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敏各50,血源诅咒锯齿长矛刀和锯矛用沉重深渊哪个效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网页易读版 |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_突袭网-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网页易读版 | 生死书(智能手机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12:32:12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索达吉堪布 译
本册总目录
大圆满龙钦宁提是集广大班智达派《龙钦七宝藏》及甚深古萨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于一体、即生可获得金刚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胜窍诀要点。因此,诸欲解脱者必须实修。尤其是当今时代许多人不经过前行修炼,却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圆满等正行法,以致正法与补特伽罗背道而驰。所以,诸位首先唯一实修此前行至为重要。
此深法摄集了藏地兴盛的萨迦、格鲁、噶举、宁玛派的引导文及广弘于汉地的净土、华严、禅宗等一切显密修要,并且具有持明传承殊胜之加持。祈请三根本、护法神赐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缘者加持并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本法传承:华智仁波切传与乐喜堪布公美,彼传给喇嘛罗珠仁波切,大恩上师罗珠仁波切传与我。
对于此次译成汉文、校订并传讲,本人由衷随喜。同时,祝愿弘法利生事业吉祥圆满!
释迦比丘晋美彭措勇列致
于藏历铁龙年神变月初三自寿六十八岁之际
公元二○○○年二月八日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显密一切佛法之基础,令一生成佛的究竟正法,堪称为极其难得稀有之殊胜论典。未受密宗灌顶者亦可阅读修学。
尽管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然而,人们内心的痛苦却丝毫未见减弱,反而愈加强烈。如何才能离苦得乐呢?唯有佛法的甘露醍醐方能熄灭烦恼的烈火,带给您真正的幸福安宁与自在。为此殷重期望诸位悉心竭力将此法广弘于世间。
虽然佛法的日轮已高高升起,光芒普射大地,但愚昧无知的盲目者却始终处于漆黑一片的荒野之中,苦不堪言。见此情景,悲悯之心不禁油然而生,所以迫切希望不信仰佛教的社会各界人士亦能潜心研究了解此法,从而趋入佛门。并愿那些已入佛门然却贪图名闻利养、力求神通者,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修学此法。
佛法住世的今天,海内外众多信士纷纷踊跃地学习前行、修持五加行等,而对于佛教兴盛的藏地来说,在家人中修学前行者却寥寥无几,对此深感遗憾。因而诚挚地期盼我的老师、同学为主的教育界人士,也能研究佛法、修学前行,真正体会到佛教意旨所在,进而付诸于实践。
此外,以后弘扬本法时,希望诸位法师全面了知内容、深刻理解本义、不超越金刚语之范畴而讲解。阅读学习者应将所有道理铭记于心,每一公案皆当背诵,不应走马观花、囫囵吞枣。
雪域历代高僧大德均十分重视《普贤上师言教》,认为此法是精通佛法、趋入菩提必不可少的,被誉为藏传佛教菩提道次第法门。无等大恩至尊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曾说:'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修行者必须了达大圆满前行。'本人曾于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与堪布德巴仁波切前聆听过多次口传及窍诀,同时对本法生起了极大信心,受益匪浅。
1990年,国外莲花光翻译小组的翻译家们已将其译为英文、法文等,迄今仍为西欧国家诸多学者信士广泛研学及实修;在大陆,虽有郭元梓居士所翻译的汉文版本,但词古难解,并与藏文原义有出入之处。签于此,吾今为报答上师恩德、饶益后学而发心遵照藏文本义,以通俗易懂之词句将其译为汉文,并为了便于理解而增添了原文无有的科判、注释,为了有助于观修,中间插入了法像、图案,因《宁提前行仪轨》稍广,故于前附加简明扼要概括其仪轨全部内容之《开显解脱道》,此为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修五加行者亦可念诵此仪轨,并将其作为日常课诵尤为重要。为了使您对本文作者华智仁波切生起诚信而著其略传,现已圆满完稿。
在整个翻译、校对、订稿过程中,本人尽己所能做到了认真、细致、周密,对此译稿也颇为满意,但因法务繁忙,疾病缠身,精力分散及水平有限等种种缘由,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诸方智士斧正。
在此也向期间热心给予支持、诚心予以帮助的诸位金刚道友深表谢意,祝愿彼等暂时信心正见坚定不移,慈悲菩提心日日增上,究竟共登彼岸,同证佛果。
最后,祈请十方诸佛菩萨、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加持:凡见、闻、触此法之有缘者均生起无伪的正知正见,早证菩提!!!
译者于色达喇荣西山喜林园
公元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华智仁波切略传
索达吉堪布 著
外即佛子寂天论师者,内即大成就者夏瓦热,
密行圣者观世音菩萨,祈祷晋美秋吉旺布尊。
晋美秋吉旺布尊者即华智仁波切()是宁玛派近代一位闻名遐迩、颇具盛誉的传承上师,也是寂天菩萨、大成就者夏瓦热、圣者观世音三者无二无别之化身,并为利益有情而显现为善知识形象。公元1808年诞生于世,即被晋美嘎让认定为华丹彭措的转世,也有些大德认为他是智悲光尊者五种化身之一的语化身,故被尊为'华智'(吉祥化身)。据史料记载,华丹彭措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生诵满十万遍《真实名经》,在石板上刻观音心咒垒成石堆,使无量众生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种子。并做过授记:'我将来要增刻此石堆。'后来菩提金刚赐其美名'邬金晋美秋吉旺布(无畏法王)'。有关其化现为印度寂天论师及藏地阿若益西炯内的事迹,于蒋扬钦哲旺波的伏藏品中有详述。即生的外在行为也与寂天论师极为相似。
他天生具有超凡的智慧,颖悟力极强,幼小时便无勤通达文字的读写及解义,从那时起一直持诵《真实名经》,一生中《入菩萨行》与《真实名经》始终未离身。后弃世离俗于堪布西绕让沃前出家,取名为晋美给卫炯内,开始了孜孜不倦、刻苦精进的闻思修行。于多拉晋美嘎让等上师前广泛地听闻格鲁、噶举、萨迦、宁玛新旧派诸多显密经续,并听受了大藏经《甘珠尔》为主的一切显密教典传承,同时深思熟虑、精进修持。修学之同时,也对有缘者讲经说法。如三十岁左右时到色达一带随学洋彭塔意上师并为有缘弟子传授了《大幻化网》教法。
在依止大恩根本上师如来芽时,于恩师座下先后聆听了二十五次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法,后在日冬静处的乐源洞与长寿洞闭关时现证了自心犹如虚空般的实相大圆满境界,并撰著了《善说大乘》等论典,同时将上师教言汇集成文,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犹如奇珍异宝般的殊胜论著,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他对诸传承上师具有强烈的信心,尤其对无垢光尊者所著的《七宝藏》有不共的诚信,拜读其所著的《法界宝藏论》后增上了大圆满的证悟境界,便赞叹此论与无垢光尊者无有差别,并作了《七宝藏赞》及《劝阅七宝藏》。当时众所周知,如来芽上师有如日月般的两大弟子,即如太阳般的蒋扬钦哲旺波及如月亮般的华智仁波切。虽然尊者已赫赫有名、声誉远播,但尊者自己却密而不露,常以平凡形象利益有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精彩故事。
一次与上师如来芽及陈雷沃热衣着褴褛,沿路化缘。当时,一位牧民家母身亡,尸体停放室内,他正在寻找为母亲做超度的僧人,远远看到三位身着僧衣之人,便上前祈求:'我的母亲不幸身亡了,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找不到出家人超度她,您们能为她作佛事超度吗?'他们爽快地答应了。到了家中便让他们准备做超度所需之物。当时死者家的一位年轻姑娘看见在灶前做食子的尊者,心想:我们家真是可怜,竟然叫来这些乞丐做超度,于是狠狠地踢了他一脚,并生气地说:'滚出去。'对于姑娘的恶言暴行,他只是笑了笑,继续做食子。之后开始念诵仪轨等作佛事。完毕时,尸体的梵净穴已出现死者往生的瑞相。家人见此情景特别高兴,供养他们三匹马一头牦牛。尊者说:'我们不需要任何供养,有了三匹马就会有三匹马的烦恼。'主人家突然意识到这三位不是普通的僧人,便追问真实姓名。尊者向他们介绍了两位上师尊名,但对自己却只字未提。
在亲近钦则益西多吉时,上师以各种密宗的超凡行为赐予他不共的加持,直指心性。譬如有一次上师在他的门外喊道:'华给(华智的异名),有胆子出来!'出来后,上师拽着他的头发准备打他。这时他闻到一股酒味,暗想:怎么喝酒呢?还喝得如此醉醺醺的,难道不知道饮酒违背佛陀教言吗?正在这样分别时,上师将他打倒在地,一边朝他脸上唾口水,一边用小手指指着他骂道:'你们这些寻思者,竟生起如此恶分别念,真是老狗一样。'他立即醒悟过来:上师肯定是在为我指示大圆满本来觉性。于是将自心安住,顿时一切不清净分别念全部断尽,早在如来芽上师前所获得如黎明般的证悟,此时因老狗之名已变得犹如日出一般清澈了然。尊者后来也曾说过:''老狗'是钦则上师赐予我的密名。'故许多著作中以'老狗'署名。
尊者一般住在竹庆寺、西日桑哈、班玛塘、拉群等静处,晚年便常住在根本上师所居之扎迦寺附近广转法轮、劝人行善等等,但大多数时间是游化他方举行法会、广利有情,并在石渠将信众的供养用于增刻前世的观音心咒石堆,所积石经规模十分可观,被称为'华智石经堆',至今尚存。他经常到一些穷乡僻壤之地劝人戒杀放生、断恶行善等,使许多地方的人们改过自新,行持正法。在马尔康地区,曾有两个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为了平息这场暴力事件,他便横躺在双方中间的一个狭窄路口上,过路的人不得不从他身上跨过。他对每个人都做了特殊加持。三个年轻的骑士路过时看到他一直躺在那里,便问:'你是得了麻风病还是精神错乱,为什么一直躺在路上呢?'他温和地说:'年轻人,不用担心,我得的病叫觉性菩提心,你们不会染上的,就算我的弟子中也只有纽西龙多等少数人才染上,所以你们不必担心。'通过他的加持,双方的敌对情绪渐渐消除了,接连不断的流血事件已经停止。人们也知晓了这是尊者加持的结果。
尊者具有无碍的神通,譬如在日当山洞修行时,他对一位修行人说:'你能回忆前世吗?我能回忆前几百世之事。曾有一世我做妓女时供养了大成就者黑行一个金手镯,自此以后从未转生过旁生及愚痴者。'
在青海德穷山洞静住时,达西地方的一位老人在经商途中不慎掉进河中溺水而亡。同伴们将其尸体抬到德穷山洞前,请尊者及僧众为他念往生仪轨作超度。念到中间时,尊者突然哈哈大笑,停止了念诵。后来在石渠,他对少数弟子说:'那次我们超度的那位老人,仪轨尚未念完,他的神识早已去三十三天转生为小天子了。当时看着眼前白发苍苍的尸体,我不禁心想:一个老人竟然跑得这么快!因此便不由自主地笑了。'
因尊者经常是以普通僧人形象只身一人独来独往,所以很少能被人认出。一次来到康区的一户人家门前,当时主人的母亲去世了,迎请来本地颇有名气的上师作超度佛事。因他也是僧人装束,主人便将其请到室内。进门后看到那位上师坐在高高的座位上,旁边是随身带来的小侍者,他们正在念诵仪轨,于是便坐到一个角落里,以神通观察发现那位上师正在想:主人家能否将那匹最好的黑马供养我呢?亡人的中阴身得知这位上师生起了如是恶念后便躲得远远的。小侍者却以真诚的大悲心祈祷亡人往生极乐世界而专注念诵,因此又将中阴身感召回来,但他无有能力将其超度。观到这里尊者暗自思量:若未与亡人结上缘,则无法超度他。便对主人说:'能给我一点吃的吗?'主人说:'佛事做完后可以给你。'超度仪式结束后,那位上师果然得到了黑马,而具有慈悲心的小扎巴(僧人)却仅得到了一张小黑牛皮。主人给了他一碗酸奶,如此已与亡人结上了缘,于是将亡灵超度了。尔后他自嘲地说:'贪心上师得黑马,悲心扎巴得牛皮,超度亡灵得酸奶。'
更为有趣的是尊者曾经有两位《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上师'。有一次他来到炉霍县的多芒寺,借宿在僧人赤诚达吉家中,当晚赤诚达吉问他:'你听说过华智仁波切吗?'他说:'听说过但没有见过。''我对他老人家仰慕已久,曾专门去石渠拜访过,但一直未见到。你知道他著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吗?''没听过。''那真是一部非常好的论著,没听过太可惜了。虽然我没有传承,但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讲给你听。''那实在太好啦!'赤诚达吉便给他讲了其中的少许教言。次日清晨,看到这位借宿的僧人还不起床,他十分不悦地大声说:'天已亮了,你怎么还在睡呀?我们是出家人应当精进修行才对啊!……'后来他听说华智仁波切在道孚传法,立即前去拜见。尊者见他从远处走来,立刻从法座上下来迎接,并对弟子们说:'这位僧人是给我传授《大圆满前行》的上师。'这时他才知道那位普通僧人就是华智仁波切,惭愧地哭了。尊者诚恳地说:'赤诚达吉是一位很好的修行人。'
还有一次,尊者准备到德格噶托寺传法。因为距正式传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便去转绕寺庙附近的舍利塔,当时没有人认出他。一位名叫加绒的喇嘛热情地与他攀谈:'你对佛法很有兴趣,不知你懂得多少?'他十分谦虚地说:'佛法广博,浩如烟海,我只不过懂得零零星星的一点点。''我正在学习《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这部论著已圆满宣说了佛法的一切道理,是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之近作。如果你想听,我可以传给你。'他欣然地接受了。之后他每天在加绒喇嘛面前认真地听受,从人生难得到因果不虚全部听完了。这位'上师'也为自己有如此虔诚的好弟子而感到十分欣慰。
一天加绒去城中办事,(因转塔时已被来自石渠的信众认出,所以尊者到噶托寺的消息当时已传开了。)回来后对'弟子'说:'我今天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华智仁波切已到了噶托地区了,据说两三天后就开始传法,你还是很有福报的。'他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佛陀不是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吗?'话音刚落,便遭到'上师'的一顿痛打:'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对华智仁波切如此不敬,真该将你从僧众中开除!'
两天以后,尊者坐在法座上面对数以千计的信众正式传法。在场的加绒喇嘛没想到昔日的弟子竟然成了华智仁波切,十分不好意思,想要离开。他知道后真诚地告诉众人:加绒是为我传授《大圆满前行》的上师,对我恩德极大。我非常希望他能留下来与我共同发愿度化众生。
尊者十分重视讲经说法、闻思修行,每当听到别人勤于闻思修时,便异常欢喜,倍加赞叹,而且着重强调慈悲菩提心,所摄受的弟子之名皆以'悲'字开头,传法时也是以慈悲心贯穿于始终。一生中所传讲的显密佛法不胜枚举,其中最主要的是《入菩萨行》、《大幻化网》及《功德藏》。
在藏地普遍弘扬《入菩萨行》,曾经在巴 拉山谷传讲时有数多鬼神也前来听闻,此为具有神通者现量所见。在千竹青、西日桑哈地方传讲时,出现了许多吉兆瑞相,如周围遍地盛开三十二瓣、五十瓣的黄色花朵,被人们称为'入行论黄花'。据说凡食用此花者相续中皆可生起无伪慈悲菩提心,至今仍有。此外于安多、康藏、卫藏等多处宣讲,以致于几乎整个藏土十岁以上的孩子对《入菩萨行》的词义均有所了解。尊者依照不同注释对各个宗派传讲,如依甲曹杰之注释为嘎单派传讲;依索朗哲母之注释对萨迦派宣讲;依华沃周朗长瓦的注疏为噶举派传讲;依无著菩萨之注疏为宁玛派传讲。致使各寺院中许多僧人能够以背诵的方式传讲《入菩萨行》,并且大多数僧人相续中生起了无伪菩提心。自此以后《入菩萨行》在雪域才得以广泛弘扬。
在格蒙寺闭关期间,每年为有缘弟子深入细致地广传《大幻化网》与《功德藏》。在传《功德藏》时,弟子堪布云嘎做了详细的记录后,依师教言作做了两大讲义,即至今仍闻名于世的《日光论》与《月光论》。《大幻化网》后来被传给堪布根华,一直传至顶果钦哲仁波切传与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顶果钦哲仁波切又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广弘。法王如意宝则将其广泛弘扬于藏地、汉地、西欧等国。总之,以《大幻化网》为主的宁玛派诸多法要至今具有清净传承且一脉相传主要是华智仁波切和洋彭塔意之鸿恩所致。曾有一日尊者对弟子堪布索秋说:'昨晚梦中一位头戴班智达红帽之人为我传授《大圆满心性休息》,获得了不共传承。'梦中戴红帽之人即是无垢光尊者,因此具有近传加持。尤其是无垢光尊者以智慧幻化身摄持其(华智仁波切)并意传与他的耳传密法,如今在雪域堪布门色仁波切之传承弟子为首的众多修行者传修,仍然极为兴盛,而且成就者也不胜枚举。
在传法时,尊者也着重宣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时常劝诫大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东方现喜刹土。
尊者曾经用了三年时间为纽西龙多等有缘弟子广讲了《大圆满心性休息》,并带众人实修每一引导。在传完《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与《本来清净修法》后,弟子革蒙文波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我对大圆满的境界仅仅是了知而已,如今彻底了悟了。'
在摄受弟子方面,尊者极其欢喜摄受心地善良、具信心、智慧、精进、诚信因果者。对他们十分慈悲并合时宜地宣说自己的境界。一次与大弟子纽西龙多交谈时,他问:'你平时常常祈祷哪位本尊或上师?''弟子十分懈怠懒惰。''懈怠时就不说了,若祈祷,祈祷谁呢?''只对您老人家作祈祷。''那么多上师本尊佛菩萨,为什么只祈祷我呢?''因您常常讲经说法,弟子相续中的少分功德也完全来自于您老人家的恩德。''若从这个角度来说倒言之在理。'并说:'如今我的相续中始终生不起烦恼。'
由于注重真修实证,发现弟子有不如法行为时则开诚布公、直言不讳地揭露,及时令其对治烦恼,调伏自相续。而对于那些表面上宣讲甚深见解而无真正的实修境界之人则以神通巧妙开示:修行不在外表的形象,而在于内心。
一次,尊者来到某寂静处的一个山洞里。住在那儿长期闭关的一位修行者问他:'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从背后来,要到对面去。''你生在何处,叫什么名字?''我生于人间,叫无作瑜伽士。你在如此偏僻阴暗的山洞里修什么法,住了多久?'那位修行人趾高气扬地说:'我在这里已修行了二十多年,正在修至高无上的安忍波罗蜜多。'尊者略皱眉头地说:'那倒是很好,不过我听说你是一个大骗子,欺骗了许多信众啊!'听了此话,那人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地嚷道:'你说什么?我骗了什么人,你说清楚,你今天是专门跑到这里来扰乱我的闭关吗?故意来扰乱我的修行吗?真是一个贱种人。'尊者面露微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朋友你好,刚才你不是说已在此处修了二十多年安忍波罗蜜多嘛!这么大的嗔恨心是你自己的吗?'
尊者针对当时的密法修行者中存在的盲修瞎炼、肆意妄行等种种弊端,以文殊智慧的无畏善说摧毁了各种各样的邪见恶行,激浊扬清,兴利除害,在末法时期宛如空中皓月,遣除了雪域无明黑暗,再度高高树立起无上密法大圆满之法幢。
尊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极其乐于济困扶危,尤其是对于那些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人。在玛涅地区时,寒冬腊月的一天早晨,一个身着破衣烂衫的小女孩哆哆嗦嗦地来到他的帐篷前,已接近冻死。他慈爱地问:'你要到哪去啊?准备做什么去?'她浑身颤抖着说:'我的牦牛丢了,我要去找牦牛。'见她已冻成这般,便请她到帐篷里喝茶。按藏族的习俗,每个人出门时都随身带碗。可是这个小女孩怀中没有碗。尊者在自己的木碗中倒入热腾腾的酥油茶递给她。她羞涩地低头喝着。喝完后身体暖和过来了,她满怀感激之情准备用自己的脏衣服擦拭手中的碗。尊者笑着逗她说:'我的碗确实很脏,也许你不高兴了,不管怎样你已喝完了,不用擦吧!'尊者接过碗没有洗立即倒茶喝,又让弟子们帮助她寻找牦牛。
还有一次,在徒步返回石渠去举办法会的途中,遇到一位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准备去参加法会,同时想讨一些财食。见到她们孤儿寡母十分可怜,便背起第二个孩子一路同行。有时尊者背着孩子去化斋分给大家,有时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一起分享,有时大孩子去讨饭共同享用,人们都误以为他们是乞丐一家。如此朝夕相处,女人觉得这个'老乞丐'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便对他说:'我们孤儿寡母一路上多亏你照顾,你也是孤身一人,不如我们一起生活吧。''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法会前一天他对妇人说:'今天你们在此休息,我先走一步,明天法会中见。'妇人说:'只差一天了,不如明天我们一起去吧。''不行,我必须先走。'
次日尊者登上法座,开始传法之前对众人说:'本来我不接受供养,但今天我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要供养财物尽管供养吧。'与会信众纷纷供养。那母子四人在人群中一直没找到同路来的'乞丐'。参加法会的人密密稠稠,妇人只是在远处模模糊糊地看见高高法座上的人,却看不清面容。已是法会最后一天了,她想:那个老头子也不管我们了,现在我应将所得的这点财物供养华智仁波切,一方面超度亡夫,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种下善根。她来到法座前,又恭敬又惶恐地将微薄的财物举过头顶,当抬起头时看到为自己带孩子的人竟是华智仁波切,顿时目瞪口呆,想到昔日说的话不禁羞愧难当。尊者笑容可掬,慈祥地看着她说:'我说过一定会让你们母子过得好,这些财物你全部拿去吧。'
七十几岁在石渠玛日堂地方举办一次规模宏大的极乐法会后,再未广转法轮,只是闭关静修。前来拜见者,均介绍到大弟子丹增诺吾前,对再三祈请转法轮者予以严厉呵责。其作品中也曾写道:'如今有诸多高僧大德你们不去亲近,围着我有何用呢?'
在事业圆满的最后五年中,一直住在上师如来芽遗塔附近,时常作会供。火猪年初便示现重疾,也做了一些授记将往生东方现喜刹土。一日身边的医生建华喇嘛对他说:'尊者,您十分提倡往生西方刹土,故我一心一意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好,你去西方吧,我要去东方!'后病情加重。一天,他对弟子说:'昨晚梦见两位僧人告诉我'您的所化众生在东方现喜刹土'。我怎么会有所化众生呢?我一生中始终劝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梦中我一直坐在粗过莫(地名)上,看来我还要来人间一次。'火猪年(1889年)藏历四月十八日,尊者身体端直、双手定印、金刚跏趺坐融入法界。
尊者一生的论著作品也极为丰富,所作诗歌颇具特色,被誉为雪域著名诗学家。风格独树一帜,以各种戏剧形式对各层人士宣说佛法,如脍炙人口的《莲苑歌舞》、《仙人漫谈》等等民间广为流传。故蒋扬钦哲旺波与全知麦彭仁波切赞道:'尊者之作,情文并茂、意义深刻、简明易懂,已获语自在文殊菩萨之果位。'此外多智庆单毕涅玛称赞说:'仁波切之杰著,智者观其义极深,愚者见其句易解,行文委婉流畅,具诗歌之优美风格,且文中每一教言皆是对治烦恼、调伏相续之窍诀,故智者愚者阅后无不心生欢喜。'本来所著论典也较多,但多已散失,今仅存六函。其中《入行论》、《功德藏》科判,《大圆满前行》、《赞颂集》仍为后学者广泛应用及修学。
尊者为佛教培养的高僧大德也不可胜数,遍于各宗各派。如宁玛派的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全知麦彭仁波切,噶举派的华沃仁波切,噶玛巴的康吉、堪扎西沃色,嘎单派的康色降贡等等。尤其是世人共称尊者如印度世亲论师一样有四大弟子,即见解最高的纽西龙多,讲论最绝的邬金丹增诺吾,因明最精通的嘎单迦巴,行为最如法的美纳根让秋扎。总之,有无数具清净戒律、智慧深邃、威仪如法、证悟本性的法子高僧大德们继承了尊者之广大利生事业,将佛法广弘于藏地雪域为主的世间中。
作为欲求解脱、修行菩提的我们,学习经论时首先应了知其著者之殊胜功德。关于尊者的生平事迹无有全面、广泛的文字记载留世,我今撷取自己于诸位大恩上师前听过的几则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故事,撰成此文,旨在使您进一步了知他的深广功德从而生起无比信心。此外,哲钦丹毕涅玛、诺西堪仁波切、土登诺布仁波切、扬忠活佛等也著有其略传,敬请拜阅。
从此略传中,我们不难看出华智仁波切是真正名不虚传的一位大成就者,圣者所著之论典完全不同于世间凡夫俗子以分别念所成之作品,因此我们应当深刻体悟《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金刚语,调伏自相续,并虔诚忆念、专心祈祷华智仁波切,力求获得意传加持,从而使自己的分别念与其无漏智慧融为一体。
以此所生诸善根,回向一切有情界,
皆获意传之加持,证悟上师无二智。
二○○○年元月五日
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上师知(三次)
达 救 逆 嘎 鹅德 瓦 札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
逆那顿钦 耶 云 耨 雷 拉
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
德 札 逆巴达瑞 匝耶 拉
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
顿钦 丹 戒 登玛莫这 巴
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
顿 梅 切匝 杰 巴达 加拉
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
滚 秋 根 地喇 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达 救 顿右 谢 巴 欣吉 漏
愿获暇满实义求加持
第一修法竟
地 昔 踏 加 莫达漏 云 右
诸法无常迁变如闪电
耨 杰 刚 拉 萨 江 戒 波秋
思维器情悉皆坏灭法
切 瓦 诶 香 南 切恰麦 江
决定死亡死时却不定
达 怎 斯 吉 让 够 谷 内 色
心执常法唯是自欺诳
瓦 美 昂德 内 巴 达 加拉
我等恒处懈怠放逸中
滚 秋 根 地 喇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莫达 切瓦湛 巴 欣吉 漏
能念无常死亡求加持
第二修法竟
嘎 那 雷 追 南样 切莫杂
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
杰 追 勒瓦梅波 拉 德 雷
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
库 当 酿安 得 波 秋色囊
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
让谢 让 拉门 巴 诶那 样
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
策 印 皆 叨 莫尼 达 加 拉
我等无力如法作取舍
滚 秋 根 地 喇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给 德 浪 多 结 巴 新吉 漏
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第三修法竟
足 巴 嘎 卫 德 埃 芒 当 单
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
得 瓦囊 卫 耶 利 杰 瓦剑
彼现安乐欺意无常众
杂 吉 彭波塔 达 德 鄂 杰
一切有漏五蕴痛苦因
卡 色 扣 瓦枚耶敖 札 样
三界轮回犹处火坑中
得达莫西 恰 单 达 加 拉
我等不知如是尚贪世
滚 秋 根 地 喇咪 特 吉 则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诶 炯 三巴吉瓦 新 吉 漏
生起出离意乐求加持
第四修法竟
复次不共前行之皈依者:
登 德 华 萨 香 钦 雅嘎诶
于前如意宝树五枝上
喂 色喇嘛邬金多吉羌
中央上师邬金金刚持
杰 波 喇嘛耶丹卡 竹 谷
传承上师本尊空行聚
登 德 吨 乔 地 色 桑 吉 南
前方师尊三世一切佛
意 色逆追特 钦 怕 波 凑
右旁亲子大乘圣者众
佳 德颂 绕 累 玩 南巴剑
后枝安奉善说众经卷
云德乔加年让给登当
左侧八大尊者声缘僧
塔 够 益西秋 炯 凑 南得
周围智慧护法众环绕
秀 杰 地 色 嘉 耶 踏 加 根
所有十方三世皈依境
玛苍枚巴德 贡 达 萨 卫
悉皆明观犹如芝麻荚
登 德让当 玛瘦 都 吉 当
于前我与母等众亲眷
卡 恰 森 剑根 吉 给 德 得
及诸遍天有情敬顶礼
地 德 内 纵 香且 酿 布 瓦
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
耶 起 乔 给 嘉 色昼 瓦 三
发起殊胜信解而皈依
那 葵 内 色那 卡 刚瓦耶
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
喇 嘛耶丹堪 竹 措 南 当
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
桑 吉 秋 当 帕 波 给 登 拉
诸佛正法以及圣众前
达 当 桌 折 给 贝 嘉 色切
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
于如上皈依境前而发心者:
初修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等。
次正行发心者:
吙!结达地 色 嘉瓦这 阶吉
吙!如同三世佛佛子
香 且乔 德特 讷吉 巴达
已发最胜菩提心
达 江 卡 恰 桌 根 扎 西些
我亦为度遍天众
喇梅香 且 秋 德 森 吉 多
愿发无上胜觉心
上颂诵十万遍后
次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达 当 塔 意 思 剑 南
我与无边诸有情
噫内 桑 吉 印巴拉
本来即是正觉尊
印 巴西 波 达 涅德
了知如是之自性
香 且 确 德 思 吉 斗
即发殊胜菩提心
如是随力诵
供曼茶者:
秋 扬 年 涅 秋给 央 卡 色
法界等性法身净刹土
让 囊玛 嘎 隆 格 热 诶 央
自现不灭报身五佛刹
卡 恰折 给 央各 古巴 南
周遍化身刹界诸庄严
根 桑 得 钦 秋 波 真德 玻
普贤大乐供云而奉献
嗡 那曼扎勃匝梅嘎萨莫扎,萨帕 那萨玛耶啊吽
如是而供献
修诵金刚萨埵者:
啊 达 格谢则 巴得 单 当德
啊 于自梵顶莲花月垫上
华 单多吉森 花 达 卫 多
吉祥金刚萨埵皎月色
多吉者 怎 您玛 耶 当 切
执持铃杵双运白慢母
隆 给 切凿 多吉 杰 仲 耶
圆满报饰金刚跏趺坐
特 嘎 达当吽拉耶 吉 谷
心月百字旋绕于吽字
德 贼 金 瓦德 折 达 巴 解
降下甘露清净诸罪障
以具足四力,观想降下甘露而净除。并诵百字明:
嗡班扎萨埵萨玛雅、嘛努巴拉雅、班扎萨埵底诺巴底叉知桌美巴哇、苏埵卡约美巴哇、苏波卡约美巴哇、阿努 埵美巴哇、萨哇斯德玛美扎雅匝、萨哇嘎嘛色匝美、则当协央格热吽、哈哈哈哈吙、班嘎万纳、萨哇达他嘎达、班扎嘛麦母杂、班扎巴哇、嘛哈萨玛雅萨埵啊
滚 波达 讷莫西 蒙 巴噫
怙主!我以愚昧无知故
丹 策 雷 讷 嘎 央 年
于三昧耶有缺犯
喇嘛 滚布 嘉 凑 皆
怙主上师祈救护
左握多吉怎巴得
亦即主尊金刚持
特 吉钦布 达 涅 剑
具足大悲体性者
桌 卫 左拉 达 嘉 切
众生主尊我皈依
达 当 森 剑 唐 加杰格 颂 特匝瓦当烟 拉 各丹
我与一切有情,身语意失坏之根本支分
策 年 巴 踏 加 透 漏 夏 所德 者 昵 冬这咪
誓言,悉皆发露忏悔业障、罪堕、种种
措踏加香样达巴匝德所噫所瓦达杯
垢染,悉为清净而作祈祷。如是祈祷后,
多吉森慧压内热结窝雀结达策年恰踏
金刚萨埵亲谕:'善男子,汝失坏之一切誓言,
加达巴印耨噫囊瓦欣内让拉特贝让当森
皆已清净。'说后融入自身,观想自己
剑踏加多吉森慧格杰巴萨拉耶折达
与一切有情皆成金刚萨埵身,
并诵六字心咒
咒:嗡巴札萨埵吽
最后回向者:
给瓦德 噫 涅 德达
我今速以此善根
多吉森 华 哲 杰 内
成就金刚萨埵尊
桌 瓦 久 江玛利巴
令诸众生无一余
得耶沙拉告 巴 校
悉皆安置于此地
达 当 森 剑踏 加结
我与一切诸有情
达 策 年 恰根 达 将
失坏誓言皆令净
德 内香 且 酿 布 瓦
从今乃至菩提间
丹 策 南 巴达 巴 校
三昧耶戒愿清净
上师瑜伽者:
让 囊 达巴 降 样 卡 色
自现清净浩瀚佛刹土
让 哩多吉那 救 玛 萨 卫
明观自成金刚瑜伽母
谢握切吉 达 咚涅笛 当
梵顶千瓣莲日月垫上
嘉 内 根 地 邬金 多吉羌
总集皈处邬金金刚持
嘎 玛 也 则多吉拖 窝 南
白红寂悦执持杵盖(托巴)瓶
隆 给 期 凿 措 嘉 耶 当 撤
圆满报饰双运措嘉母
格拉让雄 杰 地 皆 扣 凿
身圆自生续部之坛城
匝结 喇嘛夸 竹 丹剑 吉
本传上师空行守誓等
德结 工挝雪瓦印 德 耶
安住如同解开芝麻荚
阿压狼 内得 贼 益 西巴
如是邬金刹土智慧尊
恰 达 瓦巴 估 波 登拉特
犹雨融入观修之所依
吽!欧坚意吉努向 参
吽!邬金刹土西北隅
巴玛改萨 东波拉
莲茎花胚之座上
雅参 乔 革 俄 珠 尼
稀有殊胜成就者
巴玛炯 内 写 思扎
世称名号莲花生
扣 德夸 桌忙 布 果
空行眷属众围绕
切 杰吉色 达 折 吉
我随汝尊而修持
新吉 拉 些 谢 色 所
为赐加持祈降临
格日巴玛思德吽
格日巴玛思德吽
此七句颂诵三、七遍而迎请融入后,复行七支供者:
吙!德逆 理 德 给贝 香 擦 漏
吙!化身尘数恭敬而顶礼
囊 折 耶 样 根 桑 巧 贝 巧
奉献现有本圆普贤供
才 内 萨 德 冬解 期 夏
无始所积罪堕皆忏悔
靠 地 给 措 根拉吉 耶让
轮涅一切诸善作随喜
桌 卡 结折多吉 格 耶 内
乃至轮尽祈驻金刚身
杂吉 秋结库 漏估 德 所
祈请常转深广正法轮
给 措 玛哩 桑 吉 脱 些 哦
无尽善聚回向成正觉
讷 校 邬金 旺 格剖涨德
西方邬金自在无量宫
得 夏 格 颂 特 结折瓦得
善逝身语意之化现者
匝 韦 朗 德桌 卫 顿拉巡
为利赡部众生而降临
热 怎 卡 竹 茫布 库 吉 锅
持明空行会众作围绕
巴玛炯 内 结拉措 拉索 瓦得
祈请邬金莲师诸圣众
邬金巴玛炯 内 拉 索 瓦 得
祈请邬金上师莲花生
达 拉旺 格 新吉 拉 德索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如是以胜解、虔诚之心猛厉祈请后,观想其光明甘露相续而入自梵顶后,获灌顶加持。另又莲师与任何本尊无别之上师瑜伽者:如以马头金刚为例,明观本性为莲师,形象为马头金刚。
玛 那 遮 色 旺 格压 宜那
红黑三角自在无量宫
德 那扑亩贼 波 单 当德
黑魔男女匍匐坐垫上
旺 各加波巴玛嘿日嘎
自在胜尊莲花黑日嘎
巴 玛 热结初屋南吉 谷
莲部忿怒诸尊作围绕
达针 旺 各拉措 拉所 瓦得
祈请马头自在诸圣众
邬金巴玛炯 内 拉 索 瓦得
祈请邬金上师莲花生
达 拉旺 格 新吉 拉 德索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如是以胜解、虔诚之心……获灌顶加持
如是大威德者:
糖 那诶 雷札 布 压 噫纳
诶(AJ)变蓝黑忿怒无量殿
新吉切 狼 贼 波 单 当德
阎罗水牛蜷卧坐垫上
佳 华 雅曼达嘎新 吉 些
文殊雅门达嘎大威德
些 波初屋札 波 靠 吉 锅
佛慢忿怒眷属作围绕
新 吉 些 布 拉措 拉索 瓦得
祈请怖畏金刚诸圣众
邬金巴玛炯 内 拉 索 瓦得
祈请邬金上师莲花生
达 拉旺 格 新吉 拉 德索
祈祷赐予灌顶作加持
后行修四灌者:
喇咪 内 色 耶给折 色 雷
从于上师三处三字上
澳 贼 嘎 玛 糖 色 雄 内色
发出白红蓝色三种光
让各 内 色 特 毕新 吉 拉
融入自身三处作加持
拉 样喇嘛库 吉 澳德耶
又复师偕眷属化为光
苍 毕 兰 内 酿 格特雷 特
由自梵穴融入心明点
喇咪 特 当让 森 耶 麦巴
上师意与自心成无别
森 涅 聂玛秋 给昂 压 贝
心性本然法身中安住
哲巴耶 达 旺 伊 益西 脱
清净四障获得四灌智
兰耶 炯 香 格 耶 问杰波
精熟四道现前四身果
巡 拉 旺 格 玛 哩脱 巴 杰
获得一切灌顶及加持
如是而观想:
嗡啊吽巴扎格热班玛色德吽
最后发愿:
结瓦根德样达喇嘛当
生生世世不离师
札 梅 秋 结华 拉隆 修内
恒时享用胜法乐
沙当兰 结云单 造 内
圆满地道功德已
多吉蔷 格顾旁 涅 脱 效
唯愿速得金刚持
此前行念诵仪轨为麦彭降华吉巴所造。增上善妙!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科判 ▲
甲一、闻法方式
 乙一、发心
  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
  丙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乙二、行为
  丙一、所断之行为
   丁一、法器之三过
    戊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戊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戊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丁二、六垢
    戊一、傲慢
    戊二、无正信
    戊三、不求法
    戊四、外散
    戊五、内收
    戊六、疲厌
   丁三、五不持
    戊一、持文不持义
    戊二、持义不持文
    戊三、未领会而持
    戊四、上下错谬而持
    戊五、颠倒而持
  丙二、应取之行为
   丁一、依止四想
   丁二、具足六度
   丁三、依止其他威仪
甲二、所讲之法
 乙一、共同外前行
  丙一、暇满难得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
   丁二、思维特法圆满
    戊一、五种自圆满
     己一、所依圆满
     己二、环境圆满
     己三、根德圆满
     己四、意乐圆满
     己五、信心圆满
    戊二、五种他圆满
     己一、如来出世
     己二、佛已说法
     己三、佛法住世
     己四、自入圣教
     己五、师已摄受
   丁三、思维难得之喻
   丁四、思维数目差别
  丙二、寿命无常
   丁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
   丁二、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
   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丁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丁六、思维死缘无定而修无常
   丁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
  丙三、轮回过患
   丁一、总的思维轮回痛苦
   丁二、分别思维六道各自痛苦
    戊一、地狱之苦
     己一、八热地狱
      庚一、复活地狱
      庚二、黑绳地狱
      庚三、众合地狱
      庚四、号叫地狱
      庚五、大号叫地狱
      庚六、烧热地狱
      庚七、极热地狱
      庚八、无间地狱
     己二、近边地狱
      庚一、煻煨坑地狱
      庚二、尸粪泥地狱
      庚三、利刃原地狱
      庚四、剑叶林地狱
      庚五、铁柱山地狱
     己三、八寒地狱
     己四、孤独地狱
    戊二、饿鬼之苦
     己一、隐住饿鬼
      庚一、外障饿鬼
      庚二、内障饿鬼
      庚三、特障饿鬼
     己二、空游饿鬼
    戊三、旁生之苦
     己一、海居旁生
     己二、散居旁生
    戊四、人类之苦
     己一、三大根本苦
      庚一、变苦
      庚二、苦苦
      庚三、行苦
     己二、八支分苦
      庚一、生苦
      庚二、老苦
      庚三、病苦
      庚四、死苦
      庚五、怨憎会苦
      庚六、爱别离苦
      庚七、求不得苦
      庚八、不欲临苦
    戊五、非天之苦
    戊六、天人之苦
  丙四、因果不虚
   丁一、所断之不善业
    戊一、身恶业
     己一、杀生
     己二、不与取
      庚一、权威不与取
      庚二、盗窃不与取
      庚三、欺诳不与取
     己三、邪淫
    戊二、语恶业
     己一、妄语
      庚一、一般妄语
      庚二、大妄语
      庚三、上人法妄语
     己二、离间语
      庚一、公开离间语
      庚二、暗中离间语
     己三、恶语
     己四、绮语
    戊三、意恶业
     己一、贪心
     己二、害心
     己三、邪见
      庚一、无有因果之见
      庚二、常断见
    戊四、十不善业之果
     己一、异熟果
     己二、等流果
      庚一、同行等流果
      庚二、感受等流果
     己三、增上果
     己四、士用果
   丁二、应行之善业
   丁三、一切业之自性
  丙五、解脱利益
   丁一、解脱之定义
   丁二、解脱之分类
    戊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
    戊二、三菩提之果位
  丙六、依止上师
   丁一、依师之必要
   丁二、依师之次第
    戊一、观察上师
    戊二、依止上师
    戊三、修学上师之意行
 乙二、不共内加行
  丙一、皈依
   丁一、皈依之基础
   丁二、皈依之分类
   丁三、皈依之方法
   丁四、皈依之学处
    戊一、三种所断
    戊二、三种所修
    戊三、三种同分
   丁五、皈依之功德
  丙二、发殊胜菩提心
   丁一、修四无量心
    戊一、修舍无量心
    戊二、修慈无量心
    戊三、修悲无量心
    戊四、修喜无量心
   丁二、发殊胜菩提心
    戊一、发心之分类
    戊二、正式发心
   丁三、愿行菩提心学处
    戊一、愿菩提心学处
     己一、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己二、修自他相换菩提心
     己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戊二、行菩提心学处
     己一、布施
      庚一、财施
      庚二、法施
      庚三、无畏施
     己二、持戒
      庚一、严禁恶行戒
      庚二、摄集善法戒
      庚三、饶益有情戒
     己三、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庚二、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
      庚三、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己四、精进
      庚一、擐甲精进
      庚二、加行精进
      庚三、不满精进
     己五、静虑
      庚一、静虑之必要
      庚二、真实静虑
       辛一、凡夫行静虑
       辛二、义分别静虑
       辛三、缘真如静虑
     己六、智慧
      庚一、闻慧
      庚二、思慧
      庚三、修慧
  丙三、念修金刚萨埵
   丁一、忏悔之理
   丁二、四种对治力
    戊一、所依对治力
    戊二、厌患对治力
    戊三、返回对治力
    戊四、现行对治力
   丁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
   丁四、念修百字明
   丁五、忏悔之功德
  丙四、积累资粮
   丁一、供曼茶罗
    戊一、供曼茶之必要
    戊二、所修曼茶罗
    戊三、供三十七堆曼茶罗
    戊四、三身曼茶罗
    戊五、供品洁净
    戊六、积资之理
   丁二、古萨里
    戊一、古萨里之义
    戊二、施身修法
    戊三、断法之含义
  丙五、上师瑜伽
   丁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
   丁二、上师瑜伽实修法
    戊一、明观福田
    戊二、七支供
     己一、顶礼支
     己二、供养支
     己三、忏悔支
     己四、随喜支
     己五、请转法轮支
     己六、祈请不入涅槃支
     己七、回向支
    戊三、专心祈祷
   丁三、传承上师简历
    戊一、如来密意传
    戊二、持明表示传
    戊三、补特伽罗耳传
乙三、往生法
  丙一、往生分类
   丁一、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
   丁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
   丁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
   丁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
   丁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
  丙二、往生修法
   丁一、修炼
   丁二、运用
  丙三、往生仪轨
大圆满龙钦宁提 前行引导文 ▲
华智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敬礼一切三根本!(译礼)
顶礼一切具无缘大悲之至尊上师!
如来密意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人中成善缘,
循胜士迹究竟二利者,三大传承上师前敬礼。
法性界中证法身密意,光明界中见报身刹土,
所化者前现化身利众,遍知法王尊者前敬礼。
明智照见一切所知性,大悲光明现于所化界,
开显深道顶乘教法者,持明无畏洲师前敬礼。
观音自在显现上师相,说法结缘令入解脱道,
随机调化事业无边者,大恩根本上师前敬礼。
圆满教法遍知传承论,窍诀精要即生成佛法,
正道前行内外共不共,教言分支捷径往生法。
显而易懂义深极稀有,无等上师无谬之口传,
依照自心定解此宣说,愿师本尊加持我相续。
此大圆满龙钦宁提内外前行,是依照无等殊胜上师的口传而记录下来的。
全文分二:甲一、闻法方式;甲二、所讲之法。
甲一(闻法方式)分二:一、发心;二、行为。
乙一(发心)分二: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丙一、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
我们应该这样想:其实,身处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始时以来无一未曾做过我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吃,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所有这些恩重如山的众生,虽然欲求安乐,却不知奉行安乐之因——十种善法;虽然不想受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与所做背道而驰,糊里糊涂地步入了歧途,就像盲人遗留在荒野中一样,这些众生实在可怜!
再进一步观想:我如今听闻并修持甚深正法,目的就是为了使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折磨的一切有情,远离各自业感的一切痛苦和习气,获得遍知佛陀果位。
这样的发心,无论在闻法还是修法的过程中都相当关键。不管所修持的善根是大是小,如果以方便摄持,就称为加行发心殊胜;善根不被他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殊胜;为令善根蒸蒸日上,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这就叫做结行回向殊胜。所有善行以此三殊胜摄持是必不可少的。
闻法也不例外,最初要将闻法方式放在首位,尤其是发心更居于主导地位。正如《功德藏》中所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如果我们带着图地位、求名声等今生世间利益的动机,那么无论听闻多少佛法也不可能变成正法。所以,最初向内反观,调整自己的发心至关重要。如果知道如此调整发心,就说明善法已被方便摄持,这样一来,就会成为大士正道无量福德的津梁。相反,如果不懂得调整发心,那么尽管装模作样地闻法、煞有介事地修法,也只能成为形象上的修行。
因此,无论是闻法修行也好,观修本尊也好,持诵密咒也好,顶礼膜拜也好,进行转绕也好,甚至口念一遍观音心咒都应当以菩提心摄持,这一点十分重要。
丙二、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
诚如《三相灯论》中所说:“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此密宗金刚乘,不仅入门的途径多之又多,而且积累资粮的方便也不乏其数,加之具有不需要历尽千辛万苦就能现前圣果的甚深方便,这些归根到底就是依赖于转变意乐。如颂云:“诸法即缘故,住于意乐上。”
所以,我们在闻法时,不能将传法之处和上师等看成是这般平庸不净的显现,应当明观五种圆满而洗耳恭听。具体明观的方法:处圆满为密严法界宫,本师圆满即法身普贤王如来,眷属圆满也就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或者,将说法之处观成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传法上师明观为邬金莲花生大士,我们闻法的眷属观想成八大持明 、君臣二十五尊 及勇士空行的自性;或者这样明观:住处圆满为东方现喜刹土,本师圆满为报身金刚萨埵,眷属圆满观想成金刚部的尊众——勇士勇母的自性;也可以将处圆满观为西方极乐世界,本师圆满明观成无量光如来,眷属圆满观想成莲花部的尊众——勇士勇母、男女本尊的自性。无论是以上哪种明观方式,法圆满都是大乘法,时圆满就是本来常有相续轮 。
我们务必明确的是,之所以这样观想,是因为这些原本就是这般清净的,而并不是本不清净而观成清净。(为什么这样说呢?以上师为例,)上师本是三世诸佛之本体,身为僧的本体、语为妙法的本性、意即佛的本体,可见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再者,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上师是三根本的总集;也可以说,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上师摄受了我们这些甚至贤劫千佛也未曾调化的浊世众生,从慈悲与恩德的方面来讲,上师已胜过了诸佛。如颂云:“上师即佛亦即法,如是上师即僧众,一切能作乃上师,师为具德金刚持。”再者,我们所有闻法眷属也无不具有本基如来藏,并且获得了珍宝人身,又幸运地遇到了善知识,而且承蒙他们以方便教言摄受,可以说作为眷属的我们都是未来佛。如《二观察续》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
乙二(行为)分二:一、所断之行为;二、应取之行为。
丙一(所断之行为)分三:一、法器之三过;二、六垢;三、五不持。
丁一(法器之三过)分三: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戊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在闻法的时候,自己的耳识万万不可四处分散,而应当专心致志倾听说法的声音。否则,就如同在覆口的容器上倾注汁液一般,尽管身居听法的行列中,但恐怕连一句正法也不会听清。
戊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如果对于所听闻的法仅仅限于一知半解或者单单听听以敷衍了事而没有铭记于心,那就会像漏底的容器中注入多少汁液也无法留存一样,不管听了多少法也不会懂得融入相续而身体力行。
戊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在闻法时,如果自己心存贪图名誉、谋求地位等有过患的动机,或者掺杂着贪嗔痴等五毒妄念而听闻,那么所谓的法非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会变成非法,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上好的汁液一样。诚如印度单巴仁波切也曾经这样说:“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思维时要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观修时应如愚人品味一般;行持时应如饥牛食草一般;得果时应如云散日出一般。”意思是说,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样,野兽闻声是怎样的情景呢?野兽酷爱琵琶的声音,就算猎人从旁边射毒箭也不发觉,仍旧怡然专注地听着。同样,在闻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力求做到情不自禁身毛竖立、泪流满面、双手合十而全神贯注地谛听。否则,尽管身体坐在听法行列中,但心里却杂念纷飞,口中也打开了绮语的伏藏门,一边胡言乱语一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这些通通是不应理的。
在闻法期间,甚至包括诵经、念咒等一切善行也要放下来而集中精力恭听。听闻之后应当将所讲的法义牢记在心,并且经常实地修行。正如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亲口说:“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上师为弟子讲经说法,就是教导弟子如何闻法修法、如何弃恶从善、如何身体力行。作为弟子,务必要念念不忘、时时铭记上师传授的所有教言,进而付诸于实践,也就是实地修行。相反,如果将上师所传的法义抛之脑后而没有记在心间,虽然也可能有一点儿闻法的功德,但是对佛法的词义一点一滴也不能领会,由此看来,几乎与未曾闻法没有差别。
就算是将所闻之法记在心中,但如果与烦恼混在一起,也不能真实步入正法。就像无等塔波仁波切 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因此,对上师正法颠倒妄执,对于同行道友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心怀我慢,诸如此类的恶分别念,都是恶趣之因,所以务必一概断掉。
丁二(六垢)分六:一、傲慢;二、无正信;三、不求法;四、外散;五、内收;六、疲厌。
依照《释明论》中所说:“傲慢无正信,于法不希求,外散及内收,疲厌皆闻垢。”闻法时必须断除的六种垢染,一、傲慢:傲气十足,认为自己已经远远胜过了说法上师;二、无信:对上师、正法不起信心;三、不求法:不慕求正法;四、外散:心思旁骛,散于外境;五、内收:五根门向内收敛;六、疲厌:因讲法时间过长等而心生厌烦。
戊一、傲慢:
在所有烦恼当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可谓最难认识。所以,我们应当详细审视自相续。如果因为自己在世间或出世间某些方面有少许功德,便认为“我已如何如何了不起”而产生执著,这样一来,势必见不到自相续的过失,也发觉不到他人的功德,因此理当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戊二、无正信:
如果不具备信心,就已阻塞了迈进正法的大门,为此,要具备四种信心 中的不退信心。
戊三、不求法:
希求正法可谓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求法有上中下三品,所以修行人也有上中下之分。如果对正法从来也没有向往希求之心,当然也就根本谈不上成就正法了。如世间俗语所说:“法本无主人,谁勤谁得大。”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也曾仅仅为四句正法,而经历了挖出身肉做成千盏灯后插入千根灯芯、纵身跳入火坑、身上钉入数千铁钉等百般苦难,真可谓“越过刀山与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同样,作为追随者的我们,也应当以强烈希求之心,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而听闻正法。
戊四、外散:
心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轮回一切迷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比如,由于眼识贪执色法,致使飞蛾扑火,结果自取灭亡;由于耳识贪执声音,使得野兽毙命在猎枪之下;由于鼻识贪执芳香,蜜蜂缠死在花丛当中;由于舌识贪执美味,鱼儿钓在铁钩之上;由于身识贪执所触,大象陷在淤泥之内。
此外,无论听法、传法还是修行时,都需要断除追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于外境等现象。无著菩萨 说:“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无义嘛尼瓦!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另外也曾如此教诲道:“莫妄想未来,若妄想未来,则如月称父。”
(关于月称父,有这样的一个公案:)从前,一个穷人得到了许多青稞,他将这些青稞装入口袋里,挂在上方,自己躺在口袋的下方,不禁暗自思忖:我现在用这些青稞作为本钱,想必将会拥有大量财物,到那时娶上一位妻子,她必定会生一个儿子。那么,我该给儿子取什么名字好呢?这时,刚好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于是他想:干脆我就为儿子取名“月称”吧。正在这时,悬挂口袋的绳子被老鼠咬断了,袋子恰巧落在他的身上,他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可见,过去未来纷繁复杂的妄念根本没有值得信赖的时候,只是自相续散乱之因而已,我们要全力以赴予以消除,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而听闻正法。
戊五、内收:
如果我们在闻法时仅仅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就会像马熊挖雪猪子一样得此失彼,不可能有了知一切的时候。如果心思过于内收,也会出现昏昏沉沉、恹恹欲睡等弊端,所以一定要松紧适度。
从前,阿难尊者教诫昼辛吉修法时,昼辛吉时紧张过度,有时异常松懈,而未能生起任何修法境界。于是他便前去请教世尊。
世尊问:“昼辛吉,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
他回答:“极为擅长。”
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琴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散时发出呢?”
昼辛吉呈白道:“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只有琴弦松紧适度时才能发出妙音。”
世尊教诲说:“那么,你修心也与之相同。”
昼辛吉依教奉行,最后证果。
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说:“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
因此,心既不能过紧而内收(也不能过松而外散),要做到不松不紧、恰到好处,诸根悠然而住。
戊六、疲厌:
诸如,当遇到因讲法时间过长而感到饥饿难耐或者遭受风吹雨打、烈日曝晒等情况时,切切不可心生厌烦,进而不愿意继续听法,断然放弃。心里要这么想:如今我已经获得暇满人身,并荣幸地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师,而且拥有听闻甚深教言的良机,实在是喜出望外,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如今能听到甚深妙法,真好似百时享用一次饮食,可谓千载难逢,这多么令人高兴啊!所以,为了这样的妙法,理所应当安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欢欢喜喜来听法。
丁三(五不持)分五:一、持文不持义;二、持义不持文;三、未领会而持;四、上下错谬而持;五、颠倒而持。
戊一、持文不持义:
如果一味注重受持优美动听的词句,而不详细分析甚深的意义,那么就如同孩童采集鲜花一样,也就是说,推敲词句并不能使内心获得收益。
戊二、持义不持文:
如果认为一切文字结构只是泛泛空谈,没有任何实义,进而轻视词句偏重甚深的意义,这样一来,词句与意义就会互相脱离,因为不依赖于词句根本无法理解意义。
戊三、未领会而持:
倘若没有领会了义不了义、秘密密意的各种说法而受持,就会导致误解词句和意义而违背正法的结局。
戊四、上下错谬而持:
如果上下错谬而受持,显然已违反了佛法的规律,如此一来,无论闻法、讲法或修法都会面临矛盾重重的处境。
戊五、颠倒而持:
假设颠倒而受持意义,则自相续会因邪分别念的滋生蔓延而毁坏,甚至会由此而成为佛法的败类。
所以,我们务必要断除上述过患,通过词句与意义上下毫不错谬的正确途径来受持。当遇到意义难解、内容繁多时,绝不能认为无法掌握而就此放弃,要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受持。遇到意义简单、词句鲜少之处时,也不能认为法义浅显而轻蔑藐视,必须牢记不忘。
总而言之,要按照上下文正确无误的相应关系,有条有理、一五一十地掌握一切词义。
丙二(应取之行为)分三:一、依止四想;二、具足六度;三、依止其他威仪。
丁一、依止四想:
如《华严经》中说:“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名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我们自己从无始以来沉沦在此轮回的大苦海中,就相当于是遭受因三毒、果三苦所折磨的病人。例如,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要想脱离病苦得到安乐,必须依止一位名医,并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所开的药物。同样的,我们必须要依止一位如名医般具足法相的上师,百分之百地依师言教奉行,服用正法妙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业惑苦难的疾病。
相反,尽管依止了上师,但如果没有依教奉行,就如同病人不遵医嘱医生无济于事一样(上师也无法利益弟子)。如果自己没有实地修行良药般的妙法,那就像一位病人的枕边虽有不可计数的妙药和药方但自己不曾服药也于病无补一样。
当今时代有许多人认为:只要祈求上师以大悲观照我就大有希望,好像自己即使累积了许许多多恶业也不需要感受果报,而仅以上师的悲心力就能像抛石头一样将自己投到清净刹土。
但实际上,所谓上师的悲心,也就是以慈悲心摄受弟子,宣讲甚深教言及取舍的教理,依照如来言教开示解脱胜道,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更殊胜的大悲心了。当然依靠上师的大悲心,到底能否趋入解脱道关键还是靠自己。尤其我们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并且知晓取舍的要点,自己自由自在的此时此刻是计划永远行善或永远作恶的警戒线。所以,不折不扣地遵照上师的言教踏踏实实地修行而彻底分清轮回和涅槃的界限,这一点非常重要。
与此相反,当前有许多经忏师到亡人的枕边念诵“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事实上,到了那时,除非是前世修道的大德以外,大多数亡灵都是背后为业力的狂风所驱逐,前面有阴森可怕的黑暗相迎接,就这样夹入中阴的狭长险道中,不可思议的阎罗狱卒口中喊着“杀杀、打打”穷追不舍。当时,无处可逃,无处可藏,无依无靠,处在这般无可奈何、无所适从的时刻,又怎么会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呢?如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灵牌之上灌顶时已迟,灵魂漂泊中阴如愚狗,忆念善趣彼者有困难。”就像马的方向随着辔头所转一样,上去下去的关键时刻就是现在活着的这个时候。依靠即生的人身行持向上之善业的力量与其余五道相比遥遥领先,也就是说,此生此世完全可以永远舍弃天灵盖 ;同样,这个人身积累向下之恶业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余道众生,换句话说,今生今世也可能成为决定无法脱离恶趣深渊的罪魁祸首。
如今我们已经幸运地遇到了如名医般殊胜的上师,获得了如起死回生之甘露妙药般的正法,此时应当依靠上述的四种真实想,修持自己所听闻的正法,趋入解脱道。应当断除四种真实想的违品——四种颠倒想。如《功德藏》中说:“人性恶劣诳如绳,依止上师如捕獐,已得正法麝香物,实喜狩猎舍誓言。”这其中已经说明了所谓的四种颠倒想,也就是将上师看成是獐子;将正法看作是麝香;将自己当作猎人;将精进修行作为箭、陷阱等捕杀獐子的方便。求法不实地修持、不感念上师恩德的这些人,依靠正法积累恶业并终将成为恶趣的基石。
丁二、具足六度:
实际上,在闻法过程中也具足六波罗蜜多,正如一切法行之窍诀——《现证续》中所说:“奉献花座等,随处戒威仪,不害诸含生,于师生正信,无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
(那么,闻法期间如何具备六度呢?)在闻法之前,摆设法座,铺陈坐垫,供养曼茶罗以及鲜花等,即是布施度;随处做些洒水清扫等善事,遮止自己不恭敬的威仪,即是持戒度;不损害包括蝼蚁在内的含生及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即是安忍度;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满怀虔诚信心、满怀喜悦之情而闻法,即是精进度;心不散于他处而专心谛听上师的教言,即是静虑度;提出疑问、遣除怀疑、断除一切增益,即是智慧度。所有闻法者都应当具足六波罗蜜多。
丁三、依止其他威仪:
如《毗奈耶经》中说:“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又如《本生传》中说:“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依照此中所说,务必断除一切不恭不敬的威仪。
甲二(所讲之法)分三:一、共同外前行;二、不共内加行;三、往生法。
共同外前行
乙一(共同外前行)分六:一、暇满难得;二、寿命无常;三、轮回过患;四、因果不虚;五、解脱利益;六、依止上师。
一、暇满难得
丙一(暇满难得)分四:一、思维本性闲暇;二、思维特法圆满;三、思维难得之喻;四、思维数目差别。
丁一、思维本性闲暇:
总的来说,没有生于八无暇处而有空闲修持正法,就叫做闲暇。所谓的无暇是指八无暇处,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
一、地狱:如果转生在地狱中,那么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感受寒热的剧苦,根本没有修法的机会。
二、饿鬼:如果投生为饿鬼,那么终日感受饥渴的厄难,也不会有机会修法。
三、旁生:如果转为旁生,那么遭受被人役使及相互残害的痛苦,也没有修法时机。
四、长寿天:如若转生到长寿天,那么一直处在无想的状态中虚度光阴,也同样不具备修法的时机。
五、边地:假设转生在边鄙地方,那里无有佛法,因而也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六、持邪见者:如果投生为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的持邪见者,就会因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
七、佛不出世:如果出生在暗劫,那么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晓善恶,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八、喑哑:如果投生为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
八无暇处当中的三恶趣众生,由于往昔各自积累的恶业所感,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饱尝着寒热饥渴等苦果,而绝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所谓的边地:据说有罗卡查族等共三十二种边地。边陲异教 的教徒们声称损害为正法,视杀生为善业。所有这些边鄙地的野蛮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是人相,但内心顽固不化,根本不能转向正法方面。又有随行娶母为妻等自己祖辈所传下的恶习陋规,与如法行为背道而驰,反而对于杀生、狩猎等不善业的伎俩却极为擅长,所作所为全部是在造恶业。因此,他们中的多数人死后立即堕于恶趣。由此可见,边地纯属无暇之处。
所谓的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那里的众生认为没有任何善念恶念的禅定是解脱,进而修行者转生在无想天。此处的天人于禅定中安住数个大劫,一旦引业穷尽时,将以邪见之因而下堕恶趣,因此他们不具备修法的机会。
持邪见者:一般而言,所谓的持邪见者是指置身于佛法之外持有常断邪见的外道。这些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对真实正法不起信解,因此也无有机会修行正法。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藏地,因为昔日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师)曾经嘱咐护地母十二尊 守护西藏,致使真正的外道无机可乘。可是,作为与之雷同、对正法和上师起邪见之类的人,也没有如理如实修持正法的时机。例如:善星比丘虽然承侍世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但是他对佛陀无有丝毫信心,唯生邪见,以致于最后在花园中堕为饿鬼。
佛不出世:也就是指转生在无佛出世的暗劫之中。一旦投生在佛未现身的空世中,就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远离正法的光明,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喑哑: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力所不及。所谓的喑哑,通常是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他们也身处无暇之处。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而无法领悟正法的含义,所以他们也属于无暇之处。
丁二(思维特法圆满)分二:一、五种自圆满;二、五种他圆满。
戊一(五种自圆满)分五:一、所依圆满;二、环境圆满;三、根德圆满;四、意乐圆满;五、信心圆满。
正如龙树菩萨所说:“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能值遇佛法,如今已经得到了暇满人身,故而所依圆满。如果生于无有正法的边鄙地方,也就不能逢遇正法,如今已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故而环境圆满。倘若诸根残缺不全,便会成为修法的障碍,如今无有此类过患,这就是根德圆满。如果业际颠倒,就会为非作歹、无恶不作而背离正法,而如今已对善法生起信解,因此意乐也圆满。如若于信心的对境——佛法不起诚信,内心也不能转向正法,而如今自心已能够转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这五种圆满是观待自己方面应该具足的,因此称为五种自圆满。
己一、所依圆满:
要想如理如实修行真实妙法,转生为人是必备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得到人身,那么三恶趣中最好的要算是旁生,可是现在居于人间的那些旁生,无论被认为形色美妙、价值昂贵等等有再多的优点,但你当下对它说“你现在只要念诵一遍‘嗡嘛呢巴美吽’便可成佛”。遗憾的是,它既听不懂心咒的词句,也全然不知意义,又不能说出一字一句,甚至现在马上就要被冻死,也只能低头忍受,坐以待毙,而不会想任何其他办法。如果是一个人,无论多么脆弱,最起码他也知道去岩洞或树下捡柴生火、烤火取暖。但是作为旁生却连这种能力也没有,更何况说修法的念头呢。
天人等虽然身体美妙绝伦,却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合格法器,所以他们的自相续不具备获得圆满佛法的机缘。
己二、环境圆满:
所谓的中土可分为地界中土与佛法中土。
地界中土:通常而言,南赡部洲中央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远离四大的损害甚至空劫也不会毁坏,宛如空中悬桶一般存留,它的中央有菩提树严饰。以金刚座为主(印度)圣地的所有城市,被称为地界中土。
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教正法所在地。无有佛法的地方称为边地。自昔日佛陀出世以来,直到佛法住世期间,印度既是地界中土也是佛法中土。但是,据说当今印度金刚座已被外道所占,佛教似乎也销声匿迹,几乎变成了边地。(作者在世期间,确实被回教所占,如今又恢复成为佛法中土。)
藏地雪域这片领土,在往昔佛陀出世时期,人类众生寥寥无几,并且佛教也未得以弘扬开来,被普遍称为边鄙藏地。后来人类众生逐渐繁衍,许多圣者化身的国王纷纷应世。
在拉托托日年赞时期,《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 从天而降,落到王宫上,这标志着正法的开端。根据当时的授记,经过五个朝代以后会有人对经中含义心领神会。
大悲圣尊观音菩萨化现为国王形象的法王松赞干布在世期间,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 前往印度学习声明、文字等,从而使西藏没有文字的历史就此告终,创立了前所未有的文字。当时的译师们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及玄秘神物 等翻译成藏语。
后来,依靠法王大显神变以及大臣嘎尔东赞随机应变的护国策略,而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作为王妃,与此同时将堪为我等本师代表的两尊释迦牟尼佛佛像等许多三宝所依迎请到西藏,而且修建了以拉萨大昭寺为主的镇肢寺 和镇节寺 等数量可观的寺庙,自此正式开创了正法的轨道。
到了第五朝代天子赤松德赞时期,国王派人迎请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士等一百零八位班智达入藏,建造了桑耶不变自成大殿等身所依的寺庙;又教授大译师贝若扎纳等一百零八位译师翻译风格,这些大译师翻译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续论典为主的语所依;让预试七人 等出家而始建意所依的僧团……自此佛教宛若太阳升起般繁荣昌盛。迄今为止,尽管期间几经沉浮,但实际上如来的教法与证法可以说经久未衰,方兴未艾。所以,藏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佛法中土。
己三、根德圆满:
五根中任何一根不具足,也不能成为出家持戒的法器,并且因为无有亲见恭敬对境所依如来的身像等或者阅读、听闻、思维经典如意宝的缘分而不能胜任真正的法器。
己四、意乐圆满:
所谓的业际颠倒,主要是指生于猎人、妓女等种姓中从小就步入业际颠倒之道。但事实上,凡是三门违背正法的所作所为都属于业际颠倒。虽说我们起初没有生在此类种姓当中,但将来也很容易变为业际颠倒之人,因此必须尽心尽力使自相续不违背正法。
己五、信心圆满:
如果对本该诚信的对境——佛法不起信心,那么无论对其他世间大力天龙等或外道教派是何等的虔诚信奉,他们也不能救度你脱离轮回和恶趣的痛苦。只有通过体会到如来教法和证法有理有据的特征而获得解信 之人,才是真正无谬的法器。所以说,信心是五种自圆满的根本。
戊二(五种他圆满)分五:一、如来出世;二、佛已说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圣教;五、师已摄受。
如云:“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如果未曾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么连正法的名称也全然无有,而今值遇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如果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如今佛陀已经循序渐进转了三次法轮,因此佛教正法圆满;虽然佛已讲经说法,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也对众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圆满,所以时间圆满;虽然佛法住世,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因而自之缘分圆满;即便已经进入佛门,可是如果没有被顺缘的善知识所摄受,那么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如今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这五种圆满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因此称为五种他圆满。
己一、如来出世:
世间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便出现了。
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结果得知在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他们不禁感叹说:“如今的此劫可谓是贤妙之劫。”于是便将此劫取名为贤劫。
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直到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来到位于此娑婆世界南赡部洲中央的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随即转妙法轮,所以此劫是光明劫。这一劫过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暗劫和明劫就这样轮番交替出现。如果遇到了暗劫,就连三宝的名号也不复存在。
尤其是密咒金刚乘的佛法,只是偶尔出现于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也有密法出现,再经过千万劫以后,到了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只有这三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而如今在此贤劫中人寿百岁之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现今正逢光明劫。
己二、佛已说法:
虽然佛陀已出世,但如果恰巧赶上佛没有说法示道而安住在入定境界中,尽管佛陀在世,也不会有佛教正法的光明,如此与佛未出世几乎无有差别。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亲口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讲法,后来梵天、帝释天祈求世尊转妙法轮。
不仅仅是佛陀,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以直接利益众生。举个例子来说:印度的美德嘉那尊者为了救度转生到孤独地狱的母亲而千里迢迢前往西藏。途中,因为译师不幸去世,使得尊者孤身一人漂泊在康区。又由于语言不通,他只好以牧羊为生,以致于未能以正法广利有情,便已示现圆寂。后来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听到此事后,不禁感慨万分道:“呜呼!你们西藏人的福报实在太浅薄了!在我们印度东西两方的班智达中,无有一人能胜过美德嘉那大师。”说到这里,尊者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流泪满面。
如今释迦牟尼佛依次三转法轮,应机示现不可思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所化众生。
己三、佛法住世:
虽然佛出世说法,但假设圣教住世期已圆满、正法已湮没,那么就与暗劫没有两样了。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到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之间称为圣教空世。在此期间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讲闻修行。就拿当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说,普贤密意的圣教期或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百年,唯持形象期为五百年,总共有五千年。现在已经到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尽管眼下正值时世、众生、寿命、见解及烦恼五浊炽盛的时候,但教法与证法还没有真正隐没,依然存在于世,这说明圣教正法圆满也已具足。
己四、自入圣教:
尽管圣教存住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步入佛门,那么自相续依然不能得受教法和证法,就像太阳虽已高挂空中但对盲人来说无利无害,或者到了海边自己不饮水则无法解渴一样。如果进入佛门是为了今生的消灾去病等,或者是因为害怕来世的恶趣痛苦,那么虽然已经皈依佛门,但法也只能称为救怖之法,人也不可能真正趋入正道。再者,如果单单为了今生的丰衣足食等或者仅仅追求来世的人天乐果,那么即便已经皈入佛门,法也只能称为善愿之法(,人也没有真正趣入正道)。只有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为求解脱而趣入佛门,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入道者或者说佛教徒。
己五、师已摄受:
虽然已经皈依了佛门,但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我们,也得不到什么收益。如《般若摄颂》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因为佛经浩瀚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依靠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以修行。
从前,阿底峡尊者来西藏时,库鄂种三人 曾经向尊者请教道:“一个修行人要获得解脱或遍知果位,经论教典与上师的窍诀二者哪一个重要呢?”
尊者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上师的窍诀重要。”
三人又问:“这是为什么呢?”
尊者答道:“即使对读诵传讲三藏无所不知,对诸法的法相无所不晓,但如果实地修行时不具备上师指点的实修口诀,就会造成正法和行人互相脱离的结局。”
三同门继续请教道:“如果完整地归纳上师口诀的修法,能否概括为净持三种律仪与三门勤奋行善呢?”
尊者回答说:“这样概括还不足够。”
三同门问:“这又是为什么呢?”
尊者答言:“即便三戒守护得清清净净,但如果对三界轮回没有心生厌离,仍然是轮回之因。即使是三门日日夜夜勤勤恳恳地奉行善法,但如果不懂得将善根回向圆满菩提,那么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念一扫而光。纵然具备智慧超群、戒律清净、讲经说法、观修境界等一系列功德,但如果没有舍弃世间八法,一切所为也只能成为现世的生计,而不可能获得来世之道。”
所以说,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要认认真真观察自相续,如果八闲暇十圆满这十八种暇满已完整无缺地具足,那么自己的这个身体就称为具备十八暇满的人身。
此外,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 )在《如意宝藏论》中还讲述了暂生缘八无暇及断缘心八无暇,不被这些逆缘所转也同样至关重要。《如意宝藏论》云:“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又云:“紧缚现行极下劣,不厌轮回无少信,行持恶业心离法,失坏律仪三昧耶,断缘心之八无暇。”
暂生缘八无暇:
一、五毒粗重:对怨敌恨之入骨、对亲友爱恋贪执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的人们,虽然偶尔会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自相续中力量强大的五毒烦恼所控制而不能修成正法。
二、愚昧无知:毫无慧光、极其愚痴的人们虽然已经步入佛门,但对正法的句义一点一滴也不能领悟,根本没有闻思修行的缘分。
三、被魔所持:如果被宣扬颠倒见行的魔知识所摄受,那么自心将转入邪道而违背正法。
四、懈怠懒惰:尽管自己渴望学修正法,但是丝毫也不精进,这样懒惰的人一味懈怠、一拖再拖而绝不可能实现修法的心愿。
五、恶业涌现:罪障深重之人恶业的大海波涛汹涌澎湃,即使兢兢业业地修法,可是自相续却生不起功德,他本人不知这是自己所造恶业的果报,反而对正法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六、为他所转:身不由己被他人奴役的人们,虽然有修法的愿望,但由于受到他人控制而得不到修法的机会。
七、求乐救怖:为了今生的温饱或者因为害怕其他灾难临头而步入佛门的人,由于对正法没有深信不移的定解,一旦旧习复苏、故态复萌,又会重操旧业,行持非法。
八、伪装修法: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等道貌岸然的那些行人,虽然在他人面前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修行人的模样,可是自己心里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今生今世的利益,而距解脱正道却有千里之遥。
上述八种人也无有修持正法的机会。
断缘心八无暇:
一、为今束缚:被今世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等紧紧束缚,只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辛勤劳作而散乱度日,荒废光阴,而没有时间去修法。
二、人格恶劣:性情恶劣之人,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所作所为始终无有长进。正如古大德的教典中所说:“弟子学识诚可改,秉性下劣实难移。”这种人即便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也很难转向正道。
三、无出离心:对于所讲述的恶趣等轮回过患,或者今生的何等痛苦,如果内心生不起一丝一毫的畏惧感,那么根本不会生起作为趋入佛法之因的出离心。
四、无有正信:如果对真实正法与上师连一丝一毫的信心也没有,那显然已经封闭了佛法的入门,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踏上解脱正道。
五、喜爱恶行:喜好不善恶行之人三门桀骜不驯,远离殊胜功德,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六、心离正法:对于不具备善法功德与正法光明的人来说,就像在狗面前放青草一样对正法毫无兴趣,结果自相续也就不会生起功德。
七、毁坏律仪:如果进入了共同乘后退失发心、失毁律仪,那么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脱离不了无暇之处。
八、失毁誓言:如果进入密乘后以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而破三昧耶戒,那么不仅自食恶果而且也殃及他众,当然也就断绝了成就的缘分。
上述八种无暇远离妙法,称为解脱灯灭。
如果没有善加观察这十六种无暇,那么在当今乌烟瘴气的浊世,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暇满无不齐全,也持有修行人的外相,然而,包括高高座上的大法王、精美伞下的大上师、久居深山的苦行者、云游四海的舍事者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在内,如果已经落入了这些无暇 之因的控制中,那么尽管矫揉造作地修法,但终究不能迈入正道。
因此,我们绝不能匆匆忙忙、草草率率提前进入形象上的修法,而首先必须要仔仔细细观察自相续,看自己到底具不具足这三十四种(藏文原文中为二十四种,请作观察)暇满的自性。如果的的确确已经具足,那实在是值得高兴的事,并且诚心诚意反反复复地想:如今我已获得如此难得的暇满人身,一定不能白白空耗,而必须要尽心尽力修持正法。假设这些暇满还没有完全具备,就应该想方设法全力以赴使自己具备。随时随地都务必集中精力来观察自相续是否具足此等暇满的功德。如果没有经过这样一番详细观察,那么就算是这些暇满功德中只有一种不齐全,也不具备真正修行妙法的缘分。
甚至成办俗世中眼前的一件平常小事也需要许许多多因缘、缘起聚合,而作为长远目标的修行正法,又怎么会不需要众多因缘、缘起聚合呢?打个比方来说:一个人在途中烧茶,也需要具备烧茶的茶器、水、火等许多因缘。其中单单生火也是一样,必须具足火燧、火石、火绒等许多因缘,如果其中仅仅火绒不具备,就算是其余用品样样俱全也无济于事,只好从根本上放弃烧茶。同样的道理,假如这些暇满的功德中仅有一种不具足,也根本不具备真正修法的机缘。
所以说,如果详详细细地观察自相续,那么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必定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获得了闲暇,但是十圆满完整无缺具足的人恐怕还是寥寥无几。尽管已经得到了人身,并且诸根完好无损,也有幸生在了中土,但是如果入于业际颠倒的邪道,不信仰佛教,那就只具备三圆满。如果后两者其中之一不具足,就只具足四圆满。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如果三门造恶业,一切所作就是为了今生的目标,虽然被人们共称为贤者或智者,但实际上也是属于业际颠倒之人。
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并传讲妙法,佛法也住留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进入佛门,那就只具足三种圆满。尽管皈入了佛门,但只是表面上求点法或得点法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
作为真正趋入解脱道者,必须要了知轮回一切的一切无有任何实义而生起无伪的出离心。而身为步入大乘道的行者,还必须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至少也要对三宝有“纵遇命难也不退转”这样坚定不移的诚信,如果没有这种决心,那么仅仅是装腔作势地诵读经文、身上穿着僧衣等等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如理如实正确无误地了知、观察暇满之自性至关重要。
丁三、思维难得之喻:
佛在经中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颈相遇极为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意思是说,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在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木轭,在它的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在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上升到海面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而盲龟也不具备能看得见木轭的眼睛。当然,如果木轭静止在一处,它们也有可能相遇,可是它却一刹那也不停留。同样,假设盲龟经常游在海面,它们也有相遇的可能性,可是它每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所以这两者相遇相当困难。但是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轭的孔隙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依据经中所说的意义,怙主龙树对乐行王教诫道:“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寂天菩萨也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木轭孔。”此外,《涅槃经》等佛经中也以“光壁撒豆,颗粒难留”以及“针尖堆豆颗粒不存”等比喻加以说明。由此,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身实在是得之不易。
丁四、思维数目差别:
如果稍加审视众生的数量及次第,就会发现获得人身的众生实在是微乎其微。如经中说:“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饿鬼则如白昼之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旁生则如白昼之星;旁生众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众生则如白昼之星。”此外又说:“地狱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大雪,而人及天人仅仅如指甲微尘。”总之,善趣的身份少之又少。
当下我们可以进行观察,比如,在夏季里,仅仅一方草地上存在的含生或一个蚁穴中的蚂蚁数量,也超过了南赡部洲的人数。人类与旁生的比例多少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也是一样,如果观察无有佛法光明之边地的人数,就会认识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极为罕见。尤其是具足暇满的人身更是绝无仅有……对此深思一番之后,想到自己如今已获得了真实暇满,应当感到无比欣慰、喜悦。如果暇满的所有功德十全十美,那么从今天起就已实现了所谓的珍宝人身。假设还有缺憾不足,那么即便世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但也不能称得上是珍宝人身,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空耗,或者已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归一样。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厌离人,岂不见空耗?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诸无恭敬者,岂不视等伴?求发心律仪,得官位难比,诸无悲心者,岂不见抛石?得续部灌顶,轮王位难比,诸无誓言者,岂不付东流?见心性本面,见诸佛难比,诸无精进者,岂不见迷乱?”
这样的暇满人身也并非是偶然或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二种资粮 的果报。大智者称幢 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
虽然得到了人身,但对于无有正法光明而无恶不作的人来说,甚至比恶趣众生还下劣。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本来佛说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因此说,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坠石的了。
如今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由往昔积累的福德力,如今获得了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如果没有求得殊胜妙法精华,而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枉然耗尽,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追悔莫及,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入行论》中说道:“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可见,今生就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一步。我们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也很难再度获得这样的闲暇人身;一旦转生到恶趣之中,那么根本没有正法的光明,而且对取舍之处懵然不懂,后果只能是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在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
经过这般实地修行,在自相续中对暇满难得生起定解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
应当像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锯齿长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