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培强如何用一年时间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等5人欣赏。
老文回收一下,这文其实不是我写的,是我的演讲,被朋友的微信公众账号整理成的稿子。但是很多人是因为此文认识我的,因为在一段时间里,有无数的大号转过此文,而恰恰我自己的微信号tiny4voice里面从来没有发过此文,略感滑稽,所以,还是自己发一遍吧。
我一直喜欢跟优秀的人来往,和非常优秀的人工作,因为我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而我知道跟非常优秀的人工作的时候心情可以非常愉快。
优秀人才的特征:极强的学习能力必不可少
那我自己创业的时候呢,我招的第一个员工,他毕业于漳州一个大学,在那个不是很发达的地方,但他自己学会了怎么做iOS开发,并把自己的软件在AppStore上线。
后来我看这个软件做的还不错,他的学历不是太好,也没有什么背景,我都不理解他是怎么学会这些东西的。然后我们开始给他喂一些材料,给他一点点做一些项目,我发现这样的人也是没有什么极限的,于是我给他们做的东西越来越难。
后来我发现,原来这个公司我终于不用再做主要程序员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编程水平和我差不多的人,我不干活的人生目标的终于达到了。
所以我这些年呢,我一直在想怎么样把人变得优秀。我想要和优秀的人合作。
就有人在问:这样的人你怎么找得到呢?
前两个月呢,我验证了这么一个流程:我让所有人远程工作起来。于是我就在论坛里发了一篇帖子,说我认为远程工作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我在想我们下个项目要不要找两个远程工作的人。
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了六篇简历,但是其中五个人都不是我想要的人。我就和最后一个人聊,因为最后一个人是做Java后端的。但是呢这个小伙子很无聊的在他的博客中写了有35篇一步步如何应用Java的系列。
这的确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但是我没有见过一个人可以把这样的副项目(side project)做的这么干净、整洁,每一步都写的非常清楚。
所以我就和他说我觉得他是我们想要的人,他问我们的项目要做什么。我告诉他我们要做一个把iOS直接编译成安卓的项目,我让他看了一个我关于这个项目的视频。
过了五分钟,他回邮件说,他觉得很难,搞不定。我说我相信你可以搞定,我给你两个星期的时间去学什么叫做iOS开发,你不需要学到非常难,你只需要学到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iOS app就表明你会做iOS开发了,你就进我公司了。
两个星期以后,他做了一个app并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这个是怎么回事。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和我们的CPO说这个人就交给你管了。我特别喜欢这样的人,所以我在想这样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去年我过的不是很顺,我就在想我怎么样可以让自己过得积极快乐。我发现这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能不能够征服一些我征服不了的过程,比如我能不能走一段路把我这身肉减下来。一开始走一两万步,累得吐血。
后来我陪一个小朋友去逛外滩,我回家发现我走了三万步,但是我一点事情也没有,这是我去年想象不到的事情。所以我开始写一本很鸡汤的书。
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这个世界太容易活下来了,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这样,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
在iPhone出来之前我觉得手机应该是一台电脑,但我不知道应该是一台怎么样的电脑。iPhone出来之后我觉得这就是,我相信那个时候没有人会相信iPhone可以把诺基亚搞死但它做到了。但我相信这只是伟大产品的很小的一部分,iPhone把日本的DC和DV搞死了,这才是伟大产品的真正的意义。
大家打过Uber吗?我觉得Uber其实就是我们以前想象的未来智能世界的样子,随时随地都能够打到车。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讲,我们应该在出租车的计价器上装一台电脑。
但实际上怎么解决的呢,实际上每位司机都有一台手机,这手机并没有强悍到车上去,但这台手机连接到了每一个人。这个世界正在不停地变化。
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做一个高级程序员很难吗?同样的一个黑人,可能在美国街头打架,也可能是奥巴马。你想想一个美国街头小混混变成奥巴马有多难,他需要跨越的阶梯更多。每一个你见到的比你更优秀的人,他到底是有什么天赋异禀呢?
我不太相信这件事情。我见了太多优秀的人,我不认为他们天生的智商比别人高,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学习方法、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是不可阻挡的。我不知道高博之前在大学挂了11门,我在大学也挂了11门。我是我们大学了唯一一个家长被叫到学校的大学生。
我在校门口接我爸妈时,我爸妈当时觉得特别丢人。但是走着走着,遇见两个人对我说“郝老师好”,我爸妈当时觉得特别惊讶。这两个人参加了我当时在另外一个系做的关于Word、Excel、Powerpoint的演讲。
当时我就在想:这个世界其实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也许我的大学觉得我应该被开除掉,但是我看到的不完全是一份简历,我觉得每个人具有完全可变的能力,但我们被我们的理解所塑形,把我们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可变的人。
我们会听到别人说“学一门语言好难啊”。五年前有人跟我说“Tiny,该怎么学iOS”,我说“很简单”;五年之后还跟我说“Tiny,该怎么学iOS”,我都无语了。
十年的工作经验 or 只是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人跑去问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经验了,问什么您还不给我涨薪水呢?”,老板回答说 “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把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呢?”。
我觉得在这个社会中有太多人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刚才也有演讲者提到了《异类》,《异类》的理论是只有当你刻意去学习,当你不停从自己的安全区跳出来,忍受一种痛苦和煎熬,改变了自己以后,你付出的时间才是算数的。
当时我们在珠海讨论学习的问题,其中有一个人说他在进公司前两个星期的时候非常痛苦,觉得他什么都不会,谁都比他强。但后来他可以轻松处理这些事情,他却觉得有些担心了。
我问他担心什么,他说他觉得这一年没有什么成长。我觉得他把我点醒了,我给的建议有两个:一是找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二是做一个副项目去挑战自己。
掌握“学习曲线”
享受终生学习
什么叫做“学习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是能力。
我相信我们在校的学习和工作的第一年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见到的很多人工作一年、十年、二十年是完全一样的。我认为终生学习的人的学习曲线应该是没有尽头的。
有人在论坛上问,现在硅谷都在宣扬二三十岁创业、成功、成为明星的例子,有没有人能够给我举一个四五十岁成功的例子。那么就有个人回复:“我在42岁创办了Craiglist。”Craiglist是分类网站的鼻祖。我当时就懵了,我才36岁,我的人生才刚开始啊。
在任何环境中我们都可以观察,我认为在任何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终身学习者只能占1%。
我的结论是,由于你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你可以秒杀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你的同侪。终身学习者是没有极限的.
我的另一个观察分析是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的学习方法是阶段性的,就是学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再学一会儿。我们传统教育和我们推崇的人,他们通常是意志力非常坚强人。
比如说我们要考试了,在一个星期之内从完全不懂到能够考试,那么我们的学习曲线将会非常陡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示范。
大多数认为自己不聪明的人来自于用一种错误的方法去学习。我经常遇到一些非常神奇的初学者,有人说“这本iOS书看了三天还没有看完”,我想问的是这本是是三天能学会的吗?比如你去爬珠峰掉下来了,然后你说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其实,为什么要这么爬山呢?我一直强调大家不要急,为什么?
因为一着急你就会开始做错误的东西。一开始你以为你是神,可以在一个星期内、三天内学会一个非常难的东西。一旦你做不到,你就会觉得你什么都做不到了。我觉得正是这样的原因让大家以为自己不够厉害。
我觉得有了正确的方法以后,大多数人都可以攻克这个问题。我经常和很多人说,刚进入一个项目的时候,学习曲线要平,可怕的平。
比如像我这么一个人,一次就要走三万步的话,大家可能在急诊室看到我。那我第一次的目标是怎么定的呢?第一次我就背了个包,带了很多的补给,不知疲倦的从早上走到晚上,后来我算了一下我大概走了六七公里。我从来不知道我能走六七公里。
那么第二天我想既然第一天我走了七公里,那我今天可不可以走八公里呢?有一次我为了见一个朋友,跨了个江,走了十五六公里,后来我觉得我自己太厉害了,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觉得学习曲线一开始比较平,但是当你对一个东西了解了以后,到后面是一个加速度过程。会学习的人在一开始都是非常慢的,在给自己设定基准,并基于自己正反馈的空间,并且永远不会把自己控制得太狠,让自己一下子崩溃掉。
Hacking大脑
锻炼你的大脑
我的另一个思考是Hacking大脑。
首先我对机器学习非常有兴趣。我觉得机器学习对我们理解人脑是非常有帮助的。
机器学习:模型+数据量
机器学习主要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模型,另一个是数据量。当你选对了足够的语料、足够的数据量的时候,这个模型会越来越好。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什么东西。大脑其实是一个反馈的流程,大脑接受了一定的数据、一定的训练,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然后不断地去验证这些理论对不对。一个聪明的人大脑的结构应该非常的清晰。
为了学英语练听力,我开始听一些Podcast,一开始我发现我听的不太懂,但由于是自己领域内的东西后来我都能听得懂;于是我开始听一些经济学的东西,发现十几个字母长的东西我也能够听懂,我到现在不知道那些词怎么写,但是我就是能够听得懂。
现在我验证了大脑是一个无穷力量的机器,那我怎么去训练它呢?我觉得我听力有一定水平了,那我能不能够说英语呢?于是我就去参加上海老外的聚会,从一句话不会说到能够和老外争论宗教的问题。
我始终觉得我的词汇量是一个问题,那我又开始读英文书,现在我可以看哲学等比较艰涩的书籍了。那后来我发现我要练口语的一种方法,原来一开始我要培养即使看不懂也能读下去的一种感觉,现在我遇到每一个不会的单词都要查,于是我感觉我的口语又在慢慢进步。
think fast and slow:避免远古大脑,唯慢不破
我们有两个大脑,一个大脑深思熟虑、功能非常强大;另一个大脑比较像远古的动物不太懂事,但它非常快,有点像反射。通过这个理论我想明白了我们为什么会产生争执,原因很简单。比方说有个老外说“你们中国人……”,另一边就会想“你怎么了,又想说我们中国人了吗?”,但其实他都不知道是要说中国人好还是坏。
很多时候呢,我们都会陷入到一种情绪中,都在用大脑最快但是最愚蠢的部分。所以我在想,我能不能降低我的反应速度,把每一句话都听完,把每一件事情都想完,再回答,就是先听后说。后来我有个理论叫做“不争论”,这也是我们论坛的宗旨,即使你对上一个人的发言有多大分歧,你都只表达我的观点是什么,而不是说“某某某的想法是错的”。
因为一旦说了这么一句话,就会陷入到一种以“说服对方”、“压倒对方”为目的的讨论中。实际上我认为每一个讨论的人都会有一些不对的部分,不可能全对。所以我们都在一种不争论或者深思熟虑的环境下,给予大家充分的表达空间,你总是能够收获一些。
我觉得成长就是我们不断去接受这个世界散在很多人、很多书、很多理论里的信息,信息量慢慢地增长,让我们的大脑不断进化。
再回到大脑进化这个问题。我在有个阶段认为,我们大脑的模型进化我是有感觉的。我觉得我英语听力上升的时候,莫名其妙觉得我的粤语听力和上海话听力也在上升。
你的大脑其实就是一个复杂机器,当这个机器越来越好的时候呢,不光是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有好处。所以我在追求让大脑更复杂更进化,帮我来解决更复杂的事情。
the power of habit:把好变为习惯.
最后一个是《习惯的力量》,其实这本书的观点与《思考,快与慢》是相反的。它认为我们的习惯存储与我们大脑比较古老低级的部分,比如反射。
《习惯的力量》提出了一个我们怎么把一个回路放到大脑古老部分里去的方法。放过去的好处在于,习惯意味着我们做一些事情就会变得很容易。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和《异类》一起看:当任何时候你觉得难受,你的大脑就在进化;当任何时候你觉得轻松,你都在使用你的习惯。
但这两种理论对我们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在想我可不可以用这个理论改造我的习惯,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习惯有三个要素——触发条件、流程和奖励。
我拿这个理论去可以改造我的走路行为、学日语的行为,效果都非常好。我现在每天大概都能够学40分钟的日语,我能够看到我的日语水平在提升。
大脑Hacking的理论虽然不够完美,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去验证。
我可以试试看心平气和的聊天是不是能够更好地交流;我可以试试习惯的理论能不能够把一个我不想做的事情很容易的做到,而一些不想有的坏习惯能不能够戒除掉。
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写一本关于方法论的书,很多人或许会叫它“鸡汤”,但我觉得只要他能够改变别人、改变我自己,那就是对的,谢谢大家。
共19条回复
坦然的生活,积极的应对,谁都不完美
非常赞这一句:一开始,学习曲线要平,可怕的平。
我的体会是,如果初学一个东西,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特难学会。尤其是自学。
所以我如果初学一个新东西,就去找最简单的书籍,甚至是漫画版的。
最好是无痛苦的学习,否则很难入门。
入门后,再慢慢提高难度。
学日语的动力是什么?兴趣爱好?如果没有压力,恐怕效果未必那么明显。
@ 这个想法很不错。在日本的时候,很多技术的入门书籍都是带漫画解说的。
@ 效果已然很明显了
我学英语也没有用到天生的英语环境,英语环境是我自己构建的
所以一切问题都是方法
@ 最近买了两本技术入门书,分别是《图解HTTP》和《图解TCP/IP》,作者都是日本人,真的是轻松入门!
赞!我买了好多日本出的这种漫画书。线性代数漫画,统计学漫画,机器学习漫画入门...
我觉得学日文,动力应该比学英文还来的多些.
嘿嘿嘿嘿....
@ 雅蠛蝶?好像也有道理。
学日文,,看动漫吧。。
真赞,怎么最近看到的几篇tiny叔的文章都是我正在做的事情啊,尤其是这个慢下来的尝试.......我是看了《思考,快与慢》一书来实践的
本帖有19个回复,因为您没有注册或者登录本站,所以,只能看到本帖的10条回复。如果想看到全部回复,请注册或者登录本站。《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基本信息
  书名: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作者:郝培强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定价:38.00
  ISBN:3
  作者简介
  郝培强,知名程序员,互联网创业家,自媒体作家兼运营者。
  内容简介
  终生受用的技能,相见恨晚的学习技巧,从入门、进阶到精通,让你一步步成为大神,郝培强打造全新自我管理方式的激励书,写给成长路上一起摸爬滚打的你。
  我们的伟业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持续地改变自己。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一个初中肄业生的奋斗如何实现?到底有没有寒门上升的阶梯?我们有没有希望?这世界上有无数的路,你走你的好了,别人走什么与你无关!再不努力,你将一辈子这样庸庸碌碌下去!
( 16:16:41) ( 16:42:08) ( 14:17:00) ( 13:47:25)当前位置:
怎么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工作经验
|浏览97|职场指南
国庆期间和Lulu一起吃饭,她告诉我最近她准备开始了,做自己的早教公司。
听到她这么说我觉得十分震惊,震惊之外还有种被扎心的感觉。
她和我一样大的年纪,当我还在职场里挣扎时,她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关键是她接触早教这个行业不过1年而已。
于是我问她:“你才干了1年就是要开始创业不担心吗?”
之后,她的一番话让我觉得,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首先,办早教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会员,早教中心会员分三种:老会员、老会员介绍的人、完全的新会员。这其中能带来巨大收益的前两种,而要稳定他们就需要和他们搞好关系,这样就能保障公司的基本收益,而现在她手里已经积攒了大量这样的用户。
其次,关于早教工作的性质。她说,很多人都觉得早教工作性质是教育,但其实是和人打交道。早教要盈利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和会员的关系,这才是早教工作的本质。
她说,最后才是我们想到的教育质量,他告诉我,大部分人都担心创业教师教育质量怎么保障,其实这点是最简单的,只需要找一个成熟的早教品牌加盟就可以了。
在和她吃这顿饭之前,我一直都觉得什么一年时间就能学到十年工作经验都是扯淡,可当事实摆在面前时,我又不得不承认,不是不可能而是我们不能。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做到一年时间获得十年工作经验呢?
工作方向很重要
给你们举个方面例子,今天例会报粉丝数的时候,湿姐被重重的打击到了,公司一个实习妹纸,只用了2个月做的一个微信号,现在粉丝已经1万了,而我的粉丝只是别人的零头。
突然之间湿姐发现,自己之前的工作方式全是错的,运营最根本的目的是涨粉,原创只是达到涨粉的手段,而我却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手段上,并且手段还很单一。
讲自己的经历是想告诉大家,工作方向直接影响你的工作成果。方向不对别说增长工作经验了,你还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里。
跳出安全区
这个不仅仅是要你离开让你熟悉的环境,还要你离开熟悉的领域,工作不只是做你擅长的事情。
很多人在30岁之前每跳槽一次工资都能上涨50%甚至是涨一倍,但是在30岁之后无论他们怎么跳槽工资就只能到哪儿了。
就是因为他们在该的时候没有离开那个安全区,他们总是觉得在自己安全区里,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困难是小的的大的。
但实际却是:(如图)
比如,湿姐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就一直纠结要不要换工作,纠结了一个月之后还是决定不换了。我问她原因,她说看了一圈的工作,发现有些岗位是需要一个人承担起很多事情的,她觉得自己已经习惯了只做本职工作的生活,再会很痛苦,于是决定就这么过了。毕竟工作还是很稳定的,收入福利也都还不错。
很多优秀的人不见得比我们聪明,但他们却总是比我们清醒,他们清楚的知道在工作中必须要为自己做长远的打算。
不停地学习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高考结束时,自己哪种疯狂的喜悦,觉得终于不用在学习了,直到工作才知道学习其实是终身的。
比如我那个已经开始创业的朋友吧,在她做早教这一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成都各大商场,与商场里的主管结交。
为了会员搞好关系,她还会找一些关于育儿方面的书籍去看,用着作为和会员的谈资。
她学习了会员心理,当别人都在拉会员时,总是强调我们中心的课有多好,而她却是强调这个课程对孩子有多好。
她告诉我,去他们中心报名或者咨询的人,一般都是有些见地,也不缺钱,因此传统的销售手段对他们并不管用。
她总结后发现,那些带着孩子来报名的家长最看中的不是中心课程有多优惠多好,而是对孩子有没有好处。
因此,她就转变了推广方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跟家长沟通,她的工作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她的这些转变都是在不停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在职场上学习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想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工作经验,首先你要清楚工作经验不等于工作年限,不是逛商场买一送一,你混十年就有十年经验相送的。
确定好方向很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在工作中不能单方面的努力,不要用你以为的思路去努力,抬起头看着路走才是对的。
还要有去拓展自己,如果固守着已经熟悉的业务不断重复,那么很快你就会触到天花板。
因此,你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这样你的职场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职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并不意味着这个过程就没有规律可循,就像做数学题掌握了公式一样,原本复杂的事情照着规律去做,你发现路会好走许多。
您可能感兴趣的:
职场有锅,其色为黑。
问题反馈(可多选)
您的性别是?
您的年龄是?
您的职业是?
您平时使用的网络是?
您现在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是?
您现在使用的手机浏览器是?
您平时用手机找工作吗?
您平时用手机招人吗?
您觉得西北人才网手机版打开速度如何?
您认为西北人才网webapp版还需要那些改进?
分享给好友
企业招聘服务
个人求职服务
网站客服热线
微信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书店排行榜
当前共有:字
提示:分享时会自动附带图书的链接地址与封面图片。
jQuery("#pageDivUser").html("");
bind_UserCommentsList(mtype, pageindex);
jQuery("li[name='tiu']").removeClass("current2");
jQuery("#" + "tab_userli" + mtype).addClass("current2");
function bind_UserCommentsList(mtype,pageindex){ //绑定网店网友评论
var pagesize = 5;
jQuery.getJSON('/AjaxBookNoUser.ashx?___time=' + Math.random(), { ___type: 'Get_CommentsBookUserList', bookid: bookid, mtype: mtype, pageindex: pageindex, pagesize: pagesize }, function (result) {
if (result != "0" && result != "-1") {
var html = "";
jQuery.each(result.list, function (i, item) { //绑定Table 0 地址
1标题 2 源 3 时间
var t = "";
t += "{0} ";
t += "{2}";
t += "{5}{3}";
var ibuy = "未购买用户:";
if(item.isbuy ==1){
ibuy="已购买用户:";}
t = t.format(item.title,item.guid,item.comcontent,item.username,item.comdate,ibuy);
jQuery("#book_usercm_list").html(html);
if (result.page.icount > pagesize){ //绑定分页
bind_pager(mtype, pageindex, result.page.pcount,'bind_UserCommentsList','pageDivUser');
jQuery("#book_usercm_list").html("暂时没有书评信息。");
function set_CommentsTab(mtype, pageindex) {
jQuery(".book_comms_tab").html("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jQuery("#pageDiv").html("");
bind_CommentsList(mtype, pageindex);
jQuery("li[name='ti']").removeClass("current2");
jQuery("#" + "tab_li" + mtype).addClass("current2");
function bind_CommentsList(mtype, pageindex) {//绑定书评
var pagesize = 15;
jQuery.getJSON('/AjaxBookNoUser.ashx?___time=' + Math.random(), { ___type: 'Get_CommentsInfoLits', bookid: bookid, mtype: mtype, pageindex: pageindex, pagesize: pagesize }, function (result) {
if (result != "0" && result != "-1") {
var html = "";
jQuery.each(result.list, function (i, item) { //绑定Table 0 地址
1标题 2 源 3 时间
var t = "{2}{3}";
t = t.format("/bookview/" + bookid + "/" + item.PubYear + "/" + item.GUID, item.Title, item.Source, item.PubDate.split(' ')[0]);
jQuery(".book_comms_tab").html(html);
if (result.page.icount > pagesize){ //绑定分页
bind_pager(mtype, pageindex, result.page.pcount,"bind_CommentsList","pageDiv");
jQuery(".book_comms_tab").html("暂时没有书评信息。");
function bind_pager(m, p, c,f,d) {//分页 m-type p-index c-count f-function d-control
var phmb = "&"
var ph = "";
var pi = parseInt(p);
var ci = parseInt(c);
var first = ((pi - 1) == 0) ? 0 : (pi - 1);
if (first > 0) {
if (c > 8) { ph += phmb.format("", m, 1, "首页",f); }
ph += phmb.format("", m, first, "上一页",f);
for (var j = ((pi - 4) > 1) ? (pi - 4) : 1; (j <= ci) && (j
1) ? (pi - 4) : 1) + 8)); j++) {
if (j == pi) {
ph += phmb.format("class=\"aspNetDisabled\"", m, j, j,f);
ph += phmb.format("", m, j, j,f);
var last = ((pi + 1) > ci) ? (ci + 1) : (pi + 1);
8) { ph += phmb.format("", m, ci, "尾页",f); }
jQuery("#"+d).html(ph);孔夫子旧书网该图书“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3”已经找不到了, 为您推荐一些相同图书。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32.7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38.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8.00八五品装订:其它开本:版次:129.1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0.00全新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8.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0.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3.94十品装订:其它开本:版次:126.10十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郝培强如何用一年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