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仁王最强头盔VR头盔

高端VR头盔HTC Vive评测:目前最强的VR头显设备|HTC Vive头盔怎么样_ZNDS资讯
热门搜索:
高端VR头盔HTC Vive评测:目前最强的VR头显设备
作者:加钱上老唐
来源: pconline
  目前已发布的消费级头戴显示器包括Oculus Rift、HTC Vive和PS ,前两者已经上市,在这三者中,HTC Vive更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动作捕捉系统的VR设备,简单从字面上理解:HTC Vive应该是目前VR沉浸感最好的。但是,国行售价6888元,必须搭配PC主机使用,使用成本不低于1W,而且使用环境也有一定要求,那么,HTC Vive能否成为市售消费级最强的VR头盔呢?
HTC Vive全家福
  有个土豪同事,在首批预定时就毫不犹豫地出手了,才有了这次的测评体验。作为VR头显三巨头之首的HTC&Vive(另外两个是Oculus&Rift和PlayStation&VR),体验到底是如何的?我们这就来聊一聊。在开始正式测评之前,笔者想先给对HTC&Vive比较陌生的读者说说,这个卖6,888元的玩意目前到底可以干什么。
Steam商店截图
  不用说游戏是大家购买这个级别的VR头显的首要原因。目前HTC&Vive支持Viveport和SteamVR平台,专门适配的VR游戏和软件有216个(SteamVR)。
  2、传统3D游戏
  为了弥补前期VR游戏的不足,Steam推出了Theater&Mode影院模式。此模式下可以游玩不具备VR功能的游戏,但效果就像在投影面前玩游戏一样,没有多大意思。
Virtual Desktop的影院模式下玩L4D2,感觉怪怪的
  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使用第三方软件,把传统3D游戏分屏传输到VR眼镜中(等于是把3D游戏转换成VR游戏了)。这个玩法在Oculus&Rift&DK1时代就已经很流行,但适配HTC&Vive的第三方软件还没有出世。(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VorpX推出了支持Vive的测试版,244大元,有点不舍得。啥时候土豪同事舍得剁手了咱们就来做个测评)
  之前笔者问过VR领域的开发者,由于每一家VR设备的透镜放大倍率、视场角、屏幕比例尺寸等参数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设备上看VR视频的体验会各不相同。
VR视频中恐怖短片是热门题材(上图为单眼图像录制)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VR视频工作室专门针对某一款或几款设备进行拍摄,这样的视频体验才能达到最好。但目前Vive没有第一方的视频应用,可见HTC对其视频功能并不重视。然后笔者发现VirtualRealPorn有专门适配的VR视频(冷不防就发车)。
  4、购物
宜家VR(上图为单眼图像录制)
  SteamVR上有个IKEA宜家VR的应用(虽然并不能真的在线购买),而现在不少楼盘为了噱头也会让消费者用VR眼镜来看房,但这块的应用目前还很少,看房看车是VR消费应用的先驱。
  5、教育
  不黑不吹,VR确实在教育中有很大的潜力。Valve官方VR体验游戏《The&Lab》中就有太阳系模型和人体断层扫描的教育向体验小游戏。
  唠叨完玩法,我们就开始正式的评测吧,按照惯例先上结论(因为本文实在太长了)。
  1、效果强到没朋友
  作为目前效果最好的VR头显,HTC&Vive无论是视野、画面清晰度、沉浸感都是一流水准,虽然还是有颗粒感,但并不太影响体验。
  2、互动性非常棒
  两个手柄的设计非常不错,按键反馈清晰有力,玩家能够快速上手,而且使用时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
  3、基础功能比较完善
  有贴心的游玩区域边缘提示(接近设定的区域边缘有提示,防止玩家撞墙。可自定义游玩区域大小),有影院模式可以模拟在大荧幕上玩普通游戏,不需要在下头盔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来电时头盔也会有提示(需要连接手机)。
接近设定的游玩区域边缘时会出现这种提示的蓝色线
  1、移动范围限制多,没大房间的话体验要打折扣
  HTC&Vive是目前唯一具备&Room-Scale&功能的VR设备,讲人话就是,在游戏中你是可以往四周走动的,只可惜线缆和空间的限制太明显。
  2、内容看起来很多,但好玩的没多少
  这才是HTC&Vive最尴尬的地方,虽然宣称SteamVR上有200多个VR游戏,但可惜耐玩的寥寥无几,也缺乏真正的大作级别游戏。
  3、视频支持差,看个全景略费劲
  原来以为看视频应该很简单,但现实却给了笔者当头一棒。由于官方没有开发第一方视频播放应用,所以看个全景都得花钱买全景播放器,这点笔者认为是比较严重的功能缺失。
  4、价格感人肺腑
  动辄5、6千元的电脑+6,888=贵的离谱
  但别看笔者的缺点写的比优点多,但我对HTC&Vive可是很满意的,其水准确实是对得起最强VR头显的称号。
Vive本体及安装部分
  头盔:眼镜太大是要受苦的
个人认为HTC Vive的外观非常不错
  头盔部分,T字型头带、可更换的脸部缓冲海绵(有宽和窄可选)、带瞳距和物距调节、有音频接口,送入耳式耳机。显示屏分辨率为2560&X&1200像素,单眼分辨率为1080&X&1200像素,勉强够用。头盔并不会太重,连续用半小时是可以的,但会很热就是了。
物距调节,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近视
瞳距调节,侧面有个手动调节旋钮。调节时屏幕会有距离提示
  戴眼镜可以使用吗?完全可以,就是眼镜腿那里有点压,但眼镜造型太大或太奇葩可能会塞不进。裸眼的话,近视400度以上会看不清(很多同事体验过后的经验之谈)。
  手柄:手感出色、皮实肉厚
感觉手柄上面的环可以放杯子
  手柄外观参数就不说了,比起开发者版本,消费者版本的手柄,无论是握感还是按键手感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扳机键。不知道HTC是不是有看到笔者去年体验时的吐槽?
正面的大圆形按键有触摸功能
背面只有一个扳机键,下面一点的两个像是防滑垫的其实也是按钮
  在游玩过程中,手柄会根据游戏变换成不同的模型(比如枪械、手等),这时由于形状体积与现实不同,玩得激烈时难免会不小心让两个手柄相撞,或是撞到墙壁之类的。笔者刚开始还有点担心撞得这么响会不会坏?但经过数十次的撞击(都是不小心的好吗)发现这手柄意外地皮实,划痕都不见有。
  Lighthouse追踪基站:安装最麻烦的硬件
Lighthouse基站
  Lighthouse基站是负责追踪头盔和手柄位置的,只要两者之间没有遮挡就能正常工作。HTC&Vive的基站定位准确、定位范围大(官方标称4.5m&X&4.5m),功能上没啥槽点。最后,基站和手柄都是直接无线连接到头盔的,所以除了头盔外,其他设备均不需要和电脑相连。
底部和背部各有一个1/4''螺口
  Lighthouse基站是整套设备中安装最麻烦的硬件,官方要求把这玩意放到两米高的地方,最好还要稍稍面朝下以更好地追踪用户动作(实测其实平放也没啥影响)。于是网上有玩家把它放到书架、塞到窗帘架子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啊。有条件的可以把它定在墙上(随机附带两个墙上支架),或者购买1/4''螺口(单反等数码相机的通用螺口尺寸)的三脚架或摄影灯架(够高就行)。
  硬、软件安装:
  一套HTC&Vive就这5大硬件了(一头盔、俩手柄和俩基站),要把这些东西连接好,你需要3个电源口(2个基站、1个头盔,都是两脚)、1个HDMI和1个USB&3.0(电脑部分)、2个三脚架(固定基站的,或者钉墙上)。然后就是接线,头盔连接电脑、插上电源,追踪基站安置好然后插上电源,手柄充好电(可以用USB也可以插电源,附带电源插头2个),然后就可以进行软件部分的设置。(Vive自带所需的所有线缆和电源插头)
加入Steam神教,G胖教你&喜加一&
  在连接好所有硬件后,下载Viveport和SteamVR(安装Viveport或插入Vive后打开Steam都会自动下载SteamVR,建议直接装Viveport再装Steam就好了),然后进行房间设置和设备定位就可以愉快玩耍了。比起复杂的硬件安装部分,软件部分却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完全跟着SteamVR的指示操作就行,这里笔者就不啰嗦了。不过Steam平台的用户体验相对较差,国内用户购买游戏并通过银联支付时,较大几率会失败,Vive很大一部分的体验分被Steam拉低了。而HTC官方的Viveport相对来说体验较佳,但是游戏资源实在少。
PC配置部分:目前而言i5+R9&380足矣
  很多人都在关心,HTC&Vive这个地上最强VR头显对硬件要求是否真的那么变态,于是笔者通过多个硬件来测试验证。在测试前,我们还得先看看HTC&Vive对核心硬件的要求:
显卡:Nvidia&GeForce&GTX&970,&AMD&Radeon&R9&290&或更高
处理器:Intel&i5-4590,&AMD&FX&8350&或更高
内存:4GB或更高
  事实上,此前已经在媒体中有过测试,结论是&&VR游戏对于显卡性能尤其依赖。对CPU的要求则相对没那么高。那么,实际用起来怎么样?我们亲身测试结果告诉我们,理论和实际果然有点不一样。
  CPU是否要过硬:至少要i3以上
帧数不太稳定
G3460全程80%以上的利用率
  我们尝试了使用奔腾G3625搭配GTX&780Ti进行测试,发现CPU的占用率会比较非常高,开着SteamVR后就会达到50%,在游完时基本会满载100%。在游戏时,FPS也非常不稳定。
没办法手上只有这两块CPU&&就是这么任性
  然后我们换了X99平台和8核的i7&5960X,感觉棒棒哒~
  我们暂时推定:要流畅地游玩SteamVR游戏,你至少需要一个i3以上级别的CPU,i5更好。
  GTX960无法运行游戏:有此可能&但不是全部960都不行
  在测试中,我们尝试更换多块显卡进行测试,我们选择了目前市售的上一代旗舰显卡GTX980Ti作为基准,分别更换了GTX960、GTX770、R9&380、R9&370X进行测试。
  此前有媒体已经指出,使用GTX960会出现头盔无法连接的错误提示。在我们第一天使用的一张映众冰龙GTX960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但是当我们换上了技嘉的非公版GTX960后,竟然正常运行。这一点着实让我们有点懵逼,难道老黄没充值?
  我们开始猜测,这可能是和显卡本身的设计有关。能否正常使用HTC&Vive似乎和显卡的性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接下来的测试更加是印证了我们的猜测:
R9 380勉强也能玩VR
  在使用R9&380测试时,一开始我们没有发现风扇的电源没接通,风扇无法转动。这时候GPU已经是在降频运行。但是结果依然可以进行VR游戏,只是这时候游戏帧数从90下跌到了45。但至少还能运行游戏。
  后来接回风扇后,R9&380的性能其实已经可以满足不少VR游戏的需求,能保持稳定的帧率。
分别使用GTX960和R9&370X进行VR游戏
  在我们使用GTX&960,或者性能更低的R9&370X时,虽然可以正确地打开游戏,并且顺利游完。但是此时的帧数会出现下跌的问题。帧数的下跌对于沉浸感影响并不算特别明显,但是卡顿会很明显地影响游戏体验。
  小结:要买一套玩HTC&Vive的电脑得花多少钱?
  让我们算一笔小账,如果你现在打算跳入HTC&Vive这个VR的坑。为了它你打算买一台全新的电脑,这套机器的硬件要买多少?
  事实上我们测试后发现,HTC的官方配置要求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套配置可以很流畅地游玩VR游戏,保证90FPS稳定。但是目前我们测试的VR游戏中,其实大部分在建模以及特效方面,还和传统PC平台的3A级别游戏有着一定的差距。这意味着,实际上很多游戏开发商都是根据这个推荐配置来进行游戏画面的调整,为了满足流畅度,刻意牺牲一定的画面细节。
  那么在未来,当开发商逐渐开发出画面质量更高的VR游戏时,更高规格的硬件也就显得有必要的。所以提早购买好一个性能至少能撑几年的高阶硬件是有必要的
  所以按照官方配置,一套i5+GTX970的电脑,价格平均要5000元左右。如果你愿意牺牲一定的流畅度,那么购买二手的770或者使用千元级别R9&380也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一来的话,平台的价格可以降低1000元左右,只要4000就好。
Vive体验主观评价:画面清晰锐利,沉浸感强
  前面也说了,HTC&Vive的画面是非常不错的,虽然由于屏幕分辨率的限制,颗粒感还无法解决,但总体的体验很出彩,沉浸感出色,眼前的空间感是很强的,就算视觉只有110度,但仍然不会有像是从窗户中看世界的感觉。
HTC Vive所用的菲涅尔透镜
  但笔者使用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画面下边缘部分的图像会有点模糊,但其他部分并没有这个问题。针对这个情况,笔者也询问过不少体验过的同事,证实不少同事都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对体验没有很大的影响,但终究是有点不爽。
头盔的线缆粗又硬,一不小心就会绊脚
  只不过头盔的线缆还是太讨厌,容易绊脚,大大限制了玩家的移动范围和效率。而且如果房间的空间和官方支持的最大游玩空间(4.5m&X&4.5m)差距较大的话,确实很影响HTC&Vive的发挥。像笔者只有2.2m&X&2m的游玩范围,基本向前走一步就碰壁了,看来HTC&Vive真正玩的是房子啊。
  至于很多读者关心的定价过高的问题,其实Oculus就已经给出过答案。目前高端VR设备的研发成本高,这部分的费用定必转嫁到第一代产品上面,这是无可厚非的。VR产品是大腿还是只是昙花一现,还得等索尼的PS&VR面市后在作定论。
  最后来说说近几天玩过的几款游戏应用吧。
  1、《The&Lab》&游戏提供了不同的虚拟体验享受,玩家可以在这个游戏中完成现实中所完成不了的事情,比如修理机器人、保卫城堡、领养一个机械狗等,还有诸多的元素参与其中。游戏容量约14GB,是一款免费游戏。好玩程度:★★★★★。
  2、《Holopoint》玩家在里面扮演一位武士,手持传统弓箭,利用左右手柄搭弓射击在房间各处出现的全息投影的敌人。敌人会发射子弹攻击玩家,玩家可以通过自己真实的动作反应去躲避这些来袭的子弹。大小售价为31元人民币。好玩程度:★★★★。
  3、《Irrational&Exuberance》观光向游戏,一开始你的四周会被岩石包起来,打碎岩石,你会发现自己在太空中,然后就是观光。这也是一款免费的游戏。好玩程度:★★。
  4、《Gunjack》Oculus&Home平台上早就有的射击游戏,由于是完全从Gear&VR上移植过来,所以手柄除了开火是没有其他作用的,全程用头部瞄准。没诚意的移植,但还算好玩。
这个游戏可以先免费使用后购买,售价为¥36元。好玩程度:★★★。
  5、《Virtual&Desktop》一款可以把桌面映射到头盔里的应用,也就是说,可以把HTC&Vive变成你的第二个屏幕。同时Virtual&Desktop支持播放全景视频和查看全景图片,功能比较全面。文章开头的影院模式玩L4D2就是这款软件给实现的,当然SteamVR本身也带类似的功能。它的售价为¥48元。好用程度:★★★★★。
两个视频都不是针对HTC Vive开发的,所以看上去有点别扭
  6、《SpacePirateTrainer》射击游戏,难度有点高啊,敌人要射很多枪才挂,有点不耐玩。它的售价也是¥48元。好玩程度:★★★☆。
  7、《Vertigo》一个集射击与解谜于一身的游戏,画面简约而不简陋,完成度较高,不同道具的运用很有意思。这款游戏提供免费试用。好玩程度:★★★★★。
  8、《Brookhaven》喜闻乐见的打丧尸恐怖游戏,全程站桩输出有点乏味,但爆头的快感又让人欲罢不能。这个游戏提供免费试用,现在正式版在打折中,原价¥68元,现价¥51元。好玩程度:★★★★★。
评测总结:HTC Vive是目前市售消费级最强VR头盔
  纵观全文,HTC Vive的优缺点都较为明显。使用过程中容易绊到线缆,PC硬件要求较高,使用空间有要求,应用软件资源仍较少,这也是Oculus Rift的缺点。但是比之Oculus的繁琐设置,HTC Vive只要5分钟就可完成搭建并连接使用;而且目前Oculus没有完整的空间定位及动作捕捉系统,HTC Vive则相对完善。2016是VR元年,拥有更好体验的VR设备也将会相继推出,就目前市售的消费级产品来说,HTC Vive俨然是最强的头戴显示器。附上地址:。
  以上就是高端VR头盔HTC Vive评测:目前最强的VR头显设备全文。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交流。更多科技资讯尽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 &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Daydream View VR头盔将
传华为将在2017年初
骑自行车担心被撞
这么巨大的VR头盔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HTC Vive、Oculus Rift对比测评:谁是最强VR头盔?
此前已经对HTC Vive和Oculus Rift CV1(.cn/816/8163860.html,下简称Oculus Rift)做了相对详细的测评,但一直没有做对比,原因有三:一,收到Oculus Rift的时间尚短,玩起来实在不如HTC Vive熟练;二,HTC Vive和Oculus Rift共通的大作不多;三,Oculus Rift的体感手柄迟迟未发售,现在对比必然是不全面,而且对Oculus Rift也不公平。
但应广大读者和主编大大的要求(主要是哪个你懂的),对比测评依然是要做的,而且现在笔者对两款VR设备都玩得比较熟练了,也总算是有评判两款设备高下的资格。
为了保证对比测评的客观性,笔者和另外4位资深VR编辑组成编辑评审团,对两款VR头盔进行全面客观的对比。到底哪款VR头盔更强?立马来看看我们给出的答案。
对比测评结果展示
本次对比测评分别就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外观做工、平台搭建难易度、佩戴舒适度、画面效果、独占游戏体验5个部分进行对比评分(满分5分)。
对比测评结果如下:
HTC Vive由于有完整的体感套件,在上手搭建这方面明显要比Oculus Rift麻烦许多,而且在长期使用中,HTC Vive出现过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时真的非常恼人。相对地,Oculus Rift的软硬件安装简直就是傻瓜式的,除了Oculus Home需要番羽墙下载外,整个系统几乎可以说是即插即用,上手非常简单。
在佩戴舒适度方面,HTC Vive和Oculus Rift是各有优劣的,这点下面的测评会详细说说。但画面表现方面并没有多少悬念,HTC Vive确实是目前画面最棒的VR头盔,但两者的差距非常小,在游戏中是很容易就忽略掉的。
如果要结合画面、游戏和应用来评价这两款VR头盔的话,编辑评审团一致认为,HTC Vive目前是更好的体验VR的选择,而Oculus Rift则是核心玩家们往VR过渡的首选。下面,笔者给大家详细说说这两款顶级VR头盔。
↓↓由于原文很长且多图,有兴趣的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评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台在海外非常火爆的手机
3个月就能免费拿走一块SSD
今日搜狐热点热门搜索:
您的位置:
目前VR头盔解决近视问题的方案哪个最好
A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让近视用户戴着自己的眼镜再来佩戴VR头显,把眼镜两边做得宽一点,好好一起玩耍不就好了。这种方案兼容性好,适应各种眼镜群体,佩戴简单,而且无须考虑取下的眼镜放在哪里。
 
不过,这样的设计,佩戴舒适性不高,易存在压迫;眼镜位置变动会影响聚焦;佩戴后不能体验剧烈运动的VR内容;增加设备设计负担;部分大边框眼镜无法使用。
 
虫能说曾经被眼镜压得鼻子上都出红印了。
 
比如HTC Vive、暴风魔镜等,都可以佩戴眼镜使用。
 

 
B 强扭的瓜,很甜
 
由设备提供机械式的焦距调整功能,让近视用户也能直接佩戴头显,而无须戴上眼镜,为600度左右的近视群体提供了轻松体验VR内容的机会。
 
此方案一般可兼容600度以下近视,也有少数能兼容到800度近视和100度左右远视。在调节方面也有区别,有些眼镜是双眼一起调节,更高级的则左右眼分别调节,一个600°,一个100°,也可以轻松使用VR眼镜。
 
小鸟看看Pico NEO一体机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案,小米VR和华为VR也有。
 

 
C 乾坤大挪移
 
一些厂家针对视力有问题的群体提供单独一套镜片。
 
这个方案看上去很贴心,但是兼容性一般,仍然难以满足高度近视、左右眼视力差距大、散光等用户群体需求。使用麻烦,保管也麻烦,动不动就缺一只。
 
为了满足近视情况不同的群体需要,还有企业提出了“定制配镜”的做法,即针对左右眼差异来提供定制化的镜片。
 
同样,这种做法看似贴心、人性化,但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流程问题,加上现阶段产品都不够成熟,很难实施。
 
最典型的就是Oculus DK2,盒子里装了一副备用的眼镜片,然而虫其实不太懂度数到底是多少,而且感觉换装很麻烦。
 

 
D 要做你的贴心小棉袄
 
德国Gauss Eyewear公司曾经推出过VR设备辅助工具——埋入式近视镜片,对应OculusRift和HTC Vive,校正度数从+6.0到-6.0(600度以内),可含散光。
 
这就像是另外给近视用户新配了一副眼镜,只不过定制流程麻烦,所适配的硬件范围有限。这种做法只能在设备成熟之后才能推广,但很难普及开。
 

 
E 任你风吹雨打不为所动
 
这类设备本身没有近视调节功能,同时也不支持眼镜用户佩戴,眼镜用户勉强可以佩戴。
 
简单霸气,深得虫心。
 
最典型的例子,谷歌的纸盒眼镜,虽然存在不兼容近视眼的问题,但不妨碍人家成为出货量最大的眼镜。
 

 
F 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
 
这个方法一劳永逸,做个手术,把你的视网膜削薄一点不就好了?到时候,什么样的VR眼镜玩不转?
 

 
G 你有你世界,不需要改变
 
现在还有VR厂家提出眼镜可以““500度内近视自适应”或者“600度近视自适应”。
 
这样的产品非常贴心,用户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戴上眼镜,轻松看清楚。当然,如果近视度数超过这个数值,估计效果也不好。
 
这七种方法总结下来,看上去,换镜片太麻烦,做手术成本太高,放置不理则影响体验,只有VR兼容眼镜,以及支持近视调节和自适应一定度数的近视比较靠谱。
 
然而,自适应也是有风险的。有理论称,所谓自适应不同视力,是最伤害眼睛的。
 
如果调节正确,VR眼镜应当是不损伤眼睛的。就像望远镜让我们看得清远处的物体一样,VR眼镜让我们看得清近处的物体。
 
也就是说,本来我们看不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通过光学变换才看得清。
 
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成一个球了,焦距变小,放大倍数变大,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正常的眼睛是具有短时间内变成一个球的能力的,是具有短时间内看清楚近处物体的能力的。
 

 
比如,”VR眼镜是按照近视500度设计的“,这就是让近视500度的人能够看清。
 
而500度以内的近视患者,在使用此眼镜观看影像时,晶状体都会再收缩,以聚焦于相对的“近处”。此为所谓的“自适应”。
 
也就是说,用户没近视,被强迫“近视”了。
 
对于不近视的人来说,使用此眼镜相当于晶状体进行500度的逆矫正,相当于看非常近的物体,晶状体高度收缩,非常难受。
 
虽然因此而看得清物体,但人除了可能因此损伤晶状体肌肉外,还可能因为睫状肌强烈收缩而流泪。
 
如此比较下来,近视调节是目前比较流行且合理的方案。当然,所有的方案目前看来都有其面临的问题,到底如何抉择,应当根据设备市场定位、用户需求来决定。
声明: 91.com所发布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但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及立场,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信息也是生产力,精简才是硬道理!情报猎手带你突破信息迷雾,每日独家为您锁定最有价值的IT行业新鲜事。打开微信,扫描关注,赢取每月粉丝奖!
苹果发布会iPhone X
小米MIX2小米发布会
三星Note8三星发布会
魅族Pro 7魅族发布会
微博和微信:91门户史上最强VR装备曝光
史上最强VR装备曝光
做出巨大的贡献
每个星期二,在《悠酱帮帮忙》,悠酱给你带来VR硬件以及内容的测评。准备好了吗?让悠酱陪你一起打开新世纪的大门吧~包装盒Tips●正面简洁,印着CV1的头显图片、公司LOGO以及用三种语言强调了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的定位。●背面用三种不同的语言说明了内部的配套设备,并且展示了三款游戏。产品开箱配件OculusRift虚拟眼镜/OculusRift感应器OculusRift遥控器/麦克风XboxOne手柄/连接线若干OculusriftTouchVR游戏手柄推荐电脑配置-操作系统:64位Windows7(SP1)+-处理器:Inteli5-4590+-显卡:NVIDIAGTX970/AMDR9290+-内存:8GB以上-输出:HDMI1.3细节展示RIFT头盔整体十分流畅,头盔的前面和上面两个平面分别取自不同的材质。前者采用类肤质材质,后者取自尼龙面料。采用的是的分辨率,也就是单眼分辨率。此外90HZ的刷新率和100°以上的视角让真实感拔群。Touch遥控器面对虚拟空间里繁多的菜单和选项可以快捷的选择和后退。当系统检测到用户没有启动手柄、或是距离太远时,画面中会出现一个白点,通过头部的转动来控制小白点的移动,起到了一个鼠标的作用。Rift感应器独立摄像头配合头盔内置的感应点以及陀螺仪组成了星座追踪系统。无线手柄XboxOne无线手柄在官方的体感OculusTouch发售前作为过渡。良心的是它配的这个手柄是无线版本,意味着不需受到太多线材的牵绊。TouchVR游戏手柄指摇杆用橡胶包裹,摇动过程中比较柔软舒适,并且增大了阻尼不易滑脱。两个控制器上按键分布Xbox手柄——左手手柄上除了指摇杆外还有X/Y按键以及菜单键,右手则为A/B按键以及主页键。应用商店随头显附带的有一款名叫《Lucky'sTale》的游戏,不过你说它是游戏,不如说是个VR小说。通过转动头部来控制镜头,有时为了看得更仔细可能还有抬头或者侧身。总的来说这款游戏没什么特点,但非常适合用来向大家展示OculusRift的各种特性。●●●下期悠酱将会给大家带来专门为touch游戏手柄量身定制的游戏游戏测评,尽请期待吧~用VR玩守望先锋:感觉身体被掏空我有特殊的玩《王者荣耀》技巧苹果、谷歌VR应用下载双双破亿而你却还一无所知我在上海没看车模竟然只看了这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做出巨大的贡献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发现隐藏的奇迹!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应性头盔克制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