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三国志华佗传 原文翻译》的翻译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360文档中心
360文档中心免费免积分下载,各行业
知识、技术、信息等word文档下载网站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
《后汉书·华佗传》释译 张文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编辑部,北京 100031)
关键词:华佗传;《后汉书》;注释
[原文]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 [1] ,一名旉 [2] 。 [13] 刳(k ū枯):剖开。
[14] 断截:切断。湔(ji ān 肩):洗。 [15] 疾秽:病毒。
[16] 傅:附着,涂上。神膏:有神效的膏药。 [17] 创:伤口。
[译文] 华佗精于治病,处方药不过几种;不需要用 遊學徐土 [3] ,兼通數經 [4] 。曉養性之術 [5] ,年且百歲,而
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沛相陳珪舉孝廉 [6] ,太尉黃琬
辟 [7] ,皆不就。 [注释]
[1] 谯(qi áo 桥):今安徽省亳(b ó勃)县。 [2] 旉(f ū 肤):同“敷”。
[3] 徐土:指东汉时徐州,包括今山东省东南部和 江苏省长江以北。郡治在郯(t án 谈)。今山东郯城县。 [4] 经:指儒家经典。兼通数经:同时通晓数种儒 家经典。
[5] 养性:即养生。
[6] 沛相陈珪:沛国的相陈珪(规)。沛(p èi 佩) 国:东汉时封的诸侯国之一,在今安徽宿县。举:推荐。 [7] 太尉:东汉的三公之一,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 官。黄琬(w ǎn 碗):黄琼之孙,字子琰。董卓掌权,征
为司徒,迁太尉。辟:征召任用。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 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晓得养生的方 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 仙。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 他都不依从。
[原文] 精于方藥,處劑 [8] 不過數種;心識分銖 [9] , 不假稱量 [10] ,針灸不過數處 [11] 。若病發結於內,針藥所
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 [12] 。既醉,無所覺,
因刳破腹背 [13] ,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 [14] ,
除去疾穢 [15] ,既而縫合,傅以神膏 [16] 。四五日創愈 [17] ,
一月之間皆平復。 [注释]
[8] 处剂:开药方。
[9] 铢:汉代计量单位,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 四分为一钱。分铢:言量的细小。 [10] 假:借助于。
[11] 灸:即艾灸。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用燃烧的 艾绒熏烧一定的穴位。
[12] 麻沸散:古代使用的一种麻醉用的药粉,现已 失传。散:药末。 秤便能感觉出药物的细小分量。针灸的地方也不过是几 处。如果病从里面发生,针药的力量达不到的,就叫病 人先用酒服“麻沸散”。醉了以后,没有知觉,继而剖开
腹部或背部,除去病毒集中的部分。如果在肠胃部分, 那就切开肠胃洗涤,除去病毒,然后加以缝合,贴上神 效的膏药。四五天以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全部平复了。 [原文] 佗嘗行道,見有咽塞者 [18] 。因語之曰:“向 來道隅 [19] ,有賣餅人萍齏甚酸 [20] ,可取三升飲之,病自 當去。”即如佗言 [21] ,立吐一蛇,乃懸于車而候佗 [22] 。
時佗小兒戲於門中,逆見 [23] ,自相謂曰:“客車邊有物,
必是逢我翁也 [24] 。”及客進,顧視壁北懸蛇以十數,乃
知其奇 [25] 。 [注释]
[18] 咽:咽喉。 [19] 道隅:路边。 [20] 萍齑(j ī基):用浮萍酿造的醋类。《三国志o 华佗传》作“蒜齑”,是捣碎的蒜瓣。齑:捣碎的菜。 [21] 即如佗言:就按华佗所说的喝了萍齑。 [22] 候:拜访。
[23] 逆见:迎面相见。 [24] 翁:父。
[25] 奇:不同寻常。
[译文] 华佗曾在路上行走,见有咽喉阻塞的人,因 而告诉他说:“刚才路旁卖面食的人家的浮萍很酸,可以
喝它三升,病就会好。”就按华佗所说的那样喝了萍齑, 立刻吐出一条虫来,挂在车上去拜访华佗。这时华佗的 小孩在门中游戏,迎面看见了,自言自语说:“一定是遇
到我的父亲,治好了他的病。”客人进了屋,回头看见北
面的墙壁上挂着十几条虫,才知道华佗是不同寻常的。 [原文] 又有一郡守篤病久 [26] ,佗以為盛怒則差 [27] ;乃多受其貨 [28] ;而不加功 [29] ;無何棄去 [30] ,又留書罵之。
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殺佗;不及,因瞋恚 [31] ,吐黑血數 升而愈。
免费下载该文档:
医古文-华佗传(原文+重点释词+全文翻译)的相关文档搜索唐宋八大家:
当前位置: &
&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答案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答案
学习古诗词必备工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 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黄琬辟
辟:征召B.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收买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恒:经常D.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节度:(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B.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C.无所知,因破取/佗久远家思归,因曰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7.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组是(3分)
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佗之绝技,凡此类也B.
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佗针鬲,随手而差C.
语其节度,舍去辄愈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D.
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9.断句和翻译。(9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曲线的句子断句。(3分)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3分)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3分)参考答案:二、古诗文阅读(35分,5-8题,每小题3分)5.B(&收&应解释为&逮捕&)6.D(&其&,那,指示代词/ 他,人称代词;A项的&若&,如果;B项的&以&,用,拿;C项的&因&,于是,就。)7.C8.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9.(1)(3分)断句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错漏1-2处扣1分,3-4处扣2分,错漏5处以上不得分。)(2)(6分)翻译①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差&:通&瘥&,病好了,1分;&寤&:觉得,感觉,1分;大意1分。)②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工&,高明,1分;&县&,通假&悬&,相关,牵涉,1分;&含宥&,包涵宽容,1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佗传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