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和三国演义都没想到三国演义能被做成那么多类型的游戏

三国和三国演义(一)
——9.27湖北行路线
襄阳——南当阳玉泉寺——钟祥明皇陵——十堰武当山——荆州古城和沙市——潜江章华台和——仙桃——咸宁九宫山——九江、景德镇——婺源——杭州
&&&&&&&&&&&&&三国和《三国演义》
襄阳市是由中间分开的襄阳和樊城两部分组成,汉江北的是原来的中心市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都在此,旧街拥挤居民密集,新的中心市区是襄阳,高度商业化的新都市,街宽楼高,不过两个城区部分都一点古城久貌也看不到了。
在2010年不久前还叫襄樊,名称改为襄阳市,可现在当地除了学校和公安局等以城市名为名称的单位改襄樊为襄阳外,很多医院商店招牌的名字仍然用襄樊,人们更是习惯如此,周边的当阳、沙市、荆州的人也还称襄阳为襄樊,长途客车站也是如此。
襄阳和荆州是三国历史和三国故事的中心,的《》荆州的故事占了0多,发生在襄樊的故事有40多回,可以这么说,襄阳就是三国,三国就是襄阳,这样的话,《三国演义》也可以叫《襄阳争战史》,或者《荆州战争史》吧。
襄阳的三国故事说不尽,很多为人熟知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隆中对,马跃檀溪,刘备携民渡江,关羽刮骨疗毒,水淹七军......,还有当阳的长坂坡,玉泉寺。襄阳有诸葛亮的古隆中,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河南南阳说隆中在他们那个地方,到今天襄阳和南阳为这个还在争得不亦乐乎。有学者说三顾茅庐根本就是罗贯中编的,事实上不是刘备去请卧龙,正相反,是诸葛亮自己找到刘备头上的。
当阳县在襄阳南约100公里,也是当年荆州的中心地区,这里有赵子龙救孤的长坂坡,地点就在当阳县城的大街上。当阳的玉泉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影响,寺始建于汉末,是禅宗北宗六祖神秀大师的道场,在民间玉泉寺更出名是因为《三国演义》里讲的关公显圣的故事,寺里立着石望表“汉云长显圣处”,是明朝立的,便是这件闹神闹鬼事的证明了。
&&&《》正八经说,关公死后,孙权为得荆州设宴庆功,吕蒙因居首功坐上位,忽然他被关羽冤魂附了体,口中自称着“吾乃汉亭侯”,一面上去抓孙权指骂,然后倒地七窍流血而亡。这是罗贯中吸引读者的怪诞噱头,三国演义里这类故事很多,可《三国志·吕蒙传》说吕蒙纯属正常死亡,他本就身体多病,为他的病孙权还遍招东吴名医来诊治,请来道士为他做法祈福,希望能延长他的阳寿。
当初关羽离开荆州北上攻襄阳,在襄樊水淹七军,曹操岌岌可危,司马懿说:“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纪》,曹操从司马懿计,暗地里说动孙权去袭取荆州。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孙权果然背弃共同抗曹的孙刘联盟,当然这也不是第一次,孙吴和蜀汉双方都这么干过,大将吕蒙偷袭关羽空虚的后方,沿水路从九江出袭公安和江陵,成功得取了荆州。得知荆州已失,关羽急忙退军,之后就败走麦城一败涂地了。
关羽之死是和吕蒙多少有些干系,不过吕蒙只是给孙权出过招儿,《三国演义》叙述:“蒙曰:‘吾料关某兵少,必不从大路而逃,麦成正北有险峻小路,必从此路而去。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彼军至,不可与敌,只可随后掩杀。彼军定无战心,必奔临沮。却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于临沮山僻小路,关某可擒矣。今遣将士各门攻打,只空北门,待其出走。’”&果然一切都让吕蒙料的准准的,可是擒获关羽的不是吕蒙,而是吴将潘璋的部下,马忠领不多的兵在回马坡绊倒了关羽的马,生擒了关公。再说,劝孙权杀掉关羽的是主簿左咸,和吕蒙也毫无关系,关羽找错了冤家对头,他还魂索头首先要找的应该是马忠和左咸。
罗贯中不愧为故事高手,他的这段故事利用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巧合。吕蒙在关公死后不久也恰好病发而亡,而且死时的岁数的确不大,才47岁,这似乎不是一个武将正常死亡的岁数,不是关公冤魂附体怎么会好端端的死掉?还有,马忠和左咸都是小人物,让关公的魂闹他们出不了彩,吕蒙是东吴大将,角色比较合适,罗贯中根据戏剧效果的需要就让关公找到了他头上,就因为他多嘴。
孙权斩了关羽,把他的头颅装在匣子里送给曹操。孙权这么做很让人费解,可他就是这么干的,他的逻辑是不是说,关公是我孙吴杀的,可这是曹操指使的?《三国演义》没有进一步说明。曹操当然知道孙权这是想嫁祸于人,要挑动刘备来找曹魏报仇,他就反其道而行之,在洛阳给关羽建墓,隆重厚葬了关羽的头。这样,关羽的身子葬在湖北当阳,头葬在洛阳,洛阳和当阳都各有一处,关羽的祖籍是山西解州,今天山西省运城的解州,那里有关公祖祠和天下第一关帝庙,因此民间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的说法,也就有了玉泉寺关公显圣的传说。&
关公显圣的故事原本是隋朝流传的民间故事,最早见于南宋天台宗僧人志磐所著的《佛祖统记》,被罗贯中搜罗来编进了《三国演义》,他把一个完全是异志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是夜月白风清,三更已后,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闻空中有人大呼曰:‘还我头来!’普净仰面谛视,只见空中一人,骑赤兔马,提青龙刀,左有一白面将军、右有一黑脸虬髯之人相随,一齐按落云头,至玉泉山顶。普净认得是关公,遂以手中麈尾击其户曰:‘云长安在?’关公英魂顿悟,即下马乘风落于庵前,叉手问曰:‘吾师何人?愿求法号。’普净曰:‘老僧普净昔日汜水关前镇国寺中,曾与君侯相会,今日岂遂忘之耶?’公曰:‘向蒙相救,铭感不忘。今某己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
后世称为&“玉泉显圣”的这个故事,事实上是在关公死了三百年后智者大师编出来的。智者大师生于公元538年,梁武帝大同四年,是天台宗实际的创始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一生有大量讲经著述,据说由他所主持建造的佛寺有二十六所,由他所度的僧人有一万四千余人,造方舟檀、金、铜、素画像八十万躯,传弟子三十二人,玉泉寺也是智者大师的道场。他为宣扬佛教和神话玉泉寺,编造出关公显圣的神迹故事,要是关公真的显圣找吕蒙算帐,去建业的什么寺更合理些,到玉泉寺干嘛?还有,也是智者大师让关羽成为佛教的伽蓝天尊的。
伽蓝天尊也称伽蓝菩萨,是佛教的护寺之神,护法神,这是关公崇拜的肇始,历史上关公第一次被封为神明是佛教首先封的,而不是儒家或者道家,后来关公又逐渐演变为武财神。如果当时玉泉山真有这关公祠的话,也该是历史上最早的关公庙了。
逛完玉泉寺,在寺前农家乐的小饭馆吃饭,只有我一个游客,边上店主们没有买卖也过来和你聊天,用三国聊,关云长,赵子龙,还能荒腔走板地唱上两句:
“他有个,皆愁。他三弟翼德有,惯取咽喉。当阳桥前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他四弟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这一班虎将哪个有?还有诸葛用计谋。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知是怎肯罢休!”
你一句我一句,唱得很随意,还把几段掺和起来一起乱唱,估计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京剧,没什么腔调和板,更不知唱的这是里的著名选段。
当阳地人对三国津津乐道,似乎个个都是三国通,张口闭口都是诸葛亮、关羽、赵云,他们说他们这是三国文化。我就问:你们谁看过三国演义?从头到尾看过?大家都不吱声,只有一个女孩很自信,说她看过,我不大信:是电视剧吧?她开心地笑起来:你真聪明。
三国的历史从襄阳开始,也是在襄阳结束。应该说襄阳代表了荆州,荆州是以襄阳为治所的荆州,刘表做荆州牧的荆州。《三国演义》里的刘表无所作为,是一个窝囊又软弱的好好先生,其实不然,刘表在荆州做了19年的荆州牧,拥甲兵十万,据《后汉书·刘表传》载:“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治,其奸滑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刘表作为东汉末年大乱形势下的一方统治者,能使荆州地面天下太平,而且占据襄阳这个军事重镇,绝对不是庸才可以做到的。
从公元190年到公元208年二十年时间中,全国北方和中原战乱不已,山东、河北、关中、河南无一处安宁,连长安洛阳都是兵荒马乱,独荆州免于兵灾人祸,富庶安定,文人和人才纷纷来投,荆州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后汉书·刘表传》说,刘表在荆州“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战乱使洛阳的太学废掉了,刘表在襄阳建立学校,设置学官,《刘镇南碑》记载:“笃志好学,吏子弟,受禄之徒盖以千计,洪生巨儒,朝夕讲诲。”太学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这等于洛阳太学南迁到了襄阳。《刘镇南碑》还记载:刘表“求遗书,写还新者,留其故本,古典坟籍,充满州闾,”他在战乱年代做了藏天下之书和为天下藏书的功德。
《三国演义》是战争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打打杀杀的武戏,求的是一个热闹,要的是好看,吸引人,看看《三国》网络游戏就知道了,里面的人物都是争霸天下的枭雄,运筹帷幄的智谋,宏大的战争场面,刘表缺少这方面的表现,他不出彩,罗贯中不愿意在他身上多费笔墨。
诸葛亮和襄阳的关系非常之大。在被刘备三顾之前,他在襄阳也并不是所谓的躬耕布衣,他的岳父黄承彦与刘表是连襟,黄刘二人娶的是蔡瑁的亲姊妹。蔡瑁家族在襄阳更是不可一世的势力大族,家有四五十处,婢妾数百人,他的一个兄弟蔡瓒为郿相,另一个是太守。刘表受命到荆州当刺史,就是靠蔡瑁站住脚打开局面的,后来刘表由刺史做了荆州牧,也任命蔡瑁为南郡竟陵太守、镇南。
蔡瑁有个的姑父更是了得,东汉朝廷里的张温,太尉是汉朝负责国防的最高长官,与司徒、司空并称为“三公”,三公之下才是九卿。张温曾经是、、等人的顶头上司,这几位都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看他的头衔就知到他地位多么显赫,元年()为,尚书郎,受封为,,封互乡侯,为车骑将军,中平二年()为,中平三年()拜为,“三公在外,始之于温,”这是说张温是东汉第一位不在朝廷的三公。也有说这是他花钱买来的,《资治通鉴》就说:“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行输货财,乃登公位。”他是拿钱买的国防部长的位置。不用惊讶,这并不是不可能,中平四年(187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曾用一亿钱买过这个职位。当然,太尉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买的,总得差不多,起码要位及九卿吧。
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刘表是诸葛亮的姨父,刘备先投靠袁绍被曹操打败后无家可归,跑到到襄阳是投靠刘表的,这时诸葛亮已经在襄阳刘表家里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在襄阳见面,也不会有《隆中对》了。由于岳父家的关系,诸葛亮也算得上是进了汉室宗亲了,所以可以这么说,诸葛亮辅佐刘皇叔恢复汉室,更是在帮姨父恢复汉室,在帮舅舅,在帮自己家。
就是在他岳父家中,也就是刘表和蔡瑁那里,诸葛亮也并不是说不上话。刘表有两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琮,蔡瑁喜欢刘琮,就和刘琮的生母蔡氏一起耍手段,最终让刘表废刘琦而立刘琮,刘琦和诸葛亮关系不错,他逼着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听了诸葛亮的建议,他去到(今武昌)当了太守,一方面躲开了家庭矛盾,另一方面又有了自己的地盘,后来赤壁大战时候他还给诸葛亮出了一半兵力,一万。
看到了吧,诸葛亮的岳父家都是什么人物,罗贯中居然还说他只是一介布衣!有这样的背景,卧龙又年轻轻的就名动天下,怕就是在当时的襄阳和荆州,诸葛亮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响亮人物吧。
刘表死后刘琮嗣位,弟弟大模大样以牧守身份封哥哥侯位,刘琦大怒,都是他老爸的这个大舅子干的好事,便出兵去讨蔡瑁。恰在这时举兵攻襄阳,蔡瑁主使让刘琮举降了曹,刘琦自知打不动曹操,只好作罢,撤兵返回了江夏。刘琮是个阿斗式的人物,他举州投降曹,曹操以他为青州刺史和谏议大夫,参同军事,官不大,可是皇上正式任命的,朝廷正式的官,不是三国乱世里那些军阀那样自己封的。曹操容他却看不上他,曹操看到孙吴的军容整肃,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刘表的这个儿子太差了。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立场是贬曹褒蜀汉,所以他把蔡瑁写成了反面人物,罗贯中安排周瑜和黄盖演了一场苦肉计,使离间计让曹操杀了蔡瑁、张允两个水军都督,这是罗贯中编的,史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降曹后蔡瑁被用为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还封了汉阳亭侯,根本没有被杀这档子事。
襄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荆州做为牧州的这片地方,整个三国就是大家围绕着这个地方打的,后来司马炎就是从襄阳发兵,居高临下一举拿下长江流域,灭了吴国,统一全国建立了西晋。所以说,得襄阳者得天下,“天下之要领,襄阳实握之,”《》称:“襄阳上流门户,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
三国时的荆州地处魏、蜀、吴的中心,三方拉锯争夺的地方,有时在曹操手中,有时在刘备手中,有时又在孙权手中,而且谁都没有完全占据过全部的荆州。这个荆州不光是指荆州古城,范围很大,有八郡,是刘表做荆州刺史后来是荆州牧守的荆州,治所在襄阳,包括了河南南阳在内,襄阳向南到荆州城,还要往东往南。刘备“借”的荆州只是这个大荆州的一部分,大约是荆州八郡中的四个郡,最重要的是靠近湖北的南郡,他的这块荆州治所先在公安、后在江陵,大意失荆州,关羽丢掉的就是这块荆州。
荆州八郡中的南阳郡一直在曹魏手里,襄阳是刘表荆州的治所,这是诸葛亮岳父家的势力范围,所以可以判断,诸葛亮的隆中更可能是在襄阳而不是在南阳,刘备是在襄阳的隆中三顾茅庐,直接上的诸葛亮的家门,也可能是在刘表家里见的面。
魏蜀吴三个作为国家政权并存谓之三国,三国的时期由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篡东汉建立魏开始,后来司马昭灭了蜀汉,这时他已经实际控制了魏国的大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就干脆谋了曹魏,成立他了司马家的晋,史称西晋,到司马炎最后灭掉孙吴,三国宣告结束,全部时间有60年。西晋灭吴后统一全国,可是它也很短命,把曹丕篡位逼汉帝禅让立魏算进去,西晋前后不过50年,如果从晋灭掉孙吴统一全国算,到西晋灭亡,那西晋只有31年。
三国时期还有一种划分法。东汉的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东汉已名存实亡,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历史上习惯将三国从东汉未年算起,从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作为开始,以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为结束,《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是这么做的,这样么计算的话,三国的历史大约有90年。而真正曹魏、汉蜀、孙吴三国鼎立的时间,从曹丕220年逼汉帝让位,成立了魏,紧接着221年刘备也宣布成立蜀,孙权也不甘落后,不过他开始时是对魏称臣,曹操封他吴王,到229年才宣布正式成立吴国。这样算是真正的三国鼎立了,后来魏灭了刘备的汉蜀,司马炎灭掉了孙吴为止,三国真正存在的时间不到40年。
三国起于东汉的灭亡。东汉灭亡,首先是东汉末年统治的腐败,朝政混乱不堪,末期的几位皇帝都深陷在外戚和宦官的权力争斗中,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因外戚和宦官为祸而亡国的最为典型的例子。
(132年—167年)刘志是第十位皇帝,他十五岁即位,在位21年,他当上了皇帝是因为146年下毒药死了仅九岁的。刘志在延熹二年(159年)又利用单超等五个诛灭了梁氏外戚,五个有功的宦官马上被封侯,开始了“五侯”的专权时期,他们比外戚更加腐败,政治更腐败。36岁就死了,他死后无子,年轻的和她父亲大将军窦武扶刘志的亲堂侄刘宏登上皇位,他只有12岁,这是外戚欲借此重掌皇权朝政,但最终是宦官得胜,软禁了窦太后,夺得朝政大权。汉灵帝昏庸荒淫,一切依靠和听命于所宠幸的宦官,他封等宦官为“十常侍”,并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控制着皇帝,肆无忌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国家政治可谓腐败到极点,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动乱、起义,朝廷的统治已经无从谈起。
东汉末年,天下已经乱得一塌糊涂了,最主要的祸乱是来自北方鲜卑族。从周到秦汉,一直到明,中国在将近2000年里一直处在各北方游牧民族来自北方的威胁中,一直没有断过,不论是匈奴、鲜卑、蒙古,还是女真,他们不是像元和清那样入主中原,就是像东汉和明朝那样,因他们的骚扰和侵略而是中央政权不堪重负,导致国内矛盾危机总爆发而亡国。
东汉的北方边境一直被鲜卑游牧民族侵扰,建宁元年十二月“鲜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建宁二年十一月“鲜卑寇并州”,熹平三年十二月“鲜卑寇北地”,熹平四年夏四月“鲜卑寇幽州”。
不光是北部地区,各地也都动乱暴乱不断,光和元年春正月,“合浦、交趾乌浒蛮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没。”合浦是汉代的合浦郡,广西岭南西部地区,交趾是今天越南。
很多很多,都乱了,无一日安宁。内地也一样,有各地叛乱反叛,光和二年冬十月,“巴郡板楯蛮叛,”光和三年夏四月“江夏蛮叛。”亦有民变民乱,建宁三年冬“济南贼起,攻东平陵”,熹平元年十一月“会稽人许生自称越往,寇郡县”,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中平二年春二月“黑山贼张牛角等十余辈并起,所在寇钞。”
还有少数民族的反抗,熹平五年夏四月“益州郡夷叛。”中平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西汉时的休屠胡是匈奴,休屠王占据了河西走廊地区,后被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了,东汉时的休屠泛指胡人,应该是鲜卑族。
同时也有兵变叛乱,六月“交趾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中平三年春正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中平四年六月“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举兵叛”,中平四年冬十月“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建宁二年九月“江夏蛮叛”,同年“丹阳山越贼围太守夤。”
导致东汉灭亡和天下大乱的,有决定意义的是黄巾军起义。毛泽东偏爱农民起义,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农民起义定义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他连自己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都不大愿意说成是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而更愿意说成是农民起义。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到今天也还跟着坚持毛泽东思想,把张角的黄巾军起义称为农民起义,甚至还什么“广义”地把184年东汉黄巾之乱作为三国时期的开始。其实蛮不是那么一回事,黄巾军起义根本就不是什么农民起义,不是官逼民反,完全是宫廷内部权力斗争导致的社会变乱,怎么看都不像农民起义。这样政治挂帅的历史学家和学者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到现在还在“流毒”!
巨鹿(今河北省涿州)的张角兄弟搞了个“黄天泰平”的太平道,在民间活动十多年,信众达到三、四十万人,其中信徒也不乏豪强、高官等,道士法师甚至交结后宫宦官,出入宫闱。太平教依附官宦势力,在外戚和宦官的党争中成为宦官进行权力斗争的工具。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大方马元义和宫中的常侍封谞、徐奉等勾结,大方是太平教中统领几万弟子的大首领,他们密谋约定好里应外合,冲进宫去杀灭敌对的戚党,不料被教中的弟子密告事发,马被官府抓捕,车裂于洛阳。顿时太平教受到朝廷的禁捕,一时被诛杀的有千余人,张角等首犯受到通缉。
迫不得已,张角在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举事,假神籤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用白粉写“甲子”二字涂写在京城各寺门及州郡官府,信众跟着起义,一时声势浩大,因他们都以黄巾为标帜,故称黄巾军起义,只半个月时间便天下大乱,震动京师。黄巾军起义前后不足十年,主要战场在宛城,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颍川郡,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宛城地区和兖州,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西部和河南东部,到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2年)黄巾军起义就已经彻底失败了。
起义失败后,太平教解体,此时张鲁的五斗米教盘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就是也以宗教教团方式的地方割据,后来曹操平汉中把张角收服了。张角失败后,他的大多数太平教信徒纷纷加入到五斗米教,结果后世经常把两个教混为一谈,把太平教起义说成五斗米教起义。
黄巾军起义并没有对东汉王朝造成致命打击,农民起义不是东汉的终结者,但是它却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天下大乱的局面。面对这个大乱局面,特别是黄巾之乱,汉灵帝的中央政权已无能为力,为了镇压众多的武装暴动,只好将权力放给地方,让地方去平定镇压各种叛乱,曹操、刘备都是靠镇压黄巾军起义起家的。可是这样一来,更造成各州郡府拥兵自重,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在镇压黄巾军之乱的过程中,刺史牧守郡守等逐步掌握了军权,,成为了新的割据势力,
直接导致了东汉后期社会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史学家认为导致东汉亡国的要害是汉灵帝改变了官制,既他将汉武帝开始设立的刺史制度改为了州牧制度。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汉灵帝用皇权重新委任地方长官,为了让这些握有兵权的军阀势力效忠于自己,他重新任命了全国十三个牧州的牧首,“用刘虞为幽州,刘焉为益州,刘表为荆州,贾琮为冀州”等等,董卓、刘表、袁绍都曾是一个州牧的牧守。刺史和牧守都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只是名称不同并无实质性改变,任命牧守,是努力树立一下皇权威信,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拉拢,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来导致了更大的地方割据集团的形成,中央政府反而彻底失掉了对州郡的控制权,直接导致国家在政治上的彻底分裂。
除了皇帝任命的刺史或州牧,刘表、袁绍是也,地方的军阀有了实力和地盘后也跟着自封起来,如吕布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后“自封为徐州刺史”,“以其众迎布为兖州牧,据。”&是东郡太守,“(鲍)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领兖州牧。”袁绍在占据了冀幽青并四州以后,“以长子谭为青州,……又以中子熙为,甥高干为并州。”&还有干脆连刺史州牧都不够了的,袁绍和韩馥就曾经“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曹操占兖豫二州,韩遂、马腾据凉州,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孙策占据扬州,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
一时群雄并起,不论是名正言顺的还是自封的刺史、州牧、太守、大将军,都是地方割据势力,你拼我打,国家分裂,天下大乱,到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名存实亡。天下四分五裂,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已经不是采用什么官制的问题了,到这时用什么办法也治不了这个乱局了。
东汉因乱而亡,三国因乱而生,到西晋灭吴统一中国,三国结束,似乎结束了这个混乱局面,可是西晋只有37年的时间,马上又出现了北方民族的五胡十六国,更大更长的乱,中国北方和中原进入了长达三百年的大乱。这是后话了。
三国的历史要说简单也简单,不像《三国演义》那样讲故事的话,三四件事和三四个人就可以说清了。
三国起是以东汉的宫廷内乱为始,董卓为首害。为限制外戚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的兵权,188年中平五年八月,汉灵帝恢复汉武帝时的“八校尉”制度,在洛阳西园设置了八校尉,史称西园八校尉。八校尉制度有点儿像满清的军机处,今天的军委总参吧,八校尉总管各军,主要是拱卫京师的兵马,直接受命于皇帝,八校尉中有袁绍、曹操、淳于琼等,蹇硕为上军校尉,担任元帅,统领八校尉,连都要受听他的命令。这样,代表外戚势力的何进肯定不爽,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灵帝死,刘辩继位为汉少帝,何进便勾结袁绍杀了蹇硕。东汉末年宫廷的外戚和宦党常这样杀来杀去,到这时变得更加残酷,更加肆无忌惮,随便你宰相也好太尉也好,说动手就动手,说杀就杀。本来这样也就完了,没想到的是,何进在杀蹇硕的同时,为以防万一还召了并州牧董卓入京洛阳为援,这下惹出了大祸端。《》这事件:“自后令出房帷,政归台阁,戚宦迭将,更相倾夺。然五营畏服中人,公卿就戮,为之扫地。何进、袁绍不胜其忿,于是内置园校,阳尊黄门;外重州牧,实召边将。阉竖虽剪,而董卓之祸以成。”
这场血雨腥风拼杀的结果,宦官杀了何进,袁绍又杀光了对立面的宦官,结果两败俱伤。更没想到的是引狼入室,董卓率兵入洛阳后就直接接管了全部权利,尽揽朝政了。西园八校尉也不复存在,袁绍与曹操逃出洛阳,淳于琼跟随袁绍跑回了河北。接着,董卓又废黜了少帝,另立刘协为傀儡皇帝,即汉献帝。这是董卓昏了头,马上招来朝野一致声讨,各地地方牧守和各路军阀一起兴兵讨伐,就此酿成了大规模的内战。
初平三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群雄并起争夺天下的混乱愈演愈烈,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北方中原大小军阀混战一团,三国的乱打乱战就这样开始了。打到后来,北方剩下了袁绍曹操,那时刘备还没成气候,他投靠了袁绍,后来被曹操打败又去附刘表,直到赤壁大战给了他机会。
未完,共(三)
2011年11月20日于莫干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
罗贯中_罗贯中剽窃了杨慎的词?
作者:排行榜网&&&来源:2014热点新闻&&&时间:日
罗贯中剽窃了杨慎的词?
话说《三国演义》卷首有首很著名的词《临江仙》,全词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由于这首词并未标明作者,很多人以为是罗贯中所写,实际...
三国改成这样,罗贯中你知道么!!(转载)
请不要再毁我三国!!!三国又出神版本!!!男英雄骚气外露!女角色越穿越少!三国被改成这样,罗贯中你知道么!!我的三观已毁!!大神们跪求片名! 如此销魂的三国人物!!!罗贯中你知道么!吊带袜啊!! &香奈儿&都穿越到三国了! 穿上古(yi)装(fu)你还认识么! 三国里的硬汉怎么...
闫文盛作品研讨会举行 将创作国内首部《罗贯中传》
今年,闫文盛加盟国家级项目&&&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工程,并与作家出版社正式签约,将创作国内首部《罗贯中传》。 与会专家认为:作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闫文盛目前业已抵达的叙述深度为国内所罕见,而其兼顾多种文体,并不囿于一端的创作范式或许代表着文...14KB。
罗贯中作《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史实和传说相结合创作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中国历史演义类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简称《三国演义》。全书共120回,约75万字,描写了东汉灵帝建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史实和传说相结合创作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中国历史...
罗贯中是大忽悠?盘点三国演义的99个惊天谎言/图
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着之一,一部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巨着,然而书中的有些虚构却与历史格格不入,致使多少人错视历史,下面小编就来一一揭秘: 1、桃园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
不知裴松之,难谈罗贯中
中山日报报料热线:
中山商报报料热线:(44
中山网报料热线:(29
明 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今夜天气甚寒,不求安逸,冒雪而来,...
1.安闲舒适。 《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 晋 袁宏《后汉纪&明帝纪》:&君静於上,臣顺於下,大化潜通,天下交泰,群臣安逸,自求多福。&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当官的骑在马上,一摇一晃地舞动马...
延伸阅读:
本月热榜排行
热榜历史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