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应坐如是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这四句版本不少,实意也含糊,也不知源自何处,希望前辈指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相关信息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无为就是涅盘道体,形而上道体。实相般若就是无为法,证到道的那个是无为,如如不动;有为的是形而下万有,有所作为。一切有为法如梦一样,如幻影一样,相关信息就是幻。泡是水上的泡沫,影指灯影、人影、树影等。佛经上譬喻很多,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芭蕉,又如犍达婆城,就是海市蜃楼,如阳□,太阳里的幻影等。
梦幻泡影是叫你不要执著,不住,并没有叫你空不空。你如果说空是没有,金刚经说:「于法不说断灭相」,说一个空就是断灭相,同唯物的断见思想是一样的,那是错的。当梦幻来的时候,梦幻是真,当梦幻过去了,梦幻是不存在的;但是梦幻再来的时候,它又俨然是真的一样。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很多人念完金刚经,木鱼一放,叹口气:唉!一切都是空的。告诉你吧!一切是有;不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方法,你应该这样去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以后怎么样呢?「不住于相,如如不动」。这才是真正学佛。所以,有许多年轻人打坐,有些境界发生,以为著魔了。没有什么魔不魔!都是你唯心作用,自生法相。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佛讲到这里,金刚经全部圆满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之中是怎么定义的吧。
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
先看看“有为法”这个词在相关信息之中是怎么定义的吧。
为者造作之义,有造作,谓之有为。即因缘所生之事物,尽有为也。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云有为法。本来自尔而非因缘所生者,谓之无为法。故有为者如言有因缘。大乘义章二曰:‘为是集起造作之义,法有为作故,名有为。’俱舍论光记五曰:‘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俱舍论颂疏界品一曰:‘为者作也,此有为法,众缘造作故名为,有彼为故,名为有为。’梵Asam!skr!ta。
从此可见,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法。
那么佛法中所说,因缘所生法都是缘起显现,缘尽则灭。所以说这些有为法都象“梦幻泡影露电”一样,在显现的时候是存在的,但是因缘尽的时候就不显现。
这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的意义了。了解了这个就一方面不会偏向执著于事物存在为实有的表象,另一方面也不会偏向把事物说成是虚无。
此出自《金刚经》,金刚为至坚之物,能破一切执着妄想烦恼魔。而这四句偈语就是
要人放下对一切法的执着。我们人道众生智量微浅,无有神通,又只能生活在有限的
时空内,所以不仅从理上不能知晓诸法如幻的境地,即便在事上也深执万法为实有。
佛能在一刹那间而住亿劫,诸根不坏,在这其间,多少个世界生灭往复,何况其中的
众生,而这亿劫不就是在一刹那的电光石火间吗?在这里已经可以说是如幻泡影了,更何况一刹亿劫皆是自性所现,非为实有,还是一种权假的寿者相,把这层执着再去
掉,更是连梦幻泡影也无了。就象人观察到的一些寿命只有10的负N次方秒的粒子,说它们如幻相信也是恰当的,万物自性本空,因缘而起相对,便会在一个层次上生发
执着,心量便也限于这一个狭小的范围中,所以只有心无所住的佛,才能在十法界遍
现其身,而又不生任何执迷。
南无阿弥陀佛。
愿您成就。
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
这是孟子说的。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徒:仅仅,只有。为政:处理政务。自行:自...
生的意义,仅仅是享受过程。
可以是追求的过程,可以是堕落的过程。
生命的存在,才让人懂得了纷扰而又缤纷,繁杂而又繁华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享受生命给予自己的所有。...
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
答: 怀孕可以听的佛教音乐的吗?我是有这样信仰的了,需要注意什么事情的呢?
答: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认识和社会根源,反映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精神世界的依赖性产生了这种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答: “释然”的答复?
期待中..............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网址:  &&
<font color="#CC
>> 程文哲行书斗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卧龙书画】
程文哲行书斗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专场拍卖:
编号:zc,
品种:书法原作-书法原作
属性:毛笔书法原作,,,年,斗方,,行书,,其他尺寸,宣纸,,
简介:【规格】68cm×68cm【用纸】宣纸【形式】画心,未裱
备注:程文哲,别署怡心斋,生于1953年,河南镇平人,河南省书协会员,中石化书协会员。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数十年临池不辍,师法欧、柳,且对小篆、汉隶、魏碑广泛涉猎。其书风端庄典雅,刚劲有力,雅俗共赏。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书法原作 >> 程文哲行书斗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卧龙书画】
Best View:800*600 为了本系统能够更好的为您服务,请使用IE4.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997788商城]中国收藏热线 制作 Copyright? 2000 by China Collect Line
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
此网页由商店[卧龙书画]承租使用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 相关问答:12345678910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台湾著名禅宗大德耕耘导师曾说,持诵《金刚经》具有消灾、解怨、灭罪的功效。诵持《金刚经》的方法是:选择一本大字号易读的、不分段的《金......
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 相关问答:12345678910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台湾著名禅宗大德耕耘导师曾说,持诵《金刚经》具有消灾、解怨、灭罪的功效。诵持《金刚经》的方法是:选择一本大字号易读的、不分段的《金刚经》(世面上留传的有两种:一种为分段的“分为三十二分的”;一种是不分段的)。最好是在每天早晨精神好时,盥洗完毕后,净心地念,一口气念它三遍,念时不要管经文的意思(直心持诵,不起分别心,不要默念),念完后把经一合,静心几分钟,看看心有何觉受?只有这样持诵《金刚经》,才有可能证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持诵《金刚经》的最高境界)的感受,证得这种境界(感受)后,才不会把虚幻的大千世界认作是真实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实的;同时,境又决定了心,佛教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绝对的真理。大家是否回忆看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都是现在或去过所看到、所听到或所触及到的外在而留下来的记忆?如果没有外面的境界,我们会有这些记忆、思想、或念头吗?肯定没有。但我们一般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包括一些修行人,因为心里虽然知道外在的不实,但还会把幻当作真。比如你今天出门跌了一跤,把脚跌破了,很痛啊!你说这是假的吗?今天你做生意亏了本,破了财,你说这是假的吗?你不可能把这些经历看成假的吧,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如果把世界上的一切或你过去的思想行为都看成是虚假的,那佛教还怎么会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都是虚假的,那还要什么善恶呢?必竟你所作的善恶之业还在,你所作的善恶业是要结果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肯定会说:前头你说是假的,后头你又说是真的,不是矛盾吗?非也。因为佛教所说的“世界如幻”是指: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你把它放下;不要再执着(常想着)它,这才是佛教对世界真实的看法,也是《金刚经》四句偈真正的含义。但是,你说我知道了,可还是做不到、放不下呀。如果白天领导扣了我奖金,晚上回到家里,我在心中还是会愤愤不平的……所以说,历代有许多高僧大德都劝人持诵《金刚经》(或精修禅定),持诵《金刚经》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你才能“达世如幻”,你才能放下啊!从今以后,你就不会再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也不会耽心未来会怎么样?因为你只活在当下,把一切都放下了,你想:这岂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吗?
其他答案(共7个回答)
相关问答:<span class="unit...
估计你是不了解何为“有为法”。知道什么是有为法后,你自然就知道这话的意思了。
“有为法”既是一切依因缘而出现的法。比如人会生会死,是因为男女相遇,结婚,想要孩子...
《金刚经》确实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样的说法,不过,提醒楼主一定要理解到位。
很多人看了这样的句子之后,就以为人生如梦,所以什么都不要努力,人生就好像是...
荔枝。。。。。。。。。。。。。。。
《红楼梦》中,曹雪芹就把贾府的命运透过灯谜折射出来。《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贾府欢庆元...
这句话最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作者是老子,全文内容是: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
缘在菩提心
佛缘 慧灯普明 净心
菩提叶 自在随缘 佛慧
觉照 老实念佛
出尘入世 ...
答: 从胜利纪念碑到拉差达慕泰拳馆再回来怎么方便?多谢
答: 你说的是“美式摔交”,有一对一,二对二,还有多对一,有时还“观众”可以扔东西上去如凳子,“拳手”可以拿这些东西攻击对方。还可以借助围绳、栏杆,可以对任何部位进行...
答: 七岁就看是培养么?七岁的孩子正是发育期不要过早的去培养某一方面的天赋,七岁孩子的骨骼正在成型期间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大量运动一切都要科学合理的要求来安排中央对孩子的...
答: 散手运动从初步研究到试点开展,从经验总结到全国推广,直至成为现代体育竞赛项目,曾经历过许多困难、矛盾和阻力。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散手比赛与人们想象的武术徒手搏击...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已成功添加“”到 个分组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如梦幻泡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