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皇98 二代空手先生”,谁是王者

王者争霸——中日谁是王者?
导读:中日综合军力及军事科技对比!
一,总体军力对比;
现役军队:230万人,预备役60个师旅80万人。武警:66万人。民兵800万人。最大动员兵力6700万人。
  军费:2011年:1064亿美元。(美估1300亿—1800亿美元)。
  战略核力量:10万人。
  洲际导弹:63-79枚(东4东5东31)。
  中远程导弹:60多枚(东3)。
  中程导弹:116枚(东21/ABD)。
  短程导弹:1380枚(东11/15)。
  战略核潜艇:夏
中日综合军力及军事科技对比!一,总体军力对比;中国;现役:230万人,预备役60个师旅80万人。武警:66万人。民兵800万人。最大动员兵力6700万人。军费:2011年:1064亿美元。(美估1300亿—1800亿美元)。核力量:10万人。:63-79枚(东4东5东31)。中:60多枚(东3)。:116枚(东21/ABD)。短程:1380枚(东11/15)。:夏级2艘。094级新型2艘。载潜射导弹48枚。巡航导弹:300枚(长剑10)。轰炸机:轰六H/K120架。核弹头:400—500枚。太空军:卫星58颗。其中军用22颗。天波相控阵预警雷达(面对太空)5座。地波雷达(面对太平洋)两座。SC—19反卫星导弹已试2次。神光地基激光站三座。陆军:160万人(另有资料146万人)坦克:万辆。装甲车:6700多辆。身管火炮:1.5万多门。火箭炮:2608门。防空导弹:760—1000部。直升机:526架。海军:25.6万人。舰只786艘。其中主力水面舰80艘。潜艇66艘。主力两栖登陆舰71艘。导弹攻击艇193艘。空军:29万人。飞机4300多架。其中第三代机770架。四代机已试飞28次。空降军;第15军3.8万人。日本:现役:26.6万人。预备役:4.8万人。最大动员兵力360万人。军费:2011年:563亿美元。核力量:储备有核武器钚几十吨。TR—1A火箭可转为射程为750公里的短程导弹。M—3S2火箭可转为中程导弹。新H2火箭可转为洲际导弹。太空军:卫星:19颗。军用:5颗。陆军:14.8万人。坦克:1070辆。(有年产2000多辆的工业能力)装甲车:690辆。大炮:7060多门。(有年产万门的能力)防空导弹:8个群。直升机:231架海军:4.26万人。主力舰只:144艘。潜艇17艘。空军:4.42万人。飞机499架。其中第三代机373架。四代机可能买F-35。驻日美军:4.1万人。海军陆战队一个师。航空兵及第七舰队。二,陆军不谈了日本没法和中国比!就探讨下两国太空,海空军力及科技实力对比;1)太空及核力量;中国有军用卫星22颗。日本有5颗。中国有近中远程战略核导弹及反卫星和反导导弹,巡航导弹及激光武器而这些日本还是空白。但日本得到美国的核保护及天基情报支持。2)空军;谁主宰了天空,谁便主宰了战争。海战的关键,还在于空战。这里先解释一下。由于受海面曲率影响,军舰发现的贴海平面飞行的最大距离是40多公里,而现代反舰导弹的射程都在100~300公里,所以飞机可以远远在在军舰发现距离外发射反舰导弹,而军舰只能被动挨打。所以掌握了制空权的一方在海战中将取得绝对优势。先说下空军。1. 数量对比。二代不提。能称得上三代机的,中国有:SU-27SK/UBK、SU-30MKK/2、J-11/B 系列350架;J-10/A 系列260架;JH-7A 160架。总计770架。日本为F-15J/DJ 200架,F-2 90架。(海啸已报销18架吧?)目前中国三代机数量上,中国是日本的2倍。2.质量对比。F-15J/DJ为80年代初引进的F-15C/D的早期型号,很老的一个型号,不能发射AIM-120主动中距空空导弹。日本2002年开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装,以图其具有发射主动中距蛋的能力,目前约改装50架。F-2A/B是以F-16block40/42为基础改进而来,96年开始批量生产。原则上说,F-2是日本自己生产的飞机,所以不具有发射美国的AIM-120导弹的能力;以前F-2也不具备发射本国的AAM-4主动中距弹的能力,今年开始改进,今年计划改进数量是4架。。。中国于92~2000年引进的76架SU-27SK/UBK和自己生产的较前批次的J-11,开始只能发射R-27半主动中距空空弹,不能发射R-77主动中距空空弹。大概在2004年,中国具备了“在苏式战机上使用国产武器的能力”,并对老式的SU-27/J-11进行了现代化改装。由此判断,全部或大部分的J-11、估计一半的SU-27具备发射R-77的能力和国产的PL10/12。(国内的苏-27SK\歼-11的综合改装工程,换了座舱和火控计算机,可以打R-77E)。按日本的技术条件,如果他努力,是有能力向我国一样,使F-2全部具有发射AAM-4和美国的AIM-120的能力的,但以日本“刚装备时全新,后面不在改进”的习惯和F-15J改进的状况,F-2应不具有发射美国的AIM-120的能力。而且目前日本还基本没有AIM-120。有消息称,F-2现在具有发射AAM-4能力的,可能不到10架。F-2是一款主要作为对地/海攻击的飞机,空战还是靠F-15J/DJ。日本的F-15J/DJ,老的还是太多,而中国的基本上都是全新制造的。并且中国作为战斗轰炸机的JH-7A都装备了PL-12。。。所以,就战斗机质量来说,日本的比中国的差。3预警机对比;中国研制的空警2000预警机的空中滞留时间6小时一次加油后可延长6小时左右,航程超过5800公里。另外如果从飞机的作站半径和巡航空中留空时间上来看,中国空军的运-8"平衡木"预警机运也是一个很好的飞行平台。以它5800千米的航程和接近十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既然中国这两款预警机在雷达性能和作战指挥上可以发挥功能互补;同时在飞行速度方面也可以结队伴飞。如果两型飞机的空中巡航时间可以作到一致的化,那么中国最少需要四对这样的飞行机组才能在中国外海作到二十四全天候监控。据外媒消息报道:中国空军的"空警-2000"预警机已具备与海上战舰进行数据信息传递的能力,这项信息意味着解放军已完成部分三军信息数据链路系统的整合,向三军联合作战迈进。在雷达技术上由于中国装备的是新型相控阵雷达应比日本先进,但日本在数据链等电子战水平上领先。两国的载机平台的几何尺寸相差无几。可是从航程来看,无疑日本选择的767比伊尔76要远一些。伊尔-76有接近90吨的载油量。可是只有5800多千米的最大航程,同时不加油只有不到六小时的滞空时间。这也只是达到日本E-767空中预警机一半不到的滞空时间。在留空时间上中国落后。4飞行员素质、空军作战理论。日本飞行员素质是比较高的。我们的飞行员2003年前因为飞的主要是二代机,飞行时间短,战术理论落后,比日本差的是较多的。2005年后,随着三代机的大量入役和空军战略的装备,飞行时间,训练的量、强度和复杂程度都高多了,所以现在飞行员的素质也逐渐上来了。现在三代机飞行员的年飞行时间大概在180小时左右,日本的估计是200~220。我们的优势在于由于我们系统更全,国产化率更高,战役组织能力比日本强。总体来说,日本空军不如中国。3)海军1水面舰艇日本:“初雪”级。12艘。满排38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朝雾”级。8艘。满排42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村雨”级。9艘。满排51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高波”级。5艘。满排51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太刀风”级。3艘。满排4600。“标准“SM-1MR防空导弹“旗风“级。2艘。满排5500。“标准“SM-1MR防空导弹“金刚”级。4艘。满排9500。“标准”SM-2MR防空导弹“爱宕”级。2艘。满排10000。“标准”SM-2MR防空导弹“榛明”级。2艘。满排65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白根”级。2艘。满排68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16DDH直升机航母。2艘。标排13500,满排18000。“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22DDH轻航母,排2.4万吨。在建3艘。导弹攻击艇:PG01欧鹰:3艘。共57艘。均有防空能力。6千吨以上大舰10艘,两栖登陆舰2艘。反导2艘,远程防空4艘,小计6艘;中程防空5艘;近程防空40艘。共计54艘。90年代后建造舰艇25艘(含16DDH和22DDH)。预计到2015年再建3艘宙斯盾舰和5艘潜艇。中国:日中国海军现状这里对海军军舰数量的判定方法:以下水为标准(因为下水了,这个军舰就是已经成型了,目标清晰无变故,所以这里以服役和船台开始建造的时间中间段:下水为统计标准)驱逐舰数量:112\113\115\116,136\137\138\139,167\168\169\170\171,外加下水两艘052C+总计15艘,即将退役的旅大级13艘,054系列远洋护卫舰服役10艘,新下水3艘,总计13艘,也就是说中国截止日,可堪用的远洋主力驱逐舰数量是26艘,如下:中国现役驱逐舰、护卫舰合计:驱逐舰:051/051D/051Z/051G
13艘。956E/EM 现代 4艘
2 艘(新下水2艘、正在船台建造2艘)驱逐舰26艘,7型远洋护卫舰:054A/A +
2艘远洋护卫舰 10艘 2型
护卫舰(054A+新下水3艘)轻型护卫舰 053H3
053H2G 4艘053H2
053H1G 6 艘
053H1 8 艘
053H火力支援舰1艘。轻型护卫舰:
护卫舰,改装火力支援舰1型1艘大中型水面舰合计:
78艘导弹艇:193艘。其中83艘022隐形艇(4枚C803,AK630机关炮)。2011年—2015年计划按照计划054系列再建造11艘,2015年数量达到24艘,驱逐舰在船台上的两艘052C+,外加计划中的8艘052D,2015年驱逐舰数量将达到25艘,这时旅大级基本达到30年的服役期限,将被替换掉.2015年主力驱护数量达到49艘,刚好使6个驱逐舰支队现代化更新完毕.(6*8=48艘)。就6000吨以上大舰看日本的6艘主力防空舰吨位都是,中国的是。且日本已服役和待下水的16DDH及22DDH就有近5艘。而中国只有老瓦一艘且还在测试中,舰载机也才试飞。所以在大舰水平上,中国不如日本。但中国的导弹攻击艇等轻兵力上居压倒优势。2防空能力,中国舰队防空能力:舰队的近程防空系统主要是由在现代级上的30毫米АК-630М型舰载自动化火炮系统,它可用于摧毁来袭的反舰导弹、飞机、直升机和其他空袭兵器,也能攻击小型海上目标,排除浮游水雷。装备有雷达和电视探测及跟踪系统。另外在中国海军最新从俄罗斯引进的现代级二型驱逐舰上的近防武器是由安装了一套由跟踪雷达、光电火控系统,2组四联装防空导弹和双联装6管30毫米机关炮等组成的卡什坦弹炮系统。中国海军170舰上的近程防御系统为中国最新研制的7管30毫米"火神"速射炮,在舰桥下方以及机库偏右上各设一座。从外形上来看,该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荷兰的"守门员"防御系统。该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为降低成本、简化后勤,和双37系统一样,采用了俄罗斯AK-630上的现成炮管,整体性能超过了目前各国海军普遍使用的"密集阵"、"守门员"等近程防御系统,具有很强的反导能力。海红旗-7地(舰)空导弹。导弹的最远作战射程达到13公里,作战高度达到5-6000米。导弹系统有3种作战模式,即雷达制导模式、红外制导模式和手控方式。从上述性能指标可知,海红旗-7主要是提高了拦截掠海飞行的舰舰导弹的能力。有中国“拉坶”之称的FL3000N新型近程反导导弹不详。中国中程防空导弹是以从俄罗斯引进的导弹为主:在现代级Ⅰ型136、137两舰上安装的是SA-N-7导弹舰载防空导弹,导弹飞行速度3马赫,射程3.5-25千米,半主动雷达制导/指令制导. 可在极短的时间间隔内发射多枚,可同时拦截6个单独的目标,在向同一个目标发射2枚导弹的情况下,对飞机的命中概率为81%-96%,对反"导弹的命中概率为43%-86%。而且,该导弹反应极灵敏,从接到报警信号到导弹发射,系统的反应时间仅16-19秒。还有单臂式SN-12无风可担负舰艇和编队的防空作战任务,全天候多通道的舰载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SA-N-12是一种性能较为先进的舰载防空导弹,最大射程达到48千米(对飞机)、15千米(对反舰导弹),最大射高17千米。承担舰队区域防空的武器系统主要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海军陆续装备了052C型驱逐舰和051C型驱逐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052C级170、171舰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款安装有宙斯盾作战指挥系统的作为一级以防空为主的驱逐舰。170上装备了中国第一种国产舰载远程防空导弹,型号为"HHQ-9",由陆基HQ-9A发展而来。导弹为无翼式,最小作战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战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战距离6公里,最大作战距离12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大于4.2马赫。弹头重量超过180公斤。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垂直冷发射,6联装,共有48枚HHQ-9A导弹。中国海军正在海试的051C型驱逐舰上安装的是俄罗斯里夫防空导弹系统。这是一种远程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基本型采用的导弹为5V55/48N6,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力,长度7米,弹径45厘米,发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万米,最大速度约4至5马赫。采用垂直冷发射技术,安全距离25米时开启发动机,速率约30至40米/秒。导引方式类似美国标准-2型追踪制导TVM模式,导弹到末段才开始接收雷达导引。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有2万个2克破片。据西方推测,具有一定反弹道导弹能力。最新的里夫-M舰空导弹系统是S-300PMU-1舰载型,导弹改为48N6E,发动机推力更大,导弹最大速度提高到6马赫,射程远达120公里。一套典型的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包括1部目标搜索雷达,1部导弹制导雷达和8个发射单元(64枚导弹)。里夫-M舰载防空系统配套的火控雷达是相控阵体制的30N6E型目标截获雷达,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同时引导12枚导弹拦截120度扇面内的6个空中目标。具《**防务评论》还称,中国获得的疑为里夫M的最新改进型。弹长7.3米,弹径51.5厘米,弹头更重,射程可达150公里。除了弹体性能提升外,在自动化等方面也大大的提升,使得操作更为简便。并具有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安装这两种武器系统的115、170两型军舰成为中国海军特混舰队中的区域远程防空系统。日本:日本海军八八舰队的区域防空由旗风、太刀风和金刚级担负,并由“宙斯盾”防空系统提供全方位侦察警戒能力,在中远程一般由射程40公里SM-1MR 和射程74千米的SM-2MR组成第一层火力网,标准一型(SM-1)是第一个进入美国海军服役的标准导弹系列,中程型(SM-1ER)的编号为RIM-66,增程型(SM-1ER)则为RIM-67。SM-1的导引方式为全程半主动雷达导引,因此舰上照射雷达的数量就等于SM-1同时拦截目标的数量,全程照射的另一个坏处就是必须采用平直且浪费燃料的航道,才能随时接收到目标反射回来的雷达信号。使用“标准”SM-2舰空导弹攻击74千米以内的中、高空目标。日本海军金刚改驱逐舰上安装“标准”-2MR舰空导弹,其最大射程增加到170公里。未来准备在金刚改驱逐舰上配装日美共同开发的“标准”-3舰空导弹具备反卫星和反导能力。在近程防空导弹的配置上,日本一直都装备 “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从“初雪”级到最新的“高波”级上都采用了该系统。并与各舰上1~2座中口径舰炮和2座“密集阵”系统一起,组成各舰的点防御系统。海麻雀导弹系统发射RIM-7F型导弹,射程18公里,速度3马赫。1座6管20mm“密集阵”近防系统。从村雨级驱逐舰开始舰上的防空系统为16管MK-48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备弹32枚,射程14公里。该装置设在前部上甲板之下。“密集阵”6管炮反应速度快,射击精度高,射速高达3000发/分,主要用来对付低空来袭的导弹和飞机,有效拦载距离1.5千米。总体看中国海军在区域防空导弹和中程舰空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的普及和反导方面和日本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海军在拥有国产的宙斯盾系统以后,已经真正拥有一套由远程舰空导弹、中程舰空导弹、近防速射炮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舰队远、中、近区域防空体系。3反舰能力上;日本:反舰导弹:80式:50公里。91式:110公里。93式:150公里。美制捕鲸叉:射程130公里正研ASM3型超声速导弹。中国:已发展出三代。计19种近中远程导弹。主要有:1第一代;海鹰1/23(85公里)2,C--201:95公里岸,海基。3,C-301:140公里岸基。4,海鹰4:135公里岸基。2第二代;飞龙1:18里空基。6,飞龙-6:35公里空海基。7,飞龙--10:18里空基。8,C--101:45公里岸基。9,C-601:130里空基。10,C--611:200里空基。第三代;C-801:45公里机舰基。C--802:130里空海基。C--803:250里机舰基。C-701:15里空基。C-704:20里空基。俄SS--N--22超声速:160---220里舰基。俄HH-31P:130里空基。俄SS—N—27(3M54俱乐部):230里潜舰基。四种主力弹:从俄罗斯引进的号称航母杀手的“白蛉”是一种超音速低空自寻的巡航导弹3М-80“白蛉”,导弹采用掠海飞行方式,速度达2.5马赫,装备300公斤高爆弹头或一枚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导弹的射程为10至120公里。后两艘现代956EM级上装备的白蛉导弹为改进型——3M80MBE,最大射程超过240公里。C-802反舰导弹 :130公里。C-803反舰导弹。射程180公里。最新型YJ-62反舰导弹,射程达280公里。由于YJ-62配备了一具频率捷变导引头,比中国以前的反舰导弹所配备的单脉冲导引头具有更强的抗阻塞干扰能力。YJ-62反舰导弹在射程和战斗部威力方面比绝大多数俄式及西方反舰导弹都强,但无论如何中国已有能力开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舰导弹。尽管YJ-62是用来攻击水面战舰的,但通过更换导引头,也可用于攻击陆上目标,从而使其载舰具有远程离岸攻击能力。现在看来中国海军的反舰导弹已经达到世界海军现役反舰导弹的一流水平。在反舰导弹领域,中国无论从种类还是射程,精确度等都远超日本!4反潜能力上,中国;海军引进俄罗斯的现代级级Ⅰ、Ⅱ型驱逐舰后才真正拥有实用可靠的远、中、近三层反潜作战体系。远距离反潜任务由卡27舰载反潜直升机承担,卡-27基本反潜型主要装备有机头下的360度搜索雷达、多普勒雷达、敌我识别器;平尾上的两个雷达告警天线、后机身及其尾部的两个电子支援措施的天线罩以及机身腹部的很长的武器舱,内装声纳浮标、磁探仪、鱼雷、深水炸弹等。直升机可在5级海况下起飞作战,作战半径达200公里。舰体的左右两舷则装有双联装533毫米反潜鱼雷发射管,能够从舰舷两侧舱口发射反潜鱼雷。(据称未来可能装备以此装置发射的射程达50千米的SS-N-15反潜导弹)。对近距离的水下目标则可利用舰体中后部左右舷的6管RBU-6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发射深弹进行攻击。该弹最大射程6000米,弹头重31千克,能够有效杀伤和击毁水下目标。而在中国海军装备的国产主力驱逐舰112、168、170和054型护卫舰上,均设有球鼻首声纳以及拖曳声纳,水声探测设备包括sJD-9中频舰壳声纳,探测距离12公里;TSAS一1低频被动拖曳阵列声纳,长度300米,搜索距离100多公里,性能接近美国"伯克"级驱逐舰上的SQa一19A。其他反潜装备包括舰艏两座6管81式反潜火箭发射器,每座各弹24枚,可攻击4公里处300米深潜艇,并能发射最新被动声自导反潜火箭。舰桥前两舷4座18管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炮,对岸及对舰射程11公里;发射箔条及红外干扰弹能在4公里处进行欺骗或冲淡式干扰;并能使用新型反鱼雷诱饵弹和拦截弹。中程反潜由后部舰体两侧隐蔽的两座7424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负责,发射的鱼-7型轻鱼雷最大射程9公里,作战深度700米。远程反潜依靠一架俄制卡-28重型反潜直升机,这种全球全天候反潜能力最强的舰载直升机作战半径200公里,滞空时间4.5小时,五级海况下可起降。能捕获潜深600米,航速40节的核潜艇,并以深弹或两枚轻/重型反潜鱼雷摧毁。除常规反潜外,"卡-28"还可以进行超视距引导、远程预警,侦察、补给运输等任务。另外估计中国海军在170、171军舰上装备了中国自制的"长缨-1"号反潜导弹。据《简氏防务周刊》介绍,这种导弹的战斗部是一条"鱼-7"型反潜鱼雷,也有资料称是A244S或仿制型号ET52,空中弹道最大射程为25千米,水下弹道6千米。由于"长缨-1"弹径和长度与"鹰击83"反舰导弹相差不大,其发射包装筒能够安装在"鹰击83"发射箱类似的支架上。这样中国海军的特混舰队就组成反潜火箭弹、反潜鱼雷为近程;反潜导弹作为中程;而以反潜直升飞机为远程的舰队近、中、远程反潜作战体系。日本;日本空中反潜力量由岸基反潜巡逻机、直升机和舰载反潜直升机3部分组成,包括110架P-3C反潜巡逻机、10架反潜直升机。P-3C陆基反潜巡逻机是日本海上自卫队航空反潜力量的核心武器。P-3反潜机属陆基远程反潜巡逻机,主要功用是反潜和反舰作战,问世以来一直独领风骚,目前只有P-3C还在服役。P-3C最大航速可达761千米/小时,航程7700千米。装备有常规和深水炸弹、火箭、水雷、MK-46鱼雷、AGM-84“鱼叉”反舰导弹、AGM-65“小牛”对地导弹声纳浮标等。舰载反潜直升机主要有HSS-2B和SH-60J。其中,HSS-2B曾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舰载机,该机长22.3米、宽18.9米,成员4名,装备搜索雷达、声纳浮标等电子设备,反潜武器主要为2枚反潜鱼雷。该型机正在被SH―60J反潜直升机逐步取代。SH-60J是在美海军现役SH-60直升机的基础上,日本自行研发的下一代反潜直升机。水面反潜作战能力日本的主要水面舰艇在设计时都考虑了反潜护航作战的需要,全部装备有先进的反潜装备,具有强大的反潜作战能力。随着“宙斯盾”防空导弹驱逐舰首舰“金刚”号于1993年服役,日本在原先“八・八”舰队的基础上编入“宙斯盾”驱逐舰和多用途驱逐舰(载有1架直升机)各1艘,由10艘驱逐舰和9架舰载直升机构成“九・十”舰队。“九・十舰队”所有驱逐舰上都装备有1座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和2座68型三联装MK46―5反潜鱼雷发射管。MK46-5反潜鱼雷采用主,被动声自导方式,速度大于40节,射程达11千米以上;“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的射程在20千米以上,它是以MK46-5型鱼雷为战斗部的固体火箭助飞鱼雷,用以攻击较远距离的水下目标。此外,9架HSS-2B舰载反潜直升机均载有4枚MK46型反潜鱼雷或MK9航空深水炸弹。HSS-2B反潜直升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和MK46-5型反潜鱼雷组成了“九・十舰队”远中、近距多层次的反潜攻击力量。所以无论是从舰队反潜机的数量和作战性能对比以及舰队总体反潜能力对比来全面分析,中日两国海军的反潜力量对比看中国海军目前暂时还是处于下风阶段。5潜艇日本:苍龙级:3艘(AIP)(按下水计算)亲潮级:11艘(1艘AIP)春潮级:3艘。中国:041/元级:6艘(AIP)(按下水计算)039/039改/宋/宋改:14艘(1艘AIP)636/877/基洛:12艘。035系列/明:20艘。093/:3艘091/汉:5艘033/R:30艘。(后备役)常规潜艇来上,日本有17艘,其中4艘AIP;中国新型常规潜艇达32艘,是日本的一倍,其中7艘AIP;还有老式的明级20艘。R级30艘。总量更是日本的四倍。日本潜艇吨位比我国的大约1/3。核潜艇,日本无;我国多达8艘(未算5艘092和094战略导弹核潜艇)。就潜艇作战能力来说,我们大大强于日本。整体来说,就目前来说,我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稍弱于日本海军舰艇。但如果单就海军舰艇对抗的话,防空作用被削弱后的日本海军对上反舰能力强的中国,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如果单就海军来说,中国有一个BUG——海军航空兵——多达220架的SU-30MK2/JH-7/JH-7A;而日本没用类似的攻击战机。所以如果中、日海军全员上阵,日本悲剧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专业的军事论坛认为日本海军不是中国海军对手的原因。如果加上空军的话,日本更悲剧。结论:如今,在东海,日本不是对手。两国军事科技对比;1)航空技术比较中日都生产了自己的第3代战斗机。日 本是F-2,中国是歼10和歼11和JH7/A。通过研制、仿制,中国完全掌握了第3代战机的设计和生产技术。而日本虽然在某些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日本并没有完全掌握第3代战机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日本任何新战机仍然必须依靠美国。而中国在第3代战机已经毕业了,同时具备了第4代战机的研制能力,歼20的横空出世就证明了一切!但日本在运输型大飞机领域上领先。中国的武直10战斗直升机已量产而日本是买美国的阿帕奇。下面通过具体技术看两国对比。1空气动力设计;中国已经基本解决先进战机的气动设计问题。通过大量的型号设计,中国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经验的航空工程师和设计师。而日本工程设计经验不足,F-2的外型设计模仿F-16,同时大量设计依靠美方。而所谓的第4代“心神”还只是个概念,这从日本要采购F35可看出它根本没做好搞第4代机的准备。所以现在看日本在飞机设计和制造领域已落后与中国!2 结构和材料;两国水平大致相当。在设计上已经有现成的设计软件,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机体3维数字设计上中国已经走到日本前面。日本的复合材料技术比较先进,其机翼复合材料一体高温固化技术世界领先。但这个技术不够成熟,制造的机翼后来出现裂缝。中国引进了俄罗斯最先进的钛合金加工技术,同时中国复合材料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因此中国已经比较完整地掌握了先进战机的材料技术。3 电子系统;日本在雷达电子火控技术和数据链技术上领先,中国还有差距。但在一体化电子系统设计和整合方面中国没有差距。中国已掌握了数字电传技术,而日本没有掌握这个技术。日本的机载预警机都是美制的,而中国却是自研的,且在相控阵雷达技术上已获突破。4 动力系统;中国已经可以自己设计制造先进涡扇发动机,而日本没有相应的能力只能买美国的。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的优势是具有一个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系统整合能力强。而日本基础工业实力雄厚,特别是电子工业基础雄厚使得它在航空电子具有优势。但日本软件设计技术落后中国,没有独立开发飞机的能力。中国有能力独立或以平等伙伴的地位开发第4代战机。而日本在新一代战机的开发还必须依靠美国。2)在航天技术上,日本H2火箭比中国目前在用的长征火箭载重量要大。但中国在火箭的可靠性和航天测控和载人航天比日 本领先。日本在卫星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这一方面是日本电子工业基础雄厚,另一方面中国受到西方的技术限制。但中国在卫星应用方面比日本更广泛。中国还拥有反卫星和反导导弹,激光武器,巡航导弹。而日本这些还是空白。总体上中国航天上略微领先日本。在中国新一代火箭成功以后将全面超越日本。3)中日海军技术比较以日本最先进的金刚级和中国170舰比较。据可靠消息,170舰使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而金刚级使用的是美国的无源相控阵雷达。170舰整个作战系统是中国的,而金刚级的作战系统是美国的。导弹技术上170使用自导防空导弹,而金刚级使用的半主动制导。反舰导弹的差距更加明显。170舰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反舰弹射程达280多公里)。现在中国可以完全独立自主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舰。而日本在作战系统和舰用主机方面还需要依靠美国。金刚级的优势在于载弹量远远超过170 舰。反潜战水平可能优于中国。在直升机航母和轻型航母上日本领先。但随着中国071船钨的列装和081的出现,日本的优势正被缩小中。。。在潜艇方面,中国潜用柴油机还需要进口。国产柴油机噪音大,比功率低。日本技术领先,但比中国使用的德国柴油机无技术优势。中国在AIP技术上国际领先,在燃料电池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日本不具备这个技术。日本千方百计想得到中国的燃料电池技术。在潜艇材料上中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噪音控制上中国也不落后于日本。只是声纳系统还有一些差距。在引进法国和俄罗斯技术以后,这个差距已经很小了。中国拥有核潜艇,日本没有。中国核潜艇发展了两代。苛刻的中国海军对新一代核潜艇非常满意。从以上分析看中国在海军技术上已经赶上和超过日本了。中日在海军技术上的差别同样是中国具有完整全面的军事工业体系,可以自主完成军事装备的设计制造。日本基础工业实力雄厚,在柴油机、和某些电子技术方面领先。但必须依靠美国的一些技术支持才能完整地制造现代化军舰,才能形成海军战斗力。现在中国军事工业已经提供中国军队以先进的海空武器装备,使之不低于日本,问题是PLA如何使用这些装备,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4)陆军装备技术比较以主战坦克为例,火炮、装甲技术中国领先。日本不具备生产高膛压火炮技术,只得引进德国许可生产坦克炮。中国具有亚洲独一的高膛压火炮自主技术。与德国技术相当。装甲技术在各国都是最高秘密。但中国99式坦克的防护远远超过日本90式。火控技术相当,其2000米动对动首发命中率相当,大约在85%。日本的优势在于动力系统。不过日本使用2冲程发动机表明日本的高比功率4冲程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如果中国的1100千瓦发动机过关的话,在这一领域也赶上日 本。5)电子信息战技术比较日本是世界上电子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着极为强大的基础工业实力。这导致了日本的军用电子技术的先进。但日本的硬件先进,但软件落后,日本的软件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日本的电子工程化水平一般。中国电子工业基础落后,有一些军用电子原器件不能生产或其质量不高或价格太高,影响到中国军事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影响到陆海空军和卫星的电子系统的水平。但最近几年这个情况有了根本改变。中国电子工业的加工水平达到12英寸,0.13微米加工技术。现在正在开发自主的90纳米的加工技术。中国的IC设计发展也很快,已经在开发最具有挑战性的处理器芯片。中国的工程软件设计原来就不在日本之下。日本的电子战信息战技术还主要依靠美国,LINK11和LINK16是日军的主要信息链路。由此可以看出日 本的整个军事体系是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离开美国,日本的整个军事体系立即瘫痪。而中国具备一个完整的军事工业和军事科技体系。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军事技术并不落后于日本,而且更有完整性。而日本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力量受控与美国。这是日本为什么看起来象太监一样的根本原因之一。综合结论:中国在航空航天,防空反导,核潜艇,反舰导弹,坦克等领域领先。而日本在水面大型战舰和潜艇技术,大飞机,军舰动力和电子技术等领域领先。在个别领域上双方各有千秋,但从总体实力上评估中国已强过日本。已和俄法等同处第二梯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拳皇二代空手道先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