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命召唤4 现代战争现代战争这么好玩

|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1|回复: 19
感觉使命召唤13挺好玩的啊!画面游戏性都不错比12好多了为啥评价这么低。。。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8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4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8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4 积分
本帖最后由 wcwc132 于
21:54 编辑
感觉使命召唤13挺好玩的啊而且还看到了琼恩雪诺和嘴炮哥!画面游戏性都不错比12好玩多了 为啥评价这么低。。。难道是年货缘故、积重难返么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8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我也覺得很不錯 只是不懂為什麼要被人嫌棄
主题帖子积分
只想跟单机打交道的睾丸~~
高级玩家, 积分 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同,这几天才下载玩 ,感觉他的未来理念很强, 在飞船上也有一定的自由度(COD自由度一向很低)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5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5 积分
我也覺得很不錯 没玩过以前的系列关系吧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积分
bug 卡bug了,燃烧之水,永远飞不过去……所以差评。。。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有几个原因,因为系列的玩家,都被未来题材搞烦了,审美疲劳了,让人感觉不到新意。相比前作也没有很大进步的地方,但也没什么大问题,中规中矩。
最关键的原因,这个和4的重制版捆绑卖,你想玩4重置只能买这个,基本一大票人是为了4的重制版才买的。所以有句玩笑“买4重置送13”
而且遇上了战地1,血崩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玩家,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新手玩家,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13的操作不如12,
13的飞机出动,感觉就如动画片那样每次出任务的重复效果,让人觉得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
武器没有一把可以致命的,狙击枪打半天都没打死一个,12有把狙击枪一枪致命给力。
近身战斗不如12爽,12近身战斗有三段击很给力。
13的BUG太多,燃烧之水我也过不去,后来把所以的小任务全做了,就过去了,估计跟小任务有关。
但最重要的是,老是经常重复CG片段。让人觉得这是哪个杂牌公司出品的感觉。
12主要是剧情太脑残,但是控制性我觉得是使命召唤系列中最好的。战斗感非常的爽,可选择的战斗方式很多。
13的剧情还可以,但是控制感太差,流畅性极低,BUG也多。
所以我打了一次后面都不想玩了。
主题帖子积分
繁星飛羽 乘風昂鳴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个人觉得很好玩,已经3周目了,不同难度~
1空战你会玩的话很爽,飞船和航母很帅,炸掉敌舰特别震撼
2机械人依森是亮点,人物刻画细腻,玩到最后基本能记住名字
3装备酷炫,侵入系统,反重力手雷,蜘蛛手雷,重型武器等都很有趣,玩法也很多
4剧情很有代入感,外星背景很震撼,特效很绚丽,声音很逼真,打击感很足,过场CG衔接很好,背景音乐好听
5单人主线加支线31个任务分布整个太阳系各行星,战区范围为有史以来最大,虽然你能打的还是那张地图
6在太空中失重作战很有趣,用爪钩杀人挺叼
1对配置要求太高,1G显卡没机会玩了,中等配置也只能开低特效,但高级配置全开特效就是视觉听觉的盛宴
2占硬盘容量太大,还特别买了一个2T的移动硬盘来装杂物释放空间
3连续几代都是科幻题材,新意不足,但脱离地球的宇宙战还是挺不错的
4同期类似的fps游戏太多(战地1之类的)玩家容易审美疲劳
5结局死的人太多,bad ending,也没有多结局
主题帖子积分
繁星飛羽 乘風昂鳴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13的操作不如12,
13的飞机出动,感觉就如动画片那样每次出任务的重复效果,让人觉得有点。。。不知道怎么 ...
有把狙击枪腰部以上一枪毙命,你要嘛YC没看到要嘛真的射不准
空战特别好玩,过场衔接也很流畅,玩了三遍没遇到bug
12剧情看不懂,枪声很假,玩家被断肢有点受不了,也没有13来的震撼,操作感觉差不多
主题帖子积分
繁星飛羽 乘風昂鳴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有几个原因,因为系列的玩家,都被未来题材搞烦了,审美疲劳了,让人感觉不到新意。相比前作也没有很大进步 ...
应该是这个原因了
连续几代的科幻题材确实让连续玩的玩家反感,但像我一样只玩过现代战争系列缺了几代没玩直接跳COD13感觉又是一个高峰~
必须承认4代的确经典,也是我第一次接触fps非常喜欢,但重置版剧情没变,了无新意激情大减,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为了重置4才买13,说买13送重置4还差不多,上古卷轴5重制版还骂声一片了。。。
遇上战地1的确吃亏,毕竟对科幻疲劳的玩家看到从没有涉略过的一战题材的确耳目一新,但个人实在对落后的破武器起不了兴趣。。。
总之觉得cod13真的是部好作品,但有点生不逢时。。。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9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9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 积分
明显COD13多人太糟糕所以评价差,一堆人讨论单人做什么。。。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5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5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5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5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黄骑士 于
14:31 编辑
我倒没觉得有什么玩头的。。。主要是单人战役设计的太一般。。。。主线太短,支线多但太重复设计也敷衍,打通关都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未来概念的设计感觉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中古SF动漫,概念很不严谨,都发展出跃迁技术了还不搞星际殖民,还在打。。。之前记作最起码每次所抛出的未来战争概念都很严谨能引起话题供人遐想。这次完全感觉就像看了一部中古科幻的感觉。。。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应该是这个原因了
连续几代的科幻题材确实让连续玩的玩家反感,但像我一样只玩过现代战争系列缺了几代没 ...
4重置除了剧情没变,基本重做了,操作射击手感,队友的很多动作,场景细节几乎都推翻重做了(尤其核爆后那部分),除了优化有点屎,简直良心到不行。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4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应该是这个原因了
连续几代的科幻题材确实让连续玩的玩家反感,但像我一样只玩过现代战争系列缺了几代没 ...
4重置除了剧情没变,基本重做了,操作射击手感,队友的很多动作,场景细节几乎都推翻重做了(尤其核爆后那部分),除了优化有点屎,简直良心到不行。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3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3 积分
应该是这个原因了
连续几代的科幻题材确实让连续玩的玩家反感,但像我一样只玩过现代战争系列缺了几代没 ...
玩了战地一你就该说拿狼牙棒又砸死了几个人。真爽。
主题帖子积分
繁星飛羽 乘風昂鳴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玩了战地一你就该说拿狼牙棒又砸死了几个人。真爽。
玩了使命13你就该说开战机又轰掉了几艘战舰。真爽。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3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3 积分
玩了使命13你就该说开战机又轰掉了几艘战舰。真爽。
你两个游戏都玩过没?反正我是玩过了。战地1就是爽。场景可破坏啊。使命13.讲真的就是个带机瞄的逆战画面升级版。
(11.6 KB, 下载次数: 0)
11:07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繁星飛羽 乘風昂鳴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0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6 积分
你两个游戏都玩过没?反正我是玩过了。战地1就是爽。场景可破坏啊。使命13.讲真的就是个带机瞄的逆战画面 ...
战地1多人模式很宏大,但因为我只玩单人模式,所以剧情还是cod好,另外比起一战的落后武器还是喜欢科幻一点的未来風~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3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3 积分
战地1多人模式很宏大,但因为我只玩单人模式,所以剧情还是cod好,另外比起一战的落后武器还是喜欢科幻一 ...
你说的对。战地的剧情就是没有剧情。战地单人模式其实是新手教学。23333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0 积分
我只玩单机,所以战地1单人模式通了就删,而COD13的单人模式确实很吸引我,我就喜欢11和12的科幻风,所以13代就更喜欢了,COD系列一直很有突突突感,而战地从硬仗开始就不再突突突了,战地1更是被我玩成了潜入游戏。所以我就是喜欢COD的科幻突突突
上古卷轴系列,湮灭的印记
Powered by使命召唤会遭遇大暴死吗?由《无限战争》遇冷说起_爱玩网
不拘一格的游戏文化专栏。在这里尽情分享你的观点、文采、还有情怀。欢迎专栏作家入驻。
使命召唤会遭遇大暴死吗?由《无限战争》遇冷说起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预告片放出后,在Youtube收获300万差评,好评仅50万。那么这是否意味《使命召唤》系列会就此迎来大暴死?答案是NO WAY!
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暴雪Boy_神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还有两个月年度打枪大作《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就要与我们见面了,而制作组Infinity Ward仍纠结于Youtube上对《无限战争》铺天盖地的差评中:“(玩家)对于这个作品的负面评价使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将这款作品做到最好。”5月初,动视正式于Youtube上曝光了自家年度FPS大作《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预告,短短几天该视频就收获了世界各地群众的差评无数,更一举成为Youtube史上被踩次数最多的游戏类宣传片。
反观EA同月放出的《战地1》预告,后者公布后即凭借着别开生面的一战主题让小伙伴们纷纷主动点赞。被认为吊打《无限战争》的《战地1》不过呢,毕竟EA是有名的预告片大厂,故《无限战争》先败一局也就罢了,但于刚刚过去不久的E3大展上,《无限战争》的实机演示再度惨遭《战地1》吊打……真心人比人气死人啊有木有?甚至还有人据此恶意揣测:这是动视《使命召唤》系列要完的节奏。 网友花式开嘲讽不过骚年啊,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图样图森破啦——年货FPS王者是怎样炼成的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下《使命召唤》系列的发展。《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一作问世于2003年,说起它的诞生倒也颇具戏剧性:自1999年起,EA联手好莱坞名导斯皮尔伯格老爷子出品的题材FPS游戏《荣誉勋章》系列持续大卖,于是EA本着赚钱第一的原则,对《荣誉勋章》系列采取了一年N作的开发策略,比如光2002年就有2款顶着“荣誉勋章”名号的作品——《荣誉勋章:》和《荣誉勋章:联合进攻》——问世,外加一款《荣誉勋章:联合进攻》的资料片《奇袭先锋》,而且这三作居然都实现了销量与口碑的双赢,其中《荣誉勋章:联合进攻》更是被很多人公认为电子游戏尝试电影化叙事的先驱。 斯皮尔伯格的大师匠心不仅仅体现在好莱坞电影大片上 《荣誉勋章》系列灵感直接源自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荣誉勋章》的大红大紫让EA的死对头动视无比羡慕嫉妒恨,后者也上马了一款内部项目代号就是“《荣誉勋章》杀手”(The Medal of Honor Killer)的二战题材FPS,亦即后来的《使命召唤》。这还没完,紧接着动视又撞了大运:《荣誉勋章:联合进攻》开发者2015 Games的核心成员因故集体离职并创建了Infinity Ward(亦即玩家俗称的I组),大喜过望的动视立即给I组赞助了一笔启动资金,&同时还委其以开发《使命召唤》的重任,传奇遂就此诞生。
找不同:上为《荣誉勋章:联合进攻》,下为《使命召唤》截图《使命召唤》系列前几作的销量都突破了一百多万份,可以说相当不错,而受到鼓舞的动视干脆将I组收购为全资子公司,同时还索性效仿EA,以年货的形式为《使命召唤》系列推出续作。时间到了2007年,I组的划时代大作《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横空出世,凭借着自身超凡的素质它在世界范围内售出了逾1570万份拷贝(统计截止2013年11月),并且从那以后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之销量均以千万份计,《使命召唤》系列亦就此成为FPS游戏史上的至尊。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真正意义上成就了《使命召唤》系列的神话迄今为止,《使命召唤》系列已经衍生出了12部正统续作(《》以及移动端游戏如《使命召唤:突击队》均属于挂牌产品,不计入其中),前后周周转转地历经了三个工作室之手,分别是I组、Treyarch(玩家俗称为T组)以及Sledgehammer Games(也被叫做“大锤工作室”),而另外动视还让其它几个工作室HighMoon、Raven、Beenox等帮忙打下手。若按制作者划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可归为三大派别:I组《使命召唤》系列的开创者,其负责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基调明快、节奏刺激,带有浓郁的好莱坞大片色彩,也是玩家心中最正统的《使命召唤》系列开发者。I组的《使命召唤》作品分别是:《使命召唤》(2003年)《使命召唤2》(2005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2007年)《使命召唤6:》(2009年)《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2011年,与大锤工作室、Raven、Neversoft以及T组合作)《使命召唤10:幽灵》(2013年,与Raven和Neversoft以及T组合作)有意思的是,I组核心成员在《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问世后因不满动视对《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的过度开发,最终他们选择在2010年集体离职并成立了新工作室Respawn,至于Respawn的第一款作品就是问世于2014年、让无数人为之惊艳的科幻题材FPS大作《泰坦陨落》。 T组起初T组只是负责替I组开发资料片兼填补《使命召唤》系列作品档期的空缺,甚至I组的制作人员还因这一点在《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的片尾曲里开队友嘲讽,但经历了I组核心成员和动视闹撕逼一事后,T组迅速被动视扶正,而T组也用一部《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证明了自己积蓄已久的强大实力。T组出品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在主题上都偏阴暗深沉风,这点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出自T组之手的《使命召唤》作品包括:《使命召唤3》(2006年)《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2008年)《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2010年)《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2012年)《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2015年,与Beenox、Mercenary Technology以及HighMoon合作)大锤工作室大锤工作室直到2009年才成立,其核心成员来自前EA家《死亡空间》开发组。大锤工作室的特色在于其游戏设计理念充满前卫的灵性,更勇于创新,故其前途不可估量。由大锤工作室主刀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目前仅有一部:《使命召唤 11:高级战争》(2014年,与HighMoon合作)(附注:问世于2004年的《使命召唤:尖峰时刻》作为《使命召唤》的资料片,它仅有主机版,由Spark Unlimited和Exakt Entertainment负责打造,该作也是《使命召唤》系列里评价最差的一款作品。)那么究竟《使命召唤》系列到底有多么受欢迎呢?据动视自己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4月,该系列累计售出了1.75亿份拷贝,创造了逾100亿美刀的销售额,相当于目前所有漫威真人宇宙系列电影(含才出的《美国队长3:内战》)的总票房收入。 13部漫威真人电影的总票房收入才堪与《使命召唤》系列一战《使命召唤》系列还开创性地定义了现代流FPS,其诸多成功设计包括喘气回血、举枪瞄准、电影化叙事手法、多人联机连杀系统等都已成为如今FPS的标配。如果说上世纪末诞生的《毁灭战士》霸道开启了FPS的黄金时代,那么《使命召唤》系列的牛逼就体现在它将FPS的发展引入全新的纪元。
闲扯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头来谈谈《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使命召唤13》三宗罪看哥怎么洗大致汇总归纳一下,目前互联网上玩家对《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黑点主要集中在:1.未来战争向的题材实在没什么吸引力星辰大海梦什么的,人家早就厌烦了好嘛╮(╯▽╰)╭ 2.画面效果落伍&你好歹也是3A大作,3A懂不懂撒,你这5年前的顶级水平也好意思拿出手?单拿那则画面灰扑扑的预告来讲,你特么对得起那首作为BGM的《Space Oddity》么?3.视频所展示的玩法特性各种既视感各种审美疲劳&&诸如驾驶机甲、太空战机狗斗、失重环境射击、喷气背包二段跳以及抓钩啥啥的,要么早在其他FPS游戏好比索尼家的《杀戮地带》系列出现过了,要么就是之前的《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玩烂了的设定。嗯,一点逼格都没有。 那……该怎么洗地才好呢?咳咳,先论第一条,也就是题材选择问题。如果让《使命召唤》系列选择重新聚焦二战题材,抱歉,二战题材已经被做烂,更不用提这几年二战题材FPS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大卖的,一款都没有,甚至就连当年靠二战发家的《荣誉勋章》系列都不屑再碰二战题材。顺带哀悼:《荣誉勋章》系列已死,有事请烧纸。那将题材换回现代战争怎么样?很不幸,I组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实在太成功,甚至就连I组自己都无法靠《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来实现自我超越,而I组另一款同样立意现代军事题材的《使命召唤10:幽灵》也用口碑上的惨败对此做了最好的验证。那启用稍远一些的冷战题材如何?呃,T组的《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也将其做到了极致……其中《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引入的妹控BOSS与多重结局设计更是饱受很多玩家抨击。另外,当年大锤工作室在着手《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之前也曾筹备过一款越战题材的《使命召唤》作品,调研一番后就将其给砍掉了。 或许聚焦最近几年的反恐战争试试?拜托,有《荣誉勋章》系列重启被阿富汗战争题材给坑死的杯具在前,动视基本不会考虑。至于一战更没戏——尽管目前很多玩家都因《战地1》成为热门话题而傲娇地鼓吹一战至高,但真实历史里一战和二战才间隔21年,甚至大部分武器和战术的都是基本沿用的,这也注定着一战题材FPS很难同二战主题材FPS游戏做出大的区别来,而所谓的飞艇、双翼机甚至三翼机等噱头,无非就是在现有空战游戏玩法的基础上换皮而已。不服?那容笔者问你一句,为何歼20和F22这类现实中的超视距战机搁《战地4》里基本靠狗斗刷脸?实际上,很多看过《战地1》实机演示的玩家都纷纷置疑这是一款挂着一战噱头的二战题材FPS。总之,目前《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可以说将21世纪前后的战场都给覆盖了,二战、冷战、现代战争以及近未来战争什么的都被动视搞过,而始终没有涉及的几个题材像韩战则属于路边李苦的商业雷区(好莱坞很少出韩战电影真的是因为米帝民众“选择性遗忘”么?谁信谁呵呵)。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若动视想让《使命召唤》系列保持活力并不因题材而折戟,除了玩“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还真没得选,难不成冒着砸招牌的风险学《战地:硬仗》做警匪题材?或是把历代作品里大受好评的僵尸模式给独立成章?顺便,游戏题材上的创意枯竭是如今所有游戏开发商都得面对的难题,比如育碧家的《孤岛惊魂》系列,现代题材做着做着失去了灵感,索性将系列作里的打猎元素发扬光大,让玩家穿越回了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这神跨度……再谈谈《使命召唤》系列作品那落伍的画面效果。这完全是走“年货”策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从《使命召唤》到离我们最近的《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使命召唤》系列几乎都雷打不动地基于id Tech 3引擎而衍生来的IW引擎打造,将“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精神给发扬贯彻到底,甚至有个笑话就是当代游戏界没有人能比动视对id Tech 3引擎更熟悉:)。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于引擎表现上的持续进步,证据就是每一代《使命召唤》系列新作都引入了诸多领先的技术特性,亦即制作者一直在对IW引擎进行各种魔改,包括为其实现对HDR光照、曲面细分、次世代主机平台等的支持,而大锤工作室在开发《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时更是几乎对IW引擎进行了重写。实际上,历代《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开发者之所以选择在游戏画面效果上做出妥协,乃是为了保证给玩家以稳定60帧/秒的流畅体验,而常玩FPS的朋友一定知道帧数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这是“虚幻”引擎 如果说这是“寒霜”引擎 那么这就是《使命召唤》系列作品所沿用的IW引擎:)此外,虽说《使命召唤》系列作品所采用的IW引擎尚不足以同“寒霜”、“虚幻”等业内标杆级产品相提并论,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开发组却拥有业内最强的美术团队(没有之一),游戏里无论是建模细节还是场景搭建的表现都堪称一流,再结合好莱坞大片的镜头运用与气场渲染,各种恢弘场面各种燃,仅就这一点而言《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完全吊打其他同类FPS作品有木有?
没错,《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一大核心卖点正是其史诗范十足的电影化叙事手法与剧情,二战系《使命召唤》作品中各种向经典二战电影致敬的梗且不提,《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更是将爆米花大片式冲击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钱队、肥皂、幽灵等角色至今都在玩家中有着极高人气……而为了将这一切做到尽善尽美,动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包括聘请好莱坞级别的专业演员、编剧与配乐家,启用业内领先的动作/表情捕捉技术,像《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里有一关主角和战友要骑乘战马冲锋陷阵,动视就连人带马都做了动作捕捉,哪怕骑马的桥段只出现在了这一关。 《使命召唤11》里的大反派由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饰演另:I组已于日前正式确认《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将继续沿用IW引擎T-T,虽然它对应一系列新特性包括支持最新最炫酷的PS VR虚拟现实头盔。最后是《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3》预告及演示被骂得最惨的一点——玩法各种既视感。要说这锅还真不能由动视来背,需知自《德军总部》诞生至今,FPS问世已经有了二十多年,其玩法内涵可以说基本被游戏开发者给挖透了,甚至当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爆火就是因为它引领了FPS的新潮流,但如今再要想把FPS做出独领风骚的效果,难!或许动视可以尝试一些冒险的革命性做法,比如学Gearbox的《无主之地》系列大玩FPS和RPG的类型融合,但问题是《使命召唤》系列对动视太重要,步子太大扯着了蛋怎么办?更不幸的还在于,一款FPS的玩法丰富程度同通常它选用的题材直接相关,觉得笔者我在瞎扯?那我问你,你总不能在一款二战题材FPS里赋予角色以喷气背包二段跳和空中精确制导打击的能力吧?于是问题又回到了第一点。 其实《使命召唤》系列的开发者一直在致力于玩家带来创新的娱乐体验,具体体现在游戏里就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的双人狙击关、《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的黑鸟侦察机关以及《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里的RTS玩法,再有如《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制作者专门用了一个迷你关卡来表现核打击后某垂死士兵的绝望挣扎……单拿最受抨击的《使命召唤10:幽灵》来讲,设计师几乎是想法设法讨玩家开心,于是乎这游戏的单人关卡里玩家不是化身汪星人侦查,就是扮演潜水员,还能开坦克、操纵卫星玩轨道打击等,完全可以说上天入海下地,一关一个新花样。《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里的核战关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身处的是一个游戏作品如此过剩同质化如此严重的时代,再加上星际战争早就不是啥新鲜题材,你又能对《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过多要求什么呢?再者,很早以前《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就不再以单人剧情战役作真正卖点,如今包括动视和正版玩家所看中的都是《使命召唤》系列那酣畅淋漓的网战,后者才是《使命召唤》系列屡次刷新FPS销量纪录的秘诀——你当“美国CF”的大名是白叫的?什么,你要证据?很简单,《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的PS3/X360版因为主机机能限制都被迫舍弃了单人剧情战役,却照样卖出了三百多万份拷贝。于是当玩家抱怨《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单人剧情战役越来越缺乏新意时,他们也一并见证了《使命召唤》系列作品在多人部分玩法上的不断进化,诸如连杀系统、技能、滑铲、侧身射击以及地图动态事件等新要素都被先后加入,而《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里动力盔甲带来的二段跳连同《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里的贴墙跑酷流则进一步丰富了联机的乐趣。时至今日,《使命召唤》系列作品都是国外FPS玩家联机对战的首选。 小结:动视在《使命召唤》系列作品上这么努力,你们不要再黑它了好么?最后笔者偷偷卖个萌开个大:《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的预告虽然惨遭玩家的恶评轰炸,但同时它也是历代《使命召唤》系列作品预告里好评最多的,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赞大多是奔着捆绑销售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重制版去的:)。 网友恶搞:《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重制版碾压《战地1》我比动视高明之《使命召唤》系列症结何在简而言之,《使命召唤》系列为玩家所诟病的弊端无外乎万年不换引擎拉仇恨一百年,再就是在创作理念上由曾经的时代先锋慢慢变成随大流,甚至陷入了自我重复的窘境,偏偏这些都是动视的年货式发行策略过度透支了《使命召唤》系列的品牌价值所致。然而动视心里也苦:纵然《使命召唤》系列让动视数钱数到手抽筋,但现在的动视除了《使命召唤》系列之外还真没几个拿得出手的3A游戏品牌,甚至动视迫于市场因素还狠心砍掉了自家好几个经典游戏品牌像《虐杀原型》、《吉他英雄》等,这也是动视近年来觍着脸出了一堆又一堆影视/动漫改编类游戏烂作的原因。换言之,在动视发掘出新的“摇钱树”前,除非《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真的卖不动了,动视都不会对《使命召唤》系列采取雪藏保鲜的策略,尽管后者恰恰是《使命召唤》系列所真正需要的。当然动视更明白如果不维持《使命召唤》系列的活力,《使命召唤》系列终会迎来“过劳死”的一天,于是在2014年动视正式对外宣布,《使命召唤》系列作品的制作将进入三年一周期的开发者替换循环(即“大锤工作室-T组-I组”,再如此周而复始),大锤工作室及它的《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正是该方案的首个受益者,而I组的《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则成了第一轮循环中的最后一作。 或许,这也意味着明年我们就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焕然一新的《使命召唤》系列续作?絮絮叨叨了这么多,等《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真出了,笔者必须得入一发《泰坦陨落2》压压惊,嗯,就是这样,oh yeah! 欢迎订阅爱玩APP的《百万投稿每日精选》,更多精彩等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作者暴雪boy_神焰
《大软》特约撰稿人,任黑暴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使命召唤13现代战争4 的文章

 

随机推荐