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请教一个问题:FB这支打拍子教学视频是不是拉高远球比较弱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7 积分
自上次询问关于内旋以及架拍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得到各路高手的悉心回复后,高远球有点要入门的迹象,非常感谢各位回复的高手。现在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就是我在转身引拍时,明显感到拍子有时候会打到自己的右后肋骨处,有时候甚至感觉是整个拍面贴着后背了,而不是象视频里看的拍子在引拍的时候几乎是垂直于背的,是我的手腕太硬了还是引拍幅度太大了还是其他什么问题?上图一张,这张可能角度不明显,其实拍子的角度已经快贴到后背上了。。。这是晚班在办公室练挥拍。忽略各种,只看挥拍动作,望指教!4 p6 O5 P) z- F9 J$ d! X
01ce623ec64212.jpg (53.39 KB, 下载次数: 8)
17:03 上传
& C$ a8 s: k+ r' C&&@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3 积分
你这是握拍方法不对。正规的握拍,倒拍时候拍面是垂直于背部,靠近屁股蛋吧。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7 积分
yanyanty 发表于
17:04 " Z: |, @$ D; v( X7 A! o' m
你这是握拍方法不对。正规的握拍,倒拍时候拍面是垂直于背部,靠近屁股蛋吧。 ...
额。。正手握拍我想我还是会的。这个是连续动作截图,不是动作的分解哈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8 积分
动作太僵硬了!
如图上所示的话,你的动作好像已经慢了一拍,侧身之后转身时拍子应该在头顶上了,也就是说在击到球的一瞬间的时候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引拍时是靠手肘抬高,小臂后倒,手腕放松,拍头在身后走的应该是弧线: a' ~, y. S# Z/ g& @
你这个动作抡出去,不会有力量,永远也不会有小臂带动手腕内旋击球的感觉2 y! I5 K5 c&&}5 V
要小臂外旋,展腕,向上引拍
0 l8 L! u% l) E0 ?
我也刚学球,一起研究哈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我觉得你的引拍是使劲向后伸向下伸,这个应该不正确。这种刻意的动作,与高远球引拍的自然放松矛盾。
: U8 R: z3 o0 K' C3 u4 m0 f" `
从架拍开始,引拍的拍头是先向左,再向下(这些应该在蹬转的同时,也可以稍早于蹬转),这时肘部在最高点,小臂手腕手指放松,拍子自然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处于引拍的最低点了。但是不要刻意地向下引拍,那样的发力不连贯,而且也不能把之前回旋过程产生的拍头角速度转移到向前向上的方向去。$ A1 ]3 N% J( m$ t5 V2 K
% Q&&r( q2 w+ ?+ j4 o0 p" e) ]
另外,前面网友说的对,引拍最低点的时候,还是侧身对网,此时蹬地和转髋应该完成了,但是肩部还没有转正,接下来通过腰把转髋的力量传到到肩部,肩部才转正。与此同时,小臂极速上挥,拍子垂直于网劈上去,在接近最高点时,内旋小臂,正拍面击球。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 积分
本帖最后由 我要当冠军 于
16:24 编辑
可以说楼主的动作是错误的!手的高低应该略比头部高。请看 里面的正手高远球部分
我过去也是拼命把拍子往下沉,看了惠程俊的教学视频后才知道,并不是越低越好。
羽毛球各种动作的高手分解图如何轻松打高远球——图解示范YY65、70、80、95、98,这几个型号的线到底突然学会了反手吊球和吊对角~~(已补图)如何改正挥拍动作--专家把脉笔记(01c)
12345678910
whyau大叔级摄影爱好者,喜欢分享gdj818积极有责任心,热心公益事业BadFan98红米达人,爱拍照的北京女孩如何从实用角度选购羽毛球拍 | 适合新手购买的羽毛球拍推荐_什么值得买
#奥运中国强#【烧货入门】羽毛球拍科技多如牛毛 我们到底从何下手?
作为一个混迹圈数年 已经基本退烧的烧货 今天来贡献一点干货 如有不当请各位大侠不吝指正。一、本文面向对象从广场公园走进有顶有网有场地线的球馆打球,想要比较认真地去把羽毛球当做一项爱好,而处于初中级阶段摸不着头脑的朋友;如果你更喜欢在大风中一边计算风阻一边观天象,那你并不需要这篇文章;同样如果你已经到去球馆球包拉开,包里清一色都是同一款拍子同样的线,那你已经超越了本文的层次,同样不需要这篇文章。二、概述:选球拍需要关注哪些性能本文主旨如下:不要因为预算多就买贵拍!预算多可以拿去花在鞋子上,鞋子其实更重要,拍子买适合自己水平的才好。球拍要关注的基础性能:配重、中杆硬度;进阶性能:抗扭、拍框强度、中杆弯曲方向;附送:拍线指南三、正文:如何选择对于一件事情,我们知道有“应然”和“实然”,然而两者并不一定等价。在球拍上,商家标称的各种眼花缭乱的科技就是工程和设计层面的东西,是“应然”。然而这种东西我们消费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我们来说有用的其实是“实然”,也就是球拍在我们使用中所体现出来的性能。本文不关注科技,试图剥去科技的装扮,直击羽毛球拍作为产品的本质——使用性能上,以飨诸位。首先我们还是再要强调一遍:不要因为钱多就买贵拍!理由很简单,我们先来看一张图图中的高中低端一般由厂商给产品的标价来定义。一般标价500以下属于低端,500-1000算中端,1000+算高端;然而现在的厂家思路一般还是高端=专业,重、硬就意味着需要更强的爆发力和更好的身体素质来驱动,不然不仅打不好球,反而容易 受伤。球拍和弓箭是一个道理,硬弓威力大,但是如果拉不开,箭根本就射不出去,何谈威力。故此并不是越专业越好。不少经销商朋友就跟我说过有顾客进店就“我要最贵的”拿了个n903啊zf2回去,根本打不动。这就是浪费钱了。轻重软硬怎么判断这个很简单,也就不赘述了。一般来说,如果你看见了这篇文章,那我建议你远离“进攻拍”,选择“防守拍”或者“攻守兼备”会对自己的身体比较友好;新手建议选择头稍重,中杆软,整体轻的拍子,整体轻挥起来不会太吃力,杆软头重容易打出鞭击效果,更容易把球打远。在新手进阶水平以至于业余老鸟层次,“谁掌握了高远球谁就掌握了胜利”这句话至今仍是真理。比较新手友好又不贵的拍子比如:&&这是一把轻软的拍子,新手友好,虽然不贵但是说真的对于一般球友来说比zf2啊n903什么的好打多了以及&&&这就是典型的超轻球拍了。轻软弹,尤其适合妹子。李宁的拍子我就不详细列举了,低端的(实际到手价200或者更低)都是比较亲民的,还很耐用,如果信仰民族品牌的新手随便挑一个这个价位好看的就好了,大同小异。至于吹的飞起的胜利9500,个人认为其实一般,同价位并不如李宁的拍子实惠。框虽厚实但是稳定性却并不好,中杆也木,并不推荐。近期主打的中端tk15和js08其实是南京系的作品,和台湾无关,个人认为也吹的太厉害,不过在这个价位上客观来说表现其实可圈可点。但是请注意:1、tk15的sw(swing weight,相比静态指标这个指标更直接反应球拍的挥动难度)和正常3u球拍的sw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2、js08千万不要买5u,sw太小发力困难。看中的可以考虑买4u&&关于流传多年的街拍纳米6和纳米7,这两把拍说真的性能不敢恭维,优势是:便宜耐撞。双打场上死在纳米7手下的yy拍不计其数。本人并不推荐。至于大名鼎鼎的yy么,低端都是大陆产的,花个中端的钱买个低端的性能,完全没有意义啊,不如去买李宁胜利凯胜的中低端,好多了。当然如果你非要买高端,好吧,&&yy的冷门高端,但是nr的高弹中杆至少是一个质量保证,中杆虽然会比上面那些硬一点但至少新手可用。&&胜利的成名系列,亮剑系的轻软拍,小清新涂装。也是比较新手友好的。那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的818球拍的实用性能。关于轻重软硬,实际上球拍的基本技术已经标准化了,这个层面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品牌差异,我们只要知道,中杆软容易弯,对于新手来说好借力;头重容易弯,球可以打得更远更有力,但是挥起来会稍微累一点,头轻反应快防守好,但是打远就没有重头好借力。这些东西说的人多,知道到这个层面就够了,在此不再赘述。真正拉开差别的是进阶的性能,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说。1、抗扭抗扭是指的球拍抵抗沿着球拍中杆轴向扭转的形变的能力。一般来说不可能每一拍球都正好打在中轴线上。那如果没有打在中轴线上,这瞬间的冲击力会产生一个扭转力矩,抗扭不好的球拍拍面就更不可控,出球落点就无法控制。测试抗扭的方法可以如图中所示,拍面夹在腋下用另一只手扭动拍柄,一般大牌的拍子都是很难扭动的,如果一扭就可以扭很多或者两个方向扭的多少明显不一样(和成型工艺有关,有机会再分享)那就是有问题的。2、中杆摆动中杆受力后摆动的方向其实很重要。这个直接上图说明就好。我们可以像这样把球拍拍面按在桌面上或者用重物压住(不要担心压坏,一般中杆上受力40斤都一点事没有),然后把拍柄往下按,松掉,拍柄的晃动。一般来说产生的振动可以分解为如图中红色绿色两个方向的分量,一般来说沿着红色方向的振动分量越小越好。之前提到的纳米7就是沿着红色方向的振动分量很大,而且振动时间长,复位慢。这会导致控球不准,击球震手。3、拍框的硬度、稳定性。这个其实准确来说是一个参数。一般拍框做的比较软,持球时间会比较长,也就是说的“打感软”。持球时间长带来的好处就是大动作控球会比较准,对于细微的偏差可以中和掉,但是一般耐高磅性能会比较差一点,适合单打和拉吊控制;拍框硬出球快,适合刚猛型选手和双打多的平抽快挡的对抗,相对来说耐高磅性能也会要好一些。用双手挤压和扭转拍框比较久可以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体验。yy上一代的高端拍拍框都做的比较软一些,比如ns9000和arc10之类,硬派代表则是胜利的MX系列,可供大家有一个参考系,各取所需,并不是说软就一定是好或者不好。我自用的X80,头图就是。再丢两只自用的bs好了对于球拍的性能,入门烧货了解这些比了解“科技”要实在有用得多;以下我们附赠讨论一下穿线问题。一般正经意义上的球拍(碳素,单只出售,不自带线)都是要自行找地方穿线使用的。对于穿线,很多小白盲目听信各种地方说的“四结”就是好,说两结法容易掉磅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纯属无稽之谈。用mx80实测两结四结在掉磅曲线上没有明显差异。事实上就目前普遍的穿线水平而言,哪怕是真空拍上机四结,打结水平差的话,结越多越容易掉磅。真正殆害球拍的,是预编好整个拍面的线床再上机拉紧。这样一来张力不足,其二盯着一个点摩擦会非常容易伤线,严重影响耐久性能;更严重的有些野鸡编好之后竖线从球拍一边开始往另一边收紧,应力往一边堆积,严重的会出现把拍框拉到往一边偏,甚至拗断球拍的情况。反而是小白们一味只是知道数结,催生了野鸡的先编好全拍中间剪断再打两个结的假四结,这种鉴定方法毫无意义。真正的行业认可的合格标准是先空拍架上机,竖线中间开始,一边穿一条,边穿边拉紧,然后逐条编进横线收紧,这样才对。具体精细的评价标准有机会再细说。关于磅数的选择:一般意义上22-24磅区间是大多数球线的最佳弹性区间,再低线床松松垮垮,球撞到拍面要先把线拉紧才产生弹性形变,这就是网兜;更高线床就更硬,拍头速度不够,线床的形变量就不够,球就不容易打出去,这就是铁板。对于不懂的小白我建议就穿22-24磅左右开始,打得久了再考虑加磅。以上。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预告:球拍业界深入八卦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羽毛球 &&小编注:里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场上运动健儿摘金夺银,场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去,这才是全民奥运的真奥义~本期征稿邀请大家晒晒你喜欢的小众运动,跆拳道、羽毛球、射箭、网球等奥运项目都欢迎!分享你的运动经验和技巧,展示你的。本期额外福利为李宁提供的国家队比赛服和智能跑鞋等实用装备,让我们点燃运动激情,为奥运加油!里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场上运动健儿摘金夺银,场外大家为选手加油助威。如此盛大的赛事,只坐在电视前观看怎能过瘾,随着赛事运动起来才是打开奥运的正确姿势。无论选择游泳,还是练习乒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去,才是全民奥运的真奥义~本期征稿邀请大家晒晒你喜欢的小众运动,跆拳道、羽毛球、射箭、网| 赞18 评论24 收藏41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
带你揭开众测黑幕
光荣使命--腾讯首款百人战术竞技手游(另有最高1000QB等你来拿)
【轻众测】云米香薰机(音乐版)
【西部数据】西部数据 个人云存 My Cloud Home 3TB
赞127评论67
赞67评论161
赞45评论59
赞824评论272
赞578评论217
赞236评论82
赞250评论262
赞211评论13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纺织谣是什么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