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的小屋果子西塘新来的小伙叫什么

大冰的小屋:“在西塘偶遇「大冰的小屋」,了解过才知道,有点意思[爱你]源于大冰在丽江开设的同名音乐酒吧。大...”-大众点评网
在西塘偶遇「大冰的小屋」,了解过才知道,有点意思[爱你]源于大冰在丽江开设的同名音乐酒吧。大冰带领书中十位各具特色的人物把自己的江湖唱作成歌。歌手们抱着吉他清唱原创民谣,十一首品质民谣,十段江湖秩事……
16-05-17 00:49
微信关注"点评商家版"官方身份回复用户点评
回应内容应大于0小于500个字符!《大冰的小屋》:生活在别处,民谣在这里
最近的一张民谣合辑《大冰的小屋》中的11位歌手,都以“旅行、流浪”为生活方式,有的怡然自得,有的被生活所迫,如今都汇聚于大冰在丽江所开的民谣小屋中。这样的合辑用11首作品,给出了11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给人以遐想。
网易娱乐12月15日报道 (文/梁晓辉)从某种程度上说,民谣这两年的“凶猛回潮”,离不开一个“真”字。在流行音乐用力过猛构建一个人们想象中的完美世界,摇滚又被物质丰腴的时代所“招安”之时,民谣简单、生活化的音乐语言,成为还原生活本身面貌的最合适载体。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生活真实的轮廓:并不完美,甚至艰难,但却足够真诚。这恰好迎合了人们内心深处“返璞归真”的情感期待。毕竟,民谣起源于基层民众,是人们对于一种真实生活方式的时代渴求。比如,二十年前“水木清华”精英所引领的校园民谣,是在当时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大众对于“高等教育”生活的一种文本想象。再如,十年前由台湾“小众歌手”所兴起的城市民谣,在大陆民众城镇化的进程中,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方式的范本。而当下的民谣,大概可以称作是“生活民谣”,在人们基本生活元素已经富足之时,表达人们对于多元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渴望,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对情感的思考。从这个角度看,李志、宋冬野、马頔、好妹妹等,都可以划作“地域派”:作品以明显的地域方位感为特征,尤其是南和北,成为其作品的高频词。这呼应了中国南北地域分化的差异。在这种差异化的生活方式中,他们对于感情的纠结,有着“南方艳阳里大雪纷飞,北方寒夜里四季如春”的戏剧张力,不足为奇。而在最近的一张民谣合辑《大冰的小屋》中的11位歌手,则可以称作是“旅行派”。他们或多或少,都以“旅行、流浪”为生活方式,有的怡然自得,有的被生活所迫,如今都汇聚于大冰在丽江所开的民谣小屋中。这样的合辑用11首作品,给出了11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给人以遐想。坦白说,从专业的角度看,这11首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并非都是民谣精品。编曲也极简,吉他、鼓、键盘、和声,整体也超不过七八个元素,保持了“素人歌手”的淳朴感。但每首歌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真性情,让这11首歌变得很有意思。大冰的《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是一种诗性的天真。不会做主持人的旅行者,不是好的民谣歌手。这位很多身份的文化人在丽江开的酒吧,成为了许多跟他一样、追寻不同生活方式歌手的大本营,也成了这张合辑的因起。在这首作品中,他坚信可可西里一定有海,就像他坚信许多其他的不可能都可能:“谁说月亮上不曾有青草?谁说太平洋底燃不起篝火?”带着这种诗性的天真,他寻找着自己的“同类”:“陪我到可可西里看一看海,我一直都在,只要你来。”在合辑的开端,这首歌像是一首主题曲和征友启事,召唤来后面“流浪癖”的十位同类。年龄稍大点的,音乐还带着八十年代的即视感。如大军的《为你而来》,有些像《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样子。这位四十左右的歌手,丽江卖过唱也卖过碟,被城管没收过吉他,却还依然能写出“不要只在乎一时的成败”,还是愿意为你而来。在东南亚金三角度过打工岁月的阿明,唯独一把吉他是青春期的救赎,苦难的青春让他发出“青春万岁,再一次回头看我就快要枯萎”的感慨,让人唏嘘。年龄尚浅的,阅历却不浅,但作品大都简单直白。二十多的宋钊,辞掉安稳的工作,背着吉他去新西兰当了一回街头艺人。在新西兰写出的《皇后镇》,在合辑中显得时尚跳跃,甚至有着R&B的轻松节拍。歌词也很直白:皇后镇“就像个美丽的女人”。写出《露珠》的植程,比喻依然简单,“露珠是圆的,明天是远的啊”。歌曲一半都在无词哼唱,情怀明显大过遣词造句。好像只有《大山里的孩子》的王继阳是音乐科班出身,作品带着明显的层次感,演唱虚实有度,歌曲工整且完成度高。
一心唱到底的流浪歌手,是合辑中的主力。“沿着小路骑车去白沙,在大石桥的夜晚弹吉他。”靳松的《独自旅行》是他自己版本的《旅行的意义》,也是他生活方式的最好标注。《流浪的小孩》菜刀,是第一个背着吉他徒步穿越罗布泊的流浪歌手,用“繁华的霓虹,映不出山的寂寞,空空的行囊,遥远的梦”勾勒出流浪的清苦与思乡。《放了吧》的路平,当过三次“逃兵”,却怎么都逃不出有“流浪癖”的内心,越想放了吧,心却抓得越紧。还有那些本身就过着多重生活的歌手:《怎么办》的毛毛,自营服装品牌,也是酒吧老板;《佳佳》的张宴铭,香港大学毕业建筑师,也是知名餐饮品牌主理人。他们都将“生活在别处”亲身实践。作品中,带着看透生活本质的豁达。真正的勇士,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或许并不理想,但他们每个人都敢于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所买单,执着于“民谣在路上”:有文艺的美,有苦难的真,更有情怀和热爱。不禁想起那句话,“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抛下一切的勇气。如果说生活真的在别处,那民谣恰好可以成为“别处”的载体。正如《大冰的小屋》里,上演着许多人向往但却不敢追求的别处生活。11首歌构建的空间很小,故事却很多,足以给那些不安于室的心,提供一处零成本撒野的天堂。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50556条
评论31546条
评论19947条
评论12918条
评论11743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冰的小屋西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