基兰能够改变时间的流向,随时召唤血月,两人联手简直无所不至,无所不能,完全符合他们教派领袖的设定。当然,一个教派的不可能只有这些大人物,这个教派拥趸甚多,而这些拥护者只有经过层层试炼才能成为核心成员,他们在血月的夜晚执行这些试炼,向恶魔献祭,以获得他们不可思议的力量。每个成员的面具上都描绘着他们自己的恶魔,只有最强大和忠诚的成员在他们的堡垒深处的审判中获得。&/p&&p&&b&猩红祭祀:血月杀&/b&&/p&&p&“血月祭祀,祷词如斯。天神召唤祭品之日,信徒寂夜杀戮之时。月影之下,愚者皆杀。”在血月教派的主要仪式中,最重要的试炼便是猩红祭祀,也就是血月杀,正如这段前言所说,血月杀是向“天神”的祭祀。&/p&&p&在这场祭祀中,基兰操纵月亮的轨迹,把从信徒身上汲取的力量释放到召唤血月当中,使血月一次又一次的在月亮运行的周期中出现。而慎负责在基兰进行仪式之时为他护法。烬主持仪式,锤石负责召唤幽灵,众人各司其职,当血月和召唤仪式完成时,邪教的一些成员完全被恶魔力量征服,转变成为执行血月意志的恐怖力量。&/p&&p&这种恶魔化从英雄的外貌变化就可以看出来,不少英雄的身上往往有着利爪等种种非人类的设定,并用面具和长袍将其隐藏。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英雄的身上窥探到他们真实的面目,以烬为例,他的面具之下露出的脖子上覆盖着鳞片,腰身细的不可思议,仿佛烬不再是一个艺术家和杀人狂,彻底变成了某种爬行类动物,泰隆的原画上则是描绘了他一种蓄力的状态,仿佛某种野兽将要从地面上一跃而起,在的回城动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泰隆兽化的痕迹,他在石灯笼旁上下跳跃,围着石灯笼转圈,这已经是彻头彻尾的野兽才能做出来的行为了。&figure&&img src=&/v2-23b62bd7efc931ad3cba5ac81d9dec9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23b62bd7efc931ad3cba5ac81d9dec9b_r.jpg&&&/figure&&/p&&p&一打开血月杀模式,便可以看到进行血月祭祀的整个地图呈现出血色,连树木都变成了枫树一般的暗红,召唤师峡谷里随处散落着残破的鸟居——崔斯特具有在两界之间穿梭的能力,当崔斯特回城时,便会召唤出鸟居,这是血月教派的成员通过试炼进入“神域”的象征。&/p&&p&这是一个纯粹的杀戮模式,召唤师只有20位限定的杀戮恶魔可供选择,全都是刺客类英雄,其中不包括基兰、崔斯特、锤石、烬和慎——按拳头的说法,这是因为这些负责主持仪式的教派高层不负责搜集祭品这种基层工作,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是因为这几个英雄都不是刺客。&/p&&p&在这个平行宇宙的模式里,双方阵营的10位召唤师都变成了被恶魔遴选的人,所有的外塔都被恶魔之力摧毁,在这个模式里不需要推塔,没有兵线,野区都变成了恶魔的领地,幽灵和恶魔先锋穿梭其间,取胜的方式只有无尽的杀戮,击杀敌方的英雄和幽灵,以及恶魔先锋,即可获得积分,连续击杀,可以获得技能冷却、移送速度的加成,最先达到350分的队伍,便可以获得胜利。而这样的胜利,并不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而是你在这个宇宙中抛却人性,获得恶魔的力量,当然也永远地和恶魔站在了一起。&figure&&img src=&/v2-ddbc23c4c9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ddbc23c4c9_r.jpg&&&/figure&&/p&&p&&b&月神降临&/b&&/p&&p&在血腥与屠杀之中,有一个英雄的设定格外值得关注,那就是皎月女神戴安娜,因为她在英雄联盟的宇宙中本就是月亮的化身,同时,她也是血月皮肤的原画中唯一一个没有戴面具的英雄。&/p&&p&血月教派的这种面具,现实生活中也有原型,在日本叫做能乐面具,简称能面,事实上,不止日本的戏剧艺术中有面具,古希腊和古埃及都有自己特殊的面具文化,但是日本的面具和这些面具最大的差别是日本的能乐面具以白色为主,比人脸小一圈,意味着角色与表演者之间似是而非的联系,在日本能乐艺人的心目中,面具是角色身份的象征,一旦附上面具,他们就变释放出了这个角色,而这些特征,也都与血月教派中的面具相符,当这些英雄戴上血色的面具之时,他们也就释放出了自己心中的恶魔。&/p&&p&戴安娜本是巨神峰上被月亮之力选中的少女,而在血月教派的宇宙中,戴安娜拥有同样的命运,仍然是被血月里的恶魔选中的人,在中文官网上,有这样一段话来描写戴安娜在这个平行宇宙中的特殊之处:随着腥红女祭司接近,月亮愈发闪耀。&/p&&p&也许正因为戴安娜是真正的“天选之人”,她在这个宇宙中并未完全被恶魔控制心智。在崔斯特和戴安娜的一套被抛弃的皮肤原画中,崔斯特的那幅画,画的是崔斯特杀死戴安娜的父母,绑架她走进了鸟居的情形,而戴安娜的这张,则描述的黛安娜举行入教的时刻,崔斯特操纵着恶魔之力,血月中缓缓落下属于黛安娜的面具,而伊莉丝正在用她的魔力蜘蛛腿给她文身的场景。当然,设计师最终放弃了这个具有强烈故事性的片段,最后戴安娜的皮肤原画是她往自己皎洁的脸上戴面具的定格。&figure&&img src=&/v2-b7a8fc5bbecc7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b7a8fc5bbecc7f_r.jpg&&&/figure&&/p&&p&在戴安娜的血月皮肤原画中,她身着白衣绯袴的女巫服,腰上系着注连绳,脖子上挂着一串巨大的念珠,符纸从身侧飘过,整个画面充满了宗教元素,整体设计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日本的巫女。巫女是日本神道教中,侍奉神的女性神官,因此作为巫女的戴安娜本该与邪魔对抗,却最终被血月恶魔选中。这张原画没有其他皮肤原画所具有的强烈的透视和夸张的视觉效果,视觉表达上由左至右,静中有动,灵符在燃烧,她的长发正在一丝丝变为血色,红色的纹身在渐渐覆盖她的身体,整个画面体现的是戴安娜即将戴上面具“邪魔化”的过程,背后则隐藏着巫女堕落为邪魔的矛盾冲突。作为女祭司,戴安娜的加入象征着“血月”这一宗教概念趋于完善,并作为月亮的化身而为血月主题划上一个阶段性句号。&/p&&p&综合这些英雄零零散散的设定,和血月杀模式本身的玩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设计师架构的一个极度成人化的杀戮世界,人们以祭祀为名、行杀戮之实,而奖赏,就是堕落成丧失人性的恶魔。召唤师们,你们做好堕落成邪魔的准备了吗?&/p&
文:艾知 资料搜集:Miracle隐藏在黑暗中的血月教派“据说,有一个平行于我们身处的世界之外的阴影领域,恶魔潜藏在这里,在每个夜晚不断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撕裂和消耗我们,他在等待着每个人,我们必须通过审判与沟通来与恶魔达成协议,恶魔会与你分享力…
&figure&&img src=&/v2-8cfb38b86a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v2-8cfb38b86a_r.jpg&&&/figure&音频整理:Miracle&br&配图:网络&br&&br&“钢铁,可以修复你的一切缺陷。”——维克托&br&&br&本期海牛电台,就来讲述机械先驱维克托身上的故事。&br&&br&&i&内容整理于海牛电台第32期&br&&br&主讲人:Riot Xie、Riot Guan、荔枝电台沉默姑娘&/i&&br&&br&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率军攻打小亚细亚吉拉城,大战之后,凯撒大帝掷下霸气的三个单词“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其中“VICI”就成为了“征服”的词根,叫“维克托”的,似乎天生自带反派标签,从黑夜传说里的吸血鬼长老Viktor,到漫威世界里的毁灭博士Victor Von Doom,再到我们今天的主角维克托,每一位都具备着征服世界的狂气与霸气。&br&&br&&h2&祖安——“有本事你就上天”&/h2&&br&维克托是祖安阵营的代表英雄。祖安是一座具有垂直结构的城市,祖安天然分成上中下三个城区:地沟(最下层)、中层与上层。有句话形象地形容了三个地区的阶级分别:“你能住的多高,取决于你能付得起多少”——物理意义上的高低决定了社会地位的高低。玩家们熟悉的祖安英雄,金克斯、艾克和蔚都住在底层,金克斯与蔚更是所谓的“地沟孤儿”。&p&&figure&&img src=&/v2-d86d9bcac8f5bd21933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86d9bcac8f5bd219335_r.jpg&&&/figure&&i&艾克宣传CG中的壁画里,正好画着“祖安三人帮”&br&&br&&/i&&/p&&figure&&img src=&/v2-0cbd74f0b0bb303c67b8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0cbd74f0b0bb303c67b8_r.jpg&&&/figure&&i&地沟——祖安下层&br&&/i&&br&&figure&&img src=&/v2-25acecdcaaa8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25acecdcaaa8_r.jpg&&&/figure&&i&祖安上层——接近皮尔特沃夫&/i&&br&&br&皮尔特沃夫位于祖安的上方,祖安的上层与皮城的底层没有明显的交界,与皮城的边境市场完全混杂在了一起。然而,对祖安的人民来说,即便是皮城的底部,也令人心驰神往。发生在祖安的短篇小说《铁玻璃城》中,几个出身地沟的孩子偷偷搭乘垂直升降机“尖啸”来到祖安中层。即便和顶部的皮城还有一段距离,祖安中层已经出现了很多来“体验刺激”的皮城人民。也许正因如此,中层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几个地沟的孩子想进剧院,剧院门卫一句“这里是祖安、但不是你们的祖安”,残酷地将几位底层的孩子挡在了门外。&br&&br&维克托出生在祖安中层的工匠家庭。他从小就热爱发明创造,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搞研究是家常便饭——但维克托有一个学霸的通病:讨厌研究时被人打扰。可惜生在祖安身不由己,接连不断的化工事故、帮派火并永远都在打断维克托的研究,他被迫跟着父母不断搬家。维克托不禁开始探寻这些事故的缘由——绝大多数事故的根本原因都是人为的,而非机械故障。他决心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追求更加安全的设备与发明。&p&&figure&&img src=&/v2-cfbfebcd523d_b.jpg& data-rawwidth=&824&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v2-cfbfebcd523d_r.jpg&&&/figure&&i&《铁玻璃城》小说插图&/i&&/p&&br&&h2&从三好学生到科学狂人&/h2&&br&维克托19岁时进入了祖安的科学魔法学院。被学院的斯坦威克教授看中,邀请他来皮城的学院,教授告诉维克托,那里有更好的资源。维克托在皮城的学院认识了杰斯,和他成为同学。在他们就学期间,祖安发生了一起化学泄露事故。维克托返回祖安救治灾民。也正是这个事故促成了布里茨的诞生——布里茨最初是维克托发明出来用来清淤的工作用机器人。在事故的紧急处理完成之后,维克托选择暂时留在祖安,救治那些受到化学毒素影响的居民。有些病情严重的病人可能需要截肢或者替换器官,这也正好给了维克托探寻机械与人体结合可能性的机会——直到这里,维克托还是一个三观正、乐于助人的好青年。&br&&br&&figure&&img src=&/v2-74c840fcdd79fe81a938ae8bd5f48aa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74c840fcdd79fe81a938ae8bd5f48aa1_r.jpg&&&/figure&&i&机器人布里茨一开始的作用仅仅是救灾,但后来不知怎的培养出抓ADC的爱好&/i&&br&&br&在这次事故的后续处理彻底完结之后,维克托也回到了学院继续学业。上上期海牛电台提到过杰斯和维克托在自由意志上的分歧。最初,维克托与杰斯争吵的导火索其实是一次学生发明。码头上的潜水员在工作时,经常会在海底看到幽灵或者某些不可名状的可怕生物,看到这些不明生物的潜水员会精神发狂(克苏鲁的既视感),有时甚至害死自己和自己的同伴。维克托和杰斯便想发明一种潜水服,降低潜水工作的事故率。杰斯提议新型潜水服应该保障潜水员的安全;而维克托的想法则不同,如果恐惧是让潜水员发狂的原因,那么发明一种装置,消除潜水员的恐惧感不就行了吗?如果潜水员精神失常,那么就由岸上的同伴控制他的意念。当然,这一提议不仅与杰斯的想法南辕北辙,更让杰斯认为维克托的思想过于偏激,作为一名典型的讨人厌学霸,杰斯立刻向老师打小报告,老师一听也认为维克托的思想很危险,便将维克托从学院开除了。&br&&br&维克托和杰斯虽然是宿敌,但科学天才的骄傲却如出一辙,面对学院的除名,维克托一面为学院教师与杰斯的愚蠢忿忿不平,一面回到了祖安。一系列挫折之后,他认为只有身先士卒地改造自己,才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他在游戏中的台词——“我是第一个献身者”,正对应了这件事。&br&&br&然而,在完成自身机械化的改造之后,维克托的个性也发生了变化——它认为,一切人为的错误都源于情绪,只有抛弃情绪才能做到绝对理智。原本希望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五好青年,变成了执着“光荣进化”的科学狂人。他主张瓦罗兰大陆上的所有生物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变得更加完美。尽管成为了科学狂人,维克托对遭到化学毒气侵染的病人的救治却从未停止:他展开了许多次行之有效的治疗,尽管替换上去的肢体仍然会偶尔发生故障,但在贫穷又走投无路的祖安下层居民眼中,维克托毫无疑问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一些人狂热地崇拜他,组成了光荣进化教团——尽管这个崇拜维克托的教团与维克托本人没有实质上的关系,他更是认为这种狂热的崇拜鲜明地佐证了情绪对人有害的观点。&br&&h2&&br&彻底决裂——悲情的机械先驱&/h2&&br&&figure&&img src=&/v2-a5a553254bb_b.jpg& data-rawwidth=&173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30& data-original=&/v2-a5a553254bb_r.jpg&&&/figure&&p&&i&随时可能发生化学事故的祖安下层&/i&&br&&br&时过不久,地沟区再一次发生了毒气泄漏。这次泄露的毒气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神经。有人认为,金克斯热爱暴力的神经性格很可能也是由于受到祖安空气的影响,从这次的毒气事件来看,这种说法也许并不是空穴来风。由于毒素已经侵蚀了病人的大脑,所以维克托只好打开他们的颅骨,直接从流经大脑的血液中分离毒素。然而,维克托自己制作的装置效率很低,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探测到了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杰斯的海克斯水晶。但是,他和杰斯一直以来的矛盾根深蒂固,再加上治病救人时间紧迫,维克托只好选择直接硬抢。有了海克斯水晶之后,过滤毒素的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受到侵蚀的大脑组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我修复……不过,从杰斯的故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后面的情节并不美好:赶来夺回海克斯水晶的杰斯挥舞起他的墨丘利之锤,把维克托的实验室砸了个稀巴烂——同时间接地杀死了所有的病人。对杰斯而言,他获得了大团圆的结局。但在维克托的背景故事里,维克托看着一片狼藉的实验室,难以言表的悲愤涌上心头:“杰斯杀死了他的病人们,回到皮城,被当做英雄一样凯旋归去。”&br&&br&杰斯和维克托之间的误会令人唏嘘。但站在杰斯的角度上,他对维克托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一闯进维克托的实验室就目睹许多人颅骨大开,在某种装置里昏迷不醒,必定认为维克托在做什么不可告人的人体实验,“将他们变成没有情绪的傀儡”,杰斯怒不可遏,大打出手。在那样的情况下,即便维克托和他解释他也不会相信,更何况以维克托的性格根本懒得解释。总之,这次事件过后,维克托和杰斯便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之后,根据《快速修理》中的情节,维克托为了更多的海克斯水晶再次突袭了杰斯的实验室。杰斯在击败入侵者之后曾说过“他们还会再来的”。不过维克托也发现,这样的方式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改为研究其他方式来实现它的“光荣进化”。&br&&br&&br&&figure&&img src=&/v2-2c6cf2b18e1ba646a39339_b.jpg& data-rawwidth=&1262& data-rawheight=&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2& data-original=&/v2-2c6cf2b18e1ba646a3933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f45abdc1b186f156efb3a2fcf8c1a254_b.jpg& data-rawwidth=&1252& data-rawheight=&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2& data-original=&/v2-f45abdc1b186f156efb3a2fcf8c1a254_r.jpg&&&/figure&&i&在庆祝英雄联盟登录MAC系统的宣传CG中出现的祖安科技成果&/i&&br&&br&原本的故事中,维克托的研究成果——也就是布里茨,被当初的老师斯坦威克教授窃取,他极为生气,但同时意识到自己仍然受到情绪的支配,他将自己改造之后,来到了召唤师峡谷寻找更强大的敌人——显然,这个故事的逻辑前后存在明显的漏洞。新的故事则在条理上更为清晰、更加合理。维克托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坏的大魔王,哪里有坏事就去哪里搞破坏。新的背景故事将维克托塑造成了一位有血有肉、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天才。&br&&br&&/p&&h2&维克托背后的超人类主义&/h2&&br&维克托的观点事实上是现实生活中的哲学流派——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的体现。超人类主义支持用技术增强人类的知识、体力、精神、能力和资质,克服人类能力中不需要或者不必要的部分。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听说过这个经典论断: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会制造并且使用工具。如果说制造与使用工具是人类的能力,那么工具的进步同样也可以看作是人类能力的进步。&br&&br&然而,超人类主义的理论中却有着自己的漏洞,这个漏洞同样也体现在了维克托身上:超人类主义主张:关注潜在的科技发展、寻求手段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在法律和政治方面追求人人平等(在机会面前,不因先天差异而产生不公平),消除智力与体力上的障碍(例如助听器、假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一系列依赖技术的的改造之后,保留完美的道德规范——我们曾经提到过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互相矛盾,超人类主义的支持者敏感地发现,如果他们不提出最后一条,他们的观点是不容于世的。因为,如果人类的一切都建立在技术之上,那么人类的自由意志又将在何处立足呢?我的决定究竟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还是某种符合因果规律的推算结果呢?不过在维克托的情况里,他倒是从来不在意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件事,在他看来,追求绝对的理智已经是他自由意志的体现了。&br&&br&超人类主义看似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概念,但它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手机与汽车导航功能的出现,已经大大加强了人们识路的能力。理论上,完全无人驾驶的车辆能够大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所有车辆都在计算好的轨道上行驶,正如地铁的事故率远低于汽车一样。但完全无人驾驶的车辆却迟迟无法上市,这背后恰恰体现了超人类主义的漏洞。&br&&br&假设,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行驶在路上,这辆汽车刹车突然失灵了。前方驶来两辆摩托车,按照道路宽度与当前的速度速度必然会撞上一辆。一辆摩托车的驾驶员戴了头盔,另一辆则没有——这和电车试验的情况很类似,对人而言尚且是一个非常困难难的选择。但是,如果机器来做这个选择。按照逻辑分析,如果出车祸,戴头盔的驾驶员生存几率比不带头盔的大,按照保护人类生命的原则,选择撞戴头盔的那一位才符合它的程序设定。如果照这样的逻辑,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反而生存概率降低了。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反而成为程序保护的一方,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遵守交通规则。也许有人主张,程序应该写入,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撞不遵守交通规则的那一位。但是,机器有权利替人类作出惩罚吗?如果机器人作出惩罚,是不是违背了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的原则呢?&br&&br&另外一个故事也讲述了同样的道理,一艘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船员全部陷入冬眠。有一天,船长被AI唤醒,AI告知船长,飞船将比预定的时间晚很多年才能抵达目的地,剩余的物资无法支撑所有船员活着到达目的地,只能选择关闭某些船员的维生装置。AI说,自己可以决定关掉哪一些,但是他判断,最终还是需要唤醒船长作出这个决定。&br&&br&也许有人质疑,决定机器逻辑的程序最终还是由人编写的。但无论是某个不知名的程序员,还是有自我判断能力的机器人,人在面临重大抉择的情况下,还是希望掌握方向盘的是自己的双手,而不是将决定权交由所谓“更高级的智慧”。&br&&br&&h2&存在主义的反抗&/h2&&figure&&img src=&/v2-94dafdead0710c83_b.jpg& data-rawwidth=&715&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5& data-original=&/v2-94dafdead0710c83_r.jpg&&&/figure&&br&超人类主义常常受到其他观点的质疑,有一派的观点十分有趣,这一派就是存在主义。常有人将存在主义误解为“存在即合理”,事实上并不是一回事。存在主义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是“存在先于本质”。打个比方,人们在制造小刀之前已经事先想好,要制造一个能够切割的工具。因此对工具而言,是“本质先于存在”,在工具诞生之前已经定好了他的用途。许多人究其一生探寻“我是谁?我将要去哪里?”这些问题的其实都是在探寻人的本质——为什么人会被创造。在存在主义出现之前,许多人都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不同的人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基督教告诉人们,人在出生时有原罪,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赎罪,最后回到主的怀抱。存在主义者则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就是没有意义的——人的意义是自己定的,人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本质——因为人不是工具,没有本质,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创造出来的手段,人的出生本来就是目的。在超人类主义的世界观中,死亡是可以被避免的:可以依赖技术手段延长人的寿命,那么只要更换衰竭的器官,理论上可以无限延长人类的寿命。存在主义者认为,讨论人的生存意义和本质的前提是人的死亡。如果人的生存时间无限长,理论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尝试,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的可能性都均等的,那么人生的意义又从何谈起呢?正如一款可以使用S/L大法的游戏,获得了不断重来的保证,反而失去了游戏的乐趣。&br&&br&&h2&向特斯拉的致敬&/h2&&br&随着埃隆·马斯克在媒体上的频频曝光,特斯拉这位聪明到像外星人的科学天才的故事也渐渐为世人熟知。由诺兰执导的电影《致命魔术》中,串起全剧的关键人物就是由David Bowie饰演的特斯拉。&br&&br&&figure&&img src=&/v2-6d72f0ebcf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6d72f0ebcf_r.jpg&&&/figure&&i&《致命魔术》海报&/i&&br&&br&维克托的人物设定和技能处处都在向这位曾经不为人知的科学天才致敬:他的四个技能影射了着特斯拉的各项发明。特斯拉81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宣传引力的动态理论。他认为以太是存在的,是引力传递的媒介。通过电磁场的高速旋转带动以太转动,可以改变引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W技能重力场的来源。特斯拉的研究需要高昂的费用才能维持。为了获得研究资金,特斯拉开始着手研武器卖给军方。有趣的是他会卖给A军方的某种武器后,会同时卖给A军方的敌对方这种武器的防御装置。在特斯拉研发的武器中,他曾提出死光(death ray)的概念,由于政府并不知道特斯拉有没有真的开发出将这项武器,在特斯拉死后立即封存了他的所有研究文件。据特斯拉所说,死光是一种粒子束武器,这变成了维克托的E技能,死亡射线。最后一个致敬则颇有都市怪谈的氛围:有一年在一片无人的森林之中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人称为通古斯大爆炸。有人说,这是陨石撞击地球产生的,因为当时的武器水平还无法产生如此大的的爆炸规模。但另一种传闻则认为,这是特斯拉故意选择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区域,利用暴风雨中产生的球状闪电进行试验——当玩家们在团战里被神装维克托的大招轰杀至渣的时候,是否也能在这片疯狂的混乱风暴中感受到当年的特斯拉在大爆炸旁得意的神情呢?&br&&br&&figure&&img src=&/v2-e0eed57ec0c4b5fea0db63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e0eed57ec0c4b5fea0db63_r.jpg&&&/figure&&p&&i&特斯拉的离子风暴&/i&&/p&&br&&br&&h2&关注我们,感受电竞&/h2&&p&我们的微信公众号:&a href=&/?target=http%3A///gzh%3Fopenid%3DoIWsFt1tJdLPOJh8ECtEPNCHlLBQ%26ext%3DJWYPUbr8sGoi510wxpXlogXl7VrUN_-ETC7tsg7HtqKOyr6vt7vRW80jQ4gDY2o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LPentaQ&i class=&icon-external&&&/i&&/a&:专栏/特稿/数据分析/赛事访谈&/p&&p&我们的新浪微博:&a href=&/?target=http%3A///p/5742/home%3Ffrom%3Dpage_mod%3DTAB%23pl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ntaQ刺猬电竞社&i class=&icon-external&&&/i&&/a&。战报/数据图/吐槽/吹逼&/p&&p&我们的网站:&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entaQ 刺猬电竞社 (beta)&i class=&icon-external&&&/i&&/a&(这里能看到第一手的稿件)&/p&&p&那啥,APP请到这里来下载:&a href=&/?target=http%3A///ap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点击这里&i class=&icon-external&&&/i&&/a&。需要邀请码请私信我们:)&/p&
音频整理:Miracle 配图:网络 “钢铁,可以修复你的一切缺陷。”——维克托 本期海牛电台,就来讲述机械先驱维克托身上的故事。 内容整理于海牛电台第32期 主讲人:Riot Xie、Riot Guan、荔枝电台沉默姑娘 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率军攻打小亚细亚吉拉城,大…
&figure&&img src=&/v2-499c3468b31dde45eb9aeb_b.jp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v2-499c3468b31dde45eb9aeb_r.jpg&&&/figure&文:星吟&br&图:网络&br&&br&&i&维克托,祖安中层人士,少时潜心科研于皮城,然其旨与自由意志有违,学院放逐之。后隐于祖安,一心治理灰霾,救助百姓,强化肉身,完善精神。其艺日精,扫除全部负面情绪,无痛、无畏、无烦恼。入召唤师峡谷二十分钟见纳什男爵诞生,因其无所畏惧,故不知避让,从容单刷,卒。&br&&br&——《维克托传》,PentaQ星吟撰&/i&&p&&br&&br&这个故事旨在告诉读者,一个人一旦没有了负面情绪,那他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br&&br&这篇《维克托传》是“有根据地瞎编”出来的,前半段对维克托新版的背景故事进行了概述,最后一句话则是根据维克托的所作所为,依据如今的科学理论,做了一个合理的推测,绝非天马行空血口喷人。&br&&br&维克托的故事经过修改之后,他不再是一个单纯邪恶的人,而是一个无所谓善恶,一心追求科学的人。维克托对科学有过于偏执和极端的地方,这与自由意志有所冲突,也导致了他和杰斯因为理念不同而决裂。同时,维克托一心希望让人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在改造自身之后依然致力于救助祖安被灰霾侵害的底层人民,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从这个角度看,他甚至可以算是个好人,而他的所作所为也收到了一些可以说比较好的效果,至少对于绝望的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是这样的。&br&&br&然而,抛开自由意志和超人类主义这种哲学思辨问题,单从科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维克托的理论,会发现世界并不像维克托想得那么简单,他的光荣进化理论存在着不小的漏洞。&br&&br&维克托认为负面情绪是阻碍人类进步的,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消除了诸如“恐惧”、“疼痛”等他觉得妨碍到他成为一个更好人类的负面情绪,他将其称之为光荣进化。维克托这么做,感觉就好像是把盲肠这种无用器官从身上割去一样,百利无一害。&br&&br&事实果真如此吗?负面情绪的存在确然是有害无益,应该被删除的吗?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情绪从何而来。&br&&br&情绪从何而来这一问题尚未被科学完全解答,但是一些生物学家从生物学视角上提出情绪是动物对外界事件的生理反应之一,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更多神经学证据支持这一早期观点。负面情绪的诞生可以理解为是人类给自己设置的保护机制。正是恐惧、疼痛等负面情绪,保护着人类远离危险,存活至今。&br&&br&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负面情绪,那么他们看到猛兽便不知恐惧,不恐惧便不会逃避,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全数葬生猛兽口中,则人类不复存在。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有负面情绪,对危机感到恐惧,故而知道规避危险,懂得自保,最终将生命延续了下来。&br&&figure&&img src=&/v2-002d912c8ca2dacceb54b5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7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v2-002d912c8ca2dacceb54b5_r.jpg&&&/figure&负面情绪如恐惧,其实是对危机的预警。除了恐惧,同样被维克托删除的“疼痛”也有类似的作用。&br&&br&当我们脚趾撞到硬物的时候,会爆发出尖锐的疼痛。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这提醒身体目前正处在一个并不好的局面,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陷入了这个情况,最好都不要继续下去。&br&&figure&&img src=&/v2-d8542bc4eff55447b9fef415b2c43023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如果人失去对疼痛的感知会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上是有“无痛症”患者的。在当今世界,没有痛觉不是维克托所认为的“光荣进化”,而可以算是一种危险的残疾。这种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危险,因为他们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中。&br&&br&当手接触到的物体温度过高达到了能够灼伤人体的时候,人会感到疼痛,健全人会迅速将手缩回,而无痛症病人没有痛感,遇见高温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烫伤,因此他们有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伤害到自己。同理,他们也容易割伤摔伤,或者在摔伤后自以为没事,延误治疗和救助,这是多么危险可想而知。&br&&br&从维克托的背景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克托在删除自己的负面情绪后,可以轻松给自己进行手术并且不用麻醉,因为他不觉得疼。但大前提是,维克托是个顶尖科学家,就算没有疼痛来给自己预警,也不会在做手术时让自己陷入危机。&br&&figure&&img src=&/v2-499c3468b31dde45eb9aeb_b.jpg& data-rawwidth=&1215&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5& data-original=&/v2-499c3468b31dde45eb9aeb_r.jpg&&&/figure&对祖安的其他人来说,情况就不同了。维克托的背景故事中,他给一个前来拜访的男孩注射药剂,让男孩在20分钟内处于无所畏惧的状态,并对男孩宣称只要他不畏惧他的同伴,他的同伴便再也无法控制和欺负他了。男孩试了之后效果拔群,在他反抗欺压之后,从前欺负他的儿童作鸟兽散,这似乎证明维克托是正确的。&br&&br&不过仔细想想,男孩之所以摆脱了同伴的欺压不仅仅是因为他无所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联盟网页制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