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恐惧症的终极福音,是Ultra boost还是nikeflyknitracer黑白 racer

查看: 8725|回复: 10
鸣起Adidas反击的号角——Adidas Ultra Boost测评
本帖最后由 sorahuang 于
17:59 编辑
7455891.jpg (180.72 KB, 下载次数: 43)
17:04 上传
众所周知距Nike发布第一款Flyknit鞋面技术的已有三年,此时Adidas的Primeknit姗姗来此,先不论聚酯纱线梭织鞋面到底专利谁家,此时Flyknit技术早已最大利润化遍布Nike的产品线,各色各样的织面设计也已炉火纯青,而这几年正是运动在国内更为风行的三年,相对四大跑鞋拥有的资深用户群,这两大世界运动厂商则把注意力瞄准新兴跑步人群,除了对国内赛事的赞助从而提升影响力以外,广告必不可少,而人们对跑步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专业但不够好看的装备上,他们需要跑步的同时满足自己的搭配要求,够骚够特别,所以Flyknit成功了,无论是跑步还是出街Flyknit跑鞋都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加上Nike的营销,已然街拍曝光的常客,也是Sneaker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当然是Adidas不愿看到的,专注话题度就能成功吗?现在还无法定数,但当从Nike手里挖来Kanye West开始,再到之前Nike的设计天团DMM跳槽Adidas,似乎说明了Adidas已经准备好了反击,Boost作为Adidas的关键技术将是其重要的一环,这个背景下诞生的Ultra Boost是否真如Adidas所说是“史上最强”,扛起跑步鞋产品线上对Nike逆袭的大旗?
作为Nike党,确实没有选择Adidas跑鞋的打算,相对Nike而言,Adidas在专业跑鞋上的设计并不出彩,一如前言,不夸张的说Flyknit无论跑步还是压马路都能胜任,因此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忽视了Adidas,也忽视了Boost这个很有潜力的中底科技,直到某天陪朋友去Adidas买鞋,在他试穿Tmac时,出于好奇捏了下PureBoost的中底,就被深深吸引,这回弹跟Zoom有的一拼,询问之下得知这源于缓震材料本身,比同为缓震泡棉的Lunar回馈明显太多了,于是就立马上脚,最终还是因为鞋面材料和外形没有入手,时间来到今年三月,对于Nike的省美疲劳加上Flyknit Lunar 3无法让我满意,正考虑买鞋的我无意中看到了Sneaker的鞋拍,不错的鞋型加上黑色更显成熟,询问得知这是Adidas的最新跑鞋,并且用上了和Flyknit类似聚酯鞋面技术Primeknit,对Boost中底念念不忘加之鞋面材料设计已经克服了我的购买障碍,那必须买买买啊,噹噹噹请看下图,本人171cm,53kg,买的US7码,单只重量275g
634071.jpg (134.95 KB, 下载次数: 40)
17:02 上传
1399的定价,旗舰无疑,值不值得?请接着看
8368228.jpg (102.19 KB, 下载次数: 40)
17:04 上传
鞋子采用一体设计,没有单独的鞋舌,更像一只内靴跑鞋,由Primeknit织面的弹性区提包裹,合脚的情况下走路可以无需鞋带,而Primeknit一体鞋面的好处除了可以织成网状透气结构,还能有效减少摩擦区,对比普通的网布鞋面,聚酯纱线鞋面更加耐磨,鞋带装置控制松紧的同时更有效的提供支撑,这点比Nike的Flywire明显很多,对比Flyknit Free这一类的袜套鞋,Ultra Boost对于款掌高足弓的容忍度更好一些,毕竟一个是靴子,而另一个是袜套
4036667.jpg (149.4 KB, 下载次数: 39)
17:05 上传
相比大多数Flyknit透气孔的编制方式,Primeknit并没有太大不同,无论材料还是结构上。因为贴脚的关系,透气孔的作用会被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无一例外的水是这类鞋面的大敌,Flyknit Racer的透气性最好,但也最不防水,而Ultra Boost在鞋头内侧织面多了一层挡面由此可看出Adidas的细心,但是有时候指甲会碰到挡面的接触口,黏黏的感觉不太好受。而这样的靴子设计,必定需要弹性的编制材料来控制包裹,尽管材料具有一定的张力,但还是建议宽掌高弓脚比较肉的跑友买大半码,一定要买大半码,因为重要所有说两遍!!!
6239845.jpg (312.55 KB, 下载次数: 44)
17:03 上传
2895519.jpg (107.27 KB, 下载次数: 39)
17:02 上传
8898304.jpg (195.47 KB, 下载次数: 42)
17:11 上传
2913363.jpg (108.09 KB, 下载次数: 39)
17:04 上传
3401955.jpg (100.77 KB, 下载次数: 40)
17:04 上传
6606573.jpg (212.12 KB, 下载次数: 38)
17:02 上传
接着是鞋口位置,采用了靴子设计的鞋口包裹了一层加厚海绵,使得接触面柔软并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脚在运动过程中的磨损,前靴口的Adidas Logo使用了3M材料,也是鞋子唯一一处反光部分,后靴部分向上延伸,既起到鞋提作用方便穿着,也延伸了视觉提升了美观,同样起到点缀的是金色的鞋带头,以及后跟的深蓝固定装置,金属色的Ultra Boost Logo证明了正身,实际使用下鞋口以及后跟固定装置可以牢牢的锁住脚跟,加上之前提到的鞋带装置提供的支撑,更好的防止扭伤,值得一提的便是鞋子更为翘起的鞋头,让每次落地更多的使用前掌,引导实现平滑过渡,让每一步也更自然
8818943.jpg (158.08 KB, 下载次数: 39)
17:04 上传
8647510.jpg (141.61 KB, 下载次数: 40)
17:05 上传
5033258.jpg (92.73 KB, 下载次数: 40)
17:04 上传
3554700.jpg (143.69 KB, 下载次数: 41)
17:03 上传
中底是Adidas引以为傲的Boost科技,并且全掌使用,比以往多了20%的Boost换来更加强劲的动力,有人抱怨Boost中底材质单一的白色,我觉得还好,习惯了白色中底也无所谓了,唯一不满的就是Boost很容易留下痕迹,并且不好去除,鞋子穿了两天就鞋头内侧Boost留下了无法除去的粉色印记,很郁闷,抽出鞋垫,Boost就暴露出来,和很多跑鞋不同的是隔离内衬更多露出了Boost,好处是让Boost的回馈更直接明显,一开始以为内衬露出部分会和鞋垫底部凸起部分吻合,加强因鞋垫而抵消的那部分更直接的回弹,后来一对比发现我错了,突起位置仅仅是增加了摩檫力固定鞋垫,仅此而已,鞋垫的正面好像AJ复刻鞋的绒布材料...习惯了Ortholite的防臭抽湿,这个鞋垫在我的第一次8K后显得很不友好,湿润不说脚趾也因此磨伤,不知道其他Adidas跑鞋是否如此
4611559.jpg (81.26 KB, 下载次数: 41)
17:02 上传
5209265.jpg (195.43 KB, 下载次数: 37)
17:05 上传
5433522.jpg (174.08 KB, 下载次数: 39)
17:04 上传
6634735.jpg (205.29 KB, 下载次数: 40)
17:15 上传
7823418.jpg (327.17 KB, 下载次数: 39)
17:04 上传
2522503.jpg (232.82 KB, 下载次数: 39)
17:25 上传
1564450.jpg (230.81 KB, 下载次数: 38)
17:25 上传
鞋底采用了内高外低的模具,这类设计多出现在竞赛鞋上,一定程度对内翻跑者做简便却最有效的优化,外侧大底橡胶也做了突出设计以最大程度的保护了Boost。说到内翻就会想到支撑系跑鞋,这类鞋子会在鞋底提供足弓支撑装置以保护跑者的足弓,Ultra Boost采用了TORSION SYSTEM(TORSION SYSTEM是一片被嵌入鞋中底的热塑性材质(Pebax),它有相当的弹性与硬度,能更良好地连接前脚掌与后脚跟,作出最自然的相互牵引配合。这样的牵引配合能大幅降低运动员扭伤脚踝的机会,因为绝大多数的脚踝扭伤起因于前后脚跟动作的不协调。举例来说,篮球运动员最怕的足踝扭伤往往就是发生在跳跃着地时,前脚掌或者后脚跟落在其他球员的脚上,前后脚的接触平面不同而造成脚踝扭伤。TORSION的弹性能让足弓在每一步着地时得到更佳的支撑,借以降低足弓的负担——引用于百度百科),相比之前的在大底的运用,这次更内镶到Boost中底并压缩了2倍密度,搭配包裹性极强的鞋面和相当紧凑的鞋内空间,加上内侧较高的中底以及嵌入的TORSION SYTEM实际使用下感受很棒,没有出现足弓疼痛的状况,加上Boost缓震后的出色回馈,它是一双很均衡的鞋,无论身体轻重,正常足或者内外翻的跑者,Ultra Boost都可以胜任,唯一要注意的就只有Boost材料无法回避的重量问题
8103794.jpg (155.26 KB, 下载次数: 37)
17:30 上传
3388497.jpg (92.58 KB, 下载次数: 38)
17:05 上传
7054926.jpg (137.19 KB, 下载次数: 38)
17:03 上传
鞋底是要重点说的,发布会上解释为了提高大底的韧性并贴合中底,而不是生硬的掐着,所以使用了Strech Web的EVA,网状结构除了挖空更多减少重量(Boost的最大缺点就是太重),还可以增大每个接触面上的压强,让Boost更大的发挥其回弹。可是这个大底不防滑,对你能想到这个价位的史上最强既然不防滑吗?不是我苛刻找极限的使用环境去测,而是穿上它去个商场洗手间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特别是你穿上它如厕后想去踩冲水时,就明白我说的了,更别说稍微积水的环境了,中底虽然Duang Duang的,可我更怀念那一双可以在光滑地面摩擦的滑板鞋...除了不防滑,这个大底还极不耐磨,只跑了8K,大部分凸起位置就磨损了1/3,Adidas你的马牌橡胶呢?
9467837.jpg (136.63 KB, 下载次数: 8)
17:02 上传
5635901.jpg (142.08 KB, 下载次数: 7)
17:04 上传
3798119.jpg (112.72 KB, 下载次数: 5)
17:04 上传
虽然外形颠覆了Adidas一直以来的保守设计,并且让更多人因此体验到了Boost的性能,除了Boost材料无可避免的较重以外,却有着很好的适用性,但对于一双旗舰售价并标榜史上最强的跑鞋,大底的材料使用无疑是致命的,不防滑不耐磨,将会最大程度的限制其使用场景,真的很可惜。就像一开始说的,在Ultra Boost上市后,人们已经不满足于Flyknit而穿上它成为街拍的新宠,这无疑是个信号。竞争会带来进步,消费者才能受益,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多创新且服务于我们的科技,Adidas的逆袭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期待Adidas今后的表现
2L待更新!!!!!!!!!!!!!!!
楼主 ultra的鞋舌前部的阿迪标志 你的是黑色的 还是白色的啊?
大底不行,可惜了这么好的中底
等待楼主2楼更新
支持lz,现在ultra boost的评测太少了
前一阵去专柜试穿,脚感极好,但问及为何不是马牌大底,营业员却支支吾吾,当时就预感鞋底不耐艹
看了lz的评测,没想到除了不耐磨,居然不防滑。。暂时打消购买念头
号称最强的旗舰款为何要用这么坑的底
看破复生过半 发表于
楼主 ultra的鞋舌前部的阿迪标志 你的是黑色的 还是白色的啊?
黑色的,3M材质会反光
spparty 发表于
支持lz,现在ultra boost的评测太少了
前一阵去专柜试穿,脚感极好,但问及为何不是马牌大底,营业员却支 ...
不防滑真的太败笔
如果跑公路的话,防滑还好吧,毕竟下雨下雪也就不跑了。。。
boost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软,跑步超过10公里小腿必酸。压压马路还可以长跑就算了吧
怎么这么不耐磨?!
Powered byFLYKNIT 究竟能“飞”多远?
FLYKNIT 究竟能“飞”多远?
浅谈Nike看家技术诞生三年的发展和经典款式
知名球鞋收藏家
非常低调的球鞋收藏家,双脚在镜头前出现的频率大概是样貌的 1000 倍。自称开不起车,戴不动表,玩不转机械,盘不成姑娘,实际上家里的鞋子数量可以换北京三环内的随便一套房子。
谈及 Nike 近年运用程度最广的鞋履技术,除了诞生多年的 Zoom Air 及 Lunarlon 之外,被称为飞线技术的 Flyknit 自然是当仁不让。从诞生之初便采用的跑鞋,到后面的篮球鞋、训练鞋甚至是 Sportswear 系列的休闲鞋款,Flyknit 技术可谓全面开花,成为 Nike 旗下最近三年的看家本领。从 NOWRE 成立的首日,笔者便有意编写以 Flyknit 为题的相关内容,奈何肚子里墨水不够,遂找来为人低调的 MMKM 老师为各位献上绝对客观的 Flyknit 专题,感兴趣的话不妨慢慢品读。
作者:Chenhey 图片:JPG/NOWRE
说来惭愧,这是一篇拖了大半年的稿子。早在 NOWRE 上线之初,便受邀以 Flyknit 为题撰写文字,无奈为生计奔波身不由己,加上自己也对命题作文力不能及,写着写着越来越枯燥乏味,自己都读不下去,味如嚼蜡,因此便停下了手,谁知一拖就横跨了秋冬春三季,眼看夏天也都快过一半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在此自我检讨,辜负了 NOWRE 团队的信任,恳请各位谅解。但凡事必有两面,我也真不是要为自己的拖延所开脱&&说实话在当初刚开始构思这篇稿子的时候,我还是个 120% 的 Flyknit 死忠粉,当局者迷,可能眼中的 Flyknit 过于主观,而拖到现今,经历了 Flyknit 近期的&不思进取&与&停滞不前&,以及 Primeknit 的&后发制人&,也许,仅仅是也许哦,现在再开始聊 Flyknit,可以做到更客观公道些。
我是一个喜欢球鞋很久的人,人生嘛可谓碌碌无为,估计没什么人知道我,所以还是先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好了。
我不爱运动,但我爱运动鞋。
我开不起车,戴不动表,玩不转机械,盘不成姑娘,但我真是直男,一直都是。
我的心思全扑在运动鞋上了。对,我还是爱用&运动鞋&定义它们。因为我也穿跑步鞋,那和&球鞋&没什么关系;我装不来港台腔,所以&波鞋&二字怎么说怎么拗口;我自认为对待运动鞋的态度还算专业,所以&板鞋&还是留给那些分不清篮球鞋与滑板鞋之间区别的高端时装编辑和 taobao 卖家去专享吧。倒是小时候一直跟着长辈嘴里的&旅游鞋&说得顺口,而如今为糊口为顾命早已连觉都睡不太平,多年来离开故土只为&出差&,&旅游&早已与加班狗失了干系。
作为已过而立的八零后生人,我们小时候那会对运动鞋的认知与现在的年轻人有所不同。在那个还没有普及&气垫&概念的年代,无论是熟悉的拳头国货,还是矜贵的舶来生面孔,都以&高档真皮&为旅游鞋的最大卖点。因此这些年来,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采用真皮作为鞋面材质,才是一双好鞋的入门标准。从早期替代麂皮的牛巴革,与闪闪亮的漆皮(仅 AJ11 除外),到如今根本以降低成本为目的而刻意为之的 HYPERFUSE,都是从来不入眼的玩意。所以近年以来,收鞋变得越来越像是对少年时期渴望不可及的一种追忆情怀与圆梦,买来买去永远都围着似是而非的减配复刻鞋打转,说实话挺无奈的,感觉在自欺欺人。
直到 Flyknit 横空出世。虽然官方宣称其环保理念与革新工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我始终认为,节约材料与循环再利用并不代表在 Flyknit 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会有所减少。倒是那介于柔软与硬挺之间的微妙平衡感,以及其所带来的流畅线条感,让我真正感觉到球鞋厂牌这些年没有彻底在混日子。虽然自推出至今已过 3 年,从最初在 HTM 级别小露锋芒,到现在 inline 鞋款层出不穷,照理已算迈入成熟技术之列,但于我而言,如若其耐久度不能向更高水准提升的话,Flyknit 仍只能算一种概念科技。即便如今 Nike 选用的皮料早已不如往昔,但一双皮质 Air Force 1 的穿着寿命,要远超一双搭配 Free 或 Lunar 底的 Flyknit 鞋数倍。但无论如何,瑕不掩瑜,Flyknit 仍是近几年我惟一心甘情愿掏钱买单的新科技球鞋。
当然,经过这大半年,现在 Primeknit 搭配 Boost 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心头好。以 Ultra Boost 为分水岭,新一代的 Primeknit 相较之前 Pure Boost 时期有了大幅提升,不再像 takedown 版本的 JACQUARD 那般毫无弹性,而是做到疏密有佳,在舒适透气的同时兼具控温的作用,即便是在飘雪寒冬穿着,也不觉得难以忍受&&这点若是换作 Flyknit,真是难以想象。而 Boost 的回馈与持久度也高出 Lunarlon 数个层面,硬要挑刺的话,恐怕美中不足的也只有袜套式一体鞋面对脚形有所要求,以及过于 performance 的外形不似 Flyknit 鞋款那般易搭日常出行服饰,但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期待 Primeknit 今夏的后继表现(YEEZY 350 Boost 在我眼中是个并不理想的发展方向,形似 Qasa 与 Tubular 的外底包裹结构削弱了 Boost 的反应性与回馈感,更极大增加了全鞋的重量,影响夏日穿着感,同时官方宣称的 Primeknit 鞋面又回到了 JACQUARD 那种平滑针织的质感,加上印花显得简陋粗糙不堪)。
同样的 Flyknit Chukka 鞋面,当更换 Lunarmax 底之后,虽然侧面看起来线条还是很顺眼,但整个前脚掌已经被撑得很宽,多了几分拙态;而 SFB 鞋底更甚,上脚如同 Mickey Mouse 的卡通大肥鞋,简直惨不忍睹(直到今年初 Footscape Magista 面世才知道 SFB 根本不算什么,Footscape 宽无边际的 tooling 加上 Magista 极裹的脚踝上脚绝对就是 Donald Duck)。而 Free 底安在 Flyknit Chukka 上虽然够秀气,但鞋底偏薄,与中统鞋面不成比例,显得头重脚轻。
有点扯偏题了,还是回过头继续说 Flyknit 吧。Flyknit 的针织鞋面虽然单薄,但触感并不似看起来那么柔软,尤其是 Flyknit Chukka 鞋型,感觉整个鞋身在编织完成后进行过热塑形处理,鞋身线条特别流畅,搭配最初的 Lunarlon 鞋底最为舒适,除了脚踝高度与鞋帮宽度对裤装搭配要求较高外,堪称完美。然而 Flyknit 针织鞋面的特质,决定了其鞋楦宽度跟着 tooling 变幻的命运。
我的第一双 Flyknit 是 2012 年夏天发行的 Flyknit Trainer+ HTM Multi-Color,这已是那年以 HTM 名义推出的第三代 Flyknit,却是在中国大陆第一次正规渠道发售。Lunarlon 鞋底虽然在那个时候看起来有点过于 performance 了,也较同期上市的 Flyknit Racer 略肥钝,但鞋底柔软鞋面透气,整个鞋自重极轻,穿着感很不错。不过这鞋也有几个缺点:第一,鞋面虽透气,但是赤脚穿还是会很臭,应该是没有内衬吸汗的缘故,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针织鞋面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柔软,走路久了鞋面与鞋舌弯折位还是会起死褶,脚踝后跟处则特别磨跟腱,需要穿高过帮口的袜子以缓解和避免摩擦,但看起来就会很矬;第二,Lunarlon 鞋底的耐久度偏弱,只穿着日常走路十几二十次就能明显感觉到脚底下陷(本人体重常年维持在 70kg 上下,不算轻怎么也不能算重吧),不如新鞋的回馈那么挺实饱满,而且不可恢复。
有一次拍时装片需要站在人工塑料草皮置景上为模特打理服装,结束回到家发现草皮的绿色呈荧光色大面积染在 Lunarlon 上,就像吃完兰州拉面擦嘴留在餐巾纸上的咖喱渍,完全清理不掉。为了减重而将 brs1000 橡胶大底分区域拼贴,外底处露出较大面积的发泡胶,虽然做了内陷处理以避免磨损,但身为烟民我随便踩两个烟头就把前掌烫出好几个窟窿;第三嘛,圆形鞋带织得过紧,有点压迫脚背。也许是我穿着太不小心了,没有把它&贡&起来穿,但球鞋不就该穿得随性的嘛,所以我觉得这鞋耐久度的提升空间还需要许多。
之后回过头来收了 Flyknit Racer,Flyknit inline 版本的第一款跑鞋,鞋带也是同样的通病,压迫脚背,鞋舌上两个鞋带固定襻也没起到多大的用处,路走久了鞋舌照样会歪向一侧。Zoom 鞋底明显没有 Lunarlon 舒适,而且偏薄,走久了前脚掌至足弓会酸痛,不过相对的,薄底加单层 Flyknit 让整个鞋身看起来很修长,Flyknit Racer 应该是至今为止 Flyknit 家族里最合脚的一双鞋了吧,甚至还偏小半码。
与 Flyknit Racer 同时间推出的 Flyknit Trainer 1 是一双让我又爱又恨的鞋。爱的,是其外观,鞋侧向后置的 Swoosh 与更高(目测约 0.5cm)的后跟,相较 Flyknit Racer 而言拥有更流畅的前倾式线条,鞋头处的针织纹理也更趋整体;而恨,则是错过了 Flyknit Trainer 1 首轮上市配色,待到其第二轮配色上市时,已加厚了踝部填充,变得更为硌脚了。之后推出的 Flyknit Lunar 1 以及 Flyknit Lunar 2 等后续 Trainer 鞋型脚踝填充都与我的跟腱部位不太契合,鞋面织得又过于紧密而无弹性,虽然遇着喜欢的配色我也会买,但基本上穿着不超过三次就都束之高阁了,包括 2013 年下半年那双与 Supreme 合作的版本。
Supreme 那双 Flyknit Lunar 1 看着还蛮低调顺眼的,但于纠结的我而言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从左脚外侧与右脚内侧方向看是完全没问题的,而换一边从另个方向看过来,会看到镜像的 Sup 字样,看起来像假鞋一样。如果 Sup 字母是针织出来的会更有质感吧,可惜和 Swoosh 一样,都是刷上去的。虽然不至于说买了后悔,但至少挺失望的。延续了所有 Flyknit Trainer 系列的宿命,脚踝填充依旧硌脚,原本我以为是我的脚形有问题,属于极端个例,但有次在微信朋友圈里随口抱怨了一下,未曾想呼应者众,看来对此大家多少都有些困扰。
其实我还蛮想面面俱到把自己的每双 Flyknit 都报一遍流水账的,可实在太冗长乏味了,连我自己都懒得写,估计完全没人读得下去吧。扼要来说,虽然我喜欢 Ultra Boost 那种带有层次感的凹凸织法,但 Flyknit 我更偏好 Racer 及 Mercurial Superfly 那种略带弹性的单层织面,而 Roshe One、Kobe 9 与 Magista 那种硬挺而毫无韧性的织法实在不是我的菜,穿着也不够舒适(多扯一句,Kobe 9 的 Lunarlon 鞋垫耐久度极差,上脚即扁,好在我机智地将 Lebron 11 的 Lunar + 全掌 Zoom 鞋垫换了进去)。
而 Flyknit Chukka SFB 到 FSB 的转变也蛮让人失望的。SFB 是&special field boot&的缩写,这种(相对)轻韧又具有足够保护性的 Free 分割式 Tooling 是 Nike 最早为专供美军特种部队而开发的,Flyknit Chukka SFB 也别具匠心地在织物鞋面内侧添加了防水涂层,为 Flyknit 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然而之后的 inline 大货版本,鞋舌的 SFB 悄悄地改换了字母顺序,经了解才知道鞋名改成了&Flyknit sneaker boot&,虽然目测鞋身工艺与配置没什么变化和缩水,但少了&美军特种部队专供&的光环似乎让鞋款黯淡平庸了不少,毕竟 Nike 最擅长的就是说故事,少了故事性,鞋子也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说到讲故事又让我想起了两个槽点。
一是 Nike 于去年末翻出10年前藤原浩参与开发的 Sock Dart 重新包装上市,并宣称这是 Nike 第一双使用电脑编织技术制造的鞋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之后的 Flyknit 等工艺影响深远 blablabla 的,然后是一轮惯用的联名限量炒作,等到把大家的渴求欲吊起来了,再开始铺天盖地一轮又一轮的普通版大货轰炸。说白了,Sock Dart 不就是双 Presto 嘛,虽然轻薄的鞋面还算柔软透气,但脚背处的塑料搭襻与脚踝处拼接的帆布粗织部分颇为硌脚,鞋头的护趾挡板也没有 Presto 圆滑,略带棱角显得很&楞&,与针织鞋面的拼接看起来也那么地生涩而弱不禁风。而 10 年前原版 Sork Dart 鞋身上最为标志性的露脚背圆孔设计,到了这次复刻却惨遭取消,让鞋款看起来平庸许多。试想如果没有一开始 Fragment 的联名合作挑头而直接发售众多普通鲜亮配色的话,这应该又是一双静静晾在折扣店货架上的滞销货吧。
第二点,随着本年度 NBA 总决赛的收官,Nike 抢先发布了来年 Kevin Durant 的战靴 KD 8,并推出号称 Flyknit 技术升级版的 FLYWEAVE&&&更为紧密,将运动需求精确到像素范围内&,听起来的确像是那么回事,可谁能告诉我,FLYWEAVE 和 JACQUARD 之间除了名字和价格定位之外究竟有什么区别?现在回过头来再提去年上市的 Jordan XXIX 其实就是使用了 FLYWEAVE 科技,去年发布时在想什么呢?个人感觉只是现在所有(甚至产品带有浓重&借鉴&痕迹的众多国产品牌)运动品牌都掌握并推出了类似 Flyknit 的编织鞋面球鞋,Nike 急需新的噱头去率先抢占市场,仅此而已。虽然我是觉得 Flyknit 比 FLYWEAVE 的质感更佳,但真正让我对 FLYWEAVE 产生反感的,还是因为那该死的 MTM 把我最爱的 Air Jordan 1 改得面目全非。Nike 你能好好发展别作贱经典成么?心太累了。
最后的最后,考虑到 NOWRE 的营销角度,特此声明一句: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刊载网站无关,请金主们释怀并继续狠砸银两。谢谢。
23/12/2015
21/12/2015
19/12/2015
04/12/2015
23/11/2015
20/11/2015
23/12/2015
21/12/2015
19/12/2015
04/12/2015
23/11/2015
20/11/20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ike flyknit rac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