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斯巴达与波斯全军出击会不会挡住波斯大军

当前位置:
>>>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率军18万进攻温泉关,斯巴达国王率3..
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率军18万进攻温泉关,斯巴达国王率300勇士为了保护这个雅典门户血战至死。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斯湾击溃波斯海军,最终逼退波斯大军,保住了希腊文明。是什么因素让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竞争对手衷诚合作?A.对军事体制的热衷B.对民主理念的推崇C.对体育运动的热爱D.对联手称霸的渴望
题型: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是古代希腊对民主理念的推崇,让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竞争对手衷诚合作,故选B。点评: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拒绝一个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它认为一个理想的城邦应该是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原则是谁也不能自封为统治者,谁也不能以个人名义握有不可让渡的权力。学生还要知道,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城邦为中心的城邦民主制。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率军18万进攻温泉关,斯巴达国王率3..”主要考查你对&&阿基米德,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阿基米德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
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阿基米德主要成就:1.浮力原理;2.杠杆原理;3.《几何原本》;4.螺旋式抽水机。阿基米德:欧里庇德斯:欧里庇德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他拥护雅典的民主制度,但对它日益暴露出的危机感到忧虑。特别是在内战期间的各种现实问题,在他的悲剧中获得了深刻的反映。对于雅典进行的不义战争,对于对外侵略、对内剥削的高压政策,对于压迫和虐待奴隶的问题,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贫富悬殊、男女不平等、道德败坏的严重现象,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美狄亚》:《美狄亚》约写于公元前413年。剧作着重刻画的是美狄亚的复仇心理,对妇女的卑微地位和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是古希腊悲剧代表作品之一。其剧作语言接近口语,尤擅长描写人物心理,充满浪漫情调和闹剧气氛,对后代剧作家有很大的。《特洛伊妇女》:《特洛伊妇女》也是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这个剧本假托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反映了雅典人特洛伊妇女在公元前416年攻下守中立的墨罗斯岛、大肆杀戮的历史事实。剧中描写特洛伊城被焚毁,男子被杀尽,妇女沦为奴隶,赫克托耳的幼子被希腊人从城墙上扔下来摔死,景象很悲惨。欧里庇德斯的塑像:《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伊利亚特》:《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奥德赛》:《奥德赛》着重描写了奥德修斯10年海上漂泊中最后40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历尽艰险最后到达斯刻里亚岛,受到国王菲埃克斯的隆重接待,酒席间应邀讲述他遇风暴、遇独目巨人、遇风袋、遇女妖、遭雷击等海上经历。《奥德赛》以海上冒险和家庭生活为中心,描写奥德修斯的不畏艰险和佩涅洛佩的坚贞,歌颂了智慧、勇敢和忠诚。荷马史诗的特点:1.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状况,希腊民族的生活、思想、情感和理想,充满了乐观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2.表现了希腊人民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3.比较客观详实的反映了历史,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电影《特洛伊》海报:索福克里斯:索福克里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的作品注重技巧高潮的建立与片段的完美发展,其中尤以《俄狄浦斯王》最为出色,堪称索福克里斯甚至是悲剧史上的代表作。《安提戈涅》:安提戈涅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42年的一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该剧在剧情上是忒拜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但是最早写就的。剧中描写了俄狄浦斯的女儿安提戈涅不顾国王克瑞翁的禁令,将自己的兄长,反叛城邦的波吕尼刻斯安葬,而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俄狄浦斯王》的插图:《俄狄浦斯王》主要内容: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德尔菲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
发现相似题
与“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率军18万进攻温泉关,斯巴达国王率3..”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434318894518049457588168719185515玛代波斯帝国(三)
我的图书馆
玛代波斯帝国(三)
  大流士一世有众多的妻妾,这些女人为他生了许多的孩子。其中只有一位能成为波斯之主,他就是薛西斯。虽然,他不是最大的儿子。但是,他的母亲是皇后,也是波斯开国之主 --- 居鲁士大帝的女儿。在所有的王子中,他是最尊贵的一位。这样,他继承王位毫无悬念。主前485年,薛西斯登基成为波斯第四位国王--薛西斯一世(主前485年---前465年在位)。这位新国王英俊大方,在波斯人当中,无人能够在容貌上和身体的力量上与其相比。
  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认为自己处于世界之巅,从那里俯视着,蝼蚁般万千众生。他的举动时而宽宏;时而暴虐令人难以揣摩。而他的本性并不残忍,在某些特殊的时侯,他甚至像诗人一样,心思细腻、感怀伤逝。如果拿中国的帝王和他比较,最接近他的就是隋炀帝。这样的王,无论在军事才干上、还是在执政上。都不是居鲁士或大流士的合格接班人。
  他继承了大流士一世的遗志,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镇压埃及的叛乱。主前484年,他向埃及进军,通过一场闪电战,以最小的代价,重新征服了那片土地。尽管埃及人民勇敢的反抗,但最终的结局是比叛乱之前付出了更加“严酷的服役”。薛西斯对待叛乱的省份是心狠手辣,他废黜了当地人的首领,改由波斯人直接统治。当巴比伦人在2年后的叛乱结束后,他也如法炮制。在薛西斯一世的兄弟阿肯美尼的铁腕统治下,这个尼罗河的国家,有将近25年的时间没有出现过动乱。在埃及的叛乱被平定2年后,巴比伦出现了两次大的叛乱。
  第一次叛乱的指挥者是比尔舒曼妮,那是在主前482年8月,这次起义很快被镇压了。一个月后,沙玛土以利巴领导了第二次起义。薛西斯一世委任了他的年轻女婿,麦迦比左斯用铁腕平息了这次叛乱。在居鲁士时代,巴比伦城因享有世界文化中心的重要性,而得到了宽恕,没有被破坏。但是,这次因其不忠实,而遭受到了残酷的惩罚。薛西斯使人毁坏了这个城市的防御要塞、宫殿和圣堂。其中包括,辉煌的以撒基拉圣堂和著名的金字形神塔(圣堂塔)埃提美南基。甚至连玛尔杜克的黄金雕像,也被“驱逐”到了波斯,该雕像在巴比伦的新年里,历代国王,包括波斯的最高统治者,都曾经和它握手。巴比伦被合并到了亚述,这个曾经辉煌荣耀的巴比伦大城,就此‘倾覆’了。薛西斯一世没收了,巴比伦许多富贵人的财产,并转递给了波斯贵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也从中有所收益,巴比伦大多数的土地,落到了波斯人的手中。这一切都应验了《圣经·以赛亚书》十三章第17和19节的预言“我必激动玛代人来攻击他们(巴比伦),玛代人不注重银子,也不喜爱金子”。“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必向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还有《耶利米书》五十一章11节“你们要磨尖了箭头,抓住盾牌,耶和华定意攻击巴比伦,将他毁灭,所以激动玛代君王的心,因这是耶和华报仇,就是为自己的殿报仇”的预言。
  薛西斯一世就是《圣经·以斯贴记》中的亚哈随鲁王,他握有难以想象的权利。他左手握着生,右手握着死。而他伸出哪支手来没人可以揣度,帝国里所有的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除了他以外没有人享有安全和尊严。王后是他的奴隶,他曾在酒后,命令王后瓦实提,走到醉汉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他就像一个富翁在炫耀自己的珠宝,王后拒绝了这个命令,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但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马上被废黜,打入冷宫。后宫里的妃嫔,如果不蒙他的召见,而擅自进入寝宫,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薛西斯向她伸出了金杖,那么她将被赦免。如果他没有伸出金杖,那么她就会被处死,哪怕她是王后。
  宰相是他的奴隶,他可以轻易的扶起一位宰相,也可以同样漫不经心的处死他。虽然,宰相可以聚敛起庞大的财富,拥有显赫的权势。但薛西斯的一次忿怒,就可以让这一切,化为乌有。至于那遍布帝国的犹太人,则更是他卑贱的奴隶。整个犹太民族的生死,是遭受可怕的灭族,还是享受国王的恩宠,完全系于他的一念之间。他的意志就是遮蔽天地的网,整个帝国的臣民都在他的网中。
  《圣经·但以理书》第十一章2节:“波斯还有三王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他因富足成为强盛,就必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薛西斯一世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决定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他拒绝了叔叔亚达巴努斯的和平建议,而是采纳了他的姐夫马多尼奥斯的出兵建议。为此,他精心的准备了4年。一向喜欢内斗的希腊各城邦,为了抗击波斯的再次入侵,于主前481年,结成了以斯巴达为首的30多个城邦参加的军事同盟,推举了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为统帅,组成希腊联军,准备迎敌。
  薛西斯一世富足强盛,他用金银招募了大量的军队,动员了整个帝国的军力。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于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的100多个民族。他们当中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枪长矛的波斯玛代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涂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做的弓、燧石做的箭头;有披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的五花八门。使得这只大军很像是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主前480年春天,波斯全军齐聚小亚萨尔迪斯。号称500万,实则30 --50万人左右,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滂海峡(今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一世下令架桥。大桥很快就架设起来了,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各造一座。桥刚架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令人痛击大海300下,惩罚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
  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的说:“宙斯啊!你为什麽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渡过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的席卷北希腊,七 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海隘口,该隘口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这时希腊人正在举行奥运会。在希腊,奥林匹克高于一切,运动会期间禁止打仗。因此,希腊人在关上布置的联军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波斯大军杀进来的时候。盟军统帅列奥尼达仅带300人来增援。
  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后,薛西斯一世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哪能被吓倒。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阴凉里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的等了4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变下了命令,要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大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战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重装部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而斯巴达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的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却没能前进一步。薛西斯无奈,只好拿出最精锐的一万名御林军投入战斗。但除了抛下大片尸体外还是攻不上去,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的吼叫不已。
  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艾比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可以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 ,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上阵。但为时已晚,波斯人已到跟前了,波斯的羽箭像雨点般射来,佛西斯人败走了。波斯人并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去。
  盟军统帅列奥尼达得知波斯大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为保实力。他把已无斗志的其它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名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人的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塞斯比亚城邦的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波斯人涌了上来,斯巴达人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杀红了眼的波斯人,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地围住。在口令声中,将标枪雨点般的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才被占领。付出了2万名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像是一场噩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他就心惊肉跳的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奉命外出。战后,他们回到斯巴达时,家乡人都非常 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受不了这样的屈辱自杀了。另一个人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但是,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大约在温泉关希腊守军死战的同时,双方海军在阿尔铁米西昂,附近的水面上发生激战,互有损伤 。不久,希腊海军获悉,温泉关失守遂退出战场,南撤可提卡附近的撒拉米海湾。中希腊的陆海门户都被打开了。希腊联军首战受挫,雅典岌岌可危。
  攻占了温泉关以后,波斯军长驱直入希腊,直奔雅典城。然而,雅典城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薛西斯大怒,下令洗劫了希腊这座最大、最富庶的城市--雅典。那么,雅典城里的居民都去哪里了?原来,在希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希腊的命运要靠木墙才能拯救。根据这个传说,有人主张把居民搬到山上去。可是雅典杰出的海军统帅提米斯托克利,对这个传说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希腊的未来在海上,传说中的木墙就是大船。因此,他建议所有的妇女、儿童,都坐船到亚哥斯的特罗辛和本国的萨拉米斯岛上去躲避,所有的男人都乘着战船,集中到撒拉米海湾”。雅典和其它城邦的人都接受了他的建议。就在波斯陆军直扑雅典的时候,波斯的海军也绕过了优卑亚岛,掠过阿提卡,来到雅典的外港比里优斯。他们水路呼应,大有气吞山河、踏平雅典之势。
  面对波斯军队的水路夹击,集中在雅典城南,撒拉米海湾的希腊联合舰队,发生了动摇。大家对光凭这一点兵力,能否打败波斯大军毫无信心。有些城邦的人,打算把船驶离海湾,去保卫自己的家乡。在这关键的时刻,提米斯托克利挺身而出,建议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作战方略。在会上,提米斯托克利慷慨陈词,指出必须把战船集中在撒拉米海湾,和波斯海军作战,才能取得胜利。他说:“波斯战舰虽多,但船体笨重。因此,港窄、水浅的撒拉米海湾,能充分限制其优势。而且,波斯的水手们也不熟悉海湾水情和航路;而希腊人正好相反,战船体积小,机动灵活,适合在这个狭窄的浅水湾中作战,加上水手们在本国海湾作战,熟悉水情和航路,能充分发挥力量”。因此,提米斯托克利断言:“我们的舰队在浅海中作战,可以以少胜多。如果撤出撒拉米海湾,在开阔的水面上决战,全希腊都要同归于尽”。尽管他说的很有道理,军事会议也先后开了两次,众人还是听不进去。
  眼看着战机就要失去了,提米斯托克利焦急万分。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为什么不请波斯人来帮一下忙呢?于是,他叫来了自己的一个贴身卫士,交给他一封迷信,让他去向波斯王告密,说希腊海军人心浮动、不敢交战,都想逃出海湾。薛西斯见到密信十分高兴,立即下令,严密封锁海湾,不放过一条船。
  9月23日凌晨,波斯舰队完成了对希腊舰队的包围。海湾西口,200艘埃及战船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堵住了希腊舰队的退路,海湾东口,800多艘波斯战船,排成三列,将海面封锁的严严实实。薛西斯意在必得,把指挥权交给了海军将领阿拉米西亚,自己在撒拉米海湾附近的一个山丘上,搭起帐篷,准备悠然观战,站在他身边,手拿纸笔的史官,也正准备如实记录下波斯海军的辉煌胜利。
  就在希腊人为是战还是逃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反对过提米斯托克利的将领,突然从门外闯进来大叫:“停止辩论,准备战斗吧!波斯人已经把我们完全包围了”。众人见事已至此,才决心听从提米斯托克利的命令,在撒拉米海湾同波斯人决战。
  被逼到绝境的希腊联合舰队,在提米斯托克利的指挥下。迅速展开了阵形;科林斯舰队开往海湾西口顶住埃及人的冲击;主力舰队分为左中右三队,集中在海湾东口,与波斯主力抗衡。
  本来希腊海军只有战船358艘,而波斯海军拥有1207艘战船。但在战役开始前,由于不熟悉天气、航情,波斯海军在实施包围行动时,先后两次遇到飓风,有600艘战舰被风摇碎。战斗力损失了一半。战斗开始后,双方战船在性能上的优劣也很快显示出来,雅典的新式三层战舰长40到45米,170名浆手分别固定在上中下三层甲板上。体积小、速度快、机动性强、吃水浅。而波斯老式挂帆战船体积大、速度慢、机动性差、吃水深。提米斯托克利发挥自己船小快速的优势。机制灵活的指挥雅典战船,不断地向波斯战船作斜线冲击,利用船头一根长约5米的包铜横杆,先将敌人的长浆划断。然后,调转船头,用镶有铜套的舰首,狠狠冲撞波斯战舰的腹部。敌舰就这样一艘一艘的被撞沉。一番激战后,波斯的前锋舰队抵挡不住,被迫后退。而正从后面来增援的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战况。它们笛鼓齐鸣,猛往前冲。由于正值顺风,鼓成满帆的后援战舰冲入海湾,正好同后撤的前锋舰只迎头相撞。乱成一团。提米斯托克利见此情景,乘机指挥全军四面出击,波斯舰队进退两难,被冲撞得七零八落,毫无还手之力。海军统帅阿拉和西亚见败局已定,只得狼狈后撤。
  薛西斯在山头上,从头到尾目睹着这场海战的经过。无奈的看着战舰沉没的沉没、被擒的被擒。八小时的激战,波斯舰队的200艘战船被击沉,50艘被俘虏。薛西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败得如此惨。不由得呼天抢地、痛悔莫及。
  面对失败的现实,薛西斯不得不开始考虑整个远征军的前途,一来海军失败,陆军基本的后勤供给失去保障。二来希腊海军可能会乘胜直扑达达尼尔海峡,截断他的归路,于是仰天长叹,命令残存的战舰,迅速撤到达达尼尔海峡。几天后,薛西斯只留下一部分兵力,由马多尼奥斯指挥,在中希腊继续作战。自己则率领其余部队退回到小亚细亚。
  波斯人海战的失利,使其计划中的攻势被拖延了,希腊因此得到了近一年的时间来组织备战。主前479年,希腊人又取得了几场海战和陆战的胜利,随着马多尼奥斯最后在普拉蒂亚战役中战死。第三次希波战争正是结束了。
  薛西斯的自尊在失败后刺激了他,他将集中力转移到了宫廷生活中去。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他把从贸易和税收里获得的庞大财产,全部花费在了建造巨大的建筑物上。但大多数都未能完成。薛西斯时代,波斯有4个首都:苏撒、爱克巴坦那、巴比伦、帕塞波里斯。波斯国王及其宫廷,一年四季轮流驻跸于每个都城。
  主前465年,波斯的海军在尤里米顿河大战中,又被希腊海军打败了。薛西斯一世的声望,由此受到了极大地损伤,在帝国内掀起了多起刺杀国王的密谋,有一些密谋失败了。最后,由他叔叔亚达巴努斯组织的密谋成功了。
  薛西斯一世被谋杀后,亚达巴努斯拥立薛西斯一世的第三个儿子,十八岁的亚达薛西为国王。亚达薛西(主前465年--前424年在位)历史上称他为长手君亚达薛西一世,尼希米曾作过他的酒政。亚达薛西一世登基后,亚达巴努斯指控王储大流士谋杀了他的父亲。亚达薛西一世听信了他的话,允许他杀死了大流士。但是当天,亚达薛西一世通过自己的姐夫麦迦比左斯知道,是亚达巴努斯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亚达薛西一世杀了这个有危害的权臣。
  亚达薛西一世并不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做起事来优柔寡断。很多的时候,由他的母亲或妻子来决定执行什么样的政策(如《圣经·尼希米记》第二章尼希米恳求王允准他重建耶路撒冷时王后就坐在王的旁边听政),而战场上的事,他则交给将军们去处理。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宫殿里度过的。
  主前462年,大夏国(巴克特里亚)和埃及发生了叛乱。大夏国的叛乱并不严重,很快就镇压下去了。埃及的情况却非常严重,在埃及一个利比亚的叛乱者,萨姆提克家族的儿子--伊拿鲁斯。利用尼罗河三角洲,北部边境的一个古老城堡--马里亚,作为总部。在帕普里米斯与波斯发生了战斗。在那里波斯的军队被打败,薛西斯一世的弟弟--埃及总督阿肯美尼被杀。虽然如此,波斯人还掌握着埃及和孟裴斯的大部分领土。主前460年,在雅典人的帮助下,伊拿鲁斯占领了埃及的大部分领土。把波斯人赶入城堡,为了征伐伊拿鲁斯,波斯人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一方面是国力很弱;另一方面波斯其它的地方也不稳定。为了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亚达薛西一世改善了同一些民族的关系。主前457年,降旨命以斯拉携带献给圣殿的礼物,和大批以色列人返回耶路撒冷。并委任以斯拉重新在犹大制定完整的司法系统;任命士师和审判官来治理犹大。并且在政策上、金钱和物资上大力支援以色列人。从而使犹太人有了自治权。
  主前456年,麦迦比左斯在孟裴斯将埃及人和雅典人打败。主前454年,逃亡到尼罗河三角洲森林中的伊拿鲁斯。在麦迦比左斯,担保饶恕其性命的前提下,投降了。并且交还了阿肯美尼的遗体,伊拿鲁斯被押到波斯。几年之后,亚达薛西一世在母亲的说服下,杀死了伊拿鲁斯,以便为死去的阿肯美尼报仇。当时统治河西地的总督--麦迦比左斯,对于这种违背信实的行为愤怒至极。以至于与当皇帝的小舅子,断绝了关系。并且在前450年反叛波斯,亚达薛西一世两次派兵去征讨,都被这个善战的将军打败。由于麦迦比左斯的反叛,犹大与波斯帝国的正常交往中断了(因犹大省当时归河西总督麦迦比左斯统管)。在这一段时间里,波斯舰队在塞浦路斯岛与雅典发生海战,最后波斯惨遭失败。波斯于主前449年与希腊定立合约,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就此正式结束了。后来,亚达薛西一世和麦迦比左斯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主前445年,尼希米的弟弟哈拿尼,和一些犹太人来到波斯,见到了尼希米。尼希米得知‘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大省遭大难、受凌辱;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后决心回国重建城墙。在一个恰当的时候(那时,王后坐在王的旁边听政),向王请求。亚达薛西一世允准了他的请求,并且任命他为犹大省长,支援重建所需的物资。使耶路撒冷的城墙历时52天,在主前444年9月21日竣工。
  他们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奉献典礼,仪式非常隆重,他们组成了两支队伍。一支由以斯拉领队,另一支由尼希米领队。两支队伍在城墙的顶部同一地点出发,相迎而行。最后共同进入圣殿,赞美称谢上帝。并且献了祭物,来纪念这一天。
  亚达薛西一世死后,他的儿子薛西斯二世(主前424年--主前423年)继位,薛西斯二世执政只有45天。最终因喝酒过多,被宫里的一个妃嫔之子杀死。他死后,他的兄弟索格迪亚斯继位,7个月后,被异母的兄弟大流士二世刺杀。大流士二世(主前423年--主前405年在位)是亚达薛西一世之子,原任希尔卡尼亚总督,夺得王位后,于主前413年平定了希尔卡尼亚和玛代的叛乱。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后,大流士二世决定收复,自主前448年来,一直由雅典控制的小亚细亚沿海地区 。主前407年,他派儿子小居鲁士任小亚细亚驻军司令。主前405年,在伊格斯波塔米战役中,击败了雅典军队,大流士二世不久病故。他死后,他的儿子亚达薛西二世(主前405年---主前359年)继位,他在位期间的主前404年埃及反叛,以至于波斯帝国在以后的50年内无法掌控埃及。在位期间,他成功的策划了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而后,他对斯巴达宣战,波斯还与雅典结盟,迫使斯巴达签订城下之盟--《国王合约》。从而得以插手希腊事物。主前401年,小居鲁士从小亚细亚起兵叛乱 ,率领1万名希腊雇佣兵,东进争夺王位,被亚达薛西二世击败。但希腊雇佣兵却成功的退回希腊本土。此后几年,由于行省总督兼任军事首长,独揽军政大权;以及统治阶级内部,不断发生争夺王位的宫廷政变等原因。致使波斯本土发生多次叛乱。虽然,最终都被平定下来了,但却大大动摇了王国本身的基础,使中央集权统治变得有名无实。主前359年,亚达薛西二世在动荡的局势中死去。
  他的儿子亚达薛西三世(主前358年--前338年在位)继位。他一上台,立马清除了所有能找到的亲属,以确保皇位。亚达薛西三世是波斯的君王中最残忍的一个,在位期间,他重新征服了埃及。曾拒绝帮助雅典,对抗北面的马其顿,与雅典闹翻。最后,马其顿统一了全希腊。主前338年,亚达薛西三世被太监巴高斯毒死。随后,巴高斯将亚达薛西三世的儿子--阿尔塞斯扶上王位,阿尔塞斯(主前338年--336年在位)曾尝试毒杀巴高斯,但不幸失败而招致杀身之祸。巴高斯最后,将大流士三世(主前336年--前330年在位)送上王位,他原是亚美尼亚的总督。虽然,他与上一位皇帝的血缘关系相隔甚远,但由于其他可能对帝位提出要求的继承人,早已不在人世了,只好由他来继位。
  主前336年春天,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派遣,阿塔罗斯统帅一万人的先头部队,渡过达达尼尔海峡,攻入波斯王朝所属的小亚细亚地区。马其顿大军准备在秋天,随腓力二世出发。当年夏天,腓力二世在其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随后其子亚历山大继位。
  主前334年,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跨过达达尼尔海峡。经过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美拉战役。打垮了波斯的军队,大流士三世每战必逃。亚历山大大帝的部队,占领了波斯首都巴比伦、苏撒,接着又占领了旧都帕塞波里斯。大流士三世于主前330年东逃途中,被巴克特里亚总督伯索斯杀害,波斯帝国到此灭亡。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巴达和波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