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该设备有问题代码43,武器代码怎么用

问一下,装备武器代码是在哪一个文件里面?_上古卷轴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55,062贴子:
问一下,装备武器代码是在哪一个文件里面?
从3dm上面找了一个小工具要在data目录中载入esp文件,可是我目录下根本没有esp文件,只有一堆esm文件,是要将esm转为esp吗?
这是个什么玩意 代码全...
刚出的,你摸摸还热乎着呢
大家用心玩男气功吧,...
求大神指点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先去上课。。
楼主搞错了吧,data目录下如果你加载了mod就有esp文件了,esm一般是在游戏,你那工具应该要放在根目录下,然后工具再识别读取data文件夹中esp文件载入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新人求讲解-关于世界各国武器代号的问题_重兵器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5,543贴子:
新人求讲解-关于世界各国武器代号的问题
各种武器代号的含义和基本规律-首先说美国:比如CBU-87是。BLU-28是。GBU-82-B83。还有导弹AGM-129。AIM-···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字母?求讲解
迪蒙网贷系统、众筹系统、小贷系统,国际大咖领衔开发,独创原生态代码,
还有那些俄罗斯的东西如SS-N-22、SA-N-7.SS-15等等
AGM是(Air-to-Ground Missile)空-地导弹的缩写AIM是(Airborne Intercept Missile)空-空导弹的缩写CBU是(Combined
Bombs Unition)联合效应集束弹药的缩写GBU是(Guided Bomb Unit)的缩写
按英文缩写,我朝好像的是按拼音的开头来命名的代号
这个需要召唤专家
美国空军的这套玩意儿解释清楚至少需要一万字。稿费多少……
首先得说GBU-87和BLU-28都不是完整的代号。完整的代号是GBU-87/B和BLU-28/B,这些属于美国空军的航空学支持设备型号代号系统的代号。B-83是美国核武器代号系统的代号;AGM-129、AIM-120这样的代号则属于美国联合无人航宇飞行器代号系统。这是三个不同的体系,LZ想让我怎么讲?
算了,先从GBU-57/B和BLU-28/B说起吧。
首先,为什么要加上/B呢?为什么是GBU-57/B而不是GBU-57B呢?
事实上,在航空学和支援设备型号代号系统(下称ASETDS)中这个左斜线后面的字母与平常我们在陆航飞行器代号系统(如B-29A)、联合飞行器代号系统(如F-15A)、联合无人宇航器代号系统(如AIM-120A)或者陆军M系型号代号系统(如M4A1)中见到的代号后缀字母的意义完全不同。在刚刚提到的另外四套系统中,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区别,但数字后面的字母都是所谓的“变型字母”(Variant Symbol),F-15A和AIM-120A中的A指这是这两种基本型号(F-15A和AIM-120A)的第一种基本型,而B-29A中的A则指在B-29基本型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第一种发展型,M4A1不用说,是在M4的基础上发展出的第一种变型。但是在ASETDS中,这个/后面的字母意义完全不同。这要从ASETDS代号的结构讲起:
先说一下,根据美国军方的定义任何单独的武器都不应该被称为系统,因此所有武器和设备都采用组件-群组-单元的代号方式。系统的代号另有规范,和这个完全不同,不在此赘述。我们可以看到,每个ASEDTS代号可以拆成6个有效部分:字母(1)指代设备的类别属性: G - 群组(Group)(MIL-STD-1812引入) K - 组分(Component)(在MIL-STD-1812中取消;不再用于新的代号) U - 单元(Unit)(这就证明了为什么GAU里不是Universal:航炮可以是“通用”的,可GBU(制导炸弹)难道也都通用?BGU-1/P是飞机导航员的简报箱,难道也能通用?)双字母组合(2)指代设备的用途。(2)的熟练太多,就不列举了(3)是大家熟知的序列数字(6)“(V)”指该设备(通常是群组)拥有可变组分。“(V)”后面的数字用于指代设备的【特定】型号,即特定组分构型。===(5)对群组、单元或组分的完整型号代号会有一个斜线,后面则是该物体所组成的设备。如果某个群组、单元或组分可用于多个设备,那么后面就会添加多个后缀。比如说,MHU-131/E32K是一种弹药处理单元(具体而言是输弹机),其被多个A/E32K-n系统所使用,而CNU-80/E25是一种陆基容器,安装了相应的指示器之后可用于承载多种爆炸物。对通用通用群组、单元或组分(也就是说并非为某一种特殊环境设计)的代号在斜线后只使用通用安装字母“U”。可选后缀字母(4)指代设备的变型。第一型没有后缀,第一种改型为“A”,字母“I”和“O”被跳过。
也就是说,/A指代的是设备的性质:即该设备是(弹药、载荷等)投送过程中的投送主体。这样的尾缀还有几个:/B指该设备是投送过程中的被投送主体(弹药);/P指该设备是由人员使用的非投射性设备(比如防护服、手套、工具箱等);/U指通用设备;/xxxxxx的表示该设备特别从属于名为xxxxxx的系统。那么,用来表示改进的字母是什么呢?是(4)。最坑爹的是,这ASEDTS沿用了旧时美国陆航的规范,即对第一种型号不加后缀字母,第一种改进型加A的方式,而非麦克纳马拉改革后联合系统中第一种型号加A,第二种型号(即第一种改进型)加B,不加后缀则泛指该代号下的所有机型的方式。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知,GAU-5/A的改进型会名为GAU-5A/A、GAU-5B/A、GAU-5C/A……………………
那么错误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ASEDTS代号与比较常见的联合航空器代号在外观相似的同时内核有显著区别,而代号学是一个人们很少关注的方面。因此,当一个“GAU-5/A”这样的代号出现时,不明真相的人就会打嘀咕,不知应该如何理解。最恶劣的情况是,由于很多情况下左斜线“/”无法输入或者懒得输入,人们倾向于省略掉短横线“-”和左斜线。省略掉短横线的结果就是混淆62年前的美国海军代号系统和同时期的陆航、空军以及62年后的联合代号系统。举个例子,F15C:===========================F-15C: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附录:当前(2)双字母代码的列表:AA - 高度指示仪表 AB - 飞行仪表 AC - 空气压缩机 AD - 适配器(如果CD同样适用的话就不会使用) AE - 发动机仪表 AG - 压强指示仪表(如果EG同样适用的话就不会使用) AH - 处理设备 AL - 位置指示仪表 AM - 地面车辆维护 AP - 杂项自动驾驶组分 AQ - 导航仪表 AR - 高度指示仪表 AS - 信号增幅器 AT - 启动器 AV - 速度指示仪表 BA - 飞行器拦阻系统组件 BB - 爆x炸性物品(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BC - 电池充电器 BD - 模拟炸弹(“傀儡”) BG - 包 BL - 炸弹(非核;参见注1) BN - 浮标 BP - 评估或简报设备(投影) (参见注2) BR - 炸弹挂架或套钩(内置及外置) BS - 弹药稳定或减速设备 BT - 电池 BV - 评估或简报设备(浏览) (参见注2) CA - 杂项座舱设备 CB - 集束炸弹(包含布撒器(SUU)和/或集束装置(CDU)和炸弹(BLU/BDU)) CC - 药筒 CD - 集束装置(布撒器(SUU)和炸弹(BLU/BDU)之间的界面单元) CE - 破冰装置 CF - 闪光灯药筒(如果LU实用的话就不使用) CG - 货物捆绑设备 CH - 衬垫 CJ - 喷气发动机启动器药筒 CK - 飞机弹射座椅导轨 CL - 校准设备 CM - 杂项衣着(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CN - 杂项容器 CP - 计算设备 CQ - 吸气设备 CR - 氧气设备 CS - 特殊衣着(包括帽子、手套和鞋类) CT - 航空投送容器 CV - 盖子 CW - 保暖衣着(包括帽子、手套和鞋类) CX - 接触标记发烟装药 CY - 药筒罩 DC - 飞行器控制设备 DD - 破障或破坏 DE - 减湿设备 DH - 探测设备 DP - 复印设备 (参见注2) DS - 目标探测设备 DT - 计时设备(参见注2) EA - 发动机性能指示仪表 EC - 电转换设备 ED - 护眼设备 EE - 用于头盔的护眼设备(仅用于加装在HG设备上) EF - 燃料测量仪表 EG - 发动机压强测量仪表 EH - 发动机温度测量仪表 EM - 地面电力补给设备(有动力) EP - 地面电力补给设备(无动力) ER - 发动机转速表 ET - 发动机搬运或操作设备 FD - 方向指示仪表 FE - 灭火器 FF - 燃料过滤器 FL - 发泡设备 FM - 弹药引信(如果FS可用则不使用) FN - 飞行器内置燃料箱 FP - 挂架携载的燃料箱(可抛弃) FR - 制冷器 FS - 弹药引信安全装定装置 FT - 飞行器外载燃料箱(如果FP可用则不使用) FW - 鞋类 FZ - 弹药装定相关设备 GA - 航空枪炮(译注:确切地说,空军使用的枪炮,比如GAU-5/A显然不是什么航空机枪) GB - 制导炸弹(无动力;参见注3) GC - 气体转换器、填充器和再填充器 GD - 模拟制导导弹(参见注4) GE - 飞行器外部发电机 GF - 枪炮相关设备(包括吊舱、容器和弹药) GG - 气体发生器 GL - 地面发动机 GM - 杂项计数器 GP - 枪炮吊舱(包含一挺航空枪炮(GAU)和悬挂单元(SUU)) GR - 地面加油设备 GS - 地面支持设备(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GT - 武器转塔(如果GP实用则不使用) GU - 枪炮(非空基) HA - 手套 HB - 伞带或安全带 HC - 货物操作设备 HD - 加热设备 HG - 头盔 HL - 起重设备 HP - 单兵空中投送装备 HR - 电子伞带或电缆 HS - 氧气呼吸软管(连接氧气面罩(MBU)和气体源;不含延伸管) HT - 空气呼吸软管 (连接空气呼吸面罩(MCU)和气体源;不含延伸管) JA - 起齤爆器
JE - 电力分配、连接和交互盒或设备 KA - 未装填集束设备
KB - 模拟集束炸弹 KD - 模拟集束装置 KM - 杂项挂件 LA - 飞行器安装的发射机构(如果PW或SU适用的话不使用) LB - 润滑装置 LE - 地面照明设备 LK - 弹链 LM - 地面发射机构 LN - 导航灯 LP - 救生设备 LR - 救生筏 LT - 飞行器安装的灯具 LU - 照明灯(包括信号曳光弹) LW - 激光武器(不包括目标照射激光) MA - 杂项武器系统 (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MB - 呼吸氧气面罩 MC - 呼吸空气面罩(如果MB适用的话不使用) MD - 杂项模拟系统(仅在其模拟的实弹没有ASETDS代号的情况下使用) MH - 弹药操作设备 (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MJ - 弹药干扰(如曳光弹) ML - 杂项实弹 (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MM - 载具维护设备(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MP - 防护面罩 MS - 维护平台 MT - 托台 MX - 杂项(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NC - 非立体制表设备 (参见注2) NM - 核测量设备 NR - 杂项氮设备 PA - 外挂弹药布撒装置(如果SU适用的话不使用) PC - 降落伞组分 PD - 用于布撒的印刷数据 PE - 控电板 PF - 推进剂控制设备 PG - 枪炮弹药 PJ - 射弹 PL - 测绘设备(参见注2) PM - 泵 PP - 印刷设备(参见注2) PR - 保护设备 PT - 辅助动力单元 PV - 雷x管 PW -内置弹药布撒装置(如果SU适用的话不使用) RA - 座舱盖弹出器 RB - 火箭和发射管单元(发射管(LAU)和火箭(RLU)的结合) RD - 模拟火箭(参见注5) RE - 救援装置 RF - 空中加油装置 RG - 电调节装置 RH - 侦察判读(参见注2) RL - 实装火箭(参见注5) RM - 卷轴机构 RV - 模拟再入载具 RW - 再入载具 RY - 继电器 SA - 瞄准具(炸弹、枪炮或火箭) SB - 稳定装置 SC - 立体制表设备(参见注2) SD - 信号装置 SE - 座椅(不含弹射座椅(SJU)) SG - 地面起动器(不安装在发动机内) SH - 隐蔽部 SJ - 弹射座椅 SK - 座椅挂件 SM - 模拟器 SP - 扫雷装置 SR - 求生装置 ST - (内部)安装启动器 SU - 存储释放或悬吊单元(弹药布撒器) SV - 伺服机构 SW - 电闸装置 SX - 计分装置 TA - 训练辅助 TC - 药筒促动推进器 TD - 靶标设备(不含靶机) TE - 电转换器 TH - 靶标操作装置 TK - 追踪设备 TL - 工具(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TM - 杂项液箱(不含飞行器燃料箱) TQ - 杂项拖曳装置(如果RM适用则不使用) TR - 仪表发信器 TT - 测试设备(仅在其他均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 TW - 磁带单元 VA - 阀门(如果CQ或CR适用则不使用) VC - 飞行器底盘 VS - 浏览装置(如果SA适用则不使用) WA - 战斗部区(如果WD、WE或WT适用则不使用;参见注6) WB - 飞行器弹体区(如果其他Wx适用则不使用;参见注6) WC - 飞行器控制区(如果其他Wx适用则不使用;参见注6) WD - 爆炸性战斗部 (参见注6) WE - 空战斗部 (参见注6) WF - 战斗部 (如果WA、WD、WE或WT适用则不使用;参见注6) WG - 飞行器制导区(参见注6) WM - 气象装置(成核) WN - 飞行器弹鼻区(如果WA、WC、WD、WE或WT适用则不使用;参见注6) WP - 飞行器推进区(参见注6) WT - 训练或模拟战斗部 (参见注6)1. 核炸弹不在ASETDS范围之内。2. 该代号仅在联合照相学设备型号代号系统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3. 制导炸弹的动力型号被定义为制导导弹 (比如安装了火箭发动机的GBU-15/B代号为AGM-130) 。不过还有一些无动力制导武器(AGM-62,ADM-141,AGM-154)。4. 模拟导弹也可能获得无人航宇飞行器的代号。比如说DATM-9L和GDU-6/C都是AIM-9“响尾蛇”导弹的模拟型。5. 实装和模拟火箭也可能获得无人航宇飞行器的代号。 6. 对导弹组件的不同代号和其优先规则比较混乱。战斗部一般被定名为WD、WE和WT。如果它们都不适用,那就会使用WF。导弹单体组件代号为WA、WG或WP,具体由功能决定。其他不符合WG的控制组件代号为WC。所有其他的单体组件代号为WN,不过如果它们构成弹鼻,则会使用WB。“物品层次”定义联合电子设备型号代号系统 (JETDS) 和航空学和支援设备型号代号系统 (ASETDS)都会为系统内所包含的物品进行分级,比如零件、单元、群组、套件、系统等等。在MIL-HDBK-505(前MIL-STD-280)中还定义了一套所谓“物品层次”(Item Levels)。由于在JETDS和ASETDS中不同的层次会使用不同的命名原则,因此下文将简介一些最重要的术语: 零件(Part):设备的一个小零件,本身没有功能。由多个零件组成、但在不摧毁之的前提下不能拆分的组件也被认为是“零件”。(子-)组件((Sub-)Assembly):零件和/或其他(子-)组件的结合,其组成成分可以被分别被替代/去除。对组件和子组件的区分基本上随意的。(子-)组件不会与独立于其他设备使用。单元(Unit):零件和(子-)组件的结合,可以独立运作,其本身也可被作为群组、套件或系统的成分使用。群组(Group):(子-)组件和单元的**体,其没有独立功能,不过可作为套件或系统的一部分。套件(Set):一或多个单元和相关群组、(子-)组件和零件的组合,有实际功能。子系统(Subsystem):套件、群组、单元等的组合,是系统的一部分。系统(System):多个子系统、套件等的组合,它们共同工作以实现一或多个作用。系统的组件可以用物理方式分开。
然后说核弹:
所有的美国核武器(导弹战斗部、自由落体炸弹、炮弹等等)都采用同一套数序代号。数据由控制和生产核武器的组织制定。从年这个组织是核能委员会(AEC)。1974年核能委员会解散,这一任务被新成立的能源研究发展管理局(ERDA)接手。1977年能源部(DOE)成立并接管了该工作以及一堆其他工作。
当给核武器制订代号时,数字前后要加上一系列前缀和后缀。我没有任何官方、第一手信息源描述其使用的规范。以下的前缀是至少使用过一次的: XW - 处于研发测试阶段的战斗部 W - 战斗部 (生产型) Mark (MK,Mk) - 炸弹(直到1968年) B - 炸弹(1968年后) TX - “测试试验型”(原型炸弹或战斗部) EC - “紧急能力型”(炸弹原型设计,库存数量很少) S - 炮弹(不常用) BA - “基本组件”(只用于装载于B-58吊舱之内的炸弹)
前四个代号采用罗马数字,但这从MK-IV/MK-4起很快变成了阿拉伯数字。在前缀和数字之间经常加连字符。然而,在较新的参考源中常常不写连字符。特别是在炸弹中Bn的写法比B-n普遍的多,可能是为了与美国空军的轰炸机代号向区别。自由落体炸弹的战斗部(也就是说,核组件)常常保留其W代号,采用与炸弹相同的数字。比如MK-28炸弹的核组件就被称为W-28(最严格地讲,MK命名法只该用来命名非核炸弹组件)。
后缀用于表明武器的具体变形。基本的后缀是“改型”(MOD)代号。其与海军的型/改型命名系统用法相同,也就是说第一个型号被命名为“第0(改)型”(Mod 0),接下来是“第1(改)型”,等等。“改型”后缀经常采用加连字符的数字表示,比如B-61-11或W80-1。武器的不同当量可以被紧接着数字的Yn(n=1、2、……)代号表示。当然Y和“改型”可以结合,比如W-39Y1 第2改型。炸弹和战斗部原型的改型常常用-Xn(n=1、2、……)后缀表示,比如TX-7-X1。如果-Xn型号的设计被投入生产,那么-Xn往往就成了改型数字(比如TX-7-X1成了MK-7第1改型)。
最后说AGM-129和AIM-120的这个联合MDS代号系统:1 代号系统当前美国军用导弹、火箭和无人靶机的代号系统是美国国防部于1963年制订的。其紧随着一年前引入的飞行器代号系统于日生效。同样,其不基于美国各军种之前的任何一种导弹代号系统,因而当时服役的所有导弹都要重新获得新系统下的新代号。代号系统在随后经过了略微的修改和扩展(特别是在1988/89年间航天器的引入),最新版本是于日发布的空军规程书(AFL)16-401(I)(前 空军联合规程书16-401)军用航宇飞行器的代号和命名(PDF格式,480kB,英文)。AFI 16-401(I)不止包含飞行器和导弹代号系统,而且还阐述了在为军用航宇飞行器赋予命名或代号之时的各种官僚主义的“军八股”。 美国军用航宇飞行器的代号被称为“MDS代号”(MDS=“任务-设计-系列号”,参见飞行器代号)。用于导弹、火箭等的MDS如下所示(所有例子都是现实存在的):在下文中,我们讲详细解释这八个元素中的每一个。所有的字母代号都会给出其生效的年限范围。如果有些时间界限给出的是一个范围(比如1988/89),那就是说明我也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1)飞行器种类:该字母反映该飞行器的大体种类,并且确定采用哪个MDS系列号数串(参见下文第(4)小节):B - 助推器 [1988/89至今] (参见 注1) M - 制导导弹,无人靶机,无人机 [1963至今] (参见 注2) N - 探测器 [1963至今] (参见 注3) R - 火箭 [1963至今] (参见 注4) S - 卫星 [1988/89至今] (参见 注1) 飞行器种类符号备注: 1、“B”和“S”种类字母在1988/89年间引入,几乎所有采用这些字母的MDS代号都在同时制订。自此之后,基本上所有的新助推器(比如宇宙神V和德尔塔4)都没获得MDS代号。而且除了几份正式的国防部文件之外,助推器和卫星的MDS代号从未被提及过。2、从年,可回收无人机也获得了“M”种类字母。从1997年起,这些无人机开始采用飞行器代号系统中新的Q-无人机代号序列。 3、“探测器”指用于气象测量和其他用途的非轨道设备载机/弹(比如探空火箭)。因而飞行器种类字母“N”显然多于,因为每种探测器都可以采用“M”(假设探测器有制导)或“R”(非制导)种类字母。4、飞行器种类字母“R”指代非制导火箭弹。1963年最初的规范将视线内对地攻击火箭弹剔除出了代号系统。尽管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要求了,可当今的此类火箭弹仍普遍不被赋予MDS代号。
(2)任务:该字母处于飞行器种类符号的左侧,指代飞行器的任务。以下是现行的任务字母(参见 注1): C - 运输 [1988/89至今] (参见 注2) D - 诱饵 [1963至今] E - 特种电子,通信 [1963至今] G - 对地攻击 [1963至今] I - 拦截 [1963至今] (参见 注3) L - 发射探测 [1988/89至今] M - 科学测量,测定校准 [1988/89至今] (参见 注2) N - 导航 [1988/89至今] Q - 无人靶机(过去也曾用于无人机) [1963至今] (参见 注4) S - 太空行动支援 [1988/89至今] T - 训练 [1963至今] U - 水下攻击 [1963至今] W - 气象 [1963至今] (参见 注5) 任务符号备注:1、很有意思的是没有“试验”的任务字母。这表示制定者并不打算为纯粹的(实用飞行器的原型以外的)试验飞行器赋予MDS代号。同样缺少的是“侦察”的代号,尽管说这肯定是无人飞行器的一大功用。直至90年代,侦察无人机仍被定名为xQM-n(也就是说和无人靶机一样),而最新的侦察无人机获得了RQ-n代号(参加下文注4)。侦察卫星则不会的MDS代号,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是由国家侦察办公室(NRO)而非军方操作的。 2、直至2006年12月,任务符号“C”和“M”还没在任何MDS代号中使用。 3、“I”涵盖大气层内外的拦截。代号ASM-135A在字母“S”获得恰当定义之前就被赋予了。今天这类导弹会获得AIM-n的代号。 4、“Q”任务符号过去用于定义无人靶机和可回收无人机。然而1997年Q-无人机代号字母被引入到飞行器代号系统之中,自此导弹代号系统中的字母“Q”就仅限于代表靶机了。 5、“W”字母涵盖用于收集并/或分布大气数据的飞行器(探测器或卫星)。
(3)发射环境:该字母描述航宇飞行器的发射环境。最初1963年的规定允许在状态前缀字母已被赋予的情况下省略发射环境字母。这条规定在70年代被取消了,继而导致了一些重新命名(比如YQM-94改为YGQM-94A)。卫星和地面发射助推器的代号并不使用发射环境富豪。尽管这对卫星并不奇怪,但“P”、“G”一类的发射环境字母对“宇宙神”、“德尔塔”或“泰坦”一类的地面发射运载火箭来说完全是适当的。以下是现行的发射环境字母: A - 空中 [1963至今] B - 多种 [1963至今] (参见 注1) C - “棺材”,非加固容器 [1963至今] (参见 注2) F - 单兵 [1966/70至今] G - 跑道或地面 [1976至今] (参见 注3) H - 井下储存 [1963至今] (参见 注4) L - 井下发射 [1963至今] M - 机动地面发射 [1963至今] P - 软平台 [1963至今] (参见 注5) R - 水面舰艇 [1963至今] S - 太空 [1988/89至今] (参见 注6) U - 水下 [1963至今] 发射环境符号备注: 1、“B”只有在导弹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拥有多种发射方式的情况下使用。如果导弹的多种子型号拥有不同的发射环境,那么这些子型号便会获得不同的代号(例如空射型的AGM-84A和潜射型UGM-84A)。2、在本文中,“棺材”指代非加固储存容器。 3、“G”主要指代跑道起飞的飞行器。或者,在其他所有地面发射飞行器的字母(“C”、“F”、“H”、“L”、“P”)都不适用的时候使用。因而“G”很少使用。 4、“H”被用于储存在井下,不过需要在地面发射的导弹。此类技术仅用于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HGM-16F和HGM-25A),现在早已废弃。因而发射环境符号“H”当前已经不再使用了。 5、“软平台”指固定但无保护的地面位置。 6、“S”发射环境符号当前只被用于运载火箭向上级的SSB-n代号。
(4) 设计数字:每一种飞行器型号都会组成一个独立序列的设计数字型号,每个序列都从1开始。序列中的数字都将被按照严格的数序制订,而并不参照设计方的型号数字或/和现存的其他MDS序列的代号。一种导弹有可能拥有不同用途和/或不同发射方式的多种版本,此时这些型号会使用相同的设计数字,不过字母组合不同。一个典型例子便是凌-特姆科-沃特公司的“天狮星”II导弹:RGM-15A是舰载对地攻击导弹,MQM-15A则是陆地发射的靶机型号。(5) 系列号字母:基础飞行器型号的变型由后缀字母表示。第一种型号总是会获得后缀“A”,而随后的子型号字母将会严格按照字母顺序制订(跳过“I”和“O”以避免和数字“1”和“0”混淆)。该序列字母事实上是MDS代号制订的强制要求,因而“简单的”代号,诸如“AIM-120”永远指代这一类导弹,而非某种具体型号。(6) 状态前缀:所有不处于正常服役状态或属于非实战型号的飞行器会获得反映其当前状态的前缀字母。以下是现行的状态前缀: C - 受限 [1978/86至今] (参见 注1) D - 模拟 [1978/86至今] (参见 注2) J - 临时特别测试 [1963至今] (参见 注3) M - 维护 [3] (参见 注4) N - 永久特别测试 [1963至今] (参见 注3) X - 试验 [1963至今] Y - 原型 [1963至今] Z - 计划 [1963至今] (参见 注5) 状态前缀符号备注: 1、“受限”(Captive)型号的空射导弹指可以由飞机携载(用于训练)可不能发射导弹型号。2、“模拟”(Dummy)导弹指完全惰性(无发动机或战斗部)的型号,其可用于地面处理和装弹训练。 3、“J”前缀在飞行器在测试之后可以被改装回标准型号的情况下使用。“N”前缀则用于进行了大改以进行特别测试,且并不准备或因成本原因不能够改回原始型号的飞行器。 4、“M”状态符号显然被认为毫无意义。 5、“Z”如今几乎不再使用。当前的航宇飞行器工程很少在原型动工制造之前获得代号,而且即便如此“Z”前缀往往也不会被制订。(7) 构造数字:这是代号的可选性元素,并不是MDS的组成部分。特定导弹或火箭型号的微小改动或稍稍不同的子变型可以被进一步附加的后缀数字表示,其与系列号字母之间用短横线(-)隔开。(8) 绰号:大部分导弹都会在相当早的计划或研发阶段获得“绰号”或者首字母缩写。尽管这绰号并不是官方代号的一部分,很多导弹事实上主要被用其绰号表示——无论是在公众媒体中还是在正式的政府新闻稿或文件中。
2 代号列表下面是所有制定过代号的飞行器列表(后缀字母间的省略指期间的所有字母都有包括,除I和O之外)。大多数飞行器只给出了生产方和绰号。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提供有效的擦考。仅仅对于一些没有名称的飞行器,或者一些“鲜为人知”(即没有在标准信息源中找到的)的飞行器,才会给出一些细节。最左边一列的链接指向美国军用火箭导弹指南中的相应页面,其中包括了关于导弹的更多信息,比如一或多张图片以及各种子型号之间的主要区别。“前代号”列的链接指向其命名系统的阐释。链接什么的就别想了,格式什么的自己脑补吧……
百度缩图恶心,放大了看。
注: 1. 信息源[3] (1974年版)将SAM-N-7列为“鞑靼人”的旧代号。因为“鞑靼人”是来自原SAM-N-7“小猎犬”的直接发展型号,因而有可能海军在一段时间内将两套系统都称为SAM-N-7。 2. 多个信息源将AQM-35列为“本迪克斯‘黄铜骑士’”,旧代号则为XQ-4B。有些信息源还说存在RIM-35代号,即一种舰空导弹。不过“黄铜骑士”地空导弹当然是RIM-8。与此同时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本迪克斯公司采购了一批原由无线电飞机公司设计的XQ-4B无人靶机,而XQ-4是与本迪克斯SAM-N-6/RIM-8“黄铜骑士”导弹完全不同的型号。也就是说,可以得出保守的结论:“RIM-35”导弹并不存在,因而那些信息源就是错误的。 3. “奈基-宙斯A”被发展为“奈基-宙斯B”/“斯巴达”拦截弹,即“保镖”(Safeguard)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大气层外拦截弹组份(大气层内的近程拦截弹是“冲刺”)。有些信息源声称“奈基-宙斯A”的代号为XLIM-49A,而“斯巴达”则是LIM-49A,虽说前后两者区别很大。然而官方的记录明确表示XLIM-49A事实上是“奈基-宙斯B”,该导弹才与“斯巴达”相似得多。 4. AN/USD-n代号来自联合电子元件型号代号系统 (JETDS)。代号被用于完善无人机监视系统,包括地面设备(AN/USD系列还包括部分没在导弹序列中重新定名的无人机)。USD代号意味着:布置指示字母“U”:联合(即地面和空中) 型号指示字母“S”:联合 用途指示字母“D”:监视 5. AGM-62“白星眼”是一种无动力滑翔炸弹,本不应被在导弹序列中定名。美国海军事实上在制订了AGM-62代号后不久就弃用了,而将“白星眼”重新定名为制导武器第1型(Guided Weapon Mk 1)(后来的型号获得了更高的“型”数字)。同时也没有使用GBU-n/B代号,因为GBU代号在1963年尚不存在。 6. 导弹工程数字68据称为AGM-68,不过这是不正确的。与M-68缩写相关的还有1995年美国海军提出的请求:将代号RIM-68A赋予标准导弹第IV批次(以接续RIM-66和RIM-67)。然而该请求被驳回,导弹则获得了RIM-156A的代号。 7. 尽管代号LEM-70A很可能被为“民兵”ERCS预留(不过显然没使用),可我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这一点。 8. XGQM-93A、YGQM-94A、YGQM-98A和XAQM-103A的代号起初分别是XQM-93A、YQM-94A、YQM-98A和XQM-103A。这与原先的代号系统要求一致,即在状态前缀存在的情况下允许缺少发射环境字母。 9. XLIM-99A和XLIM-100A代号于1972年10月被预留给美国陆军。这强烈暗示着这些数字被指定给了当时在研的井下发射反弹道导弹。有一种可能性是马丁-玛丽埃塔LIM-99“冲刺”和LIM-100“冲刺II”(先进型“冲刺”,后来下马),不过我没有关于此的证据。 10. 有些信息源声称RIM-101是“海麻雀”,后来重新定名为RIM-7。同样空军“麻雀”导弹AIM-101代号在1963年系统中有时也被列在“101”条目内。然而这两种描述都不正确。官方信息源[3]将RIM-101A描述为“筒中发射防空导弹,拥有被动雷达和红外制导”,而这与最初的RIM-7E“海麻雀”的特征不相符。最能令人信服的解释是RIM-101是一种先进“海麻雀”衍生型号的代号,而后来因为给升级型号RIM-7让路而下马。 11. PQM-102代号是非正常的:一般由有人飞机改装而来的靶机都应获得Q前缀,即QF-102。 导弹数字“102”正好适时第满足F-102靶机是一个巧合。尽管看上去PQM-102数字超出了序列,可事实很可能并非如此。 在无人机代号制订的时候,G-跑道起飞发射环境字母还不存在。因而P-软平台发射环境被认为是最佳可用选择。 12. 海军最开始用BGM-109代号描述所有的“战斧”导弹,采用数字性后缀(如BGM-109A-1)来区别不同的发射环境。这后来被更正为采用不同的发射环境字母(RGM-109、UGM-109)。美国空军的BGM-109G“狮鹫”地面发射巡航导弹(GLCM)本应获得代号MGM-109G,因为其只能从机动地面发射车上发射。 13. FQM-117A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型飞机,而FQM-117B/C则相应是1/9比例的米格-27和F-16。 14. 曾经计划为“和平卫士”研制一种机动部署系统。机动导弹本应被定名为MGM-118A。 15. 反卫星武器(ASAT)本应被定名为AIM-135A,因为用途指示字母“I”被定义为“天空及太空拦截”。 16. ADM-141A/B是无动力滑翔诱饵,而ADM-141C改进型战术空射诱饵(ITALD)则是有动力型号。 17. 代号YPQM-149A和YPQM-150A被预留给1990年的陆海军联合UAV-SR需求的两架最终竞标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和以色列航空工业)。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根本没有确定哪个代号对应哪个竞标商的设计。最终,在无人机工程被重组之前两个代号都没被使用。 18. 最初的AGM-154A/B/C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是无动力滑翔炸弹,本应获得GBU-n/B代号。计划中的AGM-154D/E子型号是采用涡喷发动机的动力型号。 19. RQ-1A/B代号被美国空军用于整个“捕食者”系统,包括地面设备,代号RQ-1K和RQ-1L分别指代RQ-1A和RQ-1B系统的无人机。捕食者地面控制站(GCS)被称作RQ-1P,而“特洛伊冲刺II”(Trojan SPIRIT II)卫星通讯(SATCOM)站代号为RQ-1U。代号MQ-1B指代采用改装以携载AGM-114“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无人机的“捕食者”系统,而武装无人机被称为MQ-1L。RQ-1Q是升级型的GCS,RQ-1W则是全新的卫星通讯站(被称为捕食者基础卫星链-PPSL)。然而GCS的进一步升级型号被定名为MD-1A(采用新的D-无人机控制系统序列)。
未获得代号的导弹、靶机和无人机有一些1963年后的实用导弹(还)并未获得标准代号。这包括:波音 GBI (陆基拦截弹)。这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陆基中段防御(GMD)段的导弹组件。 洛克希德·马丁 M30/M31 GMLRS火箭(制导多管火箭系统的火箭)。这是M26 MLRS火箭的制导型号。 洛克希德·马丁 (罗亚尔) “爱国者”PAC-3. 碰撞消灭反弹道导弹,起初被命名为增程拦截弹(ERINT)。 马丁·玛丽埃塔 “冲刺”。“保镖”系统的近程反弹道导弹组件。 注:尽管多个信息源言之凿凿地声称“冲刺”系统没能获得LIM代号,不过XLIM-99A和XLIM-100A系统中的一者的确有可能为“冲刺”预留(参见上文注9)。 马特拉/BAe “轻剑”(Rapier)(英制地空导弹)。美国购买了“轻剑”系统保卫在英国境内的美国空军基地,不过这些系统是由皇家空军人员操作的。这可能就是“轻剑”没能获得美国国防部MIM-n代号的原因。 还有许多种靶机和无人机由美国军方投资且/或购买,不过没能获得标准代号。下表只包括至少服役了一段时间的飞行器。还有较之多得多的研究和测试飞行器,其中大多数被列入美国军用火箭导弹指南,附录 4。先进制陶研究集团“银狐”。小型侦察监视无人机,用于美国海军陆战队。 BAI XPV-1“燕鸥”。战术无人机,用于美国海军特种部队。 GAF “金迪维克”。澳大利亚全比例靶机,曾被美国海军短暂使用。 波音/星-箭 MA-31 SSST (超音速掠海靶弹)。由俄罗斯星-箭 Kh-31反舰导弹(AS-17“氪”)发展而来的靶弹,由海军作为临时靶弹使用。 波音/因斯图 “扫描鹰”。长航时侦察微型无人机,用于美国海军陆战队。 研发科技公司R4E-40“天眼”。多用途无人机,曾被美国陆军短暂使用。 通用原子 I-“蚊蚋”。可选武装多用途无人机,用于美国陆军。 洛克希德·马丁 “沙漠鹰”。侦察微型无人机,曾由美国空军基地安全部队短暂使用。 纳夫马尔XPV-2“灰鲭鲨”。侦察无人机,用于美国特种部队。有多种弹道靶弹被用于测试反弹道导弹,不过没有获得标准导弹代号。xQM-n代号可以被赋予这些靶弹:太空向量 “白羊座”。基于“民兵”I第2级的战术弹道靶弹。 科尔曼航宇 “赫拉”。基于“民兵”II第2、3级的战术弹道靶弹。 科尔曼航宇 SRALT (近程空射靶弹)。单级空射弹道靶弹。 轨道科学 SR19-SR19。含两台“民兵”II第2级发动机的弹道靶弹。 轨道科学 “风暴”I / “风暴”II.战区弹道靶弹。 桑迪亚 STARS (战略靶弹系统)。基于北极星A-3火箭发动机的靶弹载荷助推器。 当前还有多种在研导弹还没有获得数序性代号。仍处于企划阶段的导弹工程未被列入下列清单:洛克希德·马丁 LAM (徘徊攻击导弹)。美国陆军的“网火”非瞄准线发射系统(NLOS-LS)的组成部分。 洛克希德·马丁 THAAD (末段高高度区域防御)。近中程反弹道导弹拦截弹。 海军航空武器中心/DRS “长钉”。小型肩扛导弹,对付非装甲地面目标。 ONR/泰坦 “可负担武器”。海军赞助的低成本巡航导弹。 雷锡恩 PAM (精确攻击导弹)。美国陆军的“网火”非瞄准线发射系统(NLOS-LS)的组成部分。 研究和测试导弹(除遥控机之外)不会获得标准代号(没有适合纯测试导弹的代号)。这包括:大西洋研究 “雅典娜”。美国空军/陆军导弹,用于测试再入载具。 波音 HIBEX (高-g助推试验)。近程反弹道导弹测试弹,加速度较“冲刺”更高。 洛克希德 HOE (追踪覆盖试验)。陆军碰撞消灭反弹道导弹技术的验证项目。 凌-特姆科-沃特 FLAGE (可变轻型机敏制导实验)。碰撞消灭反弹道导弹技术的验证项目。 凌-特姆科-沃特 ALVRJ (先进低容量冲压)。固冲一体发动机技术的测试弹。 马夸特 LASRM (低高度近程导弹)。为计划中的ASALM(先进战略空射导弹)测试固冲一体发动机(IRR)推进系统的测试弹。 还有不少导弹工程到达了试射阶段不过没能获得数序性代号的,这包括:福特 SIAM (自启动防空导弹;美国海军工程) 休斯 “布拉佐” / “铺路手臂” (空空反雷达导弹;海军/空军工程) 洛克希德 ERIS (外大气层再入载具拦截弹系统;反弹道导弹工程) 洛克希德 “深·舞会” (隐形防空导弹;空军工程) 马丁·玛丽埃塔/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ASALM (先进战略空射导弹;空军工程)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HEDI (高内大气层防御拦截弹;反弹道导弹工程) 舍特斯 “星条”(Starstreak) (近程防空导弹)(译者:最严肃的翻译人员也不会将其译为“斯达斯奇克”的,所以翻译原则什么的纯属装13)。ATASK (空对空“星条”)的空射型号被美国陆军作为直升机用空空导弹进行了评估。 沃特 HVM (高超音速导弹;空军反坦克导弹工程) 火箭助推制导射弹也就相当于炮射导弹。然而此类弹药被各兵种定义为“射弹”而非“导弹”。雷锡恩 ERGM (增程制导弹药),5英寸火箭助推射弹MK 151 (美国海军工程) 还有些制导武器常常被称为制导导弹系统,不过却不处于DOD的导弹代号系统所讨论的范围之内。例如:洛克希德·马丁 LOCAAS (低成本自动攻击子系统)。这是一种当前再研的子弹药,本身可以被当做一种制导导弹。目前子弹药常会获得BLU-n/B代号,不过制导自行子弹药事实上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并不存在适合其的代号序列。GBU(制导炸弹)代号并不明确排斥子弹药,因此其有可能被赋予GBU-n/B代号。 马丁·玛丽埃塔 M712“铜斑蛇”(Chopperhead,155毫米制导炮弹)。“铜斑蛇”本身没有动力,因此被陆军视为“射弹”而非“导弹”。因此其获得了陆军火炮射弹系列中的数字M712。
.2火箭注: 1. RCU-n/B代号在航空学及支持设备型号代号系统 (ASETDS)中被定义为空投兵器。“RCU”代号至少自1974年起已被从ASETDS中删除,我也不知道其意义究竟着什么。很可能起要么指代“火箭-箔条”要么指代“火箭-诱饵”。非制导火箭有些小型火箭,尤其是步兵火箭弹和空基多管火箭巢发射的火箭弹都不获得MDS代号。这包括: 2.75-英寸 FFAR (折叠尾翼航空火箭弹;一个庞大的空空/空地火箭家族) 5-英寸火箭弹 “祖尼” (空地火箭弹) 2.75-英寸火箭弹 “九头蛇”-70 (FFAR式空地火箭弹家族) 66 毫米破甲火箭弹M72 LAW (轻型反坦克武器) 115 毫米化学火箭弹 M55 83 毫米高爆火箭弹系统 SMAW (肩射多用途突击武器) 洛克希德·马丁 战术自由飞行火箭弹 M26 (MLRS (多管火箭炮系统)火箭弹)
剩下的都是非作战的探空器、卫星、运载火箭,懒得发了。
图片白送你,以上共计13187字……楼主求稿费
看到楼主还在问北约对苏联航空器的代号系统,那我就买三赠一:
1 代号系统 1.1 北约对飞行器和导弹的代号系统 当提及前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飞行器和导弹之时,北约便会采用所谓的“代号名称”(Reporting Name)。飞行器的代号名称由航空航天协调委员会(ASIC,2005年改名为航空标准化协调委员会ASCC,是一个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美国和英国组成的委员会)确定。但导弹(以及雷达等)的名称则由其他组织选定。但是,所有的代号名称都被北约融入到同一清单之中。 固定翼飞机的代号名称的首个字母由其任务决定。螺旋桨飞机的代号名称为单音节词(比如“熊”,Bear);喷气式飞机则采用多音节词(比如“逆火”,Backfire)。直升机和导弹的命名方式近似,但词的音节并不被限制。 代号首字母: ·A - 空空导弹 ·B - 轰炸机 ·C - 运输机 ·F - 歼击机 ·G - 地空导弹 (包括反弹道导弹) ·H - 直升机 ·K - 空地导弹 ·M - 其他 (一切不属于以上内容的飞行器) ·S - 地地导弹 飞行器和导弹的型号由后缀字母(字母不能用“I”和“O”)表示,比如“熊-A”。小型的升级被以后缀之后的“第x型”(Mod.X)和罗马数字表示,比如“熊-F 第IV型”(Bear-F Mod.IV)。有时同一系列会被加上一个字“改”(modified),但这样的例子只有三个:“獾-C改”、“獾-G改”和“击剑手-D改”。最近,某种型号的子型号有时被数字后缀表示,比如“支点-A2”或“狐蝠-B5”。目前还有一种表示副型号的方式是加入后缀“变型 n”(Variant n),n从1开始。一个实例是“侧卫-E 变型1”和“侧卫-E 变型2”。 这些命名法则起初都只用于苏联产品,但不久之后对中国飞行器和导弹也适用了。
1.2 美国国防部导弹代号体系 该命代号系和北约的体系有根本的不同,而和1947年成立的美国联合导弹命名系统有些相似。代号包括代号字母和连续的数字。 代号字母: ·AA - 空空导弹 ·ABM - 反弹道导弹 ·AS - 空面导弹 ·AT - 反坦克导弹 ·DR - 无人机 ·FRAS - 无控反潜火箭弹 (“自由落体反潜火箭弹”,Free Rocket Anti-Submarine) ·FROG - 无控对地火箭弹(“自由落体对地火箭弹”,Free Rocket Over Ground) ·SA - 地空导弹 ·SA-N - 海基地空导弹 ·SL - 航天发射器(“航天发射器”,Space launcher) ·SS - 地地导弹 ·SSC -地地导弹(沿海防御用) ·SS-N - 海基地地导弹 ·SuW-N - 海基反潜导弹 注:1. 从1962年起,字母“X”**入数字之前以表明该导弹属于实验型。比如“SS-X-10”和“SS-NX-25”。2. 不久之后这套代号系统也适用于中国导弹,但在代号字母之前另加一“C”字,比如“CSS-5”、“CSS-NX-5”。
1.3 谢尔登航天发射器代号系统 西方对苏联航天发射器的命名规则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查尔斯·谢尔登发明的。该体系以字母与火箭家族的联系为基础,变型以后缀的数字或字母表示。比如“A家族”包括人造地球卫星1号、人造地球卫星2号、东方号和联盟号采用的火箭,其中人造地球卫星1号和2号被定名为“A”,东方号为“A-1”,联盟号为“A-1-m”。另外,后缀字母有时用于定义火箭的性能: ·e - “逃逸速度”(行星探测器) ·h - “高载荷”(重载荷和特种任务) ·m - “可机动变轨”(反卫星武器) ·r - “再入载具”(侦查和科学太空舱) ·s - “支柱”(航天站补给或核反应堆维护)
关于这个北约-美国国防部对苏俄中飞行器的命名体系这里有个比较完整的网页:很可惜的是苏联主义的米沙同志没能把格式搞好……
2 海军MARK/MOD命名法系统
海军为其几乎所有不被其他代号系统包括的设备,比如鱼雷、水雷、枪炮、导弹发射器等等制定了“型号”/“改型”(MARK/MOD,下称如此)数字命名。这套MARK/MOD系统发源自20世纪初,并在1944年被正式采用。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命名进行了多次更正和扩充,当前的标准由MIL-STD-1661定义。
与陆军命名法系统 类似,在MARK/MOD数字命名中设备的完整命名也包含种类名称。比如:
(1)是设备的名称,这是完整命名法的一部分。根据MIL-STD-1661,名称应该置于MARK数字之前,并用逗号相隔开。类别名称必须选自美国国防部编目手册H6(《联邦物品名称指南》)。 在设备列表中,物品名称应该别写成“倒序”,即把通常的词序倒置(如上文例举所示)。这样一来相关的物品将可以按照字母顺序相邻排列。
数字(2)是“型号”(MARK)数字。每个设备目录下的MARK数字都按照各自的数序赋予。实验型或在研物品的前缀是EX而非MARK。如果某种EX设备被采用入役,那么其前缀将被改为MARK,数字不变。
数字(3)是“改型”(MOD)数字,指代特定设备的改进型。 每种设备的MOD数字都按照数序赋予,最初型号代号为MOD 0。在设备从EX改为MARK时,该“MARK”的MOD数字就从0再来。举个例子就能讲清楚这个问题:一种实验型号代号EX 44,在研发过程中共赋予了0到5共6个MOD数字。现在决定将MOD 1和MOD 5投入实际运用,于是EX 44 MOD 1代号便变为MARK 44 MOD 0,而EX 44 MOD 5则变为MARK 44 MOD 1。然而,如果某种EX的所有(或接近所有)的MOD都投入实用,那么MOD数字也可能会保留到MARK代号中,剩下(少数)没有使用的MOD数字将会留作空号。
标准规章中MARK和MOD写作全大写且不缩写。然而将MARK缩写为MK或者使用混合大小写(Mark/Mod)也是明确被允许的。(译注:在中文中将MARK写作“马克”也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因此以下写法都应被看做是规范的:鱼雷,MARK 46 MOD 4
鱼雷,MK 46 MOD 4鱼雷,Mark 46 Mod 4鱼雷,Mk 46 Mod 4
以下写法并不严格符合MIL-STD-1661的要求,不过也是很常见的:鱼雷,Mark-46 Mod 4鱼雷,MK-46 Mod 4鱼雷,Mk.46 Mod 4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设备有问题代码4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