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上c一个闪电标志mbass是什么公路自行车轮胎宽度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点击了解更多
新闻热点 </div
选购指南 </div
最新折扣 </div
最新活动 </div
Specialized闪电自行车2016新品发布会
Specialized(闪电)的自行车在国内车迷心中是一个神级的存在,顶级的材质、超好的性能、高贵的配置等可以说是闪电的代名词,而最牵动人心的是它本身高昂的售价。自行车界属于实力派的闪电有着自身的优势,Body&Geometry的技术应用就是他们对使用者的一份关心,这有别于其他品牌的车型,他们家的产品是货真价实的人体工学设计。而这次Specialized的2016新品发布会上推出让人期待已久的新车型,包括超级帅气的新款VENGE也已经驶进国内。
Specialized的新款VENGE超高速气动公路车,车架的所有部件的外形已经在风洞实验室里完成,整体造型十分流线帅气。单靠造型就可以减低骑行时的空气阻力,又可以为车手省下许多宝贵的体力。
外观看不到走线的新款VENGE完全可媲美TT车,这种车架走线设计号称是“技师杀手”。据Specialized内部人员介绍说,即使是熟手老技师,要完全将VENGE组装起来要花掉4小时以上。特殊的走线就是为了减低风阻,特规刹车的造型藏得好深,几乎与车架和前叉“融合”在一起,这对线管的长度精度要求很高,组装的时候可以让数名技师同时“吐血”。
空气动力学车把Venge&integrated&Aero&System&(ViAS)的造型很奇特,而配合专用的把立,走线似乎是用过车把内部通入把立,再由把立通入车架内部,实现完美的内走线。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群勤劳的技师在支撑着。
在Specialized系列的公路车里,SHIV仍属于最快的车种。不过新款VENGE的诞生就把这款车比下去了,我们可以看到SHIV还有很多可以向新款VENGE借鉴的技术,它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ROUBAIX的车型是专门对抗石板路而设计研发的车型,S-WORKS碟刹版本标配SHIMANO&Ultegra&Di2电子变速器和RB-785油压碟刹。CG-R座管、前叉和后上叉配备的ZERTZ吸震胶可以更轻松地应对颠簸路况。
未来的16款ROUBAIX车型中会配备前后12mm的筒轴结构
在对于ROUBAIX车型对应的骑行环境,车手大多数都会使用上把骑行,在上把设置的变档按钮就刚好满足需求
前后ZERTZ吸震胶和CG-R座管的配备,车的外形跟ROUBAIX十分相似,而它正是ROUBAIX的女款车型RUBY。功能跟男款的ROUBAIX完全一样,Specialized就是要为女性骑手也能体验与男性骑手一样好的骑乘感受,车身的几何角度也为女性的体型而从新设计,能完全符合女性的需求。Specialized有别于其他品牌的优势在于人体工学,男女身材比例的差别需要从新设计研发车架几何,从车型可以看出Specialized对男女平等的概念。
新款TARMAC出现了碟刹版,而拥有SCS超短后下叉的竞技型碟刹公路车后花鼓开裆有135mm,SCS的设计将135花鼓中的飞轮保持和130花鼓一样的位置,这样即使是改变了花鼓开裆长度也不会影响变速系统之间的相对位置。
Specialized&ALLEZ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廉价并不代表低技术,E5铝合金加上DSW的焊接技术已经让ALLEZ提升N个档次。而在16款的车型中,对五通的制造技术也提升一个层次,不再是传统的焊接方式,而是类似碳纤车架一样的造型,实际的细节我们非常期待。(上图是15款样式焊接技术的ALLEZ车架,而16款新五通技术的ALLEZ整车因为海关问题并未出现在发布会上)
Specialized&S-WORKS漂亮的姿态总让人口水直流
新款DEMO&8其实我们已经看过很多图片和介绍,但真正的实物在国内还是第一次看到,给小编的感觉是很漂亮很震撼!
新款DEMO&8性感的FSR避震结构
原车搭配?hlins复筒式TTX22M避震器,FSR避震结构较老款的也发生了改变。后下叉与五通连接的转点是共轴连在一起了,连杆简洁了很多,给人一种很清爽的感觉。
16款的ENDURO的几何没有发生改变,涂装改变了、把立缩短了,15款定制的Cane&Creek&DB&Inline气压避震器在16款的ENDURO里全线换成了?hlins气压避震器。
配备在16款ENDURO车型里的是定制版?hlins气压避震器,高低速阻尼调节和回弹速度调节,气压版本的避震装在Specialized的车型中依然有配备AUTO&SAG系统。
它就是Stumpjumper&FSR&650B的升级版——6Fattie,轮径已经升级为6Fattie(27.5+),轮胎宽度增加至3.0英寸,拥有更好的抓地力和缓冲震动的能力。650B×3.0的外胎直径实际上要比标准的29英寸轮径仅仅小7毫米,通过性绝对不差,而肥厚的3.0外胎有更好的缓冲能力和更大的地面接触面积,在山路骑行会增加不少乐趣吧。
这款Stumpjumper&FSR&6Fattie的另一个精髓是SWAT系统,常用的维修工具可以藏匿于SWAT系统车架内部,而不用背着装满工具的背包骑行。通过打开车架下管的水壶架开关,SWAT系统可收藏体积大约有1公升的物件(仅碳纤维车架),这足以携带内胎、撬胎棒、便携式工具及便携式气筒什么的,而内置的储物袋可以保障携带的物品不会在车架内部晃动。
一直被神化的Specialized&EPIC今年并没有太重大的改进,一直沿用FSR避震结构和Brain智能避震系统,世界赛场上已经验证他们的成功。
前叉更换了ROCKSHOX最新款的RS-1前叉,不过与市售的版本不一样,Specialized&EPIC&S-WORKS配备的是定制版带Brain智能避震系统的前叉,只有Specialized&S-WORKS的车型才能感受到世界冠军级的性能。
车上会配备XC&SWAT套件,车头把立的盖子其实不是盖子,拿起来以后它是一个截链器,里面还会配备一对链条快扣
车架下管会设置一个储物盒,里面可以放置内胎和撬胎棒
在后避震器上方的空隙有XC&SWAT系统的便携式工具,里面有防掉落的卡扣,就算遇上颠簸路况也不会掉落遗失
这就是XC&SWAT系统所能携带的标准配备,这包括内胎、撬胎棒、便携式截链器、链条快扣一组和便携式工具一组
Stumpjumper&HT也是被誉为最成功的XC硬尾车型,无论是碳纤维版本还是铝合金版本的车型,都有超短的后下叉和有一定缓冲能力的后上叉。再加上29英寸轮径的通过性和S-WORKS版本定制的带Brain智能避震系统的RS-1前叉,世界冠军级的性能就能得到充分体现。
Stumpjumper&FSR&6Fattie的新轮径已经玩开了,硬尾版本的FUSE也已经成型。650B×3.0的外胎直径是接近于29英寸轮径,通过性和抓地力会有更好的表现。也因为轮胎的气量变大的缘故,车手可以使用更低胎压的设定,即使是没有后避震器辅助,大尺寸的轮胎也可以帮助缓冲大部分的震动。
也有赖于避震厂家共同研发对应的前叉,这种新型轮径才得以应用兴起
不论什么车型,只要配备这款水壶架就能携带Specialized便携式工具组
Specialized同样注重女性骑行感受,男款FUSE车型的出现就必定会有女款的研发。RUZE就是对应的女款车种,同样是6Fattie尺寸的轮径(27.5+),性能跟男款并无差别。
车架后下叉菱形设计不仅缩短了长度,而且保持刚性和排泥性。车架几何并不是男款的缩小版,而是专门为女性身材比例而开发的几何角度,目的就是让女性骑手和男性骑手拥有相同骑行感受的自行车。
6Fattie尺寸的轮径(27.5+)的车种偏向于娱乐性,更大尺寸的轮胎拥有更多山地越野乐趣
6Fattie尺寸的轮径(27.5+)当然不是常规的650B车圈,只有是加宽版本的650B车圈才能使用650B×3.0尺寸的外胎
Specialized老早前就推出FATBOY的胖胎车,这种车型在国外非常受欢迎,只因它的娱乐性极高,无论是怎样的路况它都能碾压过去,是一款十分好玩的车型。而今年推出女款的胖胎车,名为HELLGA。
同样拥有26×4.6的超宽外胎,有适应女性几何角度的铝合金车架和碳纤维前叉
今年Specialized推出新款的平把公路车SIRRUS,设计定位是喜欢健身的人群。这种定位是基于专业车手和城市休闲之间的人群,车子既有性能、速度及舒适性,使用范围会比较广。
车上的配备一点也不差,甚至是高端配置。SIRRUS并不是单纯将公路车弯把变成直把所创造的车型,而是加大水平上管的距离来专门适应平把操控,立管的角度向后倾斜提供更舒缓的乘坐角度,跨高也更低以保障上下车的便利性。而ROUBAIX公路车上的CG-R座管、前叉和后上叉配备的ZERTZ吸震胶,SIRRUS车上也有应用。
而这款VITA的女款平把公路就是对应SIRRUS打造的车型,纯粹女性几何角度打造的车身,同样拥有CG-R座管、前叉和后上叉ZERTZ吸震胶。
ROLL这款专为最休闲舒适的骑乘角度而设计的车款,更宽的轮胎和整车自带的避震坐杆可确保安全性和舒适性。GCP(Ground&Control&Position)特殊的几何角度保证骨关节与膝关节呈垂直线,增加踩踏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这样的姿势下双脚能轻松触碰地面。
这是号称最快的公路骑行鞋Specialized&S-WORKS&SUB6,表面光滑的设计能减低更多的空气阻力,而重量仅有178克!
S-WORKS&EVADE气动头盔在世界大环赛出现率很高的种类
继TACTIC&II头盔,Specialized更推出一款Ambush的全地形山地车头盔,腿后脑勺的保护性更好,而且帽檐遮阳板角度可调。在不同品牌的同类型头盔中,Ambush只有287克,这是目前见过最轻量的全地形山地车头盔。
网购自行车的网站
关于美骑易购
支付与配送
输入您的邮件地址,美骑易购定期会为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 最新的新品资讯和折扣信息.
需要退订易购快讯,再次输入您的邮件地址,即可退订本快讯.
All rights reserved 美骑易购自行车商城 &
周一至周五: 9:00am-22:00pm 周六周日: 9:00am-18:00pm
您好!请先
您好!请先闪电SPECIALIZED TARMAC PRO RACE自行车整车测评
查看: 22104|
评论: 0|来自: 700bike
售价:¥45,900.00  重量:7.15kg  样品提供:Specialized中国  “既没有顶级用料也没有顶级配置,却给我带来了顶级车般的骑乘感。车重没有降至7kg以内,但骑起来还是有超轻量的感觉。加速爽快,机动性一流,平路、山路能吃,出色的车架几何设计令它有温顺的个性,高速之下继续抽车加速,又或者是扫过连续的弯道,它从不反抗或作对,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随心而动,并且达到人车合一的状态。”  这是Specialized的新Tarmac Pro Race,Tarmac系列成员众多,按车架级别来区分的话这车的Tarmac Pro车架排名第二,在它之上是顶级的S-Works Tarmac系列。不过闪粉都知道Specialized今年还发布了一辆至尊级的S-Works McLaren Tarmac,不过那是全球限量版,不仅售价高得变态,而且全世界只发售250辆,中国仅分到两辆,就算你是土豪也未必能抢得到手。S-Works McLaren Tarmac就别想那么多了,那只是个传说,喜欢Tarmac的话还是把目光放在常规版本之上吧!顶级的SW Tarmac系列都是顶级的配置,然而,这辆售价也不低的Tarmac Pro Race又是什么料子呢?  暂且抛开配置问题,就以车架来说,Tarmac Pro仅次于顶级的S-Works Tarmac,两者之间的区别仅在于所用的材料。Tarmac Pro用的是10r FACT碳纤维,而SW Tarmac用的则是更高级的11r FACT。相比之下Tarmac Pro车架会稍重一点点,强度上略逊一点点,仅此而已。这一点点的区别仪器一定是可以检测出来的,可是人体能否感受得出来就不好说了。  跟上一代Tarmac SL4相比,新Tarmac最显著的变化非它的坐管部分莫属了。Specialized为这车架设计了一个简洁无比的内置式坐管夹,并将车架坐管缩短到快要跟上管平齐,注意呐,这个车架跨高跟老款的SL4是一样的喔!其实这就好比一个一直穿高腰裤的人突然改穿低腰裤一样,个子没变,不过看起腰更长了。这个车架的“腰”就是座杆,座杆露了更多出来,理论上这样是能够提升骑乘舒适度的,越长的座杆就有越大的弯曲变形空间嘛。实际上我是并没有明显地感觉到这个设计能让我坐得更舒服,不过我还是非常喜欢这个新设计的,因为我居然能够把那根350mm的S-Works SL座杆拔到最低插入线来使用,在适合我使用的架上能将座杆物尽其用还是第一回,再也不用羡慕妒忌恨那些一米八个子的人了。从内置式坐管夹设计来看,这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简洁无比,最关键是这里的紧固螺丝仅需要很小的扭矩(6.2Nm)就能够把座杆完全锁紧。  这个52码的Tarmac Pro车架的BB看起来很强壮,不过这个BB的强度和其它尺寸车架的BB是不一样的,不仅是BB,而且车架的管径也不一样。这就是新Tarmac的另一项重大变化,一项肉眼难以辨别的变化,这个技术称为Rider-First Engineered技术,这也是新Tarmac的核心价值所在。简单地说Rider-First Engineered技术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大量收集数据而独立开发7个不同尺寸的车架,使得每一个尺寸的车架都有接近一致的强度与刚性表现,让不同身高的人都能够获得一致的骑乘体验。  在这个可乐瓶似的头管的两端各有一个轴承,上面一个是1-1/8"的,下面一个是1-1/4"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锥形头管。而在这款基于Rider-First Engineered技术的车架上,更大号的车架则会使用更大的头管下轴承,会是1-3/8",也可能会是1-1/2",视车架大小而定,车架越大这个轴承越大。新Tarmac在总共7个尺码的车架上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尺寸的头管下轴承,使得不同大小的车架都有几乎一致的车头刚性。  头管下轴承尺寸依车架尺寸大小而变,那就意味着前叉不可通用。也就是说这款前叉起码得有三种不同的舵管及叉肩尺寸,这种不惜成本的做法只有Specialized这类大牌才玩得起来。  Specialized除了套件之外什么都有,车上的零件大到轮组,小到把带和水壶架,甚至水壶都有,所以他们能够自给自足,这车上除了套件之外全是他们自己的零件。把立和车把分别是他们自己的Pro SL铝把立加上Expert铝弯把,就连把带也是他们自己的。上把部分还垫了减震胶,所以上把部分特别粗大,不加减震胶的车把握起来就像握着扫把柄,而这个加了减震胶的握起来就像握锄头柄似的,刚使用时有点不习惯,后来用回常规大小的时竟然还是不习惯。这支浅下沉量的车把握起来好舒服,抽车时好发力,但是就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给这52码的车架装上一支C-C 42cm的车把,这好比穿了一件大一码的短袖T恤,穿上不是问题,但短袖都变中袖了,总是有点不够自然。  坐垫也是他们自己的Toupe Experts Gel,中空钛轨的,虽然不如他们家SW Tarmac上的碳轨Toupe Pro高级及轻量,不过也已经令人很非常满意了。  前面我说过了,Tarmac Pro车架次于SW Tarmac,所配的把组和坐垫也都是二级货,因此套件自然也顺理成章地用上了的二级套件 Ultegra,牙盘侧用了他们自己的Specialized Pro碳纤牙盘,不过也是老二级别的。传动系统的齿比为52/36拖11-28,这是非常实用且好用的齿比。  轮组也是他们自己的Roval Rapid CL40碳刀,依然是老二级别的东西。不过它的直叉配上73度的头管,加上这对刚性十足的轮组,摇起车来十分灵活,而且大幅度摆动车头也完全没有抢舵现象,强壮的BB在大力踩踏下能够稳稳地支撑着,刚性充沛,使得这车加速迅猛。这对轮组在时速40km以上时发挥出了优越的惯性作用,时速超过50km之后效果和惯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强烈的速度感完全被爆发了出来,就像是开启了加速模式,让人越踩越起劲。尽管这对轮组不是顶级货,但是性能还是相当之高的,轮组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是远大于套件,这是定律!轮组和这个车架相得益彰,车架优秀的几何设计让轮组的性能表露无遗,而轮组也让车架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轮胎还也是他们自家的东西——Turbo Pro光头胎。轮组采用了流行的胖圈设计,但已经不再让人觉得新奇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还另辟蹊径地用了一条25c的轮胎。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轮胎尺寸,依旧把胎压打到了108psi,结果是只要路面稍不平整就颠得要命,在凹凸不平的路肩上更是颠簸到难以操控的程度。前几代的Tarmac我都有骑过,但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硬朗过,震动的剧烈程度比Venge来得还强烈,如此不对劲的表现促使我在半路停了下来查个究竟。当看到胎边上标着“700X25c”时我顿然大悟了,困惑瞬间消失,二话不说地立刻给轮胎降压。结果发现在不超过95psi的情况下这条Turbo Pro光头胎会带来舒适顺畅的效果,但却不比一直使用的700X23c轮胎慢,它不仅令这车充满速度与激情,而且还充满了舒适感。  去年的Roval轮组给我留下了极度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曾让我心惊胆战,刹车时制动力简直就是弱爆了,几乎是刹不住车。轮组很轻,让我上山很轻快,不过制动无力的表现就让我下山一点都不敢快。现在这车所配的新版Roval Rapide CL 40已经把诟病驱除,刹车效果强了几百倍,下山再也不用心慌慌了。可是,刹车力道依然不够理想,下山时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留有一手。从去年的刹不死到现在的正常刹车性能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因此潜意识告诉我这就是它该有的表现,但在几次之后我开始怀疑轮组的刹车性能应该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毕竟所配的刹车皮只不过是Swissstop Flash Evo Black Prince,尽管这是很不错的东西,但是Swissstop还有更top的Flash Pro Yellow King。于是我决定把刹车皮换成Yellow King来试试。换上之后光是四块鲜黄色的刹车皮就杀人了,多么超跑的味道!就如白色保时捷911上面的四个黄色刹车卡钳般夺目抢眼。Yellow King果然能够把这对轮组的剩余制动力都榨取出来,刹车达到理想状态,让我下山的速度再也不用有所保留。  既没有顶级用料也没有顶级配置,却给我带来了顶级车般的骑乘感。车重没有降至7kg以内,但骑起来还是有超轻量的感觉。加速爽快,机动性一流,平路、山路能吃,出色的车架几何设计令它有温顺的个性,高速之下继续抽车加速,又或者是扫过连续的弯道,它从不反抗或作对,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随心而动,并且达到人车合一的状态。  (来源:单车计划 文/:Sam Lee )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最新自行车文章
热门自行车文章
自行车知识问答
自行车论坛热帖
自行车论坛新贴
Powered by在售车款--2014款--
关于公路车选手减震的秘密
& & 说道古典公路赛的石板路,硬叉车如何减震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话题,虽然现在城市路面的石子路已经不多了但是为了保持传统,古典赛依然会选择崎岖不平的路段加入赛程,而这也通常成为本场比赛的决胜点和关键,所以在应对崎岖路面上各大厂家和车手都有着自己的方法来对抗难缠的烂路。
& & 再不能改变车种的前提下材料的选用自然就是王道,在高频震动的路面上,碳纤维的材料的吸震性能要更优于金属材料,这是众所周知的,经测试,碳纤的抗疲劳强度和弹性都要优于金属,像铬钼钢和铝合金,所以以碳纤维材料打造的车身部件要更具舒适性。
& & 如果材料也是固定的,那么减震的重点就要移到车架别出心裁的技术上了,这点各大自行车厂商都有涉及,像闪电车架上的Zertz胶设计,Pinarello专为烂路准备的Dogma&K车架。
& & 最原始也是最实用的硬叉避震方法&柔软的车把。一款又厚又软的车把带可以有效的帮助你战胜路面的高频振动,减少手部的疲劳,甚至古典赛的车手有时会缠上两层把带,所以如果碳架和高科技是你无法决定的,一款舒适的车把带还是任何车友都完全可以掌握的。
& & 更宽的轮胎,越细的轮胎代表着与地面的接触更少虽然摩擦小但是在烂路上就会变成更多的跳动已经相应更多的震动,所以古典车手一般都会采用更宽的25或28C外胎来战胜烂路的折磨。
& & 说到增加接触面,很多车友会想到减少胎压,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在一般的公路赛事上,车手的胎压都会在100psi左右,而到了古典赛的碎石路,80或者更低的胎压是很常见的,所以,给你的轮胎放放气吧,不过要注意太低的胎压也会造成爆胎。
关注微信公众号:bikehomecc
自行车资讯,各地经销商报价,买卖尽在,下载。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 否则后果自负!
已有人参与,
经销商推荐
经销商名称销售热线商家资讯
360021-028-3
更多关于的资讯
更多关于的促销信息
报价:暂无报价
115张图片&18篇文章
TARMAC图片
同厂商车型排行
暂无报价10
周排行总排行热门文章
12345678910
热门车型热门品牌
Copyright &#169;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行车之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电公路自行车via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