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激战何时休,谁又将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头

共享单车8大排行榜ofo独占鳌头 多项指标摩拜屈居第二
共享单车8大排行榜ofo独占鳌头 多项指标摩拜屈居第二
& & & & 【讯】3月1日消息,最近,共享单车迎来了高速增长态势,也面临着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彩虹大战&中,谁又能力克群雄、独占鳌头?翻阅近期权威咨询机构及知名互联网第三方机构的排行榜,可以发现ofo&小黄车&包揽了8大榜单冠军,全面超越摩拜单车,成为共享单车界实至名归的&一哥&。三项覆盖率第一 ofo牢牢占据共享单车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ofo在市场占有率、年轻群体占有率、城市覆盖率上拔得头筹,夯实共享单车行业领军地位。根据知名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整体市场份额中,ofo以51.2%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ofo共享单车用户主要为年轻人群体,25岁以下用户在ofo占比最高,达到了37.8%。而同一年龄段用户在其他品牌共享单车占比均比ofo低,其中摩拜单车33.5%,永安行30.5%。ofo&小黄车&深受90后青睐,成为年轻人骑行的首选。当下,ofo&小黄车&覆盖了35个城市,投放100万辆,提供骑行服务2.5亿次,城市覆盖率是第二名的3倍。
  两项增长率第一 ofo全面超越摩拜发展潜力无穷
  除了具有规模优势,of在增长速度上的表现也十分抢眼,目前独夺苹果App3个月用户增长率、苹果排行总榜排名提升率两项第一。2月26日,苹果实时更新App Store下载排行榜, ofo&小黄车&在免费榜总榜、榜夺得&双料冠军&,摩拜单车分别拿到第3名、第2名。Ofo还跨界超越了全球最热,并以3个月内183%的用户增长率,刷新行业增长纪录。不仅如此,ofo在苹果AppStore排行榜上的名次提升速度最快,从500名到第1名仅用了105天。
   三项忠实度第一 ofo用户口碑领先摩拜
  ofo的高品质铸就了好口碑,&小黄车&次月用户留存率、用户活跃度、用户满意度均排名共享单车行业第一。根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易观智库对3.58亿移动端月活跃用户行为的监测,每100名ofo共享单车用户中,超过62人下个月还骑&小黄车&,ofo次月留存率达到62.1%,排名全国第一。而排名第二的摩拜单车,仅有51.9%的用户次月留存率,比ofo少了10.2个百分点。排名第三的永安行,用户月留存率34.8%,比ofo少了27.3个百分点。
  在易观智库对全国共享单车用户活跃度的调查中,&小黄车&超过摩拜夺得第一。ofo共享单车的用户活跃度为7.2,摩拜单车达到8.1,永安行高达10.1, ofo的活跃度数值更小,用户粘性比摩拜单车、永安行更高。
  据比达咨询 2017 年 1 月的用户调研显示,ofo品牌的用户满意度排名第一,超过摩拜单车、永安行、哈罗单车和小蓝单车。&使用方便& 、&解锁率高&、&轻便好骑&是用户对 ofo 最常见的评价。可见,ofo在规模、增幅、满意度等指标上全面领先于摩拜单车等企业,占据了共享单车界的头把交椅。
微信搜索并关注科技讯公众账号:kejixun 更多精彩,早知道!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12:44 更新
12:43 更新
12:42 更新
12:41 更新
12:41 更新
12:39 更新
12:39 更新
12:38 更新
12:38 更新
12:37 更新
&&科技讯版权所有&||||||共享单车摩拜ofo激战 其他厂商还有活路吗?_网易科技
共享单车摩拜ofo激战 其他厂商还有活路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共享单车老大老二激战 老三现“猝死”)
2017年刚开年,共享单车市场的战火就持续升级,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2月21日,摩拜单车宣布再次获得D轮后新融资,引入了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的股权投资,自今年1月初至今,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2月22日,ofo共享单车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合作,三方将共同研发基于物联网NB-loT技术的共享单车智能解决方案。摩拜和ofo两大巨头纷纷发力,给行业带来明显压力。目前,市场上还有小鸣、小蓝、智享、骑呗、优拜、快兔等超过20个玩家在伺机而动,而且绝大多数企业的单车于去年9月之后才正式运营,最疯狂的时候,不到一星期就会冒出一个新品牌。其中在莆田的创业公司卡拉单车,刚上线20天就已匆匆倒下。显然,其中有不少玩家是跟风而来,那么,大浪淘沙之后,未来到底谁能存活下来,接下来的单车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摩拜圈地】用资本“说话”进入2017年以来,ofo尚未斩获一轮融资,摩拜却接连公布了三轮融资消息,自今年1月初至今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从2015年1月创立以来,摩拜单车已经累计完成9轮融资,在其投资方中,至少包含了18家一线基金,其中包括创新工场、红杉中国、高瓴资本、腾讯、富士康等。在众多共享单车玩家中,摩拜单车的做工不错,这无疑需要付出更高的制造成本。据了解,摩拜一代单车的成本在元,二代的Light款成本已经降至千元以下,但价格依然算不上便宜。这是摩拜需要更大资金支持的重要原因,但并非全部。此前,摩拜单车CEO王晓峰透露,“之所以还在不停地找投资者,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希望别人给我钱,让我活下去,让我们继续发展。”在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后,王晓峰表示,对融资速度不太满意,“2016年一年才融五轮,我希望融六轮。”在这场漫长的资本寒冬中,共享单车无疑是资本的“宠儿”,谁都想分一杯羹,但是当众多一线基金都押注在摩拜、ofo后,其他基金在投资市场尾部的玩家时,自然变得更加谨慎。事实上,这个逻辑在头部竞争中依然成立,当摩拜把越来越多的顶级基金拉入自己阵营后,其他基金以后在站队ofo时也就不得不更加谨慎。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分析称,从近期摩拜的融资速度来看,摩拜或许是想从资本层面限制竞争对手,尽可能的拿更多的钱,一方面可以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也从侧面限制了对手“拿钱”。【ofo“攻城”】10天进入11城2月9日,《华尔街日报》消息称ofo正在募集1.5亿美元新资金,对于这一则融资的传言,ofo官方并未肯定,仅表示“不予置评”。ofo的上一轮融资是在2016年10月,投资方中包括了滴滴出行、小米科技等产业基金,据公开信息显示,ofo也累计完成了7轮融资,包含了至少14个不同的投资方。在进入2017年后,摩拜单车加快了融资速度,这使得ofo在融资总额和投资方数量上和摩拜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不过在开拓新城市上,ofo却动作频频。1月11日,ofo宣布启动2017年城市战略,计划到1月22日前,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截至2月22日,ofo对外宣布已经覆盖了35座城市,连接超过100万辆车和1000多万用户。目前,摩拜单车的覆盖城市是21个。此外,ofo还在近期进行较大力度的市场补贴,尽管每次骑行只要1元或0.5元,但ofo给用户平日发放优惠券,还在春节等节日举行免费骑行的活动。融资速度和覆盖城市数量的差异,也显示了摩拜单车和ofo在2017年的策略的不用。摩拜想先占据资本优势,而ofo则想先占据市场规模。【其他玩家】势单力薄者已倒下在摩拜和ofo的“橙黄大战”进行的同时,已有其他共享单车企业倒下。据媒体报道,莆田的共享单车卡拉单车用19天时间投放了667辆车,结果丢失大半,只找回来157辆车,丢失率76.5%。2月16日,卡拉单车声明,投资方根据对赌协议,已经撤资退出,投资的钱也要全部收回。此前卡拉单车曾预订了5000辆车,已生产好的4000多辆车无法提货。丢失率其实是所有共享单车都会遇到的问题,不过资本越雄厚、地盘越大的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越小,而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卡拉单车的倒下不会是最后一个。不过,不少玩家也有自身优势。一些本身就拥有造车能力的公司也进入到共享单车市场,例如新锐自行车公司野兽骑行就在2016年11月,宣布设立独立品牌小蓝单车,全面开拓共享单车市场。另一典型代表则是老牌自行车厂永久,2016年8月,永久自行车的母公司中路股份旗下的投资平台中路资本,向优拜单车注入了数千万元的天使投资,并将旗下永久自行车的研发生产链和自行车运营等重要资源一并投入优拜单车。在互联网创业领域,风口上的火烧得越旺,创业者的生存压力也就越大。目前来看,共享单车市场就是这样,无论是处在行业头部还是尾部的创业者都面临不小的压力,对于ofo和摩拜而言,或许是市场份额之争,但对于其他玩家而言,则是生死之争。业内有观点认为,今日的共享单车市场,和昔日的网约车之战有几分相似,两大巨头在市场上打得如火如荼,后面还有一堆小玩家利用各自的产业资源瓜分小市场,资本纷纷入局站队。未来的单车之战,是否也会像网约车一样以合并洗牌的方式结束,业界不得而知,从ofo和摩拜两家公司背后错综重合的资本关系来看,合并的可能性确实不小。观察供应链成共享单车竞争关键
在中国供应链联盟理事黄刚看来,共享单车平台的竞争,第一步是用户之争,第二步是全产业链资源之争,第三步是物流供应链运营效率之争,第四步是产业链生态之争。“在完成了平台和用户之争以后,摩拜与ofo的决胜局将发生在最终的产业链生态之争。”黄刚说。在生产制造链条上,摩拜和ofo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模式,ofo选择了与全国各自行车厂战略合作并联合生产的轻模式,典型的合作伙伴就是飞鸽和凤凰;而摩拜采用的则是定向制造模式,在供应链上借助富士康等加工制造网络进行发展。事实上,目前市场上的2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也多采用的是这两种模式。新京报记者 王鹏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摩拜ofo玩家开启全面撕逼模式 共享单车资本激战谁是赢家?
&&出处:艾媒网
&&阅读:3192次
摘要先是摩拜走出根据地上海,北上入京、南下入广;紧接着ofo走出盘踞多时的校园市场,正式在校园外与摩拜正面交锋。
  今年9月开始,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一开始就已经白热化了。
  两大玩家摩拜和ofo相继开始大规模扩张:先是摩拜走出根据地上海,北上入京、南下入广;紧接着ofo走出盘踞多时的校园市场,正式在校园外与摩拜正面交锋。
  一时间,摩拜的荧光橙与ofo的亮黄交映在北上广街头巷尾,地铁口的停车区也不再黯淡一片。
  背后的资本力量也变得暗流涌动。ofo近一年来已快速完成了五轮融资,9月以来更是拉来了小米、顺为,滴滴及其相关投资机构集体入伙;摩拜一方也不甘示弱,除却众多资本机构加持,还拉来腾讯和美团创始人王兴(微博)的入股。
  相同的是,他们都相信共享单车的未来会异常光明,但迥异的运营模式让站队者们各执一词,坚信各自的模式代表着共享经济的未来。
  然而,摩拜与ofo的创始人们却可能如履薄冰----火热的资本竞赛多少掩盖了这个崭新领域中一系列难解的痼疾与政策不确定性,当繁华喧嚣落尽,共享单车能否名副其实?
  白纸与彩绘
  在讨论对比摩拜与ofo的产品之前,不妨先追溯一下两家企业及创始人的经历。
  ofo的创始人戴威2013年从北大本科毕业,随后创立了定制化骑行旅游项目ofo旅游。在创业巍巍火热的那两年,ofo旅游和市场上大量的幸运儿一样成功拿到了天使投资。但在2015年,几乎是创业寒冬期来临同时,在市场上并无多大建树的ofo旅游也遭遇了运营困境,公司一度濒临倒闭。
  当然ofo旅游并未倒下。戴威从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100万借款后,将ofo旅游转为共享单车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ofo确实是&共享单车&----校内用户将单车共享出来,就相当于拿到平台上所有单车的使用权。
  之后ofo团队再次转型,在C2C共享的基础上自行采购,演变为如今的类似于B2C的模式----如今,ofo平台虽然还有用户共享的车辆存在,但采购车辆早已占据大多数。
  可以说,在近一年来获得连续投资前,一路走来的ofo一直跌跌撞撞,其战略也经历了数次大幅调整,低成本的校园用车是前期最符合其现状的运作模式。
  摩拜的境遇大为不同。
  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职业经历颇为丰富,曾就职于 《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 腾讯、《商业价值》等,并在此前创立了GeekCar极客汽车。
  摩拜另一位为人所知的人物王晓峰,在加入摩拜前是Uber上海总经理,作为曾经Uber中国CEO的一大人选,王晓峰在上海本地有着一定的资源优势----事实上,摩拜将工厂选址在上海,并将其作为投放首站可能正与此有关。
  摩拜自诞生起是一家颇具&性格&的公司。事实上,为共享而专门制造的重型单车、GPS定位及其衍生的高成本和&难骑&的口碑,直到如今仍是摩拜区别于竞争对手最大的特点。摩拜的一系列运作策略也自一开始就未曾发生明显的变化,直至昨日获得C轮融资,摩拜对外发声的关键词仍在&优化&上。
  ofo与摩拜似乎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白纸,一个是彩绘;前者随时势而描绘,后者一开始就写好剧本。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来自于诸多方面,彼时而言,也难言孰优孰劣。
  不过,在资本大举进入后,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越来越像的对手
  在9月之前,摩拜与ofo的模式差异十分显著。腾讯科技将其差异归纳如下:
  可见,摩拜高价车+自产的重模式迥异于ofo低价车+采购的轻模式。重模式的另一面是高风险,这一度引发了众多业内人士对摩拜的担忧。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甚至认为,摩拜布一辆车,ofo可以布10辆,&中国互联网活下来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成本低&。朱啸虎所在的金沙江创投从A轮起开始押注ofo,在他看来,ofo的低成本优势将帮助其突出重围。
  然而峰回路转,到10月初,ofo先是宣布将进入所谓的&3.0时代&,对旗下单车硬件进行全面升级,经过升级后的ofo单车成本业已突破500元;继而摩拜的新型&小蓝车&泄露出来,根据初步估算,&小蓝车&的成本已经被大幅降低到了1000元。
  如若&小蓝车&被正式投入使用,摩拜与ofo原先高达15倍的价格差将被直接降低到2倍:摩拜的高成本劣势被大幅缓解的同时,ofo的低成本优势也被一定程度稀释。
  与此同时,两家企业原先在服务范围上的差异化,也在ofo获得滴滴融资后化为乌有。据一位参与ofo调度的师傅描述,自宣布扩展校外市场开始,近几日ofo的三轮电动车一天甚至要往返各大地铁口数十次,大批小黄车被集中投放。
  有趣的是,在ofo的&后花园&,摩拜也以北大作为北京校园战略的首站,开始扩展校内市场。虽然短期内仍与ofo
200多家校园的覆盖率不可同日而语,但摩拜似乎并不准备在这个市场上坐以待毙。
  胡玮炜还告诉腾讯科技,摩拜在北大校内的收费是低于外界的,这与ofo校内收费减半的策略也同出一辙。
  无疑,出于某种原因,双方似乎都在向同一个形态演进。
  密码锁与GPS的逻辑
  殊途同归的原因,或许是为了用户体验。但事实上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直接将&共享单车&拆分,一面是共享,一面是单车。
  王晓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首先要做的便于共享,因此一个不掉链子、不爆胎、可定位的单车显得十分有必要-----用于共享的单车要耐磨,也要便于找到。这也促成了摩拜单车初版的诞生。
  用户体验在此过程中似乎并不在首位,此后用户对其&难骑&的诟病不无意外-----或者说,作为一款单车,摩拜曾经是不合格的。
  此后摩拜的诸多改进,核心点都在于如何成为一款好骑的单车上。
  ofo采用的是常见的单车。然而,由于一开始没有针对共享用途优化,在损坏率上具有劣势。哪怕在最新的&3.0版本&中,虽然有所加固,但坚固程度依旧不甚理想。
  在实际使用中,由&共享&出发的摩拜和由&单车&出发的ofo,哪怕在经过一定的趋同演进后,依旧有着一些差异之处。
  由于摩拜配有GPS,用户通过软件寻找单车;相比之下,ofo只能通过盲找,虽然在热门地区用户依旧能较快找到车辆,但在一些偏门地区以及供少于求的境况下,或许会给用户甚至是ofo自己带来麻烦。
  除此之外,摩拜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腾讯科技,除了找车,GPS以后还将帮助摩拜监测车辆的集散规律,从而帮助其更科学得进行调配。
  密码锁是摩拜另一个不同于ofo的特点。相比ofo的机械锁,密码锁造价更高,但在防撬、科学计费上优势明显。胡玮炜告诉腾讯科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迭代的新车,密码锁都会是摩拜单车的标配。
  事实上,即便是被&简配&后的&小蓝车&依旧配备GPS和密码锁。不同的是,&小蓝车&并没有自带电源,一旦电量耗尽,&小蓝车&可能会面临ofo一样找不到车的麻烦。
  由此可见,摩拜在共享产品逻辑上显得较为周密,密码锁、GPS等技术都服务于该逻辑,由此带来了&共享&上的高门槛。虽然先期成本高于ofo,但由于产品逻辑和精细化运营带来的长期优势,后期摩拜未必会在综合成本上逊于ofo。
  不过,即便如此,给摩拜和ofo下断言依旧为时尚早。
  共享单车的需求如今尚未被完全开发,除却热门地点,由于密度尚且不够,真正能用上共享单车的人群目前并不多。事实上,ofo此前公布的单车总量为8万台,但如今走出校园不足一周,当前还处于投放期;摩拜的服务城市仅有北上广三个城市,在本月下旬还有一个更大的城市扩张。
  也许,投放密度会是最终决定两款产品成败的终极指标。
  事实上,当前要做到&每100米就能见到&的地步还很不现实,加上产品逻辑的两个层面&共享&和&单车&都有较大优化空间。
  共享单车市场正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一切都还需要探索。 而入局的巨头们,腾讯、滴滴、小米等等,或将成为这个领域新的变量。
  (来源:腾讯科技)共享单车激战正酣 膜拜、ofo纷纷拼外援
一轮轮融资入账、一个个城市布局,共享单车激战正酣。2月23日,摩拜单车与微信联合宣布,摩拜单车小程序与微信&扫一扫&打通,2月22日,ofo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合作解决开锁痛点&&共享单车的比拼也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外部力量的支持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
2月23日,摩拜单车与腾讯微信联合宣布,今后用户通过微信&扫一扫&扫描摩拜单车车身上的二维码,将可以直接进入摩拜单车微信小程序,扫码开锁即可使用。这项技术是由摩拜单车和腾讯微信团队共同协作开发完成。不过,已有摩拜单车账号的微信用户必须绑定已有的摩拜账号登录,才能解锁身边的摩拜单车,尚未注册摩拜账号的微信用户则需要通过扫码进入摩拜单车小程序进行快速注册才能使用。
摩拜单车产品总监杨毓杰表示,与微信的对接将有助于摩拜吸引更多新用户快速体验并转化成为摩拜注册用户,也进一步体现了摩拜着力打造&智能&共享单车和&智能锁&带来的长期优势和放大效益。对于微信入口,ofo早有准备。去年9月,滴滴出行曾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ofo,二者宣布将围绕&城市出行共享&展开战略合作,用户在滴滴平台上亦有望直接体验到ofo的服务。
除在接口上发掘落脚点,在技术层面共享单车也广交益友。ofo日前宣布与中国电信、华为达成合作,三方将共同研发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共享单车。
此次合作,中国电信将为ofo提供国内覆盖最广的网络资源以及跨地域、全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客户服务渠道体系;华为将为ofo提供NB-IoT芯片,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
2月初,摩拜单车方面就放出消息,爱立信、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与摩拜单车已完成基于蜂窝物联网现网的端到端应用测试。信息显示,目前摩拜单车拥有的专利信息为28条,涵盖领域为单车零件、电机系统、防盗系统以及智能锁,ofo共享单车拥有专利信息3条,均与智能锁相关。
比达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接近2000万人,预计2017年用户数将大幅增长至4965万人,同比增加163.2%。日订单量将超过千万,成为一个新兴的流量入口。目前,共享单车市场还主要由摩拜单车和ofo两家主导,两家合计占当前市场份额的91%。。
目前,尚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面对激烈的竞争,共享单车平台现阶段又十分需要充足的资金储备,因此一轮轮融资大战就此展开。据统计,至今,摩拜单车已经获得了四轮超过4亿美元的融资,ofo也获得了五轮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
除了在技术和平台接口上快速寻找合作伙伴、融资上迅速下手之外,产能方面摩拜单车与ofo也毫不放松,二者分别与富士康、上海凤凰等产能强势的企业展开合作。
易观互联网出行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高级分析师张旭认为,作为初创企业,共享单车平台需要外包技术和产能相关的部分,如果说技术和流量是竞争决胜的关键,产能和渠道则是共享单车比拼的基本功,而资本力量就是助推器,这些都是共享单车平台自身能力之外的筹码。&但是,共享单车最核心的比拼还是平台本身的服务质量和运营能力&。
责任编辑:陈群(QT0001)
端午节快到了,小长假去京郊找一山清水秀的地方搞搞烧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燃冰,可以燃烧的冰块儿? 可燃冰长啥样?能干啥?一起来看看。
日“中国旅游日”,北京各景区优惠活动汇总,你准备好了么?
5.19中国旅游日,密云推出游自然美景、住乡村酒店、品乡野美食等18项系列惠民活动。
一次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勒索病毒网络攻击席卷全球,目前至少有150个国家受到网络攻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占鳌头与首屈一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