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武器定位雷达 部署冷缺对自动炮塔部署有用吗

&img src=&/50/v2-fefa2be573a6dc531ddf267f78a8ee17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50/v2-fefa2be573a6dc531ddf267f78a8ee17_r.jpg&&&p&打过小口径运动步枪的人都会注意到,小口径运动步枪弹弹壳底部中央没有底火火帽,击发后的击针凹痕也不在弹壳底部中央,而是偏在一侧。如下图:&/p&&figure&&img src=&/50/v2-fdde4b109cb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50/v2-fdde4b109cb_r.jpg&&&figcaption&右侧为击发过的.45ACP手枪弹弹壳,弹壳底部的底火上有击针留下的撞击凹痕。左侧为击发过的.22LR枪弹弹壳,它的弹壳底部中央没有底火,击针撞击痕迹在弹壳底部边缘。&/figcaption&&/figure&&p&这是区别于中心发火枪弹的另一种枪弹,叫边缘发火枪弹。它的弹壳底缘向外突出,厚度很薄,突出的底缘内填充击发药。击发时击针打击这个突出的边缘,挤压里面的击发药发火,点燃弹壳里的发射药射出弹头。&/p&&figure&&img src=&/v2-ed4afff579da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20& data-thumbnail=&/50/v2-ed4afff579da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ed4afff579da5_r.gif&&&figcaption&博克塞底火(左)、伯丹底火(中)和边缘发火(右)动作原理&/figcaption&&/figure&&p&发明边缘发火枪弹的是一个叫路易斯·尼古拉斯·福楼拜( Louis-Nicolas Flobert )的法国人,1845年他为王公贵族老爷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室内娱乐射击的微型枪弹,叫做福楼拜枪弹。这种子弹威力极小,小到连发射药都没有,仅仅靠弹壳底缘里那一点击发药爆燃的力量推出弹头。福楼拜枪弹的弹头是一个小圆球或者小圆锥体,初速、动能都很低,和气枪差不多,用于射击小型靶标,或者射杀老鼠和甲虫取乐。&/p&&figure&&img src=&/50/v2-e31aceb66d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29&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9& data-original=&/50/v2-e31aceb66d8_r.jpg&&&figcaption&如果不事先说明,可能很难想象这个圆形塑料盒当中装的“小钉子”是一种子弹。这就是福楼拜发明的.22BB福楼拜弹,威力很小只能杀死老鼠和甲虫。&/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50/v2-1b89bc67c48890dbc46ad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22CB福楼拜弹和.22短弹、.22长弹对比,三种枪弹都是边缘发火弹,可见.22CB有多小。&/figcaption&&/figure&&p&无论是.22BB还是.22CB都威力太小了,除了打着玩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于是后人就适当拉长弹壳,出现了.22Short,也就是上图中的.22短弹。&/p&&figure&&img src=&/50/v2-1bb327fb1cc906c0294d9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1bb327fb1cc906c0294d92_r.jpg&&&figcaption&一发.22短弹&/figcaption&&/figure&&p&第一种发射这种.22Short弹的武器是史密斯·维森在1857年设计的第一支转轮手枪——史密斯·维森Model 1转轮手枪。&/p&&figure&&img src=&/50/v2-dbd28b09d58cda013a09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v2-dbd28b09d58cda013a098_r.jpg&&&figcaption&史密斯·维森Model1转轮手枪&/figcaption&&/figure&&p&和.22BB或者.22CB比,.最初的22Short将弹壳拉长到11毫米,装填4格令(260毫克)黑火药,这样初速和动能比.22BB或者.22CB要好看一些。无烟火药发明并运用于发射药后,.22Short弹改用无烟火药。在2005年以前,国际射联(ISSF)和奥运会25米手枪速射项目也使用.22Short弹当做比赛用弹,较低的初速适合运动员快速射击。随着25米手枪速射成绩越打越好拉不开差距,2005年开始国际射联修改了比赛规则,提高了竞赛难度,将.22LR,也就是下文会提到的.22步枪长弹作为比赛用弹。&/p&&p&在.22Short弹之后出现的是.22Long(注意这还不是后来著名的.22LR),它沿用了.22Short弹的弹头,拉长弹壳长度到15毫米,发射药增加到5格令(320毫克黑火药)。但是这种.22Long弹提高有限,很快就被又一种枪弹取代了。这种枪弹沿用至今,成为国际射联和奥运会比赛用弹,也是最为流行的边缘发火枪弹,至今在民用枪弹市场上都独占销量鳌头,那就是上面已经提到一笔,并且是文章题图的的.22口径步枪长弹,也叫.22LR(Long Rifle)。&/p&&figure&&img src=&/50/v2-45d0aa7e51cd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5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figcaption&边缘发火步枪弹里最著名、使用最广泛的.22LR弹&/figcaption&&/figure&&p&,22LR弹弹壳长度和.22Long一样都是15毫米,但是配用更重的弹头,不但可以用在短枪管的手枪上,也能用在长枪管步枪上,弹道性能也更好,这种.22LR弹几乎成为边缘发火枪弹的代名词。在我国.22LR弹被称为5.6毫米小口径运动步枪弹,打过建卫、峨眉系列运动步枪的人对此肯定不陌生。&/p&&p&除了.22英寸口径的几种边缘发火弹外,历史上还有一些口径更大的边缘发火弹。比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亨利(Henry)连珠枪、斯宾塞(Spencer)连珠枪,他们分别发射.44Henry边缘发火步枪弹和.56-56Spencer边缘发火步枪弹。&/p&&figure&&img src=&/50/v2-8681e0bcb6a80a0ba097a2d75bd208d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9& data-rawheight=&1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9& data-original=&/50/v2-8681e0bcb6a80a0ba097a2d75bd208d4_r.jpg&&&figcaption&Henrry连珠枪&/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50/v2-5845bcddafd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5&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5& data-original=&/50/v2-5845bcddafdf_r.jpg&&&figcaption&.44Henrry边缘发火步枪弹&/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50/v2-c63a0e06a88ffe3c283c9f2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50/v2-c63a0e06a88ffe3c283c9f27_r.jpg&&&figcaption&Spencer连珠枪&/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50/v2-319be99cce64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37& data-rawheight=&8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original=&/50/v2-319be99cce649_r.jpg&&&figcaption&.56-56Spencer边缘发火步枪弹&/figcaption&&/figure&&p&这里稍微岔开一些话题说下南北战争。南北战争时期正好是轻武器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在战场上旧式火帽击发前装枪还在使用但已经开始淘汰,新式的后装步枪、甚至早期的弹仓步枪(比如上面说到的亨利连珠枪、斯宾塞连珠枪)已经出现,但是步兵战术一时没变过来,还停留在前装枪时代的线列战术,也就是“排队枪毙”战术上。结果出现了南北军双方端着新式后装枪、连珠枪排成横队互相对射,双方都伤亡惨重。&/p&&figure&&img src=&/50/v2-1e0a6e4ea0ade552bacd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25&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5& data-original=&/50/v2-1e0a6e4ea0ade552bacdd_r.jpg&&&figcaption&一盒41Short边缘发火弹,从弹头形状和药筒长度不难判断这是一种低初速小威力弹药。&/figcaption&&/figure&&p&也就在19世纪中期,边缘发火步枪弹一度迎来了一个小高潮,除了.22Short弹、.22LR弹、.44Henrry弹、.56-56Spencer弹外,还出现了一批边缘发火步枪弹,比如30边缘发火弹、.32边缘发火弹、.41边缘发火弹等,用在当时的一批步枪和手枪上。但是边缘发火枪弹有它的局限性,它是依靠击针撞击弹壳底部边缘发火的,弹壳底部厚度不能太厚,也就承受不了较高的膛压,所以边缘发火枪弹限制在小威力弹药上,不适用于今天的各种军用枪弹。&/p&&figure&&img src=&/50/v2-c639d29aeeba1f516abfedb6bddb6fb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50/v2-c639d29aeeba1f516abfedb6bddb6fb8_r.jpg&&&figcaption&.22WMR边缘发火步枪弹,比.22LR长得多,&/figcaption&&/figure&&p&但是在上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外国弹药公司在.22LR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些威力更大的弹药,他们的 特点都是小口径、高初速,这些弹药在今天的美国民用枪械市场上有一定地位。比如1959年温彻斯特公司研发了一种0.22英寸温彻斯特马格南边缘发火弹(.22WMR),弹壳很长,有24毫米,装药量也比0.22LR弹更多,发射40格令(2.6克)重的弹头初速有610米/秒,不但能够狩猎甚至能作为自卫武器的弹药。&/p&&img src=&/50/v2-e4ab80be94e125fa7bf231cd393adb0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5& data-rawheight=&3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5&&&p&还有一种5毫米雷明顿边缘发火马格南弹(5mmRRM),它做了一个收口,把口径从0.22英寸缩小到5毫米,发射30格令(1.9克)弹头初速达到730米/秒。&/p&&figure&&img src=&/50/v2-e331bfa1e347f27dabed761f00fa3fa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50/v2-e331bfa1e347f27dabed761f00fa3fa4_r.jpg&&&figcaption&本世纪开始流行的.17HMR弹&/figcaption&&/figure&&p&本世纪开始在国外还流行起一种0.17英寸边缘发火弹(.17HMR),这种子弹有个尖头弹头,弹道平直,初速很高,发射17格令(1.1克)弹头初速达到780米/秒,命中目标时释放动能很大,射杀松鼠、狐狸等小兽往往能一枪打得肢体破碎身首异处。&/p&&p&&br&&/p&&p&&b&————————————————&/b&&/p&&p&&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b&&/p&&p&&b&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b&&/p&
打过小口径运动步枪的人都会注意到,小口径运动步枪弹弹壳底部中央没有底火火帽,击发后的击针凹痕也不在弹壳底部中央,而是偏在一侧。如下图:这是区别于中心发火枪弹的另一种枪弹,叫边缘发火枪弹。它的弹壳底缘向外突出,厚度很薄,突出的底缘内填充击发…
&img src=&/50/v2-7f22e8f32e991fde1a13d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50/v2-7f22e8f32e991fde1a13d_r.jpg&&&p&本文共24,000余字,超长预警!&/p&&hr&&p&1930年左右,名为大萧条的经济衰退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英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英国陆军的财政预算一减再减。战间期的坦克计划&b&Mk.III型中型坦克&/b&的订单因为陆军囊中羞涩,最终仅在1930年制造了3辆后便宣告停产。实在拿不出钱的英国军方在1934年要求维克斯公司(Vickers-Armstrong)的约翰·卡登爵士设计一款“相当便宜的坦克”。维克斯公司也是勉为其难,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便宜坦克的设计与制造,吸取了不少前辈(A6,Mk.III型)的经验,首辆试验车于1936年6月完成。&/p&&p&随着英国对坦克的分类进行变更,原本作为中型坦克进行开发的A9于1936年的会议中被重新分类为巡洋坦克,开始了英国巡洋坦克这个独一无二的分类。&/p&&p&巡洋坦克。又称骑兵坦克,在战场上的主要定位是与其他巡洋坦克组成装甲集群进行纯坦克作战,与步兵协同作战的则另开辟一个分类,称为步兵坦克。因此,巡洋坦克对速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对坦克的穿深也多有要求。也正因如此,有时巡洋坦克是真的无法支援步兵——没带高爆弹。&/p&&hr&&p&&b&Cruiser Mk I (A9)&/b&,1937年开始量产,全车6名乘员。A9为了压低成本,搭载了很多其他制造商的零件,包括一颗AEC公司制造的用于公交车的发动机。A9的主炮塔上搭载了一门QF 2磅炮和一门维克斯.303同轴机枪;此外车体前部还有两个各装有维克斯.303机枪的副炮塔。A9装甲为铆接接成,最大厚度仅有14mm,这是为了良好的时速做出的牺牲。A9能在一颗AEC 179六缸发动机的150匹马力驱动下达到40km/h的公路极速。A9是英军第一款搭载纯液压转动炮塔的坦克,也是首款开创性的使用2组共6对不等大小负重轮来降低维修费用的坦克。&/p&&img src=&/v2-ca36beef2e5e07ff29a2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90&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0& data-original=&/v2-ca36beef2e5e07ff29a2c_r.jpg&&&p&■ 一辆Cruiser Mk I CS,样子很搞笑。&/p&&p&QF 2磅炮号称&二战前期最好的反坦克炮&,在发射风帽被帽穿甲弹(APCBC)时可在457m的距离上击穿60°放置的57mm装甲片,在二战前期装甲普遍厚度仅为30mm左右的时代可以达到有效击穿,A9上可存放100枚2磅炮的炮弹。可惜的是A9本身的装甲厚度堪忧,削弱了这个坦克的射击效率。除了搭载2磅炮以外,A9还有搭载94mm L/15的QF 3.7英寸榴弹炮的CS(近距支援,Close Support)版本,称为Mark I CS。&/p&&p&该型坦克在后继改进型A10的登场后停产,共生产了125辆。&/p&&img src=&/v2-c25db7cdcd6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25db7cdcd6b_r.jpg&&&p&■ 一辆北非战场上的Cruiser Mk I。该型坦克乘员共有6人,包括小炮塔中的两名机枪手。&/p&&hr&&p&尽管A9早在1934年就基本定型了,但军方希望维克斯能够再设计一辆比较适合与步兵搭配使用的重甲版本A9,主装甲要达到24mm厚。1937年7月,第一辆由软钢制成的原型车被送去测试,军方给出了增加齿轮比、将正面装甲增至30mm及在车体前部加装一挺机枪的要求。&/p&&p&最终定型的&b&Cruiser Mk II (A10)&/b&于1938年7月开始制造,至1940年9月停工为止共生产175辆,全车5名成员。尽管军方本来给A10的定位是步兵坦克,但1938年年初,军方重新考虑后认为A10的装甲仍旧不够厚重,于是给它冠了一个“重型巡洋坦克”的分类。维克斯简单粗暴地在主装甲上用螺栓连接一片附加装甲来使前部装甲达到30mm,重量因此从12吨增加到14.3吨。A10并没有替换A9的引擎,由于重量的增加,公路时速降低到了26km/h。&/p&&p&最初生产的Cruiser Mk II,维克斯并没有对A9的炮塔做出什么改动,火炮和同轴机枪也仍是2磅炮配.303机枪,但A9车体前部的两个副炮塔被取消了,并在车体右前方加装了一门7.92mm BESA机枪,由一名专职机枪手操控。这个设计很奇怪——BESA机枪和维克斯机枪用的枪弹不通用。该型坦克仅生产了13辆。&/p&&p&后续制造中,改进型Cruiser Mk IIA重新设计了炮塔,将同轴机枪替换为一挺7.92mm BESA机枪,同时车体上的BESA机枪保留。生产的绝大部分A10都是这款。&/p&&img src=&/v2-f4a7edce662deff6c560fbe3b836a27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f4a7edce662deff6c560fbe3b836a279_r.jpg&&&p&■ 一辆行进中的Cruiser Mk IIA。注意炮盾的形状,它是该型坦克的识别标志之一。&/p&&p&A10和A9一样有近距支援版本,搭载QF 3.7英寸榴弹炮,代号Mk IIA CS,共生产30辆。&/p&&img src=&/v2-a88e0d90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a88e0d90f_r.jpg&&&p&■ 现存博文顿坦克博物馆的Cruiser Mk IIA CS。&/p&&p&此外,网上还能找到A10E1,编号BMM835的原型车的图片。与量产型不同,它有一个类似A13的圆形车长塔。&/p&&img src=&/v2-19b183c8754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19b183c8754e_r.jpg&&&img src=&/v2-bca00deedaa65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bca00deedaa65a_r.jpg&&&p&■ 网络上两个不同版本的A10E1图片,第一张应该是更为早期、军方未提出加装BESA机枪前的A10E1,而第二张则为车体经过重新设计的更靠近量产设计的原型。&/p&&hr&&p&英国对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坦克研发工作也有关注,Giffard Le Quesne Martel中将就在1936年9月曾前往苏联参观军事演习。演习中苏联的BT坦克深深地震撼了Martel中将。这些坦克比起A9和A10,不但防护上要更好,在速度上更是一骑绝尘。回到英国后,Martel中将认为,英国也需要在新式坦克的研发上使用克里斯蒂悬挂,并搭配一个大马力的轻型发动机。&/p&&img src=&/v2-26b6a5a1d8cd1357ad15eca32cfc350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26b6a5a1d8cd1357ad15eca32cfc3505_r.jpg&&&p&■ 沃尔特·克里斯蒂设计的T3E2原型车。&/p&&p&听取了中将的建议后,英国军方同意购买2辆没装炮塔的克里斯蒂原型车并进行评估。英国军方认为,英国不需要克里斯蒂原型车的轮履两用功能,而且为了实现这项功能还要额外占地方;而且原型车的车体太短也太窄了,根本装不下现有的英军坦克炮塔。不过军方同时也认可了克里斯蒂悬挂的高机动性能,认为新式坦克的确应当使用克里斯蒂悬挂,不过要制造一个更宽更长的车体来放进去搭载2磅炮的炮塔。1936年末,莫里斯汽车公司(Morris Commercial Cars)被要求做进一步的设计。购买的原型车被称作A13E1,新设计的两款则被冠上了A13E2和A13E3的名字。&/p&&img src=&/v2-171b18a1cb880eda04f3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71b18a1cb880eda04f3f_r.jpg&&&p&■ A13E1,克里斯蒂M1931在英军中的代号。BT坦克就是其在苏联的发展型号。&/p&&p&1937年10月,A13E2的原型车驶下生产线进行测试。测试中发现,该坦克的速度超过35mph(约56km/h),英军通过加装限速器,将其时速锁定在30mph(约48km/h)并使用更短一些的履带片。&/p&&img src=&/v2-6d5f66ac68fcdcb972e62f945e9455a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69&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9& data-original=&/v2-6d5f66ac68fcdcb972e62f945e9455af_r.jpg&&&p&■ A13E2,最早定型的原型车。与量产型最大的不同就是更长的履带片。&/p&&p&进行改动后的A13定型为A13E3,这款原型车就与量产型基本没有区别了。&/p&&img src=&/v2-c90c6c82cafaaf2c73a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5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90c6c82cafaaf2c73ac_r.jpg&&&p&■A13E3,第二款A13的原型车,进入量产的型号。&/p&&p&&b&Cruiser Mk III (A13 Mk I)&/b&,量产型全车4名成员。该坦克由纳菲尔德机械化与航空公司生产,从1939年年初到夏季,共生产65辆,军方没有追加订单。该车的炮塔基本与他的两个前辈相同,但加装了一个圆形的车长塔。该车装甲维持了A9的14mm厚度并依靠新式纳菲尔德-利伯蒂V12引擎提供的340匹马力达到了48km/h的公路极速(其实还能跑更快)。由于车体的机枪被取消,因此该坦克仅在炮塔上有一门QF 2磅炮和一挺.303同轴机枪。&/p&&img src=&/v2-f6250eddb80b37fd740cd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49&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9& data-original=&/v2-f6250eddb80b37fd740cdc_r.jpg&&&p&■Cruiser Mk III量产型的定型照。&/p&&hr&&p&1939年初,英国军方认为要把巡洋坦克的装甲提升至至少30mm厚。制造商故技重施,在Cruiser Mk III的基础上将坦克正面装甲增厚到Cruiser Mk II的水平。此外,在炮塔侧面,英国人还铆接了两片V字形的附加装甲片。因此,这款坦克的炮塔显得更“肥”。&/p&&p&&b&Cruiser Mk IV (A13 Mk II)&/b&,全车4名乘员。纳菲尔德在1938年Mk III的量产结束后开始量产Mk IV。初期型的Cruiser Mk IV有一个巨大的附加装甲构成的炮盾;改进型的Cruiser Mk IVA中,位于炮塔右侧的维克斯.303机枪被替换成一门7.92mm BESA机枪,同时炮塔重新设计为类似Cruiser Mk IIA的小炮盾型。&/p&&p&由于前作48km/h的极速是用限制器限制住的,因此在Cruiser Mk IV上,尽管引擎没变,它还是保持了同样的极速。此外,也有将Cruiser Mk III改装到Mk IV的装甲水平和在Mk IV上搭载3.7英寸榴弹炮的改装案例存在。Cruiser Mk IV系列接到的第一笔订单共455辆,在1939-40年又追加了200辆的订单,一共制造665辆。&/p&&img src=&/v2-58712f8adcea2b03d03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5& data-original=&/v2-58712f8adcea2b03d035_r.jpg&&&p&■Cruiser Mk IV。巨大的附加装甲是识别这款坦克的特征。&/p&&img src=&/v2-c99f1b9aa03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c99f1b9aa030_r.jpg&&&p&■Cruiser Mk IVA。修改后的炮塔正面是一整片的30mm装甲片。&/p&&hr&&p&前面介绍的去过苏联的Martel中将除了为英国带来克里斯蒂悬挂之外,还认为要制造一个“装甲厚度达到30mm的高速中型坦克”。Martel的这个想法明显启发自苏联的T-28,尽管T-28的性能本身不突出。英军对当时坦克的发展也不太确定,最终英国参谋部同意制造两辆拥有三人炮塔的原型车,被分别命名为A14和A15(后更名为A16)。A14的设计由LMS(伦敦米德兰和苏格兰铁路,London, Midland and Scottish Railway)进行。这辆坦克计划使用A9/A10的炮塔,但采用霍斯曼悬挂、桑尼克罗夫特(Thornycroft)V12发动机、新设计的威尔森复合行星齿轮箱,并在车体两侧搭配裙甲。1939年初A14原型车制造完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A14很吵,机械结构复杂,时速也不如A13的原型车。因此,LMS对A14的开发工作优先级被下调,公司转而开发A13的改进型号A13 Mk III。&/p&&p&尽管军方要求LMS尽可能使用现有A13的零件,但为了降低车高,LMS设计了一个新式车体,这个车体的木制模型在1939年4月末被同意使用。为了配合新车体,一个Meadows Flat-12引擎被引入到设计中,使用的齿轮箱则是A14废案的威尔森复合行星齿轮箱。1940年初,首批生产的Cruiser Mk V却被证明冷却系统并不可靠,带来了很多由于引擎过热带来的故障。&/p&&img src=&/v2-9e53e7a2ef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9e53e7a2ef7_r.jpg&&&p&■一辆“盟约者”原型车。它的炮盾与Cruiser Mk IV的一样,后期生产型的“盟约者”采用了另一种炮盾。&/p&&p&&b&Cruiser Mk V &Covenanter& (A13 Mk III)&/b&,&b&A13“盟约者”&/b&。1940年初开始生产,整个系列共计生产1,771辆。它是第一款有自己名字的巡洋坦克,于1940年年中命名。“盟约者”公路极速50km/h,有4个乘员。由于“盟约者”冷却系统性能不佳,后续的众多改进基本都是围绕着冷却系统进行的。&/p&&p&Covenanter II (Cruiser Mk V*)在初版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油冷装置,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有的部队激进到将防弹的散热器百叶窗整个拆掉了。&/p&&p&Covenanter III (Cruiser Mk V**)则是将“盟约者”II型的改动定型为工厂的设计改动,此外还在车灯中间增添了两个箱子放东西。&/p&&img src=&/v2-82abb0ceffe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v2-82abb0ceffea_r.jpg&&&p&■一辆后期型“盟约者”。注意其车体前部用于挂储存箱的装置。&/p&&p&Covenanter IV在“盟约者”I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置冷却系统的改进,包括进气用的百叶窗等。&/p&&p&Covenanter CS是“盟约者”的近距支援版本,以上四个版本的“盟约者”都有改装。不过因为一些原因,原本的QF 3.7英寸榴弹炮(94mm口径)并没有搭载上“盟约者”,而只搭载了一门OQF 3英寸榴弹炮(76.2mm),杀伤半径降低许多。&/p&&img src=&/v2-f89d42dd1d87fbe7dfa39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89d42dd1d87fbe7dfa39e_r.jpg&&&p&■一辆挂有前部储存箱的后期型“盟约者”。&/p&&hr&&p&花开两朵,各表一枝。LMS最终将A13 Mk III派上了战场,而A15的设计工作则因为设计要求不明确而暂停。后来该计划被委派给纳菲尔德时,纳菲尔德将其更名为A16。在1939年9月A13 Mk III的木制模型通过后,军方决定重新考虑一下“重型巡洋坦克”这个分类的几辆坦克,并决定在竞争者间选出一个,给它冠上A15的正式代号。它有三个竞争者:A14(由LMS设计)、A16(由纳菲尔德接手并设计的&老&A15)及A18(A17“领主”轻型坦克的放大设计版)。军方更青睐纳菲尔德的设计。他们提出了三项优点:①.它与A13之间有很多零件是通用的;②.由于①的原因,A16可以更快的进入量产;③.因为A16车身很长,它有着更好的跨壕性能;④.A16的装甲厚度能达到30~40mm厚,远超其他竞争者。被钦定的纳菲尔德不忘了安利一波自己家的引擎,纳菲尔德-利伯蒂,并以“这款引擎已经量产了不会造成交货延迟”为由如愿将利伯蒂装上了A15。&/p&&p&&b&Cruiser Mk VI &Crusader& (A15)&/b& ,&b&A15“十字军”&/b&。该型坦克是第一辆拥有5对路轮,采用克里斯蒂悬挂的巡洋坦克。“十字军”用一颗出力340匹的纳菲尔德-利伯蒂V12引擎提供动力,由于坦克加装了限速器,公路极速27mph (43.5km/h);但北非战场上的英军士兵往往会自行关掉限速器,使得坦克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0mph (64km/h)。&/p&&p&初版“十字军”除了主炮依旧延续使用QF 2磅炮以外,还有1挺位于炮塔上的7.92mm BESA同轴机枪以及1挺位于车体左前方的7.92mm BESA机枪。1939年7月,军方向纳菲尔德下了首批200辆的订单,并在随后的数年间不停的追加订单,直至1943年,已经有5,300辆各型“十字军”驶下了生产线。事实上,“十字军”系列坦克是制造数量最多的巡洋坦克。&/p&&img src=&/v2-885cb189c8bbcf16f3a162d385d3169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v2-885cb189c8bbcf16f3a162d385d31694_r.jpg&&&p&■一辆A15“十字军” I型。&/p&&p&不过“十字军”的装甲依旧无法为它的乘员们提供足够的防护,北非战场上常见的德军三号坦克的50mm火炮就可以轻易击穿“十字军”。&/p&&p&依旧,“十字军”也有两个改型,它们分别是:&/p&&p&Crusader II (Cruiser Mk VIA):移除了车体上的BESA机枪;并将车体和炮塔前部装甲厚度从40mm提升到49mm。&/p&&p&Crusader III:“十字军”III型,用一门QF 6磅炮(57mm口径)替换掉了原本的QF 2磅炮(40mm口径)。该型原型车在月进行测试,并在月生产了144辆。&/p&&img src=&/v2-a2bcf370e54d043d08b4d4fe93b1c8c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39&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9& data-original=&/v2-a2bcf370e54d043d08b4d4fe93b1c8c4_r.jpg&&&p&■一辆北非战场上的A15“十字军” II CS。&/p&&img src=&/v2-60fe89e4ad664b4dfa17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7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v2-60fe89e4ad664b4dfa17c_r.jpg&&&p&■一辆摄于突尼斯A15“十字军” III型。&/p&&p&此外,“十字军”各型也有其对应的近距支援版本,统称Crusader CS,搭载一门OQF 3英寸榴弹炮(76.2mm)。&/p&&hr&&p&&br&&/p&&p&1940年末,国内对于更厚重装甲的巡洋坦克呼声渐高。1941年1月,军方认为需要制造一款厚重前部装甲、炮塔座圈扩大、使用更强力的引擎、时速不低于24mph(约38.6km/h)、搭载一门QF 6磅炮,并且整体可靠性要更好的坦克。&/p&&p&一共有两个公司提交了生产方案:沃克斯豪尔(Vauxhall)提出的A22“丘吉尔”步兵坦克的装甲削减计划A23,和纳菲尔德提交的A15“十字军”的发展计划A24。沃克斯豪尔的设计就是一个A22“丘吉尔”的缩小版,采用一颗与“丘吉尔”同款的贝德福德12缸发动机(350匹马力),而纳菲尔德的设计与A15“十字军”很相像,采用利伯蒂L-12引擎和威尔逊齿轮箱。在竞争中,军方认可了纳菲尔德的设计。&/p&&p&利兰汽车(Leyland Motors,一个A13“盟约者”和A15“十字军”的制造企业)提出了另一个计划:用一个与”十字军“类似的底盘但引擎替换为罗·罗流星航空引擎(Rolls-Royce Meteor)、齿轮箱也换用”丘吉尔“步兵坦克上的Merritt-Brown型齿轮箱。&/p&&p&说起流星引擎,它的来头可不小。流星引擎的直系前身是英军最著名的战斗机“喷火”使用的罗·罗梅林型引擎。罗·罗公司在1940年曾经测试性的将梅林型引擎拆掉增压器后装在A15“十字军”巡洋坦克上,结果非常好,利兰汽车这才打上了它的主意。&/p&&p&不过在当时大家都停留在绘图板上时,梅林引擎都被优先供给给了空军,能更快进入生产的纳菲尔德的计划弯道超车,简单地投入了量产。采用梅林引擎的计划被重新赋予了A27的代号。&/p&&p&日,军方订购了6辆A24原型车。1941年6月,在没有原型车而且未经过测试的情况下,当局就决定生产500辆纳菲尔德公司设计的A24坦克,并要求在1942年春以前就投产。同时,“克伦威尔I型(Cromwell I)”的名称也定了下来,同期定下的名称还有“克伦威尔II型(Cromwell II,使用利兰汽车的底盘装备改进型的纳菲尔德-利伯蒂引擎)”以及“克伦威尔III型(Cromwell III,利兰汽车的设计,装备罗·罗引擎)”。&/p&&p&在后期的评估中,设计制造单位认为三款坦克都叫“克伦威尔”容易混淆,便把纳菲尔德设计,搭载利伯蒂引擎的A24更名为Cavalier(骑士),而保留克伦威尔之名给装备罗·罗引擎的A27。&/p&&p&自此,A24正式定名为&b&Cruiser Mk VII &Cavalier& (A24)&/b&,&b&A24“骑士”&/b&。第一辆A24的原型车于1942年1月完成。但是,这次军方对纳菲尔德的轻信却使它摔了大跟头:A24根本无法达到设计指标。因为严重超重(26,981kg,超出了指标接近3吨),使得它表现糟糕,小马拉大车使得引擎寿命也变短。同时,还会经常出现故障。迫不得已,它们中大部分只得用于训练,但是有一部分被改造为炮兵观察车(拆掉了火炮但保留了一根假杆子)投入了实战。&/p&&img src=&/v2-d39d8ee401b6a031a1e6d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d39d8ee401b6a031a1e6de_r.jpg&&&p&■最初A24的6辆原型车中的1辆。&/p&&hr&&p&纳菲尔德翻车之后,利兰汽车的A27就成了英国军方的救命稻草。罗·罗梅林引擎的坦克版罗·罗流星(Royce-Rolls Meteor)的设计图早就画好了,但罗·罗产能不足腾不出手来给A27制造引擎。无奈的英国人只得选择给A27接着装上早就用烂的利伯蒂引擎来解决燃眉之急。这些搭载利伯蒂引擎的A27被称为A27L(L是Liberty engine利伯蒂引擎的意思),并在1941年的评估中得到了“克伦威尔II型”(Cromwell II)的名字。作为A27的设计者,利兰汽车将A27L更名为“Centaur(半人马座)”来与真正的A27“克伦威尔”划清界限。&/p&&p&至此,&b&Cruiser Mk VIII &Centaur& (A27L)&/b&,&b&A27L“半人马座”&/b&的名称正式定了下来。“半人马座”的首个原型车于1942年6月完成,“半人马座”的量产则是始于同年年底。“半人马座”采用出力395匹的利伯蒂L-12引擎,战斗全重28,848kg,公路极速27mph(约43.5km/h)。一部分“半人马座”在1943年后逐渐换装了罗·罗流星引擎,与A27M“克伦威尔”基本没差。&/p&&p&Centaur I搭载了一门QF 6磅炮,共生产1,059辆;&/p&&p&Centaur II取消了车体机枪,并将履带增加至15英寸宽,没有量产;&/p&&p&Centaur III换装一门QF 75mm火炮,共生产233辆;&/p&&p&Centaur IV则换装了一门OQF 3.7英寸榴弹炮,共生产80辆。&/p&&img src=&/v2-fbe4e21f6294dadebe64ba624f05acc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3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v2-fbe4e21f6294dadebe64ba624f05acc3_r.jpg&&&p&■搭载一门马克5型QF 6磅炮的A27L“半人马座”。&/p&&hr&&p&罗·罗流星出力600匹马力,比起利伯蒂要足足多出210匹。装备流星引擎的A27称为&b&Cruiser Mk VIII &Cromwell& (A27M),A27M“克伦威尔”&/b&。它的制造从1943年1月开始,一共生产了4,016辆,包括换装流星引擎A27L“半人马座”。“克伦威尔”的乘员5人,主要武器为一门QF 6磅炮;此外还有2挺7.92mm BESA机枪,一挺为同轴机枪,另一挺在车体左侧。“克伦威尔”最大时速40mph(64.4km/h),但后期型因为增大了侧减速器的传动比,将最大时速限制在32mph(51.5km/h),同时改善了越野行驶的舒适性。&/p&&p&“克伦威尔”的QF 6磅炮在1942年还是很好用的:发射APCBC弹时在500码(457m)距离下能击穿87mm厚的装甲,发射APDS弹时穿深甚至能达到131mm。但从1942年开始,战斗反馈表明,尽管QF 6磅炮在对抗装甲目标时效果不错,但QF 6磅炮几乎没有有效的高爆弹,在对抗固定的反坦克炮时成效甚微。因此,军方认为需要制造一款能同时兼容美国75mm高爆炮弹的75mm火炮,但直到1944年5月,这款火炮才正式列装部队。尽管QF 75mm火炮在穿深上并没有比QF 6磅炮好多少,但当它发射高爆弹的时候,爆炸半径和杀伤效果都比57mm口径的QF 6磅炮好很多。&/p&&p&尽管护国公作为一款坦克应该算得上是英军在二战中最拿得出手的坦克了,但由于其车宽太窄,以至于1942年英军研制出的新型火炮QF 17磅炮乃至维克斯为了克伦威尔造的维克斯75mm HV都装不上克伦威尔的底盘,直接导致了基于“克伦威尔”底盘的其他巡洋坦克,譬如A30“挑战者”和A34“彗星”的诞生。&/p&&p&“克伦威尔”的型号有很多种,下面列出:&/p&&p&Cromwell I搭载一门QF 6磅炮,铆接车体,炮塔上有螺栓,外观上与A27L“半人马座”基本相同;&/p&&p&Cromwell II取消了车体机枪,并将履带宽度从14英寸增加到了15.5英寸,只有实验车;&/p&&p&Cromwell III是装备QF 6磅炮的A27L“半人马座”替换引擎后的编号,共200辆。初期编号为Cromwell X;&/p&&p&Cromwell IV就是换装了QF 75mm火炮的Cromwell III,共1,935辆;&/p&&p&Cromwell V在出厂时就搭载一门QF 75mm火炮,铆接车体,炮塔上有螺栓;&/p&&p&Cromwell Vw在“克伦威尔”V型的基础上换装了焊接车体,并在车体前部增加了一层附加装甲,使得前部装甲达到4英寸(101.6mm)厚;&/p&&p&Cromwell VI为近距支援版本,铆接车体,炮塔上有螺栓,搭载一门OQF 95mm榴弹炮;&/p&&p&Cromwell VII是返厂改修的“克伦威尔”IV型,换装了宽度为15.5英寸的履带、重新设计了悬挂系统,这些改变使得“克伦威尔”VII型的公路极速达到了32mph(51.5km/h);&/p&&p&Cromwell VIIw是返厂改修的“克伦威尔”Vw型,改装部分与克伦威尔VII型一样,但仍保留Vw型上的附加装甲。&/p&&p&Cromwell VIII是返厂改修的“克伦威尔”VI型,改装部分与克伦威尔VII型一样,但仍保留OQF 95mm榴弹炮的版本。&/p&&p&“克伦威尔”的底盘还能分为ABCDDwEEwF这8种,而且底盘与“克伦威尔”的型号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详细分类起来和M4谢尔曼也不遑多让,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做赘述。&/p&&img src=&/v2-ff9c666a812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v2-ff9c666a812e_r.jpg&&&p&■这辆克伦威尔I型原型车装上了一个“丘吉尔”生产商沃克斯豪尔生产的类似“丘吉尔”步兵坦克的炮塔。但因为“丘吉尔”步兵坦克最终计划继续生产,沃克斯豪尔停止了这个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沃克斯豪尔就是那个提交了A23(A22“丘吉尔”的装甲削减方案)的厂商。&/p&&img src=&/v2-4b9cf7da3b0f4e02d5ee8a2a0b60dd6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v2-4b9cf7da3b0f4e02d5ee8a2a0b60dd69_r.jpg&&&p&■这辆克伦威尔II型试验车的照片于1943年8月拍摄。这辆实验车在车体正面装上了附加装甲、换装了更宽的履带、以及一个焊接炮塔。&/p&&img src=&/v2-b09aa103ff06e699b02d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25& data-rawheight=&4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5& data-original=&/v2-b09aa103ff06e699b02d1_r.jpg&&&p&■一辆克伦威尔III型。它就是A27L“半人马座”简单换了个罗·罗流星引擎。&/p&&img src=&/v2-6dc1c283cfdc14b214d6f4abb5fa0a2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v2-6dc1c283cfdc14b214d6f4abb5fa0a2e_r.jpg&&&p&■一辆克伦威尔III型测试车。这款坦克测试性的装上了沙漠履带裙甲。&/p&&img src=&/v2-b74d80ba791b1d8d5c8c8b24e98dfd6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v2-b74d80ba791b1d8d5c8c8b24e98dfd63_r.jpg&&&p&■一辆克伦威尔IV型。图中这款采用的是F型底盘,图中可见车身上驾驶员的逃生舱门。&/p&&img src=&/v2-e40579afacff9ed93e4a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23&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 data-original=&/v2-e40579afacff9ed93e4a2_r.jpg&&&p&■一辆克伦威尔VI型。可见其独特的QF 95mm榴弹炮。&/p&&hr&&p&&b&A29&/b&是与A30“挑战者”同时代的两个平行计划,两者均是基于克伦威尔,应1941年底英军参谋部“给克伦威尔装上17磅大〇!”的号召而设计的。A29的设计交给了罗·罗,而A30的设计则交给了伯明翰铁路客货车厢公司(Birmingham Railway Carriage and Wagon Company / BRC&W,后简称伯明翰)。&/p&&img src=&/v2-06ee3a794f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16& data-rawheight=&9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6& data-original=&/v2-06ee3a794fe_r.jpg&&&p&■一张A29与A30尺寸的对比图。上下两图的比例尺不同,注意数字尺寸就可以了。&/p&&p&罗·罗的设计大胆而前卫: 他们设计了一个高115英寸(2.92m),长294英寸(7.47m)的庞然大物,前装甲127mm厚,总重预计超过50.65吨。克伦威尔德悬挂显然承受不住这么大的重量,罗·罗便自行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悬挂系统,搭配两条11英寸(28cm)宽的履带以及与之搭配的悬挂系统。&/p&&img src=&/v2-8cfde411c645f5d609865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86& data-rawheight=&9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6& data-original=&/v2-8cfde411c645f5d6098654_r.jpg&&&p&■罗·罗设计的超复杂悬挂系统。&/p&&p&罗·罗的想法很美好,但事实却令人沮丧:由于悬挂系统的设计太过复杂,直到1943年2月,整体设计才完成;在进一步的评估中,军方也更喜欢使用了更多克伦威尔零件的A30。因为这些原因,A29无疾而终。&/p&&hr&&p&另一方面,A30的设计却是顺风顺水。伯明翰聪明的选择延长增宽克伦威尔的车体并多配一对负重轮的方法来分担增加的重量并使车体足以承受一门QF 17磅炮的后座力。因为改变的地方没多少,1942年8月,最初的3辆A30原型车就已经开始进行测试了。A30的炮塔是Stothert & Pitt设计的,他们也是TOG 2的炮塔设计商,因此能发现A30的炮塔和TOG 2的比较相像。测试发现了数个问题,包括悬挂损坏、炮耳的负荷过大、炮塔转速过慢等。&/p&&img src=&/v2-2f705614cdc47f819c7ba255adf2ab6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2f705614cdc47f819c7ba255adf2ab6f_r.jpg&&&p&■初版A30,摄于多尔塞特郡的炮兵学校。&/p&&p&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电动Metadyne方向机被装在了炮塔上。就算如此,A30还有几个先天性问题:17磅炮的炮弹比其他炮弹来的长,显著降低了A30的炮弹基数;车体机枪也为了更大的车内空间而被取消。改进型的A30于1943年1月生产,它除了解决上述问题,还把装甲锉掉了一部分来减重。这版A30被命名为“挑战者”,至此,&b&Cruiser Mk VIII &Challenger& (A30)&/b&,&b&A30“挑战者”&/b&的名称定了下来。和坦克世界中不同,该车是作为巡洋坦克出现在英国陆军序列中的。于1944年3月开始量产,但量产出来之后才发现这车没法深涉,这也就意味着挑战者没法参加反攻欧陆的霸王行动。挑战者依旧由一颗罗·罗流星引擎提供动力,战斗全重33.02吨,极速32mph(51.5km/h)。&/p&&img src=&/v2-559a0e9ebf051d1cd33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86&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6& data-original=&/v2-559a0e9ebf051d1cd334_r.jpg&&&p&■后期生产型A30“挑战者”,注意其位于炮塔前部的防溅板。&/p&&p&另外有部分挑战者在车体及炮塔前部加装了25mm的附加装甲;A30 SP Avenger (A30“复仇者”)则是根正苗红的反坦克炮,只是借用了“挑战者”的底盘而已。&/p&&img src=&/v2-da52a68bc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v2-da52a68bce_r.jpg&&&p&■增加附加装甲的A30“挑战者”,注意形状不同的炮塔。&/p&&hr&&p&尽管A30“挑战者”是个将QF 17磅炮搬上坦克底盘的好想法,但它终究用的底盘已经超了负荷,性能更是欠佳(主要问题集中在炮塔上,但炮塔的设计也因为克伦威尔的底盘而妥协过),与其造它还不如造谢尔曼萤火虫来的快。不过谢尔曼萤火虫也有不少缺点,譬如它给后勤造成了很大压力(两者零件不通用),以及它的外形过于高大,装甲又脆,在克伦威尔堆里面鹤立鸡群的后果就是被轴心国重点照顾。&/p&&p&为了解决这个尴尬的局面,军方在1943年5月委托利兰汽车开始着手策划克伦威尔的升级型来解决这些问题。利兰汽车提出的新方案代号为A34,与A27的设计大体上相似。&/p&&img src=&/v2-daaff2e7c77d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daaff2e7c77d8_r.jpg&&&p&■一辆朝鲜战争中的A34“彗星”。&/p&&p&英国军方在A34的火炮选择上犹疑了一下:&/p&&p&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在1942年还研制出了一款基于QF 75mm火炮的高速火炮,维克斯75mm HV。这门火炮在确保与美军75mm口径火炮的弹药通用的同时,以一个更高的炮口初速将其发射。这门炮原本计划装备在A27系列坦克上的,但在测试中发现还是需要一个更大的炮塔,最终也没装上去。在A34进行开发的时候,维克斯也没闲着,他们决定改进维克斯75mm HV火炮,转而向自家的QF 17磅炮靠拢:加长炮身长度并采用和QF 17磅炮一样的弹头但截短药筒长度来减小所占空间。最终的成果被称为QF 77mm HV。它用性能略微差于QF 17磅炮为牺牲换取了重量的极大减轻。不过因为两门炮都采用的是定装药,因此炮弹其实并不通用。&/p&&p&除了上段介绍的QF 77mm HV以外,美国的76mm M1A1火炮也在考虑范围内。但最终军方选择了QF 77mm HV。&/p&&p&1934年9月,A34的原型车模型制作完成;原型车于1944年2月参加测试,并在改进中换装了悬挂系统并增加4对托带轮。1944年9月开始,A34逐渐驶下生产线,并被赋予了Comet“彗星”的绰号。至此,&b&Cruiser Comet I (A34)&/b&,A34“彗星”的名称正式定了下来。&/p&&img src=&/v2-f7c42e7f250daef52fda3be80e700a8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7c42e7f250daef52fda3be80e700a87_r.jpg&&&p&■这辆A34“彗星”被命名为Saint Andrew。&/p&&p&A34“彗星”是英国巡洋坦克中第一款在最初型号就为全焊接的坦克,战斗全重33.53吨,乘员5人,仍旧用一颗罗·罗流星引擎提供动力,公路最大时速29mph(46.7km/h)。与“克伦威尔”不同,“彗星”在炮塔顶部加装了一个车长塔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履带也增宽到18英寸(457mm)。值得一提的是,“彗星”的炮塔构造很复杂,其炮盾嵌在铸造的炮塔前部里面;炮塔后部则用电台和额外负重块来平衡火炮的重量。&/p&&p&“彗星”虽然在性能方面基本与德军“黑豹”坦克持平,但由于它的出现已经是二战末期,因此对战局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彗星”一共造了1,186辆,并一直用到了1958年。&/p&&img src=&/v2-543e9ddb99c8d025e5b31f807f0cbf4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543e9ddb99c8d025e5b31f807f0cbf40_r.jpg&&&p&■一辆战后的A34“彗星”,拍摄于爱尔兰。这辆坦克在炮塔两侧加装了烟雾弹发射器。&/p&&hr&&p&英国人前期的火炮发展很奇怪,他们把对抗装甲目标的火炮和对抗软目标的火炮分得很开,一辆坦克里既有高爆弹也有穿甲弹的情况并不多见,QF 2磅炮甚至就没有高爆弹这个弹种,步兵支援全靠CS版本的坦克。前面也提到了,在克伦威尔的历史中,75mm火炮的引入是因为QF 6磅炮在对抗反坦克炮时效果太差;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英军才逐渐注意到一辆既能支援步兵又能摧毁装甲单位的坦克的必要性。&/p&&p&1942年9月,英军开启了一个“通用坦克”新计划。这款坦克要足以胜任多种任务。军方指定AEC来设计这款定位在“重型巡洋坦克”的新式武器,设计代码A41。军方下达的要求主要关注其火力和防护,包括装上一门QF 17磅炮以及足以抵抗德国88mm火炮的倾斜前装甲。机动不是这辆新坦克的主要关注点。1944年5月,一个A41的模型被制作出来。同年开始,首批20辆原型车开始制造,其中15辆的主炮为QF 17磅炮,其余5辆则用的是QF 77mm火炮;此外主炮左侧的机枪座中有20mm博尔斯登(Polsten)机枪和7.92mm BESA机枪两种安装方案。该版A41全重38.55吨,前装甲厚度76.2mm,炮塔装甲厚度152.1mm。坦克依旧由一颗罗·罗流星引擎(600匹马力)提供动力。为了增加弹药基数,车体机枪手被取消了。A41采用的是霍斯曼悬挂,这种悬挂系统相比克里斯蒂悬挂更为平稳也更易于保养。1945年4月开始,A41原型车驶下生产线,取名“Centurion (逊邱伦/百夫长)”,这第一批生产的“百夫长”坦克在后来被分类为“百夫长”I型。自此,&b&A41 &Centurion& A41 百夫长/逊邱伦&/b&的名称定了下来。同年5月,首批6辆“百夫长”原型车被派往同盟国军事占领德国进行测试,代号“哨兵计划(Operation Sentry)”。&/p&&img src=&/v2-b5f27ccdc8cf89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v2-b5f27ccdc8cf89f_r.jpg&&&p&■“百夫长”I型。该版“百夫长”从未量产,仅仅试制了数辆。&/p&&p&同时,尽管并非有意,“百夫长”的性能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完爆了A43“黑太子”(拜托你很弱诶.jpg),成为了压死A43计划的最后一根稻草。&/p&&p&“百夫长”I型虽然获得了英国军方的认可,但随着对1945年苏军展现的IS-3坦克的不安,英国决定升级“百夫长”的防护水平。“百夫长”II型将首上装甲升级到118mm,并更换了新式的铸造炮塔。在德国的测试表明,在坦克上装一门20mm口径机枪没什么卵用,新炮塔回归了传统的同轴机枪,并取消了20mm的版本。“百夫长”II型于1945年11月开始生产,初版订单800辆,1946年2月开始陆续交货。&/p&&img src=&/v2-7dacdf9b8066bfe9f537c097a52ae58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6&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6& data-original=&/v2-7dacdf9b8066bfe9f537c097a52ae588_r.jpg&&&p&■“百夫长”II型。该型“百夫长”II的识别特征其换装的新式炮塔(外观更帅了)以及QF 17磅炮独特的球形炮口制退器。&/p&&p&1946年10月,新研制的QF 20磅炮装上“百夫长”的计划得到了通过,装备QF 20磅炮的“百夫长”坦克被定为“百夫长”III型。随后,自1947年起,所有“百夫长”前期型订单都被替换为“百夫长”III型,后来许多前期型“百夫长”也改装新型火炮。&/p&&img src=&/v2-e4ab6d9cf24a67d3d38f5851fbc9eb6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409& data-rawheight=&8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9& data-original=&/v2-e4ab6d9cf24a67d3d38f5851fbc9eb67_r.jpg&&&p&■“百夫长”III型正在安装炮塔。&/p&&p&“百夫长”是最后一款巡洋坦克,而“百夫长”II型和III型的量产都开始自二战结束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并非英国二战坦克,QF 20磅炮更是彻彻底底的二战后火炮(1948年进入服役)。随着英国逐渐将“百夫长”的定位放到主战坦克,英国巡洋坦克这一分类正式结束,属于主战坦克的时代正在走来。&/p&&hr&&p&以上就是《敌有重甲我有神针——英国二战坦克 Part II:巡洋坦克》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赞赏~&/p&&p&顺带一提,大家或许也都见到了专栏的合作作者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a600dd332f8d35acffccc& data-hash=&a600dd332f8d35acffccc& data-hovercard=&p$b$a600dd332f8d35acffccc&&@银霜音&/a& 发布的文章,如果你对坦克感兴趣,并且有兴趣进行写作,也可以向我私信你写的文章,也许下一位合作作者就是你!我们下次再见~&/p&
本文共24,000余字,超长预警!1930年左右,名为大萧条的经济衰退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英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英国陆军的财政预算一减再减。战间期的坦克计划Mk.III型中型坦克的订单因为陆军囊中羞涩,最终仅在1930年制造了3辆后便宣告停产。实…
&img src=&/50/v2-5ddc8b3d1a16bb37dd41f7b2bd452d9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5ddc8b3d1a16bb37dd41f7b2bd452d92_r.jpg&&&p&&i&&/i& &i&长淮指挥使&/i&&/p&&blockquote&&i&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i&&/blockquote&&img src=&/50/v2-93b707a2f25a6d7badf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0/v2-93b707a2f25a6d7badff_r.jpg&&&p&在二战中,德国步兵分队的战术,基本是&b&以机枪、迫击炮等火器为核心。&/b&故此步兵班由机枪小组和步枪小组构成。&/p&&p&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德国陆军步兵的基层单位“步兵班”就已确定了&i&人员编制&/i&: &b&1名士官加9名士兵。&/b&(ps:德军在1942年后渐渐无法补充前线部队的伤亡,因此实际的班战斗人员数量在5人到6人之间。)&/p&&p&整个步兵班&b&基本上是以一挺班用机枪为骨干&/b&,加上相当数量的步枪兵来协助机枪发扬火力。发起攻击时,机枪小组负责压制,步枪小组则利用地形接近敌军据点,然后在近战中攻击敌军据点,用冲锋枪或手榴弹将敌军歼灭。而在防御时,机枪小组也是火力支柱,步枪小组负责警戒和保护机枪小组。步兵班班长一般由士官出任,个人武器最初是98k步枪,1941年后改为MP38冲锋枪(其改进型就是大名鼎鼎的MP40)。班长个人携带两个冲锋枪弹匣袋,每个弹匣袋中有3个32发子弹的弹匣。&/p&&img src=&/50/v2-b269fafe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b269fafe2_r.jpg&&&p&&b&MP38的保险装置不可靠,受较大震动时容易走火,经修改后被命名MP40&/b&&/p&&p&&b&步枪组&/b&共有6人,装备98k步枪,其中包括组长(副班长)1人。每人在腰部的6个弹盒中携带90发子弹(每个弹夹5发) ,另外根据实际情况,还会携带若干枚手榴弹。&/p&&p&&b&机枪组&/b&共3人,主射手负责携带1挺通用机枪(MG34、MG42)及50发的弹链或弹鼓,其还有1把手枪(P08、P38)作为自卫武器。副射手(供弹手)通常携带4个50发弹鼓和1个300发的弹箱及两根预备枪管,个人自卫武器也为手枪。第三射手(弹药手)负责携带2个300发弹箱及一支98k步枪。在早期的战事中,第三射手在对空射击时还要负责携带对空用三脚架。后来发现对空射击效果比较鸡肋,就取消了这项装备。另外,按照规定,机枪的维护工具及备用零件应由主射手携带,实际作战时,主射手可能并不乐意自己承担这项工作,转而会交给其他人携带。&/p&&img src=&/50/v2-6be1d63d140e118a6c9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0/v2-6be1d63d140e118a6c95_r.jpg&&&p&&b&德军机枪小组(看头盔,应该是伞兵部队)&/b&&/p&&hr&&p&在早期,MG34作为一款通用机枪,大量装备德军,也被编入步兵班的机枪小组,并在实战中表现出较好的可靠性和射击性能。然鹅,MG34有一个严重的缺点——&b&结构复杂&/b&。 这导致制造工艺必然复杂,如此就会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p&&p&但在战争中,军队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鉴于&b&&i&供不应求&/i&&/b&,德军一直要求武器研制部门对MG34进行改进。德国相关部门针对MG34有过多种改进方案,其中一种由德国金属冲压领域的专家,格鲁诺夫博士完成。他的这种方案最终发展成&b&MG42通用机枪&/b&。MG42通用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座式工作原理,滚柱撑开式闭锁机构,击针式击发机构。该枪的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射击。&/p&&img src=&/50/v2-177bcf939d13cf1a9b429c4a93b9552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177bcf939d13cf1a9b429c4a93b9552a_r.jpg&&&p&&b&MG42的供弹机构(有经验的老兵可以使用连发打出精准的点射)&/b&&/p&&p&MG42通用机枪的枪管更换装置由盖环和卡榫组成,它们位于枪管套筒后侧,打开卡榫和盖环,盖环便迅速地将枪管托出。该枪瞄准具为机械式,瞄准具由弧形表尺和准星组成,准星与照门均可折叠。&/p&&img src=&/50/v2-1759cfca97b9e4c98dd92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1759cfca97b9e4c98dd92a_r.jpg&&&p&&b&MG42的缺口式照门&/b&&/p&&p&MG42通用机枪发射7.92毫米×57毫米枪弹,由于射速非常快(理论可达发/分),所以会发出独特的“撕裂布匹”般的枪声。&/p&&img src=&/50/v2-7fef4cb7c449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p&&b&圆头的7.92×57mm M/88步枪弹(左)与尖头的7.92x57mm IS 步枪弹(右)&/b&&/p&&img src=&/50/v2-b67eef2d0cedff1d0c316bb75eb7377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b67eef2d0cedff1d0c316bb75eb73772_r.jpg&&&p&&b&正是由于MG42恐怖的枪声,各国盟军给它起了“希特勒的电锯”、“骨锯”、“亚麻布剪刀”、“希特勒的拉链”(这个比较迷(⊙x⊙;))等绰号&/b&&/p&&p&&b&&i&身经百战&/i&&/b&的MG42通用机枪,完全可以胜任德军的战术需要,它的压制能力相当出色。实战中,MG42也非常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MG42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射击速度。更为重要的是MG42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它的造价只有MG34的七成,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的一半。在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一说70万支),数量非常非常庞大。&/p&&p&但是,MG42通用机枪的最大优点正是它最大的缺点。它的高射速使其&b&耗弹量远大于其他机枪。&/b&在实际战斗中,步兵班的其他成员几乎都会帮MG42携带额外的弹药,这无疑增加了其他人的负担。&/p&&p&MG42通用机枪由于耗弹量大,所以一般不长时间扫射,主要以长短点射为主。而MG42只有连发射击功能,所以只有富有经验的老兵,才能胜任这项工作。&/p&&p&因为为射速过高,MG42通用机枪的枪管容易过热。即便在设计上MG42就可快速更换枪管,但也容易造成火力中断。&/p&&img src=&/50/v2-951b16dae8bb8512fcb83cb8a9c2fdf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951b16dae8bb8512fcb83cb8a9c2fdfa_r.jpg&&&p&&b&与MG42相比,采用水冷的MG08机枪可以进行无目标的大范围压制。在战场上,只要弹药管够,这些低速机枪便可持续不断的扫射很长时间&/b&&/p&&hr&&p&然鹅,到了1944年,二战已到末期,德国败象渐现,物力资源日渐贫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又出现了一款衍生型——&b&MG42V&/b&。&/p&&p&实际上,尽管MG42V是在MG42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但机枪操作方式已经有了大幅的改变,基本上可以算作全新的机枪,因此又被命名为&b&MG45通用机枪&/b&。&/p&&img src=&/50/v2-cbaf60c8f068c2e791e9a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cbaf60c8f068c2e791e9ae_r.jpg&&&p&&b&现存不多的MG42V资料图片&/b&&/p&&p&MG42V将MG42的滚轴式枪机改为&b&延迟反冲枪机&/b&,所以制造中所需要的工时与成本又进一步减少。整枪重量也下降到9千克左右。MG42的枪管为浮动式,MG42V则采用固定式枪管。由于MG42V发射前不需完全关闭膛室,增加了射速并进一步简化了设计和结构。由于不需安装枪口增压器,MG42V的枪管与MG42相比较短。&/p&&p&尽管第三帝国已经覆灭,但,MG42与它的“家族”并没有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著名的HK G3步枪、HK MP5冲锋枪等枪械都借鉴了MG42V的枪机运作原理。这也算是对MG42“家族”的延续吧~&/p&&b&&img src=&/50/v2-e80adcbf5bfd79990fcaa085df0e1cb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v2-e80adcbf5bfd79990fcaa085df0e1cb2_r.jpg&&&/b&&p&&b&MG42“家族”子孙满堂之——HK G3步枪&/b&&/p&&img src=&/50/v2-04c5ee94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0/v2-04c5ee949_r.jpg&&&p&&b&MG42“家族”子孙满堂之——HK MP5冲锋枪&/b&&/p&&blockquote&&i&更多作品见&a href=&/?target=https%3A///142497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幻想浅绿的B站空间&i class=&icon-external&&&/i&&/a&&/i& &i&、我馆的公众号:ID&b&:AlexGreeno&/b&&/i& &i&QQ群:史图馆;云韶府&/i&&/blockquote&
长淮指挥使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在二战中,德国步兵分队的战术,基本是以机枪、迫击炮等火器为核心。故此步兵班由机枪小组和步枪小组构成。在1939年战争爆发前,德国陆军步兵的基层单位“步兵班”就已确定了…
&img src=&/50/v2-fe0ca58d43d650a037ac6acf587e8d9f_b.jpg& data-rawwidth=&2099& data-rawheight=&1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99& data-original=&/50/v2-fe0ca58d43d650a037ac6acf587e8d9f_r.jpg&&&p&&b&照例:&/b&&/p&&p&&b&本人才疏学浅,疏漏之处不可避免,望海涵并指正,希望各位亲能多多在评论区留言orz&/b&&/p&&p&&b&最好能点个关注咯?(????)&/b&&/p&&p&&b&另外……小编表示已经正式进入高三……&/b&&/p&&p&&b&作业考试爆炸……&/b&&/p&&p&&b&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凌晨…………&/b&&/p&&p&&br&&/p&&p&&b&日后可能会调整更新的频率&/b&&/p&&p&&b&_(:з」∠)_&/b&&/p&&p&&b&我会尽力保证每一篇文章的质量,也希望各位亲继续支持&/b&&/p&&blockquote&如果评选兔子最没存在感的驱护舰,那我们今天的主角一定会上榜。&br&&br&他没有像07和051那样一身铁血戎马,&br&铸就老兵传奇;&br&&br&他没有像052和052B那样融汇中外,&br&汇集各色新兴技术; &br&&br&他更没有像052C和052D那样,&br&集万千宠爱万千目光于一身。&br&&br&他就一直静静的守护在那片有着沉重历史的海域,&b&为北疆的海空撑起两把坚固的大伞。&/b&&/blockquote&&p&&br&&/p&&p&他就是我们的&b&“中华俄式神盾”&/b&之称的:&/p&&p&&br&&/p&&p&
&b&051C级驱逐舰&/b&&/p&&p&&b&这篇文章是全系列唯一一次违背时间顺序,按照051C,052C,052D可能可以更好的让我们感受海军走向深蓝的艰辛历程&/b&&/p&&p&&br&&/p&&img src=&/v2-6e96fcca117b4994cce0e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6e96fcca117b4994cce0ec_r.jpg&&&p&&br&&/p&&p&&br&&/p&&h2&&b&Part 1 终于等到你&/b&&/h2&&p&&br&&/p&&p&在这一个章节,我们先暂时放开051C,探讨另外一个在兔子海军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b&水面力量南移&/b&&/p&&p&早在近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分设三洋水师的思想,&b&利用中国海区连为一体的特点,形成相互呼应的战略布局。&/b&&/p&&p&三大水师平时镇守各方,战时则&b&“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飞驰援应”&/b&。&/p&&p&直到今日,新中国的北,东,南三大舰队依旧继承了当年“北洋”,“南洋”,“福建”的模式。&/p&&p&同样的,在三大舰队中,&b&担负巩卫京畿重任的北方的舰队一直以来都收到重点关照。&/b&&/p&&p&从百年前进口的铁甲舰,到数十年前装备07型,尔后又优先占有了051和052,无论是北洋还是北海舰队都在资金划拨和装备配属上拥有绝对的优先权。&/p&&p&&br&&/p&&img src=&/v2-be86f1a2ff97f38ed6de0b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be86f1a2ff97f38ed6de0b_r.jpg&&&p&&br&&/p&&p&但这延续了百年的“重北轻南”的传统在世纪之交时发生了改变,&b&其开始的标志就是兔子第一艘大驱051B配属给了南海舰队。&/b&&/p&&p&(本来上上期深圳舰就应该讲这茬了不过我懒……) &/p&&p&自此,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都开启自身舰队现代化升级的过程,分别点出了各自的:&/p&&p&&b&“四剑客”&/b&&/p&&p&东海舰队瓜分了近十艘的053H2/3,还要来了四艘拥有完全成熟战斗力的现代。&/p&&img src=&/v2-17d150dcb9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17d150dcb9_r.png&&&p&&br&&/p&&p&南海舰队也相继分得了四艘国产大驱,实力跃居三大舰队之首。&/p&&img src=&/v2-4febb93fb0e9f87a7b0bd8ef0df4119d_b.pn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v2-4febb93fb0e9f87a7b0bd8ef0df4119d_r.png&&&p&&br&&/p&&img src=&/v2-6df6fbc5edde_b.pn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6df6fbc5edde_r.png&&&p&&br&&/p&&p&在东海和南海舰队都相继迈入了第三代军舰时代的时候,北海舰只能尴尬地把几艘051改了又改……&/p&&p&水面兵力南移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p&&ul&&li&从政治经济方面,人们熟知的台海问题在世纪之交愈演愈烈,逐渐强大的兔子在南海上也有了更多的利益需求,带来一系列的冲突;&/li&&li&从军事上讲,黄海和渤海都有内海的性质,抛弃了空潜快战略后,开始走大驱之路的&b&新一代海军装备在广阔的东南海才能有更多施展全拳脚的空间&/b&。 &/li&&li&此外,远程反舰弹的出现让黄,渤海海域仅&b&依靠岸基武器就能完成封锁&/b&(当然那时候还没有A2/AD这么时髦的概念)通过军舰进行制海作战的需求远不如东南海紧迫。&/li&&/ul&&p&唠叨了这么久,就是说了一件事:&/p&&p&在二十一世纪初海军飞速发展的时代,北海舰队渐渐的被潮流所落下。&/p&&p&如果头几年只看中制海反舰作战的时候,情况还可以凑合着应付;但很快,兔子就发现:&/p&&p&&b&蓝色的海洋和同样蓝色的天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正所谓“海空”,“海空”二者不可剥离!&/b& &/p&&p&在东南海舰队都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海航和区域防空体系之时,京畿地区的防空依旧依靠的是传统的地空导弹要地部署,&b&北面海疆的空域门户大开&/b&。&/p&&p&在这种情况,兔子发现:&/p&&p&诶,手边刚好有刚买了的Rif-M;&/p&&p&051B那个大船体设计不用好像有点浪费……&/p&&p&以及,&/p&&p&&b&woc北边防空都要GG了!!!&/b&&/p&&p&&br&&/p&&p&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051C诞生了。&/p&&p&&br&&/p&&img src=&/v2-ee8f7de35a841e_b.png& data-rawwidth=&2343&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43& data-original=&/v2-ee8f7de35a841e_r.png&&&p&&br&&/p&&p&&br&&/p&&h2&&b&Part 2 从里夫到红旗&/b&&/h2&&p&讲到051C,我们就一定会被提到那硕大的转轮。&/p&&p&诚然,里夫-M是整个051C级驱逐舰最最显眼也最最核心的装备。&/p&&p&&b&里夫和施基利两者各当一面,撑起二十一世纪头几年里中国水面舰艇的防空担当。&/b&&/p&&p&&br&&/p&&img src=&/v2-bcb9fa7bc5ae0_b.jpg&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6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p&&br&&/p&&p&&br&&/p&&p&在这部分里,我们就来聊聊里夫-M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权且当是尔后重头戏海红旗9的&b&前传&/b&吧。&/p&&p&里夫-M即全称应该是&b&S300 Rif-M&/b&,是红海军S300 Fort-M(S300FM)的出口版。 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枝繁叶茂的S300家族。&b& S300&/b&的俄文拼写是&b&С300&/b&,这俩其实指的是同一个东西。&/p&&img src=&/v2-80bed9f0614dfe66c6a85cea50ce819c_b.pn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80bed9f0614dfe66c6a85cea50ce819c_r.png&&&p&分细类后,&b&S300分为V,P,F三大系列&/b&,是三大设计局基于同一款导弹设计的有不同偏重的三种系统。&/p&&p&虽然都顶着S300的名号,但是由于各个军种,各个设计局之间各自为政,V/P/F三大系统无论在载具,还是雷达,指挥系统等方面&b&通用性都非常低&/b&;堪比现在灯塔国的胖35……&/p&&img src=&/v2-a41ed1aa6135d_b.png& data-rawwidth=&1620& data-rawheight=&8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0& data-original=&/v2-a41ed1aa6135d_r.png&&&p&嗯,我呕心沥血花了两节语文课做了这张图,S300的基本信息了解到这里就差不多惹。&/p&&img src=&/v2-e81a114dde6b024f11c599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2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上图是传说中的红旗15(真实性存疑)&/p&&p&&br&&/p&&p&科普完S300后,我们来讲051C上的里夫-M;从上面那个表中我们知道,&b&里夫其实是PMU-1的舰载改型&/b&,采用了和PMU-1一样的&b&30N6e1无源相控阵雷达&/b&,打的是&b&48N6e弹&/b&。&/p&&p&先从雷达开始,051C级驱逐舰上装备了一座30N6e1雷达,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面实用的“盾”(嗯,那时候的346还很青涩)。 &/p&&p&但是,作为一个在C-K波段(这里不是非常确定,但肯定不是网上到处乱说的S段…S段还火控个鬼……)的无源相控阵雷达,30N6e1和346是有巨大差别的。 &/p&&p&&br&&/p&&img src=&/v2-bbc4aba3b98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bbc4aba3b98_r.jpg&&&p&&br&&/p&&p&首先,30N6e1只是一部&b&目标照射的火控雷达&/b&,不像346除了火控还要更多还是要承担搜索任务;&/p&&p&其次,无源雷达的30N6e1只有一个发射机,346则是整个版面都是T/R组件,可靠性和性能上也有差别。&/p&&img src=&/v2-1dc455fb1fc861a074f2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v2-1dc455fb1fc861a074f2_r.jpg&&&p&&br&&/p&&p&anyway刚刚碎碎念的一大段就是讲:30N6e1和346之间没有太多亲缘关系,想给346找爹的歇着去吧……&/p&&p&当然,虽然我们一直在数落它,30N6e1也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雷达滴。&/p&&p&相扫模式让它虽然身位火控雷达,也有不错的搜索能力(但是051C上的30N6e1绝逼不可能像桑普森那样爆转……),120?的扫描范围,12个火力通道,同时打击6个目标,对常规目标发现距离近300公里……毕竟 30N6e1也是红海空军当家的装备了。&/p&&p&&br&&/p&&p&雷达讲完后,我们再来聊聊&b&48N6e&/b&弹。继名声大噪的5V55系导弹后,48N6系可以说是延续了S300的辉煌,可圈可点之处颇多。&/p&&img src=&/v2-a3dfedc275ce8_b.jpg& data-rawwidth=&458&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8& data-original=&/v2-a3dfedc275ce8_r.jpg&&&p&&br&051C上的48N6e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其重达&b&144千克预置破片战斗部&/b&。&/p&&p&144千克是什么概念?&/p&&ul&&li&这个战斗部的重量接近我们的鹰击83(165KG) &/li&&li&是灯塔国标准2战斗部(60KG)的近两倍 &/li&&li&是欧洲紫菀30战斗部(9KG)的近15倍&/li&&/ul&&p&当然,战斗部加大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制导精度不够,只能通过扩大近炸毁伤范围摆正摧毁率……&/p&&p&嗯,讲到了制导,48N6e的制导方式也很有来头:&/p&&p&48N6e点出了有“终极半主动”之称的&b&TVM(Track via Missile)即“指令-寻的制导”&/b&模式。&/p&&p&这种制导方式融合了半主动雷达和无线电指令的优势,有效提高了防空系统拦截,尤其是反导拦截的命中率。&/p&&img src=&/v2-e097bcdfcf2dc_b.png& data-rawwidth=&959& data-rawheight=&1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9& data-original=&/v2-e097bcdfcf2dc_r.png&&&p&&br&一张图精心手绘出三种半主动制导方式区别……&/p&&p&48N6e还有的亮点便是其&b&实打实的射程。&/b&&/p&&p&不像皿煮标准弹,靠着&b&边条翼走高弹道&/b&打出近两百公里的动力射程;毛子的这款弹采用了近乎&b&无翼布局&/b&,硬扛着把射程拉到了150公里,末端机动性比标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p&&p&配合上面的TVM制导模式,让这个&b&远程防空弹在拦截掠海反舰弹上也能大显身手。&/b&&/p&&p&但是,在众多优势背后,48N6e最大的弊端就是: &/p&&p&&b&真 o tm 巨大&/b&&/p&&p&一张图你们直观感受一下&/p&&img src=&/v2-10fc3c53b7b0a24f9acc386f_b.pn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p&由于在固定燃料和电子设备上和皿煮国家一直存在的差距,加之装备48N6的光荣和基佬夫也完全不同考虑空间问题;&/p&&p&为了达到相应的技战术指标,毛子就采用这个最傻大黑粗的办法——加大。&/p&&p&&br&&/p&&p&一个走心的手绘比例图,左边48N6e,右边是同比例的标准2B1A&/p&&img src=&/v2-cbc6a1abca29c_b.pn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p&这个弹的硕大的体型可以说给兔子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在包括051C和尔后军舰设计中,&/p&&p&&b&首要考虑的都是这个防空导弹的尺寸问题&/b&……&/p&&p&这所带来的一系列或好或坏的影响我们会在052C/D时慢慢到来。&/p&&p&絮絮叨叨讲了那么久里夫-M,是因为他和我们即将讲的红旗9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p&&p&&b&在一些设计思路上红旗9确实和里夫有相似的地方&/b&;提前先聊聊里夫也有利于我们在后面的文章里去更好的探秘红旗9。&/p&&p&但是,说红旗9就是里夫直系血亲的说法仍是站不住脚的:&/p&&p&红旗9的研制,装备时间和引进里夫的时间差不多,两者在整个发射机构的设计上也有巨大的不同(里夫只有一个发射井能打开,在甲板下有复杂的转轮结构,而红旗9所有坑位都可以打开)。&/p&&p&&br&&/p&&img src=&/v2-8aab75b2e3ceccdd39fd1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v2-8aab75b2e3ceccdd39fd1_r.jpg&&&p&&br&&/p&&img src=&/v2-f2e4b8ebbacecec6d6b779d2c2978162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v2-f2e4b8ebbacecec6d6b779d2c2978162_r.jpg&&&p&&br&&/p&&p&Anyway,兔子海军第一个实用远程防空系统里夫-M的故事我们就先到此为止吧。&/p&&blockquote&ps讲辣么久里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b&不知道网上谁见的风是的雨,把30N6e1和48N6e钦点成主动相控阵雷达+主动雷达制导的组合,要负责任的啊!&/b&&/blockquote&&p&&br&&/p&&p&&br&&/p&&p&&br&&/p&&h2&&b&Part 3 最后的051&/b&&/h2&&p&讲完最核心的子系统后,我们把眼光放回到全舰,分析一下051C整体的技术状态。&/p&&p&首先,一言以蔽之:&/p&&img src=&/v2-ee7bc104506_b.pn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v2-ee7bc104506_r.png&&&p&……&/p&&p&在整体设计上,&/p&&p&&b&051C明显继承了051B的风格&/b&:&/p&&p&放弃了052B上时髦的上层建筑与船舷融合设计,051C回归了051B上“双层甲板+舰艏楼+副桅杆+机库(当然051C没有)”的经典设计。隐藏式的鱼雷发射器也重新回归裸露,直接放在两侧干舷,在隐身性上其实并没有像052B上做的那么彻底。&/p&&img src=&/v2-fe0ca58d43d650a037ac6acf587e8d9f_b.jpg& data-rawwidth=&2099& data-rawheight=&1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99& data-original=&/v2-fe0ca58d43d650a037ac6acf587e8d9f_r.jpg&&&p&&br&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稳定性和适航性,给万吨大舰配置的里夫-M的上了较小的051C,&/p&&p&&b&近8米的发射机构直接把051C插到了底,30N6e1也是直接放在了(伪)机库顶端&/b&…………&/p&&p&这也直接拔高了整舰重心,和低矮的052B再一次形成鲜明对比。&/p&&p&不过在后来的使用中,&b&051C没有出现严重的稳性问题&/b&,可以说051C也是工程学上的一个奇迹了。&/p&&img src=&/v2-1b1fe64d67ae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p&&br&动力系统方面则是我们的老朋友&b&453B&/b&了,此不赘述。&/p&&p&武器方面,最主要的里夫已经刚刚已经讲过,由于后部被装上了四组大转轮挤占了位置,051C上只带了8发鹰击83;圆滚滚可爱的双37安装位置当然也被挤走了(不挤走也要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在侧舷后桅杆下安装的两座730CIWS。&/p&&p&&br&&/p&&img src=&/v2-e237dd1ebe19f63e4f1fe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e237dd1ebe19f63e4f1fe3_r.jpg&&&p&&br&&/p&&p&不过由于安装位置受到前后上层建筑阻挡,&b&这两座730的射界被严重影响&/b&。这也是为了里夫上舰所做出的妥协吧。&/p&&img src=&/v2-c8ebc87eee5bde64c98d6a8_b.jp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8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v2-c8ebc87eee5bde64c98d6a8_r.jpg&&&p&上面这两个是模型哦&/p&&p&说到妥协,051C做大的遗憾就是&b&放弃了舰载机机库&/b&,连同机库一起告别051C的还有&b&拖曳声纳&/b&和&b&反潜火箭深弹&/b&。(我的反潜火箭深弹啊啊啊啊啊啊,你怎么能没深弹啊啊啊啊啊)&/p&&p&这也意味着051C基本告别了反潜能力了…… &/p&&p&也正因缺少航空能力,051C也是兔子驱逐舰中最宅的一个,&b&至今没有出远门到远海&/b&……&/p&&p&&br&&/p&&p&&br&&/p&&p&&br&&/p&&h2&&b&Part 4 北疆神盾&/b&&/h2&&p&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
_(:з」∠)_&/p&&p&这篇文章虽然标题叫“北疆神盾”,可从开始到现在我都&b&有意淡化了“盾”的概念&/b&。&/p&&p&因为真正意义这个“盾”,可不只是一块大板雷达,&b&一个神盾作战系统应该包含“探测”“指挥”“作战”三大部分&/b&(宙斯盾有六个分系统)。&/p&&p&而051C在某种意义上,&b&依旧只是把里夫-M这个远程防弹当做一个武器子系统放在了军舰上&/b&,和我们所说各个系统相互整合的“盾舰”还是有一些差别的。&/p&&p&所以,预知“盾”事如何,且听052C分解吧。&/p&&p&另外,目前各大国海军只要有两种组成模式,其一就是&b&航母中心论&/b&(五大流氓),其二就是没有航母的&b&驱护编队&/b&(自慰队)。&/p&&p&在第二种模式里,编队的基本单位就是&b&一艘防空驱逐舰+一艘通用(反潜)驱逐舰&/b&。 &/p&&p&&br&&/p&&img src=&/v2-5ecc4ec1244cbcb51ff416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v2-5ecc4ec1244cbcb51ff416_r.jpg&&&p&&br&&/p&&p&北海舰队的&b&051C&/b&和&b&052&/b&的组合恰好就是&b&兔子海军里仅有的“防空”+“反潜”驱逐舰基本编队。&/b& 所以除了现实中迫切的需求外,不能排除,&b&051C可能还肩负了探索海军舰队编成的任务。&/b&&/p&&p&&br&&/p&&img src=&/v2-fc137d3d5ad9f2ec530558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v2-fc137d3d5ad9f2ec530558_r.jpg&&&p&&br&&/p&&p&话说回来,051C和他的老大哥051B一样有着近乎同样的命运,即&b&“军舰为子系统服务”&/b&或者说&b&“先有蛋,后有舰”&/b&。 &/p&&p&也正应如此,051C的目标定位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要&b&提高兔子海军远程区防能力&/b&,&b&巩卫京畿,给北海天空撑起保护伞。&/b&&/p&&p&但是,虽然051C定位明确,但他确是兔子海军小步快跑主旋律中的有点格格不入的小插曲,052B/C/D代表了海军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发展方向,而051C则是有&b&浓厚应急性质&/b&的一小段支流。&/p&&img src=&/v2-d72d3b22e6e0b1dbaac109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v2-d72d3b22e6e0b1dbaac109_r.jpg&&&p&&br&&/p&&p&&br&&/p&&p&&br&&/p&&p&不过在中国蓝水海军这首宏伟的乐章中,每个音符都有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主旋律还是副歌都有各自的精彩!&/p&&p&若干年后我们回望这段历程,也许也会会心一笑,感叹这些插曲所带来的美好吧。&/p&&p&最后送一个051C魔改&/p&&img src=&/v2-3ed2bd2eef72bfef5de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ed2bd2eef72bfef5dec_r.jpg&&&p&&br&&/p&&p&【全文完】&/p&&p&&br&&/p&&p&看到这里&/p&&p&就点个赞吧,有赞赏就更好啦
↓&/p&&p&所以赞赏都会用来买辣条_(:з」∠)_&/p&&p&&br&&/p&&h2&噢,对了,漏了一句话:&/h2&&p&&br&&/p&&p&&br&&/p&&h2&至此,中国海军离梦寐以求的&/h2&&h2&&b&“中华神盾”&/b&&/h2&&h2&只差临门一脚了&/h2&
照例:本人才疏学浅,疏漏之处不可避免,望海涵并指正,希望各位亲能多多在评论区留言orz最好能点个关注咯?(????)另外……小编表示已经正式进入高三……作业考试爆炸……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凌晨………… 日后可能会调整更新的频率_(:з…
前几年96备战坦克两项训练的时候维修站有堆成山的破损履带、扭杆、负重轮(真的堆成山)。在训练过程中几台训练车的工作环境要比战场恶劣许多倍。由于场地限制场地是山地里辟出的一条赛道,各种起伏,坦克下坡几乎是履带不着地的一路弹下去,有的车跑断过3-4根扭杆(首末根不断就能跑,贼欢)...&br&&br&这是结实耐操的96备战的情况。&br&&br&我们看看90式:&br&&br&&img src=&/v2-c39b6bd49710a8cece6f2ec99ef1f760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c39b6bd49710a8cece6f2ec99ef1f760_r.jpg&&这图大家都发过...平地爆缸漏尿play...一地液压液&br&&br&我们再看看成熟可靠的74式:&br&&br&&img src=&/v2-aaf0f388daab7dc229022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5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v2-aaf0f388daab7dc229022_r.jpg&&&br&我们再看看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世战车炮塔部署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