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迷航4中的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 新闻滚动 & 正文
调查:逾九成公众确认普通人滥用权力现象普遍存在
  走在大街上无缘无故被拦住,本来很简单的事非得塞红包才能解决;自己排着长队却眼睁睁看着有人被工作人员径直领了进去……权力不仅是指政府的公共权力,它还存在于日常人与人的关系中。权力滥用也不仅仅是某些官员的过失,老师、保安、门卫、接线员……任何拥有一点权力的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手中权力的滥用者。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一项有11219人参与的调查显示,根据个人观察与自身生活体验,94.8%的受访者确认日常生活中普通人滥用权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其中,68.3%的人认为日常生活中权力滥用现象“非常多”,26.5%的人表示“较多”。
  65.9%的受访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权力滥用和公共权力的滥用一样可怕”,仅有35.4%的人不认同这种说法。
  “现在很多人一旦有点儿权就想把它用到极致”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小陈最近拿到了驾照,让她意外的是,驾驶考试竟然不需要向考官“意思意思”。而在她老家,很多驾校都有潜规则,想要顺利通过驾驶执照考试,必须事先向考官“意思”一下,少则几包烟、一顿饭,多则一个红包、几百块钱,都成惯例了。
  对于这种日常化的潜规则,小陈的舍友小杨深有感触。小杨的侄女今年读小学三年级,虽然个头比较矮,座位却被排在了后边,侄女经常向父母抱怨看不到黑板。孩子妈妈向班主任反映情况,过了好久也没得到解决。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下,孩子妈妈带着礼品又向班主任反映了一遍情况,结果第二天孩子就被调到了前排。
  “现在很多人一旦有点儿权就想把它用到极致,一些原本干净的领域,硬是被这些人制造出了潜规则。”小陈感叹。
  在本次调查中,88.2%的人表示曾有因他人权力滥用而受害的经历。
  “这个数据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郭于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下社会中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屡见不鲜,权力总被横着使,社会生态也不断恶化。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79.9%的受访者认为原因在于“权力缺乏外部约束”,35.3%的人认为是“拥有权力的人缺乏内心约束”,34.7%的人判断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心态作怪”。
  “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权力滥用的根源,在于某些公权力不受制约,恣意妄为。”郭于华教授分析,某些公权力时常侵犯个人利益,个人却难以与之抗衡,就会导致个人过度利用自己所能获得的任何一点权力,甚至不惜损害其他人的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博士周灏认为,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大量权力滥用,主要原因在于公共监管的缺失。“那些没有养成遵守规则习惯的人,总会利用一切机会谋求自己的利益。一旦缺少公共权力的监管,就会形成权力的滥用。”
  仅有9%的人感觉当下社会人与人关系是友好的
  至今,每当想到侄女的遭遇,小杨就有气。“我真担心一旦哪天我有了权,也会将我侄女遭受的不公施加于他人。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确实有过这样的冲动。”
  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当自身权益因他人滥用权力而受害时,41.1%的人选择“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影响正事就算了”。选择“据理力争”与“举报”的人分别只有13.2%和3.5%。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张鸣教授,写过一篇文章《被权力毒化的日常生活》。文章指出,面对横行的权力,最可怕的反应是“忍着,但想法找机会熬成有权者,将现在忍受的一切加倍赏给后来的无辜者。”他指出,这是一种当媳妇熬成婆后将怨气撒在后来小媳妇身上的做法,是一种怨毒、一种对社会的报复。然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被这种怨毒所毒化。“我们已经不会爱,不会用关切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一切。”
  本次调查结果也印证了张鸣教授的判断。调查中,认为当下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很友好”的人仅占0.8%,认为“友好”的占8.2%。18.8%的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很不友好”,30.0%的人认为“不太友好”。另有42.2%的人认为“一般”。
  郭于华教授指出,面对权力滥用的侵害,很多人放弃了判断与抗争的机会,希望通过“走后门”、“找关系”等办法保护自己,这其实是一种“平庸的恶”,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整个社会正义感的消失,而每个放弃抗争机会的普通人都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调查中,74.4%的人选择“让权力透明运行”,73.8%的人建议“完善监督和举报机制,不能形同虚设”,65.6%的人表示“每个职位的权力都必须设置外部约束”,28.1%的人认为“人需要自省,约束自己,善待他人”。
  “约束权力不能靠权力自身,也难以依靠单个个人,一定要靠全社会来制约权力。”郭于华教授强调。
  她表示,社会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通过社会来制约权力,第一步要求就是人们要正确对待每次独立判断与抗争的机会,从自己做起,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敢于对侵害自己的权力说不;第二步要求是,对于弱者,要尽量在经济或道义上帮助他们;第三步要求,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多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青年报)
段奕宏前往新都区黑熊救护中心探望黑熊…
德阳将对残疾人减免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费…
关注排行图片网评
更多行业: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怀着分享世界,连接世界的理想,
从2012年开始,我利用和朋友出去旅行的机会,
用视频真实记录下了期间发生的故事,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环球旅行纪录片&我去看世界&外传1:马达加斯加。为了让马达加斯加连接到世界,我们自己凑了钱,资助当地的学生拍摄视频,与更多人分享世界。这是《我去看世界》第一个外传。
怀着分享世界,连接世界的理想,
从2012年开始,我利用和朋友出去旅行的机会,
用视频真实记录下了期间发生的故事,
这就是环球旅行纪录片&我去看世界&
目前已经拍摄完成了5季,
因为目前并没有赞助,
加上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
不完善的地方敬请理解。
2017,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星际迷航3》特辑 柯克疯狂飙车荷尔蒙喷发
正在加载...
腾讯娱乐讯 “北美暑期最好看的科幻动作片”《星际迷航3:越超星辰》将于9月2日在中国大陆震撼上映。继片方发布“希望”特辑后,今日片方又曝出“重聚”特辑,特辑中展现了“柯克舰长”疯狂飙车的刺激场景,只见“柯克”孤身一人骑着摩托车飞跃到敌人领地,轰鸣的引擎声与腾空飞车的镜头让看得让人荷尔蒙喷发,想马上到大银幕体验震撼的3D效果。柯克异星飙车荷尔蒙喷发 正邪大触即发特辑一开始就展现了进取号遭受重创的壮观镜头,成群的敌舰猛烈撞击进取号,让舰体受到巨大损害,“柯克舰长”被迫下达弃船的命令。死里逃生的队员们散落异星,互相支持并试图重聚。除了面对来自敌人的搜寻和攻击,每个角色也各施所长对敌军大本营展开突袭。特辑中曝光了“柯克”在敌方领地上狂飙摩托车、分散敌人注意力的刺激场面,飞驰的摩托车配上激烈的音乐,渲染出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在特辑结尾处,“苏鲁”驾驶一艘神秘飞船与“蜂群”敌舰正面交锋时,预示着队员们将突破敌人的层层阻挠,集结在一起,与邪恶势力展开一场面对面的交锋。进取号队员合力对抗邪恶阴谋 科幻巨制折射人性光辉在特辑中,大反派“剋劳”攻破进取号时说道:“团结并不是你们的优势,而是你们的弱点。”在生死存亡之时,每组队员都合作无间共度难关,一起面对邪恶的敌人。而“柯克舰长”能否率领进取号队员击败敌人,摧毁他的险恶的计划,就要到中一探究竟了。特辑中,四位男主角都表示,团结一致才能使团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也是《星际迷航3》所体现的核心精神。也曾在北京首映礼上表示:“柯克最吸引我的就是,他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超级能力,但是在他身上能看到人性的亮点。这也是《星际迷航3》想要展现的内涵,人性的光辉一直都在。”《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国派影片公司和美国天空之舞制片公司,以及阿里影业、华桦传媒联合出品。由成功打造“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导演执导,J·J·艾布拉姆斯担任监制,与道格·荣格联合编剧。影片汇聚了、西蒙·佩吉、克里斯·派恩、、佐伊·萨尔达娜、、、索菲亚·宝特拉以及等众多明星。《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将于9月2日以3D/IMAX3D/中国巨幕等多种格式上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娱乐最深度
最新娱乐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推荐:
  ――兼论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
摘 要:作为“跨学科方法”的口述史主要关注普通人对历史及历史事件的经历与记忆,从而揭示历史及其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对探究“当下的日常”或“日常生活”的现代民俗学来说,是很有效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了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生活观念。面向人及其心意的研究方向,可能会打破“只见俗不见人”的学术困境。根据口述史方法,能了解到心意的形成过程、亲身经历及其背后的复杂心态。通过倾听普通人的“默默无闻的声音”,分析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生活观念或心态,从而能实现有温度的、贴心的民俗学研究。
关键词:口述史方法;记忆论;日常生活;心意
  在民俗学的学科发展中,现代民俗学经历了几番波折。从“只见俗不见人”到“当下的日常”、从文本研究转向到语境研究,这些都使得现代民俗学在研究方法、维度以及内容等方面面临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是研究作为“当下的日常”“日常生活”的现代民俗学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开拓面向人及其心意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如上观点,主要探讨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应用于现代民俗学的相关问题。
  一、作为“跨学科方法”的口述史
  口述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兴起与发展跟“新史学”潮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新史学是20世纪初法国年鉴学派推动的“史学革命”,从而反对兰克(Ranke)实证主义学派的传统史学。他们批评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限于政治史)和研究目标(追求“客观的事实”),并且开拓了新的史学领域。对于“新史学”的特征,一般认为“从内容或选题来说,是着重研究下层社会、大众文化、小人物;从视角来说,是着重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比如人口、物价的变化,研究‘总体史’,即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社会结构整体的历史”[1](P8)。可见,新史学倡导研究“总体史”的重要性,并强调将目光从精英转到民众的“从下而上”或“底层视角”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对象的转变。
  刚开始研究口述史时,历史学者认为它只有弥补文献史料的辅助作用。历史学者探讨这些民众运动时,发现几乎没有有关民众及其运动(如公民权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反对越战运动等)的文献资料,而只能以访谈方式才能搜集到他们的“文本资料”。后来,随着口述史方法的发展,有些学者意识到口述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英国口述史学家保尔&汤普逊(Paul&Thompson)认为:“口述史不仅能够导致历史重心的转移,而且还会开辟出很重要的、新的探索领域” [2](P7),“口述史是围绕着人民而建构起来的历史。它为历史本身带来了活力,也拓宽了历史的范围。它认为英雄不仅可以来自于领袖人物,也可以来自于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们。……口述史对公认的历史神话,即历史传统所内在固有的权威判断发出了挑战。它为从根本上转变历史的社会意义提供了手段。” [2](P24)就是说,口述史不仅促使历史学者的视角转变,而且通过采访倾听“默默无闻的人们”的声音,重构历史及其社会意义。同时,对传统历史与其观念提出了“不同的声音”,由此表示历史的另一侧面,同时也展现出历史的多种面貌。也可以说“使这些人(即普通人,笔者注)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3](导言,P3)。
  根据如上所述的口述史特征,口述史学者对口述史下了定义。美国口述史学者唐纳德&里奇(Donald&Ritchie)认为:“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法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 [4](P2)定宜庄指出:“(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 [3](导言,P1)可见,口述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方法,通过用笔录、录音笔、照相以及电脑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口述史研究的发展)进行采访,从而收集并整理受访者的口传记忆。通过这个方法,“历史学家们不仅能够‘看’到历史,而且能够‘听’到‘活生生的历史’。” [5](P5)口述史主要依靠个人的记忆,揭示历史的另一面貌,同时展开讨论传统史学难以探究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生活实践。再者,口述史料是经过采访获取的个人叙述,采访者整理过的文本,也是口述史研究的重要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口述史的研究视角(“从下而上”或“底层视角”)、研究对象(具有“个人性”,主要倾听普通人的声音)、研究方法(依靠个人的记忆做出“口述文本”)不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而且使得口述史带有新的学科特征――跨学科性。有的学者指出口述史对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特定区域或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日本学者樱井厚对口述史下了定义为:“口述史是通过采访个人的人生与过去经验阐明个人的身份认同与生活世界、以及当地(或地方、local)文化和社会的社会调查。” [6](P7)可以说,口述史已经不再仅仅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了可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的社会意义,从而成为研究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和阐明某个特定区域、文化及其背后的“方法”
  对于口述史研究目的和对象的转变,一些历史学者已意识到“(口述史)已经发展到把口述研究的目的从对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把关注的焦点从‘真实的过去’转移到‘记忆的过去’的认识深度” [3](导言,P4)。虽然如此,对历史学者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寻找‘历史事实’” [7](P2)。这既说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意味着历史研究的局限性。也可以说,历史学难以追求“主观事实”或“历史事实”的个人记忆和社会意义。这些内容属于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
  总之,随着口述史的发展,它的主要研究视角、方法以及目的也在不断地变化。当初,口述史的研究目的是追求历史事实而揭示历史真相,后来关注人们怎么理解历史、人们怎么看待过去以及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如何关联等问题。简言之,从“重现历史”转到“解释历史”。在这样的转变下,口述史是从历史学(严格来讲新史学)的一个分支,变成了作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之一。因此,作为“跨学科方法”的口述史可以应用在人类学、社会学及民俗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中。然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万能药”,有些学者对口述史的操作方法与口述证据的“客观性”提出疑问,并且口述史的“田野”调查也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二、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应用于现代民俗学
  通过采访受访者后,我们要做出一部访谈记录。这个访谈记录的大部分属于受访者的口头叙述,也可以说是他(或她)对过去某件事的记忆。这几年,民俗学研究也逐渐关注记忆及记忆论。日本学者岩本通弥在《作为方法的记忆――民俗学研究中的“记忆”概念的有效性》中提出:“民俗学就是不借助记录,而是以‘记忆’为对象,通过‘访谈记录’的技法,通过人们的‘叙述’、‘对话’来研究人们的生活和意识的学问。按照这个定义,对民俗来说,记忆成了最本质性的存在。” [8](P110)尽管他过于重视人的记忆或口述,然而他提到的通过访谈、叙述以及对话分析人们的生活世界的方法,恰好与如上所说的口述史方法相同。再者,他的研究目的是“民俗学希望通过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从他们的叙述中把握埋藏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的生活智慧、技能、思维方式、价值观” [8](P111)。就是说,通过访谈记录、叙述以及对话等口述史方法,关注人们的记忆,从而阐明在普通人的生活世界背后的生活观念或心意世界。本来,他对民俗学的基本观点是“(民俗学)通过‘民俗’进行研究的学问”、“民俗学本来把自身规定为研究当下之学” [9](P42),按照他的看法,民俗学通过民俗进行研究人们的生活世界,主要依靠他们的记忆,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背后的意识世界。这个观点在面向民俗学学科转型时很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有可能打破“只见俗不见人”的学术困境。
  再者,王晓葵也将记忆论导入现代民俗学的研究领域,从而用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展开现代民俗学与记忆论的逻辑关系。首先,他指出:“记忆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尝试是用口述史的方法,分析民俗现象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结构中潜在的多种变体。……通过对口述史的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具体的民俗传承人的生活经历和传承行为的关系,更敏锐地把握现代社会的民俗变迁。” [10](P276-277)可见,口述史方法是在将记忆论导入民俗学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且通过口述史方法,能了解传承人的生活经历与传承行为。他通过这种方法和研究视角,推进自己对战争记忆等的研究。具体地说“民俗学注重从口述的过程中探讨参加战争人们的体验和心态。这种体验是如何被叙述出来,成为一种记忆化的表象,从而影响人们对战争的态度的” [10](P279)。就是说,从普通人的记忆入手,剖析在“界限状况”(战争、灾害等)的体验与心态。这是他所说的民俗学追求的目标。
  上述两位学者的看法有如下二个共同点:一是他们所关注的不是过去的传承,而是当下的传承;二是他们所要了解的不是民俗本身,而是通过民俗了解普通人的心态。这些观点在民俗学研究的领域上,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观点,尚且除了非遗、文化产业研究等之外,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的应用,也许会开拓出现代民俗学的另一条路。
  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心意
  (一)面向人及其心意的学问――现代民俗学
  在民俗学的学科发展中,现代民俗学经历了几番波折。从“只见俗不见人”到“当下的日常”、从文本研究转向到语境研究,这些都使得现代民俗学面临着重大改变,同时也迫使民俗学者迎接新的挑战。这并不是“象牙之塔”内部发生的问题,而是伴随现实社会的剧变带来的学术转型。城镇化导致乡村社会的传统民俗逐渐消失,商业化与市场化也使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变成消费社会,而电视、网络(包括互联网)等多媒体带来的高度信息化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形式及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方向也要转变,即“从底层民众研究转向日常生活研究,从农民文化研究转向大众文化研究;从民俗文化的传统载体研究转向当代载体研究” [11](P37)。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作为“当下之学”的现代民俗学?怎样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高丙中在《中国民俗学的新时代:开创公民日常生活的文化科学》一文中指出:“民俗就是公民作为群体的日常生活,有待专业工作者去挖掘(调查)、去书写(民族志文体的民俗志)。……民俗学就可以是关于公民日常生活研究的文化科学。” [12](P14)这里的“日常生活”指的是什么?生活中的理所当然,还是生活中的华彩部分,还是等同于现象学所说的“生活世界”?到底通过怎样的方法来了解“日常生活”?民俗学原有的田野调查对“日常生活”分析是否有有效性?对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属性来说,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我们没有必要用单一唯一的方法来分析“日常生活”,每个学者用自己的研究视角分析“日常生活”即可。
  笔者认为主要依靠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通过面向(民俗载体的)人并了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阐明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背后的生活观念与心态,就是现代民俗学的目的之一。作为面向人的民俗学与研究心意的学问,日本学者门田岳久指出:“(以前的民俗学)虽然面向他者并倾听其人自身的经验和记忆,但是采访者的关注点不在于受访者本身,而在于乡村和集团共享的作为集体表象的‘民俗’。” [13](P19)他通过反思民俗学“只见俗不见人”的倾向,将民俗学转变为:“描写现代人们的活生生的姿态,精致地把握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保持与现实社会的羁绊……主要关注以在‘现在、这里’产生出来的文化、社会现象为中心的学问。” [13](P9)可见,研究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他所说的民俗学的新的研究方向。那么,问题还回到“日常生活”指的是什么?我们到底要分析日常生活的哪个部分?要整体性地把握,还是要了解某一个特定部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要把握日常生活中最微妙的部分,即心意与心性。
  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将研究资料分为三类:可视的材料(第一类)、音声的语言资料(第二类)、通过最微妙的心意感觉的表达才能理解的部分(第三类)[14](P84-85)。本来,这三种资料之间有关联,通过了解第一类、第二类资料,才能得到第三类资料。他认为在研究上最根本的或最要看重的是第三类的“心意感觉”,并且同乡同国人才能理解这种感觉[14](P85)。那么,“心意感觉”具体指的是什么?他在文章中提出:“道德的基本规律”、“幸与不幸的标准”、“审美观的标准”、“作为‘不为’的禁忌”等等[14](P155、159、328)。就是说,这些“心意”是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衍生出来的生活观念。再者,日本学者福田亚细男也提到:“柳田认为探究这种‘心意’是民俗学的最终目的。应该说这与社会史的‘心性’并不遥远,而且所谓‘集体记忆’似乎也已包含在柳田的‘心意’中了。” [15](P111)可见,柳田所说的心意或心性,是依靠人们的记忆传承下来的。不过柳田所谓的“心意”被语言固定化、档案化,并且他本来的目标是阐明日本人的民族性、心性以及民族精神,他所说的“心意”也只是表示过去日本人的心态,然而他提出的追求“心意”的民俗学对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方向很有借鉴意义。
  (二)异常事件――阐明日常生活及其心意的线索
  日常生活是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总体,然而它涵盖的内容极其复杂,而且各个细节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因此,我们常常难以把握日常生活的整体面貌,而只能了解到某个群体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笔者认为,研究日常生活的目的,并不是把握我们日常生活本身,而是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从而阐明日常生活背后的心意。那么,从什么维度来了解受访者日常生活背后的心意?按笔者的初步见解,异常事件是重要线索之一。
  这里所说的异常事件是“被访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与常态不符的事件。被访者一般都会对此类事件记忆深刻,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16](P59)。需要注意的是,它与日常生活并非不相关,反而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及战争、动乱等事件,它们总是直接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仅使个人而且使群体甚至是社会都受到巨大影响。此时此刻,亲历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感受到什么?“通过被访者生活史中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反思、决断以及行动。” [16](P59)可见,对于生活史中的故事(即受访者生命中的重大事件),通过作为“跨学科方法”的口述史,倾听受访者的声音,我们可以了解受访者日常生活背后的心意。可以说,以异常事件为切入点,可以阐明受访者生活中的意义世界,以及该事件的社会意义。
  总之,通过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我们可以了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背后的生活观念。再者,注重于面向人及其心意的研究方向,有助于转变“只见俗不见人”的倾向,从而实现有温度的、贴心的民俗学研究。
  口述史方法是通过采访倾听“普通人的声音”,从而揭示被传统史学忽略的历史与历史事件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跨学科方法”的口述史是已经脱离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探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且关注点从“真实的过去”转到“记忆的过去”。
  在民俗学学科发展中,现代民俗学也面临着重大转型,即从“只见俗不见人”到“当下的日常”。通过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应用在现代民俗学上,我们可以了解普通人的“当下”的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生活观念。依靠这些方法也许是打破“只见俗不见人”的学术困境,并且转向于面向人及其心意的另一个民俗学研究方向。
  总之,通过口述史方法与记忆论,我们可以倾听普通人的“默默无闻的声音”。对研究“当下的日常”的现代民俗学来说,口述史方法“从下而上”的视角和关注普通人的经历与记忆等特征,在方法上提供了新的视角,或许会在研究领域上开拓出新的空间。
  作者简介:中村贵(1979―),男,日本福冈人,[日]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现代上海日侨生活史研究。
  基金支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现代上海日侨生活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原文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23-127。注释请参考原文。
  本文来源:“华东师大民俗学研究所”微信公众平台。
  “公众史学”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钱茂伟
  主编:周俊超
  副主编:张振霞、丁煜
  投稿邮箱:
  欢迎关注或转发!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际迷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