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山地车车架尺寸与身高的车架上管尺寸都是统一的吗,有没

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一切的起点,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另外,我们大部分是业余运动,不是专业运动,所以,;买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品牌整车,一种是自;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一定要保证合适,这是不能妥协的;1.车架;第一步就是车架了,车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一般厂商都会提供车架的几何尺寸图,例如:;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长度(
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 一切的起点,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这里,“合适”非常重要!因为这里的自行车是作为运动器材,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得马虎。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合适的运动是健康,不合适的运动是找死,就是这个道理。把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人可能没这意识,确实,想想自己小时候,照样能骑父亲的28大扛,但这里的自行车不是代步工具,所以是不同的。 另外,我们大部分是业余运动,不是专业运动,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专业运动员的一些做法,但不可完全照搬,否则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在一般人眼里,运动员的身体够好了吧,但是你是否又知道,运动员中有心脏病的人多了去了,这年头运动员因病早早去世的新闻还少吗? 买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购买品牌整车,一种是自己组装,就是俗称的DIY。现在能买到的品牌,国内的如捷安特,美丽达,而国际的品牌就更多了。自己组装,则有更大的灵活性,当然对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没有绝对好坏之说,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一定要保证合适,这是不能妥协的。选择DIY自然能挑选合适的零件,对于品牌整车,必要的细节调整也是需要的,除非原型车刚好和自己匹配。 1.车架 第一步就是车架了,车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还有各式各样的计算公式。这里提到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一般厂商都会提供车架的几何尺寸图,例如: 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长度(TT值),如上图的D。也有人着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上图A)。没错,这些数据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 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从地面到车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点)顶部的距离。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也叫安全距离。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摔车是很正常的事。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后果可想而知。 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Standover 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 当然,仅仅达到碰不到是不够的,那么多大的安全距离算合适呢?这方面的标准也很多,和你的骑行环境也有关系,这里只列出其中一种,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是可以的:
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骑行,从不进行off-road的骑行,安全距离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
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应该是3英寸(7.5cm);
越野以上的话,至少应该是4英寸(10cm),或者更大。
实际上不一定要达到这么严格,尤其对于一些个头较小的车友来说,要找那么小的车架有时是很难的。而且同一个车架,使用不同行程的避震前叉,不同宽度的轮胎,都会影响到这个值。我个人认为,保持个6cm左右的下限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那么完美。必要时,可能需要牺牲大行程前叉和肥胎的选择,不过对于标准的XC而言,对前叉行程和轮胎的宽度要求本来就不是很大。 按上述标准选择的车架,你可能会觉得小,其实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小那是因为以前的大了。有人说山地车架要比一般的车架小两三号,就是同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你再来考虑车架的TT值、CT值和CC值,你会发现它们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大。有人说,按这个标准的架子太小了,需要把座杆拔得老高,担心会不会断裂。其实,由于山地车架基本都是压缩架,座杆都需要较长,市面上35cm、41cm长度的座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长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在对重量克克计较的自行车上,可以缩短的话,决没人愿意加长的,厂家不是傻瓜。只要不超过它的安全线,体重不超过设计规格,那就不应该有问题,当然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不在讨论之列。 立管同尺寸的车架,上管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TT值不同,那么该选择多大的TT值呢?这个跟把立的长度有关,需要接合下面关于把立选择部分进行。 尺寸是选择车架的第一步,接下来才应该涉及车架材料、车架品牌、车架价格、硬尾软尾等方面。有关这些方面,可接合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进行选择。切忌本末倒置,要知道,无论多贵多漂亮的车架,如果尺寸于你不合适,那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买它是拿来运动的,给我们带来健康的。当然,买来收藏那是另一回事。 2.把立 把立,也就是俗称的龙头,把立主要的参数有长度(沿着把立杆从中心到中心的长度)、角度、能否正反装等。 把立和车架搭配起来,一起构成了总上管长度。注意该长度不一定等于“车架上管TT值+把立长度”,因为把立有角度的存在,而且正反装会导致不同的高度,从而影响整个上管长度,实际还需要测量来获得。 在车架Standover确定后,总上管长度应该就是尺寸中最需要琢磨的参数了。这个长度多少算合适呢?一方面取决于你的身体尺寸,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方式。下面慢慢叙述: 首先不能太短,要保证上半身可以完美的伸展,没有缩成一团的感觉;要保证车把和你的膝盖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即使在站立踩踏时,膝盖也不会撞到车把。这算是一个底线吧。 其次,看使用方式。总上管越长,上身就越伸展,越容易发力,但带来的问题就是重心前移,操控性能下降。相反,上管较短时,你就能够挺直上身,获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视野,当然发力就没那么自如了。除了水平方面的长度,在垂直方面,把立和座垫的高度差同样有影响。座垫高度相对是容易确定的(后面会涉及),把立可以通过使用前叉垫环,甚至反装来调整和座垫的高度差。把立越低,越容易发力,操控性也越差,对脖子和手臂的压力也越大;反过来则刚好相反。 综上,确定上管长度,依赖于很多因素。也许你觉得很抽象,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没错,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是如此!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计算公式,但从来没有哪个公式能适用于所有人,只相信公式纯粹是机械和教条。那怎么办呢?不少老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46等内容。 
 如果您的“Ape 指数”为负,则应选择那个较小的尺寸。 选择正确的车架尺寸 如果您已经有适合的自行车, 您可以亲自测量其车架尺寸。最普遍的测量尺寸是 从中心到...  如何为自己挑选最合适的自行车尺码(图文)_科学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为自己挑选最合适的自行车尺码(图文) 车架作为整个车子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你骑行...  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挑选合适尺寸的山地车一切的起点,首先就是得有一辆合适自身的自行车。这里, “合适”非常重要!因为这里的...  乔.怀特 翻译:黎翔 编校:王屹 综述 对大多数人来说,自行车尺寸的选择显得十分...即使你最好 的朋友拥有和你完全一样的身体结构,他如何选择车辆的尺寸和你也...  选购一台用来运动的自行车,首先要注意车架的大小是否适合骑乘者的身材。 车架大小的测量,一般是以车架立管的长短作为标准,立管长的车架车身长度也越 长,立管短的...  自行车车架尺寸选择013_体育/运动_生活休闲。自行车车架尺寸 013 车架作为整个车子的骨架, 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你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 性, 所以选择一个合适...  山地自行车车架尺寸和身高对照表.doc 15/16 寸:适合身高:150cm-165 17/...根据个人身高选择车架尺... 2页 免费 身高与车架尺寸 2页 免费 ...  自行车车架尺寸选择_专业资料。自行车车架尺寸车架作为整个车子的骨架, 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你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 性, 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架是至关重要的...在售车款--2014款--
关于车架几何尺寸
你在上的姿势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大腿是如何发力的,你的肌肉是否能够有效的运作,关节是否运转流畅;你的肺以什么样的姿态运作,是不是受到了压迫无法顺畅呼吸;你的迎风面积有多大;手臂是否轻盈的搭在把上,可以灵活的操控车辆。自行车几何是决定你姿势的关系因素,这篇文章只讨论关于车架的几何,特指偏重于竞技方向的大组车。如何比较两个车架的大小(0)一点历史很久很久以前,当时决定一辆自行车是否合适你的方法只有一个:你跨立在车上,如果上管比你裤裆低5-7厘米,那么这辆车就是合适的(这就是跨骑高度,standover height)。当时某种特定型号的自行车,尺从最大到最小,上管长度全都是一样的,只有上管离地高度不同。很久以前,在钢架时代,一般来说,如果车架上只有一个数字代表了车架的尺寸,那么这个数字就是车架的立管长度。当时有意大利量法,从五通量到上管和立管中线的交点处。还有英国量法,从五通量到上管尽头。对于当时主流的钢管车来说,车架的上管与地而水平,而上管和立管的长度保持一个相近的比例关系。很久以前的以后,但是比现在还要早一些的时候,”相近的比例关系”已经无法满足对车架精确尺寸的需求了,因为不同厂家测量车架的方法不同,一个尺寸标了55的车架到底上管是多长,不参考厂家的尺码表已无从知晓。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压缩架开始大行其道,上管和立管的交点可以任性的跑来跑去,单一数字标识的尺寸对于选择车架已经没有了任何参考价值。不同厂牌的55号可以差上整整3个尺码。(1)现在是个好日子而碳纤维车架时代,主流车架的几何尺寸已与钢架时代有了较大不同,车厂都更加重视几何,在官网上,每款自行车都有一个比较详尽的几何表,精确到毫米。但是现在多数车架的上管已不再水平于地面,为此,各大厂商不约而同的在几何表上标注了“等效上管长度(effectivetop-tube,ETT)”,就是从上管和头管中线的交点作一条水平于地面的线,连接到坐管中线,这条线的长度就是等效上管长度。等效上管长度影响了从把到座垫的距离,粗一看,上半身越长,臂展越大,则他的车座离把就要更远一些,反之则就要更近些,用把到座垫的距离来选车架很有道理,十分靠谱。(2)reach and stack,用fitting选车架但是等效上管长度真的是我们选择车架最可靠的依据吗?前面说到,车架的几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车架几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在车上的姿势。于是问题转化了,你需要一个与你fitting相匹配的几何标示方法,相比于等效上管长度决定的座垫到车把的水平距离,车座、五通、车把三者的水平距离才是对fitting起决定性作用的,车座、五通、车把的水平距离决定了你分配多少重量在上下半身上,对踩踏效率和操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五通到车座的水平距离取决于坐杆长度、坐杆角度、坐垫后移量(seatback),为了在不同车架上得到相同的水平距离,你需要选择直头/弯头坐杆或者前移/后移坐轨。在车架前端也是类似的,你需要通过加减把立垫圈,伸长或者缩短把立的方法调整。车架后端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目前主流车厂的坐杆角度都在72-74度之间,如果选用异型坐杆一般都会设计一个比较大的调节空间,如果是标准尺寸的圆管则市场上有足够多形形色色的坐杆可以供你选择。前端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太长或者太短的把立、太多的垫圈都被认为是不美观的,太多垫圈会影响前部的刚性,上管与把立的长度比对操控有实在的影响。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种统一的标识方法,标明一个车架的头管上端中心部位到底离五通有多远,相对五通有多高,于是就有了reach和stack,reach就是车架五通中心到头管上端中心的水平距离,stack就是车架五通中心到头管上端中心的垂直距离。绕来绕去,其实就一句话,相同的车架尺码号,或者相同的车架等效上管长度,都有可能给你带来尺寸完全不同的车架。选车架尺寸请认准reach/stack。或者你也可以这样理解,reach就是排除了坐杆角度影响的等效上管长度,reach和stack决定了一个车架“究竟”可以把把立放在什么位置。(3)到底要怎么玩啊简单比较一下,cervelo s和specialized venge s-works 2014这两款车架,下面是两家官网的部分尺码。Venge 49号车架等效上管长度(ETT)518,s5 48号车架等效上管长度(ETT)516,粗看起来尺寸相近。但是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venge49号车架坐杆角度达到75.5度,cervelo 坐杆角度仅73度,venge的坐杆更陡,从而缩短了上管长度,而venge49号reach达到385mm,cervelo 48号reach仅360,如果同一个人骑,则前端长度要相差25mm。如果你想让车架头部的前伸量相近,则和venge 49号有相近reach的是cervelo的56号,一个385mm,一个387mm,但是头管的相对五通的高度则相差了74mm,整整7个半垫圈。而此时,s5的56号车架上管长度已达564mm, venge49号上管长度518mm,相同的前伸量,上管长差了46mm。两个车厂对几何有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所以相同的车架号,甚至是相同的等效上管长度,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用reach/stack来选择车架的原因。几何的几个关键点(这里只讨论fitting以外的部分)(0)自行车头部,拖后量trail/前叉弯度rake(前叉偏移量offset)/头管角度head angleTrail值是指头管的延长线和地面的交点与前轮轴的水平距离,rake值是指前轮轴与头管延长线的距离,headangle是指头管与地面的夹角。这三者共同决定了车辆的前端操控性。通常见到的大组车,trail值一般在50-63之间,一般认为,理想的trail值在56-57mm之间,更小的trail意味着低速时转向敏捷,但是高速时稳定性不佳,更大的trail值则正好相反。同时,头管角度一般在71-76度之间,更徒的头管角度(接近于垂直)使操控更灵敏,更缓的头管角度使操控更稳定。同时,trail/rake/headangle还和车架的reach值一起决定了五通到前轴的距离(frontcenter),有许多人觉得较短的front center会造成前轮打脚,但我认为在大组车上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只在低速调头或者Z字型爬陡坡的时候可能遇到。(1)五通下沉量bb drop,后下叉长度chainstay length,轴距wheelbase五通下沉量是指五通中心到前后轴的高度差,一般的大组车都会设定成68-70之间,如果较低,则整车的重心更靠近地面,过弯时更加稳定,如果较高,则整车压弯时可以在更大角度时踩踏而不会使脚踏碰到地面,对障碍物的通过能力也更好,当然这和你选用的牙盘曲柄长度、牙盘Q值、脚踏品牌也有关系。后下叉长度的问题则更加复杂一些。链枝是支撑牙盘-飞轮-链条这个力量传导系统的重要支柱,现代的大组车为了力量传递,都会把链枝和五通部分做得粗壮有力,也会尽可能的做短些。后下叉如果过短,会导致链条在某些档位的倾斜角度过大,变速品质会受到影响。三大套件厂在手册里都会声明,如果链枝长度短于405mm,则变速会受到影响,虽然还是有很多铁三/TT车因为坐杆角度陡并且需要把坐管贴近后轮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而把链枝做得过短,比如395这样的长度,还有一些品牌的小尺寸车架或者650C的车架链枝长度“不达标”。在这样的车上,如果某些档位不够顺,千万不要意外。总体来说,某些极端的可用档位减少了。后下叉长度也和轴距同时决定了在车子的重心分配,如果后下叉长度过短,会使重量过分集中在后轮,在压弯过程中更易使后轮侧滑。在体重大的选手身上,这个问题更为突出。现在的主流车款还是把后下叉保留在405-408这个长度,除了一些特别大号的车架,为什么不把后下叉做长呢?现在完全有能力做出410-415长,但刚性十足的后下叉,可这样的后下叉会稍重一些,在追轻的年代,车架重量竞赛过程中,通过选择较短的后下叉省下些重量,真的值得吗?(2)坐管角度 seat tube angel坐管角主影响着坐垫的位置,但你可以通过选择坐管后移量、调节坐垫轨道位置来加以弥补,因此多数情况下并不成为影响骑行姿势的一种障碍。但是如果情况允许,选择一个10-25mm的后移量,并且把坐垫固定在轨道前后长度当中的位置,在视觉上一般认为是美的。主流厂商对于坐管角度的设置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尺寸大小,都设置成统一的角度,比如canyon,cervelo,bmc。另一种则是小尺寸的车架坐管较陡,从75-74度的区间开始,大尺寸的车架坐管较缓,可以到72度,比如多数的意大利车厂。这部分反映了厂商对于自行车设定的认识:作为一部量产车,设计坐管角度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相应身高范围人群的平均值,具体到坐管角度方面,应该考虑骑车者上下半身的比例、柔韧性、关节的活动范围。但是我没有看到证据表示,随着身高的增长,身体比例、柔韧性等因素会发生偏差,所以我认为固定的坐管角度是有道理的,从陡到缓的做法没有依据。同时,较陡的坐管会造成上管较短,可能对于只用等效上管长度选车的同学造成困扰。(3)跨骑高度,头管长度,水平/压缩架。standover height, head tube length, slopeness头管长度决定了前端的刚性,影响前端操控的稳定性和前轮的指向性,头管过短在钢管车时代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碳架都可以通过补强头管、把头管做粗等方法弥补,但是不可避免的会使车架重量上升或是风阻加大。一般来说,一个车架头管至少要达到7cm长,主流车厂的最小号架子会在10-11cm左右。跨骑高度是保护你裆部的硬性限制,如前所述。在身材矮小的车手身上,保持一定的头管长度、保持一定的跨骑高度、保持车架水平这三者不可兼得。文章来源:
已有人参与,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名称销售热线商家资讯
360021-028-3
更多关于的资讯
更多关于的促销信息
青岛单车之家
微信号:qigndaokuxingzhe
扫一扫,关注他!
报价:暂无报价
6张图片&65篇文章
飓风系列 CYCLONE图片
同厂商车型排行
暂无报价10
周排行总排行热门文章
12345678910
热门车型热门品牌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行车之家欢迎您来到爱我大兴社区网-用我们的方式为您服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鎺ㄨ崘涓婚
查看: 20225|回复: 14
=====关于车架尺寸的选择=====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大肥猪 于
11:12 编辑
身在6个自行车Q群,几乎每天都有人问车架尺寸相关问题。
今天开个帖子讲一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车架。
先说山地车,以26寸硬尾山地车为例:
222.jpg (40.75 KB, 下载次数: 5)
10:14 上传
大家看到图中有好多数据,其中有些是相对稳定的数值,例如前叉角度、立管角度、链支叉长度等,即使不同品牌款式的,只要是同类型车,这几个数值都是趋于一致的;而头管长度、立管高度、上管长度等,不同牌不同款车架往往是不同的。
量身订做车架的意义在于,可以让每一个细节都完全适合自己,这同量体裁衣是一个道理。但现实中我们业余爱好者大都没有条件量身订做车架,只能选择市售量产车架,那就几乎不太可能做到图面尺寸中的每个数据都充分适合自己。那么究竟以哪个数据为参照,就令很多新入门车友感到困惑了。
这里请看清图中的B----水平等效上管长度,这个才是车架选择的依据!
而对于A----立管高度,无须过多关注!
一直以来,不少人错误地将数值A当作车架大小的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5寸、17寸、19寸等车架立管高度,而实际上,那个数值并不指车架的大小,数值B才是车架大小的标准,等效上管越长代表车架越大。AB两个数值间也并不存在什么严谨的对应关系,例如:
YETI和TREK的26寸越野硬尾架,最小码都是15.5寸,但你如果以为它们一样大,那可就错了。事实上TREK的15.5寸车架的水平等效上管长度比YETI15.5寸的长很多,甚至已经接近了YETI的17.5寸车架。一个人如果用TREK15.5寸正合适,那YETI的15.5寸对他来说就小了。再比较一下大码车架,TREK的19.5寸架子其实比YETI20.5寸的还要大。
车架水平等效上管长度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骑手能不能用上一个合适长度的把立;而车架立管高度无关紧要,因为那是可以简单地靠升降坐杆来调整的。两个车架只要等效上管长度一致,那就可以认为它们是一样大的,哪怕一个立管高15寸,一个立管高17寸,它们也是一样大的,只不过15寸的那个需要你把坐杆拔出来更多一些。
我用的宝钛SII车架,15.5寸,我身高1.70米,但这不代表1.70米身高用15.5寸车架就一定合适,同样是15.5寸车架,等效上管长度往往有很大差别,YETI的15.5寸车架就不适合我用,因为小了,我的NORCO14.5寸车架都比YETI15.5寸的大。
下面再说说公路车,我直接转帖一组数据过来:
身高对应的车架尺寸
身高/上管水平C-C
166cm/49cm
167cm/49.5cm
168cm/50cm
169cm/50.5cm
170cm/51cm
171cm/51.5cm (Eddy Merckx MC EWEN 171cm/51.5cm)
172cm/52cm
173cm/52.5cm
174cm/53cm
175cm/53.5cm (GIANT Vinokourov,Colnago RASMUSSEN175cm/53.5cm)
176cm/54cm
177cm/54.5cm ( TREK Lance Armstrong 178cm/54.5cm)
178cm/55cm ( BMC Landis Floyd 178cm/55cm )
179cm/55.5cm
180cm/56cm
181cm/56.5cm ( CERVELO IVAN BASSO, JULICH Bobby, 181cm/56.5cm)
182cm/57cm (GIANT Jan Ullrich 183cm/57cm)
183cm/57.5cm
184cm/58cm
185cm/58.5cm
186cm/59cm
187cm/59.5cm
stem把立长度配置大约如下:
上管水平C-C/stem长度
49.5cm~52cm/9cm
52.5cm~54cm/9~10cm
54.5cm~56cm/10~11cm
56.5cm~58cm/11~12cm
58.5cm~60cm/12~13cm
同样身高的人,躯干及肢体等比例未必一样,但只要身材不是特别奇怪,以上数据就可以作为个大致依据,至少比用立管高度作参照靠谱的多。
不同车架设计不一样,有的是水平车架,有的是压缩车架,所以选车架时候没太必要去琢磨那个立管高度。
我的公路车是宝钛为HASA代工的一款车架,等效上管51.5cm,立管高度48cm,对于我1.70米身高还算合适,但这只能说我可以用等效上管51.5cm的车架,而不能说立管高度48cm的车架我就能用,国产TCR车架S码的立管高度只有46.5cm,但我用不了,因为它的等效上管53.5cm,适合1.75米的人用。
对于一些身高只有1.60米或还不到1.60米的车友,标准的700C公路车建议就不要考虑了,市面上买得到的车架几乎就没有适合那样身高的。
顺带说一下车架同把立的关系:
一个车架的尺寸究竟是否合适,其衡量标准在于能否让使用者搭配一个长度合适的把立。有人说车架长度不合适,可以用把立弥补。如果差个1厘米,或许是可以,但如果差得多,把立根本没法弥补,即使让你在静态下有一个近似的姿势,但实际骑行中影响是很大的。
过大的车架+过短的把立,会让转弯变得困难。
过小的车架+过长的把立,同样对转弯有影响,并且还影响到车子的稳定性。(不理解的可以做个夸张的假设,你现有的车架短20cm,把立长20cm,骑起来稳定性是不是会变差?)
公路车的把立比山地车的好选择,大都在9cm-12cm之间,除非身材特别矮,或车架明显大了,否则几本用不到8cm把立,除非身材高特别高而车架又明显小了,否则基本不用考虑13-14cm的把立。
山地车相对公路车而言,把立选择更复杂些,因为公路车的弯把大致是与肩等宽的,而山地车的车把宽度差异却很大,对于同样一个人,车架不变的情况下,车把越宽,把立越短。
最后,再次强调,车架大小看的是水平等效上管长度,而不是立管高度!!!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四哥吃萝卜.jpg (90.63 KB, 下载次数: 34)
11:15 上传
四哥爱萝卜.jpg (45.5 KB, 下载次数: 0)
11:18 上传
再说个关于山地车的很重要的问题。个子矮的人,慎用外置碗组车架!!!
我这个15.5寸的宝钛SII山地车架,水平等效上管55.5cm,对于我来说非常合适,但是头管适配外置碗组,在用负7度把立的情况下,车把居然比坐垫还高,我先后换了3个碗组,最后不得不花1000多块钱买个extralite的超薄外置碗组,车把才勉强与坐垫齐平,可问题是正常骑行姿势是车把应该比坐垫低一些啊,因为人的手臂无论如何也比躯干长啊,所以我又不得不继续换把立,最后买了这个奇葩的下倾下沿设计的把立,等了2个月才到货,现在终于是车把比坐垫低了,姿势正常了,为了获得这么个正常的姿势,重复购置了3个碗组+1个把立,砸进去3000多块钱!而当初如果选择内置碗组的车架,就不会有这样问题!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大肥猪 于
11:33 编辑
QQ截图09.jpg (34.24 KB, 下载次数: 47)
11:29 上传
这就是我上面说到的奇葩的外置碗组,比常见外置碗组低了一个半碗杯的厚度。
如果不用这个碗组以及上面提到的那个把立,我的车把就比坐垫还高。
所以,个矮的人切记切记,买山地车尽量用内质碗组的架子。
QQ截图44.jpg (31.75 KB, 下载次数: 24)
11:33 上传
QQ截图56.jpg (22.99 KB, 下载次数: 69)
11:33 上传
QQ截图05.jpg (47.31 KB, 下载次数: 0)
11:33 上传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好贴。内置和外置腕足的区别不是很明白。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好贴。内置和外置腕足的区别不是很明白。
内置碗组最早的名称叫埋藏式碗组,它不像外置碗组那样需要增加过多的额外厚度。
对于个高的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个高的人腿长,坐垫就高,即使用外置碗组的车架,车把也可以装配在一个比坐垫稍低的正常位置。
个矮的人,腿短,坐垫低,很容易出现车把与坐垫齐平甚至比坐垫还高的奇葩情况,如何解决呢?首先就是尽量用内置碗组的车架,我现在钛架换了超薄的碗组了,车架前管总高度仍然比我用过的适配内置碗组的FUJI或GIANT车架要高,所以又换了大幅下倾角度的把立,这样才将车把高度控制在比坐垫稍低一些的位置,而上面提到的那碗组及把立在规格上都不属于常见的。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内置碗组最早的名称叫埋藏式碗组,它不像外置碗组那样需要增加过多的额外厚度。
对于个高的人来说,这些 ...
学习了,解释的到位。
参加活动:1 次组织活动:0 次
总算是干了点儿人事儿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知识贴,不明白,学习
参加活动:2 次组织活动:0 次
好。学习了!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认真学习了!
参加活动:15 次组织活动:0 次
我外行,数据太多,没看明白。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我也不明白
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学习了,懂得太多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车架尺寸与身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