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全面战争2.0晋爵

中国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 天下书盟全本阅读,小说阅读,玄幻小说,网游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小说下载
中国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小说全文阅读
作者: 盛文林&&&&&&&&小说全文阅读字体大小:&&
小提示:点击小说章节列表,可以快速跳转到需要阅读的小说章节 / 按ENTER键(键盘上的回车键)可以回到小说目录 / 再次按backspace键(删除键)可以倒退回刚才阅读的小说章节;
小说全文阅读字体大小:&&
第一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093字
第1章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非生而知之,知识需要我们后天的学习和积累。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为炎黄子孙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文化知识。当我们面对那么多门类的知识时,不得不考虑图书的选择,这个时候,把知识分门别类的图书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为了方便广大青少年读者朋友们阅读,我们特意编辑整理了这本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裨益。把知识尽量全面化,又活泼有趣,不落窠臼,使青少年读后能够了解一些知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宗旨。本书从青少年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出发,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问题,向读者朋友们传播启迪心智,引发思考的知识。旨在从整体上提高读者的文化水平,改善读者的文化素质,以期在增进读者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华夏历史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五千年。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所谓“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因此,华夏历史,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轩辕黄帝在陕西省北部的黄陵县桥山,坐落着一座驰名中外的巨大陵墓。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就埋葬在这里。传说黄帝原姓公孙,号轩辕氏,因最早住在姬水(今陕西北部)附近,又以姬为姓。大约五千年前,黄帝部落逐渐向东迁徙,沿洛水南下,渡过黄河,然后顺着汾水向东北方向发展,最后定居在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宜于农业生产。黄帝组织人们“时播百谷草木”,发展种植经济,使生产水平大为提高,黄帝也因此受到人们的拥戴。“以土德称王”,土为黄色,因而被称为黄帝。传说黄帝还是最早发明中医中药的人,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就是黄帝写的。后世的人在这部医药著作基础上,编写了黄帝内经。直到现在,黄帝内经还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949字
第2章黄帝有个史官叫仓颉,黄帝请他造字。仓颉就根据各种动物的形状和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字。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黄帝时代还发明了养蚕织帛、做五色衣裳和造船的技术,等等。传说,和黄帝部落同一时期的还有炎帝部落。炎帝姓姜,号神农氏。炎帝部落最早住在姜水(今陕西北部)附近,以后他们沿着渭水、黄河东徙,到达今天的山东地区。当时,山东一带还居住着一支称为九黎族的夷人部落,首领叫蚩尤。传说蚩尤十分强悍,他有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都是兽身人语,铜头铁臂。他们还能制造刀戟弓弩等兵器。炎帝部落到达山东时,遭到蚩尤的进攻。炎帝被打得一败涂地,被迫退到涿鹿,请求黄帝帮助。于是,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在涿鹿与蚩尤部落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据史记记载,涿鹿之战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都请来了诸神助战。战斗一开始,黄帝任用应龙为主将,猛攻蚩尤部落。蚩尤则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暴雨来反扑。黄帝见雷电交加,兵士无法追赶,又急忙请来女神早魃帮助,驱散了风雨。蚩尤一看势头不妙,又兴起遮天罩地的大雾,使炎黄联盟的兵士都迷失了方向。黄帝又赶紧命令大将风后制造指南车引路,趁蚩尤不备,发起突然袭击,打败了九黎族部落,杀死了蚩尤。打败蚩尤之后,黄帝受到许多部落的拥护,但是炎帝心生妒忌,要与黄帝争盟主。结果,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也发生冲突,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了一仗,炎帝失败。从此,黄帝成为中原地区各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中的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都发源于黄土高原,有着近亲血缘关系,而且又结为联盟。以后的尧、舜、禹及夏、商、周三代祖先,也都与黄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再加上古代史书上对黄帝十分推崇,所以后代的人们,都一致认同黄帝和炎帝是华夏族的始祖。自己是炎黄的后代。一直至今,无论是住在大陆、台湾的中国人,或是侨居海外的华裔,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为什么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幅员辽阔,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许多地区的文明历程都有数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只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已经发掘出的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中,有约80万年前的蓝田人,约50万年前的北京人,后来陆陆续续出现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这些著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地散落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广大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当时,中华民族的祖先掌握了最简易,然而又是最实用的生产技术。经过数千年的孕育,黄河流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古代国家——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都建立在黄河流域地区,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比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先进得多,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也居领先的地位。正是在夏、商、周三代的基础上,秦、汉、唐、宋等统一的大帝国的首都都建在黄河中下游,显示了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中国现在仍在使用的农历记年法,相传就产生于夏代,所以又叫“夏历”。当时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农历记年法,一直沿用了千百年,对中国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夏代时,在它周围的许多部落、小国都表示服从夏朝,所以黄河流域就成了当时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代在夏代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三千诸侯”的领袖。它不仅是黄河流域一个最为强大的核心力量,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国之一。从现在出土的商代文物来看,商代将青铜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青铜文化已成了它的象征。当时,商代当政治体制的规模与成熟度都在世界前列。周代的农业、畜牧业继续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促进了政治改革,封建制在此时出现了。这期间,有数百年的战乱时期,这些战争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北扩展,同时,南北的势力又都以向中部发展为目标。这些说明了黄河流域这个地区的重要地位。从80万年前的蓝田人到夏、商、周三代,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创造出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也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华夏族。为什么三皇五帝这么有名?炎帝“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几位帝王。对三皇五帝的说法历来不一,“三皇”有七种说法。1天皇、地皇、泰皇;2天皇、地皇、人皇;3伏羲、女娲、神农;4伏羲、神农、祝融;5伏羲、神农、共工;6伏羲、神农、黄帝;7燧人、伏羲、神农,最后一说反映了原始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情况。“五帝”有四种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昊、颛顼;3少昊(嗥)、额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4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第三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3247字
第3章“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它的意思是“他的亲族”。在原始社会中,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都是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的,因此,每个氏族一定与某种动物、植物有“亲族”关系。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图腾”。这个图腾形象也就成为氏族保护神和象征。图腾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代。最初人们只知道崇拜各种自然现象,后来对自然的征服能力提高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渐渐发现有些自然现象与自己有一种特殊关系。比如又饿又冷时,某种动物可以供作食物,人们不由对它产生了感激之情;或者因为某种凶暴的动物伤害了人们,使人们畏惧它。人们无法认识和抗拒这些自然界中的现象,认为这些动物出现在自己生活中,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便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神灵。此外,当时是母系氏族制,人们只知有母亲,不知父亲是谁,也把这些神灵看作是自己生命的来源之一。这样就产生了图腾崇拜。图腾在氏族中享有至高至尊的地位。为了维护它的尊严,人们还定了许多规矩。例如不许说图腾的名字,不许杀食图腾,甚至不许去触摸图腾。违反了这些规矩是要受到处罚的。图腾崇拜是随着母系氏族的结束而逐渐为人们抛弃的。但是在近代历史上,仍有许多远离人类文明的人群,保留着图腾信仰。如我国高山族信仰蛇和山羊的图腾;壮族以龙鸟、青蛙等为图腾;鄂伦春族的图腾是熊;彝族的图腾是虎、葫芦和竹子等;畲族崇拜狗图腾……人们还常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表达人们对这些图腾的崇敬与感激的心情。图腾崇拜在古代汉族的起源发展中,也有过很精彩的历史。考古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器皿陶器上就有不少鸟和蛇的形象。说明汉族祖先对鸟和蛇图腾的崇拜。后来,从崇蛇敬鸟而形成了龙凤的图形。龙和凤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到处可见。古建筑上,古器物上,历代服饰上,无处不龙飞凤舞。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夏(约公元前22世纪末约公元前17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禹的儿子启建立。从启至桀共传13代16帝,约472年,后为商汤所灭。商(约公元前17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从汤至纣共传17代,31王。被周武王攻灭。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周朝系周武王灭商后所建,共历时800多年,传34王。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称为东周,在此之前称为西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于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秦(前221前206):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史家以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前255年)起至秦王政二十五年己卯(前222年)为秦王纪年。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前221年)完成统一,建立秦王朝。称始皇帝。秦王朝共历二世,统治15年,于前206年被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汉(前206220):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自高祖刘邦至更始帝刘玄(前20625),历史上称为西汉(亦称前汉);自光武帝刘秀至献帝刘协(25220),历史上称为东汉(亦称后汉)。前后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于220年被魏文帝曹丕夺取政权后灭亡。三国(220280):三国是指东汉灭亡后鼎足而立的魏、蜀、吴三个国家。魏(220265)由曹操的儿子曹丕创建,共历5帝,46年,265年司马炎代魏称晋,魏亡。蜀(221263)刘备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263年蜀汉为魏所灭。其历2帝,43年。吴(222280)是由孙权所建,孙权222年称王,229年称帝。吴共历4帝,59年,280年为晋所灭。晋(265420):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于公元316年灭亡,共历4帝,52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建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东晋共历11帝、104年。两晋共历15帝、156年。公元420年,东晋亡。南北朝(420589):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至589年隋统一的170年间,中国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陈亡,经历宋、齐、粱、陈四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历经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代。直到589年隋灭陈后,才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隋(581618):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称帝(即隋文帝),国号隋。开皇三年(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7年灭后粱,589年灭陈,结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大业十四年(618年),杨坚的儿子杨广(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隋朝共历2帝,统治38年。唐(618—907):公元618年,隋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唐共历20帝,209年(其间,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即武则天)于690年至704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公元907年,唐朝为后粱朱温所灭。五代十国(907—960):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国号粱,史称后粱。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此后又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同时,中国南部和山西地区,先后出现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后来太祖赵匡胤先后削平南唐、吴越等割据势力。至979年灭北汉,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宋(9601279):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而即帝位(即宋太祖),国号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开封,掳去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北宋共历9帝,167年。公元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即宋高宗)。后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南宋为元所灭。南宋历9帝,153年。两宋共历18帝,统治320年。辽(9071125):辽是与北宋对峙、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983—1066年间曾称契丹)。1125年辽为金所灭。共历9帝,统治210年。金():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燕京(后改称中都、今北京)、开封。大兴三年(1234年),金在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金共历9帝,统治120年。元():公元1206年,蒙古领袖孛儿只斤·铁木真统一全蒙古,建立了全蒙古的第一个政权——蒙古汗国,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271年,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建都大都(今北京)。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统治。从成吉思汗至此,共历15帝,163年。若从忽必烈定国号算起,元共历11帝,98年。明():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即明太祖),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的统治被推翻。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明亡后,其残余力量曾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南明。清():公元1616年,女真贵族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境)即汗位。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崇祯九年(1636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拥兵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了全中国。宣统三年(1911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清代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共历11帝,统治276年。
第四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864字
第4章谥号、帝号、庙号,都是皇帝死后人们对他们的称号。谥号大约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出现了。人们根据死去帝王生前的行为事迹,封给他们一个称号,就是谥号。像周文王,周武王中的“文”、“武”就是谥号。不过,除了帝王外,后妃、文武高官,或者有特殊功业的人都可以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如岳飞死后谥为武穆王。因为谥号是以生平事迹为依据,所以就有褒、怜、贬的不同含义。如果死去的帝王生前是个建立功业,多行善德的人,常常用武、昭、恭、敬、庄、烈等字眼的美称;如果死去的帝王不行仁政,残暴无义,常用暴、炀、昏等贬称;如果是刚当上皇帝就死了,或是有抱负但没来得及施展就死了,一般给予怀、哀、悼、闵等怜称。唐代以前皇帝的谥号都比较简单,所以后人就常用来作为这些皇帝的称号,这就是帝号。像汉武帝、晋惠帝、隋炀帝等。唐以后,谥号开始不断加长,用字越来越多。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的谥号是“文皇帝”,后来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以后历代都仿效,到清世祖和清高宗时,已经达到二十三个字,如清高宗(乾隆)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斗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像这样多字的谥号,重要的一般都是最后一个字,所以清高宗简称为“纯皇帝”。谥号越来越长,显然已经不适合做帝号。于是唐代以后逐渐以庙号来称呼前代皇帝,如××祖、××宗。庙号是怎么回事呢?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庙宇称号,是按嫡传世系编排的。开始时,并不是每一个皇帝死后都能享有这样的“殊荣”,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庙号意味着对已死皇帝政绩行事的评价。这样时间长了,渐渐招致在位皇帝的反对,因为他们不能知道自己死后是否能得到庙号。如果得不到,是有辱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在唐代以后,皇帝的庙号制度有了重大改变,变成所有皇帝死后都能得到庙号。开国皇帝称祖,其余称宗。如李渊为唐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庙号是唐高祖,李世民为唐太宗;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所以称明太祖,后来朱棣又称成祖,是因为他在“靖难之役”后迁都北京,等于再建了一次明帝国。为什么古人有名、字、别号的区别?“名字”这个词,在今天就是单纯指人名,一般的人都只有一个名,即便是曾用名,也还是名。但是,中国古代的人确实是既有“名”、又有“字”,有的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别号。人们在阅读古书时,常常见到对一个人有好几种称法。搞清名、字、别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可以方便阅读。名,是个人在社会上使用的符号。古代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素、简单。如夏、商两代的人名孔甲、盘庚、武丁、帝辛等,都与干支相联系。后来人名渐渐复杂,往往具有特定的含义。这时候就产生了“字”。字,通常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张衡字平,衡就是平;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义相同;陆游字务观,观和游也是同义;岳飞字鹏举,飞与鹏举义近。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所以能“居易”;关羽字云长,意为展翅入云;赵云字子龙,是“云从龙”的意思。还有名和字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和字中的“熹”和“晦”、“同”和“异”都是反义词。有的古人名、字是取自古书里的名句或成语。如曹操字孟德,就是出自荀子“夫是之谓德操”一句;唐代被尊为“茶神”的陆羽字鸿渐,是出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的句子。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名中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以后人们又逐渐在名、字中使用同样的字或偏旁来表示同辈关系,这种情况现在仍常被人们使用。号,是人的别称,又叫别号。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特别是文人,喜欢给自己取别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郑燮号板桥等。有些人的别号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章太炎等都以号闻于世。因为别号都是自己取的,所以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志趣情操。如常见的“居士”、“山人”一类就是为了表示对功名利禄的鄙视。诗人陆游自号放翁,就是对权贵们说他不守礼法的回敬与蔑视。另外还有绰号,一般是别人给取的别号。如人们很熟悉的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都有一个表示他们性格、特长的绰号,为水浒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此外还有以籍贯地名、官爵谥号代替人名的。如杜甫叫杜工部(官名)、岳飞叫岳武穆(谥号)等,多是后人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
第五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374字
第5章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号召已经不起作用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开始争霸称雄,其中有五个诸侯先后在这个历史时期称霸一时,史称“春秋五霸”。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里谈后一种。最先建立霸业的是齐桓公。齐桓公有个得力的助手叫管仲,是个非常有能力的政治家。齐桓公听从他的建议,对国家进行了一番改造,使齐国一下子强过其他国家。这时的周王室已极为衰微,齐桓公便乘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尊王”就是尊重周王室,“攘夷”是指抗击戎、蛮等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入侵。齐桓公先援助燕国打退山戎族的侵犯,又联合其他国家击退了侵入卫国的狄人。他还几次召开诸侯大会,周王也派人参加。这表明,齐桓公已经跨越过周王而取得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死后,齐国的霸业渐趋衰落。接着做霸主的是晋文公。晋国从西周初年建国后,一直处于北方戎、狄的侵扰中,在长期的作战中,晋军的作战能力得到锻炼,英勇善战,是一支有高度战斗力的军队。晋文公还对国内政治进行了改革,使君臣上下团结一致,发奋图强,晋国的实力强大起来。公元前632年,晋文公联合宋、齐、秦与楚国进行了一场大战,即著名的“城濮之战”。联军大胜楚军,晋文公的声望由此大增,终于成为霸主,开始了晋国长期称霸中原的时代。楚庄王是第三个在中原称霸的君主。楚国地处长江、汉水流域,一直被中原各国看作是落后的蛮夷之邦。但楚国地域广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周围多是弱小国家,经过楚国初期几代君主的治理,在春秋初年,楚国迅速发展起来。楚庄王继位后,进行了整顿,然后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雄,先后灭掉四十多个大小国家。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击败晋,实现了在中原称霸的目的。春秋后期,晋、楚争霸渐趋平静时,长江下游崛起两个国家——吴、越。于是便有了吴、越北上争霸的故事。吴国原是个落后的国家,与中原联系很少,到春秋时期,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使之后来居上,成为强国。吴与楚的关系一直不好,吴国强大后,吴王阖闾在一年中七次进攻楚国,最后攻入楚国的郢都(今湖北江陵北)。楚国经过这次打击,失去霸主的地位,吴国的威望从此空前壮大。阖闾死后,他儿子吴王夫差在战胜近邻越国后,北上与中原国家争霸。先打败了齐国,然后又在黄池召开的诸侯会议上,压服了最强的晋国,终于称霸中原。越国直到春秋中期才发展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它也想学中原各国的样子,尝尝称霸的滋味。但是,它的北方是比它强得多的吴国,越国要想北上称霸,首先要消灭吴国。在经过一段失败的教训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团结全国人民,“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做好了一切准备。正当吴王夫差在黄池大会上为自己的成功得意时,勾践带领越军,乘机攻下吴国都城,使吴国受到致命的一击。又经过九年的攻战,越国灭掉了吴国。这以后,越国成为东方最大的国家,连中原的齐、晋、鲁等大国也都听从越王勾践的指挥。越国就这样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直到战国中期,越国才被楚国打败。春秋时代展开的大国争霸的剧烈斗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代替周室并攫取其对各国的勒索权,实际是兼并掠夺战争另一种形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春秋无义战”的原因。
第六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351字
第6章勾践卧薪尝胆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的一天,越国国君勾践坐在用柴草铺成的地铺上。他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悬在房梁上的苦胆,说不尽的耻辱、悔恨缠绕在心头,那一幕幕难以回首的往事映入眼帘。那还是三年以前,勾践拒不听从谋臣范蠡等人的劝告,贸然率军与宿敌吴国打仗。结果,强大的吴国打败了越国,勾践带着仅剩下的五千残兵退守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吴王夫差乘胜穷追,把会稽围得水泄不通,并断粮断草,打算彻底消灭越国。面对强敌,勾践束手无策,欲守无望,欲攻无能,眼看越国败局已定,勾践只得派大臣文种前去求和。盛气凌人的吴王夫差对使臣说:“讲和可以,但勾践必须当我的臣下,跟我去吴国,伺侯我。”说罢,他仰头大笑起来。勾践只得委曲求全,答应了这“称臣为奴”的屈辱条件。越国从此变成了吴国的属国。勾践到吴国后,就住在石头小屋里,给夫差养马,范蠡也做了他的奴仆。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总给他拉马,吴国人看见了都说:“瞧!这马夫是勾践。”勾践只当没听见,任人取笑。一晃三年过去了,勾践尝够了做奴仆的艰难,受尽了耻辱,但他为了将来报仇雪耻,仍旧十分小心地伺候吴王,养马、牵车,叫干啥就干啥,真是百依百顺。一次,吴王夫差生病,卧床不起,勾践主动前来服侍,甚至连夫差拉的屎,他都要掀开马桶看看、闻闻。夫差见他如此殷勤、孝顺,以为他早已无心复国,于是,就在公元前491年把他放回越国去了。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报仇复国。他唯恐自己贪图安逸,消磨了报仇雪耻的志气,就给自己安排了一个简朴的生活环境。他撤掉舒适的床铺,换上用柴草铺成的地铺,枕戈而卧;他还在室内挂上一只苦胆,每天出入坐卧都要看看它,吃饭时还要舔一口苦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忘了三年马夫生活的耻辱,不能淡化发愤图强的意志。越王勾践的这段生活,就是后人常讲的“卧薪尝胆”的故事。怀着强烈的报仇欲望,勾践在越国采取了一系列治国安民强兵的措施。凡有才能的人,他都委以重任,派文种管理国家政务,让范蠡管理国家军事。他大力发展生产,积聚粮草,奖励生育,减轻刑罚,薄收赋税,重振军队,加强兵力。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粮足兵壮,国力强大起来。与此同时,吴王夫差却穷兵黩武,一心要争夺霸主。公元前482年,吴王率大军北上攻打齐国,勾践见吴国国内空虚,乘机率军伐吴,一举攻克吴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杀死吴国太子。夫差听到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不可能马上灭掉它,就答应了夫差的请求。又过了十年,即公元前473年,勾践带着范蠡、文种再次率军进攻吴国。这时吴国由于连年用兵,已经民穷财尽,军队实力也大大削弱了。在越国军队的强大进攻面前,吴军屡战屡败,纷纷投降。勾践率军直入姑苏城,夫差见大势已去,连声叹道:“悔不该当初放了勾践!”说罢,他拔剑自刎了。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接着率军渡过淮河,北上徐州,会合齐、晋、宋、鲁等诸侯。由于越国灭掉了当时中原诸侯惧怕的吴国,越王勾践也就当然地坐上了霸主的位子。这样,在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五霸之后,又兴起吴越两霸,其中之一便是越王勾践。
第七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840字
第7章什么是“士”呢?士在中国古代,通常是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有一定文化、行动自由,不受约束的有才干的人。战国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一切礼乐制度都失去了制约作用,谁强谁称霸,谁弱谁灭亡。这时,有不少士人纷纷投身到政治斗争中去,于是,在当时社会中就出现了一大批惹人注目的四处奔走的游说之士。这些游士能够洞察时局,善于分析判断,坚毅果敢而又能言善辩,对扭转局势起了不小的作用。各国国君为了加强统治,争霸称雄,竞相笼络人才,纷纷礼贤下士,许多卿相门下大量养士,最著名的是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的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这四君子大量招揽门客,门客最多的孟尝君养士竟达三千人。各国君主礼贤下士,而士人也积极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最典型的有苏秦奔走于山东六国宣讲合纵之计;张仪来回于秦、楚、齐境内主张连横之策;商鞅革新变法强兵富国;蔺相如大义凛然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促成赵、楚联合抗秦;鲁仲连坚决主张不尊秦为帝……这样的事例在战国时有很多,其中一些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战国养士之风很普遍,士的出路比较广阔。就是说在本国不得志,就去其他国;在这个国家不行,还可以到另一个国。总能找到接受他的国家,完全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所以便有了“朝秦暮楚”的成语。有的游士还同时为好几个国家服务,出现了一人挂六国相印的现象。除了这些在各国间穿梭效力的游士外,还有一种专门从事讲学的文士。他们的特点是谈经说史、议论时政、著书立说。当时齐国曾一度非常强盛,文化上也出现鼎盛一时的局面,各国文士都来到齐国,聚众讲学论辩,沸沸扬扬,盛况空前。齐国政府还专门为这些文学之士建立了一个场所——稷下学宫,供他们传道授业、著书论辩。当时一些著名的文士,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等都在稷下学宫讲学过。文士中的知名学者著书立说,建立了各自的学术体系,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著述。
第八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898字
第8章我们祖先最早在与自然界的接触中,用“神”来解释他们见到的万物变化,后来积累了经验,对自然界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对神产生怀疑。祖先们对自然界认识的最初思想形式就是阴阳五行。古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阴阳”两个字概括。老子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阴就是暗,阳就是明,所以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日照产生的热气为阳气,日落产生的寒气为阴气;向阳的一面为正面,背阳的一面为反面;另外还有男女、天地、人鬼等,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不过,古人认识客观事物并不仅用阴阳二字来概括,还用了刚柔、动静、进退、往来等许多互相对立的名词,在这个基础上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哲学思想——阴阳说。五行是古人对事物起源和多样性的一种概括。最早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五种基本的主要物质,世界万物的形成,都是来源于这五种物质。它们相互影响,此消彼长,构成了事物的各种变化。阴阳五行的发展是各自进行的,到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把阴阳和五行学说结合在一起,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邹衍把它们进行了一番扩充,应用到社会政治上,就形成了著名的“五德终始说”。什么叫“五德终始说”呢?“五德”就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一种“德”,每一种德都是从盛到衰,最后为另一种德所代替。如黄帝是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到了秦始皇的时代,转为水德,水灭火,秦朝代替周朝是早已注定的了。“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就是这样循环推演下去的。邹衍在当时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中提出这套学说,是为了论证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非常大,而且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到处可见它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它变得越来越荒诞怪异,统治者利用它作为改朝换代的理论依据;它又与宗教迷信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危害社会的一种腐蚀剂。不过,阴阳五行学说也包含了许多科学的思想方法,比如中医就和它有密切关系。中医运用阴阳五行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发病原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第九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2770字
第9章秦始皇公元前238年,秦国雍城蕲年宫内,正在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一位血气方刚的英武青年步入大殿,镇定自若地坐上王位,开始亲自执政。他就是年仅22岁的秦王嬴政,即名震千古的秦始皇。嬴政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13岁那年,父亲秦庄襄王病死,他匆匆继承王位,称“秦王政”。当时,长信侯嫪毐、相国吕不韦等人借口秦王政年幼无知,乘机把持了朝中大权。9年以后,秦王政举行冠礼,亲自执掌朝政。嫪毐等人不满,发动叛乱。秦王政毫不留情地平定了叛乱,杀死嫪毐,放逐吕不韦,坐稳了王位。以后,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吹响了统一战争的号角。从公元前236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5年间,秦国的军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先后消灭韩、赵、魏、燕、楚、齐六个国家。在进军的战鼓声和金戈铁马的厮杀声中,分裂割据了数百年的战国时代结束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由此诞生。秦王统一六国的战争,首先是从离秦国最近,力量最弱的韩国拉开序幕的。当时,韩国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韩非,他著有孤愤、五蠹两篇文章。秦王政读后大为称赞,非要得到韩非不可。公元前234年,他为获此人不惜向韩国大动干戈。韩国在无力抵抗的情况下,不得不将韩非送给秦国,求秦国退兵。公元前231年,秦国再次举兵伐韩,数十万秦军直压韩国边境。韩国为了苟且偷安,不得不剜肉医疮,割地求和,使本来就弱小的韩国变得更弱。第二年,秦国又派大将内史腾攻韩,势单力薄的韩国,根本无法抵御秦军的凶猛攻势,一战即溃。昏庸无能的韩国国君被秦军俘虏,秦国轻而易举地吞并了韩国。六国之中,赵国是兵力最强的一个。公元前236年和公元前232年,秦军曾进攻过赵国,并先后攻占了赵国一些地方,消灭赵军十多万。可是,赵国的大将李牧足智多谋,又英勇善战,他两次率领赵军打败秦兵,使战局转危为安。秦王一统天下的雄心已定,灭韩以后,便决意要拔掉赵国这个硬钉子。公元前1229年,秦王趁赵国军队粮草不足之机,又派大将王翦、杨端率兵攻打赵国。久经沙场的赵将李牧率兵奋力抵抗,两军对垒,苦苦相峙一年之久。虽经大小数百次厮杀,将士血染战袍,尸横原野,仍然难分胜负。这时,秦国使出“离间其君臣”的计策,用重金贿赂赵国的权臣郭开,诱使赵王以赵葱取代李牧统率军队。李牧拒不从命,被奸臣暗算。李牧一死,赵军将士军心涣散。秦王见离间计成功,命令秦军全线反攻,仅仅几个月,大将王翦大破赵葱十万大军,并很快占领了赵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俘虏赵王,灭了赵国。灭赵以后,秦军兵临易水,剑指燕国。燕国兵少将弱,岂是强秦的对手。眼看着燕国危在旦夕,君臣上下,惶惶不安。燕国太子丹为了挽救危局,忽生一计,决心刺杀秦王嬴政。太子丹有个朋友叫荆轲,荆轲为人深沉豪爽,长于击剑,极有胆识。太子丹对荆轲尊崇备至,奉为上卿。当秦军压境之际,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为报答太子丹平日厚待之恩,慨然允诺。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荆轲请求带上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一带)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作为觐见之礼。荆轲离开燕国的那一天,太子丹身穿白色孝服,一直送到易水河边,俩人相互告。在凄凉悲壮的气氛中,太子丹满目垂泪。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示了义无反顾、以死报国的决心。秦王闻讯燕国派使者来送地图和叛将头颅,十分高兴,下令让荆轲上朝。荆轲独自一人,拿着地图和头颅,从容自若地走上大殿。地图里早已卷藏好一把上了毒药的匕首。荆轲慢慢地打开地图,突然,荆轲一手猛地抽出匕首,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直刺过去。秦王大惊,用力挣断了衣袖,绕着宫殿的大柱子奔逃,荆轲紧追不舍,情况万分危急。这时,秦王的御医急中生智,提起药囊砸向荆轲。秦王趁此机会拔出了宝剑,斩断荆轲左腿,左右大臣们纷纷上前,杀了荆轲。荆轲刺杀秦王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秦王愤怒之下,大举增兵攻伐燕国。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克燕国国都蓟(今北京),燕国国君喜及太子丹逃往辽东。公元前222年,秦军攻入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占领韩、赵两国后,与秦国毗邻的魏国陷入秦军的南北夹击之中。公元前225年,秦派大将王贲伐魏,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魏国地势低洼,易遭黄河水淹。秦军包围大梁后,王贲命令秦军掘开黄河大堤。汹涌的河水如雄狮猛兽,咆哮着扑向大梁。整个大梁城巨浪滔天,人为鱼鳖,无数生灵尽遭厄运。三个月后,大梁城毁坏,魏王请求投降。灭魏之后,秦军立即挥师南下,欲灭楚国。但是。秦灭楚的战争却打得十分艰难。过去,楚国曾多次被秦国打败,但由于楚国地广人众,实力仍然不弱。公元前226年,秦王商讨伐楚事宜。问王翦、李信等将军:“攻取荆楚,需要多少兵马?”老将王翦答:“非六十万不可。”少将李信年轻气盛,说:“灭楚有二十万兵足矣。”秦王听了觉得王翦年老体弱,办事不免小心胆怯;李信壮勇过人,屡立战功,便下令由李信率二十万大军南南伐楚国。公元前224年,李信率军长驱直入,孤军南下,与大将项燕率领的楚军激战。结果,被项燕打得大败,李信损兵折将,退回秦国。李信战败后,秦王认识到自己用人失误,立即亲自到王翦家中,请王翦率兵攻楚。王翦推说有病在身,请秦王另择良将。秦王再三请求,王翦才说:“一定要臣出兵,非六十万兵马不可。”秦王一口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公元前223年,王翦的六十万大军兵临楚境,楚国大将项燕也调集全部军队来抵抗。开始,王翦令秦军坚守营垒,拒不出战,楚军数次挑战均不理睬。待到秦军养精蓄锐、斗志高昂之际,王翦突然下令出击。而楚军此时放松警惕,猝不及防,被洪水般压过来的六十万秦军冲得溃不成军,漫山遍野都是楚军尸体,大将项燕也战死于乱军之中。秦军趁势一举攻下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灭掉楚国。秦灭五国以后,只剩下东边一个齐国了。齐国眼看着其它五国遭到秦军攻伐,拒不出兵援助,只顾自保平安。齐国王建又是个昏庸无能的国君,对秦兵压境未做任何抵抗的准备。公元前221年,秦军进攻齐国,只几个回合,齐军便土崩瓦解,齐王也成了秦军的俘虏。到此,秦国终于以武力统一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混战割据的局面。以后,秦军进取岭南(今广西、广东),并在那里驻守戍边。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概括地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赫赫武功。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王朝——秦朝。秦王嬴政把皇权神化,将“王”改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秦始皇”便取代“秦王”之名而威震天下。
第一零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403字
第10章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前86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巨著史记,是中国历史学上一座巍峨的丰碑。司马迁司马迁所处的年代,是西汉武帝在位时期。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朝廷里做太史令,这是一个掌管“文史星卜”的小官,并不受人重视。可是,这个小官吏偏偏有个远大的理想,就是要写一部像春秋那样完整的史书。可惜,司马谈只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未来得及动笔,就与世长辞了。临终之前,他把儿子司马迁召到病榻前,嘱咐他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司马迁向父亲立下誓言,一定要完成撰写国史的任务。不久,子承父业,司马迁做了太史令。经过了三年的充分准备,司马迁便怀着高度的热情开始了写作史记的工作。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第七个年头,即公元前98年,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那一年,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战败,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直率地说出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汉武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护,盛怒之下,将他投进大牢。司马迁在狱中受尽了折磨,但他还想着出狱后完成他的著作。谁知一年以后,不仅没有获释,反而加重了刑罚:对他施以宫刑。这是一种最为耻辱的刑罚。当时司马迁真想一死了之,但他想到自己未完成的著作,就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后来,他遇赦出狱,汉武帝任命他为中书令。这个职务是负责将官吏的报告转达给皇帝,名义上比太史令高,但它是由宦官担任的。担任这样的官职本身就是一种耻辱。那些官吏们常常嘲笑他的长相和近似女人的说话声音。他强忍住这种肉体痛苦和精神打击,继续写他的史书。就这样,他整整写了18年,直到60岁那年,一部52万多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终于完成了。如果从20岁搜集资料时算起,他一共用了40年的时光。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到汉武帝时期的将近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6500字。“本纪”以叙述朝代或帝王为主,按年月记大事,是全书的总纲,如夏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等;“表”是把重要的历史大事或历史人物,按年代或时期用表格表示出来;“书”是专门记述典章制度兴废沿革的文章;“世家”专记诸侯世系活动;“列传”则主要是记载了帝王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史记不仅在体例方面有自己的独创,同时在史料的广泛收集、论断的精辟卓越、文笔的生动通俗等方面,均超越了前人。司马迁曾多次出游,登过长城,去过涿鹿(今河北涿鹿),足迹几乎踏遍半个中国。通过采访和实地调查,他收集了大量可靠的史料,为写史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说,司马迁在写黄帝本纪时,为了核实黄帝埋葬的地点,只身乘马,长途跋涉,来到翟道城(今陕西黄陵),访问当地老人,查看史料,抄写碑文,整整考察了40天。搜集了当地流传的有关黄帝的很多传闻逸事。回长安后,他首先写出了史记中的第一篇黄帝本纪,第一次肯定了先人提出的“黄帝崩,葬桥山”的历史推论。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名著,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它的许多篇章,脍炙人口,是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其中许多至理名言,震古烁今,历代文人赞叹不已。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一一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983字
第11章“西域”这个地理概念在汉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西域是指从阳关、玉门关以西直到今欧洲的广大地区,狭义上的西域是指昆仑山与天山之间,塔里木河流域,包括现在的新疆南部地区,这里分布着三十多个城邦小国,这些小国虽不大,但地理位置极重要。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准备与另一个游牧民族大月氏联合。大月氏原在敦煌、祁连一带放牧居住,因受匈奴的欺压,不得不西迁。为了找到大月氏并与之联合,汉武帝准备派使者前去联系。这时汉武帝的一个普通侍从毛遂自荐,要求承担这一使命,他就是张骞。张骞得到批准后,率领一百多人在向导匈奴人甘文的指引下踏上了征途。当时匈奴控制了从中原到西域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张骞一行一路艰辛,刚过陇西不久,便被匈奴骑兵发现,一百多人全被匈奴俘获。匈奴把他们全部扣留在匈奴境内,一扣就是十余年。十一年后的一天,张骞趁匈奴防备不严,和甘文等逃了出来,继续完成他们的使命。他们经焉耆西行,到龟兹、疏勒等地,一路艰辛跋涉,经过几十天的奔波,终于翻过了葱岭到达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大宛王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张骞一行几经周折,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月氏新的居住地,山肥水美,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已由游牧生活发展为农牧并重的定居生活。他们不愿再和匈奴打仗,所以张骞无法完成与大月氏联合攻打匈奴的任务。但他也不虚此行,他访问了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等地。那里的一切使他流连忘返,直到公元前128年才踏上回国的路。这次他们没走去时的路,而是沿昆仑山北麓东行,以避开匈奴,但他们仍未逃脱,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都城长安。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去时所走的路线被称为“北道”,回来的路线为“南道”他虽没有达到原定目的,但却沟通了亚洲内陆的交通要道,与大宛、康居等国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关系,联合乌孙孤立匈奴,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一行三百余人,顺利地见到乌孙王,张骞还派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访问。此后,东西交通畅通无阻。“南道”、“北道”直达地中海东岸,汉与西域的关系进一步融洽,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西方的许多物种如苜蓿、葡萄等都是那时传入中原的。
第一二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961字
第12章班超画像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成阳东北)人,他的父亲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东汉著名的学者、史学家、作家。班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博览群书,胸怀建功立业、为国尽力的远大理想。古代中国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在西汉末因匈奴侵入西域而中断,直到公元73年,东汉政府决定恢复丝绸之路,大举反击匈奴,41岁的班超随军出征,从此班超投笔从戎。他英勇善战,很受上司的器重,被委以出使西域的重任。班超出使西域,先到鄯善,这里原名楼兰,是战略要地,鄯善国王在汉与匈奴间摇摆不定。班超一行到达几天后,鄯善王原来十分热情,后来忽然怠慢起来。原来匈奴派了一个一百多人的使团到鄯善,驻在距班超他们30多里的地方,而班超一行才36人,班超当机立断,连夜火烧匈奴使团,匈奴使者全部被消灭。这一果断行动,消除了鄯善王的疑虑,决心与汉朝和好。班超趁势带领全体人员沿丝绸之路南道到了于阗。他争取了于阗王广德,使他主动杀了匈奴在那里的“监护”使者。班超又征服了莎车、疏勒等国。西域与中原间的丝绸之路又重新畅通。但是,重新开通的丝绸之路只维持了两年,北匈奴挑动龟兹、焉耆反汉,又完全控制了北道,班超在南道孤立无援。公元75年,朝廷命令班超撤出西域,疏勒和于阅等国的王侯百姓在路上哭着不让他走。班超为了西域人民,置个人前途于不顾,毅然带领部下返回疏勒。班超与疏勒人民一道打败了企图阻挡他返回疏勒的匈奴军队,稳定了局势。班超灵活地开展外交和军事斗争,他联系疏勒、康居、于阗、拘弥四国力量,集合1万多兵力进攻姑墨,获大胜,扭转了局势。班超和西域人民坚持了5年的艰苦斗争,汉景帝于公元80年接受班超的建议,派兵1000人援助班超,后来又派800援兵,班超有了实力后,于公元87年打通了南道丝路。班超又用计谋除掉了反叛的疏勒王忠,使龟兹等国先后投降。公元94年,北道丝路也被打通了。公元102年,70岁的班超回到了洛阳,不久就病死了。从公元73年至102年,班超在西域前后度过了30个年头。他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到达了条支的西海(今波斯湾)。班超就是这样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恢复了西域与汉的联系,打通了丝绸之路,在沟通中西交往中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第一三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602字
第13章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这一中西交流的大通道。以后,在这条著名的通道上,中外之间不断有人员交往和物资交流。到了唐朝,随着国力强盛和中外交流的扩大,各种人员、物资和文化风俗,沿着这条通道西去东来,以至“丝绸之路”成了中西陆路交通的泛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端为长安,向西经过甘肃的武威、张掖到达敦煌。从敦煌往西,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出阳关(敦煌西南)西行,沿昆仑山脉的北麓,经楼兰(今新疆若羌东)、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等地,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由此再向西可到大月氏、安息(今伊朗)、条支(今阿拉伯地区)、大秦(今地中海东部)各国,向南可达身毒(今印度和巴基斯坦)。北路:从敦煌西北出玉门关向西,沿着天山山脉南麓,经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西)、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乌垒(今新疆轮台东)、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越过葱岭,从这里向西北行,可到大宛、康居、奄蔡(均在今中亚细亚一带),往西南行与南路汇合。整个路程长达7000多千米。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是丝织品。当时的西方人对丝绸很陌生,他们一直认为丝是从一种特殊的树上抽取的,或者是从地里挖出来的。有些商人为了探取丝绸生产和制作的奥秘,不惜冒险来到中国四处寻访。尽管西方人不知丝绸是用什么制成的,但他们对柔软光亮的中国丝绸却十分喜爱。史书上记载,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有一次穿着中国丝绸服装去看戏,大臣们认为那是破天荒的豪华,以致穿着丝绸服装,在罗马一度成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据说,公元6世纪中期,罗马查士丁尼皇帝派出两个修士,经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才了解到丝是从蚕茧抽取的。回国的时候,他们带回了一根装着一些蚕卵的空心手杖,丝绸业便在西方兴起了。唐朝时期,经济空前发展,丝绸之路也大大繁荣。当时由唐都长安运往西方各国的丝织物动辄以百匹计。唐朝还在原来的丝绸路上又开辟了两条新的支路,称为碎叶道和热海道。除了丝织物,运往西方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精美物品,如各种铁器、手工艺品、花果树、陶瓷、纸张、火药等;一些打井、冶铁、灌溉、造纸等技术,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西方。同时,西方传入中国的有葡萄、石榴、芝麻、黄瓜、菠菜、胡椒、胡萝卜、西瓜等瓜果蔬菜;还有玻璃、琉璃、海西布(呢绒)等产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商品和技术的交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沿着丝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增添了新的色彩,大批的西方人、西亚人来到中国,将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带回他们国家。那个时候,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沿途还有大小几十个割据政权和小国,威胁着丝路上商贾贸易的安全。中国为保证丝路的畅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汉朝时期,在张骞通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的同时,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数万官兵在此戍边、屯田,他们用艰辛劳动和宝贵生命,换来边地开发的成果和西域安定的局面,保证了丝路贸易的畅通。唐朝时候,朝廷又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派出更多的将士驻守边塞,丝绸之路也更为繁荣和畅通。在大部分时间里,丝路的东端一直被中国强大的中央政权统治着。而它中间的贸易活动,则几乎都被波斯(今伊朗)和阿拉伯商人操纵着。丝绸之路绝大部分地段是无边无际的沙漠戈壁,因此,骆驼就成了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那时,几十匹甚至几百匹骆驼组成的商队来来往往,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酷暑盛夏,商队为避开火烧般的阳光,只好披星戴月地夜行,寂寞的驼铃声伴着沉重的脚步,在浩翰的沙海中艰难跋涉。丝绸之路就像一条跳动不息的脉搏,沟通了中国与阿拉伯和欧洲的联系。宋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丝绸之路逐渐让位于海上运输,海上的“丝绸之路”兴盛起来了。
第一四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958字
第14章我国的史籍,或是以年月为纲编写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如春秋、左传等,或是按地域编写的国别史,如国语。后来,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创立了纪传体新体裁,写出了史记这部规模宏大的纪传体通史。又过了一百多年,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汉书问世了。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大史学家班固。班固,字孟坚,生于公元32年,他出身于官僚世家,父亲班彪也是有名的史学家,曾编撰过史记后传,他对班固的成长影响很大。班固自幼聪明好学,9岁时能背许多诗赋,16岁到洛阳太学读书,23岁时,因父亲班彪去世,回到故乡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整理父亲遗著,并于公元58年开始写汉书,后任兰台令史。汉明帝于公元64年命他继续完成汉书,到公元82年,汉书大部分完成了。公元92年,班固因窦宪案株连入狱,并死于狱中,时年61岁,后由班固的妹妹班昭续写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汉书专写西汉一朝之事,上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历史。汉书原为100卷,后世又分出子目,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120卷,共80多万字。汉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共分四大类:一是“帝纪”,写历代帝王;二是“表”,写各诸侯王及百官公卿;三是“志”,记社会经济、水利、文化、礼乐、刑法及天文地理:四是人物传记,写西汉各种代表人物。汉书是我国史学史上继史记之后出现的又一部光辉巨著。我国史籍中著名的“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到明史共有3000多卷,4000万字,其中除史记是通史,南史和北史有通史性质外,其余的都是纪传体的断代史,从而在我国古代史学界形成了以汉书为代表的、以纪传体断代史为“正史”的风尚。从唐代起,每朝都设史局修史书,为前代追写“正史”,及时地整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而这些正史大多都沿袭了班固汉书的体例。可见汉书在“二十四史”中确有创始之功。汉书不仅吸取了史记纪传体的成果,使其更完善,更严整有序,而且他独创了断代为书的新体裁,从而发展了纪传体,使史事相对集中,而且后世人写前朝事,便于著述,因而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汉书也就成为后人编写史书的楷模。
第一五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502字
第15章第一位女历史学家?班昭(约49—120)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又名姬,字惠班。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班昭出生在一个史学世家中,父亲班彪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作史记后传65篇。哥哥班固写出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但班固还没最后完成汉书就因受窦宪案牵连入狱,最后死于狱中了。这时汉书的“天文志”和“八表”还没完成,其他手稿也很杂乱。班昭从小受家庭的熏陶,聪明博学,才华出众,史学文学的功底都很好,特别精通史学。汉和帝知道她博学多才,就命令她继续完成汉书的编写工作。班昭在那里整理校对父兄的文稿,并开始了“八表”和“天文志”的写作,后来朝廷又让马续协助班昭撰写“天文志”,汉书终于最后完成。汉书刚问世时,一般人不易读懂,朝廷选拔了十名高材生,向班昭学习诵读汉书,这样便使汉书得到流传,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汉书文笔流畅,严整详明,首尾一致,好像是一个人的手笔,可见班昭最后整理定稿的工作多么出色,这也说明她的才华并不逊色于班固。她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女作家,不愧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优秀的女历史学家。汉和帝时,班昭还是皇后和嫔妃们的宫廷教师。她向她们讲习儒家经典、天文和算术,经常出入宫廷。每次朝廷接受贡物,总要让她作篇文章记录下来。班昭写过不少辞赋文章,但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女诫七篇和东征赋等。为什么说张衡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之一?张衡(78—139),字平子,是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他多才多艺,少年时就以善长词赋而出名,青年时代写的二京赋是十分出色的文学作品。但他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天文学上。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有很多种认识,其中一种是“浑天说”。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像个鸟蛋,天像蛋壳,地像蛋黄,天包着地,所以叫做“浑天”。张衡就是浑天说的主要代表。张衡画像在张衡以前,就已经有人制造过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公元117年,张衡创制一架精确的浑天仪。这架浑天仪是个可以转动的空心铜球,一根铁轴贯穿球体,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的外面有几个铜圈,分别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赤道和黄道上还刻有二十四个节气。为了使浑天仪能转动,张衡又设计了滴壶滴水推动齿轮,浑天仪旋转时,标志各种天象的铜圈一起运动,和天体上星球的运动一样。张衡还制作出非常灵敏准确的地动仪。东汉在公元89年到140年间,中原一带共出现地震33次,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等地连续发生了两次大地震,损失很严重。张衡想制造一种测报地震的仪器。经过刻苦探索和精心设计,他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我国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架地动仪是用铜铸成的,形状很像一个大酒桶,顶上有盖可以打开。桶的外壁上铸有八条龙,龙头按八个方向排列,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个小铜球,每条龙下面都蹲着一只铜制的、仰头张嘴的蛤蟆。仪器内部有一根铜柱,这根柱子周围又横出八根横杆,分别和八个龙头衔接,不论哪个方向发生地震,震波传来时,铜柱就会倒向哪个方向,压在横杆上,横杆又牵动龙头,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到蛤蟆嘴里,发出响声,人们就可知道哪里发生地震了。这架地动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张开,铜球落下来。可是洛阳人没有感到地动,有人认为地动仪不灵,没想到几天以后,从1000多里外的陇西来的人报告说,那里几天前发生了地震,人们都十分叹服张衡地动仪的奇妙。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造出地震仪,比张衡晚了1700多年。
第一六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533字
第16章张仲景画像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人,是我国古代卓越的医学家。东汉末年,战事频繁,疫病流行,老百姓死了很多。张仲景家族原有二百多人,十年间死了三分之二,绝大多数是患伤寒而死。张仲景非常同情人民的疾苦,一心研究医学,整理、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广泛收集民间验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了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16卷。后由晋人王叔和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那时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称,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提出分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等,称为“八纲”;还有“四诊”,也就是望、闻、问、切,形成一整套辨证原则。还有汗、吐、下、温、清、补、和、消等治疗方案,创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成为后世医学者的准绳。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多种外感热性病的专书,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张仲景是有丰富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生。他提出“寒病热治”和“热病寒治”两大原则。他还能用针灸术、灌肠等办法治病,在那时他就使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昏厥。他主张治病要以预防为主,认为只要保养身体,饮食有节,劳逸适当,就可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张仲景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的著作,至今仍是我国中医的宝贵财富。有的药方,因疗效显著,至今仍在使用。他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人们都尊他为“医圣”。为什么说佛教对我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末年,西域的佛教国大月氏派使者来汉朝,曾向弟子口授浮屠经。这是佛教思想开始传入我国的正式记录。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到东汉明帝时,汉朝派使臣到大月氏,邀请天竺(今印度)的和尚,用白马驮载佛经和释迦牟尼像,到达洛阳城,朝廷为他们的到来专门修建了一座白马寺,这标志佛教正式传入我国。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成中国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方面,数千卷经卷中,有些经卷本身就是典雅的文学作品,常被历代文人作为文学作品来研读。像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古代著名文学家的诗歌创作,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和雕塑也与佛教有渊源,佛塔的建造和敦煌等石窟的雕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佛画艺术对中国画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中国画从王维的文人画发展到宋元以后的写意画,就是受般若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而中国最早的皈画则是佛经上的释迦牟尼说法图。佛教的传播对天文、音乐、医药等方面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如制定大衍历、测定子午线的天文学家一行,就是公元8世纪的一位高僧;中国唐代音乐吸收了很多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至今还有少量保存于佛教寺庙中;大藏经中存有大量医学著作,等等。佛教在哲学、思想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如从两晋到隋唐时期的哲学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佛学在中国的发展史。宋明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佛教的华严宗、禅宗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晚清,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风。像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民主思想启蒙者,也都曾到佛教的部分教理中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对近代知识界起了一定的启发和鼓舞作用。另外,佛教在中国极盛的时候,如南北朝时,形成了独立的寺院经济,寺院拥有大量的土地财产。对中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佛教传入我国后,不仅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民族宗教之一,而且它与儒、道二教一起,成为我国的三大宗教,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七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887字
第17章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产生于东汉末期。道教的前身是先秦时期的方术和巫术。先秦时,人们用占卜算卦来判断吉凶,求福祛灾,借神仙方术幻想长生不老。这些思想在民间流传很广,渐渐发展成一种宗教思想。道教的成分很复杂,它与世界上其他宗教不同,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有明确的教主与基本经典,道教就没有。道教尊奉老子为教主,但老子并不是宗教家,更没有创立宗教,是后来的统治阶级将他捧到教主的地位上去的。道教源于巫术和方术,它的信仰宗旨是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看重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就可以得到脱胎换骨,而超脱凡尘进入仙界,也就是说不必等死后即可成仙;这是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很有吸引力。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间出现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的创始人是张角,他利用太平道组织了汉末黄巾起义,信徒达数十万人,与朝廷相持了二十年才被消灭。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创始人是张陵。在魏晋时,天师道开始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使道教从民间走向了官方,从此成为道教发展的主流。东晋时,著名道士葛洪把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并与儒家某些思想结合起来,丰富了道的思想内容,使越来越多的上层人士信奉道教,道教开始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南北朝时,统治阶级对民间早期道教进行了改造,使道教不仅官方化,而且从形式到内容都逐步得到健全和充实。从这以后,道教便一直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和扶植。从隋唐到明初,是道教发展的兴盛时期。唐宋的许多皇帝都是道教的信奉者。在他们的大力提倡下,道教的地位迅速上升,对道教的研究也成为一时风尚,著名的道教学者大量涌现,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金元时,民族关系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动乱的环境中,产生了很多道教派别,这些派别大多提倡儒佛道三教合一。元代时这些教派正式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宗派,在明代继续流传。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道教逐渐衰落,但道教在民间仍很活跃,一直到清代,许多民间组织都与道教有一定关系,像清初的八卦教和清末的义和拳,就属于这种组织。
第一八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322字
第18章年号是每位皇帝当权的时代标志,如朱元璋即称明太祖,又称洪武皇帝,“洪武”就是他做皇帝时期的总的年代标志,也就是他的年号。为什么有的皇帝可以用年号相称,有的不可以用呢?这就要从年号是怎样定制的谈起。年号最早起于汉代,汉武帝时正式有了年号。在他之前的帝王,不管在位时间多久,都没有年号,只称某王某帝某年,如同武王元年、二年、三年……从汉武帝以后,直到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宣统”为止,年号一直延续不绝。一般地说,不管什么人,只要建立起政权,有了国号,就会有年号。一个皇帝有几个年号,没有一定的规定。有的只有一个年号,有的有几个以至十几个年号,也有几个皇帝共用一个年号的,有个别的皇帝根本就没有年号。汉武帝在位54年,用了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15年,用了14个年号;后周从太祖开始使用“显德”年号起,世宗、恭帝也都照用不变。到了明清两朝,除了个别皇帝用了两个年号外,其他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都只有一个年号。清圣祖和清高宗在位分别为61年和60年,是中国在位最长的两个皇帝,他们都只有一个年号,就是康熙和乾隆年号。因此,对明朝以前的皇帝,因为年号太多,无法以年号称呼,而明以后的皇帝,就常常用年号称呼了。如洪武帝、嘉靖帝、康熙帝、宣统帝等。年号的用字几乎都是两个,少数的用三四个字,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道天”。最长的有六个字,是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和惠宗的“天赐礼盛国庆”。为什么八阵图这么有名?在人们想象中,古代的八阵图神奇而富于变化,一般人进入八阵中,很难找到出路。这种印象,大概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八阵图的渲染,人们也因此认为八阵是诸葛亮所创。其实,八阵之法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有了。阵法是指使用各种不同武器的军队,组成各种队形,有组织地协同作战。相传八阵法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的孙膑,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们都有兵法传下来,但是在孙子兵法中,没有讲多少阵法,而在孙膑兵法中却用了很多篇幅讲阵法,所以人们认为是孙膑最先提出八阵这一概念。八阵法经过秦汉传到三国,由于诸葛亮的出色运用和小说的夸张描写而家喻户晓。八阵法是孙膑兵法中的一个篇名,包括八种不同形式、用途的阵法。八阵的名称是:1方阵:用来截断敌人;2圆阵:用来聚结队伍;3疏阵:用于扩大敌阵;4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5锥行阵:用于突破敌阵;6雁行阵:发挥弩箭的威力;7钩行阵:队形像弯曲的钩子,适用于迂回包抄;8玄襄阵:多置旌旗、虚张声势。八阵法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它的优点是,以几个小单位组成一个较大的单位,与敌人交战时,一部分兵力担任正面作战,大部分兵力为预备队,用于最后结束战斗。阵后有骑兵配合作战,武装袭击敌阵,或包围突击的敌军。随着敌军进攻方向的变化,阵势也作相应变动。组成这种阵势的小部队,可以是步兵,也可以是骑兵或是步兵、骑兵、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并配备适用于不同距离的作战兵器。这样的战阵行动起来机动迅捷,常常使敌人始料不及。后来,八阵被写进小说里,又加上作者的丰富想象力,随着情节的进展,它就变得越来越神秘了。
第一九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981字
第19章诸葛亮是一位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仁人智者。他远见卓识,具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他运筹帷幄,具有决胜千里之外的非凡指挥才能;他还精通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奇技巧术;甚至在计算、炼丹、物器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在中国,人们向来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像那么,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又有哪些业绩呢?诸葛亮生于东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因家族离散,跟随叔父到了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后来便隐居在襄阳西边约20里的隆中。在这里,诸葛亮博览群书,“自比管仲、乐毅”,并常与朋友徐庶等人一起纵谈今古,评论时事,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自称是汉朝皇室后代的刘备颇有雄心,欲恢复刘氏天下,但一再受挫,始终未能获得一块立足之地。于是,刘备四下打探,“礼贤下士,折节求才”。一次,他问襄阳名士司马徽:“当今天下大势如何?”司马徽告诉他:“要论天下大势,不妨去拜访‘隆中卧龙’。”刘备忙问;“卧龙是谁?”司马徽答道:“卧龙名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听后急忙赶往隆中求贤。第一次,诸葛亮避而不见。刘备败兴而归。第二次,诸葛亮佯装有病,仍然不见,刘备百般无奈,又扫兴回去。第三次,刘备顶风冒雪,再来拜访。诸葛亮看到刘备确实诚意相请,便在自己的茅屋里接待了刘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在茅屋里,诸葛亮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判断,对天下大势作了分析。他说:“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已统一北方,并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很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几代,而且民心归顺,能人又多。这些地方现在都不可争夺,唯有荆州、益州(今西南地区)地势广阔,沃野千里,可以立足。”接着,诸葛亮又对刘备说:“先夺取荆州、益州,立稳脚跟,而后联合孙权抗衡曹操。一旦天下有变,即可乘机灭掉曹操和孙权,完成霸业,一统天下。”刘备听了诸葛亮这番议论后,茅塞顿开,欣然接受诸葛亮的计谋,并请诸葛亮辅佐自己完成大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隆中对”的故事。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于公元208年联合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而后在荆州站稳了脚跟。公元221年,刘备自封汉昭烈帝,建立蜀国。诸葛亮任蜀国丞相。两年以后,刘备病死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临死之前,他把蜀国大权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辅政后,为了扫除西南少数民族的叛乱,免除蜀国后顾之忧,从公元225年起,他亲领蜀军南征。诸葛亮采纳部将马谡的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七次活捉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又七次放走孟获,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归顺蜀国。此后,南中地区重归蜀汉控制。诸葛亮精通兵法。在与对手交战中,他能准确地分析判断敌我双方的优劣,利用敌手的弱点,出其不意,攻击不备,战胜敌手。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个故事:诸葛亮驻营阳平城(今陕西汉中)时,派大将魏延率领主力东进伐魏,魏国大将司马懿率20万魏军西进抗击。两军对行走岔了道,谁也没有碰上谁。司马懿军队突然进抵阳平城下,诸葛亮欲守少兵,欲搬救兵也来不及了。眼看着阳平就要被魏军攻克,城内军民惊慌不已,准备逃命。诸葛亮泰然自若,他命令士兵全部偃旗息鼓,打开城门,派几个百姓在城门口扫地洒水,自己轻松地坐在城门楼上弹筝。多心好疑的司马懿来到城外,只见诸葛亮脸色坦然,毫无惊慌之态,弦音流畅毫不乱章法,越看越像是诸葛亮早有预谋,越听越以为蜀军在城中设了埋伏。于是,司马懿赶忙下令退兵。第二天,魏军密探打听到城中的少量蜀军已经连夜撤走,司马懿这才知上了诸葛亮的当,后悔不及。这就是“空城计”的故事。当然,“空城计”是否实有其事,今天已无法考证,但三国演义描写这个故事,却反映了人们对诸葛亮大智大勇的钦佩。诸葛亮还会摆弄“奇技巧术”。据说。经他改进的连弩,一次能发十支箭,大大提高了连弩的威力。他发明的“木牛”、“流马”,在当时是山地运输极好的工具。他观气象、看风水,什么时候要下雨,什么时候刮什么风,也能“猜”出八九不离十。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了,急忙率兵追杀过来。势单力薄又失去军师的蜀军,按照诸葛亮临终前的安排,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附近突然杀个回马枪。司马懿以为诸葛亮还活着,急忙下令撤退,生怕又中了诸葛亮的计。结果,蜀军护送诸葛亮遗体安然撤走,司马懿又上了诸葛亮的当。后来,人们编了个顺口溜嘲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智慧和品格一直为人们所赞颂,连诸葛亮的敌手司马懿也称赞他是“天下奇才”。
第二零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1589字
第20章曹操画像曹操(公元155—220年)是东汉三国时期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出生在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一个富裕之家。20岁那年,他任洛阳北部尉(负责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当时,洛阳城里豪门贵族贪赃枉法,横行霸道,谁也不敢惹这些人。曹操一上任,马上命令工匠造了几十根五色大棒,悬挂在官衙大门两旁,立下禁令:谁要是犯法,不管他是什么人,都要严加惩罚。那些豪强宦官们哪把小小的曹操放在眼里,照样我行我素。有一次,宦官蹇硕的叔父在夜里持刀上街乱闯,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勃然大怒,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顿痛打。谁知这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被打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城,百姓们拍手称快,宦官豪强恨之入骨。曹操担心这些人不会轻易放过他,只得装病回乡。过了几年,他才重新回洛阳。当时,东汉朝廷大权旁落,相国董卓权重一时。董卓为笼络民心,有意提拔曹操。但曹操看出董卓残忍凶狠,倒行逆施,根本不得人心,迟早要垮台,决意不与董卓合作。他又冒险逃出洛阳。逃到了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胸怀大志的曹操倾其家产,招募兵马,逐渐建立起一支拥有五千兵马的“曹军”,决心把董卓赶下台。公元190年,曹操和其它各路起义部队联合,组成了一支浩大的讨伐董卓大军。可是,其它各路军队只顾保存实力,不愿打头阵,曹操决定单独率军攻打董卓,这充分显示他敢想敢干的英雄气概。这一次,曹操出师不利,损兵折将逃回家乡。但他没有被失败吓倒,再次招兵买马,准备东山再起。公元192年,曹操率兵打败兖州(今山东南部)一带的黄巾军,从降兵中挑选一部分精锐力量,扩大武装。有了这批人马,曹操实力骤增,于是他开始与汉末诸雄角逐起来。公元196年,长安发生内乱,名存实亡的东汉朝廷返回京城洛阳。但洛阳早已被董卓放火烧个精光,汉献帝连住的宫殿都没有。曹操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到洛阳把皇帝迎到他的驻地许昌(今河南许昌),使许昌成了东汉的都城。曹操乘机盗用皇帝的名义,向各方诸侯发号施令。史书称此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东汉大将军袁绍集中10万精兵强将,进攻许昌,曹操率2万兵马,在许昌以北的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内)附近与袁军抗衡。显然,形势对曹操不利,但是,善于用兵的曹操,打探到袁绍的粮草全部囤积在乌巢(今河南中牟境内),且守卫兵马很少,便当机立断,亲自率领5000骑兵,乔装成袁军,连夜抄小道突袭乌巢,把袁绍的1万车军粮烧个一干二净。正在官渡打仗的袁军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纷纷倒戈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绍仅带着800骑兵仓皇北逃。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又用了几年时间,扫平袁绍的残余势力,各地小诸侯纷纷投靠曹操。就这样,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此后,曹操剑指南方与占据蜀中的刘备和占据江南的孙权,展开多次征战。但三者相互征战,谁也没能战胜谁,史称这段时期为“三国鼎立”时期。曹操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多才多艺。他善长书法,精通围棋,更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五言诗气势雄浑,文章质朴流畅,甚为世人称道。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也是有名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建安文学”,就是曹氏父子开创的。曹操晚年的时候,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如果国家没有我曹操,那不知会有多少人称王称帝呢?”确实,正因为曹操威慑天下,当时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自称皇帝。曹操死后,公元220年,他的儿子曹丕才建立魏国,自称“魏文帝”,从此东汉王朝正式结束了。自古以来,对曹操褒贬不一。文学作品中,特别是京剧舞台上,常常把曹操演成一个奸雄;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则竭力为曹操翻案,称他为英雄。无论如何评价,曹操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这一点谁也否定不了。
第二一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844字
第21章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它的创始人是曹魏的何宴、王弼,经过西晋的嵇康、阮籍等人的发展,最后由向秀、郭象等人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流派。玄学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特征:是一门玄妙虚无的学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玄学认为“无”是最宝贵的,“无”是根本,一切“有”的产生都是从“无”来的。“无”是很神秘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主宰一切。实在是玄妙不可言,神秘不可测的东西。这种“贵无”的思想在政治上表现为主张“无为”。虽然它与汉初黄老的“无为”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所不同。黄老“无为”着重讲如何统治,而玄学的“无为”却是讲如何处世。玄学家们是想利用“无为”来寻求一条顺应时局变化的道路,以求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社会地位。那么,当时是一种什么社会背景呢?魏晋时期,黄巾起义刚刚平息,曹氏和司马氏这两个豪族集团又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之争。统治者既要防备农民再发动起义,也要面对政治上纷争的局面,因此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说教来控制形势。东汉时风行一种“谶纬之学”,它是用神学来解释儒学。但汉代经学经过朝廷的提倡已经发展成僵化繁琐的学问,很难在魏晋动荡的局势下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玄学便适时而生了。玄学家推崇的是道家名著老子和庄子以及儒家经典周易,合称“三玄”。儒道杂糅在一起,使玄学真正成了“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一时玄谈成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在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的过程中,不同政治集团互相杀伐,政治局面很复杂,因此,一些世家大族为了逃避复杂的现实,便坐在家里夸夸其谈,整日谈玄说理,于是玄学就有了“清谈”的特点。不少谈玄的人都有滔滔不绝的口才,风流潇洒的风度,但精神空虚,只得以清谈来消磨时光。早期的玄学,对打破汉代“独尊儒术”的局面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玄学越到后来越荒诞离奇,它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受到当时不少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批判。晋以后,这种思潮渐渐衰落。
第二二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628字
第22章隋朝的时候,江南已经成为富庶的粮食生产基地,而且工业生产也越来越发展,物资雄厚。当时,隋朝的政治军事重心都在北方,南方这些物资对朝廷来说是太需要了。同时,统治者也在考虑应该如何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如何解决南粮北运,使南方丰富的资源为中央政权服务,是隋王朝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过去一向通过陆路运输,费用很大,再加上那时运输工具十分简陋,运输量很有限;而利用天然河流,从水路运输是条多快好省的途径。隋朝之前的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凿了一些渠道。但这些渠道都各自为政,不成系统。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始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文帝时已经开通了邗沟,北起今江苏淮安,南到江苏扬州,中间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两条河流。隋炀帝修大运河,以此为基础,先向北修了通济渠,从淮安到洛阳;然后又从洛阳一直向北修到今天的北京,这段河道叫永济渠;最后又在长江以南开了一条河道,叫江南河,从今天的江苏镇江到浙江杭州,这条运河的规模就算形成了。修这条运河前后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动用了数百万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资财。大运河的修成,沟通了由北向南的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以洛阳为中心,西边通向关中盆地,北边穿越华北平原,南端汇入太湖水域,全长两千多千米,通航范围远远超过以往,是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建筑中的一项伟大作品。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的统一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三章更新时间: 16:59:12&字数:2744字
第23章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冲击着隋朝的统治,时间持续了六七年。在这段时间里,隋朝实际上处于一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纷繁局面中。是谁结束了这种局面呢?就是建立唐王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李家几代都是军人,李渊也是隋朝的一各将领。农民起义爆发后,炀帝派他前去镇压。没想到,经过几次交锋后,他却转向反隋的立场。李渊是个比较平稳的人,如果不是在他儿子们的推动下,他也许就不会有创业之举了。他的大儿子建成、二儿子世民都是很有作为的年轻人,特别是二儿子世民,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唐太宗。他曾对父亲说:“你受命去消灭这些起义军,但是消灭得完吗?”因为李世民早已看出,反隋已是众望所归,只有顺应潮流,打起反隋的旗帜,乘机建立一个新王朝,才能重新稳定地主阶级的统治。李渊听从了他的意见,于617年在太原宣布反隋,然后从太原向长安进军。长安是隋的都城,夺取它十分重要。李家军在进军的途中,假意与瓦岗军李密结盟,利用李密的军队,阻挡隋兵的追击;当部队到达黄河岸边时,也是利用起义军的关系,顺利地渡过黄河。在很短的时间里,李渊就拥有了一支九万精兵的军队。李家军攻下长安后,便立隋炀帝的孙子做了傀儡皇帝,叫恭帝。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使朝廷得不到讨伐他的借口;二是可以利用恭帝的名义招降隋官;三是取消了隋炀帝的合法地位。618年隋炀帝被杀,李渊便立即废掉恭帝,自己称帝,建立了唐朝。为什么要用“唐”来做国号呢?因为李渊的祖父是帮助北周建国的功臣,死后被封为“唐国公”,李渊承袭了这个封号,这样便有了唐朝的名称。李渊父子打出唐朝的旗号后,就表明了他们要和各派力量争夺天下,实现全国统一的决心。他们利用联合、拉拢、分化的不同策略,先后消灭了西北一带的薛举、李轨、刘武周的割据势力,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便向中原进发。在中原打败了占据河南大部分地盘的隋将王世充;又消灭了起义军窦建德的部队;平定了长江中下游的隋将萧铣;最后又与起义军余部的一些较大势力进行了激烈的较量,终于一一战胜了他们,取得了全国统一的新局面。从此,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了。为什么说唐太宗是明君?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当了皇帝。他第一次召集群臣开会,想听听大臣们对治理国家的意见。唐太宗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新皇帝一上台都要显示自己的威严,给臣子们一个下马威,否则以后就难以镇住他们。唐太宗也不例外。他正襟危坐,威容严峻。下面的大臣们畏畏缩缩地站在两边,偷偷看着他,个个吓得不知所措,大气都不敢出,谁还敢上书奏事呢?结果,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唐太宗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宣布散朝。第一次御前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事后,唐太宗了解到事情的原由,很为内疚。第二次开会时,他放下架子,改变态度,和颜悦色地对大臣们说:“人要想看清自己的脸,就应当把镜子擦干净。君主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必须相信和依靠忠臣。你们如果看到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要直接讲出来。即使有些话不合我的意,我也不会怪罪你们。”唐太宗一席肺腑之言,打动了左右大臣,他们不再畏畏缩缩,胆颤心惊了,而是你一言我一语地纷纷上奏言事。唐太宗于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出生在大贵族家庭,父亲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18岁当统帅,南征北战,立过赫赫战功,26岁做皇帝,但他从不狂妄自大。他说:“作为一个国君,一言不当就会招致万众灾祸。我在朝廷上说一句话,总是思考再三,怕说错了害民,因此,不敢多说话。”他常常自我反省,唯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民心。他把“纳谏”看作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虚心听取臣僚们的意见。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太宗想修建洛阳乾元殿,并下达了征召劳役的命令。这时,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反对:“目前大乱之后,生产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时候修造乾元殿,恐怕连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愕然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和夏桀、商纣比较如何!”张玄素说:“假如动工修这个殿,那天下可要大乱了!”唐太宗听到这个“乱”字,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对大臣们说:“当初我考虑欠妥,玄素讲的话确有道理,所有工程一律停止。以后到洛阳就是露宿也未尝不可。”过了四年,国家经济有所好转,唐太宗又想修建乾元殿。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批评说:“修建洛阳宫殿劳民伤财,太奢侈无度了。”唐太宗很恼火,要以“诽谤罪”治他。大臣魏征立即进谏:“自古以来,上书君主的奏章大多言词激烈。如果不激烈一些,怎么能引起君主的注意呢?君主若连激烈些的言词都不能接受,怎么能听到下面的意见?‘善于纳谏’又何从谈起呢?”唐太宗终于接受了臣子的进谏,暂停修殿。唐太宗虚心纳谏,收到了兼听则明的效果,使他少犯了不少错误。而臣僚们也都把皇帝当做自己的知己,忠心耿耿,尽心尽职地为他服务。唐太宗开明治国,还在于他十分注意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他曾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治政。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他选拔人才,不唯亲,只唯贤,甚至不避仇怨,甚为人们传诵。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公布了一份“功臣”名单,其中有不少是他原来的对手,而那些皇亲国戚却有不少在名单之外。他的堂叔父十分恼火,当面质问唐太宗:“当初你太原起兵,我第一个响应,为什么我不是功臣,而那些没有跟你起兵的房玄龄等人,反倒在名单上呢?”唐太宗答道:“你响应起兵是形势所逼,后来你不也曾望风逃跑过吗?当然,你是我叔父,私恩我是要报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加官晋爵。”唐太宗一顿训斥,使那些原打算从中捞个一官半职的亲戚们,不得不有所收敛。魏征原来是唐太宗的死敌李建成手下的谋臣。唐太宗除掉李建成后,把魏征召来骂道:“你为什么要帮李建成杀我!”魏征说:“李建成若早听我的话,必无今日的下场!”唐太宗听了,觉得魏征大义刚强,敢于直言,当即决定免去死罪,委以重任。此后,魏征果然成了唐太宗的得力助手。“人君好比舟,民众好比水,水可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唐太宗常常说的一句名言,也是他从隋朝覆灭的史实中总结出来的道理。所以,唐太宗在位时期,积极实行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保护生产的国策,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全面战争剧本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