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追缉 江波 txt怎么评价?

青稞沙龙第138期:不要恐慌——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有多少可以实现?
​​
​又一年阳春三月,仿佛闻到锂花的味道,等等,真的没有打错字吗——老歌《lithium
flower》来自《攻壳机动队》,一直质问着人和机器的区别(下方有听歌链接)。
​如今深度学习中的AI从谱曲达巴赫水平,到去年12月底又炸了围棋界的Master——AlphaGo
2.0版,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有人恐慌,有人拭目以待——
从《2001:A
Space Odyssey》的哈尔9000到《银河系漫游指南》的马文,从《机械公敌》的NS-5机器人桑尼到《严厉的月亮》中的迈克尔,
从《Her》的萨曼莎到《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的布丁......
科幻里的AI一直走在前面,亦正亦邪让人们胆战心惊又跃跃欲试,而我们手机微信关注着、时不时就更新技能的萌萌哒微软小冰,似乎让这一切都触手可及。
人类的科技创造确实带来了无数便利,而类似“弗兰肯斯坦”一样的怪物依旧让人内心留下阴影——从长远来看,我们创造的东西,特别是AI这种,真的会一直受我们控制吗?
去年12月9日,成都“预见未来”讲座上的凯文凯利大师预言,人工智能只会进一步解放人类,人类会把它当成一个更好的工具,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
今年1月5日,BBC中文网的一篇报道称台湾学者已经坦言人脑在未来的思考已无法超越人工智能(AI)*;
3月11日(前天)我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正与相关方面共同起草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估计两会以后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年代,或许是人类目前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上的转折点。
现实里的AI离科幻中的AI究竟还有多少距离,哪些目标是触手可得的?
​如今,我们请到了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微软小冰之父李笛、中国当代科幻十大编辑之一刘维佳,座客中国数字科技馆,来讨论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有多少可以实现。
何不携友一起来看一看科幻和科学碰撞出的精彩火花
听一听故事中的AI和现实里的AI究竟还相差多少
聊一聊自己对AI的担忧或者期望呢
顺带,还可以请喜欢的作家江波老师在他的新书上为你签名写寄语,大家想让江波老师为你签什么呢?(新书现场有售,也可自行带江波老师的书来签名,支持中国科幻小说家!)
3月19日上午10:00,中国数字科技馆206多功能厅,免费听讲座参与问答还得好礼,大家约吗?
​讲座信息
讲座时间:2017年3月19日
上午10:00-12:15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5号中国科技馆206多功能厅
主办方:中国数字科技馆、科幻世界杂志社
讲座嘉宾:江波
特邀嘉宾:李笛、刘维佳
主持人:赵榕
​嘉宾简介
​江波,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1978年生,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硕士,现在上海从事半导体研发。2003年发表处女作《最后的游戏》,此后笔耕不辍。2008年开始,以《湿婆之舞》《时空追缉》《移魂有术》《梦醒黄昏》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2出版长篇处女作《银河之心·天垂日暮》,广受读者好评。
迄今已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二十篇,其代表作《湿婆之舞》曾被译成日文,在日本科幻杂志上发表。江波的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想象汪洋恣肆,充满科幻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
​李笛,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他领导一支分布在中国、美国、日本与印度等四个国家的全球团队,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工作。
李笛于2013年加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同年创立微软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并于2014年推出微软小冰,被称为“微软小冰之父”。目前,微软小冰产品线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李笛还负责微软Bing搜索在中国的研发与产品,除为中国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全球搜索服务外,也为其它合作搜索引擎提供英文搜索服务的底层技术支持。
​刘维佳,中国当代科幻十大编辑之一,《银河之心》系列作品的责任主编。2007年获中国最佳科幻编辑奖,2014年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编辑金奖。2000年8月进入科幻世界杂志社担任文学编辑至今,十余年间为中国科幻界发掘出了刘志鹏、江波、张冉、罗隆翔、索何夫、陈梓钧等多位实力强劲的科幻新秀。
其本人自幼爱好科幻,1995年开始尝试科幻小说创作,1996年发表处女作《我要活下去》。数年间在《科幻世界》《科幻大王》《大众软件》等杂志发表科幻小说近二十篇,撰写科幻与科普专栏文章十余篇,出版小说集两部,曾三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我要活下去》(1996),《高塔下的小镇》(1998),《来看天堂》(2001)。其科幻小说是典型的“社会科幻”,多着眼于科技发展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充满哲理与忧患意识,展现了未来社会中生存状态的变迁和人性的异化,以及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与诘问。其作品风格凝重苍凉,擅用“内心独白”表现方式,笔下人物对所处社会有深刻洞见,却无力改变社会,只能无可奈何随波逐流。
​ 报名方式
1.网页报名→&
2.扫码报名:
​3.微信报名→
在微信搜索“中国数字科技馆”(或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数字科技馆微信服务号,进入菜单栏:览·活动&江波讲座报名,填入相关信息提交后,会看到“报名成功”页面。
活动当天签到入场(会赠送小礼物哦)
名额有限,报完为止
​来不了的异地小伙伴,请移步B站直播间:
我们会全程直播~(没错,科幻世界B站官方账号进行直播)
​PS:
*新闻链接:
PPS:来听歌吧~
和一首喜闻乐见的&
然后是&以及&
好听吧?哈哈哈哈,可以留言给我们你的感受哦~!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0月21日,由淘梦和爱奇艺主办的荒诞科幻网络大电影《海带》主题沙龙在京举办,沙龙邀请了电影导演阚若涵、编剧陆子轩、制片王自新等电影主创以及奇爱博士、姬少亭、电子骑士、爱奇艺网络大电影市场营销总监沈沉等业内人士交流讨论。活动分为观影和对谈会两大板块,会上主创和业内人士充分互动,共同赏析影片的艺术价值,围绕科幻电影创作、科幻题材同网络大电影结合发展等领域进行热烈探讨,并畅谈了该电影对科幻题材、对网络大电影行业乃至国产科幻电影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荒诞科幻:骑士精神和浪漫主义的碰撞
为还在路上的“精品化网络大电影”增加筹码
科幻网络大电影《海带》由青岛涵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淘梦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淘梦独家营销。电影由制片人刘镜心、王自新操刀,新锐导演阚若涵执导,陆小轩编剧,演员邓飞、刘飏、秦楚明等人领衔主演。电影凭借自身强烈的文艺特质在网络大电影市场中突出重围,收获各方点赞。
展开剩余85%
而在此次沙龙上大家也正是围绕电影的优质内容展开讨论,并通过《海带》引出了“同网络大电影的适配性”这一关键主题。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海带》的成功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科幻这一类型和网络大电影具备“联姻”的可能。
对谈会上青年导演阚若涵谈到了《海带》作为团队的首部作品,很早之前就开始着手创作。标签化的男主是现代版的杞人忧天,通过男主 “拯救世界”展现了电影喜剧外壳下的批判精神。总制片人刘镜心之前也曾表示,“电影中展现了一种骑士精神,同时又蕴藏着浪漫主义。破碎的梦想与荒诞现实中的矛盾相互冲突,是什么可以点燃你内心的火种,这很重要。这是《海带》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核。”影片正是通过这些一以贯之的理念完成了科幻题材的架构。
热衷于科幻领域的影评人姬少亭认为,“《海带》是特别科幻的文体,该片的主创团队懂得什么是科幻。”她认为用荒诞和幽默的视角来看待大风大浪极难驾驭,也正是这个创意成就了这部电影,电影小人物与大秘密的极度反差造就了故事的张力。姬少亭还指出了影片“很中国”的家庭人情关系、普世价值观念以及形式主义与荒诞结合等影片亮点。电影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线索中都暗藏着中国这样一片神奇土地下的视角,这种视角是其本身的科幻特色。
科幻题材的《海带》适配网络大电影
爱奇艺、淘梦正在前行中为网络大电影
撕去负面标签
在项目源起的问题上,制片人王自新坦言,最初《海带》的故事因不符合网络大电影特性所以无法打动投资方。爱奇艺网络大电影市场营销总监沈沉则进一步解释了爱奇艺的“选择”,表明爱奇艺希望能进一步提升网络大电影品质,让各种类型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空间。他认为《海带》这样荒诞风格的科幻电影能获得市场认可,除了网络大电影市场的包容性,也和影片故事本身的优秀、导演的视听语言密不可分。
会上沈沉还表达了爱奇艺愿同更多青年创作者合作的意愿,并渴望在伴随行业不断前行的同时撕去网络大电影低俗恶趣的标签。爱奇艺作为网络大电影领域的领跑者,多次强调网络大电影“精品化”。这一点同《海带》的联合出品方及营销方淘梦不谋而合。早在今年年初,淘梦CEO阴超就宣布淘梦将正式启动“导演梦想绽放计划”,致力为优秀青年电影追梦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新力量。可见无论是爱奇艺还是淘梦,二者都有意愿也有能力为精品网络大电影的常态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知名影评人电子骑士针对电影《海带》的科幻荒诞内容评论到,“主题和切入点很好,社会当中不对等、不正常的东西,在电影中变得正常。当下的社会现状适合用科幻方式去讲荒诞的故事,《海带》的荒诞感来自世界末日,建立于科幻之上。”人都希望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这也是科幻片作为人类对未来想象的一个载体,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对于科幻电影来讲,最核心的是探讨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创作者要借助科幻这样一种形式去讲一个故事,其本质是人的问题,如人的异化和精神状态等,而《海带》对这方面的表述正是其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科幻电影的独特需要对科幻有真正了解的人去拍,故事的借鉴性和引用性都很重要。谈到《海带》同网络大电影的适配时电子骑士表示,“网络大电影是科幻片很好的选择,成本较低又有平台展示的机会,并且在形式和包容性上能给青年团队更多的成长空间,也具备更大的容错空间。网络大电影也需要科幻题材,《海带》的出现丰富了网络大电影的类型。”每一种电影类型的成熟都需要无数从业者的努力尝试,科幻电影在我国还属于“婴儿阶段”,这就更需要相关创作者为之努力。网络大电影行业这两年虽然突飞猛进、市场可喜,但也确实存在类型单一、题材相似的问题。由此可见网络大电影和科幻题材的结合,更有利于二者互相促进。
在网络沃土之上国产科幻更易“养成”
网络大电影反哺院线从勇于尝试开始
科幻片作为思辨性的影视作品,通常涉及的是想象力的概念,如未来科学技术、太空旅行、时间旅行、平行宇宙以及外星人的生活等,其潜在意义是探索科学和创新。提及科幻片当下的现状,似乎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美国是世界科幻中心,中国科幻市场还没启动”。可喜的是,在2018年国内将有包括《三体》、《时空追缉》、《拓星者》在内的一批科幻电影上映,科幻电影的“批量”出现展现了近年来国内技术层面的提高,但是作为科幻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剧情内容乃至科幻情怀,所以上述电影未来的表现仍有待观察。
网络大电影《海带》的优质一方面在于良好的点击量和高评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思想内容的释放。科幻题材本身固然吸睛,但喜剧之下透过内容释放的人文关怀才是影片制胜的关键。导演阚若涵谈到自己的创作时也表示,“希望未来作品都是有方向感的作品,成为一个有方向感的导演。”所谓创作者的方向感,既要知道自己表达什么,又清楚自己该采用何种方式表达。纵观当下影视剧市场,资本大热给创作者带来极大机遇的同时,也挑战着创作者的初心和担当。作为一部影视作品的掌舵人,把握作品方向,用心讲好故事,是对导演及其他主创的基本要求。
关于科幻电影能否在网络大电影这片沃土中生长,沈沉也在对谈会上表明,科幻电影在网络大电影中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互联网的迭代和创新可以更有利于尝试不同的可能性,网络大电影的互动性也适合科幻题材不断接触市场,反馈改进。网络大电影和国产科幻作品共同处在快速生长时期,不妨“协同联姻、互利互惠”,借网络大电影之优势,尝试新的故事和新的表达,共同促进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说,《海带》不失为一次极富开创意义的尝试。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部科幻题材网络大电影的成功能够带动更多的内容创作者开发出更好的科幻题材,吸引更多的青年团队在网络大电影这个相对周期短、成本低的优势中展开更多尝试,从而使国产科幻电影逐步形成良性的持续发展。
编辑 | 谢小招
【转载请联系客服;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剁┖杩界ч剁┖杩界澶х灞ф浠缁
剁┖杩界ㄧ卞ㄦх靛奖靛奖剁┖杩界璁茶堪浜锛堕存琛ㄤ涔ユ涓哄斤芥荤讲寰璀椹涓璺ㄨ版ユ剁┖杩界涓缁法ㄩ㈠剁┖琛剁┖挎渤杩锛浜虹颁寰澶卞寰涓瑕锛缂涓浜轰浜浠ョ电浜虹被
娆㈣虫敞绌垮府缃寰俊锛wwwbugcn
| 浣 惧害姣ㄧ┛甯ャ | 6瑙绌垮府 | 缃绌垮府绉褰辫热门搜索:
江波: 中国“硬科幻”代表作者之一。生于1970年代末,2003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迄今已发表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代表作品包括《时空追缉》《湿婆之舞》《移魂有术》《机器之道》等,另有长篇代表作《银河之心》三部曲。多次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荣誉。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得主 科幻新浪潮代表作家 精华之作 刘慈欣
联袂推荐 江波的科幻小说,善于在坚实的科幻内核上展开宏大的想象。 --刘慈欣
科幻作家 江波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宇宙绘图师,他描画出了形形色色的世界、人类和其他生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韩松
科幻作家 在新一代年轻作者中,江波的科幻小说深具“核心科幻”之神韵。 --王晋康
科幻作家 江波的科幻小说,气势恢宏,叙事严谨,能带给读者纯正、愉悦的阅读体验。 -- 吴岩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文学现场,科幻文学以其眼界、思维、爆发力而备受关注,为展现其面貌,我们邀请著名青年评论家杨庆祥,主编&青&科幻&丛书,收录极具活力的青年科幻作家代表作,一人一册。丛书名之&青&取青年之意味,更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祝福。本册是江波的小说集,共选入13篇小说。包括《宇宙尽头的书店》《告别太阳的那一天》《时空追缉》《湿婆之舞》等。
章节目录+隐藏目录
001 宇宙尽头的书店 021 告别太阳的那一天 029 时空追缉 062 湿婆之舞 086 末日之旅 113 流浪月球 133 上帝降临 146 随风而逝 186 桃源惊梦 211 移魂有术 252 哪吒
268 机器之道 350 最后的游戏当前位置:
&&>&&&&>&&&&>&&&&>&&
青稞沙龙第138期:不要恐慌——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有多少可以实现?&
责任编辑:科幻世界杂志社更新时间: 14:11:00
  又一年阳春三月,仿佛闻到锂花的味道,等等,真的没有打错字吗——老歌《lithium flower》来自《攻壳机动队》,一直质问着人和机器的区别。
  如今深度学习中的AI从谱曲达巴赫水平,到去年12月底又炸了围棋界的Master——AlphaGo 2.0版,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有人恐慌,有人拭目以待——
  从《2001:A Space Odyssey》冷酷的哈尔9000到《银河系漫游指南》忧郁的马文,从《机械公敌》勇敢温柔的NS-5机器人桑尼到《严厉的月亮》中风趣爱玩的迈克尔,从《Her》贴心细致的萨曼莎到《银河之心Ⅲ·逐影追光》可爱调皮的布丁......
  科幻里的AI一直走在前面,亦正亦邪让人们胆战心惊又跃跃欲试,而我们手机微信关注着、时不时就更新技能的萌萌哒微软聊天机器人小冰,似乎让这一切都触手可及。
  人类的科技创造确实带来了无数便利,而类似“弗兰肯斯坦”一样的怪物依旧让人触目惊心——从长远来看,我们创造的东西,特别是AI这种,真的会一直受我们控制吗??
  去年12月9日,成都“预见未来”讲座上的凯文凯利大师预言,人工智能只会进一步解放人类,人类会把它当成一个更好的工具,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
  今年1月5日,BBC中文网的一篇报道称台湾学者已经坦言人脑在未来的思考已无法超越人工智能(AI);
  我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在3月11日(前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正与相关方面共同起草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规划,“估计两会以后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年代,或许是人类目前最重要的历史阶段上的转折点。
  现实里的AI离科幻中的AI究竟还有多少距离,哪些目标是触手可得的?
我们AI先来订一个小目标
  如今,我们请到了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微软小冰之父李笛、中国当代科幻十大编辑之一刘维佳,座客中国数字科技馆,来讨论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有多少可以实现。
  何不携友一起来
  看一看科幻和科学碰撞出的精彩火花
  听一听故事中的AI和现实里的AI究竟还相差多少
  聊一聊自己对AI的担忧或者期望呢
  顺带,还可以请喜欢的作家江波老师在他的新书上为你签名写寄语,大家想让江波老师为你签什么呢?(新书现场有售,也可自行带江波老师的书来签名,支持中国科幻小说家!)
  报名链接:&
  或者扫描报名二维码:
  听AI歌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
  活动当天签到入场(会赠送小礼物哦)
  名额有限,报完为止
  来不了的异地小伙伴,请移步B站直播间:
  房间号:1371010
  我们会全程直播~
  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1978年生,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硕士,现在上海从事半导体研发。2003年发表处女作《最后的游戏》,此后笔耕不辍。2008年开始,以《湿婆之舞》《时空追缉》《移魂有术》《梦醒黄昏》等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2出版长篇处女作《银河之心·天垂日暮》,广受读者好评。
  迄今已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二十篇,其代表作《湿婆之舞》曾被译成日文,在日本科幻杂志上发表。江波的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想象汪洋恣肆,充满科幻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
  李笛,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他领导一支分布在中国、美国、日本与印度等四个国家的全球团队,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工作。
  于2013年加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同年创立微软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并于2014年推出微软小冰,被称为“微软小冰之父”。目前,微软小冰产品线覆盖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五个国家。李笛还负责微软Bing搜索在中国的研发与产品,除为中国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全球搜索服务外,也为其它合作搜索引擎提供英文搜索服务的底层技术支持。
  刘维佳
  刘维佳,中国当代科幻十大编辑之一,《银河之心》系列作品的责任主编。2007年获中国最佳科幻编辑奖,2014年获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编辑金奖。2000年8月进入科幻世界杂志社担任文学编辑至今,十余年间为中国科幻界发掘出了刘志鹏、江波、张冉、罗隆翔、索何夫、陈梓钧等多位实力强劲的科幻新秀。
  其本人自幼爱好科幻,1995年开始尝试科幻小说创作,1996年发表处女作《我要活下去》。数年间在《科幻世界》《科幻大王》《大众软件》等杂志发表科幻小说近二十篇,撰写科幻与科普专栏文章十余篇,出版小说集两部,曾三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我要活下去》(1996),《高塔下的小镇》(1998),《来看天堂》(2001)。其科幻小说是典型的“社会科幻”,多着眼于科技发展对人类产生的负面影响,充满哲理与忧患意识,展现了未来社会中生存状态的变迁和人性的异化,以及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与诘问。
来源:科幻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那是银河系里最好的农田——现在竟然......
炊汩汩地响着,“咝咝”地冒着热气,似......
《科幻世界》官方微信了解最新资讯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
德国概念设计师Paul Siedler的场景创作,宏大气派。\n
《静音》是一部 Netflix 电影。尽管 Netflix 过去一年在原创电影上的表现并不如预期,但是《静音》仍让人颇为期待
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在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银翼杀手》\n
最近,美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机构——全国经济研究所(NBER,全美超过一半的诺奖经济学得主都曾是该机构的成员)发布了一份报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n
J·J·艾布拉姆斯显然有很多科洛弗电影在他那神秘的盒子里。\n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通登录手机动态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动态密码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第三方账号登录
手机号码/注册邮箱/注册
发送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已有账号,登录
我已阅读并同意
已有账号,登录
第三方账号登录
& 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空之轮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